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本纪(节选)(粤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高中语文第三单元第13课项羽本纪(节选)课件粤教版选修~传记选读
从“项王闻淮阴侯已举河北”到“闻之皆
争下项王”为第二层。这一层的意思是:
项王率军东击陈留、外黄,赦免“外黄当 坑者”,使“东至睢阳,闻之皆争下项王 ”。从“汉果数挑楚军战”到“尽走险阻 ”为第三层。这一层的意思是:楚将曹咎
违背项王调度,引发汉楚汜水之战,汉军
大败楚军。项王引兵而还。
⑤汉王伤,走入成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词活用为动词,受伤。
_____
“下”,名词活用为动词,攻下;“绝”
⑥ 彭越复反,下梁地,绝楚粮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断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词活用为动词,活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江边,乌江亭长把船靠在岸边等待着项王。
他对项王说:“江东虽小,但是地域方圆也
有千里,民众有几十万,这也足以称王了。
希望大王赶快渡江。现在只有我有船只,汉 军来到,他们也无法渡过江去。”
项王笑着说:“上天要灭亡我,我渡江干什么 呢!况且我和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西进,现在 没有一个人回来,即使江东父兄同情我而使我 称王,我又有什么脸面去见他们?即使他们不
初,项羽还学得挺有兴致,孰料时间一长, 又故态复萌,依然浅尝辄止。结果没有一样 能够坚持到底。项羽少年时代养成的这种坏 毛病给他日后的“霸王事业”埋下了深深的
隐患。他在楚汉战争中最终败北,其性情浮
躁、缺乏恒心、谋略不足当属重要原因。
项羽的气节 我国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在《绝句》中对 项羽的气节大加赞美:“生当作人杰,死亦 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在乌
第13课 项羽本纪(节选)
《项羽本纪》教案
《项羽本纪》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项羽本纪》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2)能够分析《项羽本纪》中的文学手法和修辞技巧;(3)能够解读《项羽本纪》中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2)通过分析文本中的描写和对话,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和分析能力;(3)通过研究历史背景和相关文献,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综合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项羽本纪》,使学生对古代历史和文学产生浓厚的兴趣;(2)培养学生对英雄人物和历史事件的客观评价能力;(3)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挫折和失败,培养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
二、教学重点1. 《项羽本纪》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2. 《项羽本纪》中的文学手法和修辞技巧;3. 《项羽本纪》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三、教学难点1. 《项羽本纪》中的古代汉语词汇和句式;2. 文本中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评价;3. 文学手法和修辞技巧的深入分析。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项羽本纪》文本和相关历史文献;2. 学生准备:预习《项羽本纪》文本,了解相关历史背景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古代历史和文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2)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对《项羽本纪》的兴趣和好奇心。
2. 阅读理解:(1)学生自读《项羽本纪》文本,理解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解答学生的疑问。
3. 文本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项羽本纪》中的文学手法和修辞技巧;(2)学生通过分析文本中的描写和对话,培养文学鉴赏和分析能力。
4. 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1)教师介绍《项羽本纪》的历史背景和相关文献;(2)学生通过研究历史背景和相关文献,了解《项羽本纪》的文化内涵。
5. 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悟。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阅读理解、文本分析、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的学习,使学生对《项羽本纪》有了全面深入的了解。
高中语文 13.项羽本纪(节选)教案之课堂互动 粤教版选修传记选读
13、项羽本纪课堂互动1.师:分析第一部分“少怀壮志”的内容层次。
可划分几个层次?生:第1层(“项籍者……皆已惮籍矣”),叙述项羽的家世才力和抱负,表现青年时代的项羽任武好勇,并已具有反秦意识。
生:第2层(“秦二世元年七月……徇下县”),叙述项梁、项籍响应陈涉起义,杀掉会稽郡守而举事的经过。
这部分作者选取哪些材料以表现、突出项羽少时胸怀大志?师:项羽少年时学书、学剑、学兵法的态度;见到秦始皇时的言论,具有反秦意识;项梁、项羽响应陈涉起义;楚国贵族的后代,名臣雄将之血脉,孕育了一个血气方刚、胸怀天下的霸王。
又因秦之事灭楚,在项氏后裔的心底埋下了复仇的种子,为霸王日后烈火焚秦之事张本。
师:我们再来分析第二部分“叱咤风云”的内容层次。
生:第1层(“楚、汉久相持未决”到“汉王伤,走入成皋”),项王吓退汉军中“善射者楼烦”,并“伏弩射中汉王”,使汉王受伤,逃入成皋。
生:第2层(“项王闻淮阴侯已举河北”到“闻之皆争下项王”),项王率军东击陈留、外黄,赦免“外黄当坑者”,使“东至睢阳,闻之皆争归项王”。
生:(从“汉果数挑楚军战”到“尽走险阻”),楚将曹咎违背项王调度,引发汉楚汜水之战,汉军打败楚军。
项王引兵而还。
师:项羽与汉王交战,使汉王受伤逃走;项羽率军东击陈留、外黄,赦免降者,使“东至睢阳,闻之皆争下项王”;楚将曹咎违背项王调度,引发汉楚汜水之站,汉军大败楚军,项王引兵而还。
虽然最后失败,但在对敌的各个环节上,我们看到了一个叱咤风云的大将军。
师:我们再来分析第三个部分。
生:第1层(“项王军壁垓下”到“如大王言”),描写了楚汉相争中最后一战——垓下之战的情景,刻画了失败英雄项羽的愤慨和悲哀及他面临覆灭时的奋勇。
生:第2层(“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到“乃自刎而死”),描写项羽兵败后,逃至乌江边,他放弃渡江的机会,悲壮自杀。
师:本部分淋漓尽致地展现了项王的个人英雄主义本色。
2.师:回想一下我们过去学过的《鸿门宴》,实际上是楚汉相争的开始,在这一回合中,项羽表现出怎样的性格?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生:项羽骄傲轻信,刚愎自用,胸无城府,致使铲除劲敌刘邦的机会一而再、再而三地丧失。
粤教版高二语文选修《传记选读》项羽本纪(节选) 学案
粤教版选修《传记选读》项羽本纪(节选)学案旄(máo) 丘①旄丘之葛兮,何诞(dān)②之节兮!叔兮伯兮③,何多日也?何其处也?必有与④也!何其久也?必有以也!狐裘蒙戎⑤,匪⑥车不东。
叔兮伯兮,靡⑦所与同。
琐⑧兮尾兮,流离⑨之子。
叔兮伯兮,褎(yòu)如充耳⑩。
【注释】①旄丘:前高后低土山。
②诞:延,长。
节:葛节巴。
③叔伯:作者称卫国诸臣为叔伯。
④与:盟国;一说同“以”,原因。
⑤蒙戎:篷松,乱貌。
⑥匪:非。
⑦靡:没有。
⑧琐:细小。
尾:卑微。
⑨流离:鸟名,即枭或黄鹂。
一说转徙离散。
⑩褎:聋;一说多笑貌。
充耳:塞耳。
古代挂在冠冕两旁的玉饰,用丝带下垂到耳门旁。
【译文】旄丘上有葛藤攀援,为什么它枝节蔓延?叔啊伯啊,为什么拖宕这么多时间?为什么滞停安然?一定是等待同伴。
为什么居留长久?一定有原因难宣。
我们的狐裘已纷纷破败,他们的车子还迟迟不来。
叔啊伯啊,没人同情我们遇难遭灾。
我们是小国人也低贱,如鸟儿流离真是可怜。
叔啊伯啊,你们充耳不闻让人生怨。
【赏析】此诗脉络清晰,递进有序。
诗一开头,借物起兴。
黎臣迫切渴望救援,常常登上旄丘,翘首等待援兵,但时序变迁,援兵迟迟不至,不免暗自奇怪。
不过由于要借卫国救援收复祖国,心存奢望故而尚未产生怨恨之意。
第二章紧承上章“何多日兮”而来,用宽笔稍加顿挫,“何其处也,必有与也。
何其久也,必有以也。
”通过自问自答的方式,黎臣设身处地地去考虑卫国出兵缓慢的原因:或者是等待盟军一同前往,或者是有其他缘故,暂时不能发兵;用赋法代为解说,曲尽人情。
第三章“狐裘蒙戎”一句紧扣上两章,说明自己客居已久而“匪车不东”。
黎臣已经有所觉悟,“我有亡国之状,而彼无悯恤之意,我有恢复之念,而彼无拯救之心”(《诗经传说汇纂》引邹泉语),知道卫国无意救援,并非是在等盟军,或者有其他缘故。
因幻想破灭,救援无望,故稍加讽喻。
第四章用赋法着意对比,黎臣丧亡流离,衣衫破弊,寄居他国,凄凉萧索,而卫国群臣非但毫无同情心,而且袖手旁观,趾高气扬。
《项羽本纪》(节选)(粤教版高二选修教案教学设计)
司马迁教学目的:1.让学生学会深入阅读传记,不仅了解人物生平事迹,更要学会从字里行间去分析人物;2.对人物进行辨正的认识、评价;3.对传记文学有更进一步的认识;4.学会用批判的眼光去观察,去思考。
教学重点、难点:了读懂文意,辨识、说明文中出现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用法。
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对于乌江自刎,后人纷纷发表自己的议论。
比如:《题乌江亭》唐•杜牧――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夏日绝句》宋•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题乌江亭》王安石―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肯:怎肯)1、李清照王安石的观点是什么?(1分钟)――李清照对项羽不肯过江东的行为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王安石在这首诗中回答了杜枚的提问,说明楚霸王因为当时政治军事上的一系列错误才导致了军事上的失败,当时的处境已无回天之力。
就算项羽回到江东,只怕也难以招集人马卷土重来。
2、为什么三位诗人对项羽之死有如此不同的评价?――杜枚乃世家子弟,杜牧的祖父杜佑曾经当过宰相,又是著名的历史学家。
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研究文学政治经济,准备入辅为相。
杜枚早年仕途不顺,中年时历经磨难,所以,在他看来,只要以平常心看待胜败,“包羞忍辱”,总结失败的教训,必能“卷土重来”。
(一家之言,也可有其他解释)再看王安石,他是宋朝有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在他担任宰相期间,推行新法,革新政治,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但新法触动了贵族官僚和大地主的利益,他们联合起来反对新政,革新失败。
在这种情况下,王安石产生了这种看法:形势逼人,就算重头再来,但因失败已成定局,无人支持,是无法转败为胜的。
而李清照则希望以王者的不屈,桀骜的霸气,来唤醒南宋帝王的尊严,读来令人荡气回肠。
除以上诗人外还有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粤教版高二语文选修2第三单元《项羽本纪》学案教师版
第三单元古风余韵13 项羽本纪第一课时:自学积累一、文学常识(一)古代传记的特征:123(二)古代主要史著:1.2.《春秋》3. 《左传》4.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
5.《史记》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6.《汉书》7. 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六十年的历史。
(三)《史记》小常识:1.2.;3.;4.5.6.(四)关于《项羽本纪》《项羽本纪》就是通过秦末农民大起义和楚汉之争的宏阔历史场面,生动而又深刻地描述了项羽一生。
文中破釜沉舟、鸿门宴、四面楚歌、霸王别姬、乌江自刎等故事,早已家喻户晓,历代传诵。
司马迁巧妙地把项羽性格中矛盾的各个侧面,有机地统一于这一鸿篇巨制之中,虽然不乏深刻的挞伐,但更多的却是由衷的惋惜和同情。
《项羽本纪》是《史记》传记中最精彩的一篇,达到了思想和艺术的高度统一。
它犹如一幅逼真传神的英雄肖像画,色彩鲜明;又像一张秦汉之际的政治军事形势图,错综有序。
通篇文章气势磅礴,情节起伏,场面壮阔,脉络清楚,疏密相间,语言生动,成为我国文学史上的一篇不朽佳作。
二、根据解释和出处写出有关项羽的成语1破釜沉舟【解释】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2韩信将兵,多多益善【解释】将:统率,指挥。
比喻越多越好。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刘邦问韩信能带多少兵。
韩信回答说:“臣多多益善耳。
”3楚界汉河【解释】:楚、汉相争中双方控制地区之间的地界与河流。
后常比喻战争的前线。
【出处】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十六回:“霎时间烟焰冲霄……仿佛枪林弹雨,依稀楚界汉河。
”4霸王别姬【解释】姬:指西楚霸王项羽的宠妾虞姬。
形容英雄末路的悲壮情景。
现多比喻独断专行,脱离群众,最终垮台。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霸王项羽在和刘邦夺封建统治权的战争中,最后兵败,自知大势已去,在突围前夕,不得不和虞姬决别。
《项羽本纪》教案
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项羽本纪》的作者、时代背景及文学地位;(2)能够把握《项羽本纪》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3)能够分析《项羽本纪》的文学特色和艺术价值。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项羽本纪》;(2)学会欣赏古代文学作品,提高文学鉴赏能力;(3)运用文本分析、比较研究等方法,探讨《项羽本纪》的历史价值。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古代文学的魅力,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2)学习项羽英勇善战、刚直不屈的精神品质;(3)树立正确的历史观,认识历史人物的多面性。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项羽本纪》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2)《项羽本纪》的文学特色和艺术价值;(3)项羽的精神品质及其历史影响。
2. 教学难点:(1)文本中的历史事实与文学加工的关系;(2)项羽形象的多重解读;(3)古代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
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史记》及《项羽本纪》的作者、时代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读《项羽本纪》,了解故事情节,感知人物形象。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项羽本纪》的文学特色和艺术价值,交流项羽形象的多重解读。
4. 文本分析:对比《项羽本纪》与其他史记作品的异同,探讨文本中的历史事实与文学加工的关系。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项羽的精神品质及其历史影响。
四、作业布置1. 熟读《项羽本纪》,掌握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3. 思考《项羽本纪》中的历史事实与文学加工的关系,提出自己的见解。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发展,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学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六、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项羽本纪》中的重要章节,深入了解项羽的生平事迹和性格特点,分析文本中的历史事实与文学加工的关系,感受古代文学的魅力。
《项羽本纪》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项羽本纪》的作者、时代背景及文学地位;(2)能够把握文章的基本情节、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3)能够分析项羽的性格特点及其悲剧命运的原因。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本;(2)运用比较、分析等方法,探究项羽形象的艺术价值;(3)学会欣赏古代文学作品,提高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项羽英勇善战、气度豪迈的优点;(2)认识项羽刚愎自用、自高自大的缺点;(3)理解成败得失乃历史规律,学会正确对待人生挫折。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项羽本纪》的人物形象、情节安排和主题思想;(2)分析项羽的性格特点及其悲剧命运的原因;(3)欣赏古代文学作品,提高文学素养。
2. 教学难点:(1)项羽形象的艺术价值;(2)如何正确对待人生挫折。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史记》及《项羽本纪》的作者、时代背景;(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文本。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文章基本情节;(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项羽的性格特点及其悲剧命运的原因;(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课堂拓展:(1)比较项羽与其他历史人物的异同,分析其形象的艺术价值;(2)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古代文学作品,提高文学素养。
5. 情感教育:(1)引导学生认识项羽的优点和缺点;(2)讨论如何正确对待人生挫折,培养积极的人生观。
四、课后作业1. 请结合课文内容,分析项羽的性格特点及其悲剧命运的原因;2. 选取一位历史人物,与项羽进行比较,分析其形象的艺术价值;3. 写一篇短文,谈谈如何正确对待人生挫折。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项羽本纪》的基本情节、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的掌握程度;2. 学生对项羽性格特点及其悲剧命运原因的分析能力;3. 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的欣赏水平及人生观的树立。
《项羽本纪》(粤教版高二选修) 教学设计
《项羽本纪》教学设计设计者:黄钿【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疏通文意,掌握重点字词的含义及用法。
(2)了解项羽的生平及其性格特征,并学会辨证地评价他人。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能力,学会用批判的眼光去观察、思考。
情感目标:通过探究项羽最终选择乌江自刎的原因,激发学生昂扬向上的情感,加深对人生的认识。
【教学重、难点】(1)把握项羽的性格特征,对项羽进行辨证的评价。
(2)探究项羽最终选择乌江自刎的原因。
(3)掌握纪传体文学的写作手法。
【教学手段】(1)运用对话式教学,让学生与传主、作者对话。
(2)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获取知识。
(3)应用多媒体教学。
【课时安排】二课时【课前预习】1、对照注释或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的读音和含义,注意“是、疾、止、见、相、过”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完成对文本的字面理解。
2、将不能理解的句子划出来。
3、查阅资料,了解项羽的生平。
(可以三四个人合作完成)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江山如此多骄,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有史以来,在中华民族这块古老而悠久的土地上,曾诞生过无数的英雄豪杰。
我们刚刚走进了历史,走进了伟大文学家司马迁的巨著《史记》,与项羽这位威武雄壮、叱咤风云的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面碰面,我们感到了历史的滚滚硝烟扑面而来,一曲悲歌弥漫了我们的心田。
掩卷沉思,我们该怎样认识与评价这位英雄,从而提高我们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便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主要任务。
二、检查预习: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学书不成,去项王闻淮阴侯已举河北汉王使人间问之,乃项王也闻之皆争下项王田父绐曰:“左。
”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2、找出并解释下列句子中词类活用的现象梁以此奇籍项王然其言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3、下列黑体词意义和用法不正确的一项()A.毋妄言,族矣!灭族,名词活用作动词B.项王然其言以……为然,认为……是对的形容词意动用法C.籍独不愧于心乎独自D.然今卒困于此副词,终于,最后答案c4、指出以下句子的特殊句式①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②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
项羽本纪教案9粤教版教案
项羽本纪受历史英豪人物的某些有价值的人品魅力,砥砺自我人生涵养。
【教课重点】、梳理文言知识,掌握文章内容;、经过对项羽的人物形象的鉴赏,学习《史记》的人物刻画艺术。
【教课难点】学会辩证地解析项羽性格及其成败【教课假想】《项羽本纪》是《<史记>选读》的第五单元《摹形传神,千载如生——<史记>的人物刻画艺术》的讲读课文。
在疏导字词句的基础上,我试图借助于学习本课刻画人物的手法,(在必修课程中也波及一些《史记》中的人物列传,因此学生对《史记》的人物刻画有了一些认识)从而鉴赏《史记》的人物刻画艺术,从而掌握鉴赏人物的方法。
【教课方法】讲解法、指引法、概括法、合作研究法【教课准备】预习字词,疏导课文,制作课件。
【课时安排】四课时【教课过程】第一【教课重点】梳理文言知,整体感知全文内容一、入新用我学的《宴》中大家羽的见解来入新。
二、整体感知(一)朗文,正音,并解决学生前中碰到的字。
(二)按段落行字、第一、二段中的字)活用毋妄语,族矣。
(名作,死全族)梁以此奇籍。
(形容的意用法,⋯⋯有奇才))通假字每吴中有大繇役及(“繇”通“)徭”)重点虚①又不肯竟学。
②阴以兵法部勒客及子弟。
③以是知其能。
)古今异义词以故事得已)重点句①为秦王翦所戮者也。
(判断句)②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
(倒装句)③与籍避仇于吴中(状语后置))有一个成语出自这两段,请找出来。
力能扛鼎(举起)、第三段中的字词)活用词:①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②无不爬行而前)重点实虚词:①九战,绝其甬道②楚兵冠诸侯③诸侯皆属焉)古今异义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重点句:①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状语后置)②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
(定语后置))哪一个成语源自本部分?孤注一掷、第四段字词)活用词①项王军壁垓下(名作动)②项王则夜起(名作状))重点实虚词①时不利兮骓不逝②歌数阕③莫能仰望)重点句①是何楚人之多也②饮于帐中③项王军壁(于)垓下)本段成语危机四伏、第五段字词)通假字①辟易数里(“辟”通“)避②”骑皆伏曰(“伏”通“)服”)重点实虚词①汉军乃觉之②骑能属者百余人耳③田父绐之曰④期山东为三处⑤左右皆披靡)古今异义愿为诸君快战)重点句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梳理第六段重点词句。
(粤教版)《项羽本纪》创新设计
《项羽本纪》能力目标1.体会《史记》的语言艺术特点与风格,学习《史记》的人物刻画艺术。
2.学会运用正确的观点分析评价历史人物。
[思想目标]感受历史英雄人物的人格魅力,砥砺自我人生修养。
第一课时一•导入二.仔细阅读下而两首诗,请问:(1)写的是哪位历史人物?哪些宿息可以看出?明确:项羽。
乌江亭、壮士、江东子弟、君王兵败等。
(2)两首诗对项羽失败原因的看法有何不同?明确:杜牧这首诗体现了他不以成败论英雄的敏锐触角和非凡气度,他认为胜败乃兵家常事, 而真正的男子汉是不怕失败,而能忍辱负重,病败雄心在。
(正如刘欢所唱《从头再来》〉诗句针对项羽兵败身亡的史实,批评他不能包羞忍耻,不肯总结教训,惋惜其英雄事业归于覆王安石以一个大政治家的非凡气度和远见卓识,对于项羽之死又提出了与众不同的见解.如果说杜牧对项羽评价注重“该不该",王安石则看重“能不能”,杜牧认为项羽不该乌江自刎,该重整旗鼓,以便东山再起:王安石则深入分析了民心的向背和大势所趋。
楚汉柑争,战乱频仍.百姓饱受战乱之苦,而望烽烟止息.此时刘邦已稳泄了大局,项羽则一败涂地,回天无力,民心和形势都决;^^了项羽不可能再有东山再起、卷上重来的辉煌。
K 中民心的向背和顺应形势的高论,就很发人深思,时至今日,更显得是至理名言!启示:引领我们如何正视打击和挫折,如何在困境中奋起。
二.初步感知思考:项羽是英雄吗?(结合原先你对项羽的了解,谈一谈你心目中的项羽形象?)三.浏览预习课文(1)划出难读难理解的词,利用工具书,独立完成。
(2)速读课文,思考:课文节选部分共讲了几方而的内容?第二课时一.问:课文节选部分共讲了几方而的内容?明确:第一部分: 项羽家世(第1自然段)第二部分: 少年言志(第2自然段)第三部分: 巨鹿之战(第3自然段)第四部分: 霸王别姬(第4自然段)第五部分: 东城之战(第5自然段)第六部分: 乌江自刎与尾声(第6—一8自然段)第七部分: 项羽本纪赞(第9自然段)二.项羽成长个人小档案明确:《项羽本纪》全而记载了项羽生平事业的兴盛衰亡的历程,我中着重描绘了这个英雄人物短暂而波澜起伏的四个阶段。
广东省广州市第三中学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传记选读》教学设计:第三单元第13课《项羽本纪》第四课时
自立,怨贵爵叛己,难矣。自矜功信,奋其私智而不师青,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
国,身故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参照译文]
太史公(司马迁)说:我听周先生说:“舜的眼睛好象是双瞳孔。”又听闻项羽也是双瞳孔。项羽莫非
选定立场,独出己见
附录1:
《项羽本纪》教案
一、 别人眼中的项羽
*他评(对项羽已有的评论)史学家眼中的项羽
⑴司马迁的评论(课文P108)
太史公日: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 ”,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蒙裔邪?何兴亡暴也!天秦扶
其政,陈涉首难,好汉蜂起,相与并争,不计其数。然羽非有展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诸侯灭秦,
青梅煮酒评论项羽
—— 《项羽本纪》第四课时教课方案(后附教案和念书卡)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术:充足认识项羽其人其事,辩证评论项羽其人。
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经过收集、整理资料去剖析、评论传主。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经过评论项羽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其事,加深学生对人生的认识。
教课要点:评论项羽其人其事。
教课难点:让学生学会从资猜中形成看法并作出评论。
附录
2:
晨晖社高二语文选修九《列传选读》念书卡
时间
篇目
作者
传主
生卒年
传主重要事迹
经典语句
出色段落
评论传主功过得失(300字)
合用的作文话题
(2)联合详细语句说说司马迁的这段文字指出了项羽的哪些长处和弊端?
【明确】功:勇敢善战,颠覆暴秦。过:放弃关中,陷于孤立;居功自傲,滥用武力。
粤教版选修《项羽本纪》教学设计
粤教版选修《项羽本纪》教学设计粤教版选修《项羽本纪》教学设计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粤教版选修《项羽本纪》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教学目标:1.积累掌握古汉语字词句的基本用法。
2.体会《史记》的语言艺术特点与风格,学习《史记》的人物刻画艺术。
3.学会运用正确的观点分析评价历史人物。
教学重点:项羽人物形象特点。
教学难点:认识项羽的悲剧性格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对比分析两首诗的异同:李清照《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杜牧《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秦二世的残暴腐朽,给人民造成了无穷无尽的灾难。
大泽乡陈胜揭竿而起,各地纷纷响应,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的烈火迅猛地燃遍全国。
项羽,就是在这场轰轰烈烈的农民大起义中涌现出来的一位英雄,一个悲剧式的英雄。
他勇猛善战,叱咤风云,显赫一时,在击败秦军,推翻秦王朝的过程中建立了巨大的功绩;但在推翻秦朝统治以后,他目光短浅,策略错误,企图恢复春秋、战国时代的封建贵族政治,加之烧杀破坏,终于丧失民心,军败身亡。
布置课前预习:标出重点字词,要求学生借助字典完成对文本的字面理解;查阅资料,了解项羽的生平。
(可以三四个人合作完成)课堂上通过提问检查。
一引入新课:简介作者及《史记》《项羽本纪》是通过秦末农民大起义和楚汉之争的宏阔历史场面,生动而又深刻地描述了项羽一生。
他既是一个力拔山、气盖世、“近古以来未尝有”的英雄,又是一个性情暴戾、优柔寡断、只知用武不谙机谋的匹夫。
司马迁巧妙地把项羽性格中矛盾的各个侧面,有机地统一于这一鸿篇巨制之中,虽然不乏深刻的'挞伐,但更多的却是由衷的惋惜和同情。
《项羽本纪》是《史记》传记中最精彩的一篇,达到了思想和艺术的高度统一。
它犹如一幅逼真传神的英雄肖像画,色彩鲜明;又像一张秦汉之际的政治军事形势图,错综有序。
《项羽本纪》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项羽本纪》的作者、时代背景及文学地位;(2)能够把握《项羽本纪》的主要情节、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3)能够分析《项羽本纪》的文学特色和艺术成就。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项羽本纪》;(2)学会欣赏古代文学作品,提高文学鉴赏能力;(3)运用批判性思维,对《项羽本纪》进行合理评价。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古代英雄人物的魅力,传承民族精神;(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成与败、得与失的辩证关系;(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文化的感情。
二、教学重点1. 《项羽本纪》的主要情节、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2. 《项羽本纪》的文学特色和艺术成就;3. 项羽英雄形象的分析。
三、教学难点1. 《项羽本纪》的古代汉语词汇和句式;2. 对《项羽本纪》进行深入解读和鉴赏;3. 理解项羽失败的原因及其历史教训。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项羽本纪》的作者、时代背景及文学地位;2. 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阅读《项羽本纪》,理解主要情节、人物形象;3. 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深入解读《项羽本纪》的文学特色和艺术成就;4. 案例分析法:分析项羽英雄形象,总结其失败原因及历史教训。
五、教学内容1. 导入:介绍《项羽本纪》的作者司马迁及其文学地位;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项羽本纪》,了解主要情节、人物形象;3. 讲解:讲解《项羽本纪》的文学特色和艺术成就;4.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项羽英雄形象,总结其失败原因及历史教训;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学生对《项羽本纪》的理解和鉴赏。
六、教学过程1. 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2. 教学步骤:(1)第1课时:(1)导入:《史记》与司马迁;(2)自主学习:阅读《项羽本纪》,了解主要情节、人物形象;(3)讲解:文学特色和艺术成就;(4)合作探讨:分析项羽英雄形象,讨论其失败原因及历史教训。
项羽本纪(节选)(粤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教学设计
《项羽本纪》司马迁教学目标:1.积累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的意义用法以及句式的特点。
2.了解项羽一生的主要经历,体会其性格对命运的影响。
3.了解司马迁等人对项羽的评价,进而形成自己对项羽的认识和评价。
教学重点:由易到难为文言文断句,克服惧怕心理。
体会人物的性格在其人生关键事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认识项羽的悲剧性格。
教学方法:讨论法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听歌曲〈霸王别姬〉感受项羽悲壮的一生。
霸王别姬•我站在烈烈风中•恨不能荡尽绵绵心痛•望苍天四方云动•剑在手•问天下谁是英雄•人世间有百媚千红•我独爱你那一种•伤心处别时路有谁不同•多少年恩爱匆匆葬送我心中你最重悲欢共生死同你用柔情刻骨换我豪情天纵我心中你最重我的泪向天冲来世也当称雄归去斜阳正浓“剑在手,问天下谁是英雄”,“我的泪向天冲,来世也当称雄”这些歌词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呢?(悲壮)在必修五中我们学习了一篇文章《鸿门宴》,通过一个事件来分析项羽的性格,项羽是个什么样的人呢?(自矜功伐、好大喜功、有勇无谋、胸无城府、为人不忍、妇人之仁)这些说的几乎都是项羽性格的弱点,那么项羽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呢?在太史公司马迁的笔下项羽是个令人同情的悲剧式英雄,正因为他是个英雄,所以虽然他并未成就霸业,仍被列入记录帝王人生的“本纪”。
但同时他的命运又是悲剧性的,我们都知道“性格决定命运”,正是我们前面所说的项羽的那些性格弱点决定了他最终的失败,而“时势造就英雄”,看天下风起云涌,数乱世英雄辈出;那么项羽是如何横空出世,又为什么快速衰亡的呢?我们再详细地学习这篇《项羽本纪》,全面地了解项羽其人。
二、感知课文,疏通文意用/给下文断句(展示未标点文本课件)1、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2、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边断句,边疏通文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羽本纪(节选)(粤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项羽本纪》司马迁教学目标:1.积累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的意义用法以及句式的特点。
2.了解项羽一生的主要经历,体会其性格对命运的影响。
3.了解司马迁等人对项羽的评价,进而形成自己对项羽的认识和评价。
教学重点:由易到难为文言文断句,克服惧怕心理。
体会人物的性格在其人生关键事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认识项羽的悲剧性格。
教学方法:讨论法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听歌曲〈霸王别姬〉感受项羽悲壮的一生。
霸王别姬我站在烈烈风中恨不能荡尽绵绵心痛望苍天四方云动剑在手问天下谁是英雄人世间有百媚千红我独爱你那一种伤心处别时路有谁不同多少年恩爱匆匆葬送我心中你最重悲欢共生死同你用柔情刻骨换我豪情天纵我心中你最重我的泪向天冲来世也当称雄归去斜阳正浓“剑在手,问天下谁是英雄”,“我的泪向天冲,来世也当称雄”这些歌词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呢?(悲壮)在必修五中我们学习了一篇文章《鸿门宴》,通过一个事件来分析项羽的性格,项羽是个什么样的人呢?(自矜功伐、好大喜功、有勇无谋、胸无城府、为人不忍、妇人之仁)这些说的几乎都是项羽性格的弱点,那么项羽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呢?在太史公司马迁的笔下项羽是个令人同情的悲剧式英雄,正因为他是个英雄,所以虽然他并未成就霸业,仍被列入记录帝王人生的“本纪”。
但同时他的命运又是悲剧性的,我们都知道“性格决定命运”,正是我们前面所说的项羽的那些性格弱点决定了他最终的失败,而“时势造就英雄”,看天下风起云涌,数乱世英雄辈出;那么项羽是如何横空出世,又为什么快速衰亡的呢?我们再详细地学习这篇《项羽本纪》,全面地了解项羽其人。
二、感知课文,疏通文意用/给下文断句(展示未标点文本课件)1、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2、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边断句,边疏通文意。
提示重点字词和句式:1、学书不成,去文字;舍弃2、又不肯竟学尽,完毕3、勿妄言,族矣灭族,名作动4、梁以此奇籍以……为奇,认为……不一般形容词的意动用法5、才气过人才能,勇气6、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7、剑,一人敌,不足学分析其中项羽的性格,鼓励学生看《高祖本纪》中刘邦对秦始皇出游的感触,比较项羽和刘邦性格。
少怀壮志的项羽经过破釜沉舟的巨鹿之争,一战成名。
迅速从当初率领的八千江东子弟发展为40万大军,一时无人可敌,自封西楚霸王。
但经过鸿门宴一事,刘邦势不可挡地发展,最终可以和项羽相抗衡。
(展示课件)3、项王已定东海来/西/与汉俱临广武而军/相守数月/当此时/彭越数反梁地/絶楚粮食/项王患之/为髙俎置太公其上/告汉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汉王曰/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羮/项王怒/欲杀之/项伯曰/天下事未可知/且为天下者不顾家/虽杀之无益/只益祸耳/项王从之/楚汉久相持未决/丁壮苦军旅/老弱罢转漕/边断句,边疏通文意。
再次感受项羽性格:急躁易怒、头脑简单刘邦性格:处乱不惊、老奸巨猾、冷酷接着课本,继续感受项羽暴躁的性格。
项羽一计未成,更加急躁,竟又生一计,大家一起来看看此计如何?解读“叱咤风云”第一段。
提示重点字词和句式:1、丁壮苦军旅以……为苦,形容词意动2、老弱罢转漕通“疲”,疲困3、天下凶凶数岁者通“汹汹”,动荡不安的样子4、徒以吾两人耳徒,只,仅仅;以,因为5、勿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白白地;使……受苦,形容词使动6、汉王笑谢曰推辞,拒绝(笑,感受刘邦性格,一急躁一笃定)7、汉王使人间问之暗中打听8、汉王数之数说,责备三、作业自己对照注释疏通少怀壮志部分的最后一段--起事。
第二课时一、检查作业学生齐读“起事”一段,找一位同学口头翻译。
教师提示重点字词及句式:1、使公及桓楚将统率,率领,动词2、梁眴籍曰*以目示意3、遂举吴中兵发动4、徇下县*以兵威降伏地方5、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即、则:连词,緋;即、则:连词,就;为……所,被动句6、谕以所为起大事另:项梁为何要杀会稽守?(分析当时乱世情势)项羽残暴的一面。
(妇人之仁和残暴的矛盾)二、继续感知课文,疏通文意“叱咤风云”上节课说到项羽在人质威胁未奏效之后又亲自出马挑战汉军,使刘邦惊诧不已,接下来二人隔着广武涧开始交谈,刘邦开始发挥其长者风范,责备起项羽来了,他是怎么责备的呢?(展示课件)汉王数项羽曰④:“始与项羽俱受命怀王,曰先入定关中者王之,项羽负约,王我于蜀汉,罪一。
项羽矫杀卿子冠军而自尊⑤,罪二。
项羽已救赵,当还报,而擅劫诸侯兵入关,罪二。
怀王约入秦无暴掠,项羽烧秦宫室,掘始皇帝冢⑥,私收其财物,罪四。
又强杀秦降王子婴,罪五。
诈坑秦子弟新安二十万,王其将⑦,罪六。
项羽皆王诸将善地,而徙逐故主⑧,令臣下争叛逆,罪七。
项羽出逐义帝彭城,自都之,夺韩王地,并王梁、楚,多自予⑨,罪八。
项羽使人阴弑义帝江南,罪九。
夫为人臣而弑其主,杀已降,为政不平⑩,主约不信,天下所不容,大逆无道,罪十也。
吾以义兵从诸侯诛残贼(11),使刑余罪人击杀项羽(12),何苦乃与公挑战!”项羽大怒,伏弩射中汉王(13)。
汉王伤匈(14),乃扪足曰(15):“虏中吾指(16)!”汉王病创卧(17),张良强请汉王起行劳军(18),以安士卒,毋令楚乘胜于汉。
汉王出行军(19),病甚,因驰入成皋。
项羽英勇善战,但也并非独孤求败,另一位军事奇才足以让他头痛不已。
所谓“韩信点兵,多多益善”,韩信何许人也?介绍韩信的故事,相关典故:胯下之辱,狡兔死、走狗烹,假齐王,再次感受刘邦的老谋深算和冷酷无情。
两位英雄交锋会是什么结果呢?继续“叱咤风云”第二段下外黄。
重点字词:1、项王闻淮阴侯已举河北攻克,攻下2、彭越复反,下梁地攻克,攻下3、则汉欲挑战连词,表假设4、欲坑之活埋5、故且降姑且6、项王然其言认为……是对的7、东至睢阳往东,名词作状语8、汉军畏楚,尽走险阻险阻之处,形容词活用为名词三、疏通“垓下悲歌”部分终于,大势尽退,英雄末路。
项王驻扎结营于垓下已人少粮尽,刘邦用张良之计,派人在汉军四围唱响楚地民歌,使楚军尽生思乡之情,再也无心恋战。
曾经横扫天下、威震四方的英雄也只剩下无奈的叹息。
学生齐读《垓下歌》。
但项羽还是凭借自己的天生神力突出重围,尽显英雄本色。
看“突围”他本已绝处逢生,为什么放弃了东山再起的机会呢?“乌江自刎”重点字词:驰走:使劲赶马逃跑地方:地域方圆东渡乌江:向东,名词作状语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即使……难道……吗?”吾为若德:我给你一点好处。
四、布置作业熟读课文,完成课后练习第三、四题第三课时一、再次整体把握文本,梳理项羽一生少怀壮志1、学万人敌2、彼可取而代之3、起义反秦叱咤风云1、挑战汉王2、下外黄3、汉军畏楚,尽走险阻垓下悲歌1、慷慨悲歌2、突围3、乌江自刎二、重点探究1、你认为项羽应该自刎吗?(学生自由发言)引出三首诗对项羽的评价,学生总结各个诗人不同的观点。
《题乌江亭》杜牧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亭》王安石百战疲劳壮士衰,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夏日绝句》李清照生亦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2、“性格决定命运”,充分认识项羽的性格。
我们一直以项羽的性格为线索来贯通整篇文章,请对项羽的性格作一个全面的、多角度的分析。
增加感知材料:(1)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
籍曰:“彼可取而代也。
”(直率粗犷)高祖常徭咸阳,纵观,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城府很深)(2)项王自度不得脱。
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
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身陷绝境,仍执迷不悟,迷恋以武力来征服天下)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
吾不如萧何。
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刘邦知人善用,故得到江山;项羽刚愎自用,故惨败敌手)(成语:运筹帷幄)教师总结:从项羽的人生轨迹,我们不难看出,人物的性格在命运的重要关头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和作用。
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楚汉相争”实为项羽和刘邦的性格之争。
三、课外拓展1、古人的天命观。
项羽对于自己的失败,多次强调“时不利兮骓不逝”、“此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天之亡我,我渡何为?”把自己的失败归为天意,你怎么看?其实,不只是项羽总把一切都归结为命运,古人天命观是相当普遍的。
(展示课件,刘邦的天命观)高祖击布时,为流矢所中①,行道病。
病甚,吕后迎良医。
医入见,高祖问医。
医曰:“病可治。
”于是高祖嫚骂之曰②:“吾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③,此非天命乎?命乃在天,虽扁鹊何益④!”遂不使治病,赐金五十斤罢之。
①流矢:飞箭。
②嫚骂:辱骂:嫚,轻慢,侮辱。
③布衣:平民。
因平民穿布制衣服,故以布衣借指平民。
④虽:即使,纵然。
2、用/给下文断句(展示未标点文本课件)太史公曰:夏之政忠①。
忠之敝②,小人以野③,故殷人承之以敬。
敬之敝,小人以鬼,故周人承之以文。
文之敝,小人以僿④,故救僿莫若以忠。
三王之道若循环,终而复始。
周、秦之间,可谓文敝矣。
秦政不改,反酷刑法,岂不缪乎?故汉兴,承敝易变,使人不倦,得天统矣⑤。
朝以十月⑥。
车服黄屋左纛。
葬长陵。
--《史记.高祖本纪》①忠:真诚。
②敝:同“弊”,毛病,弊病。
②小人:指老百姓。
这是一种蔑称。
野:粗鄙。
④僿:(sài,塞):不诚恳。
⑤天统:等于说天道,自然的规律。
统,一脉相承的系统。
⑥“朝以十月”三句:此三句疑有脱误错简。
《会注考证》:中井积德曰:‘车服’下宜有‘尚赤’等语,分明阙语令。
又曰:‘葬长陵’是纪文之脱错在于此。
梁玉绳曰‘葬长陵’三字错简,当在‘丙寅’句下。
”以,在。
黄屋,黄缎子做衬里的车盖。
左纛(dào,盗),古代用旄牛尾或野鸡尾做的装饰物叫纛,因为是插在前衡木的左上方,所以叫左纛。
长陵,汉高祖的陵墓,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
[译文]:太史公说:“夏朝的政治忠厚。
忠厚的弊病是使得百姓粗野少礼,所以殷朝代之以恭敬。
恭敬的弊病的是使得百姓相信鬼神,所以周朝代之以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