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1.4 我们是怎样(3)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1、4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作业设计及答案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1、4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作业设计及答案

四年级上册科学(作业设计)1、4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一、填空题1.人的耳朵由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组成。

2.下图是人体耳朵的结构图,请观察并回答问题。

在耳朵结构中,收集声音的是(A),将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的是(E)。

(填字母)3.甲、乙两同学在交谈,甲同学依靠(声带)的振动发出声音,他发出的声音以波形式通过(空气)传播给乙同学,乙同学依靠(鼓膜)接受甲同学发出的声音并产生振动,通过体内一系列的传递后产生听觉。

4.小科如果将手放在耳后,并朝向声音传来的方向,他听到的声音会(增大)(填“增大”或“减小”),因为这相当于增大了(耳郭)(填耳朵的某个部位),可以收集到更多的声音。

二、选择题1.如图所示为医生检查病情常戴的听诊器,它的作用是(B)。

A.产生声音B.收集声音C.测给人体内部结构2.外耳是由外耳道和(B)组成。

A.鼓膜B.耳郭C.听小骨3.下面关于噪声与听力保护的说法,正确的是(A)。

A.保护听力的最好办法就是远离噪声和控制声源B.我们应该经常使用耳机听音乐C.再强的噪声也不可能会危害健康4.猫的耳朵会转动、耳郭大,周围出现声音时,只要转动耳朵就能听到。

耳郭的主要作用是(A)。

A.收集声音B.传播声音C.产生声音5.下图是足球比赛时的球迷喊加油助威喇叭,这个喇叭的作用是(A)。

A.增大声音的响度B.使声音变高C.加快声音传播的速度三、判断题1.我们利用棉线和纸杯制作“土电话”,从“土电话”中听到的声音主要是通过空气从话筒传到听筒。

(×)2.我们周围充满各种不同的声音,虽然看不到它,但可以感受到它。

( √)3.发生巨大声响时,可以张开嘴巴或者捂住耳朵保护我们的听力。

(√ )4.手弯曲放在耳郭外面,可以听到清晰且响亮的声音。

(√)5.在听到巨大声响前,只要将嘴张开,就能保护鼓膜不受伤害。

(√ )6.音乐可以帮助人们放松心情,所以我们可以长时间戴着耳塞听音乐。

( × )四、连线题五、简答题听诊器是医生为病检查中常用的仪器,借助听诊器医生能够清晰听到人体内微弱的声音,它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呢?听诊器的原理是听诊器胸件上的膜片就像鼓膜一样,心跳声会引起膜片振动,继而引起听诊器内空气的振动,再通过耳塞进入人耳,我们就听见心跳声了。

新教科版(2022年秋季学期使用)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整册教案设计及课堂作业设计

新教科版(2022年秋季学期使用)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整册教案设计及课堂作业设计

新教科版(2022年秋季学期使用)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整册教案设计及课堂作业设计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目录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2教学进度安排6第一单元声音7第1课《听听声音》7第2课《声音是怎样产生的》9第3课《声音是怎样传播的》14第4课《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17第5课《声音的强与弱》20第6课《声音的高与低》23第7课《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26第8课《制作我的小乐器》28第二单元呼吸和消化31第1课感受我们的呼吸31第2课呼吸与健康生活35第3课测量肺活量40第4课一天的食物44第5课食物中的营养48第6课营养要均衡53第7课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57第8课食物在身体内的旅行61第三单元运动和力66第1课《让小车运动起来》66第2课《用气球驱动小车》70第3课《用橡皮筋驱动小车》74第4课《弹测力计》78第5课《运动与摩擦力》82第5课《运动与摩擦力》86第7课《设计与制作(一)》90第8课《设计与制作(二)》95教科版(2022)四年级科学上册课堂作业设计104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2022-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班级教师日期学生情况分析本班共有学生人,其中女生人。

经过三年级系统的科学学习,学生已掌握许多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对科学课充满了兴趣,对科学实验充满了期盼,能以自己的方式观察到许多细节问题,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合作交流能力等。

不过,由于年龄的因素,学生在科学方面观察的深度、准确度还不够,观察或描述的方法还不全面,对科学研究的理解能力还有待提高。

还有少部分学生思想认识方面存在问题,往往因为科学课是技能科而产生轻视之意。

在本学期的科学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加强这些方面的引导。

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为2022年最新制订的教科版教材。

本教材根据内容划分单元,每个单元一个主题。

本教材共三个单元,分别围绕“声音”“呼吸与消化”“运动和力”三个主题展开,每个单元又分8课,共24课。

(新教材)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1.4《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练习题

(新教材)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1.4《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练习题

(新教材)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1.4《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练习题一、填空。

(1)一个振动的物体(发声)会使它周围的空气发生,振动的空气到达我们的耳朵,引起振动。

耳中的听小骨再将振动传到充满液体的内耳,引起液体的振动,液体的振动刺激听觉神经----产生了,接受听觉神经传过来的信号,我们便感受到了声音。

(2)用纸卷一个“喇叭”,听小的声音,我们会发现声音的音量变(填“大”或“小”)了。

二、选择。

(1)下列保护我们听力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A.远离噪声B.控制物体发声C.耳机音量开到最大(2)我们把手放在耳廓后面,是为了()。

A.扩大耳廓听得更清楚B.控制声音进入耳朵C.为了好看三、根据你对耳朵的了解,完成下表。

四、写出下图各部分的名称。

五、实验探究右图是乐用橡皮筋将一块绷紧的气球皮扎在杯口上,并在气球皮上撒一些碎纸屑,然后在杯子的上方敲击音叉观察实验现象,根据实实验装置图完成下列问题。

(1)这是模拟()的装置。

A.物体振动产生声音B.耳朵鼓膜振动C.液体溶解(2)实验中敲击音叉发出的声音通过()传到气球皮上。

A.音叉B.空气C.杯子(3)实验时用力敲击音叉,观察到气球皮上的碎纸屑()。

A.被音叉吸引B.不动C.在气球皮上跳动(4)实验时用力敲音叉,气球皮上的碎纸屑跳动幅度与轻敲时相比,()。

A.跳动幅度小B.跳动幅度大C.一样(5)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知道我们耳朵里的(),它就像这个气球皮一样很薄,而且有弹性,它时时刻刻都在接收着各种声音,并产生振动。

A.耳道B.鼓膜C.听小骨六、培优训练观察下面这张图,同学丙在写字同学甲和同学乙都能听到同学丙写字的声音。

(1)同学甲和同学乙听到的声音相比,()。

A.同学甲听到的声音会更清楚此B.同学乙听到的声音会更清楚些C.他们听到的声音样清楚(2)甲同学听到的声音是通过()传播到他耳朵的,乙同学听到的声音是通过()传播到她耳朵的。

A.固体B.气体C.液体参考答案:1.(1)振动鼓膜信号大脑(2)大2. (1)C (2)A3.声音声波振动信号大脑4.5. (1)B (2)B (3)C (4)B (5)B6. (1)A (2)A B(新教材)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1课听听声音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我们周围充满着不同的声音,可以利用物体来制造出不同的声音。

2024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新课标)

2024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新课标)

2024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根据新课标编写)一、教材分析四年级上册教科书由“声音”、“呼吸与消化”和“运动和力”三个单元组成。

在周围的生活环境里, 我们总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 大自然的风声、雨声、雷声, 乡间的蛙声、鸟鸣声, 城市里的汽车声……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

学生怎么学习声音呢? 他们看不到它, 也摸不到它, 但他们能感受到它并能提出很多关于声音的问题。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又是怎样传播的? 声音为什么有的高、有的低、有的弱、有的强? 声音的高与低、强与弱是怎么变化的? 我们能控制声音吗?“声音”这一单元共 8 课时, 是为 4 年级学生设计的, 里面的一系列活动可以帮助他们找到上述问题以及他们可能还会问到的一些声音问题的答案。

本单元的前半部分, 学生将探索一些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声音振动的频率与音高、声音的振幅与音量的关系的基本规律。

第 1 课“听听声音”, 学生将听到不同的声音, 并且去思考这些声音是怎样发出来的? 并对听到的声音进行描述。

回忆有关声音的知识和相关问题, 并与同学进行描述。

第 2 课“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当学生探索了由不同物体振动发出的声音后, 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这一概念会得到初步的理解。

第 3 课“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学生将认识到物体振动产生声音, 这个振动同样会使它接触到的物体 (包括气体) 产生振动, 这样声音就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

第4 课“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学生通过一个鼓膜模型可以观察到人耳是怎样接受声音的。

这种经历会加深学生对声音是怎样通过不同的物质传播的理解。

第 5 课“声音的强与弱”和第 6 课“声音的高与低”, 集中探讨声音的两个基本属性——音量、音高的产生与变化。

通过改变尺子振动部分的长度, 使振动的频率发生变化, 而这种变化用肉眼是可以识别的。

学生在仔细观察尺子振动快慢变化的同时, 可以倾听到音高的相应变化。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3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学设计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3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学设计

4.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材简析】本课是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声音”单元的第4课。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认识到了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以及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在此基础上,本课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使学生认识到人耳的各部分构造,以及它们在听到声音过程中起到的作用。

本课共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聚焦,通过“声音通过空气传播到我们的耳中,耳是怎样使我们听到声音的呢?”这一问题来聚焦本课的研究内容,了解学生的原有认识,引出本课的探究活动。

第二部分——探索,学生通过观察耳的结构图,了解人耳的基本结构。

通过“纸卷喇叭”和“鼓膜模型”两个模型进行探究,感受与推测人耳耳郭和鼓膜在听到声音过程中起到的作用。

第三部分——研讨,引导学生对耳的结构和各个部分的功能进行完整的认识,特别是我们能听到大小不同的声音时,鼓膜所起到的作用;以及耳郭聚集声音的作用,借此理解医生听诊器的听诊头也是起到收集声音的作用。

本课引导学生经历提出问题—进行推测—模型实验—感受推理的科学探究活动;了解人耳的基本结构和作用,尤其是耳郭和鼓膜在听到声音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学生在活动中,运用观察、分析、比较、推理等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解释能力;同时激发学生进一步研究声音更多特性的兴趣。

学习本课将为学生后续学习声音的高与低、强与弱打下基础。

【学生分析】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学生对于声音并不陌生,通过前几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以及声音的传播过程。

耳朵能听到声音,对于学生来说再熟悉不过了,但他们对于这方面的认识大多只停留在耳朵是一个听觉器官,以及外耳的简单构造等一些浅显的知识上。

而耳朵的内部结构是怎样的?各部分有什么作用?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学生们并不清楚。

教师应在此基础上带领学生通过一系列的科学探究来了解体会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过程。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人耳中的鼓膜能感应声波并振动,进而传到内耳,引起听觉。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1 声音本单元属于物质科学领域的内容,具体指向课程标准中“机械能、声、光、热、电、磁是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的概念。

本单元以“听听周围的声音”作为学生认知的起点,进而学习有关声音的概念。

首先,探索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然后探究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幅度的关系,接着通过弦乐器进一步探究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快慢的关系,最后在了解了声音的基本规律后,动手制作一个简单的小乐器,使学生加深理解物体的发声原理,体会科学与技术的密切联系。

声音不那么直观,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发声原理和基本规律也不容易探究,因此教材在材料的选择和探究活动的设计方面,都十分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体验,借助简单、直观的实验使学生建立起物体振动与声音的联系,引导学生在连续的探究中掌握声音的相关概念。

四年级的学生在学习声音之前,对声音有一定的认知。

但是,不同的学生对同一种声音的认知存在明显的差异,学过乐器的学生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呈现出明显的优势。

此外,对于现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大多数都是凭借感官直接感知现象的,而缺乏对现象的深入思考与分析,因此教学中要综合考虑学生的能力和生活经验,充分探究,引导学生在探究中感受、思考、分析,进而实现重难点的突破。

1.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建立概念的过程性活动。

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学生的日常经验和教材提供的探究素材,使抽象的声音概念转化为可感知的、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让学生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建立声音的相关概念。

2.结合学生的认知需求,设计建立概念的探究性活动。

四年级的学生有着独具特点的心理倾向,他们好奇心强,热衷于动手操作,有强烈的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在教学时要针对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设计探究活动。

3.关注科学概念的发展,引导学生完成教材实验活动。

教材中的各项实验都是在支撑声音概念的建立,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获得对科学的理解。

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完成教材中的各项实验活动,在归纳实验现象的过程中找出规律,并能运用知识解释相关现象,从而促进概念的深度建立。

1-4《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学反思(3篇)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

1-4《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学反思(3篇)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学反思(1)
在完成了《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这一小学科学四年级课程的教学后,我进行了深入的教学反思,旨在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得失,以便未来更好地提升教学质量。

一、教学目标达成情况
本次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理解人耳中鼓膜的作用以及声音如何通过人耳传播的过程。

通过模型制作、实验观察和讨论交流,大部分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人耳的基本结构,并理解鼓膜在声音传播中的关键作用。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橡胶皮的振动,直观感受到声波对鼓膜的影响,进而理解人耳的工作原理。

这表明教学目标基本达成。

二、教学过程的亮点
1.模型制作与实验探究:通过让学生亲手制作鼓膜模型,并观察其在不同声音条件下的振动情况,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

这种动手实践的方式,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了抽象的科学概念。

2.小组合作与交流:在探究活动中,学生以两人一组的形式进行实验,并在实验后进行小组讨论。

这种合作与交流的方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还促进了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有助于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3.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耳的结构”挂图和模型,结合教师的讲解,使学生对人耳的结构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得课堂内容更加生动、形象,提高了教学效果。

(新教材)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1.4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案(2)

(新教材)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1.4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案(2)

(新教材)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1.4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案教科版小学科学四上1.4《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案怎样使我们听到声音的呢?出示课题: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板书课题)构,各个结构有什么功能,这就开启了对耳朵结构和功能的探索。

2. 科学探索探索一:观察耳朵的结构图播放视频《一分钟了解耳朵》;耳朵的结构:外耳、中耳、内耳。

1.外耳:包括耳郭(又名耳廓)、外耳道等。

耳郭负责收集空气里的声波。

人的外耳就像一个隧道,声音通过这条隧道到达鼓膜。

2.中耳:包括鼓膜和听小骨等。

鼓膜是一个半透明的薄膜,呈浅漏斗状,凹面向外,外耳与中耳以它为界。

鼓膜很薄且有弹性,即使是轻微的声音,它也会产生振动。

3.内耳:结构复杂,包括耳蜗和前庭等。

耳蜗可以把声波的信号转化为神经信号;前庭可以使人体保持平衡,是平衡器官。

物体的振动带动了周围空气的振动,空气的振动又引起鼓膜的振动,而听小骨就会将振动传达到内耳,并刺激听觉神经,产生信号。

大脑接受听觉神经传过来的信号,我们就感受到了声音。

需要注意的是,听觉神经属于神经系统,不属于内耳。

探索二:探究耳郭的作用观看视频认识耳朵结构学习耳朵结构及其功能。

通过这一部分学习,了解耳朵的结构及其功能。

播放视频《一分钟了解耳郭》;实验步骤:(1)把一张A4纸卷成圆锥状,用双面胶带黏住,做成一个“喇叭”。

(2)在一定的距离,用耳朵朝向一个细微的声音,仔细感受声音的大小。

(3)把"喇叭”小的一端紧靠耳朵,大的一端朝向个细微的声音,仔细感受声音的大小。

(4)重复以上步骤多次实验仔细感受声音的变化。

实验记录:实验现象:用裸耳能听到微小的声音;用自制纸喇叭听声音的时候,听的更清楚了。

实验分析:用纸喇叭听声音时,收集声波的范围更大,因此听得就更清楚。

由此推断,我们的耳郭主要起到收集声波的作用,它能增强我们的听力。

实验结论:耳郭有收集声波的作用。

探索三:模拟鼓膜振动实验播放视频《一分钟了解鼓膜》;实验材料:气球皮、塑料杯、橡皮筋、音叉、小锤、碱面等。

新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1.4《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案含板书课后训练及答案

新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1.4《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案含板书课后训练及答案

新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含板书课后训练及答案1.4《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课后训练: 一、填空题1、人的耳朵由外耳、( )和( )三部分组成。

2、把纸卷成喇叭状,将小的一端放在耳朵上,这时会感到听到的声音比平时( ),这说明耳郭的作用是( )。

3、耳蜗将( )转化为听觉信号,经听觉神经传递给大脑,我们就感受到了声音。

一、耳郭与纸喇叭在聚集声音方面有什么相似之处?耳郭与纸喇叭在结构上都是由大到小的,纸喇叭外部越大,聚集到的声音越清晰。

二、你能解释医生用的听诊器是怎样工作的吗?听诊器头的薄膜结构能够随着声音产生振动,听诊器的听筒和耳郭的作用一样能聚集声音,医生用的听诊器是“拉长变大的耳郭”。

拓展延伸动物听力排行榜拓宽领域探新知,知识运用巧迁移。

课堂练习幻灯呈现 应用所学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回顾本课所学建立知识体系板书回顾本课所学建立知识体系4、人的()就你一个隧道,声音通过这条隧道到达鼓膜。

鼓膜很薄而且有弹性,即使是轻微的声音,它都会产生()。

二、判断题。

1、远近不同或高低不同的声音,引起鼓膜的振动是一样的。

()2、听小骨是内耳的一部分。

()3、医生的听诊器的听诊头像鼓膜一样,能感受到心脏的跳动。

()4、耳蜗中充满液体。

()三、选择题。

1、外耳由耳郭和( )组成。

A.鼓膜B.外耳道C.听小骨2、敲击小鼓的鼓面时,纸屏上吊着的泡沫塑料小球会被弹起。

在这个实验中,( )模拟的是鼓膜的作用。

A.小鼓的鼓面B.纸屏C.泡沫塑料小球3、在模拟鼓膜的振动实验中,我们发现:增大敲击音叉的力度,()。

A.纸屑跳动幅度变大B. 纸屑跳动幅度变小C. 纸屑跳动幅度没什么变化四、连线题将下面耳朵的结构和其所具备的功能连在一起。

鼓膜收集声音耳郭将声波转化为振动听觉神经将听觉信号传递给大脑耳道传递声音五、综合应用1、仔细观察下图,写出耳朵各部分的结构名称。

()()()耳郭()()()()2、人耳是怎样听到声音的?请你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填一填。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1.4《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1.4《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上1・4《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案
实验现象:
用裸耳能听到微小的声音:用自制纸喇叭听声音 的时候,听的更淸楚了。

实验分析:
用纸喇叭听声音时,收集声波的范带I 更大,因此 听得就更淸楚。

由此推断,我们的耳郭主要起到 收集声波的作用,它能增强我们的听力。

实验结论:耳郭有收集声波的作用。

探索三:模拟鼓膜振动实验 播放视频《一分钟了解鼓膜》;
实验材料:气球皮、塑料杯、橡皮筋、音叉、小 锤、碱面等。

实验步骤:
(1) 把气球皮放在杯口上而绷紧,用橡皮筋固定
(气球皮模拟鼓膜)。

(2) 在“鼓膜”上面放少量的碱而。

(3) 用音叉等能发声物体,在“鼓膜”的上方制造
强弱不同和远近不同的声音。

仔细观察“鼓膜” 是怎样振动的,上而的碱而是如何变化的。

(4) 重复以上的步骤多次实验,仔细观察“鼓膜”
的振动。

播放实验视频《模拟鼓膜的振动》 实验记录
做好实验记录
利用鼓膜模型研
观看视频
究鼓膜的作用
准备实验材料, 在科学观察和实 并按照实验步骤 验活动中,常常 完成实验内容
会利用一些方法 来放大我们不易 观察到的现象, 即媒介的思想。

如在本实验中, 利用细沙或碎纸 屑或碱而等的跳 动来放大气球皮
观看视频
的振动就是典型 的例子。

气球皮 的振动幅度很 小,难以直接观
察到,但是在气。

2020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1.4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教案

2020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1.4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教案

1.4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学目标1.了解人的耳朵的结构组成及各部分的特点和作用。

2.知道人耳的工作原理,明白人耳中的鼓膜能感应声波并震动,进而传到内耳,引起听觉。

3.通过实验,探究耳廓和鼓膜的作用。

教学重点通过模拟实验,了解人耳各部分作用。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探究耳廓和鼓膜的作用。

教学准备课件、人耳的模型、鼓膜的演示材料、杯子、塑料薄膜、细沙、记录表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上节课我们共同探究了声音的传播。

那么,声音传播到我们的耳朵后,我们是怎样听见这些声音的呢?请同学们猜一猜。

学生猜测我们人类是如何听到声音的。

二、聚焦人耳是人体最重要的听觉器官,它包含哪些结构呢?观察人耳的结构图,认识人耳的各个部分。

三、探索活动一:认识耳的各部分结构和功能仔细观察耳的结构图和模型,认识耳的各部分结构和功能。

结构图中清晰的标注了外耳、中耳、内耳的各个部分,再让我们看一看耳结构的模型,你能否将这些名称与耳的各部分相对应。

学生通过认识结构图,了解耳的各部分名称,通过耳的结构模型,了解耳的构造和位置。

活动二:探究耳廓的作用人的头部两侧都长着耳朵,实际我们看到的外面这部分叫做耳廓,那耳廓有什么作用呢?请同学们用一张纸折成喇叭的形状,模拟耳廓的作用。

学生模拟耳廓的实验,体验耳廓的收声作用。

活动三:探究鼓膜的作用声音的振动通过耳道进入内部,到达了鼓膜这里,鼓膜是怎样接收到声音的呢?让我们看两个模拟实验,让同学们明白鼓膜的工作原理了。

首先将塑料薄膜套在杯子上面,发出声音,我们发现薄膜会振动,在上面撒一些细沙,细沙在薄膜上跳动。

然后做鼓膜振动演示实验二,发现鼓膜振动的原理。

学生通过实验,体验耳膜的作用和工作原理。

总结:通过实验的研究,我们认识了耳廓和鼓膜的作用和工作原理。

耳廓呢,就像一个声音收集器,可以收集到更多的空气中的振动,鼓膜就像一个精密的接收装置,能接收大小强弱不同的振动,从而告诉大脑不同的声音。

四、拓展听诊器也具有收声的作用,通过听诊头上的薄膜振动,来收集声音传送到我们的耳中。

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上册1.4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同步作业(含答案)

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上册1.4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同步作业(含答案)

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上册1.4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同步作业(含答案)第四节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材要点全解1.人的外耳、中耳和内耳主要有什么作用?(见教材第9页)解答:外耳包括耳廓、外耳道,能收集和传递声波。

中耳包括鼓膜和听小骨,能处理和传递声波。

内耳包括耳蜗和听觉神经,能感受声波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传至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2.声音通过空气传播到我们的耳中,耳是怎样使我们听到声音的呢?(见教材第9页)解答:物体的振动带动了周围空气的振动,空气的振动又引起鼓膜的振动。

听小骨可将振动传达到内耳,并刺激听觉神经,产生信号。

大脑接收到听觉神经传过来的信号,我们就感受到了声音。

一、填空题1.人耳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部分。

2.用气球皮、塑料杯、碎纸屑做模拟实验时,代表鼓膜的是________。

3.声波通过________传到鼓膜,引起鼓膜振动,鼓膜的振动又通过________传到内耳,再通过________把声音信号报告给大脑,我们就听到声音了。

二、选择题1.当我们逐渐远离发声的物体时,听到的声音会()。

A.越来越大B.越来越小C.保持不变2.当你打哈欠时,会听不清或听不到别人说的话,其主要原因是打哈欠影响了()。

A.鼓膜的振动B.听觉神经的传输C.听小骨的振动3.关于耳的结构及作用,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人的外耳就像一个隧道,声音通过这条隧道到达鼓膜B.鼓膜很薄且有弹性,即使是轻微的声音,它都会产生振动C.若鼓膜损伤,声波还可以顺利抵达内耳,人仍旧可以听到声音三、连线题1.在图中括号里填写耳朵结构的名称(填序号),再将名称与功能连一连。

①鼓膜传递声波到中耳②耳蜗将声波信号转化为神经信号③听小骨将声波转化为振动④外耳道传递声波振动到内耳⑤听觉神经将声音信号传给大脑四、简答题1.说说听诊器是怎样把声音传到医生的耳朵里的。

五、探究题1.拿出一张硬纸卷成喇叭状的“助听器”,完成下面的探究吧。

1.4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实验教学说课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

1.4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实验教学说课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
2. 拓展建议
- 进行家庭声音实验:鼓励学生在家中与家人一起进行声音实验,如比较不同材质的物体敲击时的声音差异,观察声音在空间中的传播等,将学习延伸至生活之中。
- 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声音: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和思考声音的现象,如汽车鸣笛、电话铃声等,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 创作音乐作品:鼓励学生利用所学声音知识,创作自己的音乐作品,如编写简单的歌曲、制作音乐片段等,将知识应用于实践。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思维和科学态度。通过学习,学生将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学会观察、思考和分析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学生将了解耳朵的结构和功能,增强对自身生理的认识。在探究声音产生和传播的过程中,学生将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增强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树立科学探究的精神。
4. 题型:请解释为什么我们能够听到声音。
答案:我们能够听到声音是因为声音通过耳朵的听觉器官将声波转换为电信号,然后传递到大脑,大脑解析这些信号,使我们能够感知到声音。
5. 题型:请描述声音的特性,如音调、音量、音色等。
答案: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音量和音色。音调是由声音的频率决定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音量是由声音的振幅决定的,振幅越大,音量越大;音色是由声音的波形和频率决定的,不同的波形和频率会产生不同的音色。
1. 声音的产生:板书上简要列出声音的产生原因,如振动、气流等,并用图示或符号表示振动产生的过程。
2. 声音的传播:板书上展示声音传播的基本原理,如声波的传播、介质的振动等,并用图示或符号表示声波的传播过程。
3. 耳朵的结构与功能:板书上简要描述耳朵的各个部分,如外耳、中耳、内耳等,并用图示或符号表示耳朵的听觉功能,如声波的接收、振动传导等。

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第4课《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案

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第4课《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案

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第4课《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四年级上册科学的第一单元第4课《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科书通过图片和文字的形式,向学生介绍了人耳的构造和听觉的形成过程。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操作,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他们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心,愿意探索未知的世界。

但是,对于人耳的构造和听觉的形成过程,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直观的图片和生动的讲解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人耳的构造,知道耳朵是如何听到声音的。

2.培养学生观察和动手能力,能通过实验观察耳朵的听觉反应。

3.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欲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人耳的构造和听觉的形成过程。

2.难点:耳朵是如何听到声音的,听觉反应的观察和理解。

五. 教学方法采用观察法、实验法、讲解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通过图片、实验、讲解等形式,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人耳的构造和听觉的形成过程。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用于展示人耳的构造和听觉的形成过程。

2.准备实验器材,如耳朵模型、声音发生器等,用于学生实验观察。

3.准备教案和PPT,用于讲解和展示教学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耳朵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耳朵的形状和结构,激发学生对耳朵的好奇心。

然后,提问:“你们知道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吗?”引发学生的思考,导入新课。

2.呈现(10分钟)利用PPT展示人耳的构造和听觉的形成过程,结合讲解,让学生了解耳朵的各个部分的功能,如耳廓、耳膜、听小骨等。

同时,解释声音是如何通过这些部分传入大脑,使我们能够听到声音。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耳朵的听觉反应。

每组分发一个耳朵模型和一个声音发生器,学生可以通过调整声音发生器的音量,观察耳朵的听觉反应。

最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精品教学课件

最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精品教学课件

活动三:模拟鼓膜的振动
3 在“鼓膜”的上面放少量细沙或碎纸屑,用音叉等能发声 的物体,在“鼓膜”的上方制造强弱不同和远近不同的声音。 观察“鼓膜”是否发生振动,并在记录表中记录观察结果。
在一个杯子口上覆盖 一块绷紧的气球皮,并用 皮筋绑紧。
细沙或碎纸屑 气球皮
增强实验效 果,让振动 现象更明显
气球皮模 拟鼓膜
课堂达标
选一选
1.如果我们能增大耳郭,下面有可能发生的是
( B )。
A.听到的声音变尖锐 B.听到的声音更清晰 C.听到的声音更悦耳
课堂达标
选一选
2.耳朵是我们的听觉器官,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 )
A.经常掏耳朵 B.不能对着同学耳朵大声说话 C.遇到过强的声音要捂住耳朵张开嘴
总结
外耳

中耳
内耳
活动一:观察耳的结构图。
1 观察耳朵的结构图。人的外耳、中耳和内耳主要有什么作 用?把预测记录下来。
活动一:观察耳的结构图。
传递振动到内耳
将振动转化 为听觉信号
将听觉信号 传递到大脑
听小骨 耳蜗 听觉神经
收集传 输声音
将声波转 声音产生振动
内耳
振动转换刺激神经
活动一:观察耳的结构图。
人耳这么重要,我们应怎样保护耳朵呢?
1.避免耳朵进水。 2.有噪音时要捂住耳朵。 3.不要经常掏耳朵。 4.身体发烧等有炎症要及时吃消炎药。 5.不要长时间戴耳机。 6.少吃高脂肪食物。 7.定期检查耳朵。
课堂达标
判断题
1.听小骨可以把声音转化成信号传给大脑。( × ) 2.耳朵是由耳郭、中耳、内耳构成的。( ×) 3.内耳结构复杂,包括听小骨和耳蜗。( × )
活动三:模拟鼓膜的振动

(新教材)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新教材)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新教材教科版四年级上册小学科学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经过三年级的科学学习,大部分同学对科学充满着兴趣,对探究实验充满了期盼,初步养成了先思考后实验的习惯,培养了科学记录的能力,但学生的发展水平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且对于科学探究能力和发展对科学研究的理解能力有待提高,因此,呵护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与培养学生基本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发展对科学研究的理解能力是本学期的重点,增强学生对证据的重视、理性思考、大胆质疑,指导学生更好的科学记录也是本学期需加强的内容,在更好的促进学生课外探究方面做更多更大的努力。

二、教材分析四年级上册教科书由“声音”、“呼吸与消化”和“运动和力”三个单元组成。

在周围的生活环境里, 我们总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 大自然的风声、雨声、雷声, 乡间的蛙声、鸟鸣声, 城市里的汽车声……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

学生怎么学习声音呢? 他们看不到它, 也摸不到它, 但他们能感受到它并能提出很多关于声音的问题。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又是怎样传播的? 声音为什么有的高、有的低、有的弱、有的强? 声音的高与低、强与弱是怎么变化的? 我们能控制声音吗?“声音”这一单元共 8 课时, 是为 4 年级学生设计的, 里面的一系列活动可以帮助他们找到上述问题以及他们可能还会问到的一些声音问题的答案。

本单元的前半部分, 学生将探索一些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声音振动的频率与音高、声音的振幅与音量的关系的基本规律。

第 1 课“听听声音”, 学生将听到不同的声音, 并且去思考这些声音是怎样发出来的? 并对听到的声音进行描述。

回忆有关声音的知识和相关问题, 并与同学进行描述。

第 2 课“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当学生探索了由不同物体振动发出的声音后, 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这一概念会得到初步的理解。

第 3 课“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学生将认识到物体振动产生声音, 这个振动同样会使它接触到的物体 (包括气体) 产生振动, 这样声音就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

2023四年级科学上册声音1.4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探究记录教科版

2023四年级科学上册声音1.4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探究记录教科版

课程基本信息
课例编号学科科学年级四学期上
课题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教科书书名:《科学》
学生信息
姓名学校班级学号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知道人的耳朵是由外耳、中耳和内耳构成的;了解耳廓和鼓膜的作用。

2.通过模型探究了解耳廓和鼓膜的作用,在探究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养成细心观察、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4.保护耳朵,知道科学与人类的健康密切相关。

课前学习任务
1.复习《声音是怎样传播的》一课所学习的知识。

2.学习用具准备:笔、记录本
3.实验材料准备:一张扇面形的硬卡纸、一个剪掉下半部分的矿泉水瓶、一个剪掉气球嘴的大号气球、一根牙签系上细线,线上粘好一个又轻又小的泡沫小球。

课上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 模拟实验(一)
实验名称:探究鼓膜的作用
实验记录:(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
【学习任务二】 模拟实验(二)
实验名称:探究耳廓的作用 实验记录:
探究耳廓作用实验记录
表 实验结论:
【学习任务三】 下节课材料准备:几根皮筋、一把钢尺、一个小鼓
实验现象 有耳廓 无耳廓
推荐的学习资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教材)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1.4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案教学目标科学概念人的耳朵是由外耳、中耳、内耳构成,外耳的耳廓把收集到的声音通过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震动,这种震动信号传递给大脑,通过大脑的加工,我们就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了。

科学探究通过已有资料、经验的基础上对声音的传播做出假设,并通过实验活动验证假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耳朵对人们生活影响的重要性;养成细心观察、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点与难点认识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教学过程1、新课引入【教师】你们知道他是谁吗?(展示图图照片)【学生】胡图图【教师】同学们都有看过,那谁能说说他的特征是什么呢?他的个人技能是什么呢?(提问)【学生】耳朵,动耳神功。

【教师】是的,那你们的耳朵会动吗?(与学生互动)【教师】耳朵对我们来说很重要,我们能够听到外部的声音主要就是通过耳朵,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2、耳朵的结构及功能(1)耳朵的结构【教师】了解耳朵是如何听到声音的,我们需要先知道耳朵的结构。

【教师】(展示耳朵剖面图)这就是我们的耳朵结构,它由耳廓、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神经等构成。

根据他们的功能及位置,将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内耳。

【教师】耳廓、耳道属于外耳;鼓膜位于外耳与中耳的分界线;听小骨属于中耳;耳蜗及听神经属于内耳。

(2)耳朵怎么接受并传达声音【教师】那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呢?一个振动的物体会使他周围的空气发生振动,振动的空气到达我们的耳朵,引起鼓膜振动。

耳中的听小骨再将振动传到充满液体的内耳,引起液体的振动,液体的振动刺激听神经-产生了信号,大脑接受了听神经传过来的信号,我们便感受到了声音。

【教师】根据我们刚刚了解的声音接受与传达过程,我们看一下每个部位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耳廓:具有收集声音的作用耳道:外界声波传入中耳的通道鼓膜:在声波作用下能产生振动听小骨:振动,把声音放大耳蜗:有听觉感受器听神经:把信号传递给大脑【教师】我们更仔细的观察一下声音是怎么在鼓膜及听小骨接受与传递的3、鼓膜振动实验(1)演示实验【教师】刚刚了解了耳朵是怎样接受和传达声音的,要想听到声音最重要的就是引起鼓膜的振动,我们现在通过实验模拟来展示鼓膜振动。

(模拟鼓膜振动的装置:鼓膜模型,用气球皮或薄橡胶、口杯、橡皮筋做成)我们先把气球蒙在玻璃杯上,再用橡皮筋固定,尽量绷紧些,为了便于观察和比较,我们可以在鼓膜上放少量的碎纸屑。

敲击音叉,请同学们观察气球皮上的碎纸屑有什么现象。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我们把鼓膜模型分别放在近处和远处,轻敲和重敲音叉,观察气球皮上的碎纸屑。

(教师与学生互动,将数据记录在黑板上)(2)总结【教师】我们耳朵里的鼓膜就像是刚刚看到的气球皮一样,外界的声音传到鼓膜时,鼓膜也会像气球皮一样发生振动。

我们听到声音的过程是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神经-大脑板书设计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1、耳朵的结构及功能耳廓:具有收集声音的作用耳道:外界声波传入中耳的通道鼓膜:在声波作用下能产生振动听小骨:振动,把声音放大耳蜗:有听觉感受器听觉神经:把信号传递给大脑2、声音传递实验声波-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神经-大脑教科版小学科学四上1.4《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教案学习目标科学概念目标:人耳中的鼓膜能感应声波并振动,进而传到内耳,引起听觉。

科学探究目标:1.通过模型探究,了解耳郭和鼓膜的作用。

2.在探究的过程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学态度目标:养成细心观察、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科学与人类的健康密切相关。

重点人耳中的鼓膜能感应声波并振动,进而传到内耳,引起听觉。

难点通过模型探究,了解耳郭和鼓膜的作用。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 新课聚焦播放视频《感觉世界》播放歌曲《少年》,提问:这首好听的歌曲,我们是用什么器官听到声音的呢?提问:耳朵有哪些勾结?都有什么功能?耳朵是怎样使我们听到声音的呢?出示课题: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板书课题)观看视频耳朵我们都是通过耳朵才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

那么耳朵有哪些结构,各个结构有什么功能,这就开启了对耳朵结构和功能的探索。

2. 科学探索探索一:观察耳朵的结构图播放视频《一分钟了解耳朵》;观看视频认识耳朵结构通过这一部分学习,了解耳朵的结构及其功能。

实验现象:用裸耳能听到微小的声音;用自制纸喇叭听声音的时候,听的更清楚了。

实验分析:用纸喇叭听声音时,收集声波的范围更大,因此听得就更清楚。

由此推断,我们的耳郭主要起到收集声波的作用,它能增强我们的听力。

实验结论:耳郭有收集声波的作用。

探索三:模拟鼓膜振动实验播放视频《一分钟了解鼓膜》;实验材料:气球皮、塑料杯、橡皮筋、音叉、小锤、碱面等。

实验步骤:(1)把气球皮放在杯口上面绷紧,用橡皮筋固定(气球皮模拟鼓膜)。

(2)在“鼓膜"上面放少量的碱面。

(3)用音叉等能发声物体,在“鼓膜”的上方制造强弱不同和远近不同的声音。

仔细观察“鼓膜”是怎样振动的,上面的碱面是如何变化的。

(4)重复以上的步骤多次实验,仔细观察“鼓膜”的振动。

播放实验视频《模拟鼓膜的振动》实验记录做好实验记录观看视频准备实验材料,并按照实验步骤完成实验内容观看视频利用鼓膜模型研究鼓膜的作用在科学观察和实验活动中,常常会利用一些方法来放大我们不易观察到的现象,即媒介的思想。

如在本实验中,利用细沙或碎纸屑或碱面等的跳动来放大气球皮的振动就是典型实验现象:用小锤敲击音叉,把音叉靠近塑料杯口的气球皮时,会看到气球皮上的碱面跳起来。

音叉距离气球皮的远近和敲击音叉力量的大小都会影响到碱面跳动的高度。

实验分析:通过实验,可以观察到物体发声产生的振动传播到“鼓膜”时,会使“鼓膜”产生振动,当声音的大小和远近不同时,“鼓膜”的振动幅度也不同,从而推测出人耳鼓膜的振动状态。

实验结论:通过模拟实验,我们可以证明鼓膜会在声波的作用下产生振动,声音的远近和强弱等条件不同,引起鼓膜的振动也不同。

做好实验记录的例子。

气球皮的振动幅度很小,难以直接观察到,但是在气球皮上放一些细沙或碎纸屑或碱面,通过它的跳动就可以间接地观察到气球皮的振动。

因此,在科学观察和实验活动中,我们要开动脑筋,用类似的方法解决实验活动中遇到的困难。

3. 科学研讨研讨一:对人耳结构和功能的认识1.我们对人耳的结构和功能有哪些新的认识?教师点拨:(1)耳郭能收集声音。

(2)鼓膜是分隔外耳和中耳的一层膜,鼓膜能将声音转化为振动。

(3)听小骨能把鼓膜的振动传给内耳,传导过程还像放大器一样,把声音信号放大十倍,所以即使很轻微的声音人们也能听到。

(4)耳蜗可以把声波的信号转化为神经信号。

通过本节课的讲解以及实验,总结人耳的结构和功能,能够复述人耳是如何让我们听到声音的。

人耳的结构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

这里主要掌握外耳的耳郭起到收集声波的作用,中耳的鼓膜可以产生振动,通过听小骨向内耳传递声波信号,内耳中的耳1.4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练习题一、填空。

(1)一个振动的物体(发声)会使它周围的空气发生,振动的空气到达我们的耳朵,引起振动。

耳中的听小骨再将振动传到充满液体的内耳,引起液体的振动,液体的振动刺激听觉神经----产生了,接受听觉神经传过来的信号,我们便感受到了声音。

(2)用纸卷一个“喇叭”,听小的声音,我们会发现声音的音量变(填“大”或“小”)了。

二、选择。

(1)下列保护我们听力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A.远离噪声B.控制物体发声C.耳机音量开到最大(2)我们把手放在耳廓后面,是为了()。

A.扩大耳廓听得更清楚B.控制声音进入耳朵C.为了好看三、根据你对耳朵的了解,完成下表。

耳朵的结构作用耳廓收集()耳道传递()到中耳鼓膜将声波转化为()听小骨将振动传递到内耳耳蜗将振动转化为()听觉神经将听觉信号传递到()四、写出下图各部分的名称。

五、实验探究右图是乐用橡皮筋将一块绷紧的气球皮扎在杯口上,并在气球皮上撒一些碎纸屑,然后在杯子的上方敲击音叉观察实验现象,根据实实验装置图完成下列问题。

(1)这是模拟()的装置。

A.物体振动产生声音B.耳朵鼓膜振动C.液体溶解(2)实验中敲击音叉发出的声音通过()传到气球皮上。

A.音叉B.空气C.杯子(3)实验时用力敲击音叉,观察到气球皮上的碎纸屑()。

A.被音叉吸引B.不动C.在气球皮上跳动(4)实验时用力敲音叉,气球皮上的碎纸屑跳动幅度与轻敲时相比,()。

A.跳动幅度小B.跳动幅度大C.一样(5)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知道我们耳朵里的(),它就像这个气球皮一样很薄,而且有弹性,它时时刻刻都在接收着各种声音,并产生振动。

A.耳道B.鼓膜C.听小骨六、培优训练观察下面这张图,同学丙在写字同学甲和同学乙都能听到同学丙写字的声音。

(1)同学甲和同学乙听到的声音相比,()。

A.同学甲听到的声音会更清楚此B.同学乙听到的声音会更清楚些C.他们听到的声音样清楚(2)甲同学听到的声音是通过()传播到他耳朵的,乙同学听到的声音是通过()传播到她耳朵的。

A.固体B.气体C.液体参考答案:1.(1)振动鼓膜信号大脑(2)大2. (1)C (2)A3.声音声波振动信号大脑4.5. (1)B (2)B (3)C (4)B (5)B6. (1)A (2)A B教科版四上第一单元第2课《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设计实验步骤:(2)将橡皮筋放在桌面上轻轻按压,观察橡皮筋能否发出声音。

(3)将橡皮筋放在手中轻轻揉搓,观察橡皮筋能否发出声音。

(4)把橡皮筋的两端固定下来,轻轻弹拨橡皮筋或拉动橡皮筋,观察橡皮筋能否发出声音。

实验现象:当我们轻轻拉伸、按压或揉搓橡皮筋时,橡皮筋没有发出声音;当我们把橡皮筋拔动橡皮筋两端固定下来,轻轻弹拨橡皮筋时,橡皮筋发出了声音,轻轻拉动橡皮筋,橡皮筋没有发出声音。

实验记录:方式能否发出声音拉伸橡皮筋否按压橡皮筋否揉搓橡皮筋否弹拨橡皮筋能拉动橡皮筋否实验分析:轻轻拉伸、按压、揉搓或拉动橡皮筋时,橡皮筋没有明显的振动,没有发出声音;当橡皮筋两端固定下来,轻轻弹拨时,橡皮筋发生了明显的振动,并发出了声音,由此我们可推断,橡皮筋发出声音与它是否振动有关。

思考并回答。

猜测。

通过橡皮筋发出声音,探究声音与物体振动的关系。

觉?实验现象:拨动钢尺、敲击鼓面、敲击音叉都能发出声音;弯曲钢尺、按压鼓面、轻轻触摸音叉都不能发出声音。

当用手轻轻触摸这些还在发声的物体时,会感觉它们在振动,随着振动的停止,便不会听到声音。

实验现象:物体是怎样发出声音的记录表发声物体 我看到的现象 我的想法 弹拨橡皮筋 橡皮筋在振动 声音的产生于物体的振动有关拨动钢尺 钢尺上下振动 敲击鼓面 鼓面产生振动 敲击音叉 音叉剧烈振动实验分析:(1)拨动钢尺、敲击鼓面、敲击音叉都能发出声音,根据它们都受到了力,并且产生了运动这一现象,猜测声音的产生可能和物体受到的力和自身的运动有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