徽州民间歌谣的押韵特征
徽州歌谣的艺术魅力
谣不可避免地吸收了一些吴歌 因素 。吴歌委婉清丽 、
节奏 , 也潜藏在那运用 自如的艺术手法。
一
、
徽州 歌谣整 体风 格—— 南 北过渡 性
温柔敦厚 、 含蓄缠绵 、 隐喻曲折 , 多以爱情为题材 , 如 《 夜歌 》《 莲 曲》 子 、采 。
踏 月谣
俗话说“ 百里不同风 , 千里不 同俗”徽州歌谣是 , 在徽州这块土地上孕育出来的一朵奇葩。从历史渊 源看 , 历史 上徽 州经 历 了汉末 、 东晋 、 唐末 等三 次大 的
说是出 自 农民之手的契约 , 都是用唐代汉字形态写成 的, 徽州 人有 一种 强烈 的文化 自觉 性 。 从地理位置看, 徽州属于南方 区域 , 多水 的地理
环 境塑造 了徽 州人 柔 情 、 转 的个 性 , 婉 特别 是 徽 商 兴
溪 》《 、乌烟害人》《 嗒歌 》 、麻 。与北方歌谣相 比, 徽州
歌谣在表达上 比较含蓄 , 少有北方歌谣的高亢 、 激烈 的情 愫 。
收 稿 日期 :0 1 6 8 2 1 —0 —0 作者简介 : 慧 ( 97 ) 逯 1 8 一 ,女 ,山东新泰人 。
19 0
安徽 广播 电视大 学 学报 2 1 0 1年第 4期 在 中国传统 民间歌谣地 理 区域分 类 中 , 一般 会将
战争 移 民 , 次移 民 的主 体 多 为 中原 大 族 , 就 使得 三 这
( 讲述人 : 章沅甫 区域 : 绩溪)
初三四, 月如 眉 , 儿 弯弯 两角垂 。 眉
月如眉 , 月如钩 , 月在天 上真 自由! 真 自由 !月儿不屑 愁眉 皱 。
十五六 , 月如镜 , 里分 明显侬 影 ! 镜 月如镜 , 月如 盘 ,
从民间歌谣看徽州商业生着习俗
Ke y wo r d s : Mk b a l l a d s ; Hu i z h o u me r c h a n t ; c u s t o m; c u l t u r e
徽商 是徽 州历 史 文化 中一个 不 可 不说 的话题 , 在
Ab s t r a c t : Hu  ̄h o u me r c h a n t i s a h o t i s s u e o f t h e s t u d i e s o f Hu i z h o u,b u t l i t t l e h a s b e e n d o n e t o Hu i z h o u c o mme  ̄i a l l i f e
(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H i s t o r y a n d S o c i o l o g y , C h i z h o u U n i v e r s i t y , C h i z h o u 2 4 7 0 0 0, C h i n a )
c u s t o m i n t h e a c a d e mi c c i r c l e .F r o m t h e a s p e c t f o f o l k b a l l a d s ,t h e p a p e r ma k e s a c o mp r e h e n s i v e s t u d y a n d v i e w o f Hu i z h o u c o mme r c i a l l i f e c u s t o m ,w h i c h r e l f e c t s t h e c u s t o m a n d me n t a l i t y t h a t Hu i z h o u me r c h nt a s s t a r t f r o m s c r a t c h a n d a c t i v e l y p u r s u e w e lt a h,a n d t h e i r c l a n s me n s u p p o r t e a c h o t h e r ,a n d t h e i r i n t e g r i t y a n d h a r d wo r k i n g a n d t h i r t f y a n d ig r h t e o u s n e s s ,a n d t h e i r e a r l y ma r r i a g e,l o v e l i f e,a nd Hu i z h o u me r c h a n t s ’w i v e s ’l o y a l t y t o t h e i r h u s b a n d s t o t h e i r d e a t h ,a n d t h e f o l k l o r e f e a t u r e s t h a t Hu i z h o u me r c h a n t s ’w i v e s a r e i n l f u e n c e d b y t h e Co n f u c i a n s c h o o l o f i d e a l i s t p h i l o s o p h y o f t h e S o n g a n d Mi n g D y n a s t i e s , a n d ma k e s a c u l t u r a l i n t e r p r e t a t i o n f o t h e r e l e v a n t b ll a a d s f r o m t h e p e r s p e c t i v e o f f o l k mu s i c a r t .
押韵的规律
押韵的规律押韵,也被称为韵文,是指诗词歌赋中某些句子的末尾字的发音相同或相似。
押韵的规律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押韵规律:1、偶数句押韵:在诗词中,通常每隔一句的末尾字就押韵。
例如,第一句和第三句的末尾字不押韵,但第二句和第四句的末尾字则押韵。
2、平声押韵:平声是指声调中的一声和二声,通常在诗词中,平声的字更容易押韵。
例如,“lán”这个发音中的“lán”和平声的“lán”都可以作为押韵的字。
3、避免声母相同:在押韵时,应避免使用声母相同的字。
例如,“mán”这个发音中的“m”和“mán”的声母都是“m”,因此它们不适合作为押韵的字。
4、避免韵母相同:韵母是指汉字发音中的元音和韵尾部分。
在押韵时,应避免使用韵母相同的字。
例如,“tán”这个发音中的韵母是“án”,而“tán”的韵母也是“án”,因此它们不适合作为押韵的字。
5、避免声调相同:在押韵时,应避免使用声调相同的字。
例如,“xiān”这个发音中的声调是阴平声,而“xián”的声调也是阳平声,因此它们不适合作为押韵的字。
6、避免同音字:在押韵时,应避免使用同音字。
例如,“mián”和“mián”这两个发音虽然不同,但它们的音节都是“mián”,因此它们不适合作为押韵的字。
7、注意韵律美:除了遵循押韵的规律外,还应注重句子的音律和节奏,使其更加优美和动听。
例如,“青青河边草,悠悠天不老”这句诗中,“青青”和“悠悠”、“河边”和“天不”、“草”和“老”都分别押韵,同时整句诗也有优美的音律和节奏感。
总的来说,押韵的规律是为了使诗词更加优美、和谐、有节奏感,给读者带来更好的阅读体验。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押韵方式。
经典徽州民谣(十三)
经典徽州民谣(十三)
1、《轿夫叹》:“抬轿是人,坐轿是人。
坐在轿中乐融融,抬着轿子汗淋淋。
世道真不公平!”
2、《天上星多月不明》:“天上星多月不明,地上 多路不平。
世上官多不太平。
”
徽州的民谣,来源于生活,传唱于民间,流行小巷院落,上可问天不公,下可借鸣不平,是一个窥测社会的万花筒。
她让人们看到了一个文化复兴,经济繁荣背后的另一张真实面孔。
徽州民谣,是一个文化聚宝盘。
她藏匿着许多鲜为人知的真情实爱。
她记录了许多活生生的“过去”。
民谣,象一本发黄的旧书,象一个精彩的脚注,也象一张通俗的年画。
她向人们坦露着心扉,她向人们展示了七情六欲,尘封了大量生活原态,截取了社会的形形色色。
这是一个多么丰富而精彩的世界啊,又是一些多么沉重而又耐人寻味的社会话题。
徽州民谣参考
徽州民谣徽州民谣(民歌)是一种个性特点鲜明弥足珍贵的民间口头文化。
反映了古代徽州人民劳动、生活、习俗、时政和思想感情,是博大精深的徽州文化宝库中独具特色的珍宝。
徽州民谣(民歌)从地域上来分,有婺源民谣、歙县民谣、绩溪民谣、休宁民谣、黟县民谣和祁门民谣等,并因方言不同有各自的特点;从内容上来分,有徽商民谣、生活民谣、劳动民谣、爱情民谣、时政民谣和游戏民谣等。
它们具有鲜明的地域性、题材的多样性和艺术的独创性的特点。
有些徽州民谣(民歌)在徽州境内广泛流传,但在不同县境有不同的流传“版本”。
如徽商民谣中的“前世不修,生在徽州。
十三四岁,往外一丢”,就有婺源、歙县、绩溪和祁门几个大同而小异的“版本”。
徽商民谣,曾对徽商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积极的影响,是徽商历史的形象写照,具有特别的认识价值和重要的历史地位。
徽州民谣(民歌)是自宋代以来徽州社会民间生活的鲜活见证,从中可以真切地认识徽州人所具有的人生、婚姻、生活、教育、是非和审美观念,是认识徽州民间社会和人生的一把钥匙。
徽州最有名的一首“徽州民谣”。
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前世不修今世修,苏杭不生生徽州;十三四岁年少时,告别亲人跑码头。
前世不修来世修,转世还要生徽州;十三四岁年少时,顺着前辈足迹走。
徽州徽州梦徽州,多少牵挂在心头,举头望月数星斗,句句乡音阵阵愁。
徽州徽州好徽州,做个女人空房守,举头望月怜星斗,夜思夫君泪沾袖。
前世不修来世修,转世还要嫁徽州;书香门第也富贵,忠烈孝节美名留。
前世不修来世修,转世还要嫁徽州;多少辛酸多少泪,悲欢荣辱也轮流。
这是最有名的一首“徽州民谣”。
单这歌词便能够让人感受到那些稚嫩、无邪的童声集体咏诵时的缈缈余音,眼前随之就会出现连绵的群山、冷峭的石桥、曲流的溪水、庄严的牌坊、高阔的祠堂、精巧的民居等等一些典型的徽州特征。
正如歌中所唱:“十三四岁年少时,告别亲人跑码头。
”徽州地区多是山脉,耕田极少,过去的徽州人不得不翻山越岭出去贩卖盐和茶叶等维持生活。
经典徽州民谣(七)
经典徽州民谣(七)
1、《喜鹊哥哥尾巴长》:“喜鹊哥哥尾巴长,讨了媳妇忘了娘。
日朝日夜挑丈夫,挑得丈夫狠了心。
日打爷,夜骂娘。
不曾讨亲真孝子,讨了亲,真该死!”
这首《喜鹊哥哥尾巴长》描述的,是徽州普通家庭生活的一个侧面。
作者以喜鹊拟人,手法简单,爱憎分明,把夫妻婆媳之间的三角关系,前后变化,既表现得生动恰当,又入木三分,藉以告诫人们,要遵守家庭伦理,遵守孝道。
还有许多内容含有社会教化,尤其是劝人戒赌戒烟的民谣,意境极为深刻。
如《扁担钱》、《莫好赌》、《戒烟歌》等。
2、《扁担钱》:“赌博钱,水边沿。
生意钱,三十年。
扁担钱,万万年。
”
3、《莫好赌》:“劝世人,莫好赌,好赌之人必吃苦;莫看平时人忠厚,陷入赌场如恶虎;毁了多少好前程,拆了多少好夫妇;赢了还想赢,输了不服输;盗贼多由赌博生,犯法受刑自找苦。
”
4、《戒烟歌》:“石榴花开扬柳青,劝人不可吃乌烟。
吃着乌烟犹自可,驼起背脊又斜肩。
乌烟本是外国生,外国鬼子害人精。
不识(晓)得害着人家多少好子弟,不识(晓)得害塌人家多少好后生。
”。
非遗里的“歌声”——论徽州民谣语言之美
非遗里的“歌声”——论徽州民谣语言之美佚名【摘要】徽州民谣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内容,她拥有独特的语言特点和徽州韵味,受到了广泛关注.从语言运用的角度可以多层次地研究其独特魅力,具体来说,可以从语音、词汇、语法、格式及其语言风格等方面展开分析.徽州民谣的特点在语音方面主要是方言押韵、儿化音、衬词的应用;词汇方面主是方言词汇、叠音词、重叠式和附加式以及数词的大量使用;语法方面主要是定中结构的突出性、主语的模糊性以及句式的多样性;格式及其语言风格方面主要是徽州民谣格式的变化性、体裁风格的丰富多彩性.【期刊名称】《皖西学院学报》【年(卷),期】2018(034)006【总页数】6页(P81-86)【关键词】徽州民谣;语言特色;探析【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36.54徽州民谣是我国比较典型的地域性民谣,她具有独特的审美元素,目前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
徽州民谣是徽州本土人民大众口头创作的民间艺术,主要反映徽州人民的生产生活、风俗习惯和思想感情。
这些用文字记录下来的语言,是徽州人民大众生活的真实写照,包含着徽州人民对现实社会和政治的评价。
她在创作和流传中显示出了集体性、口头性、传承性、变异性这四大特征,是十分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徽州民谣具有鲜明的区域特征,对徽州民谣探析具有重大的历史文化意义。
通过研究徽州民谣可以总结古代徽州劳动人民的生产经验和劳动智慧,可以发掘优秀的传统地域文化。
总体来说,徽州民谣是一种语言艺术,从语言运用的角度深入探索,可以发现她独特的魅力[1]。
一、语音上的音乐美徽州民谣是民歌与方言的和谐统一,具有极强的音乐感。
具体可以从方言押韵、儿化音以及衬词这几个方面来分析。
(一)方言押韵徽州民谣是一种“说”的语体,根植于口语,语音上最大的特色就是方言押韵,讲求音韵和谐,整体风格是表述口语化,内容较为直白,节奏律感较强。
其押韵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1、按方言韵音相同的条件押韵如绩溪民谣《兰玉莲》①:兰玉莲,家贫人能干,缸里无水俺去挑,灶里无柴俺去砍。
徽州的古老民谣
徽州的古老民谣:“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
做得生意,娘的亲骨肉;做不得生意,死也孤幽。
”这是徽商残酷命运的写照,也是徽商之所以成功的原因:把十三四的少年丢在外面,让他去闯天下,做生意,是死是活,是好是呆,全由自己;混不出名堂来,死在外面也是孤苦伶仃,是你自己的命运呀。
谁让你前世没有好好修炼,生在徽州!如果混得好,赚得大钱,荣归故里,大修家园,光宗耀祖。
在黄山市,提起“徽州”,可以说是从城市到乡村,从老人到少年,几乎是人人皆知。
然而,徽州的名称从何而来,“徽”字的真正含义是什么,自徽州成立至今近千年的历史岁月中,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几种说法是:
一、北宋宣和三年(1121年),宋徽宗以其帝号改歙州为徽州。
二、因绩溪县境内有“徽岭”、“大徽村”,故为州名。
三、新安山水佳境,“徽”为美好之意,故以为州名。
徽州民歌腔韵特色研究
徽州民歌腔韵特色研究徽州民歌是中国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的一种传统音乐形式,是徽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徽州民歌在其表现形式上有独特的腔韵特色,这种特色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语调、节奏、音响效果等方面。
本文将详细探讨徽州民歌腔韵特色的形成原因和表现方式。
一、语调语调是徽州民歌腔韵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是决定徽州民歌声韵风格的首要因素。
徽州民歌的语调较为高亢,这与徽州话的语调有关。
徽州话是属于宁波音系的一种方言,而宁波话中的语调又有“快、慢、平、上、下”等多种变化,这些变化同样体现在了徽州民歌中。
徽州民歌中使用的语调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快语调,一种是慢语调。
在快语调中,歌者的喉咙发声较为用力,呈现出明显的上扬和下降的波浪形式,与徽州方言的语调十分相似。
而在慢语调中,歌者的喉咙发声较为缓慢抑扬,表现出一种柔和的气息感。
徽州民歌的语调变化富有韵律感,能够使听众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二、节奏徽州民歌的节奏也是其独特腔韵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徽州民歌通常采用二拍子或三拍子的节奏,音乐性鲜明,流畅自然。
不同于西方音乐中的五线谱记号,徽州民歌的节奏通常是通过传统的唱名方式来表示。
徽州民歌节奏的韵律感强烈,能够使听众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在唱歌的过程中,歌者会根据节奏的不同变化,加强或减缓喉咙的力度,从而形成不同的音响效果。
这种音响效果与徽州民歌的语调相辅相成,使得整个歌曲的旋律效果更加优美动听。
三、音响效果除了语调和节奏外,徽州民歌的音响效果也是其独特的腔韵之一。
徽州民歌中常用的音响效果包括颤音、发声低沉、声音高亢等。
这些音响效果的运用主要取决于歌曲的内容和情感,能够极大地丰富徽州民歌的表现力。
颤音是徽州民歌中最常见的音响效果之一,可以使歌曲的声音更加明亮且具有穿透力。
颤音的运用可以凸显歌曲中的某些重要词语或情感表达。
发声低沉则适用于歌曲中表达的悲痛、哀怨等情感,能够使听众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歌词所表达的情绪。
同时,徽州民歌中的高亢的音响效果可以增强歌曲的表现力,使其更加动听生动。
徽州民间歌谣的押韵特征
徽州民间歌谣的押韵特征*孟庆惠(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芜湖241000)关键词:徽州方言;民间歌谣;押韵摘要:安徽徽州是一个有着丰厚文化积淀的区域,民间流传着大量的歌谣,生动地反映了徽州地区的民情风俗,也是徽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值得深入研究。
从语言学角度对徽州民间歌谣的押韵特征做一番描述,以期推动徽州文化全面深入的研究。
中图分类号:~11;I207.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2435(2003)01-0012-07 Characteristics of t he rh y m e i n t he ballads i n h uizhou d istrictM ENG G i n g-hui(C olle g e o f L iterat ure,ANU,W uhu241000,C hina)K e y words:d ialect o f~uizhou d istrict;ballads;rh y m eAbstract:T here are m an y ballads s p read a m on g t he p eo p le i n~uizhou d istrict wh ich has a p ro f ound cultural back g round i n A nhui.T hese ballads reflect t he custom s and f ee li n g s o f t he p eo p le t here and are deserved to be stud ied.T he p a p er anal y zes t he characteristics o f t he rh y m e i n t he ballads from t he p ers p ective o f li n g uistics so t hat it can p rom o te t he stud y o f t he culture i n~uizhou d istrict.从上世纪50年代末开始,我多次到安徽徽州地区(包括歙县、黟县、祁门、绩溪、休宁等)作方言调查,收集了数百首民间歌谣。
徽州民歌腔韵特色研究
徽州民歌腔韵特色研究徽州民歌是中国古老而独特的音乐形式,它以其独特的腔韵特色而著名。
徽州民歌流传于中国安徽省黄山市一带的徽州地区,是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传统音乐的珍贵遗产。
近年来,随着对民间文化的重视和研究,徽州民歌的腔韵特色也逐渐引起了学者和音乐爱好者的关注和研究。
本文将从徽州民歌腔韵的起源、特色以及影响等方面展开研究,以期更好地了解徽州民歌的独特魅力。
一、徽州民歌腔韵的起源徽州民歌的腔韵特色可以追溯到古代,它融合了徽文化、徽派绘画、剧曲和民歌以及地域特色和地方风情,形成了独特的音乐风格。
徽州民歌的腔韵起源于农民劳作和生活中的歌唱,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音乐体系,其歌词多以当地方言为主,表达了农民生活的种种情感和体验。
徽州民歌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代,当时的徽州地区是有名的商贾云集之地,同时也是诗人墨客云集之地,这为徽州民歌的形成提供了优越的氛围。
1.腔调独特徽州民歌的腔调是其最显著的特色之一,它具有独特的音乐韵味。
徽州民歌的腔调多样,从而使得民歌在不同情境下具有不同的感染力和表现力,使得徽州民歌有着多种不同的表演形式。
腔调独特的徽州民歌吸引了众多音乐爱好者和研究者。
2.曲调优美徽州民歌的曲调优美,悠扬动听。
它的音乐旋律饶有节奏感,常常配以简单易懂、贴近生活的歌词,表达出淳朴的情感和愿望。
徽州民歌的曲调优美,使其成为了中国传统音乐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3.情感真挚徽州民歌大都围绕着农村生活、劳动和情感展开,这使得徽州民歌的情感表达更加真挚、质朴,能够引起人们共鸣。
徽州民歌的情感真挚,使得它成为了很多人心中的挚爱之选。
4.表演形式多样徽州民歌有着丰富多样的表演形式,它不仅在歌唱中发挥作用,在舞蹈、戏曲、器乐等方面都有着独特表现。
民歌的多样表演形式使得它的腔韵特色更加丰富多彩。
徽州民歌的腔韵特色不仅在当地有着深远的影响,也对中国传统音乐和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徽州民歌的独特腔韵特色为中国传统音乐注入了新的元素,使得音乐更加多元化,丰富了中国音乐的文化内涵。
体裁多样的徽州民歌
徽州山歌
贰
徽州山歌
徽州山歌的歌词大多通俗直白,多为即兴 歌词,旋律音程起伏较其他徽州民歌体裁跨度 大,其歌唱形式主要是独唱和对唱的形式,曲 调的性格也是坦率、活泼充满了激情。
例如《对答山歌》谱例:《对答山歌》。
徽州小调
叁
徽州小调
徽州民歌小调是徽州人在日常生活中能随口哼唱的民歌小调。 徽州人在生产劳动之余,也有着较为丰富多样的娱乐休闲生活,他 们会用民歌小调来丰富和充实他们的精神世界,增添生活的乐趣。
本章结束
徽 传
承 与
州 创
新
民 歌Biblioteka 徽州民歌小调中也有不少民歌运用了在全国各地广泛流传的如 《孟姜女》、《茉莉花》、《剪靛花》、《叠断桥》等时调小曲, 例如在徽州区岩寺镇采集到的一首民歌《十二月对花》、《寡妇 娘》、《正月打长工》的曲调运用了河北民歌《小白菜》时调素材, 《打长工》运用了《孟姜女》的时调素材,《夫妻怨》吸取了《凤 阳歌》的曲调元素。
体 裁 多 样
徽 传
承 与
州 创
新
的
民 徽
州
歌 民
歌
目录
contents
01
02
03
号徽徽 子州州
山小 歌调
号子
壹
号子
徽州劳动号子种类虽少,但也不可忽视其重要性,徽州人在劳动时并不是一味的唱 歌,其歌声是通过统一节奏以此来统一劳动步伐,起着指挥生产号令、组织劳动、调节 劳动情绪的作用。
徽州劳动号子与北方劳动号子粗矿豪迈的音 乐性格截然不同,徽州民歌中的劳动号子大多数 节奏较为平稳,旋律性较强,且曲调具有刚毅顽 强、坚实有力的性格特征,群体性的劳动方式也 决定了其一领众和的歌唱形式。
徽州民歌腔韵特色研究
徽州民歌腔韵特色研究徽州民歌是中国民歌的一种重要流派,它源于安徽省徽州地区,有着独特的腔韵和特色。
对徽州民歌腔韵特色的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这一民歌类型的艺术特点和文化内涵。
徽州民歌腔韵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节奏明快而富有活力。
徽州民歌通常以明快的节奏和鲜明的节拍感为特点,给人以活泼欢快的感觉。
无论是婚礼、祝寿还是庆典,徽州民歌都能够用其独特的节奏感营造出一种欢乐的氛围。
音调多变而富有变化。
徽州民歌的音调多种多样,有时悠扬高亢,有时低沉悲切,有时迎合剧情变幻而变调,给人以多样性的美感。
音调的自由流畅,给徽州民歌赋予了极高的艺术表现力。
旋律优美而具有独特的地方特色。
徽州民歌旋律优美动听,独具一格,富有地方特色。
徽州民歌中常常融入当地独特的民间音乐元素,如周边山水的自然景色、农民劳动的声音等,使得徽州民歌旋律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
徽州民歌的歌词清新而真挚,常常表达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爱情、家乡的留恋之情。
通过歌词的抒发,徽州民歌不仅展示了农民劳动者对生活的热爱和乐观积极的态度,还反映了徽州人民的精神风貌和生活情趣。
徽州民歌腔韵特色研究的意义在于,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徽州民歌的艺术魅力,从而传承和发扬这一民间艺术形式。
对徽州民歌腔韵特色的深入研究也能为其他地方民歌的保护与传承提供借鉴和启示。
徽州民歌腔韵特色独特多样,既有明快活泼的节奏,又有丰富多变的音调,以及优美动听的旋律,歌词中透露出来的情感更是打动人心。
通过对徽州民歌腔韵特色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欣赏这一民间艺术形式的独特魅力,并促进其传承与发展。
宋代徽州民歌与文学创作的对比
宋代徽州民歌与文学创作的对比引言文学作品是一个时代的精神象征,反映了人们的生活态度、情感表达和文化积淀。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宋代被誉为“文人纷纭之地”,以其丰富多样的文学成果闻名于世。
徽州,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化地域,在宋代也有着独特的文学传统。
本文将就宋代徽州的民歌和文学创作进行对比,揭示其异同之处,并探讨其背后的文化特点和社会背景。
1. 徽州民歌的特点民歌是人们在生活中自发产生的歌曲形式,通常抒发情感,反映日常生活中的喜怒哀乐。
徽州民歌作为徽派文化的一部分,具有独特的特点。
1.1 反映丰富的生活内容徽州地区地势险峻,土地贫瘠,人们过着艰苦的生活。
徽州民歌常常歌颂人民的智慧和勇敢,展现他们在困难和贫穷中坚持不懈的精神,如《徽州志士谣》中写道:“梓潼山头魏武来,威震安乡战紫霞。
英雄事业各有志,劫火沾身宁半氆。
”徽州民歌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赞美春天的《田家四时景》、婚姻的祝福《贺新媳》等。
1.2 简洁明快的节奏和旋律徽州民歌的旋律简单明快,节奏鲜明。
徽州民歌通常采用自由节奏,自由律动,富有活力和韵律感。
例如徽州山歌《黄梅戏大馆阳哥丽》,旋律欢快活跃,节奏明快,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1.3 自由的歌词形式徽州民歌的歌词形式非常自由,既有对仗诗的形式,也有押韵或者无韵的形式。
这种灵活的歌词形式能够更好的表达人们的情感和思想,让徽州民歌更加通俗易懂,易于传唱。
2. 宋代文学创作的特点宋代文学以其丰富多样的作品形式和思想内涵而闻名于世。
其文学创作具有以下特点:2.1 重视笔墨与艺术技巧宋代文人崇尚文化修养,对笔墨的运用和艺术技巧格外重视。
他们追求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注重表达技巧和修辞手法。
例如,辞章工整的唐影宾的《夜泊水村渡》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对比手法,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美。
2.2 注重思想表达和人性关怀宋代文学作品不仅注重外在形式,也注重内在思想的表达和人性关怀。
文人们通过各种文学形式,如志怪小说、诗词、散文等,表达自己的情感、思考和观点。
徽州民歌
徽州民歌简介:徽州不仅拥有美丽神奇的黄山,更有很多与之相辉映的徽州民歌。
徽州民歌内容丰富,体裁多样,有劳动号子、山歌、小调、民俗、童谣、歌舞等。
徽州民歌优美抒情、细腻委婉、热情奔放,高度集中地展现了徽州的民俗特征、人文自然景观和徽州人的精神世界。
如《卖丝线》是一首徽商们刚起步创业时的叫卖民歌,《磨米磨麦》是一首潜移默化教育下一代从小就要读书的催眠曲,《十绣鞋》流传较广,是徽州女人借绣花的方式唱出对外出创业家人的思念,是一首触景生情的原生态民歌,《种麦歌》是反映农民春耕生产田间地头劳动繁忙的场面。
徽州民歌是徽州人民创作、吟诵、口传心授的民间口头艺术。
她反映了徽州人民喜、怒、哀、乐等思想感情,是博大精深的徽文化宝库中独具徽韵特色的歌唱艺术结晶。
2008年,徽州民歌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赏析:徽州民歌《哭轿》。
徽州民歌不像一些少数民族那样奔放、高亢、开朗,而是由民间艺人应时而唱,应时演奏或按民俗活动之需要唱相应的民歌,演奏相应的器乐曲。
而一些山歌,情歌,生活中的小曲小调大都是在节庆、举办婚丧做寿等红白喜中演唱、演奏。
徽州的《哭轿》则是徽州女人必须会唱的。
女孩子长到十一二岁就必须学“哭轿”歌,既要学自己将来出嫁时要唱舍不得离开娘的唱词,又要学将来自己做娘时吩咐女儿的唱词。
受程朱理学教养,学《哭轿》是上不了厅堂的。
一生中也就唱两次,一次是做女儿出嫁上轿时唱,一次是做母亲送女儿出嫁时唱。
简单的曲调,幽长的音韵,女儿不舍恋家的依依惜别之情缓缓流动。
人们从这些优美、抒情、快乐、激情、凄切、悲凉、具有浓郁徽韵、口口相传的民歌中,真切地感受到徽州的习俗风貌和品位情操。
赏析:徽州民歌《十绣鞋》。
徽州民歌《十绣鞋》是一首抒情、甜美、原汁原味的徽州原生态民歌,是一首徽州女人的劳动杰作,是一首反映徽州女人在家绣花时的抒情小调。
在封建社会的徽州女人,为株守“三从四德”,基本上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尤其是还未出嫁的姑娘们更是不能随便出门;已婚的妇女们也盼望着在外经商的丈夫早日回家乡。
山歌三十六韵脚大全
山歌三十六韵脚大全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山歌三十六韵脚,但请注意,这些韵脚可能会因不同的山歌和方言而有所不同。
1. 江阳韵:韵母有ang、iang、uang2. 言前韵:韵母是an、ian、uan、üan3. 流头韵:韵母是ou和iou(iu)4. 灰堆韵:韵母是ei和uei(ui)5. 怀来韵:韵母是ai和uai6. 遥条韵:韵母是ao和iao7. 中东韵:韵母是eng、ing、ueng8. 姑苏韵:韵母是u9. 花发韵:韵母是a、ua、ia10. 波梭韵:韵母包括e、o、uo11. 人辰韵:韵母有en、in12. 乜斜韵:韵母包括ê、ie、üe13. 一七韵:韵母是i、ü、er14. 波歌韵:韵母有o、uo、ie、üe,其中歌韵常与波韵相押15. 开怀韵:韵母有ai、uai、ei、uei(ui)16. 飞堆韵:韵母有ei、ui17. 灰堆韵:韵母有ei、ui18. 欧侯韵:韵母有ou、iou(iu)19. 萧豪韵:韵母有ao、iao20. 斜遥韵:韵母有e、o、uo21. 支思韵:韵母有i、u、er22. 哥歌韵:韵母有o、u23. 德和韵:韵母有e、o24. 鹅罗韵:韵母有e、o25. 加滑韵:韵母有ua、ia26. 鸡奇韵:韵母有i、u27. 基微韵:韵母有i、u28. 鱼姑韵:韵母有u29. 模都韵:韵母有u30. 唐阳韵:韵母有ang、iang、uang31. 寒山韵:韵母有an、ian、uan、üan32. 庚青韵:韵母有eng、ing、ueng33. 真文韵:韵母有en、in34. 车遮韵:韵母包括e、o、uo35. 元缘韵:韵母有uan、üan36. 支时韵:韵母包括i、u这些韵脚可以用于山歌的创作中,以帮助确定歌曲的韵律和节奏。
但请注意,这些仅是一些常见的韵脚,具体的山歌韵脚可能会因地区和歌曲类型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徽州民歌腔韵特色研究
徽州民歌腔韵特色研究摘要:徽州民歌是诞生于徽州地区的一种艺术形式,由于民歌的形式很大程度受到当地方言的影响,因此徽州民歌在音韵、用词乃至语言修辞等方面都体现出十分独特的特点。
文章针对徽州民歌的腔韵进行研究,从而探究徽州民歌腔韵特色。
关键词:民间艺术;徽州民歌;腔韵中图分类号:J642.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20)10-0085-02收稿日期:2019-12-09基金项目:徽州民歌的韵腔研究(2017rwyb)徽州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经济文化之地,古代徽州是徽商的发祥地。
徽学研究包括徽商、徽剧、徽菜、徽雕、徽州民歌,以及“新理学、新医学、徽州盆景”等文化艺术形式,流传广泛且深入。
徽州的方言与吴语的方言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但是徽州内不同地区的方言也各不相同,存在比较大的差异性,徽州的地形广泛分布着丘陵和山地,这个地形特点促成了“隔山”土话的形成和流传。
同时,徽州商人的频繁交流也使不同的方言相互渗透和影响,从而对徽州方言的形成和进一步的演变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
后来徽州产生了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徽州民歌,徽州民歌运用徽州方言进行演唱,其旋律和节奏都非常独特,其唱词也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本文将结合徽州方言的特点与徽州地区的文化特色分析徽州民歌别具一格的腔韵特征。
一、徽州民歌的旋律和节奏特征徽州民歌是徽州地区的传统民间艺术,内容丰富,风格多样,包括小调、号子、山歌、佛歌等。
徽州民歌和它的民谣有着相似的特点,它们既被广泛传唱,又富有节奏和韵律,朗朗上口。
古时徽州的民歌民谣不计其数,民歌的歌词有的比较原生态,保留了徽州方言所遗存的古汉语的文字及押韵特征;有的因为当地方言无法找到对应的汉语普通话文字,故通过音近字或者白话的方式进行表述。
徽州民歌的旋律和节奏非常复杂,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点。
此外,徽州民歌节奏有着独特和自由的特点,其音域也是十分广阔。
徽州民歌曲调悠扬婉转,有很多形式可以用来演奏,有独唱、二重唱、对唱等形式,表现出人民群众真诚自由的特点。
论徽州采茶歌的美学特征、传承困境与推广路径
论徽州采茶歌的美学特征、传承困境与推广路径论徽州采茶歌的美学特征、传承困境与推广路径徽州采茶歌是中国徽州地区的一种传统民歌形式,以其独特的音乐风格和艺术特色而闻名于世。
它以采茶为题材,描绘了农民劳作的场景,表达了人们对农耕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本文旨在探讨徽州采茶歌的美学特征、传承困境以及推广路径。
徽州采茶歌的美学特征体现在其音乐语言、歌词内容和表演形式上。
首先,徽州采茶歌的音乐语言独特而多样化,以古朴、朗朗上口的旋律和饱满、坦诚的歌唱方式为主要特点。
无论是明快悦耳的山歌曲调,还是悠扬深沉的古乐气息,都能让人陶醉其中。
其次,徽州采茶歌的歌词内容富有感染力,通常以描写采茶情景和表达劳动者心声为主要目的。
这些歌词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让人们感受到农耕生活的辛勤与幸福。
最后,徽州采茶歌的表演形式丰富多样,既有合唱、重唱等集体形式,也有独唱、对唱等个人形式,使其更具艺术感染力和观赏性。
然而,尽管徽州采茶歌具有独特的美学特征,但其传承却面临一些困境。
首先,受到现代生活方式和文化多样化的冲击,传统的农耕文化逐渐淡漠,人们对徽州采茶歌的认知和传承也相应减少。
其次,由于现代娱乐文化的普及和竞争,年轻一代对徽州采茶歌的兴趣较低,缺乏参与和传承的动力。
再次,徽州采茶歌的宣传渠道和机会有限,缺乏有效的推广途径和平台,使得其知名度和影响力无法扩大。
要推动徽州采茶歌的传承与发展,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和路径。
首先,应加强对徽州采茶歌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其的认知度和理解度。
可以通过举办音乐会、比赛和展览等形式,吸引更多的人关注和参与到徽州采茶歌的传承中来。
其次,应注重培养年轻一代的兴趣和参与,推动徽州采茶歌研究的学术化和体系化建设,以吸引更多年轻人投身其中。
同时,可以在学校开设相关课程和俱乐部,培养学生对徽州采茶歌的热爱和研究兴趣。
最后,要积极探索徽州采茶歌的现代表达方式和媒体渠道,如音乐节目、线上平台等,使徽州采茶歌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和传播方式。
简述徽州民间音乐
简述徽州民间音乐摘要:徽州不仅拥有着美丽神奇的黄山,更有着很多与之相辉映的徽州民歌。
它联袂着徽商、徽学、徽画、徽医,组成了徽州的特色,向世界闪烁着黄山山水的俊伟旖旎,向世界倾诉着黄山人丰富的内在情怀。
徽州民歌是一门古老的声音艺术,他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他体现着徽州人民的乡土人情和风俗习惯,他有着自己的文化烙印,也让自己在漫长的岁月里得到沉淀,有着自己独特的韵味,耐人寻味。
关键词:徽州民间音乐;地域文化:歌词内容;唱腔;发展与传承一、徽州民歌的特色1、地域文化特色说到徽州民歌,那就不得不提及养育了他的一方水土,徽州民歌的诞生于徽州的地域环境可谓密不可分,当然徽州也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他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底蕴,亦有专门研究徽州的学术,称为徽学,与藏学、敦煌学并称为中国地域三大文化,也称其为三大显学。
徽州文化由程朱理学开始,贯穿了从宋到今的时间长河,涵盖了思想、经济、建筑、艺术等诸多方面,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集中体现。
在宋朝方腊起义失败后(公元1121年),朝廷改歙州为徽州,负责管辖歙县、黟县、休宁、祁门、婺源、绩溪这六个县。
这一府六郡的辖制,直到辛亥革命时期仍未改变。
个中缘由,大抵是因为徽州人少山多,文化交流和人流动规模较小,没有多少外力干涉。
徽州历来有着“八分半山一分水,半分农田和庄园”的说法,在这样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条件下,徽州文化得到了良好的保存,徽州民歌就有了肥沃的土壤。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文化大革命结束,中国政府对于文化的保护和发展开始有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在对全国民歌的收集过程中,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徽州的音乐工作者开展了“挖掘、保护、抢救”徽州民歌工作,一改以往“徽州没有民歌,至少是个民歌贫瘠地区”的观念,把他们的脚步深入了这片古老的大地,收集了丰富的徽州民歌资源,让这朵开放在深山里的小花,逐渐惊艳了全国各地。
2、歌词内容特色徽州民歌也有着自己独特歌词内容特色。
在歌词方面,一是相当保留了中国古汉语中的文字及韵脚。
两宋徽州诗词特点
两宋徽州诗词特点徽州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化地区,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地域范畴,位于今日安徽省黄山市南部和宣城市西南部,是一个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地区。
在宋朝时期,徽州的文化遗产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徽州的诗词,更是在宋代以及后世文化中占据了一个重要的地位。
以下是两宋时期徽州诗词的特点:一、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徽州地区地形复杂,山川壮丽,加之这个地方交通不便,所以很多文化名人都被困在这里,并在这里创作了非常优秀的作品。
徽州的诗人大多是诗歌家,他们的作品具有非常强的视觉冲击力,可以让人们想象到那里的自然景象,为诗歌增添了不少的生动感。
二、强烈的地方特色徽州的文化特色是非常强烈的,很多诗人都深深地爱着这个地方,因此很多诗词都带有他们对徽州的热爱之情。
这些诗词中包括了徽州的风土人情、民风民俗、历史与文化,这些都是标志着徽州文化特色的要素。
三、富于变化的诗句结构徽州诗词的诗句结构是非常富于变化的,既有类似于现代韵文的押韵方式,又有韵律自由的散文方式,还有十分灵活的结构方式,可以根据不同的意图和情感组合在一起,形成不同的诗句结构,形式多样化。
四、艳丽多彩的用词和丰富多彩的形象徽州诗词中,用词和形象都是非常丰富多彩的。
在用词方面,很多诗人使用机智、幽默的用语调节紧张的情感,也有用“嘉陵塔”、“珠峰”、“黄果树瀑布”等地名来描绘徽州的山水奇观。
在形象方面,徽州的诗人善于描绘风景和人物的形象,特别是自然景象的描写非常生动,会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五、高度壮丽的气氛徽州的诗人多数在宋代,是这个时期文化水平较高的一个地域,他们的作品按照传统的规范,运用了多种技法,让作品的通过性和精度达到了高峰。
在整个诗词中,他们极力营造高度壮丽的氛围,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某些感觉,具有很高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综上,徽州诗词的特点有视觉冲击力强、地方特色强烈、诗句结构多变、用词和形象丰富多彩、高度壮丽的气氛等。
这些特点正是徽州诗歌的艺术精品所在,为历代后续文化产业、史学编纂,还原传统民俗场景提供了厚重的文化资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徽州民间歌谣的押韵特征*孟庆惠(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芜湖241000)关键词:徽州方言;民间歌谣;押韵摘要:安徽徽州是一个有着丰厚文化积淀的区域,民间流传着大量的歌谣,生动地反映了徽州地区的民情风俗,也是徽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值得深入研究。
从语言学角度对徽州民间歌谣的押韵特征做一番描述,以期推动徽州文化全面深入的研究。
中图分类号:~11;I207.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2435(2003)01-0012-07 Characteristics of t he rh y m e i n t he ballads i n h uizhou d istrictM ENG G i n g-hui(C olle g e o f L iterat ure,ANU,W uhu241000,C hina)K e y words:d ialect o f~uizhou d istrict;ballads;rh y m eAbstract:T here are m an y ballads s p read a m on g t he p eo p le i n~uizhou d istrict wh ich has a p ro f ound cultural back g round i n A nhui.T hese ballads reflect t he custom s and f ee li n g s o f t he p eo p le t here and are deserved to be stud ied.T he p a p er anal y zes t he characteristics o f t he rh y m e i n t he ballads from t he p ers p ective o f li n g uistics so t hat it can p rom o te t he stud y o f t he culture i n~uizhou d istrict.从上世纪50年代末开始,我多次到安徽徽州地区(包括歙县、黟县、祁门、绩溪、休宁等)作方言调查,收集了数百首民间歌谣。
这些歌谣生动地反映了徽州地区的民情风俗,也是徽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值得深入研究。
本文从语言学角度对徽州民间歌谣的押韵特征做一番描述,以期引起学界的重视。
一、徽州民间歌谣的押韵情况徽州民间歌谣大都是按照徽州方言语音押韵的,从我们收集到的歌谣材料看,押韵的情况主要有以下三种:第一,很多歌谣是按方言韵音相同的条件押韵的。
例如:(1)黟县民歌《黟县十二都小唱》一都城内冷清清[e],二都田多少人犁[l i];三都萝卜似雪梨[l i],四都白菜似粉皮[p i];五都农家扁担勤[i],六都西递水如金[i];七都来往最便利[l i],八都讲话又一类[l u i];九都出柿还有栗[l i],十都剿匪把民欺[i];十一、十二山边临[l i],田薄坦瘦难旺兴[s i]。
6个韵脚字普通话分别读i韵母(梨皮欺)、ei韵母(类)、i n韵母(金)、i U韵母(兴)。
分属于十三辙中的“一七”辙、“灰堆”辙、“人辰”辙和“中东”辙的韵字,很明显,黟县话却归为一个[i]韵类。
(2)歙县民歌《十二月花名》中的一节九月里菊花家家有哟,十月的芙蓉赛牡丹[t],十冬腊月无花采哟,要想采花等春来[l]。
韵脚字“丹”、“来”普通话分别读an、ai,分别属于“言前”辙和“怀来”辙。
歙县话却将它们读成一个韵类。
(3)绩溪民歌《算命》嫂在房中绣花巾[t G i O!],耳听门外叮口当声[G i O!]。
第31卷第1期V o l.31N.1《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ournal o f A nhui N or m al Unioersit y(~u m.&S oc.S ci.)2003年1月Jan.,2003*收稿日期:2002-09-16作者简介:孟庆惠(1934—),男,安徽霍丘人,安徽师大文学院副教授,著有《安徽方言辨正》(1960年安徽人民出版社)、《安徽省志・方言志》(1997年方志出版社)、《歙县话言档》(1997年上海教育出版社)等。
开开门来请先生,报个八字给你听[t i O!]。
先生掐指算一算,还有三年再动婚[f O!]。
嫂嫂一听抿嘴笑,骂声瞎子滚出门[m O!]。
头胎生过了,二胎要临盆[p O!]。
韵脚字普通话分别读e n(门、喷)、u e n(婚)、e I(声)、i I(听)韵母,分属于“人辰”辙和“中东”辙。
绩溪话却将它们都读成一个O!韵类。
普通话读不同的韵母,又分属于不同韵辙的韵字,徽州方言却将它们归为同一个韵类,这正是方音真实面貌的体现。
第二,歌谣中有一些是按照韵音相近的条件进行通押的。
例如:(1)祁门民歌《姐妹看灯》姐妹们打扮去看灯[t a!],(白)姐姐口爱,妹妹呀,大家快梳妆。
金钗头上戴,乌云两边分[f a!];大红裤,绣花裙[t G y a n],小金莲不过两三寸[ts y!B]。
韵脚字是“灯”、“分、寸、裙”,普通话分属于“中东”辙(灯)和“人辰”(分寸金)辙。
祁门话中这些韵脚字的韵母虽有不同,但因声音相近所以可以通押。
(2)祁门民歌《四季调》第二节夏季里来热难当[t O!],日夜(那个)辛苦为谁忙[mu!B]。
流尽血汗呀浇田地,指望(那个)今年有余粮[li O!]。
韵脚字“当、忙”普通话读a I韵母,“粮”普通话读ia I韵母,同属于“江阳”辙。
然而祁门话读音只相近、不相同,也属于韵母相近通押。
(3)歙县童谣《我搭尔两个人好》我搭尔两个人好[X O],买斤肉搭尔炒[ts O]。
尔吃精,我吃肥[f e],留点嘿(给)尔家姨[i]。
童谣前两句的韵脚字“好”X O与“炒”ts O 是“遥条”辙,属韵音相同相押;后两个韵脚字“肥”f e“灰堆”辙与“姨”i是“一七”辙,韵音相近通押。
第三,少数歌谣在个别段落中虽然也有不押韵的现象,但大都是为了内容表达的需要,才不硬性追求押韵的。
例如,歙县民歌《十送郎》(汪继长记)一送郎,送到枕头边。
拍拍枕头睡睡添。
(押“言前”辙)二送郎,送到床面前。
拍拍床梃坐坐添。
(押“言前”辙)三送郎,送到槛闼(窗户)边。
开开槛闼看青天;有风有雨快快落,留我郎哥歇夜添。
(押“言前”辙)四送郎,送到房门边。
反手摸门闩,顺手摸门闩,摸不着门闩哪一边。
(押“言前”辙)五送郎,送到阁桥头。
双手搭栏干,眼泪在那流;撩起罗裙擦眼泪,放下罗裙凑地拖。
(押“油求”辙和“梭坡”辙)六送郎,送到厅堂上。
先帮哥哥撑雨伞,再帮哥哥拨门闩。
(押“言前”辙)七送郎,送到后门头。
开开后门一棵好石榴。
摘个石榴郎哥吃,吃着味道好回头。
(押“油求”辙)八送郎,送到荷花塘[t‘a],摘些荷叶拼张床[so];生男叫个荷花宝[p O],生女就叫宝荷花[Xua]。
九送郎,送到灯笼店[te]。
哥哥尔不要学灯笼千个眼[I],要学蜡烛一条心[si A!]。
十送郎,送到渡船头。
叫一声:撑船哥,摇橹哥,帮我家哥哥撑得稳掇掇。
船工唱:我撑船撑得多,不曾看着尔(你)嗯(这)个嫂娘屁哩屁罗嗦!这首民歌中“九送郎”这一段,处于韵脚的“心”[si A!]与“店”[te]、“眼”[I]的韵音相差很大,不能通押。
这种情况很可能是作者不得己而为之。
作者在这里触景生情引用了“不要学灯笼千个眼,要学蜡烛一条心”这条含义深长的谚语。
为了准确地表达妻子的心声,更换成任何一个押韵字都是很难符合要求的。
那么,这首民歌的第八节为什么也不押韵呢?唱词前两句韵脚字“塘”t a、“床”so如果说可以通押,那么后两句韵脚字“宝”p O“花”X ua显然是不押韵的。
这样做实在是为了适合诗情画意的需要。
试想,在这么美好的境地里结出爱情的果实,还有什么词语能够比用纯洁美丽的荷花来表达更为真切合理呢?二、徽州民间歌谣的押韵形式徽州民间歌谣的押韵形式多样,韵字可以重复,句子用字多少不限。
大致有以下五种押韵形式:第一、一个韵押到底。
一首歌谣不论长短,31第1期孟庆惠:徽州民间歌谣的押韵特征自始至终只用一条韵音,叫做一个韵押到底。
例如:(1)歙县民歌《十别》(汪继长记)少年夫君起黑心[si A!],踢打妻子想别人[i A!]:别人妻子不长久,石板裁花不生根[k A!]。
二别别到我家公,我家公公听分明[m i A!]:尔家孩儿要卖我,一碗热茶靠何人[i A!]。
三别别到我家婆,我家婆婆听分明[m i A!]:尔家孩儿要卖我,锅头淘米靠何人[i A!]。
四别别到我家儿,我家小儿听分明[m i A!]:尔家父者父者要卖我,供书上学靠何人[i A!]?五别别到我家女,我家小女听分明[m i A!]:尔家父者父者要卖我,梳头包脚靠何人[i A!]?六别别到我家伯,我家伯伯听分明[m i A!]:尔家弟弟要卖我,浆洗衣裳靠何人[i A!]?七别别到我家叔,我家叔叔听分明[m i A!]:尔家哥哥要卖我,菜园地里靠何人[i A!]?八别别到我家姑,我家小姑听分明[m i A!]:尔家哥哥要卖我,分猪端食靠何人[i A!]?九别别到灶下头,灶司菩萨听分明[m i A!]:尔家相公要卖我,装香点灯靠何人[i A!]?十别别到厅堂前,太公老爷听分明[m i A!]:尔家少爷要卖我,揩桌扫地靠何人[i A!]?整首民歌自始至终都是按照“中东+人辰”辙的韵音押韵的。
由于韵脚字“明”、“人”i A!反复使用,不仅说明了徽州妇女是家庭中每个成员的忠实服务者,而且还流露出受压迫、受歧视妇女的愤怒和抗争精神。
(2)黟县民歌《茅花青青》茅花青青呀,葛筋金黄黄[O I];打双新草鞋,雉哥快穿上[s O I]。
箬皮青青呀,竹篾金黄黄[O I];打顶新箬笠,雉哥也戴上[s O I]。
麦苗青青呀,油菜金黄黄[O I];出门雉哥哥,畀妹记心上[s O I]。
这首民歌自始至终都是按照“江阳”辙的韵音押韵的。
以上两首民歌,韵字虽然反复出现,但却生动形象贴切,并使诗句具有回环反复之美。
(3)休宁儿歌《看娘亲》(摘自《休宁县志》)栀子花,乒乓乒(扌垂鞋声)[p i n],茉莉花,上刀心(切鞋底)[si n],做双花鞋看娘亲[ts i n]。
娘亲怀我十个月,月月辛苦到如今[t G i n]。
一只鸟,绿茵茵[i n],买花线,穿花针[t G i a n],做双花鞋看娘亲[ts i n]。
娘亲怀我十个月,日日月月都耽心。
[si n]这首民歌基本上是按“人辰”辙的韵音押韵的。
真切地表达了女儿的孝心。
第二,分节换韵。
整首歌谣是按一节换一条韵音进行押韵的。
例如:(1)祁门民歌《杉树林》(摘自《祁门县志》):我家住在杉树林[na n],手把杉树望亲人[i a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