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一轮退耕还林的思考
新一轮退耕还林方案
新一轮退耕还林方案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退耕还林政策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近年来,中国政府相继实施了一系列的退耕还林方案,旨在通过减少农业用地来保护生态环境、改善水土保持状况,并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对新一轮退耕还林方案进行深入探讨。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退耕还林政策的背景和意义。
退耕还林是指将部分农用地还给自然生态系统,使其恢复为林地或草地。
这一政策的实施可以有效减少农业用地的占用和土壤退化,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促进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退耕还林也有助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增加农民的收入和社会福利。
新一轮退耕还林方案在前一轮退耕还林政策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优化和完善。
首先,政府加大了财政投入,提供更多的补贴和奖励措施,鼓励农民参与退耕还林工作。
其次,政府加强了监管和管理,确保退耕还林工作的顺利进行。
此外,政府还积极推动农民转产转业,鼓励他们从事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产业。
新一轮退耕还林方案的目标之一是推动农村生态经济的发展。
通过退耕还林,可以创造更多的生态旅游产业和生态农业项目,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同时,政府还鼓励农民发展特色农产品,打造农村品牌,推动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这不仅可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还有利于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和谐发展。
除了经济效益,新一轮退耕还林方案还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
退耕还林可以恢复土地的自然植被,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改善土壤的结构和肥力。
同时,退耕还林可以增加森林覆盖率,改善空气质量,减少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的风险,保护水资源。
这些都对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然而,新一轮退耕还林方案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农民参与退耕还林的热情不高,这主要是由于参与成本较高、回报周期较长等原因所致。
其次,政府在退耕还林工作中的监管和管理还不够到位,存在着违规行为和不规范操作的现象。
此外,退耕还林后的生态恢复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资源,难以实现立竿见影的效果。
浅谈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的几点建议
( 1 )科学规划 ,合理布局。要有计 划、有步骤地将
水土 流失严重 、粮 食产量低而不稳的坡耕地 ,以及石漠化 积 极 开 展 不 同 层 次 的 技术 培训 ,特 别 是 加 强 对 工 程技 严 重 的耕 地 优 先退 耕 还 林 。 ( 2 )科学选择林 种 、树种 ,实现土地 生态 的最佳配 ( 3)要积极鼓励科技 人员承包工程 和科技 攻关。对
实施工程 建 议
关 键 词 :退耕 还 林
照国家验收规程 、 标准 , 对前期工作造林面积 、 种苗质量 、 整地 、成 活 率 等 检 查验 收 。严 格 退耕 还 林 的面 积 核 实率 、 据2 0 1 4年调查 , 鸭溪镇 2 5 。 以上坡耕地 8 0 0 h m 。《 绿 色贵州建设 三年行动计划 》要求 ,用 3年时间 ,将符合政 造林成活率指标 ,认 真检查种苗质量、实施方案及作业设
据年度计划 。 ( 2)充分 利 用 现 有 种 苗 基 地 培育 乡 土树 种 , 建立 区、 乡 种 苗 生 产 供 应体 系 ,最 大 限度 地 发 挥 种 苗 生产 能 力 ,确 保 种 苗 供应 。 还林 工作 列 入 干 部 政 绩考 核 的重 要 内容 ,定 期 检 查 ,兑 现 奖 罚 。重 点 解 决 “ 谁 造谁 有 ”等 各 项 政 策 。要 采 取 “ 户 退 户还 、 户退村还 、 专业队承包 、 造 林 大 户 承包 和 股 份 经 营 ”
2 . 2 严把 “ 种 苗关 ”
新农村示范点周 围,还有河流两侧 和山塘水库周围。在林 规定的造林 质量指标 的,应依法追究责任 ,触犯法律 的,
3 保 障措 施
3 . 1 政 府 牵 头 ,部 门协 作 要 把退 耕还林 工 作作 为 国民经济成败的关键环节 。根 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领导带头,齐抓共管 ,并深入持久地开 展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经济强区和生态文明区的群众运动。 . 2 明 确 目标 ,落 实责 任 ( 1 )要定点招 标育苗 ,并作 好种苗数 量 、质 量 的预 3 测工作 。对需求缺 口要及 时制订种苗调剂方案。 要建立健全建设生态文 明大区的 目标责任制 ,将退耕
新一轮退耕还林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
新一轮退耕还林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摘要:新一轮退耕还林政策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与小康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从政策从社会发展的总体情况出发,使有关建设工作能够获得更好的效果。
我国在2014年开始,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能够使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加快小康社会的建设水平。
然而,这一工作在实际落实的过程中,却遇到了一定的阻碍,导致整体建设水平无法的有效的提高。
本文针对相关内容展开了综合性的研究与分析,首先探讨了退耕还林政策实施的必要性,其次列举了新一轮退耕还林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供了新一轮退耕还林政策实施的优化措施。
希望通过本文针对相关内容的阐述与分析,能够使新一轮退耕还林政策实施获得更好的效果,有效解决其中的问题。
关键词:新一轮退耕还林;政策实施;政策宣传前言:退耕还林能够增加森林植被的面积,避免受到水土流失与风沙等问题的影响,保证农业结构更加合理,使农民的收入不断提高,是一项受到高度重视的惠民工程与生态工程。
在部分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地区,存在比较严重的耕种陡坡地和沙化地的情况,而在相关问题的影响下,会导致水土流失与土壤沙化等问题的影响进一步提高,导致水源地涵养水源的能力下降,容易引发多种地质灾害。
从这一角度来讲,就需要更加有效的落实退耕还林,使其能够获得更好的效果。
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的展开,能够有效解决相关问题。
但是在2014年开始,这一工作建设之后就发现其中存在很多问题,导致整体效果并不是非常好,所以需要针对相关内容展开更加深入的研究与分析。
一、退耕还林政策实施的必要性退耕还林工程在过去的发展中,获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为我国人民提供了更大程度的收益,对于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然而,退耕还林并不是通过短期建设,或者是一次工程建设,就能够获得长久效果,而是需要长期的发展并出台符合实际需求的政策,投入更多的资金,为这一工作提供支持,保证其能够有效展开,并不断拓展[1]。
所以我国为了避免退耕还林工程无法获得更好的效果,需要在原本的建设基础上,展开新一轮的建设工作,借此使人们与政府能够进一步贯彻正确的理念,提高重视程度,避免出现过度采伐与过度放牧等情况,实现生态环境的保护。
退耕还林成效与问题思考
退耕还林成效与问题思考【摘要】万州区是重庆市6个率先启动退耕还林工程的区县之一,从2000年开始试点以来,共计实施完成退耕土地还林56.22万亩。
全区上上紧紧抓住退耕还林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通过落实大手笔规划、坚持高标准实施和严格规范化管理,工程效益日见显现,为三峡库区生态环境建设、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与此同时,大面积退耕后的成果巩固尤为重要,如何巩固好退耕还林成果也必将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难题。
【关键词】林业退耕还林生态效益成果巩固一、基本情况概述万州区地处四川盆地东缘,重庆市东北边缘,位于东经 107°55’22~108 53 25 ,北纬 30°24 25~31°14 58 。
东与云阳,南与石柱和湖北利川,西与忠区和梁平,北与开江和开区接壤,东西广97.25 公里,南北袤67.25公里,面积3457平方公里,城市面积 32.5 平方公里,直线距离重庆市 228 公里。
区内山丘起伏,最高点普子乡沙坪峰,海拔 1762 米,最低点黄柏乡处长江边,海拔 106 米,西北部高升乡凤山材肖垭口,海拔高度为 1373.3 米,境内相对高差分别为 184.5 米、 1266.8 米,低山、丘陵面积约占四分之一,低中山和山间平地面积约占四分之一,极少平坝和台地,且零星散布。
全区土地面积518.8万亩,其中森林192.0万亩,疏林地5.2万亩,灌木林地13.5万亩,未成林造林地14万亩,苗圃地地0.05万亩,无立木林地4.25万亩。
全区耕地面积107万亩,其中坡度小于5度的耕地面积为10.7万亩、坡度6度-15度的耕地面积16.0万亩、坡度16度-25度的耕地面积21.4万亩、坡度大于25度的耕地面积为58.9万亩。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基本完成,发证率达99.1%,颁证到户率达99.2%,流转林地30.5万亩,集约率19.7%。
2010年全区林业产值27915万元。
绥江县新一轮退耕还林存在的问题以及建议分析
绥江县新一轮退耕还林存在的问题以及建议分析摘要:通过对绥江县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项目以来的现状、分布、树种、精准扶贫和成效的定性定量分析,总结绥江县新一轮退耕还林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绥江县;新一轮退耕还林;问题;建议一、基本情况绥江县位于云南省东北角金沙江下游南岸。
东连水富县,南靠盐津县,西与永善县接壤,北隔金沙江与四川省屏山县和雷波县相望。
县城中城镇距昭通市昭阳区254km,距省会昆明市635km。
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03°47′27″-104°17′25″,北纬28°21′15″-28°40′00″之间。
据2021年年鉴,绥江县森林面积53916.91公顷,森林覆盖率71.98%;自然保护区面积12014.5公顷;建成区面积5.96平方公里,各类绿地面积2.68平方公里,绿化覆盖面积2.89平方公里,建成区绿地率45.02%,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8.53%;2021年集中连片造竹15万亩,高产管护示范基地10万亩,第一期2万吨的竹笋加工厂建成投产。
二、新一轮退耕还林情况(一)新一轮退耕还林现状绥江县新一轮退耕还林自2014年开始,到2020年共退耕还林84000亩,2021年及2022年未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项目。
目前绥江县新一轮退耕还林项目各年度任务已全部实施完成,完成率100%,并已全面完成县级验收,成活率和保存率均达到标准要求。
(二)新一轮退耕还林分布1.绥江县新一轮退耕还林实施按5个镇分布:中城镇30844.9亩,占比36.72%;板栗镇25191.5亩,占比29.99%;南岸镇1102.6亩,占比13.22%;会仪镇9298亩,占比11.07%;新滩镇7563亩,占比9%。
2.绥江县新一轮退还林实施按33个村分布:中城镇实施30844.9亩涉及11个村,其中:风池村实施面积最多,实施5241亩,占中城镇面积的16.99%;农业村实施面积最少,实施531.5亩,占中城镇面积的1.72%。
关于新一轮退耕还林的思考
2017年第12期现代园艺新一轮退耕还林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是国家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经济较快增长、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增加森林覆盖、提高生态质量、构筑生态屏障、实现美丽中国的有效途径。
临县作为山西省退耕还林的主战场之一,“十三五”期间,计划完成60786.67hm 225°以上陡坡耕地和陡坡梯田的退耕还林任务。
1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的重要性退耕还林是一个持续的长期性工程,需要科学的政策支持、合理的方案部署、有力的执行落实和足够的资金投入,只有这样才能巩固上一轮退耕还林的成果,并为新一轮退耕还林打下坚实基础。
近几年来,临县雾霾严重,尤其是冬天,雾霾笼罩整个县城,PM2.5峰值指数持续上升,雾霾天气频繁出现,将临县的生态建设再一次推向了风口浪尖,也使人们认识到了启动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的重要性。
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不仅是一项生态工程,对我国贫困县来说,更是一项扶贫脱贫的攻坚工程,同时也是为建设美丽中国、和谐中国下实现临县全面发展的一个综合性系统工程。
2新一轮退耕还林的政策变化2.1对土地条件的变化新一轮退耕还林的土地条件要求严格限定在25°以上非基本农田的坡耕地,以及严重沙化耕地和重要水源地的15~25°坡耕地。
较上一轮退耕还林对土地条件的要求有了明显变化,且对退耕土地条件的要求也更加精细。
此外,本轮退耕还林,要求不得将基本农田、土地开发整理复垦耕地、坡改梯耕地、上一轮退耕还林地纳入此次退耕范围。
对已划入基本农田的25°以上坡耕地,在确保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减少的前提下,依法定程序调整为非基本农田后方可纳入。
2.2工作思想和工作方式的变化新一轮退耕还林的工作重点不再以政府和主管部门主导的方式实施。
本轮退耕还林突出了“农民自愿”,且不再划定经济林和生态林的比例,充分尊重农民的主体意愿,采取农民自愿申报的方式,突出强调了本轮退耕还林以“农民为主、政府为辅”的思想。
退耕还林问题的思考及建议
退耕还林问题的思考及建议武海燕(山西省文水县凤城镇林业站)摘要:当前的退耕还林工程对于我们来说可谓意义非凡,自从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已经有很多地区的人们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并在这条路上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不仅实现了生态效益,同时也实现了经济效益。
本文简单描述了我国退耕还林的现状及其实施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希望能对退耕还林这一工程有所帮助。
关键词:退耕还林;现状;问题;措施中图分类号:F32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7897(2019)04-0253-011退耕还林的概念及研究现状为了改善和保护中国的生态环境,农业部提出了在土壤侵蚀严重的地区恢复退耕还林的计划,使农民能够逐步停止农业耕作,恢复当地的森林植被。
退耕还林是一项未来的伟大成就。
该项目主要包括两个方面:①在坡地上退耕还林;②在荒山荒地种植树木。
1999年开始退耕还林的政策,表明中国已经开始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到目前为止,退耕还林政策是我国最具政策导向,最广泛的生态建设之一,同时是最大的惠农强农项目。
基本的政策措施是:“退耕还林,封山绿化,以粮代帪,个体承包。
”自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中国的造林质量,规划和管理迈出了新的一步,同时也是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新时期,党中央,国务院将加快退耕还林还草,促进生态环境保护,促进贫困地区扶贫,经国务院批准,将进一步扩大退耕还林还草的规模。
2在退耕还林中遇到的问题①缺乏对退耕还林的重要性的认识。
虽然政府对退耕还林进行了大量宣传,但由于大多数山地农民素质不高,他们没有意识到退耕还林的重要性,有的甚至抵制了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
大多数农民只是为了获得补贴而进入退耕还林工程。
他们没有制定工程实施的计划,因此缺乏热情,进而影响了项目的质量。
②退耕还林工程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和水平。
退耕还林工程需要足够的资金支持。
但是,由于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相对较大,很难为退耕还林提供足够的资金,因此没有办法聘请专业技术人员。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思考
地方 , 结 合 退耕 还 林 后续 产 要
业发 展 , 力 发展 高 效林 木 以 大 及 绿 色环保 的经济 林 品种 。二
退 耕还林 是 生态 环境 建设 , 而生 态环 境是 一种 公 共资源 , 由于市 场 缺位 , 目前 还 无 法 在市 场 中进行 交 易 。同时 , 由于退耕 还林 在短期 内没有 直接 效益 产 出 ,
实 施 退 耕 还 林 工 程 是 加 强 生 态建 设 、维 护 生 态安 全 、
乏龙 头 企业带 动 , 专项 资金 支持 的后续 产业 发 展仅 限
于设 施农 业 和农 民就业 创业 转移 技 能培训 两个 方 面 ,
巩 固 退 耕 还 林 成 果 的 思 考
一
实 现 经 济 社 会 可 持 续 发 展 的 项 重大 战 略决 策 , 程 的实 工 施 已取得 显 著成 效 , 全 面 推 为
一
郭 方 面 的问题 : 举
国
、
专项 资 金 支持 后 续 产业 的发 展 ,特 别 是林 产 品加工 业, 同时 还应 在财 政 支持 、 收减 免 等 方 面对 后 续产 税
业给予 优 惠 。
三 、 价 的浮动 补贴 粮
补植 补 造 中树 种 选 择
靳 士
义
吉
及密度设 计
耕 地是 农 民赖 以生存 的基 本生 产 资料 , 是 获取 也 收入 的最 主要来 源 。 由于 自然条件 等诸 多原 因 , 退耕
业结构调整已基本成型。 但由于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尚 处 于起 步 阶段 , 在 的主 要 问题 是 : 续 产 业 规模 小 存 后 且盲 目性 较 大 , 业链 节短 、 副产 品深 加工滞 后 , 产 林 缺
退耕还林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可持续发展思考
退耕还林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可持续发展思考退耕还林是指国家在实现农地休耕和抗沙治沙的基础上,将部分农业用地转化为林地,以达到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的目的。
该政策的实施对于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1、保护水源退耕还林不仅能保护土壤,还有助于保护水源。
通过植被恢复,能够减少水土流失,防止土壤沉积,保护水质,从而有效地控制水污染。
2、降低气温退耕还林后,树木能够吸收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气体,降低空气温度,减少城市环境温度差,改善城市人居环境。
3、促进生态平衡退耕还林可以促进生态平衡。
生态系统是由物种和它们之间相互作用,通过复杂的物理、化学、生物过程相互联系而成的系统,退耕还林有望恢复该生态系统,从而促进生态平衡。
二、退耕还林发展面临的挑战1、资金人力不足退耕还林的实施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力投入。
但是,由于地区的经济协调不够,大部分地区的资金和人力还不足以支持退耕还林。
2、地区差异和经济利益冲突不同地区和不同利益主体对退耕还林的看法和方式不一样。
而且,一些农民因为通过退地农业种植的收益降低,也无法承受退耕还林的成本。
三、可持续发展思考退耕还林政策是保护生态环境的利好政策。
在实施退耕还林的时候,需要考虑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首先,政府需要提供资金支持,并建立有效的管理体制。
同时,政府也需要多方面宣传政策,让农民尝试新的可持续发展农业模式,促进农民的产业升级,从而减少经济利益上的冲突。
最关键的是,政府和农民需要共同努力,在保护环境,提高生态质量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和创新,积极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可持续发展。
林业工程退耕还林存在问题及对策思考
林业工程退耕还林存在问题及对策思考天等县福新镇人民政府摘要:为促进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维持生态平衡,全面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退耕还林政策在我国林业工程建设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就我国目前当前的退耕还林程度来看,相比于二十多年前的2000年已经取得了突破地阶段性进展,尽管如此,依然有部分地区没有实现退耕还林的目标,故而如何实现全面退耕还林这一伟大任务,对于我国林业工程来讲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关键字:林业工程退耕还林对策思考引言退耕还林在推进城乡改革的发展进程中属于一项旷日持久的战役。
在我国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及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建设的过程中,退耕还林这场持久战不仅能够抗击沙漠化、净化生态环境、保持水土不流失的同时,还能能够为抵御自然灾害,保卫人民生存空间的安全性贡献出一份力量。
不断加大退耕还林的实施力度、施行科学有效地改进办法,不断深化林业工程中退耕还林的改革升级是现阶段我国林业工程中需要关注的一个重点。
笔者对我国退耕还林这一政策在具体落实中的现状,以及针对这些现存状况应当采取的对策进行了思考和概述。
1.目前我国退耕还林实施的现状1.1目前我国退耕还林工程的简要概况2002年,我国退耕还林工程的这一项伟大工程正式启动[2]。
为保障我国退耕还林工程的施工质量,加快该工程的整体落实进程,举国上下均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在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推行道路上一走就是将近二十年,截止到2020年年末,我国全国的退耕还林工程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突破,然而过程中依然存在了许多问题以下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一一分析。
1.2在管理方面存在问题我国在全面建设耕还林工程的推行过程中,纵使各级政府部门指定并实施了相关的管理保护条例和办法,但是依然不能将该项政策做到真的公平公正,“谁退耕,谁造林,谁经营,谁受益”的这一政策[2]在具体落实的过程中收效甚微。
退耕还林工程的管理往往更加注重“退耕”而非“还林”,管理者在对退耕还林项目的管理中,从开始设计的目标到农户的落实再到检查验收以及政策补贴等各项环节,每一个环节中都会出现一定或大或小的问题。
退耕还林有关问题思考
退耕还林有关问题的思考摘要:退耕还林这项富民工程实施以来,已使一大批工程实施地区的部分人脱贫致富,取得了丰硕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退耕还林问题对策建议1我国退耕还林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1.1观念问题对退耕还林目的认识不足,规划和计划不当,盲目扩大试点范围,增加了财政压力与实施难度。
退耕还林主要是针对西部的生态改造,国家对退耕者补助粮食、现金、种苗费等,通过保障人民基本生活来达到使其还林的目的,是“以粮食换生态”,也是对人民既得利益的补偿。
但是一些地方政府并未真正理解退耕还林的生态意义,而是把它理解为国家扶贫措施,当之为“唐僧肉”,扩大范围,利益均沾,争夺退耕还林指标。
1.2政策解读不准对退耕还林政策把握不准,造林质量不高,原因有二:首先,生态条件恶劣,种苗量不足或质不优,加之“有人栽,无人管”,林粮间作,管护粗放,致使林木成活率不高;其次,在部分退耕地区,人民追求短期可得经济利益,还林时经济林、生态林比例不合理,经济林比例偏高,难以实现生态目标。
1.3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有关配套政策法规落实不到位,损害了农民的合法权益,不利于退耕还林的顺利实施。
如基层管理不规范,补助兑现环节出现了违法违纪现象。
退耕还林资金管理不严,存在弄虚作假、虚报“造林实绩”冒领补助金现象,发生截留、挪用、挤占、套取和贪污行为,影响了工程建设。
1.4与农村经济发展不协调一些地方没有处理好退耕还林与调整农村经济结构的关系,不注重发展后续产业,解决长远生计问题,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退耕还林过程中若不能统筹考虑和解决好农民的吃饭、烧柴、增收等实际问题,只重眼前的补助,要想“退得下,还得上,稳得住,不反弹”则是一句空话。
因此要保障成果,必须“以人为本”,将农民长远利益与当前利益结合,将生态目标与农村经济发展相结合。
1.5地方财政面临的挑战退耕还林(草)农民的利益就算得到了保障,但由于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的减少而使财政状况本来不好的西部地区各级地方财政受到了挑战。
关于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几点思考
张敏 维 : 于 实施 退 耕 还 林 工 程 的 几 点 思 考 关
资源 与 产业
3 1 加 强普法工作 .
草则 草 , 综合 治理 ” “ ,坚持 生态优先 ” 。
1 1 促 进 农 村 土 地 利 用 结 构 调 整 .
2 当前 存 在 的 主要 问题
( ) 退 耕 还 林 目的 认 识 不 足 , 划 和 计 划 不 1对 规 当 , 目扩 大 试 点 范 围 , 加 了财 政 压 力 与 实 施 难 盲 增
度。
一
退耕 还林 以植被 的恢 复 建设 为 突破 口 , 遵循 土 地 利用社会 、 经济 、 态效 益 兼 顾 的原 则 , 实 际 出 生 从
1 4 优 化 生 态 系统 与 投 资 环 境 . .
3 推进 退 耕 还林 工 程 的几 点 建 议
退 耕 还林 是加 强 生态 环境 保 护 , 高 人 民生活 提
水 平 , 进可持续 发展 的重大 工程 。因此 , 退耕还 促 在
退 耕还 林工 程 的实 施 , 大地 推 动 了旅 游 业 的 极 发展 , 给当地经 济带来 了 良好 的发展势 头 , 招商 引 对
退耕 还林 , 山育林 促进 了以土 地 资源 为 中心 封 的农 业资 源的重新 配 置 , 产业 结 构 的顺 利调 整 提 为
人 为本” 将 农 民长远 利 益 与 当前利 益 结 合 , 生 态 , 将 目标 与农 村经济发 展相结 合 。
供 了必要 条件 , 顺应 了农 村产业 结构调整 的要求 , 增 加 了农 村经济 发展 的活力 和后劲 。
严 , 响 了工 程建设 。 影 ( ) 注重发 展 后续 产 业 , 4不 解决 长 远生 计 问题 , 难 以实 现可 持续发展 。在退 耕还林 过程 中若 不能统
浅析退耕还林林地资源利用的问题和对策
浅析退耕还林林地资源利用的问题和对策蹇凡经济的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增加造成了我国大量的森林资源被不科学合理的开采,实施退耕还林的目的就是为了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降低水土流失的可能性。
在实施退耕还林的过程中应该坚持因地制宜、植树造林的原则,尽可能的恢复森林植被。
退耕还林工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首先,对坡耕地的退耕还林,其次,是荒山荒地的造林。
退耕还林不仅能够实现涵养水源和降低水土流失,同时能够起到净化空气,和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空气环境的能力。
可以说,退耕还林可以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1、退耕还林林地资源的概念狭义上的林地资源就是指林业用地,林业用地是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林地能够培育出大量的林木资源。
而广义上的林地资源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如土地资源本身、还包括土地上的林业产品,主要指的是林木。
无论是广义上的还是狭义上的林地资源都是我国重要的自然资源,对生态环境的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退耕还林的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林地资源主要有一些退耕的土地,还有就是退耕过程中的一些林木。
2、退耕还林林地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分析(1)注重生态效益,但是经济效益比较低在退耕还林中,生态林和经济林各占不同的比例,前者约占百分之八十四,后者约占百分之十六。
在造林的过程中,应该结合地区发展情况和自然条件,科学的选择造林树种,如核桃、板栗、刺槐、花椒、茶树等,都是比较不错的选择。
应该积极地相应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的指导,坚持自上而下,层层分解任务,统一制定政策的原则进行,在此过程中强调生态优先,禁止破坏原有的林草植被。
现阶段,茶、核桃和板栗能够实现经济效益的产出,其他的造林树种没有经济效益,或者经济效益比较低。
(2)自然条件差,林地资源利用率低在具体的退耕还林过程中,存在着自然条件差,林地资源利用率低的情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退耕还林过程中的林地块分散,集中管理比较难;其次,在退耕还林地区自然条件比较差,如交通不方便、基础设施比较落后等,这些因素直接制约了退耕还林的顺利进行和林业产业的后续发展,从而造成林地资源利用率低的情况出现。
退耕还林调查报告
退耕还林调查报告退耕还林是一项重要的生态工程,旨在保护我国的生态环境和推动可持续发展。
为了了解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情况,我参与了一项退耕还林调查工作。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在调查中所见所闻,并对退耕还林工程的成效和挑战进行一些思考。
调查开始前,我们先对退耕还林的背景和目标进行了深入研究。
退耕还林工程是中国政府为了应对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而推出的一项重要举措。
该工程旨在通过减少农田面积,恢复和保护生态系统,提高土地的生产力和可持续利用率。
根据政府的规划,到2020年,我国将完成退耕还林面积达到3.33亿亩的目标。
在实地调查中,我们首先前往了云南省的一个退耕还林示范区。
这个区域曾经是一个贫瘠的山地,土地退化严重,生态环境恶劣。
经过多年的退耕还林工程,这里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
大片的山地被重新种植了树木,河流的水质也得到了改善。
当地的村民告诉我们,他们通过种植树木获得了额外的收入,并且他们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提高。
然而,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在一些地区,由于退耕还林导致了农民的收入减少,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困难。
此外,一些地方政府在推行退耕还林工程时存在着利益冲突和不当行为。
一些农民被迫退耕,但并未获得相应的补偿。
这些问题的存在给退耕还林工程的顺利进行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认为政府应该加强政策的宣传和解释工作,让农民了解到退耕还林工程的重要性和益处。
同时,政府还应该加大对农民的扶持力度,确保他们在退耕过程中能够获得合理的补偿和转产培训。
此外,政府还应该加强对地方政府的监督,防止利益冲突和腐败现象的发生。
退耕还林工程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任务,需要政府、农民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虽然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但总体来说,退耕还林工程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通过退耕还林,我们能够保护生态环境,改善生态系统功能,促进可持续发展。
这对于实现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这次调查,我深刻认识到了退耕还林工程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退耕还林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可持续发展思考
退耕还林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可持续发展思考退耕还林是指将农田退耕还林,对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也需要思考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退耕还林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退耕还林可以改善生态环境。
退耕还林使得原本耕种的土地变为森林或者其他植被覆盖的土地,增加了植被面积,改善了空气品质,减少了土壤侵蚀和水源污染等问题。
森林具有固碳、保持水土、净化空气等重要功能,有利于生态系统的恢复与保护。
退耕还林可以增加生物多样性。
退耕后,森林的复杂生态系统能够提供更多栖息地,吸引更多的野生动植物栖息繁衍,增加生物物种的数量和多样性。
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是维护生态平衡、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退耕还林也可以改善水资源状况。
退耕后,森林能够增加土壤和地下水的蓄水能力,减少水土流失。
森林也能够影响降雨量和蒸发量,调节水文循环,使得降水分布更加合理,减轻干旱和洪涝的发生频率和强度,提供更加稳定的水资源。
在退耕还林的过程中,也需要思考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要注重平衡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的关系,不仅要考虑退耕还林对环境的好处,也要兼顾农民的经济利益。
通过对退耕农户提供补贴、培训和技术支持等方式,引导和帮助他们转变产业结构,实现转型升级,为农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和绿色发展的途径。
要加强生态保护和管理。
退耕还林需要保护和修复生态系统,而不仅仅是简单地将农田变成森林。
要积极采取措施防治森林火灾、病虫害等问题,加强生态系统的监测和管理,确保退耕还林效果的持久和稳定。
要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
通过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众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和认识,争取更多的支持和参与,共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退耕还林对生态环境有着积极的影响,能够改善生态资源状况、提高生物多样性和水资源利用效益。
在实施中,还需要关注可持续发展的问题,通过平衡经济利益和环境保护,加强生态保护和管理,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和参与度,共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新一轮退耕还林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新一轮退耕还林存在的问题和建议作者:王树学来源:《西部论丛》2019年第36期摘要: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我国于2002年全面启动退耕还林工程。
2014年,我国开始启动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
这样能够使科学发展观得到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得到有效推进,帮助贫困地区的人民摆脱贫困、发家致富,从而促使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速度加快。
然而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在实施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
为此,本文对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问题;建议引言退耕还林工程作为一项惠民工程,不但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还有助于农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民收入提高,推动我国的西部开发战略。
我国在1999开始实行退耕还林工程,2002年全面启动,获得了良好的成效。
但是我国的一些地方仍在生态环境脆弱的情况下对沙化地和陡坡地进行耕种,导致我国的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问题仍然严重。
为了我国森林资源能够有所增加、能够更好地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我国于2014年启动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
1新一轮退耕还林存在的问题1.1土地方面的工作难度较大。
土地方面难度较大的工作主要在土地认定工作和土地经营使用权这两方面。
在开展土地认定工作中,对农田区域的认定往往不能符合退耕还林规划设计。
在县市区的统计中,基本农田红线只是一个汇总数据,对于农户的小地块不能具体地体现出来。
在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中,按照统一的坡地标准对耕地进行划分,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不能按照划定的红线来认定农民的土地。
按照土地认定政策开展土地认定工作,容易造成许多坡地本来急需退耕还林,但是却不能实施退耕还林,即使退耕还林了,也容易导致所退耕的行为违规的现象。
在土地经营使用权方面,依然存在大户流转土地退耕还林的问题,在规划时很难对土地承包使用权人进行辨认。
不仅如此,沿江河一带,农民土地变动较为活跃,相应地,土地经营使用权也比较随意。
在村组集体操作下,农民土地的户主姓名变动频繁,导致退耕还林登记到户时容易出错。
对退耕还林政策的几点思考
对退耕还林政策的几点思考退耕还林政策,作为中国林业生态项目的重要一环,始于1999年,将在全国范围内持续实施到2020年,该政策旨在扭转土地荒漠化、水资源枯竭、生态环境恶化等大量地区的自然环境恶化倾向,提高林业生态和自然保护能力。
下面,笔者从以下几个角度对退耕还林政策进行思考。
首先,退耕还林政策对当地的自然环境、生态文明大有裨益。
毛泽东曾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话的内涵非常精辟,退耕还林政策就是为了保护国家西部的自然生态环境,保持生态的平衡,使当地环境永葆美好。
由于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大大提高了水土的保护率,在生态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同时通过降低环境变迁速度,保护生态平衡,从而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
其次,退耕还林政策有利于维护农民和土地权益。
在实施退耕还林的时候,国家成立了具有相应权威的机构,采取“行政管理+市场化运作”的原则,使政府参与退耕还林的主导作用,不仅有助于保障农民的收入,满足他们的现实生活需要,还能够适度提高阔叶树类的降雨沉积,带动生态经济,进一步提高当地土地的经济价值。
第三,当地政府对退耕还林政策应当积极引导、注重细节。
作为政府的重要环保工程,退耕还林不光要得到当地农民的支持,也要得到当地政府的积极指引和支持,通过社会组织、专业规划和全社会的联动,依靠生态、旅游和减贫等多种产业的激发,促进其文化的显著提高,让精神文明而非物质文明真正滋润当地贫困农民,让大自然真正成为农民创业致富的动力所在。
最后,退耕还林过程中的投资回报问题是需要重视的。
虽然退耕还林政策对保护生态环境、维护土地权益等方面都有好处,但同时也带来了经济成本问题。
政府和企业必须充分考虑投入和回报平衡问题,采取市场化手段,根据市场需求和利润回报情况合理安排投资计划和政策。
例如,鼓励通过技术创新、市场拓展等方式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进一步扩大农村经济规模,提高农民的收入等。
总之,在退耕还林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生态文明建设,保护好大自然,保障农民和土地利益,同时也需要政府的指导和资源的合理分配。
退耕还林的深层次思考_以长江上游云南省境为例
毁林开垦、陡坡耕种是造成水土流失、自然灾害频繁、生态恶化的重要原因。
将坡度大于25度的耕地退耕还林,是阻止生态进一步恶化,为人类提供一个良好生存环境的重要举措。
但在长江上游金沙江流域云南境内的退耕还林工作中,涉及的不只是耕地转为林地的土地利用形式的改变,还存在着一些深层次的直接决定退耕还林工作成功与否的问题。
问题1 退耕区域陡坡开垦面积大,退耕还林任务艰巨。
金沙江在云南境内的主干流长度1560公里,流域内山高坡陡,最高海拨6740米,最低为267米,落差6473米。
长期以来,生活在这高山峻岭之中的山区农民为了满足自己的生存需要,不仅开发了平坦的土地,而且随着人口的增长对粮食需求量的增加,他们也进行毁林开垦、陡坡耕种,现该区域内坡度大于25度以上的耕地面积已达367万亩(详查数)。
要将这么大面积的坡耕地转为林地,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办到的。
目前存在的一种倾向是通过行政命令,搞 一刀切 ,下指标,要求把长江上游坡度大于25度的坡耕地全退为林地。
这种做法的愿望是好的,工作声势也是浩大的,但没有考虑到各地的实际情况,工作还只停留在表面上。
怀着完成任务的心理搞退耕还林,不但不能达到退耕还林的工作目标,而且陡坡垦植还会反弹。
2 该区域经济落后,贫困程度深,贫困和陡坡开垦是相伴相生的。
全流域48个县中有国家级贫困县27个,省列扶贫攻坚乡196个,流域内贫困人口达300多万人。
虽然山区农民的原始动机是为了获得食粮而不是蓄意破坏生态环境,但陡坡耕种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
同时水土流失带走了肥沃的表土,使地力更加衰退,土地更加贫瘠,他们的生存条件更加恶劣,他们更加贫困,形成恶性循环。
虽然有舆论指责山区农民,认为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是山区农民急功近利造成的,其实,贫困才是毁林开垦、陡坡种植的根本原因。
3 退耕还林的成败取决于退耕山区农民的口粮、收入和生活习俗改变问题的解决与否。
流域内的农民生活困难,既缺粮又缺钱,他们祖祖辈辈住在山里,靠山吃山。
关于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的几点建议
林业园艺Lin ye yu a n yi加快新一轮退耕还林的健康落地,需要综合考量当地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对策来达成。
强化领导重视力度、加大政策宣传与普及、解决退耕地认定并及时调整、提高政策补助标准和确保经费能够专款专用是解决新一轮退耕还林更快落实的主要措施。
退耕还林领导小组所属相关部门要加强对新一轮退耕还林的重视,科学理性应用相关措施促进新一轮退耕还林的顺利推进。
一、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面临的问题1改善生态与改善民生的问题在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的规划建设中,必须坚持生态优先原则,并且立足于农民的切身利益,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林种、树种,对植被进行优化配置,将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与农村经济发展相关联。
2农民自愿与政府引导的问题在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应关注民生,重点考量农民的意愿,选择性退耕,合理选择林木品种。
在还林方面,农民可以将林地流转给大户、合作社或者公司,农民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自行选择还林方式。
需要注意的是,在此过程中,各级地方政府及林业部门不能因此而降低退耕还林管理力度。
3统筹规划与突出重点的问题按照中央领导的要求以及《新一轮退耕还草总体方案》中的要求,2020年必须将全国严重沙化耕地以及满足相关条件的坡耕地进行退耕还林还草。
另外,还应科学制订退耕还林总体实施方案,合理安排年度任务,明确退耕还林的重点和难点,有针对性地制订治理对策。
对于生态环境脆弱、集中连片的困难区域,可优先安排退耕还林。
4退耕还林与耕地保护的问题退耕还林退的是25°以上坡耕地、严重沙化耕地和重要水源地坡耕地,水土流失问题严重甚至出现沙漠化问题,粮食产量较低,对于粮食生产的影响比较小。
但是,这类耕地容易发生地质灾害,如沙尘暴、泥石流等,如果不能及时采取有效的生态治理和保护对策,就会导致农业生产水平不断下降,甚至会对粮食生产起到限制作用。
5工程建设质量与数量的问题在退耕还林工程实施过程中,必须加强质量控制。
退耕还林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可持续发展思考
退耕还林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可持续发展思考退耕还林是指为了恢复土地生态环境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而将一些耕地改为林地的一种生态保护行为。
随着人类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退耕还林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愈发引起人们的关注,同时也引发了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一、退耕还林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 保护生物多样性退耕还林可以增加栖息地面积,提升植被覆盖率,为野生植物和动物提供更多的生存空间,有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2. 减少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通过退耕还林,可以减少耕地面积,避免大面积的裸露土地,减少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保护土地资源。
3. 改善生态环境退耕还林可以增加地表植被,净化空气,改善气候,提高土地的生态系统功能,有利于保持生态平衡。
二、可持续发展思考1. 科学规划在进行退耕还林时,需要科学规划土地资源利用,合理确定退耕面积和还林种类,充分考虑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稳定性。
2. 完善政策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推动退耕还林工作的开展,倡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3. 加强监测要加强对退耕还林地的监测和评估,及时了解资源变化和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确保退耕还林工作的顺利进行。
4. 启动宣传教育应积极开展关于退耕还林的宣传教育活动,增强社会公众的环保意识,提高人们对退耕还林的认同和支持。
5. 落实责任各地各部门要突出责任意识,明确退耕还林工作的责任主体,强化组织协调,确保退耕还林工作的顺利开展。
1. 生态系统恢复周期长退耕还林需经过一定的时间才能使生态系统得到有效的恢复,需要长期坚持,且效果不一定立竿见影。
2. 资金投入困难退耕还林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包括退耕面积的补偿、还林种植和养护等费用,资金来源不确定。
3. 地方利益冲突在实施退耕还林时,可能会遇到地方利益和生态保护之间的冲突,需要找到一种平衡点来解决这种矛盾。
退耕还林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积极的,但在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