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数学三年级上册24时计时法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数学三年级上册《24时计时法》教学反思(精选11篇)

数学三年级上册《24时计时法》教学反思(精选11篇)

数学三年级上册《24时计时法》教学反思数学三年级上册《24时计时法》教学反思(精选11篇)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我们的教学经验,那要怎么写好教学反思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数学三年级上册《24时计时法》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数学三年级上册《24时计时法》教学反思篇1(一)导入趣味化,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数学的起点是培养学生以数学的眼光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增强应用意识。

在课开始时,我先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然后猜猜我喜欢的电视节目,然后抛出问题,问:新闻联播是什么时候开始播放的,有的说是晚上7时,有的说的19时,然后让学生讨论晚上7时和19时的关系,引出24时计时法。

这样的引入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更调动了学生学习24时计时法的积极性。

为学习接下去的内容打下了基础。

(二)设置启示性的问题,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

在学生初步接触24时计时法后,教师设置了一系列富有启示性的问题:如出示19时后问学生你还在哪里见过这样的计时法;为什么用这样的计时法;什么是24时计时法;24时计时法和普通计时法有什么区别等等,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探索,使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积极状态,把学生学习的权利真正的交给了学生。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充分体验24时。

在学生了解了24时计时法后,为了让学生更充分地理解24时,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24时的过程:让我们一起来度过这一天吧。

0时,夜静悄悄的,同学们这时都早已经进入了甜蜜的梦乡。

(时针继续移动)天渐渐的亮了,这时我们也该起床上学了。

……这样边演示边讲解,不仅让学生了解了24时(一天)的过程,而且让学生更深的理解了什么是24时计时法。

(四)数学生活化,知识在实践中得到升华。

在计算经过时间的环节中,我可以打破教材,放手让学生自己课前先去调查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在教学时先让学生战士自己的调查结果,然后计算自己喜欢的节目播放的时间,这样计算经过时间这一教学内容就在学生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解决了。

2023最新-24时计时法教学反思(优秀7篇)

2023最新-24时计时法教学反思(优秀7篇)

24时计时法教学反思(优秀7篇)在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的今天,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反思意为自我反省。

反思要怎么写呢?这次为您整理了7篇《24时计时法教学反思》,如果能帮助到亲,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时计时法教学反思篇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通过游戏展现在孩子面前,人的创造才能也常常在游戏中表现出来,没有游戏也就没有充分的智力发展。

”用游戏导入新课,可使数学知识在游戏中愉快地、自然地被学生所接受和理解。

上课开始,设计了老师说时间,学生用动作表示时间的游戏,这样不仅唤起了学生对时间的回忆,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

直观演示与动手操作相结合。

重视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本设计通过的直观演示,以及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理解时间与时刻的意义及12时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联系。

通过例题进行比较,使学生明确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间比较简明、方便,经历由直观到抽象的过程,渗透比较的数学思想。

注重从日常生活的各个场景入手,加深对24时计时法的理解和掌握。

24时计时法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

应用,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

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整节课以“一天”为主线,贯穿始终。

出示主题图展示生活中的一天;通过春节晚会倒计时,了解一天的开始;探究一天有多少个小时。

从生活中梳理出数学知识,既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能帮助他们提高学以致用的能力。

当然,在本课的教学中,也存在了不足,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1、课前的“备”学生做得不太到位。

2、师生间的互动效果不够。

3、教学评价太少。

总之,本课的教学感触极深,我想,作为新课程的实施者,应在课改理念的正确引导下,不断探索,不断反思,使自己逐渐成长起来。

时计时法教学反思篇二《24时计时法》是学生在学完时分秒后学习的,因为时间方面的知识比较抽象,因此上完《24时计时法》一课后,看到同学们的表现,再看一看检测的结果,回想这一节课的全过程,我有以下几点思考:一、以后教学中值得借鉴地方1、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让数学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

24时计时法》教学反思

24时计时法》教学反思

24时计时法》教学反思
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时、分有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

24时记时法的教学历来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虽说只有两个教学内容:区分12时记时法和24时记时法,并且能够对这两种记时法进行转换。

只因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因而学生难以掌握。

如何把抽象的问题转化成直观问题,是解决这节课的关键。

而学生熟悉的学具就是钟,我想还是从钟面入手,再结合本校上下课的时间,来组织学生进行自我构建24时记时认知,这样能引发学生积极探索兴趣,也能避免机械的互换练习,又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校8时到校,让学生把学具钟拨到8时,接着提问:晚上也有8时,怎样区分?揭示出表示时间段的词语。

进入24时记时法的教学,是在学具钟的外圈补上13、14这些时间。

提出下午的时间“在钟面怎么表示?”“几点上课,几点放学?”,让学生展开讨论。

没想到一节课结束了,学生学会简单计算24时的方法,还懂得按照计算结果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

我觉得,课堂就应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体验生活中数学和经历数学,凡是学生能做的教师决不去代替,才能够使学生真正将知识学会并运用于生活中。

让学生在知识充分展开的过程中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的直接经验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到了系统化,才能在课堂的小舞台展示学生们优美身姿,让学生学得既轻轻松松,又丰富多彩。

24时计时法教学反思

24时计时法教学反思

24时计时法教学反思一、对课题及其内容的反思:在教授24时计时法时,我发现学生们对于这一课题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

因此,在讲解24小时制的起源、应用背景和现实意义时,我利用了实际案例和图表数据,让学生们深入理解24小时制并充分认识其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另外,在讲解24小时制与12小时制的相互转换时,我结合了生动的图表数据和趣味性的猜谜游戏,既是让学生们能够亲身体验到二者之间的差别,也是使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课堂讨论中。

二、对教学过程的反思:在课堂教学中,我注意到了学生们的兴趣程度有所不同,有些同学对这一课题比较感兴趣,而有些同学则对此不太关心。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采取了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绘画制作、小组讨论和活动竞赛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个性化发展。

另外,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也发现有些同学存在着一定的时间观念困惑和记忆难度,因此,我特别强调了熟悉时钟读数和把握时间概念的重要性,同时逐步深入解释和演示12小时制与24小时制之间的相互转换,以便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时钟读数技巧。

三、对学生课堂练习及其作业的反思:在教学后,我针对学生们对于24小时制的理解情况和听课效果进行了课堂练习和作业布置。

在课堂练习中,我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和竞争机制,让学生们通过分组竞赛等活动方式来巩固和加深对24小时制的认识和掌握。

在布置作业方面,我特别强调并指导学生们课后再次自主练习,例如利用计算机或手机等工具来进行时钟读数训练,并定期检查和点评学生们的作业效果,以反哺课堂教学,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四、不足之处:在完成这一教学任务的过程中,我发现对于某些学生,我在讲解部分耗费过多的时间,导致后期应用和练习的时间不够充分。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要更加科学地分配讲解、应用和练习的时间,以致使课程更为丰富和实用。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有些同学的语言表达和听力能力并不太好,因此,在针对性措施上还需进一步精益求精;同时,我也要加强学生的反馈和评估机制,深度挖掘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变化,以不断优化教学效果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水平。

《24时计时法》教学反思

《24时计时法》教学反思

《24时计时法》教学反思1、我在讲本节课之前,创设两个同学约会的情境,使他们认识有时用普通计时法会发生误会,然后收集生活中两种不同的计时法,让学生认识到两者的区别。

在生活经验的铺垫下,学生学得轻松、自然、投入。

事实证明:知识来源于生活,用之于生活。

生活经验是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

2、在对两种计时法进行了初步探讨后,结合黑板上的分组板书。

让学生根据两种计时法的特征给它们起名字。

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令人惊讶,起的名字很形象,我也充分尊重了他们的想法。

为了进一步深入,我继续追问:“为什么12时计时法前面有汉字?而24时计时法前面不加汉字?”学生思维敏捷、思路开阔。

由于创设了一系列具有挑战性和探究性的问题情境,给学生提供了创造、思考的空间。

3、有效地利用了多媒体教学。

如:用一条直线把昨天、今天、明天的关系呈现出来,化抽象为直观,帮助学生理解了分界点。

又情景演示了一天24小时从夜里0时~中午12时~夜里12时的昼夜变化情况,形象、直观。

使学生进一步真切地感受到了时针走第一圈与第二圈时每个时刻与昼夜变化之间的对应关系,学生印象深刻。

充分体现了课程整合的优越性。

4、提供12时计时法与24时“找朋友”给两种计时法起名字、学生两人一组对口令……等活动,学生争先恐后,参与积极。

充分体现了学习的主体地位,同时在活动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精彩,令人惊喜。

5、由于本节课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知识。

有些学生平时观察、积累不够,对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还不能正确区分,容易出现20时就是8时的错误。

因此,应给学生课前更多的时间去观察、了解有关24时计时法的相关知识,逐步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能力和自学能力,让学生带着经验、知识来学习。

这样,才能便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互通有无、畅所欲言。

使学生成为向外喷洒知识的“水龙头”,而不是一个等待盛水的“容器”。

北京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24时计时法》2课时教学设计附反思

北京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24时计时法》2课时教学设计附反思

第八单元 24时计时法体现新课标的思想: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本单元教学时间的知识,是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天天都能接触到的。

在教学中组织学生搜集资料、观察、汇报、归纳整理掌握理解有关时间的知识。

教学目标:1、知道一日是24时,会用24世计时法表示时间。

2、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3、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时间的习惯,珍惜时间。

教学重点:1、认识24时计时法。

2、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间。

教学难点:会计算经过的时间。

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在观察、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发现不同时间表针的变化。

2、想像不同时间内表针样子的,学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间,掌握方法。

教学重点: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教学过程:一、引入:1、请你写出下面的时间三点15分 4:302、认识下面的时间。

二、新授:1、在我们的生活中不仅仅用这种方法表示时间你还知道怎样表示时间?2、出示7:00你知道是几点吗?是上午还是下午?我们很难判断出来?那怎么办呢?3、指导:24时计时法你知道一天十多长时间吗?为什么?一天时针转几圈?4、你还知道那些用24时计时法所表示的时间?5、在我们听新闻时是几点用24时怎样表示?6、你能说出12时计时的时间用24时表示吗?三、练习:1、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下午3时、上午10、晚上8时2、16时是下午几点?17时43分是下午几时几分?四、总结:你有什么收获?五、应用练习。

1、师生、生生互动。

2、拨时间、读时间、写时间(分工互动)3、24时计时法普通计时法六、作业:搜集、记录有关时间的知识,如:邮局早上几点上班,晚上几点下班。

教学反思: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积极的探索、自由交流,发现、掌握推算“经过时间”的思路和方法,会求经过时间。

2、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教学重点:会求经过时间。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汇报你搜集的各单位营业(时间)时刻表。

2、随学生汇报,老师做记录。

三年级数学上册《24时计时法》教学反思范文(通用3篇)

三年级数学上册《24时计时法》教学反思范文(通用3篇)

三年级数学上册《24时计时法》教学反思范文(通用3篇)作为一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我们的教学经验,那么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三年级数学上册《24时计时法》教学反思范文(通用3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三年级数学上册《24时计时法》教学反思124时计时法的认识是本单元教学的一个重难点,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会用24时计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发现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转换规律,并能正确的转换。

在此之前学生接触的都是普通计时法,之前学习的关于时间的知识也都是普通计时法的内容。

如何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产生混淆、并且学的轻松,需要我好好思考的一个地方。

因此在教学中,我注意了以下几点:一、导入生活化,唤起学生已有知识经验。

在教学一开始,我通过导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导入新课,让学生观察播放的时刻是几时,从而由普通计时法引出24时计时法,自然的进入学习状态。

再利用学生已知知识和生活经验,提出问题,你什么时候睡觉?你还能用不同的计时方法来表示这个时刻吗?让学生初步感知24时计时法,为后面学习作铺垫。

二、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机会,在探索中求知。

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是需要借助一定的工具的,不然很难凭空想出来。

因此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我充分利用电脑钟面模型这一动态演示,让学生回顾一天,通过几个学生熟悉的时间段,引导学生自然的用两种不同计时方法表示同一时刻,教师在适时总结一下。

再提出问题,说说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区别,学生自主探索观察,小组之间互相交流,得出结论,这样可以更好的记住本节课的知识点。

当然,本节课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在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转换的过程中,我没有说清楚普通计时法的表示要写清楚是上午还是下午,以至于有些学生在有24时计时法转换成普通计时法的时候,没有在普通计时法的前面标清楚是一天中的什么时刻,这点我在下次上课之前要好好的强调一下。

24时计时法听课反思

24时计时法听课反思

24时计时法听课反思一、以后教学中值得借鉴地方1、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让数学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

现实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到处存在着数学思想,关键是我们教师能否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去捕捉生活数学实例,为课堂教学服务。

这节课我在导入前先问学生:你每天从早到晚都干些什么?这样唤起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先引出普通计时法,然后观察电视节目预告说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时间?用学生非常感兴趣的电视节目预告表,引导学生说出在生活中还会用到另一种计时方法,即24时计时法。

与生活的联系及形象的展示使得学生初步对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记时法的有了很好的认识。

2、加强直观教学,激发学生直观形象思维降低认知难度。

在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变静为动,用活动的钟面,将24时的形成这个难点突破。

激发学生发言乐趣。

课堂中,课件的使用特别是那个一昼夜钟面变化过程(随着钟面的变化,夜色星星月亮逐步变淡,太阳慢慢升起,再到夜色星星月亮的过程),加深了学生对24时计时法的理解,降低认知难度。

3、设计有情景的练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在练习上我采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如:火车票上的时间,银行门上的营业时间,公路上小汽车的禁止通行时间等,让学生知道数学无处不在,处处要用到数学。

把新知识的应用,与生活紧密联系,使学生不觉得这是一种负担,而把它看成自身的需要,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在生活应用练习中感受成功的喜悦。

二、以后授课需要注意地方1、从备课的角度看,备学生备得不够充分。

学生在理解24时计时法上还有一定的难度,不能很快辩出24时计时法和普通计时法。

对于这方面,我要多加努力,不断反思自己的不足。

2、课件制作上有错误,课件演示钟表时速度快了学生没看清楚,以致影响下一环节学生的思考讨论交流活动。

3、学生活动时给予活动的时间不足。

4、练习的难易程度要针对不同学生分层设计,练习要加强对比性,让学生在对比中产生疑问从而加深理解与区别。

《24时计时法》教学反思2篇

《24时计时法》教学反思2篇

《24时计时法》教学反思2篇反思类型可有纵向反思、横向反思、个体反思和集体反思等,反思方法可有行动研究法、比较法、总结法、对话法、录相法、档案袋法等等。

下面是《24时计时法》教学反思范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24时计时法》教学反思一24时计时法在时间这部分知识中是一个教学难点,尤其是它与普通计时法之间的相互转化,学生在理解、表述的过程中容易产生混淆,怎样让学生在一节课学得轻松,知识点掌握得又好,因此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紧紧抓住24时记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异同,加深学生对24时记时法的理解,同时在教学中我注重内容生活化、活动化、大众化,网络信息化,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让更多的孩子喜欢数学,具体做法体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导入生活化,唤起学生已有知识经验。

数学的起点是培养学生以数学的眼光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增强应用意识,因此,我根据学生己有的生活知识(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导入新课,看新闻联播画面说说播放的时刻是几时?你可能在干什么?,从而由普通计时法引出24时计时法,自然进入学习状态。

再利用学生已知知识和生活经验,提出问题,你什么时候睡觉?你还能用不同的计时方法来表示这个时刻吗?让学生初步感知24时计时法,为后面学习作铺垫。

二、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机会,在探索中求知。

学生探索学习必须借助一定的工具,由直观演示,观察再到抽象的思维,分析进而得到结论,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电脑钟面模型这一动态演示,让学生回顾一天,通过几个学生熟悉的时间段,引导学生自然的用两种不同计时方法表示同一时刻,教师适时板书,然后再让学生观察板书,让学生直观地感知到两种不同的计时方法都能清楚地表示出一天中的不同时刻,教师不失时机地提出问题:看谁能最快发现他们之间有哪些区别与联系,学生通过网上操作、自主探究,发现问题,小组合作交流形式初探出两种计时法的记时特点,学生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质疑,解疑。

三、把数学知识网络化,使知识在信息学习中升华。

小学三年级数学《24时计时法》教学反思(二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24时计时法》教学反思(二篇)

小学数学《24时计时法》教学反思(一)一、从教学重点来看,效果还是不错的。

教学的重点抓的还是挺准的。

本课的重点使学生理解和发现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并能正确地把用24时计时法表示的时间与用普通计时法表示的时间进行互换。

在这点上我抓住重点,来进行教学,由学生得出结论,发挥了学生小组合作的精神和探究能力。

二、从练习的设计上看,巧妙、开放。

一个练习,多变,步步为营,由浅入深,解决方法也多样,给学生创造的、发散的空间。

而且从学生感兴趣的节目预告单进行两种计时法的互换,更是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另外,在评价上,这点我做得也很好,能及时给与适当评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也激发了。

这节课也有不足之处,我一上完就觉得效果不佳,自己好像一直没有进入状态,学生纪律很好,但却很严肃,使整节课学习气氛显得很紧张,这样学生就学得不轻松,效果也受到一定的影响。

再从从备课的角度看,备学生备得不够充分。

学生在理解24时计时法上还有一定的难度,不能很快辩出24时计时法和普通计时法。

在这一环节我应多加练习,发挥教学机智,从而让学生很好的掌握,但我没能做到。

对于这方面,我要多加努力,不断反思自己的不足。

总之,这节课的收获还是不少的,结合自己的反思,我对教案进行了修改,在课后给学生在难点重点上又补了一下。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要多加了解学生,关注学生。

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很好的接受知识,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小学数学《24时计时法》教学反思(二)今天的课堂,因为内容比较简单,所以,课堂非常顺利。

上课了,我先讲解昨日的节节清试卷。

本来不准备这一节开始就讲练习。

可是,不讲,没有办法对年月日中的平年闰年做以了结,于是,那就讲吧!在讲的过程中,有5个男生不听讲,我让他们搬着凳子坐到讲台前,我一眼就能看到的地方。

题讲完了,我准备再让学生做一遍,一会第3节,原题再来一遍,看有多少100分的。

这是第一次节节清,我给了基础分86分,明确告诉学生这是给你认真上课积极发言的奖励,你要做的就是努力把卷子上的14分得到,你就是100分。

北京版数学三年级上《24时计时法》教学反思

北京版数学三年级上《24时计时法》教学反思

北京版数学三年级上《24时计时法》教学反思1.营建一个和谐的课堂氛围。

在新课程标准差不多指出,学生的学习心理进展存在两个相互作用的过程,一方面是感受知觉思维、聪慧过程;另一方面是感受情绪意志、性格,后者是情感过程,是非智力活动,两者密不可分。

以往的教学只重视前者,忽视了后者,因此使多数学生感受学习是一件专门痛楚的情况,使课堂失去了对学生的吸引力,学生的学习是被迫的。

新课程强调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并把它作为一个专门重要的理念,而新型的师生关系落实在课堂上,第一应该给学生以自尊,让学生在拥有威严的环境下愉快地学习。

积极向上的学习情感、健康的人格,良好的行为品质,关于小学生来说这比学习数学知识更重要。

本节课的整个教学过程,师生间始终保持着一种朋友式的合作关系。

课堂气氛是和谐的、宽松的。

例如:老师和大伙儿一起来认识24小时记时法,行吗?你们觉得这位小朋友是一位称职的播音员吗?老师宽松的语言和语气,轻松的教学环境对学生是莫大的安慰和鼓舞。

学生健康向上的人格培养和良好行为的适应的养成就如此渗透到课堂教学的细微之处。

2.教学评判关注学生的进展,生生互动,鼓舞学生自主学习。

关注过程的形成性评判,面向以后、重在进展。

新课程改革强调评判重心逐步转向更多关怀学生求知的过程、探究的过程和努力的过程,关注学生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

在这堂课中,也包括在平常的教学中,我注意到,面对我的学生我不做指出不足的老师,而做能够关心与关怀他们的好朋友,用鼓舞的语言,关心他们树立信心,提供给学生探究的时刻和空间,促进学生努力后猎取成功。

教师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应努力转变教学方式,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第一应该从观赏每一个小孩,鼓舞每个小孩做起。

学生做好事,有进步要鼓舞,学生做错了,退步了,更应鼓舞,鼓舞其找出问题根源,重新迈进。

我想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鼓舞、唤醒和鼓舞。

3.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改编教材备课,上课。

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

北京版数学三年级《24时计时法》课堂教学反思

北京版数学三年级《24时计时法》课堂教学反思

北京版数学三年级《24时计时法》课堂教学反思北京版数学三年级《24时计时法》课堂教学反思在24时计时法的教学中,常常遇到同学们普遍存在着认识上模糊、应用上糊涂,以至在时间的计算问题上无从下手,不知所措。

于是我反复认真地分析教材,创造性的使用教材,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具体的教学目标与学习方法。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成功之处:一、在上课前,自制24时钟表,在教学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学具演示,学生很清楚地看出时针转动完一圈后,接着转第二圈的情形,自然地明白了24时的成因。

二、在上课开始,通过自学指导,提示学生要自学的内容,因为平时尝试教学的应用,学生能抓住重点,认真自学,为后面的.解决问题奠定了基础。

三、学生自学后,对学生进行检测,找两名学生到黑板上做,利用当堂生成的错误资源,让学生探究出错的原因,改错。

结合24时计时法的钟表教具,让学生对24时计法有了充分地认识和深刻的理解。

根据学生的讨论情况,老师适时地提示学生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在相互转化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同时也让学生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

四、当堂练习设计具有层次性和阶梯性,练习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互补优势与合作能力,让不同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不同的发展。

特别是数学游戏的设计,不仅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最大限度地挖掘出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

最后,让学生说出24时计时法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之中,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价值。

不足之处:一、24时计时法的教具出示的较晚一些,以至于部分学生不清楚第一圈的时刻和第二圈的时刻的区别,没能发挥到最大应用价值。

应及早出示,让学生读一下表盘,如从午夜1时一直读到中午的12时后,下面的1时就直接读作13时,2时读作14时,以此类推。

读到午夜12时就读作24时,这就是24时计时法。

二、自学指导中的内容没有设计到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区分,自学完成后,有一部分学生对两种计时方法存在模糊认识。

北京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24时计时法》教学反思

北京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24时计时法》教学反思

北京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24时计时法》教学反思一、导入兴趣化,激起先生的学习积极性。

数学的终点是培育先生以数学的目光从理想生活中发现效果、处置效果、增强应意图识。

在课末尾时,我先让先生说说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然后猜猜我喜欢的电视节目,然后抛出效果,问:旧事联播是什么时分末尾播放的,有的说是早晨7时,有的说的19时,然后让先生讨论早晨7时和19时的关系,引出24时计时法。

这样的引入不只生动了课堂气氛,更调动了先生学习24时计时法的积极性。

为学习接下去的内容打下了基础。

二、设置启示性的效果,使先生积极自动地探求新知。

在先生初步接触24时计时法后,教员设置了一系列富有启示性的效果:如出示19时后问先生你还在哪里见过这样的计时法;为什么用这样的计时法;什么是24时计时法;24时计时法和普通计时法有什么区别等等,让先生自己去思索,去探求,使先生的思想不时处于积极形状,把先生学习的权益真正的交给了先生。

三、应用多媒体技术,让先生充沛体验24时。

在先生了解了24时计时法后,为了让先生更充沛地了解24时,应用多媒体课件演示24时的进程:让我们一同来渡过这一天吧。

0时,夜闹哄哄的,同窗们这时都早曾经进入了甘美的梦乡。

〔时针继续移动〕天渐渐的亮了,这时我们也该起床上学了。

这样边演示边解说,不只让先生了解了24时〔一天〕的进程,而且让先生更深的了解了什么是24时计时法。

四、数先生活化,知识在实际中失掉升华。

在计算经过时间的环节中,我可以打破教材,放手让先生自己课前先去调查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的末尾时间和完毕时间,在教学时先让先生战士自己的调查结果,然后计算自己喜欢的节目播放的时间,这样计算经过时间这一教学内容就在先生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处置了。

同时还使先生充沛地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充溢着数学,促使先生以积极的心态投退学习,在实际活动中了解知识、稳固知识,树立起学好数学、用好数学的看法。

24计时法的教学反思

24计时法的教学反思

24计时法的教学反思
24计时法的教学反思
《24时计时法》这节课,是学生在学完时分秒后学习的,因为时间方面的知识比较抽象,是“时间”这部分知识的一个难点。

“24时计时法”,是一个比较接近实际生活而又有趣的教材。

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于普通的计时法比较熟练,而“24时计时法”是交通,运输等部门通用的时间。

教学的起点是培养学生以数学的眼光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增强应用意识。

《24计时法练习课》教学反思
三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比较关注自己周围有趣的事物。

因此,应紧密结合学生身边的事物,选取生动有趣、与儿童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开展数学活动,使学生初步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丰富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和体验。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以自己一天的作息时间为教学资源,通过画面的形式呈现出来,学生感到亲切有趣,既拉近了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距离,又拉近了老师与学生的心理距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版数学三年级上册24时计时法教学反思
北京版数学三年级上册24时计时法教学反思
24时计时法是在学生认识“时、分、秒”和“年、月、日”的基础上学习的由于学生平时很少使用24时计时法,因此在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间时,往往不太习惯。

以往的教学中,教师过分的注重讲解两种计时法的换算,没有重视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来发现两种计时法的关系发现规律,直接告诉了学生什么是24时计时法出现的必要性。

因此,在本节课上,我力图通过创设一些情境,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时间。

通过为学生创设自主建构知识的活动和思考空间,直观演示、观察操作等方法,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表象,理解24时计时法。

最后利用学生喜欢游戏的特点,将知识寓于游戏中,同时强化了“0时”,突出重难点,使学生进一步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成功之处:
1、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

课堂上,我从与学生的亲切谈话开始走进新课,在与学生的共同探讨、平等交流中进行新课,在生动有趣的游戏活动中结束新课。

亲切自然的教态、充满***的'语言使学生受到感染,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师生关系融洽、感情互通,课堂上知情交融,师生身心愉悦,这是一节好课最重要的前提和保证,也是我教学中努力最求的目标。

2、密切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
活密切相关。

教学时,我从生活现象的变化,引导学生感受一日有24小时,从电视报、火车票等实物中认识和学习24时计时法,感受它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用学到的24时计时法记录自己或家人的作息时间等等,数学源于生活,有用于生活的思想和理念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不足之处:
我们小学数学教学,应该不仅关注还应该引导学生去探究,应该带领学生经历从现象到本质的探究过程,促使学生养成研究问题的意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