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废除的影响及反思
科举制度废除影响
科举制度废除影响引言: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项重要教育制度,起源于隋朝,盛行于唐宋时期。
这一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不仅对教育、政治、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也对人才选拔、社会阶层流动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然而,在清朝末年,科举制度遭到废除,这一决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其中包括了教育制度、官员选拔、社会流动等方面。
一、教育制度的变革随着科举制度的废除,中国的教育制度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科举制度依靠考试选拔人才,注重的是功利性的知识学习。
然而,科举废除后,新的教育体制开始逐渐建立起来。
西方的现代教育理念逐渐传入中国,学校教育、普及教育等概念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这对于中国的教育事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同时,科举制度的废除也意味着人们对于知识的需求发生了变化。
科举制度注重经典文献的研读,对于其他领域的知识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这限制了人们的学识广度。
然而,科举废除后,知识的开放性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人们开始广泛涉猎不同领域的知识,这对于知识的传播和创新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官员选拔机制的改变科举制度废除对官员选拔机制产生了重要影响。
科举制度以考试的表现为依据,选拔官员。
这种制度并没有考虑官员的实际能力和才干,而是过于注重书本知识。
废除科举制度后,新的官员选拔机制逐渐建立起来。
选拔官员注重候选人的综合素质,强调实践经验、处理问题能力以及领导才能。
这种官员选拔机制的变化,有利于选拔更具能力、胜任的官员,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
三、社会流动性的变化科举制度废除对中国社会的阶层流动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在科举制度盛行的时期,几乎所有的知识分子都要通过考试才能进入官场,而其他阶层的人则难以通过这种途径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
然而,科举废除后,社会流动性有了一定的增加。
人们不再被科举制度所束缚,可以通过劳动创业、学习进修等方式改善自己的社会地位。
这对于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结论:科举制度废除对中国教育制度、官员选拔机制和社会流动性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浅议科举制度废除之得失
浅议科举制度废除之得失2009.No1523摘要:1905年,在中国废除了有着1300多年历史的科举制度。
这⼀⽂官考试选拔制度,随着时代的发展,其⾃⾝的弊端⽇益显现,并成为社会思想⽂化发展进步的滞碍,在⼀些仁⼈志⼠的疾呼下,被迅速废除了。
但是这⼀制度的骤废,虽然对中国的教育制度的⾰新及其它⽅⾯产⽣了深远的影响,但同时也由于其仓促的废除⽽⽆对应的替代制度,导致社会动荡,政局更加腐败、混乱,并最终使得清政府顷刻间⼟崩⽡解。
关键词:科举制度 废除 得失⼀、科举制度的由来及作⽤在中国古代社会,科举制度起着功不可没的作⽤,曾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发明”。
科举开考,始于隋炀帝时期,它是在废除了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的选官办法后,吸收了汉代察举制度的某些合理成分,⽤公开考试的办法来选拔封建官吏。
国家统⼀设定考试的内容、科⽬、时间,通过公平竞争,不论门第出⾝,选取成绩优异者为官,这就是科举制度。
唐代继承并发展了这⼀制度。
通过科举考试做官已被视为正途。
唐以后,除元代外,历代王朝都继承了科举制,并使之不断发展和完善。
到了明清时代,科举制度达到了⿍盛时期。
从隋炀帝⼤业元年(605)科举制创⽴,到清光绪三⼗⼀年(1905)废科举⾏学堂,科举制度在中国⾛过了长达1300年的漫长历史,肯定有其⾃⾝的优势,也必然有其合理性内核,如报名公开、考试公平、择优取仕、机会均等等。
他在中国封建社会所起的作⽤有如下⼏点:⾸先,机会均等、平等竞争。
这不仅在⼀定程度上彰显了⼀种公平性,⽽且更为重要的是有益于封建统治者巩固其中央集权的统治。
其次,社会上下层的流动,不仅有利于统治阶级不断地补充新鲜的⾎液,⽽且对于社会的稳定起着不可磨灭的作⽤。
最后是有利于⽂化知识的普及以及⽂化统制。
为了通过科举考试进⼊仕途,他们就必须按照政府规定的考试内容进⾏学习。
⼆、科举制度的废除科举制度在中国古代史上乃⾄世界上闪烁着耀眼的光辉。
在近代,其平等、公开和择优录⽤政府官员的⽅式为欧美乃⾄世界上多数国家所效仿。
略论清末科举制度废除对士人的影响
略论清末科举制度废除对士人的影响发布时间:2021-08-18T11:06:01.887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11期作者:李娟[导读] 科举制度建立于隋朝,兴盛于唐朝,发展于宋朝,在明清时期达到顶峰,但同时也衰落于清朝。
李娟安庆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科举制度建立于隋朝,兴盛于唐朝,发展于宋朝,在明清时期达到顶峰,但同时也衰落于清朝。
科举制度是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上的、适应于君主专制统治和官方选拔制度的教育制度与考试制度。
一、清末科举制度废除的主要原因科举制度是我国古代存在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一种考试制度和选官制度。
在整个封建社会,科举制度不仅适应了封建社会集权制度的需要,而且有力地促进了社会政治结构的稳定。
但由于科举制度自身具有封建主义属性,加之弊端丛生,在明清时期经过短暂的鼎盛发展之后就与时代发展不相适应,已经成为资产阶级改良和革命的障碍,成为阻碍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不可避免地被废除。
科举制度之所以被废除是由于它阻碍了近代中国社会的进步,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科举制阻碍了近代新式人才的成长。
中国进入近代社会后,在剧烈的社会动荡下,就需要与之相适应的人才,例如训练士兵、制造兵器等。
而科举制依然停留在八股文、帖文,所取之人“问以五洲形式,列国政治,历朝史鉴,诸子百家,天算、动植、形声、格致之学,皆懵然默然,不知所对”[ 夏东元.郑观应集(上册)[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269.]。
这些人既不能治国兴邦,也不能抵抗外敌入侵,进而说明了科举制度完全不适应近代对人才的需求。
第二,科举制度阻碍了近代教育的发展。
西方列强在对中国进行政治和经济掠夺的同时,也向中国展示了西方近代教育的先进模式。
国内的有识之士随即效仿西方先进的教育模式,兴办近代教育。
但是近代教育并未能摆脱科举制度的影响,形式上接受而实质上并未接受。
张之洞说:“科举一日不废,即学校一日不能大兴”[ 朱寿朋.光绪朝东华录(五)[M].中华书局,1959:4998.]。
科举制度的影响及弊端
科举制度的影响及弊端科举制的影响一、积极影响1、科举制度改善了用人制度.科举制度使得社会身份不再世袭,为封建社会各阶层间的人员流动提供了条件.科举制度使得贫苦孩子可以靠勤奋读书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成为统治集团的一员.2、加强了中央的集权和专制,消灭了士族制度.科举制度作为一种选拔官员的制度,其最终目的还在于在于巩固帝王的中央集权.科举制度消灭了自魏晋南北朝以来的士族制度,从此贵族阶层再也无法与君权抗衡.3、促进了中华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科举制度对知识的普及起了一定作用,从而增加了社会中知识分子的比例.4、科举制度摧毁了中国文人的独立人格与自由思想,为专制政权输送了大量经世愚民的官僚.5、科举制度开启了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一千三百多年的官员选拔制度.6、科举制度同时也影响到中国当时的很多附属国的官员选拔制度,比如:高丽、越南等国!二、消极影响(1)由于统治者改变考试内容使科举成为束缚知识分子思想的枷锁。
(2)由于入仕途径单一,只有通过科举考试的人才能做官,而很多人又有做官就能发财的想法,所以导致追求部分士人产生了畸形的价值观,从而催生一些家庭和社会悲剧。
(3)科举制度导致官场腐败。
三、对外国的影响中国科考制度对欧美国家也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欧美人把科举这一中国人发明的选拔人才方式进行了改造,使之成为让中国这位发明者反过头来要学习、“取经”的考试模式。
科举制度的弊端一、科举制度是统治阶级奴化臣民的工具。
科举制度是统治阶级为维护其统治地位的历史产物,通过科举考试授予官职,将读书人培养成为忠实于朝廷,忠于皇帝的奴仆。
尤其明清实行八股取士,从内容和形式上严重束缚应考者,使许多知识分子不讲实际学问,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对学术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随着科举制度的不断完备,造成官员人数剧增,官职冗杂,官僚机构庞大,相反行政效率低下的现象。
由于科举考试重才能轻德行,仅仅作为封建统治阶级维护其统治地位的工具而已,失去了选拔优秀人才的意义。
科举制度废除
科举制度废除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项重要考试和选拔制度,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
然而,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科举制度也逐渐开始暴露出许多问题,最终被废除。
本文将从历史、社会、教育等角度来探讨科举制度的废除,并对废除后的影响进行分析。
一、科举制度的历史背景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考试制度,起源于北周时期。
后来,唐朝将科举制度完善,并继承了后世的宋、元、明、清等朝代。
科举制度是一种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其选拔资格不仅仅是通过世袭和官僚的身份,而是通过考试来选择才能出众的人才。
它是中国古代士人世界的中心,因此也被视为是中国封建社会的象征之一。
二、科举制度的弊端然而,科举制度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逐渐暴露出许多问题。
首先,科举制度过于注重文言文和朝廷知识,忽视了实际技能和实用知识的培养。
其次,科举制度的考试内容僵化,缺乏变通和适应性,容易被过时和陈旧的思想所束缚。
再次,科举制度的选拔标准过于刻板,强调对考试内容的死背硬记,忽视了考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
此外,科举制度也存在一些其他的问题。
例如,科举制度的考试范围过于狭窄,难以体现综合能力和素质;另外,科举制度的考官和出题人存在腐败、贿赂等问题,阻碍了公平竞争和公正选拔。
三、科举制度的废除科举制度的废除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要变革。
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在晚清时期提出了废除科举制度的主张,并得到了不少人的支持和响应。
清末民初时期,废除科举制度成为了广泛的社会议题。
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后,康有为、梁启超等人逐渐得到了政治权力,成功推动了废除科举制度的改革。
废除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开创性变革,具有深远的影响。
首先,废除科举制度打破了士人世界封闭的局面,开放了社会选拔的新渠道。
其次,废除科举制度实现了人才选拔的多元化,打破了单一的选拔标准。
再次,废除科举制度提高了教育的社会意义,倡导了实用性教育,大力发展了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四、废除科举制度后的影响废除科举制度后,中国社会和教育发生了巨大变革。
重评科举制度废科举百年反思
重评科举制度废科举百年反思一、本文概述《重评科举制度废科举百年反思》是一篇旨在重新审视和评价科举制度废除后百年影响的文章。
科举制度,作为中国历史上一种独特的选拔官员的方式,曾经在中国社会政治生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自1905年废除科举制度以来,这一历经千年的选拔机制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本文试图通过对科举制度的回顾,分析废除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的反思。
文章首先概述了科举制度的历史演变和废除背景,探讨了科举制度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的功能和作用。
接着,文章分析了废除科举制度后,中国社会在政治、教育、文化等方面发生的变革,以及这些变革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文章还就科举制度废除后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如官员选拔机制的变革、教育体系的调整、文化传承的断裂等。
在反思部分,文章对废除科举制度的必要性和合理性进行了深入探讨,同时也指出了废除科举制度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文章认为,虽然废除科举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现代化转型,但同时也导致了传统文化价值的流失和社会秩序的混乱。
文章呼吁在现代化进程中应重视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以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重评科举制度废科举百年反思》旨在通过对科举制度的重新审视和评价,揭示废除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的深远影响,以期在现代化进程中为我们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二、科举制度的优点与贡献科举制度,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选拔官员的制度,曾在中国历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虽然其废除已有百年,但回顾历史,我们仍可以发现科举制度存在的优点和做出的巨大贡献。
科举制度以其公平性、公开性和竞争性而著称。
无论士人出身如何,只要他们通过层层考试,就有可能获得高官厚禄。
这种制度打破了贵族世袭的传统,使得更多有才能但出身贫寒的士人有机会进入官场,为国家服务。
科举制度促进了知识的传播和文化的繁荣。
科举考试的内容主要涵盖儒家经典,这使得士人们必须深入研究这些经典,从而推动了知识的普及和文化的传承。
科举制度及其废除百年后的反思
《科举制度及其废除百年后的反思》摘要:科举制度标榜的“唯才是举”精神,以及注重机会均等,强调公正、平等的合理内核,被资产阶级革命后的英法等国所吸取,演变成一种行之有效的文官考试制度,到今天这一制度已成为西方官员任用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唐朝时,考试科目有进士、明经、秀才、明法、明算、明书、明道及武举等,同时还保留了“吏道”,又因痛恨科举制度,把“八股文”的刻板、空洞等弊病凸显出来,认为“八股文”足可以代表科举制度的一切内容提要:科举制度是盛行于中国封建社会的国家官吏选任制度。
科举以其相对开放和公正的考试取才的方式,突破了古代宗法制度对人才选拔的垄断,扩大了人才选拔的范围。
科举开世界职业文官治理之先河,是人类古代文明的结晶。
进入近代,科举制度与科举考试的规范化与程式化,促使其走向极端封闭与衰亡。
这些合理内涵后来为西方所引进,融合进入它们的文官考试制度之中,成为西方官员任用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科举制度选举创举废除百年反思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750(2007)02—52—4科举,创立于隋、盛行于唐、发展于两宋、衰亡于明清,是一种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之上,与“大一统”的君主专制体制相适应的国家官吏选任制度。
科举制度作为封建政治制度中的重要一环,集政治、教育及文化于一体,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文化形态与传统知识分子的性格和形象。
但科举制度又一度被视作同鸦片、小脚一样的“国粹”而颇遭指责,最终于1905年黯然退出了历史舞台。
但是,科举制度并没有因为其被废除而为人们所遗忘,时至今日,对这一重要制度的争议仍然很多,毁誉参半,难以达成共识。
笔者认为,一种制度能实行1300年,跨越了隋唐以后的不同朝代和政权,并在东亚不同民族和国家中广泛实行,已经说明它在古代社会存在的必然性与合理性。
科举在近代之所以被废除,一是它与旧制度捆绑在一起,反封建连带把科举也扫除;二是与学校相比较,它培养人才的方向太单一,不能适应社会对各方面人才的需要,废除成为必然的事。
科举制废除的影响
科举制废除的影响科举考试是封建王朝分科考选文武官吏及后备人员的制度。
始于隋朝,于清末废,自隋唐到清代共历时一千三百多年。
科举制的存在对我国封建王朝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教育、人文思想,都产生过巨大影响。
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他的废除对我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同样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1905年,在中国推行了1300年的科举制被正式废除,在当时掀起巨大波澜,但对于此事,我们应该一分为二,辩证的看待科举制废除的得失。
科举制的废除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在科举制被废除后对中国的发展也确实产生了积极影响。
首先,科举制度的废除对高等教育近代化与女学兴盛产生了推动作用。
有学者认为,早在19世纪中期开始,中国已兴起了新式高等教育,但在科举废止前,高等教育近代化发展的步伐一直十分缓慢。
这是由于科举不仅是传统高等教育的重心所在,而且还极大地制约着新式学校教育的发展。
因此,科举改革事关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变革之全局。
科举存废成为新旧高等教育转化的关键所在。
废除科举后,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新学制迅速推广,近代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基本形成,留学教育迅速发展,高等教育培养目标和课程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
废科举所带来的另一个有利影响是女学的兴起。
作为社会半边天的女性对社会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而女性接受教育则是反映其社会地位高下的重要指标,也是社会平等和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
在废除科举制度后的1907年,清政府已正式承认女学堂的合法性,女子教育也被正式纳入学校系统,这为女学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女学从此便蓬勃地开展起来,且层次不断提升。
其次,科举制的废除促进了留学运动和民族救亡运动的高涨。
因受甲午中日战争、日俄战争的强烈刺激,中国人的出国留学热潮在20世纪初如狂飙突起,日甚一日。
据统计,从1904年到1909年,全国新式学堂的在校人数,增至156万人;赴日留学生也由1901年的274人增至1908年的3万人,此后历年皆有增加。
科举制度废除的原因
科举制度废除的原因简介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选拔官员的考试制度,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
这个制度在中国历史上持续了一千多年,并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中国社会和政治的特点。
然而,科举制度在清朝末年被废除,废除的原因有许多。
本文将探讨科举制度废除的原因,并分析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1. 社会变迁科举制度在废除前的近百年间,中国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革。
尤其是近代工业化和西方文明的冲击,对中国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传统的科举制度难以适应这些变革,并且在面对外国势力的侵略时也暴露了脆弱性。
科举制度依赖于对经典文化的传承和学习,而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
因此,废除科举制度成为了中国社会变革的必然结果。
2. 腐败和贿赂科举制度的运作方式使得贿赂和腐败成为晋升的主要途径。
由于科举考试的竞争激烈,官员们常常采取贿赂考官的手段来获取高分。
这种情况导致了权力和地位的不正当积累,严重损害了社会公平和社会道德。
科举制度的废除为国家改革机构和选举制度提供了机会,减少了贿赂和腐败的可能性,从而提高了官员选拔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3. 教育局限科举制度侧重于对经典文化的考察,忽视了对现代科学、技术和实践知识的培养。
这种局限性使得科举制度的毕业生缺乏实用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造成了政府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困境。
废除科举制度为教育体制的改革提供了契机,重视现代教育的发展,培养更多有实际能力的专业人才。
4. 政治改革需求科举制度的废除也与政治改革的需求有关。
由于科举制度追求的是社会地位和名誉,而非具体的政绩和治理能力,导致官员们的治理水平和责任意识不够强。
废除科举制度为政府的管理体制和官员选拔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式,使得政府能够更好地回应社会需求,并提高效率和效果。
结论科举制度废除的原因可以归结为社会变迁、腐败和贿赂、教育局限和政治改革需求。
科举制度作为中国古代官员选拔的一种重要方式,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废除科举制度,为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为政治和教育改革开辟了新的道路。
从科举制的兴废中获得的启示
从科举制的兴废中获得的启示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选官制度,起源于隋朝,历经唐、宋、元、明、清等朝代,直到 1905 年被废除。
从科举制的兴废中,我们可以获得以下几点启示:
1. 教育的重要性:科举制度的兴起和发展,推动了中国古代教育的繁荣。
人们为了参加科举考试,需要接受系统的教育,这促进了教育的普及和发展。
因此,教育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基石,应该受到重视和支持。
2. 公平竞争的原则:科举制度为平民子弟提供了一个进入仕途的机会,打破了贵族垄断官场的局面,体现了公平竞争的原则。
这告诉我们,一个社会应该建立公平、公正的竞争机制,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凭借自己的能力和才华获得成功。
3. 制度创新的必要性:随着时代的变迁,科举制度逐渐暴露出一些弊端,如考试内容僵化、选才范围狭窄等。
最终,科举制度被废除,这说明一个制度需要不断创新和改革,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4. 综合素质的重要性:科举制度注重考生的文学才华,但忽视了其他方面的能力和素质。
这启示我们,在现代社会,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应该注重综合素质,包括知识、技能、品德等方面。
总之,从科举制的兴废中,我们可以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
这些启示对于我们今天的教育、人才选拔和社会发展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科举制度废除的影响有哪些
科举制度废除的影响有哪些科举制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那么你了解科举制度的废除吗?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科举制度废除的影响,希望能帮到你。
科举制度废除的影响清末民初发生了一件足以改变中国近代教育的大事,那就是1905年,清政府下令废除科举制。
存在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被废除了,接下来就来谈谈科举制度废除的影响。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因此先来说说科举制度废除的积极影响。
科举制的废除,冲击了盛行一千多年的“学而仕则优”的思想,并且直接切断了人才选拔链条,也就意味着捣毁了封建官僚机制,间接的加速了清政府的灭亡。
另外,科举制度废除后,国家依然需要选拔人才,这就使得需要建立全新的,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选拔制度,创办新式学堂教育,即开启了中国现代教育,促进近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
而且二十世纪初的中国,在外来平等、民主、自由的思想潮流和国内维新变法的深远影响基础上为新文化运动的展开奠定了思想基础,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新文化的传播。
科举制度废除的消极影响有哪些呢?科举制度之所以能掀起全民读书的狂潮,在于它的教育成本不高,而且如果科举中了就能光宗耀祖,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但是现代教育建立新式学堂,投资成本高,教学内容是以近现代科学技术为主,不再是传统儒学,加之人才选拔不再依靠科举考试成绩,因此在广大农村新式学堂得不到推广,导致农村教育的停滞。
而有钱的乡绅为了更好的生活,去了城市生活,间接的抽走了农村建设的资金,因此科举制的废除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城乡差距。
以上便是科举制度废除的影响,不可避免的有积极的,有消极的,因此需要扬长避短,避重就轻,不可一味否决。
科举制度废除的原因科举制度从隋朝产生,之后的历朝历代都是采取这种制度来选拔人才,科举制度在中国存活了一千三百多年,最终被废除,那么科举制度废除的原因是什么呢?要想知道科举制度废除的原因就要了解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
科举制度自产生以来,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一股学习狂潮,社会风气也变得温文尔雅。
科举制废除在乡村中的社会后果
科举制废除在乡村中的社会后果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科举制废除在乡村中的社会后果。
科举制,作为中国历史上一种重要的选官制度,其废除对中国社会,特别是乡村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通过对科举制废除后乡村社会的变迁进行深入分析,揭示这一制度变革对乡村社会结构、文化心理、教育发展以及乡村治理等方面产生的深远影响。
科举制的废除标志着中国选官制度的重大转变,从传统的以科举考试为主的选官方式转变为现代的教育和考试体系。
这一转变在乡村社会中引起了巨大的震动,对乡村社会的各个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乡村社会的精英选拔机制、权力结构、文化传承等方面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社会结构、文化心理、教育发展和乡村治理等多个方面对科举制废除在乡村中的社会后果进行全面分析。
通过梳理相关历史文献和实地调查资料,本文旨在揭示科举制废除对乡村社会的具体影响,以及这些影响如何塑造了乡村社会的现代面貌。
本文也将对科举制废除后乡村社会的变迁进行反思,探讨如何更好地促进乡村社会的持续发展。
二、科举制废除对乡村教育的影响科举制的废除,无疑在中国教育领域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而乡村教育所受到的影响尤为深远。
科举制废除之前,乡村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能够参加科举考试的学子,因此教育内容多围绕四书五经等经典文献。
废除科举制后,乡村教育的目标和内容都发生了显著变化。
乡村教育的目标开始转向实用主义。
随着科举制的废除,新式学堂逐渐兴起,这些学堂不再以科举考试为唯一目标,而是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实用技能。
这种转变使得乡村教育更加贴近现实生活,有助于培养乡村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乡村教育内容也发生了变革。
新式学堂开始引入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现代知识,使得乡村学生有机会接触到更为广泛的知识领域。
这种变革不仅拓宽了乡村学生的知识视野,也为他们未来的生活和就业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然而,科举制的废除也给乡村教育带来了不少挑战。
一方面,由于缺乏足够的师资和教学资源,新式学堂在乡村地区的推广并不顺利。
科举的利弊及清朝废除科举的教训
科举的利弊及清朝废除科举的教训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1300多年,其利弊显而易见。
科举制度的利:1.选拔人才: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选拔人才的重要制度,通过考试选拔出优秀人才,为朝廷和社会提供了大量的才干人才。
2.推动教育:科举制度推动了中国的教育事业的发展,让许多家庭积极投入到子女的教育中来。
3.激励人心:科举系统鼓励人们努力上进、学习知识,为自己和家族的前途打造起了良好的机会。
4.加强乡里的联系:考试的地方通常位于县城或大城市,到考试的时候,乡里人都会团结到一起,加强乡里的联系。
科举制度的弊:1.培养唯分数论者:科举制度培养出的大量人才只会唯分数论,不重视实际技能和工作经验。
2.养成投机取巧心理:为了应对考试,很多人养成了投机取巧的心理,往往把时间和精力都放在钻研特定问题上。
3.局限于文人背景:科举考试一般局限于文人背景,对其他专业的人才可能会失去一些优秀人才。
4.促进排他行为:科举制度促进了以考试为中心的排斥行为。
那些没有通过考试的人在政府机构或社会组织中难以找到就业机会,从而产生排斥行为。
清朝废除科举的教训:清朝废除科举制度,实行新文化运动,政府倡导学习实用技能,加强工业、农业、医学等专业的教育,也在文化、语言、思想等方面进行了改革,社会风气逐渐变得宽松进步。
我们可以从中得出以下教训:1.要重视实际技能:在选拔人才上不应只追求分数,而应看重实际技能和工作经验。
2.多元化考试:不要局限于文人背景,应多元化考试,以挖掘更多优秀人才。
3.强化专业教育:强化专业教育,培养出更多的有实际技能的人才。
4.促进开放和进步:倡导开放的思想,创新不成文的文化。
这样能减少排斥行为、加强社会的稳定。
科举的利弊及清朝废除科举的教训
科举的利弊及清朝废除科举的教训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科举制度的利弊,并深入分析清朝废除科举的教训。
科举制度,作为中国历史上一种独特的选拔官员的制度,曾长期占据中国官僚体制的核心地位。
它既为中国社会带来了稳定与公正,也孕育出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清朝末期,科举制度的废除标志着中国官僚体制的重大变革,本文将通过分析科举制度的运作机制、历史背景以及废除过程,揭示科举制度的利弊,并从中汲取教训,以期对当今中国的教育改革和公务员选拔制度提供启示。
二、科举制度的利与弊科举制度,作为中国封建社会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其历史之长、影响之深远,无疑是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一大特色。
科举制度自隋唐时期开始,直至清末才被废除,其存在的时间几乎贯穿了整个封建社会的中后期。
科举制度的存在,无疑有其积极的方面,但同时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弊端。
科举制度的利在于,它为封建社会提供了一个相对公平的选拔官员的渠道。
通过考试选拔官员,避免了世家大族对政治权力的垄断,使得有才干但出身贫寒的士子有了进入仕途的机会。
这种选拔方式,使得封建政府的官员队伍得以不断注入新鲜血液,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
同时,科举考试的内容,如经史子集等,也促进了儒家文化的传播和繁荣,对于维护封建社会的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然而,科举制度的弊端也同样明显。
科举考试过于注重书本知识和应试技巧,而忽视了对考生实际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察。
这导致了许多士子为了应试而死记硬背,缺乏实际行政能力和创新精神。
科举制度导致了“读书做官”的观念深入人心,使得许多人将读书的目的仅仅定位于获取功名和地位,而忽视了知识的真正价值。
这种观念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创新思维的产生。
科举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社会的阶层固化。
虽然科举考试为贫寒士子提供了上升的渠道,但真正能够通过科举考试改变命运的毕竟是少数。
大多数人仍然被束缚在原有的社会阶层中,无法实现社会流动。
科举制度既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
科举制废除的影响及反思
科举在中国影响深远,具有维持封建社会统治、选拔人才、促进教育、繁荣文化、保持社会流动等功能,也有内容僵化、阻碍自然科学发展等弊端。
作为封建社会的选官制度,它不适应近代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然而缺乏理性地直接废除科举,对中国社会产生了较大的负面作用,乡村教育停滞、城乡差距扩大、选官制度缺失等问题令人们重新审视科举制的作用。
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一项影响深远的制度,“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承负着整合传统社会生活,并维系社会内部的文化生态平衡功能。
它对传统中国的政治、文化、思想、教育、经济与社会生活的运行均起到枢纽与调节作用”,西方仿效科举制度而实施的文官制度,可见科举制影响的深远。
1905年,清政府下诏废除科举制度,对中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时过百年之后,学术界对此事做历史性的反思,依然缺乏最终的结论,颇具争议。
厦门大学刘海峰教授提出“为科举平反”,部分学者如龚友德则反对平反。
本文试就科举制度废除前后的一些事件予以讨论和反思,敬请批评。
一科举制的功用及弊端科举制度发端于隋朝,兴起于唐朝,在历史上曾经起到过积极作用。
概括而言有以下几方面:第一,科举制具有人才遴选功能,打破了世卿世禄制和察举制。
唐朝以前,选拔官员主要依靠世卿世禄制或察举制,前者的选拔标准是血缘关系,后者则靠德行和才学,但更关键的在于得到权贵的赏识和举荐。
大批寒门子弟通过科举进入官府,形成与门阀势力相抗衡的力量,他们打破了士族的政权垄断,在一定程度上为封建政权注入了一股新鲜血液,缓和了社会矛盾,减轻了吏治腐败。
这些官员有学识,是当时的国家精英。
这些人才对当时的社会发展起过不同程度的积极作用。
第二,科举制度促进中国封建社会的“大一统”。
科举制的实施,把官吏选用大权集中于中央,加强了全国政权的统一和集中,加强了君主的中央集权;由于科举考试的存在,全国想要做官的人都全力适应皇帝制定的标准,从而能够加强思想的统一,例如,明太祖读《孟子》后,大发脾气,把孟子赶出孔庙,后来虽然同意恢复孟子在孔庙中的神位,但仍命令儒臣检删《孟子》。
科举制废除在乡村中的社会后果
科举制废除在乡村中的社会后果自古以来,科举制度一直是中国封建社会最重要的选拔人才的方式之一。
科举制度对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尤其是在城市地区。
然而,当科举制度废除之后,乡村中出现了一系列的社会后果。
本文将重点讨论,并提出一些建议以解决这些问题。
首先,科举制废除使乡村地区的教育资源严重下降,缺乏高质量的教育机会。
在过去,贫困的农村家庭也有机会通过科举考试改变他们的命运。
科举制度的废除意味着没有了通过提高自身素质和学历来改变命运的途径。
这对于乡村地区的年轻人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他们往往缺乏机会去接受高等教育,无法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其次,科举制废除也导致了乡村地区智力的流失。
科举制度原本能够吸引一些具有才华和能力的人才进入政府机构,为乡村地区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创新的思维。
然而,废除科举制后,这些具有才华的人才开始转移他们的视线,选择了离乡村更为发达的城市。
这导致了乡村地区的人才流失,缺乏了新鲜血液和创新的动力。
此外,废除科举制也削弱了乡村地区的社会凝聚力。
科举制度在传统上给予了社会各阶层一个共同的目标和追求,这有助于增强乡村社会的凝聚力和稳定性。
废除科举制后,乡村地区的社会秩序逐渐混乱,社会关系也开始变得松散。
人们往往失去了与社会的归属感,从而对社会责任和义务失去了热情。
面对科举制废除在乡村中带来的种种问题,我们应该采取积极的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
首先,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高乡村地区的教育质量和教育资源的配置,并提供更多的高等教育机会。
其次,政府应该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吸引乡村人才回归,为他们提供展示才华和实现自我发展的平台。
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培养当地的领导干部和村社组织,提高乡村地区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社会凝聚力。
总之,科举制废除在乡村中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后果,包括教育资源的下降、智力的流失和社会凝聚力的削弱。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政府应加大对乡村地区的教育和人才培养的投入,并通过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吸引乡村人才回归。
1905年废科举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1905年废科举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公元1905年9月2日,清廷颁布了一道诏令:“自丙年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
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
”寥寥几语,宣告了科举制在中国的终结。
科举制源于隋唐,至清末共延续了一千三百年。
它作为甄选和教育制度,对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伦理与心理诸方面均有着巨大的影响。
但自明、清始,科举制度在考试制度方面日益显其弊端:内容陈腐、形式僵化、只重书法、舞弊成风。
至清末,其衰败之势已完全显现。
这种仅注重儒家经典的考试制度同当时清廷对新式科技人才和新式政治人才的急需,形成了尖锐的矛盾。
有识之士大声疾呼,极言其弊。
1905年9月,直隶总督袁世凯会同盛京将军赵尔巽、湖广总督张之洞、湖南巡抚端方等要员大吏联名上折,主张立即“停罢科举”。
不日,清廷下诏准此上议,废止科举。
科举制的废除,不但引起了教育界的革命,而且也给中国的社会整合、思想观念、文化等方面都带来了一场革命,对中国的近代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首先,科举制的废除,直接促成了新教育制度和体系的形成。
清代的教育行政机构沿用明制,为礼部。
1904年,始设总理学务大臣,统管全国学堂事务。
科举既停,1905年12月,清政府设立以荣庆为尚书、熙英、严修为侍郎的学部,位在礼部之先,国子监亦归并学部,学部负全国:“兴学育才之总责”。
地方各省也裁学政而设学使,主管各省学务。
各省贡院改设学堂,各省设立教育会以作官府与地方的沟通,共同发展学务。
新的教育行政系统的建立,又极大地刺激了各省新式学堂如雨后春笋般地建立。
与此同时,教育体制和内容也随着形势的发展有了巨大变化。
1909年4月,学部奏准变通中学堂课程,分为文、实科。
其中,实科以外国语、算学、物理、化学、博物为主课,而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学、历史、地理、图画、手工、理财、法制、体操为通习。
文科大致是实科主课和通习的颠倒。
其内容较之旧科举变化之巨,可见一斑。
废科举后的清代教育初步有了近代教育的雏形,它使一大批各类新式人才应时而生,大大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
科举制废除的影响
纲 》 主 要 是 由 留 学 生 起 草 的 。 它 规 定 了二 元 制 君 主 立 宪 ,具 有 有 进 步 意 义 。 由于 预 备 立 宪 ,朝 廷 放 松 了对 集 会 结 社 的 限制 ,这 就 使 新 的 士 绅 阶 层 有 机 会 成 立 立 宪 团体 ,一 旦 有 了一 致 的政 治 要 求 ,此 处 一 声 号 召 ,全
文史 研 究
.4 1 1.
科 举制 废 除 的影 响
刘 璐
( 郑州 大 学 河 南 郑 州
摘
400 ) 5 0 1
要 :10 9 5年 科 举 制 的 废 除 无 疑 是 中 国历 史上 体 制 的 重 大 变革 之 一 。科 举 制 度 的 废 除 ,对 清末 的统 治秩 序 、 政 治 改 革 造 成 了 巨 大 的
、
对 教 育 制 度 的影 响
科 举 制 度 停 罢 以后 , 当 时 的知 识 界 认 为此 举 意义 深 远 ,严 复 称 ,废
除科举 “ 不佞尝谓此乃吾国数千年莫大之举动 ,言其重要 ,直无异 于古 者 之 废 封 建 ,开 阡 陌 。 科 举 制 的 废 除 首 先 波 及 到 了 教 育 制 度 。 因 此 , ” 在 科 举 时 代 中 国没 有 一 个 专 门的 教 育 行 政 系 统 。 10 9 5年 科 举 废 除 以 后 , 随 着 学 校 教 育 的 发 展 ,清 政 府 专 设 学 部 掌 管 全 国教 育 , 礼 部 失 去 管 理 教 育 的 职 能 。 之 后 ,地 方 教 育 机 构 的 改 革 也 提 上 了 日程 。10 9 7年 ,清 政 府 实 行 地 方 官 制 改 革 ,改 学 政 为 提 学 使 掌 管 一 省 教 育 ,各 府 厅 州 县 设 劝 学 所管理各该地方教育 。从 中央到地方的专 门教育: 行政体 系由此形成 ,这 也是中国教育行政制度早期现代化的重要体现。 科 举 革 废 同 时促 进 了 新 式 学 校 教 育 制 度 的 形 成 。 中 国近 代 官 办 新 式 学堂始于京师同文馆 ,但在科举时代 ,近代教育 发展缓慢 。10 9 3年 ,袁 世 凯 上 奏 称 : “ 举 一 1不 废 , 即学 校 一 日不 能 大 兴 . 学 校 不 能 大 兴 , 科 3 将 士 子 永 远无 实 在 之 学 问 ,国 家 永 远 无 救 时 之 人 才”,并 提 出 分 科 递 减 , 废 止 科举 。科 举 废 除 后 ,大 批 新 式 学 堂 如 雨 后 春 笋 般 地 在 全 国 范 围 内 兴起 。据 统计 ,到 10 在 长 江 流 域 各 省 中 ,最 少 数 之 安 徽 也 有 学 堂 9 9年 8 5所 ,最多数之 四川学堂多达 16 1所。 94年清廷谕令颁布 《 6 06 1 0 奏定 学堂章程 》 ,规定 了从蒙养院到 大学 院的三等九 级 的教 育体系 ,是 中国 近代第 一个通行 全国的近代学制 。它规 范了 中国近代学 校教育 的发展 , 对 民初 学 制 产 生 了很 大 的影 响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举制在中国封建社会垂垂千年,它是适应自然经济条件的一种教育考试方式,在近代社会,由于中国面临深重的民族危机、政治危机、经济危机甚至文化危机,在缺乏理性的深刻认识的条件下被匆忙废除,终于出现了诸多不曾预料的消极后果。然而科举制的废除自有它不适应新形势的弊端,现在,我们以加强对科举制的研究和再认识,以便科举制的公平精神得到新时代的发挥,以便考试起到促进学习的功能。
第三,考试与选官的脱离。科举制担负着为政府选拔人才作为官员的任务,科举制度在中国建立起了一个从政治录用到政治角色养成的行政录用机制,成为中国封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封建社会的上下沟通、沪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科举制度废止后,在选官制度上出现了缺失。民国时期,按照孙中山的设想,南京政府设立考试院,但它已无法像中国古代一样组织全国规模的大型选官考试了。
一 科举制的功用及弊端
科举制度发端于隋朝,兴起于唐朝,在历史上曾经起到过积极作用。概括而言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科举制具有人才遴选功能,打破了世卿世禄制和察举制。唐朝以前,选拔官员主要依靠世卿世禄制或察举制,前者的选拔标准是血缘关系,后者则靠德行和才学,但更关键的在于得到权贵的赏识和举荐。大批寒门子弟通过科举进入官府,形成与门阀势力相抗衡的力量,他们打破了士族的政权垄断,在一定程度上为封建政权注入了一股新鲜血液,缓和了社会矛盾,减轻了吏治腐败。这些官员有学识,是当时的国家精英。这些人才对当时的社会发展起过不同程度的积极作用。
值得一提的还有科举制的公平原则,“其公平竞争机制,使有才学者能够脱颖而出”,实现了“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科举时代贫民子弟通过科举改变命运的事实是很多的。
当然科举制度也是有弊端的,总结起来有以下方面:
第一,科举制度的僵化行带来了一系列影响。科举制,在其初设时,隋唐时期注重文词诗赋,对文化的促进提高起到了积极的影响,唐诗成为中国文化的一块瑰宝;宋朝时,也有较发达的理学、文学和史学,但明清以后,由于八股取士,以程朱理学为依据,从而限制了人们的思想,致使中国封建知识分子大多数成为范进式的庸才腐儒,流弊无穷,影响到了社会的各阶层。由于功名的诱惑,大批读书人不能静心学习,早在唐朝时期,就有以考试为指挥棒致使太学教育受到科举考试的弊病;宋朝,只重科举取士而忽视学校育才,助长了侥幸奔竞的风气,士子们无心学问,士风学风败坏,学校成为科举的附庸。
总之,科举制度既有其存在的优势,又有种种弊端。当人类进入到近代社会,中国的传统的科举制度面临着巨大的冲击:一方面,其考试内容始终停留在儒家学说上,因而与近现代的工业文明脱节,既无法教育出先进的科技人才,反而科举出身的官僚们鄙视科学,成为社会进步发展的阻碍;另一方面,作为一种承袭千年的古老制度,它自身也体现出了一些最初没有被人们发现的弊端,比如科甲朋党的形成与发展,所谓座主、们省、同年等新的称谓的出现,一个读书人,不以教授他知识的老师为恩门,却以录取他的主考官为恩门,不看重同窗苦读的同学关系,却看重同科及第的同年关系,这显然是重利轻义的表现。唐朝以后,朋党之争愈演愈烈,也体现了科举制度下的党争问题。
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一项影响深远的制度,“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承负着整合传统社会生活,并维系社会内部的文化生态平衡功能。它对传统中国的政治、文化、思想、教育、经济与社会生活的运行均起到枢纽与调节作用”,西方仿效科举制度而实施的文官制度,可见科举制影响的深远。1905年,清政府下诏废除科举制度,对中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时过百年之后,学术界对此事做历史性的反思,依然缺乏最终的结论,颇具争议。厦门大学刘海峰教授提出“为科举平反”,部分学者如龚友德则反对平反。本文试就科举制度废除前后的一些事件予以讨论和反思,敬请批评。
第二,科举制扩大了城乡差距。在科举制度下,士人趋于乡村—城市—乡村间的流动模式,遍布乡村的士人从乡村流入城市,最后又从城市回到他们心理与情感上真正认同的人生归宿——乡村,这种流动模式维持着城乡文化一体同步发展。科举废除后,传统士绅区城市就读,调走了文化资源,乡村文化开始衰落,他们区城市就业,则抽走了乡村的资金,乡村经济开始贫穷。从教学内容看,各类学堂中学的是法政、医学、工业、和外语等专业,学农业的很少。新式学堂是工业文明的产物,培养的是适应城市的知识分子,必须在城市谋生,而在农村无法就业。“科举制虽以一纸诏书废除,但是新式学堂却非一纸诏书所能在农村建立,这导致了士绅流向城市就读就业,也带走了乡村的文化和经济资源”。
二 废除科举制后的社会影响
光绪三十一年,科举制度被废除。这给清末和民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至少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农村教育的停滞。最初,人们预测,“科举废矣,学堂其必勃然兴”,盖上可“以用于科举之费而用于学堂”,下则“以求于科举之人才而求于学堂”,学堂之经费和学生都会“顿增无数”。不过事实上却并非如此,中国传统教育投资是比较低的,而新式学堂教育的投资则比较大,办学经费遇到了困难;出于对读书前景的失望和对新的教育体制的不信任,家长们也不再热衷于将学生送进学堂,他们甚至担心“习体操也,谓将练习飞檐走壁,以为窃盗之预备;学唱歌业,谓将练习吹弹演唱,以为优伶之预备;信口诋谤,无所不至”。这样,在农村,读书人的数量日益减少,平均识字率逐渐降低。
科举制废除的影响及反思.txt13母爱是迷惘时苦口婆心的规劝;母爱是远行时一声殷切的叮咛;母爱是孤苦无助时慈祥的微笑。 科举在中国影响深远,具有维持封建社会统治、选拔人才、促进教育、繁荣文化、保持社会流动等功能,也有内容僵化、阻碍自然科学发展等弊端。作为封建社会的选官制度,它不适应近代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然而缺乏理性地直接废除科举,对中国社会产生了较大的负面作用,乡村教育停滞、城乡差距扩大、选官制度缺失等问题令人们重新审视科举制的作用。
第二,科举制度促进中国封建社会的“大一统”。科举制的实施,把官吏选用大权集中于中央,加强了全国政权的统一和集中,加强了君主的中央集权;由于科举考试的存在,全国想要做官的人都全力适应皇帝制定的标准,从而能够加强思想的统一,例如,明太祖读《孟子》后,大发脾气,把孟子赶出孔庙,后来虽然同意恢复孟子在孔庙中的神位,但仍命令儒臣检删《孟子》。君主通过删除不利于自身统治的思想、以符合自身利益的内容为答案等手段,选拔符合封建统治的人才,并借此来统一全社会的思想为封建统治服务,从而做到“天下英雄如吾彀中”。
三 反思
鉴于科举废除后的种种后果,清末民初即有人主张为科举平反:梁启超说“科举非恶制也”,认为“此法实我先民千年前之一大发明也”,公开说“复科举便!”;杜亚泉说:“吾直以当日之设学堂、废科举,为多事矣”;孙中山则说“唐宋厉行考试,明清峻法执行,无论试诗赋、策论、八股文,人才辈出;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若日月”;胡适认为“(科举)确实十分客观、十分公正…形成了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政府应掌握在最能胜任管治工作的人的手中;政府官员并非天生就属于某一特殊阶级,而应通过某种向所有志愿参加考试的人敞开的竞争性的考试制度来选任”,“学堂是造就人才的地方,学堂不能代替考试的制度;用学校代替考试,是盲目的改革,结果造成中国二十五年来用人行政没有客观的、公开的用人标准”。
第二,关于科举废除后的城乡差距问题。我们应当认识到:过去的城乡差距小,与其说是差距小,毋宁说是城市发达程度较低:尽管在宋朝以后中国的城市就有较大的发展,毕竟缺乏现代的工业、金融业、商业等现代要素的支撑。近代中国城乡差距扩大,是中国的城市在欧风美雨下走向同化,而农村则依然停留在封建社会、封建生产关系下无法良好发展的结果。其解决之道,在于促进农村的发展,而不是归因于科举制。
第三,科举制巩固封建皇权,为专制社会的苟延残喘补充活力。这种理由也不成立,论者据此反对为科举制平反,缺乏理性思维。这一论调建立的前提在于科举制仅仅能够为封建皇权服务,但事实上,英美的文官制度是学习中国的科举选官建立的,因而我们不能简单地把科举制仅仅作为封建专制的附属品。
第四,科举制是否扭曲人性?这是关于科举制是否能真正起到选拔人才、培养人才作用的反思。刘海峰教授等学者认为科举制选拔了大量的人才,而反对者如龚友德教授则认为“科举制确实选拔了一些优秀的官员,但另一方面为此而被它淘汰、扼杀、扭曲的各类人才何止千万倍”,且许多人才也不是科举培养出来的。尤其科举目的是选拔官员,而考试内容是测试记忆理解,因而考试内容与职业是脱离的。教育只能为选官服务,使人才发展畸形化。我认为这主要是由于在封建社会里人们提高身阶、实现自身发展的路径,同时,由于科举制度对人们的意义过于重大,以至于人性的被扭曲。在高考恢复的最初几年,也出现过因为高考失败而轻生的现象。而今,高考不再是人们成才的唯一途径时,就没有为高考而轻生的现象了。可见,我们可以批判科举制度成为进身唯一途径、成为人们的唯一希望时,大大地扭曲了人性,但因此而不要科举、直接否定科举,未免过于简单化。同时,我们仅仅将孔乙己视作科举制度下的一个可怜虫,未免看问题太简单化了吧?如果我们要让知识分子从事耕作炼铁等重体力劳动,他们真的比孔乙己更胜任吗?
2005年,刘海峰在《书屋》杂志上撰文《为科举制平反》,主张为科举制平反,引起了较大的争议,遇到了诸多的反对声。如龚友德在《常熟理工学院学报》上作《质疑“为科举制平反论”》,反对“平反”。本文在此提出几个问题抛砖引玉:
第一,关于科举制废除后的乡村教育停滞问题。乡村识字率的下降被用来论证科举制的废除是历史冤案,在我看来还缺乏足够的理由。科举制垂千年而立,因而其一旦废除,导致农村教育出现缺失,这是可以理解的。以妇女裹脚为例,当人们提出要解掉妇女的裹脚布时,个别地方也出现了抵制解脚令的情况,甚至个别妇女宁愿自杀也不愿放脚。乡村教育问题也是这样,学堂在农村的兴办面临困难,因而导致农村识字率下降,这个问题不是教学内容所造成的,而是客观形势和主观认识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