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遗传学第七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方法
引物:G+C含量不低于40%-50%;5’和3’端的碱基顺序非反方 向对称;长度以10bp为宜。 扩增:变性—复性—延伸;30—40循环;保温。 电泳: 凝胶电泳;EB染色;拍照。 分析:与RFLP相同。
◙ 优点
技术简单;标记数目多;样品用量小;无须预先知道DNA序 列。
◙ 缺点
重复性较差;大部分为显性分子标记,不能在F2区分纯合体 和杂合体,必须进行F3分析。
图 7-4 DNA 扩 增 原 理
○ PCR—RFLP
如果已知多态性位点周围的DNA序列,则可 用PCR快速而简单地进行RFLP分析。
首先根据多态位点两侧序列设计和合成引物; 以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用相应的内切 酶进行消化;再进行电泳,分析PCR区带判断多 态性。
图7-5 PCR—RFLP
○ DNA芯片技术
原理:DNA芯片为面积为2cm2或更小的芯 片。芯片上铺有密集的具有特定碱基序列的探 针。将待测的DNA切成长短不一的片段,经荧 光物质标记后,注入嵌有芯片的载片上,由于 DNA和探针的杂交程度与荧光强度有关,通过 激光扫描即可根据荧光强弱测出被检测序列的 变异。
六 几种分子遗传标记简介 (一)随机扩增多态性标记(random
例:♂23/23×♀23/19
♀23/23 (患儿),
♀23/19 (正常) 表明致病基因与23KbDNA相连锁;正常PH基因与 19KbDNA相连锁。 该夫妇又怀孕,胎儿为23/19。19Kb片段来自母亲,此 片段与正常基因相连;23Kb片段来自父亲,此片段可能与正 常基因相连,也可能与突变基因相连。该胎儿的PH位点基因 型为 +/+ 或 +/- 。隐性纯合体的可能性排除,表型正 常。
在基因组内某一特定的核苷酸位置上,也可以有不同的 核苷酸。基因组中单核苷酸的置换使得群体中基因组的某个 位点存在差异,如同等位基因那样可以有两个或以上的核苷 酸。
○ SNP就是指基因组内特定的核苷酸位置上存 在两种以上不同的核苷酸,其中最少一种在群体中 的出现频率不少于1%(低于1%则视为突变)。
图7-6 苯丙酮尿症的基因诊断
○ RFLP的局限性
提供的信息量有限。基于核苷酸改变产生的 酶切位点变化只有“能切”和“不能切”两种状态, 产生的酶切片段一般只有2-3个。
有些核苷酸改变不能用限制性内切酶检出。 探针制备和使用同位素存在费用和环境问题。
三 小卫星标记
○ 基因组中有一种重复序列称为小卫星DNA (minisatellite DNA) 或称为同向重复序列可变数 (variable number tandem repeat , VNTRs )区。 不同个体和基因组的不同位点上,VNTRs数目都不同。 ○ 1985年,A.Jeeries 在人肌红蛋白基因第1内含子 中分离出132bp的重复序列,内含4个重复单位,每单位长 33bp,内有13bp为核心序列(GGAGGTGGGCAGG)。 ○ 用由核心序列重复排列而成小卫星DNA做探针时, 与基因组DNA杂交,可产生含多条区带的杂交图谱。这种图 谱表现出高度的个体特异性,称之为DNA指纹(DNA fingerprint)。
(二)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标(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AFLP ) 是1993年建立的技术。
◙ 原理
对基因组DNA进行酶切片段的选择性扩增。使用 双链人工接头与基因组DNA酶切片段相连接,作为扩增 反应的模板,通过接头序列与基因组DNA引物3’端的识 别进行选择性扩增,特异性片段经变性、退火和延伸, 经36循环而得到扩增,最后通过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 电泳分离而的以显示。
○ 以微卫星DNA标记两侧特异性序列设计专一引物, 通过PCR扩增微卫星片段,扩增产物经电泳分离,不 同个体间因核心序列的重复次数不同而产生DNA多态 性。
图7-9(1)VNTR的多态性
图7-9(2)微卫星DNA多态性
图7-10 微卫星在家系中的检测结果
○ 微卫星标记的优点
由于(CA)等重复序列不 受进化上选择,因而在同一位点中数目变异很大, 在群体中,可因重复次数不同可形成多达几十种 的等位片段(多态性)。
第七章
1 遗传标记的概念
分子遗传标记
一 遗传标记的发展
遗传标记是指能够用以区别生物个体或群体, 及其特定基因型,并能稳定遗传的物质标志。 ► 遗传标记是一些等位基因或遗传物质,能在生 物体上以各种形式表现出各种变异。 ► 遗传标记的概念经历了从宏观到微观、从外部 到内部、从蛋白质到DNA的发展过程。
五 单核苷酸多态性标记
○ 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标记是1996年开发的第三代遗 传标记。 SNP与RFLP、STR等标记不同之处在于不以 “长度”差别为检测手段,而是直接以序列的变异 作为标记。 ○ 在一个群体中,基因组的某一座位上可以有 两个或以上的等位基因,这是等位基因多态性。
SNP是出现频率最高的标记,人类基因组中平 均每1000 bp中就有1个SNP,总数可达300万个。 SNP 既能在编码基因也能在非编码基因中发生, 在编码基因中出现的称为cSNP,这种cSNP可能会影 响蛋白质的结构和表达水平,对分析基因与性状的 关系有重要意义。 由于编码序列选择压力大,杂合度可能性要小 一些。而非编码序列(HLA)杂合度达5-10%。
简单而稳定的遗传性 呈孟德尔遗传,亲代图谱
的条带独立地分配给子代,子代图谱中的每一条带都可 以在双亲中找到。还具有体细胞稳定性,用同一个体不 同组织做的指纹图是相同的。
四 微卫星标记 ○ 基因组中有一种重复序列称为微卫星DNA
(microsatellite DNA) 或称为短串联重复(short tandem repeat,STR)序列。重复单位为2—6bp。
同一种蛋白质存在的遗传多态性称为蛋白质 型。由于共显性和中性的多态性在数量上有限, 而且有些多态性是电泳方法检测不出的,因为氨 基酸取代不产生电荷的变化。
3 分子遗传标记

分子遗传标记是以DNA多态性为基础的遗传标 记,又称DNA分子标记或多态性DNA标记。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 相继建立了多种分子遗传标记检测技术,例如, RFLP、VNTR、RAPD、AFLP、SNP等。 分子遗传标记的特点:遗传多态性高;检测方 法简单快捷;遗传共显性,能分离出等位基因的 三种基因型。
图7-1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
图7-2
Southern杂交法
图7-3 RFLP检测
○ 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 PCR):1985年建立的一
种体外快速扩增特定基因或DNA序列的方法。
PCR 原理:在反应温度为90—95℃时,DNA变性成为单 链;反应温度降至45—65℃时,两种引物与两条单链DNA退 火而配对结合;反应温度升至72℃左右时,在TaqDNA聚合酶 作用下,引物以单链DNA为模板逐步延伸成新的单链。“ 变 性——退火——延伸”这一循环完成后,DNA复制了一次, 由一个DNA分子成为两个DNA分子。

2 经典的遗传标记
(1)形态遗传标记
能用肉眼识别和观察的、明显表现出遗传多 样性的体型外貌特征,称为形态遗传标记。例如, 动物的毛色、角形、耳型、体型、外貌等。 优点——简单、直观。
缺点——标记数目少、多态性低、受等位基 因的相对效应、非等位基因的相互作用以及环境 等因素的影响。
(2)细胞遗传标记
高变异性 DNA指纹图所检测的座位是基因组中有很
高变异性的座位,所以由多个这种座位上的等位基因所 组成的图谱必然有很高的变异性。变异的原因可能是个 体的等位基因连锁着不同数目的重复单位,在减数分裂 时它们之间可以发生重组,产生新的组合。 用探针33.15进行DNA指纹分析时,两个无亲缘关系的 人具有相同DNA指纹的概率为3×10-11,而同时用33.15和 33.6探针分析,概率则为5×10-19 。
图7-7 VNTR的多态性
图 7-8 DNA 指 纹
○ DNA指纹的特点
标记性 群体中VNTR存在多态性,可以作 为等位基因的一种标记。即A和a一对等位基因所 连锁的VNTR可能是不同的,因次可以通过鉴别不 同的VNTR作为标记来确定A和a。
多座位性 基因组中有很多小卫星座位, 一个小卫星探针可与多个小卫星座位上的等位基 因杂交,产生具有很多条带的杂交图谱,每个条 带代表一个等位基因。
红细胞抗原多态性——红细胞表面有很多血 型特异抗原,不同的血液型有不同的血型特异抗 原。例如ABO型、MN型等。 白细胞抗原多态性——主要组织相容性(MHC) 是最复杂、最具多态性的体系。猪的MHC用SLA表 示,牛的MHC用BLA表示。
(4)生化遗传标记
以蛋白质多态性为标记。蛋白质多态性是指 具有相同功能的蛋白质存在两种以上的变异体。 这些变异体在电泳时迁移率有差异,据此区分为 不同的“型”。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RAPD)是 1990年建立的技术。
◙ 原理
人工随机合成DNA引物,以被测材料DNA为模板, 在PCR仪中随机扩增。 引物在真核基因组(模板DNA )中可能有很多结 合位点,但只有在大约2000bp内存在反向平行的、与 该引物互补的双链DNA分子,才能将合成的新链作为 下一次合成的模板。
染色体核型(染色体的数目、大小、随体、 着丝粒位置、核仁组织区等)、带型和数量的变 异,呈现出的染色体在结构上和数量上的遗传多态 性称为遗传标记。
优点——不受环境影响,呈孟德尔方式遗传。
缺点——工作量大,多态性较局限,常伴有对 生物有害的表型Baidu Nhomakorabea获取材料困难。
(3)免疫遗传标记
以动物的免疫特征为标记,包括红细胞抗原多态性 和白细胞抗原多态性。




RFLP标记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是
1980年建立的第一代遗传标记。RFLP是指用限制性 内切酶切割不同个体的DNA时,会产生长度不同的 DNA片段,电泳后用克隆探针方法可检测出这些片 段。
其基本过程是:取得DNA样本——酶切——电泳——转移 至硝酸纤维膜上——DNA探针杂交——放射自显影。
就整个基因组而言,两个不同个体之间,约 有几百万个碱基的差异,这相当于在蛋白组中有 10万个氨基酸的差异。 SNP是单碱基突变,任何用于单碱基突变的 技术都可用于SNP检测,如RFLP、DNA序列分析、 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等,但这些技术必须通 过淀粉凝胶电泳检测,费时而且效率不高。但随 着微阵列DNA芯片(DNA chip)技术的发展,SNP 检测效果得到大大提高。
DNA双链中的一条链上某核苷酸发生置换时,其互补 链的对应位点也发生核苷酸发生置换,只计为一个单核苷 酸多态。 基因组中单核苷酸的缺失、重复、插入不属于SNP。 核苷酸有4种置换方式,理论上SNPs有两种、三种、 四种多态形式,但实际上三等位型和四等位型几乎无法检 出,所以SNP一般为双等位型多态标记。如一个SNP把 AAGGCT改变为TAGGCT。
○ 应用举例——苯丙酮尿症的基因诊断
苯丙酮尿症是由于苯丙氨酸羟化酶(PH)基因异常引起 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MspⅠ酶对PH基因区进行酶切,以 分离到的PH cDNA为探针,对人群进行RFLP分析,不同个体 基因组产生23kb和19kb的片段。存在23/23、19/19、23/19 三种基因型。
高度的多态性
这样的位点 在基因组中出现的频率很高,而且分布很广。 因为重复序列 两侧的特异性拷贝可作为其在基因组中定“点” 的标记。
作为遗传标记的高频率性 采用PCR技术自动化操作
○ 微卫星标记的应用
微卫星DNA分布广泛均匀,多态信息含量丰富,呈 共显性遗传,稳定性好,可比性强,分析技术易实现自 动化,是一种理想的分子标记。在人类和哺乳动物DNA分 子连锁分析中已取代RFLP,成为第二代分子标记而被广 泛应用。 微卫星标记的主要缺陷在于,必须事先了解微卫星 的两翼序列才能设计引物,这就需要进行基因文库构建、 分子杂交、筛选阳性克隆和DNA序列分析等,标记开发成 本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