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指导教案(公开课)

合集下载

只有一个地球公开课教案教学提纲

只有一个地球公开课教案教学提纲

13.只有一个地球(公开课教案)宋玉秀第一课时一、谜语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猜谜: “不用发动日夜转,春夏秋冬自己变,每天能行八万里,满载人类千千万。

”(评:一猜就准。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地球的说明文:只有一个地球(板书)并齐读课题。

2、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听课文朗读。

思考:课文写了关于地球的哪几个方面的内容?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听视朗读。

2、谁来说说课文写了关于地球的哪几个方面的内容?可以选择其中印象比较深刻的一方面来说一说。

3.生:地球的美丽、渺小;自然资源有限;目前人类无法移居;呼吁大家保护地球。

(师板书:美、渺小自然资源有限人类无法移居精心保护地球)①—②③—④⑤—⑦⑧—⑨4.过渡: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宇航员遨游太空目睹地球时发出怎样的感叹?请从文中找出来并画上“——”线。

三、问题导读,探究感悟。

1.找到了吗?在文中的第几自然段?(第8自然段的第一句话),谁愿意把这句话读给大家听?(生: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还有谁想读?(生: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你们觉得他们俩谁读更有感情?你认为应该读出什么语气?(喜爱与担忧)。

请全班同学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2.宇航员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叹?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次读课文,思考一下:你是从文中的哪个地方体会到了地球的可爱?并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

片段A:“地球可爱”篇。

(晶莹、美丽壮观、渺小、和蔼可亲、无私、慷慨)1.师:你从文中哪个地方体会到了地球的可爱?生: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水蓝色“纱衣”。

2.你觉得这地球的样子非常(美),请带上你的理解再次读一遍。

(映入眼帘……水蓝色“纱衣”。

)3.你们还能从哪个地方体会到“可爱”?生: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和蔼可亲。

4.作者把地球比作(母亲),说明(地球给人类生命),还把地球比作(摇篮)说明(地球哺育我们成长)。

那这句话读出什么样语气?(对地球母亲的热爱、赞美之情)5.还从哪体会到了她的可爱?生: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

最新公开课五年级作文第4次课说明文2

最新公开课五年级作文第4次课说明文2

开头:整体介绍物品(名称、地位、总特点等)
主体:平行结构(每个特点各为一段)详见写作顺序
结尾:照应开头
5、写作要求:
A、语言简洁、准确。

不能出现主观感情色彩强烈的词,如爱、喜欢等。

B、按一定顺序
C、区分详略,突出重点
D、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至少用两种。

6、写作
参考题目:《猫》、《手机的使用说明书》
7、作业:
完成第五单元所有文章,划出好词好句。

熟记素材卡上的好词。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手机图片。

(每队每赢一次,可
获得一次丢骰子的机会,看哪对
最先丢出老师写出的数字)。


字为465321。

教学后记:。

怎样教说明文(供教师考证考编、公开课比赛参考)

怎样教说明文(供教师考证考编、公开课比赛参考)

怎样教说明文思路:导入课题——整体感知——梳理结构——概括特征——理解方法——品味语言——拓展训练一节课不一定非要完成这么多环节,也可以只完成其中的两三个环节。

第一节导入课题一、引言式导入即用形象生动的语言直接引导学生进入课文。

这种导入法运用最为广泛,大多数说明文都可运用。

不妨就以《苏州园林》为例,教师这样导入: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以山水闻名,而苏州则以园林见长。

“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便是最好的概括。

苏州园林是我国园林建筑中的一朵奇葩,它以园林数量众多,布局别具匠心,建筑巧夺天工,景致变化多端,吸引着众多的中外游客。

它的风采或被摄影家收入镜头,或被文学家写进诗文。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叶圣陶先生写的《苏州园林》,请同学们注意把握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学习谋篇布局的技巧,体会叶老遣词造句的匠心。

这样,经过精心设计,很自然地把学生引入苏州园林的情景之中。

二、直观式导入即把挂图、标本、模型等教学用具直接展示在学生眼前,有条件的学校还可利用幻灯、录像等先进的教学工具,让学生对被说明的事物先有一个直观感受,然后导人课文。

这种导入法形象直观,一般适用于介绍建筑物或一些实物的说明文。

下面,就以《万里长城的构造》为例。

教师出示万里长城的教学挂图,要求学生观察后用自己的话按一定的顺序简明扼要地介绍长城的构造,教师根据学生的说明语言板书顺序,画出简明示意图,然后让学生打开课本看自读引导,了解说明顺序。

进而阅读课文,体味课文说明条理的清晰性和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三、提问式导入即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后,再导入课文。

以《中国石拱桥》为例,教师这样导入:在学习新课以前,我想提个问题,考一考同学们的记忆力,看哪位同学能准确地答上来。

我们初一时学习了《中国历史》课本第1册,在“隋唐时期的文化”中讲到隋朝有一位杰出的工匠设计建造了著名的赵州桥,这座桥在中外桥梁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这位杰出的工匠叫什么名字?赵州桥原名什么?这座桥有什么特点?请同学回答后,教师指出赵州桥是中国石拱桥中杰出的代表之作,历代有不少文人对它进行了描绘,今天,我们来看看著名的桥梁专家茅以升教授是如何来介绍这座桥的。

说明文指导教案(公开课)

说明文指导教案(公开课)

说明文指导教案(公开课)第一章:说明文概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说明文的定义和特点。

2. 使学生掌握说明文的结构和要求。

3. 培养学生对说明文的阅读和写作兴趣。

二、教学内容1. 说明文的定义: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体裁,旨在解释说明事物的形状、性质、特征、成因、关系、功用等。

2. 说明文的特点:客观、准确、清晰、逻辑性强。

3. 说明文的结构:引言、本体、说明、结论。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说明文的概念和特点。

2. 讲解:详细讲解说明文的定义、特点和结构。

3. 案例分析:分析优秀说明文案例,让学生体会说明文的表达方式。

四、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总结说明文的特点和结构。

2. 搜集一篇自己喜欢的说明文,分析其写作技巧。

第二章:说明文写作技巧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说明文的写作技巧。

2. 培养学生运用说明文表达事物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说明文的语言要求:准确、简洁、生动。

2. 说明文的写作方法:分类别、比较、举例、引用等。

3. 说明文的表现手法:图表、图片、动画等。

三、教学过程1. 讲解:详细讲解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包括语言要求、写作方法和表现手法。

2. 案例分析:分析优秀说明文案例,让学生体会说明文的写作技巧。

四、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总结说明文的写作技巧。

2. 运用所学技巧,修改和完善自己之前的说明文作品。

第三章:说明文阅读与分析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说明文的阅读方法。

2. 培养学生分析说明文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说明文的阅读方法:快速阅读、细致阅读、批判性阅读。

2. 说明文分析要点:内容主旨、结构层次、写作技巧。

三、教学过程1. 讲解:详细讲解说明文的阅读方法和分析要点。

2. 案例分析:分析优秀说明文案例,让学生体会说明文的阅读与分析方法。

3. 课堂练习:让学生阅读一篇说明文,并进行分析。

四、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总结说明文的阅读与分析方法。

《说明文说理方法:辩证地分析》作文公开课教案

《说明文说理方法:辩证地分析》作文公开课教案

《说明文说理方法:辩证地分析》作文公开课教案说明文说理方法:辩证地分析作文公开课教案目标:- 介绍说明文说理方法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探讨辩证地分析在说明文中的作用和技巧- 提供具体的教学步骤和练,帮助学生掌握辩证地分析的方法引言:说明文是一种常见的文体,其主要目的是向读者解释和说明某个观点、现象或问题。

在写作说明文时,辩证地分析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说理方法,可以使文章更具分析和论证的力度,增加说服力。

重点1:辩证地分析在说明文中的作用辩证地分析可以帮助作者更全面地了解和探索问题或现象的本质。

通过辩证地分析,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审视问题,并提供具体证据支持。

辩证地分析还有助于回应可能存在的反对意见,使文章更具针对性和针锋相对。

技巧1:明确问题和目标在进行辩证地分析之前,首先要明确问题的本质和作者的目标。

只有清楚地了解问题和目标,才能有针对性地展开辩证地分析,避免偏离主题。

技巧2:列举不同观点和证据辩证地分析需要考虑不同的观点和证据,从而全面审视问题。

可以列举正反两面的观点,并提供具体的证据支持。

通过对不同观点和证据的分析,可以更加客观地评估问题,并做出有力的论证。

技巧3:回应反对意见辩证地分析也需要考虑可能存在的反对意见。

在文章中,可以提出并回应反对意见,进一步增加说服力和辩证性。

教学步骤:1. 介绍说明文和辩证地分析的基本概念,并强调辩证地分析在说明文中的重要性。

2. 分析一篇经典说明文,突出辩证地分析的技巧和应用。

3. 组织学生进行辩证地分析的练,让他们列举不同观点和证据,并回应可能的反对意见。

4. 指导学生在自己的作文中运用辩证地分析方法,提高说明文的说理能力。

5. 鼓励学生互评作文,提供建设性的反馈和意见,促进学生在辩证地分析上的进步。

结论:辩证地分析是一种重要的说明文说理方法,可以让文章更具分析和论证的力度。

通过明确问题和目标,列举不同观点和证据,以及回应反对意见,学生可以提高说明文的说理能力,使文章更具说服力和辩证性。

初中语文 说明文写作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 说明文写作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说明文写作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初中语文说明文写作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常用说明类文体基本特点。

2.学习、掌握此类微作文写作方法。

符合情境要求,表达准确得体。

教学重难点:学习、掌握此类微作文写作方法。

符合情境要求,表达准确得体。

教学方法:点拨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设想:以我们常见的物品—筷子,导入,在学生说明筷子的过程中引入本节课的课题——说明文微写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总结出说明文微写作的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并学以致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练习指导和对学生的激励以及肯定,注重个性化指导,指导学生写出既符合答题要求又具有个性化特点的作品。

教学流程:一.导入:同学们,这是什么?教师温馨提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1)筷子的种别、用途、运用方法;(2)也可从不使用一次性筷子,提倡环保入手;(3)还可从筷子的历史演变,筷子所代表的中华历史文明入手。

(由此指出我们描述上边事物的表达方式是—说明,导入新课《说明文微写作》)二.教学目标(出示目标,学生齐读目标,明确本节课所要掌握的内容。

)三.写作方法总结教师出示关于描写“筷子"的小说明文,学生总结写说明文的方法:1、作为实物说明文,一般思路是先引出说明对象,然后依次介绍它的结构、类型、功能等。

2、层次分明。

3、语言准确、生动、形象。

4、做个生活的有心人,对周围事物观察细致入微。

四.知识储备1.什么是说明类小作文呢?小说明文:不要求面面俱到,但要注意恰当地选择说明方法,具有合理安排说明顺序,精心运用说明语言,表述清楚对象的特色。

2.写作时的注意事项:第一、注意文体:说明类小作文要求写简短的说明文,不能编造故事或者大发议论。

说明文的写作目的是介绍事物,让读者看得明白,读得懂。

第二、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

第三、恰当安排说明顺序。

第四、合理构建说明结构。

五.主要考查类型:1.说明统计图表:这是结合有关的数学知识,注重实用、分析型的试题。

说明文公开课优秀教案

说明文公开课优秀教案

说明文公开课优秀教案说明文公开课优秀教案:如何撰写高质量的说明文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明确说明文的定义和特点;2、学生能够掌握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和规范;3、学生能够根据给定主题,独立撰写一篇高质量的说明文。

二、教学内容和方法1、说明文的定义和特点通过课堂讲解和示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说明文的定义和特点,包括说明文的分类、结构、语言风格等。

2、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和规范通过课堂讲解和示例分析,让学生掌握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和规范,包括如何构思文章结构、如何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如何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等。

3、说明文的写作实践教师给出一定主题,让学生根据主题进行说明文的创作。

同时,在写作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反馈。

三、教学过程1、说明文的定义和特点(1)课堂讲解:教师通过PPT、视频等形式,向学生介绍说明文的定义和特点。

(2)示例分析:教师选取一篇典型的说明文,进行深入剖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说明文的写作规范和要求。

2、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和规范(1)课堂讲解:教师通过PPT、视频等形式,向学生介绍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和规范。

(2)示例分析:教师选取一篇高质量的说明文,进行深入剖析,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和规范。

3、说明文的写作实践(1)主题确定:教师给出一定主题,让学生进行说明文的创作。

(2)写作指导:教师在学生写作过程中,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反馈。

(3)作品分享:学生完成作品后,进行作品分享和交流,互相学习和提高。

四、教学评估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包括参与度、认真程度等。

2、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包括课堂练习、写作实践等,以检验学生对说明文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作品评估: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估,包括文章结构、说明方法、语言表达等方面,以评估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技巧。

五、教学反思1、反思教学目标是否达成:通过学生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估教学目标是否达成。

2、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实际教学效果,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说明文公开课教案

说明文公开课教案

说明文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说明文的定义和特点,明确说明文的目的和作用。

2. 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说明文的能力,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

3. 引导学生运用说明文的写作技巧,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二、教学内容:1. 说明文的定义和特点2. 说明文的结构和要素3. 说明文的写作技巧4. 说明文的阅读和理解5. 说明文的实践练习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说明文的定义、特点、结构和要素,以及说明文的写作技巧。

2. 教学难点: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和阅读理解。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说明文的定义、特点、结构和要素,以及说明文的写作技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说明文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说明文的特点和写作技巧。

3.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4. 实践练习法:让学生动手写作说明文,及时反馈并进行指导。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说明文的定义和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说明文的定义、特点、结构和要素,以及说明文的写作技巧。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说明文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说明文的特点和写作技巧。

4. 互动讨论: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5. 实践练习:让学生动手写作说明文,及时反馈并进行指导。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积极性,以及对说明文的理解程度。

2. 写作练习:评估学生在实践练习中写的说明文的结构、内容和语言表达等方面。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说明文阅读和写作作业,以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七、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适合学生水平的说明文教材,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

2. 案例文章:收集各类说明文文章,作为案例分析的材料。

3. 写作纸张和文具:为学生提供写作所需的纸张和文具。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说明文的定义和特点2. 第二课时:讲解说明文的结构和要素3. 第三课时:讲解说明文的写作技巧4. 第四课时:分析典型说明文案例5. 第五课时:互动讨论和实践练习九、课后反思:在课后,对本次公开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思考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学方法的运用以及教学进度的安排等方面,以不断提升教学水平。

说明文指导教案(公开课)

说明文指导教案(公开课)

说明文指导教案(公开课)章节一:说明文概述1. 理解说明文的定义和特点2. 掌握说明文的结构与要素3. 了解说明文的写作目的和作用教学步骤:1. 引入说明文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理解说明文的概念。

2. 分析说明文的结构与要素,如引言、主体、结论等。

3. 讲解说明文的写作目的和作用,如提供信息、解释事物、阐述原理等。

章节二:说明文写作技巧1. 掌握说明文的写作技巧2. 学会使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式教学步骤:1. 介绍说明文写作技巧,如清晰、简洁、逻辑性强等。

2. 教授如何使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式,如使用定义、分类、比较等。

章节三:说明文实例分析1. 分析说明文实例2. 学习实例中的写作技巧和特点3. 进行实例讨论和思考教学步骤:1. 提供一个说明文实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2. 分析实例中的写作技巧和特点,如结构、语言表达等。

3. 组织学生进行实例讨论和思考,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章节四:说明文写作实践1. 进行说明文写作实践2.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维能力3. 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教学步骤:1. 给学生提供写作任务,要求编写一篇说明文。

2. 引导学生进行写作实践,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3. 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如指出优点和不足,提供改进建议等。

章节五:说明文修改与完善1. 学习说明文修改技巧2. 掌握完善说明文的方法3. 提高说明文写作质量教学步骤:1. 介绍说明文修改技巧,如检查逻辑性、语言表达等。

2. 教授如何完善说明文,如增加细节、修正错误等。

3. 强调修改和完善的重要性,以提高说明文写作质量。

章节六:说明文中的定义与解释1. 学习如何在说明文中有效地给出定义2. 掌握解释复杂概念的技巧3. 练习编写定义和解释性的段落教学步骤:1. 讲解在说明文中给出定义的重要性,并示范有效的定义方法。

2. 分析如何解释复杂概念,强调使用易懂的语言和比喻。

3. 给学生提供练习题,让他们编写定义和解释性的段落,并提供反馈。

说明文指导教案(公开课)

说明文指导教案(公开课)

说明文指导教案(公开课)第一章:说明文概述1.1 说明文的定义解释说明文的概念和特点强调说明文在传达信息和知识方面的作用1.2 说明文的特点介绍说明文的结构、语言和表达方式分析说明文与其他文体(如议论文、叙述文)的区别1.3 说明文的主题和写作目的讨论如何选择合适的主题解释说明文写作的基本原则和目标第二章:说明文结构与组织2.1 引言部分的写作技巧介绍引言部分的作用和重要性教授如何写吸引读者的引言2.2 主体部分的结构和内容安排讲解主体部分的组成和结构指导如何组织相关的事实、信息和论据2.3 结论部分的写作要点强调结论部分的重要性教授如何写出清晰、有力的结论第三章:说明文的语言和表达3.1 说明文的词汇选择强调词汇对于说明文的重要性提供词汇选择的方法和技巧3.2 说明文的语法和句式运用讲解说明文中的常用语法和句式结构强调语法正确和句式多样性的重要性3.3 说明文的修辞手法和风格介绍说明文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比较等)强调写作风格的一致性和清晰性第四章:说明文实例分析和修改4.1 说明文实例分析提供一篇说明文的实例分析其结构、语言和表达方式,并解释其有效性4.2 说明文常见错误和修改方法指出说明文写作中的常见错误提供修改方法和技巧,以提高文章质量第五章:写作练习和评估5.1 写作练习设计提供多个关于不同主题的写作练习指导学生进行说明文的写作实践5.2 学生作品评估和反馈制定评估标准和评分准则提供针对学生作品的详细反馈和建议第六章:说明文中的图表和数据展示6.1 图表和数据在说明文中的作用解释图表和数据在说明文中的重要性强调其对于增强文章说服力和可读性的作用6.2 不同类型图表的选用和制作介绍各种图表(如柱状图、折线图、饼图等)的特点和适用场景教授如何在文章中插入和解释图表6.3 数据展示的准确性和可信度强调数据展示的准确性和可信度的重要性指导如何处理和展示数据,以提高文章的可信度第七章:说明文写作的逻辑和条理性7.1 逻辑线索的运用讲解在说明文写作中运用逻辑线索的重要性教授如何通过逻辑线索使文章更加连贯和有条理7.2 过渡语气的使用强调过渡语气在文章中的作用教授如何使用过渡语气,以使文章的各个部分更加紧密和连贯7.3 层次感的营造讲解层次感在文章中的重要性指导如何通过层次感使文章更加清晰和易于理解第八章:说明文写作的实践与应用8.1 说明文写作的实践练习提供多个关于不同主题的写作实践练习指导学生进行说明文的写作实践,提升写作能力8.2 说明文写作的应用场景介绍说明文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应用的场景强调说明文写作能力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8.3 学生作品的分享与讨论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通过讨论,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第九章:说明文写作的评估与反思9.1 评估标准的制定制定评估说明文写作的标准和方法强调评估的公正性和客观性9.2 学生作品的评估与反馈对学生作品进行详细的评估和反馈提供改进的建议,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9.3 写作过程的反思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写作过程强调反思对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性第十章:总结与展望10.1 说明文写作的重要性和价值强调说明文写作对于学生和学习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积极运用说明文写作10.2 课程的总结与回顾总结本课程的重点和要点强调学生在说明文写作中的进步和成就10.3 展望未来的学习鼓励学生继续努力,提高写作水平强调说明文写作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的重要性重点解析本文教案主要围绕说明文写作进行指导,涵盖了说明文的定义、特点、结构、语言、修辞手法等多个方面。

说明文指导教案(公开课)

说明文指导教案(公开课)

说明文指导教案(公开课)第一章:说明文概述1.1 说明文的定义解释说明文的概念,强调其目的和功能引导学生理解说明文与其他文体的区别1.2 说明文的特点介绍说明文的结构和常见特征,如清晰的条理、准确的事实和详细的信息举例说明说明文的典型例子,如科普文章、使用说明、产品介绍等1.3 说明文的价值和作用探讨说明文在传递知识、解决问题和提高理解方面的作用引导学生思考说明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第二章:说明文的结构和写作步骤2.1 说明文的结构介绍说明文的常见结构,如引言、主体和结论强调每个部分的作用和重要性2.2 写作步骤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选择合适的主题和收集相关资料2.3 写作技巧介绍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如使用恰当的词汇、保持语言简洁明了、使用图表和示例等举例说明并让学生进行实践第三章:说明文的语言和表达3.1 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强调说明文需要使用准确、清晰和客观的语言引导学生注意避免使用模糊、夸张或主观的词语3.2 说明文的表达方式介绍说明文中常见的表达方式,如描述、解释、比较和对比等举例说明并让学生进行实践3.3 说明文的逻辑性强调说明文需要有清晰的逻辑结构引导学生注意段落之间的过渡和连接词的使用第四章:说明文的案例分析4.1 案例分析提供一篇说明文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其结构和写作技巧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改进文章的表达和逻辑性4.2 学生练习让学生编写一篇简短的说明文,可以选择一个日常生活中的物品或现象进行介绍提供反馈和建议,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4.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互相分享自己的说明文作品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评价,互相学习和借鉴第五章:总结和提升5.1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说明文的特点、结构和写作技巧引导学生总结自己在写作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5.2 提升提出进一步提高说明文写作能力的建议,如多阅读、多练习和多反思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培养对说明文写作的兴趣和热情第六章:说明文中的举例和数据应用6.1 举例的重要性强调在说明文中使用举例的重要性,以增加说服力和清晰度引导学生学会从实际生活中寻找合适的例子6.2 数据的应用介绍在说明文中使用数据的方法和技巧,如选择可靠的数据来源、处理和分析数据等引导学生学会使用数据来支持论述和增强说服力6.3 实践练习提供学生练习机会,让他们在说明文中运用举例和数据指导学生如何将例子和数据有机地融入到文章中,使其更具说服力第七章:说明文中的图表和图片使用7.1 图表和图片的作用介绍在说明文中使用图表和图片的目的,以提高文章的可读性和吸引力引导学生认识图表和图片在传达信息方面的优势7.2 图表和图片的类型介绍常见的图表和图片类型,如柱状图、折线图、饼图、照片等引导学生学会选择合适的图表和图片来表达自己的观点7.3 实践练习提供学生练习机会,让他们在说明文中运用图表和图片指导学生如何有效地结合图表和图片,使其与文章内容相得益彰第八章:说明文的修改和润色8.1 修改的意义强调修改和润色说明文的重要性,以提高文章质量引导学生认识到修改是写作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8.2 修改的方法介绍修改说明文的方法,如检查事实准确性、逻辑关系、语言表达等引导学生学会自我审查和修改文章,提高自我修正能力8.3 润色的技巧介绍润色说明文的技巧,如调整语序、优化词汇、运用修辞等引导学生学会使文章更加生动、简洁和有吸引力第九章:说明文的评价和反馈9.1 评价的标准介绍说明文评价的标准,如内容准确性、逻辑性、表达清晰度等引导学生学会根据评价标准来分析和评价他人的作品9.2 反馈的方式介绍给予他人反馈的方式,如表扬优点、提出建议、鼓励改进等引导学生学会constructively 评价他人的作品,以促进共同进步9.3 实践练习安排学生互相评价和反馈说明文作品指导学生如何给予有效、客观和鼓励性的反馈,提高评价能力第十章:总结和拓展10.1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和评价方法引导学生总结自己在写作和评价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10.2 拓展提出进一步提高说明文写作和评价能力的建议,如多阅读、多练习、多交流等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培养对说明文写作和评价的兴趣和热情重点和难点解析六、说明文中的举例和数据应用:在这个环节中,学生需要理解举例和数据在说明文中的重要性,并学会如何有效地运用它们来支持论述。

说明文指导教案(公开课)

说明文指导教案(公开课)

说明文指导教案(公开课)第一章:说明文概述1.1 说明文的定义解释说明文的概念,强调其目的和功能引导学生理解说明文与其他文体的区别1.2 说明文的特点介绍说明文的主要特点,如客观性、条理性和逻辑性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识别说明文的特征1.3 说明文的结构讲解说明文的常见结构,如引言、主体和结论引导学生掌握如何构建清晰的说明文框架第二章:选择合适的话题2.1 话题的选择标准探讨选择合适话题的原则,如兴趣、熟悉度和相关性让学生思考如何选择一个具有说明价值的topics2.2 研究背景强调研究背景的重要性,指导学生搜集相关资料教授学生如何评估和整合已有资料2.3 确定说明目的指导学生明确说明文的写作目的,如传授知识、解决问题等帮助学生设定明确的写作目标第三章:收集和组织信息3.1 信息收集方法介绍各种信息收集方法,如观察、调研和采访教授学生如何有效地搜集所需信息3.2 信息整理技巧讲解如何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类、筛选和整理引导学生学会利用图表、列表等工具组织信息3.3 创造性地使用信息指导学生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收集到的信息,如比较、分析、推理等让学生理解如何将信息转化为有价值的论述第四章:写作说明文4.1 明确说明文类型讲解不同类型的说明文,如过程说明、对象说明和定义说明等引导学生根据话题和目的选择合适的说明文类型4.2 写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强调说明文写作中的要点,如准确、清晰和简洁等教授学生如何避免常见的写作错误4.3 说明文的风格和语言探讨说明文的风格和语言特点,如客观性、精确性和逻辑性指导学生运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式表达第五章:修改和润色5.1 自我审查强调自我审查的重要性,指导学生检查内容、结构和语言等方面教授学生使用自查表或同伴评审来提升作品质量5.2 修改和润色技巧讲解如何修改文章中的错误和不当之处,如语法、拼写等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流畅性和吸引力5.3 反馈和改进强调接受反馈和改进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向他人寻求建议教授学生如何根据反馈进行有效修改和提升第六章:说明文的开头与结尾6.1 引人入胜的开头引导学生实践不同的开头技巧,选择最适合的话题和目的6.2 结尾的重要性强调结尾对于说明文的的重要性,回顾整篇文章并给出结论教授学生如何总结全文,强化主要观点第七章:使用恰当的例证和数据7.1 例证的类型介绍例证的不同类型,如事实、数据、引言和anecdotes 让学生学会选择和运用恰当的例证来支持论述7.2 数据的使用讲解如何使用数据来增强说明文的说服力引导学生掌握数据搜集、分析和呈现的方法第八章:逻辑性与连贯性8.1 逻辑性分析强调说明文中逻辑性的重要性,讲解如何构建逻辑性强的文章教授学生使用逻辑图或流程图来检查文章的逻辑性8.2 保持文章连贯性讲解如何保持文章的连贯性,包括过渡句的使用和段落间的衔接引导学生实践连贯性技巧,使文章读起来流畅第九章:多样化的表达与风格9.1 使用多样的表达方式强调在说明文中运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如描述、比较、对比等教授学生如何灵活运用各种表达方式来丰富文章内容9.2 塑造独特的风格讲解如何塑造独特的写作风格,包括语言选择、叙述角度等引导学生实践不同的风格,形成自己的写作特色第十章:评估与反思10.1 评估标准讲解评估说明文的标准,如内容准确性、逻辑性、表达清晰度等让学生理解如何自我评估和改进作品10.2 同伴评审强调同伴评审的重要性,讲解如何进行有效的评审引导学生学会给出建设性的反馈,并接受他人的建议10.3 反思与成长强调写作过程中的反思的重要性,回顾自己的写作过程和成果教授学生如何从写作中学习和成长,不断提升写作能力重点和难点解析一、说明文概述(第一章)难点解析:理解说明文与其他文体的区别,掌握说明文的目的和功能。

云南省建水县建民中学九年级语文《说明文阅读复习指导》公开课教案 新人教版

云南省建水县建民中学九年级语文《说明文阅读复习指导》公开课教案 新人教版

云南省建水县建民中学九年级语文《说明文阅读复习指导》公开课教案新人教版教学目标:1、了解中考对说明文阅读的要求及命题方向。

2、掌握说明文的基础文体知识和答题规范。

教学重点:掌握说明文的基础文体知识,了解中考对说明文阅读的要求及命题方向。

教学难点:掌握说明文的答题技巧和规范。

教学方法:以例点拨、自主练习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直击中考出示常见考点:1、对文章内容的整体把握,对文章主要信息的筛选概括;2、对说明对象及其特征的把握;3、对说明结构及其顺序的理解与把握;4、对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辨析与分析;5、对重要词、句的理解及对说明语言的品味;6、根据选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或经验进行联想、想象;7、对文章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思想方法的感悟与评价;8、对文本与链接材料进行综合理解。

二、文体常识(一)什么是说明文?以说明为主,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等特征或阐述事理的文章。

(二)说明文的分类从对象和写作目的上: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从语言上分为:平实性说明文和文艺性说明文。

(三)练习:辨别说明文类型1、《中国石拱桥》(事物说明文、平实性说明文)2、《故宫博物院》(事物说明文)3、《死海不死》(事理说明文、生动说明文)4、《苏州园林》(事物说明文、平实性说明文)5、《看云识天气》(事理说明文、生动性说明文)三、阅读指导(一)明确说明对象。

说明对象一般是一个名词或名词短语。

明确说明对象,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看文题,二看首尾段。

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对象;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

注意事项:“说明的主要内容”不同于“说明对象”,事物说明文说明的主要内容等于说明对象加上其特征,事理说明文的主要内容则需要从现象的起因、性质、解决措施等方面加以概括。

有时段落的中心句就是本段说明的主要内容。

1、考察方式:①指出说明对象是什么。

②概括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③找出中心句。

2、“明确说明对象”的答题技巧:事物说明文:指出被说明事物即可。

说明文指导教案(公开课)

说明文指导教案(公开课)

说明文指导教案(公开课)第一章:说明文概述1.1 说明文的定义解释说明文的概念,强调其目的和功能。

引导学生理解说明文与其他文体的区别。

1.2 说明文的特点介绍说明文的主要特点,如客观性、逻辑性、条理性和生动性。

通过示例让学生识别和体会这些特点。

1.3 说明文的价值强调说明文在传递知识、解释现象和培养思维能力方面的重要性。

激发学生对说明文的兴趣和写作动力。

第二章:说明文写作准备2.1 确定说明对象讲解如何选择和确定说明对象,强调对象的特定性和说明的价值。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出自己感兴趣的说明对象。

2.2 收集相关信息指导学生如何搜集与说明对象相关的资料和信息。

强调信息来源的可靠性、多样性和全面性。

2.3 分析说明目的和受众引导学生思考说明文的写作目的和目标受众。

讨论如何根据目的和受众调整写作风格和内容。

第三章:说明文结构与逻辑3.1 基本结构分析介绍说明文的常见结构,如引言、主体和结论。

强调每个部分的作用和要求。

3.2 逻辑关系构建讲解如何在说明文中建立清晰的逻辑关系。

通过示例让学生练习运用逻辑连接词和过渡句。

3.3 组织与布局引导学生关注说明文的组织和布局,以提高可读性和理解性。

讨论如何合理安排段落和章节。

第四章:说明方法与表达技巧4.1 常见说明方法介绍说明文中常用的方法,如定义、分类、比较、举例等。

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和运用这些方法。

4.2 表达技巧训练讲解如何在说明文中运用修辞手法和形象语言。

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尝试运用不同的表达技巧。

4.3 精确性与简洁性强调说明文中的精确性和简洁性要求。

引导学生如何编辑和修改自己的作品,以提高表达效果。

第五章:写作实践与评价5.1 写作练习布置针对性的写作任务,让学生实践所学的知识和技巧。

提供写作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改进作品。

5.2 同伴评价与自我评价组织学生互相评价和自我评价,以提高写作能力。

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逻辑性、条理性和表达效果。

5.3 作品展示与反思邀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反思和讨论。

说明文阅读指导公开课教案

说明文阅读指导公开课教案

授课者赵丹授课类型复习课授课时间2016年3月9 日课题《说明文阅读指导专项训练》第 2 课时总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明确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2.掌握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及作用。

3.提高对说明文知识的归纳能力和运用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对说明文的阅读兴趣,增强阅读信心。

过程与方法“导-------引------练”“合作-------探究-------展示-------补充-------深化------巩固”点评教学重点掌握说明文的语言特点、说明方法及作用。

教学难点提高对说明文知识归纳和运用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一)游戏比赛,激发兴趣,导入说明文知识。

1.出示生活图片,简答应用。

2.总结导入说明文语言特点。

设计意图:激发兴趣,深知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二)中考中的说明文语言特点。

1.思考回答。

2.教师补充。

3.考试答题样式。

(1)表态(删还是不删)。

(2)定性。

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大约”“可能”“左右”等表估计,“多”“有余”等表数量。

(3)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什么样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

(4)xx 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

设计意图:明确答题要点,考试不丢分。

点评(三)小组合作,总结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1.小组总结,代表发言。

说明方法(10种):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分类别(常见)下定义、作诠释、摹状貌、画图表、引用。

说明方法作用: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充分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征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征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征(增强了文章趣味性)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突出强调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征运用分类别的说明方法,条理清楚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征运用下定义的说明方法,简明科学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征运用作诠释的说明方法,通俗易懂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征运用摹状貌的说明方法,具体生动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征运用列图表的说明方法,直观了然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征运用引资料的说明方法,充实有力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征(同时引诗文还可增添文采)2.教师补充。

说明文专题公开课(优秀获奖)公开课获奖课件百校联赛一等奖课件

说明文专题公开课(优秀获奖)公开课获奖课件百校联赛一等奖课件
阐明文常见题型
1、阐明对象及特征 2、阐明顺序旳判断 3、常见阐明措施旳辨别及作用 4、了解体会阐明语言旳精确。 5、阐明文旳构造 6、综合素质考察
一、什么是阐明文?
阐明文是以(阐明)为主要体现方式, 或(1)阐明事物旳状态、性质、功能, 或(2)阐明事理,目旳在于给人以 (知识)旳一种文体。
答: 用了列数据旳阐明措施,列举了
5000~10000个,55%~70%这些数据,( 0.5分)科学精确详细地(0.5分)阐明了白血 球在正常人每立方毫米血液中旳数量,以及 中性细胞是人体白血球中旳主力组员(1分) 。
阐明措施旳作用答题技巧:
阐明措施﹢构成+作用+对象﹢
特点
四、阐明文语言特点:
精确 周密 简要
(表达方位和立足点变化旳词语) 空间顺序
(二)早在3000数年前,我国就有了文字。这些文字是 刻在乌龟壳和扁平旳兽骨上旳,所以叫做甲骨文。正式 旳书籍,是在两千数年前春秋战国时代出现旳。起先, 人们把文字写在竹片或木片上,这些木片或竹片叫做简 或牍。春秋末年,还出现了写在绸子上面旳书。这种书 叫做帛书。(表达时间旳词语)
1、食物就是一种能够构成躯体和供给能量旳
物质பைடு நூலகம்
下定义
2、(中国石拱桥) 有许多是惊人旳杰作,其
中最著名旳当推河北省赵县旳赵州桥,还有 北京附近旳卢沟桥。
举例子
3、(卢沟桥)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旳
石拱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
米。
列数字
4、刚刚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 霎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
例题、“作为中国馆区旳主体建筑,中国国家馆总建筑面积大约2.7万平方米”一句中 “大约”一词能否删去,为何?(2023年滨州市中考题)

说明文指导教案(公开课)

说明文指导教案(公开课)

说明文指导教案(公开课)章节一:说明文概述1. 教学目标:了解说明文的定义、特点和作用。

掌握说明文的结构和常见写作手法。

2. 教学内容:说明文的定义和特点说明文的结构和要素常见写作手法和技巧3. 教学过程:导入:通过举例介绍说明文的概念,引发学生兴趣。

讲解:详细讲解说明文的定义、特点和作用,引导学生理解。

案例分析:分析优秀说明文案例,让学生感受说明文的魅力。

课堂练习:让学生尝试编写简短的说明文,巩固所学知识。

章节二:说明文写作技巧1. 教学目标:掌握说明文的写作技巧,提高写作水平。

2. 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说明方法合理安排说明顺序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3. 教学过程:讲解:详细讲解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引导学生掌握。

案例分析:分析优秀说明文案例,让学生感受写作技巧的重要性。

课堂练习:让学生尝试运用所学技巧编写说明文,巩固所学知识。

章节三:说明文语言表达1. 教学目标:学会使用准确、简洁、生动的语言表达说明文内容。

2. 教学内容:说明文语言的特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技巧3. 教学过程:讲解:详细讲解说明文语言的特点和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

案例分析:分析优秀说明文案例,让学生感受语言表达的魅力。

课堂练习:让学生尝试运用所学技巧进行语言表达,巩固所学知识。

章节四:说明文实例分析1. 教学目标:学会分析说明文实例,提高鉴赏能力。

2. 教学内容:分析说明文实例的方法和技巧培养说明文鉴赏能力3. 教学过程:讲解:详细讲解分析说明文实例的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掌握。

案例分析:分析优秀说明文案例,让学生感受说明文的魅力。

课堂练习:让学生尝试分析说明文实例,巩固所学知识。

章节五:说明文写作实训1. 教学目标:提高学生说明文写作能力,培养写作兴趣。

2. 教学内容:说明文写作方法和步骤实训题目和指导3. 教学过程:讲解:详细讲解说明文写作方法和步骤,引导学生掌握。

实训指导:给出实训题目,引导学生进行说明文写作。

作品展示: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学习。

说明文指导教案(公开课)

说明文指导教案(公开课)

说明文指导教案(公开课)第一章:说明文的基本概念1.1 说明文的定义解释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解释为主的文章体裁,旨在阐述事物的性质、特点、功能、原理等。

强调说明文在传达信息、普及知识、引导读者理解事物方面的重要性。

1.2 说明文的特点分析说明文的主要特点,如客观性、准确性、条理性、简洁性等。

通过例子展示不同特点在说明文中的具体运用。

第二章:说明文的结构与要素2.1 说明文的结构介绍说明文的常见结构,包括引言、和结尾三部分。

强调部分是说明文的核心,包括事物的具体介绍和解释。

2.2 说明文的要素讲解说明文中必备的要素,如说明对象、说明内容、说明方法等。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各要素在说明文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第三章:说明文的语言与表达3.1 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强调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简洁性和客观性。

分析说明文中常用的专业术语和定义,以及如何正确使用它们。

3.2 说明文的表达技巧介绍说明文中常用的表达技巧,如比较、分类、举例、引用等。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学会运用不同的表达技巧来阐述事物。

第四章:说明文写作的注意事项4.1 明确说明对象和目标读者强调在写作之前要明确说明的对象和目标读者,以便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写作。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不同对象和读者对说明文的影响。

4.2 确保内容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讲解如何确保说明文中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如进行充分的调查和研究。

强调引用权威资料和数据的重要性,以及避免抄袭和错误信息的必要性。

第五章:说明文写作的实践与评价5.1 说明文的写作实践提供一些具体的说明文写作练习,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鼓励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积极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巧。

5.2 说明文的评价与修改介绍说明文评价的标准和方法,如内容准确性、语言表达等。

强调修改和完善说明文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自我修改和同伴互评。

第六章:说明文的类型与范例6.1 不同类型的说明文介绍常见的说明文类型,如产品说明书、操作手册、科普文章、地图说明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明文阅读指导专题说明文阅读历来是中考语文考查的重要内容之一,在06、07、09年江西省中考语文试卷中,都考查了说明文阅读。

在不少人心目中,说明文阅读比较简单,但是在近年江西省中考评卷中,老师们发现,得分率出乎预料地偏低,很多同学答题没有章法,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就不知道怎么答,乱写一气。

突出的问题有:第一、基本文体知识混淆不清。

一些人主观上认为说明文的基本文体知识简单,不值得花工夫,费心思,所以基本文体知识混淆不清还茫然不知。

比如有人把说明方法与修辞手法分不清,把‚作比较‛说成‚对比‛,把‚打比方‛说成‚比喻‛;也有人简单地认为说明文中只要出现数字或引用诗句,肯定就使用了‚列数字‛或引用的说明方法,这显然是不对的。

第二、关键信息的提取不准。

考试中必然要求同学们快速准确的提取信息,如果没有养成细致阅读的习惯,又没有好方法,不善于找关键句,自然不能快中取胜。

第三、综合运用、合理推断的能力欠佳。

在07年的说明文阅读试题中,还要求结合文本信息,结合同学们平时的生活体验,再结合题干中链接的材料和要求,提出几条合理化的建议。

这一要求明显高于往年,所以考查这一能力点的试题成了不少同学的‚绝命谷‛,有近三分之一的人得零分,让人非常痛心。

一、中考链接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①从医学角度分析,噪音往往能引发身体的疲劳和不适,对人的心理也造成一定的伤害。

②60分贝以下的噪音一般不会引起人的厌烦。

假如在超过70分贝噪音的环境中,想要更好地休息就得服用镇静剂或安眠药。

当然,75分贝的噪音算中等级别,它能影响人的思维和情绪。

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常有一些尖利的噪音,它们虽然比较短暂,但其激烈程度可以严重干扰人们的生活。

例如:摩托车在行驶中的噪音可以达到100分贝~110分贝,其强度超过电锯锯木发出的声音;摇滚乐队的某些演奏可能产生140分贝的噪音,它大大超过喷气式飞机降落到距地面100米时产生的轰鸣。

科学实验表明,超过115分贝的噪音能引起人的严重的烦躁和不安,这种情况相当于癫痫病发作时的一系列大脑变化;面对160分贝的噪音,动物有可能死亡。

③虽然我们生活在喧闹声中,但不是人人都能察觉。

人的耳朵有一种‚掩蔽‛功能,能自动清除环境噪音,而把那些我们感兴趣的声音突现出来。

因此,我们能听见站在人群中或公共场所的人对我们的讲话。

耳朵还能将讲话人的声音分离出来,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忽略环境噪音。

但这只是大脑的一种‚应对‛技巧,噪音已经丝毫不漏地进入我们的听觉和神经系统,其后果是,强烈和长时间的噪音会破坏声感细胞上的纤毛。

这些纤毛就是我们的‚传声器‛,随着它们的逐渐被破坏,我们甚至可能失去听觉。

长此以往,耳鸣和心悸将接踵而来,并且身体的平衡系统也会因此而遭到破坏。

从国际上的一些统计数据可以发现,生活在喧闹地区的一部分居民的听力正在变得越来越差。

在美国,64岁~75岁的人群中有1/4的人失去听力;在意大利这个比例达到了18%,是40年前的两倍。

据一些国家征召新兵的人介绍,现在有听力缺陷的年轻人越来越多。

(选自《科学世界》)1.本文主要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限10个字以内)2.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安排第②段内容的?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3.第③段画线句子表明人们的听力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的说明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句子中,删去加点词语后对原句意思表达影响最小的一项是:( )A.常有一些尖利的噪音,它们虽然比较短暂,但其激烈程度可以严重干扰人们的生活。

B.耳朵还能将讲话人的声音分离出来,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忽略环境噪音。

C.摇滚乐队的某些演奏可能产生140分贝的噪音。

D.面对160分贝的噪音,动物有可能死亡。

【分析】第一题考查学生对说明内容的概括能力。

要准确概括说明的内容,必须从整体入手,学会全面把握,要善于分析句与句甚至句与段之间的联系,会找关键词语或中心句,对这些信息进行提炼。

这道题从文章的第一段来看,该段是一个总起段,由此就不难发现‚噪音对人的伤害‛这个核心。

第二题考查了说明的顺序以及文段的结构特点。

第一问要求回答说明的顺序,该段为了说明不同等级的噪音对人的影响程度也不相同,运用了许多数字,这些数字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列,因此很明显是按噪音等级由低到高的逻辑顺序安排的;第二问其实要求回答这样排顺序的好处,很明显这种逻辑顺序使得文章条理清楚,结构分明。

第三题考查学生对关键语句的理解和说明方法的把握。

从画线句子的内容来看,运用了‚1/4‛‚两倍‛和‚越来越多‛来说明了人们的听力变得越来越差;说明的方法较容易,运用了数字——‚列数字‛,列举了美国人、意大利人和一些国家的新兵——‚举例子‛‚作比较‛。

第四题考查的是说明的语言,采用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降低了难度。

这些加点的词语,都是在句子中起修饰和限制作用的副词,删去以后对原句意思表达都有影响。

解答这道题,可以逐题比较,看看哪一题删去后影响最小。

【参考答案】1.噪音对人的危害。

2.按噪音等级由低到高的顺序(或:噪音对人的影响程度的大小顺序;逻辑顺序)安排的。

更清晰地表明强度不同的噪音对人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或:使文章条理更清楚)。

3.变得越来越差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4.A怎么办?——希望下面的复习,能帮助同学们找到解决问题的‚路径‛,提升应考能力。

先来梳理‚知识网络‛。

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

‛目前的考试虽然一再强调以考查能力为命题导向,但没有准确牢固的知识作基础的能力只能是空中楼阁,考试的实质首先还是考查知识的耳熟能详,只有准确熟练地掌握知识,才能在考试中游刃有余,拿到分数。

二、说明知识归纳(一)说明文定义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阐明事理的一种文体,目的是给读者以科学的知识、科学地认识事物的方法。

(二)说明顺序1、说明的顺序:有条有理地说明,才能把事物的特征或事理介绍清楚。

理清说明顺序,可以先逐段概括内容要点,再把内容相近的段并成部分,接着归纳出每部分的大意,参照这些大意,你会发现它们或按时间、或按空间、或按逻辑顺序排列,这样就能理清全文的说明顺序了。

2、常见的说明顺序有:⑴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多在建筑物的结构,如上下、远近、左右、内外、东西南北中等。

如《核舟记》:头—舱—尾—背。

⑵时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多在事物的发展变化,如《活板》:唐—宋—升死;《中国石拱桥》:古—今。

⑶逻辑顺序:先总说后分说,先主要后次要:先原因后结果:由现象到本质:由性能到功用:由一般到特殊:由整体到局部:A、先总说后分说:总——分;分——总;总——分——总:《中国石拱桥》第五段赵州桥,《核舟记》全文;B、先主要后次要:《神奇的‚生物钢‛》第4自然段C、先原因后结果:《中国石拱桥》到9段;D、由现象到本质:《海洋污染》(《综合练习册》第27页》。

E、由一般到特殊:《堰塞湖:不期而至的湖泊》F、由整体到局部:《中国石拱桥》第6段卢沟桥。

3、说明顺序的判定⑴时间顺序:有表示时间的词语,如:朝代、数字等。

⑵空间顺序:有表示方位的词语,如:上下、远近、左右、内外、东西南北中等。

⑶同一篇文章全文或各部分均可有几种不同的说明顺序,应分别指出。

标准化答题格式:本文使用了__________的说明顺序对__________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4、说明顺序运用1、要准确理解文章局部或整体的说明顺序2、不能调换段落顺序的理由是:(1)原文采用由……到……的顺序介绍事物,调换后不合逻辑。

(2)总分关系中分说部分与前文总说部分顺序相照应。

5、如何理清说明顺序把事物的特点说清楚,必须有合理的顺序。

说明文采用的说明顺序通常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和逻辑顺序三种。

那么,如何分析说明顺序呢?1.认清说明对象,分析说明顺序。

说明对象的特点决定了说明顺序的选择。

有些事物内部构造比较复杂,通常按空间顺序说明,或由前到后,或由上而下,或由外及里,或由中间到四周,或按东西南北方位顺序。

例如《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文,按照瞻仰的路线,主要采用空间顺序介绍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建筑结构。

介绍事物各个阶段的特点或制作过程,往往采用时间顺序,如《春蚕到死丝方尽》一文的主体部分,基本上是按春蚕幼虫的生长发育过程,即从破卵而,四次蜕皮,成熟到老熟,吐丝、结茧这一生长发育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的。

介绍抽象事物或事理,多数采用逻辑顺序,通常表现为在介绍事物、事理时采用总分、主次、层进等方式,从现象到本质、从简单到复杂、从原因到结果、从概述到具体地揭示事物特征的过程。

例如《死海不死》:第一部分交代死海的地理位臵和得名的原因,说明死海的特征——海水的咸度很高;第二部分说明死海的成因——自然界长期变化的结果。

两部分之间有一个由结果到原因的内在的逻辑顺序。

因此,认清说明对象,可帮助我们摸准说明思路,进一步理清说明顺序。

2.把握语言标志,‚读‛出说明顺序。

说明文语段中往往借助一定的词句表明层次和顺序,连接内容,组织材料。

例如,时间顺序多用表时间变化的词语,空间顺序多用表方位的词语,逻辑顺序多用表逻辑层次的关联词等。

所以,把握这些语言‚标志‛,可顺利地理清说明顺序。

例如《人类的语言》第二段中:‚人类语言之所以能够‘随机应变,,在于一方面能够把语音分析成若干音素(当然是不自觉地),又把这些音素组合成音节,再把音节连缀起来,——音素数目有限,各种语言一般都只有几十个音素,可是组成音节就可以成百上千,再组成双音节、三音节,就能有几十万、几百万。

另一方面,人们又能分析外界事物及其变化,形成无数的‘意念’,一一配以语音,然后综合运用,表达各种复杂的意思。

一句话,人类语言的特点就在于能用变化无穷的语音,表达变化无穷的意义。

‛这三句话运用了归纳推理。

分析时,要特别注意体现三句话之间逻辑联系的语言标志:‚之所以‛、‚在于一方面‛、‚另一方面‛、‚一句话‛。

‚之所以‛表明下文阐明了人类语言能够‚随机应变‛的原因,有一个倒臵的因果关系。

‚一方面‛、‚另一方面‛、‚一句话‛表明第一、二句先分说,第三句再总说,三句之间又有一个由分到总的逻辑顺序。

3.分清主次,综合归纳。

就一篇文章而言,有时不仅采用一种说明顺序,而是将几种方式揉合起来,从而达到说明透彻的效果。

这就要求分析时分清主次,综合归纳,如《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文介绍纪念碑大碑座上十幅浮雕时,则综合运用了空间顺序和时间顺序。

6、说明顺序题答题格式典型考题: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答题格式:本文使用了的说明顺序对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三)说明文的结构理清说明顺序之后,接着认清段与段、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就容易看出全文的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