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初中化学物质转化关系图.doc

合集下载

九级化学物质转化关系图

九级化学物质转化关系图

一、初中化学物质的转化关系1、氧气、氧化物、酸、氢气、水H2OKMnO4↘↓↑↗CO、CO2↗SO2H2SO4H2O2→→P2O5+ Mg Al Zn Fe→ H2→H2O ↘MgO HClKClO3↗↓↘Al2O3 Fe3O42、碳与碳的化合物3、氢氧化钠、碳酸钠、氯化钠+ CO2↗ Na2SO4 → BaSO4↓(白)NaOH → Na2CO3 → CaCO3↓(白)(变质)↘ NaCl → AgCl↓(白)4、含钙化合物的关系:↙↗―――――――↘↖CaCO3→CaO→Ca(OH)2→CaCl2↖CO2↙5、氧化钡、氢氧化钡与硫酸钡1 / 32 /3 ↗BaCl 2 → BaSO 4↓(白)BaO → Ba(OH)2 ↗↘ + CuS O 4↘Cu(OH)2↓(蓝)6、硫酸铜、碳酸氢钙、碳酸氢钠、碳酸氢铵CuO ↗ CO 2↙ ↘ Ca(HCO 3)2 → CaCO 3→CaOCuSO 4.5H 2O →CuSO 4→ Cu ↘ H 2O↗Na 2CO 3 ↗ NH 3 → NH 3.H 2O NaHCO 3 →CO 2 NH 4HCO 3 → H 2O↘H 2O → H 2CO 3 ↘ CO 2 → H 2CO 37、铝、镁、锌、铁、铜及其化合物↗ZnSO 4↖ ↗ AlCl 3↖Zn → ZnO Al → Al 2O 3 ↘ZnCl 2↙ ↘Al 2(SO 4)3↙Fe Al↗MgCl 2↖ ↙﹉﹉﹉﹉↗ CuCl 2↘↖Mg → MgO Cu ←→CuO Cu(OH)2 ↘MgSO 4↙ ↖____↘ CuSO 4↗↙ Fe Al↙ FeCl 3 ↖ C CO H 2 Mg Al ↗FeSO 4Fe(OH)3 Fe 2O 3 ←――――→ Fe↖Fe 2(SO 4)3↙ O 2 H 2O ↘ FeCl 2 8、常见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即注明必要的反应物、反应条件)CO 2 CO C 或O 2 O 2 H 2O H 2O 2Al 2O 3 AlCl 3 Al CuO CuSO 4 Cu ⑴ ⑵ ⑶ ⑷ MgO MgSO 4 Mg Cu H 2 Fe CaO Ca(OH)2 CaCO 3 CaCl 2 Ca(OH)2CaCO 3 ⑸ ⑹ ⑺ ⑻CaCO3Na2CO3CO2CO2NaOHNa2CO3CO2O2H2ONaOH NH4ClNH3⑼⑽⑾⑿3 / 3。

第2课时 物质的转化

第2课时 物质的转化

1.根据物质的性质分类,CH3COOH属于
A.碱
B.四元酸
( C)
C.一元酸
D.盐
解析:CH3COOH在水溶液中电离出一个H+,属于一元酸。
2.酸式盐是盐的一种,可看作是多元酸中的氢离子未被完全中和
所得到的盐,常见的有NaHCO3、NaHSO4、KH2PO4、K2HPO4等。已
知H3PO2(次磷酸)与足量的NaOH反应只生成一种盐NaH2PO2,则下列
D.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解析:酸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故A错误;酸能和碱反应生成盐 和水,属于酸的通性,故B正确;酸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属 于酸的通性,故C正确;酸可以和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酸 的通性,故D正确。
4.碱溶液中都含有OH-,因此不同的碱表现出一些共同的性质。
基本反应类型
__复__分__解__反__应__ 复分解反应 复分解反应
现象或化学方程式
基本反应类型
盐的 主要 化学 性质
与酸反应 与碱反应
Na2CO3 + 2HCl=== 2_N_a_C__l+___H_2_O_ __+__C__O_2_↑___
Ca(OH)2 + Na2CO3===CaCO3↓ + 2NaOH
写出下列有关序号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
化学方程式
①_____2_C__a_+__O__2=__=_=_2_C__a_O_____ ②______C_a_O__+__H__2O__=_=__=_C_a_(_O__H__)2_____ ③_C__a_(_O_H__)_2+___N_a_2_C_O__3_=_=_=_C__a_C__O_3_↓_+__2_N__a_O__H_
2.根据酸的通性,说出将盐酸加入含有酚酞的NaOH溶液(红色)的 现象。

浙教版初中科学九上2.5《物质的转化》(共21张PPT)

浙教版初中科学九上2.5《物质的转化》(共21张PPT)
科学第五册
一、金属单质
Ca
O2
CaO
H2O
Ca(OH)2
HCl
CaCl2
盐的转变关系:
金属 碱性 氧化物
碱 盐
二、非金属单质
C O2
CO2 H2O
H2CO3
Ca(OH)2
CaCO3
盐的转变关系:
非金属
酸性 氧化物


加热
Fe + S == FeS
• 金属 + 非金属
盐 (无氧酸盐)
一、单质、氧化物、酸、碱、盐各类物质的相互关系
1.自然界没有风风雨雨,大地就不会春华秋实。2.瀑布跨过险峻陡壁时,才显得格外雄伟壮观。3.诽谤,同时造了无数的罪业,这是嫉妒;自己欢喜4.在茫茫沙漠,唯有前时进的脚步才是希望的象征。5.只会幻想而不行动的 人,永远也体会不到收获果实时的喜悦。6.我们只要每天睁开眼睛,看到自己还活着,就该庆幸自己多么的幸运7.赞叹,同时积累了同样的功德利益,这是随喜。怎么做,完全在于自己。8.盲目的上进,就像在死胡同里打转。 你浪费的人生,原本可以有更多的精彩。9.其他烦心的事,想开点,看开点,再苦再难的日子,熬着熬着也就挨过来了。10.这个世界到处充满着不公平,我们能做的不仅仅是接受,还要试着做一些反抗。11.懦弱的人只会裹 足不前,莽撞的人只能引为烧身,只有真正敢的人才能所向披靡。12.精神健康的人,总是努力地工作及爱人,只要能做到这两件事,其它的事就没有什么困难。13.命,是失败者的借口;运,是成功者的谦词。带着青春的印 记,我们这代人,慢慢的随着时间的流淌,渐渐老去。晚安!14.努力不是为了做给谁看,无论什么结果都能问心无愧;努力是因为你可以不接受命运的框定,靠自己来场漂亮的反击。15.美国人口普查局的“世界人口时钟” 显示,全世界每秒钟有1.8人死亡,一小时就是6,360人,一天就有152,640人死亡。16.当你觉得老天对你不公的时候,别急着红眼,别急着抱怨,因为这样只会削弱你的意志,消磨你的斗志,最后让你变得平庸,一事无成。 17.昨天,再值得留恋,也不会为你的留恋停留;明天,再艰辛,也不会因为你的脆弱而怜悯;优雅之人心如止水,波谰不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做一个优雅从容的人,只有先稳下来,静下心,学会宽容,仁爱,温和。 18.无论你正经历着什么,过得是否开心,世界不会因为你的疲惫,而停下它的脚步。那些你不能释怀的人与事,总有一天会在你念念不忘之中遗忘。无论黑夜多么漫长不堪,黎明始终会如期而至。睡一觉,愿美梦治愈你的 难过。晚安!19.凡事顺其自然,凡事不可强求。人生,错过太多,我们都在重复,所以,我们不必为自己错过的悲哀,而应该为自己拥有的而喜悦。错过了漂亮,你还拥有健康;错过了健康,你还拥有智慧;错过了智慧,你还 拥有善良;错过了财富,你还拥有安逸;错过了安逸,你还拥有自由20.人生,总有乌云密布的低沉的时刻,但也会有蓦然抬头,拨云见日的一天。而最重要的是在低潮时要忍耐得住,不要放弃对光明的追求,永远不要以为走

专题二物质的相互转化

专题二物质的相互转化

专题二物质的相互转化教学目标1.掌握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等物质间的转化关系。

2.构建酸、碱、盐与单质、氧化物的关系网络。

3.能应用所学的酸碱盐的知识合理解释或解决一些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

重点无机物相互转化规律根底回归一、物质的分类(一)纯洁物和混合物工程纯洁物混合物概念由同一种物质组成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彼此间不发生化学反响区别①一种物质②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而言,由一种分子构成③有固定的组成④有固定的性质①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②由不同种分子构成③没有固定的组成④没有固定的性质联系(二)单质和化合物工程单质化合物概念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洁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洁物一样点均为纯洁物均为纯洁物不同点①由一种元素组成②单质的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①由不同种元素组成②化合物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联系(三)氧化物工程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概念凡能跟起反响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凡能跟起反响而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组成大多数是非金属氧化物(穿插关系) 都是金属氧化物(附属关系)性质①与水反响生成对应的含氧酸(SiO2除外)②与可溶性碱反响生成盐和水①与水反响生成可溶性碱②与酸反响生成盐和水(四)酸、碱、盐工程酸碱盐概念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一样点均为化合物,其水溶液都能导电(电离)不同点酸=H++酸根离子碱=金属离子+OH-盐=金属离子+酸根离子组成特点一定含氢元素一定含氢、氧两种元素一定含有非金属元素联系酸+碱→盐+水(中和反响)二、物质的相互转化转化的文字表达式化学方程式〔举例〕①金属+ 氧气→②非金属 + 氧气→③金属氧化物 +水→④非金属氧化物+ 水→⑤金属 + 非金属→盐Mg +Cl2 = MgCl2⑥金属氧化物 + 非金属氧化物→盐CaO + SiO2 = CaSiO32、金属、非金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关系转化的文字表达式化学方程式〔举例〕①金属+ 酸→②非金属+ 碱→③金属氧化物 + 酸→④非金属氧化物 + 碱→⑤酸 + 碱→⑥酸 + 盐→⑦碱 + 盐→⑧盐 + 盐→典型例题1.以下各组变化中,每一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是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①和③ D.①②③2.在①单质、②氧化物、③酸、④碱等四类物质中,经一步反响可以生成盐的是〔〕A.只有①②③B.只有②③④C.只有①②④D.①②③④3.甲、乙、丙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转化关系如右图所示:〔1〕假设甲、乙组成元素一样,甲、乙、丙中有一种物质为水,那么甲为〔填化学式〕,实验室制丙的化学方程式为:〔写出一种〕。

中考化学推断题三角关系图

中考化学推断题三角关系图

中考化学推断题三角关系图1.直线型互变(1)单质←→化合物:①O2↔H2O ②H2↔H2O ③Cu↔CuO④Fe↔Fe3O4(2)化合物←→化合物:①CO↔CO2 ②CO2↔CaCO3 ③CO2↔H2CO3 H2O↔H2CO3④H2O↔Ca(OH)2 ⑤NaOH⇄Na2CO3 ⑥Na2CO3⇄CO22. 三角形变化(4)其它:3. 四边形关系:二、中考化学推断题2.甲、乙、丙是初中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1)若甲、乙、丙都是气体,丙是灭火剂,则乙是________。

(2)若甲、乙、丙都为金属,反应皆是在溶液中进行的置换反应,甲、乙、丙三种金属的化学式依次是________(写一组)。

(3)若甲、乙、丙含相同的金属元素。

甲是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碱,乙转化为丙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写一个)。

(4)下列三组物质中,符合上述转化关系的是________ (填标号)。

【答案】一氧化碳(或CO ) Zn 、Fe 、Cu 2233CaCl + Na CO =CaCO + 2NaCl ↓ a b 【解析】 【分析】根据甲、乙、丙是初中常见物质,若甲、乙、丙都是气体,丙是灭火剂,所以丙是二氧化碳,甲转化成的乙会转化成二氧化碳,所以甲是氧气,乙是一氧化碳;若甲、乙、丙都为金属,反应皆是在溶液中进行的置换反应,排在前面的金属可以将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若甲、乙、丙含相同的金属元素,甲是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所以甲是氢氧化钙,甲、乙都会转化成丙,所以乙是氯化钙,氢氧化钙、氯化钙都会生成丙,所以丙是碳酸钙,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

【详解】(1)若甲、乙、丙都是气体,丙是灭火剂,所以丙是二氧化碳,甲转化成的乙会转化成二氧化碳,所以甲是氧气,乙是一氧化碳;(2)若甲、乙、丙都为金属,反应皆是在溶液中进行的置换反应,排在前面的金属可以将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所以甲、乙、丙三种金属的化学式依次是:Zn 、Fe 、Cu ;(3)若甲、乙、丙含相同的金属元素,甲是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所以甲是氢氧化钙,甲、乙都会转化成丙,所以乙是氯化钙,氢氧化钙、氯化钙都会生成丙,所以丙是碳酸钙,乙转化为丙的反应是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化学方程式是:2233CaCl + Na CO =CaCO + 2NaCl ↓;(4)a 、过氧化氢分解会生成水和氧气,水通电会生成氢气和氧气,故正确;b 、碳酸钠会转化成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会转化成硫酸钠,碳酸钠也会转化成硫酸钠,故正确;c 、硝酸钾不会转化成碳酸钾,故错误。

中考化学第二轮复习物质的转化与推断精品课件

中考化学第二轮复习物质的转化与推断精品课件

3. (2021烟台模拟)A~F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固体A在空气中易潮解,B 和C能参与光合作用,B和D组成元素相同。它们相互转化的关系如图所 示(“→”表示反应能一步实现,“——”表示相连物质间能发生反应,部分 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省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A. C和F组成元素可能相同 B. 固体B可用于人工降雨 C. D和E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B D. A~F属于酸、碱、盐、氧化物、 单质中的四类物质
烧产生的二氧化硫少很多,因此燃煤更容易导致酸雨,对环境影响比较大;煤和天然气燃烧都生成二氧化碳,所以都有温室气体产生。
A. C→CO B. H O →O 设计实验 根据氧化亚铜和稀硫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若该红色粉末中含Cu2O,则反应生成物一定有溶于水形成蓝色溶液的CuSO4和不溶于水的红色固体Cu,因此可观察到的现
(1)写出化学式:D_H__C_l_,E__F_e_。 (2)物质G所属的物质类别是_氧__化__物__(_或__金__属__氧__化__物__)_;物质C与物质D反 应的基本类型是__复__分__解__反__应__。 (3)物质A和物质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K__2C__O_3_+__2_H__C_l_=_=_=__2_K_C__l+__H__2O__+__C_O__2_↑_。 (4)古代常将草木灰与C溶液混合,滤取反 应后清液作漂洗的洗涤剂。写出此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_C_a_(_O__H_)_2+__K__2_C_O__3=_=__=_C__a_C_O__3↓_+__2_K__O__H_。
选项



A
H2SO4
H2
H2O
B
NaOH
NaCl NaNO3
(1)写出化学式:B_H__2_S_O_4__,E__C_u_S_O__4_。 (2)物质C所属的物质类别是氧__化__物__(_或__金__属__ _氧__化__物__)_,选择C作为食品干燥剂的原因有 安__全__无__毒__,__价__格__低__廉__(_或__吸__水__性__强__或__不__与__食___ 品__反__应__(答两条即可)。 (3)写出D转化为F的化学方程式__C_a_(O__H_)_2_+__N_a_2_C_O_3_=_=_=__C_a_C_O__3↓_+__2_N__a_O_H__。 (4)B在生产上的用途有_金__属__除__锈__(_或__化__工__原__料__、__气__体__干__燥__剂__等__)_,上述反 应没有包含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分__解__反__应__。

初中化学重点复习系列7-化学转换三角及推断

初中化学重点复习系列7-化学转换三角及推断

初中化学重点复习系列7-化学转换三角及推断一、三角转换1、氧三角2H 2O 2MnO22H 2O+O 2↑ 2H 2O通电2H 2↑+O 2↑2H 2+O 点燃2H 2O 2、碳三角2C+O 2点燃2CO 2CO+O 2点燃2CO 2C+O 2点燃CO 2 C+CO 2高温2CO3、钙(石灰)三角及转化:石灰石、生石灰、熟石灰 CaCO 3高温CaO+CO 2↑CaO+H 2O==Ca(OH)2 Ca(OH)2+CO 2==CaCO 3↓+H 2O 4、铁三角1 2H 2O+4Fe+3O 2缓慢氧化2Fe 2O 3·H 2OFe 2O 3+6HCl==2FeCl 3+3H 2O Fe 2O 3+3CO高温2Fe+3CO 2Al+FeCl 3==AlCl 3+Fe2Fe+3Cl 2点燃2FeCl 35、铁三角2(Fe 3O 4可以写成Fe 3O 4 •Fe 3O 4)3Fe+2O 2点燃Fe 3O 4 Fe 3O 4+4CO高温3Fe+4CO 2Fe 3O 4+8HCl==2FeCl 3+FeCl 2+4H 2O Zn+FeCl 2==ZnCl 2+Fe Fe+2HCl==FeCl 2+H 2↑ 6、铜三角2Cu+O 2 △2CuO H 2+CuO△Cu+H 2OCuO+H 2SO 4==CuSO 4+H 2O Fe+CuSO 4==FeSO 4+Cu Cu+Ag 2SO 4==CuSO 4+2Ag 7、酸三角H 2SO 4+BaCl 2==BaSO 4↓+2HClCCOCO 2H 2OH 2O 2O 2FeFe 2O 3FeCl 3CuCuOCuSO 4H 2SO 4CaOCa(OH)2 CaCO 3FeFe 3O 4FeCl 2HCl+AgNO 3==AgCl ↓+HNO 3 H 2SO 4+Ba(NO 3)2==BaSO 4↓+2HNO 3 Na 2CO 3+H 2SO 4==Na 2SO 4+H 2O+CO 2↑ 8、碱三角Ca(OH)2+Na 2CO 3==CaCO 3↓+2NaOH 2NaOH+CuSO 4==Cu(OH)2↓+Na 2SO 4 Ca(OH)2+CuSO 4==Cu(OH)2↓+CaSO 4 Ca(OH)2+(NH 4)2SO 4==CaSO 4+2H 2O+2NH 3↑ 9、盐三角1Na 2CO 3+H 2SO 4==Na 2SO 4+H 2O+CO 2↑ Na 2SO 4+BaCl 2==BaSO 4↓+2NaCl Na 2CO 3+2HCl==2NaCl+H 2O+CO 2↑ Na 2CO 3+2HNO==2NaNO 3+H 2O+CO 2↑ 10、盐三角2CaCO 3+2HCl==CaCl 2+H 2O+CO 2↑ CaCl 2+2AgNO 3==2AgCl ↓+Ca(NO 3)2CaCO 3+2HNO 3==Ca(NO 3)2+H 2O+CO 2↑ 外一:我们身边的物质总转变 ② ① ⑧ ⑨ ⑥ ⒀⒁③④ ⑦ ⒂⑤ ⑩ ⑾⑿①2KMnO 4 △ K 2MnO 4+MnO 2+O 2↑ ②2H 2O 2MnO22H 2O+O 2↑ ③2H 2O通电2H 2↑+O 2↑ ④2H 2+O 2点燃2H 2O⑤3Fe+2O 2点燃Fe 3O 4⑥C+O 2点燃CO 2⑦6CO 2+6H 2O 叶绿素光照C 6H 12O 6+6O 2⑧H 2CO 3△H 2O+CO 2↑ ⑨CO 2+H 2O==H 2CO 3⑩Ca(OH)2+CO 2=CaCO 3↓+H 2O⑾CaCO 3高温CaO+CO 2↑⑿CaCO 3+2HCl=CaCl 2+H 2O+CO 2↑⒀3CO+Fe 2O 3高温2Fe+3CO 2 ⒁2CO+O 2点燃2CO 2⒂C+CO 2高温2CO二、推断题解题思路1、 阅读题目:要求通阅全题,统领大局。

初中化学 化学转换三角及推断

初中化学 化学转换三角及推断

初中化学化学转换三角及推断化学转换三角是一种直观的化学反应表示方法,它用不同的物质或元素符号来表示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转换关系。

这个三角形可以清晰地展示出化学反应中各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推断题是初中化学考试中常见的一种题型,它通过给出一些化学反应的条件和结果,让考生推断出未知的反应物或生成物。

这种题型需要考生对化学反应有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化学转换三角可以帮助考生在推断题中快速找到突破口。

例如,对于一个包含多种物质的推断题,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化学转换三角来确定哪些物质之间可能发生反应,从而缩小可能的答案范围。

我们还可以通过观察化学转换三角中物质的分布情况,推断出反应的类型和反应条件等重要信息。

熟练掌握常见的化学反应类型和反应条件,以便在解题时能够迅速联想到相关的反应。

注意题目中给出的反应条件和结果,从中提取关键信息,如颜色变化、沉淀生成等。

尝试从已知的反应中找出规律,以便在未知的反应中找到对应的规律。

对于一些难以确定的物质,可以通过化学转换三角来分析其可能的性质和反应类型。

已知A、B、C、D、E五种物质,它们之间存在如下的化学转换关系:现知A是一种碱,B是一种盐,C是一种金属单质,D是一种非金属单质,E是一种酸。

根据上述信息,推断出A、B、C、D、E、F、G、H、I、J分别是什么物质。

A与B反应生成C和D,由于A是一种碱,B是一种盐,因此可以推断出这是一个碱与盐之间的复分解反应。

结合给出的反应条件和结果,可以推断出C可能是沉淀物或气体,D是非金属单质。

C与E反应生成A和F,由于E是一种酸,可以推断出这是一个金属与酸之间的反应。

结合给出的反应条件和结果,可以推断出F是一种盐。

B与E反应生成G和H,由于E是一种酸,可以推断出这是一个盐与酸之间的反应。

结合给出的反应条件和结果,可以推断出G和H可能是沉淀物或气体。

F与H反应生成I和J,由于F是一种盐,H是一种非金属单质,可以推断出这是一个盐与非金属单质之间的反应。

物质转化规律

物质转化规律

物质的分类和转化规律一.物质的转化规律:1.金属+氧==金属氧化物2.金属氧化物+还原剂=金属+非金属氧化物①CuO+H2== 现象:,H2还原优点是反应生成物之一是,且产物较纯净。

②CuO+CO== (CO有剧毒,实验时一定)③2CuO+C;现象:(虽然C的还原能力强于H2,但固体还原剂与氧化物的充分接触程度没有固体与气体还原剂充分,自然反应温度就比H2要高,最好使用酒精喷灯或加罩的酒精灯。

C要稍微过量。

)④2Fe2O3+3C;⑤Fe2O3+3CO;(加热时一定要持续高温)⑥Fe2O3+3H2 ;现象:3.金属氧化物+水==碱4.碱==金属氧化物+水5.非金属+氧==非金属氧化物①氢气在空气中燃烧:2H2+O2现象:相关知识点: (1)氢气是一种常见的还原剂; (2)点燃前,一定要检验它的纯度否则会爆炸。

②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5O2现象:相关知识点: (1)烟是固体小颗粒;雾是液体小颗粒. (2)测量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

(3)可做烟雾弹。

③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O2现象:在空气中是发出微弱的火焰,在氧气中是发出明亮的火焰. 有强烈气味。

相关知识点:(1)反应后的产物可用紫色的石蕊试液来检验(紫色变成红色);(2)SO2污染空气,要用溶液进行尾气处理。

(3)SO2是气体,所以测量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若将水改为溶液,也可以测量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

④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O2现象:在空气中是发出 ,在氧气中是发出。

相关知识点:反应后的产物可用来进行检验.⑤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O26.非金属氧化物 + 活泼金属 == 非金属+金属氧化物①金属钠与水反应:2Na+2H2O== ,现象:浮(钠块浮在水面上)、游(钠块在水面上无规则游动)、熔(钠块熔化为小球)、响(发出嘶嘶的响声)、红(使滴入酚酞试液的溶液变红)②金属镁与CO2反应:2Mg+CO22MgO+C 现象:发出白光,有白色粉末(MgO)生成,有黑色固体(C)生成,同时放出大量的热。

初中化学物质转化关系图

初中化学物质转化关系图

↗ Na2SO4 → BaSO4↓(白)
NaOH → Na2CO3 → CaCO3↓(白)
(变质)
↘ NaCl → AgCl↓(白)
4、含钙化合物的关系:
↙↗――――― ――↘↖ CaCO3→CaO→Ca(OH)2→CaCl2
↖ CO2 ↙
-可编辑-
精品教育
5、氧化钡、氢氧化钡与硫酸钡
↗BaCl2 → BaSO4↓(白)
精品教育
一、初中化学物质的转化关系
1、氧气、氧化物、酸、氢气、水
H2O
KMnO4↘ ↓↑ ↗CO、CO2
↗SO2
H2S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4
H2O2 → O2
→P2O5
H2O
↘MgO
HCl
KClO3↗ ↓ Fe3O4
↘Al2O3
2、碳与碳的化合物
+ Mg Al Zn Fe→ H2→
3、氢氧化钠、碳酸钠、氯化钠
+ CO2
BaO → Ba(OH)2

↘ + CuSO4
↘Cu(OH)2↓(蓝)
6、硫酸铜、碳酸氢钙、碳酸氢钠、碳酸氢铵
CuO ↙↘ CuSO4.5H2O→CuSO4→ Cu
↗ CO2 Ca(HCO3)2 → CaCO3→CaO
↘ H2O
↗Na2CO3 NaHCO3 →CO2
↘H2O →
H2CO3
↗ NH3 → NH3.H2O NH4HCO3 → H2O
-可编辑-
精品教育
Fe Al
↙ FeCl3 ↖
Fe(OH)3
Fe2O3
↖Fe2(SO4)3↙
C CO H2 Mg Al
←――――→
O2 H2O

初中化学27.初高中化学衔接——物质间的相互转化

初中化学27.初高中化学衔接——物质间的相互转化

初高中化学衔接——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初中化学所涉及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主要包括以O 2、H 2、C 、S 、P 等为代表的非金属单质,以Fe 为代表的金属单质,以CO 、CO 2等为代表的非金属氧化物,以Fe 2O 3 、CuO 等为代表的金属氧化物,以及酸、碱、盐等。

这些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通过物质间相互转化关系图(即八圈图)。

1. 各类物质相同转化关系图(俗称八圈图)在上图中所涉及的反应规律可简记为: 两条纵线通到底(七条规律)(1)~(7) 四条横线相联系(四条规律)(8)~(11) 六条交叉成网络(六条规律)(12)~(17) 17条规律须牢记 反应规律 示例纵向:(1)金属+−−−→−∆/2点燃O 金属氧化物(碱性氧化物) O Na O Na 2224=+ CuO O Cu 222∆+(2)碱性氧化物(可溶)+水→碱(可溶)NaOH O H O Na 222=+(3)碱(难溶)−−−→−∆高温/碱氧(难溶) + 水∆==2)(OH Cu O H CuO 2+(4)酸+碱→盐+水O H PO Na PO H NaOH 2434333+=+O H CuSO SO H OH Cu 244222)(+=+(5)非金属+−−→−点燃2O 非金属氧化物(酸性氧化物) 22CO O C 点燃+ 522254O P O P 点燃+(6)酸性氧化物(易溶)+水→酸(易溶)3222CO H O H CO =+ 4325223PO H O H O P =+(7)酸(易挥发 / 难溶)→酸氧+水(易挥发 / 难溶)↑+=2232CO O H CO H 2232SiO O H SiO H +∆从纵向来看,金属→碱性氧化物→碱→盐,其中金属元素相同。

非金属→酸性氧化物→酸(含氧酸)→盐,其中非金属元素相同。

横向:(8)金属+非金属→(无氧酸)盐NaCl Cl Na 222点燃+(9)碱氧+酸氧→(含氧酸)盐32CaSiO SiO CaO 高温+(10)含氧酸盐→碱氧+酸氧↑+23CO CaO CaCO 高温(11)盐+盐→两种新盐↓+=+AgCl NaNO AgNO NaCl 33交叉:(12)酸+碱氧→盐+水O H CuSO CuO SO H 2442+=+(13)碱+酸氧→盐+水O H CO Na CO NaOH 23222+=+(14)酸+盐→新酸+新盐32423242CO H SO Na CO Na SO H +=+↑+=2232CO O H CO H (15)碱+盐→新碱+新盐↓+=+2424)(2OH Cu SO Na CuSO NaOH(16)金属+酸→盐+↑2H↑+=+2442)(H ZnSO SO H Zn 稀(17)金属+盐→新盐+新金属44ZnSO Cu CuSO Zn +=+以上十七条规律的应用: (1)可知某物质的性质。

[难点聚焦]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转化关系

[难点聚焦]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转化关系

[难点聚焦]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转化关系[难点聚焦]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转化关系盐和金属金属非金属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碱酸盐盐盐(无氧酸盐)盐(含氧酸盐)盐和水碱和盐酸和盐两种新盐盐和氢气+酸+碱(16)(1)+O2(7)(17)+O2(4)(17)(8)(2)+H2O-H2O(3)(11)(12)(5)+H2O-H2O(6)(15)(9)(14)(13)(10)物、酸、碱、盐五大类,但对于书写化学方程式来说,将物质分为七类更好:金属、非金属、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酸、碱、盐。

一般把它叫做“八圈图”(如上图)。

物质间的相互关系也是物质间的反应规律,必须牢牢掌握!2.发掘“八圈图”的内涵。

⑴表示物质间的纵横衍变关系,如从金属或非金属如何衍变成盐;⑵表示15个基本反应规律(9条连线和6个箭头);⑶表示物质的性质(除了跟指示剂反应这一性质在图中无法表示外,图中酸没有打箭头的4根线表示的是酸的性质,其余类推!);⑷表示物质(特别是盐)的制法;15个反应中至少有10个与盐有关,俗称“十大成盐”规律!3.使用“八圈图”的注意事项。

⑴各类物质的相互关系图并非无所不含,有以下一些规律未能体现:H2、C、CO还原CuO或Fe2O3;CuSO4转化为胆矾晶体;碳酸(氢)盐的分解;酸式盐与正盐的转换规律等。

⑵复分解反应规律的条件:可溶的反应物,能生成沉淀、气体或水。

⑶置换反应规律的条件:金属活动顺序强换弱。

判断金属与酸反应时:金属必须排在H前面;酸不可用硝酸、浓硫酸。

判断金属与盐反应时:必须同时满足“排在前面的金属;可溶性盐”。

例题:小梅同学学习了单质、氧化物、酸、碱、盐性质后,发现许多不同类别的物质反应时能生产盐,于是她构建了下图所示的知识网络图。

铜及其化合物在工业上有重要的应用。

借助网络图回答:(1)写出用酸和碱生产硫酸铜的化学方程式:。

(2)请你把图中①②处补充完整,要求不能与图中已有信息重复。

初中化学专题3 八圈图及物质的转化

初中化学专题3  八圈图及物质的转化

专题3 八圈图及物质的转化1一、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反应1、金属+氧气→碱性氧化物如:2、碱性氧化物+水→可溶性碱(不溶性碱除外)如:3、不容性碱→碱性氧化物(可溶性碱除外)+水如:4、酸+盐→盐+水5、非金属+ O2→酸性氧化物(H2燃烧、C不完全燃烧等除外)如:6、酸性氧化物+水→含氧酸(二氧化硅除外)如:7、含氧酸→酸性氧化物+水如:8、金属+非金属(除O2、H2外)→无氧酸盐如:9、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含氧酸盐如:10、不容性盐→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如:11、盐1+盐2→盐3+盐412、碱性氧化物+酸→盐+水13、酸性氧化物+碱→盐+水14、酸+盐→新酸+新盐15、碱+盐→新碱+新盐16、金属+酸→盐+ H217、金属+盐溶液→新金属+新盐溶液1、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的转化均可一步实现的是()A.CaCl2→CaCO3→Ca(OH)2 B. AgNO3→Fe(NO3)2→Zn(NO3)2C. NaNO3→NaOH→Na2CO3D. Fe2O3→FeSO4→Fe(OH)32、下列物质间的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是①C→CO→CO2 ②Cu→CuO→CuSO4 ③Na2CO3→NaCl→NaNO3 ④CaCO3→CaO→Ca(OH)2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 D.①②③④3、下列物之间的转化,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①C2H5OH→CO2②CaO→Ca(OH)2③H2O2→H2O④HNO3→HCl⑤Fe3O4→Fe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4、下列物质间的每一转化不能..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A.CuO→Cu→CuO B.NaOH→H2O→NaOH C.O2→Fe3O4→O2D.Fe→FeCl2→Fe5、下列物质间的每一转化不能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A.Ca→CaO→CaCl2B.NaOH→Na2CO3→NaClC.O2→CuO→Cu(OH)2D.C→CO2→Na2CO36、下列转化能一步完成的()① CH4→CO2 ②HNO3→HCl ③CaO→Ca(OH)2 ④Ba(OH)2→NaOH ⑤C→CuA.①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7、下列转化能一步完成的是()①CaCO3→CO2②HCl→NaCl③CaO→Ca(OH)2④Ca(OH)2→NaOH⑤CuO→Cu.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8、下列转化能一步完成的是()①Ba(OH)2→NaOH②CuO→Cu(OH)2 ③HNO3→HCl④SO2→Na2SO3.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只有④9、下列物质之间的转化能够实现的是()10、下列物质间的转化关系正确的是()A.①②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类型2】1、现有Fe、CuO、MgCl2、Ca(OH)2、稀H2SO4等五种物质,在常温下它们两两相互发生的化学反应有()A.7个B.6个C.5个D.4个2、现有氧化铁、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钡溶液和碳酸钾溶液五种物质,在常温下它们两两相互发生的化学反应有()A.4个B.5个C.6个D.7个3、现有Zn、Fe2O3、MgCl2、Cu(OH)2、稀H2SO4等五种物质,在常温下它们两两相互发生的化学反应有()A.3个B.4个C.5个D.6个4、对于化学反应X + Na2CO3 == 2Y+ CaCO3↓的分析错误的是()A.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B.Y中一定含有钠元素C.X一定是熟石灰D.X中阴离子化合价是—1价5、对于复分解反应:X+2NaOH2Y+Cu(OH)2↓,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A.X一定是CuCl2B.相对分子质量大小:X>Y C.Y可能是H2O D.Y可能是Na2SO4【类型3】1、下列各组变化中,每一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是()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①和③ D.①②③2、下列各组物质间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图所示的转化,则甲、乙、丙可能分别是()A.NaOH、NaCl、NaNO3B.CO、CO2、H2 CO3C.CaO、Ca(OH)2、CaCO3D.H2O2、H2O、O23、(2013•徐州一模)下列各组中物质间的转化不都是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4、下列各组物质间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右图转化,则甲、乙、丙可能是()A.KOH KCl KNO3B.CuO CuCl2Cu(OH)2C.C CO2COD.H2O2H2O O25、(2014·宿迁)下列物质的三角转化关系中都能按箭头方向一步实现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②③6、下列各组转化中,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组合是()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专题3 八圈图及物质的转化2【类型3】7、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实现CO CO 2的相互转化,都只有一种途径B .Al 可以实现单质氧化物碱C .实现C CO 的转化,都利用了碳的可燃性D .实现H 2OO 2相互转化,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不同8、比较归纳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以下是C 、CH 4、CO 三种物质转化为CO 2的转化关系,即:①C→CO 2②CH 4→CO 2③CO→CO 2,对它们的比较归纳正确的是( )A .三种转化发生的都是化合反应B .三种物质都只能跟氧气反应转化为二氧化碳C .三种物质都可以在点燃条件下转化为二氧化碳D .三种转化所有的生成物在常温下都是气体 9、(2014黄冈市)已知甲、乙、丙、丁是初中化学中的四种常见物质,丁是甲与乙、乙与丙反应的生成物之一(反应条件均已略去),转化关系如图:(1)常温下,若乙为红色粉末,甲为黑色粉末,则丙的化学式是______,甲与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完整版)初中化学物质的相互转化

(完整版)初中化学物质的相互转化

第七讲 物质的相互转化【知无巨细】知识点一:非金属单质与其化合物的转化1.非金属单质与其化合物的转化2.非金属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相应的__化合物__,如:S +O 2=====点燃__SO 2__,C +O 2=====点燃__CO 2__,C +2S=====△__CS 2__3.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可以跟水反应生成对应的__酸__,如:CO 2+H 2O===__H 2CO 3__ SO 2+H 2O===__H 2SO 3__ SO 3+H 2O===__H 2SO 4__4.不稳定的酸受热分解成相应的氧化物:H 2CO 3=====△__H 2O +CO 2↑__例1:下列现象中,可以证明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学反应的是 ( )A .燃烧更旺B .发出白光C .放出大量的热D .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解析:燃烧更旺、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等不能证明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学反应;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是二氧化碳,能够证明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学反应. 故选D .例2: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硫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B .棉线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烧焦羽毛气味的气体C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白色烟雾解析:A 、硫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但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故选项说法错误.B 、棉线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烧纸的气味,羊毛等蛋白质材质才产生烧焦羽毛气味,故选项说法错误.C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D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色烟雾,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 .例3:单质碳和部分碳的化合物间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1)物质X 可能为(填序号)__③__。

①氧气 ②水 ③碳酸(2)若X 为CaCO 3,写出图中物质转化的化学方程式①CO →CO 2:__ ;②CaCO 3→CO 2:__ _或__ _。

最新【中考】化学推断题三角关系图

最新【中考】化学推断题三角关系图
(3)反应③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
【答案】Fe3O4 火星四射,剧烈燃烧,生成黑色固体
【解析】
【详解】
(1)A﹣G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A是易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所以A是一氧化碳,B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所以B是氧化铁,C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所以C是水,F是最轻的气体,所以F是氢气,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反应会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所以E是氧气,D会与氧气反应生成G,所以D是铁,G是四氧化三铁,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G是Fe3O4;
5.A﹣G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相互反应及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条件省略.已知A是易与人体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B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C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F是最轻的气体.
(1)G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2)写出相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4.如图中每条连线表示两端的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甲、乙、丙、丁分别为Mg、BaCl2、Na2CO3、HCl中的一种。
(1)写出乙和丙的化学式:乙_________,丙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甲和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丙和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其它:
3.四边形关系:
二、中考化学推断题
2.A、B、C、D、E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1)若A、C的组成元素相同,且常温下都是液体。D为一种常见的碱,则C为____(填化学式);A→C的化学反应基本类型为___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