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数学学情及教学效果诊断表
六年级数学学情分析

六年级数学学情分析1. 引言这份文档旨在对六年级学生的数学学情进行分析。
通过对学生的表现和成绩进行综合评估,我们可以了解他们在数学方面的强项和薄弱点,以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
2. 学生表现总体评估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平时表现,我们可以得出以下总体评估结果:- 60% 的学生数学成绩达到或超过年级平均水平。
- 30% 的学生数学成绩稍低于年级平均水平,但仍有潜力进步。
- 10% 的学生数学成绩明显低于年级平均水平,需要额外帮助和支持。
3. 强项分析通过分析学生的试卷和课堂表现,我们可以确定以下数学方面是学生的强项:- 算术运算:大部分学生能够熟练进行加减乘除运算,并能解决一些复杂的算术题。
- 几何图形:学生对基本的几何图形有一定的认识,并能正确辨认和描述它们的属性。
- 数据分析:学生能够读取数据图表,并从中提取和分析相关信息。
4. 薄弱点分析在学生的学情分析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数学方面的薄弱点:- 分数运算:部分学生在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上存在困难,需要加强练和理解。
- 代数方程式:学生对代数方程式的理解程度有待提高,需要加强对变量和未知数的掌握。
- 问题解决:一些学生在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较为困难,需要培养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5. 教学策略建议为了帮助学生提高数学研究成绩,我们建议采取以下教学策略:- 针对强项,加强拓展学生的数学能力,提供更多有挑战性的练和问题。
- 针对薄弱点,设计针对性的练和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加强基础知识的掌握。
- 引导学生进行数学问题的思考和解决过程,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学情,共同为孩子的数学研究提供支持和鼓励。
以上是对六年级数学学情的分析和相应的教学策略建议,希望能对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方程的初步认识学情及教学效果诊断表

在我思考“学习方程有什么用”和“实用方程得优势在哪里”之后,设计了一系列看似简单却别有深意的练习,给学生提供学习素材,搭建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在交流辨析中展现自己的思维过程,发现方程的价值和优势,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在独立思考中综合运用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对学生数学思维的训练和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这样一点一点地走过,准确找出等量关系对于学生来说,已经不那么难了。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对教学中难点突破有了新的认识,有时,教学中的坎儿不一定要一次迈过,通过不断的摸索,我们会发现,点的积累和突破也很重要。
如何突破这一教学难点,也成了我备课过程中难以迈过的一道坎儿。通过几次的修改和试教,我发现要想让学生准确找到等量关系,还是要回到“让学生感受方程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上来。只有教学内容呈现的是现实的、贴近生活的。才能让学生在生活的情境中找准,找到等量关系,从而引导学生体验成功,迅速突破难点。于是在这节课中我从几个点出发,顺利迈过了那道坎。
2.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学习该内容的经验:
通过对学生的访谈了解到,学生具备用天平或台秤称物体的生活经验,能够正确描述生活中的等量情境。
3.学生学习该内容可能的困难:
本单元是学生系统学习方程的开始,这是学生首次接触的新知识点。由于学生较长时期用算术方法解决问题,开始学习方程时,往往受到算术思想(也就是逆向的思维方式)的干扰。受原来知识范围和学生惯性思维的限制,用数学语言描述天平图的等量关系时有一定困难。
命题形式检测
1.设计从理解方程的简单意义和形式入手。
方程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初步的代数思想,从算术思维到到代数思维的跨度很大,在设计预案时,就设计了“课前研究”,把方程的概念和形式辨别交给学生自主学习,在交流辨析中让学生对方程有初步的认知,会进行简单的形式上的甄别。
六年级数学学生学情分析

六年级数学学生学情分析一、背景六年级是小学阶段的最后一个学年,数学学科对于学生逻辑思维、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复习和提高,本文对六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进行全面分析。
二、学生整体情况分析1. 知识掌握情况经过五年多的数学学习,大部分六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数学知识,如整数、分数、小数、几何等。
然而,部分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掌握仍存在不足,需要针对性地进行辅导。
2. 能力培养情况在数学能力方面,六年级学生普遍具备一定的计算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但仍有部分学生在解决复杂问题时,缺乏策略和思维的灵活性。
3. 学习兴趣和态度总体来说,六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较为稳定,但对数学学科有浓厚兴趣的学生比例不高。
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存在恐惧心理,影响了学习效果。
三、学生分类情况分析1. 优秀生优秀生具备扎实的数学基础,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较高的学习效率。
他们在解决问题时表现出较强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
对这部分学生的辅导,应注重拓展他们的知识视野,提高解题速度和深度。
2. 良好生良好生在学习上基本能跟上进度,但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学习过程中需要较多的关注和指导。
对于这部分学生,应重点巩固基础知识,提高学习兴趣。
3. 学困生学困生在学习上存在明显的困难,对数学学科缺乏兴趣,成绩较低。
对于这部分学生,应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激发学习兴趣,从基础入手,逐步提高他们的数学水平。
四、教学策略和建议1.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分层教学策略,注重个性化辅导。
2. 强化基础知识的学习,确保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运算方法。
3.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策略运用。
4. 举办丰富多样的数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5. 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进步和心理健康。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期望能为六年级数学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帮助学生更好地复习和提高,为升入初中打下坚实的基础。
2023年秋六年级上册数学学科学情诊断总结

2023年秋六年级上册数学学科学情诊断总结一、概述本学科学情诊断总结旨在对2023年秋季六年级数学的教学情况进行全面的回顾和总结,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评估教学效果,并为下一阶段的教学提供改进的建议。
本学期我们完成了多个单元的学习,包括分数、小数、比例、百分数、面积和体积等。
二、学情分析1. 知识掌握情况:大部分学生对本学期所学知识有较好的掌握,但在一些难度较高的题目上,如复杂的分数和小数运算、面积和体积公式的理解和应用上,仍存在困难。
2. 学习态度和习惯:大部分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能按时完成作业,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但也有部分学生缺乏主动性和自律性,需要教师和家长更多的关注和引导。
3. 技能应用能力: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较好地运用所学数学知识,但在面对一些较为抽象或复杂的数学问题时,仍显得力不从心。
三、教学评估1. 教学方法:本学期我们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示范、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大部分学生表示喜欢这种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2. 教学互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良好,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问和回答问题。
但也有一些学生较为沉默,需要教师给予更多的关注和鼓励。
3. 教学资源:我们充分利用了教材、课件、教具等教学资源,提高了教学效果。
四、改进建议1. 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加强练习和辅导,特别是对分数和小数运算、面积和体积公式等难度较高的知识点,应设计更多针对性的练习题。
2.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提高其数学思维能力。
3. 进一步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4.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为其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六年级数学教学学情分析提高六数学质量的措施

在六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和解题。
然而,还存在一些学情问题需要解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不高:六年级学生可能对数学的兴趣降低,认为数学难以理解和学习。
这可能与教学方法和内容的安排有关。
2.学生的计算能力较弱:六年级学生在进行多位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时,往往容易出错,计算速度较慢。
3.解题能力不足:六年级学生在解决应用题和创造性问题时,缺乏灵活性和创新性,往往只能依赖模板式的解题方法。
4.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积极:一些学生可能对数学学习持消极态度,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针对以上学情问题,我提出以下几个措施来提高六年级数学的质量:1.设计创新性的教学内容:在教学中引入有趣和创新的数学问题和案例,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通过引入数学谜题、数学游戏等方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并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
2.提供针对性的辅导和练习:针对学生的不同问题,提供针对性的辅导和练习,帮助学生提高计算能力和解题能力。
例如,通过设置具体的计算训练营和解题课程,让学生专项训练。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通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例如,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合作中互相交流和探究,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多样化的评价方式: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例如项目学习、小组展示等,让学生充分展示他们的数学能力和创造力。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5.家校合作:加强家校合作,提高家长对学生数学学习的关注和支持。
定期与家长沟通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一些数学学习的参考资源,鼓励家长与学生一起进行数学实践活动。
总之,提高六年级数学的质量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措施,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和解题能力。
同时,要注重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和支持学生的数学学习。
这样才能使六年级的数学教学效果得到提高,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学情及教学效果诊断表

5.今天我们学习了圆柱的表面积计算,同学们能根据题目的要求计算出圆柱的表面积了吗?
预习疑问
收集筛选
1.我们以前学习过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表面积指的是什么?圆柱的表面积又该如何计算呢?
命题形式检测
1.求下列圆柱的侧面积。(只列式不计算)
A.底面周长3.8分米,高1.5分米
提问式检测的
问题
1.同学们,我们昨天学习了圆柱体的特征,老师先请同学来回答一下圆柱有什么特征?
(通过提问,让学生回忆圆柱的特征,为这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2.我们昨天还学习了圆柱体的侧面沿着它的高展开是一个什么图形?圆柱体的侧面积又该如何计算?
3.同学们刚才已经知道了圆柱的表面圆柱的表面积吗?
3.完成课本上部分习题。
问卷调查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学情及教学效果诊断表
基本信息
所教学段
小学
所教学科
数学
所教年级
六年级
教学单元题目
第三单元 圆柱与圆锥
选取的重难点
课时课题名称
圆柱体的表面积
教学重点内容
掌握圆柱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
学生学习难点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情诊断的检测方法
(根据学科或教学内容自拟或从下列选取检测方法,不要求每项检测方法都填)
B.底面直径2厘米,高3厘米
C.底面半径4米,高3米。
2.求下列圆柱的表面积。
A.完成教材“做一做”的题目。
学生完成后,统一订正,要求学生最好分三步来计算圆柱的表面积,第一步求侧面积,第二步求底面积,第三步求表面积。
B.一个笔筒(无盖),底面直径是8厘米,高是10厘米,给这个笔筒外部包一层纸(衔接处不计),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纸?
学情及教学效果诊断表

20XX.XX.XX
学情及教学效果诊断表
XX,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XX
目 录
01 学 生 基 本 信 息 02 学 习 情 况 诊 断 03 教 学 效 果 评 估 04 改 进 措 施 建 议 05 总 结 与 展 望
01
措施
展望:对未来 的学习和发展 提出期望和目
标
制定改进计划
总结学情及教学效果诊断表中的问题 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确定改进计划实施的时间表和责任人
展望未来发展
持续改进学情及教学效果诊断表 拓展应用范围,覆盖更多学科和领域 结合新技术,提高诊断准确性和效率 促进教育教学的个性化发展
课程目标达成度
课程目标与教学大纲的匹配度 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 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提升情况 课程目标的达成度评估方法
教学质量反馈
学生满意度调查
教师教学质量评 价
教学效果评估指 标
教学质量改进措 施
04
改进措施建议
针对学生个人的建议
针对学生的个性特 点,提供个性化的 学习方案和辅导计 划。
学生基本信息
学生姓名
内容:学生姓名是学情及教学效果诊断表中的重要信息,是教师了解学生个体差异的关键。
内容:教师需要确保学生姓名填写完整、准确,以便更好地了解学生情况,提高教学效果。
内容:在收集学生基本信息时,教师需要特别注意保护学生隐私,确保个人信息的安全。
内容:除了姓名外,教师还需要了解学生的年龄、性别、民族等其他基本信息,以全面了解学 生情况。
教学方法:教师采用的教学 方法及其特点
学生反馈:学生对教师教学 方法的评价和建议
学情及教学效果诊断表

.
提问式检测的
问题
《山中访友》是一篇构思新奇,富有想象力的散文。作者李汉荣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这幅美丽的山水画,与山里的众美景,有如“朋友般”、“亲人般”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1、看课题猜猜,作者拜访的会是怎样一位朋友
(1)作者去山中拜访的朋友到底是谁呢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
(2)读后交流,了解大意。
(a)学生自由读,看谁能把课文读正确,读流畅。
'
(b)谁能把自己读得最流畅的一段读给大家听
预习疑问
收集筛选
在叙述方式上,本文独具匠心。作者会根据表达的需要,恰当地变换叙述人称,对山中的“朋友”,作者有时用第三人称称呼,有时感情强烈了又以第二人称称呼,从而使情感表达得更加充分。
(1)下面,让我们跟着作者,一起去拜访他的第一位老朋友。请同学们一起读课文第3自然段。
(2)一进山,一眼就看到这座古桥,老朋友相见,作者心里默默地对他诉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在书上画出有关句子。
(3)再读读画线的话,体会体会,作者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对古桥诉说的你是从哪儿感受到的
学情及教学效果诊断表
基本信息
姓 名
王力
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
黑龙江省
所在地市
齐齐哈尔市
(
所在区县
克东县
所在学校
乾丰中心学校
所教学段
小学
所教学科
语文
@
所教年级
六年级
教学单元题目
感山中访友
(
教学重点内容
想象文中的意境。
学生学习难点
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六年级数学学情分析报告

六年级数学学情分析报告一、前言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对学生的学情分析也日益成为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
本报告针对六年级数学学科,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细致的剖析,旨在为教师和家长提供有益的参考,为学生提供更有效的学习指导。
二、总体情况1. 学习成绩分布在六年级数学学科的成绩分布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部分学生的成绩集中在70-90分之间,占总人数的60%。
其中,80-89分的学生占比最高,达到35%。
此外,有15%的学生成绩在90分以上,表现出优异的数学能力。
然而,也有约25%的学生成绩在70分以下,需要加强对数学学科的学习。
2. 学习兴趣与态度通过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我们发现80%的学生对数学学科感兴趣,但其中有50%的学生表示在学习过程中经常感到困难,缺乏自信心。
另外,20%的学生对数学学科兴趣不足,这可能是导致他们成绩不佳的原因之一。
3. 学习方法与习惯在学习方法方面,60%的学生能够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学习,认真完成作业和练习。
然而,有40%的学生在学习方法上存在问题,如拖延、粗心大意等,这导致他们在数学学习上效果不佳。
三、问题分析1. 成绩较低的学生对于成绩在70分以下的学生,主要问题在于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数学思维能力较弱。
这可能与他们早期的数学学习经历和家庭教育有关。
为提高这部分学生的成绩,建议教师和家长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加强对基础知识的巩固,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 成绩处于中等水平的学生对于成绩在70-89分之间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但在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方面仍有待提高。
针对这部分学生,建议教师和家长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学习,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3. 成绩优秀的学生对于成绩在90分以上的学生,他们在数学学习上表现出较高的兴趣和能力。
然而,部分学生可能存在学习方法不当、过度依赖教师等问题。
针对这部分学生,建议教师和家长引导他们形成独立自主的学习习惯,培养自我学习能力。
真分数和假分数学情及教学效果诊断表

我们还可以把几张饼平均分给4个人呢?你能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情况分一分吗?
【课后作业巩固】
1.判断。
①真分数都比1小()。
②假分数就是分子比分母大的分数()。
妈妈买了一个月饼,小明一口气吃了5/4个()。
2.出示分数,学生观察,教师指导方法。
1/22/23/24/25/25/26/27/28/29/210/2
1/32/33/34/35/35/36/37/38/39/310/3
1/42/43/44/45/45/46/47/48/49/410/4
1/52/53/54/55/55/56/57/58/59/510/5
你能找出真分数和假分数吗?
问卷调查
【课前摸底】
用分数表示出下面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图的涂色部分(课前先发给每个学生一张附有教材例1、例2两组图形的练习纸)。教师巡视,检查学生的做题情况,给予学困生一定的指导。
学情诊断的检测方法
(根据学科或教学内容自拟或从下列选取检测方法,不要求每项检测方法都填)
提问式检测的
问题
【摸底性检测问题】
把单位1平均分成4分表示这样的一份是四分之一,那2份呢?3份呢?4份?7份?9份?
【过程性检测问题】
借助图形你能说说9/4的意义吗?5/4?
【终结性检测问题】对整个教学效果进行检测的问题。
真分数和假分数学情及教学效果诊断表
基本信息
姓 名
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
所在地市
所在区县
所在学校
所教学段
小学
所教学科
数学
所教年级
五年级
教学单元题目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作业2学情及教学效果诊断表-doc资料

基本信息
姓名
周秀英
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
海南省
所在地市
所在区县
屯昌县
所在学校
南吕中心小学
所教学段
小学高段
所教学科
语文
所教年级
六年级
教学单元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目
第五单元
选取的重难点
课时课题名称
15、天游峰的扫路人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内容
通过品读文字,体会“天游峰扫路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学生学习难点
筛疑预习问收集选
1、默读课文3——12自然段,思考:分别划出描写天游峰扫路人的外貌(_)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我能分别从等词语中感受到这是一位的老人。在文中作符号批注和朗读感悟的批注。在能够重点表现人物特点的词语下加着重号(…),采.
用多种方式有感情地朗读相关句子。
命题形式检测
4、对话二。联系实际对比体会的老人对生活环境的喜爱及老人自信乐观、自强不息、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读出“三十年后,我照样请您喝茶!”的言外之意。读出老人的悠然和自信。
问卷调查
1、对于环卫工人的看法。2、辩一辩:天游峰扫路人的生活究竟累不累、苦不苦?在文中寻找理由,再结合生活的体验、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品味扫路老人话语中蕴涵的人生哲理
学情诊断的检测方法
(根据学科或教学内容自拟或从下列选取检测方法,不要求每项检测方法都填)
问的问提式检测题
登上又高又险的天游峰,宛如置身于蓬莱仙境,神游于天宫玉宇。但、1作家章武却把目光聚焦在一位平凡的扫路老人身上,这是一位怎样的扫路人呢?2、通读全文,课文通过记叙“我”在登天游峰的、、,刻画了一位扫路人的形象,具体描写了扫路人的、、、。
《混合运算》学情及教学效果诊断表

问题
建议:
【摸底性检测问题】通过摸底检测,学生对于本单元加减混合运算和乘除混合运算掌握较好,能够理解在同一级运算当中,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为学习既有加减又有乘除的混合运算奠定了基础。
预习疑问
收集筛选
【疑问的问题】先算乘除的算式脱式运算的步骤学生容易出错误。
命题形式检测
(自选)
【课中内容检测】学生对于在混合运算中,既有乘除还有加减要先算乘除再算加减掌握的比较好,课堂上能够准确的应用。
学情及教学效果诊断表
基本信息
姓 名
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
所在地市
所在数学
所教年级
二年
教学单元题目
混合运算
选取的重难点
课时课题名称
混合运算
教学重点内容
掌握运算顺序
学生学习难点
熟练应用运算顺序
学情诊断的检测方法
(根据学科或教学内容自拟或从下列选取检测方法,不要求每项检测方法都填)
问卷调查
【课后调查】学生对运算顺序掌握较好,但脱式运算的写法有不规范的地方。需要指导改正。
六年级数学学情分析

六年级数学学情分析一、研究概况在六年级的数学研究中,学生的研究态度积极向上,研究惯逐渐养成。
他们在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也学会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对难度较大的题目理解不深,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等。
总的来说,六年级的数学学情总体较好,但也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知识掌握情况1.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大部分学生对于基础数学知识有较好的掌握,能够熟练运用四则运算、分数、小数等知识点进行计算。
但也有部分学生对于一些基础的知识掌握不牢固,比如分数的运算、整数的运算等。
2.解题能力在解题能力方面,大多数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般的数学问题,但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题目,理解和解决的能力有待提高。
此外,部分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缺乏逻辑思维,不能很好地理解题目的内在含义。
三、研究态度和惯学生的研究态度总体上是积极的,他们对数学的研究有较强的兴趣和好奇心。
在研究惯方面,大部分学生能够按时完成作业,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注重课后复。
但也有部分学生在研究过程中容易分心,不能很好地专注于研究。
四、提高建议综合以上分析,对六年级的数学研究,有以下几点建议:1. 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老师需要定期检查,对于掌握不牢固的知识点,需要进行重点讲解和练。
2. 在提高解题能力方面,可以通过举一反三,让学生理解题目的内在含义,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3. 对于研究态度和惯,家长和老师需要共同监督,对于不能专注研究的学生,需要进行个别辅导,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研究惯。
总的来说,六年级的数学学情分析旨在了解学生的研究情况,找出问题,并给出相应的解决建议,以提高学生的研究效果和研究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题
1.同学们,我们昨天学习了圆柱体的特征,老师先请同学来回答一下圆柱有什么特征?
(通过提问,让学生回忆圆柱的特征,为这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2.我们昨天还学习了圆柱体的侧面沿着它的高展开是一个什么图形?圆柱体的侧面积又该如何计算?
3.同学们刚才已经知道了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那么你们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吗?
4.是不是所有的圆柱的表面积都是侧面积+底面积×2呢?
5.今天我们学习了圆柱的表面积计算,同学们能根据题目的要求计算出圆柱的表面积了吗?
预习疑问
收集筛选
1.我们以前学习过长方体和如何计算呢?
命题形式检测
1.求下列圆柱的侧面积。(只列式不计算)
A.底面周长3.8分米,高1.5分米
B.底面直径2厘米,高3厘米
C.底面半径4米,高3米。
2.求下列圆柱的表面积。
A.完成教材“做一做”的题目。
学生完成后,统一订正,要求学生最好分三步来计算圆柱的表面积,第一步求侧面积,第二步求底面积,第三步求表面积。
B.一个笔筒(无盖),底面直径是8厘米,高是10厘米,给这个笔筒外部包一层纸(衔接处不计),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纸?
学情及教学效果诊断表
基本信息
所教学段
小学
所教学科
数学
所教年级
六年级
教学单元题目
第三单元 圆柱与圆锥
选取的重难点
课时课题名称
圆柱体的表面积
教学重点内容
掌握圆柱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
学生学习难点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情诊断的检测方法
(根据学科或教学内容自拟或从下列选取检测方法,不要求每项检测方法都填)
3.完成课本上部分习题。
问卷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