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学法指导(一)
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2.2水的运动1教案中图版必修1
第二节水的运动第一课时:《水循环》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自然界中水循环的主要类型、水循环的主要环节以及水循环的重要意义。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水循环,能够绘制各种水循环类型的示意图,并能用自己的语言简练的表述水循环的过程;能够利用水循环的原理,分析、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德育情感目标:使学生树立物质的运动性、运动的规律性等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通过问题讨论,使学生增强水资源的忧患意识。
教学重点:水循环的形成过程及实际应用教学难点:水循环的过程及成因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问题讨论法;学法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通过学生实验、问题讨论、理论联系实际掌握知识,完成学习任务。
教学过程:【激趣设悬引入】李白诗《将进酒》中有两名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其实从地理学的角度来看,这千古流传的佳句,却隐藏着一个巨大的错误,你知道错在什么地方吗?违背了地理学中的什么原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第二节水的运动的第一课时:水循环板书:水循环【实验探究】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做好教材上“模拟水循环”的实验。
为了让实验更明显、快速,可以适当改变实验条件,把“将器皿放在阳光下直晒或用台灯直接照射”的条件改为在“器皿下用酒精灯加热”。
在实验过程中,让学生注意观察并思考如下一些问题:1、器皿中的水和小瓶中装的沙分别相当于现实中的什么?2、为什么要在塑料纸盖上压放石头,且要放在装沙小瓶的正上方,其作用是什么?3、要学生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教师归纳:观察到的实验结果是:水从器皿中蒸发,然后在塑料纸上凝结,并沿压放石头的正下方滴落到小瓶中的沙上,这就类似自然界中的水循环。
【课件展示】A—D—E—G、H过程,I—J—E过程分别属于何种水循环类型?学生回答:海上内循环;海陆间大循环;陆地内循环。
2、各种水循环的完成,各要通过哪些主要的环节?学生回答:海陆间大循环:海水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径流(地表、地下)——海洋海上内循环:海水蒸发——水汽输送——凝结降水到海洋陆地内循环:陆地水蒸发、植物蒸腾——水汽输送——凝结降水到陆地3、根据水循环的过程,你能给水循环下个定义吗?学生回答、教师归纳:自然界中的水,通过各个环节,在各种水体之间连续运动的过程叫水循环。
高中地理 第二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2.3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1)教案 中图版必
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2.3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1)教案中图版必修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2.3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1)教案中图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2.3 地壳的运动和变化(1)教案中图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第三节地壳的运动和变化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地质作用的含义;了解内、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了解地质构造的主要类型及其形成的相对应的地貌;了解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
能力目标:通过阅图,学生能够判别地质构造的类型并能利用地质构造的规律去指导生产实践;通过阅图,学生能够自已学会分析内力、外力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能够应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自然界的一些地理现象。
德育情感目标:通过地壳运动及地壳物质的循环等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培养学生探究自然界奥秘的科学精神,树立学生科学美的观念.教学重点:内、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及对地貌的影响;教学难点:读图判别地质构造的类型;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教学方法:课件演示法;比较法;读图分析讨论法;有条件的地方到野外实地考察法;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问题引入:课件展示喜马拉雅山及在山上发现的海洋生物化石,提出问题:为什么在喜马拉雅山脉中的岩层中发现了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化石呢?学生讨论,教师归纳:喜马拉雅山上海洋生物化石的发现,说明在许多万年之前,喜马拉雅山是一片汪洋大海,后来由于地壳运动,使这个地区的海底抬升成为陆地,地表形态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知识点总结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知识点总结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知识点总结1、岩石分三大类:①岩浆岩(岩浆上升冷却凝固而成)②沉积岩(岩石在外力的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下形成)③变质岩(变质作用)。
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三大类岩石可以相互转化,又到新岩浆的产生,这一运动变化过程,构成了地壳物质循环。
2、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地质作用):(1)内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本身,主要是地球内部热能,它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造成地表高低不平。
地质构造的类型有褶皱(背斜和向斜)和断层(地垒和地堑)。
(2)外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能和重力。
使高低不平的地表趋向平坦。
表现为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
流水侵蚀地貌(V 型谷)、堆积地貌(冲积扇、冲积平原和三角洲);风蚀地貌(风蚀洼地、蘑菇)、风积地貌(沙丘)。
3、六大板块名称: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一般说来,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两个板块之间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火山、地震也多集中分布在板块的交界处。
生长边界--板块张裂处,常形成裂谷、海洋。
消亡边界--板块碰撞处,常形成山脉、海沟。
4、大气受热过程:太阳辐射(短波)、大气削弱、地面增温、地面辐射(长波)、大气增温、大气辐射(长波)、大气逆辐射(保温作用)(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①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臭氧吸收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
对可见光吸收的很少。
②反射作用:云层和颗粒较大的尘埃。
云层的反射作用最显著。
③散射作用:空气分子或微小尘埃,使一部分太阳辐射不能到达地面。
(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并产生大气逆辐射(射向地面的大气辐射),把部分热量归还给地面,云层越厚大气逆辐射越强。
5、全球近地面有7 个气压带(高低压相间分布),6 个风带。
高中地理《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单元知识总结课件 湘教版必修1
(1)四地气候特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甲地水热条件最为优越 B.乙地大陆性气候特征最突出 C.丙地年降水量最少 D.丁地气温年较差最大
(2)四地气候类型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气候类型只出现在亚洲 B.乙地气候类型分布在各大洲 C.丙地气候类型分布在南、北纬 40°~60°的大陆西岸 D.丁地气候类型分布在南、北纬 30°~40°的大陆西岸
号码
原物质
地质作用
生成物质
①
岩浆
冷却凝固作用
岩浆岩
岩浆岩、变质岩和沉 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
②
沉积岩
积岩
堆积、固结成岩)
岩浆岩、沉积岩和变
③
变质作用(温度、压力变化)
质岩
变质岩
④ 各类岩石
重熔再生作用
岩浆
说明:在三类岩石的转化过程中,必须牢记岩浆只能生 成岩浆岩,岩浆岩只能由岩浆生成。
专题 6 根据地层分布特点判断地壳变动过程
和热带雨林地区的河流、水量
和气温高低的影响
和水位大小的变化则较小
水文特征 汛期
影响
举例
外流河:汛期的长短,
由流域内降水量的多 我国东部季风区的大
少、雨季出现的时间和 多数河流
长短决定
内流河:主要受气温高
低的影响,汛期出现在 我国西北内陆的河流
温度高的季节
水文特征 凌汛
结冰期
影响
举例
满足两个条件:一是位于 我国黄河的上游和下游河
2.等温线的应用 (1)判断气候类型:最冷月 15℃和 0℃等温线分别是热带 与亚热带、亚热带和温带气候类型区的分界线。 (2)判断南北半球:等温线数值向北增大为南半球,向南 增大为北半球。
人教版高一地理教案: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课题】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教案【课标要求及分析】课标要求: 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
分析:本条“标准”虽然简短,但它要求的内容是比较多的。
从有关大气各条“标准”综合来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本条“标准”:第一,作为自然环境组成要素,“标准”中的“大气”是指低层大气,其高度不超过对流层顶。
第二,了解大气受热,需要明确大气的热量来源,地面(包括陆面和海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
第三,大气受热过程,实际上是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之间相互转换的过程。
其中,大气温室效应及其作用是需要重点阐述的基本原理。
第四,学习大气受热过程,是为理解大气运动打基础。
第五,学习和说明大气受热过程,需要借用一些原理示意图,如大气温室效应示意图等。
【教材及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大气的受热过程”是第二章第一节教材的重点,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这部分教材既是对前面第一章第四节“地球的外部圈层”知识的重要补充,尤其是解释了“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这一原理,同时也是学好整个第一节的基础。
教材内容比较结合生活实际,但出现了较多的陌生概念,对知识的理解增加了些许难度。
教材安排了大量的图片,并增加了很多学生学习的环节(如阅读、思考等)。
学情分析:这部分知识初中阶段基本没有学习过,因此学生的知识基础较差,同时知识本身的难度也大,对高一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
由于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学生对知识具有新鲜感,求知欲强,好奇心大,积极性高。
【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护作用;理解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与大气受热过程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根据“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示意图认识削弱作用的三种形式及其特点;结合“大气的温室效应”示意图理解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运用大气热力性质解释一些地理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探究大气热状况的兴趣;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8
第一节 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教学要求
基本要求
了解地壳的物质组成及矿物与岩石的关系
注意,本节内容在“课程标准”中对应着“运用示意图 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这条标准与本节标题 “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内涵完全一致。 由此,关于矿物和岩石,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关系不大 的细节知识不必过多涉及。 但是,必要的矿物、岩石知识是学习、理解地壳内部物 质循环的基础。这些内容是铺垫性质的,学生不必死记, 只要了解。 从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体现人地关系主线,要适当 介绍人类对矿物、岩石的利用。
9
第一节 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教学要求
基本要求
了解三大类岩石及其成因
三类岩石的名称肯定要记住,不但要记住名称,而且要 了解其成因。
关于每一类岩石的成因,会涉及各种地质作用过程,一 定要把握好尺度,不能涉及过深。
每一类岩石的具体例子不必死记,但从成因的角度应知 道某些岩石属于哪个类别。
岩浆岩——喷出岩(流纹岩、安山岩、玄武岩)
本章将从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的角度讲述 自然地理环境。
自然地理环境涉及的空间范围上至对流层(甚至更远、 更广),下至岩石圈以下的软流层,包含的内容丰富多彩。
2
对本章内容的基本分析
自然地理环境涉及的空间范围上至对流层(甚至更远、 更广),下至岩石圈以下的软流层,包含的内容丰富多彩。 从学科体系讲,将包含气象气候、地质地貌、水文、生 物、土壤等学科内容。 新课程地理学科削减了自然地理部分内容。 如何选择自然地理部分的教学内容? ——从人地关系 这条主线看,学习自然地理是为了认识地理环境,因此, 没有必要按自然地理各部门系统地学习,而应从整体上把 握自然地理环境。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1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1
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一节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一、地壳的物质组成(一)矿物概念:矿物是具有确定化学成分、物理属性的单质或化合物矿产:有用矿物在自然界富集到有开采价值时,就称为矿产。
气态如天然气矿物的基本存在形式有三种液态如石油、天然汞固态如石英,是自然界中最多的矿物。
矿物的分类:金属矿常见的有赤铁矿、磁铁矿等。
非金属矿常见的有石英、长石、云母、方解石等,其中,以能源类矿物和宝石矿物最为重要。
(二)岩石概念:岩石是岩石圈(地壳)中体积较大的固态矿物集合体,由一种或多种矿侵入岩,如花岗岩;喷出岩,如流、玄武岩。
沉积岩:裸露在地表的岩石经过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而形成。
如砾岩、白岩、石灰岩、砂岩。
沉积岩有两个突出的特征:具有层理构造、有化石。
变质岩:由于岩石存在的条件,如温度、压力等产生变化,导致岩石原先的结构、矿物成分等发生变化而形成。
如花岗岩→片麻岩、石灰岩→大理岩、砂岩→石英岩、页岩→板岩二、地壳物质的循环(一)地质循环概念:是指岩石圈和其下的软流层之间的大规模物质循环。
能量来源: 推动地质循环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内部放射性物质衰变产生的热能。
产生影响:在地质循环过程中,有一些地方岩石圈不断地诞生,在另一些地方岩石圈则逐渐地消失。
与之相伴的是大地的沧桑以及地壳物质形态的持续转化。
(二)岩石的转化在岩浆活动过程中伴随侵入作用和喷出作用,岩浆冷却凝固而形成;已经形成的岩石→沉积岩:在地表外力的风化、侵蚀、搬运、沉积、作用下形成;已经形成的岩石→变质岩:经变质作用形成;在地壳深处或地壳以下(地幔深处)被高温熔化成为新的岩浆。
在空格内填上岩石名称,并在括号内填上相应的作用形式名称第二节 地球的表面形态(一)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1)岩石圈由 6大板块的组成,板块处在 运动 (运动或静止)当中,(2)板块相向运动,就会 张裂 (碰撞或张裂)形成 裂谷 。
板块相对运动,就会 碰撞(碰撞或张裂)形成 山脉、岛弧、海沟 。
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1第2课时热力环流和风课件中图版必修1
【典题训练】下图是某地高空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读后 完成下列问题。
(1)A、B两地受热的是_______,空气_______;冷却的是_______, 空气_______。 (2)图中点①至点⑤,气压最高的是___________,气压最低的是 _______。 (3)用“→”完成图中热力环流。 (4)若该热力环流发生于城区与郊区之间,则A、B中代表城区的 是_______,说明判断的依据。 (5)若图中A处为海洋,B处为陆地,则该热力环流出现在_______ (白天或夜间)。
受水平气压梯度 力与_地__转__偏__向__ 力共同影响时
风向与等压线 __平__行___
图示
受力状况
风向
受水平气压梯度 力、_地__转__偏__向__ 风向与等压线之 力和_摩__擦___力共 间_成__一__夹__角__ 同影响时
图示
结束
语 同学们,你们要相信梦想是价值的源泉,相信成
功的信念比成功本身更重要,相信人生有挫折没 有失败,相信生命的质量来自决不妥协的信念,
解题关键:由A、B点气压高低倒推A、B的冷热状况。 【解析】解答该题的关键是抓住知识间的内在联系,逐步突破。 具体分析如下:
答案:(1)B 上升 A 下沉 (2)④ ⑤ (3)画图略。(近地面由A流向B,高空由B地的高空流向A地的高 空;垂直方向是A地下沉,B地上升) (4)B B处空气上升,为城区。 (5)白天
(3)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中,大气水平运动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由于大气的垂直运动引起了同一水平方向上气压高低发生 了不同,同一水平方向上,空气由气压高的地方流向气压低的 地方,就产生了大气的水平运动。
分析热力环流形成时应关注的两个关系
低压
③
高一地理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湘教版知识精讲
高一地理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湘教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一节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第二节地球的表面形态二.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了解地壳的物质组成,矿物与岩石的关系。
2. 了解三大类岩石的成因,相互转化及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
3. 通过运用三大类岩石的转化及地壳物质循环图,提高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4. 初步掌握矿物、岩石的区别与联系。
(二)07高考新题展顾下图示意某地的沉积岩层与火成岩体的相互关系。
回答1~2题。
1. 各岩层、岩体的生成时代按由老至新的顺序依次是(D)A. 火成岩1、沉积岩1、沉积岩2、火成岩2、沉积岩3B. 沉积岩3、火成岩1、火成岩2、沉积岩2、沉积岩1C. 沉积岩3、火成岩1、沉积岩2、火成岩2、沉积岩1D. 沉积岩3、沉积岩2、火成岩1、火成岩2、沉积岩12. 喷出地表的火成岩为喷出岩,没有喷出地表的火成岩为侵入岩,上图中(B)A. 火成岩1为喷出岩B. 火成岩2为喷出岩C. 火成岩1、沉积岩2都为喷出岩D. 火成岩1、沉积岩2都为侵入岩3. 下图为某地地质地貌剖面示意图。
读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A. ①处的地表形态主要是风蚀作用的结果B. ②处的地貌形态主要是由崩塌作用造成的C. ③指示的岩层分解面曾遭受过风化作用D. ④指示的岩层弯曲现象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教学过程]一、地壳的物质组成(一)矿物1、概念:矿物是具有确定化学成分、物理属性的单质或化合物,是化学元素在岩石圈中存在的基本单元。
2、矿产:有用矿物在自然界富集到有开采价值时,就称为矿产。
3、矿物的基本存在形式有三种:气态、液态和固态。
如天然气是气态矿物,石油和天然汞是液态矿物,绝大多数的矿物都以固态形式存在,石英是自然界中最多的矿物。
4、矿物的分类:金属矿和非金属矿两类。
常见的金属矿有:赤铁矿、磁铁矿、黄铁矿、黄铜矿和方铅矿等。
高一寒假地理复习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高一寒假地理复习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2.1 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一:地壳物质的组成与循环〔1〕组成岩石的矿物元素:由多到少是氧、硅、铝、铁、钙、钠、钾、镁等结分解单质或化合物矿物:岩石构成的的最基本单元,主要的造岩矿物有石英、云母、长石、方解石等积聚岩浆岩:有侵入岩和喷出岩两种方式,典型的侵入岩:花岗岩;喷出岩:玄武岩岩石堆积岩:具有层理结构,常含有化石,包括〔石灰岩,页岩,砂岩,砾岩等〕蜕变岩:由蜕变作用构成的岩石,如大理岩、石英岩、板岩〔2〕从岩浆到构成各种岩石,又到新的岩浆的发生,这一进程就是地壳物质循环。
需留意岩石转换进程中〔箭头〕作用的称号。
推进地壳物质循环的能量:地球外部放射性物质衰变发生的热能〔地球内能〕地壳物质的循环2.2地球外表形状一:地质作用:按能量来源不同,分为内力作用〔地球内能〕和外力作用〔主要为太阳能〕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蜕变作用、地震等外力作用:风化、腐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泥石流、滑坡、山崩也属于外力作用。
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状1 板块结构学说的基本论点:〔1〕全球岩石圈不是全体一块,可划分为六大基本板块〔称号与散布〕。
〔2〕板块处于不时运动之中,板块外部比拟动摇,板块接壤处地壳生动,多火山、地震。
〔3〕板块张裂常构成裂谷或陆地,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板块碰撞挤压,常构成海沟和造山带,当大洋与大陆板块相撞时,构成海沟-岛弧或海沟-海岸山脉,当大陆与大陆板块相撞时构成庞大的褶皱山脉。
边界类型地域接壤处板块生长边界〔板块张裂〕东非大裂谷非洲板块外部红海印度洋-非洲大西洋亚欧、非洲-美洲冰岛〔属大西洋海岭〕亚欧-美洲消亡边界〔板块碰撞〕喜马拉雅山脉印度-亚欧阿尔卑斯山脉、地中海非洲-亚欧西太平洋海沟-岛弧链太平洋-亚欧落基山脉太平洋-美洲安第斯山脉南极洲-美洲2 地质结构与结构地貌〔1〕地质结构:由于地壳运动惹起的地壳变形、变位。
〔变形一褶皱,变位一断层〕〔2〕罕见的地质结构及结构地貌褶皱岩层形状未腐蚀的地表形状〔普通状况〕地形倒置现象〔背斜成谷,向斜成山〕与人类消费关系背斜岩层向上拱起中心老,两翼新成为山岭背斜顶部受张力,常被腐蚀成谷地储油气结构建隧道向斜岩层向下弯曲中心新,两翼老成为谷地向斜受挤压不易被腐蚀,反而成为山岭贮存地下水断层沿断裂面两侧岩块错位地垒:华山、庐山、泰山、峨眉山等;地堑:渭河平原、汾河谷地、吐鲁番盆地、东非大裂谷等。
高中地理 第二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2.1 季风(1)教案 中图版必修1(202
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2.1 季风(1)教案中图版必修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2.1 季风(1)教案中图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2.1 季风(1)教案中图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季风一、教学内容与说明1.教学内容海陆热力差异;亚洲东部地区季风气候的形成;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南亚西南季风的形成。
冬夏季风的特点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夏季风的变化与我国气候灾害的形成。
2.地位与作用本课题所涉及内容“季风”是“大气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使学生在了解行星风系对全球气候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到亚洲气候的特殊规律。
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我国的气候特点及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知道季风气候的主要分布地,能区别季风区与同纬度其它地区气候的不同点;理解季风含义,掌握季风的主要成因;能够分析季风对人们生活生产带来的主要影响。
2.能运用相关气候资料,分析季风气候的主要特点;尝试运用热力环流、海陆差异以及气压带风带移动等基础知识综合分析亚洲季风的形成原因。
3.在探究问题中体会学习的乐趣;在联系实际的体验中认识到地理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在分析问题中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密切,并初步学会客观地、辨证地看待问题。
【设计思想】教学目标体现能力立意,在引导学生分析现象、探究规律、运用原理等过程中体现对知识目标的把握,并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03
CHAPTER
能量交换
太阳辐射与地球表面能量平衡
太阳辐射
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辐射能量,为地球表面 带来光和热。
地球表面能量平衡
地球表面通过吸收、反射和重新辐射太阳辐射, 维持一定的温度和气候状态。
影响因子
大气成分、地表覆盖、地形等影响太阳辐射的吸 收和再辐射。
风化和风力作用
01
02
03
风化作用
岩石在物理、化学和生物 因素作用下逐渐分解的过 程。
风力作用
风力对地表形态的塑造和 物质搬运的作用。
影响因子
气候、地形、土壤等对风 化和风力作用有重要影响。
温度和湿度的地域变化
温度变化
不同地区由于纬度、地形 等因素,温度存在差异。
湿度变化
不同地区由于气候、水文 等因素,湿度存在差异。
影响因子
气候带、季风、洋流等对 温度和湿度地域变化有重 要影响。
针对受损的自然地理环境,采取生态修复和重建措施,恢复生态功能, 提高环境承载能力。
THANKS
谢谢
休闲与文化价值
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休闲、旅游和文化体验的场所,丰富人们的生 活质量。
05
CHAPTER
未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展望
可持续发展的挑战
资源消耗与环境压力
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资源消耗和环境压力持续增加,对自 然地理环境造成巨大影响。
气候变化与生态平衡
气候变化导致生态平衡失调,对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 量交换产生深远影响。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总结词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是指地球表面生物圈与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之间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过程。
详细描述
第二章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教案
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一节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全球性大气环流[教学设计]课程标准: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课标解读:气压带、风带是地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支柱性内容,它由三圈环流而产生,因太阳直射点移动而移动,因海陆分布而进一步复杂化(断裂成大气活动中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其移动都对某地的气候产生直接的影响。
1、理解三圈环流和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及移动;2、了解海陆分布、地形等因素对大气环流的影响,理解季风现象及季风的形成。
3、理解气压带、风带及季风对某地气候的影响。
4、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和动手绘图的能力。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及季节移动;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及季风环流的形成;引导学生绘制三圈环流及气压带风带示意图,培养和提高学生绘制原理形成示意图的地理技能。
2、过程与方法:根据学生的好奇心理和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以学生的主动参与为准则,以启迪思维、培养能力为核心,采用启发式、比较式、问答式等的教学方法来实施教学。
教学中图文结合,边设疑启发,边板画读图,引领思路,循序渐进,步步深入,层层破解本课的知识难点,起到“峰回路转,柳暗花明”之功效,让学生感受“愉快学习”的气氛,领会出学习的过程其实是一种美的享受。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地理要素间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
教学重点:三圈环流与气压带、风带的形成;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及季风环流的形成;几种典型气候类型的形成及其特征。
教学难点:三圈环流的形成;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西南季风的形成原因;几种典型气候类型的形成及其特征。
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设置情景、引导观察思考、质疑提问、参与学生讨论评价。
设问启发与图解分析、评价相结合。
教具准备:多媒体平台七、板书设计:。
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2.1热力环流教案中图版必修1(2021学年)
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2.1 热力环流教案中图版必修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2.1 热力环流教案中图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2.1 热力环流教案中图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板书设计 热力环流太阳辐射地表冷热不均 ﻩ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可以编辑修改。
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我希望各位朋友能借助这个阶梯不断进步。
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这一切逐渐改变了人们的学习和休闲的方式。
很多人已经不再如饥似渴地追逐一篇大气的垂直运动水平方向气压差大气的水平运动热力环流大气运动的 根本原因风文档了,但只要你依然有着这样一份小小的坚持,你就会不断成长进步,当纷繁复杂的世界牵引着我们疲于向外追逐的时候,阅读一文或者做一道题却让我们静下心来,回归自我。
用学习来激活我们的想象力和思维,建立我们的信仰,从而保有我们纯粹的精神世界,抵御外部世界的袭扰。
The above is the whole contentofthis article, Gorky said: "the book is the ladder of human progress." I hope you can make progress with the help of this ladder.Material lifeis extremely ric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re developing rapidly, all of which gradually change the way of people's s tudy and leisure. Many people are no longer eager to pursue a document, but aslong as you still have such a smallpers istence, you will continue to grow and progress. When the co mplex worldleads us to chaseout, reading anarticle or doing a problem makes us calm downand return to ourselves.With learning, we can activate our imagination and think ing, establish our belief, keep our pure spiritual world andresist the attack of the external world.。
高一地理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学法指导(一)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学法指导(一)一、本章的地位本章内容是第一章地球的圈层结构知识的延伸。
声声不息的自然界是靠地球接受太阳辐射的能量转换和地球内部的能量的转换以及不同圈层之间的物质交换来维持的。
本章就把视角定在观察研究在各个圈层之间物质如何循环和能量如何转换的。
本章通过分析大气圈的运动、水圈的运动和岩石圈的运动来研究这一能量的转换和物质循环过程。
本章第一节论述了地球上大气的热量来源和传递过程,以及全球大气的基本运动规律和天气气候的形成机理,这些都是形成地理现象差异的重要因素。
第二节从运动这一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观点出发,说明地球上水的循环引起能量和物质的迁移,以及海洋中洋流的形成;第三节介绍地球内部的物质循环和地质作用,说明由此形成了地球表面千姿百态的地貌形态。
三种运动都各自在自然地理环境的形成和演化中进行,大气运动是自然界能量交换的基础;水的运动是自然地理环境中联系能量平衡与物质平衡的主要桥梁;岩石圈中的地壳运动是通过地壳演化过程,使地球表层岩石圈的物质得到更新,能量得到转换和分配。
二、本章知识结构整章知识结构见附图1。
三、课标要求及对应的知识点和重难点知识四、要点解析1.大气受热过程(1)大气受热过程主要表现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太阳辐射进入大气层后在大气和地面之间的转化过程可以用以下流程图来表示:(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有三种方式,吸收、反射和散射。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无选择性,而吸收和散射作用因辐射波长不同而有选择性。
吸收作用的选择性表现最明显的是,大气中的臭氧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波长较短的紫外线辐射,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水汽等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波长较长的红外线辐射,而大气对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强的可见光吸收能力最差。
散射作用表现最明显的为:空气分子对太阳辐射的可见光中波长最短的蓝色光、紫色光散射作用最强,故而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学法指导(一)
一、本章的地位
本章内容是第一章地球的圈层结构知识的延伸。
声声不息的自然界是靠地球接受太阳辐射的能量转换和地球内部的能量的转换以及不同圈层之间的物质交换来维持的。
本章就把视角定在观察研究在各个圈层之间物质如何循环和能量如何转换的。
本章通过分析大气圈的运动、水圈的运动和岩石圈的运动来研究这一能量的转换和物质循环过程。
本章第一节论述了地球上大气的热量来源和传递过程,以及全球大气的基本运动规律和天气气候的形成机理,这些都是形成地理现象差异的重要因素。
第二节从运动这一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观点出发,说明地球上水的循环引起能量和物质的迁移,以及海洋中洋流的形成;第三节介绍地球内部的物质循环和地质作用,说明由此形成了地球表面千姿百态的地貌形态。
三种运动都各自在自然地理环境的形成和演化中进行,大气运动是自然界能量交换的基础;水的运动是自然地理环境中联系能量平衡与物质平衡的主要桥梁;岩石圈中的地壳运动是通过地壳演化过程,使地球表层岩石圈的物质得到更新,能量得到转换和分配。
二、本章知识结构
整章知识结构见附图1。
三、课标要求及对应的知识点和重难点知识
四、要点解析
1.大气受热过程
(1)大气受热过程主要表现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太阳辐射进入大气层后在大气和地面之间的转化过程可以用以下流程图来表示:
(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有三种方式,吸收、反射和散射。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无选择性,而吸收和散射作用因辐射波长不同而有选择性。
吸收作用的选择性表现最明显的是,大气中的臭氧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波长较短的紫外线辐射,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水汽等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波长较长的红外线辐射,而大气对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强的可见光吸收能力最差。
散射作用表现最明显的为:空气分子对太阳辐射的可见光中波长最短的蓝色光、紫色光散射作用最强,故而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
只有反射作用对辐射波长没有选择性。
总的来说,通过大气的吸收、反射和散射三种作用,太阳辐射被削弱的主要是红外线、紫外线以及可见光的短波部分(蓝、紫色光),而可见光的绝大部分能够透过大气射到地面,这对地面获得太阳辐射而增温具有重要意义。
(3)太阳辐射到达地球以后在地面与大气之间的能量转换过程
太阳辐射到达地表以后,一部分能量被大气吸收、反射和散射(包括地面反射),只有约一半左右的太阳辐射能量到达地面。
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而增温,同时向外放出地面辐射。
大气吸收了地面辐射的绝大部分,同时也向外放出大气辐射。
大气辐射除极小部分射向宇宙空间,绝大部分又射向地面(大气逆辐射)。
2.热力环流
(1)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的最基本形式
热力环流是由于地表受热不均引起的大气的垂直和水平方向的运动而构成的环流,它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形式。
这里要理解较冷的地表附近的大气温度相对较低,密度大,空气下沉;较热的地表附近的大气温度相对较高,密度小,空气上升。
于是在同一水平面上出现了气压不等的状况,空气从高压流向低压,从而形成热力环流。
(2)热力环流实例,认识海陆风、山谷风及城郊热力环流
大气运动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有密切关系,生产生活中可以利用大气运动的规律,以达到趋利避害的效果。
如,海陆热力性质不同、山谷山坡冷热不均,以及人类活动都有可能导致热力环流的形成。
这样形成的热力环流分别为:
海陆风。
白天在太阳照射下,陆地增温快,气温比海上高,空气膨胀上升,高空气压升高,空气由大陆流入海洋;近地面,陆地形成低气压,海洋上空因有空气流入形成下沉气流,近海面形成高气压,使下层空气由海洋流入大陆,形成海风。
夜间陆地降温快,气温比海洋上低,空气冷却收缩,地面气压比海面高,使下层空气由陆地吹向海洋,形成陆风。
山谷风。
白天因山坡上的空气增热强烈,于是暖空气沿坡上升,形成谷风,夜间因山坡空气迅速冷却,密度增大,因而沿坡下滑,流入谷地,形成山风。
城市风。
城市由于居民生活、工业生产、交通燃料化石燃料,释放大量的人为热,致使城市温度高于郊区,形成“城市热岛”。
城市与郊区冷热不均,会形成热力环流,空气在城市上升,在郊区下降,近地面空气由郊区流入城市,高空则由城市流入郊区。
3.大气的水平运动——风的成因及形成过程
水平气压梯度力是产生大气水平运动的原动力。
在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下,大气要按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即垂直于等压线方向开始作水平运动,但大气一旦运动起来马上就受到地转偏向力作用,使运动方向发生偏转(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对于高空风向,只考虑上述两种力,当上述两种力达到平衡时,风向平行于等压线。
而对于近地面大气中的风而言,除受上述两个力的作用影响外,还受到摩擦力影响,三力达到平衡时,最终使风向与等压线斜交。
这些是理论上的风向,这只考虑等压线平行的情况,而真实的情况是,在海陆热力差异的影响下,等压线出现了闭合中心。
这种气压场中,在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以及摩擦力共同作用下,低气压的气流在北半球按逆时针方向旋转辐合(南半球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辐合);高气压(反气旋)的气流在北半球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流出(南半球按逆时针方向旋转流出)。
4.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及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1)三圈环流和气压带风带
地表不同纬度受热不均,赤道空气受热最多,因而膨胀作上升运动、而极地空气受热最少,冷却收缩作下沉运动。
这样在近地面和高空同一水平面上存在着气压差异,促使空气由高压向低压流动。
地面上极地向赤道流动的空气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在北半球偏转成极
地东风;高空赤道上空流向北极上空,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逐渐右偏,到30°N附近成为西风、(由于空气从赤道上空)源源不断流来,在此堆积并下沉,致使这里形成副热带高压(近地面)。
而高空形成低压。
在近地面,在气压梯度力作用下,大气由副热带高压带向南北流出。
向南的一支流向赤道,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形成东北信风。
这样,在赤道与副热带地区之间便形成了低纬度环流圈。
向北的一支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形成西风,并与极地东风二者在60°N附近相遇,由于西风比极地东风暖而轻,故西风爬升在冷空气之上,形成极锋,上升气流到高空,又分别流向南北。
向南的一支气流在副热带地区下沉,于是在副热带地区与副极地地区之间构成了中纬度。
由于副极地上升气流到高空便向南北流出,致使近地面的气压降低,形成了副极地低气压带。
同理,三圈环流在南半球同样存在。
我们把这种不同纬度间大气运动形成的风带叫做行星风带。
(2)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是不考虑海陆分布和地形影响的理想模式。
但由于地表是海陆相间分布,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使同纬度的陆地和海洋在冬季或夏季温度有明显的差异。
夏季大陆比海洋增温快,大陆上形成热低压,高压仅仅保留在海洋上,形成高压中心;冬季,陆地降温比海洋快,陆地上气温比海洋低,陆地上形成高压中心,海洋上形成低压中心。
因此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使气压带和风带局部断裂,分割成一些高低气压中心。
例如,在亚欧大陆上,冬季形成亚洲高压,夏季形成印度低压;在太平洋上夏季形成夏威夷高压,冬季形成阿留申低压。
(3)季风环流的成因及典型季风区
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夏季,陆地升温快,气温高,气压低;海洋升温慢,气温低,气压高,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冬季,陆地降温快,气温低,气压高;海洋降温慢,气温高,气压低,风从陆地吹向海洋。
这样在一年中风向就有了变化,这种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向随着季节风向发生转变的现象称为季风。
海陆热力性质对比越强烈,季风现象就越明显,所以最典型的季风现象在东亚,这里有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面对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海陆热力对比显著。
这里,冬季时,亚欧大陆上形成高气压,纬度越高,降温更快,所以高压偏北,在蒙古附近,故称蒙古高压。
它实际上切断了行星风系中的副极地低
气压带,低压仅保留在太平洋上,太平洋上形成阿留申低压。
风从亚欧大陆吹向太平洋,寒冷干燥。
夏季时,亚欧大陆上形成低气压,纬度越低,升温更快,所以低压偏南,在印度附近,故也称印度低压,它实际上切断了行星风系中副热带高气压带,太平洋上形成夏威夷高压,风从太平洋吹向亚欧大陆,带来丰富水汽,所以夏季降水多。
南亚也是世界上典型的季风区。
但是南亚的季风不完全是因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的。
南亚在冬季时,南亚位于亚洲高压的南缘,由高压中心吹来的风到达南亚偏转成东北风。
这便是南亚的冬季风。
由于南亚地处热带,常年高温,海洋和陆地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并不明显,所以夏季时的盛行风并不是由于印度洋和亚欧大陆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而是由于夏季时,其压带风带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到达北半球向右偏转形成西南风,这便是南亚的夏季风。
所以说,南亚的夏季风是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结果。
因此南亚的季风气候成因是既有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南亚冬季风)也有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南亚夏季风)。
总结为下表1。
表1 东亚和南亚的季风环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