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赏析
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译文注释及考点分析
踏莎行·郴州旅舍秦观(宋代)雾失楼台,月迷津渡。
桃源望断无寻处。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
砌成此恨无重数。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译文暮霭沉沉,楼台消失在浓雾中,月色朦胧,渡口也隐匿不见。
望断天涯,理想中的桃花源也无处可寻。
怎能忍受得了在这春寒料峭时节,独居在孤寂的客馆,斜阳西下,杜鹃声声哀鸣!远方的友人的音信,寄来了温暖的关心和嘱咐,却平添了我深深的别恨离愁。
郴江啊,你本来是环绕着郴山奔流,为什么偏偏要流到潇湘去呢?注释踏莎行:词牌名。
郴(chēn)州:今属湖南。
雾失楼台:暮霭沉沉,楼台消失在浓雾中。
月迷津渡:月色朦胧,渡口迷失不见。
桃源望断无寻处:拼命寻找也看不见理想的桃花源。
桃源:语出晋陶渊明《桃花源记》,指生活安乐、合乎理想的地方。
无寻处:找不到。
可堪:怎堪,哪堪,受不住。
杜鹃:鸟名,相传其鸣叫声像人言“不如归去”,容易勾起人的思乡之情。
驿寄梅花:陆凯在《赠范晔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这里作者是将自己比作范晔,表示收到了来自远方的问候。
鱼传尺素:东汉蔡邕的《饮马长城窟行》中有“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另外,古时舟车劳顿,信件很容易损坏,古人便将信件放入匣子中,再将信匣刻成鱼形,美观而又方便携带。
“鱼传尺素”成了传递书信的又一个代名词。
这里也表示接到朋友问候的意思。
砌:堆积。
无重数:数不尽。
为谁:为什么。
潇湘,潇水和湘水,是湖南境内的两条河流,合流后称湘江,又称潇湘。
创作背景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作者因新旧党争先贬杭州通判,再贬监州酒税,后又被罗织罪名贬谪郴州,削去所有官爵和俸禄;又贬横州此词就是离郴前所写。
赏析词的上阕在写景物,“雾失楼台,月迷津渡”一出语便已入哀景之中,从后句“桃园望断无寻处”可以想到,楼台、津渡都是因情所设之景,可能现实中并不存在。
是由词人内心的不被人理解的情怀,无处宣泄所生出无人问津之感。
踏莎行郴州旅舍的诗意与鉴赏
踏莎行郴州旅舍的诗意与鉴赏《踏莎行·郴州旅舍》是宋代词人秦观的作品。
此词大约作于绍圣四年(1097)春三月作者初抵郴州之时。
词人因党争遭贬,远徒郴州(今属湖南),精神上倍感痛苦。
词写客次旅舍的感慨。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踏莎行郴州旅舍的诗意,方便大家学习。
本文背景: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作者因新旧党争先贬杭州通判,再贬监州酒税,后又被罗织罪名贬谪郴州,削去所有官爵和俸禄;又贬横州此词就是离郴前所写。
原文:《踏莎行郴州旅舍》雾失楼台,月迷津渡。
桃源望断无寻处。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
砌成此恨无重数。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注释:踏莎行:词牌名。
郴(chēn)州:今属湖南。
雾失楼台:暮霭沉沉,楼台消失在浓雾中。
月迷津渡:月色朦胧,渡口迷失不见。
桃源望断无寻处:拼命寻找也看不见理想的桃花源。
桃源:语出晋陶渊明《桃花源记》,指生活安乐、合乎理想的地方。
无寻处:找不到。
可堪:怎堪,哪堪,受不住。
杜鹃:鸟名,相传其鸣叫声像人言“不如归去”,容易勾起人的思乡之情。
驿寄梅花:陆凯在《赠范晔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这里作者是将自己比作范晔,表示收到了来自远方的问候。
鱼传尺素:东汉蔡邕的《饮马长城窟行》中有“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 另外,古时舟车劳顿,信件很容易损坏,古人便将信件放入匣子中,再将信匣刻成鱼形,美观而又方便携带。
“鱼传尺素”成了传递书信的又一个代名词。
这里也表示接到朋友问候的意思。
砌:堆积。
无重数:数不尽。
郴江: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湖广》载:郴水在“州东一里,一名郴江,源发黄岑山,北流经此……下流会来水及自豹水入湘江。
”幸自:本自,本来是。
为谁流下潇湘去:为什么要流到潇湘去呢?意思是连郴江都耐不住寂寞何况人呢?为谁:为什么。
潇湘,潇水和湘水,是湖南境内的两条河流,合流后称湘江,又称潇湘。
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赏析
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赏析踏莎行·郴州旅舍宋代:秦观雾失楼台,月迷津渡。
桃源望断无寻处。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鱼传尺素。
砌成此恨无重数。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译文雾迷蒙,楼台依稀难辨,月色朦胧,渡口也隐匿不见。
望尽天涯,理想中的桃花源,无处觅寻。
怎能忍受得了独居在孤寂的客馆,春寒料峭,斜阳西下,杜鹃声声哀鸣!远方的友人的音信,寄来了温暖的关心和嘱咐,却平添了我深深的别恨离愁。
郴江啊,你就绕着你的郴山流得了,为什么偏偏要流到潇湘去呢?注释踏莎行:词牌名。
郴(chēn)州:今属湖南。
雾失楼台:暮霭沉沉,楼台消失在浓雾中。
月迷津渡:月色朦胧,渡口迷失不见。
桃源望断无寻处:拼命寻找也看不见理想的桃花源。
桃源:语出晋《桃花源记》,指生活安乐、合乎理想的地方。
无寻处:找不到。
可堪:怎堪,哪堪,受不住。
杜鹃:鸟名,相传其鸣叫声像人言“不如归去”,容易勾起人的之情。
驿寄梅花:陆凯在《赠范晔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
”这里作者是将自己比作范晔,表示收到了来自远方的问候。
鱼传尺素:东汉蔡邕的《饮马长城窟行》中有“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另外,古时舟车劳顿,信件很容易损坏,古人便将信件放入匣子中,再将信匣刻成鱼形,美观而又方便携带。
“鱼传尺素”成了传递书信的又一个代名词。
这里也表示接到朋友问候的意思。
砌:堆积。
无重数:数不尽。
郴江: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湖广》载:郴水在“州东一里,一名郴江,源发黄岑山,北流经此……下流会来水及自豹水入湘江。
”幸自:本自,本来是。
为谁流下潇湘去:为什么要流到潇湘去呢?意思是连郴江都耐不住寂寞何况人呢?为谁:为什么。
潇湘,潇水和湘水,是湖南境内的两条河流,合流后称湘江,又称潇湘。
赏析一上片写谪居中寂寞凄冷的环境。
开头三句,缘情写景,劈面推开一幅凄楚迷茫、黯然*的画面:漫天迷雾隐去了楼台,月色朦胧中,渡口显得迷茫难辨。
踏莎行郴州旅舍诗歌鉴赏
踏莎行郴州旅舍诗歌鉴赏
原文
踏莎行郴州旅舍
北宋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
桃源望断无寻处。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
砌成此恨无重数。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赏析】
上片写谪居中寂寞凄冷的环境。
开头三句,缘情写景,劈面推开一幅凄楚迷茫、黯然销魂的画面:漫天迷变隐去了楼台,月色朦胧中,渡口显得迷茫难辨。
“爱失楼台,月迷津渡。
”互文见义,不仅对句工整,也不只是状写景物,而是情景交融的佳句。
“失”、“迷”二字,既准确地勾勒出月下雾中楼台、津渡的模糊,又恰切地写出了作者无限凄迷的意绪。
“雾失”、“月迷”,皆为下句“望断”出力。
“桃源望断无寻处”。
词人站在旅舍观望应该已经很久了,他目寻当年陶渊明笔下的那块世外桃源。
桃源,其地在武陵(今湖南常德),离郴州不远。
词人由此生联想:即是“望断”,亦为枉然。
着一“断”字,让人体味出词人久伫苦寻幻想境界的怅惘目光及其失望痛苦心情。
踏莎行·郴州旅舍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踏莎行·郴州旅舍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踏莎行·郴州旅舍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原文:踏莎行·郴州旅舍宋代:秦观雾失楼台,月迷津渡。
桃源望断无寻处。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
砌成此恨无重数。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译文:雾失楼台,月迷津渡。
桃源望断无寻处。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暮霭沉沉,楼台消失在浓雾中,月色朦胧,渡口也隐匿不见。
望断天涯,理想中的桃花源也无处可寻。
怎能忍受得了在这春寒料峭时节,独居在孤寂的客馆,斜阳西下,杜鹃声声哀鸣!驿寄梅花,鱼传尺素。
砌成此恨无重数。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远方的友人的音信,寄来了温暖的关心和嘱咐,却平添了我深深的别恨离愁。
郴江啊,你本来是环绕着郴山奔流,为什么偏偏要流到潇湘去呢?注释:雾失楼台,月迷津渡。
桃源望断无寻处。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郴州:今属湖南。
雾失楼台:暮霭沉沉,楼台消失在浓雾中。
月迷津渡:月色朦胧,渡口迷失不见。
桃源望断无寻处:拼命寻找也看不见理想的桃花源。
桃源:语出晋陶渊明《桃花源记》,指生活安乐、合乎理想的地方。
无寻处:找不到。
可堪:怎堪,哪堪,受不住。
杜鹃:鸟名,相传其鸣叫声像人言“不如归去”,容易勾起人的思乡之情。
驿(yì)寄梅花,鱼传尺素。
砌(qì)成此恨无重数。
郴江幸自绕郴(chēn)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驿寄梅花:这里作者是将自己比作范晔,表示收到了来自远方的问候。
鱼传尺素:这里表示接到朋友问候的意思。
砌:堆积。
无重数:数不尽。
幸自:本自,本来是。
为谁流下潇湘去:为什么要流到潇湘去呢?意思是连郴江都耐不住寂寞何况人呢?为谁:为什么。
潇湘,潇水和湘水,是湖南境内的两条河流,合流后称湘江,又称潇湘。
赏析:词的上阕在写景物,“雾失楼台,月迷津渡”一出语便已入哀景之中,从后句“桃园望断无寻处”可以想到,楼台、津渡都是因情所设之景,可能现实中并不存在。
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赏析
他四十八岁时,被撤职流放到郴[chēn]州(在今湖南省郴县)。这首词寄居的客舍向外望去。看到的只是一片朦胧。漫天的雾气遮掩住周围的楼阁,暗淡的月光,使河边的渡口(津渡)也变得模糊难认了。至于那个被晋朝诗人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所描绘的“世外桃源”,那个与世隔绝的理想的乐土,他费尽了眼力(望断),怎么也看不到。作者为什么要寻找桃源呢?一来,据说这个世外桃源就在武陵郡,它和郴州同属于今天的湖南省,寻找桃源出于地理上的联想。二来,据说那个世外桃源是秦朝的老百姓由于不满社会动乱而找到的避难的地方,那里没有暴政,人民可以安居乐业。作者寻找桃源,表明他向往那个理想的乐土,也就透露了他对现实状况的不满。作者在词的头三句所描绘的,就是这样一个迷茫的、使人希图逃避的环境。
接下去,作者告诉我们,他身边既无亲人又无好友,这时的季节虽已到了春天,但天气并未转暖,阵阵逼人的寒气使他难以出屋,他只得只身闷居在异乡孤单单的客舍里:在夕阳残照的暮色之中,偏偏不断传来杜鹃鸟那好似叫人“不如归去”的凄惨的叫声。此情此景,使他感到今人窒息的苦闷。“可堪”,是哪里受得住的意思。“可堪”二字突出了他这种难以忍受的心情,并且把以上景色涂上了浓重的凄苦的感情色彩。
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译文及鉴赏
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译文及鉴赏《踏莎行·郴州旅舍》是由秦观所创作的,全词以委婉曲折的笔法,抒写了失意人的凄苦和哀怨的心情,流露了对现实政治的不满。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踏莎行·郴州旅舍》的译文及鉴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踏莎行·郴州旅舍》宋代:秦观雾失楼台,月迷津渡。
桃源望断无寻处。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
砌成此恨无重数。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踏莎行·郴州旅舍》译文暮霭沉沉,楼台消失在浓雾中,月色朦胧,渡口也隐匿不见。
望断天涯,理想中的桃花源也无处可寻。
怎能忍受得了在这春寒料峭时节,独居在孤寂的客馆,斜阳西下,杜鹃声声哀鸣!远方的友人的音信,寄来了温暖的关心和嘱咐,却平添了我深深的别恨离愁。
郴江啊,你本来是环绕着郴山奔流,为什么偏偏要流到潇湘去呢?《踏莎行·郴州旅舍》注释踏莎行:词牌名。
郴(chēn)州:今属湖南。
雾失楼台:暮霭沉沉,楼台消失在浓雾中。
月迷津渡:月色朦胧,渡口迷失不见。
桃源望断无寻处:拼命寻找也看不见理想的桃花源。
桃源:语出晋陶渊明《桃花源记》,指生活安乐、合乎理想的地方。
无寻处:找不到。
可堪:怎堪,哪堪,受不住。
杜鹃:鸟名,相传其鸣叫声像人言“不如归去”,容易勾起人的思乡之情。
驿寄梅花:陆凯在《赠范晔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
”这里作者是将自己比作范晔,表示收到了来自远方的问候。
鱼传尺素:东汉蔡邕的《饮马长城窟行》中有“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 另外,古时舟车劳顿,信件很容易损坏,古人便将信件放入匣子中,再将信匣刻成鱼形,美观而又方便携带。
“鱼传尺素”成了传递书信的又一个代名词。
这里也表示接到朋友问候的意思。
砌:堆积。
无重数:数不尽。
郴江: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湖广》载:郴水在“州东一里,一名郴江,源发黄岑山,北流经此……下流会来水及自豹水入湘江。
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踏莎行秦观雾失楼台,月迷津渡。
桃源望断无寻处。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②,鱼传尺素③,砌成此恨无重数。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④流下潇湘去。
注:①由于新旧党争,秦观先贬杭州通判,再贬监处州酒税,最后又被人罗织罪名,贬徙郴州,并削去了所有的官爵和俸禄。
这首词正是他寓居郴州旅舍时所写的。
②驿寄梅花:陆凯在《赠范晔诗》中有“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
”③鱼传尺素:《古诗》中有“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④为谁:为什么。
1.“砌成此恨无重数”一句,“砌”字使用精妙,请你谈谈“砌”字的表达效果。
(5分)2.王国维评价“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是一种“有我之境”,请结合诗句简要阐述。
(6分)3. 苏东坡最欣赏这首词的结尾两句,亲自把它写在扇面上,并叹曰:“少游已矣,虽万人何续!”这是为什么?请你替苏东坡谈一谈最欣赏的原因。
4.这首词上片写景,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
请简要分析。
(5分)5.“此恨无重数”是作者心中之语。
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恨”有哪几重。
(6分)【参考答案】1.(1)本句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一束束梅花,一封封书信,仿佛成了一块块砖石,层层垒起,以至于达到“无重数“的极限。
(1分)(2)一个“砌”字把不可言传的抽象的微妙的感情,变为具体形象的东西,给人一种直觉的感受,如砖石砌墙。
(2分)(3)同时也可以使人想象词人心中的积恨也如砖石垒成的城墙那般沉重坚实而无法消解。
(2分)2.(1)词人居住在寂寞的孤馆,料峭春寒不时袭来,杜鹃啼血之声凄厉无比,恰逢日暮时分,夕阳西下,郴州客馆其境不胜其悲。
(3分)(2)可堪,即不堪。
词人羁旅之身,感受此境,抒发了客居的寂寞孤单,游子的归思,遭逢贬谪的凄苦心情。
(3分)3.流水本无情,可词人却故意责怪其不留情,不愿留下来陪伴词人渡过这寂寞难熬的日子,词人用拟人的手法,极其含蓄宛转地表达出内心的极度痛苦。
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原文、注释、译文及评析
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原文、注释、译文及评析原文:踏莎行--郴州旅舍 [37]宋秦观雾失楼台 [38] ,月迷津渡 [39] ,桃源望断无寻处 [40] 。
可堪孤馆闭春寒[41] ,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 [42] ,鱼传尺素 [43] ,砌成此恨无重数。
郴江幸自绕郴山 [44] ,为谁流下潇湘去?注释:[37]郴州:今属湖南,临近广东。
[38]雾失楼台:浓雾遮住了楼台。
[39]月迷津渡:夜月迷蒙,看不清渡口。
津,渡口。
[40]桃源:武陵(今湖南常德)有桃花源,秦观南贬时路过此地,曾作《点绛唇》,表示对仙境的向往。
[41]可堪:哪堪。
[42]驿寄梅花:陆凯曾寄梅与范晔,附诗云:“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43]鱼传尺素:指远方来信。
古乐府《饮马长城窟》:“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尺素,古以素绢为信笺,长约一尺,故名。
[44]幸自:本自,本来。
译文:暮霭沉沉,楼台消失在浓雾中,月色朦胧,渡口也隐匿不见。
望断天涯,理想中的桃花源也无处可寻。
怎能忍受得了在这春寒料峭时节,独居在孤寂的客馆,斜阳西下,杜鹃声声哀鸣!远方的友人的音信,寄来了温暖的关心和嘱咐,却平添了我深深的别恨离愁。
郴江啊,你本来是环绕着郴山奔流,为什么偏偏要流到潇湘去呢?评析:绍圣三年(1096),秦观从处州监税南贬郴州,岁暮抵郴,此词作于次年春日。
正是迭遭打击的忧患余生,故刻画羁愁,特为凄苦。
遣词命意,极见工力。
如“失”字、“迷”字都是使动用法,这对表现怅惘迷茫的情绪最为有力。
“可堪”两句,重笔渲染,词境一变而为凄厉。
一个“闭”字最能传出谪居者的孤寂心境。
“郴江”两句,无理而妙,突出了逐臣游子依恋故土的深心,因此博得苏轼的激赏。
作者简介:秦观(1049—1100),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高邮(今属江苏)人。
元丰八年(1085年)进士。
因苏轼荐,迁太常博士兼国史院编修官。
绍圣元年,以元祐党籍通判杭州,贬监处州酒税,南徙郴州、横州、雷州。
踏莎行·郴州旅舍原文及赏析
踏莎行·郴州旅舍原文及赏析踏莎行·郴州旅舍原文及赏析踏莎行·郴州旅舍朝代:宋代作者:秦观原文:雾失楼台,月迷津渡。
桃源望断无寻处。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
砌成此恨无重数。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译文雾迷蒙,楼台依稀难辨,月色朦胧,渡口也隐匿不见。
望尽天涯,理想中的桃花源,无处觅寻。
怎能忍受得了独居在孤寂的客馆,春寒料峭,斜阳西下,杜鹃声声哀鸣!远方的友人的音信,寄来了温暖的关心和嘱咐,却平添了我深深的别恨离愁。
郴江啊,你就绕着你的郴山流得了,为什么偏偏要流到潇湘去呢?注释津渡:渡口。
可堪:那堪。
驿寄梅花:陆凯在《赠范晔诗》中有“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
”鱼传尺素:《古诗》中有“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幸自:本自,本来是。
为谁:为什么。
赏析:此词为作者绍圣四年(1097)作者因坐党籍连遭贬谪于郴州旅店所写。
表达了失意人的凄苦和哀怨的心情,流露了对现实政治的不满。
绍圣四年,作者因新旧党争先贬杭州通判,再贬监州酒税,后又被罗织罪名贬谪郴州,削去所有官爵和俸禄;又贬横州,此词作于离郴前,写客次旅舍的感慨。
元祐六年七月,苏轼受到贾易的弹劾。
秦观从苏轼处得知自己亦附带被劾,便立刻去找有关台谏官员疏通。
秦观的失态使得苏轼兄弟的政治操行遭到政敌的攻讦,而苏轼与秦观的.关系也因此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有人认为,这首《踏莎行》的下阕,很可能是秦观在流放岁月中,通过同为苏门友人的黄庭坚,向苏轼所作的曲折表白。
秦观词《踏莎行·郴州旅舍》原文鉴赏
秦观词《踏莎行·郴州旅舍》原文鉴赏秦观词《踏莎行·郴州旅舍》原文鉴赏秦观(1049-1100),字少游,一字太虚,汉族,北宋高邮(今江苏省高邮市)人,别号邗沟居士,学者称其淮海居士。
北宋文学家、词人,被尊为婉约派一代词宗。
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进士。
代表作品:《鹊桥仙》《淮海集》《淮海居士长短句》曾任太学博士(即国立大学的教官)、秘书省正字、国史院编修官。
政治上倾向旧党,哲宗时“新党”执政,被贬为监处州酒税,徙州,编管横州,又徙雷州,至藤州而卒。
他与黄庭坚、晁补之、张耒号称为“苏门四学士”,颇得苏轼赏识。
秦观生性豪爽,洒脱不拘,溢于文词。
他十五岁丧父,自幼研习经史兵书。
踏莎行·州旅舍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江幸自绕山,为谁流下潇湘去?注释①津渡:渡口。
②可堪:那堪。
③驿寄梅花:陆凯在《赠范晔诗》中有“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
”④鱼传尺素:《古诗》中有“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⑤幸自:本自,本来是。
⑥为谁:为什么。
译文雾迷蒙,楼台依稀难辨,月色朦胧,渡口也隐匿不见。
望尽天涯,理想中的桃花源,无处觅寻。
怎能忍受得了独居在孤寂的客馆,春寒料峭,斜阳西下,杜鹃声声哀鸣!远方的友人的音信,寄来了温暖的关心和嘱咐,却平添了我深深的别恨离愁。
江啊,你就绕着你的山流得了,为什么偏偏要流到潇湘去呢?背景此词为作者绍圣四年(1097)作者因坐党籍连遭贬谪于州旅店所写。
表达了失意人的凄苦和哀怨的心情,流露了对现实政治的不满。
绍圣四年,作者因新旧党争先贬杭州通判,再贬监州酒税,后又被罗织罪名贬谪州,削去所有官和俸禄;又贬横州,此词作于离前,写客次旅舍的感慨。
元祐六年七月,苏轼受到贾易的弹劾。
秦观从苏轼处得知自己亦附带被劾,便立刻去找有关台谏官员疏通。
秦观的失态使得苏轼兄弟的政治操行遭到政敌的攻讦,而苏轼与秦观的关系也因此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古词《踏莎行-郴州旅舍》(作者秦观)原文全文、诗意赏析及意思翻译
踏莎行·郴州旅舍秦观[宋代]雾失楼台,月迷津渡。
桃源望断无寻处。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
砌成此恨无重数。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标签婉约、宋词三百首、思念、孤独、高中古诗译文雾迷蒙,楼台依稀难辨,月色朦胧,渡口也隐匿不见。
望尽天涯,理想中的桃花源,无处觅寻。
怎能忍受得了独居在孤寂的客馆,春寒料峭,斜阳西下,杜鹃声声哀鸣!远方的友人的音信,寄来了温暖的关心和嘱咐,却平添了我深深的别恨离愁。
郴江啊,你就绕着你的郴山流得了,为什么偏偏要流到潇湘去呢?注释郴州:今属湖南。
雾失楼台:暮霭沉沉,楼台消失在浓雾中。
月迷津渡:月色朦胧,渡口迷失不见。
桃源望断无寻处:拼命寻找也看不见理想的桃花源。
桃源:语出晋陶渊明《桃花源记》,指生活安乐、合乎理想的地方。
无寻处:找不到。
可堪:怎堪,哪堪,受不住。
杜鹃:鸟名,相传其鸣叫声像人言“不如归去”,容易勾起人的思乡之情。
驿寄梅花:这里作者是将自己比作范晔,表示收到了来自远方的问候。
鱼传尺素:这里表示接到朋友问候的意思。
砌:堆积。
无重数:数不尽。
幸自:本自,本来是。
为谁流下潇湘去:为什么要流到潇湘去呢?意思是连郴江都耐不住寂寞何况人呢?为谁:为什么。
潇湘,潇水和湘水,是湖南境内的两条河流,合流后称湘江,又称潇湘。
赏析上片写谪居中寂寞凄冷的环境。
开头三句,缘情写景,劈面推开一幅凄楚迷茫、黯然销魂的画面:漫天迷雾隐去了楼台,月色朦胧中,渡口显得迷茫难辨。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
”互文见义,不仅对句工整,也不只是状写景物,而是情景交融的佳句。
“失”、“迷”二字,既准确地勾勒出月下雾中楼台、津渡的模糊,又恰切地写出了作者无限凄迷的意绪。
“雾失”、“月迷”,皆为下句“望断”出力。
“桃源望断无寻处”。
词人站在旅舍观望应该已经很久了,他目寻当年陶渊明笔下的那块世外桃源。
桃源,其地在武陵(今湖南常德),离郴州不远。
词人由此生联想:即是“望断”,亦为枉然。
踏莎行秦观鉴赏
踏莎行秦观鉴赏踏莎行秦观鉴赏引导语:宋代词人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词境,最为凄婉。
至“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则变而凄厉矣。
下面是原文鉴赏,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踏莎行⑴·郴州旅舍⑵【原文】秦观雾失楼台⑶,月迷津渡⑷,桃源望断无寻处⑸。
可堪孤馆闭春寒⑹,杜鹃声里斜阳暮⑺。
驿寄梅花⑻,鱼传尺素⑼,砌成此恨无重数⑽。
郴江幸自绕郴山⑾,为谁流下潇湘去⑿?【注释】⑴踏莎行:词牌名。
⑵郴(chēn)州:今属湖南。
⑶雾失楼台:暮霭沉沉,楼台消失在浓雾中。
⑷月迷津渡:月色朦胧,渡口迷失不见。
⑸桃源望断无寻处:拼命寻找也看不见理想的桃花源。
桃源:语出晋陶渊明《桃花源记》,指生活安乐、合乎理想的地方。
无寻处:找不到。
⑹可堪:怎堪,哪堪,受不住。
⑺杜鹃:鸟名,相传其鸣叫声像人言“不如归去”,容易勾起人的思乡之情。
⑻驿寄梅花:陆凯在《赠范晔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
”这里作者是将自己比作范晔,表示收到了来自远方的问候。
⑼鱼传尺素:东汉蔡邕的《饮马长城窟行》中有“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 另外,古时舟车劳顿,信件很容易损坏,古人便将信件放入匣子中,再将信匣刻成鱼形,美观而又方便携带。
“鱼传尺素”成了传递书信的又一个代名词。
这里也表示接到朋友问候的意思。
⑽砌:堆积。
无重数:数不尽。
⑾郴江: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湖广》载:郴水在“州东一里,一名郴江,源发黄岑山,北流经此……下流会来水及自豹水入湘江。
”幸自:本自,本来是。
⑿为谁流下潇湘去:为什么要流到潇湘去呢?意思是连郴江都耐不住寂寞何况人呢?为谁:为什么。
潇湘,潇水和湘水,是湖南境内的两条河流,合流后称湘江,又称潇湘。
【白话译文】雾迷蒙,楼台依稀难辨,月色朦胧,渡口也隐匿不见。
望尽天涯,理想中的桃花源,无处觅寻。
怎能忍受得了独居在孤寂的客馆,春寒料峭,斜阳西下,杜鹃声声哀鸣!远方的友人的音信,寄来了温暖的关心和嘱咐,却平添了我深深的别恨离愁。
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原词、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原词、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导读: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原词、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原词】:踏莎行秦观雾失楼台,月迷津渡。
桃源望断无寻处。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②,鱼传尺素③,砌成此恨无重数。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④流下潇湘去。
【注释】:①由于新旧党争,秦观先贬杭州通判,再贬监处州酒税,最后又被人罗织罪名,贬徙郴州,并削去了所有的官爵和俸禄。
这首词正是他寓居郴州旅舍时所写的。
②驿寄梅花:陆凯在《赠范晔诗》中有“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
”③鱼传尺素:《古诗》中有“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④为谁:为什么。
【翻译】:夜雾如厚重的帷帘把楼台掩蔽,月亮迷失方向我找不到渡口的痕迹。
我极目远望,桃源仙境你在哪里?怎忍受,孤寂的客馆在春日寒风中紧闭,还有杜鹃的哀啼,斜阳无声地落去……驿站转给我友人馈赠的梅花,驿使捎来的是亲人的信息――如今却堆砌成无法数得清的离愁别绪。
郴江呵,你生来就围绕着郴山,为什么――竟向潇湘水流去?【赏析】:《踏莎行・郴州旅舍》是宋代词人秦观的作品。
此词大约作于绍圣四年(1097)春三月作者初抵郴州之时。
词人因党争遭贬,远徒郴州(今属湖南),精神上倍感痛苦。
词写客次旅舍的感慨:上片写谪居中寂寞凄冷的环境;下片由叙实开始,写远方友人殷勤致意、安慰。
全词以委婉曲折的笔法,抒写了失意人的凄苦和哀怨的心情,流露了对现实政治的不满。
上片写人生的悲伤。
起三句写向往的美好地方渺不可寻,“可堪”两句写自己所处之地:驿馆孤单,周围是春寒日暮,杜鹃哀鸣,以自己凄凉的处境与所向往的美好地方相对比,更加深了处境的可伤,人生的可悲。
下片写客地思乡。
起三句写远方亲朋寄来的礼物与书信,本来极可宝贵,却又给自己带来无限的离恨,“砌”字化抽象为具体,表现离恨的积累与坚固。
最后词人发出苦闷的呼喊:郴江本来绕着郴山,为谁又流下湘江去,而不陪伴我解除这寂寞的离愁呢?无理的发问,深刻地表现了离愁的深重【阅读训练】:(1).“砌成此恨无重数”一句,“砌”字使用精妙,请你谈谈“砌”字的表达效果。
《踏莎行郴州旅舍》阅读鉴赏
秦观(1049-1100),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北宋著名词人,被尊为婉约派一代词宗。
宋哲宗时“新党”执政,由于新旧党争,秦观以旧党先贬杭州通判,再贬监处州酒税,最后又被人罗织罪名,贬徙郴州。
秦观于绍圣四年(1097)春三月作者初抵郴州,寓居郴州旅舍,心中感慨万千,写下了《踏莎行·郴州旅舍》,抒发了对贬谪的不满及怨恨,流露了对现实政治的不满。
踏莎行秦观雾失楼台,月迷津渡。
桃源望断无寻处。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注①津渡:渡口。
②可堪:那堪。
③驿寄梅花:陆凯在《赠范晔》中有“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
”④鱼传尺素:《古诗》中有“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⑤幸自:本自,本来是。
⑥为谁:为什么。
【参考译文】层层浓雾遮住了楼台,朦胧月色认不清渡口,天涯望断也难寻桃源在何处?谁能忍受寂寞客舍的料峭春寒,杜鹃声声一天又到黄昏晚暮。
驿站转寄来的梅花,还有远方捎来的家书,在我心中堆砌成无穷愁苦。
郴江本就围绕着郴山,如今是为谁流下潇湘去。
这首词为词人于绍圣四年(1097)被贬谪郴州途中抒写羁旅愁情之作。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
桃源望断无寻处”楼台在漫天迷雾中消隐,渡口在朦胧月色中迷茫难辨。
开头三句写雾气弥漫,月色朦胧,让人看不清楼台,望不到津渡,更找不到当年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这句正面实写词人羁旅客馆的生活:怎能忍受孤寂的旅馆,紧紧封闭于春寒之中,在杜鹃阵阵悲鸣中,惨淡夕阳正徐徐落下。
词的上片主要以写景为主,运用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将雾失的“楼台”、月迷的“津渡”、无寻处的“桃源”等虚景和封闭的“孤馆”、悲鸣的“杜鹃”、惨淡的“斜阳”等实景有机结合起来,表现了词人屡遭贬谪的怅惘之情和对前途的渺茫之感。
王国维曾评价“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是一种“有我之境”。
古诗《踏莎行·郴州旅舍》赏析
古诗《踏莎行·郴州旅舍》赏析踏莎行·郴州旅舍[宋]秦观雾失楼台,月迷津渡。
桃源望断无寻处。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
砌成此恨无重数。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作者简介秦观(1049-1100)字太虚,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
汉族,北宋高邮(今江苏)人,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
秦观一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
秦观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
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
秦观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
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
注释踏莎行:词牌名。
郴(chēn)州:今属湖南。
雾失楼台:暮霭沉沉,楼台消失在浓雾中。
月迷津渡:月色朦胧,渡口迷失不见。
桃源望断无寻处:拼命寻找也看不见理想的桃花源。
桃源:语出晋陶渊明《桃花源记》,指生活安乐、合乎理想的地方。
无寻处:找不到。
可堪:怎堪,哪堪,受不住。
杜鹃:鸟名,相传其鸣叫声像人言“不如归去”,容易勾起人的思乡之情。
驿寄梅花:陆凯在《赠范晔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这里作者是将自己比作范晔,表示收到了来自远方的问候。
鱼传尺素:东汉蔡邕的《饮马长城窟行》中有“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另外,古时舟车劳顿,信件很容易损坏,古人便将信件放入匣子中,再将信匣刻成鱼形,美观而又方便携带。
“鱼传尺素”成了传递书信的又一个代名词。
这里也表示接到朋友问候的意思。
砌:堆积。
无重数:数不尽。
郴江: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湖广》载:郴水在“州东一里,一名郴江,源发黄岑山,北流经此……下流会来水及自豹水入湘江。
”幸自:本自,本来是。
为谁流下潇湘去:为什么要流到潇湘去呢?意思是连郴江都耐不住寂寞何况人呢?为谁:为什么。
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原文赏析
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原文赏析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原文赏析《踏莎行·州旅舍》是宋代词人秦观的作品。
此词大约作于绍圣四年(1097)春三月作者初抵州之时。
词人因党争遭贬,远徒州(今属湖南),精神上倍感痛苦。
词写客次旅舍的感慨:上片写谪居中寂寞凄冷的环境;下片由叙实开始,写远方友人殷勤致意、安慰。
全词以委婉曲折的笔法,抒写了失意人的凄苦和哀怨的心情,流露了对现实政治的不满。
踏莎行·州旅舍秦观雾失楼台,月迷津渡。
桃源望断无寻处。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
砌成此恨无重数。
江幸自绕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赏“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写夜雾笼罩一切的凄凄迷迷的世界:楼台茫茫大雾中消失;渡口被朦胧的月色所隐没;那当年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更是云遮雾障,无处可寻了。
当然,这是作者意想中的景象,因为紧接着的两句是“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词人闭居孤馆,只有想象中才能看得到“津渡”。
而从时间上来看,上句写的是雾蒙蒙的月夜,下句时间又倒退到残阳如血的黄昏时刻。
由此可见,这两句是实写诗人不堪客馆寂寞,而头三句则是虚构之景了。
这里词人运用因情造景的手法,景为情而设,意味深长。
“楼台”,令人联想到的是一种巍峨美好的`形象,而如今被漫天的雾吞噬了:“津渡”,可以使人产生指引道路、走出困境的联想,而如今朦胧夜色中迷失不见了开头三句,分别下了“失”、“迷”、“无”三个否定词,接连写出三种曾经存过或人们的想象中存过的事物的消失,表现了一个屡遭贬谪的失意者的怅惘之情和对前途的渺茫之感。
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两句则开始正面实写词人旅州客馆不胜其悲的现实生活。
一个“馆”字,已暗示旅之愁。
说“孤馆”则进一步点明客舍的寂寞和客子的孤单。
而这座“孤馆”又紧紧封闭于春寒之中,置身其间的词人其心情之凄苦就可想而知了。
此时此刻,又传来杜鹃的阵阵悲鸣;那惨淡的夕阳正徐徐西下,这景象益发逗引起词人无穷的愁绪。
秦观《踏莎行》赏析
秦观《踏莎行》赏析引导语:秦观的《踏莎行》,此词为作者绍圣四年(1097)作者因坐党籍连遭贬谪于郴州旅店所写。
表达了失意人的凄苦和哀怨的心情,流露了对现实政治的不满。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这首诗的原文赏析,与大家分享阅读学习。
踏莎行·郴州旅舍朝代:宋代作者:秦观原文:雾失楼台,月迷津渡。
桃源望断无寻处。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
砌成此恨无重数。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译文雾迷蒙,楼台依稀难辨,月色朦胧,渡口也隐匿不见。
望尽天涯,理想中的桃花源,无处觅寻。
怎能忍受得了独居在孤寂的客馆,春寒料峭,斜阳西下,杜鹃声声哀鸣!远方的友人的音信,寄来了温暖的关心和嘱咐,却平添了我深深的别恨离愁。
郴江啊,你就绕着你的郴山流得了,为什么偏偏要流到潇湘去呢?注释津渡:渡口。
可堪:那堪。
驿寄梅花:陆凯在《赠范晔诗》中有“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
”鱼传尺素:《古诗》中有“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幸自:本自,本来是。
为谁:为什么。
赏析一:上片写谪居中寂寞凄冷的环境。
开头三句,缘情写景,劈面推开一幅凄楚迷茫、黯然销魂的画面:漫天迷雾隐去了楼台,月色朦胧中,渡口显得迷茫难辨。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
”互文见义,不仅对句工整,也不只是状写景物,而是情景交融的佳句。
“失”、“迷”二字,既准确地勾勒出月下雾中楼台、津渡的模糊,又恰切地写出了作者无限凄迷的意绪。
“雾失”、“月迷”,皆为下句“望断”出力。
“桃源望断无寻处”。
词人站在旅舍观望应该已经很久了,他目寻当年陶渊明笔下的那块世外桃源。
桃源,其地在武陵(今湖南常德),离郴州不远。
词人由此生联想:即是“望断”,亦为枉然。
着一“断”字,让人体味出词人久伫苦寻幻想境界的怅惘目光及其失望痛苦心情。
他的《点绛唇》,诸本题作“桃源”。
词中“尘缘相误,无计花间住。
”写的当是同样的心情。
“桃源”是陶渊明心目中的避乱胜地,也是词人心中的理想乐土,千古关情,异代同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踏莎行·郴州旅舍》赏析
闽南师范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13物本非吴培炼绍圣初年,旧党遭到清洗,秦观也受到牵连。
被贬官监处州酒税,远谪郴州,又谪雷州。
徽宗时被赦还,但是在滕州就去世了。
回想少游晚年,唯凄凉二字而已。
此首词作于绍圣四年,时秦观被贬郴州。
词中流露出了作者流徙偏远之地的凄凉失望,和思念家乡的伤感惆怅之情。
词的上阕在写景物,“雾失楼台,月迷津渡”一出语便已入哀景之中,从后句“桃园望断无寻处”可以想到,楼台、津渡都是因情所设之景,可能现实中并不存在。
是由词人内心的不被人理解的情怀,无处宣泄所生出无人问津之感。
桃花一语又让人联想到了桃花源记一文,诗人人也正是想表达出一种离世厌俗的情感。
常常文人在政治上不得志后的第一反应大多数也是出世,出离。
浸淫于佛道的太虚,更是如此。
在其稍晚些的作品《宁浦书事》中就提到了“我岂更求荣达”之语。
在《反初》中也流露出了对田园隐居生活的向往。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则又将情景拉入到了悲凉之谷底,可堪孤馆和一个寒字,写尽了词人心中的孤苦凄凉,杜鹃啼血,本就凄凉又怎堪残阳日暮。
自古日暮是归途,词人或许是在感叹自己生命将暮,或许在感叹仕途将暮。
独在异乡,偏听子规,子规子规,何时子归。
诗人或许又在感叹自己离别亲人,远离家乡的哀愁吧。
在《题郴阳道中一
古寺壁》中,少游哀叹“行人到此无肠断,问尔黄花知不知”,“北客念家浑不睡,荒山一夜雨吹风”从景物之凄凉,过渡到了内心之凄凉。
在《宁浦书事》“骨肉未知消息,人生到此何堪”一语中,他更加直白地流露出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感。
有理由相信,词人此时听到子规啼夜的心情是无比惆怅的,加上孤苦一人,念及家乡也是情理之中。
词的下阕在主要在抒发对家人的思念和不满党争的呐喊。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可以猜想这是在被贬后的他在和苏门友人之间的书信往来。
可能是他还在做最后的挣扎,也可能是他在申辩,也可能是他在向他们反思自己幼稚的政治思想,乞求得到他们的原谅。
但可能都是徒劳无功,否则又怎么会“此恨无重数”呢。
往来书信之多,人们的责备之重,都被一个砌字体现得淋漓尽致。
砌字又写出了自己内心心情的凝重,真可谓是点睛之笔,足以体现出少游高超的诗词创作水平。
同时也说明了,少游情感细腻的特点。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词人借郴江自喻,发问着“本来生活在自己安乐的家乡故土,和郴山终日相伴,究竟是为了谁而背井离乡?”借着郴江自怨自艾,发出对信而见疑,忠而被谤的无力抗争,对先前选择的仕途的黯淡表示无奈,对之前入世选择的深刻追悔。
正所谓“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本句和前作”林梢一抹青如画“比起来,多了更多的凝重和凄凉之感。
从此之后,少游诗词也渐露凄凉伤感之风。
少游后诗常发出”纵复玉关生入,何殊死葬蛮夷“之类的哀
挽之叹。
每念及此,心中难免一沉。
昔日西园多情才子,今日拄杖和影老翁。
哀哉哀哉。
想到此,发觉柳永是幸运的,至少他不再有仕途上的牵挂和羁绊。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少游的晚年,有了太多的凄苦,加之情感细腻的他,又怎么能够承受。
花原自怯,岂奈狂飚?柳本多愁,何禁骤雨!
总的来看,本词透露着凄凉与凝重之感,其间又好似夹杂着一股幽恨。
体现出了词人对家乡的思念情怀,对官场仕途的失望。
2015.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