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的形成和影响因素
高血压的原因
高血压的原因首先,我们先抛弃任何病理性及并发症因素,我们从物理学角度来看高血压,根据流体力学的原理及压缩动力学原理,我把心脏和血管及毛细血管比喻成密封的压力循环系统,就是说人体是一台机器,心脏和血管就是润滑系统。
中医认为高血压形成原理是:血管内皮组织代谢不稳定、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混乱造成血压的升高。
1、从最常见的肥胖者高血压说起,太胖脂肪过多,对血管造成一定的挤压,当管道被挤压以后,动力源需要加大动力才可能使原来的循环达到流通,动力源动力加大,管道压力也会随之加大,就形成了高压。
2、内部血液及其他疾病引起的血栓造成的,血液的新陈代谢,排出不够彻底,在管道内部形成污垢,对管道造成一定的堵塞,会使压力升高。
3、老年性管道硬化及疾病性硬化,管道打折硬化的话,会造成高压。
4、疾病性毛细血管堵塞和外伤性毛细血管堵塞,也是其中的因素之一。
5、机体病变性引起的,一部分高血糖患者,是因为消化系统太过亢奋,在肠胃方面有病变,在肠胃机体方面就会形成一定的血液循环堵塞,也会造成高压,这里只举一个例子。
高血压的注意事项:1、不要盲目降压。
首先弄清是否因肾脏疾病、嗜铬细胞瘤、皮质醇增多症、妊娠中毒症、大动脉疾病等引起的高血压。
须找出病因,对症治。
2、用药剂量和种类不能雷同。
应按病情轻重分级治,并注意个体差异,药量因人而异。
3、除轻型或刚出现的高血压外,用药尽量不要单一,应联合用药,复方治。
优点是产生协同作用,减少每种药物剂量及其副作用。
4、坚持长期合理服药,勤测血压,及时调整剂量,巩固疗校。
5、宜逐渐降压。
对无并发症的患者,要求使血压降至 140/9 0毫米汞柱左右。
过度降压可使脑、心、肾供血不足导致进一步缺血,轻者头晕,重者导致缺血性脑中风和心肌梗塞。
6、合理服用降压药,不宜骤然停药,以免引起血压升高。
高血压患者推荐服用塔罗藏降茶,它是门针对高血压患者体质,降低血压、调节血脂、提高人体免疫力。
由于对健康影响很大,高血压被称为“沉默的杀手”。
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与病理生理
心脏超声提示LVH (LVMI男性≥125g/m2,女性≥110g/m2)
心脏超声提示LVH (LVMI男性≥115g/m2,女性≥ 95g/m2)
颈动脉壁增厚(IMT>0.9mm)或斑块
缓激肽
无活性片断
AT1
AT2
血管收缩 血压升高 醛固酮分泌 水钠潴留 交感神经兴奋
血管扩张 抗细胞增殖 调节细胞程序化凋亡
非ACE途径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 Renin-Angiotensin System 循环RAAS 血管紧张素II 是循环RAAS 的最重要成份,通过强有力的直接收缩小动脉或通过刺激刺激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分泌醛固酮而扩大容量,或通过兴奋交感神经,均可显著升高血压。 局部RAAS 存在于心脏、脑、肾上腺皮质以及血管壁,尤其大动脉之中。血管壁局部血管紧张素II 激活平滑肌受体,刺激血管收缩以及促进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儿茶酚胺,从而使血压升高。 体内存在两种RAAS,即循环RAAS 和局部RAAS:
高血压概述
高血压的靶器官损害及RAAS的影响
血压的形成和调节 定义 分级 流行病学及危害
内容提要
什么是高血压
Page *
A
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B
WHO/ISH高血压治疗指南将高血压定义为:
C
未服用抗高血压药物的情况下,
D
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血压的形成和调节
高血压概述
高血压的靶器官损害及RAAS的影响
初中生物血压的知识点
初中生物血压的知识点血液是我们身体的重要物质之一,它通过血管流动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到身体各处,同时将代谢产物和二氧化碳带回肺部和肾脏进行排泄。
而人体中的血液是由心脏通过管道——血管进行推送,由此形成了一定的压力,即我们常说的血压。
一、什么是血压血压是指血液在心脏收缩和舒张过程中对血管壁施加的压力,一般用毫米汞柱(mmHg)来表示。
它是影响心血管功能的重要因素之一,其变化可以反映出心脏、血管等多种生理和病理状态,包括心跳强度、血管张力、总周长和心输出量等生理参数。
人的血液压力是由五个方面来决定的,分别是心脏的收缩力、血管的张力、血液容积、心率和血管径向紧张度。
其中,心脏的收缩力和血管的张力是对血液压力影响最大的两个因素。
二、血压的分类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血压的分类如下:低血压:收缩压低于90mmHg或舒张压低于60mmHg。
正常血压:收缩压在90~120mmHg之间,舒张压在60~80mmHg之间。
正常高值:收缩压在120~140mmHg之间,舒张压在80~90mmHg之间。
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
三、血压的测量方法及步骤血压的测量需要使用血压计,一般分为手动式和电子式两种。
以下是血压的测量步骤:1、选择合适的袖带,袖带应该能够完全包裹到被测者的臂部,而且袖带的长度应该大于被测者臂部周长的2/3,宽度应该覆盖臂部的3/4。
2、放置袖带,被测者应该坐在椅子上,臂部放松自然垂在身体旁,然后把袖带固定在被测者的臂部上,袖带应该位置正确,不能过紧或过松,否则会影响测量结果。
3、测量操作,将听诊头放在被测者的肱动脉上,然后打开气球充气,一直充到袖带内的压力与被测者收缩压相等,此时听到的是第一声音,然后再慢慢放气,直到袖带内压力等于被测者舒张压,此时听到的是第二声音。
根据第一声和第二声的大小来判断血压值。
4、测量结果,一般分为收缩压和舒张压两个值,例如120/80mmHg,其中120为收缩压,80为舒张压。
血压形成原理
血压形成原理血压形成原理是指血液对血管壁施加的力量。
血液在心脏收缩时被心脏推入主动脉,血流经动脉进入更小的血管,最终到达毛细血管和微小的血管(毛细血管只有红细胞通过,称为单层柱状上皮毛细血管)。
在心脏舒张期间,血管壁放松,血液在血管中回流。
这个过程不断重复,形成血压波动。
血压由两个基本参数确定:收缩压和舒张压。
收缩压是指血液在心脏收缩时对动脉壁的压力,而舒张压是指在心脏舒张期间血液对动脉壁的压力。
这两个压力以毫米汞柱(mmHg)作为单位进行测量。
血压的形成是由心脏的收缩和舒张以及动脉的弹性共同作用的结果。
当心脏收缩时,被称为收缩期,心脏向动脉注入血液,压力最大,此时测得的压力为收缩压。
当心脏舒张时,被称为舒张期,血液从动脉流回心脏,此时测得的压力为舒张压。
血管壁的弹性使得血液能够在收缩和舒张期间保持相对稳定的压力。
血压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血容量、心脏排血量、血管阻力和血管弹性等。
当这些因素发生变化时,血压也会相应变化。
例如,大量丢失血液会导致血容量减少,从而降低血压。
而心脏收缩力的增加和血管阻力的增加则会导致血压升高。
血压的正常范围是由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成年人的正常血压范围为收缩压为90-120 mmHg,舒张压为60-80 mmHg。
高血压是指血压持续升高,达到或超过140/90 mmHg。
而低血压则指血压持续降低,舒张压低于60 mmHg。
要保持正常的血压,有一些健康生活方式可以采取,如均衡饮食、适度运动、限制盐的摄入、戒烟和限制饮酒等。
对于有高血压风险的人群,医生可能会建议监测血压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
高血压的病因调查与相关因素
高血压的病因调查与相关因素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是全球许多人面临的健康问题。
本文将对高血压的病因进行调查,并探讨与高血压相关的因素。
通过深入了解高血压的成因及相关因素,我们可以更好地预防和管理这一疾病。
一、遗传因素遗传因素被认为是高血压的主要病因之一。
研究表明,如果一个人的家族中有高血压的患者,那么他或她患高血压的风险就会增加。
某些基因变异可能导致高血压的发生,如ACE基因的多态性与高血压密切相关。
遗传因素对于高血压的敏感性具有一定影响,但环境因素同样重要。
二、生活方式不良的生活方式习惯也是高血压的重要原因之一。
长期暴露在高盐饮食、高脂饮食和高糖饮食中,以及缺乏体育锻炼和过度体重都会增加患高血压的风险。
长时间处于高压、高强度的工作环境中,以及长期的精神紧张、压力大也与高血压关系密切。
三、饮食因素合理的饮食结构对于预防和控制高血压至关重要。
高盐饮食是导致高血压的主要饮食因素之一。
过多的摄入盐分会增加血液中的钠离子含量,导致体内水分潴留,血容量增加,从而引起血压升高。
此外,高糖饮食和高脂饮食也与高血压的发病风险密切相关。
应该适量摄入蔬菜和水果,并选择低盐、低脂、低糖的食物。
四、肥胖肥胖是导致高血压的重要因素之一。
过多的体重会增加心脏的负荷,导致心脏功能异常,进而引发高血压。
肥胖还会导致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升高,从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加重血管阻力,增加血压升高的风险。
五、饮酒与吸烟过量饮酒和长期吸烟不仅对心血管健康有害,同时也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酒精能够增加心脏负荷,损害心脏功能,增加患高血压的风险。
吸烟会导致血管内皮受损,增加动脉硬化的发生,导致高血压。
六、年龄与性别随着年龄的增长,高血压的患病率也会逐渐上升。
这主要是由于血管弹性下降,血浆肾素增加,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等因素造成的。
此外,男性在40岁之前更容易患上高血压,而女性的患病率在更年期后明显上升。
综上所述,高血压的病因是复杂多样的,涉及遗传因素、生活方式、饮食习惯、肥胖、饮酒吸烟以及年龄和性别等多个方面。
动脉血压形成的条件
动脉血压形成的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心脏的收缩力:心脏的收缩力是推动血液流动的主要力量,它直
接影响血压的高低。
2 血管的阻力:血管的阻力是指血液流动时面对的阻力,它主要受
血管内径、血管壁粘稠度和血管弹性的影响。
3 血液的流量:血液的流量受心脏收缩力和血管阻力的影响,它也
会直接影响血压的高低。
4 身体的活动水平:身体的活动水平会影响血管的阻力和心脏的收
缩力,因此会直接影响血压的高低。
5 身体的水盐平衡:身体的水盐平衡也会影响血压,因为水盐平衡
的失衡会导致血液粘稠度增加,从而增加血管阻力。
6 其他因素,如年龄、性别、基因、疾病、药物等也会影响血压水
平。
血压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因此需要综合考虑所有这些因素来评估和监测血压情况。
6 7 生活方式因素:生活方式因素如饮食、饮酒、吸烟、运
动等也会对血压产生影响。
高盐饮食、高脂饮食、高热量饮食、饮酒过量和吸烟都会导致血压升高。
相反地,低盐饮食、适量运动和戒烟都可以降低血压。
7 情绪因素:情绪因素如紧张、焦虑、抑郁等也会对血压产生影响。
紧张和情绪不稳定会导致血管收缩,从而增加血压。
8睡眠因素:睡眠因素如睡眠不足、睡眠质量差等也会对血压产生影响。
睡眠不足和睡眠质量差会导
血压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因此需要综合考虑所有这些因素
来评估和监测血压情况。
动脉血压的形成原理及其影响因素
【考点】动脉⾎压形成及影响因素。
【解析】(1)动脉⾎压的形成。
动脉⾎压的形成有赖于⼼射⾎和外周阻⼒两种因素的相互作⽤。
⼼舒缩是按⼀定时间顺序进⾏的,所以在⼼动周期的不同时刻,动脉⾎压的成因不尽相同,数值也不同。
⼼每收缩⼀次,即有⼀定量的⾎液由⼼室射⼊⼤动脉,同时也有⼀定量的⾎液由⼤动脉流⾄外周。
但是,由于存在外周阻⼒,在⼼缩期内,只有⼤约1/3的⾎液流⾄外周,其余2/3被贮存在⼤动脉内,结果⼤动脉内的⾎液对⾎管壁的侧压⼒加⼤,从⽽形成较⾼的动脉⾎压。
由于⼤动脉管壁具有弹性,所以当⼤动脉内⾎量增加时,迫使⼤动脉被动扩张,这样,⼼室收缩作功所提供的能量,除推动⾎液流动和升⾼⾎压外,还有⼀部分转化为弹性势能贮存在⼤动脉管壁之中。
⼼室舒张时,射⾎停⽌,动脉⾎压下降,被扩张的⼤动脉管壁发⽣弹性回缩,将在⼼缩期内贮存的弹性势能释放出来,转换为动能,推动⾎液继续流向外周,并使动脉⾎压在⼼舒期内仍能维持⼀定⾼度。
由此可见,⼤动脉管壁的弹性在动脉⾎压形成中起缓冲作⽤。
(2)影响动脉⾎压的因素 ①每搏输出量:当每搏输出量增加时,收缩压必然升⾼,舒张压⼒亦将升⾼,但是舒张压增加的幅度不如收缩压⼤。
这是因为收缩压增⾼使动脉中⾎液迅速向外周流动,到舒张期末动脉中存留的⾎液量虽然⽐每搏输出量增加以前有所提⾼,但不如收缩压提⾼的明显。
这样由于收缩压提⾼明显⽽舒张压增加的幅度不如收缩压⼤,因⽽脉压增⼤。
如每搏输出量减少,则主要使收缩压降低,脉压减⼩。
因此,收缩压主要反映⼼室射⾎能⼒。
②⼼率:若其他因素不变,⼼跳加快时,舒张期缩短,在短时间内通过⼩动脉流出的⾎液也减少,因⽽⼼舒期末在主动脉内存留下的⾎液量就较多,以致舒张压也较⾼,脉压减⼩。
反之,⼼率减慢时,舒张压较低,脉压增⼤。
因此,⼼率改变对舒张压影响较⼤。
③外周阻⼒:如果其它因素不变,外周阻⼒加⼤,动脉⾎压升⾼,但主要使舒张压升⾼明显。
因为⾎液在⼼舒期流向外周的速度主要取决于外周阻⼒,因外周阻⼒加⼤,⾎液流向外周的速度减慢,致使⼼舒期末存留在⼤动脉内的⾎流量增多,舒张压升⾼,脉压减⼩。
引起高血压的原因及机理
引起⾼⾎压的原因及机理 ⾼⾎压是指在未使⽤降压药物,或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140/90mmHg)。
⾼⾎压病⼈常伴有脂肪和糖代谢紊乱以及⼼、脑、肾和视⽹膜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
以下就是店铺给你做的整理,希望对你有⽤。
⾼⾎压的原因: 1.遗传因素 ⼤约60%的半数⾼⾎压患者有家族史。
⽬前认为是多基因遗传所致,30%~50%的⾼⾎压患者有遗传背景。
2.精神和环境因素 长期的精神紧张、激动、焦虑,受噪声或不良视觉刺激等因素也会引起⾼⾎压的发⽣。
3.年龄因素 发病率有随着年龄增长⽽增⾼的趋势,40岁以上者发病率⾼。
4.⽣活习惯因素 膳⾷结构不合理,如过多的钠盐、低钾饮⾷、⼤量饮酒、摄⼊过多的饱和脂肪酸均可使⾎压升⾼。
吸烟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过程,为⾼⾎压的危险因素。
5.药物的影响 避孕药、激素、消炎⽌痛药等均可影响⾎压。
6.其他疾病的影响 肥胖、糖尿病、睡眠呼吸暂停低通⽓综合征、甲状腺疾病、肾动脉狭窄、肾脏实质损害、肾上腺占位性病变、嗜铬细胞瘤、其他神经内分泌肿瘤等。
⾼⾎压的机理: (⼀)精神、神经学说精神源学说认为在外因刺激下,病⼈出现较长期或反复较明显的精神紧张、焦虑、烦躁等情绪变化时,⼤脑⽪层兴奋、抑制平衡失调以⾄不能正常⾏使调节和控制⽪层下中枢活动的功能,交感神经活动增强,舒缩⾎管中枢传出以缩⾎管的冲动占优势,从⽽使⼩动脉收缩,周围⾎管阻⼒上升,⾎压上升。
神经系统在⾎压的调节中起重要作⽤。
延髓⾎管运动中枢有加压区、减压区和感受区,在脑桥、下丘脑以及更⾼级中枢核团的参与下主司⾎管中枢调节,如各级中枢发放的缩⾎管冲动增多或各类感受器传⼊的缩⾎管信号增强或阻⼒⾎管对神经介质反应过度时都可能导致⾼⾎压的产⽣,这就是神经源说的解释,对此交感神经系统活动的增强起了主要的作⽤,通过⼉茶酚胺类神经介质尤其是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促使⼩动脉收缩。
长期的⾼⾎压灌注产⽣的结构强化作⼜可使⾎管平滑肌增殖、肥⼤,⾎管壁增厚⽽⾎管腔变⼩,加上可诱发⾎管壁细胞膜电活动,加强了⾎管的收缩反应以及交感神经对肾近球细胞的作⽤促使肾素释放增多从⽽维持⾼⾎压的状态。
血压的形成和影响因素
L e c t u r e n o t e s血压的形成和影响因素【摘要】形成动脉血压的三个基本因素包括:循环系统内足够的血液充盈,心脏射血,外周阻力。
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每搏输出量,心率,外周阻力,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贮器作用,循环血量和血管系统容积的比例。
1、血压血压(blood pressure)是指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即压强,常用高于大气压的千帕(kPa)或毫米汞柱(mmHg)值表示(1mmHg=0.133 kPa)。
血压形成的前提是循环系统内有足够的血液充盈,其充盈的程度可用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来表示。
2、动脉血压的概念和正常值动脉血压(arterial blood pressure)是指流动的血液对单位面积动脉管壁的侧压力。
心室射血时,动脉血压升高,大约在快速射血期末达最高,其最高值称为收缩压(systolic pressure)。
心室舒张时,动脉血压下降,血压降至最低值,称为舒张压(diastolic pressure)。
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差值称为脉搏压,简称脉压(pulse pressure)。
整个心动周期中各瞬间动脉血压的平均值,称为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
一般所说的动脉血压是指主动脉压。
由于大动脉中血压降落不大,为便于临床测量,通常将上臂测得的肱动脉血压代表主动脉压。
我国健康青年人在安静状态时的收缩压为100~120mmHg(13.3~16.0kPa),舒张压为60~80mmHg(8.0~10.6kPa),脉搏压为30~40mmHg(4.0~5.3kPa)。
3、动脉血压的形成(1)循环系统内足够的血液充盈;(2)心脏射血;(3)外周阻力。
4、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1)每搏输出量:每搏输出量的变化主要影响收缩压,而收缩压的高低也主要反映了每搏输出量的多少。
(2)心率:心率增快时,收缩压虽有升高,但与舒张压相比,升高幅度不如舒张压升高显着,脉压减小。
测量血压原理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血压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掌握血压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 学习使用血压计进行血压测量,并了解其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4. 分析血压测量结果,探讨影响血压的因素。
二、实验原理血压是指心脏推动血液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
血压分为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代表心脏收缩和舒张时血液对血管壁的压力。
血压测量原理基于以下两个方面:1. 血流动力学原理:心脏收缩时,血液对血管壁的压力增大,形成收缩压;心脏舒张时,血液对血管壁的压力减小,形成舒张压。
2. 压力传递原理:血压通过血液流动传递到血管壁,并通过袖带对血管进行加压,形成阻断血流的状态,随后缓慢减压,观察血流重新恢复的时刻,从而测量收缩压和舒张压。
三、实验器材1. 血压计(水银血压计或电子血压计)2. 袖带3. 听诊器4. 记录表格四、实验步骤1. 准备:将血压计、袖带、听诊器等实验器材准备好,确保血压计指针归零。
2. 受试者准备:让受试者安静休息5-10分钟,确保受试者处于放松状态。
3. 测量:a. 将袖带绑在受试者上臂,袖带下缘距离肘关节2-3厘米。
b. 轻轻将听诊器放置在袖带下方的肱动脉处。
c. 打开血压计开关,向袖带内充气,直至血压计指针达到或超过受试者的收缩压值。
d. 缓慢放气,观察血压计指针变化,当指针降至舒张压值时,记录血压值。
4. 重复测量:为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可重复测量2-3次,取平均值。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收缩压:表示心脏收缩时血液对血管壁的压力,正常范围为90-140毫米汞柱。
2. 舒张压:表示心脏舒张时血液对血管壁的压力,正常范围为60-90毫米汞柱。
3. 影响因素:年龄、性别、体重、遗传、生活习惯等因素都会影响血压值。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血压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学会了使用血压计进行血压测量,并了解了血压值的影响因素。
血压测量是评估心血管健康状况的重要手段,对于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等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血压形成条件
血压形成条件
血压是心脏收缩和舒张之间的压力,它由多种因素影响和形成。
以下是影响血压形成的条件:
1. 心脏输出量:心脏泵出的血液量越多,血压就越高。
2. 血管阻力:血管越狭窄,血液流动越困难,血压也越高。
3. 血容量:血容量大,血压也会升高。
4. 血液黏稠度:当血液黏稠度增加时,血液流动变得更困难,血压也会增加。
5. 神经调节:交感神经的刺激会导致血压升高,而副交感神经的刺激会导致血压降低。
6. 荷尔蒙调节:肾上腺素和醛固酮等荷尔蒙可以使血压升高。
7. 年龄:随着年龄的增加,血管弹性降低,血压也会升高。
总的来说,血压形成的条件与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多个因素有关。
了解这些条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控制血压,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等疾病。
- 1 -。
合理应用抗高血压药物(一)
2018年7月第25卷第13期·余振球谈高血压·合理应用抗高血压药物(一)余振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贵州省高血压诊疗中心目前,常用降压药主要有利尿药、钙拮抗药(CC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药(ARB)和β受体阻滞药5大类。
广大乡村医生都应熟悉这些降压药的药理知识,了解了血压形成机制及影响因素,才能理解降压药的机制。
只有知晓药代动力学知识,才能正确应用降压药的剂量和次数。
一、血压形成机制及影响因素动脉血压是指动脉内流动的血液对单位面积动脉管壁产生的侧压力,一般指主动脉的压力,测量上臂所得的肱动脉压力可以代表主动脉压。
1. 心血管系统的血液充盈是形成血压的前提条件血液充盈受循环血容量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循环血容量较稳定,不是影响血压的主要因素。
循环血容量增加会导致高血压,如高盐饮食患者饮水过多导致循环血容量增加。
2. 心室收缩射血是血压形成的关键条件心室肌收缩时所释放的能量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用于推动血液流动,是血液的动能;另一部分形成对血管壁的侧压,使血管壁扩张,是势能,即压强能。
在心脏舒张期,大动脉发生弹性回缩,又将一部分势能转变为推动血液的动能。
一般情况下,每搏输出量对收缩压的影响较大。
而心率主要影响舒张压,心率越慢,舒张期越长,存储在大动脉内的血液越少,舒张压越低,反之舒张压越高。
3. 大动脉弹性回收是舒张压形成的重要条件舒张压的形成是由于大动脉弹性回收继续推动血液流动产生的。
如大动脉发生硬化,心脏射血绝大部分变为动能推动血液往前走形成高的收缩压,需要靠势能维持的舒张压就会降低,这就是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机制。
4. 外周血管阻力是维持动脉血压的必备条件小动脉和微动脉对血流有较大阻力,是循环系统外周阻力的主要部分。
由于外周血管阻力的存在,心室每次搏动射出的血液只有约1/3在收缩期流到外周血管,其余的血液暂时存储在主动脉及大动脉中,形成动脉血压。
高血压是怎么形成的 你知道吗
高血压是怎么形成的你知道吗
*导读:高血压是怎么形成的?遗传因素、高钠、低钾膳食、超重和肥胖以及过量喝酒是引发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
高血压就是我们所说的三高之一,也是一个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重大因素。
特别是对于中老年朋友或者肥胖者来说知晓高血压非常重要。
那么,高血压是怎么形成的呢?
*高血压形成原因
遗传因素。
如果是原发性高血压,就是一种多基因的遗传性疾病。
高血压病人的子女患上高血压的机率会更大,特别是单卵双生的患者;如果父母双方都有血压者的话,他们的孩子有45%的机率会患上高血压。
高钠、低钾膳食也会引发高血压。
钠盐的摄入量和血压水平、高血压发病率是正相关的。
而膳食钠/钾比值和血压相关性会更强。
在我国,高钠、低钾膳食是高血压的主要发病因素。
我国大多数地方,每个人每天盐摄入量会达到12~15克以上。
超重和肥胖也会导致高血压。
身体的脂肪量和血压呈正相关。
体重指数每增加3kg/m,4年内就会出现高血压。
体重指数24kg/m 的人患上高血压的风险会比常人高3~4倍。
体内脂肪分布也会
影响血压。
腹部堆积越多的脂肪,血压就越高。
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的话,患高血压的机率会比常人高4倍。
高血压
的产生原因还包括饮酒。
过量喝酒是引发高血压的危险因素,高
血压发病率会随饮酒量增加提高。
长期少量喝酒也会导致血压轻度升高;过量喝酒的话,血压升高会更加明显。
影响血压因素
血压的量度单位是毫米水银,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于1999年的指引,120/80以下是理想的收缩压/舒张压,139/89以下是正常血压,140/90至160/95是偏高血压,161/96以上便属于高血压。
血压令血液于动脉里正常输送至全身,若血压过低,便无法将血液供应全身,相反,血压过大,有可能令血管受损,亦反映血液或心脏可能出现异常。
血压会受到以下因素影响:1、身高:身体越高,心脏便需要更大压力去泵出血液,令血液能流遍全身2、年龄:年纪越轻,新陈代谢率越高,血流量较大,心脏需要较大压力泵血,随着年龄增长3、血黏度(血液密度):血液越黏稠,心脏需要越大压力泵出血液4、姿势:站立时血压高于坐姿血压,而坐姿时的血压又高于平躺时之血压。
因受重力原理影响5、血管质素:血管如果变窄,血液较难通过,心脏便需要更大压力泵出血液6、其他:精神状态、生活节奏、个人差异、饮食习惯、药物、遗传、天气变化等等偶测血压:被测者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测得的血压。
动态血压:使用动态血压记录仪测定一个人昼夜24小时内,每间隔一定时间内的血压值。
动态血压包括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心率以及它们的最高值和最低值等项目。
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凡能影响心输出量和血管外周阻力的因素都能影响动脉血压。
每搏输出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动脉血压,心输出量多,血压升高,输出量少,血压下降。
输出量的多少决定于每搏输出量和每分钟的心搏频率,如每搏输出量不变而心搏频率增加,则动脉血压明显上升,一般对舒张压影响较大,心输出量增加使舒张期缩短﹐舒张压也上升﹐脉搏压减小。
如心搏率不变只是每搏输出量加多﹐则收缩压明显升高﹐舒张压稍有增加﹐因而脉搏压加大﹐收缩压主要反映每搏输出量的多少。
血管外周阻力的改变对收缩压和舒张压都有影响﹐但对舒张压的影响更为明显。
外周阻力减小使舒张压降低﹐脉搏压加大。
外周阻力加大﹐动脉血压流速减慢﹐舒张期末动脉存血加多﹐使舒张压升高﹐脉搏压减小。
可见舒张压的高低可以反映外周阻力的大小。
动脉血压的形成简答题
动脉血压的形成简答题
【简答题】动脉血压是如何形成?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有哪些?
答:(1)动脉血压形成:1循环系统内足够血液的充盈量是动脉血压形成前提(平均充盈压)。
2心室射血是动力和关键。
3外周阻力的存在是动脉血压形成的必要条件。
4大动脉管壁的弹性贮器作用使心室间断性射血变为动脉内持续的血流,并缓冲动脉压力的变化。
(2)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1每搏输出量当每搏输出量增加而外周阻力和心率变化不大时,每搏输出量增大,动脉血压表现为收缩压升高大于舒张压升高,故脉压增大。
2心率心率增加时,收缩压的升高不如舒张压的升高显著,脉压比心率增加前减小。
3外周阻力心输出量不变而外周阻力加大时,阻止动脉血液流向外周,使心舒期末动脉内血量增加。
此外,由于动脉血压升高使血流速度加快,因此收缩压的升高不如舒张压的升高明显,以舒张压增加为主,故脉压减小。
4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贮器作用由于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贮器作用,动脉血压的波动幅度明显小于心室内压的波动幅度。
老年人的动脉管壁硬化,大动脉的弹性贮器作用减弱,动脉血压表现为收缩压升高,舒张压下降,故脉压增大。
5循环血量和血管系统容量的比例如失血,循环血量减少,血管容量改变不大,则体循环平均充盈压必然降低,使动脉血压降低。
如果循环血量不变而血管系统容量增大时,也会造成动脉血压下降。
人体血压的波动规律
人体血压的波动规律人体血压波动是指血压数值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发生的变化。
正常情况下,人体血压会随着生理活动和环境变化而产生波动。
了解血压的波动规律对于预防和管理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非常重要。
人体血压主要由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和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组成。
收缩压是指心脏收缩时血液对血管壁的压力,舒张压是指心脏舒张时血液对血管壁的压力。
正常成年人的血压应该在120/80 mmHg左右。
人体血压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产生波动。
首先,身体姿势的改变会对血压产生影响。
站立时,血压通常会稍微升高,而躺下时血压则会偏低。
其次,情绪和精神状态的变化也会引起血压波动。
激动、紧张、焦虑会导致血压升高,而放松、休息可以使血压恢复正常。
此外,体力活动的进行也能够引起短期的血压上升,但适度运动对心血管健康有益,可以使血压长期稳定。
还有一些药物和饮食习惯,如咖啡因、酒精和高盐饮食,也会对血压产生一定的影响。
持续性的高血压对心血管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
因此,我们应该了解血压的波动规律,并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来保持血压稳定。
首先,定期测量血压,掌握自己的血压状况。
其次,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例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避免过度劳累和压力。
此外,减少摄入高盐食物、戒烟限酒也是降低高血压风险的重要措施。
人体血压的波动规律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如生理活动、情绪状态、身体姿势等。
通过了解血压波动的规律,我们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预防和管理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保持心血管健康。
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与病理生理
✓ 参与血管生成和炎症过程
✓ ATII 和醛固酮刺激组织生长,从而促进血管重建和心室重构
第12页12,共54页。
内容提要
1
血压的形成和调节
2
高血压概述
定义
分级
流行病学及危害
3
高血压的靶器官损害及RAAS的影响
第13页,共54页。
0.7
0.8
0
成熟的市场 印度
拉美及加 中东地区
中国 其他亚洲 撒哈拉以南
经济国家
勒比地区
及岛国 非洲国家
Patricia M Kearney, et al. Lancet. 2005;365:217-23.
第17页,共54页。
2012中国心血管病报告:高血压疾病负担逐年加重
✓ 高血压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估算我国15岁以上高血压患病率为24%,估算2012年高血压患者为
自主神经对血压的调节
交感兴奋:
心率加快、心缩力加强
血管收缩(肾、小肠、皮肤)
骨骼肌的小动脉扩张
肾素释放增加
肾上腺素分泌增加
小气管扩张
自主神经:
• 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部分;
• 均支配内脏活动; • 功能相拮抗; • 不受意识支配
第5页,共54页。
与血压调节有关的激素
升高血压的激素: 血管紧张素II
第10页10,共54页。
血管紧张素的生理作用
• 血管紧张素I(Angiotensin I):对多数组织、细胞来说,不具有 活性
• 血管紧张素II (Angiotensin II) :最重要
收缩血管:微动脉收缩血压升高;静脉收缩回心血量增多 促进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合成和释放醛固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ecture notes
血压的形成和影响因素
【摘要】形成动脉血压的三个基本因素包括:循环系统内足够的血液充盈,心脏射血,外周阻力。
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每搏输出量,心率,外周阻力,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贮器作用,循环血量和血管系统容积的比例。
1、血压
血压(blood pressure)是指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即压强,常用高于大气压的千帕(kPa)或毫米汞柱(mmHg)值表示(1mmHg=0.133 kPa)。
血压形成的前提是循环系统内有足够的血液充盈,其充盈的程度可用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来表示。
2、动脉血压的概念和正常值
动脉血压(arterial blood pressure)是指流动的血液对单位面积动脉管壁的侧压力。
心室射血时,动脉血压升高,大约在快速射血期末达最高,其最高值称为收缩压(systolic pressure)。
心室舒张时,动脉血压下降,血压降至最低值,称为舒张压(diastolic pressure)。
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差值称为脉搏压,简称脉压(pulse pressure)。
整个心动周期中各瞬间动脉血压的平均值,称为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
一般所说的动脉血压是指主动脉压。
由于大动脉中血压降落不大,为便于临床测量,通常将上臂测得的肱动脉血压代表主动脉压。
我国健康青年人在安静状态时的收缩压为100~120mmHg(13.3~16.0kPa),舒张压为60~80mmHg(8.0~10.6kPa),脉搏压为30~40mmHg(4.0~5.3kPa)。
3、动脉血压的形成
(1)循环系统内足够的血液充盈;
(2)心脏射血;
(3)外周阻力。
4、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1)每搏输出量:每搏输出量的变化主要影响收缩压,而收缩压的高低也主要反映了每搏输出量的多少。
(2)心率:心率增快时,收缩压虽有升高,但与舒张压相比,升高幅度不如舒张压升高显著,脉压减小。
相反,心率减慢时,动脉血压下降,但舒张压降低的幅度较收缩压降低幅度大,脉压增大。
(3)外周阻力:外周阻力主要影响舒张压。
所以,在安静状态下,心率变化不大,舒张压的改变主要反映了外周阻力的大小。
(4)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贮器作用: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贮器作用有缓冲动脉血压波动幅度的作用。
(5)循环血量和血管系统容积的比例:任何原因引起循环血量相对减少和/或血管系统容积
相对增大,都会使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下降,使动脉血压降低。
相反,循环血量相对增多和/或血管系统容积相对缩小,都将导致动脉血压升高。
微循环与组织液
【摘要】微循环是指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其最主要的功能是进行物质交换。
微循环的血流通路主要有:迂回通路,直捷通路,动-静脉短路。
微循环主要受局部代谢产物(如乳酸、CO2、腺苷)的调节。
毛细血管内外的物质交换的主要方式:扩散,滤过和重吸收,吞饮。
决定组织液生成的有效滤过压=(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
影响组织液生成的主要因素有: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淋巴回流。
组织液进入淋巴管,即成为淋巴液。
淋巴液生成和回流的主要生理功能:调节血浆与组织液间的体液平衡,回收组织液中的蛋白质,将小肠绒毛吸收的脂肪运输入血液,以及清除组织中的红细胞、细菌和其他异物。
一、微循环
微循环(microcirculation)是指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
血液循环的最根本功能是在微循环处实现血液与组织之间的物质交换。
(一)微循环的组成和血流通路
微循环的结构因器官、组织不同而有差别。
典型的微循环由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真毛细血管、通血毛细血管、动-静脉吻合支和微静脉等部分组成。
血液从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真毛细血管网→微静脉的通路,称为迂回通路。
迂回通路的主要功能是完成血液与组织之间的物质交换。
血液从微动脉→后微动脉→通血毛细血管→微静脉的通路称为直捷通路。
直捷通路的主要功能不是物质交换,而是使一部分血液能迅速通过微循环进入微静脉流回心脏。
血液从微动脉→动静脉吻合支→微静脉的通路称为动-静脉短路。
其功能与体温调节有关。
(二)微循环血流量的调节
1.神经调节。
2.体液调节。
3.代谢产物的调节。
代谢产物如乳酸、CO 2、腺苷等有舒血管作用。
(三)毛细血管内外的物质交换
1.扩散;
2.滤过和重吸收;
3.吞饮。
二、组织液
(一)组织液的生成
液体通过毛细血管壁的滤过和重吸收取决于毛细血管内外的四个因素:
1.毛细血管血压(Pc);
2.组织液静水压(Pif);
3.血浆胶体渗透压(πp);
4.组织液胶体渗透压(πif)。
其中毛细血管血压和组织液胶体渗透压是促进液体滤过(即组织液生成)的力量,血浆胶体渗透压和组织液静水压是促进液体重吸收(即组织液回流)的力量。
有效滤过压(effective filtration pressure,EFP):
EFP=(Pc+πif)-(πp+Pif)
单位时间内通过毛细血管壁滤过的液体量(V)等于有效滤过压(EFP)与滤过系数(Kf)的乘积。
即
V=Kf×EFP=Kf×[(Pc+πif)-(πp+Pif)]
(二)影响组织液生成的因素
1、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
2、毛细血管血压;
3、血浆胶体渗透压;
4、淋巴回流。
三、淋巴液的生成和回流
淋巴管系统(lymphatic system)是组织液回流入血的一个重要的辅助系统。
(一)淋巴液的生成
组织液进入淋巴管,即成为淋巴液(lymph)。
在毛细淋巴管的起始端,管壁由单层内皮细胞构成,管壁外无基膜。
内皮细胞均以固定微丝附着于周围组织上,内皮细胞的边缘并不直接相连,而是像瓦片样互相覆盖,形成向管腔内开放的单向活瓣。
当组织液积聚使组织液静水压升高时,组织中的胶原纤维和毛细淋巴管之间的胶原细丝可以将互相重叠的内皮细胞边缘拉开,即活瓣被推开,内皮细胞之间出现较大的缝隙,通透性明显增大,组织液包括其中的血浆蛋白质、血细胞、脂肪微粒等自由地进入毛细淋巴管。
安静状态下,正常成年人每小时约120ml淋巴液回流入血,依此计算每天生成的淋巴液约2~4L。
(二)淋巴液的回流及其影响因素
毛细淋巴管汇合形成集合淋巴管。
较大的淋巴管内有单向开放的瓣膜防止淋巴液逆流,淋巴管管壁上有平滑肌。
淋巴管平滑肌的收缩和淋巴管内的瓣膜对淋巴回流起着“泵”的作用。
由于瓣膜的存在,淋巴管周围的组织如骨骼肌的舒缩、相邻动脉的搏动对淋巴管的挤压,甚至外物对身体组织的压迫和按摩,都能促进淋巴的回流。
凡能增加淋巴生成的因素也都能增加淋巴液的回流量。
淋巴液生成和回流的主要生理功能:
1.在于调节血浆与组织液间的体液平衡;
2.回收组织液中的蛋白质;
3.将小肠绒毛吸收的脂肪运输入血液;
4.清除组织中的红细胞、细菌和其他异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