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望春天》
2024年《渴望春天》说课稿
![2024年《渴望春天》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a8948b74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31.png)
2024年《渴望春天》说课稿《渴望春天》说课稿1一、说教材本节课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春之声》的第一课时,春是四季之首,她在人们的艺术创作中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莫扎特所创作的《渴望春天》是一首深受全世界青少年喜爱的歌曲,本节课我以“春之声”这一主题为出发点,通过让学生聆听、学唱、欣赏、朗诵描绘春天景象的艺术作品,使学生感受并体验音乐与大自然,与文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及音乐自身的艺术魅力。
二、教学目标:1、以“春”为主题,使学生通过歌唱春天的歌曲,欣赏春天的乐曲,来寻找春天,发现春天,感悟春天。
2、在反复聆听、歌唱《渴望春天》的过程中,感受歌曲明朗、愉快的情绪。
培养学生对经典作品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启发学生体验在清新流畅的音乐中焕发的青春气息,唤起学生对音乐、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引导学生能够用甜美、圆润而有弹性的声音、轻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渴望春天》,尝试用声音、速度、力度的变化表现赞美春天、渴望春天的心情。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将有关作曲家生平等音乐与相关文化的背景知识,放到课外由学生自主探索解决,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鼓励学生大胆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4、了解相关的知识和文化,在音乐的启迪和感染下,产生热爱春天、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在反复聆听、歌唱《渴望春天》的过程中,感受歌曲明朗、愉快的情绪,做到用甜美、圆润而有弹性的声音表现歌曲。
难点:歌曲准确、有感情的演唱及情感的表现。
四、说学情七年级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阶段,加上十三、四岁的年龄正处于变声期,所以我要教会学生正确的歌唱方法,感受音乐,体验音乐,开阔音乐视野,并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五、说教法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所以本节课我设计并运用了创设情境、合作探究、创新实践等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听、多唱、多想、多讨论、多创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活跃学生的思维能力,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真正体验快乐音乐的宗旨。
渴望春天莫扎特钢琴曲
![渴望春天莫扎特钢琴曲](https://img.taocdn.com/s3/m/ac2a7262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b4.png)
渴望春天莫扎特钢琴曲《渴望春天》是莫扎特在1785年创作的一首钢琴奏鸣曲,也被称为K.571,它是莫扎特晚期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这首曲子以其欢快的旋律、巧妙的结构和丰富的表现力而受到广大乐迷的喜爱。
作曲始于莫扎特19岁时,他当时正处于音乐生涯的巅峰时期。
这首曲子延续了莫扎特早期作品的典型特点,既有活泼欢快的部分,又有沉思抒情的片段。
整首曲子共分为两个乐章。
第一乐章是一个快板,以G大调为主题,展现了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
曲子一开始,旋律轻快而欢快,仿佛在嬉笑跳跃,展现了春天的热闹景象。
音乐逐渐变得激情洋溢,琴键上下跳动,仿佛春风拂过花丛,带给人们无尽的期待和希望。
第一乐章的高潮部分展示了莫扎特与众不同的魅力,他将旋律构建得如此精妙,以至于让人沉醉其中。
该乐章以一个欢快的尾声结束,仿佛在告诉人们,春天终将到来,带来温暖与希望。
接下来的第二乐章是一个慢板,以c小调为主题。
在这个乐章里,莫扎特像是展示了内心的思考与情感的流露。
他以悲伤和温柔的音调展示了自己内心深处的渴望,带给人们深深的触动。
这个乐章显示了莫扎特的情感表达能力,音符间的交织与组合,犹如在心灵深处喃喃呢喃。
曲子的中段部分将音乐推向高潮,琴键间散发着对春天的无限向往,仿佛告诉人们,无论黑暗与寒冷持续多久,春天永远在向我们招手。
最后,乐章以柔和的旋律缓缓结束,仿佛让人们在寂静中感受到温暖和希望。
整首曲子无论是旋律还是结构,都彰显了莫扎特伟大的音乐才华。
他运用了多样的曲式形式,将欢快和悲伤、忧郁和希望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这首曲子不仅展示了春天的美好与新生,更表达了莫扎特的音乐天赋和对未来的向往。
《渴望春天》是一首具有独特魅力的钢琴奏鸣曲,它以其华丽、热情和充满感染力的旋律,打动了无数听众的心灵。
莫扎特通过这首曲子传达了对春天的渴望和对生命希望的力量,激发了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愿望。
无论是在当时的莫扎特时代,还是在现代的乐坛上,《渴望春天》这首曲子都被视为经典之作。
《渴望春天》教学设计
![《渴望春天》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247c3f55f0e7cd18525363d.png)
《渴望春天》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渴望春天》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音版《音乐》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春之声”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是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于1791年创作的一首抒情歌曲,深受儿童的喜爱;以儿童纯真的稚气,活泼的语言,表达了孩子们渴望满目春色、繁花盛开、小鸟齐鸣的春天到来时的心情;歌曲采用D大调,6/8拍子,歌曲的结构为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全曲以分解三和弦与级进音调实行的旋律为基础,配合着活泼、跳跃的6/8节拍,流畅清晰、优美洗练、充满着青春的活力,表现了少年儿童渴望春天到来的愉悦心情。
二、教学设计思路以“感受春天(创设情景)——体验春天(歌唱春天)——表现春天”为主线展开教学,从而激发学生学唱歌曲《渴望春天》的兴趣,同时引导学生从整体感受、体验音乐的优美、流畅,演唱抒情、愉悦的特点,体验并将自己融入春天的怀抱中。
三、教学目标1、能够从以“春”为主题的音乐作品中感受、体验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快乐,乐于参与表现创造“春”的音乐活动。
2、能够用甜美、圆润的声音演唱歌曲《渴望春天》,尝试用声音、速度、力度的变化表现赞美春天、渴望春天的心情。
3、知道莫扎特在音乐上的主要贡献。
理解变音记号和倚音。
四、教学重点:感受和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及风格,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五、教学难点:歌曲情感的表现。
六、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欣赏法、合作学习法七、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琴等。
八、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欣赏门德尔松的《春之歌》,创设情景,帮学生从音乐风格上自然地走近春天,走近莫扎特。
学生从无意注意到有意注意,在不经意间领略到春天的诗意、暖意和别样境界。
二、新课导入听赏童声合唱《渴望春天》,使用开门见山的方法,直接让学生欣赏优秀童声合唱团的演唱录音歌曲,使学生熟悉旋律,熟悉音乐,初步体会和感受音乐的意境。
三、学唱歌曲1、聆听《渴望春天》初步熟悉旋律,感受歌曲明朗、愉快的情绪。
能用简洁的语言来描述自己感受到的东西。
以一流的音乐本身去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注意,激发学生学习演唱的热情。
七年级音乐下册《渴望春天》教案
![七年级音乐下册《渴望春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9b3d853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35.png)
七年级音乐下册《渴望春天》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歌曲《渴望春天》的创作背景、作者生平及其音乐风格,掌握歌曲的基本旋律和歌词内容。
技能目标:通过欣赏《渴望春天》,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使他们能够感受到歌曲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并尝试模仿歌曲中的旋律和节奏。
1. 理解歌曲《渴望春天》的背景和意境《渴望春天》是一首充满生机与希望的歌曲,创作背景源于人们对春天的热爱和期盼。
这首歌以优美的旋律和富有诗意的歌词,展现了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美好景象。
歌曲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如花开满园、绿草如茵、鸟儿欢唱等,展现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引导学生想象春天的美景,感受大自然带来的愉悦。
歌词中透露出对春天的渴望和期盼,表达了在寒冷冬季过后,人们对温暖春天的向往和期待。
引导学生体会歌曲中的情感,理解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渴望。
《渴望春天》的旋律优美动听,节奏明快和弦丰富,给人以愉悦的感觉。
通过欣赏歌曲,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音乐特点,了解歌曲的结构和风格。
在理解歌曲背景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歌曲中的情感,激发学生对春天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通过讨论、分享等方式,让学生表达对春天的感受和理解。
2. 掌握歌曲的基本旋律和节奏通过本次课程的教学,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歌曲《渴望春天》的基本旋律和节奏,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演唱水平。
歌曲基本旋律的学习:首先,让学生聆听完整的《渴望春天》歌曲感受其旋律的优美和动感。
随后教师可以分段教授歌曲旋律,让学生跟随琴声进行模仿和练习。
重点让学生掌握歌曲中的高潮部分,以及每个乐句的换气点和情感表达。
节奏的掌握:向学生介绍歌曲的基本节奏型,让学生初步感知音乐的节奏感。
通过拍手、踏脚等方式,让学生跟随教师练习歌曲的节奏。
同时结合歌曲旋律的学习,让学生在演唱过程中掌握节奏的变化和表现。
听唱法:通过多次聆听歌曲,让学生感受歌曲的基本旋律和节奏,逐渐熟悉歌曲的旋律走向和节奏特点。
模唱法:教师分段教授歌曲旋律,让学生跟随琴声进行模仿,逐渐掌握歌曲的基本旋律。
《渴望春天》教案
![《渴望春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f465a6d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ea.png)
《渴望春天》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音乐教育》教材第四册,第二章“春天的乐章”,具体内容包括《渴望春天》歌曲的学习及分析。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渴望春天》的旋律、节奏及歌词。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激发他们对春天的热爱。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集体演唱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歌曲中的音程跳动、节奏变化。
教学重点:歌曲的旋律、歌词及演唱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黑板、音响设备。
学具:音乐教材、笔、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春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春天的感受,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渴望春天》。
2. 歌曲学习:a. 播放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节奏。
b. 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唱。
c. 分句教唱,讲解歌曲中的音程跳动、节奏变化。
d. 学生自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 歌曲分析:a. 分析歌曲的旋律特点、节奏变化。
b. 讨论歌曲表达的情感,引导学生体验歌曲中的“渴望春天”。
4. 随堂练习:a. 分组练习,每组演唱歌曲的一段,互相评价。
b. 全班集体演唱,教师点评。
六、板书设计1. 《渴望春天》2. 歌曲旋律、节奏3. 歌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熟记《渴望春天》的歌词,练习歌曲的演唱。
2. 答案:无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歌曲情感的理解,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力。
2. 拓展延伸:a.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收集关于春天的诗歌、散文,下节课分享。
b. 组织学生参加春天的户外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春天的美好。
c. 邀请专家进行音乐讲座,提高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音程跳动、节奏变化。
2. 教学过程:歌曲学习、歌曲分析、随堂练习。
3. 板书设计:歌曲旋律、节奏、歌词的展示。
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关注学生对歌曲情感的理解,提高音乐表现力。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解析歌曲《渴望春天》中的音程跳动和节奏变化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湘教版音乐五年级下册《渴望春天》PPT课件
![湘教版音乐五年级下册《渴望春天》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aefefda0b4c2e3f562763d9.png)
中段音乐在前面的根底上旋律起伏 较大,显得更为热情奔放。伴奏色彩较 为柔和,仿佛从春景的描绘进入对春天 的热情歌颂。
歌曲结构示意图:
欣赏并答复
3、你喜欢这 首歌吗?为 什么?
1、音乐的速度是 什么样的?
2、歌曲演唱的力 度是什么样的?
分组演唱
课后作业
• 收集各种有关莫扎特的资料、图片等 • 第一组收集其代表作品 • 第二组收集关于莫扎特的音乐评论 • 第三组收集以春天题材的其他音乐作
品 • 第四组收集表现春天的其他艺术形式
• 歌剧:?费加罗婚 礼 ??魔笛??唐璜?
• 教堂音乐: 十八首弥撒曲; 四首连祷歌;?安 魂曲?
复听歌曲思考
•
•
A歌曲的调式与拍号:
•
B作品的体裁:
•
C作品的情绪:
音乐小故事
这首歌曲作于1791年1月14日,这时的 莫扎特已疾病缠身,贫病交加,可令人惊 叹的是这首歌曲中没有丝毫伤感和绝望, 整个旋律清新欢快,充满天真和童趣,足 以看出作曲家〔 〕的意志和〔 〕的 生活态度。
的作品〔如诗歌、散文、绘画等〕
谢谢各位的聆听
门德尔松是一位生活安逸的音乐家更是当时音乐界的权威人士他被誉为可与莫扎特相媲美的天才式的人物他的作品成熟优雅富有优越感与他本人的气质配合的天衣无缝
渴望春天
〔奥地利莫扎特曲〕
欣赏门德尔松
?春之歌?
门德尔松?春之歌?
?春之歌? 乐曲是一首典型的?无词歌?, 是?无词歌曲集?中的一首著名的小曲。 除了钢琴独奏之外,还被改编为其它器 乐独奏曲,流行甚广。
七年级音乐下册《渴望春天》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音乐下册《渴望春天》教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65c2573d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41.png)
七年级音乐下册《渴望春天》教案新人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七年级音乐下册,第三章《春天的故事》,第2节《渴望春天》。
教材内容详细介绍了歌曲的背景、作者以及歌曲的旋律、节奏、和声等方面的知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渴望春天》的创作背景,认识作曲家约翰·斯特劳斯,感受作品的风格特点。
2. 学会演唱《渴望春天》,并能准确地表达歌曲的情感。
3.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歌曲《渴望春天》的演唱技巧、情感表达。
难点:歌曲中的旋律跳进、节奏变化以及和声处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音乐教材、笔、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春天的图片,让学生感受春天的气息,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渴望春天》。
2. 讲解:介绍作曲家约翰·斯特劳斯及其作品特点,分析歌曲的旋律、节奏、和声等。
3. 示范:教师钢琴伴奏,示范演唱《渴望春天》。
4. 练习:学生跟唱,注意歌曲的旋律、节奏、和声等方面的处理。
六、板书设计1. 《渴望春天》2. 作曲家:约翰·斯特劳斯3. 歌曲分析:旋律、节奏、和声4. 演唱技巧:气息、共鸣、咬字5. 情感表达:欢快、期待、向往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学唱《渴望春天》,录制演唱视频。
2. 答案:视频提交至班级群,教师评价、指导。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掌握情况,对教学方法的改进。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课后欣赏约翰·斯特劳斯的其它作品,如《蓝色多瑙河》、《维也纳森林》等,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的情感表达。
2. 教学难点中的歌曲演唱技巧。
3. 教学过程中的分组练习。
4. 作业设计中的演唱视频录制。
一、教学目标中的情感表达1. 分析歌曲背景,让学生了解作曲家创作时的情感状态。
2. 示范演唱时,注重情感的投入,使学生在模仿中自然地融入情感。
《渴望春天》
![《渴望春天》](https://img.taocdn.com/s3/m/6be50901eff9aef8941e06dc.png)
这首歌表现了什么? 举例说出关于春天的歌曲和诗词。
莫扎特(17561791) ,奥地利作曲 家,是欧洲最伟大的 古典主义音乐作曲家 之一。 《渴望春天》是一 首抒情的少年儿童歌 曲。是奥地利著名作 曲家莫扎特在1791年 用诗人奥弗贝克的一 首短诗写成。
小 结
刚才我们用歌声表达了对美好春天的 感觉,现在我们拿起画笔来画出我们心目 中的春色。
渴望春天
朱自清《春》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 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 长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 田野里,瞧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 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 草绵软软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 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 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渴望春天》教案(7篇)
![《渴望春天》教案(7篇)](https://img.taocdn.com/s3/m/29a53289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c8.png)
《渴望春天》教案(7篇)渴望春天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⑴、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⑴通过了解莫扎特的生平以及创作过程,学习他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与价值观。
2、知识目标:能够从以“春”为主题的音乐;作品中感受、体验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快乐,乐于参与表现创造“春”的教学活动;3、能力目标:够用甜美的声音正确的换气,齐唱《渴望春天》,偿试用声音、速度、力度的变化,表现赞美春天,渴望春天的心情。
教材分析:⑴《渴望春天》是一首深受全世界少年儿童喜爱的抒情、愉快、流畅的歌曲,是奥地利著名作曲家莫扎特(1756---1791)在1791年用诗人弗贝克的一首短诗写成,同年,作曲家就逝世了。
当时他贫病交加,心力瘁尽,处于他短促人生的严冬残年,然而这首歌却以孩子纯真、稚气的甜美口吻,生动明朗的音乐语言表现出少年儿童渴望春天到来,鲜花开放,小鸟歌唱的心情,丝毫没有晦暗的阴影,充满了对幸福和光明未来的向往,也反映了莫扎特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与价值观。
⑴歌曲为D大调,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采用轻快活泼的6/8拍子写成。
教学重点:感受和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及风格。
教学难点:歌曲情感的表现。
教学方法:听唱教学法、视觉图象法、快乐教学法。
课型:以唱歌教学为主的综合活动课。
教具:钢琴、多媒体设备、教学课件、花环、花束。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课:欣赏约翰。
施特劳斯的《春之声圆舞曲》当春天的旋律在我们耳旁响起,春天的画面出现在我们的眼前,绿草成荫,鲜花绽放,鸟儿欢唱,多么令人神往的季节!今天,就让我们共同感受音乐家对春天的渴望和期待,一起走近生机勃勃的春天。
版书课题《渴望春天》并介绍作品。
《渴望春天》是一首深受全世界少年儿童喜爱的歌曲,是奥地利著名作曲家莫扎特在1791年用诗人弗贝克的一首短诗写成。
二、了解作曲家莫扎特。
同学们互相交流自己查找的关于莫扎特的生平、主要作品等资料。
(利用多媒体把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的肖象、简介以及奥地利维也纳的风光展示给学生)。
《渴望春天》音乐教学反思
![《渴望春天》音乐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92a9e980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5d80677.png)
《渴望春天》音乐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小学音乐教材第三册第五章节《渴望春天》。
该章节主要让学生通过学习歌曲,感受春天的美好,理解歌曲中所表达的渴望春天的情感。
歌曲《渴望春天》是一首富有感染力的歌曲,旋律优美,歌词生动,能够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气息,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歌曲《渴望春天》的旋律和歌词,能够独立演唱。
2. 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让学生能够从歌曲中感受到春天的美好。
3. 引导学生通过歌曲表达自己对春天的渴望,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歌曲《渴望春天》的旋律和歌词的掌握。
难点:歌曲中高音部分的演唱和情感的把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教学录音机、投影仪、音响设备。
2. 学具:乐谱、歌词卡片、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教师播放春天的PPT,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激发学生对春天的向往。
2. 歌曲学唱:教师钢琴伴奏,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渴望春天》,注意音准和节奏。
3. 歌词解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歌词,理解歌曲中所表达的渴望春天的情感。
4. 歌曲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讨论歌曲中的高潮部分,引导学生感受高音部分的演唱技巧。
5. 实践练习:教师分组,让学生进行合唱练习,重点指导高音部分的演唱。
6. 展示评价: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演唱,教师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歌曲名称:《渴望春天》教学重点:1. 歌曲旋律和歌词的掌握2. 高音部分的演唱技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回家后,练习演唱歌曲《渴望春天》,并和家长一起分享。
2. 答案:能够熟练演唱歌曲《渴望春天》,并能用恰当的情感表达歌曲的意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歌曲《渴望春天》的教学,学生能够感受到春天的美好,理解歌曲中所表达的渴望春天的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氛围活跃。
但在歌曲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对高音部分的演唱技巧掌握不够,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渴望春天》莫扎特分析
![《渴望春天》莫扎特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fb12108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c9.png)
渴望春天莫扎特分析莫扎特,全名为沃尔夫冈·阿马德乌斯·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是18世纪最杰出的作曲家之一。
他的音乐作品多样而丰富,其中包括了交响乐、室内乐、歌剧等。
他以其惊人的天赋和创造力成为了音乐史上的伟大人物之一。
在他的众多作品中,有一个特别引人注目的作品,那就是《渴望春天》。
这是莫扎特最后一个完成的交响曲,创作于1788年。
该作品包含了四个乐章,每个乐章都展现了莫扎特深深的情感和对于春天的渴望。
第一乐章 - 春之清晨这个乐章以优美的旋律和明亮的节奏开始,给人一种清新而充满希望的感觉。
莫扎特在这里运用了大量的弦乐器,通过琴弓技巧创造出了悠扬而流畅的音色。
整个乐章充满了欢快和活力,仿佛春天的醒来一样。
第二乐章 - 渴望之声这个乐章相对较慢,情感更加深沉。
莫扎特运用了木管乐器和弦乐器来表达对于春天的渴望。
他巧妙地运用了和声和旋律,向听众传递出一种思念和期待的情感。
整个乐章以激情的高潮结束,表达了对于春天到来的渴望。
第三乐章 - 春之舞曲这个乐章充满了欢快和轻快的节奏,仿佛春天的欢庆舞曲。
莫扎特在这里运用了各种乐器的连续旋律,创造了一种飞扬的感觉。
整个乐章充满了活力和节奏感,给人一种无法抑制的喜悦。
第四乐章 - 渴望之终曲这个乐章以宁静的旋律开始,给人一种平静和沉思的感觉。
莫扎特巧妙地运用了和声和旋律的变化,使这一段音乐充满了情感和复杂性。
整个乐章以庄严而充满希望的气氛结束,表达了对于春天即将到来的渴望。
莫扎特的《渴望春天》是一部充满了情感和渴望的音乐作品。
通过优美的旋律、丰富的和声和精巧的结构,莫扎特成功地表达了对于春天的渴望和期待。
这部交响曲展现了莫扎特作为一个天才作曲家的独特风格和才华,是他音乐生涯的巅峰之作。
如果你对音乐、艺术或者莫扎特的创作感兴趣,我强烈推荐你去欣赏和聆听《渴望春天》。
它将带给你一种温暖和希望的感觉,让你沉浸于莫扎特的音乐世界中。
《渴望春天》歌词
![《渴望春天》歌词](https://img.taocdn.com/s3/m/241f40bcf705cc1754270914.png)
《渴望春天》歌词《渴望春天》是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作曲、奥弗贝克作词的一首童声合唱乐曲名。
下面要为大家分享的就是《渴望春天》歌词,希望你会喜欢!《渴望春天》歌词来吧亲爱的五月给树林换上绿装让我们在小河旁看紫罗兰开放我们是多么愿意重见那紫罗兰啊~ 来吧亲爱的五月让我们去游玩冬天也曾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欢喜在雪地上在灯下大家欢聚一起用纸牌盖起小屋还做各种游戏在自由可爱的大地上乘雪橇旅行去当小鸟唱起歌儿报告春天来临在青草地上跳舞又是一番欢欣啊~ 来吧可爱的五月快带来紫罗兰也多多带来布谷鸟和伶俐的夜莺《渴望春天》乐曲介绍1791年1月14日作于Vienna,这时的莫扎特已疾病缠身,贫病交加,可令人惊叹的是这首歌曲中没有丝毫伤感和绝望,整个旋律清新欢快,充满天真和童趣,足以看出作曲家(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生活态度.这是一首深受全世界青少年喜爱的歌曲。
其音乐语言朴素、简约,富有表现力。
旋律线主要由大调式主和弦分解构成,突出音乐清新、明朗的格调;6/8拍既轻快、活泼,又不过分张扬;曲式结构单纯、紧凑,恰倒好处,没有一个多余的音符;音乐素材的运用节省而富于表现力,第一、二、四乐句采用同一材料加以变化,第三乐句则运用变化音、离调和音程大跳等手段推动乐句的发展,典型的启承转合句式,从而使整首歌曲听起来既有变化又有统一,在结构上给人简练、舒服、完整的满足感。
伴奏织体采用分解和弦的形式,轻快、流畅;和弦的选择以主、属和弦为主,色彩明亮,手法简练,有效地起到了为旋律烘云托月的作用。
音乐情绪和内涵:1.莫扎特一生被病、穷、别人的嫉妒困扰,他一生渴望春天。
2.这首曲子表达了欢快、乐观、积极向上的情感,也写出了莫扎特这一性格。
3.莫扎特虽然渴望春天,但他没有等到他的春天的来临,这首曲子创作于他去世前的那个冬天,他还未等到春天的来临、还未等到他的更加光明的未来,就与世长辞了,但他无私地把作品留给了我们,让人们替他迎接春天,让人们也对春天产生渴望,让人们乐观地迎接未来。
渴望春天-苏少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渴望春天-苏少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0dc994d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b2.png)
渴望春天 - 苏少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课程概述这节课我们将学习苏少版七年级音乐下册中的一首歌曲——《渴望春天》。
通过歌曲、活动、练习等多个方面,让学生感受到春天的生机和活力,理解春天的意义和文化内涵。
学习目标•了解春天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理解歌曲《渴望春天》的歌词和曲调,并能演唱出来;•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和欣赏能力,激发其爱好音乐的兴趣。
具体内容1. 学习歌词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渴望春天》的歌词。
请同学们跟着老师读一遍歌词,理解歌词中所蕴含的意义,然后再尝试唱一遍。
《渴望春天》歌词:春天的心情像一支歌,融化了冰雪化了冻,带给我们无限生机。
春天的伙伴是小鸟儿,她们三月里穿上新衣,为我们让春天更加美。
梦中我见到花开的河,春风吹过草龙舒展,温暖的风融化我们的冰,晴空万里万里信,春天就要来到,等待了好久好久的花儿终于要开花了。
2. 音乐欣赏让学生观看视频或听音频的方式进行音乐欣赏,了解歌曲的曲调和音乐元素。
同时,可以通过老师的引导,让学生听出歌曲中的高潮、转折等特点,深入体验歌曲所表达的感情和意义。
3. 活动设计(1)填词活动:将歌词中的关键词空出来,并让学生自己填词,表达出自己对春天的理解和感受。
(2)创意表演:鼓励学生将歌曲改编成独特的版本,并表演出来。
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组,进行比赛,既增强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又激发了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创作欲望。
(3)创作练习:让学生练习编曲、填词等相关技能,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课堂上进行创作实践。
4. 总结归纳最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总结和归纳他们对春天的认识和感受,以及对这首歌曲的理解和欣赏。
通过这个过程,让学生理解春天的文化内涵,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和文化修养。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渴望春天》这首歌曲,并通过音乐欣赏和活动的方式,让他们从多个方面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和活力。
此外,通过讨论和总结,还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力、表达能力和创意思维能力。
《渴望春天》(教案)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
![《渴望春天》(教案)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a37efc21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de.png)
【教学重点】1.让学生初步了解作品的结构,在反复聆听、歌唱《渴望春天》的过程中,感受歌曲明朗、愉快的情绪。
2.引导学生能够用甜美、圆润而有弹性的声音、轻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渴望春天》。
【教学难点】1.认识变音记号和倚音,学习临时变化音和倚音的唱法。
体会6/8拍子活泼轻快的特点和强弱规律,了解弱起小节。
2.尝试用声音、速度、力度的变化表现赞美春天、渴望春天的心情。
【教学准备】钢琴、大歌单、莫扎特照片、录音机。
【教学过程】一、感受——春(情境创设)1、师生问好,谈话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春天来了,冰雪融化,万物复苏,田野里开满了金黄色的油菜花,美丽极了!你们还知道哪些描写春天的词语或句子吗?生:春暖花开、万紫千红……2、练声曲①用“la”默唱歌曲第三乐句。
师:同学们说的真美,周老师忍不住想唱一句了:“我多么渴望春天,让我们一起歌唱!”让我们一起用la来把这条动听的旋律模唱一遍。
师范唱。
生:慢速听琴演唱②用对比法,唱准变化音。
师:周老师最喜欢这条旋律的这两个#记号和6/8拍这种摇曳的感觉,如果去掉#记号旋律就不美了,不信你们来听。
(师范唱没有#记号的旋律)生:没有原来的旋律美。
师:所以我们在演唱的时候要注意这两个地方的变化音。
③再次演唱(慢速)(设计意图:创设情景,从文学的角度,运用说的情景导入,营造春的氛围,帮助学生自然地走近春天,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自己置身在春的怀抱中,为后面的歌曲欣赏作了情感铺垫。
运用对比法,突破本课的难点:变化音的演唱)二、体验——春(歌唱《渴望春天》)1、故事导入、介绍莫扎特。
师:你们不要以为刚才这条旋律是周老师写的,那可是周老师最崇拜的一个作曲家写的,他3岁就显露出音乐天赋,5岁就能娴熟地演奏钢琴并作曲,6岁就周游欧洲各国举行巡回演出,他就是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
出示莫扎特图像生:分4个乐句(设计意图:以听为主来分析歌曲,提高学生的音乐记忆能力,为更好的演唱歌曲服务。
)4、用“la”模唱歌曲,解决重难点。
《渴望春天》音乐课件PPT
![《渴望春天》音乐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c90edea1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4f.png)
《渴望春天》音乐课件 PPT
二、体验——春
渴望春天
奥夫贝克 词 [奥]莫扎特 曲
三、走进——春
作
以儿童纯真的稚气,活泼的语言,表达了孩子们渴望满目 春色、繁花盛开、小鸟齐鸣的春天到来时的心情。
品
歌曲采用D大调,6/8拍子,起伏的旋律具有较强的舞
介 绍
蹈性。 歌曲的结构为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由四个工整对称
的乐句构成:前两句为上下句,似一问一答,活泼流畅;第
三句变化音的出现更丰富了乐曲的色彩;第四句由前两句
带
词
学
唱
|
四、延伸——春
作 品 欣 赏春
朱 自 清
——
作
品
欣 赏
品 春
春天是一首歌,是一幅画,是一首永远 写不完的诗篇,它象征着生命,象征着希望 与力量。春天是恬静的、活泼的、绚丽的。 美丽的春色真是让我们陶醉啊,下面让我们 伴随着门德尔松的《春之歌》来进行美妙的 春之旅吧。
谢谢!
结束语
谢谢大家聆听!!!
16
带 词 学 唱
歌曲分析
• 第一乐段
1—8小节
• 第二乐段
9—16小节
表现了对春天的赞美 演唱具叙述性,应活泼流畅。
表现了渴望春天来临的急切心情 演唱时感情应更加强烈,具总结 性,力度稍强。
歌曲分析
对春天的赞美
对春天的急切
来吧,亲爱的五月给树林穿上绿衣 让我们在小河旁 看紫罗兰开放
我们是多么愿意 重见那紫罗兰 啊~ 来吧 亲爱的五月 让我们去游玩
《渴望春天》
![《渴望春天》](https://img.taocdn.com/s3/m/299c49dec1c708a1294a4406.png)
渴望春天
莫扎特
这首歌表现了什么? 举例说出关于春天的歌曲和诗词。
歌曲的演唱形式: A.男生合唱 C.女生合唱 歌曲的情绪: A.热烈激动 C.明朗愉快 歌曲的拍号: A.6/8 C.3/8 B.童声合唱
B.低沉郁闷
B.3/4
奥地利作曲家,欧洲维也纳古典乐 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作为古典主义音乐 的典范,他对欧洲音乐的发展起了巨大 的作用。莫扎特一共创作了22部歌剧、 41 部交响乐、42部协奏曲、一部安魂 曲以及奏鸣曲、室内乐、宗教音乐和歌 曲等作品。《渴望春天》是一首抒情的 少年儿童歌曲。是奥地利著名作曲家莫 扎特(1756~1791)在1791年用诗人奥 弗贝克的一首短诗写成。同年,作曲家 就逝世了。
莫扎特是哪国人? 莫扎特是什么代表人物? 《渴望春天》是莫扎特哪一年作的?
6/8拍的特点是什么? 6/8+ 3/8
XXX|XXX|XXX|XXX|
1 2 3 1 2 3 1 2 3 1 2 3
6/8 1. X X X
(1 2 3
XXX|XXX
2 2 3 1 2 3
XXX|
2 2 3)
2. X
X
X
X|X
XX|
请同学们当一回小小指挥家,来指挥演唱 《渴望春天》。
学习雷锋好榜样
• • • • • • • • • • • • 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 爱憎分明不忘本,立场坚定斗志强, 立场坚定斗志强! 学习雷锋好榜样,艰苦朴素永不忘, 愿作革命的螺丝钉,集体主义思想放光芒, 集体主义思想放光芒! 学习雷锋好榜样,毛主席的教导记心上, 全心全意为人民,共产主义品德多高尚, 共产主义品德多高尚! 学习雷锋好榜样,毛泽东思想来武装, 保卫祖国握紧枪,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渴望春天莫扎特钢琴曲
![渴望春天莫扎特钢琴曲](https://img.taocdn.com/s3/m/dcc185d6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1e.png)
渴望春天莫扎特钢琴曲引言莫扎特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古典音乐作曲家之一,他的钢琴曲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感染力。
莫扎特的钢琴作品中,有一首非常著名的曲目名为《渴望春天》。
这首曲子充满了春天的活力和美丽,给人们带来愉悦和享受。
本文将深入探讨《渴望春天》这首莫扎特钢琴曲,从曲目的起源、音乐特点、演奏技巧等方面进行全面剖析。
起源《渴望春天》是莫扎特的一首钢琴曲,属于他早期创作的作品之一。
这首曲子被认为是莫扎特在春天来临之际创作的,表达了他对春天的渴望和热爱。
作品创作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至今仍然广受欢迎。
音乐特点1.轻快活泼的旋律:《渴望春天》的旋律非常轻快而活泼,给人一种充满活力和快乐的感觉。
这种轻快的旋律常常被用来描绘春天的美好景象,给人们带来愉悦和愉快的心情。
2.悠扬的音调:曲子中有许多悠扬的音调,给人一种宁静和舒适的感觉。
这些音调让人联想到和煦的春风、鸟儿的歌唱和花朵的绽放,使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和和谐。
3.变化丰富的节奏:《渴望春天》的节奏变化丰富多样,时而迅猛奔放,时而缓慢舒缓,给人一种紧张与放松交替的感觉。
这种丰富的节奏变化使曲子更加生动有趣,增添了听众的喜爱和兴趣。
4.多样化的和声:曲子中的和声层次丰富,既有明亮欢快的和声,也有深沉激情的和声。
这种和声的多样性使整个曲子更加丰满而富有层次感,给人以美妙的听觉享受。
演奏技巧演奏《渴望春天》需要一定的钢琴演奏技巧,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演奏技巧:1.手指灵活:《渴望春天》中有一些快速而连贯的音符,需要演奏者的手指具备较高的灵活性。
在练习过程中,可以使用手指锻炼和指法训练来提高手指的敏捷度。
2.注意力集中:曲子中有一些复杂的节奏和音符,需要演奏者保持注意力集中,准确无误地弹奏。
可以通过分段练习和反复弹奏,逐渐掌握曲子的整体结构和细节。
3.表情丰富:《渴望春天》是一首充满情感的曲子,演奏者要注重表现力和情感的表达。
可以通过练习和感受曲子的内涵,灵活运用音色和音量来表现曲子的情感变化。
《渴望春天》教案优秀
![《渴望春天》教案优秀](https://img.taocdn.com/s3/m/6dc0f8f9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ab.png)
《渴望春天》教案优秀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音乐鉴赏》教材第六章第一节“春天的故事”,详细内容主要包括对奥地利作曲家约翰·施特劳斯的《春之声》圆舞曲的鉴赏,以及对春天主题音乐的了解和分析。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约翰·施特劳斯的《春之声》圆舞曲的音乐特点,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2. 通过对春天主题音乐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表达对春天的喜爱和期待。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创造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春之声》圆舞曲音乐元素的分析。
教学重点:理解春天的音乐主题,学会欣赏和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多媒体设备、黑板。
学具:音乐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实践情景引入:播放春天的自然声音,如鸟鸣、水流等,让学生闭眼聆听,感受春天的气息。
2. 新课内容展示(10分钟)讲解约翰·施特劳斯及《春之声》圆舞曲的背景知识,引导学生关注音乐中的春天元素。
3. 例题讲解(15分钟)播放《春之声》圆舞曲,分析其旋律、节奏、和声等音乐元素,讲解春天的音乐主题。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尝试创作一段表达春天氛围的音乐,鼓励学生展示创作成果。
六、板书设计1. 《渴望春天》2. 内容:约翰·施特劳斯《春之声》圆舞曲春天的音乐主题音乐元素分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春天为主题,创作一首简短的诗歌或绘画,表达你对春天的喜爱和期待。
2. 答案示例:春天来了,百花盛开,鸟儿歌唱,心情愉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欣赏《春之声》圆舞曲,让学生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对春天主题音乐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拓展延伸方面,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其他作曲家创作的春天主题音乐作品,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对《春之声》圆舞曲音乐元素的分析。
2. 实践情景引入:春天自然声音的播放与学生的闭眼聆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学们你们知道还有那些有关春天的歌曲 或诗句吗?
《春天在哪里》 白居易的《春晓》 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了《渴望春天》这首歌, 那同学们说说你们都学到了什么?
6/8拍的轻快、活泼的歌曲风格 弱起的节奏类型 掌握春天的朝气蓬勃、生机盎然的情景 ,并学会热爱生活,热爱学习
这首歌曲作于1791年1月14日,这时的莫扎特 已经疾病缠身,贫病交加,可令人惊叹的是这 首歌曲中没有丝毫伤感和绝望,整个旋律清新 欢快,充满天真和童趣,这些足以看出作曲家 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生活态度,世间上恐怕没 有一位作曲家像莫扎特那样,其作品的美好和 自身生活的痛苦有着如此鲜明的反差
通过刚才的了解,大家体会到了莫扎特的精神 世界,那么同学们如果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 遇到痛苦和不如意时,就想想莫扎特,也许一 切并没有你认为的那么糟。
铜仁学院
09音本一班人简练、 舒服、完整的满足感。 这首歌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歌曲所采用的 弱起节奏类型
莫扎特
莫扎特,(1756~ 1791)莫扎特是奥地 利作曲家,欧洲维也 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 物之一,莫扎特的主 要创作领域是歌剧。 其中《费加罗的婚 礼》、《唐璜》和 《魔笛》最具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