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化交流史之文化的接受与排斥

合集下载

试析中西方文化的冲突与交融

试析中西方文化的冲突与交融

试析中西方文化的冲突与交融试析中西方文化的冲突与交融引言:语言是交际与思维的工具,它即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载体和文化发展的基础。

不同国家的人们说着不同的语言,而不同的语言又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文化背景必然会产生文化差异,这种文化差异势必会影响对http://LWlm于不同文化中使用的语言的理解。

因此,注重文化差异,增强语言交际能力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语言与文化相互交织,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它记录并反映了民族和社会发展进程,而文化则是语言最重要的属性之一,两者交叉渗透密不可分。

文化的传授和传播必须借助于语言;语言受文化的影响,反过来又对文化施加影响。

可以说语言是文化的冠石,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

语言的发达和丰富是整个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

反过来,语言并非文化的全部,它受文化的影响,不能超越文化而独立存在。

文化的发展能够推动和促进语言的发展。

可见,语言与文化互相影响,互相作用。

语言和文化这种密切联系又互相区别的关系在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的交际活动中表现的尤为突出。

由于语言和文化上的差异,互相了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常常遇到困难。

而外语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在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进行交际的人才,因而外语教学不仅仅是语言教学,更应该注重文化的传播。

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语言、语法、词汇和习语等,还要注意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让学生了解说这种语言的人如何观察世界,如何看待事物,了解他们如何用他们的语言来反映他们社会的思想、行为和习惯。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教育学生即要以博大的胸怀学习理解外国的优秀文化,又要继承和弘扬本民族的文化传统,要正确对待中西文化差异。

同时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要注重了解使用英语国家的发展历史,民族传统和社会制度,以及由此形成的风俗习惯、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

不能因为外国文化与我们的文化不同就认为外国文化荒唐可笑,更不能以外国文化为标准来贬低我们自己的文化。

中华文明与外来文化的交融与冲突

中华文明与外来文化的交融与冲突

中华文明与外来文化的交融与冲突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其独特的中华文明自古以来就在不断与外来文化发生交融与冲突。

这种交融与冲突既是文明演进的必然结果,也是中华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

古代中国面对外来文化的交融时,既有吸纳、融合的一面,也有保守、排斥的另一面。

可以说,中华文明往往以包容的姿态对待外来文化,但同时也保持着自身的独立性和特色。

例如,伴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大量外来文化涌入中国,诸如佛教、印度数学、波斯艺术等,被中国人逐渐吸纳并融入自身文化中。

这种融合并不是简单地“照搬”外来文化,而是在吸收的同时进行创新并与中华文明相互融合,形成了中国独特的文化特点。

佛教经典的翻译和传播、佛教艺术的兴起、汉字的创造等都是这种交融的结果。

然而,外来文化与中华文明的交融也引发了一些冲突。

这是因为外来文化和中华文明在某些价值观念、思想模式和社会制度等方面存在差异。

例如,随着西方列强侵华的时期,西方的科学、制度和观念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种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近代的变革和启蒙思想的传播,如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

然而,这些西方的新观念和传统的中华文明之间发生了冲突,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动荡和文化紧张。

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人既感受到了外来文化的新奇和现代化带来的好处,也对于其背后所带来的剥削和压迫感到愤懑和反抗。

近代以来,中华文明与外来文化的交融与冲突更为复杂和深刻。

中国的社会、政治和文化遭受了许多外部因素的冲击。

例如,鸦片战争后,西方的殖民主义侵略以及外国教育、宗教、思想等的涌入,使得中华文明面临更为严峻的考验。

传统的礼教体系、政府制度和社会秩序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和瓦解。

虽然这一过程给中国带来了一系列的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促使中国不断吸收外来文化,进行自身的变革和创新。

今天,中国面临着全球化进程加速的时代,文化交流和冲突的激烈程度更为显著。

中国的传统文化正在面临全球化冲击之际,同时又积极开放,吸收和融入新的思想和文化元素。

中外文化交流史之文化的属性

中外文化交流史之文化的属性

文化的属性文化的属性包括民族性和时代性。

从文化产生的角度来看,文化又具有隔离机制以及发展上的不平衡性。

我们从文化的各种属性来看文化,能增进对文化这一概念的理解。

民族性是指文化的地域性和传承性,如欧洲文化、中华文化、印度文化等就是以文化的民族性来指称的。

它们是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文化赖以生存的依据,并主要表现在文化的精神和心理层面。

从民族性的角度看文化,一般没有上下优劣之分,尤其是对于民族情感、性格、气质等最深层和核心的部分,更不应区分其优劣。

文化研究中的功能学派,德国思想家马克思•韦伯,哲学家卡西尔,常常注重强调文化的民族性。

他们用发生学的方法说明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差别及其合理性,认为各个民族可以根据自己的终极价值观来确立文化的合理标准,对于一个文化价值体系来说不合理的东西,对于另一个文化价值体系来说则可能是天经地义的。

因此,文化具有相对性价值,这是一种多元论的文化观。

由于文化的民族性是千百年来无数代人相承相因、积淀融凝而成的,具有极大的凝聚力与承传性。

因此,任何传统文化对外来文化,特别是强力进入的外来文化,有一种本能的排斥力。

所谓传统的保守性和惰性,主要就是指文化的这种不随机性,它是文化中最不活跃的部分。

当然,民族性也是在一定社会、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因而,也是逐渐发展、不断丰富的。

它也会受到时代性的制约,但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文化交流正是促进文化更新的主要途径之一。

文化既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又是一个社会的范畴。

因而,任何类型的文化都具有时代性和民族性两种属性。

时代性是指文化发展的阶段性,如新石器文化、铁器文化、蒸汽机时代文化、电子信息时代文化等,就是以文化的时代性来指称的。

文化的时代性主要表现在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上,这是文化整体结构中最活跃和比较活跃的部分。

从时代性的角度看文化,它们可以有相对而言的先进和落后之分、价值的优劣之分。

文化研究中的进化论学派往往着重讨论文化的时代性。

英国人类学家泰勒、美国民族学家摩尔根,认为世界文化就像生物进化一样,会遵循着一条由低向高、由野蛮向文明的进化大道发展。

钱婉约《中外文化交流史》复习大纲参考资料

钱婉约《中外文化交流史》复习大纲参考资料

《中外文化交流史》复习大纲钱婉约 2009-12-131,文化人类学、历史学、哲学、传播学等学科都对文化有定义,故多至200种以上说法。

历史学的文化定义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从事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创造的成就的总和。

包括物质、制度、精神三个层面。

文化具有民族性、时代性、不平衡性、传播性等属性。

2,在文化传播过程中,本土主体文化对于外来客体文化的接受或排斥,●1,本土文化的状态:开放活跃期,适应性;落后封闭时,排斥性。

●2,外来文化的性格:效用和适应3,古代文化交流的主要途径:●1,贸易要求。

●2,宗教传播。

●3,战争与掠夺。

●4,官方派遣使节、学生、乐舞团体等。

4,西域的概念●1,广义的西域,是指通过葱岭(今帕米尔山结和昆仑山、喀喇昆仑山脉西部诸山的总称)所能达到的广大地区,涵括中亚、西亚、印度半岛,乃至东欧、希腊罗马、北非等地域。

●狭义的西域,是指葱岭以东的地区,涵括今天我国的新疆、青海、西藏等地。

5,张骞通西域:第一次:公元前139年。

欲联络大月氏共同抗击匈奴。

历经13年而返。

第二次:公元前115年。

欲与乌孙结盟。

6,《史记·大宛列传》●1,大宛:“大宛在匈奴西南,在汉正西,去汉可万里。

其俗土著,耕田,田稻麦。

有葡萄酒,多善马,马汗血,其先天马子也。

有城郭屋室,其属邑大小70余城,众可数十万。

……其北则康居,西则大月氏,西南则大夏,东北则乌孙,东则拘弥、于阗,于阗之西,则水皆西流,注西海;其东水东流,注盐泽。

盐泽潜行地下,其南则河源出焉。

……”●2,乌孙:“乌孙在大宛东北可二千里,行国,随畜,与匈奴同俗。

控弦者数万,敢战。

故服匈奴,及盛,取其羁属,不肯往朝会焉。

”●3,“康居在大宛西北可二千里,行国,与月氏大同俗。

控弦者八九万人,与大宛临国。

国小,南羁事月氏,东羁事匈奴●4,“奄蔡在康居西北可二千里,行国,与康居大同俗,控弦者十余万,临大泽,无涯,盖乃北海云。

●5,大月氏“大月氏在大宛西可二三千里,居妫水北。

中国历史文化与外来文明接触的文化冲突与交流

中国历史文化与外来文明接触的文化冲突与交流

中国历史文化与外来文明接触的文化冲突与交流近现代以来,中国一直处于与外来文明接触并交流的状态之中。

从十八世纪至二十世纪的一百多年间,西方列强炮舰政策下的“不平等条约”和来自印度的英国殖民统治带来了巨大的文化震撼和冲击,中国社会在与外来文明接触交流的过程中也经历了大量的文化冲突和融合。

与外来文明接触带来了西方文化和科技的先进性,有力地打破了封闭落后的体制和思维,这一点可以从康熙帝和乾隆帝时期的科举制度改革中看出。

在西方列强的侵略下,中国的文化和科技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而这种挑战也促使着中国人不断地自我思考和探索,最终使得中国文化和精神在困境中重焕生机。

但是,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巨大影响也不可否认。

中国文化对外的传播最早是通过“丝绸之路”进行的,后来在明清时期,西方传教士的传教也带来了西方文化的介绍,例如宗教信仰、教育、医疗等方面。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西方人对中国文化的认识逐渐深入,结果发现了一系列看似反动的落后文化现象。

这种认识也导致了文化的比较和衝突,而且中国人往往会受到一定的挫败感。

与此同时,当时的中国社会处于非常动荡的局面,西方文化的影响也带来了新兴派别和思想,这些新思想甚至成为今天中国现代化的重要基础。

在文化冲突的同时,文化融合的过程也愈加明显。

在现代中国,西方文化不仅在教育、政治、经济和审美等方面产生了根深蒂固的影响,在诸如宗教、音乐、饮食等方面也被简化为了更加现代化的形式。

例如,基督教等西方宗教亦逐渐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歌曲的风格也因西方音乐的影响而改变,不同的菜品也在某些方面与西方厨师合作开发了新的口味。

总之,外来文化与中国文化的交流,带来了丰富的文化冲突和交流。

在明朝和清朝时期,文化衝突导致中国文化的衰落,但在今天,文化衝突是否继续成为今天中国文化的一个主要特点,文化融合也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平衡及独立发展,中国文化也从中汲取了许多精华而发出独特的魅力。

近代中国对西方文化的接纳与抵制

近代中国对西方文化的接纳与抵制

近代中国对西方文化的接纳与抵制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文化传统的国家,在近代中国的历史中,对西方文化的接纳与抵制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议题。

近代中国经历了多次变革,从封建社会的闭关锁国到开放与现代化的融合,中国始终对外界文化产生着兴趣和观察,并在此过程中进行着积极的摄取与抵御。

从近代以来,中国对西方文化的接纳始终是一个主动而有目标的过程。

在鸦片战争之后,中国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状况,这时中国开始面临来自西方的文化冲击。

西方国家所代表的科技、制度以及观念等各个方面都对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城市建设到教育体制,从科学研究到文学艺术,无不体现了西方文化的借鉴与接纳。

例如,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的启蒙运动中涌现出了众多西方哲学思想的介绍与研究。

通过翻译与传播,众多西方文化的思想观念开始进入中国社会。

“民主”“科学”“自由”等概念被广泛讨论和引入,对中国近代政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西方文学也在近代中国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像莎士比亚、雨果等大师的作品开始被译介,为中国文学的创新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

然而,中国对西方文化的接纳并非一帆风顺,也存在着一系列的抵制与反击的现象。

尤其是在近代中国的抵制运动中,以五四运动为标志的,表现了中国思想者对西方文化的拒绝与抵制。

五四运动以反对传统观念为主,旨在为中国建立现代化国家并追求民主自由。

在此期间,中国学子焚毁传统文化书籍,呼吁抛弃封建礼教,反对帝权政权。

不仅仅是民间的运动,中国政府也曾对西方文化进行过一定程度的抵制。

比如,中国政府在建国初期发起的“防止洋奴哲学”运动中,积极抵制了西方思想的渗透。

此外,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对西方文化的抵制更是达到了顶点,西方文化被彻底批判为“资本主义剥削阶级的文化”。

然而,时代的发展与变迁也决定了中国对西方文化的接纳。

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在中国吸收和运用外来文化的过程中,西方文化得以重新进入中国。

中国开始学习和吸收西方的现代科学技术、管理经验和市场经济,并在此基础上推动中国现代化建设。

中外文化交流史之相关概念及界定

中外文化交流史之相关概念及界定
问答时刻: 学伴问:文化的隔离机制与文化的传播交流这两种属性是互相矛盾的么? 老师答:不是的。在世界文化这个大系统中存在着大大小小不同的文化圈。文化圈的形成正 是源于文化的隔离机制。不同民族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文化幼芽只有在相对隔离的情况下,才 能够沿着一条有利于自己民族生存、发展的单一方向不断积累和发展,从而形成不同于外界 的、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体系。基于隔离机制产生的文化,其发展具有不平衡性。这种不平 衡性就像水位有落差一样,势必发生高水位向低水位的流动。因此,各个文化圈不可能完全 地、长期地处于封闭状态孤立地发展,必然与外界其它文化系统发生交流,文化交流和文化 传播是文化发展的不可抗拒的必然。
第二节 文化交流的接受、排斥与变异
导言 一种文化在对待外界社会带来新的文化要素时,不外乎采取受容、不关心、拒绝等态度。
如果把不关心视作对新事物的消极拒绝的话,那么,对待外来文化就可分为受容和拒绝两种 态度,即接受和排斥两种态度。本小节将向大家详细介绍文化交流过程中接受、排斥的原因 及过程。
通过本小节的学习,你将能够: 概述文化交流过程中接受和排斥的原因、过程及结果; 解释什么是文化变异。 学习任务: 阅读:《文化的接受和排斥》,观看:《文化交流中的接受、排斥与变异》,请举例说明什 么是文化交流中的接受与排斥,并阐述文化交流过程中接受和排斥的原因、过程及结果,记 录到学习笔记中。(25 分钟) 思考:为什么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会发生变异呢?文化变异的过程通常是什么样的呢?请阅 读:《文化的变异》,在文中寻找答案,并将相关的语句勾画出来。(5 分钟)
第一节 相关概念及界定
国际学术界不同学术领域的学者给文化下的定义不下百数十种,人类文化学、哲学、历 史学、传播学等不同学科都给文化下过定义。同时,文化又具有自己的属性,本小节将指导 大家了解文化的相关概念及界定。

中西文化交流中的知识传承和思想冲突

中西文化交流中的知识传承和思想冲突

中西文化交流中的知识传承和思想冲突中西文化交流一直是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话题。

中西文化的传播,不仅在艺术、科技等领域方面有所体现,更是涉及到了知识传承和思想冲突等问题。

在这一过程中,中西方互相借鉴,互相促进,但同时也存在相互排斥和冲突。

本文将从知识传承和思想冲突两个方面探讨中西文化交流的特点和互动。

一、知识传承中西文化在知识传承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教育制度不同中国文化注重家庭教育和传统文化的教育,强调灌输传统价值观念和家庭道德。

西方则有着由政府出资,以学校为主导的教育体系。

2. 追求的目标不同中国文化强调“知识越多,人越有文化”,注重书本知识的灌输。

而西方注重的是实践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

因此,在知识的传承和发展方面,中国注重理论研究,而西方以实证主义为基础。

3. 知识体系构建不同中国文化长期强调“经传”思想,崇尚传统文化,侧重于历史文化和人文哲学。

而西方文化则强调科技进步和现代化建设,侧重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

因此,在知识的传承和发展中,中西方都有着各自的优势。

中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可以促进知识的传承和交流,同时也有助于各自的文化发展。

二、思想冲突除了知识传承方面的差异外,中西文化在思想方面的冲突也比较明显。

例如:1. 观念不同中国文化注重的是和谐、平衡,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而西方文化强调的是个体利益、竞争和成功等。

2. 价值观差异在价值观的方面,中国文化强调集体主义,注重团队协作和社会责任感。

而西方文化则更加强调个人主义和自由、平等等价值观念。

3. 人类观不同中国文化强调道德、仁爱、知行合一,注重人的内在修养。

而西方文化注重人类的自由、平等和权利等,同时强调技术和科学的进步。

以上差异在实际中不断地引发着中西文化的思想冲突。

例如在文化产业方面,中西方都有自己思维、审美和艺术观念的差异,在文化交流过程中引发的误解和冲突也层出不穷。

不过,文化交流中的思想冲突也不是完全的负面,相反,在相互认知的基础上,它也有可能促进文化产生新的发展和创新。

中外文化交流史之文化的接受与排斥

中外文化交流史之文化的接受与排斥

文化的接受与排斥一种文化在对待外界社会带来新的文化要素时,不外乎采取受容、不关心、拒绝等态度。

如果把不关心视作对新事物的消极拒绝的话,那么,对待外来文化就可分为受容和拒绝两种态度,即接受和排斥两种态度。

接受或排斥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第一个是接受者,即主体文化的因素。

从接受者来说,一个社会体系或文化体系,一般都会同时存在推动改革和维持现状的力量。

如果改革力量强于保守力量,就表现为受容,相反,就表现为拒绝。

但是,改革力量和保守力量被什么样的社会和文化条件所制约,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一般来说,与主体文化自身所处的状况有关。

人类对于新事物,往往抱有不安和恐惧的心理。

主体文化发达,社会开明多思,改革进取,对外来文化就比较宽容,易于接受。

如唐代西域文明的传入、明末清初传教士的来华等,都与当时中国文化自身的受容态度有关。

主体文化落后,社会危机频频,多保守封闭,对外来文化就排斥,拒绝多于接受。

晚清之排斥西方文化,“文革”时期的封闭锁国是这方面的典型例子。

当然,这些现象也不是单一因素促成的。

第二是外来异文化,即客体文化的因素。

一般来说,异文化的效用、异文化与接受者文化体系之间差异性的大小,即是否适应,是主要的影响原因,即所谓的效用与适应性问题。

有效用的外来文化往往被接受,效用有直接可观和不明确两种。

如铁器代替石器,它的实际利益是明显的,因此容易被未开化的民族接受;但西洋医药代替中医中药,甚至代替迷信巫术,就没有那么容易,人们不会毫不犹豫地接受。

在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中,孕妇耻于让男性妇产科医生接生或治疗。

铁枪进入印第安人的生活中时,他们知道铁枪比弓箭威力大几倍的事实,但却没有料到在部落战争中,它也是恐怖的杀人武器。

在印度部落,人们习惯于用一种冒着浓烟的煤炉子,呛人的浓烟使得眼病和呼吸道病变得十分普遍。

当英国人教他们采用简单的烟筒,将烟导出屋外后,病痛固然是减少了,但不久人们发现,由于浓烟而不敢进屋的蚊子现在则因浓烟消除而繁殖起来,使人不堪叮咬。

浅论中西方文化冲突和融合

浅论中西方文化冲突和融合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标识表记标帜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中国将在更年夜的范围内和更深的水平上介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经济的交往势必促使文化财富和文化交流的发展.与此同时, 中国文化在与世界文化的交往中因不同而发生抵触,由沟通而形成融合, 这是一种趋势何为文化抵触?文化抵触是分歧性质的文化之间的矛盾和对立.在相互的交往中由不同而发生抵触这在国际上是罕见的事, 我们也不用过分忧虑.在文化融合的过程中, 各种文化因素之间相互渗透、相互结合, 最终融为一体.这种融合, 一是把外来文化融入自己的文化, 就像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一样, 充沛利用文化传布这一增进文化发展的动力, 为自己注入新鲜血液, 增添生机和活力;另一种则是把自己的文化融入到异质文化中去.这种融合是在深切了解异质文化的深层意蕴的基础上, 摈斥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 既保管了本民族文化的合理因素, 又把本民族文化提高到异质先进文化所到达的时代水平.如满族在汉化的过程中, 它的一些文化因素也融入到汉文化中.据史料记载, 日自己来华, “目睹西方文化发祥地的中国, 有统一的政治组织, 有残酷如花的物质生活, 更有高尚理想的精神生活, 而因对中国文化发生强烈的倾慕与追求”. “必需突进文化母国, 直接移植优秀的文化, 才华满足其欲望.”在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中, 由于其条理的分歧, 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在人们的接受中也是纷歧样的, 不论交流与融合的条理有什么分歧, 可是, 在交流与融合中, 为实现世界多元文化的“各美其美, 美人之美, 美美与共, 天下年夜同”的目标, 坚持“和而分歧”的理念是十分需要的.有幸看过鲁迅先生的一篇名为《拿来主义》的文章.这篇文章说明看待中外文化遗产的态度应是“拿来主义”.我们要“运用脑髓, 放出眼光, 自己来拿”.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排外则易倾于慕古, 慕古必难免于退婴.”鲁迅先生认为, 我们应该以宽阔的胸怀汲取外来文化中有益的工具, 用于改造我们自己的文化, 使中国文化不竭丰富和发展.我们国家从改革开放到现在, 经济、社会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都实现了很年夜的飞跃, 我们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实行“拿来主义”, 吸收了国外很多先进的文化和技术, 借他山之石以攻玉, 这是好的一面.可是某些行业(如科学仪器制造)却经常是只仿其形, 未得其意, 越来越落后于国际水平, 生产出年夜批“山寨”产物.这些行业所处的正是“占有”和“挑选”阶段, 要想取得更年夜发展和进步, 除“占有”和“挑选”外, 还需更进一步的“立异”.立异是拿来的目的.立异必需择旧, 择旧是立异的基础.“主人是新主人, 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没有拿来的, 人不能自成为新人, 没有拿来的, 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我们可以吸收外国优秀功效, 加以发挥, 使我们的文化更加丰富;亦或择取中国的遗产, 融合新元素, 使我们的文化别具一格.总的说来, 就是我们要敢于继承, 并敢于立异, 缔造出富有强年夜生命力的我们自己的文化.。

中外文化交流中的文化冲突与整合

中外文化交流中的文化冲突与整合

中外文化交流中的文化冲突与整合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中外文化交流日趋频繁,但难免会发生文化冲突和整合。

文化冲突是指不同文化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而文化整合是指不同文化之间互相融合,形成新的文化形态。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中外文化交流中的文化冲突与整合。

一、语言和交流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不同文化之间的语言和交流方式也经常会导致文化冲突。

例如,在跨文化交流中,一些外国人可能会对中国人的直接表达方式感到震惊,认为他们的说话方式太过直接和冒犯,这可能会导致沟通上的不适和误解。

同样地,中国人在与外国人交流时,可能会觉得对方过于含蓄,不够直接,这可能会导致失去了与对方进行有效沟通的机会。

然而,通过语言学习和交流,我们可以减少文化之间的差异,并实现文化整合。

例如,学习外语,了解不同文化的背景和心理,可以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对方的言行举止,减少沟通上的误解,从而实现跨文化交流。

二、文化价值观的差异不同国家和文化之间的价值观存在差异,这也经常会导致文化冲突。

例如,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是不同文化之间的一种价值观差异。

在中国,集体主义是一种重要的价值观,强调个人应该为整个社会的利益而奋斗,而在西方国家,个人主义是普遍存在的价值观,强调个人的自主和自由。

然而,通过文化整合,不同文化之间的价值观差异可以得到平衡和调和。

例如,在中西文化交流中,可以通过互相尊重和理解,实现文化的融合和共存,形成一种新的文化形态。

三、文化习俗的差异不同国家和文化之间的习俗也经常引发文化冲突。

例如,中国人在过年时会放鞭炮,这在其他国家可能更容易被视为危险或干扰公共秩序。

同样地,一些国家在进餐时可能会采取用手吃饭的方式,而在其他国家以刀叉为常规用餐工具。

然而,这些文化差异并不意味着必须要互相排斥和冲突。

通过文化整合,我们可以尊重彼此的文化习俗,并在适当的情况下进行调整和融合,形成一种新的文化习俗。

四、文化产品的差异不同国家和文化之间的文化产品也经常会引发文化冲突。

《中外文化交流史》

《中外文化交流史》

1本土主体文化:一个社会若政治健康、经济发达、文化活跃,对外往往表现出自信、开放、改革进取的心态,易于接受异文化;反之,就排斥。
2外来客体文化:外来文化的效用、与本土文化体系之间差异性的大小,即是否适应,是主要的影响原因。即效用性和适应性。
3文化交流引起的变异:两种文化相遇后,无论是主动接受还是消极拒斥,都会发生交流、影响和交融,从而促使原有的文化体系产生新的文化要素,引起文化总体结构和整体面貌的重大变化,这就是文化的变异。
巩固了汉朝对西域国家的领属关系,这就形成了后来《汉书》里面写的由西域都护所统辖的西域三十六国。 丝绸之路的路线:这条逾7000公里长的道路,如上图所示,由西汉都城长安出发,经过河西走廊,然后分为两条路线:一条由阳关,经鄯善,沿昆仑山北麓、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西行,过于阗(现和田)、莎车,西逾葱岭,出大月氏,至安息,西通犁靬(今埃及亚历山大),或由大月氏南入身毒(印度)。另一条出玉门关,经车师前国(现吐鲁番),沿天山南麓、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西行,经库尔勒、库车,出疏勒(现喀什),西逾葱岭,过大宛,至康居、奄蔡。
商品交流——丝绸、瓷器的输出;瓜果蔬菜的传入;其他物品的输出和输入。
文化交流——中原技术的西传;西域歌舞的传入。
宗教思想交流——通过这条丝绸之路,印度的佛教,中亚的祆教、摩尼教,欧洲的景教都得以传入中原,取得了很多人的信仰,丰富了古代中国的宗教思想体系。 1 /

官方派遣使节、留学生、乐舞团体等;贸易往来,即朝贡和个人贸易;宗教传播;战争与掠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二讲 两汉丝绸之路
一、张骞凿空
张骞凿空与丝绸之路
张骞出使西域的原因:
公元前139年到公元前127年是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其出使的原因是解决匈奴之患。

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吸收与创新

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吸收与创新

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吸收与创新文化交流是世界各国之间交流最为广泛、最为深入的方式之一。

在全球化的时代,由于交通、通讯与科技的不断发展,中西文化交流变得越来越频繁和紧密。

在这种背景下,文化交流的吸收与创新也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吸收与创新两个角度探讨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一、文化交流的吸收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性的精神财富,它包括了这个地方的历史、人民、风情、习俗、艺术等等。

文化的吸收是一个国家自身文化发展的必然历程,通过学习吸收其他国家的文化特色和长处,本国的文化将变得更加丰富、多元、完整。

尤其在中西文化交流中,中西方文化的不同之处使得互相吸收变得更加有价值。

1.西方文化的吸收西方文化包括了欧洲文化、美国文化、澳大利亚文化等,这些文化以其独特的艺术特色和学术思想而闻名全球。

为什么我们要吸收西方文化呢?因为西方文化的创新性和前卫性是中国文化中所缺乏的,西方文化中富有创造力、创新精神的思维方式、发明创新等经验都是中国文化可以学习的。

此外,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有很多共通之处,特别是一些在现代化过程中共同遇到的问题,例如全球化、城市化、环保、科技等,我们可以从西方文化中吸收有关经验和智慧。

2.中华文化的传承中国文化悠久历史、博大精深,其深厚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身份认同和文化自信的基石。

在中西文化交流中,我们应该充分发挥中国文化的优异特点,向西方国家介绍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让西方国家更深入地理解和认识中国文化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同时,中国文化也需要对外传播、去粗取精、为世界各国所收纳,以期能够扩大中国文化的影响范围。

二、文化交流的创新文化交流的创新是指文化的交流不仅仅是传统的单向输出,而是以相互理解和多元对话的方式进行的交流方式,从而推动文化交流进一步深化和发展,具有更加前瞻性和实效性的特点。

1. 中西方艺术交流的创新中西方艺术之间的交流已经进行了很长时间,不仅仅是艺术品的传递,作为一种跨文化交流,它控制着更深层次的文化意义。

历史文化交流中的文化传播与接受

历史文化交流中的文化传播与接受

历史文化交流中的文化传播与接受一、引言在全球化进程的推动下,历史文化交流变得日益频繁和重要。

文化传播与接受是历史文化交流的核心环节,对于深入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实现跨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本教案将从文化传播与接受的角度,探讨历史文化交流中的重要性以及影响因素。

二、文化传播的意义1. 文化传播的定义文化传播是指在不同群体间传播文化观念、价值观、艺术创意等的过程。

它不仅仅意味着信息的传递,更是一种文化传承、交流和对话的方式。

2. 文化传播的重要性a. 促进文化多样性:文化传播使不同文化间的交流更加密切,增强了人们对其他文化的了解和认同,促进了互相尊重和和谐共处。

b. 推动文化创新:文化传播极大地促进了文化创新和发展,有助于培养创造力和审美能力,激发人们的文化想象力,推动文化的发展。

c. 塑造国家形象:通过广泛而深入的文化传播,国家可以塑造自己的形象,并提升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力。

三、文化传播与接受的影响因素1. 社会环境与历史背景:社会环境和历史背景会对文化传播与接受产生深刻影响。

例如,两个文化背景截然不同的国家,其文化传播和接受方式可能有很大的差异。

2. 传媒与技术发展:随着传媒和技术的发展,信息传播更加便捷和广泛。

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等平台在跨文化交流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加速了文化传播和接受的速度。

3. 政府政策与文化政策:政府政策和文化政策对于文化传播与接受也有重要影响。

政府通过制定和推动相关政策,可以促进本国文化的传播与接受,同时对外宣传和文化交流也具有指导性作用。

4. 文化差异与语言障碍:文化差异和语言障碍是文化传播与接受中的重要挑战。

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文化差异和语言障碍可能导致信息传递的不准确和误解。

5. 教育与人才培养:教育和人才培养是文化传播与接受的基础。

培养具备良好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人才,有助于推动文化传播与接受的深入和发展。

四、历史文化交流中的成功案例1. 丝绸之路:古代丝绸之路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通过商业和人员的交往,实现了文化传播与接受,对推动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产生了巨大影响。

最新-文化本质下中西文化的交流以及冲突 精品

最新-文化本质下中西文化的交流以及冲突 精品

文化本质下中西文化的交流以及冲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渐成熟与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中国进一步融入了世界这个大家庭。

再加上网络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革命性发展,交通和通讯的无比便利,全球化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高潮期。

自然而然,中西方的文化之间不可避免的有了各种接触,这中间有冲突碰撞也有交流融合。

事实上,自从人类社会产生了文化,不同的民族、国家之间就有了不同文化的交流。

中西文化交流,源远流长,历史悠久。

它最早可追溯到中国汉代的张骞通西域,自那以后,两千多年来中西文化之间的交流便再无中断,即使是战争期间,民间的文化交流也是如火如荼。

一、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定义对于文化的定义,目前学术界公认的意见认为,被称为人类学之父的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对文化所下的定义是经典且具有权威的。

泰勒被公认为是第一个在文化定义上具有重大影响的人。

他认为文化或者文明就是由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包括知识、信念、艺术、道德法则、法律、风俗以及其他能力和习惯的复杂整体。

显然,这个定义将文化解释为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类创造物的总称,包括物质技术、社会规范和观念精神。

从此,泰勒的文化定义成为文化定义现象的起源,尽管后人对这个定义褒贬不一,同时亦不断地提出新的观点,但目前最常用的文化定义就是这个。

具体来说,我们的中国文化一般指的就是中国传统文化。

它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是中国各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

汉族是中华民族的主干民族,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其他少数民族也对中国文化做出过不可抹杀的贡献,所以中国文化就是包含中国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并以汉民族文化为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统领的主流文化。

同样,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一样都是气象万千,源远流长。

美国著名政治学家亨廷顿曾经指出,从历史上看,西方文明是欧洲文明;在现代时期,西方文明是欧美文明或北大西洋文明。

所以,我们认为所谓的西方文化就是指发源于古希腊、罗马时期,浸染了中世纪的基督教传统,兴盛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经启蒙运动而最终确立,并且近几百年来大盛于西欧北美的文化系统。

中外文化交流中的“接受”、“影响”及翻译策略

中外文化交流中的“接受”、“影响”及翻译策略

Reception, Influence and Translation Strategy in
Cultural Communication
作者: 许彦子[1] 丁新华[2]
作者机构: [1]湖南安全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151 [2]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长沙410083
出版物刊名: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120-122页
主题词: 文化交流 文化多样性 文化帝国主义 接受 影响 翻译策略
摘要: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离不开相互吸收与借鉴。

甲文化吸纳乙文化后,免不了深受其影响,使自身得到不断丰富和发展。

世界语言文化是多样性的统一,因而我们要抵制“文化帝国主义”和“文化部落主义”的行为。

翻译在文化传递与交流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我们要明确翻译不但是语言转换,更是思想和文化交流的人类活动。

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我们要采用适宜的翻译策略,促进国际文化交流。

历史学中的文化交流与冲突

历史学中的文化交流与冲突

历史学中的文化交流与冲突历史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的学科,涉及到广泛而复杂的内容。

在历史的长河中,文化交流与冲突一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主题。

本文将从历史学的角度,探讨文化交流与冲突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与意义。

一、文化交流:桥梁与动力文化交流源远流长,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动力和桥梁。

文化交流促进了不同文明间的互相了解与借鉴,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

历史上的大航海时代是文化交流的重要时期,各种文明因商业、科技和探险等活动而广泛交流,带来了独特的文化融合。

例如,欧洲和东方之间的文化交流,使欧洲受到了来自阿拉伯、印度和中国等地的科学、农业和哲学知识的启发,推动了欧洲文艺复兴的产生。

历史上还有许多其他重要的文化交流事件,如丝绸之路的建立和繁荣、中亚草原与中原文化的融合等等。

这些文化交流不仅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艺术、宗教、哲学等领域的互相影响和交流,为人类社会提供了更广阔的思想与创新空间。

二、文化冲突:成长的阵痛与转折文化冲突作为文化交流的反面,历史中也无处不在。

文化冲突常常因为不同文化观念、价值体系的差异而产生,导致了人类社会的分歧与纷争。

例如,西方殖民者与原住民之间的冲突是不同文化撞击的典型例子。

殖民地统治者试图将自己的价值观、宗教和政治体系强加于原住民,导致了种族歧视、文化的失传等问题。

此外,不同宗教之间的冲突也是文化冲突的一种表现。

历史上,基督教与伊斯兰教之间的冲突频繁发生,例如十字军东征和奥斯曼帝国扩张时期的战争。

这些冲突不仅导致了大量人员伤亡和破坏,还使不同文明之间的误解和敌对情绪加剧,加深了文化冲突的难题。

然而,尽管文化冲突会给人类社会带来矛盾和纷争,但它也是成长的阵痛与转折。

通过文化冲突,人类社会不断调整、转变和发展。

冲突中的矛盾以及不同文化之间的交锋往往会激发出新的思想和创新,推动社会进步。

例如,文艺复兴时期的宗教改革和科学革命,正是在社会的冲突与对抗中孕育出来的。

三、文化交流与冲突的启示文化交流与冲突在历史学的视野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启示。

中外文化交汇

中外文化交汇

中外文化交汇一、中西文化的差异应该说,正是文化的差异,才使得各国在经济发展中各具特色。

德国人做“精”(精密制造业在世界占首位),美国人做“大”(世界五百强,美国占了近一半)。

法国人做“时尚”(如香水、时装、旅游、展览等)。

这些都与西方人的“征服自然”、“个体为本”、“力取天下”等文化观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而东方国家,如中国做“廉”(中国产品在世界上是以廉价闻名遐迩的)。

日本人做“省”(日本产品追求低成本),则与东方人“顺天应物”、“粗族为本”、“执用两中”等文化观念有紧密的联系。

中西文化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中国文化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即“天人合一”,西方文化则强调人对自然的征服与改造,即征服自然。

(2)在对待家庭问题上,中国文化强调“家族本位”,突出国家和家族的整体利益。

西方文化则奉行“个人本位”,以自我为中心,注重个人的人格与尊严。

(3)在对待民族关系问题上,中国文化奉行的是“亲仁善邻”和“协和万邦”,而西方则奉行“征服天下”。

如中国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南海上王伟的飞机被撞,中国人都采取了忍让的态度,而不是进行战争报复,这一个与中国的经济实力差有关,主要的还是与中国人忍让为上有关,所谓“小不忍则乱大谋”。

美国“9.11”事件后,有90%的美国人要求进行报复,以恐怖行为反击恐怖行为。

这就是两种文化在各自民族里的直接表现。

1、天人合一与征服自然中国人习惯于把人的精神融于自然界之中,并把自然人格化、人格自然化,人与自然和谐共进。

当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基础的儒道两家对天人关系的态度有差异:儒家强调超越自然,化自然为人文,主要是指化天性为德性,意在达到道德上的完美。

道家则认为自然本身便是一种完美的状态,不必经过人化,人化的过程实际上是对自然美的破坏,道家强调“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追求“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的天人合一境界。

天人合人的文化特征影响着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中国一向以农立国,特别重视农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的接受与排斥
一种文化在对待外界社会带来新的文化要素时,不外乎采取受容、不关心、拒绝等态度。

如果把不关心视作对新事物的消极拒绝的话,那么,对待外来文化就可分为受容和拒绝两种态度,即接受和排斥两种态度。

接受或排斥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第一个是接受者,即主体文化的因素。

从接受者来说,一个社会体系或文化体系,一般都会同时存在推动改革和维持现状的力量。

如果改革力量强于保守力量,就表现为受容,相反,就表现为拒绝。

但是,改革力量和保守力量被什么样的社会和文化条件所制约,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一般来说,与主体文化自身所处的状况有关。

人类对于新事物,往往抱有不安和恐惧的心理。

主体文化发达,社会开明多思,改革进取,对外来文化就比较宽容,易于接受。

如唐代西域文明的传入、明末清初传教士的来华等,都与当时中国文化自身的受容态度有关。

主体文化落后,社会危机频频,多保守封闭,对外来文化就排斥,拒绝多于接受。

晚清之排斥西方文化,“文革”时期的封闭锁国是这方面的典型例子。

当然,这些现象也不是单一因素促成的。

第二是外来异文化,即客体文化的因素。

一般来说,异文化的效用、异文化与接受者文化体系之间差异性的大小,即是否适应,是主要的影响原因,即所谓的效用与适应性问题。

有效用的外来文化往往被接受,效用有直接可观和不明确两种。

如铁器代替石器,它的实际利益是明显的,因此容易被未开化的民族接受;但西洋医药代替中医中药,甚至代替迷信巫术,就没有那么容易,人们不会毫不犹豫地接受。

在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中,孕妇耻于让男性妇产科医生接生或治疗。

铁枪进入印第安人的生活中时,他们知道铁枪比弓箭威力大几倍的事实,但却没有料到在部落战争中,它也是恐怖的杀人武器。

在印度部落,人们习惯于用一种冒着浓烟的煤炉子,呛人的浓烟使得眼病和呼吸道病变得十分普遍。

当英国人教他们采用简单的烟筒,将烟导出屋外后,病痛固然是减少了,但不久人们发现,由于浓烟而不敢进屋的蚊子现在则因浓烟消除而繁殖起来,使人不堪叮咬。

所以,后来又采用了原来的炉子。

因此,效用也有两方面的意义,有效的新文化有时会带来意想不到的不利。

如何正确地根据利弊程度来决定是否采用新文化要素,这几乎是一个无法正确抉择、也不可能做到的抉择,哪怕是文化再发达的民族。

因为新文化采用后的负面影响有时是无法预测的。

关于适应性,不管效用有多大,如果它与既存文化有较大的对立,特别是价值体系发生矛盾时,它就会遭到拒绝。

因此,外来文化与固有文化没有较大的对立和能够适应,是文化受容的必要条件。

如斯马特附近的孟塔洼诸岛居民拒绝从近邻马来人那里借鉴种稻技术。

虽然他们知道引进水稻技术后,可以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但是种稻需要持续不断的劳动,这不符合孟塔洼诸岛人数月停止一切劳作的宗教要求。

由于这个缘故,他们一直拒绝水稻技术的引进。

东南亚信仰佛教的各国强烈抵抗杀虫剂的输入,因为杀虫剂的输入会打破他们不杀生的戒律。

这些例子不只限于后进民族,在文明民族中也常见。

如1953年,英国农业部希望推广美国的“窄屋养鸡法”,因为这种方法可以使鸡蛋产量增加20%。

但这仍然遭到以防止虐待动物协会会员为主的许多英国人的反对,因为它违反了英国人的爱鸟精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