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比例分配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按比例分配》教学方案

《按比例分配》教学方案

《按比例分配》教学方案**按比例分配** 教学方案1. 简介该教学方案旨在教授学生如何进行按比例分配的计算。

通过研究本方案,学生将能够理解并应用按比例分配的概念,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分配问题。

2. 教学目标- 了解按比例分配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掌握按比例分配的具体计算方法;- 能够运用按比例分配解决实际问题。

3. 教学内容3.1 基本概念- 介绍按比例分配的定义和背景;- 解释何时需要使用按比例分配;- 举例说明按比例分配的应用场景。

3.2 计算方法- 讲解按比例分配的计算步骤;- 提供例题进行练和巩固。

3.3 实际问题解决- 引导学生应用按比例分配解决实际问题;- 提供真实场景案例,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和解决。

4. 教学方法- 授课讲解:通过讲解理论和示范计算方法,确保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练演算:提供足够的练材料,让学生熟练掌握按比例分配的计算方法;- 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解决实际问题,促进思维和交流。

5. 教学评估- 平时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答题情况;- 作业成绩:布置相关练和作业,评估学生对按比例分配的掌握程度;- 综合考试:设置考试题目,考察学生在实际问题解决中运用按比例分配的能力。

6. 教学资源- 教科书:提供相关教材及参考书籍;- 计算工具:计算器、电脑等辅助工具。

7. 教学时间安排本教学方案预计需要4个学时完成。

- 第1学时:介绍按比例分配的基本概念;- 第2学时:讲解按比例分配的计算方法;- 第3学时:练演算和小组讨论;- 第4学时:复和教学评估。

8. 课堂互动方式- 手写演示:通过板书或投影演示按比例分配的步骤和计算过程;- 学生练:提供练题目,学生独立完成并进行讲解交流;- 小组讨论:指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实际问题的分组讨论和解决。

9. 结束语本教学方案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按比例分配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于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解决。

通过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和练习,相信学生能够轻松应对按比例分配相关的挑战。

六年级科学上册按比例分配教学设计

六年级科学上册按比例分配教学设计

六年级科学上册按比例分配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比例的含义与实际应用;
2. 掌握比例分配的方法和应用;
3. 通过实例操作,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1. 比例分配方法的掌握;
2. 实际问题的解决。

三、教学难点
实际问题与比例分配方法的结合练。

四、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通过实际物品进行比例的讲解,并与日常生活联系进行实际应用展示。

2.讲解(10分钟)
1. 讲解比例分配的方法;
2. 展示实例演示如何进行比例分配。

3.分组练(25分钟)
1. 分组进行实例比例分配练;
2. 分享不同分配结果,讨论分配方案的优劣。

4.展示(10分钟)
各小组代表展示自己的分配方案,与其他小组进行讨论。

5.课堂小结(5分钟)
讲解总结比例分配方法与实际应用,并进行小结。

五、教学评价方法
观察学生在比例分配练中的操作是否熟练,是否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六、教学反思
在今后的教学设计中需要更好的结合实例与实际生活,更加生动有趣的进行教学。

按比例分配教学设计(5篇范例)

按比例分配教学设计(5篇范例)

按比例分配教学设计(5篇范例)第一篇:按比例分配教学设计课题:按比例分配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五年级上册第84页的内容课程目标:在实际情景中理解按比例分配的含义,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学习目标:1、结合具体情景,使学生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征及解题方法。

2、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探索按比例分配问题的特征及解决方法。

3、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征及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 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实际应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评价任务设计:1、活动一唤起学生对旧知的回忆,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和过渡。

2、通过活动二的小组合作、尝试解答、讨论交流等探究活动,达成学习目标1、2、3.3、通过基本练习和活动三的练习1检测目标一的达成情况,变式练习和练习2、3检测目标三的达成情况。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填空已知六五年级1班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3:2。

(1)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2)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3)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4)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2、口答应用题五年级(1)班和二年级(1)班共同承担了面积为100平方米的卫生区保洁任务,平均每个班的保洁区是多少平方米?口答:100÷2=50(平方米)提问:这是一道分配问题,分谁?(100平方米)怎么分?(平均分)五年级学生和二年级学生承担同样多的卫生区保洁任务,合理吗?这样分还是平均分吗?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分配问题都不是平均分配,那么,你们想知道还可以按照什么分配吗?今天我们继续研究分配问题。

(板书:分配)二、探究新知1、把复习题2增加条件“如果按3 :2分配,两个班的保洁区各是多少平方米?”2、提问:分谁?(100平方米)怎么分?(按3 :2分)求的是什么?(求二年级1班的保洁区是多少平方米?五年级1班的保洁区是多少平方米?)3、思考:由“如果按3 :2分配”这句话你可以联想到什么?(1)六年级的保洁区面积是二年级的3/2倍(2)二年级的保洁区面积是六年级的2/3(3)六年级的保洁区面积占总面积的3/5(4)二年级的保洁区面积占总面积的2/5 … … 小组汇报结果4、尝试解答:用你学过的知识解答这道题,并说一说怎么想的?方法一、3+2=5 100÷5=20(平方米)20×3=60(平方米)20×2=40(平方米)方法二、3+2=5 100× 3/5=60(平方米)100× 2/5=40(平方米)方法三、100÷(1+2/3)=60(平方米)60× 2/3=40(平方米)或100-60=40(平方米)方法四、100÷(1+3/2)=40(平方米)40× 3/2=60(平方米)或100-40=60(平方米)5、比较思路:这几种方法中,你认为哪种方法好?为什么?(第二种,思路简捷,计算简便)说说第二种方法的思路?①求出总份数②各部分数占总份数的几分之几?③按照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方法解答。

关于按比例分配的数学教案设计

关于按比例分配的数学教案设计

关于按比例分配的数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概念和意义。

2. 培养学生运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归纳总结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按比例分配的定义及公式。

2. 按比例分配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概念,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

2. 教学难点: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按比例分配问题,灵活运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利用实例讲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3. 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

4. 进行适量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按比例分配。

2. 讲解概念:介绍按比例分配的定义及公式。

3. 例题解析:分析实际问题,展示解题步骤。

4. 小组讨论: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总结提升:归纳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6. 课后作业:布置适量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练习完成情况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价: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意识、交流能力等。

七、教学资源1. 教学PPT:制作精美的PPT,辅助讲解,直观展示按比例分配的过程。

2. 实例材料:收集与生活相关的实例,用于引导学生思考和练习。

3. 练习题库:准备一定数量的练习题,供学生在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按比例分配的概念及公式,讲解例题。

2. 第二课时:学生自主练习,小组讨论,教师辅导。

3. 第三课时:总结提升,布置课后作业。

九、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反思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确保学生掌握重点知识。

按比分配教学设计(通用9篇)

按比分配教学设计(通用9篇)

按比分配教学设计(通用9篇)按比分配教学设计(通用9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按比分配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按比分配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征以及解题方法,能正确解答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3、情感目标:让学生感悟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理解按比分的意义,学会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按比分配的问题。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一)抢答:1. 将10克糖放入90克水中,糖和水的比是多少?糖占水的几分之几?水是糖的几倍?糖是糖水的几分之几?水是糖水的几分之几?2. 小刚家养的鸡、鸭、鹅的只数比是7∶2∶1,那么鸡的只数占三种家禽总数的()(),鸭的只数占三种家禽总数的()(),鹅的只数占三种家禽总数的()()。

3. 根据“四二班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1∶2”这个信息,你能想到什么?(二)口头列式计算:1. 果园有100棵苹果树,梨树的棵数是苹果树的53,梨树有多少棵?2. 学校操场共有400平方米,由一年级和六年级的同学打扫,平均每个年级打扫多少平方米?导入:这是一道什么应用题?(平均分)你认为这样分配任务合适吗,为什么?你认为应该怎样分配任务?二、新课教学(一)改编复习题,分析题意。

根据学生的回答,给上题补充一个条件,改编成一道按比分的应用题:学校操场共有400平方米,按1∶4的比分配给一年级和六年级的同学打扫,两个年级各打扫多少平方米?“按1∶4的比分配给一年级和六年级的同学打扫”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根据这句话我们可以想到什么?多请几个学生说一说。

(二)学生试做。

再请学生自己试着做一做。

《按比例分配》教学设计

《按比例分配》教学设计

《按比例分配》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按比例分配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教材为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材第三册第九单元《比例》第一小节《按比例分配》。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学生理解什么是按比例分配,能够灵活运用比例来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什么是按比例分配,掌握按比例分配的基本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方法: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示范、小组合作学习等,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教学过程及时间安排:Step 1:导入(5分钟)1.师生互动:教师出示两个水果盘,一个放有5颗橙子,一个放有10颗苹果,问学生:怎样才能使两个盘子中的水果的量相等?2.学生思考回答:学生认为将橙子和苹果按比例分配即可。

Step 2:学习比例分配的概念(15分钟)1.教师讲解:教师给出比例分配的定义,即按照一定的比例将数量或资源进行合理分配。

2.学生思考:学生思考教师给出的例子,并讨论如何按照一定的比例分配。

Step 3:按比例分配的基本方法(20分钟)1.教师示范:教师给出一个具体例子,如将30个相同的铅笔按照1:2的比例分配给两个人,教师通过板书的方式展示实际操作的步骤。

2.学生合作:学生分成小组,自行编写一组题目,并互相分配完成。

3.小组交流: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答案,讨论是否正确,如有错误及时纠正。

Step 4:复习巩固(10分钟)1.小组展示: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代表,展示自己编写的题目与答案,并向全班解释自己的思路。

2.教师点评:教师对每个小组的展示进行点评,提出建议和改进意见。

Step 5:实际问题的应用(15分钟)1.教师示范:教师出示一个实际问题,如将100个糖果以1:3的比例分配给4个孩子,教师通过板书的方式展示实际操作的步骤。

2.学生独立思考:学生自行解决实际问题,然后将解决步骤写在纸上。

3.学生交流: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答案和思路,讨论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和策略。

《简单按比例分配》小学数学教案

《简单按比例分配》小学数学教案

《简单按比例分配》小学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概念,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和步骤。

2. 培养学生运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和步骤。

2. 教学难点:理解按比例分配的实际意义,运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 教具:课件、黑板、粉笔、练习题。

2. 学具:作业本、彩笔、剪刀、胶水。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观察并思考:为什么要把总数按照一定的比例分配呢?引入本课《简单按比例分配》。

2. 探究新知(1)讲解按比例分配的概念。

(2)演示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和步骤。

(3)让学生举例说明按比例分配的应用。

3. 课堂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习效果。

4.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和步骤。

五、课后作业1. 请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 布置一些有关按比例分配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 鼓励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共同探讨更多按比例分配的应用场景。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和步骤。

2. 利用生活实例,让学生感知按比例分配的实际意义。

3. 设计丰富多样的练习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 鼓励学生互相讨论、合作学习,共同解决问题。

七、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按比例分配的掌握程度。

2.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能力和合作意识。

3. 搜集学生解决问题的实际案例,评价学生运用比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八、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按比例分配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分配遗产、分配奖品等。

2. 介绍比例知识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如物理学中的速度、路程和时间的关系。

3. 引导学生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如调查家庭支出、统计班级成绩等。

九、教学反思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学生对按比例分配的掌握程度如何。

按比例分配教学设计

按比例分配教学设计

按比例分配教学设计(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演讲稿、合同范本、心得体会、条据文书、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speech drafts, contract templates, personal experiences, policy document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按比例分配教学设计按比例分配教学设计(精选3篇)按比例分配教学设计篇1教学内容:浙江省省编义务教材十二册p,96;例3、例4教学目标:(1)联系实际,使学生感知按比例分配的实际意义,初步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

《按比例分配》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按比例分配》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按比例分配》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的特征和解题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解答。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征和解答方法。

教学过程:一、认识“按比例分配”。

1、把若干本本子奖给在学校运动会上得第一名的同学,该怎么奖?2、讨论后得到“平均分”。

3、把若干本本子奖给在学校运动会上得第二名、第三名的同学,该怎么奖?4、为什么?5、这还是平均分吗?6、那可以叫什么呢?也就是按几比几来分?7、那平均分就是按几比几来分?8、像这样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例来进行分配,这种分配方法叫做按比例分配。

9、学生举例。

二、解决实际问题。

1、生活中的确有很多这样的例子,需要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例来进行分配。

2、例如:学校运动会上给四、五年级布置做500面小红旗的任务,你认为怎样分配比较合理?3、出示四、五年级的人数:五年级120人,六年级130人。

现在你认为该怎样分配比较合理?(1)按12:13进行分配。

(2)分小组讨论列式解答。

(3)反馈各种不同的解题方法。

4、试一试:如果五年级有三个班,分别有32、40、48人,该怎样分配?三、拓展延伸:学校的操场是一个长比宽为3:2的长方形,如果将这500面小红旗插在操场的四周,每条边上插多少面比较合理?四、看书。

五、课堂小结二、教学反思按比例分配是十二册教材中比例应用题的内容,与前面学的比的知识密切相关,倒与正反比例知识没有太多的联系。

教材用蔬菜种植面积和混凝土的配置作为例题,学生缺乏这一方面的生活经验,因此在教学这一部分的内容时,重组了教材:采用学校开运动会进行颁奖和做小红旗等情境让学生感受到身边的分配,学有所得,学有所用。

一、情境引入,切入课题:好的课题导入能引起学生的知识冲突,打破学生的心理平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和求知欲,能引人入胜,辉映全堂。

新课导入的艺术之一在于能把生活中的问题作为例题,使学生切实体会到学习数学知识的必要性,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

小学六年级按比例分配教学设计一等奖

小学六年级按比例分配教学设计一等奖

小学六年级按比例分配教学设计一等奖1、小学六年级按比例分配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按比例分配问题的意义。

2.使学生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结构及解答方法。

3.掌握解题关键:根据比算出总份数及各部分量占总数量的几分之几。

教学重点和难点1.理解按比例分配问题的意义。

2.掌握怎样根据比算出总份数及各部分量占总数量的几分之几的解题方法。

教学过程设计1.复习比的有关知识,为学习新知识做准备。

已知六年级1班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3∶4。

男生人数与全班人数的比是∶。

女生人数与全班人数的比是∶。

2.创设情境,提出课题。

(1)妈妈有10块糖,平均分给哥哥和弟弟。

每人可以得到几块糖?(每人可分到5块糖。

)提问:妈妈是怎样分的?(平均分)(2)如果妈妈分给弟弟6块,分给哥哥4块,弟弟和哥哥糖数的比是多少?(弟弟和哥哥糖数的比是3∶2。

)提问:这样分还是平均分吗?日常生活中,很多分配问题并不是平均分配,那么,你们想知道还可以按照什么分配吗?好,今天我们继续研究有关分配的问题。

2、小学六年级按比例分配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2.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征及解题方法.3.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征及解题方法.教学难点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实际应用.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一)填空已知六年级1班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3∶2.1.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2.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女生人数和男生人数的比是().3.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男生人数和全班人数的比是().4.全班人数是男生人数的(),全班人数和男生人数的比是().5.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女生人数和全班人数的比是().6.全班人数是女生人数的(),全班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二)口答应用题六年级(1)班和二年级(1)班共同承担了面积为100平方米的卫生区保洁任务,平均每个班的保洁区是多少平方米?1.学生口答:1002=50(平方米)2.教师提问这是一道分配问题,分谁?(100平方米)怎么分?(平均分)六年级学生和二年级学生承担同样多的卫生区保洁任务,合理吗?这样分还是平均分吗?3.谈话引入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分配问题都不是平均分配,那么,你们想知道还可以按照什么分配吗?今天我们继续研究分配问题.(板书:分配)二、讲授新课(一)把复习题2增加条件如果按3∶2分配,两个班的保洁区各是多少平方米?(二)教师提问1.分谁?(100平方米)2.怎么分?(按3∶2分)3.求的是什么?(两个班的保洁区各是多少平方米?)(三)思考:由如果按3∶2分配这句话你可以联想到什么?3、小学六年级按比例分配教学设计一等奖学情分析已学了比、求比值、化简比按比例分配等知识。

按比例分配》教学设计

按比例分配》教学设计

按比例分配》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第54页例2及相关练。

2.教学目标:a。

理解按比分配的实际意义。

b。

掌握按比分配的解题方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c。

通过实例研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研究和活动的乐趣。

3.教学重点:理解按比分配的意义,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

4.教学难点:自主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策略,能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5.教学准备:课件。

6.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出示女生与男生的人数比为5:7,让学生思考从中得到了哪些信息。

二、实例探究一)自主探索1.出示六(2)班共有48人,女生与男生的人数比为5:7,让学生独立尝试解决问题。

2.学生自主探究,与同桌交流。

3.学生上台汇报不同的解决方法。

4.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不同方法的优缺点。

5.小结:介绍不同的解决方法,包括根据比的意义和根据比与分数的关系解决问题。

二)揭示课题师:今天我们研究了按比分配的方法,它是将数量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分配。

我们通过例2的实践尝试,理解了浓缩液和稀释液的概念,并且学会了如何按比分配。

在基本练中,我们通过不同的分配方法,培养了学生快速计算的能力。

在发展提高中,我们增加了难度,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了按比分配的方法。

在实践中,我们需要注意看清楚比例中到底是哪两个量之间的比,以及先算什么。

通过不断的练和交流,我们可以更加熟练地掌握按比分配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老师展示了学生们的作业,询问他们使用了什么方法。

老师还要求其他同学介绍他们使用的方法。

老师展示了一个问题:学校要栽70棵树,分配给三个班级。

一班有46人,二班有44人,三班有50人。

请问每个班级应该栽多少棵树?老师引导学生们思考这个问题与其他问题的不同之处。

这个问题没有直接给出比例,因此需要先求出比例,然后再进行分配。

学生们独立尝试解答这个问题,并交流他们的算法。

老师总结了这两个问题的解答,指出在解答按比分配的问题时需要注意什么。

学生们需要认真审题,确定要对哪个数量进行分配,以及按照什么比例进行分配。

《按比例分配》(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按比例分配》(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按比例分配》(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概念,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按比例分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按比例分配的概念2. 按比例分配的方法3. 按比例分配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能够运用按比例分配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理解按比例分配的原理,灵活运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分配水果、分配糖果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公平地分配物品,从而引出按比例分配的概念。

2. 新课导入(1)讲解按比例分配的概念,让学生明确按比例分配的含义。

(2)通过例题,讲解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让学生掌握按比例分配的计算步骤。

(3)让学生举例说明按比例分配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运用按比例分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练习巩固(1)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按比例分配的方法。

(2)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讲解和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按比例分配的计算步骤。

4. 合作交流(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实际问题,运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进行解决。

(2)小组内讨论,总结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和步骤。

(3)小组代表汇报成果,分享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经验。

5.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回顾按比例分配的概念、方法和应用,总结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

五、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按比例分配的方法。

2. 结合生活实际,运用按比例分配解决一个问题,并记录下来。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按比例分配的原理,让学生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

2. 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运用按比例分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本节课结束后,教师要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了解,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以便对后续教学进行改进。

《按比例分配》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苏教版 (2)

《按比例分配》教学设计-2022-2023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苏教版 (2)

《按比例分配》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什么是比例,掌握比例的概念;2.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3.能够运用比例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1.能够独立思考,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2.能够合作、交流,共同完成小组任务;3.能够学会如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学习兴趣;2.能够体会在合作学习中感受团结、友爱、互助、拼搏的精神;3.培养学生关注公平、公正、同等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比例的概念;2.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3.学会应用比例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能够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2.能够在合作中协作学习,提高小组效能。

1. 导入鼓励学生分享比例的经验,例如:如果一斤大米卖5元钱,半斤大米应该卖多少钱?引导学生认识到这是一个比例问题,然后进一步介绍比例的概念与应用。

2. 学习任务将班级分为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食品进行比例分配。

小组分工安排为:组长、记录员、测量员等。

首先,给学生介绍比例分配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然后让学生尝试使用比例来为每个小组分配食品。

学生需要根据小组人数的不同来计算应分配给每位组员的食品量。

3. 合作探究在这一环节,学生需与同组成员合作,通过实际测量和计算的方式进行比例分配。

举例:学生选定面包为食材,测量分配前的面包重量,再确定每组成员的属于总体量占比,计算每个小组成员应分配的面包重量。

4. 呈现成果展示每个小组的成果,提出问题:是否分配合理?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解决?鼓励学生就分配合理性与公平性展开讨论。

5. 总结归纳在学生进行完上述任务后,总结分配中遇到的问题,对比例分配的各种应用进行总结和归纳,加深对比例分配方法的理解。

1. 教学方法评价通过小组合作与分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教师利用应用问题与学生进行互动、探究式教学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深化学生的掌握的知识。

六年级数学按比例分配教学设计

六年级数学按比例分配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一:比例与比例的性质教学目标:1.理解比例的概念及其性质;2.能够利用比例进行数量关系的计算;3.能够应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比例的定义、比例的性质、比例的计算方法等教学资料;2.学生准备:练习册、作业本。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知(10分钟)1.向学生介绍比例的概念,让学生思考什么是比例,举一些具体实例来说明比例的应用。

2.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比例的性质,比例的性质有哪些。

Step 2 比例的定义与计算(30分钟)1.向学生讲解比例的定义及其计算方法。

2.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比例的计算,并利用比例计算一些具体的数量关系。

Step 3 比例的性质(30分钟)1.向学生介绍比例的性质,包括比例的反比性、比例的可加性等。

2.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比例的性质,并进行一些练习。

Step 4 应用实际问题(30分钟)1.引导学生分析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利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2.给学生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解答。

Step 5 小结与反思(20分钟)1.对比例的概念、计算方法和性质进行小结,确保学生掌握了相应的知识。

2.与学生一起反思本节课的学习过程,让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和感想。

教学设计二:比例综合运用教学目标:1.理解比例的概念及其性质;2.能够利用比例进行数量关系的计算;3.能够灵活运用比例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比例的定义、比例的性质、比例的计算方法等教学资料;2.学生准备:练习册、作业本。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知(10分钟)1.向学生复习比例的概念及其性质;2.引导学生思考在生活中常见的比例问题。

Step 2 比例计算的练习(30分钟)1.给学生一些比例计算的练习题,让学生熟悉比例的计算方法;2.鼓励学生互相交流讨论,解决难题。

Step 3 比例的应用(30分钟)1.向学生介绍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商业比例、地图比例等;2.给学生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比例解决问题。

《按比例分配》教学设计2篇

《按比例分配》教学设计2篇

《按比例分配》教学设计2篇Teaching design of proportional distribution《按比例分配》教学设计2篇前言:小泰温馨提醒,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数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

本教案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小学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按比例分配》教学设计2、篇章2: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篇章1:《按比例分配》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征和基本解题方法。

2.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和良好的思维品质,以及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初步的合作意识,学会评价他人,欣赏他人。

教学重点: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基本解题方法教学流程:一、导入1、师:出示一张长方形纸,对折。

(仔细观察,请说出一个比)提问:仔细观察,请用一句话来描述下刚才的操作?生:把一张纸平均分成2份。

师:这种分法叫什么?生:平均分配。

(板书)师:你能否用一个比来表示下平均分配?生:1:1(板书)师:这个比的前项后项有什么特点?(相等,都等于1)师:如果我想取其中的一份,我可以怎样表达这一份?生:师:这里的2是什么?1是什么?生:2表示总份数,1表示其中的1份数。

2、要求学生拿出一张长方形纸,按3:1分配。

提问:平均分配行不行?(不行)学生操作。

提问:分成了几份?再说出几个数?(、)3、再次要求学生拿出8本书,按3:1分配,该怎么分?学生操作。

4、通过刚才的几个操作你能想到什么结论?(一个数量可以按一定的比进行分配)板书(按比例分配)二、新课教学1、师:接下去我们来当一位小法官,事情是这样的:小赵、小张合伙开了一家股份有限公司,年终时,共创利润440万元,你认为他们应该怎么分配这笔收入呢?(同桌商量)商量结果:平均分配,440÷2=220(万元)2、出示:如果当初他们在创办公司时,小赵投入的资金和小王投入的资金的比是3:1,那么一年后,用平均分配的方法合理吗?你觉得该怎样分配,请你帮忙算一下年终后他们各得到多少万元?(1)同桌商量(2)反馈汇报,指名回答(3)统一意见:平均分配不合理。

小学数学_按比例分配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数学_按比例分配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按比例分配》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教师谈话:这几天我们向来在学习有关人体神奇的知识,除了我们学过的,想不想再多了解一些?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人体的体重主要是哪些构成的吗?生:水师:我们的体重主要由水和其他物质组成,那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与人体重有关的数学知识。

那请你们子细观察情境图。

(出示课件)2.提问: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1)学生观察回答,教师适时板书相应的信息条件:明明体重 30 千克,体内水与其它物质的比是: 4:1;爸爸的体重 70 千克,体内水与其它物质的比是 7:3(2)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吗?学生口答。

教师板书出问题:明明体内的水分及其他物质各有多少千克?爸爸体内的水分及其它物质各有多少千克?【设计意图:前让学生搜集有关“人体神奇”的信息,既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以及爱科学的情感,又能提高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从交流信息引入课题,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二、自主合作,探索新知。

1.解决第一个问题:明明体内的水分及其他物质各有多少千克?(1)你想解决那个问题,应该先分析信息(体重 30 千克,体内水与其它物质的比是: 4:1) 体重 30 千克什么意思? 4:1 什么意思?生:水占 4 份,其他物质占 1师:除了知道水占 4 份,其他物质占 1 份,还能不能知道别的生:一共 5 份。

师:也就是体重一共 5 份。

(2)同学们能借助线段图表示出体重、水分、其他物质他们之 间的联系吗?学生同位合作完成, 然后小组交流自己的想法。

教师巡 视。

(让孩子们理解是将 30 千克平均分成 5 份,水分占四分供其他物 质)2.展示交流:(1)学生展示交流线段图,结合信息说明图意。

(2)教师引导口述信息并画出线段图:如果用一条线段表示30千克体重, 水和其他物质应该怎样表示? 为什么?求的问题是什么?怎样表示?其 他 物 质占 1 份水占 4 份千克 千克30 千克(3)要求体内的水和其他物质各有多少千克会计算了吗?请同学们在本子上独立完成。

按比例分配(教案) -六年级上册数学西师大版

按比例分配(教案) -六年级上册数学西师大版

按比例分配(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西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按比例分配的知识,包括按比例分配的定义、方法及其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按比例分配的基本原理,能够运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概念,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能够运用按比例分配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三、教学难点1. 按比例分配方法的理解与应用。

2. 解决实际问题时的条件分析和比例关系的建立。

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某班级有男生和女生共60人,其中男生占40%,求男生和女生各有多少人?2. 探究新知(1)让学生自主探究按比例分配的定义和方法。

(2)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想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3)教师点评,总结按比例分配的方法。

3. 例题讲解讲解例题,展示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同时,引导学生分析解题思路,建立比例关系。

4. 巩固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按比例分配2. 板书提纲:(1)按比例分配的定义(2)按比例分配的方法(3)按比例分配的应用3. 例题及解题过程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按比例分配的方法。

2. 提高题: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按比例分配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拓展题:研究按比例分配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撰写小论文。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按比例分配教学设计吴秀成【教学内容】:苏教版国标本教材第十一册,P75;例5【教材分析】:《比的应用--按比例分配》是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第十一册第三单元最后一个内容,这部分内容含两个例题,安排3课时进行教学,例5的教学是其中的第1课时。

按比例分配问题是比的一种应用,即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是“平均分”问题的发展,它在实际生活工作中有广泛的应用,学习它能使学生深刻的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最后又服务于生活的辨正关系。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比与分数的联系,已掌握简单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把比的知识应用于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的一个课例,掌握了按比例分配的解题方法,不仅能有效地解决生活、工作中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问题,也为以后学习“比例”“比例尺”奠定了基础。

按比例分配问题大致有三种解法,教材是采用先把比转化成份数,再转化成分数,使题目成为分数乘法应用题,然后按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方法来解答。

这样安排使得学生容易接受,不仅加深对前面分数应用题的理解,还有利于加强知识间的联系。

这里把比转化成了份数后,也可以把题目转化为归一应用题,运用归一应用题的解题方法解答,所以,教学中可以补充归一解答,以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教材注意联系生活工作实际导入例题,使学生从中体会按比例分配问题的现实意义,并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

【学情分析】:对于按比例分配问题学生在以往的学习生活过程中曾经遇到过,甚至解决过,每个学生都有一定体悟和经验,但是对于这种分配方法没有总结和比较过,没有一个系统的思维方式。

通过今天的学习,将学生的无序思维有序化、数学化、系统化,总结并内化成学生的一个巩固的规范的分配方法。

【教学目标】:(1)、联系实际,使学生感知按比例分配的实际意义,初步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

(2)、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3)、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使学生初步确立转化的思想。

(4)、培养学生观察、归纳和语言表达能力,发扬尝试、合作、协调精神,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利用已有知识迁移、类推、发现按比例分配问题的解题方法,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按比例分配问题的一般思考步骤,理解按比例分配的解题思路,会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探索发现按比例分配问题的解题方法,理解按比例分配的解题思路。

【教学关键】:把比转化成份数或分数,使题目转化为归一应用题或分数应用题。

【设计思路】:1、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会按比例分配的合理性,理解什么是按比例分配。

按比例分配是一种分配思想,在生活、生产中是很常见的,已学过的平均分其实是按比例分配的一种特例。

教学中要通过解决实际生活的问题,让学生了解在生活、生产常常要把一个量按照数量的多少来分配,感悟“按比例分配”存在的价值。

但教材中的例题是“图格子”,这个材料对按比例分配解决问题不熟悉的学生来说,形成按比例分配的概念有困难,所以在设计时第一步换成了“体育老师要把18个篮球分给男、女两组同学,该怎么分?”,让学生初步感知,再讨论,由于学生面临的是自己生活中的问题,学习材料具有丰富的现实背景,于是激发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心向,主动地参与探索,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提出了不同的分配方案(如平均分、男同学多,女同学多、按人数分等),按比例分配是其中的一种方案。

而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每个孩子都能体会到数学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数学源自生活。

2、尊重学生起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

按比例分配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分数乘法应用题、比例知识、正反比例应用题的基础上学习的,而且学生在平时也有一定的体验。

所以在新知形成的过程中,首先让学生根据原有的知识尝试解决问题,变被动接受学习为主动研究性学习,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并充分展示学生的思考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体会到同一问题可以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得到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利于学生多向思维的发展,凸现学生个性化的学习。

3、提供开放性的学习素材,应用按比例分配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教学中要更多地关注生活实际,创设一个个的新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购买图书”“如何分配利润”等,情境是开放的,条件是开放的,解题策略也是开放的,试图给学生更大的探索空间,促进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体育课上,李老师要把20个篮球分给我们班男、女两大组进行分组练习,你觉得可以怎么分呢?男同学、女同学组各能分到多少个?可能大多数同学采用“平均分”的方法,老师进一步问有没有不同的意见的。

接着老师抛出问题:男生有意见,因为“男生有24人,女生有18人”引导学生进一步展开讨论。

老师并在讨论过程中问“那么,男女生人数的比是多少?”(4:3)(引导得出: 男生人数多,但他们分的和女生一样多,所以他们有意见,应该按男女生人数的多少来来分:人数多的多分一点,人数少的少分一点。

)师指出实际生活中,有时并不一定把一个数量平均分,而是按一定的比来分配的。

(揭示并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联系学生熟悉的生活问题,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产生矛盾冲突,从平均分引入按比例分配,使学生感到面临的问题是自己生活中的问题,从而主动地参与探索,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数学来源于生活,利用学校生活中体育活动课上的分篮球是否公平引入,学生兴趣盎然,立刻各抒己见,发表不同的看法,极大的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增强了他们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重视数学知识于生活实际的联系,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二、尝试探究:1.出示例5,感知解题信息。

师问:红色与黄色方格数的比是3:2是什么意思?学生可能回答:①30个方格平均分成5份,3份涂红色,2份涂黄色。

②红色方格占总格数的3/5,黄色方格占2/5。

2.讨论解题方法(1)师:想一想,你们有什么办法可以计算两种颜色各应涂多少格?生尝试列式解答,小组内交流、讨论。

(2)组织交流讨论结果,归纳、板书:①解法一:根据比,先求出总份数,再求出每份数量,最后求出各部分数量。

30个方格平均分成5份,3份涂红色,2份涂黄色。

3+2=5红色方格:30÷5×3=18(格)黄色方格:30÷5×2=12(格)②解法二:根据比得出各部分量占总量的几分之几,然后按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方法来解,将比转化成分数来解。

红色方格占总格数的3/5,黄色方格占2/5。

红色方格:30×3/5=18(格)黄色方格:30×2/5=12(格)3.验证解题方法。

我们怎么知道自己解题是否正确?引导学生在方格纸上涂一涂,算一算进行验证。

4.初步运用解题方法。

师:现在请你帮老师分一分,怎样把20个篮球分给男女生分组活动比较公平。

(1)学生自主解题,老师巡视指导。

(2)交流解题情况。

(3)“平均分”是否可以看成是按比例分配?5.小结解题方法。

(1)阅读课本后,老师问你学到了什么。

(2)师生共同小结: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这种分配方法叫做按比例分配,计算时可以根据比,先求出总份数,再求出每份数量,最后求出各部分数量,也可以根据比得出各部分量占总量的几分之几,然后按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方法来解,将比转化成分数来解。

(设计意图:揭示按比例分配问题后,给足学生时间和空间,老师以问题引路,引导思考——巧妙指点——探究方法,借助学生已有的比的知识、分数乘法应用题、整数除法应用题的解题策略自主探究出按比例分配的解题方法,实现了学与教的有机结合,在运用小结方法时不忘回顾导入中的信息,促进学生理解,完善学生认知结构。

)三、实践运用,深化发展1、初步应用:(P75,试一试)如果把图的30个方格按照1:2:3涂成红、黄、绿三种颜色,你能算出三种颜色各应涂多少格吗?讨论:(1)1:2:3是什么意思?(2)三各颜色各占总数的几分之几?2、发展应用:下面我们来做个试验,看看你对自己有多了解?说说你的身高。

(学生对自己的身高几乎是脱口而出,对自己不要太熟悉哟!)说说你头部的长度?(很多同学一下子懵了:有学生开始一同桌互相比画,也有的只好猜了。

)我曾经看到这样一条信息:12周岁的儿童,头与头部以下的高度的比一般是2:13。

2:13是什么意思?你能根据自己的身高算一算头部的长度吗?(有同学算出后,还用尺量一量,用来检验这条信息的真实性。

)(设计意图:学生猜一猜、算一算,学习兴趣非常的浓厚,关注我们自己,原来人身上也有这么多的数学问题!)2、发展应用:我们学校的学生也有很多是书迷,最喜欢到阅览室、图书室看书、借书。

现在学校决定投入6000元,添置一些电子读物(VCD光盘、录像等)、科技书和故事书。

现在征求大家的意见,这6000元按照怎样的比来分配?各花多少钱?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1:1(平均分)1:2:3(1:2:3代表什么?你为什么要这样设定?)5:3:2(比较喜欢看VCD、录像等)。

并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个比算一算各花多少钱?反馈。

有用1:1:1来解的吗?6000×1/3=2000(元),6000÷3=2000(元),1:1:1来分配就是平均分,平均分是特殊的按比例分配。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自主设定三种读物的比例,解答自己提出的问题,字的爱好体现其中,真是不亦乐乎!)3、综合应用:(游戏:看谁爬的高)第一级:某校要在四五六年级评选三好学生共36名,按各年级人数分配名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人数60 80 100第三级:小红期中考试数学语文的平均分是80分,数学和语文的分数比是3︰2,她两门各考多少分?第四级:一根长80厘米的铁丝,做成一个长方体框架,长宽高的比是5︰3︰2,它的长宽高分别是多少厘米?第五级:一根长80厘米的铁丝,做成一个长方体框架,长宽高的比是5︰3︰2,它的长宽高分别是多少厘米?冠军级:商店运来一批洗衣机,卖出80台,卖出的台数与剩下的比是2∶3,这批洗衣机一共有多少台?(设计意图:到了课的最后,学生往往比较容易疲劳,通过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猜测(多与少)、推理(球的个数)、验证(球的个数),进一步巩固按比例分配的方法,拓展延伸,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给学生以更大的探索空间,促进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四、全课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怎样进行按比例分配?生回合答后,师总结:1、按比例分配应用题基本特征:已知:1、总量2、各部分量的比求:各部分的量。

2、步骤:第一步求总份数;第二步求各部分量。

3、解题关健在把比转化成每一个数量占总数量的几分之几,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来解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