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门诊用药处方分析
我院儿科门诊用药不合理的处方分析
我院儿科门诊用药不合理的处方分析我院儿科门诊用药不合理的处方分析是为了改进儿科门诊的用药实践,提高用药合理性和安全性。
下面将对不合理处方进行分析。
我们注意到有一些处方存在用药剂量过大的问题。
在儿童患者中,药物的代谢和排泄功能尚未完全发育,药物的剂量选择需要根据年龄、体重和身体特征进行调整。
在一些处方中,药物剂量未按照患儿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药物剂量过大,容易导致药物的不良反应或药物中毒。
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处方中存在相互作用的药物组合。
不同药物之间可能存在相互作用,影响药物的疗效或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
在儿童患者中,药物相互作用的可能性更高,因为儿童患者对药物的排泄和代谢能力较差。
医生在开具处方时应充分考虑药物的相互作用,并避免不合理的药物组合。
我们还发现一些处方中存在不适当的药物选择。
对于儿童患者,药物的选择应该根据患儿的病情和年龄来确定。
在一些处方中,医生可能会选择不合适的药物。
对于一些治疗儿童感冒的处方,我们发现了一些药物的选择不合理。
这些药物可能存在不当的成分或味道,对儿童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都可能产生不利影响。
我们需要注意到一些处方中存在滥用抗生素的问题。
抗生素是一类特殊的药物,应该严格限制使用。
我们发现在一些处方中,医生过度使用抗生素。
儿童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使用抗生素并不能治疗感冒。
滥用抗生素不仅对儿童患者的健康无益,还可能导致细菌耐药性的产生,严重影响抗生素的疗效。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应采取以下措施来改进儿科门诊的用药实践。
医院应该加强对医生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对儿童患者用药的认识和理解。
医院应该建立起一个合理的药物选择和用药剂量控制的指南,医生在开具处方时可以参考这个指南。
医院还可以设置专门的药师团队,对每一份处方进行审核和指导,确保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医院应该加强对患儿和家长的用药宣教,提高他们对合理用药的认识和意识,避免滥用药物。
通过以上改进措施的实施,相信我院儿科门诊的用药实践将得到改善,更好地为儿童患者的健康服务。
我院儿科门诊用药不合理的处方分析
我院儿科门诊用药不合理的处方分析
近日,我们院儿科门诊出现了一些用药不合理的处方,引起了我们的关注。
经过分析
和讨论,我们发现这些处方存在以下问题:
一、过度用药
一些处方中,药品的种类非常多,且用量很大,存在着过度用药的问题。
例如,某些
处方中同时出现多种抗生素和退烧药,容易导致儿童抵抗力下降,进而引起抗药性。
同时,过度用药还会增加儿童肝肾负担,对身体造成不利影响。
二、用药不合理
有些处方中,药品的选择和用法不合理。
例如,将抗生素作为治疗感冒的一线药物使用,而忽略了感冒是病毒引起的疾病,不需要使用抗生素。
此外,还有一些处方中,将含
有阿司匹林的药品用于儿童治疗发热,这是极不安全的,容易导致儿童出现严重的副作用,甚至危及生命。
三、剂量错误
在一些处方中,药品的剂量使用不当,容易导致药品的疗效降低或出现副作用。
例如,某些处方中给予儿童过高的药物剂量,导致药物在儿童身体中积累过多,引起严重的不良
反应。
以上问题的存在,主要与我们医师在开处方时缺乏正确的用药知识密切相关。
因此,
我们应该加强用药知识的培训和学习,及时更新药物治疗技术和疾病诊疗指南,在接诊患
者时进行详细询问和检查,以确保开出的处方准确、安全和有效。
同时,我们还应该加强
监督和检查,对存在问题的处方进行追踪评估,及时纠正错误,保证儿童患者得到正确的
治疗。
我院门诊处方规范用药分析
我 国 《 编 药 物 化学 》 国内 《 新 、 处方 管 理 办法 》 临 床 药 物 抗 与《 菌 须 知》 《 国药典 》 , 据 药理 的作 用 , 、中 等 根 以及 使 用 方 法 和 使 用 剂量 、 物 的 配伍 与 适 应 证 、 物 的剂 型来 判 断处 方 的 药 药
书写是 否 规范 , 用 药物 是 否合 理 , 时对其 进行 统 计 。 使 同
『 键 词 1用 药 ; 方 调 查 ; 药 规 范 度 ; 药 分 析 关 处 用 用
『 中图分 类 号] 9 93 R 6.
【 标识 码】 文献 C
【 编 号】 6 4 4 2 (0 2 0 ()0 7 - 2 文章 1 7 — 7 12 1 )1 c - 1 1 0
物杀菌 效果 的好 方 法 。
24处 方 书 写 不规 范 .
经 济负 担 , 患者 带来 痛 苦 , 响 了药 物疗 效 , 加 了其 不 良 给 影 增
反应 . 因而 要 重 视规 范 用 药 , 处方 就 是 医 师 实施 药 物 治 疗 而
与药 房配 药 的一个 书 面依 据 , 是 面对 医疗 纠 纷时 的法 律依 更
2 不 合 理 选 用 溶 剂 问 题 . 3
规 范用 药指 的 是 .充 分 了解 患者 生理 及 其病 理 特 征 , 并
对患 者 的病情 确诊 的前 提 之下 , 给予 其 正确 剂 量 药 品的 正确
使 用 方法 , 合 用药 就 是一 个非 常 有效 的用 药 方 案I 是 临床 联 l _ , 医 师在 诊 疗过 程 中 , 了提 高 药 物 疗效 , 降低 药 物 不 良反 为 并 应, 同时减 少耐 药性 等 目的而设 计 的 , 规 范用 药 是前 提 , 而 因 为 不正 确 的药 物联 用 , 定 造成 资 源 的 浪 费 , 会 增 加 患 者 必 且
我院儿科门诊用药不合理的处方分析
我院儿科门诊用药不合理的处方分析一、过度用药:部分医生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过度使用药物,以迅速缓解病情或满足家长的需求。
这可能导致用药过多,增加儿童承受药物风险的可能性。
对于一些常见的儿童感冒病例,一些医生可能过度使用抗生素,而忽略了防治感冒的基本措施,例如休息和补充水分。
二、不合理的联合用药:在处理多种病症时,一些医生可能会将多种药物联合应用,而忽视了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的可能性。
这种不合理联合用药可能会导致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增加。
三、滥用抗生素:抗生素在治疗感染症中起到重要作用,但对于一些常见的儿童感冒和上呼吸道感染,抗生素的滥用非常普遍。
一些医生可能会在儿童感冒的早期就开始使用抗生素,这可能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使得将来更难以进行有效的治疗。
四、不合理的用药剂量和频率:一些医生在儿童用药中可能没有根据儿童的体重或年龄进行合理的用药剂量计算。
一些医生可能会给儿童开出过于频繁的用药方案,例如每天使用的药物次数太多,以致于给儿童带来不必要的药物负担和风险。
五、不合理的用药时机:在一些情况下,医生可能会在病情不明确或未经充分观察的情况下,过早地给儿童开药,导致用药不当。
在第一次就诊时,一些医生可能会立即给儿童开抗生素,而没有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充分的观察和评估。
针对以上不合理的处方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改进:一、加强医生的药学教育:儿科门诊医生应接受关于合理用药的培训,了解药物的特点、使用方法和剂量等信息,以提高用药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二、建立规范的用药指南:儿科门诊可以制定和推广以往验证有效的规范化用药指南,明确药物的适应症、剂量和使用时机,使医生在开药时有明确的依据,减少主观因素的干扰。
三、加强对家长的宣教工作:在用药过程中,医生应与家长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解释,让家长正确理解和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避免不必要的药物使用。
四、加强药师的参与:在儿科门诊中引入药师团队,对医生在用药方面进行指导和监督,帮助医生做出更加合理和科学的处方。
我院门诊处方点评与不合理用药分析
我院门诊处方点评与不合理用药分析摘要:目的了解医院门诊处方质量,用药基本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
采用回顾性方法,抽取我院2016年每月每周一处方100张,共计5200张进行点评,并统计分析。
结果5200张处方中,合理率90.7%不合理处方488张(9.3%)。
主要表现为诊断与用药不符,剂型剂量,给药方式、用药频次、疗程,重复给药等。
结论我院门诊用药基本合理,还需进一步改进。
关键词:处方点评;合理用药;门诊药房;不合理用药卫生部颁布的处方管理办法明确指出:医疗机构应当进行处方点评工作。
处方点评是发现临床不合理用药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对不合理处方进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合理干预,有利于提高医师的合理用药水平。
为了提高处方质量,提高合理用药的水平,现将我院2016年1月到12月门诊处方评价情况总结如下。
[1]1.资料与方法来源于我院2016年1 月到12 月门诊处方。
每月每周一抽取100张,共计5200张。
对处方各项内容,进行统计分析。
处方点评的参考资料为《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治疗指南》、《基本药物目录》、《药品通用名商品名手册》、药品说明书等,点评内容包括处方的格式书写规范,用药合理性等。
【2】2.结果2.1处方基本指标情况我院每张处方平均用药品种数2.82种,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1.5%,注射剂使用率17.1%,基本药物占处方用药的46.8%,药品通用名占处方用药的97.3%,平均每张处方金额50.90元,合理处方4714张(90.66%),不合理处方488张(9.34%)2.2不合理处方分布简表3.讨论3.1.1每张处方平均用药品种数:我院每张处方平均用药2.8种,符合《处方管理办法》每张处方不超过5种药品的要求[3],说明我院门诊医师在治疗时限制大处方,用药尽可能简单化,不仅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还节省了卫生资源。
WHO规定的发展中国家医疗机构门诊药品的合理使用标准是平均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为1.6-2.8种。
我院儿科门诊用药不合理的处方分析
我院儿科门诊用药不合理的处方分析引言儿科门诊是医院中的重要部门之一,负责处理涉及儿童健康的各种疾病和问题。
在一些医院的儿科门诊中,存在着一些用药不合理的处方现象。
这种现象严重影响了儿童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健康,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深入分析和研究我院儿科门诊用药不合理的处方现象对于提高医疗质量,提升医院声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用药不合理的原因分析1. 医生处方行为不规范一些医生在儿科门诊处方时存在用药不合理的行为。
有些医生处方时缺乏系统的诊断,盲目开具处方,甚至存在着一定的药品滥用行为。
这些医生往往对药物的适应症、不良反应和禁忌症了解不够,选用药量大、频率高、疗程长的药物,导致患者用药风险加大。
2. 患者用药不规范部分家长在孩子患病时,私自购买药物给孩子服用,忽视医生的治疗建议,造成用药不规范。
有的家长听信广告或邻居朋友的建议,盲目使用药物,导致儿童用药超量、伤肾伤肝。
3. 药品供应链不规范儿科用药不合理的原因还在于一些药品供应链不规范。
有些医生在处方时受到药品销售商的影响,给予药品推销,而非根据病情选择。
这种现象严重影响了儿童患者的治疗效果,导致了用药不合理的现象。
二、用药不合理的影响用药不合理严重影响了儿童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健康。
一方面,长期用药不合理容易产生耐药性,增加了治疗难度,延长了病程。
用药不合理还容易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影响儿童的身体健康。
用药不规范还会造成医患关系的紧张,增加医疗纠纷的发生。
一些不良的用药行为容易导致患者家长对医生的不信任,影响医院声誉。
三、解决措施针对我院儿科门诊用药不合理的现象,应采取以下解决措施:1. 强化医生用药监管医院应建立健全医生用药合理使用的考核制度,严格监督医生开具处方行为。
对于用药不合理的医生要给予相应的处罚,并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医生的用药合理使用水平。
2. 加强患者用药宣传教育医院应加强患者用药宣传教育,提升患者对用药的认识和理解。
加强对家长的用药指导和宣传,提醒家长不要盲目使用药物。
我院门诊处方点评中出现的问题及分析
我院门诊处方点评中出现的问题及分析背景信息我所在的医院是一家大型综合性医院,提供多个科室的门诊服务,其中包括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
作为门诊医生,我们需要开具处方,以帮助患者治疗疾病。
在门诊结束后,我们需要对所开具的处方进行点评,以确保处方合理、规范。
问题描述然而,在门诊处方点评的过程中,我院出现了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的具体表现如下:1. 处方用药不规范在点评处方时,我们发现一些医生的处方用药不规范。
考虑到个体差异等因素,每个患者的处方不可能完全相同,但是医生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选择适当的药物。
然而,一些处方中出现了不合理的药物搭配,或者是选择了不适合患者病情的药物。
这会增加患者的治疗难度,甚至可能导致治疗效果不理想。
2. 处方开药数量过多除了药物选择不当外,一些处方还出现了开药数量过多的情况。
一方面,这会增加患者的治疗成本;另一方面,过量、过长地服用药物也可能导致身体问题,例如对肝肾等器官的损伤。
因此,我们需要特别注意避免处方开药数量过多。
3. 处方关键信息缺失不少医生在处方中缺少一些关键信息,例如药品用法用量、药品品牌等。
这样会给药房人员带来诸多麻烦,同时也会影响患者的用药效果。
因此,在开具处方时,必须确保关键信息齐全且准确。
问题分析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医生可能缺乏足够的医学知识,无法选择合适的药品;另一方面,医生也可能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开药量多一些可以加快患者的恢复速度。
此外,医生还可能受到一些外部压力的影响,例如医保政策等,这些压力可能会影响医生开具处方的行为。
解决方案针对以上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解决。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提高医学素养首先,我们需要提高医生的医学素养。
医院可以开设相关的培训课程,加强医生的药学知识、药理学知识等方面的学习,让医生了解更多的药物信息,提高开药的水平。
2. 严格控制用药数量其次,我们需要严格控制用药数量。
通过医疗信息化系统等技术手段,可以监控医生开药的情况,并及时对处方进行点评,以避免过度用药的情况发生。
本院门诊处方重复用药分析
本院门诊处方重复用药分析摘要:目的了解本院处方重复用药的基本情况和存在问题,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9年1月份至2021年1月份门诊处方l156张,对其中重复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重复用药处方共154张,占处方总数的13.3%。
结论本院门诊处方重复用药现象较为严重,要加强处方规范化管理,避免不合理的重复用药,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关键词:处方;重复用药;用药分析联合用药在临床上十分常见,稍不注意就会导致重复用药现象发生,成为不合理用药的重要组成部分。
针对不合理用药,我院根据卫生部印发《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的通知要求,定期抽取一定数量的处方,以药品说明书、《药品管理办法》、《新编药物学》、《处方管理办法》等对门诊处方进行点评,对其中重复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及处方规范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1资料与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9年1月份至2021年1月份门诊处方l156张,对其中重复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在抽查的l156张门诊处方中,重复用药处方共154张,占处方总数的13.3%,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见表l。
表l 重复用药处方类型3讨论3.1同类药物给药途径不同的重复用药(包括使用前体药物)这类处方共28张,占重复应用处方数的18.2%。
例如:(1)患儿,男,21岁,临床诊断为支气管炎,处方药物:盐酸氨溴索分散片 30mg 口服 2/日+注射用盐酸溴已新 4mg 静滴1/日。
处方分析:氨溴索比溴已新多一个羟基,少一个甲基,系溴己新在体内的活性代谢产物,具有化痰、排痰及肺保护作用,能促进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分泌及气道液体分泌。
由于临床医生对药物分子结构及药代动力学不熟悉,导致两种相同药物叠加使用,不仅没有增加疗效,反而加大药物蓄积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2)患儿,女,15岁,临床诊断为急性胃肠炎,处方药物:甲氧氯普胺注射液 5mg 静滴 1/日+多潘立酮片 10mg 口服 2/日。
我院儿科门诊用药不合理的处方分析
我院儿科门诊用药不合理的处方分析近年来,我院儿科门诊用药不合理的处方现象逐渐增多。
这一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儿童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也对儿科医生的医疗形象和医疗质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有必要对我院儿科门诊的用药不合理的处方进行深入分析,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
导致儿科门诊用药不合理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医生药物知识的欠缺是导致用药不合理的重要原因之一。
由于医学知识的更新速度较快,医生们需要不断增加药物知识,以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求。
患者对药物治疗的盲目需求也是导致用药不合理的因素。
一些家长可能因为对孩子病情的过度担心,会要求医生开具过多的药物进行治疗。
有些医生可能存在药品回扣等不正当利益的考量,导致用药不合理。
医院的管理不严格也会导致用药不合理的问题。
如果医院的管理制度不健全,医生在开具处方时可能存在一些疏忽或不规范的行为。
在分析了儿科门诊用药不合理的原因后,我们需要对其进行相应的改进。
医院应该加强对儿科医生的药物知识培训,提高其辨别和应用药物的能力。
医院还可以建立药品管理制度,规范药物使用和处方开具,防止医生因个人考虑而开具不合理的处方。
医院还应该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提高患者的药物治疗意识,避免盲目的用药需求。
医院应该加强对医生的监督和管理,对违规开具处方的行为严惩不贷,确保儿科门诊用药的合理性。
值得注意的是,在改进儿科门诊用药不合理的处方时,我们也需要考虑到一些实际问题。
医生的药物知识培训需要时间和资源的投入,医院需要做好相应的准备。
医院与患者的沟通需要花费一定的人力和物力,需要医院提供相关的支持。
医院对医生的监督和管理需要一个完善的制度和流程,需要医院加强管理的力度。
我院儿科门诊用药不合理的处方分析
我院儿科门诊用药不合理的处方分析在医学界,药物是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合理的用药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在儿科门诊中,不合理的处方常常会引起孩子及其家长的不良反应,甚至会危及孩子的生命安全。
因此,本文将就我院儿科门诊的用药不合理的处方进行分析。
一、药物配伍不合理在我院儿科门诊,很多医生在开处方时经常会遇到药物配伍不合理的情况。
例如,有些医生会同时开多种抗生素类药物给患者,导致药物之间互相作用,加重孩子的肝脏和肾脏负担,甚至会导致孩子出现药物过敏反应。
在用药过程中,要根据孩子的年龄、体重、身高以及病情严重程度确定药物的剂量。
但是,在我院儿科门诊中,有许多医生并没有按照临床指南或标准用药安排合理的用药剂量。
例如,有些医生在给孩子开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时,没有准确地估计剂量和用药时间,从而导致孩子药物过量,加重了不必要的副作用。
三、药物选择不当在儿科门诊中,药物选择不当也是常见的问题。
例如,有些医生在治疗流感或其他感染性疾病时,错误地选择了口服抗菌药物作为治疗手段。
这种做法不仅会增加抗生素耐药性的风险,还会增加孩子的不必要的药物负荷。
四、病情评估不恰当在儿科门诊中,医生应该根据孩子的年龄、体重、身高、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综合评估孩子的病情,从而为其开出合理的用药方案。
但是,在我院儿科门诊中,有些医生并没有对孩子的病情进行充分的评估,就草率地给孩子配药。
这种做法不仅会加重孩子的药物负担,还会导致孩子的病情反复,影响治疗效果。
五、忽视药物副作用六、处方审核不严格在我院儿科门诊中,处方审核也是很关键的环节。
如果医生没有对孩子的处方进行全面的审核,就会导致不合理的用药安排。
例如,有些医生在开出需要用到滴眼剂的处方时,没有注意到孩子已经有眼药水过敏的问题,从而导致孩子的病情加重。
综上所述,我院儿科门诊存在许多用药不合理的处方,这种情况会给孩子及其家长带来不必要的负担和损失。
对此,我们的医生应该在用药过程中注意药物配伍、药量、药物选择和副作用,充分评估孩子的病情和身体状况,避免使用不必要的药物。
我院门诊月月不合理处方分析
我院门诊月月不合理处方分析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更新,越来越多的人现在开始选择到医院门诊进行就诊。
但是同时也许多患者发现,在我院门诊中,每个月都会出现不合理的处方,这给患者的健康带来了很大的风险,同时也让患者感到非常疑惑。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将从不合理处方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入手分析我院门诊月月不合理处方的情况。
一、不合理处方的原因1.医生处方能力不足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现今很多医院门诊由于医疗人才稀缺,因此会雇佣大批未经过良好培训和考核的医生来补充医疗队伍。
这些医生在处方能力方面可能比不上经验丰富的医生,甚至可能会出现比较大的差错。
比如说有的医生对于疾病的诊断不够准确,或者在选择药品时容易出现忽视患者身体情况的情况,导致出现了不合理处方的情况。
此外,以前不合理处方未产生严重后果,也是原因之一。
2.药品利益链其次,不合理处方的产生还与药品销售有直接关系,很多医院由于贪图药品销售的利润而开出了不合理的处方。
这种药品利益链其实是非常不道德的行为,但是由于监管不力与规定缺乏,导致了不少医生和药企之间的勾结。
二、如何避免不合理处方1.加强医生处方能力培训要想减少不合理处方的产生,首先需要从源头入手,加强医生处方能力的培训。
医院应该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医生的处方能力,并严格执行药品管理规定。
对于医生不能按照规定提出合理的处方,要加强工作纪律和惩戒措施。
2.建立药品使用的标准化流程其次,我们可以通过建立药品使用的标准化流程来防止不合理处方的产生。
药品使用的标准化流程包括了对于药品品质的审查、药品的选择、用药前的必要检查等等。
这些流程可以有效减少药品的不必要使用。
3.加强监管与管理力度最后,要想避免不合理处方的产生,还需要加强监管与管理力度。
政府和医院应该制定更为详细和现实的管理条例,并由专业机构对医院的药品使用进行定期抽样检测和监管。
另外还要积极推动医疗行业的规范化运作。
总之,在我院门诊中的不合理处方不仅会给患者的健康带来威胁,还会受到公众的质疑与怀疑,如果不能够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处理这些问题,就会引起不良影响。
我院门诊处方调查及不合理用药分析
表 3 你所在单位是否对 针灸从业人员进行定期 培训回答情况『( 1 n %)
参加 由庆 阳市卫生学校承办 的 20 0 9年 “ 基层 常见病多发 病 中医药适用技术推广项 目” 培训的 1 8 4名庆阳市各县区( 3 除
宁县 ) 乡镇 、 区及农村个体诊所 中医从业人员 。 社
方 占 1.%; 均药费 2 . 。结论 我院 门诊 用药基本合理 , 对于不合理处方 , 多管齐下 , 21 人 04元 但 应 综合治理。
关键词 : 门诊 处方 ; 药调 查 ; 用 不舍 理 用 药
中图分类号 : 9 . 3 R17 2 3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6 1 14 ( 0 0 1 - 12 0 1 7— 2 6 2 1 )5 0 2 — 2
1 资 料 与 方 法
3 讨 论
随机抽 取我院 20 0 8年门诊处方 1 0 。 1 0张 根据调查 目的 , 2
31 重 复使 用同妻菊物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对处方进行统计和分析。
2 结 果
布洛芬缓释胶囊 和双氯芬酸钠缓 释胶囊 ,均属于解热、 镇 痛抗炎药 ; 多潘立酮片和西 沙比利片 , 均是胃动力药。一般作用
12 方 法 .
采用无记名问卷调查法。问卷内容包括 : 1你所在单位 目 () 前是否开展针 灸技术 ?( ) 2 你所在单位有无专 业针灸人员 ?( ) 3
你所在单位是否对针灸从业人员进行 定期培训? ( ) 4 你所 在单 位每月进行针灸 的患者数量大概是多少? 共发放 问卷 134份 , 8
机制及作用方式相 同的药物不宜合用 , 以减少毒副作用累加。 32 联 用使莴物毒性增加 .
我院门诊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
%7给药、溶媒选用_小台理以及药物配伍不合理。结论:不合理用药存在的潜在危害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同时药师应把好处方调剂关, 共同捐负起合理用药的责任。 a【关键词】合理用药:潜在危害:处方分析 :【中圈分类号】R969.3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959(2009)09-1549-02
i
checked。which we∞mainly reflected in the unreasonable administration frequency,, and unreasonable choice of solvent and drug combination.Conclusion:Clinicians
1
28.13
15.36
0.60
O.33 O.13
O.12
5.99
5.47
384
100
2.14
3处方分析 3.1给药频率不合理 药物的给药频率是由其药代动力学决定的,合理的给 药频率可以维持有效的血药浓度、防止药物蓄积,是合理 用药的基本表现。本次调查显示给药频率不合理处方占 所有不合理处方的45.05%,主要体现在青霉素与头孢菌素 每日一次静点的给药方式上。青霉素与头孢菌素均属于 时间依赖型抗菌素,其杀菌浓度依赖于有效血药浓度持续 的时间,青霉素与大多数的头孢菌素(头孢曲松除外)的半 衰期较短,需增加每日的给药次数才可维持有效的血药浓 度:该类处方还体现在处方用法书写错误上,如:罗红霉素 胶囊150mg x 12、一日三次、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300rag x 12、一日三次,口服,等等。 3.2重复给药 重复给药主要表现在作用机制相同或抗菌谱重叠的 两种药物的联合应用,不但会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更重要 的是增力IADR及潜在相互作用的发生率,此类处方占不合 理用药处方的28.13%。如氯雷他啶片与扑尔敏片联用(同 为抗组胺药);复方丹参滴丸与复方丹参片联用(同为丹参 的复方制剂);硝苯地平片与尼莫地平片联用(同为钙离子 拮抗剂);克林霉素粉剂与甲硝唑注射液联用(具有相同的 抗菌谱)以及氟喹诺酮类注射剂与其口服制剂连用等等。 3.3指征给药 无指征给药是不合理用药的典型表现,类处方占不合 理用药处方的15.36%,主要表现为抗感染治疗时无感染指 征的体现。如一男性老年(72j)慢性前列腺增生患者,诊断 中无感染体现,给予抗感染治疗:培氟沙星粉剂0.4+5%葡 萄糖注射液(培氟沙星粉剂0.4加入到5%葡萄糖250ml中, 共三次剂量)、一日一次、静点,前列腺增生是一类与激 素分泌有关的腺体异常增生性疾病,其保守治疗方案应首 选ar受体拮抗剂及抗雄性激素药物,只有在确诊有感染指 征存在时方可选用抗感染药物;又如一患儿、男(14m),诊 断为急性胃肠炎,处方为:氨苄西林舒巴坦粉剂0.75+5%葡 萄糖注射液(氨苄西林舒巴坦粉剂0.75加入到5%葡萄糖 注射液100ml,共两次剂量)、一日两次、静点,儿童腹泻 大多为轮状病毒感染感染所致¨1,补液及微生态制剂即 可明显缩短患儿腹泻时间,无需使用抗菌药物;再如一腰 扭伤女性患者(36j),临床给予抗感染治疗:培氟沙星粉剂 0.4+5%葡萄糖注射液(培氟沙星粉剂0.4加入到5%葡萄糖
我院儿科门诊用药不合理的处方分析
我院儿科门诊用药不合理的处方分析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关注度的提高,儿科门诊的就诊人数也逐渐增加。
在儿科门诊中,不合理的处方问题仍然存在。
本文将对我院儿科门诊用药不合理的处方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我院儿科门诊用药不合理的处方主要表现在药品选择方面。
一些医生在处方中过度使用抗生素,导致孩子长时间处于抗生素治疗状态,容易导致抗生素耐药性的产生。
有些医生在用药时过于依赖品牌药,而忽视了药物的成分和适应症,容易造成浪费和不必要的药物费用。
在选择药品时,医生应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和病因进行合理选择,避免滥用抗生素和高价药物。
我院儿科门诊用药不合理的处方还体现在用药剂量方面。
一些医生在计算用药剂量时不准确,导致患儿用药过量或过少。
过量用药容易产生药物副作用,甚至危及患儿的生命健康;而过少用药则无法达到治疗的效果,延长患儿的病程。
医生在计算用药剂量时应仔细核对,确保用药剂量的准确性。
针对我院儿科门诊用药不合理的处方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改进措施。
加强医生的用药知识培训,提高医生对药品的了解和选择能力,减少滥用抗生素和高价药物的情况。
建立规范的用药剂量计算系统,并进行相应的培训,确保医生计算用药剂量的准确性。
加强对用药频次和疗程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医生在给儿童开药时遵循科学、规范的原则。
我院门诊用药处方分析
均小 于 1按 WH , O建 议 的限定 日剂量 ( D 说 明临 床应用 D D) 该类药物基本 合 理。从表 2可 以看 出部 分精 神 药物 的 D I U 值偏低 , 说明医生对此类药物的使用较为谨慎 。 32 在处 方 统 计 中, 种 抗精 神 病 药 物联 合 应 用 处 方 占 . 两 83 % , . 4 这与精神病患者用药 应尽量避 免联 用这一原 则有一
Bs L 阳性 率 为 4 . % , 哌 拉 西 他 唑 巴 坦 的 耐 药 率 为 47 对
[ ]康梅 , 2 叶远馨 , 庄杰 , 25例 慢性前列 腺炎病原 学及其 药物敏 等. 2
感试验 的研究. 四川大学学报 ・ 医学版 ,0 5,6 2 :9 2 4 2 0 1 ( )2 2— 9 .
受, 也广泛地被医生选用 。
36 传统抗精神 病药 物在 使用 中以舒必 利 、 。 吩噻 嗪类 氯丙 嗪DD D S为多 , 此类药物适 用治疗 急 、 性精神分 裂症 、 慢 躁狂 症、 反应性精神病及其他重症精神 病的治疗 , 可控 制兴 奋 、 攻
击、 幻觉 、 妄想 、 思维联想障碍及木僵等 。 37 门诊患 者中 , . 有一部分患者 使用单 ~药物疗 效不 明显 ,
炎 的感染 , 尤其在 临床用 药治疗上有重要意义 。 参 考 文 献
[ ]张杰 , 1 李爱林 , 彭少华 , .2 等 4 8例慢性 前列腺 炎病原学 检查及其 临床意义.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0 4,4 2 :6 2 0 1 ( ) 16—18 6.
药 日趋严重 。药敏试 验结果显示 , 葡萄球菌 MR S的阳性 率高 达 8.% , 5 3 这与临床大量使用 B一内酰胺酶 类抗菌 药物有 很
我院儿科门诊用药不合理的处方分析
我院儿科门诊用药不合理的处方分析近年来,我院儿科门诊在用药方面存在一些不合理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患儿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针对这一问题,有必要对儿科门诊的处方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患儿治疗效果和保障患儿的用药安全。
对于患儿的用药,儿科医生应该更加谨慎和细心,因为儿童的生理特点和疾病机理与成人存在很大差异。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一些儿科医生在开具处方时存在以下问题:一、过度使用抗生素抗生素是治疗细菌感染的重要药物,但过度和不当使用抗生素会引起细菌耐药性的增加,从而影响患儿的治疗效果。
在儿科门诊,一些医生在治疗感冒、咳嗽等病症时过度使用抗生素,导致很多不必要的处方。
这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必须规范用药原则,不能滥用抗生素。
二、不合理使用激素类药物激素类药物对于儿童来说是高危药物,过度使用会导致患儿免疫力下降,易感染等问题。
但是在一些处方中,我们发现医生过度使用激素类药物,尤其是在治疗过敏性疾病时,过度使用激素会导致患儿的长期健康受到威胁。
使用激素类药物需要慎重,必须根据患儿的病情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
三、滥用止咳药物在儿科门诊,一些医生在治疗儿童咳嗽时,过度使用止咳药物,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抑制儿童咳嗽的自然排痰反射,导致痰液滞留,使炎症得不到及时排出,对儿童的呼吸系统健康造成威胁。
对于儿童咳嗽的治疗应该遵循“不咳不用药”的原则,尽量避免使用止咳药物。
以上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我院儿科门诊的用药质量和用药安全,因此有必要采取一系列措施,规范儿科门诊的用药行为。
建立完善的用药指南,对于常见病和多发病要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和用药原则,确保医生在开具处方时能够严格遵循规定。
建立起常规的内部用药审核制度,对于一些易滥用的药物,采取严格审核措施,确保患儿用药的合理性。
加强医务人员的用药知识培训,对于儿科医生和护士进行规范化的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于儿童用药的认知和应用能力,使医务人员在临床实践中能够更加规范和科学地开具处方。
我院儿科门诊用药不合理的处方分析
我院儿科门诊用药不合理的处方分析引言:儿科门诊是医院中就诊人数较多的科室之一,因为孩子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
儿科门诊的用药问题一直备受关注,需要医务人员特别重视。
我们发现在我院儿科门诊中存在一些用药不合理的处方情况,这不仅影响了患儿的治疗效果,还可能给患儿带来不良的健康影响。
有必要对我院儿科门诊用药不合理的处方进行分析,找出问题所在,提出改进措施。
一、用药不合理的情况分析1. 过度使用抗生素抗生素是治疗细菌感染的有效药物,但过度使用抗生素会导致耐药性的产生。
然而在我院的儿科门诊中,我们发现一些医生在诊断出感冒、咳嗽等症状时,往往会过度使用抗生素。
事实上,绝大多数的感冒和咳嗽是由病毒引起的,并不需要使用抗生素。
过度使用抗生素不仅不能治愈疾病,还可能导致耐药性的产生,给患儿带来潜在的健康风险。
2. 重复开具抗菌药物在一些患儿连续就诊时,我们发现有医生会重复开具抗菌药物,甚至在患儿症状未见好转的情况下,仍然继续开具相同成分的抗菌药物。
这种行为不仅浪费患儿家长的金钱,还可能对患儿的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3. 用药剂量不合理在一些处方中,我们还发现了一些用药剂量不合理的情况。
有些医生在开具处方时,未能根据患儿的年龄、体重等因素做出合理的剂量调整,导致患儿服药过量或者过少,影响了药物的疗效。
4. 忽视不良反应和禁忌症在一些处方中,我们还发现了医生忽视患儿的过敏史、禁忌症等情况,继续给患儿开具存在严重不良反应风险的药物。
这种行为可能给患儿带来严重的健康风险。
以上情况表明我院儿科门诊用药存在一定的不合理之处,这不仅影响了患儿的治疗效果,还给患儿带来健康风险。
有必要对我院儿科门诊用药不合理的处方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意见。
二、改进措施1. 加强医务人员的用药知识培训针对用药不合理的情况,我们首先需要加强医务人员的用药知识培训。
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用药的认识,使他们能够正确地判断疾病的类型,合理地选择药物进行治疗。
门诊处方点评分析报告
门诊处方点评分析报告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管理逐渐规范化、标准化,门诊处方点评成为了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门诊处方点评不仅可以帮助医院发现和纠正处方中的问题,提高医疗质量,还可以促进医生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本报告通过对门诊处方的点评分析,旨在提高门诊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
一、处方点评总体情况本次点评范围为某三甲医院2022年1月份门诊处方,共计点评处方1000张。
其中,合理处方950张,不合理处方50张,不合理处方占比5%。
不合理处方中,用药不适宜30张,占不合理处方的60%;超说明书用药20张,占不合理处方的40%。
二、不合理处方分类分析1. 用药不适宜(1)药物品种选择不当:如将头孢克肟替换为阿莫西林,治疗细菌性感染效果不佳。
(2)药物剂量不当:如阿莫西林剂量过高,可能导致药物不良反应加重。
(3)给药途径不适宜:如将肌肉注射的药物改为口服,可能导致药物吸收不稳定。
(4)用药时间不适宜:如将每日三次的给药方案改为每日一次,可能导致药物血药浓度波动过大。
2. 超说明书用药(1)药物品种选择不当:如将尚未批准用于治疗某种疾病的药物用于治疗该疾病。
(2)药物剂量不当:如将超说明书用药的剂量超出常规剂量,可能导致药物不良反应。
(3)给药途径不适宜:如将尚未批准用于某种给药途径的药物用于该给药途径。
(4)用药时间不适宜:如将超说明书用药的给药时间与说明书推荐的给药时间不符。
三、处方点评结果处理对于不合理处方,医院采取了以下措施:1. 及时反馈:将点评结果及时反馈给相关医生,指出处方中存在的问题,并提供合理的用药建议。
2. 教育培训:组织不合理处方的医生参加合理用药培训,提高其用药水平。
3. 跟踪监测:对不合理处方涉及的药物进行跟踪监测,评估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四、结论与建议1. 总体情况:本次点评的门诊处方质量较好,合理处方占比达到95%。
但仍存在一定比例的不合理处方,需要进一步改进。
门诊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的改进情况分析
门诊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的改进情况分析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医疗环境的不断变化,门诊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的改进成为医疗机构和医务工作者关注的焦点之一。
在过去,门诊医生在开具处方时往往无法充分考虑患者的整体情况和用药安全性,导致患者存在用药不合理的情况。
而如何提高门诊处方的质量,合理用药,是医疗机构和医务工作者需要共同努力的目标。
本文将对门诊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的改进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
一、门诊处方点评的现状分析门诊处方点评是指医院药剂科或者临床药师对门诊处方的审核和点评工作。
目前,门诊处方点评存在以下问题:1. 人员短缺:目前医院药剂科或者临床药师的人员普遍短缺,导致门诊处方点评的力量不足。
2. 审核标准不一:由于缺乏统一的审核标准,导致不同的药剂科或者临床药师对同一处方的审核结果可能存在差异。
3. 审核流程不畅:目前一些医院的审核流程不够畅通,导致处方审核工作无法及时进行,影响了处方的质量。
二、合理用药的改进情况分析合理用药是指通过合理的药物选择,药物剂量和用药时间,尽可能得到最好的治疗效果,并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和药物费用的消耗。
目前,合理用药存在以下问题:1. 临床指南未得到充分实施:医生在开具处方时未能完全遵循给定的临床指南,导致患者存在用药不合理情况。
2. 患者用药依从性低:一些患者由于对药物的不了解或者对治疗缺乏信心,导致用药依从性比较低,影响了治疗效果。
3. 药物滥用和不合理用药:一些医生在处方中滥用抗菌药物等高风险药物,同时一些患者在自行用药时也存在不合理用药的情况。
三、门诊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的改进方案鉴于门诊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的现状,需要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改进:1. 加强药师队伍的建设:医院需要加大对药剂科和临床药师的人员的培训和招聘力度,确保门诊处方点评的力量充足。
2. 制定统一的审核标准:医院需要制定统一的门诊处方审核标准,确保不同的审核人员对处方的审核结果一致。
4. 加强医生的临床指南培训:医院需要加强对医生临床指南的培训,确保医生在开具处方时能够充分遵循临床指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院门诊用药处方分析
作者单位:343000 江西省吉安市第三人民医院
通讯作者:黎新云
目的了解本院门诊抗精神病用药处方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应用回顾性调查方法,统计本院2011年1~3月门诊西药口服处方,对其中常用的抗精神病药物的处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用药处方5673张,对药物利用频率、联合用药情况及使用的合理性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处方中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共13种,常用抗精神处方占门诊处方量的62.84%,占总金额的55.86%。
结论根据DUI值,本院抗精神病用药使用基本合理,基本符合目前抗精神病药治疗原则,但联合用药频度过高。
标签:抗精神病药物;DUI;联合用药
本文通过对本院2011年1~3月门诊抗精神病处方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了解医院门诊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处方情况、用药数量、金额所占的比例。
1 方法
1.1 统计2011年1~3 月所有抗精神病用药处方5673张,对患者年龄、性别、用药名称、用法及联合用药情况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
1.2 采用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DD)值作为药物使用测量单位,DDDS 该药销售总量/该药的DDD值,DDDS越大,说明该药用药频度高,用药强度大,对该药的选择倾向大,DUI药物利用指数是以DDDS除以患者实际用药天数,可作为判别临床用药是否合理的标准。
若DUI大于 1.0,说明医生日剂量大于DDD,用药不合理[1,2]。
2 结果
本次调查抗精神病用药处方5673张,占统计处方的62.84%,占用药金额的55.86%。
处方中,患者年龄最小15 岁,最大83 岁,平均35.78岁。
其中女性2888例,占50.9%,男性2785例,占49.1%。
抗精神病药物在处方中出现总频数为6201次。
两种抗精神病药物联合应用处方517 张,三种联用处方11张。
具体见表1、表2。
表1 常用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频率和排序
注:相同化学成分不同厂家或不同剂型视为同种药品
表2 13种精神药物的DDD值和DUI值
3 讨论
3.1 从以上统计可以看出,本院常用精神药物的平均DUI 均小于1,按WHO 建议的限定日剂量(DDD)说明临床应用该类药物基本合理。
从表2可以看出部分精神药物的DUI 值偏低,说明医生对此类药物的使用较为谨慎。
3.2 在处方统计中,两种抗精神病药物联合应用处方占8.34%,这与精神病患者用药应尽量避免联用这一原则有一定的矛盾,应进行调整。
3.3 抗精神病用药处方及用药金额均占全年统计处方及金额的很大比例,说明精神病患者在本院门诊就诊中占绝大多数,符合本院精神病专科医院特点。
3.4 联合用药显示,抗精神病药物常与抗抑郁药、抗焦虑药、镇静催眠药物合用,说明大部分患者常伴有焦虑、失眠、抑郁等多种症状,建议医生从多个角度了解患者,全面检查,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3]。
3.5 新一代抗精神病药物利培酮、氯氮平等出现频数占此类药物出现频数的77.08%,与近年临床新一代抗精神病药物应用频繁相一致,也与这类药物疗效好、副作用小、对患者的思维和行为影响较少有关,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对药物也有较好的依从性,有利于维持治疗和预防复发。
患者回归社会也有较好的社会活动,体现患者的人生价值,易被社会接触,消除患病后的自卑心理,容易被患者接受,也广泛地被医生选用。
3.6 传统抗精神病药物在使用中以舒必利、吩噻嗪类氯丙嗪DDDS为多,此类药物适用治疗急、慢性精神分裂症、躁狂症、反应性精神病及其他重症精神病的治疗,可控制兴奋、攻击、幻觉、妄想、思维联想障碍及木僵等[4]。
3.7 门诊患者中,有一部分患者使用单一药物疗效不明显,副作用较大,因此期望联合用药以减轻副作用,提高疗效,但应提醒临床医生联合用药每种是否都要足量,还是半量。
如果病情好转,究竟应该保留哪一种作为维持。
一旦出现严重副反应或过敏反应,也无法归咎于哪一种,所以应谨慎使用。
综上所述,本院门诊精神药品的使用基本合理,但仍应加强规范精神药物的临床应用,对症治疗,按量服用,严格控制精神药物的联合应用。
药师应发挥自身在临床药理学和药物治疗学方面的优势,协助临床医生更加合理地应用精神药品。
参考文献
[1]金跃.综合性医院精神药物与抗精神药物处方使用调查.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2,12(10):444.
[2]国家药典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91-95.
[3]辛传伟,叶佐武,袁雍.658例门诊精神病患者抗精神病药物应用分析.中国药业,2006:42-44.
[4]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72-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