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知识点: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中考冲刺》(化学)专题四 催化剂的探究

加入二
氧化锰的试管中产生气泡 的速率比加入红砖粉末的 快
【拓展应用】
已知CuSO4也可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向101.2g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2g CuSO4粉末
,充分反应后得到溶质质量分数为2%的溶液,则生成
氧气 3.2
g。
(1)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如果不用二氧化锰
作催化剂,最好选用
C
(填序号)。
A. 氧化铁 B. 氧化铝
C. 氧化铜 D. 氧化镁
(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
能 (填
“能”或“不能”)用实验室中高锰酸钾加热制取
氧气的实验装置。
(3)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若用二氧化锰作催
化剂,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 A (填序号)。
【猜想】Ⅰ. CuO不是催化剂、也不参与反应,反应前后
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Ⅱ. CuO参与反应产生O2,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发生 了改变; Ⅲ. CuO是反应的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实验】用天平称量0.2g CuO,取5mL 5%的过氧化氢溶 液于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
(1)填写下表:
有气泡
氧化铜的质量仍为0.2g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与步骤③对比,检验加入氧化铜后
(2)步骤①的目的是 双氧水的分解速率是否发生了变化
。
(3)步骤④需用到的实验仪器有:铁架台(带铁圈)、
漏斗、烧杯、 玻璃棒
。
(42)H过2O氧2 化氢Cu能O2H被2OCu+OO催2↑化分解放出O2的化学。方程式为
【拓展】要探究步骤⑤做过催化剂的CuO其他化学性质
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②用精密的天平准确称量0.5g Fe2O3红色粉末, 并将其加入一试管中;
中考化学制取氧气及解题方略

2019xx化学制取氧气及解题方略一、基本考点考点1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在实验室里,通常采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加热氯酸钾或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
(1)反应原理:(2)实验装置:实验装置包括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① 发生装置的选择依据;根据反应物、生成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
如果选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应用固体与液体反应且不需要加热型的装置,则选择图2-7-1A 装置,如果选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用固体加热型装置,则选择图2-7- 1B装置。
②收集装置选择依据:根据生成气体的性质,如水溶性、密度等。
收集的方法具体分为三种:排水法:适合收集难溶于水或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反应的气体。
如图2-7-1C;向上排空气法;适合收集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中的物质发生反应的气体。
如图2-7-1D;向下排空气法;适合收集密度比空气小且不与空气中的物质发生反应的气体。
如图2-7-1E。
③验满方法:a.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把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集气瓶内已收集满氧气; b.用排水法收集时,当气泡从瓶口冒出时证明已收集满。
④操作步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气体的一般步骤为:a.组装好仪器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将药品装入试管并在试管口堵上一团棉花,用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塞紧试管;c.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d.集气瓶里装满水并倒放在水槽中;e.点燃酒精灯,先预热试管,再对准药品处加热;f.用排水法收集氧气;g.收集完毕,将导管撤管撤离水槽;h.熄灭酒精灯。
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的注意事项:a.试管口微向下倾斜;b.药品均匀铺在试管底部;c.试管口塞一团棉花;e.铁夹夹在距试管口的处;f.伸入试管内的导管略出胶塞即可;g.用外焰对准药品处加热。
考点2 催化剂和催化作用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改变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做触媒)。
2024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知识点总结—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化学反应类型(含解析)

2024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知识点总结—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化学反应类型(含解析)知识点一、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变化类型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概念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现象多表现为形态、状态等的变化多表现为放热、生成沉淀等的变化判断依据是否有新物质生成知识点二、物质的性质和用途1.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关系: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反映物质的性质。
知识点三、催化剂与催化作用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定义物质化学变化通过化学变化就能够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才能够表现出来的性质性质内容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导热性、吸附性等可燃性、还原性、氧化性、酸性、碱性、稳定性、毒性等本质区别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可以表现出来有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
知识点四、四种基本反应类型1.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定义通式特点基本反应类型A+B→AB二合一或多合一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外一种物质的反应AB→A+B一变二或一变多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A+BC→AC+B单换单、强换弱置换反应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AB+CD→AD+CB双交换、价不变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注意】①发生复分解反应要满足的条件:生成物中必须有沉淀或气体或水。
②中和反应: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称为中和反应。
中和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它是特指酸与碱之间发生的复分解反应。
2.其他反应类型定义实例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根据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分为缓慢氧化和剧烈氧化(其中提供氧的物质具有氧化性)C+O 2CO 2还原反应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走的反应(其中能夺取氧的物质具有还原性,如CO )CO+CuO Cu+CO 2考点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1.(2023•自贡)水是重要的资源,城市里的生活用水是经自来水厂净化处理过的。
初中化学上册制取氧气(基础)九年级教学知识讲解

制取氧气(基础)【学习目标】1.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药品、反应原理、仪器装置、收集方法、验满、检验及注意事项。
2.认识分解反应,能区别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
3.认识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要点梳理】要点一、实验室制取氧气(高清课堂《制取氧气》)1.反应原理和实验装置:(1)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实验装置如图B或C所示)过氧化氢水+氧气(2)加热高锰酸钾(紫黑色固体)制取氧气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3)加热氯酸钾(白色固体)制取氧气(实验装置如图A所示)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也可以使用如图D所示装置,这样就可以通过调节分液漏斗的活塞来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从而可以控制反应速率,得到比较稳定的氧气流。
2.收集方法:(1)排水集气法:如图E(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2)向上排空气集气法:如图F(因为氧气密度比空气大)3.验满方法:(1)排水集气法:当有气泡从集气瓶口冒出来,说明氧气已收集满。
(2)向上排空气集气法:把带火星的木条靠近集气瓶口,如果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已收集满。
4.检验方法:将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集气瓶内,如果木条复燃,说明该瓶内气体是氧气。
5.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可归纳为“查、装、定、点、收、离、熄”,用谐音“茶庄定点收利息”来记。
(1)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装:把药品装入试管内,塞好带导管的橡皮塞。
(3)定: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使试管口稍向下倾斜。
集气瓶装满水,倒扣在水槽中。
(4)点:点燃酒精灯,均匀预热后再集中在药品部位加热。
(5)收:导管口有连续气泡产生时再收集氧气。
(6)离:实验结束,先将导气管从水槽中取出。
(7)熄:最后熄灭酒精灯。
【要点诠释】1.实验室(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应注意的事项(1)药品要平铺在试管底部,使其均匀受热。
(2)铁夹要夹在距离试管口1/3处。
(3)试管内的导管稍伸出胶塞即可,便于气体导出。
(4)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加热时产生的冷凝水倒流,使试管受热不均匀而炸裂。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总复习提纲

初三化学复习提纲一.化学基本概念A.物质和组成、性质、变化、分类1.纯净物:由同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例如氧气、氯化钠、硫酸铜晶体(CuSO4·5H2O)等。
有固定组成。
有固定的性质,例如熔点、沸点等。
混合物经分离提纯可得纯净物。
2.催化剂和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的物质,叫做催化剂。
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所起的作用叫做催化作用。
3.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单质分成金属单质(如锌、铁、铜等)、和非金属单质(如氢气、氧气、氯气等)、稀有气体单质(如氦、氖、氩等)。
4.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1)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例如水的蒸发,物质的溶解、扩散现象等。
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
物质间的三态的变化是分子间间隔大小的改变。
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分子有一定的大小和质量。
(2)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例如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3)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有:非金属单质(例如氧气、磷、硫等);二氧化碳、氯化氢等气体化合物,硫酸、硝酸等酸类物质,甲烷(CH4)等一些有机物。
5.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化合物又分成酸(见酸的分类与命名)、碱(见碱的命名)、盐(见盐的分类和命名)、氧化物(如二氧化碳、氧化铜等)。
6.化学变化:物质在发生变化时生成了其它物质。
例如灼热的木炭跟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等。
7.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一般指物质与金属、非金属、氧化物、酸、碱、盐等物质能否反应,所表现出的活动性、稳定性、氧化性、还原性、酸性、碱性、可燃性等。
8.混合物 (1)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例如空气、溶液等均是混合物。
(2)没有固定的组成。
(3)各种物质保持原有的性质,物质之间没有发生反应。
9.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1)带正电荷的离子叫做阳离子(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带负电荷的离子叫做阴离子(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上海初三中考化学基本实验归纳

②科学家还用点燃氢气,证明燃烧产物的方法,证实了水的组成。
如果将电解水产生的氢气直接缓缓地通过装有足量无水硫酸铜的仪器c,在导管口d处点燃,然后把盛有冷水的烧杯置于如下图所示的位置。
实验过程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50.有气泡产生,稍过一段时间玻璃管中的水减少,玻璃管上方聚集了无色气体;Ⅱ;无水硫酸铜变蓝,导管d处有淡蓝色火焰,烧杯底部附着小水珠。
六、燃烧的条件如图:该实验应在通风橱里进行。
)在500mL的烧杯中注入400mL开水,并投入一小块白磷。
在烧杯上盖一片薄铜片,铜片上一端放一小堆干燥的红磷,另一端放一小块巳用滤纸吸去表面上水的白磷(如图2-11)。
观察反应现象。
1.实验现象:铜片上的白磷就产生白烟开始燃烧,而水中的白磷和铜片上的红磷并没有燃烧。
2.铜片上的白磷可以燃烧的原因白磷被烧杯中的热水加热到了着火点温度,同时它又跟氧气接触,所以可以燃烧。
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的原因:水中的白磷尽管温度已超过着火点,但由于没有跟氧气接触,所以不能燃烧。
红磷不能燃烧的原因:铜片上的红磷的着火点在200℃以上,尽管它与氧气发生了接触,但由于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也不能燃烧。
3.由实验得出燃烧的条件是:物质燃烧需同时满足三个条件:一是要有可燃物,二是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三是要使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燃烧时所需的最低)。
4. 由燃物燃烧的条件,得出灭火的原理是:可以采取三种方法,即隔离可燃物、将可燃物跟空气隔绝或将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可以采取任意一种)例题1.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以下三组装置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
(提示:着火点:白磷40℃,红磷240℃)图1 图2 图31)如图1所示,能燃烧的物质是 (1) (填字母序号)。
A.水中的白磷B.铜片上的白磷C.铜片上的红磷(2)如图2所示,将无色液体a滴入瓶中并与黑色固体b接触,能观察到试管里的白磷燃烧,则瓶内发生反应固体加热型固+液不加热型固+液不加热型(1)写出标号①②的仪器名称:① ,② 。
九年级化学氧气的制取知识精讲

初三化学氧气的制取【本讲主要内容】氧气的制取【知识掌握】【知识点精析】一.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1. 药品:过氧化氢溶液或高锰酸钾2. 反应原理:过氧化氢−−−→−二氧化锰水 + 氧气高锰酸钾−−→−加热锰酸钾 + 二氧化锰 + 氧气3. 催化剂和催化作用:(1)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改变的物质。
(2)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
4. 化学反应的分类:化学反应可以分为化合反应、分解反应。
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
二.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1. 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略)(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方法:如图所示,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住试管口,将导管的另一端插入盛水的烧杯中,用手握紧试管,如果导管口有气泡放出,说明装置不漏气。
原理:如果装置不漏气,里面的空气会受热膨胀沿导管放出。
(2)向试管中装入药品:方法:用纸槽取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小心装入试管,均匀铺平在试管的中下部。
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后再塞上带有导管的塞子。
原因:放一团棉花可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3)固定试管:方法:将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铁夹夹在离试管口1/3处,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原因:防止加热时产生的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使试管受热不均匀而炸裂。
(4)向集气瓶中装水排空气:方法:将集气瓶盛满水,中间不能有气泡,从瓶口旁边将玻璃片推盖好将它们一起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
原因:防止收集的气体不纯。
(5)给试管加热:方法:点燃酒精灯,先将火焰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让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再对着药品的部位加热。
原因:防止试管因受热不均匀而炸裂。
(6)收集气体:方法:当导管口有连续均匀的气泡放出时,再把导管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口。
原因:开始排出的气体是装置内的空气,不能收集。
(7)停止加热:方法:先从水槽中移出导管,然后再熄灭酒精灯。
中考化学专题训练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相关探究PPT精品课件

【实验结论】小张认为MnO2起催化作用。 小王认为小张的结论不严谨,请你帮小王说出理由: 未__证___明__M_n__O_2_的__化__学__性__质__也__保__持__不__变__(_或__未__重__复__上__述__实__ 验__,___证__明__M_n__O_2_的__质__量__仍__然__保__持__不__变__,__合__理__即__可__)____。
(3)同种催化剂,还有哪些因素可能影响催化效果? 【假设】_催__化__剂__与__反__应__物__的__质__量__比__不__同__,__催__化__效__果__不__同__。 【设计方案】__取__相__同__颗__粒__大__小__的__同__种__催__化__剂__与__氯__酸__钾___
所以实验步骤是取5 mL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加入水 泥块后,伸入带火星的木条,实验现象是产生大量气泡,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答案】慢;水泥块不能使水分解产生氧气;取5 mL的 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加入水泥块后,伸入带火星的木 条;产生大量气泡,木条复燃
(4)【结论】水泥块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故水泥 块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A中无明显 现象,B中
产生大量能
B试管装有5 mL的5% 使带火星的
过氧化氢溶液,再加
木条复燃的
入a克的红砖粉末
气体
实验结论 和解释
(1)产生的气 体是_氧__气___。 (2)红砖粉末 能改变过氧化 氢的分解速率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和解释
红砖粉末的
小红
待反应停止时,向B试 管中重新加入5%的过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二章 身边的化学物质 专题训练 催化剂和催化作用的相关探究
初中化学教学中对催化剂的几点理解

初中化学教学中对催化剂的几点理解在新人教版初中化学教材第二单元课题3氧气的制取的教学中,在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探究和老版教材氯酸钾制取氧气的探究中都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新人教版教材第39页通过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探究和精准实验测的结果。
引出了催化剂的概念即像二氧化锰这种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改变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触媒)。
对催化剂的教学,本人有几点认识。
1.对催化剂概念的认识在初中教学中,一定要强调对其概念的理解。
催化剂是能改变其他物质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改变的物质。
本人认为对其正确理解应注重三个方面。
1.1能改变其他物质改变速率。
如果不能改变其他物质反应速率就不能考虑其是催化剂。
如果二氧化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里不能改变其反应速率,只是质量和化学性质没有改变。
二氧化锰也就不是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
1.2本身的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不改变。
质量不改变,并不能说明其物质就是催化剂,只能判断其可能是催化剂。
可能不参加反应。
还可能是保护气等物质。
例如,在一个密闭的容器中有甲、乙、丙、丁4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数据如下表: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的质量/g83558反应后的物质/g2x542在这一反应中,不能确定物质丙一定是甲与乙反应生成丁的催化剂。
丙可能是催化剂,可能不参与反应。
1.3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改变。
如果二氧化锰的化学性质在变化前后改变了,他就参加了反应,作为反应物而不再是催化剂。
如果只是化学性质没有改变,而没有改变物质的速率也不是催化剂。
所以在化学反应中判断物质是不是催化剂就必须满足以上三点。
这三点是相互相成,缺一不可。
2.对催化剂作用的认识催化剂所起的作用叫做催化作用。
从催化剂的概念中我们已经知道催化剂的作用,就是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
改变速率有两种:一种是加快反应速率。
比如在过氧化氢分解和氯酸钾分解制取氧气的反应里,如果不用二氧化锰,他们也能分解,只是分解缓慢而也。
中考化学知识点冲刺 专题四 催化剂的探究复习

D. 没有氯化钾生成
专题四 催化剂的探究
4、人教版新课标化学教材九年级上册(2012教育部审定)“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 中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以及“寻找新的催化剂”研究性实验,引起了化学探究小组的 兴趣。 【提出问题】氧化铁能否作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如果能,其催化效果如何? 【实验探究】
专题四 催化剂的探究
5. 科学探究是奇妙的过程。在一次实验中,小明不小心把硫酸铜溶液滴加到了盛有5%H2O2 的溶液的试管中,立即有大量的气泡产生。硫酸铜溶液中含有三种粒子(H2O、SO42-、 Cu2+),小明想知道硫酸铜溶液中的哪种粒子能使双氧水分解的速率加快。请你和小明一 起通过下图所示的三个实验完成这次探究活动,并填写空白。
专题四 催化剂的探究
[知识整理] 1.催化剂:能_改__变__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_不__变___,化学性质_不__变____.(一变两不变) (1) 能较低温度(或常温下)使化学反应速率发生最大的改变,经常通过产生气体的速率快慢 来判断. (2)质量不变: 经常通过把反应后的物质过滤、洗涤、干燥、__称__量____来判断. (3)化学性质不变: 经常通过把反应后的物质回收后重复做实验来判断 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其他因素 (1)溶液的浓度 (2)外界的温度 (3)催化剂种类等 [例题分析] [例1]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到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会________________ 。实验室常用KClO3和 MnO2混合加热来制取氧气,在此反应中MnO2起______________作用。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氧气的检验方法和二氧化锰在用氯酸钾制氧气中的作用。 [解答]复燃;催化。 [例2]催化剂在生产、生活和科研中有着重要作用。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常用 MnO2作催化剂。
化学中考必背知识点2023 -回复

Controlling factors of Reaction rate and Chemical equilibrium
中考化学必背知识点
目录
CONTENTS
PART ONE
temperature
温度
温度的意义和单位
1. 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随着温度的升高,反应速率也会增加,原因是温度的升高会增加反应物的分子平均动能,使得分子之间的撞击更加强烈,更容易发生化学反应。
2. 催化剂的作用受反应条件限制:催化剂的作用效果取决于反应条件的选择和控制。一方面,反应温度、压力、反应物浓度等因素都会影响催化剂的作用效果,过高或过低的条件都可能使得催化剂的作用效果减弱或失效。另一方面,不同的反应需要选择不同的催化剂,催化剂的作用效果还受到催化剂的物理化学性质、结构特征等因素的限制。因此,正确选择和控制反应条件以及催化剂种类是实现催化剂作用的关键因素之一。
气体压力单位
在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中,常用的气体压力单位有标准大气压、Pa、kPa、bar等。其中,标准大气压的定义是1 atm,相当于101.3 kPa或1.013 bar。
影响气体压力的因素:
气体压力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温度、体积、摩尔量等。其中,按照压力与物理量的关系分为以下几种:啊等温情况下,气体压力随体积的缩小而增大;在等容情况下,气体压力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等压情况下,气体压力随摩尔量的增加而增大。
3. 摩尔比例关系的例题解析:通过具体的例题,展示摩尔比例关系的计算方法,注意单位的统一和化学方程式的平衡性。
氧化还原反应
1. 影响速率的因素:反应物浓度、温度、催化剂和表面面积。反应物浓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温度升高,反应分子能量增加,反应速率加快;催化剂能够提高反应速率,而表面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初中化学--制取氧气(提高) 知识讲解【名校学案word版+详细解答】

制取氧气(提高)【学习目标】1.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药品、反应原理、仪器装置、收集方法、验满、检验及注意事项。
2.认识分解反应,能区别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
3.认识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要点梳理】要点一、实验室制取氧气1.反应原理和实验装置:(1)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实验装置如图B或C所示)过氧化氢水+氧气(2)加热高锰酸钾(紫黑色固体)制取氧气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3)加热氯酸钾(白色固体)制取氧气(实验装置如图A所示)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也可以使用如图D所示装置,这样就可以通过调节分液漏斗的活塞来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从而可以控制反应速率,得到比较稳定的氧气流。
2.收集方法:(1)排水集气法:如图E(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2)向上排空气集气法:如图F(因为氧气密度比空气大)3.验满方法:(1)排水集气法:当有气泡从集气瓶口冒出来,说明氧气已收集满。
(2)向上排空气集气法:把带火星的木条靠近集气瓶口,如果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已收集满。
4.检验方法:将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集气瓶内,如果木条复燃,说明该瓶内气体是氧气。
5.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可归纳为“查、装、定、点、收、离、熄”,用谐音“茶庄定点收利息”来记。
(1)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装:把药品装入试管内,塞好带导管的橡皮塞。
(3)定: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使试管口稍向下倾斜。
集气瓶装满水,倒扣在水槽中。
(4)点:点燃酒精灯,均匀预热后再集中在药品部位加热。
(5)收:导管口有连续气泡产生时再收集氧气。
(6)离:实验结束,先将导气管从水槽中取出。
(7)熄:最后熄灭酒精灯。
【要点诠释】1.实验室(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应注意的事项(1)药品要平铺在试管底部,使其均匀受热。
(2)铁夹要夹在距离试管口1/3处。
(3)试管内的导管稍伸出胶塞即可,便于气体导出。
(4)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防止加热时产生的冷凝水倒流,使试管受热不均匀而炸裂。
催化剂的作用叫什么作用

催化剂的作用叫什么作用催化剂是一种在化学反应中起促进作用的物质。
它们能够降低反应的能垒,提高反应速率,同时不会被反应所消耗。
催化剂的作用被称为催化作用,是化学领域中重要的概念。
催化剂在许多化学反应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主要作用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从而加快反应速率。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需要克服一定的能垒才能转化成产物。
而催化剂的出现,可以提供一个更容易逾越的反应路径,使得反应更容易发生。
这种作用类似于道路上的一个斜坡,使得车辆在行进过程中不需要消耗太多的能量。
这样,化学反应的能垒减小,反应速率也随之增加。
催化剂的作用机制通常分为两种类型:辅助和使能。
辅助机制是指催化剂与反应物之间发生相互作用,改变其中间态的能量稳定性或者构型。
这种作用可以改变反应物分子的运动方式,从而使它们更容易与其他反应物碰撞并发生反应。
使能机制则是催化剂与反应物形成中间化合物,然后再释放出产物,类似于一种“帮助手”。
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学工具,催化剂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它们在工业生产、生物化学、环境保护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工业生产中,催化剂被广泛应用于化学合成、能源转换、环境净化等方面。
比如,合成氨的工业过程中需要使用铁催化剂,以加速反应速率。
此外,催化剂还可以用于汽车尾气净化和催化裂化等石油加工过程中。
在生物化学中,催化剂在生物体内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许多生物反应需要催化剂来促进反应的进行。
酶就是一种生物催化剂,它们在生物体内调控各种生化反应,从而保持生命的正常运作。
酶的存在使得这些反应能够高效而准确地进行,同时还能在适宜的条件下进行反应。
总的来说,催化剂的作用是加速化学反应速率,提高产物的产量。
它们可以通过降低反应能垒、改变反应物的构型、促进反应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等方式发挥作用。
催化剂在工业生产和生物化学等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对推动科学技术进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催化剂的研究,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的机理,并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作出贡献。
初三化学中考复习知识点

初三化学中考总复习知识点汇总身边的化学物质(一)空气1、空气的成分(主要成分及存在的依据、氧气体积含量的测定)①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现象:①红磷(不能用木炭、硫磺、铁丝等代替)燃烧时有大量白烟生成,②冷却后打开止水夹吸入约占集气瓶体积1/5的水。
实验失败的原因可能是:①红磷不足,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②装置漏气③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
④烧杯中水不够。
②排放到大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粉尘和气体两类,气体污染物是SO2、CO、NO2。
2、氧气: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氧气是一种比较活泼的气体,具有氧化性、助燃性。
A、C和O2反应的现象是:比在空气中更旺,发出白光,放热,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B、P和O2反应的现象是:冒白烟,生成白色固体(P2O5 )。
(用于发令枪)C、Mg和O2反应的现象是:放出大量的热,同时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一种白色固体(MgO)。
D、Fe和O2反应的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Fe3O4),注意点:预先放入少量水或一层沙,防止生成的熔化物炸裂瓶底。
E、含碳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产物一定有二氧化碳,含氢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产物一定有水。
3、二氧化碳主要性质和用途二氧化碳:①与水反应:CO2+H2O— (紫色石蕊变红色)制汽水②与碱反应:CO2+Ca(OH)2— (检验CO2的方程式)抹墙璧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灭火④不提供呼吸:注意保持室内通风;灯火试验。
⑤光和作用的主要原料:CO2+ H2O—(二)水与常见的溶液1、水的组成: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正氧负氢,体积比为1︰2,质量比为8︰1。
2、纯水与矿泉水:蒸发,看是否有残留物。
硬水与软水的区别:加肥皂水,看泡沫的多少。
硬水软化:煮沸或蒸馏3、水的净化:天然水自来水4、溶解现象: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浓硫酸、氢氧化钠(固)、氧化钙溶解时发热,铵盐溶解时吸热;沸点升高、凝固点降低;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溶液就能导电。
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

初中化学: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
催化剂的特点概括起来说有三个:
1.“一变,两不变”,即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2.“针对性”,即催化剂针对某个化学反应来说,才有意义。
例如,不能笼统地说:二氧化锰是催化剂,或者催化剂是二氧化锰等;而应该表达为: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或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
3.“多样性”,即某个化学反应的催化剂可能有多种。
例如,在过氧化氢分解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红砖粉末、土豆片、沸石、硫酸铜溶液等都可作催化剂。
而催化作用是指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作用(即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
它包括加快和减慢化学反应的速率两种情况。
【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设置实验、问题情景,或者是直接命题设问,让学生阅读、思考后,根据所学来分析、解答有关催化剂的实际问题。
并且,经常与“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探究”、“实验探究物质变化的条件和影响物质变化的因素”等方面的知识,联系起来命题。
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
中考重点是考查学生对有关催化剂及催化作用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解题方法点拨】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理解和熟记催化剂的特点和催化作用程等,以及其中涉及到的“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探究”、“实验探究物质变化的条件和影响物质变化的因素”等方面的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或图示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联系起来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选择或解答即可。
第1页共1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课时 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催化剂及催化作用课件

10
综合提升
基础过关
• 1.(湖北荆州中考)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D是( ) • A.只能加快反应速率
• B.二氧化锰在任何化学反应中都是催化剂
• C.能增加生成物的质量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3 制取氧气
第一课时 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催化剂及催化作用
夯实基础
名师点睛 新知要点 基础训练
综合提升
基础过关 能力提升
3
夯实基础 名师点睛
1.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1)反应原理 过氧化氢―二氧―化→锰水+氧气 (2)实验装置: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不需要加热,选择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 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大,选择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实验装置如 下图所示:
(注:氧化铁不溶于水,过滤后可与水分离)
17
• (1)填写下表:
步骤 ③
⑥
⑦
实验 带火星的 称量氧化铁的质量为0.2 g, 过氧化氢溶液中__有__气__泡__冒__出____,
现象 木条复燃 氧化铁的质量不变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结论 猜想Ⅰ、Ⅱ不成立;猜想Ⅲ成立
• (2)步骤①的目的是__与_步__骤__③__作_对__照______。 • (3)步骤⑦重复步骤②、③的目的是 判_断__氧__化_铁__在__过__氧_化__氢__分_解__前__后__其_化__学__性__质_是__否__改_变__________。
• (3)某同学观察到锥形瓶内B有大量气泡冒出时,开始用C装置收集氧气,
过一段时间后,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瓶中、瓶底,都未见木条 复燃,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中考化学备战 催化剂知识释疑素材

2022中考化学备战催化剂知识释疑素材一、怎样理解概念中的"改变"?催化剂的概念是这样描述的:"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
"对此概念,有的同学片面地认为,催化剂的作用就是加快反应的速率。
实际上,催化剂有正负之分。
正催化剂能加快反应的速率,如人体中的酶可加快食物的消化等;而负催化剂能减慢反应的速率,如橡胶、塑料制品中的防老化剂等。
故"改变"应理解为"加快"或"减慢"。
二、催化剂在反应后其物理性质是否改变?催化剂在反应后的化学性质虽然没有改变,但由于催化剂参加了化学反应,所以,催化剂的物理性质(如状态等)往往会改变。
例如,氯酸钾受热分解反应中的催化剂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会由晶体变成粉末。
三、催化剂是反应物吗?催化剂虽然参加了化学反应,但反应结束后,又恢复成相同质量的原物质,并没有变成其他物质。
所以,催化剂不是反应物,只是反应条件。
四、催化剂能改变生成物的质量吗?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的速率,不能改变生成物的质量。
生成物的质量只取决于反应物的质量。
五、催化剂能催化所有的反应吗?催化剂具有选择性,即一种催化剂只能对某个或某类化学反应起催化作用,并非对所有的反应都起作用。
但一个反应的催化剂可能有多种。
如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除了二氧化锰之外,还可以用氧化铜、氧化铁等。
六、催化剂能否决定反应的发生?催化剂不同于"点燃"、"加热"等反应条件,它只影响反应的速率,而不能决定反应能否发生。
如没有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氯酸钾受热照样能分解,只是反应的速率较慢。
但如果没有"加热"这个条件,即使有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反应也不能发生。
七、催化剂的用量越多,催化作用越大吗?所有催化剂的使用,都有一个最佳比例,并非越多越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化学知识点:催化剂和催化作用
催化剂是指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的物质。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
注意
①催化剂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这里的”改变包括加快或减慢的含义
②催化剂的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没有改变,但物理性质可能改变
③催化剂是针对具体的反应而言的,如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时,能够起催化作用,是催化剂;但二氧化锰不是所有化学反应的催化剂
④在某个化学反应中,可以选择不同的物质作为催化剂,如双氧水分解制取氧气时,既可以选择二氧化锰做催化剂,也可以选择氧化剂做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