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的造景手法
颐和园艺术表现形式
2、空间艺术造景手法(主景与配景)
在形式美规律中有主与次、 重点与一般的形状表现关系, 在园林中有主景和配景的关 系、也有重点与一般的关系。 全园整体中要有主要的景区 和次要的景区,每个局部的 景区也有主景和配景。
2、空间艺术造景手法(主景与配景)
主景是所在视景空间的构 图中心,体现主题,具有 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配景起着衬托主景的作用, 在体量、位置、色彩、形 式等方面都不能超越主景。
1、颐和园(颐和园景点)
颐和园玉澜堂
玉澜堂在仁寿殿西南临昆明湖畔 而建,是一座三合院式的建筑。 正殿玉澜堂坐北朝南,东配殿霞 芬室,西配殿藕香榭。东殿可到 仁寿殿,西殿可到湖畔码头,正 殿后门直对宜芸馆。后檐及两配 殿均砌砖墙与外界隔绝,是颐和 园中一处重要的历史遗迹。光绪 二十四年(1898年),慈禧发动 宫廷政变后,曾把主张变法的光 绪皇帝囚禁于此,是光绪皇帝的 寝宫。
3、园林艺术创作(理水艺术)
山水相依,构成园林,山与水 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水系与山 体相互组成有机整体,山的走 势、水的脉络相互穿插、渗透、 融合,而不能是孤立的山,无 源的水。
颐和园的山与水相接
3、园林艺术创作(理水艺术)
颐 和 园 的 昆 明 湖
3、园林艺术创作(道路艺术)
颐和园中的长廊如彩带一般,把前山 各风景点紧紧连接起来,又以排云殿 为中心,自然而然把风景点分为东西 两部分。廊中夹亭,东西两翼各有亭 三座。这些亭轩既有点景作用,又有 一定距离倚衬和支撑长廊的妙用,长 廊柁画是园中最珍贵的艺术品。
颐和园——精选推荐
颐和园赏皇家园林之典范,学园林造景之⼿法--颐和园实习报告颐和园始建于乾隆⼗五年,是依照原有的瓮⼭和西湖修建的。
根据当时周围的环境进⾏整体的规划,形成了万寿⼭和昆明湖。
颐和园以万寿⼭为主体,形成前⼭前湖,后⼭后湖的空间结构布局。
开敞与闭合的鲜明对⽐,更体现了颐和园空间布局的完美与合理。
古典园林“⼀池三⼭”结构在颐和园这个现存最完整,规模最⼤的皇家园林⾥更是体现的淋漓尽致。
⼀、颐和园结构布局:颐和园主要分为前⼭前湖,后⼭后湖及宫廷区。
分为所占⽐例为88%、12%、0.33%。
可以看出,在颐和园中,前⼭前湖所占⽐例最⼤,作为开敞空间,⼤体量的⽔景和万寿⼭的结合,皇上主要⽣活区,树⽊稳郁,幽静淡雅,有良好的私密性,为皇上的舒适⽣活提供了保障,同时⼜与前⼭前湖的开敞形成了鲜明的对⽐。
⽽宫廷区主要位于仁寿殿,对称的建筑形式更是显⽰了皇家的庄严与肃穆。
作为宫廷区的仁寿殿⼆、颐和园造景⼿法:(1)对景颐和园中处处合理运⽤了对景⼿法,通过对景⼿法,将颐和园中的景⾊联系在⼀起,具有统⼀的整体感。
刚进⼊仁寿殿,门⼝的寿星⽯便与⼤殿形成对景,⼤体量的寿星⽯与对称结构的仁寿殿相呼应,作为皇上⽇常处理朝政的地⽅,则以庄严肃穆为主感,⽽运⽤对景则更好地体现了仁寿殿的⽓派。
站在最佳观景点的知春亭,颐和园的美丽景⾊⼀览⽆遗。
知春亭位于昆明湖东⾯的⼀个半岛知春岛上,知春亭与万寿⼭的佛⾹阁,南湖岛形成对景,使得昆明湖上的景⾊⽣动、富有情趣。
站在知春岛上,更是因为对景的合理运⽤,真正的体会到了颐和园的景⾊优美。
站在知春岛上,可看到佛⾹阁和⽩塔,更隐约看到远处⽟泉⼭2)借景颐和园景⾊优美,四周的⽟泉⼭更是⼀轮美景。
⽽造园者更是结合了⽟泉⼭的景⾊,将其景纳⼊颐和园⾥,⼜体现了⾃然地风光旖旎。
站在知春岛上,能看到远处的西⼭之景,远处隐约的西⼭与万寿⼭相对⽐,更是美轮美奂。
在颐和园万寿⼭的西⾯是西堤,这⾥视野开阔,没有⾼达华丽的建筑。
⾮常⾃然清新。
中国古代皇家园林赏析——颐和园
提到中国古代皇家园林,不得不说颐和园,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名园之一,颐和园集传统造园艺术之大成,借景周围的山水环境,饱含中国皇家园林的恢弘富丽气势,又充满自然之趣,高度体现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造园准则。
万寿山、昆明湖构成其基本框架,占地2.97k㎡,水面约占四分之三,园中有点景建筑物百余座、大小院落20余处,3000余间古建筑,面积7万多平方米,古树名木1600株。
其中佛香阁、长廊、石舫、苏州街、十七孔桥、谐趣园、大戏台等都已成为家喻户晓的代表性建筑。
颐和园,集历代皇家园林之大成,荟萃南北私家园林之精华,是中国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
历史悠久的中国园林,都刻意追求自然美和艺术美为一体。
颐和园博采各地造园手法,既有北方山川的雄浑宏阔,又有江南水乡的清丽婉约,并蓄帝王宫室的富丽堂皇和民间宅居的巧别致,成为中国最著名的古典园林。
园中主要景点大致分为三个区域:宫廷区——以庄重威严的仁寿殿(勤政殿)为代表的宫廷区,包括勤政殿、二宫门两进院落等,是清朝末期慈禧与光绪从事内政、外交政治活动的主要场所。
占地0.96公顷,占全部面积的0.33%。
山前湖景区——前山前湖景区占地255公顷,为全部面积的88%,是颐和园的主体。
前山即万寿山的南坡,东西长约1000m,南北最大进深,山顶相对水体平面高出60余米;前湖即昆明湖,南北长1930m,东西最宽处1600m,湖中布列一条长堤,三个大岛,三个小岛。
长堤“西堤”及其支堤将前湖划分为里湖、外湖、西北水域等三个面积不等的水域,“里湖”面积最大,约129公顷,“外湖”水面约74公顷。
万寿山南麓的中轴线上,金碧辉煌的佛香阁、排云殿建筑群起自湖岸边的云辉玉宇牌楼,经排云门、二宫门、排云殿、德辉殿、佛香阁,终至山顶的智慧海,重廊复殿,层叠上升,贯穿青锁,气势磅礡。
巍峨高耸的佛香阁八面三层,踞山面湖,统领全园。
蜿蜒曲折的西堤犹如一条翠绿的飘带,萦带南北,横绝天汉,堤上六桥,婀娜多,形态互异。
颐和园的造景手法(优.选)
颐和园的造景手法借景名景移植二、添景当甲风景点在远方,或自然的山,或人文的塔,如没有其他景点在中间、近处作过渡,就显得虚空而没有层次;如果在中间、近处有乔木、花卉作中间、近处的过渡景,景色显得有层次美,这中间的乔木和近处的花卉,便叫做添景。
如当人们站在北京颐和园昆明湖南岸的垂柳下观赏万寿山远景时,万寿山因为有倒挂的柳丝作为装饰而生动起来。
三、夹景当甲风景点在远方,或自然的山,或人文的建筑(如塔、桥等),它们本身都很有审美价值,如果视线的两侧大而无当,就显得单调乏味;如果两侧用建筑物或树木花卉屏障起来,七、借景中国古典园林中的“ 小中见大” 艺术手法与园林意境的表达我国是世界上造园艺术起源最早的国家之一,它具有三千年余年的历史。
在世界园林史上,我国的园林艺术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高超的艺术水平,独树一帜,久负盛名,被誉为“ 世界园林之母” 。
中国园林艺术自商周发其端,经过魏晋南北朝、隋、唐的开拓与突飞猛进,到宋代辉煌地走向成熟。
而此时,在诗歌领域,也正是文人词发展的巅峰时期。
吟咏宋词,我们蓦然发现,园林情调充溢其间,如珠玉般的词作营造着婉约幽深的园林意境,两种古典艺术形式的交融互渗,开创出一番全新的审美境域。
“ 小中见大” 的创作手法,在我国源远流长的古代文化艺术中应用十分广泛,在绘画方面,“ 咫尺有千里之势” ;在诗词方面,“ 五绝只字,最为难之,必言短而意长而声不足,方为佳矣。
” 园林之佳者如诗之绝句,词之小令,皆以少胜多,以咫尺面积创无限空间。
小何以大? 小是客观的,指园林的面积;大是主观的,指人的感受,大通过小而体现出来。
只有简到极点,才能余出最大限度的空间去供人们揣摩与思考。
中国园林艺术以再现自然的美为基本特色,但园林的空间是很有限的,对于缺少好的环境条件的城市园林来说更是如此。
所以,如何在有限的园林空间里获得犹如在广阔无垠的大自然里那样的审美体验,一直是中国园林艺术的重要课题。
园林意境意境是由景观而引申的意象,和由此而产生的深一层的感情,临物感慨、触景生情。
古典园林造园手法分析课件
手法八:高低错落
和蜿蜒曲折相联系的是高低错落, 两者都体现于园林建筑的群体组合之中, 蜿蜒曲折主要是从平面的角度来看,高 低错落则主要是从竖向的角度来看,许 多园林实物也多依靠地形的起伏来增添 自然情趣,特别是北方的皇家苑囿,其 自然地形的变化山前,随 山势变化呈前低后 高形式,以爬山廊 连接各建筑,既有 丰富的层次变化, 又参差错落,从而 打破了对称布局所 带来的严肃气氛。
桃花源记–MIHO美术馆
设计理念
MIHO美术馆的立意来源于贝先生“自然与建筑的融合”理念。 他向我们展现的是这样一个理想的景观:有一座山,有一个
谷,躲在云雾中的建筑看不出……由于他具有很深的中国 古典文化造诣,所以贝先生引用了中国晋代陶渊明的《桃 花源记》表达了该设计的立意。当他提到桃花源时,深谙 中国传统文化的业主马上就联想到了典型的中国古代景观, 有山坡、峡谷,周围云雾缭绕,建筑掩映在森林之中若隐 若现的场景。 建筑师描绘的画卷和业主的梦想达成了共识,文学和艺术的 深远内涵共同渗透到MIHO美术馆的建设工程之中。
手法三:庭园理水
某些建筑群,其布局基本保持轴线对称
或比较严整方正的形式,面对这种情况,如 何在水面的处理上不恰当的强调自由曲折, 便可能与建筑环境格格不入,为了求得统一 协调,往往以人工开凿的较小、较规则的水 池来点缀庭院空间,反而能够收到良好的效 果,只要环境允许,即使局部的地方比较曲 折,甚至完全用山石作为驳岸而呈现自由曲 折的形式,也每每能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颐和园佛香阁
手法五:主从与重点
有意识的以轴线对 称的方式来排列建筑或 组织空间院落,从而形 成一种气势,以烘托出 起到控制全园作用的制 高点。
排云殿、佛香阁建筑群
位于万寿山正中的佛香阁,体量高
颐和园造园手法
颐和园造园手法简介:颐和园具有皇家园林特色 ;园中的古典建筑 ,不仅将整个园林在空间上分割成 3个景区 ,而且发挥了主体建筑的统驭作用 ,体现了实用性和艺术性并存的建筑之美 ;园中的山和水 ,各自独立成景 ,又相互依托 ,形成了天然的山水园。
一、效法自然的布局。
中国的造园艺术,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为最终和最高目的,从而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审美旨趣。
如颐和园后湖的风景,虽然是人工所造,但是宛如江南水乡一样。
园中许多风景、林木,也力求达到宛如自然景色的效果。
位于广阔的昆明湖北岸,存一座高达五十八米的万寿山,好像一座翠屏峙立在北面。
清澈的湖水好像一面镜子,把万寿山映衬得分外秀丽。
湖山景色密切结合成为一个整体。
二、诗情画意的构思。
颐和园是充满诗情画意的园林艺术,前身是清漪园,取“颐养太和”之义。
其有如下特点:众多的殿、堂、楼、阁、廊、榭、亭、桥点缀于一片湖光山色之中,建筑精美,各具特色,布局得宜。
伫立知春桥,远眺佛香阁、彩画长廊、十七孔桥、园外数十里的西山群峰和玉泉山宝塔,真是山外有山,景外有景,无限深远,加上满园绚丽多彩的山石花木,犹如一幅宏图画卷。
后山后湖,小桥流水,苍林修竹,幽深恬静、清新秀丽,另有一番江南景色。
步入这座名园,恍如置身于画卷之中,有“人在画中游”之感。
三、因地制宜的处理。
颐和园园林布局的第一个特点是以水取胜。
广阔的昆明湖水面,是园林布置极好的基础。
园的周围共有十三里(六公里半),全园面积四千三百多亩(约三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仅占四分之一,在当时北京诸园中是水面最大的一个。
因此,设计人抓住了水面大这一特点,以水面为主来设计布置。
主要建筑和风景点都面临湖水,或是俯览湖面。
当时取名“清游园”,也就是清波满园的意思。
四、建筑为主的组景。
万寿山前山的建筑群是全园的精华,排云殿、佛香阁、智慧海等组成的中轴线两侧配以转轮藏、五方阁、宝云阁,组成了一组依山而建,统帅全园主景的佛教建筑群,并以西山群峰为借景,与园内山湖巧妙地融为一体,使景色层次分明、变化无穷。
颐和园艺术表现形式
1、颐和园(颐和园景点)
颐和园万寿山
万寿山属燕山余脉,高58.59米。 建筑群依山而筑,万寿山前山, 以八面三层四重檐的佛香阁为 中心,组成巨大的主体建筑群。 从山脚的“云辉玉宇”牌楼, 经排云门、二宫门、排云殿、 德辉殿、佛香阁,直至山顶的 智慧海,形成了一条层层上升 的中轴线。东侧有“转轮藏” 和“万寿山昆明湖”石碑。西 侧有五方阁和铜铸的宝云阁。
1、颐和园(颐和园景点)
颐和园宜芸馆
宜芸馆始建于乾隆年间,光绪时 重修。清漪园时为乾隆皇帝的书 库,陈设精雅,颐和园时为光绪 皇后隆裕的寝宫,由于建筑功能 和主人身份的不同,陈设的布置 有了很大变化。1979年,古建维 修后,室内仅陈放家具。1992年, 根据清漪园时的陈设档案布置陈 设,整组院内陈列文物百余件。
1、颐和园(颐和园景点)
颐和园佛香阁
佛香阁位于在万寿山前山中央部位 的山腰,建筑在一个高21米的方形 台基上,是一座八面三层四重檐的 建筑;阁高41米,阁内有8根巨大铁 梨木擎天柱,结构复杂,为古典建 筑精品。原阁咸丰十年(1860年) 被英法联军烧毁后,光绪十七年 (1891年)花了78万两银子重建, 光绪二十年(1894年)竣工,是颐 和园里最大的工程。阁内供奉着 “接引佛”,供皇室在此烧香。
透景 透景是园林建筑常用的构景手 段之一。美好的景物被高于游 人视线的地物所遮挡,须开辟 透景线,这种处理手法叫透景。 要把园内外主要风景点透视线 在平面规划设计图上表现出来, 并保证在透视线范围内,景物 的立面空间上不再受遮挡。
3、园林艺术创作(掇山叠石艺术)
“移天缩地在君怀”的帝王宫苑,“幽君磊,原非得以, 不能置身岩下与木石君,故以一卷代山,一勺代水,所谓 无聊之极思也。然能变城市为山林,招飞峰使君平地。自 是神仙妙术,假乎于人,以示奇也”的私家园林,都追求 山林之乐,对置石和假山叠石都有着很高的造诣。无园不 石,无石不奇,石在古典园林中被赋予了强烈的情感。
第四讲 颐和园的历史与造园艺术
第四讲颐和园的历史与造园艺术颐和园是我国完整保存至今最大的清代皇家园林,于1998年11月30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被国内的专家学者评定为“世界上造景丰富、建筑集中、保存最完整的清代皇家园林。
”第一节颐和园的历史沿革一瓮山及瓮山泊万寿山在辽、金之前是西山的一支余脉,山周围有一些不发育的湖泊。
至金章宗时期将玉泉山水引至山脚下形成广阔的湖泊,取名金水池,山取名金山,并在此兴建行宫寺院。
至元朝时山得名瓮山,水亦得名瓮山泊,有关瓮山的传说很多,据《帝京景物略》记载,相传有一老翁,在山中挖出一石瓮,上有文字,瓮中盛物数十种,他取走瓮中之物,将瓮埋于山之西,瓮山由此得名,民间有关的传说则更为生动。
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郭守敬修通惠河引昌平白浮村神山泉水及玉泉山水至瓮山前,形成一更为广阔的湖泊,称之为瓮山泊,此时的瓮山及瓮山泊,风景优美,湖面广阔,瓮山泊又有西湖之称。
元文宗天历二年(1329年)在湖西北岸建大承天护圣寺。
明宣宗时在玉泉山下修望湖亭,以观西湖之美景,明武宗时在瓮山建圆静寺、好山园等,人工建筑逐渐增多,加之自然景观,形成西湖十景“泉流液珠、湖水铺玉、平沙落雁、浅涧立鸥、葭白摇风、莲红坠雨、秋波澄碧、月浪流光、洞积春云、璧翻晓照”。
画家文征明有诗曰“春湖落日水拖蓝,天影楼台上下涵,十里青山行画日,双飞白鸟似江南。
”二清漪园与万寿山清乾隆年间,生产力比较发展,开始对西郊的“三山五园”进行修建、扩建工程。
乾隆十四年,以兴修水利为名,疏浚西湖。
次年,以其母六十大寿为名,在瓮山上建大报恩延寿寺,自此,西湖改称昆明湖,瓮山改称万寿山,出现了清漪园之名。
并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建设工程。
至乾隆二十九年竣工。
在万寿山上仿武昌黄鹤楼建八方阁即今之佛香阁,在其上方修建了智慧海,在后山建一组喇嘛教寺庙——香岩宗印之阁及佛国的四大部州。
沿山前脚下修建了长廊。
在昆明湖上仿神话建三座海上仙山,在湖边建石舫,以示大清王朝象石舫一样永不沉没。
颐和园之简介和造园手法
颐和园之简介和造园手法颐和园原是清朝帝王的行宫和花园,前身清漪园,是三山五园中最后兴建的一座园林,始建于1750年,1764年建成,面积290公顷,水面约占四分之三。
乾隆继位以前,在北京西郊一带,已建起了四座大型皇家园林,从海淀到香山这四座园林自成体系,相互间缺乏有机的联系,中间的“瓮山泊”成了一片空旷地带。
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皇帝在这里改建为清漪园,以此为中心把两边的四个园子连成一体,形成了从现清华园到香山长达二十公里的皇家园林区。
咸丰十年(1860年),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焚毁。
光绪十四年(1888年),慈禧太后以筹措海军经费的名义动用3000万两白银重建,改称颐和园,作消夏游乐地。
到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的破坏,烧毁了许多建筑物。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修复。
后来在军阀混战、国民党统治时期,又遭破坏,1949年之后政府不断拨款修缮,1961年3月4日,颐和园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11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007年5月8日,颐和园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昆明湖颐和园集传统造园艺术之大成,万寿山、昆明湖构成其基本框架,借景周围的山水环境,饱含中国皇家园林的恢弘富丽气势,又充满自然之趣,高度体现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造园准则。
颐和园亭台、长廊、殿堂、庙宇和小桥等人工景观与自然山峦和开阔的湖面相互和谐、艺术地融为一体,整个园林艺术构思巧妙,是集中国园林建筑艺术之大成的杰作,在中外园林艺术史上地位显著,有声有色。
颐和园景区规模宏大,占地面积2.97平方公里(293公顷),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两部分组成,其中水面占四分之三(约220公顷)。
园内建筑以佛香阁为中心,园中有景点建筑物百余座、大小院落20余处,3555古建筑,面积70000多平方米,共有亭、台、楼、阁、廊、榭等不同形式的建筑3000多间。
古树名木 1600 余株。
颐和园实习报告
篇一:颐和园实习报告赏皇家园林之典范,学园林造景之手法--颐和园实习报告赏皇家园林之典范,学园林造景之手法--颐和园实习报告颐和园始建于乾隆十五年,是依照原有的瓮山和西湖修建的。
根据当时周围的环境进行整体的规划,形成了万寿山和昆明湖。
颐和园以万寿山为主体,形成前山前湖,后山后湖的空间结构布局。
开敞与闭合的鲜明对比,更体现了颐和园空间布局的完美与合理。
古典园林“一池三山”结构在颐和园这个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里更是体现的淋漓尽致。
一、颐和园结构布局:颐和园主要分为前山前湖,后山后湖及宫廷区。
分为所占比例为88%、12%、0.33%。
可以看出,在颐和园中,前山前湖所占比例最大,作为开敞空间,大体量的水景和万寿山的结合,很好的展现了皇家园林的雄伟与壮丽。
后山后湖作为皇上主要生活区,树木稳郁,幽静淡雅,有良好的私密性,为皇上的舒适生活提供了保障,同时又与前山前湖的开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而宫廷区主要位于仁寿殿,对称的建筑形式更是显示了皇家的庄严与肃穆。
作为宫廷区的仁寿殿二、颐和园造景手法:(1)对景颐和园中处处合理运用了对景手法,通过对景手法,将颐和园中的景色联系在一起,具有统一的整体感。
刚进入仁寿殿,门口的寿星石便与大殿形成对景,大体量的寿星石与对称结构的仁寿殿相呼应,作为皇上日常处理朝政的地方,则以庄严肃穆为主感,而运用对景则更好地体现了仁寿殿的气派。
站在最佳观景点的知春亭,颐和园的美丽景色一览无遗。
知春亭位于昆明湖东面的一个半岛知春岛上,知春亭与万寿山的佛香阁,南湖岛形成对景,使得昆明湖上的景色生动、富有情趣。
站在知春岛上,更是因为对景的合理运用,真正的体会到了颐和园的景色优美。
站在知春岛上,可看到佛香阁和白塔,更隐约看到远处玉泉山(2)借景颐和园景色优美,四周的玉泉山更是一轮美景。
而造园者更是结合了玉泉山的景色,将其景纳入颐和园里,又体现了自然地风光旖旎。
站在知春岛上,能看到远处的西山之景,远处隐约的西山与万寿山相对比,更是美轮美奂。
颐和园古朴典雅的设计
颐和园古朴典雅的设计一、颐和园简介及功能介绍(一)颐和园简介颐和园原名清漪园,始建于1750年,是清代北京西北郊“三山五园”庞大皇家园林群中最后建造的一座,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座完成的皇家园林,可以称得上“最后的辉煌”。
颐和园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
颐和园以昆明湖、万寿山(图1)为基址修建,并借鉴了杭州西湖风景区的一些景观设计,还汲取了一些江南园林的意境设计手法。
颐和园中主要有万寿山、昆明湖、东宫门、乐寿堂、玉澜堂、大戏楼、佛香阁、排云殿、智慧海、画中游、听鹂馆等景观。
图1 昆明湖、万寿山景观颐和园的建筑群依万寿山而建,从山脚的“云辉玉宇”牌楼,经排云门、二官门、排云殿、德辉殿、佛香阁,直至山顶的智慧海,形成了一条层层上升的中轴线。
东侧有“转轮藏”和“万寿山昆明湖”石碑。
西侧有五方阁和铜铸的宝云阁。
后山有宏丽的西藏佛教建筑和屹立于绿树丛中的五彩琉璃多宝塔。
山上还有景福阁、重翠亭、写秋轩、画中游等楼台亭阁,登临其上可俯瞰昆明湖上的景色。
昆明湖是清代皇家诸园中最大的湖泊。
湖中西堤自西北逶迤向南,与其支堤一起将湖面划分为三个大小不等的水域。
每个水域各有一个湖心岛。
湖岸和湖堤绿树荫浓,掩映潋滟水光,呈现一派富于江南情调的近湖远山的自然美。
昆明湖东岸有一个被喻为牛郎化身的镇水铜牛(图2)。
其西岸有一处被喻为织女化身的耕织图。
镇水铜牛与耕织图隔湖相望,好似牛郎织女银汉相隔。
图2 镇水铜牛(二)颐和园功能介绍颐和园始建于清朝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一开始只是一座行宫。
从乾隆十五年(1750年)起,才大规模修建皇家园林,当时称清漪园。
咸丰十年(1860年),清漪园遭到英法侵略军破坏,光绪十四年(1888年)基本修复,改称颐和园。
颐和园的总体布置大约可分为四个部分:行宫、万寿山前山区、万寿山后山区、昆明湖区。
颐和园占地面积达293公顷,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两部分组成。
浅谈颐和园的植物造景
寿 堂 选 用 玉 兰 、 棠 、 丹 意 喻 “ 堂 富 贵 ”表 达 着 硬凑成 一个违 反植 物 自然 生长发 育规律 的群落 。 海 牡 玉 . 颐 她渴望 富贵长 寿的心态 。
四大原 则 。
23 1在 统 一 中 求 变 化 。 变 化 中 求 统 一 .. 在
① 万 寿山 由于人 工堆 砌 ,山体 前 山 比后 山 、 西
部 比东 部 山脉 险峻 , 土壤较 贫瘠 、 碱量 较高 。 含 因此 前 山栽 植耐 盐碱 、 贫瘠 而较 喜 阳 的柏 树 , 问植 松树 ; 后 山多植喜 酸性 土壤 、有 一定 耐 阴能力 的油 松 , 辅
和 圃中 的植 物不仅有 乔木 、 灌木 、 草本 、 本等形 态 藤
调 和底 色 。 隆御 制诗 中“ 山松柏 成林 , 下缀 以 乾 满 林 繁 花 , 岸 问种 桃 柳 , 中一 片荷 香 ”既 是 颐 和 园 堤 湖
然 的境 界 。例如 , 万寿 山 的后 湖两 岸 以油松作 为基
调 树种 , 色调 凝 重 、 四季 常 青 , 阔叶树 种 有槲 树 、 朴
不 同的环 境分为 规则式均 衡和 自然式均衡 两种 。 规
地 区是连贯 相通 的 这也 就决定 了它不可 能脱离
则 式 均 衡 即 对 称 的 均 衡 , 种 手 法 多 用 于 万 寿 山前 北 京西郊 地 区的山水环 境而独 立存在 。 此 既然 大 自然 山 以 建 筑 为 主 的 政 治 活 动 区 . 乐 寿 堂 前 左 右 对 称 恩 赐 给 我 们 美 好 天 然 的 山 水 地 形 , 应 充 分 考 虑 在 如 就
浅析颐和园的园林艺术特色
浅析颐和园的园林艺术特色颐和园是中国著名的古典园林之一,也是中国园林艺术的杰出代表之一。
它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是清代皇家园林的精华所在,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颐和园的园林艺术特色丰富多样,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浅析:一、布局设计颐和园的布局设计是园林艺术的精髓所在。
整个园林按照山水园的形式进行布局,充分利用地形和水资源,形成了山水相映、景中有景的美丽景观。
颐和园的布局设计注重轴线的运用,以万寿山为中心,将园林分为南北两个区域,南区以昆明湖为主景,北区以万寿山为主景。
这种布局设计使整个园林既有整体性,又具有丰富的变化性。
二、建筑与自然的融合颐和园的建筑与自然景观相融合,形成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景观效果。
在颐和园中,建筑不是孤立的,而是与自然景观相互呼应、相互衬托。
例如,万寿山的佛香阁建筑群与山势相结合,形成了山中有寺、寺中有山的奇妙景观。
此外,颐和园中的长廊、石舫、十七孔桥等建筑也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增强了整个园林的美感。
三、水景的处理水景是颐和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颐和园充分利用昆明湖的水资源,通过疏浚和开凿,形成了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水体景观。
这些水景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还有调节气候、增加湿度的作用。
在水景的处理上,颐和园运用了多种手法,如瀑布、喷泉、水池等,使水景更加丰富多彩。
四、植物配置颐和园的植物配置也是其园林艺术的一大特色。
在植物配置上,颐和园采用了多种植物品种,包括乔木、灌木、花卉等,形成了高低错落、色彩丰富的植物景观。
同时,颐和园还注重植物的季相变化,使园林在不同的季节呈现出不同的风貌。
五、文化内涵颐和园作为清代皇家园林的代表,其园林艺术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园林中,有许多寓意吉祥的景点和建筑,如龙王庙、排云殿等,这些景点和建筑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愿。
此外,颐和园还是清代帝王休憩娱乐的地方,因此在其园林设计中还体现了浓厚的休闲文化氛围。
六、工艺特色颐和园的工艺特色也是其园林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颐和园的植物造景艺术
李瑶教育科学学院应用心理学2班学号:201241330213城市植物造景艺术--颐和园植物造景大二这一年我选择了“城市植物造景艺术”这门选修课,因为我非常的喜欢跟城市规划有关的课程。
成为一名建筑师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可是在大学没能学到自己梦想的专业,也就只能作为兴趣选修这门课。
我喜欢欧洲的建筑,也喜欢中国古色古香的园林。
这次作业是颐和园的欣赏。
颐和园原名清漪园,是一座拥山抱水、气象万千的清代皇家园林,是中国传统造园艺术的典范,也是我国现存最完好、规模最宏大的古代皇家园林。
整个颐和园以万寿山上高达41米的佛香阁为中心,根据不同的地点和地形,配置了殿、堂、楼、阁、廊、亭等多种形式的建筑。
山脚下建有一条长达728米的长廊,犹如一条彩带把多种多样的建筑物以及青山、碧波连缀在一起。
园林艺术构思巧妙,在中外园林艺术史上地位显著,是举世罕见的园林艺术杰作。
据乾隆《御制诗》中关于清漪园的的描绘,全园的植物景观为:湖中遍植荷花,西北的水网地,带岸上广种桑树,水面丛植芦苇,水鸟成群出没于天光云影中,呈现一派天然野趣的水乡情调。
在建筑物附近和庭院内,多种竹子和各种花卉。
根据弘历诗文的片段记载,结合现存的清漪园时期的1662株古树的分布加以考察,得出其植物配置的原则大体是,按不同的山水环境采用不同的植物素材大片栽植,以突出各地段的景观特色,渲染各自的意境。
在时间上既保持终年常青又注意季相变化,前山以柏为主,辅以松间植。
这不仅是因为松和柏是当地植物生态群落的基调树种,四季长青,岁寒不凋,可作为“高风亮节”、“长寿永固”的象征,而且暗绿色的松柏色调凝重,最宜大片成林栽植作为山体色彩的基调,它与殿堂楼阁的红垣、黄瓦、金碧彩画形成的强烈的色彩对比,更能体现出前山景观恢宏、华丽的皇家气派。
后山则以松为主, 配合元宝枫、槲树、栾树、槐树、山桃、山杏、连翘、华北紫丁香等落叶树和花灌木的间植大片成林,为点景需要还种植了少量名贵的白皮松更接近历史上北京西北郊松槲混交林的林相,以使其富于天然植被形象,具有浓郁的自然气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颐和园的造景手法借景名景移植二、添景当甲风景点在远方,或自然的山,或人文的塔,如没有其他景点在中间、近处作过渡,就显得虚空而没有层次;如果在中间、近处有乔木、花卉作中间、近处的过渡景,景色显得有层次美,这中间的乔木和近处的花卉,便叫做添景。
如当人们站在北京颐和园昆明湖南岸的垂柳下观赏万寿山远景时,万寿山因为有倒挂的柳丝作为装饰而生动起来。
三、夹景当甲风景点在远方,或自然的山,或人文的建筑(如塔、桥等),它们本身都很有审美价值,如果视线的两侧大而无当,就显得单调乏味;如果两侧用建筑物或树木花卉屏障起来,七、借景中国古典园林中的“ 小中见大” 艺术手法与园林意境的表达我国是世界上造园艺术起源最早的国家之一,它具有三千年余年的历史。
在世界园林史上,我国的园林艺术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高超的艺术水平,独树一帜,久负盛名,被誉为“ 世界园林之母” 。
中国园林艺术自商周发其端,经过魏晋南北朝、隋、唐的开拓与突飞猛进,到宋代辉煌地走向成熟。
而此时,在诗歌领域,也正是文人词发展的巅峰时期。
吟咏宋词,我们蓦然发现,园林情调充溢其间,如珠玉般的词作营造着婉约幽深的园林意境,两种古典艺术形式的交融互渗,开创出一番全新的审美境域。
“ 小中见大” 的创作手法,在我国源远流长的古代文化艺术中应用十分广泛,在绘画方面,“ 咫尺有千里之势” ;在诗词方面,“ 五绝只字,最为难之,必言短而意长而声不足,方为佳矣。
” 园林之佳者如诗之绝句,词之小令,皆以少胜多,以咫尺面积创无限空间。
小何以大? 小是客观的,指园林的面积;大是主观的,指人的感受,大通过小而体现出来。
只有简到极点,才能余出最大限度的空间去供人们揣摩与思考。
中国园林艺术以再现自然的美为基本特色,但园林的空间是很有限的,对于缺少好的环境条件的城市园林来说更是如此。
所以,如何在有限的园林空间里获得犹如在广阔无垠的大自然里那样的审美体验,一直是中国园林艺术的重要课题。
园林意境意境是由景观而引申的意象,和由此而产生的深一层的感情,临物感慨、触景生情。
园林创作之前必先立意。
立意是园林设计者在设计之前,针对地形、气候、历史、人文等条件进行调查、研究、体验、思考,然后在头脑中形成各种景观的艺术形象,表现出特定的主题思想,达到建园预想的艺术境界。
使游人在有限的风景中,生发出无限的风景和遐想,产生浪漫主义激情,使园林形式美升华为美的情感、美的意愿、美的理想,情景交融,达到园林艺术的最高境界。
中国园林受文学、绘画创作的影响,园林设计,尤其是古典园林设计极其重视意境构思。
如明代扬州所建的“ 个园” ,就是根据苏轼“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的诗意立意。
在园门两侧及园内广植修竹,竹叶似“ 个” 字命为园名,以竹表其俊逸不俗的意境。
在现代园林中,园林设计者在深入生活,在渊于祖国文化传统和服从民族审美标准的前提下,创造了一批新的园林形式、园林内容和园林意境。
如杭州阮公墩园林,根据西湖风景特色的环境条件,拟构成一种“ 西湖碧波绿洲” 的意境,游人或林间散步,或水边垂钓,或小室品茶,都会产生一种清幽、恬静的美感。
无锡鹃园是由断涧残壑顺势引泉莳花、建廊凿地而建成的新园中园。
该园建筑与花木配合得天衣无缝,并以其精巧别致的园林情趣与比邻的锡山、惠山山姿塔影相映衬,十分和谐。
园因花设,花作园名,该园别出心裁的立意。
人、园、花三者的密切配合、相互依恋,表现出了“ 照灼连朱槛,玲珑印粉墙” 、“ 塔影沉潭轻点笔,杜鹃题壁映山红” 的意境。
北京香山饭店溢香厅东庭园有一株十余米高的古松,据记载解放前夕,毛泽东曾在此树下接见过傅作义将军,故树下设石桌一个、石凳两个,使人产生联想。
古松东侧植广玉兰,其花洁白晶莹,阳光下似朵朵白云,取名“ 晴云映日” ,增加了景观的意境美。
园林意境的创造方法小中见大、以少代多的方法我国园林善于模拟自然,运用浓缩和提炼的手法,结合风景园林构图基本规律,控制物象、组织空间,使景物的大小、色彩、质感迎合人们传统审美的要求。
在我国风景园林中,当游人看到某些小型山石、水体时,常常会有“ 咫尺山林” 、“ 一峰若太华千寻,一勺若江湖万里” 的感受。
不同的园林植物合理的配置,产生不同的意境利用植物造景,能使游人产生联想,增加园林意境美。
如规则栽植的乔木给人以整齐、庄重、雄伟的感受;自然配置的树木给人以轻松、活泼的感受。
梅花有“ 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 、“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之诗赞;兰花居幽而芳、高脱俗;竹则节格刚直、虚心且有低头叶;菊花不畏风霜、活泼洒脱;荷花廉洁纯朴、出污泥而不染;松柏铁骨铮铮、万古长青;玫瑰花表示爱情,香石竹表示温馨,石榴花表示炽热的情感。
园林中要因时、因地、因立意而制宜,以达到表现主题的目的。
利用命名、题咏、对联点景点景就是根据园林中的某一景色特点,利用文学艺术手法对园林艺术进行高度概括,它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增添古朴、典雅的气氛,点出境界,激发人们触景生情,加深人们对园林意境的理解和感受。
杭州西湖十景之一“ 苏堤春晓” ,意为春天去苏堤是一年中赏景的最佳时期,加之有诗“ 柳暗花明春正好,春湖雾散分林杪。
何处黄鹂破瞑烟,一声啼过苏堤晓” ,就把春晨的烟柳、莺啼点出,烟波茫茫、风光秀丽的苏堤的园林艺术特色和意境即刻被人领悟。
借助文物古迹表达意境文物古迹能使人缅怀历史,发人深思,特别是在名胜古迹园林、纪念性园林中,对游人显示出其极大的吸引力,同时也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园林设计中应研究其历史和特征,加以发扬光大。
如郑州黄河游览区“ 汉霸王城” 遗址,伫立的碑文、相对腾空嘶鸣的战马,使游人追怀往事,产生对刘邦、项羽当年激战的联想。
“ 小中见大” 在意境表达中的应用人们常用“ 小中见大” 来形容中国式园林的艺术效果,园林中的“ 小中见大” 是指通过欣赏具体的园林景观,获得的直接视觉感受和从视觉感受中引起的意境和思绪。
空间的欲扬先抑和建筑的空间对比手法很类似,就是使人在进入园林的主体空间之前,先经过一段相对闭塞的空间或空间序列。
这样,当主体空间突然展现时,由于强烈的对比而获得扩大空间之感。
苏州留园入口的“ 瓶颈” 虽说是不得已而为之,但由于处理巧妙成了先抑后扬的典型实例。
如拙政园进园先用山石遮挡视线使园景不能一览无余;网师园等进园前先经过几重小院,这是一般常用的手法,皇家园林虽然无需刻意扩大空间感受,但也常利用空间的先抑后扬强化园林的艺术感染力。
如颐和园从仁寿殿后几经周折,忽现湖山塔影都是很成功的实例。
增加空间层次即在人和观赏对景之间增设某种“ 障碍” ,以强化景的深度感。
多数障碍是半隔半透的,如空廊、漏窗、植物、山石等都经常用来起这种作用。
拙政园隔着“ 小飞虹” 桥廊看“ 荷香四面亭” 是很出色的例子,如果没有中间的桥廊,对面亭子就感觉近得多。
园林水池的驳岸常常突出几块山石,伸出一个半岛等也都可以使水面显得更深。
曲折变化提高空间利用率同样一段距离,曲折的路比直线的路要长,路长给人的感觉比路短经过的地方大,这是很简单的道理。
更重要的是在曲折的路线上能够看到的东西多,而且变化大,实际上是提高了有限空间的利用效率,“ 步移景异” 正是在这个基础上实现的。
更有趣的办法是把景深引到视线达不到的地方,如一弯曲水,源头隐入丛草乱石之中,其上浓荫蔽日,令人难测幽深,虽已到园界人只是不觉。
借园外之景把园外美景通过适当的手法组织到园内常常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可以把园林的视觉范围扩展到无穷无尽。
颐和园借玉泉山和西山之景,构成了一个完全和大自然一样的广阔园林环境。
寄畅园借景锡山和惠山,只用了三分人工就获得了十分效果,小园也变成了大园。
苏州园林借景条件较差,但也不放过可借的景观,如拙政园远借北寺塔可算是生花之笔。
借景是中国园林的重要艺术手法,运用之妙还不仅仅在于扩大空间感,但扩大空间感无疑是借景所能获得的最重要的艺术效果之一。
[18] 缩小景物尺寸空间大小给人的感觉和景物的尺度有一定程度的关系,特别是人工的建筑及园林建筑小品,在人的心目中都有一个通常的尺度。
宫殿、神庙等建筑利用夸大的尺寸显示建筑本身的宏伟,而园林则常常缩小建筑的尺寸来提高环境的相对尺度感。
如只有半米宽的小桥与山石结合在一起就显出山石的雄伟之势,若换成现实中正常尺度的桥,同样的山石就可能变得平淡无奇。
当然缩小尺度必须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否则建筑和人的尺度关系就会发生矛盾。
讨论以上几种创作手法所得到的扩大空间感往往是有局限的,有的还是暂时的,而利用审美规律中移情、联想和象征的作用,达到“ 小中见大” 的艺术效果则会更加富有情趣和诗意。
朱光潜先生说“ 欣赏也是一种创造” ,移情和联想都属于创造性的欣赏。
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必须十分注意在规划园林和设计各个局部时要留有充分的余地。
在古典园林后期,特别是文人园林由于过分强调空间的利用率而导致常常忽视这方面。
组成园林的各个要素、各个局部都不应过分强调自身的完整,其不完整部分由其他要素或局部加以补充,从而构成有机的整体。
一般的建筑设计讲求构图的均衡和空间的完整,而对园林建筑来说,构图的均衡和空间的完整不一定是建筑本身,而是在山、水、树木参与构图和围合空间之后实现的均衡和完整。
叠石也容易出现片面追求局部完整的毛病,如不分场合环境,都要立一块主峰或过分炫耀技巧而忽视大关系等等。
实际上叠石在园林中的主要作用是强化地形的塑造,起主峰必须十分慎重,因为在大自然中很少有在近距离能识主峰真面目的情况。
因此,园林中叠石起主峰者多呈大盆景效果而缺少真山水的气势,使欣赏者失去想象的余地。
中国古典园林大规模叠石首推中南海的静谷,其成功的原因是它的立意在谷不在峰,人在园中得到的是置身于深山大壑的感受,而不仅是从外面欣赏一座堆叠的很好看的假山。
为没有实形的要素留有表现的余地没有实形的要素主要是指天、光、云、影、风、月、雨、雪、声、色等,园林中最动人的景观往往要由实形的要素和它们一起构成,问题是如何把这些看来无法把握的因素尽可能按照人的意愿纳入到园景中来。
想利用光影取得好效果就要求在作人工处理之前把光影考虑进去,如月亮在人类生活中是美好的象征,那么利用“ 日月阴晴圆缺” 的自然规律,到园林里赏月就是很优雅的活动。
而阴晴风雨等给园林带来的更是无常的变化和偶然的奇景或特殊的气氛,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更容易受到比平常更为强烈的艺术感染,园林要永远期待并迎合这类特殊的良辰美景。
园林的布局疏朗,景物单纯,轮廊起伏分明,植物材料丰富,更有利于从无实形的要素中得到补充。
天光云影最宜于辽阔的水面,因为轮廊分明能使人忽略细节,特别是植物材料本身就有四季变化,开花有香有色,还可招蜂引蝶,窠莺宿燕,在园林实景中是最富生机和变化的要素。
形象要为意境留有余地西方古典园林一般来说形就是意,一座雕塑就看它的形象多么准确,神情多么逼真;一片花坛就看它的图案和颜色多么美妙,修剪的多么精细;一组水景就看它的设计多么神奇和巧妙;园林的总体规划就看它的构图多么完美,规模多么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