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地山作品风格
许地山作品名称散文类别
![许地山作品名称散文类别](https://img.taocdn.com/s3/m/a4046edc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26.png)
许地山作品名称散文类别1. 引言许地山,这个名字可能对很多人来说有点陌生,但他写的那些散文啊,真的是让人一读就停不下来!我记得第一次接触他的作品,真是被他那种细腻的笔触给吸引住了。
你说,这种感觉就像是在喝一杯温暖的热 cocoa,外面寒风刺骨,心里却是一片暖洋洋的。
散文嘛,讲究的就是那份轻松自在,能让人不知不觉中跟着作者的思路走,甚至一不小心就被他的情感打动了。
2. 散文的主题与风格2.1 生活的点滴许地山的散文常常围绕生活的小细节展开,他把那些微不足道的琐事写得妙趣横生,让人觉得生活其实也可以很有诗意。
就像他在某篇散文中提到的,晨起时的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在床头,仿佛在和你说:“嘿,快起床,今天又是新的一天!” 这样的描写让人忍不住会心一笑,心里也会涌起一股暖流。
2.2 情感的流露再说说他散文中的情感,那可是非常真挚的!他常常将自己的思考和感受融入文字中,像一位老友在你耳边低声细语。
有时候,许地山会讲到一些悲伤的事情,但他总能用一种轻松幽默的语气,把那些沉重的情感化解掉,让你在读的时候,心里不由得涌起一阵温暖。
就像是在诉说一段故事,他总是能把复杂的情感变得简单明了。
3. 语言的艺术3.1 俚语与成语许地山在语言的运用上也是一绝,他的文字里常常夹杂着一些生活中的俚语和成语,让整篇文章显得既生动又贴近生活。
比如他可能会用“桃花源里”来形容一个宁静的小村庄,或者用“如沐春风”来形容朋友之间的温暖。
这种语言上的灵活运用,仿佛让读者也融入了他的生活,感受到他所经历的一切。
3.2 描绘的细腻他的描绘能力简直是无与伦比,每一个细节都被他写得活灵活现。
比如他写到秋天的时候,会特别提到那种“落叶如雨”的场景,仿佛你能听到那沙沙的声响,看到叶子轻轻旋转的样子。
这种细腻的描写,不仅让人觉得身临其境,还能引发读者心中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4. 结语总的来说,许地山的散文真的有种魔力,能让人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一片宁静。
虽然他讲的故事和情感有时很平常,但正是这些平常的瞬间,才构成了生活的美好。
同为《落花生》却各有千秋——许地山,老舍同题散文《落花生》比较赏析
![同为《落花生》却各有千秋——许地山,老舍同题散文《落花生》比较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3ac45476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e5.png)
同为《落花生》却各有千秋——许地山,老舍同题散文《落花生》比较赏析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两篇比较有名的《落花生》1922年许地山先生在《小说月报》上发表了他的散文名篇《落花生》。
12年后,老舍也写了篇《落花生》,载入 1935年1月20日的《漫画生活》( 现收入《老舍文集》十四卷 )。
许地山是老舍最早结识的现代著名作家,同时也是第一个鼓起他创作自信心的作家。
老舍在《敬悼许地山先生》一文中称许地山“既是我的“师’,又是我的“友’”。
他们相知甚密,性格相近,老舍的这篇散文不可能不受到许地山同名散文的影响。
仔细品味,我们就会发现两篇作品的创作意图、写作方法、题旨既非常相似,又不尽相同这两篇文章在写作上既有共同点,又各有特色。
共同特点是都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许地山的作品把苹果、桃子、石榴与花生作比。
前者“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而后者只把果实“埋在地里”,“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老舍的作品主要是把落花生与瓜子比较。
吃瓜子:夹舌头,塞牙齿,不解饿,没味道,劳民伤财,只会培养人的贵族气。
而落花生“大大方方的,浅白麻子,细腰,曲线美”:吃落花生,可以给人的创作以灵感,可以在人孤寂时给予慰籍;吃落花生还可以使人无忧无虑,随随便便,增强平民意识。
这样写对比强烈,爱憎态度分明。
两篇文章写作风格也各有各的特色。
许地山的作品质朴无华平实自然,又有童趣,寓深刻于朴素之中。
老舍的作品任意而谈语言幽默而旋律优美,描写生动传神,融爱憎倾向于字里行间。
许地山的作品没有华丽的辞藻、奇幻的比喻,用的几乎是儿童的语言。
“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施肥”,把儿童为了自己心爱的食物积极主动的劳动热情写得十分生动。
“我们争着答应:“爱!’”“争”字表现出了儿童急于表现的情态,符合儿童心理,贴切、自然。
“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一句,“居然”二字把儿童的惊奇、欢喜的心情写得活脱、真切。
融东西文化于一身的许地山——《缀网劳蛛》的文本细读
![融东西文化于一身的许地山——《缀网劳蛛》的文本细读](https://img.taocdn.com/s3/m/9cf84f2a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b8.png)
融东西文化于一身的许地山——《缀网劳蛛》的文本细
读
《缀网劳蛛》是台湾作家许地山的作品,讲述了一个融合了东西方文
化的故事。
通过对该作品的文本细读,我们可以发现其中所呈现的多元文
化特点、文学手法以及对于人性的思考。
其次,许地山在《缀网劳蛛》中运用了丰富多样的文学手法。
这部小
说融合了东方文学和西方文学的元素,巧妙地使用了象征、隐喻、对比等
手法。
例如,书中通过一个神秘的老妈妈来象征阿杰内心深处的力量,她
教会了阿杰很多东西,包括围网捕蛛的技巧。
这种隐喻手法增加了故事的
深度和趣味性。
此外,通过对比的手法,许地山将东方和西方的文化对立
和融合进行了艺术化的描绘。
阿杰的父亲是中国人,坚持传统的价值观念;而他的母亲则是印度人,信奉佛教。
这种文化的对比使得故事更具有张力
和冲突。
最后,《缀网劳蛛》还对人性进行了深入思考。
在小说中,阿杰的家
庭遭遇了许多不幸的事件,包括他儿时的意外和母亲的去世。
这些事件让
阿杰意识到生命的脆弱和无常,也引发了他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他开始寻
找自己的身份和人生价值,并通过捕蛛来寻找内心的平静和自我救赎。
这
种对人性的思考赋予了小说更加深入和哲理的内涵。
许地山通过阿杰的成
长经历,向读者展示了一个从不同文化和人生经历中融合出自己独特身份
的过程。
许地山 赏析
![许地山 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f0e1d0cc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a3.png)
许地山赏析
摘要:
一、许地山简介
二、许地山作品特点
1.主题内容
2.文学风格
三、许地山代表作赏析
1.《缀网劳蛛》
2.《命命鸟》
四、许地山的影响及评价
正文:
四、许地山的影响及评价
许地山的作品在当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他与鲁迅、郭沫若等人一同为新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的作品风格独特,内容丰富,被誉为“文学的百科全书”。
许地山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他的作品至今仍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
总结:许地山作为一位杰出的中国现代文学家,他的作品主题丰富、风格独特,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通过对许地山的简介、作品特点、代表作品赏析以及影响和评价的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欣赏他的文学作品。
许地山早期短篇小说的特点及浪漫主义倾向
![许地山早期短篇小说的特点及浪漫主义倾向](https://img.taocdn.com/s3/m/ba485e19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95.png)
许地山早期短篇小说的特点及浪漫主义倾向许地山早期短篇小说的特点:
(1)浪漫主义倾向和现实的内涵,外表浪漫实质写实。
异域色彩、宗教氛围、爱情线索使他的作品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借异域写故土,宗教氛围和爱情线索中常暴露现实社会的冷酷无情。
(2)思想和人物性格的复杂性。
思想复杂性表现在他作品中的爱国民主意识、人道主义思想和宗教宿命倾向的矛盾;人物性格复杂性,如《缀网劳蛛》中尚洁,《商人妇》中的惜官,在逆境中,她们既有沉稳坚毅积极乐观的一面,也有宿命倾向的消极面。
许地山早期小说的浪漫主义倾向:
(1)异域色彩。
故事背景多为缅甸、印度、东南亚国家,南国的自然、人文,风俗等使作品具有浓郁的异域色彩。
(2)宗教氛围。
既描写了许多宗教习俗和活动,更着重描写了具有宗教信仰的主人公的出世精神。
(3)爱情线索。
情节上,几乎都贯穿着一条爱情、婚姻的线索。
许地山的名词解释
![许地山的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a0e2d454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67.png)
许地山的名词解释许地山,这个名字可能对很多人来说并不熟悉。
但对于电影爱好者、文学读者和历史追寻者来说,这个名字肯定能引起他们的共鸣。
那么,许地山到底是谁?为什么他的名字如此引人注目?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对许地山进行名词解释。
许地山,出生于1909年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他的一生注定了会与命运抗争。
他是中国近代史上杰出的文化人物,同时也是电影史的重要人物之一。
他以其优秀的文学创作和独特的电影艺术风格为人们所称道。
首先,许地山是中国文学界的一位重要代表。
他早年从事文学写作,以犀利的笔触和独特的视角闻名。
他的作品多以现实主义为主,深入探讨社会问题和人性的复杂性。
他的小说《暗流》以其犀利的社会批判和对人性黑暗面的揭示而广受赞誉。
许地山的文学作品质朴而真实,展现出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力和对人类情感的敏锐感知。
其次,许地山还以其在电影界的贡献成为名人。
他早年就对电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在1930年代开始拍摄电影。
他深入研究电影艺术,追求独特的审美风格。
许地山的电影作品大多以现实题材为主,真实再现了战争年代的人生百态。
他的电影作品《山河永恒》以其唯美的画面、拔高的情感和深刻的内涵获得广泛赞誉。
他通过电影展现了个体在历史洪流中的微小和伟大。
除了文学和电影,许地山还是一位重要的历史追寻者。
他对中国历史有着强烈的兴趣,并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洞察力对历史进行了思考和解读。
他的历史观点独到而深邃,对历史事件的背后动机和影响进行了深入剖析。
他的历史著作《时代的残骸》以其严肃的研究态度和深入的历史考证赢得了广泛赞誉。
他通过对历史的探索,为人们重建了一个真实而立体的历史图景。
总之,许地山是一个多才多艺的名字,他在文学、电影和历史研究领域都有着卓越的贡献。
他以其独特的视角、深邃的思考和真实的创作,为读者和观众展现了一个独特而丰富的世界。
许地山的名字,虽然在某种程度上不为大众所熟知,但对于爱好文学、电影和历史的人们来说,他的名字将永远成为一个重要的代表。
浅谈许地山散文的范式
![浅谈许地山散文的范式](https://img.taocdn.com/s3/m/567c95639b6648d7c1c746b1.png)
独特的“许地山式”美感许地山是现代作家、学者,也是“五四”时期新文学运动的先驱者之一。
他的文学创作以小说与散文见长,但无论是他的小说还是散文,读来都别有一番奇特浪漫滋味,那是许地山式的美感。
翻看许地山的散文,浓郁的宗教气息扑面而来,其散文的宗教意识涉及儒、佛、道及基督多派,兼收并蓄几大宗教的教旨精神是其散文最大的特点。
《鬼赞》中作者因人死后不辨世间观感、不受时间拨弄而称赞鬼最有福,借鬼之口来表达作者向往佛家修行的六根清净的极致境界。
在《愿》中妻子直呼“我愿你作无边宝华盖,……,能成全一切世间等等美善事。
”既表达佛家思想,也体现基督教的博爱万家情怀。
而《海》把人生比喻为茫茫大海中失控的孤舟,当面对困境,“我们只能把性命先保住,随着波浪颠来播去便了”,这是道家顺其自然的思想。
儒家精神在许地山的作品中主要体现为天下大同理想和积极入世的人生观,这两方面在批判恃强凌弱的《小俄罗斯底兵》和提倡做于民有益之人的《落花生》中都得到很好的表现。
各宗教思想既有相互补足之处,却也不免有所冲突,体现在许地山散文中不免令人深感其思想之矛盾复杂。
其实不然,细读其文章就会发现,他的散文所叙述的内容多离他真实人生的体验较远,多是以宗教为载体经过艺术加工后来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对人民生存的极致关怀,处处体现的是“为人生”的“五四”时期的时代精神,从这点上来看他的散文有着唯一的创作主旨。
《小俄罗斯底兵》和《万物之母》批判军阀和战乱给百姓带来痛苦;《愿》中作者直愿做形骸融散的精盐使一切有情得尝咸味,这是其牺牲自我成全世间人幸福的博大之爱的体现;《公理战胜》讽刺帝国主义强权的虚伪;《蝉》和《三迁》表现的是对苦难人的同情……许地山写人间苦难、写生本不乐,他的笔是人民之笔。
他的作品表现出杂合各派宗教思想的复杂性,只是因为他在用宗教来纾解对世界的失望,用宗教来指引一条适合人民生活的路,这一切的根源都是对人最真切的关爱。
他在“为人民”的写作主旨的指导下,借宗教的外衣和艺术的装饰,表现对人的终极道德理想的认识,他试图通过笔来描绘他心中的乐土,那里不再是生本不乐,不再是人生既苦,这支笔寄托了他对生活的美好向往。
许地山乡土小说独特美感
![许地山乡土小说独特美感](https://img.taocdn.com/s3/m/bda3d297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f7.png)
许地⼭乡⼟⼩说独特美感许地⼭乡⼟⼩说的独特美感09师本(2)班090101242 许雅颖许地⼭是现代作家、学者,也是“五四”时期新⽂学运动的先驱者之⼀。
他的⽂学创作以⼩说与散⽂见长,但⽆论是他的⼩说还是散⽂,读来都别有⼀番奇特浪漫滋味,那是许地⼭式的美感。
他的⼩说以其卓然不群的风格在⽂学史上占有特殊地位。
今天,让我们⼀起初探许地⼭乡⼟⼩说的风格,品其⼩说的独特之美。
⼀、异域神韵的⽆限风情许地⼭的作品受其求学及游历经历的影响,多以闽、台、粤、港和南亚、东南亚、印度等地为背景,充满了地域特⾊和异国风韵。
《命命鸟》中令⼈印象深刻的除了加陵和敏明的爱情悲剧外,还有就是独特的缅甸风光和地⽅习俗了。
头戴苹果绿丝⼱,⾝着雪⽩短褂和紫⾊丝裙的缅甸男⼦直令⼈感慨中缅⽂化的差异,⽽那“散发⾦⾊光芒并衬着湖边的椰树、蒲葵,真像王后站在⽔边,后⾯有⼏个宫⼥持着⽻葆随着她⼀样”的瑞⼤光塔和岸旁长满了奇珍树⽊的绿绮湖也引起⼈⽆限遐想和向往。
还有那⽣肖相克不得结婚的⽂化陋习和能够做法拆散姻缘的蛊师都能让⼈对缅甸民间⽂化产⽣好奇。
另⼀部作品《商⼈妇》中,许地⼭描绘的则是新加坡和印度的风光。
那与封建旧中国相似的⼀夫多妻制度,读来多么令⼈厌恶。
⽽“克尔塔”(回妇上⾐)、“马拉姆”(胸⾐)、“埃撒”(裤),和印度妇⼈的记号——⿐环⼜如此充满印度特⾊,,这⼀切独具地域特⾊的⽂化标记将我们领进了另⼀个陌⽣的国度。
还有《海⾓的孤星》中独特的海葬仪式及《醍醐天⼥》中充满险恶也独具温情的原始森林等等。
许地⼭的笔带读者领略诸多国家的景致,了解他国⽂化,读他的作品似是在进⾏⼀番免费的异域游,收获的不仅是对于外域的了解,更是那份探索未知地域的好奇与期待的⼼情。
他的笔描绘了神秘浪漫的世界,这世界充满了不可知的诱惑,令其⼩说别有⼀番魅⼒。
⼆、宗教哲思的独特诱惑翻看许地⼭的⼩说,浓郁的宗教⽓息扑⾯⽽来,其⼩说的宗教意识涉及儒、佛、道及基督多派,兼收并蓄⼏⼤宗教的教旨精神是其散⽂最⼤的特点。
许地山乡土小说独特美感
![许地山乡土小说独特美感](https://img.taocdn.com/s3/m/1b854d58804d2b160b4ec0b0.png)
许地山乡土小说的独特美感09师本(2)班090101242 许雅颖许地山是现代作家、学者,也是“五四”时期新文学运动的先驱者之一。
他的文学创作以小说与散文见长,但无论是他的小说还是散文,读来都别有一番奇特浪漫滋味,那是许地山式的美感。
他的小说以其卓然不群的风格在文学史上占有特殊地位。
今天,让我们一起初探许地山乡土小说的风格,品其小说的独特之美。
一、异域神韵的无限风情许地山的作品受其求学及游历经历的影响,多以闽、台、粤、港和南亚、东南亚、印度等地为背景,充满了地域特色和异国风韵。
《命命鸟》中令人印象深刻的除了加陵和敏明的爱情悲剧外,还有就是独特的缅甸风光和地方习俗了。
头戴苹果绿丝巾,身着雪白短褂和紫色丝裙的缅甸男子直令人感慨中缅文化的差异,而那“散发金色光芒并衬着湖边的椰树、蒲葵,真像王后站在水边,后面有几个宫女持着羽葆随着她一样”的瑞大光塔和岸旁长满了奇珍树木的绿绮湖也引起人无限遐想和向往。
还有那生肖相克不得结婚的文化陋习和能够做法拆散姻缘的蛊师都能让人对缅甸民间文化产生好奇。
另一部作品《商人妇》中,许地山描绘的则是新加坡和印度的风光。
那与封建旧中国相似的一夫多妻制度,读来多么令人厌恶。
而“克尔塔”(回妇上衣)、“马拉姆”(胸衣)、“埃撒”(裤),和印度妇人的记号——鼻环又如此充满印度特色,,这一切独具地域特色的文化标记将我们领进了另一个陌生的国度。
还有《海角的孤星》中独特的海葬仪式及《醍醐天女》中充满险恶也独具温情的原始森林等等。
许地山的笔带读者领略诸多国家的景致,了解他国文化,读他的作品似是在进行一番免费的异域游,收获的不仅是对于外域的了解,更是那份探索未知地域的好奇与期待的心情。
他的笔描绘了神秘浪漫的世界,这世界充满了不可知的诱惑,令其小说别有一番魅力。
二、宗教哲思的独特诱惑翻看许地山的小说,浓郁的宗教气息扑面而来,其小说的宗教意识涉及儒、佛、道及基督多派,兼收并蓄几大宗教的教旨精神是其散文最大的特点。
许地山作品风格
![许地山作品风格](https://img.taocdn.com/s3/m/214e5f8602d276a200292e81.png)
题目:剖析许地山及其作品风格文学院对外汉语6班杨馨玉20081150010029剖析许地山及其作品风格摘要:在现代作家中许地山是非常独特的一个,他以注重“人生问题”而走上文坛,由于他对宗教,印度哲学方面造诣很高并且身兼学者,作家的双重身份,使他的笔端充满了宗教的智慧和哲学的趣味,这一点在后面其散文集《空山灵雨》分析中将更详细的介绍。
他的早期创作虽离现实主义较远,但其小说取材独特,想像力奇特,情节曲折力气,感情真挚,充满浪漫气息及浓郁的南国风味异域情调,后期虽保持清新格调,但已转向对群众切实的描写和对黑暗现实的批判,具有写实倾向,如《危巢坠间》关键词:宗教、哲学、浪漫主义、《空山灵雨》前言:本篇论文主要从许地山对于宗教及哲学的感悟以及他的生平,从而分析他的作品艺术风格——浪漫色彩与写实骨骼的独到之处。
一、许地山的生平铸就其独特艺术魅力初识许地山这位作家是大学文学课上王老师为我们介绍他的作品《空山灵雨》,初听这个四个字一种诗情画意朦胧美的感觉涌上心头,读过这部作品之后很欣赏他,查了一下他的资料才发现,这样一位意蕴深刻的作家果然很不简单。
许地山出生于台湾台南的一个爱国家庭,现代作家,学者,名赞堃,字地山,笔名落花生。
1917年考入燕山大学,1922年留学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和英国牛津大学,留学期间他便呀扭宗教与哲学,我认为正是由于他对宗教(佛教、基督)的内在感情的体验使他成为区别于其他乡土回忆者的浪漫主义传奇风格的小说家。
许地山对哲学和文字改革也有深入研究。
许地山被喻为现代文坛上的“奇才”,他独具特色的艺术创作成为“思想史、宗教史,文学史上不可复得的化石”,浪漫主义风度下写实,写实主义色彩下浪漫的风格一直贯穿着他写作的始终。
许地山是五四新文学运动中涌现的著名作家,在新文学上具有一定好评,1921年1月他与周作人、郑振铎、沈雁冰等人在北平发起成立了文学研究会,创办了《小说月报》,从他20年代末以后写的小说,以《在费总理底客厅里》为标志,虽格调仍旧清新,但已转向对群众切实的描写和对黑暗现实的批评,这也是我欣赏他特立独行之所在,不失自身的风格的忧国忧民,但后来为抗日救国事业上奔走号召,展开各项组织和教育工作,因劳累过度而病逝,令我们为他敬仰。
许地山后期小说的现实主义特色
![许地山后期小说的现实主义特色](https://img.taocdn.com/s3/m/26eb0a10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ae.png)
许地山后期小说的现实主义特色
许地山后期小说改变了早期小说的浪漫倾向,走上了切实的现实主义道路,代表作为《春桃》《铁鱼的鳃》。
(1)《春桃》刻画了一位下层劳动妇女春桃,在命运恶浪的捉弄前稳健地驾驶着人生之舟。
战乱使春桃的生活中同时出现两个男人,这位朴实坚强的劳动妇女作出了自己勇敢的选择,在“我是我自己的”的信念下,她和两个男人开起了三人公司,以自己的意志支配自己的命运,表现了劳动者在生活的重压下“相濡以沫”的高尚情操和道德准则。
下层劳动者的真实描写,自尊自强的劳动女性的塑造,显示了作品以现实主义为特色。
(2)《铁鱼的鳃》以报国无门的科学家雷教授的不幸遭遇、不幸结局为基干,把批判的矛头指向国党当局的卖国政策,既歌颂了雷教授的爱国热忱,又暗示了“科学救国”纯属幻想。
《春桃》《铁鱼的鳃》以切实的现实背景和鲜明的时代色彩,改变了人们对他初期小说的观感,从浪漫传奇转向客观写实。
东野先生许地山读后感
![东野先生许地山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fd4e412d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c9.png)
东野先生许地山读后感
【实用版】
目录
1.引言:介绍东野先生许地山的背景和作品
2.深入阅读许地山的作品:对其作品的文学风格和主题进行分析
3.对许地山的评价:对其文学成就和贡献进行评价
4.结论:总结对许地山的读后感
正文
东野先生许地山是我国著名的作家和文学评论家,他的作品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近年来,我深入阅读了许地山的一些作品,包括小说、散文和评论,对其文学风格和主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许地山的作品以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深刻的社会主题而著称。
他的小说,如《春蚕》、《猫城记》等,都以现实主义的笔法,描绘了我国社会的各种弊端和人性的复杂性。
他的散文,如《落花生》,则以其优美的文笔和独特的思考角度,深受读者的喜爱。
而他的文学评论,如《中国小说史略》等,则以其严谨的学风和独特的见解,对我国的文学研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在我看来,许地山的最大文学成就在于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独特表现。
他的作品,无论是小说还是散文,都充满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关注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他以其独特的文学手法,生动地描绘了我国社会的各种弊端和人性的复杂性,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总的来说,我对许地山的作品深感敬佩。
他的文学成就和贡献,无疑使他成为了我国文学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
第1页共1页。
许地山小说创作的独特性
![许地山小说创作的独特性](https://img.taocdn.com/s3/m/38936f70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ea.png)
许地⼭⼩说创作的独特性许地⼭⼩说创作的独特性在众多新⽂学作家中,鲁迅是⼀座不可逾越的⾼峰,郁达夫的⼩说也在现代⽂学史上占据⼀席之地。
然⽽,新⽂学中最独特的⼩说却是出⾃许地⼭之⼿。
秉承“为⼈⽣⽽艺术”的⽂学研究会继承了俄国现实主义的深沉、冷峻风格,旗下作家创作出⼤量揭露社会,探讨⼈⽣的问题⼩说和写实⼩说。
作为⽂学研究会的⼀员,许地⼭却是⼀枝独秀,在1921年在《⼩说⽉报》上发表了处⼥作《命命鸟》后,⼀举轰动⽂坛。
我认为许地⼭⼩说的独特性表现在三个⽅⾯,以下以⼩说《命命鸟》为例进⾏分析。
⾸先,许地⼭⼩说的独特性体现在作品中的异域情调和宗教⾊彩。
从许地⼭的⽣活经历中我们不难发现,许地⼭与宗教有着不解之缘。
从⼩接受佛教的熏陶,曾经在佛教圣地仰光任教(这与⼩说《命命鸟》发⽣地在仰光不⽆关系),系统地研究道教,⼀度加⼊基督教成为⼀名基督徒。
与宗教的密不可分的联系为许地⼭的⼩说蒙上了⼀层神秘的宗教外⾐,再加上⼩说总是发⽣在神秘传奇的异域,使看惯了描写⿊暗的现实社会的读者不由⾃主地想探求⼩说中所讲的故事。
在《命命鸟》的开篇作者便写到故事发⽣的地点和氛围,“那所屋⼦是佛教青年会的法轮学校。
……壁上挂的都是释迦应化的事迹,当中悬着⼀个卍字徽章和⼀个时计。
⼀进门就知那是佛教的经堂。
”①这样的独特的环境描写使⼈不得不怀着好奇的⼼情读下去。
许地⼭的作品总是带有浓重的宗教⾊彩不仅是为了在内容上显得独特,他“将宗教伦理化,以为⼈⽣多恶,借助宗教弃恶扬善。
”②。
利⽤宗教的教化意义平静⼼灵,造化社会。
第⼆,许地⼭⼩说所阐释的⼈⽣观与当时多数⼈格格不⼊。
虽说是独特性,这⼀点也是许地⼭作品备受争议的焦点。
“五四”新⽂学强调“⽂学应反映社会的现象,并且讨论⼀些有关⼈⽣的问题。
”③。
提倡以积极进步的态度进⾏⽂学创作。
然⽽许地⼭的作品中直接成为了他抒发主观感情的渠道,他提出“智慧宝、⼈⽣宝、美丽宝”,认为⽂学是表现⼈⽣观的。
④很多学者认为许地⼭的⼈⽣观过于消极,与“五四”新⽂学的时代精神不符。
许地山散文集
![许地山散文集](https://img.taocdn.com/s3/m/5d80dae4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8d.png)
许地山散文集一、引言许地山,是当代中国文坛上备受瞩目的作家之一。
他以散文作品而闻名,其作品深受读者喜爱,被誉为中国散文的代表性人物之一。
本文将对许地山的散文集进行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的探讨。
二、许地山的散文创作风格和主题2.1 散文创作风格许地山的散文作品风格独特,其笔触细腻而充满力量。
他巧妙运用语言,将日常生活中的琐碎和细节转化为美丽的文学画面。
他的写作风格简洁明了,语言流畅自然,给人以亲切感和共鸣力。
同时,许地山擅于运用比喻手法和修辞手法,使得他的散文充满了诗意和韵律感。
2.2 散文主题许地山的散文作品涵盖了广泛的主题,从个人情感到社会现象,无所不包。
他常常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素材,将自己的内心情感与社会现实相结合,展现出深刻的思考和洞察力。
他关注生活中的点滴细节,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关注社会的不公与不平,从而使得他的散文充满了人性的温暖和社会的呐喊。
三、许地山散文集的组成与特点3.1 散文集的组成许地山的散文集由许多个体的散文作品组成,每个作品都独立存在,但也会相互呼应,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散文集中的作品多样而丰富,不同主题、不同风格的散文作品相互交织,形成了许地山独特的文学世界。
3.2 散文集的特点许地山的散文集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情感真挚:许地山的散文作品充满了真挚的情感,他将自己的情感与读者共享,在散文中流露出自己的喜怒哀乐。
2.社会关怀:许地山关注社会的不公与不平,他以个人的视角揭示社会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思考。
3.文学价值:许地山的散文作品结构严谨,语言优美,充满了文学的魅力。
他的散文作品不仅具有阅读的乐趣,还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和哲理意味。
四、许地山散文集的影响与价值4.1 影响许地山的散文作品深受读者的喜爱和赞誉,他的作品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他的散文风格独特,语言优美,给人以心灵的触动。
他的作品感人至深,引起了广泛的共鸣,也激发了读者对生活的思考。
4.2 价值许地山的散文集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
意蕴丰厚 炽热感人——许地山《愿》赏析
![意蕴丰厚 炽热感人——许地山《愿》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3bbd8542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b2.png)
意蕴丰厚炽热感人——许地山《愿》赏析《愿》是许地山一首备受追捧的诗歌作品,以其丰富的意蕴和炽热感人的情感而闻名。
这首诗歌深刻地探讨了人生的意义、向往和追求,引发了无数读者的共鸣和深思。
通过对这首诗歌的赏析,我们可以更好地领略许地山的文学艺术以及其中所蕴含的精神内涵。
在这首诗中,许地山通过独特的意境描绘和抒发,将人生的渴望和愿望表现得深沉而真挚。
诗中“山河远阔,青春盛放”一句,生动地展现了生命的壮阔和激情,同时也寓意着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期许。
这种跨越时空的情感流露,勾勒出一幅充满生命力和希望的画面,让人不禁感叹人生的壮阔和美好。
诗中也蕴含着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探讨。
许地山以“忧愁的四月,愿你可开得灿烂”这样富有哲理的句子,既抒发了对生活的焦虑和纠结,又表达了对于苦难和挫折的坚持和期待。
这种对于生活的理解和体悟,使诗歌更具有厚重的内涵和感人的情感,引发了读者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和共鸣。
在文章中,我认为许地山通过《愿》这首诗歌向我们展现了一种对于生命、理想和追求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无论面对多大的困难和挫折,都要怀揣着对美好的向往和追求,继续前行。
这种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对于梦想的坚持,无疑给予了我们莫大的启示和鼓舞。
愿我们都能像许地山诗中所描绘的那样,怀着梦想和希望,勇敢地向前行。
《愿》是一首富有内涵和情感的诗歌作品,它通过丰富的意境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向人们展现了一种对生命和理想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在面对生活的坎坷和挑战时,让我们怀揣着对美好的向往和追求,坚定地走在前行的道路上,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愿我们都能在诗歌所呈现的丰蕴意境中,汲取力量,勇往直前。
当许地山创作《愿》这首诗歌时,他仿佛是在向世界呐喊,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的渴望和向往。
这首诗歌不仅是对于自己内心感悟的表达,也是对于整个社会生活的反思和呼唤。
在当下这个充满诱惑和挑战的时代,人们面临着繁重的工作和生活压力,心灵常常感到疲惫和迷茫。
许地山的《愿》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给予了我们新的启示和感悟。
许地山小说宗教情结
![许地山小说宗教情结](https://img.taocdn.com/s3/m/5adfa081ce2f0066f4332233.png)
许地山小说宗教情结小说宗教色彩很浓厚,其中短篇小说《命之鸟》、《商人妇》、《换巢鸾凤》比较著名,“都是穿了恋爱的外衣而表示了作者的宇宙观和人生观”。
表达了这样的观点:人生是痛苦的,如果想摆脱这种痛苦,应当涅槃进入极乐世界,或者悟彻人生,知命达观。
著名小说《缀网劳蛛》最具代表性。
思想内容:《缀网劳蛛》的主人公尚洁是童养媳,逃离婆家,同曾帮助过她的可望结婚,但他们之间并没有真正的爱情。
尚洁出于慈悲之心搭救受伤的盗贼,遭到丈夫的妒嫉而被刺伤。
丈夫要与她离婚,她只身到土华岛,内心坦然,过着自食其力的生活。
尚洁对此并不感到多大痛苦,她认为命运的偃蹇和亨通,对于生活并没有多大关系,犹如被虫蛀伤的花朵,剩余的部分,仍会开得很好看。
丈夫在牧师的启迪下,夫妇重归于好。
丈夫到海岛受苦偿过,她也不挽留,心情依旧坦然,过着安闲宁静的生活。
别人都为她高兴,她也并不感到格外的兴奋,她对人生有自己的看法。
她认为,“我像蜘蛛,命运就是我的网,人不能完全掌握自己的命运,反而会受到偶然的外力的影响。
当蜘蛛第一次放出游丝时,不晓得会被风吹到多远,吹到什么地方,或者粘到雕梁画栋上,或者粘到断垣颓井上,便形成了自己的网。
网成之后,又不知什么时候会被外力所毁坏,所以人对于自己命运的偃蹇和亨通,不必过分懊恼和欢欣,只要顺其自然,知命达观即可。
等到网被破坏时,就安然地藏起来,等机会再缀一个好的。
”“我像蜘蛛,命运就是我的网。
”“所有的网都是自己组织得来,或完或缺,只能听其自然罢了。
”这种充满佛家思想的人生哲学,充分显示了人世的苦难和安分随时,安于命运和在心理上战胜命运的人生态度。
把宗教作为文学作品的底色,突出了宗教的“灵性”,从而使其作品在整体上呈现出情趣和格调上的浪漫诗意,是许地山小说整体艺术风貌,也是他对现代文学的独特贡献。
而在思想意蕴的把握上,他又执着于人生意义的探索。
他对人生意义的理解既有虚幻和悲观的一面,也有坚韧达观的一面。
所以他笔下的人物多能坚韧地承受自己所面临的厄运,达观地消释世间的种种烦恼,如《商人妇》中的惜官,《缀网劳蛛》中的尚洁等等莫不如此。
许地山 赏析
![许地山 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39c219ba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22.png)
许地山的散文
许地山的散文,富有宗教色彩,写人物故事、状世间风物、传神鬼精怪,文笔清新优美。
下面是一些赏析:
1.许地山的散文,以独特的宗教情怀和哲理思考,展现了他对人生、社会和自然的深刻洞察。
他的文字既具有哲学深度,又充满了诗意和想象力。
2.许地山的散文作品,通过对人性的细腻描绘和对社会的深刻观察,展现了他对人性的理解和关怀。
他的文字不仅关注个体的情感和思想,还关心整个社会的命运和未来。
3.许地山的散文作品,以清新自然的语言风格,表达了他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
他的文字中充满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生命的敬畏,展现了他对生命和自然的深刻理解。
4.许地山的散文作品,通过对宗教哲理的探讨和思考,展现了他对宗教信仰的虔诚和对人生意义的追求。
他的文字中充满了对宗教的敬仰和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他对宗教和人生的深刻理解。
总的来说,许地山的散文作品以其独特的宗教情怀和哲理思考,展现了他对人生、社会和自然的深刻洞察和理解。
他的文字既具有哲学深度,又充满了诗意和想象力,是现代文学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许地山散文鉴赏版
![许地山散文鉴赏版](https://img.taocdn.com/s3/m/fd53b66c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96.png)
许地山散文鉴赏版导言许地山,中国当代作家之一,以散文创作见长。
他的散文作品,以其独特的观察力和细腻的文字表达,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和认可。
本文旨在对许地山的散文作品进行鉴赏和探讨,深入剖析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文学价值。
许地山散文的艺术风格生活的真实与细微许地山的散文作品总能将我们带入一个真实而又细微的生活世界。
他以观察者的身份,通过细腻的文字描绘和对现实的敏感捕捉,将平凡琐碎的生活细节变得生动而有趣。
他不仅关注大事,更注重细节,通过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将其转化为文字的艺术。
情感的真挚与哲理的深邃许地山的散文作品流露出一种真挚而深沉的情感,融入其中的哲理思考引人深思。
他的文字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同时,又含蓄而深刻。
他用文字描绘人们内心的痴迷、矛盾和渴望,让读者在故事中产生共鸣,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语言的简练与凝炼许地山的文字简练而富有力量,他能用少量的词语表达出丰富的意蕴。
他的句子简练清晰,情感直抒胸臆,观点鲜明,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他的用词准确恰当,运用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使作品富有层次感和艺术感。
许地山散文的经典作品解读《雨中的蝶》本文讲述了一个在雨中舞动的蝴蝶的故事。
通过描写蝴蝶的生命轨迹和细腻的情感表达,许地山以蝴蝶为象征,探讨了生命的脆弱与坚韧、短暂与永恒之间的关系。
作品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让人在阅读中感受到生命的意义和美好。
赏析•散文以蝴蝶为主线,通过描写蝴蝶不畏风雨舞动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敬仰和追求,启发人们要珍惜和享受生活。
•作者用富有视觉感的词语描绘蝴蝶在雨中飞舞的场景,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敏感和热爱。
•文中融入了对时间、生命、命运等哲理问题的思考,使文章更加深邃和有思想性。
《时间倒流的河流》本文以一条河流为线索,通过时间的流转展示了人生的变迁和命运的无常。
作者借助对河流的描写和对人生的思考,抒发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历史和记忆的思考。
文章情感真实而深刻,引人深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目:剖析许地山及其作品风格文学院
对外汉语6班
杨馨玉
20081150010029
剖析许地山及其作品风格
摘要:在现代作家中许地山是非常独特的一个,他以注重“人生问题”而走上文坛,由于他对宗教,印度哲学方面造诣很高并且身兼学者,作家的双重身份,使他的笔端充满了宗教的智慧和哲学的趣味,这一点在后面其散文集《空山灵雨》分析中将更详细的介绍。
他的早期创作虽离现实主义较远,但其小说取材独特,想像力奇特,情节曲折力气,感情真挚,充满浪漫气息及浓郁的南国风味异域情调,后期虽保持清新格调,但已转向对群众切实的描写和对黑暗现实的批判,具有写实倾向,如《危巢坠间》
关键词:宗教、哲学、浪漫主义、《空山灵雨》
前言:本篇论文主要从许地山对于宗教及哲学的感悟以及他的生平,从而分析他的作品艺术风格——浪漫色彩与写实骨骼的独到之处。
一、许地山的生平铸就其独特艺术魅力
初识许地山这位作家是大学文学课上王老师为我们介绍他的作品《空山灵雨》,初听这个四个字一种诗情画意朦胧美的感觉涌上心头,读过这部作品之后很欣赏他,查了一下他的资料才发现,这样一位意蕴深刻的作家果然很不简单。
许地山出生于台湾台南的一个爱国家庭,现代作家,学者,名赞堃,字地山,笔名落花生。
1917年考入燕山大学,1922年留学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和英国牛津大学,留学期间他便呀扭宗教与哲学,我认为正是由于他对宗教(佛教、基督)的内在感情的体验使他成为区别于其他乡土回忆者的浪漫主义传奇风格的小说家。
许地山对哲学和文字改革也有深入研究。
许地山被喻为现代文坛上的“奇才”,他独具特色的艺术创作成为“思想史、宗教史,文学史上不可复得的化石”,浪漫主义风度下写实,写实主义色彩下浪漫的风格一直贯穿着他写作的始终。
许地山是五四新文学运动中涌现的著名作家,在新文学上具有一定好评,1921年1月他与周作人、郑振铎、沈雁冰等人在北平发起成立了文学研究会,创办了《小说月报》,从他20年代末以后写的小说,以《在费总理底客厅里》为标志,虽格调仍旧清新,但已转向
对群众切实的描写和对黑暗现实的批评,这也是我欣赏他特立独行之所在,不失自身的风格的忧国忧民,但后来为抗日救国事业上奔走号召,展开各项组织和教育工作,因劳累过度而病逝,令我们为他敬仰。
二、《空山灵雨》气质非凡
许地山的散文创作分为前后两期,早期散文朦胧着一层神秘虚幻的宗教色彩,沈从文评论是“把基督教的爱欲,佛教的明慧,近代文明与古旧情绪”;毫不牵强地融成一片,从而显示出一种怪异的格调,晚期散文一洗旧日铅华给人更多以写实和严肃的思考。
阿英曾说:“落花生的小品,在小品文运动史上,是将永久存在着的。
”由于他精巧的构思充满宗教色彩的韵味而独特的创造风格,也许人们一次欣赏他的作品并不是能完全的理解他的思想,但散文被称之为最能透射出作家的学识,情趣,操守和人格的,从而也就是最容易沟通的,所以下面我们就从他的散文集《空山灵雨》来沟通一下这位奇才作家吧。
《空山灵雨》是许地山唯一一本散文集,被喻为“现代小品文最初成册的书”。
“空山灵雨”这四个字是一个十分脱俗含着浓浓超脱意味的名字透露出了他质朴,清丽又充满宗教与哲学气息的写作风格。
“空”与“灵”的韵味意境,我认为是《空山灵雨》在艺术上的一种若隐若现,迷离朦胧感觉,哲学的尽然,洒脱超仪的语言蕴含着颇费咀嚼的玄理思辨,他通常会运用巧妙的比喻,阴雨以及丰富的想象,奇特的构思印度这进入另一番境界,别具独特的艺术魅力。
《七宝池上的乡思》一文描写的是许地山对亡妻的深沉朴素的爱情凭借他对付学知识的博识,为读者盈造了一个近似佛界的虚幻空间,从这篇文章中体现出了爱“人“与爱”神“是尖锐对立的,体现了作者对封建观念的批判具有积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