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朱熹《春日》原文、译文、赏析

合集下载

春日古诗原文及翻译

春日古诗原文及翻译

春日古诗原文及翻译春日宋·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译文】风和日丽之时泗水的河边踏青,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

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地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注释】春日:春天。

胜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也可看出人的好心情。

寻芳:游春,踏青。

泗水:河名,在山东省。

滨:水边,河边。

无边:无边无际。

光景:风光风景。

等闲:平常、轻易。

“等闲识得”是容易识别的意思。

东风:春风。

【赏析】此诗表面上看似一首写景诗,描绘了春日美好的景致,实际上是一首哲理诗,表达了诗人于乱世中追求圣人之道的美好愿望。

全诗寓理趣于形象之中,构思运笔堪称奇妙。

首句“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点明天时;“泗水滨”点明地点;“寻芳”,点明主题。

一句中分三层叙说,特别是以“泗水滨”结穴,是作者的有意安排。

“寻”字不仅写出作者逸兴,也给诗歌添了不少情趣。

次句“无边光景一时新”,描写观赏春景中获得的初步印象。

“无边光景”逆承首句“胜日寻芳”,说寻芳的结果。

用“无边”形容视线所及的全部风光景物。

“一时新”,既写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焕然一新,也写出了作者郊游时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觉。

这里不做细碎描写,不在一草一木一石上做剪贴,而是从极广大的空间落笔。

后两句用形象的语言,具体描绘了光景之新,抒写了寻芳所得。

“等闲识得东风面”,句中的“识”字承首句中的“寻”字。

“等闲识得”是说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

意谓胜日寻芳,本不期望有无边光景的所得,今既有如此新鲜感受,不禁欢欣雀跃。

“东风面”,把春气、春景形象化了,拟人化了,把“识”字落到实处。

末句“万紫千红总是春”,是说这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光点染而成的,人们从这万紫千红中认识了春天,感受到了春天的美。

这就具体解答了为什么能“等闲识得东风面”。

而此句的“万紫千红”近承“东风面”,远承“无边光景”,对偶修辞,意象色彩强烈。

诗以“总是春”收官,都落到“春日”上。

古诗《春日》原文附赏析(优秀6篇)

古诗《春日》原文附赏析(优秀6篇)

古诗《春日》原文附赏析〔优秀6篇〕春日古诗赏析篇一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宋代·朱熹《春日》译文风和日丽之时泗水的河边踏青,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

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注释春日:春天。

胜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也可看出人的好心情。

寻芳:游春,踏青。

泗水:河名,在山东省。

滨:水边,河边。

无边:无边无际。

光景:风光风景。

等闲:平常、轻易。

“等闲识得〞是容易识别的意思。

东风:春风。

赏析此诗外表上看似一首写追诗,描绘了春日美好的追致;实际上是一首哲理诗,表达了诗人于乱世中追求圣人之道的美好愿望。

全诗寓理趣于形象之中,构思运笔堪称奇妙。

首句“胜日寻芳泗无滨〞:“胜日〞,点明天时;“泗无滨〞点明地点;“寻芳〞,点明主题。

一句中分三层叙说,特别是以“泗无滨〞结穴,是作者的有意安排。

“寻〞字不仅写出作者逸兴,也给诗歌添了不少情趣。

次句“无边光追一时新〞,描写欣赏春追中获得的初步印象。

“无边光追〞逆承首句“胜日寻芳〞,说寻芳的结果。

用“无边〞形容视线所及的全部风光追物。

“一时新〞,既写出春回大地,自然追物焕然一新,也写出了作者郊游时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觉。

这里不做细碎描写,不在一草一的一石上做剪贴,而是从极广阔的空间落笔。

后两句用形象的语言,具体描绘了光追之新,抒写了寻芳所得。

“等闲识得东风面〞,句中的“识〞字承首句中的“寻〞字。

“等闲识得〞是说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识别的。

意谓胜日寻芳,本不期望有无边光追的所得,今既有如此新鲜感受,不禁欢欣雀跃。

“东风面〞,把春气、春追形象化了,拟人化了,把“识〞字落到实处。

末句“万紫千红总是春〞,是说这万紫千红的追象全是由春光点染而到的,人们从这万紫千红中认识了春天,感受到了春天的美。

这就具体解答了为什么能“等闲识得东风面〞。

而此句的“万紫千红〞近承“东风面〞,远承“无边光追〞,对偶修辞,意象色彩强烈。

《春日》原文、翻译及赏析

《春日》原文、翻译及赏析

《春日》原文、翻译及赏析这其实是一首寓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诗。

哲理诗而不露说理的痕迹,这是朱熹的高明之处。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春日》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春日宋代: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译文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

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注释春日:春天。

胜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也可看出人的好心情。

寻芳:游春,踏青。

泗水:河名,在山东省。

滨:水边,河边。

光景:风光风景。

等闲:平常、轻易。

“等闲识得”是容易识别的意思。

东风:春风。

赏析人们一般认为这是一首咏春诗。

从诗中所写的景物来看,也很像是这样。

首句“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点明天时;“泗水滨”点明地点;“寻芳”,点明主题。

一句中分三层叙说,特别是以“泗水滨”结穴,是作者的有意安排。

“寻”字不仅写出作者逸兴,也给诗歌添了不少情趣。

次句“无边光景一时新”,描写观赏春景中获得的初步印象。

“无边光景”逆承首句“胜日寻芳”,说寻芳的结果。

用“无边”形容视线所及的全部风光景物。

“一时新”,既写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焕然一新,也写出了作者郊游时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觉。

这里不做细碎描写,不在一草一木一石上做剪贴,而是从极广大的空间落笔。

后两句用形象的语言,具体描绘了光景之新,抒写了寻芳所得。

“等闲识得东风面”,句中的“识”字承首句中的“寻”字。

“等闲识得”是说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

意谓胜日寻芳,本不期望有无边光景的所得,今既有如此新鲜感受,不禁欢欣雀跃。

“东风面”,把春气、春景形象化了,拟人化了,把“识”字落到实处。

末句“万紫千红总是春”,是说这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光点染而成的,人们从这万紫千红中认识了春天,感受到了春天的美。

这就具体解答了为什么能“等闲识得东风面”。

而此句的“万紫千红”近承“东风面”,远承“无边光景”,对偶修辞,意象色彩强烈。

春日古诗原文译文及赏析

春日古诗原文译文及赏析

春日古诗原文译文及赏析春日古诗原文译文及赏析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古诗吧,古诗的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声律。

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春日古诗原文译文及赏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春日》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春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注释]1、胜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2、寻芳:游春,踏青。

3、泗水:河名,在山东省。

4、等闲:平常、轻易。

“等闲识得”是容易识别的意思。

5、东风:春风。

翻译: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

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作者:朱熹(1130—1200),字元晦,宋朝徽州婺源人,是继孔孟之后的儒家大师和理学家。

他的诗自然清新,寓意含蓄,简练明快,很多作品成功地表现了大自然的壮丽秀美和诗人的远大胸怀。

赏析:《春日》这首诗描绘了春天风和日丽、生气勃勃、百花竞艳、万物更新的美好景象,特别是“万紫千红总是春”一句,把春天写活了,成为脍炙人口的'千秋名句。

一般都认为这是一首游春诗。

从诗中所写的景物来看,也很像是这样。

首句“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指晴日,点明天气。

“泗水滨”点明地点。

“寻芳”,即是寻觅美好的春景,点明了主题。

下面三句都是写“寻芳”所见所得。

次句“无边光景一时新”,写观赏春景中获得的初步印象。

用“无边”形容视线所及的全部风光景物。

“一时新”,既写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焕然一新,也写出了作者郊游时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觉。

第三句“等闲识得东风面”,句中的“识”字承首句中的“寻”字。

“等闲识得”是说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

“东风面”借指春天。

第四句“万紫千红总是春”,是说这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光点染而成的,人们从这万紫千红中认识了春天。

这就具体解答了为什么能“等闲识得东风面”。

而此句的“万紫千红”又照应了第二句中的“光景一时新”。

《春日》翻译及赏析

《春日》翻译及赏析

《春日》翻译及赏析《春日》翻译及赏析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

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以下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春日》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分享。

《春日》翻译及赏析1春日闻杜宇杜鹃日日劝人归,一片归心谁得知。

望帝有神如可问,谓予何日是归期。

翻译杜鹃鸣声凄厉,每天都在劝我归去。

我的一片思乡之情这样深、这样痛。

如果有谁知道望帝有灵,那么可以问问他,希望他告诉我究竟何日是归期。

注释杜宇:传说中的古蜀国国王。

杜鹃:鸟名,又叫杜宇、子规、布谷鸟。

相传是古时蜀王望帝(名杜宇)的魂魄所化。

其啼声有两个特点:一是连鸣不断,似泣似诉凄厉悲凉,民间有“杜鹃啼呜,泣血方止”的传说;二是叫声恰似在说“不如归去”,因而人们又称之为“催归鸟”。

望帝:即远古蜀王杜宇。

神:神灵。

谓:告诉。

予:我。

创作背景谢枋得曾于德祐元年以江东提刑、江西招谕使知信州。

不久,元军破城,诗人亲故先后遇害,唯有老母因年老免于一死。

谢枋得饱尝家破人亡之苦,在长期奔波逃亡的过程中,抚今伤昔,将国破家亡的沉重之感凝结于这首思乡之作之中。

赏析谢枋得此诗,抓住了杜鹃鸟啼声的这些特点来抒写自己的感情。

其最成功之处在于用望帝的传说来抒发自己彻骨的思归之情,并把这种情绪描绘得缠绵往复,回肠荡气。

作者在二十八字的短短篇幅里,高度地集中题材。

全诗紧紧围着一个人(作者自己)、一种物(杜鹃)、一件事(归)展开。

仅从字面上来看,四句中有两句出现了作者自己,两句出现了杜鹃鸟,三句出现了“归”字。

进一步研读,还发现其实四句都没有离开这人、物、事三者。

这种反复吟唱的写法,类似民歌中的复沓,仿佛仍有“杜鹃催人归,我归,我归,我归……”的旋律不断萦绕耳际,律感强烈,引起共鸣。

全诗的结构也十分巧妙。

诗的开篇先用杜鹃催归起兴,并连用“日日”二字,足见此鸟之殷勤多情,好像在说物有情而人无意。

但接下来次句却说,我的归心如此急切,可惜无人知道,当然,杜鹃也是不理解我的。

古诗《春日》翻译、注释、朱熹介绍、赏析及创作背景

古诗《春日》翻译、注释、朱熹介绍、赏析及创作背景

<春日>翻译、注释、朱熹介绍赏析及创作背景春日朱熹〔宋代〕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风和日丽之时泗水的河边踏青,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地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朱熹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逆翁。

谥文,又称朱文公。

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

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注释春日:春天。

胜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也可看出人的好心情。

寻芳:游春,踏青。

泗水:河名,在山东省。

滨:水边,河边。

无边:无边无际。

光景:风光风景。

等闲:平常、轻易。

“等闲识得”是容易识别的意思。

东风:春风。

赏析此诗表面上看似一首写景诗,描绘了春日美好的景致;实际上是一首哲理诗,表达了诗人于乱世中追求圣人之道的美好愿望。

全诗寓理趣于形象之中,构思运笔堪称奇妙。

首句“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点明天时;“泗水滨”点明地点;“寻芳”,点明主题。

一句中分三层叙说,特别是以“泗水滨”结穴,是作者的有意安排。

“寻”字不仅写出作者逸兴,也给诗歌添了不少情趣。

次句“无边光景一时新”,描写观赏春景中获得的初步印象。

“无边光景”逆承首句“胜日寻芳”,说寻芳的结果。

用“无边”形容视线所及的全部风光景物。

“一时新”,既写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焕然一新,也写出了作者郊游时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觉。

这里不做细碎描写,不在一草一木一石上做剪贴,而是从极广大的空间落笔。

后两句用形象的语言,具体描绘了光景之新,抒写了寻芳所得。

“等闲识得东风面”,句中的“识”字承首句中的“寻”字。

“等闲识得”是说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

《春日》原文及翻译赏析

《春日》原文及翻译赏析

《春日》原文及翻译赏析关键信息项:1、《春日》作者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春日》原文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春日》翻译版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赏析的重点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对原文艺术特色的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翻译技巧和准确性评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 《春日》原文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111 作者介绍此诗作者为宋代朱熹。

朱熹是南宋时期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

112 原文解读“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指晴日,点明天气。

“寻芳”,即是寻觅美好的春景,“泗水滨”指出地点。

这句诗描绘了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诗人到泗水之滨游春踏青。

“无边光景一时新”,写观赏春景中获得的初步印象。

用“无边”形容视线所及的全部风光景物。

“一时新”,既写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焕然一新,也写出了诗人郊游时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觉。

“等闲识得东风面”,句中的“等闲”意为轻易、随便。

“东风面”借指春天。

说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

“万紫千红总是春”,是说这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光点染而成的,人们从这万紫千红中认识了春天。

12 《春日》翻译On a fine day, I seek beauty by the Sishui RiverThe boundless scenery is freshly new all at onceEasily I recognize the face of the east windThe riot of colors is always spring121 翻译分析对于“胜日寻芳泗水滨”的翻译,“On a fine day”准确传达了“胜日”的意思,“seek beauty by the Sishui River”将“寻芳泗水滨”的动作和地点都表达清晰。

朱熹《春日》翻译赏析

朱熹《春日》翻译赏析

朱熹《春日》翻译赏析朱熹《春日》翻译赏析春日宋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①,无边光景一时新②。

等闲识得东风面③,万紫千红总是春④。

[作者简介]朱熹(xī)(1130年——1200年),字元晦(huì),号晦庵,婺(wū)源(在今江西省)人,进士出身,官至宝文阁待制。

南宋著名的教育家,一生以讲学为主,门徒众多。

他继承了“二程”的理学思想,并又有所发展。

后世并称“程朱理学”。

他的诗歌摆脱空洞的说教,形象鲜明,有一定的文学价值。

[注释]①胜日:风和日丽的好日子。

寻芳:到郊外春游。

芳,泛指花草。

泗(sì)水:水名,源出山东省东部。

滨(bīn):水边。

②光景:风光景色。

一时:一时间。

③等闲:随便,很容易。

识得:认识到。

面:面貌。

④万紫千红:形容百花绚丽多彩。

[译诗]阳光明媚沿着泗水河畔去踏青,无边无际的春天美景尽收眼中。

人们所到之处都感到春风扑面,只有春天才总是百花盛开万紫千红。

[赏析]这是描写春天风光的一首诗。

诗人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到郊外去踏青,沐浴春风之中,看到满眼春色,不禁发出“万紫千红总是春”的赞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这两句写郊外踏青时所看到的情景。

诗人选择了丽日晴空这样的好日子,沿着泗水河畔去郊游,看到无边无际的春天景色焕然一新,心中有说不出的`喜悦。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两句是对美好春光的不尽赞美。

诗人在这里把春天写得生机勃勃,青春热烈。

春天万物复苏,春天百花争奇斗艳,万紫千红,这美好的景致都是春风带来的,如果没有春风,就没有这美好的春天。

赞美之中又发出理趣,别具一格。

朱熹是理学大师,是儒家道统的继承人。

他在这美丽的春天来到泗水之滨——当年孔子讲学的地方“寻芳”,是别有一番感受的,因此他的踏青赏春也就有了更深一层的含义。

他是把孔子的学说比作春风,她博大精深,化育万物,泽被后世。

这首诗寓情于景,语言清新活泼,尤其是后两句以其内涵丰富,形象鲜明,一直广为流传。

《春日》原文及翻译赏析15篇

《春日》原文及翻译赏析15篇

《春日》原文及翻译赏析《春日》原文及翻译赏析15篇《春日》原文及翻译赏析1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春日偶成》韵译云儿淡,风儿轻,时近春日中午,傍着花,随着柳,我向河岸漫步。

春游愉悦的心情呀,人们并不了解,于是说我忙里偷闲,强学少年童。

《春日偶成》散译接近正午时分,天上飘着淡淡的云,偶尔刮起一阵微风。

穿行于花柳之间不知不觉来到了前面的河边。

旁人不知道此时此刻我内心的快乐,还以为我在学少年模样趁着大好时光忙里偷闲呢。

《春日偶成》注释偶成:偶然写成。

云淡:云层淡薄,指晴朗的天气。

午天:指中午的太阳。

傍花随柳:傍随于花柳之间。

傍,靠近,依靠。

随,沿着。

川:瀑布或河畔。

时人:一作“旁人”。

余心:我的心。

余:一作“予”,我。

将谓:就以为。

将:乃,于是,就。

偷闲:忙中抽出空闲的时间。

《春日偶成》赏析这是一首即景诗,描写春天郊游的心情以及春天的景象,也是一首写理趣的诗,作者用朴素的手法把柔和明丽的春光同作者自得其乐的心情融为一体。

开头两句写云淡风轻、繁花垂柳,一片大自然的郁勃生机;第三句是诗意的转折和推进,第四句更进一步说明自己并非学少年偷闲春游,它所要表达的是一种哲理,以及对自然及宇宙的认识。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看似十分平淡,但如细细品味,却有几层意思在其中。

其一,写自己春游所见、所感。

云淡风轻,傍花随柳,寥寥数笔,不仅出色地勾画出了春景,而且强调了动感—和煦的春风吹拂大地,自己信步漫游,到处是艳美的鲜花,到处是袅娜多姿的绿柳,可谓“人在图画中”。

其二,着重写自己留连忘返的心情。

这种心情主要是通过‘近午天”、“过前川”六字自然而然地传达出来的。

所谓“近午天”,并不是说自己时至中午才出来游春,而是用“近”来强调自己只顾春游忘了时间,用自已的突然发现来表现自己沉醉于大自然的心情。

同样,“过前川”也并不仅仅是简单地描写自己向河岸漫步的情况,而是用“过”来强调自己在春花绿柳的伴随下“过”了前面的河流才发现自己只顾游春,不知不觉已经走了很远很远。

春日古诗原文翻译

春日古诗原文翻译

春日古诗原文翻译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春日古诗原文翻译》的内容,具体内容:《春日》这首七言绝句是宋代的朱熹所作。

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春日》的有关知识,希望大家喜欢!古诗《春日》的原文春日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春日》这首七言绝句是宋代的朱熹所作。

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春日》的有关知识,希望大家喜欢!古诗《春日》的原文春日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春日》的翻译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

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古诗《春日》的注释1、春日:春天。

2、胜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也可看出人的好心情。

3、寻芳:游春,踏青。

4、泗水:河名,在山东省。

5、滨:水边,河边。

6、光景:风光风景。

7、等闲:平常、轻易。

"等闲识得"是容易识别的意思。

8、东风:春风。

古诗《春日》的写作背景人们一般都认为这首诗是作者春天郊游时所创作的游春观感,而根据作者生活的年代可知这首诗创作之时泗水之地早被金人侵占,作者也未曾北上到达泗水之地。

古诗《春日》赏析人们一般都认为这是一首咏春诗。

从诗中所写的景物来看,也很像是这样。

首句"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指晴日,点明天气。

"泗水滨"点明地点。

"寻芳",即是寻觅美好的春景,点明了主题。

下面三句都是写"寻芳"所见所得。

次句"无边光景一时新",写观赏春景中获得的初步印象。

用"无边"形容视线所及的全部风光景物。

"一时新",既写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焕然一新,也写出了作者郊游时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觉。

第三句"等闲识得东风面",句中的"识"字承首句中的"寻"字。

《春日》原文及译文

《春日》原文及译文

《春日》是宋代著名理学家、思想家朱熹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这首诗表面上描绘了春日美好的景致,但实际上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表达了诗人在乱世中追求圣人之道的美好愿望。

诗中的“泗水”暗指孔门,因为孔子曾在洙、泗之间弦歌讲学,教授弟子。

朱熹通过这首诗,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燃万物的春风,展现了他对儒家学说的尊崇和向往。

原文: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译文:
在晴朗的日子里,我来到泗水边寻找春天的美景,无边的风光在这一刻都焕然一新。

轻易地就能认出春风的面貌,因为春风吹过,万物复苏,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象。

这首诗通过对春日景色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作者的哲学思想,使得诗歌既有美丽的自然画面,又富含深刻的文化内涵。

朱熹的这种写作手法,使得《春日》成为了一首兼具文学美和哲学深度的佳作。

朱熹《春日》赏析:表达了诗人于乱世中追求圣人之道的美好愿望

朱熹《春日》赏析:表达了诗人于乱世中追求圣人之道的美好愿望

朱熹《春日》赏析:表达了诗人于乱世中追求圣人之道的美好愿望《春日》是宋代思想家、教育家朱熹的诗作。

此诗表面上看似一首写景诗,描绘了春日美好的景致;实际上是一首哲理诗,表达了诗人于乱世中追求圣人之道的美好愿望。

全诗寓理趣于形象之中,构思运笔堪称奇妙。

一、作品原文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二、译文及注释译文风和日丽之时在泗水的河边踏青,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

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地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注释春日:春天。

胜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也可看出人的好心情。

寻芳:游春,踏青。

泗水:河名,在山东省。

滨:水边,河边。

无边:无边无际。

光景:风光风景。

等闲:平常、轻易。

“等闲识得”是容易识别的意思。

东风:春风。

三、创作背景这首诗从字面意思看来,是作者春天郊游时所写的游春观感,王相注《千家诗》,就认为这是游春踏青之作。

而根据作者生活年代可知这首诗所写的泗水游春不是实事,而是一种虚拟。

宋高宗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签订了《绍兴和议》,一项宋金领土以淮水为界。

隆兴元年(1163),张浚北伐,又败于符离。

从此,主和派得势,抗战派销声。

宋孝宗以还,南宋朝廷稍稍安稳,偏安于东南,而金人亦得暂时息兵于淮北。

终朱熹一生,南宋没有很大的边防军队,而朱熹本人更无从渡淮而至鲁境,不可能北上到达泗水之地。

作者从未到过泗水之地,而此诗却写到泗水,其原因是朱熹潜心理学,心仪孔圣,向往于当年孔子居洙泗之上,弦歌讲诵,传道授业的胜事,于是托意于神游寻芳。

因此此诗其实是借泗水这个孔门圣地来说理的。

四、作品赏析1、整体赏析此诗表面上看似一首写景诗,描绘了春日美好的景致;实际上是一首哲理诗,表达了诗人于乱世中追求圣人之道的美好愿望。

全诗寓理趣于形象之中,构思运笔堪称奇妙。

从字面上看,这首诗好像是写游春观感,但细究寻芳的地点是泗水之滨,而此地在宋南渡时早被金人侵占。

朱熹未曾北上,当然不可能在泗水之滨游春吟赏。

《春日》朱熹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春日》朱熹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春日》朱熹原文注释翻译赏析首句“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指晴日,点明天气。

“泗水滨”点明地点。

“寻芳”,即是寻觅美好的春景,点明了主题。

下面三句都是写“寻芳”所见所得。

次句“无边光景一时新”,写观赏春景中获得的初步印象。

用“无边”形容视线所及的全部风光景物。

“一时新”,既写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焕然一新,也写出了作者郊游时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觉。

第三句“等闲识得东风面”,句中的“识”字承首句中的“寻”字。

“等闲识得”是说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

“东风面”借指春天。

第四句“万紫千红总是春”,是说这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光点染而成的,人们从这万紫千红中认识了春天。

感受到了春天的美。

这就具体解答了为什么能“等闲识得东风面”。

而此句的“万紫千红”又照应了第二句中的“光景一时新”。

第三、四句是用形象的语言具体写出光景之新,寻芳所得。

从字面上看,这首诗好像是写游春观感,但细究寻芳的地点是泗水之滨,而此地在宋南渡时早被金人侵占。

朱熹未曾北上,当然不可能在泗水之滨游春吟赏。

其实诗中的的“泗水”是暗指孔门,因为春秋时孔子曾在洙、泗之间弦歌讲学,教授弟子。

因此所谓“寻芳”即是指求圣人之道。

“万紫千红”喻孔学的丰富多彩。

诗人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燃万物的春风。

这其实是一首寓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诗。

诗中的“泗水”暗喻孔门,“寻芳”暗喻求圣人之道,“东风”暗喻教化,不露说理的痕迹。

这是朱熹的高明之处。

朱熹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

他祖籍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出生于南剑州尤溪。

朱熹是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东巡抚,做官清正有为,振举书院建设。

官拜焕章阁侍制兼侍讲,为宋宁宗皇帝讲学。

其著作甚多,辑定《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为四书作为教本。

朱熹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上的一位杰出人物,他的思想和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朱熹春日原文及译文

朱熹春日原文及译文

朱熹春日原文及译文朱熹春日原文及译文《春日》是宋代思想家、教育家朱熹创作的一首诗。

此诗表面上看似一首写景诗,描绘了春日美好的景致;实际上是一首哲理诗,表达了诗人于乱世中追求圣人之道的美好愿望。

全诗寓理趣于形象之中,构思运笔堪称奇妙。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朱熹春日原文及译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原文:春日朱熹〔宋代〕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译文:风和日丽之时泗水的河边踏青,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

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地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赏析:此诗表面上看似一首写景诗,描绘了春日美好的景致;实际上是一首哲理诗,表达了诗人于乱世中追求圣人之道的美好愿望。

全诗寓理趣于形象之中,构思运笔堪称奇妙。

首句“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点明天时;“泗水滨”点明地点;“寻芳”,点明主题。

一句中分三层叙说,特别是以“泗水滨”结穴,是作者的有意安排。

“寻”字不仅写出作者逸兴,也给诗歌添了不少情趣。

次句“无边光景一时新”,描写观赏春景中获得的初步印象。

“无边光景”逆承首句“胜日寻芳”,说寻芳的结果。

用“无边”形容视线所及的全部风光景物。

“一时新”,既写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焕然一新,也写出了作者郊游时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觉。

这里不做细碎描写,不在一草一木一石上做剪贴,而是从极广大的空间落笔。

后两句用形象的语言,具体描绘了光景之新,抒写了寻芳所得。

“等闲识得东风面”,句中的“识”字承首句中的“寻”字。

“等闲识得”是说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

意谓胜日寻芳,本不期望有无边光景的'所得,今既有如此新鲜感受,不禁欢欣雀跃。

“东风面”,把春气、春景形象化了,拟人化了,把“识”字落到实处。

末句“万紫千红总是春”,是说这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光点染而成的,人们从这万紫千红中认识了春天,感受到了春天的美。

这就具体解答了为什么能“等闲识得东风面”。

《春日》原文及翻译赏析15篇

《春日》原文及翻译赏析15篇

《春日》原文及翻译赏析《春日》原文及翻译赏析15篇《春日》原文及翻译赏析1春日偶作西园一曲艳阳歌,扰扰车尘负薜萝。

自欲放怀犹未得,不知经世竟如何?夜闻猛雨判花尽,寒恋重衾觉梦多。

钓渚别来应更好,春风还为起微波。

翻译在西园听一曲艳阳之歌,京城扰扰车尘让人深负隐逸之志。

虽然想要放宽心怀但难以遂愿,而经世的愿望也不知究竟能否实现。

听到夜雨强劲而势猛,预示且判定着花残落尽,春夜寒冷夜晚更长,贪恋重衾觉得梦多。

想别后钓渚春色应该比以前更好,春风在水面吹起微波。

注释西园:泛指,未必与曹植兄弟及邺中诸子同游之“西园”。

艳阳歌:犹《阳春》曲。

一说泛指春之歌。

薜萝:薜荔和女萝,喻指隐士之服。

负薜萝,即怀有隐逸之志。

放怀:开怀,放宽心怀。

经世:治理国事。

判:判断,断定。

俗作“拚”。

衾:被子。

一作“裘”。

钓渚:当指作者鄠杜郊居旁的垂钓处。

创作背景此诗为作者于春日艳阳之候,有感于自己仕隐两失而抒写苦闷之作。

其具体创作年份难以考证。

赏析诗人于三春时节,闻西园艳阳之歌,深感春光烂漫,当尽情享受,奈己则困居长安,目睹车尘扰扰,深有负于夙昔隐遁山林之志。

虽自欲放宽心怀,不计名利得失,然犹未能;而经世之志愿固不知究竟能否实现。

三四句一纵一收,一宕一抑,极有笔意、情致。

五六句写春夜闻猛雨,判定花已凋尽,春寒夜长,恋重衾而梦多,系写困居长安之苦闷无聊意绪。

尾联“钓渚”应首联“薜萝”,暗用东汉初期隐士严子陵隐居垂钓于浙江省富春山七里濑事。

钓渚春好,风起微波,固不如归隐鄠郊旧墅(温庭筠故宅)也。

语淡荡而有致。

此诗纯用白描,转折如意,风格类似义山之《即日》(一岁林花即日休),见温诗不仅有秾艳一格。

有人认为“西园一曲艳阳歌”于此诗中未必是歌颂阳春时节之美好。

“艳阳”一词诚有歌颂明媚春天之意,然而细味此处之“艳阳”,似给人一种燥热烦愁之感。

于高照的艳阳之下,一般人大概都是一副眯眼皱眉的表情,其实也是一种苦态。

而与下句“扰扰车尘”连看,则正符合温庭筠此时烦躁又无奈的情绪。

朱熹《春日》原文、译文、赏析

朱熹《春日》原文、译文、赏析
朱熹《春日》原文、译文、赏析
春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①,
无边光景一时新②。
等闲识得东风面③,
万紫千红总是春④。
[作者简介]
朱熹(X)(1130年——1200年),字元晦(HU),号晦庵,婺(W)源(在今江西省)人,进士出身,官至宝文阁待制。南宋著名的教育家,一生以讲学为主,门徒பைடு நூலகம்多。他继承了“二程”的理学思想,并又有所发展。后世并称“程朱理学”。他的诗歌摆脱空洞的说教,形象鲜明,有一定的文学价值。
诗人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染万物的春风。这其实是一首寓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诗。
次句“无边光景一时新”,写观赏春景中获得的初步印象。用“无边”形容视线所及的全部风光景物。“一时新”,既写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焕然一新,也写出了作者郊游时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觉。第三句“等闲识得东风面”,句中的“识”字承首句中的“寻”字。“等闲识得”是说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东风面”借指春天。第四句“万紫千红总是春”,是说这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光点染而成的,人们从这万紫千红中认识了春天。这就具体解答了为什么能“等闲识得东风面”。
他是把孔子的学说比作春风,她博大精深,化育万物,泽被后世。这首诗寓情于景,语言清新活泼,尤其是后两句以其内涵丰富,形象鲜明,一直广为流传。
[简析]
人们一般都认为这是一首游春诗。从诗中所写的景物来看,也很像是这样。
首句“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指晴日,点明天气。“泗水滨”点明地点。
“寻芳”,即是寻觅美好的春景,点明了主题。下面三句都是写“寻芳”所见所得。
[注释]
①胜日:风和日丽的好日子。寻芳:到郊外春游。芳,泛指花草。泗(S)水:水名,源出山东省东部。滨(BN):水边。
②光景:风光景色。一时:一时间。

春日古诗原文译文及赏析

春日古诗原文译文及赏析

赏析:
《春日》这首诗描绘了春天风和日丽、生气勃勃、百花竞艳、万物更新的美好景象,特别是“万紫千红总是春”一句,把春天写活了,成为脍炙人口的千秋名句。
一般都认为这是一首游春诗。从诗中所写的景物来看,也很像是这样。首句“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指晴日,点明天气。“泗水滨”点明地点。“寻芳”,即是寻觅美好的春景,点明了主题。下面三句都是写“寻芳”所见所得。次句“无边光景一时新”,写观赏春景中获得的初步印象。用“无边”形容视线所及的全部风光景物。“一时新”,既写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焕然一新,也写出了作者郊游时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觉。第三句“等闲识得东风面”,句中的“识”字承首句中的“寻”字。“等闲识得”是说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东风面”借指春天。第四句“万紫千红总是春”,是说这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光点染而成的,人们从这万紫千红中认识了春天。这就具体解答了为什么能“等闲识得东风面”。而此句的“万紫千红”又照应了第二句中的“光景一时新”。第三、四句是用形象的语言具体写出光景之新,寻芳所得。
从字面上看,这首诗好像是写游春观感,但细究寻芳的地点是泗水之滨,而此地在宋南渡时早被金人侵占。朱熹未曾北上,当然不可能在泗水之滨游春吟赏。其实诗中的“泗水”是暗指孔门,因为春秋时孔子曾在洙、泗之间弦歌讲学,教授弟子。因此所谓“寻芳”即是指求圣人之道。“万紫千红”喻孔学的丰富多彩。诗人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染万物的春风。这其实是一首寓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诗。
翻译:
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作者: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宋朝徽州婺源人,是继孔孟之后的儒家大师和理学家。他的诗自然清新,寓意含蓄,简练明快,很多作品成功地表现了大自然的壮丽秀美和诗人的远大胸怀。

古诗《春日》原文附赏析

古诗《春日》原文附赏析

古诗《春日》原文附赏析古诗《春日》原文附赏析诗文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宋代:朱熹译文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

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注释春日:春天。

胜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也可看出人的好心情。

寻芳:游春,踏青。

泗水:河名,在山东省。

滨:水边,河边。

光景:风光风景。

等闲:平常、轻易。

“等闲识得”是容易识别的意思。

东风:春风。

赏析人们一般认为这是一首咏春诗。

从诗中所写的景物来看,也很像是这样。

首句“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点明天时;“泗水滨”点明地点;“寻芳”,点明主题。

一句中分三层叙说,特别是以“泗水滨”结穴,是作者的有意安排。

“寻”字不仅写出作者逸兴,也给诗歌添了不少情趣。

次句“无边光景一时新”,描写观赏春景中获得的初步印象。

“无边光景”逆承首句“胜日寻芳”,说寻芳的结果。

用“无边”形容视线所及的全部风光景物。

“一时新”,既写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焕然一新,也写出了作者郊游时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觉。

这里不做细碎描写,不在一草一木一石上做剪贴,而是从极广大的空间落笔。

后两句用形象的语言,具体描绘了光景之新,抒写了寻芳所得。

“等闲识得东风面”,句中的“识”字承首句中的“寻”字。

“等闲识得”是说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

意谓胜日寻芳,本不期望有无边光景的'所得,今既有如此新鲜感受,不禁欢欣雀跃。

“东风面”,把春气、春景形象化了,拟人化了,把“识”字落到实处。

末句“万紫千红总是春”,是说这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光点染而成的,人们从这万紫千红中认识了春天,感受到了春天的美。

这就具体解答了为什么能“等闲识得东风面”。

而此句的“万紫千红”近承“东风面”,远承“无边光景”,对偶修辞,意象色彩强烈。

诗以“总是春”收绾,逗落到“春日”上。

从字面上看,这首诗好像是写游春观感,但细究寻芳的地点是泗水之滨,而此地在宋南渡时早被金人侵占。

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朱熹《春日》原文、译文、赏析(最新整理)

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朱熹《春日》原文、译文、赏析(最新整理)

朱熹《春日》原文、译文、赏析春日宋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①,无边光景一时新②.等闲识得东风面③,万紫千红总是春④。

[作者简介]朱熹(xī)(1130年—-1200年),字元晦(huì),号晦庵,婺(wū)源(在今江西省)人,进士出身,官至宝文阁待制.南宋著名的教育家,一生以讲学为主,门徒众多.他继承了“二程”的理学思想,并又有所发展。

后世并称“程朱理学”.他的诗歌摆脱空洞的说教,形象鲜明,有一定的文学价值。

[注释]①胜日:风和日丽的好日子。

寻芳:到郊外春游。

芳,泛指花草。

泗(sì)水:水名,源出山东省东部.滨(bīn):水边。

②光景:风光景色。

一时:一时间。

③等闲:随便,很容易。

识得:认识到。

面:面貌。

④万紫千红:形容百花绚丽多彩。

[译诗]阳光明媚沿着泗水河畔去踏青,无边无际的春天美景尽收眼中.人们所到之处都感到春风扑面,只有春天才总是百花盛开万紫千红。

[赏析]这是描写春天风光的一首诗。

诗人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到郊外去踏青,沐浴春风之中,看到满眼春色,不禁发出“万紫千红总是春”的赞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这两句写郊外踏青时所看到的情景。

诗人选择了丽日晴空这样的好日子,沿着泗水河畔去郊游,看到无边无际的春天景色焕然一新,心中有说不出的喜悦。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两句是对美好春光的不尽赞美.诗人在这里把春天写得生机勃勃,青春热烈。

春天万物复苏,春天百花争奇斗艳,万紫千红,这美好的景致都是春风带来的,如果没有春风,就没有这美好的春天。

赞美之中又发出理趣,别具一格.朱熹是理学大师,是儒家道统的继承人。

他在这美丽的春天来到泗水之滨—-当年孔子讲学的地方“寻芳",是别有一番感受的,因此他的踏青赏春也就有了更深一层的含义。

他是把孔子的学说比作春风,她博大精深,化育万物,泽被后世。

这首诗寓情于景,语言清新活泼,尤其是后两句以其内涵丰富,形象鲜明,一直广为流传。

《春日》原文、译文及注释

《春日》原文、译文及注释

《春日》原文、译文及注释
题记:
这首诗从字面意思上来看,是作者春天郊游时所写的游春观感。

而根据作者生活的年代推算出这首诗创作之时泗水之地早已被金人侵占,泗水游春不是实事,而是一种虚拟。

作者也从未到过泗水之地,而此诗却写到泗水,其原因是朱熹潜心理学,心仪孔圣,向往于当年孔子居洙泗之上,弦歌讲诵,传道授业的胜事,于是托意于神游寻芳。

因此此诗其实是借泗水这个孔门圣地来说理的。

原文:
春日
宋代-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对照翻译: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注释:
1、春日:春天。

2、胜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也可看出人的好心情。

3、寻芳:游春,踏青。

4、泗水:河名,在山东省。

5、滨:水边,河边。

6、光景:风光风景。

7、等闲:平常、轻易。

“等闲识得”是容易识别的意思。

8、东风:春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朱熹《春日》原文、译文、赏析
春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①,
无边光景一时新②。

等闲识得东风面③,
万紫千红总是春④。

[作者简介]
朱熹(xī)(1130年——1200年),字元晦(huì),号晦庵,婺(wū)源(在今江西省)人,进士出身,官至宝文阁待制。

南宋著名的教育家,一生以讲学为主,门徒众多。

他继承了“二程”的理学思想,并又有所发展。

后世并称“程朱理学”。

他的诗歌摆脱空洞的说教,形象鲜明,有一定的文学价值。

[注释]
①胜日:风和日丽的好日子。

寻芳:到郊外春游。

芳,泛指花草。

泗(sì)水:水名,源出山东省东部。

滨(bīn):水边。

②光景:风光景色。

一时:一时间。

③等闲:随便,很容易。

识得:认识到。

面:面貌。

④万紫千红:形容百花绚丽多彩。

[译诗]
阳光明媚沿着泗水河畔去踏青,
无边无际的春天美景尽收眼中。

人们所到之处都感到春风扑面,
只有春天才总是百花盛开万紫千红。

[赏析]
这是描写春天风光的一首诗。

诗人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到郊外去踏青,沐浴春风之中,看到满眼春色,不禁发出“万紫千红总是春”的赞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这两句写郊外踏青时所看到的情景。

诗人选择了丽日晴空这样的好日子,沿着泗水河畔去郊游,看到无边无际的春天景色焕然一新,心中有说不出的喜悦。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两句是对美好春光的不尽赞美。

诗人在这里把春天写得生机勃勃,青春热烈。

春天万物复苏,春天百花争奇斗艳,万紫千红,这美好的景致都是春风带来的,如果没有春风,就没有这美好的春天。

赞美之中又发出理趣,别具一格。

朱熹是理学大师,是儒家道统的继承人。

他在这美丽的春天来到泗水之滨——当年孔子讲学的地方“寻芳”,是别有一番感受的,因此他的踏青赏春也就有了更深一层的含义。

他是把孔子的学说比作春风,她博大精深,化育万物,泽被后世。

这首诗寓情于景,语言清新活泼,尤其是后两句以其内涵丰富,形象鲜明,一直广为流传。

[简析]
人们一般都认为这是一首游春诗。

从诗中所写的景物来看,也很像是这样。

首句“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指晴日,点明天气。

“泗水滨”点明地点。

“寻芳”,即是寻觅美好的春景,点明了主题。

下面三句都是写“寻芳”所见所得。

次句“无边光景一时新”,写观赏春景中获得的初步印象。

用“无边”形容视线所及的全部风光景物。

“一时新”,既写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焕然一新,也写出了作者郊游时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觉。


三句“等闲识得东风面”,句中的“识”字承首句中的“寻”字。

“等闲识得”是说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

“东风面”借指春天。

第四句“万紫千红总是春”,是说这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光点染而成的,人们从这万紫千红中认识了春天。

这就具体解答了为什么能“等闲识得东风面”。

而此句的“万紫千红”又照应了第二句中的“光景一时新”。

第三、四句是用形象的语言具体写出光景之新,寻芳所得。

从字面上看,这首诗好像是写游春观感,但细究寻芳的地点是泗水之滨,而此地在宋南渡时早被金人侵占。

朱熹未曾北上,当然不可能在泗水之滨游春吟赏。

其实诗中的“泗水”是暗指孔门,因为春秋时孔子曾在洙、泗之间弦歌讲学,教授弟子。

因此所谓“寻芳”即是指求圣人之道。

“万紫千红”喻孔学的丰富多彩。

诗人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染万物的春风。

这其实是一首寓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