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量法求线面角(一)(人教A版)
第6节 第1课时 线线角与线面角--2025高中数学一轮复习课件基础版(新高考新教材)
异面直线所成角只能是锐角或直角,所以加“绝对值”
(2)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
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可以转化为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的夹角.
如图,直线AB与平面α相交于点B,设直线AB与平面α所成的角为θ,直线AB的
方向向量为u,平面α的法向量为n,则 sin θ=|cos<u,n>|=
u·
|u|||
离就是在直线 l 上的投影向量的长度.因此 PQ=
·
||
=
·
||
=
| ·|
.
||
常用结论
最小角定理:cos θ=cos θ1cos θ2.
如图,若OA为平面α的一条斜线,O为斜足,OB为OA在平面α内的射影,OC为
平面α内的一条直线,其中θ为直线OA与OC所成的角,θ1为直线OA与OB所
题组三 连线高考
7.(1992·全国,理14)如图,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M,N分别
为A1B1和BB1的中点,那么直线AM与CN夹角的余弦值为( D )
√3
A.
2
√10
B.
10
3
C.
5
2
D.
5
解析 以D为原点,DA,DC,DD1所在直线为x轴、y轴、z轴,建立如图所示空
是向量a,b的夹角.( × )
3.设a,b是两个平面α,β的法向量,则α与β所成的二面角的大小等于向量a,b
的夹角的大小.( × )
4.利用||2= ·可以求空间中有向线段的长度.( √ )
题组二 回源教材
5.(人教A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1.4.2节练习2(1)(2)改编)如图,在棱长为1的正
解析 由题得,B(1,0,0),B1(1,0,2),C(0,1,0),
专题03 利用向量法求线线角、线面角、二面角及距离问题(知识梳理+专题过关)(解析版)
专题03利用向量法求线线角、线面角、二面角及距离问题【知识梳理】(1)异面直线所成角公式:设a ,b 分别为异面直线1l ,2l 上的方向向量,θ为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大小,则cos cos ,⋅==a b a b a bθ.(2)线面角公式:设l 为平面α的斜线,a 为l 的方向向量,n 为平面α的法向量,θ为l 与α所成角的大小,则sin cos ,⋅==a n a n a nθ.(3)二面角公式:设1n ,2n 分别为平面α,β的法向量,二面角的大小为θ,则12,=n n θ或12,-n n π(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判断相等或互补),其中1212cos ⋅=n n n n θ.(4)异面直线间的距离:两条异面直线间的距离也不必寻找公垂线段,只需利用向量的正射影性质直接计算.如图,设两条异面直线,a b 的公垂线的方向向量为n ,这时分别在,a b 上任取,A B 两点,则向量在n 上的正射影长就是两条异面直线,a b 的距离.则||||||||⋅=⋅=n AB n d AB n n 即两异面直线间的距离,等于两异面直线上分别任取两点的向量和公垂线方向向量的数量积的绝对值与公垂线的方向向量模的比值.(5)点到平面的距离A 为平面α外一点(如图),n 为平面α的法向量,过A 作平面α的斜线AB 及垂线AH .|n ||n |||||sin |||cos ,|=||nn⋅⋅=⋅=⋅<>=⋅AB AB AH AB AB AB n AB AB θ||||⋅=AB n d n (6)点A 与点B 之间的距离可以转化为两点对应向量AB 的模AB 计算.(7)在直线l 上找一点P ,过定点A 且垂直于直线l 的向量为n ,则定点A 到直线l 的距离为PA n d PA cos PA,n n⋅=〈〉=.【专题过关】【考点目录】考点1:异面直线所成角考点2:线面角考点3:二面角考点4:点到直线的距离考点5:点到平面的距离、直线到平面的距离、平面到平面的距离考点6:异面直线的距离【典型例题】考点1:异面直线所成角1.(2022·贵州·遵义市第五中学高二期中(理))在三棱锥P —ABC 中,PA 、PB 、PC 两两垂直,且PA =PB =PC ,M 、N 分别为AC 、AB 的中点,则异面直线PN 和BM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A 33B .36C .63D .66【答案】B【解析】以点P 为坐标原点,以PA ,PB ,PC 方向为x 轴,y 轴,z 轴的正方向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令2PA =,则()0,0,0P ,()0,2,0B ,()1,0,0M ,()1,1,0N ,则(1,1,0)PN =,(1,2,1)BM =-,设异面直线PN 和BM 所成角为θ,则||3cos 6||||PN BM PN BM θ⋅==.故选:B.2.(2022·四川省成都市新都一中高二期中(理))将正方形ABCD 沿对角线BD 折起,使得平面ABD ⊥平面CBD ,则异面直线AB 与CD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A .12B 2C .12-D .2【答案】A【解析】取BD 中点为O ,连接,AO CO ,所以,AO BD CO BD ⊥⊥,又面ABD ⊥面CBD 且交线为BD ,AO ⊂面ABD ,所以AO ⊥面CBD ,OC ⊂面CBD ,则AO CO ⊥.设正方形的对角线长度为2,如图所示,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0,0,1),1,0,0,0,1,0,1,0,0A B C D -,所以()()=1,0,1,=1,1,0AB CD ---,1cos ,222AB CD AB CD AB CD⋅==-⨯.所以异面直线AB 与CD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12.故选:A3.(2022·新疆·乌苏市第一中学高二期中(理))如图,在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3AC =,4BC =,13CC =,90ACB ∠=︒,则1BC 与1AC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A .3210B .3210-C .24D 5【答案】A【解析】因为111ABC A B C -为直三棱柱,且90ACB ∠=︒,所以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110,4,0,0,0,0,0,0,3,3,0,3B C C A ,所以()()110,4,3,3,0,3BC AC =-=--,115,992BC A C ==+设1BC 与1AC 所成角为θ,所以11932cos cos ,532BC A Cθ-===⨯.则1BC 与1AC 32故选:A.4.(2022·福建宁德·高二期中)若异面直线1l ,2l 的方向向量分别是()1,0,2a =-,()0,2,1b =,则异面直线1l 与2l 的夹角的余弦值等于()A .25-B .25C .255-D 255【答案】B【解析】由题,()22125a =+-=,22215b =+=,则22cos 555a b a bθ⋅-==⋅⋅,故选:B5.(2022·河南·焦作市第一中学高二期中(理))已知四棱锥S ABCD -的底面ABCD 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SD ⊥平面ABCD ,线段,AB SC 的中点分别为E ,F ,若异面直线EC 与BF 5SD =()A .1B .32C .2D .3【答案】C【解析】如图示,以D 为原点,,,DA DC DS 分别为x 、y 、z 轴正方向联立空间直角坐标系.不妨设(),0SD t t =>.则()0,0,0D ,()1,0,0A ,()1,1,0B ,()0,1,0C ,()0,0,S t ,11,,02E ⎛⎫⎪⎝⎭,10,,22t F ⎛⎫ ⎪⎝⎭.所以11,,02EC ⎛⎫=- ⎪⎝⎭,11,,22t BF ⎛⎫=-- ⎪⎝⎭.因为异面直线EC 与BF 55211054cos ,1111444EC BF EC BF EC BFt -+==⨯+⨯++,解得:t =2.即SD =2.故选:C6.(2021·广东·深圳市龙岗区德琳学校高二期中)如图,四棱锥S ABCD -中,底面ABCD 为矩形,SD ⊥底面ABCD ,2DC SD ==,点M 是侧棱SC 的中点,2AD =则异面直线CD 与BM 所成角的大小为___________.【答案】3π【解析】由题知,底面ABCD 为矩形,SD ⊥底面ABCD 所以DA 、DC 、DS 两两垂直故以D 为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因为2DC SD ==,2AD =,点M 是侧棱SC 的中点,则()0,0,0D ,()0,2,0C ,)2,2,0B ,()0,0,2S ,()0,1,1M 所以()0,2,0DC =,()2,1,1BM =--设异面直线CD 与BM 所成角为θ则21cos 22211DC BM DC BMθ⋅-===⨯++⋅因为异面直线的夹角为0,2π⎛⎤⎥⎝⎦所以3πθ=故答案为:3π.7.(2021·广东·江门市广雅中学高二期中)如图,在正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1 2.AB AA ==E 、F 分别是BC 、11AC 的中点.设D 是线段11B C 上的(包括两个端点......)动点,当直线BD 与EF 所10BD 的长为_______.【答案】【解析】如图以E为坐标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10,0,0,,2,0,1,0,22E F B ⎛⎫- ⎪ ⎪⎝⎭设(0,,2)(11)D t t -≤≤,则()1,2,0,1,22EF BD t ⎫==+⎪⎪⎝⎭,设直线BD 与EF 所成角为θ所以cos ||||EF BD EF BD θ⋅==22314370t t +-=,解得1t =或3723t =-(舍去),所以BD ==故答案为:8.(2021·福建省厦门集美中学高二期中)如图,在正四棱锥V ABCD -中, E 为BC 的中点,2AB AV ==.已知F 为直线VA 上一点,且F 与A 不重合,若异面直线BF 与VE 所成角为余弦值为216,则VF VA =________.【答案】23【解析】连接AC 、BD 交于点O ,则AC BD ⊥,因为四棱锥V ABCD -为正四棱锥,故VO ⊥底面ABCD ,以点O 为坐标原点,OA 、OB 、OV 所在直线分别为x 、y 、z 轴建立如下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A、E ⎛⎫ ⎪ ⎪⎝⎭、(V、()B ,设),0,VF VA λλ===-,其中01λ≤≤,(0,BV =,则)),1BF BV VF λ=+=-,22,22VE ⎛=- ⎝,由已知可得21cos ,6BF VE BF VE BF VE ⋅<>==⋅,整理可得2620λλ--=,因为01λ≤≤,解得23λ=,即23VF VA =.故答案为:23考点2:线面角9.(2022·山东·东营市第一中学高二期中)如图,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棱长为2,M 、N 分别为1A B 、AC 的中点.(1)证明://MN 平面11BCC B ;(2)求1A B 与平面11A B CD 所成角的大小.【解析】(1)如图,以点D 为坐标原点,DA 为x 轴,DC 为y 轴,1DD 为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2,0,0A ,()0,2,0C ,()12,0,2A ,(2,2,0)B ,()12,2,2B ,()2,1,1M ,()1,1,0N .所以()1,0,1MN =--,因为DC ⊥平面11BCC B ,所以平面11BCC B 的一个法向量为(0,2,0)DC =,因为0MN DC ⋅=,所以MN DC ⊥,因为MN ⊂平面11BCC B ,所以//MN 平面11BCC B (2)()0,2,0DC =,()12,0,2DA =,()10,2,2A B =-.设平面11A B CD 的一个法向量为(),,n x y z =则122020DA n x z DC n y ⎧⋅=+=⎨⋅==⎩,令1z =,则1x =-,0y =,所以()1,0,1n =-设1A B 与平面11A B CD 所成角为θ,则1111sin cos ,2A B n A B n A B nθ⋅===⋅.因为0180θ︒≤<︒,所以1A B 与平面11A B CD 所成角为30°.10.(2021·黑龙江·哈尔滨七十三中高二期中(理))如图,已知正四棱柱1111ABCD A B C D -中,底面边长2AB =,侧棱1BB 的长为4,过点B 作1B C 的垂线交侧棱1CC 于点E ,交1B C 于点F.(1)求证:1A C ⊥平面BED ;(2)求1A B 与平面BDE 所成的角的正弦值.【解析】(1)连接AC ,因为1111ABCD AB C D -是正四棱柱,即底面为正方形,则BD AC ⊥,又1AA ⊥平面ABCD ,BD ⊂平面ABCD ,则1BD AA ⊥,又1AC AA A =∩,1,AC AA ⊂平面1A AC ,故BD ⊥平面1A AC ,而1AC ⊂平面1A AC ,则1BD AC ⊥,同理得1BE AC ⊥,又BD BE B ⋂=,,BD BE ⊂平面BDE ,所以1A C ⊥平面BDE ;(2)以DA 、DC 、1DD 分别为,,x y z 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则()2,2,0B ,()()12,0,4,0,2,0A C ,∴()10,2,4A B =-,()12,2,4AC =--,由题可知()12,2,4AC =--为平面BDE 的一个法向量,设1A B 与平面BDE 所成的角为α,则1130sin cos 62024,C A B A α==⋅,即1A B 与平面BDE 所成的角的正弦值为306.11.(2021·河北唐山·高二期中)如图(1),△BCD 中,AD 是BC 边上的高,且∠ACD =45°,AB =2AD ,E 是BD 的中点,将△BCD 沿AD 翻折,使得平面ACD ⊥平面ABD ,得到的图形如图(2).(1)求证:AB⊥CD;(2)求直线AE与平面BCE所成角的正弦值.【解析】(1)证明:由图(1)知,在图(2)中AC⊥AD,AB⊥AD,∵平面ACD⊥平面ABD,平面ACD∩平面ABD=AD,AB⊂平面ABD,∴AB⊥平面ACD,又CD⊂平面ACD,∴AB⊥CD;(2)由(1)可知AB⊥平面ACD,又AC⊂平面ACD,∴AB⊥AC.以A为原点,AC,AB,AD所在直线分别为x,y,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不妨设AC=1,则A(0,0,0),B(0,2,0),C(1,0,0),D(0,0,1),E(0,1,12),∴A E=10,1,2⎛⎫,⎪⎝⎭BC=(120),BE,-,=10,1,2⎛⎫-,⎪⎝⎭设平面BCE的法向量为n=(x,y,z),由20102BC n x yn BE y z⎧⋅=-=⎪⎨⋅=-+=⎪⎩,令y=1,得x=2,z=2,则n=(2,1,2),……设直线AE与平面BCE所成角为θ,则245 sin|cos,|15532AE nθ==⨯故直线AE与平面BCE4512.(2022·贵州·遵义市第五中学高二期中(理))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AD⊥平面ABP,BC//AD,∠PAB=90°,PA=AB=2,AD=3,BC=1,E是PB的中点.(1)证明:PB ⊥平面ADE ;(2)求直线AP 与平面AEC 所成角的正弦值.【解析】(1)因AD ⊥平面ABP ,PB ⊂平面ABP ,则AD ⊥PB ,又PA =AB =2,E 是PB 的中点,则有AE ⊥PB ,而AE AD A =,,AE AD ⊂平面ADE ,所以PB ⊥平面ADE .(2)因AD ⊥平面ABP ,∠PAB =90°,则直线,,AB AD AP 两两垂直,以点A 为原点,射线,,AB AD AP 分别为x ,y ,z 轴非负半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则(0,0,0),(1,0,1),(0,0,2),(2,1,0)A E P C ,(1,0,1),(2,1,0),(0,0,2)AE AC AP ===,令平面AEC 的一个法向量为(,,)n x y z =,则020n AE x z n AC x y ⎧⋅=+=⎨⋅=+=⎩,令1x =-,得(121)n ,,=-,令直线AP 与平面AEC 所成角的大小为θ,则||26sin |cos ,|||||62n AP n AP n AP θ⋅=〈〉==⨯所以直线AP 与平面AEC 613.(2022·四川省成都市新都一中高二期中(理))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PA ⊥平面ABCD ,AD BC ∥,90ABC ∠=︒,2PA AB BC ===,1AD =,点M ,N 分别为棱PB ,DC 的中点.(1)求证:AM ∥平面PCD ;(2)求直线MN 与平面PCD 所成角的正弦值.【解析】(1)证明:以A 为坐标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0,0,0,0,2,0,2,2,0A B C ,()()()1,0,0,0,0,2,0,1,1D P M ,则()()0,1,1,1,0,2AM PD ==-,()1,2,0CD =--,设平面PCD 的一个法向量为(),,n x y z =r,则2020n PD x z n CD x y ⎧⋅=-=⎨⋅=--=⎩,令1z =,则2,1x y ==-,则平面PCD 的一个法向量为()2,1,1n =-,0110,n AM n AM∴⋅=-+=∴⊥//AM ∴平面PCD(2)由(1)得3,1,02N ⎛⎫ ⎪⎝⎭,3,0,12MN ⎛⎫=- ⎪⎝⎭设直线MN 与平面PCD 所成角为θ.sin cos ,n MN MN n n MNθ⋅∴==⋅39=∴直线MN 与平面PCD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27839.14.(2021·福建·厦门大学附属科技中学高二期中)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PA ABCD ⊥平面,,//AB AD BC AD ⊥,点M 是棱PD 上一点,且满足2,4AB BC AD PA ====.(1)求二面角A CD P --的正弦值;(2)若直线AM 与平面PCD所成角的正弦值为3,求MD 的长.【解析】(1)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0,0,0)A ,(2,2,0)C ,(0,4,0)D ,(0,0,4)P ,(2,2,0)CD =-,(0,4,4)PD =-,设平面PCD 法向量(,,)n x y z =,则00n CD n PD ⎧⋅=⎨⋅=⎩,即220440x y y z -+=⎧⎨-=⎩,令1x =,111x y z =⎧⎪=⎨⎪=⎩,即(1,1,1)n =,又平面ACD 的法向量(0,0,1)m =,cos ,3m n m n m n⋅〈〉=,故二面角A CD P --3=.(2)设MD PD λ=(01λ≤≤),(0,4,4)MD λλ=-,点(0,4,44)M λλ-,∴(0,4,44)AM λλ=-,由(1)得平面PCD 法向量(1,1,1)n =,且直线AM 与平面PCD∴6cos ,3AM n AM n AM n⋅〈〉==,解得12λ=,即12=MD PD ,又PD 12==MD PD 15.(2022·北京市第十二中学高二期中)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是平行四边形,PD ⊥平面ABCD ,E 是棱PC 的中点.(1)证明://PA 平面BDE ;(2)若1,90PD AD BD ADB ===∠=︒,F 为棱PB 上一点,DF 与平面BDE 所成角的大小为30°,求PFPB的值.【解析】(1)如图,连接AC 交BD 于点M ,连接EM ,因为M 是AC 的中点,E 是PC 的中点,所以//PA EM 又ME ⊂平面BDE ,PA ⊄平面BDE ,所以//PA 平面BDE(2)因为1,90PD AD BD ADB ===∠=︒,所以AD BD ⊥,故以D 为坐标原点,DA 为x 轴,DB 为y 轴,DP 为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1110,0,0,1,0,0,0,1,0,0,0,1,1,1,0,,,222D A B P C E ⎛⎫-- ⎪⎝⎭,()111,,,0,1,0222DE DB ⎛⎫=-= ⎪⎝⎭,设平面BDE 的法向量为(),,n x y z =r ,则00n DE n DB ⎧⋅=⎨⋅=⎩,即11102220x y z y ⎧-++=⎪⎨⎪=⎩,故取()1,0,1n =,设(01)PF PB λλ=<<,则()()0,,1,0,,1F DF λλλλ-=-因为直线DF 与平面BDE 所成角的大小为30,所以1sin302DF n DF n⋅==12=解得12λ=,故此时12PF PB =.16.(2022·江苏·东海县教育局教研室高二期中)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是正方形,2PD AD ==,AD PC ⊥,点E 在线段PC 上(不与端点重合),30PCD ∠=︒.(1)求证:AD ⊥平面PCD ;(2)是否存在点E 使得直线PB 与平面ADE 所成角为30°?若存在,求出PEEC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解析】(1)证明:在正方形ABCD 中,可得AD CD ⊥,又由AD PC ⊥,且CDPC C =,CD ⊂平面PCD ,PC ⊂平面PCD ,根据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得AD ⊥平面PCD .(2)在平面PCD 中,过点D 作DF CD ⊥交PC 于点F .由(1)知AD ⊥平面PCD ,所以AD DF ⊥,又由AD DC ⊥,以{},,DA DC DF 为正交基底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D xyz -,如图所示,则()(0,0,0),2,0,0D A ,()2,2,0B ,()0,2,0C,(0,P -,设PEEC λ=,则PE EC λ=,所以212,,11AE AP PE λλλ⎛⎫-=+=- ++⎝⎭,()2,0,0AD =-,(2,3,PB =uu r设平面ADE 的一个法向量为(),,n x y z =,则2120120AE n x y AD n x λλ⎧-⋅=-++=⎪⎨+⎪⋅=-=⎩,取y =0,12x z λ==-,所以平面ADE的一个法向量()2n λ=-,因为直线PB 与平面ADE 所成角为30,所以1sin 30cos ,2PB n ︒==,解得5λ=±综上可得,存在点E 使得直线PB 与平面ADE 所成角为30,且5PEEC=±考点3:二面角17.(2022·云南·罗平县第一中学高二期中)如图,在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D 为1AB 的中点,1B C 交1BC 于点E ,AC BC ⊥,1CA CB CC ==.(1)求证:DE ∥平面11AAC C ;(2)求平面1AB C 与平面11A B C 的夹角的余弦值.【解析】(1)证明:因为111ABC A B C -为三棱柱,所以平面11BCC B 是平行四边形,又1B C 交1BC 于点E ,所以E 是1B C 的中点.又D 为1AB 的中点,所以//DE AC ,又AC ⊂平面11AAC C ,DE ⊂/平面11AAC C ,所以//DE 平面11AAC C ;(2)在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1CC ⊥平面111A B C ,又AC BC ⊥,所以11C A 、11C B 、1C C 两两互相垂直,所以以1C 为坐标原点,分别以11C A 、11C B 、1C C 为x 、y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1C xyz -,如图所示.设11CA CB CC ===,则1(0,0,0)C ,1(1,0,0)A ,1(0,1,0)B ,(1,0,1)A ,(0,0,1)C ,所以1(1,1,1)AB =--,(1,0,0)=-AC ,11(1,1,0)=-A B ,1(1,0,1)AC =-.设平面1AB C 的一个法向量为(,,)n x y z =,则100n AB n AC ⎧⋅=⎨⋅=⎩,所以00x y z x -+-=⎧⎨-=⎩,不妨令1y =,则(0,1,1)n =,设平面11A B C 的一个法向量为(,,)m x y z =,则11100m A B m A C ⎧⋅=⎪⎨⋅=⎪⎩,所以00x y x z -+=⎧⎨-+=⎩,不妨令1y =,则(1,1,1)m =.所以cos ||||m n m n m n ⋅〈⋅〉===⋅所以平面1AB C 与平面11A B C18.(2022·江苏·宝应县教育局教研室高二期中)如图,已知三棱锥O ABC -的侧棱,,OA OB OC 两两垂直,且1,2OA OB OC ===,E 是OC的中点.(1)求异面直线BE 与AC 所成角的余弦值;(2)求二面角A BE C --的正弦值.【解析】(1)以O 为原点,OB ,OC ,OA 分别为,,x y z 轴建立如图所示空间直角坐标系,则有()0,0,1A ,()2,0,0B ,()0,2,0C ,()0,1,0E .()()()2,0,00,1,02,1,0EB =-=-,()0,2,1AC =-.2cos 5EB AC =-,.由于异面直线BE 与AC 所成的角是锐角,故其余弦值是25.(2)()()2,0,10,1,1AB AE =-=-,.设平面ABE 的法向量为()1,,n x y z =,则由11n AB n AE ⊥⊥,,得200x z y z -=⎧⎨-=⎩,取()11,2,2n =.由题意可得,平面BEC 为xOy 平面,则其一个法向量为()20,0,1n =u u r,1212122cos 3n n n n n n ⋅===⋅,,则12sin 3n n =,,即二面角A BE C --的正弦值为3.19.(2021·福建·厦门一中高二期中)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B =,2BC =,4ABC π∠=,四边形ACEF 为矩形,平面ACEF ⊥平面ABCD ,1AF =,点M 在线段EF 上运动.(1)当AE DM ⊥时,求点M 的位置;(2)在(1)的条件下,求平面MBC 与平面ECD 所成锐二面角的余弦值.【解析】(1)2AB =2AD BC ==,4ABC π∠=,∴222cos 2AC AB BC AB BC ABC +-⋅∠∴222AB AC BC +=,∴90BAC ∠=︒,AB AC ∴⊥,又AF AC ⊥,又平面ACEF ⊥平面ABCD ,平面ACEF 平面ABCD AC =,AF ⊂平面ACEF ,AF ∴⊥平面ABCD ,所以以AB ,AC ,AF 为x ,y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0,0,0),(2,0,0),(0,2,0),(2,2,0),(0,2,1),(0,0,1)A B C D E F-,设(0,,1),02M y y 则2,1)AE =,(2,2,1)DM y =-AE DM ⊥,∴2(2)10AE DM y ⋅=-+=,解得22y =,∴12FM FE =.∴当AE DM ⊥时,点M 为EF 的中点.(2)由(1)可得(2,,1)2BM =,(BC =设平面MBC 的一个法向量为111(,,)m x y z =,则111112020m BM y z m BC ⎧⋅=+=⎪⎨⎪⋅==⎩,取12y =,则m =,易知平面ECD 的一个法向量为(0,1,0)n =,∴cos |cos ,|||||m n m n m n θ⋅=<>=⋅∴平面MBC 与平面ECD 所成锐二面角的余弦值为105.20.(2022·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高二期中(理))如图,直角三角形ABC 中,60BAC ∠=,点F 在斜边AB 上,且4AB AF =,AD ⊥平面ABC ,BE ⊥平面ABC ,3AD =,4AC BE ==.(1)求证:DF ⊥平面CEF ;(2)点M 在线段BC 上,且二面角F DM C --的余弦值为25,求CM 的长度.【解析】(1)90ACB ∠=,60BAC ∠=,4AC =,8AB ∴=,又4AB AF =,2AF ∴=;2222cos 2016cos6012CF AC AF AC AF BAC ∴=+-⋅∠=-=,解得:CF =,222AF CF AC ∴+=,则AF CF ⊥;DA ⊥平面ABC ,CF ⊂平面ABC ,CF AD ∴⊥;又,AF AD ⊂平面ADF ,AFA AD =,CF ∴⊥平面ADF ,DF ⊂平面ADF ,DF CF ∴⊥;连接ED ,在四边形ABED 中,作DH BE ⊥,垂足为H,如下图所示,DF ==EF ==,DE =222DF EF DE ∴+=,则DF EF ^;,CF EF ⊂平面CEF ,CF EF F ⋂=,DF ⊥∴平面CEF .(2)以C 为坐标原点,,CA CB 正方向为,x y 轴,以BE 的平行线为z 轴,可建立如图所示空间直角坐标系,设CM m =,则()0,,0M m ,()0,0,0C ,()4,0,3D,()F ,()4,,3MD m ∴=-,()4,0,3CD =,()1,FD =,设平面DMF 的法向量(),,n x y z =,则43030MD n x my z FD n x z ⎧⋅=-+=⎪⎨⋅=+=⎪⎩,令9y =,解得:3x m =-z m =,()3n m m ∴=--;设平面CDM 的法向量(),,m a b c =,则430430CD m a c MD m a mb c ⎧⋅=+=⎨⋅=-+=⎩,令3a =,解得:0b =,4c =-,()3,0,4m ∴=-;二面角F DM C --的余弦值为25,2cos ,5m n m n m n ⋅∴<>==⋅,25=,((()222134381m m m ⎡⎤∴-=-++⎢⎥⎣⎦,解得:m;当m F DM C --为钝二面角,不合题意;则二面角F DM C --的余弦值为25时,CM =21.(2022·江苏徐州·高二期中)如图所示,在四棱锥中P ABCD -,2AB DC=,0AB BC ⋅=,AP BD ⊥,且AP DP DC BC ====(1)求证:平面ADP ⊥平面ABCD ;(2)已知点E 是线段BP 上的动点(不与点P 、B 重合),若使二面角E AD P --的大小为4π,试确定点E 的位置.【解析】(1)连接BD ,由2AB DC =,0AB BC ⋅=知242,//,AB DC AB DC CD BC ==⊥,在Rt BCD 中,22216,4BD CD BC BD =+==,设AB 的中点为Q ,连接DQ ,则//,CD QB QB CD =,所以四边形BCDQ 为平行四边形,又,CD BC DC BC ⊥=,所以四边形BCDQ 为正方形,所以,22DQ AB DQ AQ ⊥==Rt AQD 中,22216AD AQ DQ =+=,在Rt ABD 中,222161632AD BD AB +=+==,所以AD BD ⊥,又,AP BD AP AD A ⊥⋂=,,AP AD ⊂平面ADP ,所以BD ⊥平面ADP ,又BD ⊂平面ABCD ,所以平面ADP ⊥平面ABCD ;(2)在APD △中,2228816AP PD AD +=+==,所以AP PD ⊥,在Rt APD 中,过点P 作PF AD ⊥,垂足为F ,因为PA PD =,所以F 为AD 中点,所以2PF DF ==,由(1)得BD ⊥平面ADP ,PF ⊂平面ADP ,则BD PF ⊥,,AD BD ⊂平面ABCD ,ADBD D =,则PF ⊥平面ABCD .以D 为原点,分别以,DA DB 所在直线为,x y 轴,以过点D 与平面ABCD 垂直的直线为z 轴,建立如图所示空间坐标系,则(0,0,0),(4,0,0),(0,4,0),(2,0,2),(4,0,0),(2,4,2)D A B P DA PB ==--,设()(2,4,2),0,1PE PB λλλλλ==--∈,则(22,4,22)DE DP PE λλλ=+=--,易知平面PAD 的一个法向量为(0,1,0)m =,设平面EAD 的法向量为(,,)n x y z =,则()()40224220n DA x n DE x y z λλλ⎧⋅==⎪⎨⋅=-++-=⎪⎩,令1z =,则1(0,,1)2n λλ-=,所以221cos ,cos 4211m n m n m nλπλλλ⋅-===⎛⎫+ ⎪-⎝⎭,即2122521λλλ-=-+,即23210λλ+-=,解得1λ=-(舍)或13λ=,所以,当点E 在线段BP 上满足13PE PB =时,使二面角E AD P --的大小为4π.22.(2021·湖北十堰·高二期中)如图所示,正方形ABCD 所在平面与梯形ABMN 所在平面垂直,//,2,4,23AN BM AB AN BM CN ====(1)证明:BM ⊥平面ABCD ;(2)在线段CM 上是否存在一点E ,使得二面角E BN M --的余弦值为33,若存在求出CE EM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析】(1)正方形ABCD 中,BC AB ⊥,因为平面ABCD ⊥平面ABMN ,平面ABCD平面,ABMN AB BC =⊂平面ABCD ,所以BC ⊥平面ABMN ,所以BC BM ⊥,且BC BN ⊥,2,23BC CN ==所以2222BN CN BC -,又因为2AB AN ==,所以222BN AB AN =+,所以AN AB ⊥,又因为AN //BM ,所以BM AB ⊥,BC BA B =,所以BM ⊥平面ABCD .(2)由(1)知,BM ⊥平面,ABCD BM AB ⊥,以B 为坐标原点,,,BA BM BC 所在直线分别为,,x y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0,0,0,0,0,2,2,2,0,0,4,0B C N M 设点(),,,,E x y z CE CM λ=[0,λ∈1],则()(),,20,4,2x y z λ-=-,所以0422x y z λλ=⎧⎪=⎨⎪=-⎩,所以()0,4,22E λλ-,所以()()2,2,0,0,4,22BN BE λλ==-,设平面BEN 的法向量为(),,m x y z =,()2204220m x y m y z λλ⋅=+=⎧∴⎨⋅=+-=⎩令1x =,所以21,1y z λλ=-=-,所以2(1,1,)1m λλ=--,显然,平面BMN 的法向量为()0,0,2BC =,所以cos ,BC m BC m BC m⋅=⋅3==即2642λλ=-+,即23210λλ+-=,解得13λ=或1-(舍),则存在一点E ,且12CE EM =.考点4:点到直线的距离23.(2021·云南大理·高二期中)鳖臑是指四个面都是直角三角形的三棱锥.如图,在鳖臑P ABC -中,PA ⊥平面ABC ,2AB BC PA ===,D ,E 分别是棱AB ,PC 的中点,点F是线段DE 的中点,则点F 到直线AC 的距离是()A .38B 6C .118D .224【答案】B 【解析】因为AB BC =,且ABC 是直角三角形,所以AB BC ⊥.以B 为原点,分别以BC ,BA 的方向为x ,y 轴的正方向,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B xyz -.因为2AB BC PA ===,所以()0,2,0A ,()2,0,0C ,()0,1,0D ,()1,1,1E ,则()2,2,0AC =-,11,1,22AF ⎛⎫=- ⎪⎝⎭.故点F到直线AC 的距离2221136144422AF AF AC AC d ⎛⎫⋅⎛⎫⎪=-++-= ⎪ ⎪⎝⎭⎝⎭.故点F 到直线AC 的距离是6424.(2021·河北·石家庄市第十二中学高二期中)已知直线l 的方向向量为(1,0,2)n =,点()0,1,1A 在直线l 上,则点()1,2,2P 到直线l 的距离为()A .230B 30C 3010D 305【答案】D【解析】由已知得(1,1,1)PA =---,因为直线l 的方向向量为(1,0,2)n =,所以点()1,2,2P 到直线l 的距离为2222212930335512PA n PA n ⎛⎫⎛⎫⋅-----= ⎪ ⎪ ⎪+⎝⎭⎝⎭故选:D25.(2021·北京·牛栏山一中高二期中)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已知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项点()0,0,0D ,()2,0,0A ,()2,4,0B ,()10,4,2C =,则点1A 与直线1BC 之间的距离为()A .B .2C .125D .52【答案】A【解析】如图,由题意知,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D xyz -,1(000)(200)(240)(042)D A B C ,,,,,,,,,,,,则1422AB BC CC ===,,,连接111A B AC ,,所以1111A B A C BC ===得11A BC V 是等腰三角形,取1BC 的中点O ,连接1OA ,则1OA ⊥1BC ,即点1A 到直线1BC 的距离为1OA ,在1Rt A OB 中,有1OA ==故选:A26.(2021·北京市昌平区第二中学高二期中)已知空间中三点(1,0,0)A -,(0,1,1)B -,(2,1,2)C --,则点C 到直线AB 的距离为()A B C D 【答案】A【解析】依题意得()()1,1,2,1,1,1AC AB =--=-则点C 到直线AB 的距离为63d =故选:A27.(2022·江西南昌·高二期中(理))如图,在棱长为4的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E 为BC 的中点,点P 在线段1D E 上,点Р到直线1CC 的距离的最小值为_______.【答案】5【解析】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11(0,4,0),(0,0,4),(2,4,0),(0,4,4)C D E C ,11(2,0,0),(0,0,4),(2,4,4)CE CC ED ===--,因点P 在线段1D E 上,则[0,1]λ∈,1(2,4,4)EP ED λλλλ==--,(22,4,4)CP CE EP λλλ=+=--,向量CP 在向量1CC 上投影长为11||4||CP CC d CC λ⋅==,而||CP =,则点Р到直线1CC的距离4525h =,当且仅当15λ=时取“=”,所以点Р到直线1CC的距离的最小值为5.28.(2022·福建龙岩·高二期中)直线l 的方向向量为()1,1,1m =-,且l 过点()1,1,1A -,则点()0,1,1P -到l 的距离为___________.【解析】(1,0,2)AP =-,直线l 的方向向量为()1,1,1m =-,由题意得点P 到l的距离d =29.(2021·山东·嘉祥县第一中学高二期中)在棱长为2的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O 为平面11A ABB 的中心,E 为BC 的中点,则点O 到直线1A E 的距离为________.【答案】3【解析】如图,以D 为原点建系,则()()()12,0,2,2,1,1,1,2,0A O E ,则()()110,1,1,1,2,2AO A E =-=--,则111111cos ,3A O A E A O A E A O A E⋅==,又[]11,0,A O A E π∈,所以111sin ,3A O A E =,所以点O 到直线1A E的距离为1111sin ,33A O A O A E ==.故答案为:23.考点5:点到平面的距离、直线到平面的距离、平面到平面的距离30.(2020·山东省商河县第一中学高二期中)如图,在正四棱柱1111ABCD A B C D -中,已知2AB AD ==,15AA =,E ,F 分别为1DD ,1BB 上的点,且11DE B F ==.(1)求证:BE ⊥平面ACF :(2)求点B 到平面ACF 的距离.【解析】(1)以D 为坐标原点,DA 为x 轴,DC 为y 轴,1DD 为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下图所示:则()()()()()2,0,0,2,2,0,0,2,0,0,0,1,2,2,4A B C E F ,设面ACF 的一个法向量为()=,,n x y z ,()()=2,2,0,0,2,4AC AF -=,可得00n AC n AF ⎧⋅=⎪⎨⋅=⎪⎩,即220240x y y z -+=⎧⎨+=⎩,不妨令1z =则()=2,2,1n BE --=,BE ∴⊥平面ACF .(2)()=0,2,0AB ,则点B 到平面ACF 的距离为43AB nn⋅=.31.(2022·江苏·2的正方形ABCD 沿对角线BD 折成直二面角,则点D 到平面ABC 的距离为______.【答案】33【解析】记AC 与BD 的交点为O ,图1中,由正方形性质可知AC BD ⊥,所以在图2中,,OB AC OD AC ⊥⊥,所以2BOD π∠=,即OB OD⊥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易知1OA OB OC OD ====则(0,0,1),(0,1,0),(1,0,0),(0,1,0)A B C D -则(0,1,1),(1,0,1),(0,2,0)AB AC BD =--=-=设(,,)n x y z =为平面ABC 的法向量,则00AB n y z AC n x z ⎧⋅=--=⎨⋅=-=⎩,取1x =,得(1,1,1)n =-所以点D 到平面ABC 的距离22333BD n d n⋅===故答案为:23332.(2022·河南·濮阳一高高二期中(理))如图,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若E ,F 分别是上底棱的中点,则点A 到平面11B D EF 的距离为______.【答案】1【解析】以1D 为坐标原点,11111,,D A D C D D 所在直线分别为x 轴,y 轴,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1,0,1A ,()11,1,0B ,10,,12E ⎛⎫⎪⎝⎭,()10,0,0D ,设平面11B D EF 的法向量(),,m x y z =,则有1111020m D E y z m D B x y ⎧⋅=+=⎪⎨⎪⋅=+=⎩,令2y =得:2,1x z =-=-,故()2,2,1m =--,其中()10,1,1AB =-,则点A 到平面11B D EF 的距离为11AB m d m⋅===故答案为:133.(2022·山东·济南外国语学校高二期中)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平面1AB C 与平面11AC D 间的距离是________.【解析】以点A 为坐标原点,AB 、AD 、1AA 所在直线分别为x 、y 、z 轴建立如下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0,0,0A 、()11,0,1B 、()1,1,0C 、()0,1,0D 、()10,0,1A 、()11,1,1C ,设平面1AB C 的法向量为()111,,m x y z =,()11,0,1AB =,()1,1,0AC =,由1111100m AB x z m AC x y ⎧⋅=+=⎪⎨⋅=+=⎪⎩,取11x =,可得()1,1,1m =--,设平面11AC D 的法向量为()222,,n x y z =,()10,1,1DA =-,()11,0,1DC =,由12212200n DA y z n DC x z ⎧⋅=-+=⎪⎨⋅=+=⎪⎩,取21x =,可得()1,1,1n =--r ,因为m n =,平面1AB C 与平面11AC D 不重合,故平面1//AB C 平面11AC D ,()0,1,0AD =uuu r ,所以,平面1AB C 与平面11AC D 间的距离为1333AD m d m⋅==故答案为:33.34.(多选题)(2020·辽宁·大连八中高二期中)已知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的棱长为1,点,E O 分别是11A B ,11AC 的中点,P 在正方体内部且满足1132243AP AB AD AA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点A 到直线BE 255B .点O 到平面11ABCD 的距离是24C .平面1A BD 与平面11B CD 3D .点P 到直线AD 的距离为56【答案】ABCD【解析】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0,0,0)A ,(1,0,0)B ,(0,1,0)D ,1(0,0,1)A ,1(1,1,1)C ,()10,1,1D ,1,0,12E ⎛⎫⎪⎝⎭,所以1(1,0,0),,0,12BA BE ⎛⎫=-=- ⎪⎝⎭.设ABE θ∠=,则||5cos 5||||BA BE BA BE θ⋅==,25sin 5θ==.故A 到直线BE的距离1||sin 1d BA θ===,故选项A 正确.易知111111,,0222C O C A ⎛⎫==-- ⎪⎝⎭,平面11ABC D 的一个法向量1(0,1,1)DA =-,则点O 到平面11ABC D 的距离11211||224||DA C O d DA ⋅===,故选项B 正确.1111(1,0,1),(0,1,1),(0,1,0)A B A D A D =-=-=.设平面1A BD 的法向量为(,,)n x y z =,则110,0,n A B n A D ⎧⋅=⎪⎨⋅=⎪⎩所以0,0,x z y z -=⎧⎨-=⎩令1z =,得1,1y x ==,所以(1,1,1)n =.所以点1D 到平面1A BD的距离113||||A D n d n ⋅===因为平面1//A BD 平面11B CD ,所以平面1A BD 与平面11B CD 间的距离等于点1D 到平面1A BD 的距离,所以平面1A BD 与平面11B CD 间的距离为3.故选项C 正确.因为1312423AP AB AD AA =++,所以312,,423AP ⎛⎫= ⎪⎝⎭,又(1,0,0)AB =,则34||AP AB AB ⋅=,所以点P 到AB 的距离56d ==.故选项D 正确.故选:ABCD.考点6:异面直线的距离35.(2021·安徽·合肥市第六中学高二期中)如图正四棱柱1111ABCD A B C D -中,1AB BC ==,12AA =.动点P ,Q 分别在线段1C D ,AC 上,则线段PQ 长度的最小值是()A .13B .23C .1D .43【答案】B【解析】由题意可知,线段PQ 长度的最小值为异面直线1C D 、AC 的公垂线的长度.如下图所示,以点D 为坐标原点,DA 、DC 、1DD 所在直线分别为x 、y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点()1,0,0A 、()0,1,0C 、()10,1,2C 、()0,0,0D ,所以,()1,1,0AC =-,()10,1,2=DC ,()1,0,0DA =,设向量(),,n x y z =满足n AC ⊥,1⊥n DC ,由题意可得1020n AC x y n DC y z ⎧⋅=-+=⎪⎨⋅=+=⎪⎩,解得2x yy z =⎧⎪⎨=-⎪⎩,取2y =,则2x =,1z =-,可得()2,2,1n =-,因此,min 23DA n PQ n⋅==.故选:B .36.(2021·辽宁沈阳·高二期中)定义:两条异面直线之间的距离是指其中一条直线上任意一点到另一条直线距离的最小值.在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1AB =,2BC =,13AA =,则异面直线AC 与1BC 之间的距离是()A 5B 7C 6D .67【答案】D【解析】如图,以D 为坐标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12,0,0,0,1,0,2,1,0,0,1,3A C B C ,则()2,1,0AC =-,()12,0,3BC =-,设AC 和1BC 的公垂线的方向向量(),,n x y z =,则100n AC n BC ⎧⋅=⎪⎨⋅=⎪⎩,即20230x y x z -+=⎧⎨-+=⎩,令3x =,则()3,6,2n =,()0,1,0AB =,67AB n d n⋅∴==.故选:D.37.(2021·上海交大附中高二期中)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4AB =,则异面直线AB 和1AC 的距离为___________.【答案】【解析】如图,以D 为坐标原点,分别以1,,DA DC DD 为,,x y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由1(4,0,0),(4,4,0),(0,4,0),(4,0,4)A B C A ,则1(0,4,0),(4,4,4)AB CA ==-,1(0,0,4)AA =设(,,)m x y z =是异面直线AB 和1AC 的公垂线的一个方向向量,则1404440m AB y m CA x y z ⎧⋅==⎪⎨⋅=-+=⎪⎩,令1x =,则(1,0,1)m =-,所以异面直线AB 和1AC的距离为1AA m m ⋅==故答案为:38.(2021·广东·广州市第二中学高二期中)如图,在三棱锥P ABC -中,三条侧棱PA ,PB ,PC 两两垂直,且3PA PB PC ===,G 是PAB △的重心,E ,F 分别为BC ,PB 上的点,且::1:2BE EC PF FB ==.(1)求证:平面GEF ⊥平面PBC ;(2)求证:EG 是直线PG 与BC 的公垂线;(3)求异面直线PG 与BC 的距离.【解析】(1)建立如图所示空间直角坐标系,()()()()()()3,0,0,0,3,0,0,0,3,0,1,0,0,2,1,1,1,0A B C F E G ,()1,0,0GF =-,0,0GF PC GF PB ⋅=⋅=,所以,,GF PC GF PB PC PB P ⊥⊥⋂=,所以GF ⊥平面PBC ,由于GF ⊂平面GEF ,所以平面GEF ⊥平面PBC .(2)()()1,1,1,0,3,3EG BC =--=-,0,0EG PG EG BC ⋅=⋅=,所以EG 是直线PG 与BC 的公垂线.(3)2221113EG =++=所以异面直线PG 与BC39.(2021·全国·高二期中)如下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已知PA ⊥平面ABCD ,且四边形ABCD 为直角梯形,,2,12ABC BAD PA AD AB BC π∠=∠=====.(1)求平面PAB 与平面PCD 所成夹角的余弦值;(2)求异面直线PB 与CD 之间的距离.【解析】以A 为原点,,,AB AD AP 所在直线为x 轴,y 轴,z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A xyz -,则()()()()()0,0,0,1,0,0,1,1,0,0,2,0,0,0,2A B C D P .(1)因为PA ⊥平面ABCD ,且AD ⊂平面ABCD ,所以PA AD ⊥,又AB AD ⊥,且PAAB A =,所以AD ⊥平面PAB ,所以()0,2,0AD =是平面PAB 的一个法向量.易知()()1,1,2,0,2,2PC PD =-=-uu u r uu u r ,设平面PCD 的法向量为(),,m x y z =,则0,0,m PC m PD ⎧⋅=⎨⋅=⎩即20,220,x y y z +-=⎧⎨-=⎩,令1y =解得1,1z x ==.所以()1,1,1m =是平面PCD 的一个法向量,从而3cos ,AD m AD m AD m⋅==uuu r u r uuu r u r uuu r u r PAB 与平面PCD 所成夹角为锐角所以平面PAB 与平面PCD 所成夹角的余弦值为33.(2)()1,0,2BP =-,设Q 为直线PB 上一点,且(),0,2BQ BP λλλ==-,因为()0,1,0CB =-,所以(),1,2CQ CB BQ λλ=+=--,又()1,1,0CD =-,所以点Q 到直线CD 的距离()22cos d CQ CQ CQ CD =-⋅uu u r uu u r uu u r uu u r===,因为22919144222999λλλ⎛⎫++=++≥⎪⎝⎭,所以23d≥,所以异面直线PB与CD之间的距离为2 3.。
高中数学 3.2.3用空间向量求空间角课件 新人教A版选修
uuur uuuur x uAuFur1 • uBuDuur1
1 1 4
30
| AF1 || BD1 |
5 3 10
42
30
所以 BD与1 A所F1成角的余弦值为 10
[悟一法] 利用向量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步骤为: (1)确定空间两条直线的方向向量; (2)求两个向量夹角的余弦值; (3)确定线线角与向量夹角的关系;当向量夹角为锐角时, 即为两直线的夹角;当向量夹角为钝角时,两直线的夹角为向 量夹角的补角.
z
(1)求证: 直线B1O 面MAC;
(2)求二面角
uuur
Bu1uur
MA
uuuur
C
的余弦值.
D1
①证明:以 DA、DC、DD1为正交基底, A1 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则可得
M
uuur
uuuur
所以MA (2,0,1),MC (0,2,1),
uuur B1O (1,1, 2)
D O
A(2,0,0),C(0,2,0),M (0,0,1), A
xB
3
AD与平面ANM所成角的正弦值是3 34 34
Dy
C
[悟一法] 利用向量法求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步骤为: (1)确定直线的方向向量和平面的法向量; (2)求两个向量夹角的余弦值; (3)确定线面角与向量夹角的关系:向量夹角为锐角 时,线面角与这个夹角互余;向量夹角为钝角时,线面角 等于这个夹角减去90°.
①向量法
D1
C1 ② 传统法
A1
B1
O
D A
C B
练习:在长方体 ABCD A1B1C1D1中, AB 6, AD 8,
AA1 6, M为B1C1上的一点,且B1M 2, 点N在线段A1D上,
用空间向量研究立体几何中的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课时教学设计)-高中数学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
空间中直线、平面的平行、垂直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空间直线、平面间的平行、垂直关系的向量表示,证明直线、平面位置关系的判定定理.(二)教学目标通过用向量方法判断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平行、垂直关系.发展用向量方法证明必修内容中有关直线、平面平行、垂直关系的判定定理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直观想象、逻辑推理、数学运算等素养.(三)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用向量方法解决空间图形的平行、垂直问题.难点:建立空间图形基本要素与向量之间的关系,如何把立体几何问题转化为空间向量问题.(四)教学过程设计新课导入:因为空间向量可以表示空间中的点、直线、平面,所以自然地会联想到利用空间向量及其运算可以表示“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和“平面与平面”之间的平行、垂直等位置关系,解决此问题的关键是转化为研究直线的方向向量、平面的法向量之间的关系.教材对空间中直线、平面的平行和垂直两种位置关系分开研究,首先研究空间中直线、平面的平行.1.空间中直线、平面的平行问题1:由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或平面与平面的平行关系,可以得到直线的方向向量、平面的法向量间的什么关系?师生活动:学生思考,教师点拨.问题1.1由直线与直线平行,可以得到直线的方向向量间有什u1l1u2l2的方向向量分别为u,v ,则l 1//l 2u //v u =λv , λ∈R.问题1.2由直线与平面平行、平面与平面平行,可以得到直线与面平行.得出结论:直线与平面平行还可以用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法向量垂直进行,平面平行可以转化为法向量共线,教师可以结合右图启发学生对此进行研究.设计意图: 实现将直线平行与直线的方向向量平行的互相转化,直线和平面的平行与直线的方向向量和平面法向量垂直的转化,平面平行与平面法向量共线的转化. 2.空间中直线、平面的平行例题例2. 已知:如图,a ⊄β,b ⊂β,a ⋂b =P , a //α,b //α. 求证:α//β.师生活动:学生读懂题意,尝试分析解答.老师引导分析.分析:设平面α的法向量为n ,直线a ,b 的方向向量分别为u ,v ,则由已知条件可得n·u =n·v =0,由此可以证明n 与平面β内的任意一个向量垂直,即n 也是β的法向量.学生完成证明, 教师示范解答. 证明:如图,取平面α的法向量n ,直线a ,b 的方向向量u ,v .αn 1βn 2a buvP αnβ因为a //α,b //α, 所以n·u =0,n·v =0.因为a ⊂β,b ⊂β,a ⋂b =P ,所以对任意点Q ∈β,存在x ,y ∈R,使得 PQ ⃗⃗⃗⃗⃗ =xu +yv . 从而n·PQ ⃗⃗⃗⃗⃗ =n·(xu +yv )=xn· u +yn· v =0. 所以,向量n 也是平面β的法向量.故α//β.设计意图:例2是用向量方法证明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设置例2的目的是使学生体会利用法向量证明两个平面平行的一般基本思路.例3.如图在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AB=4,BC=3,CC 1=2. 线段BC 上是否存在点P ,使得A 1P//平面 ACD 1? 师生活动:学生读懂题意,尝试解答.老师引导分析.分析:根据条件建立适当的空间直角坐标系,那么问题中涉及的点、向量B 1C ⃗⃗⃗⃗⃗⃗⃗ ,A 1P ⃗⃗⃗⃗⃗⃗⃗⃗ ,以及平面ACD 1的法向量n 等都可以用坐标表示.如果点P 存在,那么就有n·A 1P ⃗⃗⃗⃗⃗⃗⃗⃗ =0,由此通过向量的坐标运算可得结果.学生完成求解,教师示范解答.解:以D 为原点,DA ,DC ,DD 1,所在直线分别为x轴、y 轴、z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因为A,C,D 1的坐标分别为(3,0,0),(0,4,0),(0,0,2), 所以AC ⃗⃗⃗⃗⃗ =(-3,4,0),AD ⃗⃗⃗⃗⃗ =(-3,0,2). 设n =(x,y,z )是平面ACD 1的法向量, 则n·AC ⃗⃗⃗⃗⃗ =0,n·AD ⃗⃗⃗⃗⃗ =0,即{−3x +4y =0−3x +2z =0),所以x =23z ,y =12z .取z =6,则x =4,y =3, 所以n =(4,3,6)是平面ACD 1的一个法向量,由A,C,B 1的坐标分别为(3,0,2),(0,4,0),(3,4,2), 得A 1B 1⃗⃗⃗⃗⃗⃗⃗⃗⃗⃗⃗ =(0,4,0),B 1C ⃗⃗⃗⃗⃗⃗⃗ =(-3,0,-2)DABC D 1A 1B 1C 1设点P 满足B 1P ⃗⃗⃗⃗⃗⃗⃗ =λB 1C ⃗⃗⃗⃗⃗⃗⃗ (0<λ≤1), 则B 1P ⃗⃗⃗⃗⃗⃗⃗ =(-3λ,0,-2λ),所以A 1P ⃗⃗⃗⃗⃗⃗⃗⃗ =A 1B 1⃗⃗⃗⃗⃗⃗⃗⃗⃗⃗⃗ +B 1P ⃗⃗⃗⃗⃗⃗⃗ =(-3λ,4,-2λ).令n·A 1P ⃗⃗⃗⃗⃗⃗⃗⃗ =0,得-12λ+12-12λ=0,解得λ=12,这样的点P 存在 所以,当B 1P ⃗⃗⃗⃗⃗⃗⃗ =12B 1C ⃗⃗⃗⃗⃗⃗⃗ ,即P 为B 1C 的中点时,A 1P//平面ACD 1.设计意图:例3是用向量方法判断直线与平面平行的问题,设置例3的目的是使学生体会利用法向量和坐标法解决直线与平面平行问题的一般思路.本题也可以利用共面的充要条件求解. 3.空间中直线、平面的垂直问题2:在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垂直关系中,直线的方向向量、平面的法向量之间有什么关系?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图形研究线与面垂直,两平面垂直.教师引导学生类比已经经历了研究空间中直线、平面平行的过程,对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垂直关系的研究可以类似地进行,让学生自主探究,将研究直线、平面间的垂直关系转化为研究直线的方向向量、平面的法向量之间的关系,然后借助图形分别给出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向量表达式.问题2.1 直线l 1,l 2的方向向量分别为v 1,v 2,直线l 1,l 2垂直时,方向向量v 1,v 2有什么关系?师生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究显现垂直时,直线方向向量v 1,v 2有什么关系,教师展示答案.问题 2.2:由直线与平面的垂直关系,可以得到直线的方向向量、平面的法向量间有什么关系呢?师生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究线面垂直时,直线的方向向量、平面的法向量间有什么关系,教师展示答案.问题2.3:由平面与平面的垂直关系,可以得到这两个平面的法向量间有什么关系呢?师生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究面面垂直时,两个平面的法向量间有什么关系,教师展示答案.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探究,将研究直线、平面间的垂直关系转化为研究直线的方向向量、平面的法向量之间的关系.然后借助图形分别给出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向量表达式,进一步体会空间向量在研究直线、平面间位置关系中的作用. 4.空间中直线、平面的垂直例题例4 如图,在平行六面体ABCD A 1B 1C 1D 1中,AB =AD =AA 1=1, ∠A 1AB =∠A 1AD =∠BAD =60°,求证:直线A 1C ⊥平面BDD 1B 1.师生活动:学生读懂题意,尝试解答,老师引导分析.分析:根据条件建立适当的基底向量,通过向量运算证明直线A 1C ⊥平面BDD 1B 1.证明:设AB a =,AD b =,1AA c =,则{,,}a b c 为空间的一个基底且1AC a b c =+-,BD b a =-,1BB c =.因为AB =AD =AA 1=1, ∠A 1AB =∠A 1AD =∠BAD =60°, 所以2221ab c ===,12a b b c c a ⋅=⋅=⋅=. 在平面BDD 1B 1上,取BD 、1BB 为基向量,则对于面BDD 1B 1上任意一点P ,存在唯一的有序实数对(λ,μ),使得1BP BD BB λμ=+. 所以,1111()()()0AC BP AC BD AC BB a b c b a a b c c λμλμ⋅=⋅+⋅=+-⋅-++-⋅=. 所以1AC 是平面BDD 1B 1的法向量. 所以A 1C ⊥平面BDD 1B 1.设计意图:设置例 4 的目的是使学生体会“基底法”比“坐标法”更具有一般性.教学时要注意让学生体会空间向量基本定理在证明中的作用,体会用空间向量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例 5 证明“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若一个平面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则这两个平面垂直.师生活动:学生读懂题意,尝试解答.老师引导分析,学生完成证明.已知:如图,l⊥α,1⊂β,求证:α⊥β.证明:取直线 l 的方向向量u⃗,平面β的法向量n⃗.因为l⊥α,所以u⃗是平面α的法向量.因为1⊂β,而n⃗是平面β的法向量,所以u⃗⊥n⃗.所以α⊥β.设计意图:设置例 5 的目的是使学生体会利用法向量证明平面与平面垂直的一般思路.教学时要注意突出直线的方向向量和平面的法向量的作用,即通过直线的方向向量和平面的法向量,把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关系完全转化为两个向量之间的关系,通过向量的运算,得到空间图形的位置关系.5.课堂小结,反思感悟(1)知识总结:(2)学生反思:①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②回顾这节课的学习,空间中用向量法判断直线、平面平行与垂直用的具体方法?③在解决问题时,用到了哪些数学思想?设计意图:通过总结,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本节所学内容,提高概括能力,教给学生如何总结,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力”. 6.课堂检测与评价1. 如图,在正方体 ABCD -A 1B 1C 1D 1中,E ,F 分别是面AB 1,面A 1C 1的中心. 求证:EF//平面ACD 1.证明:设正方体的棱长为2,以D 为坐标原点,BA ⃗⃗⃗⃗⃗ , DC ⃗⃗⃗⃗⃗ ,DD 1⃗⃗⃗⃗⃗⃗⃗⃗ ,的方向分别为x 轴,y 轴,z 轴的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D xyz , 则根据题意A(2,0,0),C( 0,2,0),D 1(0,0,2 ),E( 2,1,1 ), F( 1,1,2 ) 所以EF ⃗⃗⃗⃗⃗ =(−1,0,1),AC ⃗⃗⃗⃗⃗ =(−2,2,0),AD 1⃗⃗⃗⃗⃗⃗⃗ =(−2,0,2), 设n=( x , y ,z )是平面ACD 1的一个法向量,则n ⊥AC ⃗⃗⃗⃗⃗ ,n ⊥AD 1⃗⃗⃗⃗⃗⃗⃗ . 所以{n ⋅AC⃗⃗⃗⃗⃗ =−2x +2y =0n ⋅AD 1⃗⃗⃗⃗⃗⃗⃗ =−2x +2z =0),取x = 1,则y =1,z = 1,所以n = ( 1,1,1 ) 又EF ⃗⃗⃗⃗⃗ ⋅n =(−1,0,1)·(1,1,1)= − 1+1=0,所以EF ⃗⃗⃗⃗⃗ ⊥n , 所以EF 平面ACD 1.2.如图所示,在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AB ⊥BC ,AB =BC =2,BB 1=1,E 为BB 1的中点,证明:平面AEC 1⊥平面AA 1C 1C .证明:由题意得AB ,BC ,B 1B 两两垂直.以B 为原点,BA ,BC ,BB 1分别为x ,y ,z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A (2,0,0),A 1(2,0,1),C (0,2,0),C 1(0,2,1),E ⎝⎛⎭⎪⎫0,0,12,则AA 1→=(0,0,1),AC →=(-2,2,0),AC 1→=(-2,2,1),AE →=(-2,0,12). 设平面AA 1C 1C 的一个法向量为n 1=(x 1,y 1,z 1). 则⎩⎨⎧ n 1·AA1→=0,n 1·AC→=0⇒⎩⎪⎨⎪⎧z 1=0,-2x 1+2y 1=0.令x 1=1,得y 1=1.∴n 1=(1,1,0).设平面AEC 1的一个法向量为n 2=(x 2,y 2,z 2). 则⎩⎨⎧n 2·AC 1→=0,n 2·AE→=0⇒⎩⎪⎨⎪⎧-2x 2+2y 2+z 2=0,-2x 2+12z 2=0,令z 2=4,得x 2=1,y 2=-1.∴n 2=(1,-1,4). ∵n 1·n 2=1×1+1×(-1)+0×4=0. ∴n 1⊥n 2,∴平面AEC 1⊥平面AA 1C 1C .设计意图:第一题证明线面平行,第二题用向量法证明面面垂直,恰当建系向量表示后,只需经过向量运算就可得到要证明的结果,思路方法“公式化”,降低了思维难度,可以使学生巩固课上所学习的知识.7.作业布置完成教材:第31页练习第1,2题第33页练习第1,2,3题第41 页习题1.4 第5,8,11题(六)教学反思1.认识与运用向量及其运算中数与形的关联,体会转化思想.教学中应结合几何图形予以探讨,特别要重视平行六面体、长方体模型作用,引导学生借助图形理解它们,注意避免不联系几何意义的死记硬背;2.深化理解向量运算的作用,正是有了向量运算,向量才显示其重要性.要引导学生结合几何问题,关注向量运算在分析解决问题中的作用;3.重视综合方法、基底向量方法、建立坐标系方法各自特点的分析与归纳,综合方法以逻辑推理作为工具解决问题,基底向量方法利用向量的概念及其运算解决问题,坐标方法利用数及其运算来解决问题,坐标方法常与向量运算结合起来使用,根据它们的具体条件和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总之新的教材,让学生经历向量由平面向空间的推广,重视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使学生学会数学思考和推理.。
专题5:向量法做立体几何的线面角问题(解析版)
专题5:理科高考中的线面角问题(解析版)求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求法:设直线l 的方向向量为a ,平面α的法向量为u ,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为θ,a 与u 的夹角为ϕ, 则θ为ϕ的余角或ϕ的补角的余角.即有:cos s .in a u a u ϕθ⋅== 1.如图,在三棱锥A BCD -中,ABC 是等边三角形,90BAD BCD ∠=∠=︒,点P 是AC 的中点,连接,BP DP .(1)证明:平面ACD ⊥平面BDP ;(2)若6BD =,且二面角A BD C --为120︒,求直线AD 与平面BCD 所成角的正弦值.【答案】(1)见解析(2)22 【分析】(1)由ABC 是等边三角形,90BAD BCD ∠=∠=︒,得AD CD =.再证明PD AC ⊥,PB AC ⊥,从而和证明AC ⊥平面PBD ,故平面ACD ⊥平面BDP 得证. (2)作CE BD ⊥,垂足为E 连接AE .由Rt Rt ABD CBD ⊆,证得,AE BD ⊥,AE CE =结合二面角A BD C --为120︒,可得2AB =,23AE =,6ED =.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求出点的坐标则60,,03D ⎛⎫ ⎪ ⎪⎝⎭,3,0,13A ⎛⎫- ⎪ ⎪⎝⎭,向量36,,133AD ⎛⎫=- ⎪ ⎪⎝⎭,即平面BCD 的一个法向量(0,0,1)m =,运用公式cos ,m ADm AD m AD ⋅〈〉=和sin cos ,m AD θ=〈〉,即可得出直线AD 与平面BCD 所成角的正弦值.【详解】解:(1)证明:因为ABC 是等边三角形,90BAD BCD ∠=∠=︒,所以Rt Rt ABD CBD ≅,可得AD CD =.因为点P 是AC 的中点,则PD AC ⊥,PB AC ⊥,因为PD PB P =,PD ⊂平面PBD ,PB ⊂平面PBD ,所以AC ⊥平面PBD ,因为AC ⊂平面ACD ,所以平面ACD ⊥平面BDP .(2)如图,作CE BD ⊥,垂足为E 连接AE .因为Rt Rt ABD CBD ⊆,所以,AE BD ⊥,AE CE =AEC ∠为二面角A-BD-C 的平面角.由已知二面角A BD C --为120︒,知120AEC ∠=︒.在等腰三角形AEC 中,由余弦定理可得3AC =.因为ABC 是等边三角形,则AC AB =,所以3AB =.在Rt △ABD 中,有1122AE BD AB AD ⋅=⋅,得3BD =, 因为6BD =所以2AD =. 又222BD AB AD =+,所以2AB =. 则23AE =,6ED =. 以E 为坐标原点,以向量,EC ED 的方向分别为x 轴,y 轴的正方向,以过点E 垂直于平面BCD 的直线为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E xyz -, 则6D ⎛⎫ ⎪ ⎪⎝⎭,3A ⎛⎫ ⎪ ⎪⎝⎭,向量361AD ⎛⎫=- ⎪ ⎪⎝⎭, 平面BCD 的一个法向量为(0,0,1)m =,设直线AD 与平面BCD 所成的角为θ,则2cos ,221m ADm AD m AD ⋅〈〉===-⨯,2sin |cos ,|2m AD θ=〈〉= 所以直线AD 与平面BCD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22. 【点睛】本题考查面面垂直的证明和线面所成角的大小,考查空间想象力和是数形结合的能力,属于基础题.2.如图,直四棱柱ABCD –A 1B 1C 1D 1的底面是菱形,AA 1=4,AB =2,∠BAD =60°,E ,M ,N 分别是BC ,BB 1,A 1D 的中点.(1)证明:MN ∥平面C 1DE ;(2)求AM 与平面A 1MD 所成角的正弦值.【答案】(1)见解析(2)105 【分析】要证线面平行,先证线线平行建系,利用法向量求解。
第七章 §7.7 向量法求空间角-2024-2025学年高考数学大一轮复习(人教A版)配套PPT课件
思维升华
用向量法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一般步骤 (1)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2)用坐标表示异面直线的方向向量. (3)利用向量的夹角公式求出向量夹角的余弦值. (4)注意异面直线所成角的范围是 0,π2 ,即异面直线所成角的余弦值 等于两向量夹角的余弦值的绝对值.
跟踪训练1 (1)(2023·台州统考)如图,已知菱形ABCD的边长为3,对角 线BD长为5,将△ABD沿着对角线BD翻折至△A′BD,使得线段A′C长 为3,则异面直线A′B与CD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2)如图所示,在棱长为 2 的正方体 ABCD-A1B1C1D1 中,E 是棱 CC1 的
中点,A→F=λA→D(0<λ<1),若异面直线 D1E 和 A1F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3102, 1
则 λ 的值为___3___.
以D为坐标原点,DA,DC,DD1所在直线分别 为x轴、y轴、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图略), 正方体的棱长为2, 则A1(2,0,2),D1(0,0,2),E(0,2,1),A(2,0,0), ∴—D1→E =(0,2,-1),A1A=(0,0,-2), A→D=(-2,0,0),
所以—A′—→B ·C→D=(—A′—→C +C→B)·C→D=—A′—→C ·C→D+C→B·C→D=-92-72= -8. 若异面直线A′B与CD所成的角为θ,
则 cos θ=|cos〈—A′—→B ,C→D〉|=||——AA′—′—→→BB |·|CC→→DD||=3|-×83|=89. 所以异面直线 A′B 与 CD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89.
则(x0,y0+ 3,z0-3)=232-x0, 23-y0,-z0,
x0=232-x0,
即y0+
3=2
高中数学必修二立体几何角的问题-教师版(含几何法和向量法)
立体几何线线、线面、面面所成角的问题几何法1、两异面直线及所成的角:不在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叫做异面直线,已知异面直线a,b,经过空间任一点O 作直线a '∥a ,b '∥b ,我们把a '与b '所成的锐角(或直角)叫做异面直线a 与b 所成的角(或夹角).如果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是直角,我们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2、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一条直线PA 和一个平面α相交,但不和这个平面垂直,这条直线叫做这个平面的斜线,斜线和平面的交点A 叫做斜足。
过斜线上斜足以外的一点向平面引垂线PO ,过垂足O 和斜足A 的直线 AO 叫做斜线在这个平面上的射影。
平面的一条斜线和它在平面内的摄影所成的锐角,叫做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所成的角。
一条直线垂直于平面,我们就说它们所成的角是直角。
一条直线和平面平行,或在平面内,我们说它们所成的角是00.3、二面角: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二面角。
在二面角βα--l 的棱l 上任取一点O ,以点O 为垂足,在半平面α和β内分别作垂直于棱l 的射线OA 和OB ,则射线OA 和OB 构成的∠AOB 叫做二面角的平面角。
二面角的大小可以可以用它的平面角来度量,二面角的平面角是多少度,就说这个二面角是多少度。
常见角的取值范围:① 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20π,,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20π,,二面角的取值范围依次[]π,0② 直线的倾斜角[)π,0、到的角[)π,0、与的夹角的取值范围依次是⎥⎦⎤⎢⎣⎡20π,4、点到平面距离:求点到平面的距离就是求点到平面的垂线段的长度,其关键在于确定点在平面内的垂足,当然别忘了转化法与等体积法的应用. 向量法1、两异面直线及所成的角:设异面直线a ,b 的夹角为θ,方向向量为a ,b ,其夹角为ϕ,则有cos cos a b a bθϕ⋅==.2、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设直线l 的方向向量为l ,平面α的法向量为n ,l 与α所成的角为θ,l 与n 的夹角为ϕ,则有sin cos l n l nθϕ⋅==.3、二面角:设1n ,2n 是二面角l αβ--的两个面α,β的法向量,则向量1n ,2n 的夹角(或其补角)就是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大小.若二面角l αβ--的平面角为θ,则1212cos n n n n θ⋅=.4、点到平面距离:点P 是平面α外一点,A 是平面α内的一定点,n 为平面α的一个法向量,则点P 到平面α的距离为cos ,n d n nPA⋅=PA 〈PA 〉=.例题例1.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AB =AA 1=2,AD =1,E 为CC 1的中点,则异面直线BC 1与AE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A.1010B.3010C.21510D.31010 解析: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则A (1,0,0),E (0,2,1),B (1,2,0),C 1(0,2,2).BC 1→=(-1,0,2),AE →=(-1,2,1),cos 〈BC 1→,AE →〉=BC 1→·AE →|BC 1→|·|AE →|=3010.所以异面直线BC 1与AE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3010.答案:B例 2.已知ABCD 是矩形,PA ⊥平面ABCD ,2AB =,4PA AD ==,E 为BC 的中点.(1)求证:DE ⊥平面PAE ;(2)求直线DP 与平面PAE 所成的角. 证明:在ADE ∆中,222AD AE DE =+,∴AE DE ⊥ ∵PA ⊥平面ABCD ,DE ⊂平面ABCD ,∴PA DE ⊥又PA AE A ⋂=,∴DE ⊥平面PAE (2)DPE ∠为DP 与平面PAE 所成的角在Rt PAD ∆,PD =Rt DCE ∆中,DE =在Rt DEP ∆中,2PD DE =,∴030DPE ∠=例3.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是060DAB ∠=且边长为a 的菱形,侧面PAD 是等边三角形,且平面PAD 垂直于底面ABCD . (1)若G 为AD 的中点,求证:BG ⊥平面PAD ; (2)求证:AD PB ⊥;(3)求二面角A BC P --的大小.证明:(1)ABD ∆为等边三角形且G 为AD 的中点,∴BG AD ⊥ 又平面PAD ⊥平面ABCD ,∴BG ⊥平面PAD(2)PAD 是等边三角形且G 为AD 的中点,∴AD PG ⊥ 且AD BG ⊥,PG BG G ⋂=,∴AD ⊥平面PBG ,PB ⊂平面PBG ,∴AD PB ⊥(3)由AD PB ⊥,AD ∥BC ,∴BC PB ⊥ 又BG AD ⊥,AD ∥BC ,∴BG BC ⊥∴PBG ∠为二面角A BC P --的平面角在Rt PBG ∆中,PG BG =,∴045PBG ∠=例4.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E 、F 分别为棱AA 1、BB 1的中点,G 为棱A 1B 1上的一点,且A 1G =λ(0≤λ≤1),则点G 到平面D 1EF 的距离为( D ) A.3 B.22C.32λ D.55练习:1、已知四边形ABCD 是空间四边形,,,,E F G H 分别是边,,,AB BC CD DA 的中点,(1)求证:EFGH 是平行四边形;(2)若BD=AC=2,EG=2。
用向量方法求空间角和距离(教师版)
用向量方法求空间角和距离在高考的立体几何试题中,求角与距离是常考查的问题,其传统的“三步曲”解法:“作图、证明、解三角形”,作辅助线多、技巧性强,是教学和学习的难点.向量进入高中教材,为立体几何增添了活力,新思想、新方法与时俱进,本专题将运用向量方法简捷地解决这些问题.1 求空间角问题空间的角主要有: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二面角.(1)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设a 、b 分别为异面直线a 、b 的方向向量,则两异面直线所成的角α=arccos ||||||a b a b (2)求线面角设l 是斜线l 的方向向量,n 是平面α的法向量,则斜线l 与平面α所成的角α=arcsin ||||||l n l n(3)求二面角法一、在α内a l ⊥,在β内b l ⊥,其方向如图,则二面角l αβ--的平面角α=arccos ||||a b a b法二、设12,,n n 是二面角l αβ--的两个半平面的法向量,其方向一个指向内侧,另一个指向外侧,则二面角l αβ--的平面角α=1212arccos ||||n n n n 2 求空间距离问题构成空间的点、线、面之间有七种距离,这里着重介绍点面距离的求法,像异面直线间的距离、线面距离;面面距离都可化为点面距离来求.(1)求点面距离法一、设n 是平面α的法向量,在α内取一点B,则 A 到α的距离|||||cos |||AB n d AB n θ==法二、设AO α⊥于O,利用AO α⊥和点O 在α内的向量表示,可确定点O 的位置,从而求出||AO .(2)求异面直线的距离法一、找平面β使b β⊂且a β,则异面直线a 、b 的距离就转化为直线a 到平面β的距离,又转化为点A 到平面β的距离.法二、在a 上取一点A, 在b 上取一点B, 设a 、b 分别为异面直线a 、b 的方向向量,求n (n a ⊥,n b ⊥),则异面直线a 、b 的距离|||||cos |||AB n d AB n θ==(此方法移植于点面距离的求法).例1.如图,在棱长为2的正方体1111ABCD A BC D -中,E 、F 分别是棱1111,A D A B 的中点. (Ⅰ)求异面直线1DE FC 与所成的角;(II )求1BC 和面EFBD 所成的角;(III )求1B 到面EFBD 的距离解:(Ⅰ)记异面直线1DE FC 与所成的角为α,则α等于向量1DE FC 与的夹角或其补角,(II )如图建立空间坐标系Dxyz -, 11||||111111cos ||()()||||||22||,arccos 55DE FC DE FC DD D E FB B C DE FC αα∴=++===∴=则(1,0,2)DE =,(2,2,0)DB =设面EFBD 的法向量为(,,1)n x y = 由00DE n DB n ⎧⋅=⎪⎨⋅=⎪⎩得(2,2,1)n =- 又1(2,0,2)BC =-记1BC 和面EFBD 所成的角为θ则 1112sin |cos ,|||2||||BC n BC n BC n θ⋅=〈〉== ∴ 1BC 和面EFBD 所成的角为4π. (III )点1B 到面EFBD 的距离d等于向量1BB 在面EFBD 的法向量上的投影的绝对值,1||||BB n d n ∴==23 设计说明:1.作为本专题的例1,首先选择以一个容易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多面体―――正方体为载体,来说明空间角和距离的向量求法易于学生理解.2.解决(1)后,可让学生进一步求这两条异面直线的距离,并让学生体会一下:如果用传统方法恐怕很难(不必多讲,高考对公垂线的作法不作要求).3.完成这3道小题后,总结:对于易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的立几题,无论求角、距离还是证明平行、垂直(是前者的特殊情况),都可用向量方法来解决,向量方法可以人人学会,它程序化,不需技巧.例2.如图,三棱柱中,已知A BCD 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四边形B B A A '' 是矩形,。
用空间向量研究距离、夹角问题(第2课时)课件-高二上学期数学人教A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所以
sin
θ=|cos〈n,—A1→B 〉|=|n·——A1→→B |= |n|| A1B |
63,即
A1B
与平面
AEF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3 6.
三、两个平面的夹角
例 3 如 图 , 四 棱 柱 ABCD - A1B1C1D1 的 所 有 棱 长 都 相 等 , AC∩BD = O , A1C1∩B1D1=O1,四边形ACC1A1和四边形BDD1B1均为矩形. (1)证明:O1O⊥平面ABCD;
(1)证明:CM⊥SN; 证明 设PA=1,以A为原点,射线AB,AC,AP分别为x轴,y轴,z轴正方向 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则P(0,0,1),C(0,1,0),B(2,0,0),
又 AN=41AB,M,S 分别为 PB,BC 的中点, ∴N21,0,0,M1,0,12,S1,21,0,
C→M=1,-1,21,S→N=-12,-21,0, ∴C→M·S→N=1,-1,12·-21,-12,0=0,
3,-1,- 7
3|=71.
|A1B||O1A|
∴异面直线 A1B 与 AO1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71.
反思感悟 求异面直线夹角的方法
(1)传统法:作出与异面直线所成角相等的平面角,进而构造三角形求解.
(2)向量法:在两异面直线a与b上分别取点A,B和C,D,则
→ AB
与
→ CD
可分别为a,b的方向向量,
∴点 S 到 y 轴的距离为 1,到 x 轴的距离为 3, 则有 D(0,0,0),S(-1, 3,0),A(0,0,2),C(2,0,0),B(2,0,1),
设平面SAD的法向量为m=(x,y,z), ∵A→D=(0,0,-2),A→S=(-1, 3,-2), ∴--2x+z=03,y-2z=0, 取 x= 3,得平面 SAD 的一个法向量为 m=( 3,1,0).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人教版高中数学
知识图谱-利用向量方法求线线角与线面角-利用向量方法求二面角-利用向量方法求距离直线与直线的夹角直线与平面的夹角向量法求二面角含有参数的二面角求法点到点线面的距离线与线面的距离第03讲_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错题回顾利用向量方法求线线角与线面角知识精讲一.用向量方法求线线角与线面角1.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1)定义:设是两条异面直线,过空间任一点作直线,则与所夹的锐角或直角叫做所成的角;(2)范围:两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取值范围是;(3)向量求法:设直线的方向向量为,其夹角为,则有.2.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1)定义: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是指直线与它在这个平面内的射影所成的角;(2)斜线和它在平面内的射影所成的角,是斜线和这个平面内所有直线所称角中最小的角;(3)范围:直线和平面所成角的取值范围是;(4)向量求法:设直线的方向向量为,平面的法向量为,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为,与的夹角为,则有或,此外还可以根据定义得到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如下图:.三点剖析一.方法点拨1.在用向量法求两条直线的夹角时,如果两条直线方向向量的夹角余弦值是负数时,则取绝对值,要正数,因为两条直线的夹角范围是.2.在用向量法求直线与平面的夹角时,如果算出的是负值时,则线面角的正弦值也需要取正值.题模精讲题模一直线与直线的夹角例1.1、已知是异面直线,,且,则所成的角是( )B、A、C、D、例1.2、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矩形,侧棱PA⊥底面ABCD,A B=,BC=1,PA=2,E为PD的中点.(Ⅰ)求直线AC与PB所成角的余弦值;(Ⅱ)在侧面PAB内找一点N,使NE⊥面PAC,并求出N点到AB和AP的距离.例1.3、如图所示,正四面体的高的中点为的中点为.(1)求证:两两垂直;(2)求.题模二直线与平面的夹角例2.1、若斜线段的长度是它在平面内的射影长的倍,则与所成角的正切值为__________.例2.2、直三棱柱中,底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侧棱,分别是的中点,点在平面上的射影是.求与平面所成角的大小(结果用正弦值表示).例2.3、已知三棱锥P-ABC中,PA⊥平面ABC,AB⊥AC,PA=AC=AB,N为AB上一点,AB=4AN,M,S分别为PB,BC的中点.(Ⅰ)证明:CM⊥SN;(Ⅱ)求SN与平面CMN所成角的大小.例2.4、如图,在三棱锥中,底面,,为的中点,为的中点,,.(1)求证:平面;(2)求与平面成角的正弦值;(3)设点在线段上,且,平面,求实数的值.随堂练习随练1.1、若异面直线的方向向量分别是,则异面直线与的夹角的余弦值等于( )A、B、C、D、随练1.2、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中,分别是的中点,在棱上,且,的中点,应用空间向量方法求解下列问题。
2021人教A版高考数学总复习《利用空间向量求空间角》
1
2
A.10 B.5
30 C. 10
2 D. 2
解析 以点C为坐标原点,CA,CB,CC1所在直线分别为x 轴,y轴,z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设BC= CA=CC1=2,则可得A(2,0,0),B(0,2,0),M(1,1, 2),N(1,0,2),
∴B→M=(1,-1,2),A→N=(-1,0,2).
解析 (1)两直线的方向向量所成的角是两条直线所成的角或其补角;(2)直线的 方向向量a,平面的法向量n,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为θ,则sin θ=|cos a,n | ;(3)两个平面的法向量所成的角是这两个平面所成的角或其补角. 答案 (1)× (2)× (3)× (4)√
2.(老教材选修2-1P104练习2改编)已知两平面的法向量分别为m=(0,
∴cos〈B→M,A→N〉=
→→ BM·AN →→
|BM||AN|
=
1×(-1)+(-1)×0+2×2 12+(-1)2+22× (-1)2+02+22
=
3 6×
= 5
30 10 .
答案 C
5.(2019·南阳调研)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BB1与平面ACD1所成角的正弦 值为( )
AO2+OC2,故 AO⊥OC,又知 BD∩OC=O,因此 AO⊥平面 BCD,以 OB,
OC,OA 所在直线分别为 x 轴,y 轴,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
则 A(0,0,1),B(1,0,0),C(0, 3,0),D(-1,0,0),∴A→B=(1,0,
-1),C→D=(-1,- 3,0),设异面直线 AB 与 CD 所成角为 θ,则 cos θ
【训练 2】 (2020·安徽江南十校联考)斜三棱柱 ABC-A1B1C1 中,底面是边长为 2 的正三角形,A1B= 7,∠A1AB=∠A1AC=60°.
用空间向量研究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1)课件-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小试牛刀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直线的方向向量是唯一的
B.与一个平面的法向量共线的非零向量都是该平面的法向量
C.直线的方向向量有两个
D.平面的法向量是唯一的
答案:B
解析:由平面法向量的定义可知,B项正确.
探究新知
3.空间平面的向量表示式
如图,取定空间任意一点 O,空间一点 P 位于平面 ABC 内的充要条件是存在实数 x,y,使
{P|a·=0}.
点睛:空间中,一个向量成为直线l的方向向量,必须具备以下两个条件:
①是非零向量;
②向量所在的直线与l平行或重合.
小试牛刀
2.若直线l过点A(-1,3,4),B(1,2,1),则直线l的一个方向向量可以是(
1
3
A. -1, 2 ,- 2
答案:D
1 3
B. -1,- 2 , 2
1 3
· = + = 0,
取 x=1,则 y=-1,z=1,
故平面 EDB 的一个法向量为 n=(1,-1,1).
延伸探究:本例条件不变,你能分别求出平面PAD与平面PCD的一个法向量吗?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解:如同例题建系方法,易知平面PAD的一个法向量为n1=(0,1,0),平
面PCD的一个法向量为n2=(1,0,0),因为n1·n2=0,所以n1⊥n2.
OP = OA+xAB+yAC.我们把这个式子称为空间平面 ABC 的向量表示式.由此可知,空间
中任意平面由空间一点及两个不共线向量唯一确定.
4.平面的法向量
如图,直线l⊥α,取直线l的方向向量a,我们称向量a为平面α的法向量.给定一个点A和一个向量a,
那么过点A,且以向量a为法向量的平面完全确定,可以表示为集合
名师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择性必修用空间向量研究距离夹角问题完整版课件
1.两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θ 可以借助这两条直线的方向向量 的夹角 φ 来求得,其关系式是 cosθ=|cosφ|.
2.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 θ 主要可以通过直线的方向向量与 平面的法向量的夹角 φ 求得,其关系是 sinθ=|cosφ|或 cosθ=sinφ.
3.二面角的大小可以通过该二面角的两个面的法向量的夹 角求得,它等于两法向量的夹角或其补角.
∴cos〈n,A→D〉=|nn|·|AA→→DD|=0+61×+120=
6 3.
∴所求二面角的余弦值为
6 3.
【讲评】 (1)这是一个无棱二面角,对于这种求无棱二面角 的问题,用空间向量求解,无需作出二面角的平面角,显得简单 易求,体现了空间向量的巨大作用.
(2)求二面角的方法有:①转化成计算两平面的法向量所成的 角;②在两平面内和交线都垂直的向量所成的角;③传统法.
1),
∴cos〈A→E,S→D〉=
-1 26×
=- 2
33,
故异面直线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33.故选 C.
题型二 利用空间向量求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
互动 直线与平面的夹角 θ 和直线方向向量 a 与平面法向量 b 的夹角有什么关系?
【解析】 直线方向向量与平面法向量所夹的锐角 α 和直线与 平面所成的角 θ 互为余角,即 θ=π2-α.因此 sinθ=cosα=||aa|·|bb||.
要点 1 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1)范围0,π2 . (2)与方向向量夹角的关系: 设两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为 θ,方向向量分别为 a,b,则当 a 与 b 的夹角∈0,π2 时,θ=〈a,b〉; 当 a 与 b 的夹角∈π2,π时,θ=π-〈a,b〉.
要点 2 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 (1)范围0,π2 . (2)与直线的方向向量和平面的法向量所成角的关系: 设平面 α 的斜线 l 的方向向量为 a,平面的法向量为 n. ①当 a,n 与 α,l 的关系如图所示时,
3.2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第3课时 空间向量与空间角 教案(人教A版选修2-1)
第3课时空间向量与空间角●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概念.(2)能够利用向量方法解决线线、线面、面面的夹角求法问题.(3)体会空间向量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三步曲.2.过程与方法经历规律方法的形成推导过程、解题的思维过程,体验向量的指导作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向量及其运算由平面向空间推广的过程,逐步认识向量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重点难点重点:向量法求解线线、线面、面面的夹角.难点:线线、线面、面面的夹角与向量夹角的关系.(教师用书独具)●教学建议按照传统方法解立体几何题,需要有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演绎推理能力以及作图能力,学生往往由于这些能力的不足造成解题困难.用向量法处理立体几何问题,实现了几何问题代数化,把对空间图形的研究从“定性推理”转化为“定量计算”,即将复杂的几何论证转化为代数运算,从而避免了几何作图,减少了逻辑推理,降低了难度,学生易于操作,容易接受.本节课宜采取的教学方法:(1)诱导思维法:这种方法有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主动建构;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其创造性.(2)分组讨论法:有利于学生进行交流,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互相合作精神.(3)讲练结合法:可以及时巩固所学内容,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学法方面,自主探索、观察发现、类比猜想、合作交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积极主动的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应该与学生熟悉的背景相联系.在教学中,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经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通过观察、归纳、思考、探索、交流、反思、参与学习,认识和理解数学知识、学会学习,发展能力.●教学流程创设问题情境,提出空间中两条异面直线的夹角、直线与平面的夹角、二面角的取值范围各是多少?⇒通过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分析空间角大小与向量夹角的关系,并进一步得出用向量求空间角的方法.⇒通过例1及其变式训练,使学生掌握利用向量求异面直线所成角的方法及注意事项.⇒通过例2及其变式训练,使学生掌握利用向量求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通过例3及其变式训练,解决利用向量求二面角问题.⇒完成当堂双基达标,巩固所学知识并进行反馈矫正.⇒归纳整理,进行课堂小结,整体认识本节课所学知识.课标解读1.理解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概念.(重点)2.会用向量法求线线、线面、面面夹角.(重点、难点)3.正确区分向量夹角与所求线线角、面面角的关系.(易错点)空间角的向量求法【问题导思】1.空间中两条异面直线所成角的范围是多少?【提示】(0,π2].2.直线与平面的夹角是怎样定义的?夹角的范围是多少?【提示】 平面外一条斜线与它在该平面内的射影所成的角叫斜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其取值范围为[0,π2].3.怎样作出二面角α-l -β的平面角?其平面角的取值范围是多少?【提示】 在二面角α-l -β的棱l 上任取一点O ,在两半平面内分别作射线OA ⊥l ,OB ⊥l ,则∠AOB 就是二面角α-l -β的平面角.它的取值范围是[0,π].角的分类向量求法范围 两异面直线l 1与l 2所成的角θ设l 1与l 2的方向向量为a ,b ,则cos θ=|cos a ,b|=|a·b ||a ||b |(0,π2]直线l 与平面α所成的角θ设l 的方向向量为a ,平面α的法向量为n ,则sin θ=|cos a ,n|=|a·n ||a ||n |[0,π2]二面角α-l -β的平面角θ设平面α,β的法向量为n 1,n 2,则|cos θ|=|cos n 1,n 2|=|n 1·n 2||n 1|·|n 2|[0,π]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图3-2-17如图3-2-17,在三棱锥V -ABC 中,顶点C 在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原点处,顶点A ,B ,V 分别在x 轴、y 轴、z 轴上,D 是线段AB 的中点,且AC =BC =2,∠VDC =θ.当θ=π3时,求异面直线AC 与VD 所成角的余弦值.【自主解答】 由于AC =BC =2,D 是AB 的中点, 所以C (0,0,0),A (2,0,0),B (0,2,0),D (1,1,0)当θ=π3时,在Rt △VCD 中,CD =2,∴V (0,0,6),∴AC →=(-2,0,0),VD →=(1,1,-6), ∴cos 〈AC →,VD →〉=AC →·VD →|AC →||VD →|=-22×22=-24.∴异面直线AC 与VD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24.1.几何法求异面直线的夹角时,需要通过作平行线将异面直线的夹角转化为平面角,再解三角形来求解,过程相当复杂;用向量法求异面直线的夹角,可以避免复杂的几何作图和论证过程只需对相应向量运算即可.2.由于两异面直线夹角θ的范围是(0,π2],而两向量夹角α的范围是[0,π],故应有cosθ=|cos α|,求解时要特别注意.在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已知DA =DC =4,DD 1=3,求异面直线A 1B 与B 1C 所成角的余弦值.【解】 以D 为坐标原点,分别以DA ,DC ,DD 1所在直线为x 轴、y 轴、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则A 1(4,0,3),B (4,4,0),B 1(4,4,3),C (0,4,0),得A 1B →=(0,4,-3),B 1C →=(-4,0,-3).设A 1B →与B 1C →的夹角为θ,则cos θ=A 1B →·B 1C →|A 1B →||B 1C →|=925,故A 1B →与B 1C →的夹角的余弦值为925,即异面直线A 1B 与B 1C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925.求线面角图3-2-18(2013·泰安高二检测)如图3-2-18所示,三棱锥P -ABC 中,P A ⊥平面ABC ,AB ⊥AC ,P A =AC =12AB ,N 为AB 上一点,AB =4AN ,M ,S 分别为PB ,BC 的中点.(1)证明:CM ⊥SN ;(2)求SN 与平面CMN 所成角的大小. 【思路探究】 (1)怎样建立坐标系?(2)向量CM →与SN →满足什么关系时有CM ⊥SN 成立? (3)SN →的坐标是多少?平面CMN 的一个法向量怎么求?SN →与平面CMN 的法向量的夹角就是SN 与平面CMN 所成的角吗?【自主解答】 设P A =1,以A 为原点,射线AB ,AC ,AP 分别为x ,y ,z 轴正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则P (0,0,1),C (0,1,0),B (2,0,0),又AN =14AB ,M 、S 分别为PB 、BC 的中点,∴N (12,0,0),M (1,0,12),S (1,12,0),(1)CM →=(1,-1,12),SN →=(-12,-12,0),∴CM →·SN →=(1,-1,12)·(-12,-12,0)=0,因此CM ⊥SN .(2)NC →=(-12,1,0),设a =(x ,y ,z )为平面CMN 的一个法向量,∴CM →·a =0,NC →·a =0.则⎩⎨⎧x -y +12z =0,-12x +y =0.∴⎩⎪⎨⎪⎧x =2y ,z =-2y . 取y =1,则得a =(2,1,-2). 因为cos a ,SN →=-1-123×22=-22.∴〈a ,SN →〉=34π.所以SN 与平面CMN 所成角为34π-π2=π4.1.本题中直线的方向向量SN →与平面的法向量a 的夹角并不是所求线面角θ,它们的关系是sin θ=|cos 〈SN →,a 〉|.2.若直线l 与平面α的夹角为θ,利用法向量计算θ的步骤如下:如图3-2-19,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E 是C 1C 的中点,求BE 与平面B 1BDD 1所成角的余弦值.图3-2-19【解】 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正方体的棱长为2,则B (2,2,0),B 1(2,2,2),E (0,2,1),BD →=(-2,-2,0),BB 1→=(0,0,2),BE →=(-2,0,1).AC →=(-2,2,0)即平面B 1BDD 1的一个法向量,设n =(-1,1,0). cos 〈n ,BE →〉=n ·BE →|n ||BE →|=105.设BE 与平面B 1BD 所成角为θ,cos θ=sin 〈n ,BE →〉=155,即BE 与平面B 1BD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155.求二面角图3-2-20如图3-2-20,若正方形ACDE所在的平面与平面ABC垂直,M是CE和AD 的交点,AC⊥BC,且AC=BC,求二面角A-EB-C的大小.【思路探究】(1)根据已知条件,你能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吗?A、B、C、E、M的坐标分别为多少?(2)怎样用法向量法求二面角A-EB-C的大小?【自主解答】∵四边形ACDE是正方形,∴EA⊥AC.又∵平面ACDE⊥平面ABC,∴EA⊥平面ABC.以点A为坐标原点,以过A点平行于BC的直线为x轴,分别以直线AC,AE为y轴、z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Axyz.设EA=AC=BC=2,则A(0,0,0),B(2,2,0),C(0,2,0),E(0,0,2).∵M是正方形ACDE的对角线的交点,∴M(0,1,1).设平面EAB的法向量为n=(x,y,z),则n⊥AE→且n⊥AB→,从而有n·AE→=0且n·AB→=0.又∵AE →=(0,0,2),AB →=(2,2,0),∴⎩⎪⎨⎪⎧ (x ,y ,z )·(0,0,2)=0,(x ,y ,z )·(2,2,0)=0,即⎩⎪⎨⎪⎧z =0,x +y =0.取y =-1,则x =1,则n =(1,-1,0). 又∵AM →为平面EBC 的一个法向量, 且AM →=(0,1,1),∴cos 〈n ,AM →〉=n ·AM →|n ||AM →|=-12.设二面角A -EB -C 的平面角为θ,则cos θ=12,即θ=60°.故二面角A -EB -C 为60°.用向量法求二面角的大小,可以避免作出二面角的平面角这一难点,转化为计算两半平面法向量的夹角问题,具体求解步骤如下:(1)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2)分别求出二面角的两个半平面所在平面的法向量; (3)求两个法向量的夹角;(4)判断所求二面角的平面角是锐角还是钝角; (5)确定二面角的大小.图3-2-21已知正三棱柱ABC -A 1B 1C 1的各条棱长均为a ,D 是侧棱CC 1的中点,求平面AB 1D 与平面ABC 所成二面角(锐角)的大小.【解】 以B 为原点,过点B 与BC 垂直的直线为x 轴,BC 所在的直线为y 轴,BB 1所在直线为z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B (0,0,0),C (0,a,0),B 1(0,0,a ),C 1(0,a ,a ),A (-32a ,a 2,0),A 1(-32a ,a2,a ),D (0,a ,a2).故AB 1→=(32a ,-a 2,a ),B 1D →=(0,a ,-a 2).设平面AB 1D 的法向量为n =(x ,y ,z ), 则n ·AB 1→=0,n ·B 1D →=0, 即⎩⎨⎧32ax -a 2y +az =0,ay -a2z =0.得x =-3y ,z =2y .取y =1,则n =(-3,1,2). ∵平面ABC 的法向量是AA 1→=(0,0,a ), ∴二面角θ的余弦值为 cos θ=AA 1→·n |AA 1→||n |=22.∴θ=π4.∴平面AB 1D 与平面ABC 所成二面角(锐角)的大小为π4.对所求角与向量夹角的关系不理解致误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求二面角A -BD 1-C 的大小.【错解】 以D 为坐标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设正方体的棱长为1, 则D (0,0,0),A 1(1,0,1),C 1(0,1,1).由题意知DA 1→是平面ABD 1的一个法向量,DA 1→=(1,0,1), DC 1→是平面BCD 1的一个法向量,DC 1→=(0,1,1), 所以cos 〈DA 1→,DC 1→〉=DC 1→·DA 1→|DC 1→|·|DA 1→|=12.所以〈DA 1→,DC 1→〉=60°.即二面角A -BD 1-C 的大小为60°.【错因分析】 用法向量的夹角判断二面角的大小时出现错误,根据法向量的方向可知,二面角为钝角,而不是锐角.【防范措施】 利用法向量求二面角时,要注意法向量的夹角与二面角的大小关系是相等或互补,在求出两向量的夹角后,一定要观察图形或判断法向量的方向来确定所求二面角与其相等还是互补.【正解】 以D 为坐标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设正方体的棱长为1,则D (0,0,0),A 1(1,0,1),C 1(0,1,1).由题意知DA 1→=(1,0,1)是平面ABD 1的一个法向量, DC 1→=(0,1,1)是平面BCD 1的一个法向量.所以cos 〈DA 1→,DC 1→〉=DC 1→·DA 1→|DC 1→|·|DA 1→|=12,所以〈DA 1→,DC 1→〉=60°.所以二面角A -BD 1-C 的大小为120°.利用空间向量求空间角的基本思路是把空间角转化为两个向量夹角的关系,解决方法一般有两种,即坐标法和基向量法,当题目中有明显的线面垂直关系时,尽量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用坐标法解决.需要注意的是要理清所求角与向量夹角之间的关系,以防求错结果.1.若异面直线l 1的方向向量与l 2的方向向量的夹角为150°,则l 1与l 2所成的角为( ) A .30° B .150° C .30°或150° D .以上均不对【解析】 l 1与l 2所成的角与其方向向量的夹角相等或互补,且异面直线所成角的范围为(0,π2].应选A.【答案】 A2.已知向量m ,n 分别是直线l 与平面α的方向向量、法向量,若cos 〈m ,n 〉=-32,则l 与α所成的角为( )A .30°B .60°C .150°D .120°【解析】 设l 与α所成的角为θ,则sin θ=|cos 〈m ,n 〉|=32, ∴θ=60°,应选B. 【答案】 B3.已知平面α的法向量u =(1,0,-1),平面β的法向量v =(0,-1,1),则平面α与β所成的二面角的大小为________.【解析】 cos 〈u ,v 〉=-12·2=-12,∴〈u ,v 〉=23π,而所成的二面角可锐可钝,故也可以是π3.【答案】 π3或23π图3-2-224.如图3-2-22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ACB =90°,AC =BC =1,CC 1=2,求直线A 1B 与平面BB 1C 1C 所成角的正弦值.【解】 以CA ,CB ,CC 1所在直线分别为x 轴,y 轴,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B (0,1,0),C 1(0,0,2),A 1(1,0,2).则A 1B →=(-1,1,-2),平面BB 1C 1C 的法向量n =(1,0,0). 设直线A 1B 与平面BB 1C 1C 所成角为θ,A 1B →与n 的夹角为φ, 则cos φ=A 1B →·n |A 1B →||n |=-66,∴sin θ=|cos φ|=66.∴直线A 1B 与平面BB 1C 1C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66.一、选择题1.(2013·济南高二检测)已知A (0,1,1),B (2,-1,0),C (3,5,7),D (1,2,4),则直线AB 与直线CD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A.52266 B .-52266 C.52222 D .-52222【解析】 AB →=(2,-2,-1),CD →=(-2,-3,-3), ∴cos 〈AB →,CD →〉=AB →·CD →|AB →||CD →|=53×22=52266,∴直线AB 、CD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52266.【答案】 A2.已知A ∈α,P ∉α,P A →=(-32,12,2),平面α的一个法向量n =(0,-12,-2),则直线P A 与平面α所成的角为( )A .30°B .45°C .60°D .150°【解析】 设直线P A 与平面α所成的角为θ,则sin θ=|cos 〈P A →,n 〉|=|0×(-32)-12×12-2×2|(-32)2+(12)2+(2)2·(-12)2+(-2)2=32.∴θ=60°. 【答案】 C3.正方形ABCD 所在平面外一点P ,P A ⊥平面ABCD ,若P A =AB ,则平面P AB 与平面PCD 的夹角为( )A .30°B .45°C .60°D .90°【解】 如图所示,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P A =AB =1.则A (0,0,0),D (0,1,0),P (0,0,1).于是AD→=(0,1,0).取PD中点为E,则E(0,12,1 2),∴AE→=(0,12,1 2),易知AD→是平面P AB的法向量,AE→是平面PCD的法向量,∴cos AD→,AE→=22,∴平面P AB与平面PCD的夹角为45°.【答案】 B4.(2013·西安高二检测)一个二面角的两个面分别垂直于另一个二面角的两个面,那么这两个二面角()A.相等B.互补C.相等或互补 D.无法确定【解析】举例说明,如图所示两个二面角的半平面分别垂直,则半平面γ绕轴l旋转时,总有γ⊥β,故两个二面角大小无法确定关系.【答案】 D5.已知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B=BC=1,AA1=2,E是侧棱BB1的中点,则直线AE与平面A1ED1所成角的大小为()A.60°B.90°C.45°D.以上都不对【解析】以点D为原点,分别以DA,DC,DD1所在直线为x轴、y轴、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由题意知,A 1(1,0,2),E (1,1,1),D 1(0,0,2),A (1,0,0),所以A 1E →=(0,1,-1),D 1E →=(1,1,-1),EA →=(0,-1,-1).设平面A 1ED 1的一个法向量为n =(x ,y ,z ), 则⎩⎪⎨⎪⎧n ·A 1E →=0,n ·D 1E →=0⇒⎩⎪⎨⎪⎧y -z =0,x +y -z =0.令z =1,得y =1,x =0,所以n =(0,1,1), cos 〈n ,EA →〉=n ·EA →|n ||EA →|=-22·2=-1.所以〈n ,EA →〉=180°.所以直线AE 与平面A 1ED 1所成的角为90°. 【答案】 B 二、填空题6.(2013·荆州高二检测)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M 、N 分别为A 1B 1、BB 1的中点,则异面直线AM 与CN 所成角的余弦值是________.【解析】 依题意,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系,则A (1,0,0),M (1,12,1),C (0,1,0),N (1,1,12), ∴AM →=(0,12,1),CN →=(1,0,12),∴cos 〈AM →,CN →〉=1252·52=25,故异面直线AM 与CN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25.【答案】 25图3-2-237.如图3-2-23,在三棱锥O -ABC 中,OA =OB =OC =1,∠AOB =90°,OC ⊥平面AOB ,D 为AB 的中点,则OD 与平面OBC 的夹角为________.【解析】 ∵OA ⊥平面OBC , ∴OA →是平面OBC 的一个法向量. 而D 为AB 的中点,OA =OB , ∴∠AOD =〈OD →,OA →〉=45°.∴OD 与平面OBC 所成的角θ=90°-45°=45°. 【答案】 45°8.在空间中,已知平面α过(3,0,0)和(0,4,0)及z 轴上一点(0,0,a )(a >0),如果平面α与平面xOy 的夹角为45°,则a =________.【解析】 平面xOy 的法向量为n =(0,0,1),设平面α的法向量为u =(x ,y ,z ),则⎩⎪⎨⎪⎧-3x +4y =0,-3x +az =0, 即3x =4y =az ,取z =1,则u =(a 3,a4,1).而cos 〈n ,u 〉=1a 29+a 216+1=22, 又∵a >0,∴a =125.【答案】125三、解答题图3-2-249.如图3-2-24所示,在四面体ABCD 中,O ,E 分别是BD ,BC 的中点,CA =CB =CD =BD =2,AB =AD = 2.(1)求证AO ⊥平面BCD ;(2)求异面直线AB 与CD 所成角的余弦值.【解】 (1)证明 连结OC ,由题意知BO =DO ,AB =AD ,∴AO ⊥BD . 又BO =DO ,BC =CD ,∴CO ⊥BD .在△AOC 中,由已知可得AO =1,CO =3, 又AC =2,∴AO 2+CO 2=AC 2, ∴∠AOC =90°,即AO ⊥OC . ∵BD ∩OC =O ,∴AO ⊥平面BCD . (2)以O 为坐标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B (1,0,0),D (-1,0,0),C (0,3,0),A (0,0,1), E (12,32,0), ∴BA →=(-1,0,1),CD →=(-1,-3,0), ∴cos 〈BA →,CD →〉=BA →·CD →|BA →|·|CD →|=24.∴异面直线AB 与CD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24. 10.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是正方形,PD ⊥底面ABCD ,点E 在棱PB 上.(1)求证:平面AEC ⊥平面PDB ;(2)当PD =2AB 且E 为PB 的中点时,求AE 与平面PDB 所成的角的大小.【解】 如图,以D 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Dxyz ,设AB =a ,PD =h ,则 A (a,0,0),B (a ,a,0),C (0,a,0),D (0,0,0),P (0,0,h ), (1)∵AC →=(-a ,a,0),DP →=(0,0,h ),DB →=(a ,a,0), ∴AC →·DP →=0,AC →·DB →=0,∴AC ⊥DP ,AC ⊥DB ,又DP ∩DB =D ,∴AC ⊥平面PDB , 又AC ⊂平面AEC ,∴平面AEC ⊥平面PDB .(2)当PD =2AB 且E 为PB 的中点时,P (0,0,2a ),E (12a ,12a ,22a ),设AC ∩BD =O ,O (a 2,a2,0)连结OE ,由(1)知AC ⊥平面PDB 于O ,∴∠AEO 为AE 与平面PDB 所成的角,∵EA →=(12a ,-12a ,-22a ),EO →=(0,0,-22a ),∴cos ∠AEO =EA →·EO →|EA →|·|EO →|=22,∴∠AEO =45°,即AE 与平面PDB 所成的角的大小为45°.图3-2-2511.如图3-2-25,在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E 、F 分别是棱BC ,CC 1上的点,CF =AB =2CE ,AB ∶AD ∶AA 1=1∶2∶4.(1)求异面直线EF 与A 1D 所成角的余弦值; (2)证明:AF ⊥平面A 1ED ; (3)求二面角A 1-ED -F 的正弦值.【解】 如图所示,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点A 为坐标原点,设AB =1,依题意得D (0,2,0),F (1,2,1,)A 1(0,0,4),E (1,32,0).(1)易得EF →=(0,12,1),A 1D →=(0,2,-4).于是cos 〈EF →,A 1D →〉=EF →·A 1D →|EF →||A 1D →|=-35.所以异面直线EF 与A 1D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35.(2)已知AF →=(1,2,1),EA 1→=(-1,-32,4),ED →=(-1,12,0).于是AF →·EA 1→=0,AF →·ED →=0,因此,AF ⊥EA 1,AF ⊥ED ,又EA 1∩ED =E . 所以AF ⊥平面A 1ED .(3)设平面EFD 的法向量u =(x ,y ,z ),则⎩⎪⎨⎪⎧ u ·EF →=0u ·ED →=0,即⎩⎨⎧ 12y +z =0-x +12y =0.不妨令x =1,可得u =(1,2,-1).由(2)可知,AF →为平面A 1ED 的一个法向量.于是cos 〈u ,AF →〉=u ·AF →|u ||AF →|=23, 从而sin 〈u ,AF →〉=53. 所以二面角A 1-ED -F 的正弦值为53.三棱锥P -ABC 中,AB =AC ,D 为BC 的中点,PO ⊥平面ABC ,垂足O 落在线段AD 上,已知BC =8,PO =4,AO =3,OD =2.(1)求证AP ⊥BC . (2)在线段AP 上是否存在点M ,使得二面角A -MC -B 为直二面角?若存在,求出AM 的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自主解答】 (1)由AB =AC ,D 是BC 的中点得AD ⊥BC ,因为PO ⊥平面ABC , 又BC ⊂平面ABC ,所以PO ⊥BC ,又PO ∩AD =O ,所以BC ⊥平面P AO ,又AP ⊂平面P AO ,所以BC ⊥AP .(2)存在.以O 为坐标原点,以OD ,OP 所在直线分别为y 轴、z 轴,以过O 点且垂直于面POD 的直线为x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O (0,0,0),A (0,-3,0),B (4,2,0),C (-4,2,0),P (0,0,4),所以AP →=(0,3,4),BP →=(-4,-2,4),设PM →=λP A →(λ≠1),则PM →=λ(0,-3,-4),所以BM →=BP →+PM →=BP →+λP A →=(-4,-2,4)+λ(0,-3,-4)=(-4,-2-3λ,4-4λ),AC →=(-4,5,0),BC →=(-8,0,0),设平面BMC 的一个法向量为n 1=(x 1,y 1,z 1),则⎩⎪⎨⎪⎧BM →·n 1=0,BC →·n 1=0, 即⎩⎪⎨⎪⎧ -4x 1-(2+3λ)y 1+(4-4λ)z 1=0,-8x 1=0, 令y 1=4-4λ,得⎩⎪⎨⎪⎧ x 1=0,z 1=2+3λ,可取n 1=(0,4-4λ,2+3λ),由题意知平面AMC 与平面APC 是一个平面,∴设平面APC 的一个法向量为n 2=(x 2,y 2,z 2)则⎩⎪⎨⎪⎧AP →·n 1=0AC →·n 2=0即⎩⎪⎨⎪⎧ 3y 2+4z 2=0-4x 2+5y 2=0. 所以⎩⎨⎧ x 2=54y 2,z 2=-34y 2,可取n 2=(5,4,-3),由题意得n 1·n 2=0,即4(4-4λ)-3(2+3λ)=0,解得λ=25,故AM =3. 综上所述,存在点M 符合题意,AM =3.。
利用向量知识求线线角,线面角,二面角的大小
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二面角都是教学大纲和高考考纲要求掌握的,是立体几何的重点内容,也是高考的必考内容.要熟练掌握它们,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1个公式公式12cos cos cos q q q =中涉及三个角,q 是指平面的斜线l 与平面内过斜足且不同于射影的直线m 所在所成的角,1q 是指l 与其射影'l 所成的角,2q 是指'l 与m 所成的角.其中210cos 1,.q q q <<<由此可得最小角定理.二、2个定义1.线面角:一个平面的斜线和它在这个平面内的射影所成的角,叫做斜线和这个平面所成的角(斜线和平面的夹角).如果直线和平面垂直,那么就说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是直角;如果直线和平面平行或直线在平面内,那么说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是零度的角.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的取值范围为[0,90]鞍,斜线和平面所成角的取值范围为(0,90)鞍.2.二面角: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二面角,其中直线、半平面分别叫做二面角的棱和面.一个平面垂直于二面角l a b --的棱l ,且与两个半平面的交线分别是射线OA OB 、,O 为垂足,则AOB Ð叫做二面角l a b --的平面角.它决定着二面角的大小.其中平面角是直角的二面角叫做直二面有,相交成直二面角的两个平面叫做互相垂直的平面.二面角的取值范围为[0,180]鞍.三、3个定理1.最小角定理:平面的斜线和它在平面内的射影所成的角,是这条斜线和这个平面内任一条直线所成的角中最小的角.2.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平面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3.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如果两个平面互相垂直,那么在一个平面内垂直它们交线的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四、4类求法1.几何法求直线和平面的夹角:根据直线和平面所成角的定义,先找出或作出直线在平面内的射影,然后把直线、射影对应的线段放在三角形中进行求解,其中能够寻找到垂直关系用直角三角形求解更佳.2.向量法求直线和平面的夹角:主要适用于图形比较规则,容易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或容易选择空间向量的基底(要求作为基底的三个向量的模及夹角已知)的题目.(1)平面向量法:在斜线上取向量a 和其射影上取向量'a (注意方向,夹角为锐角),则|'|c o s ,'|||'|a a a a a a ×<>=×,这里a 、'a 形式上在同一个平面内;(2)法向量法:在斜线上取向量a ,并求出平面的法向量n ,所求夹角记为q ,则||sin |cos ,|||||a n a n a n q ×=<>=×,所以||arcsin ||||a n a n q ×=×.需要注意的是,当法向量与坐标平面平行或垂直时,可以直接给出法向量,当法向量与坐标平面不平行也不垂直时,由于法向量不唯一,不妨设横坐标、纵坐标、竖坐标中的某一个坐标为1,而且尽量让1以外的坐标在点乘中与0相乘,这样计算量较小.3.几何法求二面角的大小:(1)定义法(垂面法):过二面角内的一点作棱的垂面,垂面与二个半平面的交线形成所求平面角. (2)等价定义法:在二面角的棱上取一点(中点等特殊点) ,分别在两个半平面内作棱的垂线,得出平面角.(3)三垂线法:先作(或找)出二面角的一个面内一点到另一个面的垂线,用三垂线定理或逆定理作出平面角.(4)射影面积法:利用面积射影公式cos S S q =射投其中 为平面角的大小,特点在于不需要画出平面角,也不需要找出棱,尤其适用于没有画出棱的二面角问题.4.向量法求二面角的大小:图形比较规则,又不容易直接作出平面角的具体顶点时,可采用此法.(1)平面向量法:在棱上取一平面角的顶点,利用向量垂直时点乘等于零,求出平面角顶点的坐标,进而转化为向量夹角问题,此时两个向量形式上在同一个平面内.(2)空间向量法:方法基本同(1),此时两个向量形式上不在同一个平面内,思维量、运算都小一些,试题更具有一般性.(3)法向量法: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后,分别求出两个平面的法向量,,利用公式||||,cos n m ⋅>=<.另外:证明两个平面垂直的关键是面面垂直转化为线面垂直;两个平面垂直的性质应用关键是在一个平面内找出两个平面交线的垂线.利用向量知识求线线角,线面角,二面角的大小。
向量法求线面角公式
向量法求线面角公式
线面角是指由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所形成的角度。
通过向量法可以求出线面角的公式,具体如下:
假设直线的向量为 a,平面的法向量为 n,则线面角的大小可以通过向量点积计算:
cosθ = (a·n) / (|a||n|)
其中,|a|为向量 a 的模长,|n|为法向量 n 的模长,a·n 表示向量 a 和向量 n 的点积,θ 为线面角的大小。
通过反余弦函数可以求出线面角的弧度值,再将其转换为角度值即可得到最终的结果。
需要注意的是,在计算时需要确保直线和平面是在同一坐标系下表示的,且向量 a 与法向量 n 是互相垂直的。
1.4.1+用空间向量研究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新知探究
思考:我们已经利用空间向量解决了一些有关空间位置关系和度量
的问题.那么能否运用空间向量研究立体几何中有关直线、平面的
位置关系和度量问题?
平面向量
空间向量
对应关系
对应关系
立体几何
点
直线
平面
新知探究
问题1:如何用向量表示空间中的一个点?
平面
空间
我们取一定点作为基点,那么
z
空间中任意一点的位置就可以
新知探究
问题3:如何用向量表示空间中的平面?
两条相交直线可以确定一个平面,
那用向量表示平面需要?
一个定点和两个定方向能否确定一个平面?如果能确定,如何用
向量表示这个平面?
OP=xa+yb
P
α
新知探究
问题3:如何用向量表示空间中的平面?
OP=xa+yb
P
α
点与向量,不仅可以确定平面,还可以表示出内的任意一点,
1
2
所以Ԧ 2 = 2 = Ԧ2 = 1,Ԧ ∙ = ∙ Ԧ = Ԧ ∙ Ԧ = .
在平面BDD1 B1 上,取BD,BB1 为基向量,则对于平面BDD1 B1 上任意一点P,
存在唯一的有序实数对(x,y),使得BP = λBD + μBB1 .
所以,A1 C ∙ BP = λA1 C ∙ BD + μBP ∙ BB1
否存在点P,使得A1 P//平面ACD1 ?
解:以D为原点,DA,DC,DD1 所在直线分别为x轴、y轴、z轴,
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因为A,C,D1 的坐标分别为
(3,0,0),(0,4,0),(0,0,2),
所以AC = (−3,4,0),AD1 = (−3,0,2).
用空间向量研究距离夹角问题高二数学同步备课系列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1
4,
0
,
MC
3,
2,
2 2 .
设直线 MC 与平面 BDP 所成的角为 则sin cos n, MC
由题意知,A1(1,0,2),E(1,1,1),D1(0,0,2),A(1,0,0),
所以 A1E 0,1, 1, D1E 1,1, 1, EA 0, 1, 1 .设平面 A1ED1 的一个法向量为n x, y, z ,
则
n n
A1E D1E
0 0
,得
y x
z y
0 z
0
,令
OP PD2 OD2 6 2 22 2 .如图,建立以OD ,OE ,OP 所在直线为 x 轴, y 轴, z 轴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 P 0,0, 2 , D2,0,0 , B2,4,0 , BD 4, 4,0 , PD 2,0, 2 .设平面 BDP 的法向量为 n x, y, z ,
BCD
的一个法向量.设平面
ABD
的法向量为
n
x,
y,
z
,
则
n
BA
0
,所以
1 2
y
3 z 0
2
,取 x 1 ,则 n
1,
3,1
,所
n BD 0
3 2
x 1 2
y0
3
cos n,OA n OA n OA
2 5
3
5 5
.即平面
ABD
与平面
BDC
夹角的余弦值为
5 .故答案
5
4
为: 5
0,则
cos
=|cos
AC
,
BD
|= |
AC BD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向量法求线面角(一)(人教A版)
一、单选题(共7道,每道14分)
1.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
(1)直线A1B与平面BC1D1所成的角的正切值为( )
A. B.
C. D.
2.(上接第1题)(2)直线A1B与平面A1B1CD所成的角的余弦值等于( )
A. B.
C. D.
3.如图,在三棱锥P-ABC中,PA⊥平面ABC,∠BAC=90°,,,则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是( )
A. B.
C. D.
4.如图,在底面为正方形的四棱锥P-ABCD中,已知PA⊥平面ABCD,且PA=AB,则直线PB 与平面PCD所成角的大小为( )
A.30°
B.45°
C.60°
D.90°
5.如图,在三棱锥中,底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面
,.在线段上,若,则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是( )
A. B.
C. D.
6.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为直角梯形,AD∥BC,∠BAD=90°,PA⊥底面ABCD,且PA=AD=AB=2BC.
(1)若M,N分别为PC,PB的中点,则CD与平面ADMN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
A. B.
C. D.
7.(上接第6题)(2)若在线段上,且,则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是( )
A. B.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