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的植物造景
浅谈颐和园的植物造景
浅谈颐和园的植物造景姓名:陈紫薇学号摘要:颐和园作为中国古典园林和北派园林的杰出代表,其在树木品种选择和配置造景上匠心独运,对其主要植被配置特点及造景手法的分析,对于提高颐和园绿化水平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颐和园;植物造景;景观配置1颐和园植被概述颐和园全园总面积290公顷。
他的主体结构万寿山和昆明湖源出北京西山一带的自然山水,此地地处地处华北平原,属于西北山区向东北平原的过渡地带原始的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和寒温性针叶林为主为主,后来随着时代变迁,其原始植被彻底改变。
其植被的变化,反映了颐和园各个时期的历史缩影。
1.1颐和园景观综合分析颐和园原名清漪园,是一座拥山抱水、气象万千的清代皇家园林,是中国传统造园艺术的典范,也是我国现存最完好、规模最宏大的古代皇家园林。
整个颐和园以万寿山上高达41米的佛香阁为中心,根据不同的地点和地形,配置了殿、堂、楼、阁、廊、亭等多种形式的建筑。
山脚下建有一条长达728米的长廊,犹如一条彩带把多种多样的建筑物以及青山、碧波连缀在一起。
园林艺术构思巧妙,在中外园林艺术史上地位显著,是举世罕见的园林艺术杰作。
据乾隆《御制诗》中关于清漪园的的描绘,全园的植物景观为:湖中遍植荷花,西北的水网地带岸上广种桑树,水面丛植芦苇,水鸟成群出没于天光云影中,呈现一派天然野趣的水乡情调。
在建筑物附近和庭院内,多种竹子和各种花卉。
根据弘历诗文的片段记载,结合现存的清漪园时期的1662株古树的分布加以考察,得出其植物配置的原则大体是:按不同的山水环境采用不同的植物素材大片栽植,以突出各地段的景观特色,渲染各自的意境。
在时间上既保持终年常青又注意季相变化,前山以柏为主,辅以松间植。
这不仅是因为松和柏是当地植物生态群落的基调树种,四季长青,岁寒不凋,可作为“高风亮节”、“长寿永固”的象征,而且暗绿色的松柏色调凝重,最宜大片成林栽植作为山体色彩的基调,它与殿堂楼阁的红垣、黄瓦、金碧彩画形成的强烈的色彩对比,更能体现出前山景观恢宏、华丽的皇家气派。
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弘扬中华传统文化颐和园是中国悠久造园艺术的经典范例和现存规模宏大、保存完整的中国皇家园林,在缀山理水、建筑布局、植物配置及借景效果等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成就。
园林山雄湖阔,楼阁参差:天光云影,敛彩明霞:树玉鸟鸣,四时如画:既有大自然的妙趣神功,又进发着民族文化传统的智慧之光,达到了自然的完美和谐。
1998年颐和园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以其珍贵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被高度评价为“是世界几大文明之一的有力象征”。
国家兴则园林盛。
随着国家的日益强盛,颐和园的规划建设、经营管理、综合服务、文化发展、绿化美化等各工作蓬勃发展。
从保护园林,发展到保护文化:从保存遗产,发展到用遗产为当代服务:从古代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碰撞,发展到过去、现在、未来水乳交融,为当代中国描绘出了一条世界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清晰之路。
多年来,颐和园在景区管理、遗产保护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得到行业内外的普遍认同和肯定,先后获得“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重点公园、全国建设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创建文明行业示范点”等国家级殊荣十余项、北京市级各类荣誉上百项,颐和园E_19益成为深受国内外游客关注的历史文化景区和最具国际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
2012年,首都建设世界城市的工作全面提速,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在“十二五”承前启后之年各项工作也全面铺开,特别是“推动皇家园林建设”、“构建首都世界名园体系”、“北京中轴线申遗”等城市发展战略的提出,预示着北京公园事业跨越式发展时代的来临。
伴着时代的步伐,作为举世瞩目的世界文化遗产单位和首都重要的历史名园,颐和园进入跨越式发展的黄金期,通过以“文化建园、科技兴园、依法管园”为导向,深化“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
立足优势、突出特色,加强管理,强化服务,以”服务首都生态文明建设,传承北京历史名城文化,打造世界一流名园”为目标,努力构建世界名园体系,培育名园品牌。
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理论的指导下,颐和园将以挖掘世界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促进文物古迹、古都风貌等的有效保护、延续和利用为己任,从全新视角对历史名园品牌及文化的繁荣和发展进行分析定位和前景展望,积极探索遗产保护、文化传承、文化产业以及历史名园品牌培育的发展路径和方向,并在智能化管理、标准化服务、对外交流与合作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努力将丰富的文化资源转变成文明向上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中国园林的组成要素案例分析以颐和园为案例
中国园林的组成要素案例分析,以颐和园为案例
结论
颐和园作为中国园林艺术的瑰宝和文化遗产 ,其组成要素丰富多样且各具特色。除了在 园林艺术、建筑美学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外 ,颐和园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社 会价值。通过对颐和园的分析和研究,我们 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园林艺术的精髓和中国 传统文化的内涵。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颐 和园在历史传承、生态保护、环境保护等方 面的挑战和发展方向,为未来的发展和保护 提供参考和借鉴
中国园林的组成要素案例分析,以颐和园为案例
建筑元素
颐和园的建筑元素丰富多样,包括宫殿、亭台、楼阁、长廊等。这些建筑在布局上遵 循"依山就水"的原则,既满足了使用功能,又与自然环境和谐共融。例如,万寿山上 的佛香阁是整个园林的标志性建筑,其造型独特,气势磅礴。长廊则是颐和园中最长 的建筑之一,全长达728米,通过壁画、诗词等形式展示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中国园林的组成要素案例分析,以颐和园为案例
植物配置
颐和园的植物配置注 重四季变化和空间感 。在春季,各种花卉 争奇斗艳;在夏季, 树木茂密形成凉荫; 在秋季,枫叶红艳如 火;在冬季,松柏挺 拔苍劲。同时,通过 乔木、灌木、花卉的 搭配,形成了丰富的 空间层次感
中国园林的组成要素案例分析,以颐和园为案例
中国园林的组成要素案例分析,以颐和园为案例
地理位置与历 史背景
颐和园位于中国北京 市海淀区,占地面积 约290公顷。颐和园 原为皇家园林,始建 于公元1750年,历经 多次扩建和修缮,成 为清代皇家园林的代 表
中国园林的组成要素案例分析,以颐和园为案例
山水布局
颐和园以昆明湖为主体,通过巧 妙的布局和设计,将自然山水与 人工建筑融为一体。昆明湖广阔 的水面与周围的山峦形成对比, 增加了园林的空间感和层次感。 同时,水体的形态、大小、深浅 都经过精心设计,形成了丰富的 水景效果
难得的自然瑰宝―颐和园奇石
难得的自然瑰宝―颐和园奇石翟小菊石,依其自然特征奇特而被称为奇石,是中国园林景观中不可缺少的点缀。
著名的皇家园林颐和园,在她辉煌的湖山宫阙间,也有许多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奇石,其中的佼佼者是几峰颇富盛名的太湖石。
蔚为壮观的青芝岫青芝岫是颐和园中最大的一峰太湖石,它以卧姿屏列在乐寿堂水木自亲宫门内,长八米,宽二米,高四米,重约二十几吨。
石身上宽下窄,状似一朵巨大的莲花。
在石的下面承托着一个用青石浮雕海浪纹的随型底座,气势雄壮,蔚为壮观。
这峰大石生长在北京房山的大石窝,在它身上“瘦”、“皱”、“透”、“漏”的太湖石特征并不显著,但大自然赋与它青润的色泽,以及石峰博大的王者身材,都使它倍受皇室青睐,成为众多皇家园林中引人瞩目的太湖石峰之一。
青芝岫之所以著名,除了大石本身的自然特征外,还在于他不平凡的经历。
据《艮斋笔记》载:“房山之阴,有石立于岩麓,其长三丈,其广七尺,首昂而俯,足跂而歛,濯之则色青而润,叩之则声清而越。
米先生仲诏思致之海淀勺园中,车重轮,马十驷,既凿,百夫曳之登车,七日始出山。
又五日仅达良乡道上。
工力竭,因卧之田间,缭垣衛之,覆以葭屋。
”文中“米先生”指明代太仆米万钟,四百多年前他在北京的房山发现这峰奇石,欲将它运到自己的勺园(现在北京大学内)装点庭院。
他不惜财力,雇用了三百余名壮夫和四十匹马拉的重轮车,用了七天才运石出山,又走了五天,但终因财力不支,半途而废,并由此败家。
当时,大石被丢弃在良乡郊野塔窪村北大道边,村人称其为“败家石”。
乾隆十六年(1751),弘历皇帝去西陵祭祖,遇见此石,感叹大石的雄伟和其不凡的经历,于是命人将石运到正在修建的万寿山清漪园(颐和园前身)乐寿堂前,取名为“青芝岫”,并作青芝岫诗及序“米万锺《大石记》云:“房山有石,长三丈,广七尺,色青而润,欲致之勺园,仅达良乡,工力竭而止。
”今其石仍在,命移置万寿山之乐寿堂,名之曰青芝岫,而系以诗。
我闻莫厘缥缈,乃在洞庭中。
颐和园的造景手法(优.选)
颐和园的造景手法借景名景移植二、添景当甲风景点在远方,或自然的山,或人文的塔,如没有其他景点在中间、近处作过渡,就显得虚空而没有层次;如果在中间、近处有乔木、花卉作中间、近处的过渡景,景色显得有层次美,这中间的乔木和近处的花卉,便叫做添景。
如当人们站在北京颐和园昆明湖南岸的垂柳下观赏万寿山远景时,万寿山因为有倒挂的柳丝作为装饰而生动起来。
三、夹景当甲风景点在远方,或自然的山,或人文的建筑(如塔、桥等),它们本身都很有审美价值,如果视线的两侧大而无当,就显得单调乏味;如果两侧用建筑物或树木花卉屏障起来,七、借景中国古典园林中的“ 小中见大” 艺术手法与园林意境的表达我国是世界上造园艺术起源最早的国家之一,它具有三千年余年的历史。
在世界园林史上,我国的园林艺术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高超的艺术水平,独树一帜,久负盛名,被誉为“ 世界园林之母” 。
中国园林艺术自商周发其端,经过魏晋南北朝、隋、唐的开拓与突飞猛进,到宋代辉煌地走向成熟。
而此时,在诗歌领域,也正是文人词发展的巅峰时期。
吟咏宋词,我们蓦然发现,园林情调充溢其间,如珠玉般的词作营造着婉约幽深的园林意境,两种古典艺术形式的交融互渗,开创出一番全新的审美境域。
“ 小中见大” 的创作手法,在我国源远流长的古代文化艺术中应用十分广泛,在绘画方面,“ 咫尺有千里之势” ;在诗词方面,“ 五绝只字,最为难之,必言短而意长而声不足,方为佳矣。
” 园林之佳者如诗之绝句,词之小令,皆以少胜多,以咫尺面积创无限空间。
小何以大? 小是客观的,指园林的面积;大是主观的,指人的感受,大通过小而体现出来。
只有简到极点,才能余出最大限度的空间去供人们揣摩与思考。
中国园林艺术以再现自然的美为基本特色,但园林的空间是很有限的,对于缺少好的环境条件的城市园林来说更是如此。
所以,如何在有限的园林空间里获得犹如在广阔无垠的大自然里那样的审美体验,一直是中国园林艺术的重要课题。
园林意境意境是由景观而引申的意象,和由此而产生的深一层的感情,临物感慨、触景生情。
颐和园的造景手法
颐和园的造景手法借景名景移植二、添景当甲风景点在远方,或自然的山,或人文的塔,如没有其他景点在中间、近处作过渡,就显得虚空而没有层次;如果在中间、近处有乔木、花卉作中间、近处的过渡景,景色显得有层次美,这中间的乔木和近处的花卉,便叫做添景。
如当人们站在北京颐和园昆明湖南岸的垂柳下观赏万寿山远景时,万寿山因为有倒挂的柳丝作为装饰而生动起来。
三、夹景当甲风景点在远方,或自然的山,或人文的建筑(如塔、桥等),它们本身都很有审美价值,如果视线的两侧大而无当,就显得单调乏味;如果两侧用建筑物或树木花卉屏障起来,七、借景中国古典园林中的“ 小中见大” 艺术手法与园林意境的表达我国是世界上造园艺术起源最早的国家之一,它具有三千年余年的历史。
在世界园林史上,我国的园林艺术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高超的艺术水平,独树一帜,久负盛名,被誉为“ 世界园林之母” 。
中国园林艺术自商周发其端,经过魏晋南北朝、隋、唐的开拓与突飞猛进,到宋代辉煌地走向成熟。
而此时,在诗歌领域,也正是文人词发展的巅峰时期。
吟咏宋词,我们蓦然发现,园林情调充溢其间,如珠玉般的词作营造着婉约幽深的园林意境,两种古典艺术形式的交融互渗,开创出一番全新的审美境域。
“ 小中见大” 的创作手法,在我国源远流长的古代文化艺术中应用十分广泛,在绘画方面,“ 咫尺有千里之势” ;在诗词方面,“ 五绝只字,最为难之,必言短而意长而声不足,方为佳矣。
” 园林之佳者如诗之绝句,词之小令,皆以少胜多,以咫尺面积创无限空间。
小何以大? 小是客观的,指园林的面积;大是主观的,指人的感受,大通过小而体现出来。
只有简到极点,才能余出最大限度的空间去供人们揣摩与思考。
中国园林艺术以再现自然的美为基本特色,但园林的空间是很有限的,对于缺少好的环境条件的城市园林来说更是如此。
所以,如何在有限的园林空间里获得犹如在广阔无垠的大自然里那样的审美体验,一直是中国园林艺术的重要课题。
园林意境意境是由景观而引申的意象,和由此而产生的深一层的感情,临物感慨、触景生情。
园林景观中植物造景的历史与发展
2012.No13摘 要 植物造景作为园林景观中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也是唯一能够被人为进行塑造和改变的软景要素。
一个好的植物造景,不仅能创造出优雅、恬静的人居环境,还能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
本文主要就我国植物造景的历史发展和现状,以管中窥豹的方式,浅析中式园林景观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植物造景 中式园林景观 历史渊源 发展1 植物造景的涵义和历史渊源1.1 什么是植物造景?中国传统的植物造景,源于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对中国影响最大的儒家和道家,崇尚“天道”、“自然”的哲学理念,后人将这些哲学理念赋予到传统的造园风格中,逐渐形成了师法自然、返璞归真的造景形式。
由于当时的条件有限,对自然生长的植物进行塑造便成为传达这些理念的重要手段,花卉、盆景在当时也成为表达理念的主要形式。
实际上,植物造景在我国的园林体系中并没有一个相当明确的定义,直到20世纪70年代,人们针对当时园林建设中出现较多硬质景观的现象,提出了一个新的园林建设方向,要求以软景作为一种独立造景形式来进行园林景观建设。
软景设计中的植物造景,作为一个主要内容被加以明确,包括有植物学、美学等众多学科。
现代植物造景,也被诠释得更加清晰。
简单来讲,植物造景就是利用乔、灌、草等植物作为素材,通过人为方式将这些要素相互搭配组合,形成不同层次、线条、色彩,达到一种近似自然的景观效果。
1.2 传统植物造景的历史渊源植物造景在被明确定义之前,一直与传统的古典园林密不可分。
可以说,植物造景伴随着传统的中式园林已经发展演变了几千年。
上世纪70年代初,考古学家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文化的遗址发掘中,出土了一块刻有盆栽花纹的陶块,距今已有七千多年的历史,这是我国最早且可供考证的植物造景雏形。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造景所用的植物品种在各个历史时期也开始逐渐积累和丰富,人们对其的认识和应用也在不断地加深和发展。
殷商至春秋战国时期,主要的造园形式为“囿”或“园囿”,主要给皇帝和贵族狩猎、游乐之用,这是中国古典园林浅谈园林景观中植物造景的历史与发展陈 礼(重庆世纪千府景观设计有限公司)中早期的皇家园林。
浅析园林植物造景——以北京地区植物造景为例
,
主要 以香 樟 、杜 英 、冬 青 、马 尾松 、 枫香 、无 患 子 、乌桕 、
朴 树 为主 。
公 园 的 景 观 照 明 己经 无 可 争 议地 成 为 公 园 景观 的 重 要 组成 部 分 ,随着 人们 审 美观 念 的变化 ,人 们对 景观 照 明的要 求也 日益
本 公 园 的景 观 规 划 时 充 分 利 用 现 有 植 被 ,对 杂 乱 乔 灌 木 进 提 高 ,新时 期 的景观 照 明必 须能 营造 愉快 的感 觉和 舒适 的氛 围 , 行 疏 伐 、择 伐 或 就 近 移 植 等 疏 导 整 理 工作 , 改善 林 下 的 光 照 条 既 要绚 丽多 彩 ,又要 避 免眩 光 ,在景 观上 ,必 须注 重点 线面 的结 件 ,进 一 步补 充 乡土 植物 及 景观 效 果较 为突 出的乔 木树 丛 ,引 导 合 ,注 重夜 景构 图 的艺 术美 ,另 外 ,灯具 的选 择必 须与 环境 相协 植 物 形成 自然 演 替 。在 山体 部分 , 调整 植物 群落 结 构 ,逐 步形 成 调 , 并 独 具 艺 术 性 。
观 生态 设计 等 各方 面提 出具 体 的设 计方 略 ,从而 实现传 统 生态 城 另 外 ,规 划 对 山 林 植被 的维 护 和 管 理 作 了专 项 的分 析 。作 市 公 园 的设计 目标 ,为传统 城 市公 园 的复兴 提供 参考借 鉴 。 为 被城 市包 围 的 山体 公园 ,其 发挥 的价值 不仅 仅 是城 市绿 肺 的生
相及 生 命 周期 的变 化 ,使 之 成为 一副 活 的动 态构 图 。
域 性 的景 观 。适地 适 树 的原 则 就 是 讲 求合 理 运 用 植 物 的地 域 特 点 ,倡导 以乡 土树 种 为主 , 同时有 计划地 引种适 应性 强 、观赏价 值 高 的外 来树 种增 加本 地 区植物 种类 ,丰富种 植 结构 ,实现 景观
植物造景浅析——以北京颐和园的谐趣园为例
2017年第1期现代园艺项目资助:北方工业大学学科建设-优势建设学科培育-建筑学(编号XN084)1谐趣园游线及植物简介1.1谐趣园简介谐趣园,始建于乾隆十六年(1751年),原名惠山园。
乾隆帝南巡江南,途径无锡惠山时对惠山的寄畅园甚是喜爱,令宫廷画师临摹制图。
返京后命督造颐和园的内务大臣在万寿山东面以寄畅园为蓝图仿建惠山园。
嘉庆十六年(1811年),对惠山园进行了大规模改造,“以物外之静趣,谐寸田之中和,故名谐趣,乃寄畅之意也。
”遂改名为谐趣园。
1.2谐趣园游线由谐趣园西侧园门入园,穿廊过亭,由西向东前进,可倚栏观水,水中遍植莲、荷,细雨蒙蒙,叶上晶莹剔透的雨珠,仿佛翡翠盘上装满了钻石。
而后向北折行至洗秋,饮绿,岸边种植垂柳,柳斜且枝垂及水面,掩映其后的知鱼桥。
沿岸莲花、荷花成片种植,配合块石的驳岸,尽显自然之趣。
知鱼桥上凭栏而望,可见池对岸的主体建筑涵远楼,楼前亲水平台上也种植这垂柳,与对岸“饮绿”旁的垂柳互成对景。
涵远楼后的山坡上散植着槐树柏树,后山的槐柏作为映衬着涵院楼。
过知鱼桥至知春堂,堂前两侧对植垂柳,柳如画框,知春堂如画,建筑与植物相辅成景。
“小有天”与“饮绿”对望,从小有天观望,前景有垂柳,中景有“饮绿”,园外远山丛林呈远景。
北岸西行过“兰亭”至主体建筑涵院楼,站在楼前南望,近处是一片荷花,莲花,远处是小雨中水汽氤氲的远山。
涵院楼西侧是一出水尾,周边丛植这一片竹林,雨打竹叶,沙沙作响,分外的安逸且富有野趣。
穿过竹林是瞩新楼由此出园。
2植物造景特点2.1植物对于空间和意境的营造《山水诀》中王维对山的布局和花木的配置的辩证关系进行了论述,认为山倚树如有衣,树靠山如生骨。
树木过于浓密则遮掩了山势的俊丽,山势亦不能乱而无序,要凸显树木的光辉姿容,雨水的配置也同理,山水植物三者间的配置应该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植物利用其冠型特点可自由划分空间,密不透风,疏可走马,其营造的空间中的光影效果增添了山水园林的美感。
浅谈颐和园的植物造景
浅谈颐和园的植物造景:紫薇学号7摘要:颐和园作为中国古典园林和北派园林的杰出代表,其在树木品种选择和配置造景上匠心独运,对其主要植被配置特点及造景手法的分析,对于提高颐和园绿化水平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颐和园;植物造景;景观配置1颐和园植被概述颐和园全园总面积290公顷。
他的主体结构万寿山和湖源出西山一带的自然山水,此地地处地处华北平原,属于西北山区向东北平原的过渡地带原始的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和寒温性针叶林为主为主,后来随着时代变迁,其原始植被彻底改变。
其植被的变化,反映了颐和园各个时期的历史缩影。
1.1颐和园景观综合分析颐和园原名清漪园,是一座拥山抱水、气象万千的清代皇家园林,是中国传统造园艺术的典,也是我国现存最完好、规模最宏大的古代皇家园林。
整个颐和园以万寿山上高达41米的佛香阁为中心,根据不同的地点和地形,配置了殿、堂、楼、阁、廊、亭等多种形式的建筑。
山脚下建有一条长达728米的长廊,犹如一条彩带把多种多样的建筑物以及青山、碧波连缀在一起。
园林艺术构思巧妙,在中外园林艺术史上地位显著,是举世罕见的园林艺术杰作。
据乾隆《御制诗》中关于清漪园的的描绘,全园的植物景观为:湖中遍植荷花,西北的水网地带岸上广种桑树,水面丛植芦苇,水鸟成群出没于天光云影中,呈现一派天然野趣的水乡情调。
在建筑物附近和庭院,多种竹子和各种花卉。
根据弘历诗文的片段记载,结合现存的清漪园时期的1662株古树的分布加以考察,得出其植物配置的原则大体是:按不同的山水环境采用不同的植物素材大片栽植,以突出各地段的景观特色,渲染各自的意境。
在时间上既保持终年常青又注意季相变化,前山以柏为主,辅以松间植。
这不仅是因为松和柏是当地植物生态群落的基调树种,四季长青,岁寒不凋,可作为“高风亮节”、“长寿永固”的象征,而且暗绿色的松柏色调凝重,最宜大片成林栽植作为山体色彩的基调,它与殿堂楼阁的红垣、黄瓦、金碧彩画形成的强烈的色彩对比,更能体现出前山景观恢宏、华丽的皇家气派。
浅析颐和园园林植物景观的变迁与发展
园北"#$/第36卷,总第134期/2020(4)浅析颐和园园林植物景观的变迁与发展黄鑫韩凌闫宝兴胡振园刘聪于龙北京颐和园公园管理处北京100093颐和园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单位,植物景观是古典皇家园林景观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
本文从“独特”的自然环境与“综合”的历史人文对颐和园植物景观的特色形成进行梳理,力求站在人类文化的最高点和科学研究的最前沿,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对其作了客观的分析,并结合大量的实例剖析了颐和园园林的演变轨迹和艺术特征,史论并重总结出□漪园及颐和园时期的植物景观配置的总体特征,并结合植物景观历史参考植物景观资源现状保护和利的策略与,从植物景观植物景观和以植物景观资源的园林学体度进行,现园植物景观资源的利参考的。
世文化遗产植物景观资源保利颐和园位于北京西郊的颐和园这座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历史名园已有270年的历史,这座并举植物景观、园林美学与建筑艺术的东方园林,经过近三个世纪的发展,生动诠释了清代造园传统在地质环境中的运用。
让今日的颐和园成为精彩而层次多样的文化景观复合体。
此外,丰富多样的植被物种使颐和园成为植物研究和生物多样性的领军机构之一,气势磅礴的建筑群落和良好的植物景观雄踞世界顶级名园之列。
颐和园是一座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的山水园林,由于地质地貌、土壤沉积、气候环境,使颐和园成为大量植物种类适宜生长的家园,以及孑遗物种的避难地和活态文化遗存的诞生地。
1帝王的花园梦到世界名园清漪园(颐和园前身)的诞生之初便已不同凡响,占据地质地貌的天然优势,湖泊众多,太行山余脉巍峨。
自辽金开始,这里已经是郊野风景名胜区,也有行宫别苑的建置,明朝常有文人墨客到这里游湖登山,清入关后,康熙、雍正、乾隆相继大规模地对此地进行开发,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品和资金,陆续兴建了畅春园、静明园、静宜园等大型皇家园林。
康熙帝在位六十一年(1662~1722年)。
六下江南、平三番、三征西域、统一郑氏台湾。
留园,拙政园,颐和园景观分析介绍
总平面分区
西 区
东区 中区
留园西区
• 环境僻静
• 山阜为全园最高处 • 阜上植以青枫、银杏 • 富有山林野趣
留园中区
可亭
• 水面、假山为主 闻木
• 建筑环绕四周
樨香 轩
• 西北受阳侧放置山石 • 南厅北山,隔水相望
涵碧 山房
中区平面图
可亭
闻木樨香轩
涵碧山房
留园东区
冠云峰区
还我读书处区
揖峰轩区 五峰仙馆区
分区
• 1、宫廷区:以庄重威严的仁寿 殿为代表的政治活动区,是清朝 末期慈禧与光绪从事内政、外交 政治活动的主要场所。 • 2、苑林区: • (1)万寿前山:以乐寿堂、玉 澜堂、宜芸馆等庭院为代表的生 活区,是慈禧、光绪及后妃居住 的地方。 • (2)昆湖
– 如一池三山对水面的分隔;别有洞天空 间的收放变化;小飞虹对水面空间隔而 不断的划分等
颐和园
颐和园的概况
• 颐和园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中国 四大名园之一。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距北京城区十五公里, 占地约二百九十公顷。是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 苑。 划的郎自园这 布一世宫建张 局幅宁廷造“ 图颐之画之设 。和手师初计 园,、的图 总是建设” 体清筑计, 建代设图是 筑难计,颐 规得师出和
颐和园平面分布图
• 面积290公顷,水面 约占四分之三。主 要由万寿山和昆明 湖两部分组成。 • 园内建筑以佛香阁 为中心,园中有景 点建筑物百余座、 大小院落20余处, 3555古建筑,面积 70000多平方米,共 有亭、台、楼、阁 廊、榭等不同形式 的建筑3000多间。 • 万寿山、昆明湖构 成其基本框架,借 景周围的山水环境 饱含中国皇家园林 的恢弘富丽气势, 又充满自然之趣
浅谈颐和园的植物造景
寿 堂 选 用 玉 兰 、 棠 、 丹 意 喻 “ 堂 富 贵 ”表 达 着 硬凑成 一个违 反植 物 自然 生长发 育规律 的群落 。 海 牡 玉 . 颐 她渴望 富贵长 寿的心态 。
四大原 则 。
23 1在 统 一 中 求 变 化 。 变 化 中 求 统 一 .. 在
① 万 寿山 由于人 工堆 砌 ,山体 前 山 比后 山 、 西
部 比东 部 山脉 险峻 , 土壤较 贫瘠 、 碱量 较高 。 含 因此 前 山栽 植耐 盐碱 、 贫瘠 而较 喜 阳 的柏 树 , 问植 松树 ; 后 山多植喜 酸性 土壤 、有 一定 耐 阴能力 的油 松 , 辅
和 圃中 的植 物不仅有 乔木 、 灌木 、 草本 、 本等形 态 藤
调 和底 色 。 隆御 制诗 中“ 山松柏 成林 , 下缀 以 乾 满 林 繁 花 , 岸 问种 桃 柳 , 中一 片荷 香 ”既 是 颐 和 园 堤 湖
然 的境 界 。例如 , 万寿 山 的后 湖两 岸 以油松作 为基
调 树种 , 色调 凝 重 、 四季 常 青 , 阔叶树 种 有槲 树 、 朴
不 同的环 境分为 规则式均 衡和 自然式均衡 两种 。 规
地 区是连贯 相通 的 这也 就决定 了它不可 能脱离
则 式 均 衡 即 对 称 的 均 衡 , 种 手 法 多 用 于 万 寿 山前 北 京西郊 地 区的山水环 境而独 立存在 。 此 既然 大 自然 山 以 建 筑 为 主 的 政 治 活 动 区 . 乐 寿 堂 前 左 右 对 称 恩 赐 给 我 们 美 好 天 然 的 山 水 地 形 , 应 充 分 考 虑 在 如 就
颐和园植物造景与桃树的配置方式——园艺09-2
颐和园植物造景与桃树的配置⽅式——园艺09-2 晋知⽂ 090144110颐和园植物造景及桃树的配置⽅式颐和园简介: 颐和园取于皇家造园的意图,利⽤优美的景⾊,布置了⼤量的豪华建筑,宫区布满了宏伟壮丽的宫殿群组,⼤量的园中⾼阁长堤、绿岛、虹桥,是充分利⽤了中国传统的造园⼿法,把这些⼤的景物融汇在⼀个统⼀的环境⾥,显得⼗分协调颐和园以⽔取胜,⽔⾯⼴⼤,层次多⽽不紊乱,以⼭作全园的构图中⼼,主体佛⾹阁的体量感突出全园,以雄伟的⽓势、⾼耸的地形来控制全园。
利⽤万寿⼭⼀带地形,加以⼈⼯改造,形成前⼭开阔的湖⾯和后⼭幽深的不同境界,并充分运⽤了对⽐、借景等造园⼿法。
颐和园从选址、布局到造园⼿法的运⽤都是极为成功的。
⼀颐和园植物造景特点和原则在颐和园的植物造景中,以乔⽊为⾻架,以灌⽊为⽪⾁,以花卉为装饰,以草坪和地被植物作基调和底⾊。
乾隆御制诗中“满⼭松柏成林,林下缀以繁花,堤岸间种桃柳,湖中⼀⽚荷⾹” 既是颐和园植物造景⼿法的宗旨,⼜是对其植物景观效果的⾼度概括。
颐和园在植物造景上⾮常注重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即满⾜植物在⽣态环境适应上的统⼀,⼜注意构图原理,体现植物个体和群体的形式美,还巧妙地利⽤植物景观将中国古典⽂化和政治内涵的意境表达出来。
1考虑环境与植物景观的⽣态关系研究⽣态环境中的各个因⼦与植物⽣长的关系,根据园内不同地区的环境来种植不同的植物。
2建造植物群落-“浓妆淡抹总相宜”颐和园植被群落由乔⽊、灌⽊、藤本植物、草本植物和部分⽔⽣植物组成。
在宏观上,师法⾃然,⼤量选择华北地区本⼟物种,并配植成针阔叶混交的⼈⼯群落,⼒求与当地西北郊⾃然⼭区的植物群落达到⼀致,追求着意于追求⾃然,⼜不局限于⾃然;有若⾃然,⼜⾼于⾃然的境界。
3追求植物造景的艺术美颐和园的植物景观设计同佯遵循着绘画艺术和造园艺术的基本原则。
即统⼀、调和、均衡和韵律四⼤原则。
3.1在统⼀中求变化,在变化中求统⼀3.2在植物造景中的协调性3.3在植物造景中的均衡3.4运⽤有规律的变化,产⽣节奏和韵律感于昆明湖的堤岸上采⽤了桃柳间植重复的⼿法,既能使⼈感觉出⼀定规律的变化和重复,还可以丰富植物配置的空间层次,在⾊彩上营造桃红柳绿的景观效果。
颐和园建筑分析
理水手法
以山为主,以水 为辅的园林,则往往 用狭长如带状的水体 环绕水体,深入幽谷, 以衬山势之峥嵘和深 邃。如大山面前宜有 大水。
13
湖海
昆明湖具有境界开 阔,气度恢弘的空间 性格。易于舒张人的 情怀,也易于组织景 观,适于开展水上活 动。
14
苏州河
流动的水:借助自然 水系,来营造动感而天然 的旖旎风光
青砖绿树,奇石异 草,中国古典园林造型 元素的巧妙运用,使景 点意蕴深远。
17
植物
宝云阁
随着时令的变更, 一年之中,不同季节的 园林景致各异。北方的 冬天万木枯落,常绿树 种的应用,以及雪景的 营造显得忧为重要。
18
植物
谐 趣 园 荷 池
水面碧波涟漪, 池边垂柳芊芊。 水边植柳,不但 身姿优美,在水 中的倒影也是园 林水景中不可忽 视的造景元素。
乾隆时期的苏式彩画色彩艳丽、装饰华贵,又称“官式苏画”。紫禁
城内苏式彩画多用于花园、内廷等处,大都为乾隆、同治或光绪时期
的作品。慈禧太后对苏画特别偏爱,而在清代,苏式彩画只能在皇家
园林和得到皇帝允许的建筑上应用。大清律典则规定,民间使用则将
被治重罪。所以,苏式彩画现多存于故宫、北海、承德避暑山庄等皇
2
历史背景
• 在清朝,园林达到了鼎盛期。清代帝王苑囿规模之大,数量之多,建 筑量之巨,是任何朝代不能比拟的。乾隆继位以前,在北京西郊一带, 已建起了四座大型皇家园林,相互间缺乏有机的联系,中间的“瓮山 泊”成了一片空旷地带。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皇帝为其母将 这里改建为清漪园,以此为中心把两边的四个园子连成一体,咸丰十 年(1860年),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焚毁。光绪十四年(1888年),慈 禧太后以筹措海军经费的名义动用银两(据专家考证,应为500至600 万两白银),改称颐和园,作消夏游乐地。后在“八国联军”侵华、 军阀混战、国民党统治时期,多次遭破坏,1949年之后政府不断拨款 修缮,1998年11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颐和园丁香配置应用及文化价值
2021年8月J o u r n a l o fG r e e nS c i e n c e a n dT e c h n o l o g y第23卷 第15期收稿日期:2021-04-28基金项目: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科技项目(编号:Z X2016001)作者简介:肖 倩(1982-),女,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园林绿化,古树保护,园林古建保护。
肖倩棳王然(北京市颐和园管理处,北京100091)摘要:指出了颐和园作为至今保存最为完整、拥有极其深厚历史文化内涵的中国古典皇家园林,在树木品种的选择和配置上独具匠心。
其园内丁香种植历史悠久,特色鲜明,已成为公园园林文化的显性载体。
追溯了丁香在颐和园的种植历史,介绍了其种植现状,从单株造景、植物搭配以及建筑结合等三方面分析了丁香在颐和园中应用的合理性,结果表明:丁香在颐和园种植历史悠久,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人文底蕴,是颐和园景观重要的组成部分。
研究为丁香在颐和园中更好的应用及发展提供基础,对更好地宣传和保护园内丁香具有参考意义。
关键词:颐和园;丁香;配置中图分类号:T 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21)15-0088-04棻 丁香在颐和园内的种植历史追溯在1995年所做的“昆明湖3500年沉积中的孢粉”研究测定中,落叶灌木类里已含有丁香孢粉,花木类中记载着“紫丁香”及“白丁香”这两个品种。
这一测定肯定了3500年前作为我国本土植物,万寿山、昆明湖地区已有木犀科丁香的种植[1]。
通过颐和园诗词楹联中对植物景象咏诵的研究,考证出乾隆时期颐和园内木犀科丁香属植物的种植情况。
乾隆皇帝在描写清漪园时期园内景色的御制诗文中曾提到“秋郊端胜春郊望,惟是闲花紫间红”“月匡早种千年树,云构常承四季花”“万紫千红归静观,春光原可一言赅”“楼台皆倒影,花木有奇芳”[2]等诗句(表1)。
从诗文描写的景象中,可以追溯出乾隆时期木犀科丁香属植物在清漪园内已有种植,并且地点分布较广,涉及到整个万寿山区及环昆明湖一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颐和园植物景观(材料检测1121 严聪灵学号:2011102240)颐和园是我国现存保存最完好的古代皇家园林,其植物景观具有独特的风格。
对颐和园的植物景观进行深入研究,对于提高颐和园的植物造景水平和颐和园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颐和园植物景观综合分析颐和园原名清漪园,是一座拥山抱水、气象万千的清代皇家园林,是中国传统造园艺术的典范,也是我国现存最完好、规模最宏大的古代皇家园林。
整个颐和园以万寿山上高达41米的佛香阁为中心,根据不同的地点和地形,配置了殿、堂、楼、阁、廊、亭等多种形式的建筑。
山脚下建有一条长达728米的长廊,犹如一条彩带把多种多样的建筑物以及青山、碧波连缀在一起。
园林艺术构思巧妙,在中外园林艺术史上地位显著,是举世罕见的园林艺术杰作。
据乾隆《御制诗》中关于清漪园的的描绘,全园的植物景观为:湖中遍植荷花,西北的水网地,带岸上广种桑树,水面丛植芦苇,水鸟成群出没于天光云影中,呈现一派天然野趣的水乡情调。
在建筑物附近和庭院内,多种竹子和各种花卉。
根据弘历诗文的片段记载,结合现存的清漪园时期的1662株古树的分布加以考察,得出其植物配置的原则大体是,按不同的山水环境采用不同的植物素材大片栽植,以突出各地段的景观特色,渲染各自的意境。
在时间上既保持终年常青又注意季相变化,前山以柏为主,辅以松间植。
这不仅是因为松和柏是当地植物生态群落的基调树种,四季长青,岁寒不凋,可作为“高风亮节”、“长寿永固”的象征,而且暗绿色的松柏色调凝重,最宜大片成林栽植作为山体色彩的基调,它与殿堂楼阁的红垣、黄瓦、金碧彩画形成的强烈的色彩对比,更能体现出前山景观恢宏、华丽的皇家气派。
后山则以松为主, 配合元宝枫、槲树、栾树、槐树、山桃、山杏、连翘、华北紫丁香等落叶树和花灌木的间植大片成林,为点景需要还种植了少量名贵的白皮松更接近历史上北京西北郊松槲混交林的林相,以使其富于天然植被形象,具有浓郁的自然气息。
颐和园后湖碧水滢回,古松参天,幽静异常。
岸边有一条模仿江南水乡风情的苏州买卖街。
后湖东端通往秀丽精巧的谐趣园。
谐趣园仿无锡寄畅园而建,植物景观一派江南风韵,被称为“园中之园”。
沿昆明湖堤岸大量种植柳树(至今在西堤上还保存着北京最大的古柳群落),与水波潋滟相映,最能表现江南水乡的景致。
“溪弯柳间栽桃”,西堤以柳树、桃树间植而形成桃红柳绿的景观,表现出宛若江南水乡的神韵,形成一线桃红柳绿的景色。
在建筑物附近和庭院内,多种竹子和各种花卉, 乐寿堂周围大片丛植玉兰,曾被誉为“香雪海”名闻京城。
殿堂庭院则以松柏行植,间以花卉,缀以山石。
颐和园植物景观可以概括为,满山松柏成林,林下缀以繁花,堤岸间种桃柳,湖中一片荷香。
大量植物材料的应用突出了颐和园的湖光山色之美,提升了颐和园这座皇家园林的艺术价值。
2.颐和园植物造景的特点颐和园主要包括万寿山、昆明湖两大部分,园内山水秀美,建筑宏伟。
全园布局可分为政治、生活、游览三个区域。
政治活动区,以仁寿段为中心,是过去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办理朝事、会见朝臣、使节的地方。
生活居住区,以乐寿堂、玉澜堂、宜芸馆为主体,是慈禧、光绪及后妃居住的地方。
风景游览区,以万寿山前山、昆明湖、后山、后湖为主,是全园景观的主要组成部分。
各个区域的植物配置各有特色,现分成建筑周围、前山前湖区、后山后湖区三个部分分别说明。
2.1 筑周围的植物景观颐和园的建筑主要有多组建筑集中分布组成的建筑群和镶嵌、点缀于山体或昆明湖四周的建筑两种形式。
其中建筑群主要分布在两处,一处是位于东宫门一带的以仁寿殿为中心的政治活动区和以乐寿堂、玉澜堂、宜芸馆为主体的生活居住区;另一处是位于万寿山南侧中轴线上的以排云殿、德辉殿和佛香阁为主体的建筑群和位于北侧中轴线上的须弥灵境建筑群。
由于颐和园是一座皇家园林,因此象征“长寿永固”的油松、白皮松、桧柏、侧柏等常绿树种在建筑周围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在仁寿殿前对植了侧柏,在乐寿堂、玉澜堂、宜芸馆前也分别有翠柏、桧柏和白皮松对植。
佛香阁建筑群和须弥灵境建筑群周围也大量应用松柏植物,体现了皇家园林规整、庄重的布局风格。
在常绿树的基调形成之后,各院落还根据各自的特点选用了不同的乔木和花灌木,例如在慈禧居住的乐寿堂前两旁各种植三棵重瓣粉海棠,三棵玉兰,取“玉堂富贵”之意;在宜芸馆前对植了两棵梧桐,暗喻“凤栖梧桐”的思想等。
除这两大建筑群外,颐和园的长廊不仅在园林建筑形式上集中了我国园林艺术的精华,结构精细,构思巧妙。
而且廊中的绘画也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更重要的是起到了将园内各个景点有机地联系起来的作用,烘托出园林整体的美。
长廊两侧的植物配置主要以柏为主,在两旁分别沿廊种植三排柏树。
蜿蜒的长廊镶嵌在绿色的海洋中,更加突显了廊本身的精巧和秀丽。
昆明湖沿岸的建筑前的植物大多配置工整,多用对植或列植的方式,如听鹂馆前对植两株重瓣粉海棠和两大丛早园竹,中间置石,简洁而又大方。
其他花木也有应用,象楸树、梧桐、玉兰、紫薇、榆叶梅、太平花等,这些落叶乔木和花灌木的出现,大大丰富了建筑立面的景观。
长廊北侧有两个面积皆仅有二十几平米的小水池,且相距不远,该处的植物配置比较自然,植物种类也非常丰富,岸边配有龙爪槐 (古树)、楸树、紫藤花架;水池的驳岸全部为石制,靠近驳岸和驳岸石缝的土壤中生有侧柏(小苗)、金银木、构树、连翘、地黄、抱茎苦卖菜、马蔺等植物;水中的植物种类也比较丰富,东面的水池中配有睡莲属、香蒲、慈姑、芦苇、千屈菜等,且疏密有致。
西面的水池则种满了慈姑,形成单一的群落景观。
2.2 山前湖区的植物景观作为著名的大型皇家山水园林,颐和园以万寿山和昆明湖为主体的景观布局,已成为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造景的经典之作,也是中国古典园林布局手法的典型代表。
这一布局在使颐和园植物生态群落客观上统一于北京西北郊生态大环境的同时,继承了中国古典造园艺术中“融人工匠意与自然造化于一体”的思想体系,最大限度地体现了“康乾”以来在园林植物配置和造景中“嘉则收之,俗则摒之”的典型要求,并赋予园林植物群落以深刻的文化内涵及道德喻意,是古典园林造园艺术中自然属性与文化属性完美统一的结晶。
万寿山的前山以体现旷远开阔的景观为目的,它的植物景观着重突出气势与神韵。
作为颐和园景观布局的重点,万寿山以常青的松柏统一了整个山体,不但取“长寿永固、高风亮节”的喻意,而且在色彩对比关系上也颇具科学性,古松柏暗绿的色调在亮度上处于中性偏暗的层面,对人体刺激极小,具有阴柔温顺的性格美,与烟霞雾霭中的山峦呈明暗虚实的对比,增加了景深,丰富了画面的层次。
在青松翠柏形成的绿色的海洋中也掩映着其他一些落叶树种,象槐、桑、楸树、元宝枫、栾树、紫薇、丁香、连翘、榆叶梅、金银木等。
这些植物的点缀,使颐和园的前山增添了季相变化的美,也为整座园林增添了生机和灵气。
在颐和园的前山,还分布着一些盆栽和地栽的珍贵园林植物。
这种植物应用方式从清代建园开始一直被延续下来,反映了清代较高的园艺水平。
以清宫遗传的桂花、荷花、牡丹、玉兰、太平花最为著名。
碧波涟漪的昆明湖是颐和园面积最大的一块水面,占全园总面积的3/4。
穿过东宫门布局紧密的建筑,昆明湖便展现在游人面前。
颐和园的佛香阁、西堤、知春亭、南湖岛、十七孔桥都倒影在清澈碧绿的湖水中,形成很好的虚实对比。
昆明湖中,有景色秀丽的知春亭,有气势雄伟的十七孔桥连接着南湖岛和东堤的廓如亭,更有如玉带般漂浮在湖面上的西堤。
向西望去,绵延的玉泉山和矗立山顶的玉峰塔把游人的视线延伸得无限辽远,这便是中国园林传统造园艺术手法之一的借景。
在立意上,知春亭是以春景为主,表达冰雪消融之后,春归大地之意,要求最先感受春意,最先传达春的信息。
因此,在植物造景上以最能体现春天到来的柳为主,沿岛种植旱柳、绦柳十余株,桥头点缀三五株碧桃,岸旁自然散落几组山石,再配一丛紫藤,植物种类简洁精要,很好的表达出了“知春”的主题。
南湖岛是昆明湖三大岛之一,也是颐和园主要观景点之一。
岛上植物配置以常绿树种为主,林中夹杂山桃、合欢、小叶朴、丁香、地锦等花木。
远远望去,南湖岛一年四季郁郁葱葱,苍翠欲滴,进入岛中,四时花木更替的季相景观又会展现出来,植物运用非常成功。
昆明湖西部,有一条绿色的游廊,这便是颐和园的西堤。
为了打破堤岸的平直,在堤上分设了六座形态和质地各不相同的桥,六座桥都以浓郁的柳林为背景,更衬出桥身的美丽。
其中以桥拱高而薄,形似月洞的玉带桥最为著名。
堤上遍植桃柳,将空间巧妙地进行了划分,拓展了昆明湖的边界。
其优美、流的线条和韵律,勾勒出了昆明湖的秀丽风光。
春来一线的桃红柳绿,掩映于烟波浩淼的昆明湖中,较之富丽的北岸,别有一种江南水乡清幽的情趣。
2.3 后山后湖区的植物景观后山后湖区林茂竹青,古松参天,碧水滢回,景色幽雅,到处是松林曲径,小桥流水,风格与前山迥然不同。
后山的植物配置主要模拟自然界针阔叶混交林的群落结构,针叶树种有油松、侧柏和桧柏,阔叶落叶树种有榆、桑、小叶杨、毛白杨、绦柳、臭椿、元宝枫、栾树、槲树、构树、国槐、刺槐、白蜡、丝棉木、丁香、金银木、扁担杆、榆叶梅、迎春、砂地柏、山桃、连翘、地锦、五叶地锦等,林下有地黄、抱茎苦卖菜、二月兰、紫花地丁、打碗花、土麦冬、蒲公英、牵牛、早熟禾属、羊胡子草等三十余种草本,形成与前山对比明显,季象变化突出的山林景观,亭台楼阁巧妙的掩映于树林中,宛若天然,不落斧凿。
后山的主路为连翘路和丁香路,植物配置主要以连翘和丁香为主,再以浓绿的油松和高大的落叶阔叶树为背景,春季呈现璀璨的花径,夏季浓荫避日,秋叶色彩斑斓。
位于北侧中轴线上的须弥灵境建筑群体量庞大,布局严整,华丽璀璨,其周围的植物配置十分巧妙,通过密植500多株松柏类常绿树,形成满山苍翠的景观,把藏式宗教建筑的氛围渲染和烘托出来。
颐和园的后湖位于万寿山后山北麓,全长1000多米,湖水结合山势有收有放,在两岸山势平缓的地方水面开阔,山势高耸夹峙处水面收聚形成峡口,创造出六收六合的空间景观。
为了避免了僵直和单调,造园时把模拟自然的后湖景观和人工气息较浓的苏州街结合在一起,创造了“山穷水尽,柳暗花明”的景致。
后湖在空间和尺度上都与前湖形成明显的对比,更加幽静、宜人。
后湖临水的岸边多用旱柳、绦柳、元宝枫、小叶朴、栾树、榆树等耐水湿的种类,也有山桃、合欢、连翘等观花树种点缀其中,形成优美的林冠线。
岸边山石斑驳、自然地生长着构树、旱柳、白蜡、元宝枫的小苗、绦柳、荆条等,绿树成荫,极富山林野趣。
水中依稀可见金鱼藻、湿柳藓、湖柳等多种水草。
颐和园后湖清澈幽静的水面、朦胧的倒影、多姿的小桥、斜出的枝条,在山回路转之间创造出一幅幅醉人的图画。
苏州街是位于后湖中段一处模仿江南水乡风情的景点,湖面曲折蜿蜒,时狭时阔,似有迂回无尽之感。
两岸大部分是以富有江南风情的竹子形成的背景,其上种植毛白杨、刺槐、油松、栾树等乔木,形成较为郁闭的空间,增加了景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