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和区域布局进一步优化,畜牧业生产方式进一步转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构和区域布局进一步优化,畜牧业生产方式进一步转变,畜牧业经济持续增长。2005年,全市畜牧业产值达249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8.3%。人均牧业收入达974.25元,比2000年增长195.9%。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178 3万吨、39.1万吨、8.6万吨,比2000年分别增长23.9%、42.3%、
53.6%。
(二)良种推广和投入品监管加强,畜产品质量提高。“十五”期间以良种工程为载体,加大了资金投入和技术服务工作。目前,全市瘦肉型母猪存栏量已达90万头以上,良种山羊年供种能力选到11万只,规模饲养的蛋鸡和肉鸡基本实现了良种化。“十五”期间全市已通过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定38个,通过无公害畜产品认证11个,通过有机畜产品认证5个。2005年饲料产品平均合格率达92.7%。猪肉连续6年无“瘦肉精”检出。
(三)实施“双百万”工程,畜牧业结构得到优化调整。2001年启动实施优质瘦肉猪出口创汇产业化百万工程和草食牲畜产业化百万工程。通过生猪百万工程实施,累计推广优质母猪24.5万头。2005年出栏优质瘦肉猪310万头,分别实现规划目标的106.5%和103 3%。通过草食牲畜百万工程实施,2005年全市出栏优质牛21万头、优质羊220万只、优质兔700万只,存栏优质毛兔120万只,分别实现规划目标的105%、110%、233%和120%。
(四)建设畜禽生态养殖小区.规模化养殖较快推进。截止2005年,
全市建成生猪生态养殖小区103个,年出栏20头以上生猪养殖户达10.5万户。规模养殖出栏占出栏总量的24.7%,比2000年提高15%。家禽规模化养殖场和小区建设发展加快,规模养殖出栏比重已超过40%。
(五)推广普及工业饲料,饲料工业快速发展。2005年饲料产品产量达150万吨,比2000年增加79.2万吨,增长111.9%,饲料产值达40亿元。全市已形成1万吨以上的生产企业26家,其中10万吨以上3家。饲料行业的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增强。
(六)实施国债项目,草原保护建设取得新进展。以实施退耕还草和天然草原植被恢复、优质牧草种子基地建设项目为重点。推进7天然草原保护建设工作的开展。截止2005年,全市种草保留面积达163.7万亩,围栏面积15.8万亩。
“十五”时期,畜牧业经济持续发展,为“十一五”畜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仍存在着一些制约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畜禽散养、混养比倒仍然较大,质量安全隐患较多,重大动物疫情形势依然严峻;二是投入不足,政策体系有待健全完善,一定程度制约着畜牧业的发展;三是市场机制不健全,养殖合作组织发育缓慢,畜牧业生产波动大;四是支撑体系仍然薄弱,基层服务体系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手段滞后;五是草地退化严重,造成草地石漠化加剧,直接影响三峡库区经济和生态环境建设。
二、展望“十一五”畜牧业面临的发展机遇
(一)认清畜牧业发展的新形势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大力发展畜牧业,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根据国家“十一五”规划要求,产业规划与布局将进一步优化调整,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淡出养殖行业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这为我市“十一五”畜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新阶段市委、市政府确立的“三百促三化”发展战略和农业产业化百万工程中,畜收业占有重要位置。为此,“十一五”时期应发挥优势、突出重点,努力推进全市畜牧业经济大发展。
(二)确立畜牧业发展的新思路
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加强调控,整合资源.抓住关键。促进畜牧业养、加、销、供协调发展,畜牧业与农业和农村经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畜牧业与城乡经济、社会生活协调发展,畜牧业与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协调发展,优化结构布局,转变生产方式,创新体制机制,推进科技进步,建立和完善畜牧业支撑服务体系,加快构筑动物公共卫生安全屏障,全面提升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努力提高畜牧行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新贡献。
(三)确定畜牧业发展的新目标
应充分整合资源优势,引导调优畜牧业品种和区域结构,到20lO年,
全市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225万吨、75万吨和20万吨,畜牧业产值达到450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目前的38.3%提高到48%左右,农民人均畜牧业现金收入、纯收入占农民总现金收入、总纯收入的比重分别提高10个百分点,畜牧业对农民增收的贡献进一步提高。
(四)把握畜牧业发展的新重点
一是坚持把生猪持续作为支柱产业进行建设。相对集中精力,加快优势区域发展和调优品种结构,以建成生猪优势产区及出口外调重要基地为目标,以深入推进优质肉猪产业化百万工程为载体,以突出抓好生猪养殖小区、养殖规模户建设和标准化生产为手段,引导合作组织发展,健进生猪支柱产业成熟度进一步提高。
二是坚持把草食牲畜作为优势产业扶持发展。把建设优势产业大县作为重点,引导优势区域的形成。到20lO年分别建成山羊、肉兔、肉牛重点基地县5个,基地县5个。奶牛存栏量达5万头,改良提高现有奶牛群质量。努力实现羊、兔、牛的质量提高、产量翻番,实现产值70亿元。
三是坚持把家禽业作为特色产业扶持发展。到20lO年,发展肉鸡大县10个、水禽大县5个、肉鹅大县5个、蛋鸡大县5个,重点区县(市)出栏家禽达到1.6亿只,带动全市出栏达到2.5亿只,实现全市禽业产值达到100亿元。
四是坚持把饲料饲草作为畜牧配套产业扶持发展。以提高工业饲料入户率为目标,主攻添加剂和浓缩饲料的发展。积极推进农区人工种草,
推广“粮食一牧草一经济作物”混作、轮作模式,实施百万亩农区人工种草养畜工程,综合利用牧草和秸秆资源,推广畜牧生态养殖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五)落实畜牧业发展的新措施
一是切实加强畜禽良种繁育推广体系建设。当务之急是中央、市、县等各级公共财政应持续增加对良种支撑体系建设的投入,引导业主资金投入良繁体系建设,建立与商品畜禽生产相适应的良种繁育体系。
二是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切实加强防疫、检疫基础工作,加强防疫、检疫体系建设,建立疫病净化区域,增强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能力,减少因疫情发生对畜牧业带来的冲击。
三是引导建立畜牧合作组织和产业化经营。应制定政策、完善体制机制,积极引导建立各类畜禽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积极培育几年年产值超10亿元的加工型市级重点龙头企业,以支撑和带动全市畜牧产业化经营。
四是建立健全畜牧科技研发推广体系。重点编制各畜禽的标准化生产实用技术资料,开展技术培训。大力推行科技进村入户工程,推广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和实施主体培训。促进科研与生产紧密结合和成果与应用有效对接。
五是加强畜牧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各级畜牧服务部门应加强信息研究,切实解决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门槛,使畜牧业经营和企业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