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头陀镇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蜡烛》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合集下载

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蜡烛》

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蜡烛》

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蜡烛》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蜡烛》1教学目标:1、了解通讯这一新闻文体的特点。

2、激发学生爱的情感,培养理解和想象的能力。

3、透过行为领悟人性善良的本质,让学生体会向往和平的人民共有的深厚的感情。

教学重点:1、复述故事,把握课文内容。

2、分析课文,学习通过反复、细节描写把文章写得生动感人。

教学难点:分析蜡烛、炮火的特殊意义。

教学过程:一、导入有这样一个特殊的葬礼,炮火是葬礼的伴奏音乐,炮弹炸出来的水坑是埋葬地点,坟堆是用手一捧一捧地捧出来的,举行葬礼的人与被葬的人素不相识,这样一个特殊的葬礼,发生在反法西斯战争中。

下面让我们走进这篇通讯报道——《蜡烛》二、新授课(一)初读课文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并用两个字来表达读后的感受。

——感动(二)理清文章内容这篇通讯的作者是苏联作家西蒙诺夫,当时他秋为随军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收集到了这则感人肺腑的故事。

今天,在这里,我就来扮演西蒙诺夫,让我们通过合理的想象,还原一下作者创作这篇文章的过程。

“你好,可爱的战士们,我是记者西蒙诺夫,你们真的很英勇,我听说在战场上发生了很多感人的故事,你们能给我讲一个吗?”(请学生复述故事)“这个故事真的非常感人,但是因为我要写的是一篇通讯,所以要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非常的准确,所以我可以再核实一下这几点吗?”(三)文章主题(1)“我想请问战士们,你们认为这个南斯拉夫的老妇人与我们的红军战士素不相识,她为什么在这样危险的情况下埋藏我们的战士?”——对战士的崇敬与哀悼(2)“我们出兵南斯拉夫,老人埋葬烈士的深刻意义在什么地方?”——两国人民的深厚情谊,老人和烈士之间的母子深情,对和平的共同的渴望(四)写作技巧(1)“真是一个感人的故事,可是我要突出哪些因素,才能达到更为感人的艺术效果呢?”感人因素——环境危险,炮火连天老妇人年老体弱,掩埋形烈士非常吃力老妇人像掩埋亲人一样掩埋烈士点在坟上的蜡烛有特殊意义可以运用反复、动作描写及细节描写,补充说明(2)“那么,我们给这样一篇文章起个什么名字呢?为什么吗?”蜡烛——象征两国军民的感情,象征着老人与烈士之间的母子深情。

八上课文《蜡烛》教案

八上课文《蜡烛》教案

八上课文《蜡烛》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1.1 知识与技能:(1)理解课文《蜡烛》的基本内容,掌握相关知识点。

(2)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分析课文中的主题思想和作者观点。

1.1.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能力。

(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文学素养。

1.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2)培养学生珍惜生命、关爱他人的美德。

1.2 教学内容1.2.1 课文《蜡烛》的基本内容介绍。

1.2.2 分析课文中的主题思想和作者观点。

1.2.3 探讨课文中所体现的价值观。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手段2.1 教学方法2.1.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分析主题思想和作者观点。

2.1.2 互动法: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2.1.3 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课文所传达的情感。

2.2 教学手段2.2.1 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2.2.2 纸质教材:提供课文原文及注释。

2.2.3 网络资源:查询与课文相关的信息,拓宽学生视野。

第三章:教学步骤与时间安排3.1 教学步骤3.1.1 导入新课:简介课文《蜡烛》的作者及背景。

3.1.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课文,理解基本内容。

3.1.3 课堂讲解:讲解课文中的重点、难点。

3.1.4 互动讨论: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主题思想和作者观点。

3.1.5 情感教育:探讨课文中所体现的价值观。

3.1.6 总结拓展: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3.2 时间安排3.2.1 导入新课:5分钟3.2.2 自主学习:10分钟3.2.3 课堂讲解:15分钟3.2.4 互动讨论:10分钟3.2.5 情感教育:10分钟3.2.6 总结拓展:5分钟第四章:教学评价与反馈4.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4.2 阅读理解练习: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蜡烛》课文及教案

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蜡烛》课文及教案

2024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蜡烛》课文及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战争年代人们崇高的精神风貌。

2.学习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3.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战争年代人们崇高的精神风貌。

2.学习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象征手法。

2.感悟战争年代人们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品质。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课文背景,激发学生对战争年代人们生活的兴趣。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战争年代的人们是如何度过艰难时刻的吗?他们有哪些崇高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呢?(二)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分享阅读感受,教师点评并引导。

(三)课堂讨论1.教师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描写战争年代人们生活环境的句子,分析其作用。

2.讨论课文中的象征手法,如蜡烛的象征意义。

(四)课堂小结2.指出课文中的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品质的作用。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课文中的关键信息。

2.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课文中的哪些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品质起到了关键作用?(二)课堂讨论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细节描写,如蜡烛的燃烧、人们的坚守等。

2.讨论这些细节描写对表现战争年代人们品质的作用。

(三)情感体验1.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战争年代人们的坚定信念和崇高品质。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教师点评并引导。

(四)写作训练1.以“战争年代的坚守”为题,让学生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对战争年代人们品质的认识。

2.教师批改并点评学生作文。

(五)课堂小结2.强调战争年代人们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品质。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前两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课文中的关键信息。

2.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课文中的哪些情节最令你们感动?(二)课堂讨论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感人情节,如蜡烛的燃烧、人们的坚守等。

第3课《蜡烛》教案(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

第3课《蜡烛》教案(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

新世纪教育网精选资料版权所有@新世纪教育网3蜡烛教课目的1.学会用细节描绘展现人物心里世界。

2.掌握作者动人致深的写作手法。

3.经过推测语句,提升写作能力。

4.感觉各国人民在反法西斯战争顶用血肉凝固的友情,领会主人公对同志深沉的爱,培育学生的道德情操。

要点难点解析要点1.解析作者写作手法动人的原由。

2.领会主人公对战士深沉的友情。

3.推测语句,领会其意蕴。

难点作者的写作手法之因此动人的原由。

课时安排1课时。

教课步骤一、导入课文,简介作家作品及背景1.作家作品西蒙诺夫,苏联作家。

生于军官家庭。

1934 年开始写作。

1938 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

曾任《文学报》主编、《新世界》杂志编委、《文学俄罗斯》报编委等职。

1939 年任军事记者,此后向来从事战争题材作品的创作。

代表作品有《我城一少年》《俄罗斯人》《日日夜夜》《俄罗斯问题》《友与敌》,均获取斯大林奖金。

西蒙诺夫曾于1949 年 10 月接见我国。

1959 年第一版《战斗的中国》一书,描绘了中国人民进行的解放战争。

1957~1971 年发布《生者与死者》三部曲,获1974 年列宁奖金。

2.背景链接这是一篇战地通信。

1944 年,苏联红军进行战略反扑,分别从南北双侧驱赶法西斯德军。

西蒙诺夫作为随军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采集到了这则动人肺腑的故事。

这则故事选自散文特写集《从黑海到巴伦支海》。

二、预习检测:解说以下词语破晓:天快亮的时候。

爬行( púf ú):爬行。

精疲力竭:形容特别疲惫,一点力气也没有。

永世长存:永久流传,不磨灭。

庄严( mù):十分严肃。

袭击:趁仇敌不防范时忽然侵袭。

货真价实:名望与实质相切合。

收藏:以为有价值而妥当地收藏。

屏障:像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

鞠躬:弯身行礼。

颤巍巍:颤摇动晃(多用来形容老年人的某些动作。

)三、整体感知1.用一句话归纳故事情节,再用一句话归纳文章要旨。

一位苏联红军战士为解放南斯拉夫而牺牲,一位南斯拉夫妻女不忍其暴尸战场,不管年老体弱,困难地将其掩埋,并将收藏了45 年的两支成婚喜烛点燃在战士坟头,悼念烈士表达敬意。

八年级上册语文《蜡烛》优秀教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蜡烛》优秀教案

八年级上册语文《蜡烛》优秀教案八年级上册语文《蜡烛》优秀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学习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说说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情感:通过朗读课文的训练,感受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求: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理清脉络。

教学过程:一、导入1、板书课题:23、半截蜡烛2、这篇课文围绕“半截蜡烛”写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二、自读课文1、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2、出示词语,朗读词语伯诺德夫人强盗绝密绝妙蜡烛熄灭秘密点燃厄运摇曳杰奎琳盯住镇定楼梯3、学生交流词语意思厄运:困苦的遭遇摇曳:摇晃镇定:遇到紧急的情况不慌不忙,从容不迫。

三、理清课文脉络自读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第一段(1――2)写伯诺德夫人把装着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

第二段(3)写一名德国军官点燃了藏有情报的蜡烛,伯诺德夫人取出一盏油灯,吹灭了蜡烛,暂时避免了一场危机。

第三段(4――5)写大儿子想借搬柴生火之机拿走装有情报的半截蜡烛,但没有成功。

第四段(6――7)写小女儿杰奎琳在万分危急关头,借上楼睡觉拿走装有情报的蜡烛,避免了一场危机。

四、作业1、描红2、抄写词语3、朗读课文八年级上册语文《蜡烛》优秀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清文章脉络。

教学过程:一、揭题:1、板书课题:半截蜡烛2、齐读课题,学生质疑:课文为什么用“半截蜡烛”作题目?这“半截蜡烛”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围绕“半截蜡烛”定了什么内容?3、请同学们围绕问题自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自由轻易朗读课文。

2、小组朗读检查,读通课文,解疑。

3、课堂交流:解决了哪些问题。

人教版初二上册语文《蜡烛》教案三篇

人教版初二上册语文《蜡烛》教案三篇

人教版初二上册语文《蜡烛》教案三篇篇一教学目标1.情感朗读,感受反法西斯阵营军民用鲜血凝成的情谊。

2.行动探究,体会南斯拉夫母亲的内心活动。

3.语言品味,感悟本文真挚感人的人性美。

教学重难点朗读.探究.体味南斯拉夫母亲丰富的内心世界。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教学准备:解决字词;查阅资料(二战有关资料)●教学设计:一、创设情景,烛光引读。

教师呈现《烛光里的妈妈》图片。

同学们,我们面对着摇曳的烛光会有怎样的感受呢?是啊,面对这样的烛光,我们感受到了老师那份情同*的爱。

可同样的蜡烛,在南斯拉夫老妇人的手里,却有着不同的意蕴,下面就让我们来学习西蒙诺夫的《蜡烛》,它会使我们感受到怎样的一种超越国界的情感呢?(板书课题及作者)作者简介:西蒙诺夫,苏联作家。

生于军官家庭。

1934年开始写作。

1939年任军事记者,以后一直从事战争题材的创作。

作品《我城一少年》《俄罗斯人》《日日夜夜》《俄罗斯问题》《友与敌》均获斯大林奖金,《生者与死者》获列宁奖金。

二、诵读积累,整体感知。

1.学生快速自读课文,概述课文内容。

2.这是一篇战地通讯,它主要是记叙的成分,你能找出其中的六要素吗?3.读了课文后,你又感受到了什么?这是一首赞美诗,一曲颂歌,赞美反法西斯同盟国各国战斗的友谊,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三、合作探究,微观体察。

设置问题情景一:课文以蜡烛为题,这里的烛光,你认为有什麽特殊的象征意义呢?讨论明确:红军烈士生命之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设置问题情景二:课文中的老妇人,是本文的主人公,你能概括一下她的形象吗?讨论明确:①老妇人饱受德法西斯强盗侵略之苦,她对侵略者满怀深仇大恨,他渴望解放,渴望和平,她对苏联红军满怀敬意。

②年轻的红军战士牺牲在南斯拉夫的国土上,他无比沉痛,她向烈士奉献自己的爱戴和敬意。

③他为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所激励变得无所畏惧,她进入了一种忘我的境界,她不怕艰难,安葬烈士。

人教版初二语文《蜡烛》教案优秀9篇

人教版初二语文《蜡烛》教案优秀9篇

人教版初二语文《蜡烛》教案优秀9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为了加深您对于蜡烛教案的写作认知,下面作者给大家整理了9篇人教版初二语文《蜡烛》教案,欢迎您的阅读与参考。

人教版初二上册语文《蜡烛》教案篇一品中悟情-----《蜡烛》教学片断实录……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思考两个问题:①、请用简洁的语言说说本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可用“谁干什么”的句式来概括)②、这位南斯拉夫老妇人是一位怎样的母亲?………师:这位母亲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埋葬红军烈士的呢?请大家跳读课文,画出环境描写的句子,自由朗读,感受老妇人当时的处境。

(学生找到相关句子一一朗读,尤其是反复描写炮火的句子,在老师的指导下作了连贯朗读)师:从这些句子中你能感受到当时的情况吗?生:当时战争很激烈,硝烟弥漫,炮火纷飞……师:在这炮火连天的战场上,这位老妇人却依然镇定自若地埋葬这位死去的、素不相识的苏联红军战士,她的举止令人感动,她的精神让人敬佩。

假如你是一名随军摄影记者,亲眼目睹了这感人的事件,你要用你手中的相机,把这美好的瞬间变成永恒,你会抓拍哪个画面?(请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把它描述出来,并说明抓拍这个场景的理由)。

可以直接找文中的句子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生:我会抓拍这个画面:“然后,她双手捧起弹坑四周的浮土,一捧一捧慢慢地放在死者身上。

不久死者已经完全被泥土盖住了。

老妇人还没有满意。

她要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坟堆。

又休息了一会,她又捧起浮土来继续盖上去。

”这一幅画面可以看出老妇人对红军烈士的关心,她非常用心地在埋葬烈士,体现了她对红军烈士满怀爱意。

师:哪些词语较能体现出老妇人对红军烈士的用心?生:“几小时”、“还没有满意”生:“竟然”生:“一捧一捧”、“慢慢地”这些词语可以看出老妇人对苏联红军烈士的尊敬。

师:能把“一捧一捧”改成“一捧捧”吗?生:不好。

“一捧一捧”强调她的郑重其事,速度很慢,非常仔细。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册《蜡烛》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册《蜡烛》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上册《蜡烛》教案人教新课标版[教学目标]1.探究作品中人物的心理活动,感受和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

2.学习作者通过细腻的动作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体会老妇人身上所闪现出来的美好的情感。

3.体会作品中所表现的各国人民在战争所凝结的友谊以及浓郁的人文气息。

4. 通过课文学习典型环境中典型人物的塑造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学习用动作、心理活动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导入炮火是葬礼的伴奏音乐,炮弹炸出来的水坑是埋葬地点,坟堆是用手一捧一捧的捧出来的,举行葬礼的人与被葬的人素不相识。

这样一个特殊的葬礼,发生在反法西斯战争中。

检查预习1.扫清字词障碍。

拂晓瓦砾地窖鞠躬颤巍巍舀腋窝揣在一、说内容:这是一篇战地通讯,它主要是记叙的成分,请你找出其中的六要素。

1.速读课文,复述课文,然后再用一句话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生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记叙要素。

第一部分、偷袭。

(1段~7段)时间:。

地点:人物:。

事件的起因:第二部分、老妇人冒险埋葬红军战士。

(8段~31段)时间:1944年9月19日傍晚至凌晨。

(“德国人的炮火一直轰到太阳落山。

)地点:人物:事件的经过:。

第三部分、红军找寻战友的遗体时发现了那个坟墓,老妇人再次送来喜烛点上(32段~44段)时间:地点:人物:二、说形象1、找出令你感动的一个片段进行交流,并且说出为什么。

2、动作描写是刻画人物心理和塑造人物形象的又一重要手段。

老妇人在炮火下平静地整理烈士的遗体,清理墓坑,吻别死者,掩埋烈士,你是如何看待老妇人这一切行动的?(用波浪线标出动作和心理的句子)3、老妇人拿出自己珍藏多年的蜡烛出来说明了什么?并说说这个人物形象身上寄托着作者怎样的感情。

5、朗读令你感动的一些片段,说说你对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的理解,并说说结尾两句话的含义。

三.探究主旨1.文章中的蜡烛除了实指“蜡烛”外,还有没有其他深刻的含义?2.珍藏了45年的结婚蜡烛点燃在红军战士的坟头,老妇人又静静地在寒夜守护着红军战士。

人教版初二上册语文《蜡烛》教案

人教版初二上册语文《蜡烛》教案

人教版初二上册语文《蜡烛》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本节课的基本知识,理解课文主旨。

2.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词语的含义。

2.分析课文故事情节。

3.掌握作者的写作技巧和语言表达方法。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的主旨。

2.掌握写作技巧和语言表达方法。

四、教学方法1.教师讲授和学生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兴趣。

五、教学内容1. 课文简析本节课讲的是一只蜡烛的故事,是一篇传统的寓言故事。

蜡烛在燃烧过程中,不断地损失自己,最终将自己献给了别人。

这个故事传达了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呼吁人们关注他人,尤其是弱势群体之间的相互关爱。

2. 教学重点在课文阅读和讲解的过程中,需要侧重引导学生掌握以下重点:1.分析课文中的寓言意义。

2.讨论课文中展示出的那种无私奉献的精神。

3.理解文中所使用的一些特色词汇或句式的含义和作用。

4.分析作者在写作时所采用的技巧和手法。

3. 教学难点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有以下几个难点:1.理解课文的寓言意义和所传达的主旨。

2.理解特定词汇和句式的含义和用法。

3.分析作者在写作时所采用的手法和技巧。

4. 教学过程1.阅读课文教师可通过“先阅读课文,然后思考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对课文的主题和主旨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2.解读课文教师可对课文中的重点内容进行解读和讲解,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寓言意义、故事情节、特定的词汇和句式等。

3.分享学习成果教师可要求学生重点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思考。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针对寓言故事这一话题,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促进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关注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爱。

通过对课后讨论和思考的总结,加深了学生对于课文主旨的理解和对寓言式写作的认识。

八年级语文上册《蜡烛》教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蜡烛》教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蜡烛》教案八年级语文上册《蜡烛》教案「篇一」蜡烛语文教案实录【教学目标】1.把握记叙的要素,概括并理解文章主旨。

2.品析老妇人形象,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3.揣摩细节描写,品味其丰富意蕴及表达作用。

【教学重点】品析老妇人形象,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揣摩细节描写,品味其丰富意蕴及表达作用。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流程】一、导入1.由蜡烛我们可以联想到哪些诗句、成语或歌曲呢?蜡烛各有什么寓意?2.学生思考,老师点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常借蜡烛歌颂教师的奉献精神。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借烛烘托出久别重逢的情意与温馨。

)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借蜡烛写离别。

)《烛光里的妈妈》(借蜡烛歌颂母亲)。

蜡烛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寓意,那么这篇课文中的蜡烛有什么深意呢?这是一支怎么样的蜡烛呢?今天让一同走近前苏联作家西蒙诺夫的《蜡烛》!二、整体感知1. 检查预习情况烧灼(zhuó)桥头堡(zhuó)地窖(jiào)匍匐(pú fú)腋(yè)下拂(fú)晓瓦砾(lì)颤巍巍(wēi)西契柯拉耶夫(qì kē yē)舀(yǎo)鞠躬(jū gōng)精疲力竭: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力气也没有。

竭:尽。

永垂不朽:永远流传,不磨灭。

垂,流传。

朽,腐烂。

2. 快速阅读文章,概括故事大意。

(点拨,按照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原因、经过、结果等要素概括)时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4年9月19日。

地点:贝尔格莱德的萨伐河。

人物:老妇人玛利?育乞西、红军战士契柯拉耶夫。

事件:一位苏联红军战士在南斯拉夫国土上牺牲了(原因),南斯拉夫母亲不顾枪林弹雨,以惊人的毅力安葬了烈士(经过),最后拿出自己唯一珍爱的结婚花烛点在烈士的坟头,悼念烈士表达敬意。

(结果)。

三、品读语句,感悟人物。

八年级语文上册《蜡烛》教案设计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蜡烛》教案设计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蜡烛》教案设计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1.2学习并掌握生字词。

1.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2.过程与方法2.1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

2.2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感。

3.2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课文的朗读与理解。

1.2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

1.3课文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的分析。

2.教学难点2.1课文深层含义的挖掘。

2.2课文中的象征手法。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教师简要介绍《蜡烛》的作者及创作背景。

1.2学生分享对蜡烛的印象和感受。

2.课文朗读2.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2.2教师示范朗读,指导学生朗读。

3.生字词学习3.1学生自主查阅生字词,理解词义。

3.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

4.课文理解与分析4.1学生简要概括课文内容。

4.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4.2.1对比修辞:课文中的对比手法有哪些?起到了什么作用?4.2.2象征手法:课文中的蜡烛象征了什么?作者想表达什么情感?4.3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5.课文拓展5.1教师提供相关文学作品,让学生比较分析。

5.2学生选取自己感兴趣的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分享。

6.作业布置6.2学生选取一个生活中的事物,运用象征手法进行写作。

四、教学反思1.教师在课堂上是否有效地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关注学生的朗读表现。

2.教师是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课堂讨论中。

3.教师是否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发言机会。

4.教师是否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挖掘课文中的深层含义。

5.教师是否有效地进行作业布置,关注学生的写作能力。

五、教学评价1.课后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跟踪调查,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课上进行随机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熟悉程度。

八年级语文上册《蜡烛》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蜡烛》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蜡烛》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目标:梳理故事情节,掌握复述故事的方式。

2.过程和方法目标:进一步学习象征的艺术手法;品味本文语言,感悟字里行间真挚的情感。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感受南斯拉夫妈妈的形象,体味文中流露出来的跨越国界的浓浓母子情。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体味南斯拉夫妈妈育乞西的形象,感受文章感人至深的语言难点:蜡烛的象征意义。

三、教学课时 1课时四、教学方法点拨、自读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展示“二战视频”),在炮火烧灼了的战场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一位南斯拉夫母亲将珍藏了45年的两支结婚花烛,点在一位苏联红士兵的坟头。

让我们穿越时空,去目睹那悲壮而崇高的一幕,感受反法西斯阵营的民用血肉凝结成的情谊。

二、听读课文录音,整体感知内容。

1、下面字词的读音你掌握了吗?拂晓瓦砾地窖鞠躬颤巍巍舀水腋窝揣在 2、下面词语的意思你掌握了吗?名副其实: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

烧灼:烧、烫,使烫伤。

永垂不朽:永远流传,不磨灭。

垂,流传。

朽,腐烂。

颤巍巍:抖动摇晃(多形容老人或病人的动作)。

匍匐:爬行。

瓦砾:破碎的砖头瓦片。

3、思考下面几个问题:(1)复述课文,然后再用一句话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引导学生复述课文内容,然后交流并讨论。

(本文描写一个南斯拉夫老妇人冒着炮火,掩埋一位苏联红的遗体后,将珍藏多年的喜烛点燃在烈士坟头静静陪伴到拂晓的感人故事。

)(2)学生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记叙要素。

时间:第二次世界期间,1944年9月19-20日地点:贝尔格莱德的萨伐河上一座桥前的方场人物:老妇人玛利•育乞西、苏联红士兵柯拉耶夫事件:第二次世界期间,一位苏联红战士在南斯拉夫国土上牺牲了,一位饱受法西斯侵略战争之苦的南斯拉夫母亲不顾枪林弹雨,以惊人的毅力安葬了烈士,拿出自己珍爱的结婚的花烛点在烈士坟头。

(3)梳理文章思路:从叙事过程看,全文共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1-7)讲红战士偷袭牺牲。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蜡烛》教学教案-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蜡烛》教学教案-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蜡烛》教学教案内容预览:3 蜡烛西蒙诺夫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感受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谊。

2.领会本文真诚感人的言语。

(二)能力目标:透过行为领悟人性的本质。

(三)德育目标:让先生领会寻求和平的人民的深沉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领会真情,领悟军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谊。

教学方法:朗读法、引导法。

教具预备:录音机、投影仪。

教学工夫: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

记得有一篇课外浏览:讲的是一队德国兵到一个被占据地的一个农家去,那农家的妻子正是个地下党。

谁能把这个故事讲下去?一样的蜡烛,在不同的情况下,起着不同的作用,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这一课中的蜡烛将起着怎样的作用?二、全体感知。

2.学习了这麽多篇课文,我们已有了这样的常识,一打眼儿就能知道这篇文章是赞誉什麽或讲述什麽的,那麽这篇课文呢?宗旨:一首赞誉诗。

一曲颂歌。

赞誉反法西斯同盟国各国战役的友谊。

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沉感情。

3.我们今天,不是讨论人物、事情的感人上,而是他感人的程度如何?1)环境风险,炮火连天--想到老妇人不顾生死。

2)年老体弱,埋葬烈士很吃力--想到老妇人力量的源泉。

3)保护遗体--想到老妇人对烈士的感情。

4)烛光闪烁--想到老妇人奉献的精神。

4.那么,这里的烛光,又有甚么特殊的意味意义?1)红军烈士生命之光。

2)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

3)两国人民战役情谊的意味。

5.最初两句话是甚么意思?结尾两句话讴歌南斯拉夫母亲对苏联红军烈士最崇高最热烈最诚挚的感情。

这类感情不分国界,情同母子。

这类感情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的基础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6.总结老妇人的抽象。

1)老妇人饱受德法西斯强盗侵略之苦,她对侵略者满怀血海深仇,他渴望解放,渴望和平,他对苏联红军满怀敬意。

2)年轻的红军兵士牺牲在南斯拉夫的国土上,他非常沉痛,她向烈士奉献本人的爱戴和敬意。

3)他为红军兵士的英雄气概所激励变得临危不惧,她进入了一种无私的境界,她不怕艰难,安葬烈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
1.探究作品中人物的心理活动,感受和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

2.学习作者通过细腻的动作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体会老妇人身上所闪现出来的美好的情感。

3.体会作品中所表现的各国人民在战争所凝结的友谊以及浓郁的人文气息。

4. 通过课文学习典型环境中典型人物的塑造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学习用动作、心理活动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导入
炮火是葬礼的伴奏音乐,炮弹炸出来的水坑是埋葬地点,坟堆是用手一捧一捧的捧出来的,举行葬礼的人与被葬的人素不相识。

这样一个特殊的葬礼,发生在反法西斯战争中。

检查预习
1.扫清字词障碍。

拂晓瓦砾地窖鞠躬颤巍巍舀腋窝揣在
一、说内容:
这是一篇战地通讯,它主要是记叙的成分,请你找出其中的六要素。

1.速读课文,复述课文,然后再用一句话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生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记叙要素。

第一部分、偷袭。

(1段~7段)
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的起因:
第二部分、老妇人冒险埋葬红军战士。

(8段~31段)
时间:1944年9月19日傍晚至凌晨。

(“德国人的炮火一直轰到太阳落山。


地点:人物:
事件的经过:。

第三部分、红军找寻战友的遗体时发现了那个坟墓,老妇人再次送来喜烛点上(32段~44段)
时间:
地点:
人物:
二、说形象
1、找出令你感动的一个片段进行交流,并且说出为什么。

2、动作描写是刻画人物心理和塑造人物形象的又一重要手段。

老妇人在炮火下平静地整理烈士的遗体,清理墓坑,吻别死者,掩埋烈士,你是如何看待老妇人这一切行动的?(用波浪线标出动作和心理的句子)
3、老妇人拿出自己珍藏多年的蜡烛出来说明了什么?并说说这个人物形象身上寄托着作者怎样的感情。

5、朗读令你感动的一些片段,说说你对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的理解,并说说结尾两句话的含义。

三.探究主旨
1.文章中的蜡烛除了实指“蜡烛”外,还有没有其他深刻的含义?
2.珍藏了45年的结婚蜡烛点燃在红军战士的坟头,老妇人又静静地在寒夜守护着红军战士。

全文就是这样在诗意般的境界中抒写了那“不会熄灭的火焰”,这样的结尾又有怎样的含意?
八.布置作业
2.联系课文内容,描写一段老妇人的外貌
3.课外观看战争题材的电影,推荐影片《珍珠港》、《阿甘正传》、《拯救大兵瑞恩》、《辛德勒的名单》、《钢琴家》
作者简介与背景介绍
1.这是一篇战地通讯。

1944年,苏联红军进行战略反攻,分别从南北两侧驱逐法西斯德军。

西蒙诺夫作为随军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收集到了这则感人肺腑的故事。

这则故事选自散文特写集《从黑海到巴伦支海》。

2.作者:西蒙诺夫,苏联俄罗斯作家。

生于军官家庭。

1934年开始写作。

1938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

曾任《文学报》主编、《新世界》杂志编委、《文学俄罗斯》报编委等职。

1939年任军事记者,以后一直从事战争题材的创作。

《我城一少年》《俄罗斯人》《日日夜夜》《俄罗斯问题》《友与敌》均获得斯大林奖金。

西蒙诺夫曾于1949年10月访问我国。

1950年出版《战斗的中国》一书,描写了中国人民进行的解放战争。

1957年至1971年发表《生者与死者》三部曲获1974年列宁奖金。

2.写作背景:
1944年9月,苏联和南斯拉夫在莫斯科就苏军进入南斯拉夫领土达成协议。

10月5日,签署了关于保加利亚军队参加对南斯拉夫领土上的德军作战的南保协定。

贝尔格莱德战役的目的是:通过苏、南、保三国军队的共同努力,粉碎“塞尔维亚”集团军群,解放被占领的塞尔维亚地区和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切断驻希腊的德军“Ε”集团军群的交通线,不让该集团军群从巴尔干岛南部退却。

这样,为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争取本国的完全解放创造了有利条件。

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知识。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全球性大战,六十一个国家和地区,二十多亿人口被卷入其中。

参战兵力超过一亿人,大约九千万士兵和平民伤亡,三千万人流离失所。

其空前的广度、深度和烈度,成为人类战争史上的一次大革命,给予军事战略和战争观以巨大影响。

六十年后的今天,回首二战的历史,那一幅幅残酷而血腥、雄伟而悲壮的历史画面,永远震撼着人们的心灵,令人难以忘怀。

德国希特勒想实现称霸世界的野心,在吞并捷克斯洛伐克后,实施“永远消灭波兰”的计划,英法被迫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苏联等国也参与了战争。

课外延伸:小说阅读
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人物描写方法:肖像,言语,心理,动作等。

1、肖像(外貌)描写[包括神态描写](描写人物容貌、衣着、神情、姿态等):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经历以及××心理状态、××思想性格等情况。

2、语言(对话)描写
3、行动(动作)描写: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心情),并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

有时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4、心理描写: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揭示了人物的××性格或者××品质。

情节的总的作用:使小说变得丰富、生动、曲折,可以强化人物性格、深化主题和增强艺术感染力。

环境描写方法:
自然环境(描写自然景观如天气、季节、山川、湖海等自然景物):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预示人物的××命运、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社会环境(描写社会状况或者人物活动的场景和周围(室内)的布局、陈设):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渲染××环境气氛。

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抒情、议论。

A、叙述:对人物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所作的交待、陈述。

作用:可以把描写的各个方面联成一体,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加深读者对人物、事件的理解。

在议论文中,作为事实论据,用来证明论点。

例1:他走了。

例2:我们爬上了山。

B、描写: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对人物、事件和环境所作的具体的描绘与刻画。

作用:能实现文学形象的具体性生动性和可感性。

例1: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

例2、我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只见探照灯的光带,透过飘飞的雪片,直向天空射去。

C、抒情:作者在作品中抒发由某种媒介触发起来的主观感受和思想感情,以强化某些景象的色彩,或突出人物性格的一种表现手法。

作用:表达作者强烈的某种主观感情。

起到渲染环境气氛,强调人物性格品质,突出文章中心的作用。

引起读者的共鸣,使文章更有感染力。

1、直接抒情(往往直抒胸臆,情感浓烈):
例1:《最后一课》中:啊,那些坏家伙,他们贴在镇公所布告牌上的,原来就是这么一回事!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 例2:哦,北大,北大,你委于我心的实在是太多,太多。

例3:祖国啊,母亲!我爱你,中国!
2、间接抒情(借景抒情:通过景物描写,抒发感情。


例1: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我们上了轮船,离开钱桥,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

"——表现人物欢快兴奋的心情;“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

”——表现人物失望、沮丧的心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