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美术_一模不一样
湘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12. 一模不一样》教学设计1
![湘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12. 一模不一样》教学设计1](https://img.taocdn.com/s3/m/e244c5d8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a2.png)
湘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12. 一模不一样》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12. 一模不一样》是湘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动手操作,学会用夸张、变形的手法表现物体的独特之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观察不同的物体,分析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通过夸张、变形的手法,将物体表现得更有趣、更独特;欣赏和评价同学的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表达能力,对于生活中的事物有自己的认识和看法。
但学生在艺术表现方面,尤其是创新意识方面还有待提高。
学生在绘画技巧方面,如夸张、变形等手法还需要进一步学习和实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动手操作,学会用夸张、变形的手法表现物体的独特之处。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3.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学会欣赏和评价他人的作品。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夸张、变形的手法,能独立完成具有独特个性的作品。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发现它们的独特之处,并用夸张、变形的手法表现出来。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不同的物体,分析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实践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实践夸张、变形的手法。
3.欣赏法:欣赏和评价同学的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不同的物体图片,用于引导学生观察。
2.准备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工具。
3.准备学生作品,用于欣赏和评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不同的物体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教师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出本课的主题《一模不一样》。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具有夸张、变形手法的作品,让学生初步了解夸张、变形的手法,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物体表现得更有趣、更独特。
3.操练(10分钟)教师指导学生动手操作,实践夸张、变形的手法。
学生可以选择一个物体,用夸张、变形的手法表现出它的独特之处。
湘教版四年级美术上册12《一模不一样》28页PPT
![湘教版四年级美术上册12《一模不一样》28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8bb495e1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62.png)
谢!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湘教版四年级美术上册12《一模不一 样》
46、法律有权打破平静。——马·格林 47、在一千磅法律里,没有一盎司仁 爱。— —英国
48、法律一多,公正就少。——托·富 勒 49、犯罪总是以惩罚相补偿;只有处 罚才能 使犯罪 得到偿 还。— —达雷 尔
50、弱者比强者更能得到法律的保护 。—— 威·厄尔
湘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12. 一模不一样》教学设计3
![湘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12. 一模不一样》教学设计3](https://img.taocdn.com/s3/m/7054c480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8a.png)
湘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12. 一模不一样》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12. 一模不一样》是湘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实践,了解和掌握对称的概念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材以生活中的对称现象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对称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
通过对称的手法,让学生在绘画创作中能够灵活运用,提高他们的绘画技能。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他们对生活中的事物充满好奇,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
但在绘画技能和对称概念的理解上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对称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到绘画创作中。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对称的概念,认识到对称在生活中的应用。
2.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绘画技能。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探究的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对称的概念及其在绘画创作中的应用。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并能够灵活运用到绘画创作中。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绘画,提高他们的绘画技能。
3.讨论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和工具。
2.学生准备:带好绘画工具,如铅笔、橡皮、水彩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的一些对称现象,如衣服、家具、建筑等,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对称美。
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对称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对称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对称的定义和特点。
通过示例,让学生明白对称在绘画创作中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绘画实践,让学生尝试运用对称的手法进行绘画创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提高绘画技能。
小学美术《一模不一样》教案
![小学美术《一模不一样》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96a8023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9f.png)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线条变化的兴趣还是比较浓厚的。在导入新课的时候,通过提问的方式引起了他们的好奇心,这对后续的教学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在理论介绍环节,我尽量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解释线条变化的概念,希望他们能够理解并掌握。
在新课讲授过程中,我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发现他们在案例分析环节听得非常认真,这也说明了实例教学的重要性。在重点难点解析部分,我尝试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学生理解,从他们的反馈来看,这种方法还是有效的。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线条的多样性及其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引导学生掌握线条的粗细、曲直、长短等变化,并运用到作品中,体现线条的美感。
-观察与分析: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中线条的能力,学会从生活中汲取创作灵感,提高美术创作水平。
-创作实践:指导学生运用线条变化创作一幅具有独特风格的作品,强调实践操作的重要性。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一模不一样》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注意过,同一物体用不同线条描绘会有怎样的效果?”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线条变化的奥秘。
然而,教学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部分学生对线条变化的掌握还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多加练习。另外,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让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参与进来,也是我需要思考的问题。
针对教学难点,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方法帮助学生突破:
-通过示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线条变化在美术作品中的应用,提高他们的线条造型能力。
-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观察生活中的线条,培养他们的观察力,为创作积累素材。
-鼓励学生勇于尝试,打破常规,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创作出独具特色的作品。
第12课 一模不一样(课件)湘美版 美术四年级上册(共31张ppt)
![第12课 一模不一样(课件)湘美版 美术四年级上册(共3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df425d89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e9.png)
课堂讲授
特异构成的表现形式
方向不同
颜色不同
动作不同
课堂讲授
学一学:重复构成和特异构成的区别
重复带来和谐整齐之美,特异打破规律的 单调感,变化的部分称为焦点,引起人们 的注意和重视。
课堂讲授
学一学:什么是骨式图?
骨式就是纹样最基本的构成(结构)形式,如折 线式,波浪式,散点式等,就如同构成人体的骨 架一样。它是平面构成中确定图形排列组合的基 本格式。
课堂讲授
我们在生活中也可以看到很多特异构成图片。
课堂讲授
你也试着按照下图设计一个不同的 基本形并把它画下来吧。
课堂讲授
方法和步骤
1.设计基本形
课堂讲授
方法和步骤
2.设计骨式图
课堂讲授
方法和步骤
3.完成特异形的作业。
3
作品欣赏
作品欣赏
4
尝试探究
课堂探究
试一试:想一想我们在生活中自己观察到的身 边的特异构成画面,以此创作一幅作品。
课堂讲授
学一学:重复构成
重复构成:相同或者近似的形状和骨骼连续地、有 规律地、有秩序地反复出现。
课堂讲授
重复构成示例
课堂讲授
学一学:特异构成
特异构成:在规律性骨骼和基本形的构成内,变异 其中个别骨骼或基本形的特征,以突破规律的单调 感,使其形成鲜明反差,造成动感,增加趣味。
课堂讲授
特异构成示例
课堂探究
创作提示
可以画一画拔河比赛、舞蹈 队、号鼓队、国庆阅兵等画 面。
5
交流展示
交流展示
6
拓展延伸
课外延伸
尝试运用其他材料和工具设计创作一幅作品。
课外延伸
谢谢观看
湘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第12课《一模不一样》说课稿
![湘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第12课《一模不一样》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5ed5475e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8dc446b.png)
湘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第12课《一模不一样》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一模不一样》是湘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第12课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通过观察和分析不同物体的形状、结构和纹理,运用夸张、变形、省略等手法,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绘画作品。
教材以生活中的物品为素材,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对于生活中的物品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但是,他们在绘画技巧和创意表现方面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观察细节,发现物品的独特之处,并运用适当的绘画手法表现出来。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观察和分析不同物体的形状、结构和纹理,运用夸张、变形、省略等手法,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绘画作品。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感受生活中的美,培养对美术的热爱和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观察和分析不同物体的形状、结构和纹理,运用夸张、变形、省略等手法,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绘画作品。
2.教学难点:学生如何运用夸张、变形、省略等手法,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绘画作品。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分析、实践、总结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范画等教学手段,直观地展示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不同形状、结构和纹理的物品,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一模不一样》。
2.讲解:教师讲解不同物体的形状、结构和纹理,以及夸张、变形、省略等手法在绘画中的应用。
3.实践:学生分组合作,选择一个物品进行观察和分析,运用夸张、变形、省略等手法进行绘画创作。
4.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相互评价,教师进行总结性评价。
湘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12. 一模不一样》教学设计2
![湘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12. 一模不一样》教学设计2](https://img.taocdn.com/s3/m/89c16e9a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45.png)
湘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12. 一模不一样》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12. 一模不一样》是湘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发现生活中的物品虽然形状、颜色、大小等方面有所不同,但它们都有独特的特点和美感。
教材中提供了多个实例,让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掌握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彩表现物品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基础,对于观察和表现物品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他们在表现生活中的物品时,往往过于注重细节,而忽视了物品的整体特征。
此外,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还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观察生活中的物品,发现它们的特点,并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彩表现出来。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观察生活中的物品,并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彩表现出来。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物品的独特特点,并创新性地表现出来。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物品,发现它们的特点。
2.比较法:让学生比较不同物品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实践,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彩表现物品的特点。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教材、多媒体设备、画纸、画笔、色彩等。
2.学具:学生自带生活中的小物品,如餐具、玩具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物品,如餐具、玩具等,引导学生观察这些物品的形状、颜色、大小等方面的特点。
2.呈现(10分钟)教师让学生将自己带来的生活中的小物品放在桌子上,让学生观察和比较这些物品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彩表现自己带来的小物品的特点。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简单的绘画技巧,如如何表现物品的质感、如何运用色彩等。
4.巩固(5分钟)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的作品贴在黑板上,让大家一起欣赏和评价。
湘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12. 一模不一样》教学设计5
![湘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12. 一模不一样》教学设计5](https://img.taocdn.com/s3/m/18127c7a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c64634e.png)
湘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12. 一模不一样》教学设计5一. 教材分析《12. 一模不一样》是湘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实践,了解和掌握对称、不对称的审美特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欣赏对称和不对称的图案,分析对称和不对称的特点,以及创作自己的对称或不规则作品。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对于对称和不对称的概念可能有所了解,但可能缺乏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此课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践,深入理解对称和不对称的审美特征,并能够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对称、不对称的审美特征。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3.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对称、不对称的审美特征,并能够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对称和不对称的审美特征,并能够创新运用。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欣赏对称和不对称的图案,分析其特点。
2.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创作,实践对称和不对称的审美特征。
3.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对称和不对称的图案素材,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
2.教师准备绘画工具和材料,用于学生创作。
3.教师准备相关理论知识,用于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些对称和不对称的图案,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引发学生对对称和不对称的思考。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教材中的对称和不对称图案,引导学生分析其特点,让学生认识到对称和不对称的审美特征。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尝试创作对称和不对称的图案。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学生互相欣赏、交流,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对称和不对称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尝试创新运用。
湘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12.一模不一样》说课稿2
![湘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12.一模不一样》说课稿2](https://img.taocdn.com/s3/m/63363612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e3.png)
湘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12. 一模不一样》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12. 一模不一样》是湘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实践,了解和掌握对称的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
教材以生活中的对称现象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进而通过实践,让学生动手创作出具有对称美的作品。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表达能力,对生活中的事物有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但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创作能力参差不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创意。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对称的概念,能发现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2.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相欣赏、互相学习的良好品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对称的概念,能发现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2.难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让学生创作出具有对称美的作品。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观察、分析、实践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对称的概念。
2.运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对称现象,激发学生兴趣。
3.采用分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激发学生兴趣。
2.的新授:讲解对称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对称的定义和特点。
3.示范:教师示范创作具有对称美的作品,讲解创作方法和技巧。
4.练习:学生分组合作,动手创作具有对称美的作品。
5.展示:展示学生作品,让学生互相欣赏、互相学习。
6.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发挥创意。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简洁明了,突出对称的概念和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对称的定义2.对称的特点3.对称的创作方法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从学生的创作能力和审美能力两个方面进行。
一方面,评价学生的作品是否符合对称的要求,创作方法是否恰当;另一方面,评价学生的作品是否具有创新性和美感。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十二课 一模不一样 ︳湘美版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十二课 一模不一样 ︳湘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1766d866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b37336d.png)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十二课一模不一样︳湘美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一模不一样”的概念,提高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和积极性。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实践,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作品。
3. 引导学生欣赏和尊重他人的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一模不一样”的概念和特点2. 观察和发现生活中的“一模不一样”3. 创作具有个性的作品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一模不一样”的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动手实践,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作品。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向学生介绍“一模不一样”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并举例说明。
2. 观察与发现- 组织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发现生活中的“一模不一样”。
-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发现,并讨论这些“一模不一样”的特点和美感。
3. 创作指导- 向学生讲解创作的方法和步骤,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 提供一些创作素材和工具,让学生自由选择并开始创作。
4. 创作实践- 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进行创作实践。
-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的问题,给予建议和鼓励。
5. 作品展示与评价-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创作过程中的心得和体验。
- 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作品,给予肯定和建议。
6. 总结与反思-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表现,强调“一模不一样”的重要性。
- 学生反思自己的创作过程和作品,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
五、教学延伸- 组织学生参观美术展览或美术馆,欣赏更多“一模不一样”的作品,拓宽学生的视野。
-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多创作,将“一模不一样”的理念融入到生活中。
六、教学反思-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创作过程,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四年级上美术教学设计-一模不一样-湘美版
![四年级上美术教学设计-一模不一样-湘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e3b7a9bc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22.png)
四年级上美术教学设计-一模不一样-湘美版教学内容本课程为四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主题为“一模不一样”。
教学内容围绕湘美版教材,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想象、创作,发现生活中的不同,并将这些不同用美术的形式表现出来。
课程将教授学生如何运用线条、色彩、形状等基本元素,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美术作品。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美术创作的基本元素,如线条、色彩、形状等。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使他们能够从生活中发现不同,并通过美术作品表现出来。
3. 引导学生欣赏和尊重他人的作品,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4. 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激发他们持续创作的热情。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不同,并将这些不同用美术的形式表现出来。
2. 如何教授学生运用线条、色彩、形状等基本元素进行创作。
3. 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4. 如何引导学生欣赏和尊重他人的作品,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教具学具准备1. 纸张、铅笔、彩色铅笔、水彩笔等绘画工具。
2. 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3. 画板、画架等展示工具。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图片,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不同,激发他们的创作兴趣。
2. 讲解:讲解美术创作的基本元素,如线条、色彩、形状等,并示范如何运用这些元素进行创作。
3. 练习:让学生根据讲解的内容,进行现场创作,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4. 展示: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互相评价,教师进行总结评价。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学生在创作中要注意的问题。
板书设计1. 课题:一模不一样2.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美术创作的基本元素,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他们欣赏和尊重他人的作品,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教学内容:讲解美术创作的基本元素,如线条、色彩、形状等,并示范如何运用这些元素进行创作。
4.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不同,并将这些不同用美术的形式表现出来,如何教授学生运用线条、色彩、形状等基本元素进行创作,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如何引导学生欣赏和尊重他人的作品,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第12课一模不一样(教案)湘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
![第12课一模不一样(教案)湘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3deeab6f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2b.png)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旨在培养学生以下能力:
1. 观察能力:通过观察物体,学生能敏锐捕捉形态、结构与光影变化,提升视觉信息处理与解读能力。
2. 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将观察到的不同角度与光线下的物体形态进行创意结合,激发创新意识。
3. 美术表现:指导学生运用绘画、剪纸等手法,表达对物体形态变化的理解,提高美术表现技巧。
- 设计有趣的互动环节,如“找不同”游戏,增强课堂趣味性。
- 创设情境,如模拟艺术家工作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 在板书设计中融入学生作品展示,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成果被重视,增强学习动力。
八、反思改进措施
(一)教学特色创新
1. 创新教学组织形式:通过分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同时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七、板书设计
① 重点知识点:
- 物体形态变化
- 观察角度与光线
- 艺术创作表现
② 重点词句:
- “一模不一样”:强调观察与表现的重要性
- “光影魔术手”:形象描述光线对形态的影响
- “创意无限”: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作个性化作品
③ 艺术性与趣味性:
- 使用不同颜色粉笔,突出重点,区分知识点。
- 结合图形和简笔画,直观展示形态变化。
2. 美术博物馆或画廊:鼓励学生参观当地的美术博物馆或画廊,实地观察艺术作品中的形态变化,感受作品的真实魅力。
3. 美术专业书籍:推荐学生阅读一些关于美术基础知识和绘画技巧的书籍,特别是那些涉及观察、构图和光影处理的章节,以深化对形态变化的理解。
4. 自然环境和日常生活中的物体:引导学生留意周围环境中的物体,如建筑物、树木、水面等在不同时间和光线下的变化,从生活中汲取创作灵感。
湘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12.一模不一样》说课稿3
![湘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12.一模不一样》说课稿3](https://img.taocdn.com/s3/m/69ad83b6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5b.png)
湘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12. 一模不一样》说课稿3一. 教材分析《12. 一模不一样》是湘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的一课。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发现生活中的事物虽然外观上相似,但细节上却有所不同,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多个实例,如树叶、鞋子、动物等,让学生通过对比和观察,发现它们的差异。
教材还提供了创作指导,让学生尝试自己创作一幅“一模不一样”的作品。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他们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细节,并能通过绘画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但在本课中,学生需要更加细致地观察和分析,找出事物的不同之处,这可能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挑战。
此外,学生可能对一些复杂的事物的细节不够熟悉,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引导和帮助。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发现生活中的事物虽然外观上相似,但细节上却有所不同。
2.培养学生细致观察和审美能力。
3.引导学生通过绘画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发现事物的不同之处。
2.难点:培养学生细致观察和审美能力,以及通过绘画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以下方法和手段: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教材中的实例,发现事物的不同之处。
2.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事物的细节,找出它们的不同之处。
3.创作法:让学生尝试自己创作一幅“一模不一样”的作品。
4.讲解法:教师通过讲解,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观察和分析的方法。
5.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让学生了解如何通过绘画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外观相似但细节不同的实例,如树叶、鞋子、动物等,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观察分析:学生观察教材中的实例,发现事物的不同之处。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事物的细节,找出它们的不同之处。
3.创作实践:学生尝试自己创作一幅“一模不一样”的作品。
美术四年级 四年级12课一模不一样课件
![美术四年级 四年级12课一模不一样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021e83501f69e314332946f.png)
1.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这张图带给你什么感受? 2.第二张图有了什么变化?与第一张图相比带给你 什么不同的感受?
欣赏感受 说一说自然界、生活中还有哪些特异的现象?
自 然 界 中 的 特 异 现 象
欣赏感受
自然界中的特异现象
欣赏感受
生活中的特异现象
欣赏感受
生 活 中 的 特 异 现 象
教学拓展
特异在海报中的运用
谢 谢!
步骤总结
设计基本形 设计并制作骨式图(折、画)
制作基本形 设计特异形
学习活动
活动: 用画、剪贴等自己喜欢的方式做一个特
异形的作品。 看谁做得:有想法,有来自意,有美感拓展特异在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拓展
特异在摄影中的运用
教学拓展
特异在建筑中的运用
教学拓展
特异在绘画中的运用
孤 独 映 像 馆 几 米
简单的物体形状
具体的形象
创意大比拼 为没有完成的特异作品设计一个 特异基本形,并说说你的想法。
形 态 特 异
方 向 特 异
大 小 特 异
颜 色 特 异
制作骨式图 想一想,如何用最快、最简单的方法制作
出这张骨式图?
折纸
画
找出骨式图 请你找出这几幅作品相对应的骨式图
创意欣赏
创意欣赏
创意欣赏
欣赏感受
生 活 中 的 特 异 现 象
仔细观察
说一说,这两张图片有什么异同?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说一说这幅作品由哪几个部 分组成?
重复基本形
基本形
特异基本形
骨式(放置基本形的格式)
找出基本形 请你找出这三幅作品中与之相对应的基本形
归纳基本形 基本形可从人物、动物、植物、生活物品等变化而来。
湘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第12课《一模不一样》教学设计
![湘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第12课《一模不一样》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d15355a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6c28b47.png)
湘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第12课《一模不一样》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一模不一样》是湘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第12课的内容。
本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实践,掌握对称、不对称和放射性图案的设计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图片和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审美基础,对图案设计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于对称、不对称和放射性图案的设计方法还不是很清楚,需要通过实践来加深理解。
此外,学生对于创新设计的意识和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对称、不对称和放射性图案的设计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这些设计方法进行创新设计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观察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对称、不对称和放射性图案的设计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运用这些设计方法进行创新设计。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教材中的图片,分析对称、不对称和放射性图案的设计方法。
2.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实践,运用设计方法进行创新设计。
3.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湘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第12课《一模不一样》。
2.图片:教材中的图片及额外对称、不对称和放射性图案的图片。
3.工具:画纸、画笔、彩笔等绘画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对称、不对称和放射性图案,引导学生关注这些图案的美感。
2.呈现(10分钟)展示教材中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分析这些图片中的对称、不对称和放射性图案的设计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总结设计方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动手实践,运用教材中学习的设计方法进行创新设计。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大家一起欣赏、评价。
教师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尝试运用其他设计方法进行图案创新。
湘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12.一模不一样》说课稿1
![湘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12.一模不一样》说课稿1](https://img.taocdn.com/s3/m/ec94566c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4bbdb70.png)
湘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12. 一模不一样》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12. 一模不一样》是湘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的一课。
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了解和掌握对称的概念,并运用对称原理进行创意绘画。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图片素材,让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对称的概念,并且配备了多种多样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对称原理。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他们对形状和颜色有了基本的认识,但是对于对称这一概念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对称现象,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对称的概念。
同时,学生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也需要得到充分的发挥,我会在教学过程中鼓励他们进行创意绘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对称的概念,掌握对称原理,并能够运用对称原理进行创意绘画。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和实践,学生能够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体验到美术创作的乐趣,增强对美术的兴趣和热情,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对称的概念,掌握对称原理。
2.难点:学生能够运用对称原理进行创意绘画,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我将以引导为主,通过观察、分析和实践,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对称的概念。
同时,我将鼓励学生们进行合作交流,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2.教学手段:我将会使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展示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对称的概念。
同时,我会提供多种绘画工具和材料,让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我会通过展示一些对称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让学生初步了解对称的概念。
2.讲解:我会详细讲解对称的概念和原理,通过示例和练习题,让学生深入理解对称。
3.实践:我会让学生进行对称绘画的实践,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创造出独特的作品。
四年级上美术教案-一模不一样1-湘美版()
![四年级上美术教案-一模不一样1-湘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5506b15a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1a.png)
四年级上美术教案-一模不一样1-湘美版教学内容本节课将引导四年级学生通过观察和描绘,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美术作品。
学生将学习如何从日常生活中提取元素,并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
教学内容包括:1. 观察与描绘: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环境,发现生活中的美好细节。
2. 创意表达: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用画笔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3. 色彩运用:教授学生如何运用色彩,使作品更具表现力。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观察与描绘的基本方法,运用画笔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描绘和创作,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提高审美情趣,激发创造潜能。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生活中的美好细节。
2. 如何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美术作品。
3. 如何教授学生运用色彩,使作品更具表现力。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2.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的美好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生活中的美好细节。
2. 新课教授:教师讲解观察与描绘的基本方法,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用画笔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3. 实践操作: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观察与描绘的实践操作。
4.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点评,引导学生互相欣赏、学习。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进行课后反思。
板书设计1. 一模不一样12. 课题:观察与描绘3. 教学内容:观察与描绘的基本方法、创意表达、色彩运用4. 教学目标:掌握观察与描绘的基本方法,运用画笔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培养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提高审美情趣,激发创造潜能。
作业设计1. 课后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观察并描绘自己的生活环境,创作一幅美术作品。
2. 作业要求:作品需具有个人特色,运用所学色彩知识,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湘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12.一模不一样》说课稿5
![湘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12.一模不一样》说课稿5](https://img.taocdn.com/s3/m/a624bf25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37.png)
湘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12. 一模不一样》说课稿5一. 教材分析湘美版美术四年级上册《12. 一模不一样》这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实践,了解和掌握对称的概念,并运用对称原理创作出独特的美术作品。
教材以生活中的对称现象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理解对称的含义,能发现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并能够运用对称原理进行美术创作。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他们对生活中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
同时,他们也有了一定的美术基础,掌握了基本的绘画技巧。
但是,对于对称这一概念,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引导,让他们逐步理解和掌握。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理解对称的含义,能发现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并能够运用对称原理进行美术创作。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学生能掌握对称绘画的方法,提高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激发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热情。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理解对称的含义,能发现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并能够运用对称原理进行美术创作。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并运用对称原理进行美术创作。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讲授法、示范法、实践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
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范作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对称原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一些对称现象,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2.新课导入:介绍对称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对称的意义。
3.讲解示范:讲解对称原理,示范如何运用对称原理进行美术创作。
4.学生实践:学生根据对称原理进行美术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5.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肯定和指导。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对称的概念、对称原理、对称绘画方法等内容,通过板书,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对称的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你的基本形大小和 你设计的骨格大小要 基本适应。
找出骨式图
请你找出这几幅作品相对应的骨式图。
特异基本形式
形 状 不 同
颜 色 不 同
方 向 不 同
大 小 不 同
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意图设计特异基本形的形状、 大小、位置等,来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
创意大比拼
创意大比拼
创意大比拼
我们不仅要让自己的 作品在视觉上引人注目, 更要多思考,让作品的内 涵、意义更丰富,才能让 人过目不忘!
制作步骤
1、确定骨式图 2、设计基本形 3、确定重复基本形、特异 基本形排列方式(形状不同、 颜色不同、方向不同、大小 不同) 4、完善作品
作业要求
活动: 用画、剪贴
等自己喜欢的方式 做一个特异形的练 习。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说一说这幅作品由哪些要素构成?
基本形:特异基本形
重复基本形
骨式 (放置基本形的格式)
归纳基本形
基本形可从人物、动物、植物、生 活物品等变化而来。
简洁
找出基本形
请你找出这三幅作品中相对应的基本形
制作骨式图
想一想,如何用最快、最简单的方法制作出这张骨式图?试 着做一做!
折纸
注意: 1.直线为主的骨式图 可以用折纸的方式来 制作。(曲线为主的骨式
作业评价
1.请学生呈现自己的 作品。学生互评,你 最喜欢哪一个作品, 为什么?
教学拓展
特异在建筑中的运用
九寨沟甘海子国际会议中心
Hale Waihona Puke 教学拓展特异在建筑中的运用
教学拓展
特异在绘画中的运用
我 们 都 是 好 孩 子 刘 豹
孤 独 映 像 馆 几 米
罗丹曾说过:世上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 的眼睛。希望你用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去发现
生活中更多更美的事物,并创
造出更美丽的世界。
谢谢观赏!再见!
我们一起走进快乐的美 术课堂吧!
对比感受
重复现象带来和谐、整齐之美。 特异现象打破规律的单调感,变化的部分会成为视觉的 焦点,引起人们的注意和重视。
欣赏感受
看一看自然界、生活中特异的现象?
自 然 界 中 的 特 异 现 象
欣赏感受
自然界中的特异现象
欣赏感受
生 活 中 的 特 异 现 象
归纳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