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襄阳楚王城西周城址调查简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襄阳楚王城遗址位于湖北省襄阳市襄州
区黄龙镇高明村油坊湾自然村东约200米处,
地处汉水支流之瀴水上游西岸的台地上(图
一),东西两侧不远为岗地。
该遗址于1957年第一次全国文物普查时
被发现,1984年被公布为襄樊市(今襄阳市)文
物保护单位,1986年第二次文物普查时进行了
复查,1992年被公布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因当地一直传说此处为“楚王城”而得名。
2005年12月,为寻找配合崔家营航电枢纽工程建设发掘的陈坡大型楚墓墓主人居所,原襄樊市考古队(现襄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陈坡遗址、墓地发掘队专业人员对该遗址进行了调查,基本确认该遗址为一处西周城址;2009年9月,市普查办在文物普查时再次进行了复查;2011年3月,以市博物馆业务人员为主组成的市普查办项目组对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调查,进一步确定了其西周城址的面貌。
现将城址及其一附属遗址的调查情况简报如下。
湖北襄阳楚王城西周城址调查简报
摘要:楚王城遗址是襄阳市域一处重要的西周遗址,2005年确认为西周城址。
2011年复查后,对城址布局、城垣结构、城内文化层堆积和整体文化内涵有了较为明确的认识,并发现了附属的许家河遗址。
本文认为,该城或许就是西周晚期楚熊渠征伐和封王之鄂王城。
关键词:楚王城城址;许家河遗址;调查;西周中晚期
中图分类号:K878.3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0327(2012)01-0023-08襄阳市博物馆
(湖北襄阳441021)
考古发现
图一
楚王城西周城址及相关遗址、墓地分布示意图
江汉考古2012.1/总第122期收稿日期:2011-06-01
24
一、城址概况
城址建在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上,新石器
时代遗址分布范围较城址为大,略呈正方形,
边长约400米,中部略高。
调查采集的新石器
时代遗物主要分布在城址以东、南,有石斧、陶
纺轮、陶拍等生产工具和陶鼎、豆、罐、盆、瓮等
生活用器,具有屈家岭和石家河文化风格。
城址位于新石器时代遗址的西北部,方向
基本呈正南北向,平面略呈梯形。
北部因取土
填平西侧原河港和挖掘现代堰塘被破坏,西北
角被挖毁,东南端因许家河(瀴水上游河段,下
同)水改道并长期冲刷崩塌较为严重。
现存部
分东边复原长约135米,西边长约175米,南
边复原、北边长均约218米,城址现有面积约
3.4万平方米。
城址可分为大、小两城,大城即
外城,大城现西地表高出外地面2.8米。
小城
位于城址东南部,其现地面较大城地面高出约
2米,平面略呈菱形,东垣复原长约90、西垣长
约85米,南、北垣均长约100米,东垣高出现
河面6.6米。
城
东、南依托许家
河作为护城河;
西侧为地势较低
的洼地,当地人
称为“壕子”。
据
介绍,这里在上
世纪五十年代为
一条河港,后因
造田被填平,应
为该城的西护城
河,宽约130米;
北侧因挖掘现代
堰塘,护城河情
况不明,但从地势看,其与西护城河被填平地面
持平(图二)。
城址城垣上
部基本被挖平,但从外围东、南、西侧断面看,有明显的夯筑层,其中东南段城垣断面清晰,现存部分高约5米,可分六层:第1层为黄褐色土,厚约1.2米;第2层为灰褐色土,厚约1.1米;第3层为黄褐色土,含较多的白色颗粒,厚约0.5米;第4层为深灰色土,厚约0.3米;第5层为灰色夹黄褐色土,厚约0.3米;第6层为浅黄色土,含少量砂性,厚约1.6米(图三;彩版一)。
城垣是直接建造在生土层上的。
经勘探,城内文化层堆积较厚,一般在3米以上,多处发现夯筑层,有的地方明显感觉有石质物,从中挖出一方形石块,为人工凿制,绿矾石质,边长0.2、厚0.1米,上层中部略凹,应是典型的图二楚王城城址现状平面图图四楚王城城址内东南部地层断面图图三楚王城城址东南
段城垣断面图 1.灰褐土 2.黄砂土 3.浅灰土夹炭屑 4.黄褐夹灰白土5.浅灰土夹红烧土块 6.深灰土含草木灰7.纯浅灰土
1.黄褐土
2.灰褐土
3.黄褐土夹白色颗粒
4.深灰土
5.
灰色夹黄褐土 6.浅黄土
柱础。
从小城东南部被河水冲刷暴露的断面看,其内地层可分七层:第1层为耕土层,灰褐色土,厚约0.5米;第2层为黄色砂性土,厚约0.65米;第3层为浅灰色土,夹少量炭屑,厚约0.7米;第4层为黄褐色夹灰白色土,含少量蚌壳,厚约0.85米;第5层为浅灰色土,夹较多的红烧土块,厚约0.25米;第6层为深灰色土,含较多的草木灰,厚约0.45米;第7层为浅灰色土,相对较纯,厚约0.3米(图四)。
该断面文化层包含器物的时代均为西周时期,不见新石器时代遗物。
二、楚王城城址采集的西周遗物
地表暴露遗物较为丰富,大多为陶片。
采集标本有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器两大类。
图五楚王城城址采集西周遗物
1.石斧(采:23)
2.石斧(采:24)
3.陶拍(采:8)
4.陶纺轮(采:7)
5.陶鬲口沿(采:5)
6.陶鬲口沿(采:32)
7.陶甗口沿(采:12)
8.陶甗口沿(采:13)
9.陶甗口沿(采:15)10.陶甗口沿(采:25)11.陶甗口沿(采:33)12.陶甗口沿(采:34)13.陶甗腰(采:6)14.陶甗腰(采:35)15.陶鬲(甗)足(采:27)16.陶鬲(甗)足(采:30)17.陶鬲(甗)足(采:36)18.陶豆盘(采:1)19.陶豆柄(采:3)20.陶豆柄(采:2)21.陶罐口沿(采:37)22.瓮口沿(采:4)23.缸口沿(采:38)
19
25
1.生产工具
包括石斧和陶拍、纺轮等。
石斧2件。
青石质,通体磨光。
体小巧,平面呈梯形,双面弧刃。
采:23,上部窄,下部较宽。
通长9.6、刃宽6、最厚3.6厘米(图五,1)。
采:24,体较厚,平顶。
通长8、刃宽6、最厚3.6厘米(图五,2)。
陶拍1件(采:8),夹砂褐陶。
面呈弧形,实柱状柄残。
素面。
拍面直径7.2厘米(图五,3)。
陶纺轮1件(采:7),泥质褐陶。
圆饼状,弧缘,中部对穿孔。
素面。
直径5.6、厚1.6厘米(图五,4)。
2.生活用器
全为陶片,陶系以夹砂红陶为主,泥质红陶次之,泥质灰陶也占一定比例;绳纹是采集陶片的主体纹饰,大多数为细绳纹,极少为中绳纹,有少量附加堆纹和弦纹;器类有鬲、甗、豆、罐、瓮、缸等。
鬲口沿2件。
夹砂褐陶。
肩饰细绳纹。
采:5,微侈口,翻折沿,方唇,束短颈,圆肩,上腹鼓。
肩及上腹饰细绳纹。
口径20厘米(图五,5)。
采:32,侈口,翻沿,圆唇,束颈,溜肩。
外施黑衣。
口径16厘米(图五,6)。
甗口沿6件。
侈口,翻卷沿,圆唇,束颈,溜或圆肩,上腹鼓。
采:12,泥质褐陶。
外壁满饰细绳纹,肩饰一道附加堆纹,颈部绳纹微抹。
口径32.4厘米(图五,7)。
采:13,泥质灰陶。
颈较长。
素面。
口径26.4厘米(图五,8)。
标本采:15,夹细砂灰陶。
颈饰细绳纹,微抹。
口径28厘米(图五,9)。
采:25,夹细砂红陶。
微束颈。
颈饰两道凹弦纹,肩、腹饰细绳纹。
口径24厘米(图五,10)。
采:33,泥质红陶。
肩饰两道凹弦纹,以下饰细绳纹,肩贴一道附加堆纹。
口径32厘米(图五,11)。
采:34,泥质红陶。
颈饰细绳纹,微抹。
口径44厘米(图五,12)。
甗腰2件。
甑体、鬲体分别制作在腰部扣接后粘连一体。
束腰,甑体弧腹内收,鬲体溜肩,鼓腹。
外壁饰细绳纹。
采:6,夹砂红陶。
腰部素面。
腰径16.2厘米(图五,13)。
采:35,
夹砂黑衣灰陶外壁。
腰部满纹。
腰径12.8厘米(图五,14)。
鬲(甗)足5件。
截锥状柱足,相对较矮。
采:27,足腔深。
外壁饰中绳纹。
足底径2.6厘米(图五,15)。
采:30,足腔深。
素面。
足底径3厘米(图五,16)。
采:36,夹砂灰陶。
存足体下部,可判断足为“二次包制”而成。
内壁有细绳纹痕迹,推测足上半部外壁饰细绳纹,在对接后印于下部内壁上;外壁有多个削痕。
足底径2.6厘米(图五,17)。
豆盘1件(采:1),泥质灰陶。
敞口,圆唇,浅弧盘,粗柄,内空至盘底。
素面。
口径23.2、盘深5.4厘米(图五,18)。
豆柄2件。
泥质灰陶。
粗高柄,中空至盘底。
上端饰一道凸、凹弦纹。
采:2,柄径6厘米(图五,20)。
采:3,喇叭状圈足。
上部柄径5.3厘米(图五,19)。
罐口沿1件(采:37),泥质灰陶。
侈口,翻卷沿,圆唇,束颈,溜肩。
素面。
口径18厘米(图五,21)。
瓮口沿1件(采:4),泥质灰陶。
敛口,卷折沿,内上沿有一周凸棱,尖唇,微束颈,溜肩,鼓腹。
肩、腹饰中绳纹间一道抹痕。
口径18厘米(图五,22)。
缸口沿1件(采:38),泥质褐陶。
敛口,卷沿,圆唇,近直壁。
素面。
口径42厘米(图五,23)。
三、附属遗址
楚王城城址东南隔河相对的台地上有一处同时期遗址——许家河遗址,该遗址位于枣阳市踞湾镇李园村许家河自然村西约400米处,西临许家河,该河流现正好穿过二者之间(见图一)。
遗址地表因土地平整暴露出明显的文化层,为深灰色土,夹少量红烧土颗粒。
其分布范围略呈直角三角形,东直边长约150、南直边长约170米,面积约1.3万平方米。
从许家河东岸断面看,遗址文化层厚约1.5米。
文化层内包含较多陶片,地表暴露少量陶
26
27片。
采集陶片以夹砂红陶为主,泥质红陶次之,
有部分泥质灰陶和少量泥质褐陶、夹砂黑陶;
纹饰大多为细绳纹,有少量中绳纹,极少量弦
纹、附加堆纹和个别指压纹;器类有鬲、甗、盂、
罐、器盖等。
鬲口沿4件。
侈口,翻卷沿,圆唇,束颈,
溜肩,上腹鼓。
采:21,夹砂褐陶。
上沿面有一道浅凹槽,颈稍长。
颈、肩饰模糊中绳纹。
口径20.4厘米(图六,1)。
采:22,泥质灰衣红陶。
上沿面有一道浅凹槽,短颈。
肩饰两道凸、凹弦纹。
口径14.4厘米(图六,2)。
采:23,夹细砂红陶。
外沿面有一道浅凹槽,颈稍短。
颈、肩饰细绳纹,颈部绳纹被抹去,肩加饰三道凹弦纹。
口径20.8厘米(图六,3)。
图六许家河遗址采集陶器
1.鬲口沿
(采:21) 2.鬲口沿(采:22) 3.鬲口沿(采:23) 4.鬲裆(采:30) 5.甗腰(采:25) 6.鬲甗足(采:12)7.鬲甗足(采:13)8.鬲甗足(采:15)9.鬲甗足(采:19)10.鬲甗足(采:20)11.盂底(采:24)12.器盖握手(采:26)
13.罐肩
(采:27)14.罐肩(采:28)15.罐肩(采:29)
鬲裆1件(采:30),夹砂红陶。
分裆。
外壁饰细绳纹(图六,4)。
甗腰1件(采:25),夹细砂红陶。
束腰,甑体下腹弧收,鬲体溜肩。
外壁间断饰横、竖交错细绳纹。
腰径14.4厘米(图六,5)。
鬲(甗)足15件。
采:12,夹砂红陶。
矮柱足,足腔深,圆足窝。
上部及底面饰细绳纹。
足底径2.5厘米(图六,6)。
采:13,夹细砂红陶。
较高柱足,足腔深,足窝瘪。
上部以上饰细绳纹,中下部素面。
足底径3.4厘米(图六,7)。
采:15,夹细砂红陶。
二次包制而成。
矮截锥状柱足,足腔较深,圆足窝。
底面饰模糊细绳纹。
足底径2.4厘米(图六,8)。
采:19,夹砂红陶。
存上部,明显为“二次包制”而成,足腔深,圆足窝。
上壁外部饰细绳纹(图六,9)。
采:20,夹细砂红陶。
深瘪裆,高柱足,足腔深,瘪足窝。
裆以上饰细绳纹,足素面。
足底径2.2厘米(图六,10)。
盂底1件(采:24),泥质灰陶。
弧腹内收,微凹底。
素面。
底径7.2厘米(图六,11)。
罐肩3件。
溜肩下折,以下弧收。
采: 27,泥质灰陶。
外壁满饰模糊细绳纹,折肩处饰一周指压纹。
肩径30.2厘米(图六,13)。
采: 28,泥质灰陶。
折肩处饰一道凹弦纹,以上饰中绳纹。
肩径32.4厘米(图六,14)。
采:29,泥质褐陶。
外壁满饰细绳纹,折肩处饰一周凹弦纹,下腹有两道抹痕。
肩径34厘米(图六,15)。
器盖握手1件(采:26),泥质灰陶。
弧顶,圈足状握手,上端足边外压。
素面。
顶圈足径8.2厘米(图六,12)。
四、采集遗物的时代
楚王城城址和许家河遗址采集遗物的时代依据陶器的陶系、形制、纹饰特征来判定,主要体现在形制上。
城址、遗址采集陶片的陶系以夹砂红陶为主,泥质红陶次之,这两种陶系基本上属于鬲、甗两种炊器,也就是说,二者在遗址器类中所占的比例较高,同时,器表装饰大多为细绳纹,这种特点出现于本地区西周时期的遗存,如枣阳毛狗洞遗址H1[1],襄城真武山遗址H36、H81[2],高新区黄家村遗址东南区第5层、H5[3],襄州区小马家遗址H1、H2、H3[4],而这些遗存的时代均在西周早、中、晚期。
根据本区发掘两周遗址的统计数据,在陶系上,时代越晚,红陶比例愈小;而装饰绳纹中,只有到春秋早期以后中绳纹所占比例才整体偏大,并出现了少量粗绳纹。
在器物形制上,所出的器物均是日用陶器的典型组合鬲、甗、盂、豆、罐,只是楚王城城址暂未找到盂或盆,而许家河遗址不见豆,这种组合在本区流行于整个两周时期,除与周王朝密切相关的邓、曾国遗存常见外,更在可以确定的春秋中期及以后的楚文化遗存中成为标型器。
楚王城城址形制特征明确的主要是陶豆,其中采:1豆盘与襄城真武山遗址西周晚期H51之CⅠ式豆盘[5]接近,而采:2、3之豆柄较粗高,具有关中地区西周第三期豆之特点[6],而甗肩贴饰附加堆纹的做法在本区流行于西周中晚期,并延用至春秋早期。
经综合分析,我们认为,楚王城城址主要为西周中晚期的城址。
许家河遗址采:22之鬲与黄家村遗址西周晚期TE16N02⑤:15之鬲[7]风格基本相同;而采:23之鬲整体明显较窄高,时代应不晚于西周晚期,或可到西周中期;采:30之鬲裆分裆的特征在本区应是商代鬲的遗风,时代更早;采: 19之鬲(甗)足与襄州小马家遗址H2:7[8]类似。
采:27之罐折肩处饰指压纹的做法有枣阳毛狗洞遗址西周早期H1之Ⅱ式罐[9]的风格,只是本罐稍宽扁,时代相对较晚;采:28、29之罐微圆折肩、整体似矮胖的作风在黄家村遗址西周末年H14之罐[10]上可以找到共同点。
由此分析,许家河遗址的时代在西周中期至西周末年。
五、城址的性质推测
楚王城城址正是一座西周中晚期的城,其东南现隔河与许家河遗址相望,据调查,该河流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前呈南北走向于许家河遗址东侧流过,后因改道而穿楚王城城址和
28
许家河遗址之间流过,并将城址东南部冲刷部分。
鉴于许家河遗址的时代与楚王城城址相同,推测其为楚王城城址的外围村落遗址,二者有着密切的关系。
那么该城是何性质的城呢?
从楚王城城址和许家河遗址出土陶器的风格看,他们与同时代的邓、曾文化遗存十分相近,即有着较为典型的中原文化因素,如分裆、瘪裆鬲,高粗柄豆,折肩罐等。
可以肯定,该城址是当时西周王朝所分封的一个诸侯国的城邑。
该处位于汉水以东,属汉阳诸姬的势力范围。
《国语・郑语》载西周末年周太史史伯对郑桓公说:“当成周者,南有荆蛮、申、吕、应、邓、陈、蔡、随、唐”,反映了周王朝南国的形势,其中随、唐就为处汉水以东的“汉阳诸姬”。
这里是否就是其中之一呢?根据近年的考古发现[11]和文献考证[12]可知,随枣走廊在西周晚期偏晚阶段开始成为随国(曾国)的地域,其中西周晚期偏晚阶段至春秋早期早段的中心区域大概就在今枣阳吴店郭家庙墓地附近,而墓地东侧不远的周台遗址发现规模较大、内涵丰富的周代文化遗存[13],起始年代正是西周晚期,尤为重要的是发现了春秋早期的大型廊式建筑遗存,说明这里不是一般的聚落,或许就是随国(曾国)这一时期的中心。
而根据1975、2007年先后在随州安居羊子山发现的4座西周早期墓葬出土多件与噩(鄂)侯有关的铭文青铜器[14]看,羊子山墓地至少应是西周早期噩(鄂)侯的家族墓地。
既然鄂侯墓地在随州羊子山,那么,其政治中心即都城当距此不远,该时期的鄂国统治区域很可能就在随枣走廊一带,向北或许到了南阳盆地和淮河流域,只有这样,鄂才能与南淮夷、东夷结盟反周。
到西周晚期偏晚阶段,这里便成为了随国(曾国)辖境,其间的时段或许就一直为鄂国所占据。
鄂为商纣时“三公”之一,西周早中期是周王朝倚重稳固南土的重要诸侯国,《鄂侯作王姞簋》[15]、《鄂侯驭方鼎》[16]表明了二者之间较为密切的关系。
西周晚期约当夷、历王时代,同样是鄂侯驭方,因率南淮夷、东夷反周被灭国,传世青铜器《禹鼎》[17]对这一事件有明确的记述。
鄂为黄帝之后,世与周王室通婚,其文化面貌应大致相同,无论是传世还是出土的西周鄂国青铜器都具有典型的中原姬周文化特色,鉴于其统治区域在随枣走廊,那么,同处随枣走廊且具典型中原文化风格的枣阳毛狗洞遗址[18]、随州庙台子遗址[19]西周早期文化遗存也应属于鄂国文化遗存。
同样,在随枣走廊西口、汉水东岸淤积平原上发现的陈坡遗址[20]、汪家洼遗址[21]、下柏遗址[22]西周文化遗存很可能也曾经是鄂国的地域,则介于这几处西周遗存之间的楚王城城址在西周晚期之前就应是鄂国的城邑。
正是在西周晚期,楚国历史上发生了一件大事,《史记・楚世家》载:“熊渠生子三人,当周夷王之时,王室微,诸侯或不朝,相伐。
熊渠甚得江汉间民和,乃兴兵伐庸、杨粤,东至于鄂。
熊渠曰:
‘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
’乃立长子康为句亶王,中子红为鄂王,少子执疵为越章王,皆在江上楚蛮之地,及周厉王时,暴戾,熊渠畏其伐楚,亦去其王。
”对该文所记之鄂王城的考证,历来的学者分歧都很大,迄今考古发现揭示了西周鄂国的统治区域在随枣走廊,那么,熊渠征伐和分封其中子红为王之鄂也应在这个区域,结合楚王城城址与之十分吻合的时代和“楚王城”这个由来已久的名称,我们有理由认为,该城或许就是楚熊渠所伐之鄂王城。
果如此,则为早期楚都的定位提供了十分重要的线索。
附记:参加调查的人员有王先福、范文强、杨力、王洪兴,资料整理范文强、王洪兴,器物绘、描图王先福,照相杨力。
执笔:王先福范文强王洪兴
注释:
[1]襄樊市博物馆:《湖北枣阳毛狗洞遗址调查》,《江汉考古》1988年第3期。
[2]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湖北襄樊真武山遗址》,《考古学集刊》(9),科学出版社,1995年。
[3]襄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襄阳黄家村》,待出版。
[4]襄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襄阳黄集小马家遗址发掘简报》,《襄樊考古文集》(1),科学出版社,2007年。
29
[5]同[2]。
[6]梁星彭:《岐周、丰镐周文化遗迹、墓葬分期研究》,《考古学报》2002年第4期。
[7]同[3]。
[8]同[4]。
[9]同[1]。
[10]同[3]。
[11]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曾国青铜器》,文物出版社,2007年。
[12]石泉:《古代曾国——随国地望初探》,《古代荆楚地理新探》,武汉大学出版社,1988年。
[13]襄樊市考古队:《枣阳郭家庙曾国墓地》,科学出版社,2005年;襄樊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枣阳周台遗址发掘报告》,《襄樊考古文集》(1),科学出版社,2007年。
[14]王少泉:《随县出土西周青铜单鋬尊》,《江汉考古》1981年增刊;随州市博物馆:《湖北随县发现商周青铜器》,《考古》1984年第6期;马承源:《记上海博物馆新收集的
青铜器》,《文物》1964年第7期;张剑:《洛阳市博物馆馆藏的几件青铜器》,《文物资料丛刊》(3),文物出版社,1980年;随州市博物馆资料。
[15]罗振玉:《三代吉金文存》,中华书局,1983年。
[16]王俅:《啸堂集古录》,中华书局,1985年;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科学出版社,1957年;郭沫若:《禹鼎跋》,《光明日报》1951年7月7日;徐中舒:《禹鼎的年代及相关问题》,《考古学报》1959年第3期。
[17]陈佩芬:《上海博物馆新收集的青铜器》,《文物》1981年第9期。
[18]同[1]。
[19]武汉大学历史系考古教研室等:《西花园与庙台子》,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
[20]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2006年发掘资料。
[21]襄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2006、2007年发掘资料。
[22]同[21]。
A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Report on City Ruins of Western Zhou Dynasty
in the Chuwangcheng Site of Xiangyang
Xiangyang Municipal Museum
(Xiangyang,Hubei441021)
Abstract:The Chuwangcheng(the King's City of Chu State)Site,located in present Xiangyang City,was confirmed in2005as a city ruin of Western Zhou.After a re-investigation in2011,city-layout, wall's structure,cultural remains of the city ruins were clearly identified,During the survey,an addi-tional city ruin,the Xujiahe Site,that must be affiliated to the Chuwangcheng city ruins,was also dis-covered.This paper considers that this city could have been King Er's residency,which was invaded by Xiongqu of Chu State and later was bestowed to one of his sons in late Western Zhou dynasty.
Keywords:the Chuwangcheng Site,the Xujiahe Site,investigation,middle and late Western Zhou dynasty
(责任编辑、校对:陈丽新)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