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 : 2020高考浙江卷作文深度解析
2020年浙江省高考优秀作文评析
2020年浙江省高考优秀作文评析作者:王学华来源:《阅读与作文(高中版)》2020年第10期【真题回放】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坐标,也有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家庭可能对我们有不同的预期,社会也可能会赋予我们别样的角色。
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个人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落差或错位难免会产生。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
③不得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套作。
【命题解读】2020年的浙江卷高考作文题继续以新材料作文的形式出现在大家的面前,整体材料既通俗易懂,又具有丰富的内涵,它很好地体现了高考作文的命题趋势,顺应了高考作文命题的潮流,也符合稳中求变的命题要求。
整个命题以直抵心灵的方式让考生去思考自我,思考人生,思考个人与家庭、社会之间的关系,关注学生自己熟悉的真实的成长生活,贴近学生的内心情感世界,给了考生较大的写作自由度。
它虽然少了以往的“诗意”,但却多了社会时代感和哲理思辨性,凸显了人文内涵与理性思考,可以让不同经历、不同修养、不同见识的人都可以谈出自己的感悟来,为考生充分展示写作才华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天地,较好地体现了高考的选拔性功能。
材料由三个层面组成,第一个是个人层面,说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坐标,和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第二个是家庭和社会层面,说明家庭对个人有预期,个人在社会上也会担当不同的角色。
第三个是影响与结果层面,即落差与错位,也就是说个人的坐标与家庭、社会的期许不一致或产生冲突,造成落差或错位。
对此,写出自己的体验与思考。
写作时,要注意整体意识,不能只顾一个层面而忽视其他两个层面,而是要把三个层面的内容有机勾联并衔接起来,尽可能做到由浅入深,由小到大,由表及里。
实际上,我们每一个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家庭与社会,而当个人与家庭、社会产生错位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如何作出正确的选择?这些都是我们所要回答的问题,也是文章的主体内容。
2020年浙江高考满分作文赏析:文如其人
2020年浙江高考满分作文赏析:文如其人一个人立于世界最根本的因素,便是成为一个正直的人,当你提高了自身的修养与品性,你的文章必然也就为大众欢迎追捧。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文如其人满分作文,希望可以帮助大家!【作文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古人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
性情褊急则为文局促,品性澄淡则下笔悠远。
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的人品应该是一致的。
金代元好问《论诗绝句》却认为“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艺术家笔下的高雅不能证明其为人的脱俗。
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有可能是背离的。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写一篇文章阐明你的观点。
【注意】①题目自拟,观点自定。
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
③不得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套作。
写作提示中国传统强调“颜文合一”,文如其人,人如其文,文章是修身养性的手段;外国则认为写作仅是一种技艺,与人品无关。
如果从这方面切入,会写出不一样的文章。
除此,如果联系现实,“颜文不一”的例子,时常可见。
新闻上经常看到“语言腐败”的例子,官员在位置上,对反腐败等问题夸夸其谈,然而实际上自己就是一个腐败的人。
学生也可以联系自己,平日里的命题作文,有多少是假话,空话,套话。
这也都是语言的腐败。
当然,你也可以想想歌德,想想莎士比亚,文章是这么的棒,人是这么的小气;也可以想想创出瘦金体的宋徽宗赵佶。
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
【优秀作文】文显其品动人心一考生喜欢一卷诗书在手,或品读“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的慵懒与情思,一抹浅淡的远山黛,画出女子的婉丽;或感受太史公笔下暗潮涌动的政权争夺,尔虞我诈,险象环生;或带着一颗心和三毛共赴撒哈拉沙漠,体味异域风情。
正如古人所言,“言为心声,文如其人。
”不错的,在文章中确实能感受到作者的性情,或潇洒坦荡,或自由不拘。
大凡在文学界受人敬仰的,读者都能找到与文章匹配的词语去概括作者的性格,想来这就是我们所能感知的“人品”了吧。
2020高考语文浙江卷作文精准解析及优秀范文两篇
2020高考语文浙江卷作文精准解析及优秀范文两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坐标,也有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家庭可能对我们有不同的预期,社会也可能会赋予我们别样的角色。
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个人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落差或错位难免会产生。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
③不得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套作。
作文解析首先,浙江卷高考作文属于材料作文,读懂材料是第一步。
对于材料作文我们可以用抓关键词句法、由果溯因法、分层概括法等方法来找到材料的表述要义。
材料分为三大句,第一句的关键词是“每个人”“坐标”“期望”,第二句的关键词为“家庭”“预期”“社会”“角色”,第三句的关键词为“落差”“错位”。
综合三句话的关键词句,我们可以看出,材料要表达的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但同时家庭和社会又赋予了我们责任与角色,而这两者之间,即个人与家庭、社会之间可能会有落差与错位。
材料的重点是第三句,第一句是引子,第二句是铺垫,第三句才是核心。
所以我们写作时不可只关注第一句或第二句,如果行文大谈个人的理想、坐标,或者大谈家庭对个人的影响而不提及“偏差”“错位”的问题,其审题便是有偏差的。
第二,浙江卷高考作文关注学生和社会生活实际,具有任务驱动的性质。
写作时应注意其任务情境。
浙江卷高考作文考生并没有选择时下的抗疫等热点作为命题点,但其命题依然体现了对考生核心素养的考查。
它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生活变化现状,提出了不少考生现在或以后都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在成长过程中应如何正确处理个人与家庭、社会所产生的“落差或错位”的问题?这审视的是考生在“落差或错位”面前如何进行个人和家庭、社会相互协调发展的思考。
它关注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考查了考生“勤于反思”“问题解决”等核心素养的要素。
所以学生在写作时,要注意自己对于个人与家庭、社会“落差或错位”的思考,可以分析造成这种“落差或错位”的原因、列举“落差或错位”的现象,提出解决的措施等等。
2020年浙江高考作文题评析
试题分析摘要:面对个体的期望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落差与错位,我们需要进行“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往哪里去”“如何处理自我定位与外在期盼的矛盾”等哲学式的追问,如此才能在理想与现实、个体与群体的考量中走向平衡。
2020年的浙江高考作文题在落实课标理念、贴近现实生活、关注时代社会、切近学生心理、重视理性思辨、渗透家国情怀、彰显立德树人等方面作了积极探索,是一道高质量的好题。
关键词:高考作文;作文题评析2020年浙江高考作文题评析洪方煜(浙江省台州中学,浙江临海317000)一2020年浙江省高考作文题如下: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坐标,也有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家庭可能对我们有不同的预期,社会也可能会赋予我们别样的角色。
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个人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落差或错位难免会产生。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
③不得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套作。
理解题意,首先要理解“人生坐标”这个关键词。
人生坐标,指的是我们所处的位置、我们所扮演的角色。
个体对自己的位置与角色往往有着美好的期盼,其内在指向是理想。
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个体的期望往往与家庭、社会赋予我们的角色之间会有落差与错位。
落差指个体的定位与家庭、社会期望的角色有高下之分,错位指个体的定位与家庭、社会期望的角色有方向之别。
家庭、社会所期望的角色往往指向现实。
如何处理与平衡这种落差与错位,是我们写作所要考虑的重点。
简而言之,文题是在引导我们思考理想与现实、自我定位与外在期盼的关系。
考生在立意上,可以有以下三种选择:一是坚持自己的人生定位;二是顺应家庭与社会的角色期盼;三是在自我定位与外在期盼之间寻找一种理性的平衡。
以上是对题意的简单分析。
如何让文章写得深刻些?我们需要作一些哲学式的追问。
“我”是谁?在自己的人生坐标中,“我”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在父母眼中,自己是他们身上掉下的一块肉;在兄弟姐妹中,自己与他们有血浓于水的亲情关系;在老师眼中,自己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对象;在同学眼中,自己是风试题分析雨三年一起学习的同窗;在朋友眼中,自己是他们人生路上的重要同伴;在陌生人群中,自己与他们只是没有交集的“路人甲”……“我”从哪里来?从生命角度而言,“我”来自于父母;从地域角度而言,“我”来自城市或者乡村;从身份而言,“我”是刚要迈出高中、走向大学的学生……“我”往哪里去?就自己的期盼而言,问题指向理想——包括心仪的大学、将来的职业、人生的规划;就家庭而言,问题指向我们肩负着的父母的希望——是光耀门楣,还是继承家业,抑或是过一种平淡的生活;就社会而言,我们是社会的一分子,我们应该为社会承担怎样的责任……明了这些,我们才可以深入追问:我们该如何处理自我定位与外在期盼的矛盾?每个人都希望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或当一名科学家、军人、医生,或当一个明星、网红。
浙江高考2020年作文点评及解析
浙江高考2020年作文点评及解析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为这一天,我们准备了太多年。
无论结果如何,过程中的成长收获都值得你我珍藏。
下面是高考栏目为你整理的“浙江高考2020年作文点评及解析”,希望对你有帮助!我对2020年浙江高考作文题的评价是:“审题难度不大,重在说理分析。
”这两点,都体现了明显的浙江特色。
所谓“审题难度不大”,指命制形式稳定,不搞过度审题。
近几年浙江高考作文命制形式,已经为大家熟知,一般都是“材料+要求”型,“材料”起引导观点的作用,“要求”起明确观点的作用,实质就是审题时不为难学生。
也就是说,浙江高考只要读懂命题材料,便可以得出观点。
2020年浙江高考作文也是如此,命题材料只有一句话,告诉我们“人生要读三本大书”,请问考生对此的思考并且“做出评说”。
仅仅如此,审题比较容易,要么认可作家的话,要么补充作家的话,要么对作家的话提出异议,三者只选其一。
但和前几年相比,今年的审题略微增加了难度,那就是必须注意有一个隐性审题,“有字之书”“无字之书”“心灵之书”分别指代什么,对一般考生而言,相信也不会构成思考障碍。
比如“有字之书”,就是书籍,不光是指教科所、专业书籍,是人类经典的书籍;“无字之书”,就是指生活本身这本大书;“心灵之书”,无疑就是促进内心生长,培养良善品德之类。
一般的,是认可作家的话,也就是立意为“人生要读三本大书”;从审题角度,建议要稳妥一些,少去批评作家的话;但若有真知灼见,也不妨在作家基础上补充“建议”,但估计这些学生比较少。
既然很多同学都立意为“人生必须要读三本大书”,那文章档次就只能在具体表达上见分晓。
所谓“重在说理分析”,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框定文体,二是重视表达过程。
2015年开始,“论说文”(就是常说的议论文)的概念出现在浙江命题专家眼中,认为论说文可以“引导中学作文教学,扭转目前存在的文体杂糅的写作现象,转为注重论证、分析、演绎等能力”,意思是学生写出的论说文要像一篇“论说文”。
2020年浙江高考作文题题意解读与构思要领
试题分析2020年浙江高考作文题题意解读与构思要领汪啸波(浙江省衢州第二中学,浙江衢州324000)高考作文试题,凝聚了专家学者、语文名师的专业智慧,蕴含了社会发展、时代风貌的人文精神,体现了教学评价、能力检测的信度效度,是今后语文教学尤其是作文教学的风向标。
身为一线教师,不应蜻蜓点水地浏览,管窥蠡见地揣测,自以为是地批评,而应以科学的态度,从专业的视角,立足实战,深入解读,洞幽烛微、悟其精神,以期对日后教学有所裨益。
一、2020年浙江高考作文题题意解读“横看成岭侧成峰”,每个作文题从不同的维度解读,都可以读出很多的不同,在此,我只想沿着考场作文的写作路径展开。
(一)进行扫描式的审题审题的方法很多,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偏好选择适合的方法。
今年的作文题,题中材料的逻辑性强,层次分明,不妨按语句先后的顺序,对题目进行逐句扫描式分析。
为了简洁明了,在筛选出关键词后,可用语句压缩法,把每一句的意思简化。
第一句第一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坐标,也有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简化】每个人都有理想。
第二句第二句:家庭可能对我们有不同的预期,社会也可能会赋予我们别样的角色。
【简化】家庭、社会的预期也许与我们自己的理想不一样。
第三句第三句: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个人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落差或错位难免会产生。
【简化】不一样难免会产生“落差或错位”。
以上是题目的材料部分,下面的引导语布置写作任务。
引导语引导语: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简化】你怎么看“落差或错位”?完整的审题,需要关注试题给出的所有条件,理顺其中最要紧的对应关系,揭示材料蕴含的核心主旨。
简言之,把有些繁复或隐晦的作文题概括成一个简洁明确的问题。
【概括】对于个人的人生坐标与家庭、社会存在“落差或错位”,怎么看?(二)确定个性化的立意明确了问题,接着需要考生作出明确的回答。
审题之后是立意。
立意是作品的灵魂,其秘诀可以概括为一句话:“问啥你就答啥,阅卷没时间看废话。
2020浙江高考作文解析点评
2020浙江高考作文解析点评
六月是奋斗的季节,六月是收获的季节。
愿你坚持努力,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
下面高考网为你带来2020浙江高考作文解析点评,希望你能有所收获!
2020浙江高考作文解析点评今年浙江卷的作文题是:
有位作家说,人要读三本大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之书”,一本“心灵之书”,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对作家的观点加以评说。
(自拟题目,写一篇800字的作文)
记者邀请到温州大学人文学院教师、文学博士崔勇对作文题进行点评。
崔勇点评:有字之书,很好理解。
就是我们日常所见的各类书籍。
它是人类过去的精神生活的留存——含括智慧和愚昧;无字之书,也比较好理解,一般来说它指的是我们所面对的纷繁复杂的当下社会。
心灵之书呢,也好理解,它就是要求我们在人生过程中的“心灵成长”和“内心关照”,也就是和“头顶上的星空”相对应的“内心的律令”——自我的道德诉求。
所以说,这个题目相对来说比较好理解,也就是说,学生可以比较容易把握题旨。
把握好题旨,写起来就不太会跑题。
其次,这个题目比较有思辩性。
它暗含着要对这“三本书”之间的关联进行分析。
最终要落实在“心灵之书”上来。
因为无论是有字之书,还是无字之书,最终都是要完成“心灵之书”,也
就是“自我成长”。
再则,阅读广泛、思维活跃的学生,还可以联系到《西游记》中师徒四人最后在灵山取“有字真经”和“无字真经”的故事,来展示自己的阅读和思考的才华。
总之,这个题目可写,能写。
总体来说,不错。
2020语文浙江卷作文题精准立意及范文两篇
2020语文浙江卷作文题精准立意及范文两篇2020浙江卷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坐标,也有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家庭可能对我们有不同的预期,社会也可能会赋予我们别样的角色。
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个人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落差或错位难免会产生。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
③不得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套作。
详细解题本题属于材料作文,同时又带有任务驱动性质,重点考查考生理解材料、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材料先从个人角度入手,阐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坐标,有自己的期望,这是引子;接着从家庭、社会角度入手,阐述它们对个人成长的影响,更多的是从限制这个角度来设定,与前一句之间有转折关系;紧接着从个人与家庭、社会的关系角度入手,阐述两者之间在现实生活中产生落差或错位是难免的;最后从作文的写作任务指向角度,明确考生要写出自己的体验和思考。
在这四个层次中,第一、二两个层次只是为了引出第三层次的内容;第三层次是本次作文的内容重点,不仅要关注个人的人生成长,更要关注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关键词要体现出“落差”或“错位”;第四层次则指清楚明了写作方向,包括文体的选择。
因此,在不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考生可以分析个人的成长与家庭对个人的预期、社会赋予个人的角色之间产生“落差或错位”的原因,也可以阐述寻找解决“落差或错位”的办法,还可以合二为一。
本题探讨的是考生在人生成长过程中如何正确处理个人(自我)与家庭、社会所产生的“落差或错位”的问题,审视的是考生在“落差或错位”面前如何进行个人(自我)和家庭、社会相互协调发展的思考。
参考立意切题立意:1.应该公道处置惩罚人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落差或错位。
2.正视落差,肩负责任,展示自己的风采。
3.无惧人生变化,笑对错位落差。
……偏题立意:1.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
2020年高考语文浙江卷作文题目及考场优秀作文点评精选
2020年高考语文浙江卷作文题目及考场优秀作文点评精选【作文题】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坐标,也有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家庭可能对我们有不同的预期,社会也可能会赋予我们别样的角色。
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个人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落差或错位难免会产生。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
③不得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套作。
【优秀作文】正视落差,走好人生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坐标,也有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我们的家庭可能对我们有不同的预期,社会也可能会赋予我们别样的角色。
可是,我们很难与社会生活保持一致的步伐,个人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落差或错位难免会产生。
当出现落差时,我们需要正视落差,走好自己的人生路。
理性看待落差,正视自我。
每个人都想实现自己的梦想,也在不断为梦想努力。
实现梦想固然值得高兴,但当现实与梦想产生落差时,我们需要理性看待落差,正视自我,反思自我。
《我与地坛》的作者史铁生,在人生年华最好的21岁因腿疾再也没有站起来,本是追梦的年纪却突然失去双腿,这种落差对于任何人都是巨大的痛苦。
面對这种突然降临的意外,他想到过死,但在母亲无微不至的关心下,他正视自己失去双腿的现实,他知道在轮椅上也一样能生活,于是不再消沉,而是用笔杆写下激励青年的文字。
正如邓晓芒说的那样:史铁生完成了许多身体正常的人都做不到的事,他对于人的命运和现实生活的冲突,没有停留在表面进行思考,而是去拷问存在的意义。
史铁生坚强面对不幸,理性看待落差,正视自我活出了自我。
化落差为动力,成就自我。
面对落差,除了正视,还远远不够,我们更应该做的是:化落差为动力,成就自我。
1969年,史泰龙回到美国并进入迈阿密大学学习戏剧。
原本想着学好戏剧来实现美好生活愿望的史泰龙因为差三分从迈阿密大学退学,只好来到纽约。
面对这样的落差,史泰龙没有堕落,而是在星相家母亲的建议下,开始创作剧本。
2020年高考语文试题浙江卷答案解析(附作文解析与范文文言译文)
【答案】8. C
A项,“图像阅读和文字阅读变得越来越相似”表述有误。原文 信息是“我们似乎正在冷落那种独自沉思的阅读状态,失去对文 字阅读的热爱!”“正是由于阅读逻辑的转化,图像在人类思维 活动中的比重才得以提升,视觉思维也在读图的实践中慢慢壮 大”“网络时代,读‘屏’多于读书”,可见二者并非变得越来 越相似。 B项,“有一位著名诗人早就预见了网络时代的到来……明确告 诉我们……”错误。原文表述为“正如一位著名诗人的著名短诗: ‘生活——网。’”可见“预见了网络时代的到来”无中生有, 过度解读,只能说使用比喻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网络时代的特点; 另外寥寥三字具有言简义丰委婉含蓄的特点,自然不能说“明确 告诉”。
D项,“正在失去对文字阅读的热爱,……甚至要为此举行一 种新的文化仪式”错误。原文表述是 “我们似乎正在冷落那 种独自沉思的阅读状态,失去对文字阅读的热爱!这便使得图 像的狂欢成为新的文化仪式!”可见选项遗漏了“似乎”,曲 解文意,把推断、揣测说成绝对、肯定;文化仪式相关的表述 也背离文意。
9. (1)材料二说明图像阅读的特点: ①整体性(“互动与交融”或“元素与元素的‘相乘”), ②有一种创造性的领悟。
D项,“就可以看到大银幕上清晰稳定的图像和车内收音机上接 收的电影原声”一句中,“看到……电影原声”搭配不当,可 在“和”字后面加“收听到”。
5【答案】 (1)是借助了比目鱼独特的身体构造 (2)比目鱼生存的环境也不一样了 (3)自然选择(或自身演化)的结果
6【答案】 (1)示例:图1
(图2
凝聚力量,抗击疫情 新门神)
《上曾子固龙图书》精校 某尝以谓君子之文章,不浮于其徳,其刚柔缓急之气,繁简 舒敏之节,一出乎其诚,不隠其所已至,不强其所不知,譬之 楚人之必为楚声,秦人之必衣秦服也。惟其言不浮乎其心,故 因其言而求之,则潜徳遁(浙江2020高考卷作“道”,疑误)志, 不可隠伏。盖古之人不知言则无以知人,而世之惑者,徒知夫 言与徳二者不可以相通,或信其言而疑其行。呜呼!是徒知其 一,而不知夫君子之文章,固出于其徳,与夫无其徳而有其言 者异位也。某之初为,文最喜读左氏、《离骚》之书。丘明之 文美矣,然其行事不见于后,不可得而考。屈平之仁,不忍私 其身,其气酋,其趣髙,故其言反覆曲折,初疑于繁,左顾右 挽,中疑其迂,然至诚恻怛于其心,故其言周密而不厌。考乎 其终,而知其仁也愤而非怼也,异而自洁而非私也,彷徨悲嗟, 卒无存省之者,故剖志决虑以无自显,此屈原之忠也。故其文 如明珠美玉,丽而可悦也;如秋风夜露,凄忽而感恻也;如神 仙烟云,髙远而不可挹也。维其言以考其事,其有不合者乎?
【2020年浙江作文】深度点评与分析
稳中求变注重体验,贴近生活考查思辨——2020浙江卷作文试题解读(一)别具浙江特色,独富人间烟火浙江作文题总是给人一种别样的风情,像“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子,风情万种、绰约妩媚;浙江作文题像极了江南鱼米之乡的河塘沟渠,满满的人间烟火气,吮吸品咂其中的气韵,是那么地耐人寻味,让人咀嚼不已,反复玩索。
(二)2020年浙江卷真题呈现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坐标,也有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家庭可能对我们有不同的预期,社会也可能会赋予我们别样的角色。
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个人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落差或错位难免会产生。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
③不得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套作。
(三)精辟解读,发人深省【题目解读】今年的浙江作文从学生素养考查的六维雷达目标来看:方向之一,责任担当:角色定位,认清自我方向之二,学会学习:精准规划,合理预期方向之三,实践创新:与时俱进,贵在适应方向之四,人文底蕴:和谐共生、自我价值方向之五,科学精神:学会平衡、张扬个性方向之六,健康生活:温馨和美、活出真我【审读材料】材料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坐标,也有对未来的美好期望”引出此次作文的核心话题——如何平衡自我的预期和家人、社会对自己的预期。
人从呱呱坠地开始,便开始了自己的人生之旅。
行走在人生的路上,我们肩负的行囊越来越沉,越来越重。
有自己对事业的追求,对爱情的憧憬,对亲情的渴望,对友谊的眷恋;有对名利的个人观点,有对精彩的外部世界探索之心……这也许就是自己的人生规划吧。
年龄越来越多,现实锋利的刀刃刺得我们生痛,才渐渐发觉原来——“人生规划”只是一场黄粱美梦。
理想幻灭,事业屡遭跌踣;爱情呢,被世俗的房子、车子、票子赶撵到爪哇国去了;友谊吧,只是活在虚拟的朋友圈中,甚而至于偶尔遭遇“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我们的预期,我们的人生规划是被谁给毁灭了的。
2020年浙江卷高考作文解析
浙江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坐标,也有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家庭可能对我们有不同的预期,社会也可能会赋予我们别样的角色。
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个人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落差或错位难免会产生。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
③不得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套作。
试题特点:浙江卷的选题并没有选择时下的热点,而是中规中矩的选了一个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要常常思考到的人生大问题,是每个人在成长道路上都会面临的问题,考生在无论是根据自己的真实生活境遇,还是各种文学作品的阅读体味中,都会对此有所思考。
因此,考生既不难立意也不难选择素材。
题目解析:中规中矩的题目与开放式的命题方式,让考生喜忧参半,喜的是选择一个角度或综合起来立意都不难,忧的是如何将这样一个似曾相识的老题写出新意。
老题出新意关键还是素材选择倾向于时下社会热点。
写作角度: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坐标,也有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可以从“坚持自我”、“做独一无二的自己”等角度切入,从“家庭可能对我们有不同的预期,社会也可能会赋予我们别样的角色。
”可以从“做对社会有用的人”“社会、家庭对个人成长的影响与塑造”等角度切入;从“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个人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落差或错位难免会产生。
”这是一个辩证的角度,考生可以从“个人成长中遵从内心与外界期望的平衡”“自我发展与环境影响”批判辩证的多角度切入。
写法指导:以上三个角度,因为还是关于人生或者说个人成长的主题,无疑写成议论文仍然是最为稳妥的选择。
其它文体诸如小小说,如无提前构思,最好不要尝试。
议论文以其结构化更易于驾驭。
但是如果写出新意,因为观点并不算新,因此对选择素材的要求必然提高,比如,如果选择第二个角度,从“家庭可能对我们有不同的预期,社会也可能会赋予我们别样的角色。
”从“家庭对个人成长的影响与塑造”等解度切入;可选择钟南山院士的成长与家庭教育的关系作素材。
2020年浙江高考作文---行走在消逝中---完全解密
浙江《课堂内外•创新作文》编辑彭治旗浙江卷《行走在消逝中》2020年浙江高考作文题:行走在消逝中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还记得你的童年吗?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思想的成熟,那些美丽的梦想、单纯的快乐似乎在一步步离我们远去。
苍茫的丛林间,玛雅文化湮没了;丝绸古道上,高昌古国消逝了。
人类在消逝中进步。
行走在消逝中,既有“流水落花春去也”的怅惘,也有“谁道人生无再少”的旷达…… 读了上面这段文字,你有何感想?请以“行走在消逝中”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可讲述你自己或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情实感,也可以阐明你的思想观点。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②立意自定,角度自选,题目自拟。
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④不少于800个字。
⑤不得抄袭。
点评:2020年浙江高考作文试题是一个关系型的作文题目。
“行走”我们可以理解为“前进”、“发展”、“进步”等涵义,而“消逝”可以理解为“扬弃”、“放下”、“远离”等涵义。
二者联系起来看,极富思辩性。
人类社会从古到今,无论是思想观念,还是社会革新都会有一个发展与保存、重建与扬弃的矛盾,这些矛盾推动着人类的进步。
当然“消逝”有的是成长的需要,有的是历史的选择,有的是自然的更替,还有的是进步的结果。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有惆怅、失落和遗憾,也会有欢呼、惊喜和赞美。
破题的关键在于正确理解“行走”和“消逝”的关系,以及“行走”过程中我们对“消逝”的态度。
可以联系的材料有改朝换代、观念更新、成长心语等等。
2020年浙江高考作文题目开放了考生思维既可以表现自己思维的缜密,也可以联系自己生活谈论感受,命题很好地综合了思维性、生活性等特点。
试题评析今年浙江卷依然延续了前几年的话题作文形式,依然是给出几个提示性的材料进行自主写作,依然是包含了对考生心灵世界的追问及人文精神的思索,依然是行走在生活和文化的一个个交叉点上,在命题上较好地体现了延续性。
在去年作文的思辨性的基础上,今年作文重在考查学生关注生活,写出生活中的真情实感,写出自己的生命体验,同时还可对美好事物的消亡作出自己哲理性的思考,是哀伤沉湎还是豁达向前,是消极怀旧还是积极向新。
2020年浙江卷满分作文评析
2020年高考浙江卷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是炫技还是实力?原题如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坐标,也有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家庭可能对我们有不同的预期,社会也可能会赋予我们别样的角色。
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个人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落差或错位难免会产生。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
③不得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套作。
生活在树上现代社会以海德格尔的一句“一切实践传统都已经瓦解完了”为嚆矢。
滥觞于家庭与社会传统的期望正失去它们的借鉴意义。
但面对看似无垠的未来天空,我想循卡尔维诺“树上的男爵”的生活好过过早地振翮。
(开篇提出传统的家庭及社会的期望在当下的社会已经丧失了意义,因而我希望像卡尔维诺那样生活。
)我们怀揣热忱的灵魂天然被赋予对超越性的追求,不屑于古旧坐标的约束,钟情于在别处的芬芳。
但当这种期望流于对过去观念不假思索的批判,乃至走向虚无与达达主义时,便值得警惕了。
与秩序的落差、错位向来不能为越矩的行为张本。
而纵然我们已有翔实的蓝图,仍不能自持已在浪潮之巅立下了自己的沉锚。
(对自我的期望进行简单界定:可以突破传统,但不能走向虚无,更不能让行为突破底线。
)“我的生活故事始终内嵌在那些我由之获得自身身份共同体的故事之中。
”麦金太尔之言可谓切中了肯綮。
人的社会性是不可祓除的,而我们欲上青云也无时无刻不在因风借力。
社会与家庭暂且被我们把握为一个薄脊的符号客体,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我们尚缺乏体验与阅历去支撑自己的认知。
而这种偏见的傲慢更远在知性的傲慢之上。
(从自我角度分析主观原因:由于缺乏阅历,所以我们意识不到家庭和社会是实现自我期望的基础。
)在孜孜矻矻以求生活意义的道路上,对自己的期望本就是在与家庭与社会对接中塑型的动态过程。
而我们的底料便是对不同生活方式、不同角色的觉感与体认。
生活在树上的柯希莫为强盗送书,兴修水利,又维系自己的爱情。
2020浙江高考满分作文及点评
2020 浙江高考满分作文及议论高考满分作文写作技巧一、审准话题审题是作文成败的第一关,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应试时应慎重。
审题正确,作文就有可能踏上成功之路 ; 审题失误,写得再好,最多也只能得一半左右的分数。
就近几年的“话题作文”而言,审准题意就是要对作文试题上展现的“资料、提示语、话题、作文要求” ( 即平时所说的背景语、启示语、话题语、重申语 ) 的各个部分仔细审读推断,全面确实地理解文题的所有含意,这是理解话题作文的要点。
详尽方法为:第一步,读“背景语”和“启示语”,巧借“启示语”的提示,弄清“背景语”的隐含意义,弄懂题目要求写的就是“话题语”。
第二步,弄清“重申语”有哪些要求,即弄清立意、文体、拟题、字数等要求。
第三步,应围绕“话题”组材、选材,扣住话题的实质。
为保证“符合题意”,在写作时,尽可能在开头点,中间提,结尾扣,这样,写就平稳的扣题文应该不可以问题。
二、选妥文体“文体自选”,不是多种文体的综合,而是为考生供应选择最擅长文体的自由。
一旦选择了某种文体,写出来的文章就应该具备这种文体的特点,从而做到“符合文体要求”,而不是“四不像”。
那么怎样选择文体呢 ?这就要依照作文的“提示语”和“要求”来考虑。
若需要经过自己忆、记、闻,或涉及写人物、事件、光景、场面时,一般应选择记述文; 若需要介绍、说明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关系、功用时,就应选择说明文 ; 若需要阐述主张、表示见解,自然选择讨论文。
若是有的内容兼用几种体裁都可以时,就要依照自己的实质需要确定采用的文体。
但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文体,都要因文而异、因人而异,要充发散挥自己的优势,展现自己的才华。
比方,擅长形象思想,会编故事,擅长记述、描述的同学,可选择叙文,甚至可以小、童等文学体裁 ; 擅推理,思的同学,可文。
三、立意新祖先云:“意高文。
”高考作文立意,正确是前提,但要达到我所的“成功”,要力求“深邃、高”。
判断一篇作文的立意可否深邃、高、有新,可从以下几方面来看:①文章有没有在深度上有所建,在某个方面或某些方面可否是有超越一般化的解,甚至。
2020年高考作文浙江卷深度解析及范文(4页)
2020年高考作文浙江卷深度解析及范文作文题【2020年浙江卷高考语文试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坐标,也有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家庭可能对我们有不同的预期,社会也可能会赋予我们别样的角色。
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个人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落差或错位难免会产生。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
③不得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套作。
命题方向科学精神:理性思维、勇于探究责任担当:社会责任学会学习:勤于反思实践创新:问题解决审题限制性1.真实论题情境的限制性。
“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个人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落差或错位难免会产生”,此句是审题的重点,是在前两句的基础上导入到具体写作论题的过渡句,隐含了对个人坐标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落差或错位的价值判断。
聚焦于考生的社会责任,侧重关注人的社会属性,关注考生的个体定位“坐标”与家庭、社会定位“坐标”的“落差或错位”,致力于引导考生理性审视个人期许与现实的矛盾,从而明确自己的人生坐标与家庭、社会责任。
2.典型任务的限制。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限定了写作的典型任务,考生不得脱离此要求写作,否则会被视为偏题、离题。
此外,“注意”项还限定了一些具体的写作要求,如明确文体等。
3.价值判断倾向的限制。
从命题者的价值判断倾向来看,文题旨在通过预设的写作论题情境,在考生的个性化思考中,检验考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及为人处世的态度,引导考生做一个具有社会担当精神的人,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开放性1.立意角度开放自由。
文题虽然规定了具体的论题与情境,但立意的角度是开放自由的。
考生可从不同角度追问,深化立意,拓宽写作思路。
如:“我”的人生坐标是什么?父母对“我”的期望是什么?社会对我们“00后”的期望又是什么?“我”怎样看待个人坐标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落差或错位?“我”该如何解决这一落差或错位?在这个奋进的时代,“我”该如何承担起自己的家庭和社会责任?“我”在时代中该如何找准个人的坐标,赋能新时代?如此等等,才能将思辨引向深入,忌做贴标签式或口号式的简单思考。
2020浙江卷高考作文题解读在期许中自我定位在多维中实现价值(6页)
2020浙江卷高考作文题解读在期许中自我定位在多维中实现价值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坐标,也有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家庭可能对我们有不同的预期,社会也可能会赋予我们别样的角色。
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个人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落差或错位难免会产生。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
③不得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套作。
浙江省2020年的高考作文在延续去年作文风格的基础上更强化个体自我的价值认知,是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诸如疫情、国际纷争)对于现实中的人的自我认识与公共生活中的责任认知的分析和强化,题目具有很强的思辨性。
与此同时,我们会发现今年的作文题也照应了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语文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够较好地体现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发散能力,做到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
一、作文题审题分析材料主体由三句话构成。
第一句从个体角度出发,引导学生思考个人的预期与位置之间的关系,从而思考应该构建什么样的未来,又该如何在人生坐标中做好定位。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坐标”,这里的“坐标”可以认为是人对自己成长的定位,人的成长其实就是不断寻找人生定位的过程,定位决定了我们终究会成为怎么样的人,也就是后半句所说的“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换言之,我们的坐标定位决定了我们可以期待怎么样的未来;我们对未来有怎样的期待,也决定了我们可以找到什么样的人生定位。
因而,我们要听从内心真实的声音、明确自身的兴趣爱好,认真规划人生,找准自己的位置,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
第二句由个人延伸到家庭与社会。
材料不仅仅局限于个人的自我认知上,还把个体放在小群体(家庭)和大群体(社会)中,引导个体思考,在群体中我们应该完成怎样的自我定位。
我们要在与家人的交流中发现自己的长处,发挥自我价值,这里所说的“家庭可能对我们有不同的预期”就是家庭对我们提出的要求,比如我们要身负赡养父母、养育孩子的职责,我们要承担家庭的重担,这些要求也必然会影响我们的人生坐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作文:范文来了,2020高考浙江卷作文深度解析!!!
2020年高考语文浙江卷作文原题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坐标,也有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家庭可能对我们有不同的预期,社会也可能会赋予我们别样的角色。
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个人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落差或错位难免会产生。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
③不得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套作。
审题分析
本次作文题平稳中有提升,个人与家国情怀思辨结合。
1、“小我”和“大我”意识有效结合
从去年的高考作文题目开始,浙江省的作文命题开始关注“小我”的内在感受和“大我”家国情怀之间的结合。
去年高考作文强调人的主体意识和客观环境的影响,人创作生活是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呢,还是关注“读者”?所谓的“读者”可以理解为他人,当然高明的考生可以想到“读者”也是社会。
今年的高考题显得更为直接,直接指出个人定位,家庭预期和社会预期之间的关系,这是“小我”和“大我”之间的碰撞问题,非常的直接!所以,可以说今年的作文题是去年的作文题的升华。
这两年的作文题有着很强的思辨性,能够很好地考查考生的思辨能力,提升考生的思维理解能力。
2.考生现实性的感悟更加深刻
2019年的高考题,是人是生活的创造者,需要如何面对“读者”?是一种较为虚化的陈述。
2020年的作文题就是指生活中我们考生都会遇到的生活现状,从这点上看,我们考生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更深,更有话好说,所以今年的高考作文题更体现现实性。
立意角度
例1:我们要立足自己的坐标和预期。
文章中写到家庭和社会的预期的好坏,来为立足自己的坐标和预期这个观点服务。
例2:我们要立足社会的预期。
文章中写到个人和家庭的预期的好坏,来为立足社会的预期这个观点服务。
例3:我们要立足家庭的预期。
文章中写到社会和家庭的预期的好坏,来为立足家庭的预期这个观点服务。
例4:我们要有自己的坐标和预期也要家庭的预期,还要关照社会的预期。
(关联词语构建)
第二种:确定三者之间关系
例5:我们立足自己的坐标和预期,要兼顾家庭和社会的预期(主要和次要的哲学关系构建)
例6:我们立足社会的预期,要兼顾自己和家庭的预期(主要和次要的哲学关系构建)
例7:我们立足家庭的预期,要兼顾自己和社会的预期(主要和次要的哲学关系构建)从例5例6例7看,立意也是有高下之分的,比如立足家庭的预期,就稍显不足,立足社会,显得高大上,更能体现社会的主流思想,更好的体现“大我”的家国情怀思想。
立足自己,也是,毕竟自己是情感的直接感悟。
例8:只有立足自己的坐标和预期,才能更好的为家庭和社会做出贡献。
(关联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