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关于池塘溶解氧的一些常识
水产养殖过程中的溶解氧
溶解氧的管理作者:shuichanboshi一、养殖水体中溶解氧的来源1. 光合作用:白天阳光充足时,水中浮游藻类和水生植物强烈的光合作用产生大量的氧气,这是养殖水体溶氧的主要来源。
在水温较高的晴天,溶氧甚至可达到20mg/L以上,形成过饱和状态。
2. 人为机械增氧作用:增氧机的机械增氧作用、加注溶氧高的新水、泼洒增氧剂是养殖水体溶氧的另一主要来源。
二、空气中氧气的溶解作用:养殖水体溶氧未饱和时,特别是在夜间和清晨表层水溶解氧含量较低时,空气中氧气扩散溶于水,可增加表层水中的溶氧水平。
三、养殖水体溶氧不足的原因1.养殖密度过大时,鱼虾等水生生物的呼吸作用加大,生物耗氧量也增大,易造成水体溶氧不足。
2.当养殖水体过肥时,水中浮游藻类非常丰富。
夜晚,浮游藻类的呼吸作用异常旺盛,耗氧量非常高,易造成水体溶氧不足。
3.池塘有机物增多,将引起细菌大量繁殖,而细菌大量繁殖也将大量消耗池塘水体中的溶解氧,从而引起池塘水体溶氧下降,导致鱼虾缺氧。
4.水中氧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同时高温状态下的水产动物及其它生物代谢水平提高,耗氧量也增高,易造成水体溶氧不足。
5.水中的还原性物质如硫化氢、氨、亚硝酸盐等较多时,其氧化作用也会消耗大量氧气。
五、溶解氧对其它有毒物质的影响水中保持有足够的溶解氧,可抑制生成有毒物质的化学反应,降低有毒物质(如氨、亚硝酸盐和硫化氢等)的含量。
在有充足溶氧存在的条件下,水中有机物腐烂后产生对鱼虾有害的氨和硫化氢,经微生物好氧分解作用,氨会转化为亚硝酸盐,再转化成硝酸盐,硫化氢则转化成硫酸盐。
硝酸盐和硫酸盐对鱼虾是无毒害的。
相反,当水中溶氧不足时,氨和硫化氢难以分解转化,因此这些有毒物质极易积累达到危害鱼虾健康的程度。
六、养殖水体的溶氧管理1.制订合理的放养密度,避免片面追求不合理的高密度。
2.新放水的池塘,全池泼洒“氨基酸肥水精华素”、“肽肥”,促进池塘有益浮游藻类的繁殖,并可在3~4天时间形成肥、活、嫩、爽的水色,不但为鱼、虾、蟹苗提供优良的生物饵料,而且其中大量繁殖有益藻类将通过光合作用为水体提供充足溶解氧。
溶解氧与水产养殖的关系及管理资料
第四节 溶解氧的管理
缺氧原因及现象
缺氧是指生物体内部组织,细胞得不到充足的 氧气以维持其正常机能的状态。为了区别水中 缺氧,可称为生物缺氧或组织缺氧。窒息则是 生物缺氧时发生的现象,鱼浮头或泛塘就是生 产上常见的窒息现象的表现。养殖生物用大大大于增氧作 用,水中溶解氧含量不足,及时生物呼吸机 能正常,体内组织,细胞也无法获得充足的 氧气,这样发生的缺氧现象在生理上称无氧 性缺氧。
溶解氧的管理
放养模式一定要合理
在池塘养殖中,多是混养搭配养殖。在放养鱼苗 时就一定要注意各种鱼的放养的比例。若是比例 不合适,往往会对主养鱼的生长产生重要的影响。 笔者曾遇到过这样的一个案例,在顺德的一个养 殖户,塘中的鱼总是浮头并且塘中的总的鱼量每 亩也不过1500斤,这在当地算是较低的存塘量了。 后来询问祥情知,其塘中投入了大量的鲤鱼苗。 正是这些过多的底层鱼类,造成了塘中的长期的 氧气不足。
值得指出的是:在溶氧变动时,除了上述一些 直接有关的水化成分发生变化外,还会间接影 响PH、碱度,引起一系列次级变化,使Ca、 Mg、Fe、Mn等沉淀或溶解。
二、溶氧过量或不足对鱼的影响
为了维持正常生命活动,鱼类必需不断呼吸消 耗O2。其耗氧速率与各种内因(如鱼种、年 龄、体重、体表面积、性别、食物及活动水平 等等)外因(如溶氧、CO2、PH、含盐量、 温度等)有关,对一既定生物说来,以溶氧浓 度或分压最为重要
三、养殖生产对溶氧的要求
溶氧是最重要的养殖水化学因子之一,对水质 养殖及生产有多方面重要影响。因此,各国渔 业用水标准都规定了溶氧指标,具体数值常是 从水质、饵料生物、养殖对象三方面的特点及 需要综合考虑决定的。
为了防止水体老化,保持水质清新,就必需避 免水体出现嫌气发臭过程,至少底层水种不应 如此,这样溶氧就应高于2mgO2/l。
浅谈水产养殖池塘中溶解氧的变化及调控
浅谈水产养殖池塘中溶解氧的变化及调控摘要:众所周知,水产养殖过程中受到诸多因素影响,而这些因素当中池塘溶解氧又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对于溶解氧因素进行深入研究与讨论,有助于提高水产养殖的质量。
本文主要探讨水产养殖池塘中溶解氧的变化与调控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水产养殖;池塘溶解氧;变化;技术调控水产养殖工作中的溶解氧与池塘中鱼生长繁殖密切相关,此外还与池塘水环境的质量相关,因此提高对水产养殖池塘中溶解氧的关注与调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溶解氧的含义及来源溶解氧是空气中分子态氧溶解在水中,也就是溶解在水中的氧的含量,其具体的水中溶解氧是对水体自净能力的重要指标,也是非常重要的水质标准,在养殖品种的过程中发挥无可取代的作用[1]。
究其来源,主要是通过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得以产生,此外还有空气中的氧气在水中溶入而产生,还有的则是水中溶解未饱和过程中大气氧气渗入水体中产生。
所以水中溶解氧会在空气中氧气溶入以及植物光合作用的情况下不断增加。
通常情况下,溶解氧会受到很大的光合作用影响,比如从每天早上的阳光普照开始,伴随光照的增加而增加,当光照达到最大值时水中溶解氧也会达到最大值,随后伴随光照的降低,水中溶解氧也会降低,直到晚上没有光照,就是溶解氧的最低值到来之时。
另外,溶解氧还会受到风度、压力、养殖密度、水中植物、水质好坏等方面的影响,其出现的变化较为复杂,影响因素众多,因此在对水产养殖池塘溶解氧的变化的研究需要考虑诸多方面的因素。
2.水产养殖池塘中溶解氧水平变化和调控策略分析由于受到生物因素与风力因素的影响,水产养殖池塘溶解氧会有不均匀的情况,比如在受到风向影响时,浮生植物处于上风位的数量会比下风位的数量更少,而上风位溶氧量则比下风位溶氧量更低。
到了夜间,下风位的浮游植物通常较多,那么池塘中浮游植物在进行呼吸作用的过程中,上风位溶氧量就会比下风位溶氧量明显更高。
此外,风力的大小还会直接影响水产养殖池塘上风位与下风位溶氧量的情况。
水产养殖水底溶氧的作用及底层增氧技术
水产养殖水底溶氧的作用及底层增氧技术养殖水体溶氧的作用和意义不可谓不大,可是,我们讲增氧,通常的措施是增加表层或中上层溶氧,而对底层增氧关注比较少,其实,底层溶氧的作用也非常重要,在增氧方法上应当加以重视。
一、底层溶氧的作用1.养殖水底生态需要足够的溶氧水体底层的氧化分解耗氧量大,占养殖水体总耗氧量的40%,而正常生长条件下,鱼虾及其他水生生物耗氧只占12%。
2.水底溶氧高促进物质快循环水体底层含有大量的死亡藻类、浮游动物尸体以及残饵、粪便等,有氧条件下,能加速它们的氧化分解,促进水体有机物质循环。
同时,高溶氧还是微生态制剂调节水质的催化剂。
在养殖中后期,调节水质,使用微生态制剂如EM菌、芽胞杆菌、硝化细菌等,理论上讲,可以抑制有害菌的繁殖,分解水体大分子有机物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等,但为什么有时候效果不好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有益菌需要在有氧的条件下发挥作用,池底溶氧太低,不但活菌制剂发挥不了作用,而且还会造成鱼虾缺氧,甚至死亡,所以,养殖水体充足的溶氧是推动和加速物质循环的前提。
3.水底高溶氧能使有害物质无害化底质的变化是导致水质变化的条件,良好的底质条件是水质稳定的基础,所以稳水必先改底,而改良底质最好的途径之一是增加底层溶氧。
底层丰富的溶氧加速有害物质无害化条条使氨氮下降、硫化氢消除、酸碱度稳定、化学耗氧量下降。
有资料显示,将1000g氨氧化成硝酸盐需要消耗4570g氧,在水体溶氧低于3mg/L时,硝化反应受阻,而低溶氧常常处于水体中下层,同时,溶氧下降导致CO2量上升,结果使pH下降。
4.高溶氧的水底能抵御不良气候的影响抵御台风暴雨等自然灾害的突袭,需要无害化的水底,就算遭遇自然灾害袭击,也不会因水底理化因子急剧变化而形成强烈的鱼虾应激反应,那是因为水底经常性高溶氧的作用。
5.水底高溶氧能降低饲料系数许多鱼类习惯水底摄食,有资料显示:当溶氧为1.6mg/L时,罗非鱼摄食减少,饲料系数比溶氧为2.24mg/L时高一倍。
「值得收藏」老手把水产养殖中的溶氧分析得很透彻!
「值得收藏」老手把水产养殖中的溶氧分析得很透彻!什么叫溶氧?溶氧,溶氧,就是溶解在水中的氧气的数量。
我们平时所说的溶氧,其实就是指“溶氧量”,就是水体中溶解的氧气的数量。
水产养殖中溶氧的适合范围是多少?溶氧的合适范围为5-8mg/L,这里指的是池塘底部的溶氧量,不是表层的。
太高太低都不好,时高时低也不好,稳定最重要,稳定在合适范围更重要。
池塘中溶解氧的主要来源有哪些?1.藻类的光合作用2.风力的自然作用3.增氧机的机械作用4.增氧剂的化学作用藻类的光合作用是最重要的,池塘中60%以上的溶氧都来自于藻类的光合作用。
水中的藻类就是陆地上的花草树木,万物生长靠太阳,藻类也不例外。
而且不论是有益藻还是有害藻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绿藻、硅藻是有益藻,也是水中最重要的溶氧来源;蓝藻虽然也是产生光合作用的“高手”,但同时也是水中“杀手”,所以它属于有害藻。
因此既要让水体得到充足的溶氧又不能让有害藻类疯涨。
风力的作用是很重要的辅助作用,池塘中5-20%的溶氧来自风力的作用。
风力大空气中溶解到水中的氧气就多,风力小溶解的氧气就少。
白天促进池塘水体的水平流动,打破分层,让上层高溶氧带到底层,使池塘底部得到一定的溶氧;夜晚也促进池塘水体流动,但同时会把底层有害物质搞到中上层,造成池塘溶氧不足。
增氧机的作用也是很重要的辅助作用,池塘中5-20%的溶氧来自增氧机的作用。
它跟风力一起作用,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它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池塘水体水平和垂直流动,打破分层。
它跟风力作用一样,白天提高底层溶氧,夜晚也会把底层耗氧物带到上层,影响上层溶氧。
增氧剂的作用是急救和持续增氧的作用,特别是晚上突然停电或阴雨天气,全塘干洒增氧剂才能让你放心。
如果不见浮头,一般用颗粒的,直接扔到塘底;如果看到浮头或水中有害物质还多,就马上用粉末的全塘泼洒。
池塘中主要的耗氧因素有哪些?1.微生物(细菌)耗氧(包括底泥中的有害物质)2.藻类耗氧3.鱼虾耗氧池塘底部的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是池塘最严重的耗氧因素,池塘中60%以上的耗氧都来自于池塘底部。
水产养殖水池溶解氧及缺氧防治
水产养殖水池溶解氧及缺氧防治在水产养殖管理中,水质的管理超级重要,管理好水质溶解氧是其中心环节。
但是在以追求高产为中心的养殖模式中,缺氧是十分常见的现象,由于天气突变等原因引发溶解氧骤降而泛塘的事件时有发生。
在水生动物生长顶峰的夏日,水池有机物含量升高,水池底部由于有机物的富集,使水池底层和中基层水体处于缺氧和半缺氧状态(低于L),对养殖鱼类有专门大的危害。
可是此刻仍有许多养殖户对缺氧的熟悉不够,乃至无法明白自己的水池是不是缺氧,从而造成了没必要要的经济损失。
针对这一现象现将水池溶解氧及缺氧防治办法介绍如下,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溶解氧是指溶解在水中的分子状态的氧,用“D O”符号简记,水池溶解氧的主要来源是池水中水生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
水中溶解氧是鱼类生存的必要条件,淡水中溶解氧的饱和含量为8~11mg/L。
我国渔业水质标准规定,一日夜16小时以上的溶解氧必需大于5mg/L,其余任何时候的溶解氧不得低于3mg/L。
溶解氧的多少影响着鱼的产量,池水中氧气条件好,鱼类摄食旺盛.对饵料利用率高,长得快。
反之,缺氧时鱼类摄食、消化功能下降,由于呼吸作用增强,消耗能量相对增高,生长缓慢。
溶解氧的多少还严峻影响着池水的水质状况。
在溶解氧条件好时,有机物在好气性微生物作用下分解快,浮游植物所需要的营养元素补充及时,生长旺盛,而一些分解产物如氨专门快被氧化变成铵盐而被浮游植物吸收利用。
相反在缺氧条件下,有机物分解被抑制,在厌氧微生物的作用下产生氨、硫化氢等增多,不能被浮游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而利用,这些产物积累多了对鱼产生危害,严峻影响鱼类生存。
1、池水中溶解氧的变化规律池水中溶解氧的昼夜变化:白天阳光辐照度强,水中浮游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放出大量的氧气,使水中的溶解氧增加,往往在晴天下午溶解氧达到过饱和。
夜间,池水中的浮游植物停止光合作用,只进行各种生物的呼吸作用,致使池水中的溶解氧下降,至黎明前下降到最低,此时就易引起鱼类因缺氧而浮头。
水产养殖中的养殖水体溶解氧调控技术
水产养殖中的养殖水体溶解氧调控技术在水产养殖业中,养殖水体的溶解氧含量对于水产生长和健康至关重要。
溶解氧是水中生物生存所需的主要气体之一,它对鱼类、虾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的新陈代谢以及免疫功能具有重要影响。
然而,在一些养殖场或养殖水域中,溶解氧含量可能不足,因而需要采取措施来调控养殖水体的溶解氧含量。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养殖水体溶解氧调控技术。
一、增氧设备的应用增氧设备是调控养殖水体溶解氧含量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将空气或纯氧引入水体,增氧设备能够有效提高水中的溶解氧含量。
常见的增氧设备有曝气器、增氧泵和增氧管等。
曝气器通过将气泡注入水体,增加气体与水体的接触面积,从而促进溶解氧的吸收。
增氧泵则能够将含氧气体直接注入水体,提高溶解氧的浓度。
增氧管则通过将气体注入水中,形成气体泡团,增强氧气与水体之间的接触,从而增加溶解氧含量。
采用这些增氧设备可以有效提高养殖水体的溶解氧水平。
二、水体循环和通气水体循环和通气也是调控养殖水体溶解氧含量的一种有效方法。
通过设置水泵和通气设备,使得养殖水体中的水能够循环流动,并与空气充分接触。
水体循环可以加速水中的氧气重新溶解,同时也能够带走水体中的废气,保持水体的清洁。
通气设备则能够将新鲜的空气引入水体,增加溶解氧的含量。
通过水体循环和通气,可以有效提高养殖水体的溶解氧水平。
三、控制养殖密度和投喂量控制养殖密度和投喂量也是调控养殖水体溶解氧含量的关键因素。
合理控制养殖密度,避免养殖过密,可以减少水体中生物的新陈代谢,降低养殖水体中的氧气消耗量。
同时,合理控制投喂量,避免过量投喂,可以减少水体中废物的生成,减轻水体的负荷,从而保持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
通过控制养殖密度和投喂量,可以有效调控养殖水体的溶解氧水平。
四、水体曝气和水质调节水体曝气和水质调节也是调控养殖水体溶解氧含量的一种方法。
通过将水体暴露在空气中,促使水体与空气之间的气体交换,增加溶解氧的含量。
同时,定期检测水体的pH值、温度和盐度等指标,并适时进行调节,保持水质的稳定,有助于提高溶解氧的含量。
水产养殖户如何做到科学合理增加水体溶氧量
水产养殖户如何做到科学合理增加水体溶氧量
水产养殖的关键就是养水,养水的关键就是溶氧。
合理增氧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确保不发生浮头。
养殖鱼类如果经常性的缺氧浮头,鱼类会因缺氧消耗大量体力,导致“一时缺氧浮头,三日只吃不长”的现象发生,表现为食欲减少,饲料利用系数降低。
鱼体也会因此而抗病能力消弱,鱼病也随之大量发生。
生长速度变慢。
同时因为池塘的含氧量过低,浮游生物大量死亡,会导致水质恶化。
所以不要把增氧机当做“救命机”使用,不要等到鱼浮头时才开始启动增氧机。
无论白天(阴天)或夜里,必须在鱼接近斧头之前,提高1-2毫克/升就开始增氧。
这样不但能够避免泛塘,而且能大大提高饵料利用率,降低饲料系数,保持鱼类的体力和抗病能力减少鱼病发生,保持正常的生长速度,同时有利于避免水质恶化。
第二,避免无效增氧。
当增氧达到足够的溶氧量时(一般为3-4毫克/升以上),应该及时停止增氧机,避免浪费。
第三,午间补氧。
恰当的午间补氧是十分必要的。
当午间日照强烈时,上层水溶氧含量会超过饱和值,常常达到十几毫克/升以上,此时应启动增氧机,把上层水搅动到下层,增加池塘整体含氧量,防止夜间溶氧下降过快。
并能加速有机物的分解,无机物的氧化,抑制氨、亚硝酸盐和硫化氢产生,转化和降低其含量。
以利于改善水质。
但应把握好午间补氧的时机,如果上层水的溶解氧并未饱和,则补氧效果并不理想;如果在
过饱和和最高时进行补氧则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文章来源:水产E线)。
水产养殖的溶氧知识
水产养殖的溶氧知识溶氧知识溶解氧,溶解在水中的空气中的分子态氧称为溶解氧,水中的溶解氧的含量与空气中氧的分压、水的温度都有密切关系。
氧是气态存在于水的分子间隙中,水在一定温度下溶入气体的量是一定的,温度越高溶入的气体就越少,盐度越高溶解氧也就越少。
就像一桶沙子可以倒进去水一样,当水把沙子空间充满后就不可能再加进去一样,所以,水分子的间隙被别的气充满后氧也不能溶入,泛塘就是水中的有害气体过多,水分子的间隙被有害气体充满加不上氧所造成的。
水体溶氧是利用物理作用,使缔合的大的水分子团分散成为独立的单个分子,增加了水分子间的空隙率,同时将氧气分子同样细化后,溶入到水分子间的空隙里。
提高了水、气分子的活性、活力及活化能力,增加了接触面积,提高了气、液均质混合及传质速度,改变了物质反应环境,提高了体系界面自由能及浓度扩散传递推力。
水分子是聚合为大的分子团存在水分子是H2O,通常情况下:水分子是聚合为大的分子团存在,其活性下降,自净能力丧失,水质恶化,自然界是通过水的流动、撞击使水分子团变小,以增加其活性,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滞留,其又聚合为大的水分子团。
小水分子团水能使溶氧能力成倍增加将水分子团变小,使水中的饱和溶氧量提高3-5倍,也就是当常温下水的饱和溶氧量为10mg/L,使其达到30 mg/L(无驱动力)或50mg/L(有驱动力),氧利用率达90%以上,现有技术为氧利用率30-60%。
使用膜技术也可以达到如此高的饱和溶氧,但是其设备价格高出溶氧机十至几十倍,同时其使用条件苛刻无法用于污水处理,只能做饮用富氧水,应用范围极窄。
细分子化技术污水经细分子化装置细化以后,提高了水、气和水中物质的活性、活力及活化能力,增加了接触面积,提高了气、固、液均质混合及传质速度,改变了物质反应环境,提高了体系界面自由能及浓度扩散传递推力,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各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为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提供了适宜的环境。
溶解氧的饱和度饱和度是表示溶氧含量的一种方法。
水产养殖中的养殖水体溶氧管理
水产养殖中的养殖水体溶氧管理水产养殖是指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利用合理布局和管理技术,培育和繁殖各类水生生物,以获得经济效益的一种生产方式。
在水产养殖的过程中,养殖水体的溶氧管理是十分重要的环节。
溶氧是水体中生物体生存所必需的气体之一,对于水产养殖中的养殖生物来说,溶氧水平的适宜与否直接关系到鱼类的生长发育、养殖效益和生存状况等。
因此,养殖水体的溶氧管理是保障养殖水生动物健康生长的重要措施。
下面将分别从溶氧产生和溶氧维持两个方面,详细探讨水产养殖中的养殖水体溶氧管理。
一、溶氧产生1.合理投放溶氧设备在养殖水体中,可以采用溶氧机、酸性氧化剂、微生物等多种方式来增加水体的溶氧含量。
其中,溶氧机是比较常见且有效的一种方式。
养殖者可以酌情投放溶氧机,根据鱼类种类、密度以及池塘水体的特点进行调节。
同时,也要合理选择适宜的溶氧机型号和投放位置,以确保溶氧机的效果最大化。
2.控制养殖密度养殖密度是指养殖单位面积内鱼类的数量。
适当控制养殖密度是保证养殖水体溶氧含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当养殖密度过高时,鱼类之间会产生过多的代谢废物,加重了水体中溶氧消耗的负担。
因此,养殖者应该根据养殖种类和养殖环境的要求,合理控制养殖密度,以维持水体的正常溶氧含量。
二、溶氧维持1.保持水体清洁水体中的杂质、废物等会影响水体的溶氧含量。
因此,养殖者应定期清理养殖池塘,移除池底的杂质和残留物。
此外,还需要注意饲料的投放量,不要过度投放,避免造成过多的残留物。
2.增氧喷口的设置与调整在养殖池塘中,可以设置增氧喷口,通过增加水流和气泡的形成,提高水体的溶氧含量。
养殖者可以根据池塘的具体情况,灵活调整增氧喷口的位置和数量,以达到最佳的溶氧效果。
3.增加水体氧气交换面积水体中的氧气交换面积越大,溶氧的能力也就越强。
因此,养殖者可以通过增加水体的氧气交换面积来提高溶氧效果。
一种有效的方法是增加水体的搅拌,通过充分对池塘进行搅拌,提高氧气的交换速度,增加水体的溶氧能力。
掌握鱼塘溶解氧的这些变化规律“氧鱼”很容易
掌握鱼塘溶解氧的这些变化规律“氧鱼”很容易养殖人都知道池塘溶解氧的重要性,但是很少有人了解池塘氧气的来源和去向,以及池塘溶解氧是如何变化的。
接下来,给大家普及一下池塘溶解氧的来源以及变化原理,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池塘氧气的来源池塘水体氧的来源主要是池中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
鱼塘中的水生植物主要是浮游植物,特别是较肥的池水中,浮游植物繁多,光合作用产氧也多。
在晴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溶于水中,往往会使池水溶氧量达到饱和度的200%以上,有时甚至高达饱和度的 450%以上。
空气中的氧直接溶入水中也是来源之一,但是数量不大。
池塘中溶氧的消耗主要是水生生物呼吸和池中有机物分解等作用。
在精养池塘,以水中浮游生物的呼吸作用和细菌分解有机物消耗的氧量最多,池底淤泥中含有大量有机物,在分解过程中也要消耗较多的氧;鱼类呼吸也要消耗一定数量的氧,但占耗氧总量的比例不大,仅占总耗氧量的5~22%。
池塘水体溶解氧的变化规律(1)水平变化由于风力的作用,池塘下风处浮游生物和有机物比上风处多,因此,白天下风处浮游植物产生的氧气和大气溶入的氧气都比上风处高。
但夜间由于集中在下风处的浮游生物和有机物在夜间的耗氧比上风处高,溶氧的水平分布白天相反。
(2)垂直变化由于水中辐照度和浮游植物均有垂直梯度变化,使溶氧分布很不均匀,尤其是夏秋季节的晴天白昼,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白天,上层辐照度大,浮游植物数量多,光合作用产氧量多;下层正相反,产氧少而有机物耗氧量大。
辐照度越强,水温越高,这种现象就越显著,造成上层氧盈越大,下层氧债越高,中层氧跃层越为明显的不合理现象。
夜间,由于池水密度流,溶氧的垂直变化并不显著。
(3)昼夜变化白天与夜间的溶氧差异较大。
白天辐照度强,浮游植物光合作用产氧量高,往往在晴天下午溶氧超过饱和度;夜间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停止,池水中只进行各种生物的呼吸作用,而大气溶入表层水的氧气又不多,致使池水溶氧明显下降,至黎明前下降到最低。
养殖水体溶解氧的基本原理及生态学意义
养殖水体溶解氧的基本原理及生态学意义鱼类等水产动物只有在溶解氧充足的养殖水体中才能够维持其正常的生命活动,因为只有溶氧充足才能维持动物正常的活动代谢和生长发育。
水体溶氧不足,对养殖生产而言会出现鱼类摄食强度和饲料消化率降低、饵料系数提高、生长缓慢、抗逆性(如抗病性)下降等现象。
因此,深刻理解池塘、湖泊等养殖水体溶解氧的养殖生态学意义,有助于养鱼者提高认识并自觉地对养鱼池溶解氧进行及时的和持续的调控与管理。
一、水体溶解氧的来源与消耗1、溶解氧的来源(1)植物的光合作用:对于精养池塘等小水体而言,水中的溶解氧最主要来源于水生植物(主要是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因而光合作用对于养殖水体的增氧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空气中氧气的溶解: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在20%以上,然而水中的饱和溶氧量为(7—11)mg/L,仅为空气中氧气含量的1/20。
在面积较小的池塘中,风的影响较小,使空气中的氧气溶解于水的部分十分有限。
若无风力或认为搅动,空气溶解增氧速率很慢,远不能满足精养池塘对氧的需求。
(3)补水增氧、增氧机增氧、化学增氧:这三种方式属于人为的增氧方式。
补水增氧既是指通过加注溶氧充足的新水从而使水中溶氧得到补充,这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增氧方式和水质改良措施。
增氧机在此处键入公式。
增氧的原理有二:一是通过喷射作用使水和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加,从而使空气中的氧气更充分地溶解于水中;二是在高温季节的晴天,机械搅水尽管加速了次表层水中溶氧的逸出,但却能有效消除底层水好气性微生物和还原性物质引起的“氧债”、补充底层水溶氧、改善整个水体下午光合作用的产氧效率,从而改善晚上的溶氧状况。
化学增氧是借助一些化学制剂向水中供氧,如过氧化钙(CaO2)和“粒粒氧”等商品。
2、溶解氧的耗用(1)水呼吸:是指水中微生物耗氧,主要包括浮游动物、浮游植物、细菌呼吸耗氧以及有机物在细菌参与下的分解耗氧。
一般细菌呼吸好氧是水呼吸耗氧的主要组成部分。
(2)水生生物呼吸:主要是指鱼虾等水生动物的呼吸。
水产养殖池塘中溶解氧的变化及调控
JIANGXI AGRICULTURE18水产养殖池塘中溶解氧的变化及调控文/任 凤(中国海监锦州滨海新(开发区)大队 121000)摘 要 我国现在海洋经济的发展可以说是突飞猛进,乃至全球都有一定的影响力,随着海洋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我国的水产养殖也得了相应的发展,水产养殖业的技术需求比较严格,尤其是对养殖池塘中溶解氧的控制。
如果溶解氧过低,就会不合适养殖产品生存。
而且溶解氧也是判断水质好坏的一个重要因素。
基于此,分析溶解氧在水产养殖中的昼夜变化及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 水产养殖;溶解氧;调控1 溶解氧的概念及来源溶解氧是空气中的分子态氧溶解在水中,可以理解为溶解在水里氧的含量,用每升水里氧气的毫克数表示。
水中溶解氧的多少是衡量水体自净能力的一个指标,也是池塘养殖中最重要的水质标准,更是任何养殖品种不可缺少的。
溶解氧的来源主要由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以及空气中的氧气溶入水中产生的;还有是来源于水中溶解氧未饱和时,大气中的氧气向水体渗入。
因此,水中的溶解氧会由于空气里氧气的溶入及绿色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而得到不断补充。
溶解氧受光合作用的影响比较大,通过试验研究得出,从早上阳光普照开始,随着阳光普照量的增大,光合作用在不断加强,水中的溶解氧也随之增大,当阳光普照达到最高值时,水中的溶解氧也会达到最高值,下午随着阳光普照量降低,水中的溶解氧也随之降低,到了晚上没有阳光普照,水中的溶解氧也就降到了降低,到深夜没有光合作用的条件下水中的溶解氧达到一天中的最低值。
溶解氧除了受光合作用的影响外,还受其他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温度、压力、风度、养殖密度、有机物含量、水中植物、水质好坏及无机物等,溶解氧变化比较复杂,受到影响的因素多,需要慢慢研究掌握。
2 溶解氧在水产养殖中的重要作用如果溶氧量过低,水产品将无法适应,直接影响水产品的生存、生产、生长及消化能力,还可以间接影响到对水质中有害物质的消除和有机污染物的分解。
养殖池塘水溶解氧作用及增氧方法
养殖池塘水溶解氧作用及增氧方法养鱼池塘水中的溶解氧高低是水质好坏的主要指标,水产动物都必须在有氧的条件下才能生存,如果缺氧就要死亡。
在池塘养鱼中水体缺氧可使鱼虾浮头,严重时泛池窒息死亡,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养鱼水体溶氧要求标准经水产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的养殖实践中总结,一般养殖(育苗)池塘水体的溶解氧应保持在 5毫克/升~8 毫克/升,最低也要保持3 毫克/升,低于此值就会发生鱼虾泛塘死亡.养鱼水体溶氧量要求标准(见下表).在养殖中,水质轻度缺氧虽不致鱼虾死亡,但也严重影响其生长速度,使饵料系数提高,生产成本增加,养殖效益下降.以草鱼为例,草鱼在主要生长期内要求水中溶氧量5 毫克/升以上或饱和度大于70%为正常范围,最低为2 毫克/升,0.4 毫克/升为致死点。
2毫克/升时草鱼开始浮头。
草鱼在溶氧量为2.72 毫克/升的情况下比在5。
56 毫克/升的情况下,其生长速度降低98%,饲料系数提高4 倍.其它鱼虾也大致一样.引起养殖水质中溶氧不足的原因气温高氧气在水中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如在一个大气压下,水温由10℃上升到35℃时,空气中的氧在纯水中的溶解度可以由11.27 毫克/升降至6。
93 毫克/升,高温会引起溶氧降低。
此外,鱼类和其它生物在高温时因摄食运动量加大耗氧多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养殖密废过大养鱼户一味追求高产量,亩放养常规品种4000 尾~5000 尾,甚至更多,超出正常放养量的一倍多。
这样,鱼类和水中生物活动呼吸作用加大,耗氧量当然也加大。
有机物的分解大量的有机物(如塘头配套饲养大量的生猪、鸭、鸡、白鸽等禽畜牲口的排泄物)的分解作用,造成细菌活动大,消耗了水中大量的氧气,因此容易造成缺氧.无机物的氧化作用造成缺氧养殖池塘水中和池塘淤泥存在的硫化氢、亚硝酸盐等会发生氧化作用,导致消耗大量溶解氧。
鱼类缺氧反应症状轻度缺氧时,鱼虾出现烦躁,从水面明显看出鱼虾游动的波浪,个别鱼虾头部浮出水面,呼吸加快;重度缺氧时,大量鱼虾会浮头,甚至死亡。
水产养殖池塘中溶解氧的变化及调控措施探讨
水产养殖池塘中溶解氧的变化及调控措施探讨作者:孟令国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上半月)》 2019年第13期溶解氧是水产养殖的重要理化指标,对水产养殖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特别是池塘中溶解氧是较为重要的影响因素,溶解氧过高或者过低均会对养殖鱼类产生危害,主要是对鱼类摄食、生长等造成影响,当池塘内严重缺氧时会造成水产动物大批死亡。
水中溶解氧与池塘水环境的质量有密切关系。
因此,加强对溶解氧的探讨,分析水产养殖池塘中溶解氧的变化及调控措施,对营造良好的池塘水产养殖环境,提高水产养殖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溶解氧对养殖水质的影响溶解氧是水产养殖业中鱼类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质,其可以保证保证鱼类正常生理功能和健康生长,同时又可以改良水质和底层结构,此外,溶解氧还是维持氮循环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
根据水产养殖的要求,溶解氧应保持在5mg/L以上,并且在养殖全过程中均应保持充足的溶解氧。
之所以这样要求,是因为保持水中足够的溶解氧,可以使有毒物质的含量降低;在足养的条件下,经微生物的氨氧分解作用,会产生无毒的最终产物。
可见,养殖水体中保持足够的溶氧的重要性。
可以想象,一旦缺氧这些有毒物质极易迅速达到危害的程度。
二、水产养殖池塘中溶解氧的变化及调控措施1、溶解氧水平变化与调控措施水产养殖中池塘中的溶解氧会出现变化,并体现出不均匀特点。
这是由于生物和风力等因素的影响所致,也就是说在风向作用下,在上风处的浮生植物数量明显低于下风处的数量,但由于光合作用,上风处溶氧量低于下风处溶氧量。
而在夜间时,上风处的溶氧量显著高于下风处溶氧量。
另外,溶氧量与风力大小也有关系,影响着池塘上风处和下风处溶氧量。
此外,由于清晨是一天中内池塘溶氧量最低时,这时鱼类主要在下风处进行活动,所以在观察鱼类活动时,要把注重点放在清晨。
此时如果溶氧量在5mg/L以内,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增氧。
2、溶解氧垂直变化与调控措施受光照强度方面的影响,如果采用深水养殖的模式,那么池塘溶氧量会呈现垂直变化的规律。
如何保证精养池塘充足的溶解氧
水产养殖者都知道,无论是养鱼、养虾、养蟹等等,水中溶解氧的高低是决定能否养好一池水产品的主要因素。
水中溶解氧含量的高低也是所养品种能否健康生长的第一因素,如何做到水中溶解氧含量始终处于较高含量,使所养的品种始终处于健康生长状态。
水中溶解氧的主要来源是水中的浮游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占水中溶解氧的80%左右,其余20%左右来源包括机械增氧、换水、风浪等。
所以我们要认真做好水质管理以及日常工作。
1.平时要调节好水质的肥度。
掌握好水质的肥瘦情况,一般要保持水的透明度在30-50cm 左右较好,透明度大于50cm,说明水质较瘦,需要及时补肥;透明度低于20cm,说明水质过肥,需要及时添加新水或适量杀灭部分藻类。
只有水质处于“肥活嫩爽”,不瘦不过肥、不老化、浮游植物处于指数生长期、不黏、不浑浊,这样的水质就是好的水质,水中日常溶解氧含量较高,一昼夜24小时有16小时以上达到5mg/L以上。
2.要正确开启增氧机。
增氧机正确开法:一是晴天中午开机2-3小时,目的把水中表层的高溶解氧分配到水的中下层,总体提高全天水中溶解氧的含量。
二是清晨太阳出来前3小时左右开机直到太阳升起止,目的是因为傍晚太阳落山后,水中浮游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产氧,水中生物呼吸、有机物等耗氧,到后半夜水中溶解氧已经很低,需要开机及时补氧。
三是阴雨连绵天气,要24小时开机,连阴雨天气还要监测水中溶解氧的含量,当水中溶解氧含量低于2mg/L以下时,必要时还要泼洒增氧剂增氧,或者增加增氧机的数量来解决水中溶解氧的不足。
四是泼洒药物时,一般要开增氧机1-2小时,尽量把所泼洒的药物全池均匀分配。
○杨国成2020-7--38五是日常勤观察,当发现鱼类有浮头迹象,无论何时都要及时开启增氧机。
增氧机不开机时间:一是投饵时,一般不开机,有利于鱼虾蟹正常吃饵料。
避免鱼虾蟹不正常吃饵料,逗留在高溶解氧的增氧机周围。
二是一般傍晚不开机。
因为傍晚开机,水的中下层总是含氧量较低,容易造成水中的溶解氧较早被平均分配消耗掉,往往造成后半夜或清晨鱼虾蟹缺氧。
水产养殖池塘溶氧知多少
水产养殖池塘溶氧知多少水产养殖网黄卫 2020-12-15 16:48众所周知溶氧是水产养殖的灵魂,溶氧指标的浮动也间接地反馈了水体各项指标的状态。
接下来就个人的认知来谈谈溶氧和水产养殖的关系。
水体溶氧的来源水体中的溶氧主要来源是靠水体中藻类和水草的光合作用,严格来说,氧气是光合作用碳还原过程的副产物。
CO2+H2O→CH2O+O2。
而水体中百分之60以上的溶氧是来自于藻类这就要求在养殖过程中合理培藻的必要性大气中氧的渗透如刮风、开增氧机、水体的流动等溶氧的消耗水体中溶氧的消耗主要靠水体中的藻类、水草、养殖对象、微生物的呼吸作用来消耗,以及池塘底部残饵粪便有机质的分解所消耗。
溶氧过高的危害溶氧过高会导致水体的氧压过高,过高的氧压会让养殖动物“氧中毒”,特别是对幼体的养殖对象危害很严重,会导致气泡病。
同时一般情况下溶氧过高表明水体中的藻类数量过大,藻相分布也不正常,这样这变天情况下很容易倒藻。
高溶氧下可以产生大量的自由基,对养殖对象肌体许多器官具有伤害作用。
在高溶氧的环境下藻类新成代谢加快容易造成藻类迅速老化加速藻类死亡导致养殖池塘急速缺氧造成养殖动物死亡溶氧不足的危害溶氧不足可以从动物和环境两个方面影响池塘养殖动物方面①直接致死。
当溶氧低于养殖动物最低忍受浓度一段时间时可直接导致养殖动物窒息死亡。
②非致死伤害。
当鱼虾受到短时间严重缺氧,虽不致死,但也会受到严重伤害。
③免疫机能受损。
养殖动怒处于低溶氧的环境下免疫机能会受损,对病原微生物的侵袭变得更为敏感。
④抗逆能力下降。
溶解氧不足可导致养殖动物对环境变化条件如PH变化、温度变化、盐度变化、变得更为敏感。
⑤消化吸收效率降低。
鱼虾对饲料的消化吸收和同化能力与溶解氧浓度成正比。
在一定范围内溶解氧浓度越高,消化吸收和同化能力越高。
因此池塘对氧的需要量要随着溶解氧浓度的降低而提高。
环境方面①导致微生物生态组成变化。
自然界微生物是按氧化还原的梯度分布的。
不同荣氧浓度所适应的微生物不同。
关于池塘溶氧,其实很多人都忽视了这个方面!
关于池塘溶氧,其实很多人都忽视了这个方面!最近有养殖户问:池塘天天死鱼,每天捞个10多条,怎么回事?现在冬天冰下增氧已不再是难题,鱼类越冬时的成活率有着显著的提高。
但很多人发现,当溶氧已不再是限制性鱼类存活的因子时,大规模死鱼的现象仍时有发生。
这是为什么呢?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越冬池保证溶解氧的一些方法:1. 给越冬池补充含氧量比较高的新水2. 培养水中浮游植物的含量3. 减少水中浮游动物的数量4. 大面积破冰,使用增氧机增氧5. 循环水增氧6. 使用气泵或速效增氧剂增氧7. 扫除冰上积雪,保证光合作用的进行从上面可以看出,在冰封池塘中,光合作用仍是水中溶氧的主要来源。
而浮游植物既是主要溶氧来源,又是主要耗氧因子。
1、溶氧充足,更要稳定在冬季,当天气晴朗、阳光充沛时并且冰面透光效果好的时候,浮游植物量较大的池塘里溶氧一般也比较高,但是如果天气突变,连降大雪,光合作用会减弱,浮游植物消耗的氧气的量很大,成为池塘主要的耗氧因子,通常此时越冬池里的溶氧会很低。
等到天气好转,扫除冰上的积雪,光合作用会突然增强,溶氧迅速上升,水中的溶氧含量恢复到比较高的水平。
浮游植物越多的池塘里,溶解氧的波动幅度越大。
如此反复,剧烈的溶解氧的波动影响了鱼类循环系统的正常运转,损害了鱼体的健康。
这并非是危言耸听,有研究发现,每次溶解氧剧烈波动以后,越冬水体中均会发现大量鱼体分泌的体表黏液。
显然,剧烈的溶解氧波动增加了越冬鱼的死亡率。
其实这很好理解,在季节交替的时候,由于环境因子波动大,一会儿升温,一会儿降温,人很容易生病,同样,在溶氧波动大的时候,鱼肯定也不舒服,鱼不舒服了就容易生病或者死亡。
2、两招保持溶氧稳定在越冬管理中,不仅要保证溶氧充足,更要保证溶氧的稳定。
为了使溶氧稳定,主要是让越冬池的浮游植物量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适量范围。
1、在溶氧过低时,可采用补水、循环水等增氧方式补氧;如果晴天溶氧过高时,浮游植物生物量过大时,可以适当调节浮游植物的量,使溶氧的波动不要过大。
渔业水质溶解氧最大不能超过多少
渔业水质溶解氧最大不能超过多少渔业水质溶解氧最大不能超过多少溶解氧,顾名思义,就是指空气中的氧溶解在水中成为溶解氧,溶解氧值是研究水自净能力的一种依据。
由于鱼虾种类,规格不同,各种鱼虾可能在不同的溶解氧条件下出现浮头现象。
一般来讲,养殖池的最低溶解氧不能低于3mg/L,最好保持在5 mg/L以上,长期处于低溶解氧下的鱼类生长缓慢,易发病,甚至窒息死亡。
在渔业用水中,氨氮和总磷的浓度最大不能超过多少?氨氮的浓度一般不高于1.0mg/L, 总磷的浓度一般不高于0.5mg/L,总氮的浓度一般不高于1.0mg/L,水质汞标准曲线最大浓度不能超过多少水质汞标准曲线最大浓度不能超过多少1.总汞最高允许排放浓度0.05mg/l。
2.汞是化学元素,元素周期表第80位。
俗称水银。
元素符号Hg,在化学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6周期、第IIB族,是常温常压下唯一以液态存在的金属。
3.微量的液体汞吞食一般是无毒的(有资料称它在生物体内会形成有机化合物),但汞蒸气和汞盐(除了一些溶解度极小的如硫化汞)都是剧毒的,口服、吸入或接触后可以导致脑和肝损伤。
1000w接1.5线最大不能超过多少米1.5平方的铜线可以带小于2640瓦的用电器。
1.5平方的铜线穿塑料管的安全载流量是12A,根据公式:电功率等于电压乘以电流 P=UI ,那么220×12=2640(瓦)所以1.5平方的铜线可以带小于2640瓦的用电器。
园林水池深度最大不能超过多少不能一概说尺度,要看功能,如养观赏鱼类的,那可以稍浅一些0.5~1米左右,观赏效果更佳。
但要是人工湖,体型稍大,那么3~5米甚至更深,还是要看用来干嘛,及体型和作用烷烃中含碳量最大不能超过多少烷烃中,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碳元素含量逐渐增加。
其理论上的最大值为6/7=85.7%信封最大不能超过多大阿国内信封标准代号长(mm)宽(mm)备注B6号 176 125 与现行3号信封一致DL号 220 110 与现行5号信封一致ZL号 230 120 与现行6号信封一致C5号 229 162 与现行7号信封一致C4号 324 229 与现行9号信封一致国际信封标准代号长(mm)宽(mm)备注C6号 162 114 新增加国际规格B6号 176 125 与现行3号信封一致DL号 220 110 与现行5号信封一致ZL号 230 120 与现行6号信封一致C5号 229 162 与现行7号信封一致C4号 324 229 与现行9号信封一致国内信封应选用不低于80g的B等信封用纸国际信封选用不低于100g的A等信封用纸.沼气管道压力最大不能超过多少主要看管道材质,PE的承压小一些,不锈钢的能承受很高的压力,提纯压缩的250公斤都没事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产养殖关于池塘溶解氧的一些常识
池塘溶解氧的主要来源是由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机械增氧以及空气中的氧气溶入水中产生。
溶解氧的消耗主要是浮游生物的呼吸作用和水中有机物的分解作用造成的,此外池塘溶解氧还受到光照、风力、气压、浮游生物、水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虽有一定的变化规律,但仅仅靠经验是无法准确判断池塘中溶解氧含量的,误判会有很高的风险!
一、底部溶解氧变化是反映鱼虾是否健康的重要指标,能对管理底质和水质做出科学参考
利用测氧仪器掌握水中溶解氧的变化规律,一天应做四次溶解氧记录:第一次是早上05:30,一天内溶解氧最低阶段;第二次是上午08:30,可作为是否开始喂料的依据;第三次是下午15:30,一天内溶解氧最高阶段;第四次是晚上23:00,可作为是否全部开增氧机的依据。
通过长时间的观察记录,可预知底质、水质变化,提前调控。
1、底部溶解氧变化一天内不宜超过7mg/L,这是鱼虾健康的重要指标,底质、水质均良好,适合鱼虾生长。
要特别注意:在养殖早期阶段,如果由于藻相不平衡而产生有害藻类,虽然底部溶解氧变化正常,鱼虾也可能会发病。
因此在养殖早期阶段要定期投放清除池底有机物和培养有益藻相的微生物制剂;在养殖中后期阶段,定期投放清除池底有机物和降解亚硝酸盐及氨氮的微生物制剂,以减少由有机物诱发的缺氧,培养有益菌相和藻相;定期投放由贝壳烧制的粉末,以提高养殖水体的总碱度,养虾适宜的总碱度是100-200,超过300或低于60,虾子都不好养。
稳定pH值,养殖适宜的pH值是7.8-8.6。
2、底部溶解氧变化一天内在8-9mg/L,说明此塘养殖环境处于亚健康的状态,水质偏肥,藻类趋于丰富,底质往不良方向变化,塘底开始滋生大量的有害细菌、氨氮、亚硝酸盐和硫化氢,导致鱼虾生长缓慢。
处理方法:A、减料并且拌微生物制剂投喂以增强鱼虾体质;B、适量杀一部分过度繁殖的藻类(如早上6:00多泼洒二氧化氯);C、塘底:底部增氧、消毒(如晚上11:00多泼洒双氧水或干撒增氧剂),第三天中午施用微生物制剂,培养有益菌相,应培养定期使用微生物制剂的习惯;D、投放贝壳粉以增加水体总碱度,稳定水体。
3、底部溶解氧变化一天内超过10mg/L,说明鱼虾养殖环境处于不健康状态,底质黑化严重,水质严重偏肥,藻类过于丰富,虾甲壳变软甚至生长停滞,极易引起偷死或其它疾病。
二、底部溶解氧之科学喂料
底部溶解氧最适宜范围是5-8mg/L,在2.5-4.5mg/L之间是亚缺氧状态,不能长时间处于此状态,特殊天气除了全部打开增氧机外,还要底部增氧。
大部分鱼虾在1.5mg/L(蟹是2.5mg/L)开始浮头,虾在0.5mg/L(石斑鱼、鲑鱼、鳟鱼、鲈鱼0.8 mg/L,鳗鱼0.6 mg/L,蟹1.5mg/L)开始窒息死亡。
第一次喂料时底部溶解氧应高于5mg/L,最后一次喂料应高于5.5mg/L。
这样既能够提高消化吸收率,降低饲料成本,又可以降低塘底污染,减少发病几率。
三、底部溶解氧之有效利用增氧机
水中溶解氧的饱和程度受温度、盐度的影响,在一定温度下,纯净淡水不管如何增氧只能达到饱和值,这是自然规律。
在超过饱和溶氧值的时候,开增氧机的增氧效果不明显,不但浪费电费,还易引起鱼虾气泡病。
晚上藻类停止了光合作用,白天光合作用产生的过饱和溶解氧会溢出水面,这时开增氧机只会加速过饱和溶解氧的溢出,增氧机开得越多,溶解氧降得越快。
晴天中午13:30-15:30开增氧机搅拌水体,使上下水体交流,增加底部溶解氧,促进池内物质循环,改善池塘的水质和底质条件。
四、咸水中溶解氧值的计算方法
在30℃水温,淡水的饱和溶解氧是7.6mg/L。
而在盐度10‰的水中,此时的饱和溶解氧是7.6-10×0.036=7.24mg/L。
本文转自通心粉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