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孟子二章》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18《孟子两章》课件(62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18《孟子两章》课件(62张ppt)

城非不高也,池 非不深也,兵革 泛指武器装备。 城墙 表判断 护城河 兵,兵器。革, 甲胄 非不坚 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 坚韧 锐利 放弃 而去 之 , 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这
离开 代城郭
故曰,域 民不以
因此
限制 凭
封疆之 界, 划分 的 界限
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使… 巩固
国防
不以 山溪之险,威 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
《孟子》 二章
作家作品
孟子:名轲,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 育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与孔子合称“孔孟”,有“亚圣”之称。 孟子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 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主张行 “仁政”以统一天下,他最早提出了“民贵 君轻”的主张,宣扬“仁政”、“王道”。 曾游说梁、齐等诸侯国,均不见用。退而与 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书立说。 如《孟子》一书, 现存七篇,是儒家学 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第一章: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听读课文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 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 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 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 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 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2、故 必 劳 饿 空 行
/天 将 /降 大 任 /于 是 人 也, 先/ 苦 其 心 / 志, 其 /筋 骨, 其 /体 肤, 乏 /其 身, /拂 乱 /其 所 为-------
中, 之 间, 之 中, -------

九年级语文《〈孟子〉两章》知识讲解人教版新课标

九年级语文《〈孟子〉两章》知识讲解人教版新课标

《〈孟子〉两章》知识讲解孟子长于言辞,在辩论中经常设譬,以小喻大,逻辑性很强,有极大的说服力;其文气势磅礴,笔带锋芒,又富于鼓动性,对后世散文有很大的影响。

今天让我们学习他的两篇文章。

学习目标1、了解孟子生平及其思想。

2、积累文言知识。

3、背诵课文。

4、体会文章的写作特色。

知识汇总1、作者简介孟子(前372—前289),名轲,邹(今某某邹城市)人。

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

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

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X,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

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

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没有得到实行的机会。

最后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他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极大影响,被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

《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是儒家经典之一。

2、写作背景战国时期,诸侯各国之间的吞并战争日益激烈。

为了求得生存,乃至建立霸业,各国君主不约而同地崇尚武力,而不体恤百姓。

面对这种现实,孟子提出了他的治国理想。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孟子·公孙丑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告子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基础知识1、通假字亲戚畔之畔:pàn 叛,背叛2、解词人和和:人心所向,上下团结等。

域民域:限制。

固国固:使……巩固。

失道道:天道,违背道义。

课文分析本文开头就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观点,指明“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

“人和”,具体表现为下文所说的“多助”和“天下顺之”,即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这反映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政治思想。

(宋朱熹对这一章的注释是:“尹氏曰:言得天下者,凡以得民心而已。

”清焦循的注释是:“民和为贵,贵于天地,故曰得乎丘民为天子也。

九年级语文下册《孟子二章》字词批注翻译1

九年级语文下册《孟子二章》字词批注翻译1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有利于作战 有利于作战 的天气、时令 的地理形势 作战中的人心 所向,内部团结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环境;有利于作战的地理
环境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内城
外城

表 表转折 代城 修饰 却 它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城墙 护城河 兵:兵器, 革:甲胄。 指武器装备 坚固、锐利 (精良)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
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
粟:谷子 (粮草) 放弃 它,城 表承接 离开 这
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但是,(守城一方)弃城而逃,这是因为有利于 作战的地理环境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内亲外戚
形作动, 威慑
施行“仁政”
不能施行“仁政”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自己的亲属也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 能施行 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 “仁政” 结构助词, 要么 凭借 的君主
不译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
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自己亲戚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 (能行“仁政”的)的君主不战斗则已,
一定
战必胜矣。
要战斗就一定能胜利。
疏通字词
被任用 从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田间 的 被选用 筑墙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
舜从田间被起用,傅说从筑墙的工作中被选拔,胶鬲从贩卖鱼
鱼盐贩子 狱官 海滨
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

九年级语文下册_《《孟子》两章》课件_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_《《孟子》两章》课件_人教版


3、两篇短文都使用了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 气势磅礴,具有极强的说服力。

不同之处:
两篇文章提出论点的方式不尽相同: 第一则短文的论点在文章中间部分 点明,然后对论点进行了进一步的 解释和阐述;
第二则短文在文章结尾处揭示出论 点,不再对论点进行解说。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提出担当 大任的人必须经过艰苦生活的磨练。请查 找相关资料,补充一些例子。
使……饥饿
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
违背、阻挠 动词,扰乱 用来的
使他的心惊动 同“增”增加 使他的性情坚韧起来
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译文舜从田野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泥
水匠中高升,胶鬲自鱼盐贩中被举用,管 夷吾从狱官手里获释被录用为相,孙叔敖 从隐居的海边进了朝廷,百里奚从市井之 间登上了相位。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 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 苦,筋骨劳累,体肤饿瘦,身受贫困之苦, 种种行动去阻碍、干扰他的事业,(通过 这些)来让他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 起来,以不断增长才干。
你能读准下列句子的节奏吗?
1、环 而 攻 之/ 而 不 胜 。 2、域 民 /不 以/ 封 疆 之 界 。 3、城 非/ 不 高 也 。 4、故/君 子 有 不 战 ,战/必 胜 矣 。
下列加线字的读音你能读准吗?
fú 夫 guō 郭 sù 粟 guă 寡
qīபைடு நூலகம்
pà n 畔

你能读准下列句子的节奏吗?
结构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小城环而攻之不胜 城高兵利粮足不守
战争需要“人和” (举例论证)
论据:
域民…… 固国…… 威天下……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5《孟子》二章课文解析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5《孟子》二章课文解析

《孟子》《〈孟子〉二章》课文解析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鱼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舍弃鱼而选取熊掌。

)[欲:想要,喜爱。

熊掌:熊的脚掌,古人认为是珍贵的食品。

得兼:兼得,同时得到。

舍:舍弃。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命也是我所喜爱的,道义也是我所喜爱的,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舍弃生命而选取道义。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帮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生命也是我所喜爱的,所喜爱的有胜过生命的,所以不做苟且偷生的事。

死亡也是我所厌恶的,所厌恶有胜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不躲避。

)[甚:超过,胜过。

苟得:苟且取得,意思是只为求利益,不择手段。

恶(wù):憎恶,厌恶。

患:祸患,灾难。

辟:同“避”,躲避.]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心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躲避祸患的什么不可以干呢?)[如使:如果,假使。

则:那么。

凡:凡是。

者:第一个“者”指代办法。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采取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不采用,采取某种手段就能够躲避祸患可是有的人不做,因为所喜欢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厌恶有胜过死亡的事情。

不只是贤人有这种想法,人人都有这种想法,贤人能够不丢掉罢了.)[是故:因为。

非独:不单,不仅。

心:心意.耳:语气助词,罢了。

]【句段分析】“鱼”用来比喻“生”。

“熊掌”用来比喻“义”。

形象地引出了“舍生取义”的题旨,通篇议论,由此展开。

用比喻论证的方法引出论点。

人教版初三语文下册18孟子二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人教版初三语文下册18孟子二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借战争谈政治、谈治国,孟子想借战争的取胜条件来谈他的政 明确主旨
核心
教学 内容及问题情境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治主张,他主张国君要广泛施行仁政,这样才会得到多助,才会 根据自己已有的知 丰 富 学 生 知 识 积
天下顺之,国家才会治理好,国家治理好了,当然也就不用打仗 识积累,为课文补 累 , 增 强 阅 读 兴
b、“夫环而攻之”。
环、域、固、威、 疏通重点句子,从
c、“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顺,和重点句子翻 整体上理解文言
3、整体感知全文:你认为孟子想阐述什么问题?你的理由是什 译
文,为后面的探究
么?
小组讨论交流
做好铺垫。
四、重点研读
1、结合问题分组探究作者的思路。
明确:
分组探究教师出示
第一段:开篇两句谈的是什么问题?提出了什么观点?
学科
语文
课题
18、孟子二章
课型
新授
知识 1、 积累古汉语知识。 教 能力 2、 在理解的基础上,赏析课文、背诵课文。
过程 学 方法 了解孟子的思想及政治主张,理清论证思路,诵读中体会其流畅雄辩的论证风格
目 情感 帮助学生体会孟子民本思想及忧患意识的进步意义,让学生懂得“人和”、“忧患”的实质 态度 及重要性,从而培养他们的个人道德修养。
作用?
(目的在于强调施“仁政”的重要性,深化.文.章中心。) 3、齐读全文,提问:哪些句子你读起来特别带劲?为什么有这
样的效果?
(体会骈句的表达作用,体会排比、对比、对偶等修辞的表达 齐读课文
作用及孟子语言的雄辩性)
赏析语言特色
4、探究讨论:
本文主要是谈战争中的问题么?如果不是,那是什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孟子》二章教学目的一、学习两篇短论结构严谨、层层推进的论证方法及条分缕析、环环相扣的论说语言特色。

二、了解并掌握课文中一些古今异义词,学习课文中的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

三、正确理解并认识“天时、地利、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义并从中得到应有的教益——人才要在艰苦中造就。

教学设想一、引导学生认真进行课前预习,着重了解孟子的生平及主张并熟悉课文。

二、两篇短论的教学处理应略有差别,教学《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可充分利用书下注释及有关工具书,引导学生自学,重点在于理清脉络,了解论证方法;教学《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则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多加疏通,逐段分析。

三、反复诵读,直至背诵、默写。

教学时数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了解学生预习情况后,指名诵读有关注释,简介孟子和《孟子》。

孟子,名轲(“孟子”是人们对他的敬称),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辩论家。

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也是先秦诸子散文中极有影响的著作。

《孟子》一书记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及个人修养。

孟子的主要政治主张是“非攻”与“兼爱”,主张和平,反对一切战争。

显然,孟子的主张带有极大的片面性,但在我国古代战国时期诸侯混战的时期,却有着积极的意义,至于课文中提及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论断,其最终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统治,但对生活在今天的我们仍有一定的教益。

二、初读课文。

1.了解预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的情况。

2.指名诵读全文,正音后齐诵数遍,再由教者范读课文。

正音:“夫”,fú,发语词,放在句首,以引起议论。

“粟”:谷子。

与“栗”区别。

3.对照书下注释,指名学生疏通文句。

4.教者释疑、点拨,重点注意下列词语及句子:“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古代城邑有内外城之分,“城”为内城,“郭”为外城;“三里”“七里”均非实指,说明城邑之小。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一句中的“是”,作代词用,即“这(就是)”的意思,与“也”合用,构成判断,意思是“这就是……的道理”。

“人和”:指人心所向,上下团结等。

“域民”:“域”,界限,可解释为“限制”,名词作动词用。

“固国”“固”,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使国巩固”。

“威天下”:“威”,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作“威慑”讲。

“寡助之至”:“之”,动词,作“到”讲。

“畔”:“叛”的通假字,背叛。

5.指名串讲课文,师生共同订正。

6.齐读课文。

三、讲析课文。

提问:《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短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明确:中心论点即篇首两句。

孟子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进。

用两个“不如”,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

三者之间的比较,实质上是重在前二者与后者的比较,强调指出各种客观条件及诸多的因素在战争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观条件及“人和”的因素,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

在比较中立论,给人的印象极其深刻。

句式亦极相同,语气十分肯定,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提问:中心论点提出后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明确:2、3两段围绕中心论点,连用两个论据进一步论证。

第2段选取攻战的例子阐明“天时不如地利”,区区小城,四面受围而不能克,即使有得“天时”者,也不能胜,旨在说明“地利”重于天时;第3段同样选攻战的例子,旨在说明即使在占有“地利”的情况下——“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坚利”“米粟非不多”,但有人却弃城而逃,因为“地利”亦难比“人和”。

这两个例子均非实际战例,而是泛指,即除特殊情况外,一般如此。

因而使论战具有普遍的意义和一定的说服力。

归纳:以上三段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

提问:中心论点既然已得到了论证,为什么还要写第4段?引导学生讨论后明确:第4段的作用是在前3段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将论点的范围由战争推及到治国,从而全面体现了孟子的政治主张,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义,其次,“得道”实际上也可理解为“得人心”,即“人和”。

得人心者,人心归顺,所向披靡;失人心者,人心相悖,不攻自溃。

因而,第4段绝非多余的闲笔。

注意下列词语:“故曰”,在文章中起承接作用。

“故”一笔概括了上文三段,“曰”总领发起下文议论。

“君子”,即文章中所说“得道者”。

归纳:第4段进一步论证“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

四、归纳全文。

提问:这篇短论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明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逐层论证,层层深入。

文章第1段,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接着运用战例,分别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了“人和”的重要;第4段进一步阐发,说明,欲得“人和”,必先要“得道”。

全文紧紧围绕得“人和”这一中心,环环相扣,逐层推理,显示出极其严密的论证艺术和极强的逻辑性。

2.议论中运用排比、对比等手法,使文章气势恢宏,笔酣墨畅,结构缜密。

提问:应该怎样看待孟子得“人和”的主张?充分讨论明确:孟子提出的“人和”,是他的“仁义”“非攻”思想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强调指出做任何事情必须要顺乎民心,这一观点,不仅在当时那个历史时期具有进步性,反映了孟子在那个历史发展特定阶段中的独见卓识和对人民力量的重视,对于我们今天办好事情也有借鉴。

但也应当看到,孟子提出的“人和”,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社会的统治,这就不可避免地使他的这一观点带有时代的局限性。

五、反复诵读课文,直至背诵。

指名、分组、集体背诵。

六、练习。

1.完成“朗读·背诵”一、二。

2.补充练习:指出下列句子中“之”的不同用法: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

1.说明“之”的不同用法。

2.指名背诵《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二、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讨论孟子的政治主张,指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是反映孟子个人修养、对人生态度的代表作。

本文选自《孟子·告子下》。

三、指导预习。

1.阅读有关“提示”。

2.依据书下注释,大致了解本文所讲的意思。

四、讲析课文。

1.教者范读课文,正音。

畎亩(quǎn)傅说(yuè)胶鬲(gé)拂士(bì):同“弼”空乏(kōng)2.指名依据书下注释,试译第1段。

重点讲清“发”“举”等动词的意义。

发:起,被起用。

举:被举用,选拔。

明确:“发”与“举”意义不尽相同。

“发”与“举”既表现了人物由低微向显贵转换的过程,又暗示了人物身分。

“舜”为君,是圣人,他的成功,固然与“尧”的赏识有关,但主要的还是他自身的才干与努力的结果,故曰“发”;傅说等人有的是臣,有的是贤人、平民,他们的成功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主要还取决于明主的知遇,故曰“举”。

3.师生共同校正、释疑。

4.讨论第1段。

(1)第1段文字中,作者一共列举了几个人物?明确:六位。

即“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

(2)这六位人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明确:这六个人出身都卑微。

(种田、筑墙的、贩卖鱼盐的、犯人、隐居者、奴隶),他们都是经过艰苦的磨练,显露出不同凡人的才干,后来都被统治者一一委以重任,而且干出了一番出色的事业。

(3)作者列举这六个人有什么作用?明确:为下文“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这一著名论断作铺垫。

5.讨论第2段。

(1)讲析重点词语及句子“故”:承接上文,引起下文。

“所以……”“是”:指示代词,这。

“苦、劳、饿、空乏”:原来都是形容词,课文中均用为动词。

(注意:对初中生不可出现“使动”这一概念)“拂”:违背、受阻挠。

“乱”:动词,扰。

(注意:读“行拂乱其所为”一句时,可以在“行拂”后稍作停顿。

)“所以”:介词,课文中的“所以”可译为“之所以……的原因”“曾”:与“增”通假。

(2)指名试译第2段,师生订正。

(3)明确:第2段与第1段的关系:第1段列举六个特殊的事例,推断归纳出第2段带有普遍性的结论:又通过后面的结论,论证前面所举六个人之所以在事业上能获得成功的原因:艰险的环境,给人以困苦、饥饿、贫困、疲乏、忧虑,然而,也正由于经受了这些磨难,坚定、振奋了人们的意志,使人们在迎战困难、谋求生存的过程中不断增长了才干。

(可以联系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实例,阐述“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无好男”的道理)6.讨论第3段。

本节难度较大,可由教师逐句串讲。

(1)重点弄清下列词语及句子“恒”:常常。

“过”:过错。

这里用作动词,犯错误。

“然后”:这样以后。

“然”,代词,“这样”,指有过失。

“衡”:与“横”通假,梗塞,不顺利。

“征”:观察到,检验。

“入则无法家拂士”:在国内如果没有善于法的世臣和善于辅佐的贤士的规劝讽谏。

“拂”,匡正过失。

(2)这一段主要阐述了作者的什么观点?明确:论述了人常常处在困境,才能不断奋发;国家常常没有忧患,则往往会遭至灭亡。

即精神上的溃灭必然会导致物质上的灭亡。

在论证方法上则运用正反论证,一反一正,为推断出中心论点打下基础。

7.讨论第4段。

明确:最后一段是全文的中心论点:常处忧患,多受磨难,可以促使人奋发图强,从而得“生”;耽于安乐,庸庸碌碌,可以使人腐败、堕落,从而得“死”。

人生是如此,国家的兴盛衰败亦是如此。

五、归纳全文。

1.讨论论证方法。

明确:本文的论证方法,主要是由个别到一般,最后推断出中心论点。

即特殊论据——一般论据——中心论点。

2.讨论写作手法。

明确:在论证上采用正反论证,一是一异,相辅相成地说明同一哲理的两个方面;其次,全文善用排比句,对于同一论题,多角度多层次地加以阐述,行文如江河直下,一泻千里,使文章富有气势。

五、练习。

1.完成“理解·积累”三、四。

2.补充作业。

(1)解释句子中黑体的字:(括号中为答案)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代词,这个)人也,必先苦(困苦)其心志,劳(劳损)其筋骨,饿(饥饿)其体肤,空乏(资源缺乏)其身……②困(苦)于心,衡(同“横”,梗塞)于虑,而后作(奋起);征(观察到,检验)于色,发于声,而后喻(明白)。

六、板书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