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鲜花》
小学音乐《对鲜花》说课稿

小学音乐《对鲜花》说课稿第一篇:小学音乐《对鲜花》说课稿一、教学理念1.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本课歌曲《对鲜花》的情绪很活泼,又包含了自然知识,所以,在教学中,师生共同去体验歌中的情趣,共同去创造和表现歌曲的内容,挖掘学生对歌曲内容及曲调的喜爱的情感,从而唱出歌曲的美。
2.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根据学生对自然常识的喜爱,及学生现有的基本技能(演唱技能和口风琴演奏技能),充分地让学生展示演唱及演奏歌曲的能力,让每位学生都有成就感。
3.面向全体学生:本年级的学生中,每位学生的综合能力有较大的差异,为了使每位学生在课上都能有所收益,我让每位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来选择自己的角色,从而使全体学生都得到了发展。
4.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在歌曲中,采用了问答的形式介绍了四种花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我利用学生的自然知识,启发学生自己创编歌词,不仅增强了歌曲的趣味性,而且与自然学科也进行了巧妙的综合。
5.完善评价机制:在教学设计中,我把学生的自评、互评和他评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有了鉴别的能力,为了更好的体验和表现音乐作了铺垫。
二、说教材1、教材分析歌曲《对鲜花》是北京民歌,也流传于河北一带,深受儿童喜爱。
四段歌词各道出一种花的名称,边唱边做对拍游戏,(两人变花样相对击掌),通过演唱,丰富和发展儿童的自然知识。
并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歌曲表现儿童天真活泼的性格。
也充满了对生活和大自然的热爱。
2、教学目标(一)通过歌曲教学,使学生感受歌中活泼、诙谐的情趣,并通过合作讨论,互相描述自己对各种花草的观察。
鼓励他们不断从对自然的观察中获得丰富的知识,并激发学生对音乐的表现欲望。
(二)通过听辩节奏,互相对比、评述,使学生获得关于节奏连接的初步知识。
3、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表现出歌曲的活泼诙谐的情趣。
教学难点:切分节奏和附点节奏的区分。
三、设计思路整个教学过程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更多关注学生行为状态,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互动交流合作,激发学生真情投入和创新参与。
《对鲜花》(教案)

五、教学反思
今天的课堂上,我们一同学习了《对鲜花》这一章节。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花朵的描绘兴趣浓厚,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用各种词汇描述身边的花朵。然而,我也注意到在实践活动中,部分学生对于如何将所学的描述方法灵活运用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理解课文中对鲜花的描述方法。这些描述方法帮助我们更加生动地感知花朵的美。描述方法是……(如:比喻、拟人等)。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课文中对鲜花的具体描述。这个案例展示了如何运用语言艺术来描绘自然之美。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百花齐放、争奇斗艳”等词汇的使用,以及如何将这些词汇融入自己的写作中。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对比分析和实际操作来帮助大家理解。
-举例:通过讲解我国传统诗词、民间故事中的花卉意象,激发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上述重点和难点,教师应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确保学生能够理解透彻,并在此基础上提高语文素养。
四、教学流程
《对鲜花》(教案)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对鲜花》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注意过身边的花朵?”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花朵的美丽和奥秘。
2.增强审美鉴赏能力: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感受自然美的同时,学会欣赏和评价不同鲜花的独特之处,培养审美情趣。
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对鲜花》教学设计一等奖

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对鲜花》教学设计一等奖1、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对鲜花》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熟练演唱北京民歌《对鲜花》,感受歌曲活泼、诙谐的情绪,并了解对唱这一演唱形式2、知识与技能:能认识并唱准附点四分节奏“×。
×”,引导学生用不同方法体验歌曲的音乐要素,用轻松自然的声音演唱北京民歌《对鲜花》,用创编动作的方法让学生熟悉歌曲并了解大自然。
3、过程与方法:采用情景对歌的教学方法,通过聆听、模唱、创编等音乐实践活动来感受体验歌曲。
教学重点:能用一问一答的演唱形式表现出歌曲活泼、诙谐的情趣。
教学难点:唱准歌曲中的附点节奏教学准备:钢琴、课件、响板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新授(一)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们,欢迎你们来到今天的音乐课堂。
你们在生活中是不是认识了许多花,有谁能告诉老师你认识哪些花?生:菊花、荷花等。
师:今天,罗老师带来了四种花,同学们来看看有没有认识的,如果有认识的请你来告诉老师这些花有什么独特的外形和生长特征。
(出示课件:四种花)师生共同了解四种花的外形特征。
(二)学习歌曲《对鲜花》1、初听范唱,感受歌曲旋律及内容师:我们认识了四种花,想不想听一听有关这些花的歌曲呢?今天,老师带来一首北京民歌,《对鲜花》,请同学们认真听歌曲,思考两个问题:第一,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么样的,第二,这首歌曲在演唱时跟平时的歌曲有什么不同?(听歌曲完整范唱①)生:情绪是欢快的,演唱有一问一答。
师:对了,像这种有两个或两组演唱者以一问一答的形式来演唱的歌曲就叫作对唱。
在很多的民歌里,经常会出现对唱的演唱形式。
(出示课件,生读音乐卡片。
)2、难点解决:附点节奏3、师:刚才他们一问一答对的这么热闹,老师也想试一试,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配合一下。
(出示节奏谱)师指导学生读准附点节奏:师:什。
么│开花│在水│里─│生:菱.角│开花│在水│里─│什。
么│开花│像木│耳─│凤.仙│开花│像木│耳─│什。
《对鲜花》(教案)

-在讲解修辞手法时,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练习题,让学生通过填空、改写句子等方式,加深对修辞手法的理解。
-在语言表达方面,可以让学生尝试用学到的词语和修辞手法,对身边的植物进行描述,教师给予指导和反馈。
-在观察能力与情感体验方面,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活动,让学生在亲身经历中感受自然的美,激发对生活的热爱。
-注重分层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
-加强课后跟踪辅导,关注学生的疑问和困惑,确保教学质量。
2.教学难点
-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具体实例进行讲解和练习。
-语言表达的生动性:如何运用学到的词汇和修辞手法,使自己的表达更具生动性和感染力,是学生需要突破的难点。
-观察能力与情感体验: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植物,体验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自然的情感。
四、教学流程
《对鲜花》(教案)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对鲜花》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注意过身边各种各样的鲜花?”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鲜花的多样性和美丽。
1.学生对鲜花的认知程度超出了我的预期。在导入新课的提问环节,很多学生能够列举出多种鲜花,并简单描述它们的特点。这说明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有了一定的观察和积累,为课堂学习打下了基础。
2.在新课讲授过程中,我发现通过课文案例分析和实际观察操作,学生们更容易理解和掌握修辞手法。例如,在分析课文中对鲜花的描绘时,学生们能够体会到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美感,并在观察实验中尝试运用这些手法进行表达。
小学音乐《对鲜花》教案优秀3篇

小学音乐《对鲜花》教案篇7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运用造型元素,描绘出线条流畅、平涂均匀的想象中的鲜花世界。
2.过程与方法:①在欣赏中激发联想;②在比较中感受小画家的发明性想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鲜花的形态美、色彩美,激发同学对生活美的追求。
在保护花草树木的过程中提高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运用造型元素,大胆表示心中花的世界。
教学难点:能从花的形态、色彩特征进行发明性想象。
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猜一猜。
2.说一说:你认识哪些花?3.出示课题:《8.想象的鲜花》二.欣赏与想象:1.讲故事。
2.欣赏花的图片。
(演示课件)①说一说:花的形态,色彩是怎样的?给你什么样的感觉?②引导同学展开联想。
(编一个简短的花的小故事)3.对比欣赏书本的想象绘画与制作图例,(形态、色彩、想象内容)讲解不同的表示方法。
4.欣赏课件的想象绘画,引发想象。
三.造型与表示:1.根据一幅你认为最美的花或花的特点、形态展开联想,画一幅想象中的鲜花世界。
2.同学绘画表示。
(播放音乐和图片)四.评一评:1.你学会了什么?你最喜欢什么?2.谁的想象力最丰富?谁画的花故事最精彩?3.进行保护花草树木,保护大自然的教育。
小学音乐《对鲜花》教案篇8活动目标:1.巩固对角折、沿虚线折的技能。
2.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3.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4.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活动准备:1.《画画玩玩》第14页。
2.剪刀、油画棒。
活动过程:1.教师出示纸折的鲜花范例,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朵漂亮的花,你们看它是用什么做成的?"(用纸折成的)"这朵花是怎么折出来的呢?你们想不想知道?"2.教师示范讲解花的折法。
教师边出示折好的鲜花范例边说:先看看老师的这朵花是怎么折的。
把一张正方形纸有颜色的一面朝下,按照中间最长的这根虚线对折,一个角和对面的另一个角对齐,用手指将折痕抹平,就成了一个三角形,再将三角形底边上的一个角按虚线向中间折,两边一样的折法,这样一朵花就折好了。
对鲜花说课稿

对鲜花说课稿下面是作者整理的对鲜花说课稿(共含15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欢迎大家分享。
篇1:《对鲜花》说课稿【紧扣特点说教材】本文是一首儿童诗。
全诗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描写了地上的鲜花多和天上的星星多,选取生活中最常见的花和星星巧妙地联系,体现儿童生活的情趣以及孩子对身边事物和美好大自然的关爱与向往。
【了解学生说学情】二年级学生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
他们对文字所呈现的美感与和谐感缺乏体验。
因此我力求在创设的情境中使学生体验、感受,达到情感的共鸣,使学生学得有趣,学得快乐。
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和课文特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1、知识能力目标:(1)学习本课个生字,读准字音。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方法目标:通过朗读、想象、说话练习等方法来展开联想,感受课文的优美。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儿童的生活情境,引发孩子对身边事物和大自然的关注与热爱。
教学重点: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生活的情趣,引发学生对身边事物和大自然的关注和热爱。
教学难点:创设情境,紧扣词句,让学生“身临其境”,将观察、想象、朗读有机结合,感受文字之美、意境之美。
【依据课标说理念】《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课文之间对话的过程。
这是很富有童趣的诗歌,我想本课教学扣住“多”来展开,以读引悟,以读促解,着眼于学生的自主阅读和自由表达,让学生走进课文,与诗中的小诗人一起体验夏天满地的鲜花,夜空满天的星星。
从而感受语言的韵律美。
体会大自然事物的美好,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同时,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灵活多样说教法】在教法上我以“导读法”为主,引导学生在读中体会;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读中积累。
同时还辅以情景教学法、变序教学法、演示教学法、文本扩展法、等教学方法。
【主动参与说学法】本篇课文的语言生动优美,适于朗读的训练,因此我是从学生的“学”出发去设计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了充分的时间去读书文本,引导学生通过读、思、品、悟的方法进行学习,引导学生真正感悟文本。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音乐《对鲜花》课件

猜一猜
蔷凤菱山
薇仙角茶
1 我说 一个 一 你对 一个 一 什. 么 开 花 在 水 里 这 . 朵 鲜 花 瞒 不了 我 呀. 儿 呦 菱. 角 开 花 在 水 里 依. 格 呀儿 呦
2、 我说 一个 二 你对 一个 二 什. 么 开 花 像 木 耳 这. 朵 鲜 花 瞒 不了 我 呀. 儿 呦 凤 . 仙 开 花 像 木 耳 依. 格 呀儿 呦
3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我说一个七,你对一个七,什 么开花像公鸡? 这 朵鲜花瞒不了我,呀 儿呦,鸡冠花开花像公鸡,依格呀儿呦。
4、我说一个八,你对一个八,什 么开花像喇叭? 这 朵鲜花瞒不了我,呀 儿呦,牵 牛开花像喇叭,依格呀儿呦。
府城元宵换花节
“换花节”起源于 清朝,由“换香”习 俗演变而来。
每年农历正月十 五元宵节,人们通 过换花的方式表达 对来年生活的美好 祝愿。
3、我说 一个 三 你对 一个 三 什. 么 开 花 红 满 山 这 . 朵 鲜 花 瞒 不了 我 呀. 儿 呦 山. 茶 开 花 红 满 山 依. 格 呀儿 呦
4、 我说 一个 四 你对 一个 四 什. 么 开 花 满 身 刺 这. 朵 鲜 花 瞒 不了 我 呀. 儿 呦 蔷 . 薇 开 花 满 身 刺 依. 格 呀儿 呦
对鲜花
对 唱 : 两个人或两组人以对答 的形式演唱。
对鲜花
创 编 歌 词
1、我说一个五,你对一个五,什 么开花像鹦鹉? 这 朵鲜花瞒不了我,呀 儿呦,鹦 鹉花开像鹦鹉,依格呀儿呦。
2、我说一个六,你对一个六,什 么开花像绣球? 这 朵鲜花瞒不了我,呀 儿呦,八 仙花开像绣球,依格呀儿呦。
谢谢大家!
对鲜花
《对鲜花》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对鲜花》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对鲜花》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一、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学生能够准确地演唱歌曲《对鲜花》,并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学生能够掌握歌曲中的节奏、旋律和歌词,提高音乐素养。
学生能够通过歌曲的学习,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花卉文化。
2.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歌曲的演唱技巧和情感表达。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节奏和旋律的掌握。
3.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歌曲的背景、歌词和演唱技巧。
演示法:教师示范演唱歌曲,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歌曲的情感和演唱技巧。
练习法: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和情感表达。
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歌曲的情感和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文化素养。
4.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花卉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提问学生:“你们知道这些花卉的名字吗?它们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什么象征意义?”讲授新课:讲解歌曲的背景、歌词和演唱技巧,让学生了解歌曲的情感和文化内涵。
练习巩固:学生通过反复练习,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和情感表达。
拓展延伸:让学生分组讨论歌曲的情感和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文化素养。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歌曲的演唱技巧和情感表达,以及花卉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二、教学反思1. 成功之处成功之处: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难点突出,教学方法得当,教学过程流畅,学生能够准确地演唱歌曲《对鲜花》,并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内容丰富,涵盖了歌曲的演唱技巧、情感表达、文化内涵等方面,让学生在学习歌曲的同时,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花卉文化,提高了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文化素养。
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2. 不足之处不足之处: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评价不够及时和全面,没有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不够,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对鲜花》说课稿

《对鲜花》说课稿《对鲜花》说课稿1各位评委大家好!我今天说的内容是人教版三年级音乐下册第一单元《童趣》中的北京儿歌《对鲜花》。
一、说教材《对鲜花》是一首北京儿歌,也流传于河北一带,深受儿童爱慕。
全曲由do、re、mi、suo、la五个音构成,旋律优美而流畅,每段歌词形象而压韵,节奏平稳中有变化×.×和×.×的点缀,给人一种神气、得意又调皮的滋味。
歌曲为五声宫调式、一段体、一问一答的对唱演唱形式。
二、说目标根据音乐教学大纲要求。
以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为前提,以引导学生积极参预音乐实践活动为路线。
再加之我对教材的分析,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定以下三个目标:1.知识目标:能用活泼、乐观的情绪熟练地演唱歌曲;了解对唱歌曲的艺术特点;进一步掌握衬词在音乐作品中的作用。
2.情感目标:继续了解多彩的乡音,学唱本土民歌,激发民族自豪感。
3.能力目标:培养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提高创编的能力,匡助学生积累多元化的综合知识。
三、说重、难点:1.重点:因为是歌曲教学,所以学唱歌曲是教学重点。
2.难点:歌曲中附点节奏是难点。
所以我改变了以往枯燥的节奏练习,改为按节奏读歌词,化难为易、化枯燥为趣味。
四、说设计理念:我认为音乐课不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鉴赏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陶冶学生的情操。
同时根据学生的特点,对知识结构的分析,我的设计教学理念是从以下8点进行考虑:1.从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结合年龄特点,精心设计好每一个环节。
2.引导学生在质疑、探索、实践中学习新的知识。
3.知识结构层层递进,过渡要自然合理,衔接应密切联贯。
4.多用丰富的语言去评价、调动、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预意识。
5.整个课堂要建立师生平等互动,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
6.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7.鼓励创造性思维,提倡创新,使学生在创编的过程中体会成功的欢跃。
8.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丰富课堂内容,给学生多一些相关的综合知识。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对鲜花》教学设计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理解与运用、文学鉴赏与创造、思维发展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通过学习《对鲜花》这篇课文,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提升他们的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同时,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他们的思维发展和创新能力。此外,通过描绘鲜花的美丽和生机,让学生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和大自然的魅力,增强他们对自然文化的理解和传承,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
②语言表达:
- “鲜花绽放”和“鲜花绚烂”这两个句子展示了鲜花的美丽和生机。
- “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情感。
- 学生可以运用这些表达方式来描绘自己的所见所感。
③文学鉴赏:
- 课文中的描绘鲜花的句子可以让学生感受文学的美丽和表达方式。
- 学生可以通过欣赏课文,培养对文学的鉴赏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2. 课程平台:学校教学管理系统、班级微信群、在线学习平台(如有)。
3. 信息化资源:课文相关图片、视频资料、在线阅读材料、互动游戏等。
4. 教学手段:讲解、问答、讨论、小组合作、朗读、写作、游戏、评价等。
五、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预计用时:5分钟)
学生预习:
发放预习材料,引导学生提前了解《对鲜花》的学习内容,标记出有疑问或不懂的地方。
板书设计:
- 标题《对鲜花》
- 第一段内容:鲜花的美丽和生机
- 第二段内容: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 结尾段内容:鲜花的美丽和生机,大自然的魅力
八、课后作业
为了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以下课后作业:
1. 抄写课文《对鲜花》中的优美句子,并谈谈自己对于这些句子的理解和感受。
三年级《对鲜花》教案

三年级《对鲜花》教案三年级《对鲜花》教案(通用9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三年级《对鲜花》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三年级《对鲜花》教案篇1教学目标:1、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通过指导切分节奏和附点节奏的演唱,使学生初步学会演唱歌曲。
2、通过歌词和舞蹈动作的创编活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表现力。
教学重点: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初步学唱歌曲。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唱准确歌曲中切分节奏和附点节奏部分。
教学用具:图片、部分打击乐器、补充磁带。
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花的图片,问:大家喜欢这些花吗?那你都知道哪些花的名字?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描写花的歌曲《对鲜花》。
二.新课1、听录音范唱,思考:歌曲在演唱方式上有什么特点?(对唱:一问一答)2、歌中描写了哪些花?每种花有什么特点?3、两人为一组,相互一问一答读一读歌词。
4、学唱歌曲:(1)跟录音范唱初步齐唱歌曲。
(2)跟琴指导学生的演唱:切分节奏:附点节奏:(3)男女生对唱歌曲。
(4)换过来进行练习,并加打击乐器进行伴奏。
(5)两人为一组对唱,背一背歌词。
(6)跟音乐伴奏边做拍手游戏边进行对唱,两人一组。
5、创编活动。
(1)你能给这首歌曲加上好看的动作吗?(2)请几组同学进行表演。
(3)书中只描写了四种花,可是我们知道的花有那么多种,让我们唱一唱更多美丽的花好吗?教师示范。
(4)小组进行歌词的创编活动。
(5)请几组同学进行表演。
三年级《对鲜花》教案篇2教学目标:1、通过歌曲学习,让学生熟悉对唱的这种形式。
2、在音乐学习过程中丰富学生的自然科学知识,并能根据自己对花卉知识的了解为歌曲续编歌词。
重点难点:学唱歌曲并能完成一至两段的歌词续编。
课前准备:电影《刘三姐》片断。
教学过程:一、导入1、请同学们观看电影《刘三姐》对歌的片断,看看影片中人们在做什么?2、介绍这种一问一答的演唱形式叫“对歌”,大家通过对歌,比谁机智、谁的生活经验丰富。
小学音乐《对鲜花》教案(精选9篇)

小学音乐《对鲜花》教案小学音乐《对鲜花》教案(精选9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音乐《对鲜花》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音乐《对鲜花》教案篇1教学目标1.用活泼欢快的声音演唱北京民歌《对鲜花》,感受民歌特有的韵味。
2.通过聆听、演唱、表现感受民族音乐与民俗风情的丰富多彩,增添对民族民间音乐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1.选择不同的演唱形式来表现歌曲的民族特色。
2.唱准附点四分音符的时值。
3.了解并会运用“对唱”这类演唱形式。
教材分析歌曲《对鲜花》是流行于我国北方的一首汉族儿童歌曲。
歌唱者以互相问答、对猜花名的方式来比智慧、娱乐嬉戏。
这种一问一答的对唱形式在民歌中是很多的。
《对鲜花》的曲调是五声宫调式,全曲只有一个乐段,分四个乐句,第三、第四乐句各有两小节衬词,使乐句得到了扩充。
《对鲜花》歌词词句的韵角多变。
正与各段的数字相押韵,如“一”与“里”、“二”与“耳”、“三”与“山”、“四”与“刺”等。
歌词提到了四种花,即“菱角花”“凤仙花”“山茶花”“蔷薇花”,而“在水里”“像木耳”“红满山”“满身刺”分别是这些花的主要特征之一。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春天到了,百花园里争奇斗艳,芳香扑鼻,有妖娆的桃花、浓艳的月季花,还有略施粉黛的迎春花,那么什么花开在水里呢?什么花长得像木耳呢?什么花开红一片、红满山呢?什么花的枝干上长满了刺呢?我们来听一听。
教师播放歌曲《对鲜花》音频。
生:学生聆听歌曲,感受歌曲情绪,歌曲特点。
(如:有衬词,好像是一问一答……)师:再次播放歌曲《对鲜花》,学生熟悉歌曲内容。
二、《对鲜花》歌曲学习1.师生互动。
老师按节奏提问,同时指导学生按歌词中的句子有节奏地回答。
2.欣赏《对鲜花》动画,这首歌正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北方汉族民歌《对鲜花》。
沪教版音乐三年级上册《对鲜花》说课稿

沪教版音乐三年级上册《对鲜花》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对鲜花》是一首沪教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的课题。
歌曲以鲜花为主题,歌词描绘了鲜花的美丽和芬芳,表达了孩子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美好向往。
歌曲旋律欢快,节奏明快,富有童趣,适合三年级的学生学习和演唱。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对于旋律、节奏等方面的感知和理解能力逐渐增强。
通过前期的学习,学生们已经掌握了基本的乐理知识和歌唱技巧,对于新的音乐课题,他们充满好奇心和学习欲望。
三. 说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歌曲的主题,认识歌词中的花卉名称,了解花卉的特点。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地演唱歌曲,把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歌曲,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美好向往。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歌曲,准确地把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教学难点:歌曲中的个别音高和节奏,以及花卉名称的生僻字。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互动教学法、分组合作教学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花卉、图片等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歌曲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实物花卉,引导学生关注花卉的美丽,激发学生学习歌曲的兴趣。
2.教学新歌:教师范唱歌曲,学生跟唱,重复演唱直至熟练。
3.解析歌词: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歌词的意义,讲解花卉名称和特点。
4.分组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合唱、对唱等形式的练习,提高学生的歌唱技巧。
5.创意表现:学生自由发挥,用舞蹈、绘画等形式表现歌曲内容。
6.课堂小结:教师总结课堂教学,强调歌曲的主题和情感。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包括歌曲名称《对鲜花》、歌词中的花卉名称、歌曲的节奏和旋律要点等。
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学生歌唱技巧的评价、对学生对歌曲内容理解程度的评价、对学生创意表现的评价等。
《对鲜花》说课稿

《对鲜花》说课稿《对鲜花》说课稿1一、说教材童话故事是儿童文学的一种体裁,是富有浓郁幻想的虚构故事。
它以现实生活为基础,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把故事中的事物描绘成有思想、有感情,能像人一样说话,富有生命力,并编制生动的情节来反映生活。
童话的语言通俗易懂,情节简单,符合孩子的心理状态和认知水平,富有教育意义,易于孩子接受。
《开满鲜花的小路》是一个温馨浪漫充满儿童情趣的童话故事,它采用拟人的手法,讲述了长颈鹿大叔给鼹鼠先生寄来邮包,鼹鼠先生不知道里面一粒粒的籽是什么?就去问松鼠太太,到了松鼠太太的家,发现邮包里面是空的,松鼠太太发现了邮包上有个小洞,春天的时候通往松鼠太太的家有条开满鲜花的小路的故事。
该故事虽然篇幅不长,人物对话简单洁明了,但为孩子营造了一个浪漫温馨的氛围,小路上,花朵簇簇,花香飘动,多美呀!这花是谁种的呢?富有悬念有趣的故事情节能吸引孩子的注意,生动浅显的语言,又便于孩子理解、记忆、学习。
二、说目标发展语言的关键是创设能使孩子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同时孩子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社会交往能力等其他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
因此,根据《纲要》中语言领域的目标和指导要点提示以及大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语言发展水平,我制定了以下目标:1、知识目标:启发孩子有序仔细观察图片,理解并掌握故事内容,记住故事情节。
学习词和词组:邮递员、懊丧、花朵簇簇、五颜六色。
2、能力目标:培养的观察能力,提高孩子想象力、感受力、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活动,让孩子感受生活中的美,培养孩子热爱生活、喜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说准备为了使孩子在活动中得以充分的理解和表达,我做了以下准备:(一)物质准备:1、根据《孩子用书》中的图片制作的大图书。
2、多媒体课件。
3、黄狗邮递员、鼹鼠先生、松鼠太太、狐狸太太、刺猬太太等得头饰各一,有洞的包裹一个。
4、《哇哈哈》音乐。
(二)、知识准备:知道种子在一定的条件下能生根发芽,有的还会开花结果。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对鲜花》(通用2篇)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对鲜花》(通用2篇)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对鲜花》篇1《对鲜花》教学目标:1、通过歌曲学习,让学生熟悉对唱的这种形式。
2、在音乐学习过程中丰富学生的自然科学知识,并能根据自己对花卉知识的了解为歌曲续编歌词。
重点难点:学唱歌曲并能完成一至两段的歌词续编。
课前准备:电影《刘三姐》片断。
教学过程:一、导入1、请同学们观看电影《刘三姐》对歌的片断,看看影片中人们在做什么?2、介绍这种一问一答的演唱形式叫“对歌”,大家通过对歌,比谁机智、谁的生活经验丰富。
3、今天,咱们就一起学习一首对歌形式的歌曲,名字叫《对鲜花》(出示课题)。
二、教唱歌曲1、听录音范唱,感受歌曲情绪。
2、跟着录音范唱,用哼鸣小声模唱歌曲旋律。
3、用听唱法学习歌曲。
4、指导、纠正。
三、歌曲处理1、“什么”两字要加重语气,唱出一定要难倒对方的心情。
2、“瞒不了我”一句要唱出得意之情。
3、结束句的衬词用富有弹性的声音唱出回答上问题后的高兴与得意。
四、创编活动1、创编歌词师提示:“什么开花在水里”这个问题谁有和歌曲不一样的答案?生:荷花、水仙花……师生接唱:用学生的答案唱第一段。
2、根据自己了解的知识续编歌词。
3、设计演唱形式(分小组对唱、一领众对、男女对唱等),完整演唱歌曲《对鲜花》。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对鲜花》篇2教学目标:1. 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通过指导切分节奏和附点节奏的演唱,使学生初步学会演唱歌曲。
2. 通过歌词和舞蹈动作的创编活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表现力。
教学重点: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初步学唱歌曲。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唱准确歌曲中切分节奏和附点节奏部分。
教学用具:图片、部分打击乐器、补充磁带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花的图片,问:大家喜欢这些花吗?那你都知道哪些花的名字?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描写花的歌曲《对鲜花》。
二.新课1.听录音范唱,思考:歌曲在演唱方式上有什么特点?(对唱:一问一答)2.歌中描写了哪些花?每种花有什么特点?3.两人为一组,相互一问一答读一读歌词。
《对鲜花》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对鲜花》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对鲜花》。
本课是一首描绘春天美景的古诗,作者通过描绘鲜花、绿叶、阳光等自然景物,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富有诗意。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古诗《对鲜花》。
2. 理解古诗中的关键词语,如“鲜花”、“绿叶”、“阳光”等,并能够运用这些词语描述春天的景色。
3. 体会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朗读和背诵古诗《对鲜花》。
难点:理解古诗中的比喻和拟人手法,能够运用这些手法进行创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黑板、粉笔、鲜花、绿叶、阳光等模型。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盒。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古诗《对鲜花》,并尝试解释诗句中的意思。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 讲解与示范:教师讲解古诗中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如“鲜花如笑脸”、“绿叶舞春风”等。
并结合实物展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句。
4. 随堂练习:学生模仿古诗中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创作一首关于春天的短诗。
教师选取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和点评。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古诗《对鲜花》诗句、关键词语、比喻和拟人手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用比喻和拟人手法,写一首关于秋天的短诗。
2. 答案示例:秋天到了,树叶如金黄的蝴蝶飘落,大地穿上了一件金黄的袍子,阳光洒在上面,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古诗《对鲜花》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了春天的美丽和生机。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通过实物展示和创作练习,学生较好地掌握了比喻和拟人手法。
在课后拓展延伸方面,可以让学生继续阅读其他描写春天和四季的古诗,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同时,鼓励学生进行户外观察,用所学的手法描绘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鲜花》
教学目标:
1、通过歌曲学习,让学生熟悉对唱的这种形式。
2、在音乐学习过程中丰富学生的自然科学知识,并能根据自己对花卉知识的了解为歌曲续编歌词。
重点难点:学唱歌曲并能完成一至两段的歌词续编。
课前准备:电影《刘三姐》片断。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请同学们观看电影《刘三姐》对歌的片断,看看影片中人们在做什么?
2、介绍这种一问一答的演唱形式叫“对歌”,大家通过对歌,比谁机智、谁的生活经验丰富。
3、今天,咱们就一起学习一首对歌形式的歌曲,名字叫《对鲜花》(出示课题)。
二、教唱歌曲
1、听录音范唱,感受歌曲情绪。
2、跟着录音范唱,用哼鸣小声模唱歌曲旋律。
3、用听唱法学习歌曲。
4、指导、纠正。
三、歌曲处理
1、“什么”两字要加重语气,唱出一定要难倒对方的心情。
2、“瞒不了我”一句要唱出得意之情。
3、结束句的衬词用富有弹性的声音唱出回答上问题后的高兴与得意。
四、创编活动
1、创编歌词
师提示:“什么开花在水里”这个问题谁有和歌曲不一样的答案?
生:荷花、水仙花……
师生接唱:用学生的答案唱第一段。
2、根据自己了解的知识续编歌词。
3、设计演唱形式(分小组对唱、一领众对、男女对唱等),完整演唱歌曲《对鲜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