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事象中的季节问题
高中地理规律和原理的概念

地理规律和原理的概念原理是指带有普遍性的、最基本的、可以作为其它规律的基础的规律。
地理原理主要在于理解,是解决分析地理问题的基础。
规律是指事物之间的内在的本质联系。
针对地理事象“是什么(样)”,地理规律更多强调地理事象的表现,地理规律主要在于“应用”。
高考涉及的主要地理规律和原理一、我国太阳辐射能时空分布规律1、就时间而言,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的中纬度,夏季太阳高度角大,光照时间长,各个地区的太阳辐射能夏半年多于冬半年。
2、就空间而言,我国太阳辐射能分布大体上东南向西北递增。
大体上的界线,从大兴安岭向西南,,经北京西侧,兰州,昆明再折向北到西藏南部,这一条线以西、以北广大地区,太阳辐射特别丰富。
3、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主要包括纬度高低(正午太阳高度和昼长)、地形地势、气候气象条件等方面。
二、地球运动的规律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2、地方时计算规律计算规律:东比西早(大),东加西减;相差1时区,相差1小时。
※日界线3、地球自转与晨昏线的关系规律A.晨昏线的概念及判读方法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叫晨昏圈(线)。
在晨昏线西侧取一点,顺着地球自转方向,如果从夜半球进入昼半球,则是晨线,反之则是昏线。
B.晨昏线的规律及应用(晨昏线是解决地方时计算、昼夜长短、日照图综合判读等等地球运动相关知识的线索和突破口)①判断地球自转方向晨昏线的判断方法逆向使用,已知昼夜半球的分界线是晨线或昏线,判读地球的自转方向。
②判断地方时晨线和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00,昏线和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8:00;昼半球的中央经线为12:00,夜半球中央经线为00:00;与晨昏圈相切的纬度,如果出现极昼则切点(晨昏圈纬度最高点)所在经线为00:00,如果出现极夜则为12:00。
如右图A为00:00,B为12:00。
③判断节气或季节北极圈出现极昼(或者南极圈出现极夜)为6月22日(夏至日);北极圈出现极夜(或者南极圈出现极昼)为12月22日;晨昏圈和经线圈重合则为3月21日(春分日)或9月23日(秋分日)。
初中地理天气气候专题练习题以及答案

模块三:天气和气候专题基础必背知识点:天气与气候天气与生活天气: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态。
气温变化与分布1、空气的温度,常用℃表示,在北半球,陆地最热月出现在月,陆地最冷月出现在海洋一年内的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叫做气温年较差。
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
2世界“雨极”世界气候类型1、热带的气候类型分布——热带雨林气候:亚马逊平原、马来群岛。
热带季风气候: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
热带沙漠气候:非洲撒哈拉大沙漠2、亚热带的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
温带的气候类型——温带海洋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一年内降水均。
3、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
4、人类活动与气候气候对人类的影响:衣(藏袍、阿拉伯长袍)、食(南方米饭,北方面食;欧洲西部牛排、乳酪)、住(南北方民居差异;竹楼)行(南船北马,沙漠骆驼、青藏高原牦牛)气候恶化:二氧化碳导致温室效应;二氧化硫导致酸雨;制冷剂导致臭氧层空洞练习题天气考点1 天气及其影响、天气预报1.“天气”与“气候”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下列描述天气的是( )A.云南冬无严寒,夏无酷暑B.四季无寒暑,一雨便成秋C.昨天晴空万里,艳阳高照D.五原春色归来迟,二月垂柳未挂丝2.(2018·湖北宜昌)下列词语中描述气候的是()A.风和日丽B.四季如春C.暴风骤雨D.阴转多云3.(2018·安徽)读懂天气预报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一项必备技能。
下列天气符号代表的天气与我们生产生活组合合理的是()4.下列有关卫星云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绿色表示海洋B.蓝色表示陆地C.白色表示云区D.云层越厚颜色越黑5.下图为沿我国东部一条经线附近地区的天气状况示意图,此天气过程一般发生在(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2018·山东青岛)读“某地天气资料表”,完成6~7题。
地理事象的空间分布与时间变化专题

3、08年地理试卷特点
(1)命题思路创新,重视过程分析 (2)试题陌生度高,向新课标靠拢 (3)提升能力要求,注重科学分析 (4)试题原创性强,体现公正、公平 (5)体现选拔功能,具有一定难度
二、地理学科命题趋势分析
1、地理学科命题思路:
知识抽样——全面复习,要分清主次
图像承载——注重各种新图的判读要领与分析思路 能力覆盖——空间定位、逻辑推理、联系迁移以及 临场的应变能力等 重在过程——分析综合、判断推理、 比较归纳等思 维过程 立意深刻——关注与当前热点联系的隐性信息
3月21日~9月23日 太阳直射北半球 北半球夏半年 各纬度昼长夜 短,纬度越高 昼越长,6月22 日昼最长。 9月23日~3月21日 太阳直射南半球 南半球冬半年 北半球冬半年 南半球夏半年 各纬度夜长昼 短,纬度越高 夜越长,6月 22日夜最长。 各纬度夜长昼 短,纬度越高 夜越长,12月 22日夜最长。 各纬度昼长夜 短,纬度越高 昼越长,12月 22日昼最长。
例题:图中表示气温、降水与气候类型的关系。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热带雨林气候 ②热带季风气候 ③热带草原气候 ④温带季风气候 ⑤亚热带季风气候 ⑥亚寒带大陆性气候
⑦极地气候
1、年温差最大的一组气候类型是
A.①②③
C.④⑥⑦
B.②④⑤
D.②③⑤
答案:C
2、图中①表示的气候类型为 A.热带雨林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 D.地中海气候
冬至日 12月22日前后
南回归线 23°26′S
由南回归线向 南北递减
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以太阳直射的纬 线为对称轴,在南北对称分布的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相等。
3、极昼极夜范围变化、晨昏线与太阳光 线的关系
地理专题复习 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的时空特征1

(2)飞机可以在 )飞机可以在5000米 米 高度平稳飞行的是 A (1) B (2) C (3) D (4) 飞机能平稳飞行的条件是对流层气流上升 缓慢,也就是上层气温高于理论气温 上层气温高于理论气温, 缓慢,也就是上层气温高于理论气温,即低 于垂直递减率。 于垂直递减率。分析图中曲线变化幅度可以 看出( )图符合条件。 看出(4)图符合条件。该图地面气温约 10℃ ,5000米约为 米约为—10℃ ,比理论气温高, 比理论气温高, ℃ 米约为 为正确选项。 故 D为正确选项。 为正确选项
5、世界主要洋流的分布及分布规律 、
6、六大板块与世界陆地主要地形分布图 、
•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 – 季风水田农业: 季风水田农业: 东亚、东南亚、 东亚、东南亚、南亚 – 商品谷物农业: 商品谷物农业: – 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 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 兰、我国的东北平原等 • 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 – 大牧场放牧业: 大牧场放牧业: 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 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等 – 乳畜业: 乳畜业: 美国五大湖周围、西欧、中欧、澳大利亚、新西兰, 美国五大湖周围、西欧、中欧、澳大利亚、新西兰, 我国东部大城市周围 • 混合农业: 混合农业: 欧洲、北美、南非、澳大利亚、 欧洲、北美、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
2、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规律(赤道上全 、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规律( 年昼夜平分、二分二至日的昼夜状况) 年昼夜平分、二分二至日的昼夜状况)
节气 春分 日 全球 昼夜 平分 夏至日 秋分日 冬至日
昼夜状 况
北半球昼最长 全球昼 北半球夜最长、 北半球夜最长、 夜最短, 昼最短, 夜最短,北极 夜平分 昼最短,北极圈 圈内为极昼; 内为极夜; 圈内为极昼; 内为极夜;南半 球则相反 南半球则相反
地理事象的季节变化

3 点 的地方 时是 .B
A.2 点
C 1 点 . 4
B. 1 点 0
D.2 点 2
4 .此 时 ,最可 能 的是
A.南极地 区科考繁 忙
B .天 安 门上的 五星红 旗飘 向西 北方 向
C .洛杉矶地区森林火险等级最高
D.漠河 市 民欢 度 “ 白夜 ”
5 .如果黄赤交角减小 ,图中P 点 A.将 向南移动 B 目前所在纬线的 自 . 转线速度将减小 C .目前所在纬线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将减小 D.目前所在纬线一年 中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将
甲
副
乙
6 .下 列叙述 正确 的是 A .等温 线① 的数 值 大于② B .等温线 ① 的数值 小于②
B 月和1月主要受暖锋影响 ,阴雨连绵 .6 0
24
专 题 复 习
21 0 1年 第 8期
; =掌 ≥ 髻 = i 垒
c .图示 区域 为 海洋 D .北 太平 洋 等温 线南 凸
、
专题 适应 训练
答3 5 —题
A C
2 1 年5 0 0 月1日至1 月3 日,上 海举 办 了一 场主题 为 0 1
“ 市 ,让 生 活更 美好 ” 的世界 博 览会 。下 图为我 国 东 城 部 地 区一般年 份夏 季风 进退及 锋 面位 置示 意 图。读 图回
答 i 题 -2
A.美 国北 部森 林 内地 面光 照 为最 强 的季 节
时 为 北 半 球 夏
B 尼罗 河 流域进 入 汛期 . c 潘帕 斯草 原 一片 枯黄 . D .华 北平 原小 麦 正值 播种 期
读 图 回 答 1 —1 题 。 0 1
季 节 ;青 海 湖 6
地理事象的季节特征及判断

主要是 由于夏季气温高 , 冰雪融水量大 . 夕流河 的丰 水期也出现在夏季 ,主要 由于夏季 降水 多。我 国东 北河流春季 也有一个小 的丰水期 , 主要是 由于季节 性积雪融水 量大 。以降水 补给为主 的河流 , 可参照 前面降水较 多的季节 。
1 . 据 河 口附 近 盐 度 变 化 , 定 季 节 4 根 判
地 理
篷 薯 黼
表 1 降水有明显季节变化 的气候类型归纳表 :
气候 类 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季 节 气 候 特 征 夏 季 冬 季
大气 环 流 因 素
地中海气候
炎热干燥 温和多雨 夏季受 副热带 高气压带 的控制 , 季受西风带的控制 冬
热带季风气候 炎热多雨 温暖干燥 雨季 ( 高温时 ) 受西南风控制 , 由于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 旱 季( 低温时 ) 受东北风控制 , 由于海 陆热力性 质差异导致 亚热带季风气候 高温多雨 低温少雨 由于海陆热力性 质差异
域盐度变 大 , 还有 可能 出现咸 潮 。而地 中海地区冬 季盐度较低 , 夏季盐度较高 。
1 . 据 季 风 洋 流 的流 向 。 定季 节 5根 判
如北 印度洋海域 , 相对封闭 , 由于盛行风有明显 季节 变化 , 致洋 流 流 向也 呈现 出明显 的 季节 变 导 化 。冬季洋流呈 逆时针方 向流动 , 由此导致 马六 甲 海 峡的海水 由东 南流 向西北 ; 夏季洋 流呈顺时 针方 向流动 , 由此导致 马六 甲海峡 的海水 由西 北流 向东 南 。如 图 5所示 , 可判定为北半球夏季 。
酒泉
射 , 省燃料 ; 节 海上 运 输 方便 , 以运 输 大 型 火 箭 ; 可 四
各种地理事象的季节变化

各种地理事象的季节变化 1、天文现象的季节变化:
2、大气与气候现象的季节变化
3、水文现象的季节变化
4、植物形态和动物迁徙的季节变化
5、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季节变化
水资源一般丰歉与降水季节变化、河流补给类型相关,如长江夏季水资源丰富;三峡水库运行:蓄清排浑,一般10 月份水库开始蓄水,11月末蓄到正常蓄水位175 米,以充分发挥发电与航运效益,汛期前排至 145 米防洪限制水位;风能利用一般是冬季好于其他季节;沼气利用夏季优于冬季(气温高);
太阳能利用一般是夏季优于冬季, 沼气也是夏季好于冬季;伏季休渔。
夏季,一般在 6—9月左右,各海区不完全一致。
6、农业生产的季节变化
7、自然灾害和环境问题的季节变化
8、科学考察的季节变化
9、旅游
我国的季风气候显著,自然景观随季节变换而春翡夏翠,秋金冬银的差异。
春季,万物复苏,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是外出踏青的好时机;夏季,气温升高,海边、高山是人们避暑观光的好地方。
一般地说,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一些高山地区的山水风景最宜夏季观赏。
鸟岛观鸟5月是最佳时机;南方高山宜夏季观赏,因夏季雨水多,多云雾;北方的园林宜夏季观赏;冰雕、雪景、雾凇宜冬季观赏。
地理事象的时空分布规律及特征分析

2、线状分布图答题方法等值线、交通线、河流、山脉等
描
走势、疏密、数量
描
述
述
图
图
示
示
区
从化
区
域
域
等
气
温
温
线
分
分
பைடு நூலகம்
布
布
特
特
点
点
基本上西北-东南走向, 以从化为中心向东北、西南方 西南部较东北部密集, 向递增。温度范围在——
(08高考北京卷)36.(36分)读图9,回答下列问题。
(3)指出河套平原的年降水量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 (8分)
答:年降水量大多在150毫米至400毫米之间,大致呈 南北走向, 自西向东逐渐增多(或自东向西逐渐减 少);(东部降水多,西部降水少。)原因:从西 (东)向东(西)距海(或太平洋)越来越近(远), 受夏季风影响逐渐增强(减弱)。
(09浙江样卷)37.(30分)读图10、11,完成下列要求。
(4)简述两图中铁路线分布的共同特点及原因。(9分) 答:铁路线基本上都沿海岸线分布(3分); 主要原因是沿海人口、城镇分布较多(3分), 促进沿海经济开发(3分)。
35°
甲
宜昌
30°
柑桔冻害分布示意图
图例 严重冻害区 重冻害区 冻害区 轻冻害区 无冻害区
图5
110°
115°
(描述多条线状地理事物)指出图5所示区域柑橘 冻害分布特点
35°
甲
宜昌
30°
柑桔冻害分布示意图
图例 严重冻害区 重冻害区 冻害区 轻冻害区 无冻害区
图5
110°
115°
冻害程度随纬度升高(或大致由西南向东北)加重。 答案分析:
气候季节分析报告范文

气候季节分析报告范文
尊敬的读者,
本文将对气候季节进行分析,并提供相应的数据和推理支持。
一、春季分析
春季是指冬季与夏季之间的季节。
在大部分地区,春季的气温开始回升,天气逐渐暖和。
春季通常伴随着降雨量的增加和阳光时间的延长。
二、夏季分析
夏季是一年中最炎热的季节。
气温较高,通常伴随着长时间的阳光照射和高湿度。
降水量在夏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区。
三、秋季分析
秋季是夏季和冬季之间的过渡季节。
气温开始下降,树叶逐渐变黄,最终落叶。
降水量通常比夏季稍微增加。
四、冬季分析
冬季是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
大多数地区的气温非常低,且日照时间较短。
降雪是冬季的一大特点,尤其在寒冷地区。
以上是对气候季节的一般分析。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气候季节在不同地区会有较大的差异。
例如,赤道地区往往没有明显的四季变化,而极地地区的季节变化则非常显著。
此外,气候变化也受到全球气候变暖等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
希望本文对您对气候季节有所了解。
如需更详细的分析或数据支持,请参考相关研究报告。
感谢您的阅读!
此致,敬礼。
地理四个节气时间折线图介绍 (2)

地理四个节气时间折线图介绍
一、春分
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通常出现在3月20
日左右。
春分时,太阳直射赤道,地球各地昼夜长短相等,标志着春天正式到来。
在春分前后,气温开始回升,大部分地区开始进入温暖的季节,植物萌发,生机勃勃。
二、夏至
夏至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通常出现在6月21日左右。
夏至时,太阳运行到黄经90°,这一天是一年中白天最长、黑
夜最短的时刻,标志着夏季的正式开始。
夏至后,气温逐渐升高,热浪来临,人们开始感受到夏天的酷热。
三、秋分
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通常出现在9月23
日左右。
秋分时,太阳再次直射赤道,昼夜长短相等,标志着秋天的到来。
气温逐渐下降,植物开始凋零,大自然进入了收获的季节。
四、冬至
冬至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通常出现在12月21日左右。
冬至时,太阳到达一年中最低点,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标志着冬天正式开始。
气温急剧下降,大部分地区开始出现寒潮,人们迎来了寒冷的季节。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通过节气来感知季节的变化,根
据不同的节气时间来调整生活作息和饮食习惯,以顺应自然界的循环。
通过折线图形式展示不同节气的时间变化,可以更直
观地看出四季的周期性变化,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愿我们在每个节气的到来,都能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和魅力。
高中地理选择题答题技巧及解题方法

高中地理选择题答题技巧及解题方法做到举一反三,寻找同类地理事物的一般特点和规律。
在复习中要跳出教材的局限,适当拓宽知识面,在思考问题时,有一定的铺垫,能触类旁通,思路灵活,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中地理选择题答题技巧及解题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应试技巧1、做到:“三审〞,即一审材料(加以引申)、二审题干(画出关键词)、三审选项(找出合理、正确并与材料和题干有关的选项)。
2、仔细分析题干,明确解题条件例如:北极地区寒风凛冽,考虑到当地所处风带的盛行风向,中国北极科学探险考察站营地建筑的门窗应该避开的朝向是:A、东南方向B、西南方向C、西北方向D、东北方向答案:D 点拨:题干条件是北极附近盛行风向、门窗避开的朝向。
北极附近风带为极地东风带,具体风向为东北风,故门窗应避开东北方向。
3、读完题组内每一个小题,注意各小题之间的前后提示语,然后再沉着做题。
二、选项错误的几种情况(1)因果颠倒(2)表述绝对化例如:“迎风坡降水一定多于背风坡〞(5)表述错误或不完整例如:“赤道地区盛行下沉气流〞“太阳系是由行星、小行星、流星体、彗星、行星际物质组成的天体系统〞(3)前后矛盾例如:“在副高控制下,长江中下游多雨〞(4)以偏概全,以点带面例如:“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汛期出现在夏秋季节〞(5)与题干无关(6)概念混淆三、选择题类型1、最正确选择题:可以用比拟法、优选法、直选法来选择。
2、正误选择题:可以用排除法、直选法来选择,但必须将所有选项都看完再决定对错。
一定要看清楚选择“正确〞的还是“错误〞的3、时间和空间顺序排列选择题:解题关键是根据自己最熟悉或有把握的点,确定一个或多个再用排除法即可选择正确顺序。
4、选择题组:先给定材料,图表或文字,然后从几个角度命制几道选择题。
5、组合型选择题:由多项选择转化为单项选择题,方法是排除法,先确定明显正确或错误选项,最后分析剩下的选项。
6、因果选择题:由因推果,或由果推因,可以用直选法、推理法、逆向思维法。
高三地理专题练时间变化与地理现象

周口文昌中学2016-2017学年度高三复习班地理考试时间变化与地理现象 时间:2017.4.27自然地理事象的时间变化1.(2014·福建文综)我国第四个南极科学考察站——泰山站(73°51′S ,76°58′E)于2014年2月8日正式建成开站。
下图示意某科考队员当日拍摄的一天太阳运动轨迹合成图。
读图,回答(1)~(2)题。
(1)该日太阳位于图示F 位置时( )A.泰山(36°N,117°E)旭日东升B.东京(36°N,141°E)夕阳西斜C.纽约(41°N,74°W)烈日当空D.开普敦(34°S,18°E)夜色深沉 (2)次日泰山站( )A.日出正南B.太阳高度变大C.白昼变短D.极昼即将开始2.(2015·安徽文综)下图表示一年中大气上界单位面积水平面上每日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随纬度的变化,单位为MJ/m 2,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没有太阳辐射。
完成(1)~(2)题。
(1)图中M 日最接近( )A.春分日B.夏至日C.秋分日D.冬至日 (2)a 、b 两点太阳辐射差异的影响因素主要为( ) A.太阳高度 B.白昼长短 C.海陆位置 D.天气状况(2014·新课标全国文综Ⅰ)太阳能光热电站(下图)通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板聚焦太阳能,给高塔顶端的锅炉加热,产生蒸汽,驱动发电机发电。
据此完成下题。
3.若在北回归线上建一太阳能光热电站,其高塔正午影长与塔高的比值为P ,则( ) A.春、秋分日P =0 B.夏至日P =1 C.全年P<1D.冬至日P>14.(2016·天津文综)2011年7月17日,我国南极中山站(69°22′S,76°22′E)越冬科考队的队员们迎来了极夜后的第一次日出。
据材料回答(1)~(2)题。
(1)当中山站“第一次日出”时,若在天津观测太阳,太阳位于观测者的( ) A.东北方向 B.东南方向 C.西北方向D.西南方向(2)中山站极夜持续的时间是( )A.30天左右B.50天左右C.70天左右D.90天左右5..(2012·大纲全国文综)6月上旬某地约5时(地方时)日出。
地理事象的时空分布规律及特征分析

2、线状地理事物的描述(单一线状地理事象描述) 描述其分布特点,限值突破或影响因素分析。
描述图4中10℃等温线的走向。
东半段接近东西走向(与纬线平行);西半段呈东 北——西南走向。
答案分析: 题目要求描述图中10℃ 等温线的位置属性。仔 细审题可知只需描述其 水平分布特点。由于该 等温线有明显的曲折, 所以要分段进行描述。
描述角度: ①位置、疏密(多少)。
★“分布特点”类 2、线状分布
线状地理分布图,常用线状符号来表示交通 线、河流、山脉、等值线等。带箭头的表示动态, 不带箭头的表示静态。线段的长短、粗细表示量 的大小(或标上数值)。读图时要注意事物的起 止点、事物沿途的变化和事物的走向。注重同一 空间不同地理知识之间的联系,认识不同事物之 间的内在联系,形成地理事物空间位置和相互影 响的结构体系。
密
方 位
叠 加
成因: ①水、陆交通便利,供水方便; ②中、南部地势低平,有利于城镇建设; ③中、南部经济发展水平较北部高,较有利于城镇发展。
1、点状分布图答题方法
(3)甲区域的城 镇分布有明显特 征。请你归纳出 三点。(6分) (08天津) 答:主要分布在 东部;沿交通线 分布;沿谷地 (沿河流)分布。
(1)由西向东年太阳总辐射量递减 (2)2500(2000—3000) 百万焦耳/米’· 年(4分)乙地相对地势较低,受西南季风 影响大,水汽较多、云量较大
描述北美洲年温差 等值线在西部分布 特点,并说明影响因 素。(8分) 北美洲西部等温 差线比较密集(2 分),且与海岸 平行(2分) 主 要影响因素是地 形(2分)、洋流 (2分)(答西风 带也可给分)
图6 答案分析: 题目已经说明是西北内陆和东南沿海地区风 能的比较,位置属性已经确定不需再分析。 因此只需分析数值属性中的数值、数值变化 趋势及面积。
地理事象季节变化

地理事象季节变化例1【2013•新课标全国卷Ⅱ】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
当暖湿空气经过寒冷的下垫面时,就易形成雾。
图14–1中,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并影响S市。
夏季,S市主要受()A.季风影响B.西风带影响C.低压控制D.高压控制图14–1【解题突破】解答该题应从以下要点突破:[解析] D S市位于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考点透析】1.天文现象和地球运动的季节变化(1)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1月初,位于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最快;7月初,位于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最慢。
(2)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规律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加之地球公转时地轴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使得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作往返运动。
如图14–2。
(3)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赤道上全年昼夜平分)(4)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5)晨昏圈平面与纬线圈平面、经线圈平面之间夹角的季节变化①晨昏圈平面与纬线圈平面之间夹角的季节变化规律:春分日——夏至日—秋分日——冬至日—次年春分日90°— 66°34′— 90°— 66°34′——90°②晨昏圈平面与经线圈平面之间夹角的季节变化规律春分日—夏至日—秋分日—冬至日—春分日0°—23°26′— 0°— 23°26′—0°2.大气运动的季节变化(1)气温水平分布的季节变化①夏季:大陆上等温线向高纬凸出,海洋上向低纬凸出。
②冬季:大陆上等温线向低纬凸出,海洋上向高纬凸出。
(2)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①北半球夏季,气压带、风带向北移;北半球冬季,气压带、风带向南移。
②春、秋分,气压带、风带以赤道为对称轴,南北对称分布。
(3)北半球海陆气压中心势力的季节变化①夏季,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上的热低压切断,仅保留在海洋上。
地理四个节气时间纬度分布

地理四个节气时间纬度分布在地理学中,四个节气(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标志着季节的变化,而这些节气在不同的纬度地区出现的时间也会有所不同。
本文将探讨地理四个节气在不同纬度地区的出现时间分布情况。
纬度对四个节气时间的影响高纬度地区在高纬度地区,比如北极圈附近的地区,由于极昼和极夜的影响,四个节气的出现时间会和赤道地区有很大的差异。
在这些地区,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这四个节气通常会出现得更晚一些,季节的变化也更为显著。
低纬度地区而在低纬度地区,比如赤道附近的地区,四个节气的时间差异相对较小。
由于阳光辐射的均匀性,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个节气出现的时间会比较稳定,季节的变化也相对平缓。
不同纬度地区的四个节气时间分布赤道地区在赤道地区,四个节气的出现时间相对均匀。
立春通常在每年的2月4日左右出现,立夏在5月6日左右出现,立秋在8月6日左右出现,立冬在11月6日左右出现。
这些时间的差异不会超过几天。
中纬度地区在中纬度地区,比如中国大部分地区,四个节气的时间分布会有一定的变化。
在中国,立春在农历的2月4日左右,立夏在5月5日左右,立秋在8月7日左右,立冬在11月7日左右。
这些节气的出现时间相对稳定,但会有一定的浮动。
高纬度地区在高纬度地区,四个节气的时间分布会有更大的变化。
在北极圈附近的地区,四个节气的出现时间可能会晚上几天甚至几周。
这种情况导致了极昼和极夜的差异更加显著,季节的变化也更为剧烈。
结语总的来说,地理对四个节气的时间分布有着显著的影响。
不同纬度地区的节气时间差异明显,这也反映了地球不同地区季节变化的多样性。
通过对各个纬度地区四个节气时间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球的运行规律和季节变化的原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事象中的季节问题
纵观近几年高考,季节判断在每年高考中都有所体现,所以,与季节更替有关的地理现象是考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
以下归纳了10个与季节更替有关的地理现象并进行分析,供考生参考。
1.地球运动:在地球运动中,与季节有关的地理事物与现象是地球公转位置、太阳直射点位置、正午太阳高度、日出日落方位、昼夜长短等。
公转位置:夏至点(或远日点)附近——夏季;冬至点(或近日点)附近——冬季。
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半球夏季,南半球冬季;位于南半球——北半球冬季,南半球夏季。
(即太阳直射点位于哪个半球,哪个半球为夏季)正午太阳高度: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季节——夏季;最小的季节——冬季。
日出方位:北半球——夏季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冬季日出东南,日落西南;
南半球——夏季日出东南,日落西南;冬季日出东北,日落西北。
昼夜长短:昼长夜短——夏季;昼短夜长——冬季。
2.气候:各种气候要素(气温、降水、风向、气压等)、三圈环流中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呈现明显的季节性。
⑴气温:夏高冬低;同纬度夏季陆高海低,冬季陆低海高;等温线夏季陆地向高纬凸出,
海洋向低纬凸出,冬季相反
⑵降水: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夏雨型)——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
地中海气候——夏季降水少,冬季降水多。
如:地中海气候区(如美国加利福尼亚)夏季森林火险等级高贵阳冬季多阴雨冷湿天气(受昆明准静止锋的影响)
⑶风:
风向:亚洲东部:夏季——东南风,冬季——西北风。
亚洲南部:夏季——西南风,冬季——东北风。
澳大利亚北部,夏季——西北风,冬季——东南风。
风力:冬季,南北温差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也大;夏季相反。
如英吉利海峡冬季风力大,风浪也大。
⑷气压: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陆地——夏季气压低,冬季气压高;海洋相反。
(这种现象在季风气候区较明显)
⑸气压带、风带:北半球——夏季偏北,冬季偏南(与春秋分位置相比)
南半球——夏季偏南,冬季偏北。
⑹雪线:一般地,受气温影响显著的山脉,雪线夏季高,冬季低。
但如果受降水影响大
的山地迎风坡,雪线旱季高,雨季低。
如珠穆朗玛峰的南坡雪线夏季低(夏季
雨季,受西南季风的影响,降水多),冬季雪线高。
⑺山地景观:黄山旅游最好是夏季(降水多,多云雾,景色美)。
3.河流:水文特征(汛期、冰期及凌汛等)、河口海水的盐度(等盐度线的弯曲变化)、河流的补给、水库的蓄水与排水、小浪底水库的调水调沙等。
⑴汛期:
夏雨型气候区的河流:汛期在夏季,如季风气候(如我国的松花江、长江,南亚的恒河等)、热带草原气候区(非洲的尼罗河等)。
冬雨型气候区的河流:汛期在冬季,如意大利的波河。
⑵冰期及凌汛:冰期发生在冬季;凌汛发生在初冬和初春。
⑶河口海水盐度的变化:与河流的径流量有关。
汛期时,河流水量大,河口海水的盐度低。
因此,夏雨型的河流河口海水的盐度夏季较低,冬季较高,如长江口;等盐度线从河口向外海凸出(因为海水盐度从沿海向海洋中心增大,凸高为低)。
冬雨型的河流河口海水的盐度夏季较高,冬季较低。
⑷河流与湖泊、地下水的互补:一般情况下,河流与湖泊的补给关系是汛期时河流补给湖泊和地下水(夏雨型河流在夏季,冬雨型河流在冬季),枯水期湖泊、地下水补给河水。
但某些特殊的河段,如地上河,其补给关系是:河水补给地下水(不论季节)。
⑸水库蓄水与排水:水库是枯水期蓄水(少排水),洪水期排水(泄洪)。
⑹调水调沙:在汛期。
如小浪底水库,夏季(汛期)泄洪,把水库里的泥沙带到河口。
4.海洋:
⑴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
①夏季自西向东流(受西南季风的影响),冬季自东向西流(受东北季风的影响)
②冬逆夏顺(与其它洋流组合,此规律仅作为判别季节用)。
⑵厄尔尼诺现象:发生于圣诞节前后,为北半球冬季。
5.植物的季节变化:一般夏荣冬枯。
⑴热带草原气候区夏季草原一片葱绿,冬季枯黄。
⑵四季花:春桃夏荷秋菊冬梅
⑶枫叶:看北京香山红叶最好在秋季。
6.动物迁徙:
⑴驯鹿:夏季从亚寒带针叶林带向苔原带迁徙;冬季从苔原带向亚寒带针叶林带迁徙。
⑵热带草原动物:非洲南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区,北半球夏季时,南半球动物越过赤道向北半球迁徙;南半球夏季时,北半球动物越过赤道向南半球迁徙。
(7月北移,1月南移)
⑶候鸟:迁徙——冬季向低纬度方向迁徙(如北雁南飞);夏季向高纬度方向迁徙。
观赏——青海湖鸟岛:春季(4~6月),鸟类在此繁殖;
鄱阳湖:秋冬季(10月至次年2月),鸟类在此越冬。
7.农事活动:
⑴冬小麦:秋播次年夏收
⑵春小麦:春播秋收
⑶水稻:南方地区双季稻——早稻春播夏收;晚稻夏播秋收
⑷花生、棉花、大豆:春播秋收
⑸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夏季农民忙于收割小麦;冬季忙于剪羊毛。
⑹牧场:天山夏季牧场森林带以上;冬季牧场在森林带以下(山麓)。
⑺晒盐:华北地区春季最好;南方地区(台湾、海南)夏季最好。
8.旅游:
⑴北京的旅游旺季是夏季;⑵海南的旅游旺季是冬季;⑶江南名山宜夏季游览、避暑;⑷水景区旅游旺季是夏季;⑸鄱阳湖观鸟在冬季;⑹拉萨观光夏季是旺季;⑺浙江观潮在秋季(农历8月);⑻青海湖观鸟在春季至夏初(4-6月)湖海观鸟;⑼哈尔滨冰雕、吉林雾凇在冬季9.自然灾害:气象灾害(寒潮、台风、暴雨、旱灾)、地质灾害
⑴气象灾害:
①寒潮多发生在冬半年;
②台风、暴雨多发生在夏半年;
③旱灾则因具体的地区而不同——华北地区主要为春旱,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为伏旱。
⑵地质灾害:主要发生在暴雨多发季节,我国主要在夏季。
10.环境问题:赤潮、沙尘暴、南极臭氧层空洞
⑴赤潮:多发生在赤潮生物生长繁殖旺盛的季节,即夏季。
⑵沙尘暴:多发生在降水量少、地表干燥、风力较大的季节,如冬季和春季(特别是春季)
⑶臭氧层空洞:多发生在9~11月,即北半球秋季,南半球春季。
【能力训练】
读“非洲某月海平面气压(单位:hPa)和非洲年平均气温分布图4,完成1~2题。
1.我国古诗中有众多关于四季景色的描写。
下列古诗中所描述的情景与图中所示的时间一致的是:
A.阳春二三月,草与水同色。
B.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C.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
D.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
2.图中M、N两地的盛行风向分别为:
A.西北风;东北风B.西北风;东南风
C.西南风;东北风D.西南风;东南风
读右图,回答3~4题。
3.若该图为南极投影图,P点在昏线上,M点已经日落。
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
A.地中海沿岸旅游旺季
B.非洲草原的动物正在南迁
C.北极附近常出现极光现象
D.日本樱花盛开
4.若图是以赤道某点为中心的地球局部侧视图,A、B是赤道
与圆的交点,AB直线距离为R(R为地球半径),图中AB之
间的各地恰好是7月7日,则北京时间为()
A.8日12时 B.7月8时
C.8日8时D.7日0时
2009年7月10日人民网记者从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在山东省东营市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7月8日,随着调水调沙下泄水流全部入海,第九次黄河调水调沙圆满结束。
黄河调水调沙是通过水库联合调度、泥沙扰动和引水控制等手段,把进入黄河下游不平衡的水沙关系塑造成协调的水沙过程,以提高黄河下游防洪减淤能力的有效途径。
据此完成5—6题。
5.黄河第九次调水调沙时间选择在此时段,是因为此时…………………………………()A.黄河正值汛期,有充足的水量
B.黄河流域进入雨季前,降低库容可为防汛作好准备
C.夏季是旅游旺季,利于游客观赏黄河一泻千里、惊涛拍岸的奇观
D.下游泥沙淤积最严重,冲沙减淤的效果最佳
6.下列解决黄河下游地区“水少沙多”的建议措施中,不合理的是……………………()A.中上游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加强水土保持
B.加强流域内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与调度
C.改变上游水库的运作方式,变发电为主为向下游调水为主
D.在中游地区实施天然降水和径流的收集与储集工程
7.“风花水月,皆成文章。
”读右图,但不考虑日期,仅考虑季节,下列诗句中的季节描写,符合右图的是:…………………………………………………………………………( )
①接天莲叶无穷碧②卧看牵牛织女星
③千树万树梨花开④春风又绿江南岸
A.①B.②④
C.①②③D.①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