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主动脉夹层的腔内修复术治疗现状与展望

合集下载

外科主动脉夹层腔内覆膜支架隔绝术临床诊疗精要

外科主动脉夹层腔内覆膜支架隔绝术临床诊疗精要

外科主动脉夹层腔内覆膜支架隔绝术临床诊疗精要主动脉夹层是指主动脉腔内的血液通过内膜的破口进入主动脉壁囊样变性的中层而形成夹层血肿,并沿着主动脉壁向周围延伸剥离的严重心血管急、危、重症。

主动脉夹层根据Stanford分型标准分为两型:无论夹层起源部位,只要累及升主动脉者称为StanfordA型;夹层起源于降主动脉且未累及升主动脉者称为StanfordB型。

由于传统开放手术有创伤大、术后恢复慢、并发症多等较多缺点,近年来逐渐采用创伤小、恢复快、手术时间短的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B型主动脉夹层。

一、适应证1.StanfordB型夹层或夹层动脉瘤的腔内治疗,也可应用于第一破口位于降主动脉但夹层逆向撕裂至主动脉弓甚至升主动脉的夹层病变。

近端颈部血管长度应大于15mm,以使人工血管一内支撑近端能稳妥地固定在正常主动脉壁上。

2.主动脉与支架近端接合处无明显的主动脉扩张或动脉粥样硬化现象。

3.股动脉和髂动脉的直径和条件可满足支架置入等,要求至少一侧髂动脉不能有严重狭窄、扭曲,以利于21~24F 的导管顺利导入。

二、禁忌证1.第一破口位于升主动脉的夹层暂时不适合腔内修复术。

2.径路血管因严重迂曲、狭窄不能允许输送器通过者不适合腔内修复术。

三、术前准备1.原发破口位置全主动脉CTA常能清楚提供破口的准确位置。

更精确定位依赖术中DSA技术。

破口位于左锁骨下动脉附近的患者均行CTA脑血管成像,判断脑血管的代偿能力,只要患者Willis环完整并右侧椎动脉发育正常,即可代偿封堵左锁骨下动脉所致的左侧椎动脉血供不足。

2.分辨真假腔全主动脉CTA上真假腔特点是真腔小假腔大、真腔造影剂浓假腔造影剂淡、真腔无血栓假腔有部分血栓、真腔近端与正常主动脉延续假腔近端表现为逆向撕裂、真腔在内假腔在外、真腔呈直形假腔呈螺旋形等。

熟悉真假腔走行的立体形态及内径比例,能够帮助术者掌握真假腔的空间关系,避免导丝误入假腔。

3.评估径路血管条件股动脉、髂动脉、腹主动脉的通畅程度,有无严重扭曲和局限性狭窄,能否顺利通过21~24F 输送器。

急性主动脉夹层的早期诊断新进展

急性主动脉夹层的早期诊断新进展

主动脉夹层(AAD)是主动脉的血流在高速高压的状态下从动脉内膜撕裂处进入中层或中层主动脉壁,并沿着主动脉纵轴不断扩张形成血肿,分离主动脉中膜和外膜,部分患者的外膜继续扩张膨出会形成动脉瘤,发病率为6/100000,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发病年龄也较为年轻化。

根据发病时间的长短可将主动脉夹层分为急性主动脉夹层(发病时间≤14d)和慢性主动脉夹层(发病时间>14d),临床多在内科药物治疗基础上行外科手术和腔内修复术进行治疗,以改善患者的预后。

但因急性主动脉夹层发病急骤、病情凶险、破裂的风险极高,发病后40%的患者会立即死亡,而随着病情的发展,每小时死亡患者约为1%,病死率较高,对且主动脉低灌注同时会诱发冠状动脉、脑、肾、肠道及脊髓等脏器的不可逆性损伤,对患者生命健康的影响远高于心肌梗死、脑梗死和恶性肿瘤,被称为灾难性心血管急症。

AAD的误诊和漏诊率高达30%[1],故大多数AAD患者因在出现主动脉破裂或其他严重并发症前未得到明确的诊断而导致死亡或残疾,而有研究指出,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若能及时诊断,其一年生存率>50%,故早期、快速、有效的诊断AAD是临床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

该文从AAD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和体征出发,探讨了早期诊断AAD的方法,报道如下。

1危险因素主动脉夹层患者的危险因素有获得性因素和遗传性因素之分,前者以高血压、自身免疫性疾病、动脉粥样硬化等为主,部分患者是以感染、举重、外伤、医源性损伤、吸食成瘾性药物或妊娠等因素引起的,有研究指出,约75%的AD患者多是由控制不佳的高血压引起的[2];后者主要是由Mar凡综合征、Ehlers-Danlos综合征为主,部分患者是由主动脉瓣二叶畸形和家族性无症状性主动脉夹层分离等因素引起的。

DOI:10.16662/ki.1674-0742.2020.18.196急性主动脉夹层的早期诊断新进展陶莉莉,李芳,毛鹭,段永春,廖睿,许钰唯,陈安宝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内科,云南昆明650000[摘要]急性主动脉夹层(AAD)是一种临床较少见的大血管病变,以剧烈“撕裂样”或“刀割样”持续性难以忍受的锐痛为典型的症状,主要病变基础是中膜弹力纤维和平滑肌损伤或发育缺陷,还与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主动脉缩窄和医源性损伤等因素的关系密切,且其死亡率较高。

中国主动脉夹层诊疗现状与展望

中国主动脉夹层诊疗现状与展望

中国主动脉夹层诊疗现状与展望主动脉夹层是一种罕见但极为危险的疾病,近年来在中国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本文将围绕中国主动脉夹层诊疗现状与未来展望进行探讨。

主动脉夹层是指主动脉内膜撕裂,血液进入内膜与外膜之间形成血肿,导致血管壁分层。

主动脉夹层可引起剧烈疼痛、休克、器官缺血等一系列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主要依靠医学影像学检查,包括胸片、超声心动图和计算机断层扫描等。

目前,中国医疗机构普遍采用多排螺旋CT(MSCT)进行诊断,其具有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

但是,由于MSCT设备昂贵、技术要求高,部分地区医疗机构仍难以普及。

主动脉夹层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通过控制疼痛、降低血压和心率等手段减轻症状,但难以根治疾病。

介入治疗主要采用覆膜支架修复血管壁,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但需严格掌握适应症。

外科手术治疗包括传统开胸手术和微创腔内修复术,虽然疗效确切,但手术风险较高。

目前,中国主动脉夹层诊疗技术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

药物治疗方面,国内临床医生根据患者病情,严格选用镇痛、降压、抗凝等药物,有效控制了患者症状。

介入治疗方面,国内医疗机构正在逐步推广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疗效。

外科手术治疗方面,国内部分大型医院已经具备了成熟的手术技术和经验,并成功完成了数千例手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中国主动脉夹层诊疗将迎来更多创新机遇。

新型影像学技术的研发将为诊断提供更多选择,如高分辨率MRI和功能成像技术等,可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性和敏感性。

新型治疗手段的探索也将为患者带来更多福音,如药物涂层球囊、可降解支架等新型介入治疗技术,以及更加精细化和个性化的外科手术方法。

未来,中国主动脉夹层诊疗将更加注重规范化治疗。

国家和地方政府将加大对医疗机构诊疗能力的培训和评估力度,确保患者能够得到高质量的诊疗服务。

医疗机构之间将加强合作与交流,推动诊疗技术的普及和优化。

为了提高中国主动脉夹层诊疗整体水平,学术交流将变得更加活跃。

Chimney技术在主动脉腔内修复的研究现状

Chimney技术在主动脉腔内修复的研究现状

1 7 8・
《 转化医学杂志) 2 0 1 3年 6月 第 2卷 第 3期
பைடு நூலகம்
T r a n s l a t i o n a l Me d i c i n e J o u ma l , V o 1 . 2 N o . 3 , J u n 2 0 1 3
C h i mn e y技 术在 主动 脉 腔 内修 复 的研 究现 状
b e r g l 8 提 出, 是指 主动 脉腔 内修 复 同 时 , 小 型 的裸 支 架 或覆 膜支 架与 支架 型移 植物并 列 放置 于主 动脉 腔 内并延 伸 至血管 分 支 内 , 以提 高安 全 锚 定 区长 度 和
严重 扭 曲成 角等 不 良解 剖 条 件 , 髂 动 脉 破 裂 风 险 明 显 降低 , 此点对 国人 高龄 女 性 尤 其 重 要 。而 瘤 颈 的 不 良解 剖 因素 已经 成 为 E R应 用 的主 要 限 制 条件 , 通 常合适 的瘤 颈距 离 分支 血管 开 口至少 应具 备 1 5 ~
2 0 m m 的长度 , 以提供 良好 稳定 的 远近 端 锚定 区 , 减
保 障重 要脏 器 的血 流灌 注 。其 特 点 在 于 技 术 简单 , 可 充分 利 用 现有 器 材 ( 即外 周 血 管 支 架 ) 和 适 用 破 裂 性 主动 脉瘤 的急诊 救治 。最 初用 于腔 内术 中腔 内 移植 物释 放位 置过 高时 不慎覆 盖 分支 血管 开 L ] 意外
C h i mn e y技术 , 又称 为 S n o r k e l 技术或 D o u b l e .
b a r r e l 技术 , 国 人译 为 “ 烟囱” 技术 , 最早 由 G r e e n 。

主动脉夹层的治疗研究进展

主动脉夹层的治疗研究进展

主动脉夹层的治疗研究进展主动脉夹层是一种危险的血管疾病,由于主动脉壁内层的撕裂,血液可以进入主动脉壁中的缝隙,导致血管内层和外层之间形成假腔,从而增加主动脉破裂的风险。

主动脉夹层的治疗一直是心血管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近年来,针对主动脉夹层的治疗手段有了很大的进展,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和希望。

本文将重点介绍主动脉夹层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

1. 传统手术治疗:传统的主动脉夹层手术治疗主要包括开胸手术和主动脉置换术。

通过开胸手术剔除主动脉夹层部分,然后用人工血管或主动脉瓣膜替代受损的主动脉,这是一种比较传统的治疗手段。

传统手术治疗风险较大,手术创伤大,而且术后康复时间长,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都会造成较大的影响。

2. 内膜修复技术:内膜修复技术是近年来新兴的治疗手段,通过内膜修复器件修复主动脉夹层,既可以保留患者的自身主动脉,又能减少手术创伤和术后并发症。

内膜修复器件可以通过导管经血管插入体内,利用膨胀器件将夹层内壁压迫,形成新的真腔,从而达到修复的效果。

内膜修复技术适用范围广泛,适合于各种类型的主动脉夹层患者,并且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成为目前治疗主动脉夹层的重要手段之一。

3.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在主动脉夹层的治疗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目前主要采用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钙通道阻滞剂等药物来控制血压,减少主动脉的压力,从而减缓主动脉夹层的扩张速度,预防夹层的进一步发展。

抗凝药物和抗栓剂也常用于预防血栓形成,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4. 介入治疗:介入治疗是一种微创手术治疗方法,常常用于治疗主动脉夹层的急性期,通过经皮血管插管技术将支架或血管腔内修复器件置入主动脉内,从而实现对主动脉夹层的修复。

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特别适合于高龄患者和有手术禁忌症的患者。

5. 综合治疗:综合治疗是目前治疗主动脉夹层的趋势,即将药物治疗、内膜修复技术、介入治疗和传统手术治疗相结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从而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急、慢性降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的单中心对比分析

急、慢性降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的单中心对比分析

急、慢性降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的单中心对比分析周铁楠;王雅;王效增;何瑞霞;荆全民;韩雅玲【期刊名称】《岭南心血管病杂志》【年(卷),期】2016(022)004【摘要】目的比较急性和慢性降主动脉夹层行腔内修复(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EVAR)治疗的近、远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沈阳军区总医院2002年4月至2014年12月的456例(急性期342例,慢性期114例)诊断为降主动脉夹层,并行EVAR治疗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手术参数等临床资料,并对术后近、远期临床随访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分析降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特征与术后死亡的关系.结果与慢性期组比较,急性期组前胸及后背部疼痛、胸腔积液、急性肾功能不全、D-二聚体(>0.5 ng/mL)的患者比例显著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急性期组入院收缩压、入院心率高于慢性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01).两组间EVAR相关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近期结果(术后30 d 内):两组间全因病死率,主动脉源性死亡、内漏、截瘫、再发夹层、主动脉夹层破裂、急性肾功能不全患者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远期随访结果(术后30 d以后):两组间病死率,内漏、再发夹层、主动脉夹层破裂的患者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胸腔积液(OR=39.793;95%CI:12.540~126.269;P<0.00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OR=4.724;95%CI:1.921-11.617;P=0.001)与EVAR术后死亡存在独立相关性.结论EVAR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安全有效,但是急性期患者术后近期病死率较慢性期具有增高趋势,两组间远期病死率相近:胸腔积液、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为EVAR术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总页数】6页(P376-381)【作者】周铁楠;王雅;王效增;何瑞霞;荆全民;韩雅玲【作者单位】沈阳军区总医院心内科沈阳 110016;沈阳军区总医院心内科沈阳110016;沈阳军区总医院心内科沈阳 110016;沈阳军区总医院心内科沈阳110016;沈阳军区总医院心内科沈阳 110016;沈阳军区总医院心内科沈阳11001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3.1+6【相关文献】1.急慢性降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的单中心对比分析 [J], 杜占奎;王效增;王雅;周铁楠;何瑞霞;韩雅玲2.降主动脉夹层破口位置与腔内修复术后疗效分析 [J], 祁俊仙;杜占奎;王效增;王雅;周铁楠;韩雅玲3.急慢性降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的单中心对比分析 [J], 杜占奎;王效增;王雅;周铁楠;何瑞霞;韩雅玲4.降主动脉夹层破口位置与腔内修复术后疗效分析 [J], 祁俊仙;杜占奎;王效增;王雅;周铁楠;韩雅玲5.降主动脉夹层破口位置与腔内修复术后疗效分析 [J], 祁俊仙;王雅;王效增;周铁楠;杜占奎;荆全民;韩雅玲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主动脉夹层腔内治疗的问题与前景

主动脉夹层腔内治疗的问题与前景
郭伟
主动脉夹 层 的腔 内治疗包 括三 种技术 :一 是腔 内夹层 远 端破 膜 术 以解 决假 腔 远端腔 内支 架成 型术 以解决 内脏 和肢体缺血问题 , 三是腔内修复术 ( noacl — edvs a r u re pi E a , VR) 力 于封堵 夹层 裂 口达 到 降低假 腔 内压 r 致 力和改善脏器肢体供血的 目的。前两种技术从原理 上 既不能解 决主 动脉夹 层 的主要 问题 ,又只 能在特 定 的病变 中才能 起到一 定 的治疗效 果 ,因此并 没有 在 临床 中广泛应 用 。 主动脉 夹层 的 E 而 VR从 理论 上 实 现 了封 闭夹层 裂 口的 目的 ,实 践 中也 已被 证实 其 良好 的安全性 。因此 一经 出现 , 主动 脉夹 层 的 E R V 便 得到广 泛认 同并在 近年来 取得 了快 速 的发 展 。 良 好 的 E R解 决 了两个 问题 : 是封 闭 了夹层第 一 裂 V 一
口, 二是改善了分支血管供血。 鉴于主动脉夹层致命 的形式 即是破 裂 和脏器及 肢体 缺血 , 因此 E R解 决 V 了主动 脉夹 层 的主 要 问题 。但 是 , 得 成功 的 E 取 VR 并不简单 , 仍存在很多问题与挑战。 E R适应证 的选 择仍 未形成 共识 V 对 解剖适 应证 认识 的差异 表现 在 :目前 主动脉 夹层 的 E R早 已超 出 了早 期 确定 的 “ V 第一 裂 口上 缘距左锁骨下动脉后缘长度应大于 1 m的 S n 5 m t— a fr 0dB型夹 层 ” 的标准 一些文 献 已经报 道应用 E R V 处理 弓部及 升 主动脉夹 层【 。应用 杂交 技术 或特殊 的腔 内器 材 能够 处 理一 些 上述 复 杂 的主 动 脉夹 层 , 但是 否可作 为常 规 的适 应证 选择仍 存在分 歧 ,中远 期结果 仍需 调查 。对病 理生 理学适 应证认 识 的差异 表现 在 :一 是 急性 Safr 夹层 是 否应 积 极进 tno B型 d 行 E R。一 些报 告认 为 对急 性期 夹 层进 行 E R有 V V 更 高的并 发症 与死亡 率 , 另一些 文献 报告认 为急 、 但 慢性夹层的 E R并发症 、 V 死亡率相似 ; 二是稳定 性 Safr tnodB型夹 层 是否 应 当积 极进 行 E R B型 V 。 与 A型夹 层较 大 的 区别在 于前 者 急性 期死 亡 率低 , 保 守治疗 远期 结果 较好 , 而带 来 的话题 是 E R能 从 V 否提高稳定性 S n r t fd a o B型夹层 的远期生存 。假如 E R对 提 高 生存 时 间有 限 , 同时手 术 又 增 加 了风 V 险 , 然不 如进行 保 守治疗 。 显 这需 要前 瞻 、 随机 、 照 对 临 床试 验 才 能 回答 这个 问题 。对 于 稳 定 Saf dB tno r

10例主动脉夹层患者腔内隔绝手术前后的观察及护理

10例主动脉夹层患者腔内隔绝手术前后的观察及护理

是预 备牙 体 的边 缘是 否清 晰 , 气泡 。检 查合 格 的印模 随 义齿 设 照 加 s保 证 粘结 剂完 全 固化 。 无 . 2 . 4修复 后护 理 清 洁 患者 面部 污垢 。 嘱勿 咬过硬 食 物 , 并进 行 口 计单 一起 交 给模 型灌 制人 员 。
233比色 在 自然 光线 下 利用 比色板 进行 比色 ,并 与患 者沟 通 腔卫 生宣教 。清 理 、 .. 消毒器 械用 物 。 获得 满意 和认 可后 。 比色 板 的编号 记 录在制 作单 上 。 组 l 按 本 l例 3 小 结 患者 对其 颜 色 和外 形 要求 较 高 , 需特 殊染 色 , 并 我们 对其 进 行 了 全 瓷修 复体 在色 泽稳 定性 、 边缘 密合 性 和牙龈 健康 状况 等方 数码 照 片拍 摄 . 向烤 瓷 技 师准 确 地传 递 牙 色信 息 , 修 复体 能 够 面具有 较强 的优 势 。 全瓷 修 复体操 作过 程 复杂 , 术要 求较 高 , 使 但 技 四手操 作使 护理 工作 以 主动 达到 与患 者 相匹 配的 自然 美 , 以保证 美学 效果 。 摄 时准 备拉 钩 、 需要 护士拥 有 熟练 的护 理操作 技术 , 拍
摘要 总结 l 腔内隔绝治疗 主动脉夹层患者的观察和护理 , O例 严格 卧床休息 , 控制疼痛 , 控制血压 和心率 , 理饮食 , 合 严密观察病
情 , 切 观 察 术 后 出 血情 况 , 防 感 染 及 详 细 出院 指 导 等 。 密 预
关键 词 腔内隔绝 ; 动脉夹层; 主 护理 文献标志码 B 文 章编 号 10 — 13 2 1 )6 0 3 - 2 06 9 4 {0 10 — 3 3 0 中 国分 类 号 R 7 . 4 36
配合 、 积极参 与 的方 式融 入治疗 活 动 中。 只有 医护 间 密切 配合 。 才 反光 板等 摄影 器 材 。协 助 医师 拉钩 、 调整 椅位 等 。 提 保 减少 23 . 4临时 冠制 作 协 助 医生 调拌 临 时冠 材料 ,并 在 工作 时 间将 能缩 短治疗 时 间 、 高工作 效率 , 证医疗 质 量和 服务 质量 , . 之注 入 临 时冠 阴模 内 。 剩余 材 料 放在 医 生手 背 上 , 将 方便 判 断 凝 患者 就诊 的痛苦 。 固时 间 , 护士 协助 吸 唾。 师将 临 时冠 阴模就 位 。 医 放入 阴模 时尽 量 参考 文献

主动脉疾病腔内治疗现状及进展

主动脉疾病腔内治疗现状及进展


胸 主动脉 腔 内修 复术
或全部弓上分支血管开 口。以往人们认为直接覆盖
左 锁骨下 动 脉安全可 靠 , 但 随着 临床病 例 的增 加 , 直
接 覆盖左 锁 骨下动脉 所带来 的并 发症 逐渐 引起人 们
胸 主动脉腔 内修 复术 ( t h o r a c i c e n d o v a s c u l a r a o r — t i c r e p a i r , T E V A R) 治疗 范 围包 括 主 动 脉 夹 层 、 主 动 脉穿 通性 溃疡 、 主动脉 壁 问血肿 、 胸主动 脉瘤及 假性
治疗 主动脉 夹层 , 已经 显示 出其 巨大 的优越 性 , 取得 了比较令 人 满 意 的近 中期 疗 效 。国 内熊 江 等 对 腔 内修复术 治疗 S t a n d f o r d B型 主 动脉 夹 层 的 1 3 0 4 例 患者进 行 了 Me t a分 析 , 结 果 显 示 技 术 成 功 率 达 9 9 %, 3 0 d病死 率 为 2 . 6 %, 假 腔 血 栓 化率 9 2 . 9 %。 国外 P a r k e r 等 分 析 了腔 内修复 术治疗 9 4 2例复 杂 S t a n d f o r d B型主 动脉 夹层 的结 果 , 结 果 显 示 院 内病 死 率为 9 %, 急诊 中转外 科 手 术 率 为 0 6 %, 在 随访

主 动 脉 腔 内修 复 术 专 栏 ・
( 述评 )
主 动脉 疾 病 腔 内治 疗 现状 及 进 展
黄连 军
[ 关键词 ] 主动脉疾病 ;主动脉腔 内修复术 ; 介入治疗 [ 中图分类号 ] 1 1 5 4 3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 1 0 0 7 - 5 0 6 2 ( 2 0 1 3 ) 0 6 - 6 9 8 - 0 2

腔内修复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中短期疗效

腔内修复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中短期疗效

[ b t c] 0bet eT m ayep r neo et et f noacl ea fyeBarcds A sr t a jci :os m r xe ec fra n o dvsua r io p o i i v u i t m e r pr t t —
s c in b tn mp a tt n a d e au t t s ottr c r t e efc . e h d W e r t s e t ey su i d e t y se ti ln ai n v l ae i h r— m u ai f t M t o s: er p c i l t d e o o s e v e o v 6 p t ns w o h d b e r ae n o rh s i lfr 0 5 t 01 8 ei t h a e n te t d i u o p t o 2 0 o2 0,a a y i t erci ia e t r sa d c r t e e a m n l s h i l c l au e n u ai s n f v ef c. s ls E d v s u a e ar w ss c e sul e fr e n al6 ain s fe p rt n,a go r p y f tRe u t : n o a c lrr p i a u c sf l p r m d i 8 p t t.A t ro e ai e y o l e o n ig a h o o t h w d t e g o tn o i o fa ra s o e h o d s t p s in,a d t e d s e t n a e r s a x l d d a s l tl r t e fle e t n h i ci n u y m w s e cu e b ou ey o h as s o l me ’ bo d s p l a i i c n l e u e .E d la c u rd i ai nsa d3 p t n sd e n h s i 1 u nS lo u p yw ssg f a t rd c d n oe k o c r n 8 p t t n ai t i di o p t . ni y e e e a 4 a ins w r o lw d u n c e td a r e a n t n o T 4 p t t e e fl e p a d a c p e e x mi ai fC A,alp t n swee fl we p fra ea e 1 e o o l ai t e r ol d u v r g 6 o o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治疗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结果分析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治疗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结果分析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治疗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结果分析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对于治疗复杂性和非复杂性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根据临床研究的有关数据表明,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有着较为良好的治疗效果。

本篇文章主要通过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治疗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结果数据分析,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对于治疗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是否具有相对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标签: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治疗;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结果1 关于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简单介绍主动脉夹层是主动脉疾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

这种病发病率较高,死亡率也较高,目前临床上主要采取手术治疗的手段。

而在通常的情况上来讲,B型主动脉夹层和A型主动脉夹层相比较。

A型主动脉夹层的情况,死亡率要更高一些。

近些年来,B型夹层(内膜瓣始于左锁骨下动脉或其远侧)的治疗发生了很大改变,其中的许多改变是随着腔内治疗的出现而发生的。

近几年血管和心血管外科最大进步之一就是使用了覆膜支架来治疗肾下腹主动脉瘤和胸主动脉瘤。

在许多医疗中心,这项技术要优于开胸手术。

我们目前已引进了该技术,且常用于治疗复杂B型夹层。

另外对于主动脉夹层我们最先需要定义的是,其急性、亚急性、慢性之间的差异,同时需要判断病者的夹层,是简单性的夹层,还是复杂性的夹层,这些相关的数据对于治疗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2 关于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对于治疗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的结果(1)关于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的简单介绍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 AR)是一种新型的、微创的血管腔内手术的方法,其方法主要是通过股动脉的切口,将覆膜支架经输送器送到胸主动脉的病变部位,可以做到保护病变血管,然后修复主动脉病变,从而避免了进行开刀手术治疗的方式,所以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相对于一般的开刀手术治疗方法要更加安全。

同时,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 AR)与传统开放性手术相比较而言,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 AR)的围手术期死亡率和致残率较低,住院时间短,但两者中期疗效相似。

主动脉夹层的治疗研究进展

主动脉夹层的治疗研究进展

主动脉夹层的治疗研究进展1. 引言1.1 概述主动脉夹层是一种严重危及生命的疾病,常见于40-60岁的中年人群,以男性居多。

该病病程急骤、危害巨大,病死率高,因此早期诊断和治疗尤为重要。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主动脉夹层的治疗手段也在不断完善与创新。

针对不同类型的主动脉夹层,医生们针对病情和患者个体情况,制定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本文将系统地总结主动脉夹层的治疗方法,探讨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介入治疗以及其他新治疗方法在主动脉夹层治疗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旨在为临床医生和研究人员提供参考,推动主动脉夹层治疗的进步与创新。

1.2 研究背景主动脉夹层是一种严重的动脉疾病,常常危及患者的生命。

该病病因复杂,发病急骤,病情危重,治疗难度大。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主动脉夹层的治疗方法也在不断进步。

研究背景指出,过去传统的手术治疗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手术风险高、创伤大、恢复周期长,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研究人员开始探讨药物治疗、介入治疗以及其他新的治疗方法,试图找到更加有效和安全的治疗方案,以提高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本文将对主动脉夹层的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促进主动脉夹层的治疗水平不断提升。

2. 正文2.1 治疗方法治疗方法是主动脉夹层治疗的重要环节,其选择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康复和生存。

目前,主动脉夹层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介入治疗和其他新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是主动脉夹层治疗的首要手段,通过药物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和心率,减轻主动脉的压力,从而降低夹层继续膨出和扩展的风险。

常用的药物包括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ACE抑制剂等,这些药物可以有效降低主动脉的血压,减少血管内的剪切力,有利于夹层的愈合。

手术治疗是目前治疗主动脉夹层的主要方法之一,主要包括开胸手术和经皮主动脉瓣膜置换手术。

开胸手术的优点是能够全面检查主动脉的情况,彻底解决夹层的问题,但手术创伤大,恢复时间长。

DeBakeyⅠ型主动脉夹层的诊疗现状

DeBakeyⅠ型主动脉夹层的诊疗现状

DeBakeyⅠ型主动脉夹层的诊疗现状DeBakeyⅠ型主动脉夹层是一种常见的主动脉疾病,通常是由于主动脉内膜的撕裂导致的血液进入主动脉壁的层间间隙引起的。

临床上,DeBakeyⅠ型主动脉夹层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给患者的生命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

诊断和治疗DeBakeyⅠ型主动脉夹层的现状及趋势成为了医学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一、诊断现状1. 临床表现DeBakeyⅠ型主动脉夹层起病急骤,患者常常出现剧烈的胸痛以及背部疼痛、呼吸困难等症状。

部分患者还会出现高血压或低血压等征象。

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应当及时就医进行必要的检查以明确诊断。

2. 影像学检查主动脉造影是目前确诊DeBakeyⅠ型主动脉夹层最常用的方法。

该检查可以直接观察到主动脉内膜的情况,对于诊断和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有很大帮助。

CTA和MRI等影像学检查也可以提供辅助诊断的信息。

3. 诊断标准针对DeBakeyⅠ型主动脉夹层的诊断标准,目前尚无统一的规范。

但一般来说,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影像学检查的结果,结合专家的临床经验,可以初步确定诊断。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此类疾病,早期的诊断非常重要,因为及时治疗可以有效降低病死率。

二、治疗现状1. 保守治疗对于部分DeBakeyⅠ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尤其是在病情较轻的早期阶段,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来控制患者的症状,包括镇痛、降压等治疗。

由于血管内膜的撕裂会导致血液进入主动脉壁的层间间隙,因此保守治疗并不能解决病根,一旦血管内膜继续剥离,情况将变得非常危急。

2. 外科手术目前,外科手术治疗是DeBakeyⅠ型主动脉夹层的首选治疗方法。

传统的手术方式是采用开胸手术,对主动脉病变部位进行切除和修复。

这种手术方式能够直接观察到病变部位,进行精确的处理。

开胸手术创伤大,术后恢复较慢,患者的心肺功能容易受到影响。

3. 血管内介入治疗三、展望与趋势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DeBakeyⅠ型主动脉夹层的诊疗现状也将发生一系列变化。

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后远端主动脉负性重构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后远端主动脉负性重构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DOI:10.3969/j.issn.1007-5062.2021.06.017•临床论著•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后远端主动脉负性重构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陈洁林耀望陈瑞绵江丽嫚罗影平罗伟香[摘要]目的:研究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后远端主动脉负性重构的危险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9年2月,于我院实施腔内修复术治疗的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150例进行研究。

将其按照术后远端主动脉负性重构与否分成负性重构组32例与非负性重构组118例。

比较两组基线资料(主要内容包括年龄、性别、高血压、心律失常、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马方综合症、动脉粥样硬化、假腔持续通畅)以及主动脉形态学变化情况,并作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

结果:负性重构组患者的解剖长度、假腔长度以及胸降主动脉区破口多人数占比显著高于非负性重构组,而假腔静脉血栓形成长度、最小平面的T/F以及肾下腹主动脉区破口发生多人数占比显著低于非负性重构组(均P<0.05)。

负性重构组马方综合症、假腔持续通畅发生率均显著高于非负性重构组(均P<0.05)。

以术后远端主动脉负性重构为因变量,马方综合征、假腔持续通畅、解剖长度、假腔静脉血栓形成长度、假腔长度、最小平面的T/F、肾下腹主动脉区破口、胸降主动脉区破口为自变量。

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得:马方综合症、假腔持续通畅、胸降主动脉区破口多均是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后远端主动脉负性重构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肾下腹主动脉区破口多是保护性因素。

结论:马方综合症、假腔持续通畅、胸降主动脉区破口多以及肾下腹主动脉区破口多均是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后远端主动脉负性重构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远端主动脉负性重构;Logistic回归分析[中图分类号]R5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5062(2021)06-600-04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of distal aortic negative remodeling after acute Stanford type B aortic dissec­tion CHEN Jie,LIN Yaowang,CHEN Ruimian,JIANG Lijiu,LUO Yingping,LUO Weixiang Department ofCardiology,Shenzhen People's Hospital,Shenzhen518000,China[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risk factors of distal aortic negative remodeling after acute Stanfordtype B aortic dissection.Methods: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performed on150patients with acute Stanfordtype B aortic dissection who underwent endovascular repair in our hospital from May2012to February2019.The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32patients in the negative remodeling group and118patients in the non-negative re­modeling group according to whether the distal aortic remodeling was negative or not.Baseline data(includingage,sex,hypertension,arrhythmia,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diabetes mellitus,marfan's syn-drome,atherosclerosis,and pseudoluminal continuous patency)and aortic morphological changes were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and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was performed.Results:In the negative re­modeling group,the anatomical length,the length of the false cavity and the proportion of the patients with mul­tiple rupture in the descending thoracic aorta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non-negative remodeling group,while the proportion of the patients with multiple rupture in the lower renal aorta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基金项目:深圳市卫生计生系统科研项目(SZFZ2017029)作者单位:518000深圳市人民医院心内科通信作者:罗伟香,硕士,主任医师,研究方向:心血管。

主动夹层介入治疗

主动夹层介入治疗

主动脉夹层概述
定义
主动脉夹层是指主动脉腔内的血液从主动脉 内膜撕裂口进入主动脉中膜,并沿主动脉长 轴方向扩展,形成主动脉壁的真假两腔分离 状态。
分类
临床表现
突发剧烈胸痛、休克和压迫症状等。
根据夹层起始部位和扩展范围,主动 脉夹层可分为Stanford A型和B型。
介入治疗发展历程
早期探索
20世纪80年代,随着影像技术和 介入器材的发展,介入治疗开始
生活质量改善情况
01
02
03
04
生理功能改善
评估患者治疗后生理功能的恢 复情况,如肢体活动能力、心
肺功能等。
心理状态提升
关注患者治疗后的心理状态变 化,如焦虑、抑郁等情绪的改
善情况。
社会功能恢复
评估患者治疗后社会功能的恢 复情况,如工作能力、社交能
力等。
总体生存质量提高
综合评估患者治疗后的生存质 量改善情况,包括生理、心理 和社会功能等各方面的提升。
注意事项
保持患者情绪稳定,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波动; 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诱发夹层破裂。
麻醉与镇痛方案选择
麻醉方式
01
根据患者病情和手术需要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如全身麻醉、
局部麻醉等。
镇痛药物选择
02
遵循安全、有效、副作用小的原则,选择适当的镇痛药物,如
非甾体类抗炎药、阿片类药物等。
镇痛方案调整
应用于主动脉夹层。
技术成熟
90年代后期至21世纪初,随着操 作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完善,介入 治疗逐渐成为主动脉夹层的主要
治疗手段之一。
最新进展
近年来,随着新型介入器材和技 术的不断涌现,如覆膜支架、生 物可降解支架等,为主动脉夹层 介入治疗提供了更多选择和更好

腔内修复术治疗复杂型Stanford B型急性主动脉夹层疗效分析

腔内修复术治疗复杂型Stanford B型急性主动脉夹层疗效分析

En d o v a s c u l a r r e p a i r o f c o mp l i c a t e d S t a n f o r d B a c u t e a o r t i c d i s s e c t i o n
H E R u i . x i a , WA N G Y a , WA N G X i a o . z e n g , Z H O U T i e — n a n , L I U Y a n - j i e , J I N G Q u a n - m i n (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C a r d i o l o g y , T h e G e n e r a l H s— a p i t a l o f S h e n y a n g Mi l i t a r y C o m ma n d , S h e n y a n g 1 1 0 0 1 6, C h i n a ) A b s t r a c t :O b j e c t i v e T o e v a l u a t e t h e s e c u i r t y a n d e f e c t o f e n d o v a s c u l a r r e p a i r ( E V AR )o f c o m p l i c a t e d S t a fo n r d B a c u t e a o r t i c d i s — s e c t i o n ( A A D ) . Me t h o d s A r e t r o s p e c t i v e s t u d y w a s p e r f o r me d o n 9 9 c a s e s o f A A D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c o mp l i c a t e d S t a fo n r d B w h o w e r e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摘要: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是一种复杂、相对常见、危害性大的疾病。

解剖上常表现为降主动脉壁部分撕裂后形成假腔甚至破裂。

早期,复杂的B型主动脉夹层采用开放手术治疗或积极的药物治疗,手术早期死亡率高,药物治疗容易出现夹层动脉瘤。

1999年Nienaber和Dake提出腔内治疗B型急性主动脉夹层。

此后,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成为主动脉夹层治疗的首选方法。

本文主要回顾主动脉夹层的进展及并发症。

关键词: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并发症1、背景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是一种复杂、相对常见、危害性大的疾病。

解剖上常表现高血压引起主动脉内膜及中膜撕裂,形成真腔和假腔并存,影响主动脉的弹性和灵活性[1]。

Olsson等的研究报道的1987~2002年的14000多例尸检报告中,22%的胸主动脉瘤和夹层病人死于就诊前,表明急性期及时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性[2]。

Hirst等报道主动脉夹层死亡每小时增加1%,80%的患者可能在前两周已经死亡[3]。

早期,复杂的B型主动脉夹层采用开放手术治疗或积极的药物治疗,手术早期死亡率高,药物治疗容易出现夹层动脉瘤。

尽早治疗能提高长期生存率[4]。

1802年, Maunoir提出“主动脉夹层”。

1954年, DeBakey和他的助手完成第一例手术切除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5]。

1999年, Nienaber等和Dake等同时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报道血管内支架修复治疗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的早期临床经验[6,7],确立了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horacic Endovascular Repair, TEVAR)的地位。

2、临床表现及诊断B型主动脉夹层未经治疗死亡率高达80%,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8,9]。

国际认可的急性主动脉夹层的典型临床表现是突然发作且超过病人以前经历的剧烈疼痛。

症状、病史和体格检查并不是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的敏感依据,需要进一步完善检查如心电图、胸片、血生化和主动脉CT血管成像(CTA),以明确诊断和及时治疗稳定病情。

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假腔部分血栓化研究进展

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假腔部分血栓化研究进展

国际夕卜科学杂志2020年12月第47卷第12期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rgery,December2020,Vol.47,No.12•793・专家论坛•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假腔部分血栓化研究进展慈红波戈小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血管外科,乌鲁木齐830001通信作者:戈小虎,Email:gexiaohu_xj@专家简介:戈小虎,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现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血管外科主任,国务院特殊津t贴专家、国家卫生计生委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担任中国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医师分会副会长兼血管创伤学组组长、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血管外科学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灾难医学分会委员、新疆医学会普外科学专业委f员会主任委员兼血管外科学组组长。

荣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省部级科研课题;8项,发表核心期刊及SCI论文60余篇,参与编写专著4部。

~-+---4-~-+-“+--♦---亠--“-+---*>-4-~-4--“+--4-“-4-**--4--亠-+--“【摘要】近20年来,临床数据证实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是治疗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最佳治疗方法。

学者们一直在不断寻找Stanford B型急性主动脉夹层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假腔部分血栓化使得主动脉直径增加,主动脉破裂风险增加。

假腔部分血栓化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病死率高,是患者院外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

假腔部分血栓化的患者应被定义为复杂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需要严格随访,早期干预。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假腔;血栓形成;早期干预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060096)DOI:10.3760/l15396-20201120-00364Research progress on partial thrombosis of false lumen in acute Stanford B aortic dissectionCi Hongbo,Ge XiaohuDepartment of Vascular Surgery,People's Hospital of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Urumqi830001,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Ge Xiaohu,Email:gexiaohu_xj@[Abstract]Rapidly accumulating data over the past20years have confirmed that thoracic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 is the optimal therapy for the treatment of acute Stanford type B aortic dissection.Experts have been looking for risk factors for poor prognosis of Stanford type B acute aortic dissection.Partialfalse lumen thrombosis have also been suggested to be associated with an increased rate of aortic growth andrisk of aortic rupture.Mortality is high from the hospital among patients with partial thrombosis of the falselumen in Stanford type B acute aortic dissection.Partial thrombosis of the false lumen is a significantindependent predictor of post discharge mortality in these patients.Patients with false lumen partialthrombosis should be defined as a complicated Stanford type B aortic dissection and require more intensivefollow-up and early intervention.[Key words]Aortic dissection;False lumen;Thrombosis;Early interventionFund program: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82060096)DOI:10.3760/l15396-20201120-00364•794•国际夕卜科学杂忑2020年 12月第47卷第12期Inlernalional Joumal()f Surgery,December2020,Vol.47,No.12主动脉夹层是指主动脉腔内血流从动脉内膜撕裂处进入主动脉中膜,使中膜分离,并沿主动脉长轴扩展,从而造成主动脉真假腔的病理改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方数据

堂国煎丕苤壹!Q!垒生!旦箜12鲞箜!塑(!望箜!§!塑29!i!塑!鱼i堡!!生!!』!!婴!!:』!!!!盟!!!!垒!y!!:!!盟!:!(!型!!堕!:!!1 2
2腔内修复术在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中的应用 由于B型主动脉夹层行降主动脉置换外科手术有很高的死亡率(30天死亡率超过25%)[1“,在严重的主 动脉患者使用内科保守治疗预后不佳,在1999年胸主动脉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被成功报道以来得到广泛应用。 一项meta分析【1剀报道了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的成功率为(98.2±O.5)%,并发症发生率为(11.1±1.4)%, 其中神经系统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9±0.7)%,截瘫的发生率较低(0.8±0.4)%。 腔内修复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明显低于外科手术。根据国际急性主动脉夹层登记注册研究,相对 于外科手术,腔内修复术患者有更好的临床预后【14]。腔内修复术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较外科手术治疗 低(20.8%vs 40.o%,P=0.04),住院期间死亡率较外科手术低(33.9%vS 10.6%,P=0.002 o一项包含了1 951例
脉相关死亡率(喊vs 16.9%,P=0.0005)以及主动脉进展率(4.1%VS 28.1%,P=O.004)显著下降。研究发现,接受
腔内修复术的患者在第2-5年获益与其更高的假腔血栓化有关。正在进行的ABSORB研究结果在未来可能给 我们带来更多关于急性主动脉夹层内科保守治疗与腔内修复活疗对比的资料【1“。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的 时机、覆膜支架覆盖的范围以及支架设计改进减少支架夹层逆撕等问题有待未来进一步研究和解决。 主动脉病变常常可累及分支血管,为了使得覆膜支架覆盖病变主动脉的同时保留重要的血管分支,近年来, “开窗分支支架技术”(矗enestrated and side~branched inodular endogra丘)、“烟囱支架技术”(chimney辨抵)及“三文治 技术”(sandwichtechnique)开始在主动脉瘤的腔内修复术中应用,在一些主动脉夹层患者中也开始尝试使用。 “开窗分支支架技术”是根据患者血管情况在对应于分支血管开口的主动脉覆膜支架上进行开窗的定制支 架,并在主动脉覆膜支架释放后在开窗处到分支血管置入覆膜支架【1川。该技术的优势在于更完整地对分支血 流进行保护。但该支架定制一般需要6~8周,尚未被允许在我国上市使用。“烟囱支架技术”主要应用在近端 锚定区不足的主动脉夹层患者中,通过在主动脉覆膜支架近端的外缘置入支架,建立从主动脉覆膜支架近端到 分支血管的通道,从而保存分支血流并获得更充分的近端锚定区1191。“三文治技术”在两个重叠的主动脉覆膜 支架之间置入到达分支血管的覆膜支架从而保留了支架中段的分支血管血流。“三文治技术”目前多被用于需 要在胸腹主动脉都需要置入覆膜支架的患者,对腹腔动脉分支血管血流进行保护【2”】。 综上,腔内修复术是急性主动脉夹层的一种相对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方法,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器械 设计有待进一步改进,相关临床研究有待更深入的开展。
cases a
nationwide
frmn 1987
to
2002.Circulation,2006,1 14:261 1-2618.
[2]
Clouse
WD,Hallett jw Jr.Schaff HV,et a1.Acute aortic dissection:population—based incidence compared with degenerative aortic aneurysm rupture.Mayo
Clio Proc.2004.79:176一l 80. Coady MA,Rizzo JA,Goldstein LJ,et a1.Natural history,pathogenesis,and etiology of thoracic aortic aneurysms and dissections.CardJol Clin,1999,17:615—635. 【4]Hagan PG,Nienaber CA,Isselbacher EM,et a1.The International Registry of Acute Aortic Dissection(IRAD):new insights into an old disease.JAMA,2000,
型主动脉夹层)个案报道中尝试使用;其与外科升主动脉置换联合进行的杂交手术在适宜的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中应用获得了 较理想的临床效果:在急性Stnnf'ordB型主动脉夹层(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治疗中,腔内修复术有望成为替代外科血管置换术 的治疗方式,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在内科治疗基础上行腔内修复术可能优于单纯内科保守治疗,但有待更进一步临床研究证实。 关键词急性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
首例使用专为升主动脉设计的Zenith覆膜支架的A型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l。美国COOK公司开发了新一代 只有16
Fr外径的覆膜支架,使得经左锁骨下动脉路径成为可能,减少了入路到病变距离,从而提高支架释放的
准确性。目前,在A型主动脉夹层使用完全的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仍需进一步的器械开发和经验累积。
作者单位:510080广东省广州市,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心内科
[8]
Ihnken K,Sze D,Dake MD,et a1.Successful
treatment
of

Stanford type A dissection by
percutaneous
placement of
surgery.Ann Cardiothorac Surg,2013,2:581—591.
th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the frozen elephant trunk technique in aortic arch
[7]
Can P,De Rango P,Czerny M,et a1.Systematic review of clinical outcomes in hybrid procedures for aortic arch dissections and other arch diseases.J Thorac Cardiovasc Surg,2012,144:1286-1300,1300.e1-2.
急性主动脉夹层是威胁患者生命的一种急危重症。近年来资料显示其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其年发病率超
过3(】/1()()万人p J。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急性的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将近一半在3 天内死亡,2周死亡率可高达80%"J;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死亡率虽然较A型主动脉
作者简介:陈纪青主任医师博上博上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冠心病I临床研究Emaila・hen-jiyan@163.(-|ora通讯作者:陈纪言
中图分类号:R541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0—3614(2014)0l一0001—03 doi:10.3969/j.issn.1000—3614.2014.01.001
该术式是外科在夹层近端通过人造血管搭桥建立升主动脉到弓上分支血管的血流后,进行从升主动脉到降主动脉进
行覆膜支架置入:该“杂交手术”方式使得手术难度大大降低,有较高的手术成功率,但是其目前一般仅用于升主
动脉假腔没有严重受压,真假腔关系不是特别复杂,升主动脉近端有足够长的正常段的患者”】。 2004年,首例完全应用主动脉覆膜支架的腔内修复术治疗A型主动脉夹层的病例被报道”I。在升主动脉 进行完全腔内修复的主要挑战在于一J:①覆膜支架的近端可能影响主动脉瓣及冠状动脉血流,远端可能影响无 名动脉供血;②升主动脉末端存在较大的弯曲,并且其真假腔关系往往较B型主动脉夹层更复杂;⑧升主动脉 的血流冲击力更大,影响了覆膜支架的准确释放和锚定;④由于手术路径跨过了近270。的主动脉弓,手术操 控性受到了影响。与导管主动脉瓣膜置入相似,行升主动脉覆膜支架置入增加患者中风的风险。其他额外风险 包括可能引起近端逆撕,影响冠状动脉血流,输送系统可能引起心脏的损伤。目前A型主动脉腔内修复的应 用主要为一些个案报道。我国学者””J在2()11年报道了1()例该技术使用经验,中风发生率将近2()%的和30天 死亡率为1(%,、此前的升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应用的覆膜支架都是超说明书(off-label)——903.
[5]
Criado FJ.Aortic dissection:a 250~year perspective Tex Heart lnst J,201 1,38:694—700.
on
[6】Tian DH,Wan B,Di Eusanio M,et a1.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破裂的风险、该治疗方式的应用一定程度上使得患者减少或避免了外科主动脉置换的手术风险【I J。 1腔内修复术在Stanford A型主动夹层的应用
外科手术目前仍是治疗A型主动脉夹层的标准治疗方式。然而尽管手术技术及术后监护治疗取得了很大进步, 仍有高达3(%的住院期间死亡率:由于外科手术同时处理夹层累及的升主动脉、主动脉弓到降主动脉是一项复杂 和富有挑战的任务,有很高的围术期死亡率。进行升主动脉置换及弓上血管重建后,在术中置入“象鼻支架”到主 动脉弓降部是目前处理A型主动脉夹层广泛应用的术式|f”。当A型主动脉夹层在降主动脉存在破口或真腔严重受 压时,一些中心在升主动脉置换后在降主动脉进行覆膜支架的腔内修复,覆膜支架的近端锚定在所置换的人工血管 或“象鼻支架”内,避免了更广泛的外科血管置换范围。目前一种所谓“去分支技术”的术式在一些中心开展使用}7I。
生目遁坯銎查!!!!笙!旦笙!!鲞笙!塑!:垫筮!!!塑!£丛!!翌£堕!!生业』业!!!!!』!!!!翌!!!!!!∑!!:!!堕!:!!!!堡!!盥!:!!1 2

急性主动脉夹层的腔内修复术治疗现状与展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