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东:《娱乐至死》解读版 (1)
娱乐至死赏析
娱乐至死赏析《娱乐至死》赏析《娱乐至死》是尼尔·波兹曼(Neil Postman)于1985年出版的一本著作,他以争议性的观点阐述了娱乐在当代社会中的影响。
本文将对《娱乐至死》进行深入赏析,探讨其对于现代社会的警示和启示。
一、媒体的演化与社会变革在《娱乐至死》中,波兹曼提出了一个核心观点:不同媒体形式的崛起与社会价值观的改变密切相关。
他详细分析了印刷媒体和电视媒体对于信息传播和思维方式的影响。
印刷媒体时代,文字内容丰富,人们倾向于逻辑思考和深度阅读;而电视媒体的崛起使信息以图像和短暂片段的方式呈现,观众更倾向于感性体验和娱乐化的阅读方式。
二、娱乐至上导致信息浮于表面《娱乐至死》一书指出了电视媒体的浮华和娱乐至上的问题。
作者认为,电视以其瞬间感官刺激的特点,导致了观众缺乏持久关注力和批判思考能力。
电视的追求娱乐化和煽动性,使得真实的新闻和信息变得肤浅和表面化。
观众只关注于信息的娱乐性和娱乐价值,而忽略了信息背后的深层次意义。
三、观众的消费行为与商业利益波兹曼在书中提到,商业的影响力是电视媒体走向娱乐至死的核心驱动力。
广告和收视率成为电视行业收益的重要来源,而这也引导了电视节目的呈现形式和内容选择。
商业利益导向使得电视节目更注重迎合观众的口味,追求短期效应,而忽视了质量和深度。
观众也习惯于成为被动的消费者,只追求娱乐快感,对于真实的信息和思考变得漠不关心。
四、文化价值观的变迁与社会道德的丧失《娱乐至死》通过对电视媒体的剖析,揭示了文化价值观的变迁和社会道德的丧失。
电视中追求刺激、快节奏、感官刺激的节目越来越多,社会对于娱乐和享乐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随之而来的是人们对于深度和质量的需求逐渐减少,而追求个体的感官刺激和瞬时快感。
这种价值观的变迁导致了社会道德的丧失,人们的注意力越来越难以集中,审美疲劳和精神空虚问题逐渐突显。
五、娱乐至死的对策与启示《娱乐至死》并非只是对当代社会现状的批判,它更是对于人们如何从娱乐至死的局面中解脱出来的思考。
(完整版)《娱乐至死》读书笔记
《娱乐至死》:(美)尼尔·波兹曼第一章媒介即隐喻在第一章节中,作者对于“媒介即隐喻”这一观点做了一个详细的解释。
文中,作者用“媒介的独特之处在于,虽然它指导着我们看待和了解事物的方式,但它的这种介入却往往不为人所注意。
”一句,阐述了媒介的主要内涵方式,让读者从另一面认知媒介的重要地位。
而对于“隐喻”的解释是“隐喻是一种通过把某一事物和其他事物作比较来揭示该事物实质的方法。
”所以对于第一章节的理解可以简述为:媒介的表现形式决定了受众所接纳的文化内容。
这也是媒介即隐喻的真正涵义。
第二章媒介即认识论我认为前两个章节,作者都在给读者普及一定的传播学理论背景,而此章节又是对上一章节“媒介即隐喻”做一个概念的延伸。
当然,对于文中的举例很容易让读者造成方向性的偏差,但是其实作者至始至终都围绕着“认识论”这个中心展开叙述。
作者用大量的例子为了解释:证明一个真相,媒介的方式不但决定其真实与否的一个重要方面,甚至还可以支配我们的认识论。
相对于文字,电视限制了我们更加理性的判断一件事物的对错性、真实性,它更加直接的在观众的脑海中形成图像、画面、甚至是声音,从而形成一种认识上的导向性。
但从反面看,作者并未否定电视对于观众的必要性,这反而是一种文化的制衡。
而文章的最后,作者也提出了对于印刷术退败的担忧。
第三章印刷机统治下的美国从美国殖民时代直至十九世纪,铅字在美国人民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印刷机统治下的美国,形成了一个理性、严肃的公众话语模式,美国也因此跻身世界文明之林。
然而,正是如此,更加凸显了现如今的文化背离现象,这是一个危险的预兆。
第四章印刷机统治下的思想本中介中,作者对于书面形式公众话语的含义,它的内容特征以及它对公众的要求作出阐述,在作者的观点中,印刷机统治的时代被称为“阐述时代”,新时代被称为“娱乐业时代”。
然而作者的立场鲜明的站在阐述时代这一方,作者认为铅字是有序的、具有逻辑命题的冷静的抽象符号,因而书面语言是理性、严肃、连贯、寻求意义的。
探寻人生意义:《娱乐至死》中的消费主义与思辨精神
探寻人生意义:《娱乐至死》中的消费主义与思辨精神引言在现代社会,人们常常被各种形式的娱乐和消费主义所包围。
然而,《娱乐至死》这本书通过对媒体文化的分析,提出了一种有关人生意义和思辨精神的深刻观点。
本文将探讨《娱乐至死》中涉及的消费主义和思辨精神,并展示它们如何影响我们对于人生意义的理解。
消费主义的影响媒体导向的消费根据《娱乐至死》一书所述,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着一个重要问题——媒体导向的消费。
随着电视、广告和互联网等媒体渠道日益发达,我们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各种商品和消费理念的诱惑。
这种过度商业化导致了一个重要后果:我们越来越多地将物质享受与个人幸福混为一谈,从而丧失了真正的自我认知和价值观。
社交媒体与虚拟世界在社交媒体和虚拟世界的影响下,我们经常陷入一种不真实的消费主义氛围中。
通过分享奢侈品、炫耀旅行经历或者展示高科技设备,人们试图通过外在的物质所带来的虚荣满足来寻找幸福感。
然而,《娱乐至死》作者尼尔·波兹曼指出,这种浮华世界只是一时的表面现象,背后隐藏着对真正的人生意义和内心思考的缺失。
信息过载与消耗性阅读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我们每天都要面对大量碎片化的信息。
因为信息过载,人们往往只愿意接受简单、直观、即时的资讯内容,并变得思维懒散。
这种消耗性阅读让我们缺乏深度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进一步削弱了我们对于个人认知和人生意义探索的可能性。
思辨精神的重要性批判性思维与自我反省《娱乐至死》中强调了批判性思维和自我反省的成本和收益。
我们应该努力培养自己对媒体信息的判断能力,包括对新闻报道、广告宣传等的批判性思考。
同时,需要时常反省自己的行为和价值观,确保我们所选择的消费和追求符合我们真正的人生意义。
阅读经典与哲思理论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也提到了阅读经典文学作品以及进行哲学思考的重要性。
通过深入研究历史上伟大思想家们的论述,我们可以启发自己对于人生意义和价值追求的探索,并不断丰富内心世界。
真实互动与内心情感在追求人生意义的过程中,真实互动和内心情感也非常重要。
新媒介时代下《娱乐至死》的解读
新媒介时代下《娱乐至死》的解读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不断被各种新媒介所包围,从电视到电脑,从手机到平板,我们的生活与这些媒介已经密不可分。
然而,在这个新媒介时代下,尼尔·波兹曼的《娱乐至死》仍然为我们提供了对媒介影响深入剖析的视角。
《娱乐至死》是对20世纪后半叶美国文化中最重大变化的探究和哀悼,这个变化就是印刷术时代步入没落,而电视时代蒸蒸日上。
在书中,波兹曼指出,电视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娱乐工具,它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改变了公众话语的内容和意义。
在电视时代,政治、宗教、教育和任何其他公共事务领域的内容,都不可避免的被电视的表达方式重新定义。
波兹曼在书中勾画了美国官员、新闻、律师、教育家等各色人等的“电视形象”,分析了图像对人类感官和思维带来的影响。
通过林肯和道格拉斯的辩论、电视竞选、教会布道、学校教育等案例,波兹曼揭示出这样一个道理:娱乐使人不再思考。
在电视的影响下,公众话语变得脱离语境、肤浅、碎化,一切公共话语都以娱乐的方式出现。
在新媒介时代下,这种现象更为普遍。
各种电子设备充斥着我们的生活,我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多样,但同时也让我们更难获取到有用的信息。
波兹曼在书中提到,“在信息的海洋里,却找不到一点儿有用的信息”。
这种境况在新媒介时代下更加严峻。
然而,《娱乐至死》并非只有批判,它同时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我们应该警惕技术的垄断,提防被新媒介所“娱乐至死”。
虽然文化是语言的产物,但是每一种媒介都会对它进行再创造——从绘画到象形符号,从字母到电视。
任何认识论都是某个媒介发展阶段的认识论。
在理解这个观点时,我们不能忘记媒介也是有其局限性的。
新媒介时代下,《娱乐至死》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它提醒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媒介的影响力,同时也要学会批判性地思考和看待新媒介。
在面对新媒介时,我们应该保持理性,辨别真实与虚假,理性与感性,以及有意义与无意义的信息。
《娱乐至死》也警示我们要提防技术的垄权。
2024年《娱乐至死》读后感(2篇)
2024年《娱乐至死》读后感波兹曼认为“媒介即隐喻”,摄影术和电报的出现使得新闻的严肃性被消解,电视将新闻的内涵外延至超越时空和脱离个体的一切事物,使新闻失去了对现实生活的实用性和指导意义,成为了一种娱乐形式,并伴有大众泛娱乐文化的副产品——即所有的内容都被电视以娱乐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样的媒介使人们逐渐告别“阐释年代”,最终拉开了娱乐业时代的序幕。
电视媒介顺理成章地中断了印刷术时代下成长起来的重视逻辑和理性的父辈一代的传承,培养出了新的媒介语境下的“电视人”和“容器人”——轻逻辑、重感性的娱乐化受众。
在波兹曼看来,集影像、音响、图片、文字于一体的电视媒介取代报纸成为新闻载体并不能真正产生教育意义和新闻价值,因为电视信息传达形式娱乐化的特征注定要葬送新闻的功能性定义并重塑话语结构,破坏掉原本逻辑分明、辩证理性的传统语境。
我年幼时曾疑惑,电视主持人为何能在播报了一则令人痛心的新闻后迅速转换表情微笑着播报下一则新闻,仿佛刚才消息中的悲剧从未发生。
在这一点上,《娱乐至死》也做出了解读。
它认为电视新闻本质是一种娱乐,目的是“迎合人们对视觉快感的需求”,主持人担当着表演的角色,也就是说,新闻播报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受众关注新闻本身,而是为了取悦受众。
电视创造了一种“假信息”,这种“假信息”分散破碎且流于表面,离人们的生活很远,无法作为个人和公共事务的参考,从而使得人们对电视中真实发生的事熟视无睹。
书中关于辩论的阐述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美国的辩论传统,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了辩论(包括争论、假设、讨论、说理、辩驳等演说的传统方法)作为一种复杂而理性的话语的意义。
美国在教育中强调辩证与逻辑,这在各类考试,诸如托福、雅思,以及TED演讲节目中都能发现,可以说是有洞见的人在竭力传承这一文化的结果。
我也总能从周围的美国人中感受到他们对辩论的热情,虽然他们的辩论思维在现如今远不及印刷术时代,但总算未完全丢失。
作者对逻辑和理性的强调,以及自白的方式,提醒了我时刻辩证地看待他的观点,对此我心存敬佩。
《娱乐至死》讲解
《娱乐至死》讲解《娱乐至死》是美国文化批评家尼尔·波斯曼于1985年出版的一本重要著作,探讨了娱乐文化对于我们日常生活和社会运行的影响。
本文将对《娱乐至死》这本书进行深入解读,探讨其核心观点及相关论证,并对其对当代社会的现实意义进行评价。
1. 作者的核心观点《娱乐至死》一书的核心观点是:在当代社会中,传媒形式的转变导致了公共话语空间的崩溃和人们对信息的娱乐化追求。
波斯曼认为,电视及其后续的媒体形式使我们更加关注娱乐性和视觉形式而非内容本身,使得知识和理性逐渐被边缘化。
他认为,在电视主导的传媒社会中,娱乐成为了主流文化的中心,大众对于以娱乐为导向的媒体产品投注了过多关注,从而削弱了理性思考和对公共事务的关注。
2. 媒体形式和公共话语空间的崩溃波斯曼通过对电视和书本媒体的对比,阐述了媒体形式的转变如何导致公共话语空间的崩溃。
他指出,书本媒体注重文字,能够提供深度思考和理性论证的空间,而电视则以视觉图像为主,注重感官体验和情感共鸣。
随着电视等媒体形式的普及,公共话语空间逐渐从文字转向图像,从深度转向表面,而娱乐成为了人们交流的主要方式。
3. 娱乐化的政治和新闻波斯曼在书中探讨了娱乐化对政治和新闻的影响。
他认为,面对日益复杂的政治和社会问题,媒体追求娱乐性的导向使得政治变成了一场演艺表演,而新闻则以娱乐性的角度报道社会事件。
这种娱乐化的倾向导致了公众对于政治和新闻的陷入消费型态,无法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参与。
4. 娱乐至死的意义和现实挑战波斯曼让我们思考娱乐至死所带来的意义和现实挑战。
他指出,在娱乐化社会中,我们越来越倾向于追求即时的快感和刺激,而对于深入思考和理性思维的需求逐渐减弱。
这对于个体和社会来说都是一种挑战,削弱了我们的分析能力和信仰体系,使得我们对于复杂的社会问题缺乏应对的能力。
总结:《娱乐至死》通过对媒体形式转变及其影响的深入剖析,揭示了娱乐文化对于当代社会的巨大影响。
这本书对于当下越来越娱乐化的社会具有重要的警示意义。
读书心得娱乐至死(优秀5篇)
读书心得娱乐至死(优秀5篇)读书心得娱乐至死篇1初选《娱乐至死》这本书原因是书名比较喜欢可以让我这个不爱读书的人继续读下去。
读完以后发现书的内容很简单易懂但给我们了许多思考和可以借鉴的话语。
本书大致是说电视在美国的兴起使得公众话语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
从文化、宗教、政治、教育等方面阐述这些都开始毫无怨言的成为了娱乐的附属品失去了本来的意思。
借我们都将成为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本书的第一章是媒介即隐喻,隐喻是一种修辞手法,作者说媒介即隐喻也就是想说媒介在用一种隐蔽的但强有力的方法左右人们的道德和价值观。
媒介的产生创造了一种新的文化但同时也影响着文化。
它给我们带来了大量的信息,但是如果我们只是接受并没有加工那么我们就成了媒介的牺牲品。
第二章是讲媒介即认识论,从印刷品到电视的出现谈人们对认识论的改变,电视出来的认识论劣与印刷制品,而且对于本身还有一定的危险,并且这种危险在逐渐蔓延。
而为什么说媒介即认识论呢?我有些困惑。
认识论是一个很大的概念简单的来说认识论是探讨人类认识的本质、结构,认识与客观实在的关系,认识的前提和基础,认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及其规律,认识的真理标准等问题的哲学学说。
又称知识论。
也就是说大量的媒介的出现它开始承载知识,决定知识的形式,它所表现的无论对错好坏都成了知识。
这些让作者开始谈到印刷机统治下的美国。
那时候到处都是阅读的中心,任何人都可以阅读,印刷术开始影响公众的话语形式,但也承载着一种文化。
试想如果没有印刷术的出现我们的文化和知识又如何呈现和被记载呢?“思维方法在以文字为中心的文化和以图片为中心的文化中不同体现”在作者看来人们的阅读只停留在在了一些符号,读者没有了判断力。
电报技术和广告的出现是原本理性倾向的人们开始倾斜。
过去人们是为了解决问题而去搜寻信息,而现在人们是得到了一些信息而去找这些信息的****。
我们的媒介环境变了,人们开始更少的去思考了。
读书心得娱乐至死篇2阅读之前,完全没有意料到这是一本如此深刻而犀利的书,并且彻底颠覆了我对无比强势的电视媒体在传播信息方面作用的认识和看法。
速读《娱乐至死》
速读《娱乐至死》一、作者简介与阅读背景:1、作者简介尼尔·波兹曼(Neil Postman)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的一位教育家、传媒批评家和作家。
他的著作探讨了现代社会中科技和媒体的影响,特别是对人们的思考、文化和价值观的影响。
他的著作《消失的儿童》和《娱乐至死》等被广泛认为是传媒批评的经典之作。
在《娱乐至死》这本书中,波兹曼探讨了电视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并认为电视娱乐化的特点正在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和思考方式,导致人们对政治和社会问题的认识变得表面化和浅薄化。
他认为电视是一个娱乐媒体,娱乐化的特点会导致观众对信息的选择、处理和理解出现问题,从而影响人们的批判性思维和深度阅读能力。
他还提出了“信息污染”的概念,认为电视和其他媒体所传达的信息是浅薄的、断断续续的和无序的,这使得人们对信息的真伪和价值难以分辨,从而影响了人们的思考和决策能力。
2、作者的主要观点波兹曼的观点可以概括为:电视和其他媒体正在削弱人们的批判性思维和深度阅读能力,导致人们对政治和社会问题的认识变得表面化和浅薄化。
他提倡人们应该保持批判性思维和深度阅读的能力,以更好地理解和思考复杂的社会和文化问题。
二、文本内容速读:1、文本的主要观点:在《娱乐至死》这本书中,尼尔波兹曼提出了以下观点:•电视娱乐化特点正在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和思考方式。
•电视是一个娱乐媒体,娱乐化的特点会导致观众对信息的选择、处理和理解出现问题。
•电视和其他媒体所传达的信息是浅薄的、断断续续的和无序的,这使得人们对信息的真伪和价值难以分辨。
•这种情况影响了人们的批判性思维和深度阅读能力,导致人们对政治和社会问题的认识变得表面化和浅薄化。
•波兹曼提倡人们应该保持批判性思维和深度阅读的能力,以更好地理解和思考复杂的社会和文化问题。
2、文章内容概括:第一章媒介即隐喻本章介绍了隐喻在人类思维中的重要性,以及媒介作为一种隐喻的本质特征,并探讨了媒介如何影响人们的思维和文化。
娱乐至死1
《娱乐至死》:娱乐至死《娱乐至死》是尼尔•波兹曼“媒介批判三部曲”的其中之一,作者表达了对20世纪后半叶美国媒体和文化中最重大变化的探究和哀悼。
波兹曼以美国电视为文本,对电报发明之后电视媒体影响下的人们的思想、认识方式还有大众文化的发展趋势做出了分析,并得出“娱乐至死”的结论。
他在设定“媒介即隐喻”“媒介即认识论”这样的前提后,在下面的章节中论证了两个问题:一,在印刷机统治下的美国,话语“清晰易懂,严肃而有理性”;二,在电视的统治下,这样的话语“变得无能而荒唐”。
“在这里,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
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 这里的“娱乐至死”不是因为我们缺少娱乐而死,而是被娱乐束缚窒息而死。
瓦解我们的往往不是因为缺乏而是因为虚无的泛滥。
正如奥威尔所担心的是我们憎恨的东西会毁掉我们,而赫胥黎担心的是我们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
而尼尔.波兹曼的《娱乐至死》就是在向我们证明可能成为现实的是赫胥黎的,而不是奥威尔的。
因为无论是奥威尔还是赫胥黎说的都是一件事情,这世界将来会变得怎样?他们都是在提出一种猜测和警示,而我们应该探求的是这种猜测和警示的初衷是什么?是什么会让他们认为这世界会向"娱乐至死"或者"1984"的方向发展。
按照他们两人的观点,有两种方法可以让文化精神枯萎,一种是奥威尔式的——文化成为一个监狱,另一种是赫胥黎式的——文化成为一场滑稽戏。
尼尔?波兹曼在他的著作《娱乐至死》中显然更倾向于后者。
大量的笔墨渲染了一幅充满悲剧意味的社会画面: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媒介不断取代传统的印刷术,使得我们的主流媒介的特性产生变革,而进一步控制了我们的传播、文化与思想,进而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
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娱乐至死。
娱乐至死
在在我这个阶段,一本好书的标准是能否解答我的一些困惑或者它展示的困惑能够引起我的共鸣。
从这个标准上来讲,《娱乐至死》真是一本好书。
它至少给我提供了对于一些问题上的思考路径。
比如:为什么在一个娱乐方式极其炫目的时代,我会经常会陷入一种无聊进而焦虑?为什么在一个资讯如此发达的时代,我会经常感觉肤浅进而愚不可及?波兹曼的这本著作旨在对电视媒介为主的电子媒介进行批判,本书的主要内容——随着印刷术影响的减退,政治、宗教、教育和其他构成公共事务的领域都要改变其内容,并且用最适用于电视的表达方式去重新定义。
本书初版与上世纪80年代,作者将电视成为当时美国社会的“元媒介”,其已经渗透到每一个人的生活中,并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囊括其中——它已经成为一种不仅决定人们对世界的认识,而且决定人们怎样认识世界的工具。
现在的美国电脑无疑已经取代电视的地位。
而在中国,由于现代化的进程较慢,电视媒介的地位可与美国80年代相抵。
前些年《百家讲坛》赢得很高的收视率,却引发一阵争议;批评者多指摘主讲人歪曲经典,十分浅薄。
最近电视媒介制造的最大轰动事件莫过于《中国好声音》,有不少人指出这个节目打出“音乐评论”的招牌却不断在各种选手“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故事和四位导师的插诨打科上出力,批评其有“挂羊头卖狗肉”之嫌。
事实上我觉得这些批评者过于较真,他实在不懂(或者装作不懂)娱乐时代的游戏规则。
电视的第一要义就是娱乐,其他的都是点缀。
电视媒介这种形式偏好某一方面的内容,你要通过这个平台去传播,就必须挑选最具娱乐性的东西去展示,或者降解与稀释自己,不然只能被淘汰。
电视节目的制作者深知这个道理,《中国好声音》属于前者,本身就是娱乐节目,必然将娱乐价值发挥最大;而《百家讲坛》这类文化类节目属于后者,必须重新解构,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现,这和学术无关,只是一些常识的趣味表达。
前一段时间在网上看了一个职场招聘节目,栏目组请了一个很有争议性的选手(阿B哥),想来是为了通过话题人物提高收视率,为这种容易陷入单调乏味的节目寻找突破。
娱乐至死--读书笔记
社会学读书笔记-----《娱乐至死》在读此书之前,一直认为导致人类失去自由的是外来的压迫和奴役,但读完此书后,我发现人类的自由更有可能迷失在人类对娱乐的无止境追求中。
正如书中所说:那些随时准备反抗独裁的自由意志论者和唯理论者完全忽视了人们对于娱乐的无尽的欲望。
以下是对本书的概括:本书第一章:媒介即隐喻。
本章讲叙了一个主要的观点:我们的语言即媒介,我们的媒介即隐喻,我们的隐喻创造了我们的文化的内容。
文化是语言的产物,但是每一种媒介都会对它进行再创造。
每一种媒介都为思考、表达思想和抒发情感的方式提供了新的定位,从而创造出属于那种媒介的独特的话语符号。
意即媒介的形式偏好某些特殊内容。
现今我们的文化正处于由以铅字文字为主要媒介转向以电视形象为主要媒介的过程。
这一转换,势必使得政治、宗教、教育和任何其它构成公共事物领域都要改变其内容,并且用最适用于电视形象为主要媒介的方式去重新定义。
而这种转变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有何利弊,本章没有作过多的阐述,只是教给读者一个媒介即隐喻的传播学理论知识背景。
本书第二章:媒介即认识论。
本章对媒介即隐喻这个概念做了延伸,但作者的焦点是放在认识论上,而不是放在美学和文学的批评上。
作者想证明真理的证明至少有一部分来自传递信息的媒介的性质。
或者说,媒体在我们的认识论中充当了一个角色,并且有些角色能改变甚至支配我们的认识论。
在观点上,作者认为电视创造出来的认识路不仅劣于以铅字为基础的认识论,而且是危险和荒诞的。
但另一方面,作者在批评电视削弱了人们的理性话语的同时,并未完全否定电视的情感力量。
本章结束时,作者提出了他的担忧:随着印刷术退至我们文化的边缘以及电视占据了文化的中心,公众话语的严肃行、明确性和价值都出现了危险的退步。
本书第三章:印刷机统治下的美国。
本章进一步强化了本书的观点:表达思想的方式将影响所要表达思想的内容。
在美国殖民时代至19世纪,铅字在公众话语是中占据垄断地位的。
由于印刷机不仅是一种机器,更是传播文化的一种媒介,因而会带这某种偏见对文化进行再创造。
娱乐至死
《娱乐至死》—赫胥黎的盛世危言《娱乐至死》中赫胥黎告诉我们的是:在一个科技发达的时代,造成精神毁灭的敌人更可能是一个满面笑容的人,而不是那种一眼看上去让人心生怀疑和仇恨的人。
如果一个民族分心于繁琐杂事,如果文化生活被重新定义为娱乐的周而复始,如果严肃的公众话题变成了幼稚的婴儿语言,总而言之,如果人民蜕化为被动的受众,而一切公共事务如同杂耍,那么这个民族就会发现危在旦夕,文化灭亡的命运就在劫难逃。
读到这里,我心中只有“盛世危言”四个字。
大多数人都自我安慰活在这个科技发达的社会中,对一切技术性创造引以为豪,甚至到了近乎崇拜的地步。
然而,我们面对的不是《1984》中文化的管制,而是传统文化的衰落,娱乐正以一种强烈的势力冲击着文化。
这是一本很适合这个浮躁娱乐的社会中细细品味的书,《娱乐至死》是对20世纪后半叶美国文化中最重大变化的探究和哀悼:印刷术时代步入没落,而电视时代蒸蒸日上;电视改变了公众话语的内容和权利,逐渐沦落为娱乐的附庸,丧失思考的空间和能力。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绑架我们的不是电视而是网络世界和通达的技术,网络和手机将我们捆绑在无限的局域中挣脱不开。
早晨睁开眼睛面对的便是微博上铺天盖地的消息,每一个人如一个个君主一样君临大事,关心国家大事。
我不是反对这种公民主义的行为,但是令我们津津乐道更多的是娱乐化的世界。
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的不是事实的本身,而是娱乐化的形式。
毋庸讳言,我们这个时代正“娱乐”化着。
文学艺术在娱乐化,一方面是文学艺术本身不像过去那样崇尚教化,更倾向于给人以愉悦,另一方面是文学艺术的炒作模式娱乐化了,作家歌手等炮制绯闻、明星炒作,甚至故意内讧抬杠,制造娱情噱头吸引眼球。
政治也在娱乐化,政治选秀将街头政治与娱乐结合,分不清哪个部分是政治,哪个部分是娱乐。
在最严肃的学术领域,也出现了娱乐化的倾向。
打假和造假总是不断上演。
在经济领域,以使人愉悦为目的的“娱乐经济”正越来越显示超越“物质经济”的一面。
娱乐至死稿
我想问一下大家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有没有听过收音机。
那时候每天晚上我都准时去收听,而让我发现了意想不到的的东西之所以播放这视频,除了让大家笑笑外,更重要的是引出我们的话题。
好了,不废话开始娱乐至死。
开始之前,我得告诉大家这个话题涉及低俗,不雅成分,敬请家长注意。
另外现在未满18周岁的同学,可以先录下来,我们暂不收版权费,等够年龄以后再来找我们。
•按传统规矩我先要卖弄一下百度,美国纽约一位教授尼尔·波兹曼他写的一本叫《娱乐至死》书指出,现实社会(书中主要以美国社会为例)的一切公众话语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
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的成为娱乐的附庸。
•其实这本书的真正的含义是告诫当时的文人,不要去沉迷那些电视访谈,回归真正的写作当中。
但今天我们不谈这书,说说我们所理解的娱乐至死。
•“其实为什么我们会娱乐至死”,每个人有每个人不同的答案,如果是学生,他可能会说:因为大家低俗,所以我们就接受低俗,然后慢慢思想腐化。
•如果是思修老师的话,他就会长篇大论去从我们的文化,信仰从白天说到第一节晚自习下课。
•而当下形形式式的电视广告,节目似乎给我们显示出些什么。
•而如今在电视上铺天盖地的全是医院广告,丰胸的,人流的,治疗不孕的。
•其中令人最难忘的是:爱她就请为她做无痛人流。
•还有让我们就比较卑鄙的是在屏幕下方用硕大的字写着:凭学生证可以享受半价优惠。
•而很多商家连喜洋洋都没发过。
•播放视频•我想上面喜洋洋所代表的更多是一种以恶搞性来吸引我们眼球的手法,而下面我们先不讨论美洋洋是不是真的去维多利亚医院,我们再去看看时下流行另一种风气。
•开始看这广告的时候我们很难将一罐辣椒酱跟几个美女联系在一起。
事实上广告目的是成功了,而难道说明我们低俗,还是什么的。
再hold多一次,再往下看…………•小S花痴得让我吐血,但凡上她节目的帅哥,都会被她摸胸,投怀送抱、抽水。
我们经常是一边看节目一边骂她娘。
《娱乐至死》赏析
《娱乐至死》赏析《娱乐至死》是美国作家尼尔·波兹曼于1985年出版的一部著名作品。
全书以媒体对公众的影响为主线,剖析了媒体在当代社会中的极大影响力以及其带来的深远影响。
本文将对《娱乐至死》进行赏析,并探讨其中的观点及思想价值。
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一书中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观点,即现代社会已经由"阅读型"文化逐渐转变为"娱乐型"文化。
他认为,随着电视及其他娱乐媒体的普及,人们的思考方式也发生了重大改变。
传统的书写和文字阅读方式正在被图像、快节奏和简化的娱乐内容所取代。
波兹曼指出,电视作为一种视觉媒介,通过娱乐的形式传播信息,限制了人们深入思考和全面理解复杂问题的能力。
他认为电视的娱乐性导致了信息浅尝辄止的倾向,大众逐渐丧失了对于严肃话题和重要事物的兴趣,转而沉浸在表面的娱乐中。
这种趋势不仅在媒体传播中表现出来,也直接影响了教育体系以及大众对政治和社会问题的认知。
波兹曼进一步批评了电视新闻的浅尝辄止和短时间跨度,认为它们只是为了追求高收视率而呈现娱乐性的内容,缺乏深入和细致的调查报道。
他将这种现象称为"新的版型",即人们对于信息的获取以及对于世界的认知都变得肤浅和片面。
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强调了媒体对于公众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塑造作用。
他认为,媒体不仅仅是一个传递信息的渠道,更是一种意识形态的推动者。
在这种意识形态下,娱乐已成为各个领域的主导,包括政治、商业以及社会生活等。
然而,波兹曼对娱乐型文化的批判并不意味着他完全反对娱乐。
他在书中反复强调了娱乐本身的重要性,他认为娱乐是人们解放身心的重要手段,是减轻压力、放松心情的一种方式。
然而,他的论述更多地关注了娱乐泛滥和过度娱乐化对于社会及个人认知能力的负面影响。
《娱乐至死》一书提供了对当代媒体及其对社会的影响的深刻思考。
波兹曼的观点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
一些人认同他的观点,认为娱乐化社会导致人们的思维方式变得肤浅,并对文化的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
娱乐至死
《娱乐至死》读后感娱乐的定义很宽泛,意指给自己带来快乐,让自己得到轻松。
平日的电影,夜店,逛街都是我们的娱乐方式,在社会巨大压力的左右下,任性地追求娱乐本无可厚非,但当娱乐成为了一种社会风气,成为一种普适价值的时候,我们是否该反省一下自己的行为和内心的想法。
当今的社会是娱乐的社会,而我们则是娱乐中的傀儡,我们不是因娱乐而娱乐,却变成了被娱乐,被这个时代娱乐。
电视自从进入千家万户就一直是娱乐最主要的载体,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的出现又加深了娱乐化世界的脚步,而我们本该严肃对待的事件新闻,也沦陷在了娱乐的阵地里面。
也许很多人认为这无伤大雅有何不可,倘若设想有朝一日我们的古典艺术成为网络上的恶搞图片,取悦大众:有朝一日我们沉重深厚的的历史积淀成为电视上不屑的桥段;有朝一日我们民族的精神也沦陷为众人口口相传的笑话的时候,你还能为娱乐而稍感一点点的轻松吗,当我们自己珍贵的文化,宗教,信仰,历史等等都成为娱乐的一种附庸,转化为娱乐的一种方式的时候,也正是我们在一口一口吞噬着我们国家与民族的生命的时候。
文化的被娱乐,是一种社会道德的沦丧,也是一种人性的沦丧。
或许说的太过夸张了,但娱乐化风气的盛长,最终的结果可能会有过之而无不及。
追求娱乐以放松自己,这是每个人都拥有的权利,但我们应思考的是如何在娱乐的大环境下,保护我们的文化不受娱乐浪潮的侵蚀而成为一种牺牲品。
电视上多少历史的戏说,多少名著的翻拍,目的却只是为了博人一笑,以赚取收视率。
有人说这就叫市场经济,双方得益,但却忽略了对民族文化的一种伤害,或许多年之后的人们便不再了解我们文化中的精华,却只对那些糟粕盲目的追求了。
娱乐至死,并不意味着生命的死亡,而是一种文化与精神的泯灭,这是一个民族的可悲,也是我们每个人的可悲之处。
抵制住娱乐浪潮的侵袭,保有自我的一份里只有对文化的崇敬是我们每个时代人所应有的职责与义务,这不仅是对文化的保护,也是对我们自己良知与道德,文化与精神的捍卫。
娱乐至死(纲要)
封面和含义:人类将沉溺于由电视所带给我们的感性的娱乐世界,而丧失了理性思考能力。
一、理论来源。
麦克卢汉的“媒介即讯息”——>“媒介即隐喻”——>“媒介即认识论”。
二、主要观点:(1)“媒介即隐喻”:即媒介不仅有传播信息的功能,而且“是一种隐喻,( 它) 用一种隐蔽但有力的暗示来定义现实世界。
不管我们是通过言语还是印刷的文字或是电视摄像机来感受这个世界,这种媒介——隐喻的关系,都会对这个世界进行分类、排序、构建、放大、缩小、着色,并且证明一切存在的理由。
”(2)“媒介即认识论”:“对于真理的认识同表达方式密切相关。
真理不能,也从来没有,毫无修饰地存在。
它必须穿着某种合适的外衣出现,否则就不可能得到承认。
”也就是说,真理的不同表达方式决定了我们对真理认知的不同。
三,印刷机—文字—理性印刷机时代,真理都是靠文字印刷来进行传播,文字印刷传播的形式决定了人们的认知结构: 理性、客观、深刻有序、富有逻辑。
文字印刷传播形式决定了人类朝着理性主义和主体性的方向发展。
(1)文艺复兴还是启蒙运动都与文字印刷传播的出现和普及密不可分。
(2)“词源”:语言文字本身也强调了人的理性和主体性。
(3)“现代语言学”:现代主义者认为语言文字决定了人们的理性抽象思维。
四,电视——图像——娱乐电视图像来进行传播,而图像传播使“人们看的以及想要看的是有动感的画面———成千上万的图片,稍纵即逝然而斑斓夺目。
而正是电视本身的这种性质决定了它必须舍弃思想,来迎合人们对视觉快感的需求,来适应娱乐业的发展”。
因此,图像传播将使人们丧失理性、客观、深刻、有序、富有逻辑的认知结构。
小结:波兹曼认为,媒介的形式决定了媒介的内容,决定了我们的认知结构以及整个社会文化形态。
也就是说,媒介发展史决定了整个人类的发展方向。
五,注意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波兹曼所反对的,并不是电视所具有的娱乐功能,而是反对电视上“所有的内容都以娱乐的方式表现出来”。
政治娱乐化宗教娱乐化新闻娱乐化教育娱乐化六,大众文化与娱乐救亡1,大众传媒2,大众文化3,公共领域4,娱乐救亡。
读书笔记 - 《娱乐至死》摘要及书评
《娱乐至死》读后感我一直都知道《娱乐至死》是一本非常有名并且内容十分深刻的书,但说实话,在要写这个书评之前我从未去了解过他。
刚开始读这本书时我感到十分困难,一个原因是英文翻译成中文后语言味道的陌生感,还有一个原因是作者波兹曼引用的概念和词汇过于晦涩。
但当我越往下读我越觉得有趣,因为波兹曼的语言体系是讽刺又幽默的,而思想体系却又是非常严谨。
他先通过书本的第一部分讲述了媒介的发展:从字母、语言到印刷术到电报、摄影术到电视,即媒介逐渐走向娱乐化;再通过第二部分描写电视将娱乐渗透到新闻、宗教、政治、教育等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来表达他的一个观点:娱乐的破坏力强大到可以毁灭一个人、一个民族、一种文化、一个国家,能够毁灭我们的不是我们所憎恶的而恰恰是我们所热爱的。
对于现在这个充斥着娱乐的时代,我觉得《娱乐至死》的存在是一种警告。
美国通过印刷文明而跻身于世界优秀文化之林,波兹曼在书中指出“从一开始到19世纪,美国比任何一个社会都痴迷于铅字,以及建立在铅字基础上的演讲术”。
但是美国也是一个率先走向娱乐化的社会:节目主持人要依据外貌形象来选定,政治、宗教如此严肃的事情也被搬上了电视,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甚至连教育都走向了娱乐化,并且“试图把教育定义为一种娱乐方式”。
当任何一个话题都能在娱乐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娱乐将严重影响公众对话题的看法,甚至娱乐将彻底融入这个民族的文化,那么民族灭亡将会是必然。
我也喜欢娱乐文化,因为在这个社会中完全摒弃娱乐似乎是天方夜谭,但是我却也爱印刷媒介,相比于火爆的电子书、电子杂志,我更喜欢纸质书和纸质杂志,也就是波兹曼所说的铅字。
他在书中也摆出了一个事实:“印刷文字或者建立在印刷文字上的口头语言更具有某些内容:一种有语义的,可释义的具有逻辑命题的内容。
”印刷术下的世界是严肃而理性的,因为文字是权威而慎重的,它给予受众者足够的时间去推敲文字的使用,赋予受众者权利去对内容产生质疑,对作者的思想进行辩驳。
《娱乐至死》:媒体统治下的文化沉沦
娱乐至死:媒体统治下的文化沉沦简介《娱乐至死》是由美国教育专家尼尔·波兹曼(Neil Postman)于1985年所撰写的一本书籍。
该书批判了当代媒体的影响力以及对人类思维和文化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它探讨了电视、广告等媒体形式如何将我们的文化转变为一个无休止的娱乐场,并且对信息传递方式提出了深思熟虑的质疑。
主要观点1.媒体决定我们接收信息的方式:波兹曼认为,不同媒体形式会塑造我们思考和理解世界的方式。
在电子媒体时代,图像和娱乐成为主导,即使面临重要议题,也容易被演绎成追求快速刺激和消遣。
2.媒体对知识和真实性的削弱:波兹曼指出,传统印刷媒体如书籍注重知识传授与真实性,而电视等电子媒体则更多地关注视觉效果和吸引人的内容,以娱乐观众为目的。
这使得当代社会对知识的追求和真实性的质疑不断加强。
3.媒体导致文化沉沦:波兹曼认为,由于媒体过度依赖信息传递的速度和娱乐效果,我们正在走向一个缺乏深度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文化。
他提出了“节目为王”(The Age of Show Business)的观点,意味着在当代社会中,我们更多地关注表面上的娱乐价值,而忽视了深层次的思考与反思。
4.媒体操控公众舆论:波兹曼强调了广告、政治宣传和电视新闻在操控公众舆论方面的作用。
他主张媒体应该被看作是一种有意识地塑造和影响个人以及整个社会认知方式的力量。
影响和启示《娱乐至死》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反思。
它揭示了信息时代中媒体对社会结构、教育、道德价值观等方面产生的巨大影响,并鼓励人们对媒体的使用和消费进行更加慎重的思考。
该书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重新思考如何获得知识、保持批判性思维以及创造意义的方式。
在当今社会,我们应该认识到媒体的力量并对其进行批判性评估。
通过选择高质量的信息源、培养深度阅读和深思熟虑能力、回归真实与知识追求,我们能够摆脱媒体对文化塑造的影响,建立一个更加有意义和富有智慧的社会。
结论《娱乐至死》着重探讨了媒体对人类文化和思维方式产生的消极影响。
娱乐至死内容概括
娱乐至死》内容概括及脉络梳理2《娱乐至死》内容概括及脉络梳理:2.1总起在本书《前言》开始,就是波兹曼老师给出的骇人的预言。
他指出,人类最终会因为爱上压迫,崇拜那些使他们丧失思考能力的工业技术——电视媒介——最终走向消亡。
人类将会不再愿意费神读书;淹没在汪洋如海的信息里,变得自私和被动;真理也被琐碎所淹没;文化变做充满感官刺激,欲望和无规则的游戏的庸俗文化:“我们将会毁于我们最热爱的东西”。
2.2理论铺垫波兹曼老师认为,在后工业时代,技术的发展反而是妨碍人们有效思考的无形壁垒。
技术的飞速进步绝不仅仅只是使我们的生活变得便捷和欢愉,而且还改变了我们对世界对周围认知的方式。
加拿大传播学家麦克卢汉老师提出“媒介即信息的”的观点,波兹曼老师则在此基础上,提出“媒介即隐喻”(本书第一章《媒介即隐喻》)。
“隐喻”是什么意思呢?书中这样说:“隐喻是一种通过把某一事物和其他事物作比较来揭示事物实质的方法。
”同时他又提出“媒介即认识论”(本书第二章《媒介即认识论》)的观点。
即来说明:我们所认识的这个世界的方法,是通过各种各样的媒介;媒介形式的改变是显性的,比如媒介经历的口头——铅字——电视;但是认识的改变却是隐性的。
所以由于媒介的表现形式而使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所产生的影响(特别是消极影响),是不易被察觉的。
“媒介无形之中影响着文化”,“控制文化”,从而也影响着我们对事物的认知。
而“随着一种文化从口头语言转向书面文字,再从印刷术转向电视,关于真理的看法也在不断改变。
”于是由于媒介的改变,我们认知世界事物的方式也一再改变,我们对文化的认知也会随之改变。
以上第一,二两章都是对全书的理论铺垫。
2.3开始入题在第三,四章,分别以《印刷机统治下的美国》和《印刷机统治下的思想》为题。
波兹曼老师用了大量的历史事实试图说说明了美国民主社会早期的公共话语和印刷术不可分割的关联(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本书当时发表时的副标题是“演艺时代的公共话语”)。
《娱乐至死》读书笔记
《娱乐至死》读书笔记
1、电报之后,信息与生活出现了极大地割裂,各种无用信息充斥了人们的生活,例如公主的生日,街区的事件。
这些事时效性很强,却没有什么作用。
2、各种电视节目提供了各种割裂的信息,唯一的作用就是它的娱乐功能。
3、时代变了,一张图片或视频胜过以前句话
4、这是(电视节目)一个没有连续性,没有意义的世界,一个不要求我们也不允许我们做任何事的世界
5、电视节目没有深度,随时都可以看,不需要基础知识,也不希望人们变得迷惑,大量的图像讲述了与现实割裂的消息,很多人在看电视后都记不得自己一个小时前看了些什么,片段的信息对于生活毫无用处。
6、政治娱乐化,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电视作为其帮手提供了麻醉剂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导读:我们的生活是一场电视秀尼尔·波兹曼的《娱乐至死》一直是传播学和社会学中的经典之作。
本书出版于1985年,即美国的大众文化勃兴之时,电视代替阅读和书本,成为人们了解信息的主要途径,娱乐代替了严肃阅读和思考,逐渐成为人们主要的精神食粮。
波兹曼敏锐地意识到电视这种新媒介文化对我们生活的巨大影响,电视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改变了公众话语的内容和意义。
我们所有的生活都会通过电视这种媒介表现出来,美国大选通过电视进行辩论,体育竞赛通过电视直播,电视购物引导我们消费,宗教组织的传教士也可以成为电视明星,利用这种媒介宣传上帝的福音,就连书籍也只能通过电视的推荐才能畅销和大卖。
电视全面占领我们的生活时,娱乐就成为唯一的内容。
将娱乐这种超意识形态推行到了极致,就像电影《楚门的世界》呈现出的样子,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一场电视秀。
你的一生,从出生到死亡,所有的细节和片断,都活在别人的观影快感里,你的生活是别人娱乐的对象,别人的生活也成为你的镜子。
有两种办法可以让我们的文化精神枯萎:一种是奥威尔式的,他在《1984》中预言,文化将成为一个监狱,未来的世界我们没有书可以阅读,没有思想可以思考,没有任何娱乐可言,人们生活在一个巨大的政治谎言之中,我们就在这种无趣而枯燥的世界中慢慢变老;另一种是赫胥黎式的,他在《美丽新世界》中预言,文化成为一场滑稽戏,醉生梦死的娱乐精神统治我们的精神世界,大量无用的信息填塞我们的大脑,我们疯狂地迷恋电视这种媒介所带来的各种娱乐,最终放弃任何严肃思考和阅读,在白痴式的被洗脑的空白世界里慢慢死去。
波兹曼总结说,奥威尔担心我们憎恨的东西会毁掉我们,而赫胥黎担心的是,我们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
到底哪个更符合我们的现在?2.娱乐为什么能改变世界《娱乐至死》中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和观点需要解释,这是波兹曼写作的理论根基。
这个观点是继承自另一位传播学领域的专家马歇尔·麦克卢汉的“媒介即信息”。
麦克卢汉认为,了解任何一种文化最好的方式,就是了解文化中使用的各种媒介。
比如语言这种媒介就定义了人类,塑造了人类很多的文化内容;时钟的发明定义了时间;摄影的发明改变了绘画。
但在波兹曼看来,麦克卢汉的观点需要一点小的修正,他提出的观点是:媒介即隐喻。
这个隐喻该怎么解释呢?我们了解到的信息是关于这个世界明确而具体的说明,而隐喻是一种隐蔽的、不知不觉的心理暗示。
当我们阅读一本书时,有时候书中的文字写下的是虚构的世界,但我们仍然觉得是真实的。
有时候我们通过一本书了解历史、政治和我们无法亲身体验到的世界,而忘记了自己在阅读一本书。
当我们看手腕上的手表,就可以知道时间,但那其实只是一些简单的数字而已。
这是人类发明的符号代替了时间,而真正的时间是体验到日出日落和季节更替,亲人的衰老和逝去。
我们看以前拍摄的照片,想起过去美好的时光,想到照片中的某个去世的朋友,照片并不能让朋友复活,让过去回来,只是一种情绪和感觉,但在那一刻,我们忘记了照片的存在,只觉得朋友一直还在,过去一直还在。
这就是波兹曼的观点,随着各种媒介和交流工具的发明,物质的世界似乎越来越小,我们接触现实世界的面也越来越狭窄,人们没有直面周围的世界,而是不断地和自己对话——不借用任何交流工具,不利用媒介,我们似乎无法看见和了解任何东西。
语言、书籍、照片、电视、互联网、手机,这些媒介利用不知不觉的隐喻,定义和改变了我们的现实和世界。
把这个观点进行延伸,把诸如文字或钟表这样的技艺引入文化,不仅仅是人类对时间约束力的延伸,而且是人类思维方式的转变,当然,也是文化内容的改变。
这就是为什么波兹曼要把媒介称作“隐喻”的道理。
人们发明的各种媒介和工具绝非是人类自身能力的延伸,我们创造出的每一种工具都蕴含着超越自身的意义,最终会反过来重新定义、同化人类,就如同很多科幻电影中展示出的,人类的发明控制了人类的身体和大脑,让它成为毁灭世界的噩梦。
电视也一样,不过不是通过残忍的杀戮,而是通过娱乐这种最喜闻乐见,最不设防的方式。
3.阅读与辩论引领娱乐的时代《娱乐至死》的主题是关于电视如何改变、重新定义我们的生活的。
但是波兹曼在陈述电视这项媒介工具发明之前,几乎用了一半的篇幅来讲印刷术统治时期。
他为什么要这样讲?历史上一个很好的事例。
十九世纪五十年代,还不是美国总统的亚伯拉罕·林肯与另外一位政治辩论家,美国民主党领袖斯蒂芬·道格拉斯进行了七场名垂历史的辩论赛。
这些辩论赛基本都是直接面对公众进行的脱稿演讲,每个人花费两三个小时的时间进行陈述,然后另外一个人再花费两三个小时的时间进行反驳,有时候因为时间过晚,辩论者就让观众先回家吃饭,然后再回来继续听他们辩论。
现在想起来这样的事情简直是天方夜谭,因为没有一个人会花费七八个小时听别人的演讲,还能听得津津有味。
无论对于演讲者,还是听众,这样长时间的辩论都是一个极大的考验。
但现如今我们无法集中注意力的事情,在历史上却是司空见惯,辩论者不但能够口头演绎自己的辩题,吸引大量的听众,而那些听众也能理解这样一种演讲方式。
从某种意义上看,我们很难将这种严肃的辩论看成一种娱乐,但实际上,当时的人们确实没有其他的娱乐方式。
阅读基本是最主流的娱乐消遣方式,观看这种政治辩论其实是阅读的一种延伸。
从17世纪到19世纪末,印刷品几乎是人们生活中唯一的消遣。
那时没有电影可看,没有广播可听,没有图片展可参观,也没有唱片可放,更没有电视可看。
公众事务是通过印刷品来组织和表达的,并且这种形式日益成为所有话语的模式、象征和衡量标准。
印刷文字,特别是说明文的线性结构的影响,四处可以感受到。
例如,它影响着人们的说话方式。
这种严肃的政治辩论就是最好的体现,法国政治思想家和历史学家托克维尔观察到,美国人不会交谈,但他们会讨论,而且他们的话往往会变成论文,他们像在会议上发言一样和你讲话。
这种奇怪的现象与其说是美国人固执的一种反映,倒不如说是他们根据印刷文字的结构进行谈话的一种模式。
印刷术赋予智力一个新的定义,这个定义推崇客观和理性的思维,同时鼓励严肃、有序和具有逻辑性的公众话语。
两个世纪以来,美国人用白纸黑字来表明态度、表达思想、制定法律、销售商品、创造文学和宣扬宗教。
这一切都是通过印刷术实现的,也正是通过这样的形式,美国才得以跻身世界优秀文明之林。
对于印刷机统治美国人思想的那个时期,波兹曼给了它一个名称,叫“阐释年代”。
阐释是一种思想的模式,一种学的方法,一种表达的途径。
所有成熟话语所拥有的特征,都被偏爱阐释的印刷术发扬光大;富有逻辑的复杂思维,高度的理性和秩序,对于自相矛盾的憎恶,超常的冷静以及等待受众反应的耐心。
到了19世纪末期,随着电报、摄影、电视等新媒介的发明,“阐释年代”开始逐渐逝去,另一个时代出现的早期迹象已经显现。
这个新的时代就是“娱乐业时代”。
4.为什么我们知道的信息越多,理解的反而越少在电报时代之前,我们获得信息,是为了解决问题,所以大多数人都有一种能够控制他们生活中突发事件的感觉。
人们了解的信息具有影响行动的价值。
但在电报创造的信息世界里,人们失去了行动的能力,因为整个世界都变成了新闻存在的语境。
所有的一切都事关每个人。
我们第一次得到了不能回答我们任何问题的信息,而且对于这些信息,我们也不必做出任何回答。
在印刷术统治的时代,写书是作者试图使思想永恒并以此为人类对话做出贡献的一种努力。
所以,无论什么地方的文明人都会视焚书为反文化的罪恶的行为。
但电报却要求我们烧毁它。
电报如果被赋予永恒、持续或连贯的特征,就会失去其价值。
电报只适合传播转瞬即逝的信息,因为会有更多更新的信息很快取代它们。
这些信息后浪推前浪地进出于人们的意识,不需要也不容你稍加思索。
很简单,对于中东问题,我们能采取什么行动呢?对于报道的犯罪活动,通货膨胀,失业问题,经济危机,我们能采取什么行动呢?我们只是不停地观看,直到这些新闻变成旧闻,然后遗忘。
我们的大脑变成了一个不断接受讯息的容器,不断有新的信息发送过来,不断有旧的信息过滤出去,就好像整个世界存在于我们的脑海里,我们脑海里的世界比外面的世界更加真实可靠。
电报引入的这种公众对话形式有着鲜明的特征:其语言是新闻标题的语言——耸人听闻、结构零散、没有特别的目标受众。
新闻的形式类似口号,容易被记住,也容易被忘记。
新闻的语言是完全不连贯的,一个消息和它前面或后面的另一则消息毫无关系。
每个“标题”都是独立存在的。
新闻的受众必须自己找出其中的含义,发布新闻的人没有义务这样做。
久而久之,经电报描绘过的世界开始变得无法控制,甚至无法解释了。
报纸上一行行有序而连贯的文字渐渐失去了帮助我们获得知识和了解这个世界的能力。
“了解”事实开始有了新的意义,因为“了解”并不意味着人们能够“理解”事实的言下之意、背景知识和与其他事实的关联。
电报式的话语不允许人们进行历史的回顾,也不鼓励深入分析。
对于电报来说,智力就是知道很多事情,而不是理解它们。
源于电报和摄影术的一个更重要的产物也许是伪语境。
伪语境为“那些彼此没有关联的事实和我有什么关系”这个问题提供了一个答案,这个答案就是娱乐。
试想一下周星驰电影的无厘头,没有任何意义情节的拼凑和乱炖,引发的结果是我们的笑声。
伪语境的作用是为了让脱离生活、毫无关联的信息获得一种表面的用处。
但伪语境所能提供的不是行动,或解决问题的方法,或变化。
这种信息剩下的唯一用处和我们的生活也没有真正的联系。
当然,这唯一的用处就是它的娱乐功能。
伪语境是丧失活力之后的文化的最后避难所。
5.电视需要表演的艺术,思考并不存在从电报到摄影的变化,只是一种量变,因为它们的存在并未从根本上占领我们的生活。
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我们生活中还有各种报纸、杂志、书籍,文学阅读依然是文化生活中绝对的主流。
波兹曼列举了二十世纪初语言和文学的辉煌时代里,福克纳、菲茨杰拉德、斯坦贝克和海明威等一众天才作家新作不断,在各种报纸和杂志上散发出震撼人心的魅力,愉悦着人们的耳朵和眼睛。
这个时候电报和摄影的存在只是多种媒介的一部分,用波兹曼的话说,1858年照片和电报的发明结束了理性王国的时代,但这样的结果却是一直到20世纪才明显表现出来的,因为电视出现了,从而结束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变过程。
电视出现之前,我们每个人也都会筑起自己的私人空间和空中楼阁,但这只是众多生活方式中的一部分,我们还有许多比这种娱乐更重要,更有意义的事情需要处理。
但是电视开始进入千家万户之后,这一状况发生了本质上的改变。
电视成了我们生活的中心,早晨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视,吃饭的时候也是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视,除了上班时间,下班之后回到家同样是打开电视。
很多时候,我们都是伴随着电视入眠的。
电视变成了我们生活的指挥中心,全面占领我们的生活,这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最关键的问题就在这里,我们根本找不到一个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