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春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习题 2(含答案)(精选)

合集下载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练习题(含答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练习题(含答案)

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1.有这样一部作品,它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它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故事为主线,通过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

这部作品是() A.《西游记》 B.《三国志通俗演义》C.《水浒传》D.《红楼梦》2.“三五步走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咫尺地五湖四海,几更时万古千秋”,这些诗句是对中国哪种传统艺术特点的描述()A.魔术B.绘画C.戏剧D.杂技3.昆曲的代表作品不包括()A.《牡丹亭》B.《长生殿》C.《桃花扇》D.《窦娥冤》4.“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

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歌曲《戏说脸谱》所唱的是被称为我国“国粹”的一种戏曲,它是()A.秦腔B.京剧C.昆曲D.汉调5.下列小说章节的标题,出自《红楼梦》的是()A.曹操煮酒论英雄,关公赚城斩车胄B.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候火烧草料场C.云栈洞悟空收八戒,浮屠山玄奘受心经D.送宫花贾琏戏熙凤,宴宁府宝玉会秦钟6.某历史兴趣小组为了研究一个课题,专门搜集了“马致远”“孔尚任与《桃花扇》”“生、旦、净、末、丑”等资料。

你认为该小组研究的课题最有可能是()A.清代的思想成就B.文学体裁的变迁C.明清的休闲娱乐D.戏曲的发展历程7.从唐、宋、元到明清,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现形式分别由诗、词转变到曲再到小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由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小说。

这一变化过程适应了()A.统治阶级文化生活的需要B.商品经济发展后壮大的市民阶层文化生活的需要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需要D.儒家思想正统地位逐步提高的需要8.清朝有部小说,通过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深刻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

有人曾评价“不看这部书,就不了解中国的封建社会”,这部小说可能是()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9.文学艺术源于生活,曹雪芹结合亲身经历,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创作的作品是()A.《西游记》 B.《红楼梦》 C.《如梦令》 D.《窦娥冤》10.2010 年京剧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下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练习题doc-精选教学文档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下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练习题doc-精选教学文档

3、清昆曲4、昆山5、牡丹亭孔尚任6、轻柔婉转诗词歌赋7、前期中期【同步测试】、1、有这样一部作品,它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它以贾府的盛衰变迁为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广泛触及清朝中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清王朝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

这部作品是()A.《西游记》B.《三国演义》C.《水浒传》D.《红楼梦》2、京剧是我国最具有代表性的剧种,被称为“国粹”。

该剧种在道光年间被称为()A.“昆曲”B.“秦腔”C.“京调”D.“皮黄戏”3、清朝文学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的小说《红楼梦》的作者是()A.曹雪芹和高鹗B.罗贯中C.施耐庵D.吴承恩4、以下属于昆曲的经典曲目的是()①《牡丹亭》②《西游记》③《长生殿》④《桃花扇》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5、清朝时期最有影响力的剧种有()①越剧②秦腔③昆曲④京剧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6、昆曲在明朝时,经过改良成为一个全国性的剧种。

昆曲在曲调演唱上的特点有()①清柔婉转②慷慨激昂③典雅深奥④音转若丝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7、下列标题不属于《红楼梦》的是()A.贾宝玉品茶栊翠庵刘姥姥醉卧怡红院B.林黛玉重建桃花社史湘云偶填柳絮词C.王熙凤正言弹妒意林黛玉俏语谑娇音D.孔明用智激周瑜孙权决计破曹操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初流行语:“开谈不说《红楼梦》,纵读诗书也枉然。

”材料二:材料三:1790年,为给乾隆帝祝寿,从扬州征调了以著名戏曲艺人高朗亭为台柱的“三庆”徽班入京,成为徽班进京的开始。

此后又有四喜、启秀、霓翠、和春、春台等安徽班相继进京。

在演出过程中,六班逐步合并成为著名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

徽班在原来兼唱多种声腔戏的基础上,又合京、秦二腔,特别是吸收秦腔在剧目、声腔、表演各方面的精华,以充实自己。

(1)红楼梦的作者是谁?该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曹雪芹,后四十回是高鹗;以贵族青年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故事为主线,通过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同步练习-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习题 2(含答案)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同步练习-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习题 2(含答案)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同步练习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含答案和解析)一.选择题(共12小题)1.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是( )A.《红楼梦》B.《西游记》C.《水浒传》D.《三国演义》2.揭示清朝封建制度走向衰落且达到我国古典小说高峰的作品是( )A.《红楼梦》B.《西游记》C.《三国演义》D.《水浒传》3.明朝中后期,以市井芸芸众生为主人公的世情小说勃兴,这些作品,有的描绘小手工业者之间真诚互助的新型职业道德,有的宣扬蔑视金钱等级、贵在知心互重的婚恋观念,也有的歌颂商人追求金钱、海外冒险的理想.这段材料表明世情小说勃兴与下列哪一现象密切相关?( )A.民族矛盾尖锐B.皇权高度膨胀C.工商业市镇繁荣D.近代科学传入4.分类归纳能强化知识的理解记忆.下列对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知识的归纳,有误的是( )A.东汉末年书法逐渐成为一种艺术B.王羲之的《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C.“宋四家”指宋代书法家颜真卿、黄庭坚、米芾、蔡襄D.明朝书法家董其昌的书法兼有“颜骨赵姿”之美5.四大名著是全人类共同的宝贵文化遗产,在整个华人世界中有着深远的影响。

下面根据民间故事创作,描写神魔虚幻世界的长篇小说的是( )A.《水浒传》B.《三国演义》C.《西游记》D.《红楼梦》6.“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说法,是说在我国的古代每一个时期都在不同的文学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明清时期,我国古典小说的创作进入了成熟的阶段.你知道“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的故事出自下列哪一部名著吗?( )A.《西游记》B.《三国演义》C.《水浒传》D.《红楼梦》7.他是桐城派晚期主要代表人物并于1902年任京师大学堂总教习。

他是( )A.方苞B.吴汝纶C.方以智D.孙家鼐8.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徽班进京对京剧的形成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徽班进京的时间是( )A.唐朝贞观年间B.明朝洪武年间C.清朝乾隆年间D.中华民国时期9.下图《同光十三绝》反映的是清代形成并走向成熟的一剧种.关于这一剧种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汤显祖是该剧种最著名的剧作家②该剧种诞生于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③它以徽剧、汉调为基础并融合其他剧种的曲调和表演方法④后来该剧种逐渐走向世界A.①②③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10.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的共同点是( )A.都是神话小说B.都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腐朽没落C.都成书于元末明初D.都反映了明朝封建专制制度的残酷11.电视剧《西游记》中的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故事惊心动魄,出神人化。

历史《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2)

历史《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2)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21课
中国古代四大名著?
我国古代最优秀的长篇小说是哪一部? (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峰?)
《红楼梦》
《红楼梦》
《西游记》《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
1、《红楼梦》的地位?清朝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的小说 2、《红楼梦》的初名? 《石头记》
作者? 曹雪芹 前80回定稿的作者是?曹雪芹 后四十回谁续写? 高鄂 3、 哪一时期排版面试? 乾隆晚期
哀伤。她死后贾宝玉作《芙蓉女儿诔》祭她。
贾 政
贾 赦
5、《红楼梦》具有怎样的社会历史意义? (思想成就)
P108页《红楼梦》深刻的揭露了封 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和尖锐矛盾, 揭露了统治阶级的奢靡与丑陋,从 而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命运。 作者重点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等 反抗封建礼教、追求个性解放的典 型人物形象…...……具有深刻的社会 意义。
《葬花吟》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手把花锄出绣帘,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岁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 巢也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闷杀葬花人。 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门被未温。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 怪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第21课清朝

部编版历史 七年级下册 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课后练习题

部编版历史 七年级下册 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课后练习题

一、选择题1.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文明传承不仅从未中断,而且内涵丰富。

下表所列信息,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①王祯发明转轮排字盘;《窦娥冤》②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念奴娇赤壁怀古》③《农政全书》;《本草纲目》④京剧的兴起;《红楼梦》A.②①③④B.②①④③C.②④③①D.④②①③2. 乾隆帝营建的畅音阁是清代三大戏楼之一,康熙至嘉庆年间,宫廷专门命人编纂大量宫廷大戏,如根据《水浒传》撰写的《忠义璇图》,根据目连救母故事撰写的《劝善金科》等。

由此推知,京剧逐渐成为主流戏曲形式,主要是因为()A.市民阶层不断壮大B.统治者文化生活需要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D.明清小说的发展成熟3. 1790年,乾隆皇帝80岁寿辰时,由徽商出面组织的来自南方的四大徽班先后到北京献艺。

后来,徽调不断吸收昆曲、秦腔、京调、汉调等地方戏的优点,加以创造和改进,在道光年间逐渐形成为一个新的剧种“皮黄戏”,以后就被称为“京戏”或“京剧”。

材料描述的是京剧形成的()A.原因B.作用C.过程D.影响4. 昆曲作为我国古典词曲仅存的活化石,其蕴含的文化底蕴与艺术价值是其他任何剧种都无法匹敌的。

但是被尊为“雅部”的昆曲在国家养,文人捧,皇上听的情况下,却在晚清被京剧取代了主流戏曲的地位。

这主要是因为京剧A.迎合民众文化需求B.蕴涵更高艺术价值C.得到西方人的认可D.符合晚清政治需要5. 《红楼梦》中贾宝玉反对道学,轻视儒家经典、封建伦常,骂科举、八股是“沽名钓誉之阶”,不肯蹈袭父辈设定的仕途经济的道路,以求取功名、光宗耀祖。

这反映出贾宝玉()A.追求个性解放,勇于反抗B.追求民主自由,反对专制C.注重物质享受,不思进取D.注重民族气节,奋发向上6. 下列古代人物中,与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同属一个领域的是①老子②张仲景③戚继光④王祯⑤李时珍A.①③B.②④C.④⑤D.②⑤7. 一位同学将历史教材中提及的书进行分类汇总,其中①处应填写类别一:《千金方》《唐本》《本草纲目》类别二:《史记》《三国志》《资治通鉴》类别三:《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①A.《梦溪笔谈》B.《天工开物》C.《农政全书》D.《红楼梦》8. 以下是某一专题知识示意图,图中①处应填的是()A.行书书法形成B.瓦子出现C.小说开始流行D.京剧诞生9. 有关京剧说法正确的是A.京剧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戏曲B.博采众长又具有北京地方特色C.最著名的剧目是《窦娥冤》D.京剧正式形成于明朝10. 他是即将步入近代的中国人的启蒙者,意识革新的先驱者。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1课_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练习题(有答案)-(七年级历史)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1课_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练习题(有答案)-(七年级历史)

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1.清代的小说创作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其中艺术最高、影响最深远的是曹雪芹的《红楼梦》。

2.《红楼梦》以贵族青年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故事为主线,通过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和尖锐矛盾,揭露了统治阶级的奢靡与丑陋,从而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

3.作者不仅重点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等反抗传统礼教、追求个性解放的典型人物形象,还热情地歌颂了被奴役、被蹂躏的奴婢进行抗争的精神,愤怒地批判了以专制家长为代表的顽固势力,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4.《红楼梦》这部思想性强、艺术性高的小说已成为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

知识点二昆曲与京剧艺术5.中国古代的戏曲艺术发展到清代,进入了一个更为繁荣的时期。

其中最有影响的是昆曲和京剧。

6.昆曲,原是流行于苏州昆山一带的昆山腔。

明朝进,经过改良,成为一个全国性的剧种。

到了清朝前期,昆曲艺术发展到顶峰,洪昇的《长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这两部政治历史剧,成为昆曲的传世之作。

7.1790年,乾隆80岁寿辰时,由徽商出面组织的来自南方的四大徽班先后到北京献艺,一时誉满京城。

8.后来,徽调不断吸收昆曲、秦腔、京调、汉调等地方戏的优点,加以创造和改进,在道光年间逐渐形成为一个新的剧种“皮黄戏”,以后就被称为“京戏”或“京剧”,流传四方。

《红楼梦》1.《红楼梦》的作者是谁?是什么时期的创作的?曹雪芹、高鹗。

清朝。

2.《红楼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图一是书中的插图,表现了哪一故事?描写了贾、王、史、薛四大封建家族的衰亡和贵族青年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

黛玉葬花。

3.为什么说“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飘然”?材料说明了怎样的现实?因为《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材料反映了《红楼梦》在当时社会上的地位和影响。

材料《红楼梦》起于梦,结于梦,表面写梦,实际并非写梦,这也正是《红楼梦》的成功之处。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同步训练及答案解析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同步训练及答案解析

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一、选择题1.清代的小说创作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其中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的是()A. 《牡丹亭》B. 《红楼梦》C. 《桃花扇》D. 《长生殿》2.毛泽东曾评价一部小说:写的是几个家庭,主要是一个家庭。

通过家庭反映社会,家庭是社会的缩影。

不看这部书,就不了解中国的封建社会。

这部书的作者是()A. 关汉卿B. 汤显祖C. 曹雪芹D. 施耐庵3.为了纪念曹雪芹诞辰300周年,我国发行了一套纪念邮票(如图).邮票中曹雪芹身边放置的书稿最有可能是()A. 《西游记》B. 《聊斋志异》C. 《红楼梦》D. 《三国演义》4.中国文学史上有一部作品,被称为古典小说的高峰。

书中描写了贾、王、史、薛四大封建家族的衰亡,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它塑造了一个个性格鲜明的典型人物。

下列人物出自这部作品的是()A. 窦娥B. 孙悟空C. 李逵D. 林黛玉5.19世纪初年的流行语: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

这句话说明了()A. 诗歌不再重要B. 《红楼梦》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C. 读《红楼梦》是很时尚的D. 中国所有的诗书都不如《红楼梦》好6.明清小说以章回为结构,展开故事情节,刻画人物形象。

下列章回目录选自《红楼梦》的是()A. 孙悟空三岛求方,观世音甘泉活树B. 梁山泊吴用举戴宗,揭阳岭宋江逢李俊C. 诸葛亮舌战群儒,鲁子敬力排众议D. 王熙凤正言弹妒意,林黛玉俏语谑娇音7.清朝前期,昆曲艺术发展到顶峰。

代表作品有()A. 《牡丹亭》和《长生殿》B. 《长生殿》和《桃花扇》C. 《牡丹亭》和《桃花扇》D. 《窦娥冤》和《牡丹亭》8.昆曲在明朝时,成为全国性的剧种。

这一时期,昆曲的代表作为()A. 洪昇的《长生殿》B. 关汉卿的《窦娥冤》C. 汤显祖的《牡丹亭》D. 孔尚任的《桃花扇》9.叶圣陶在其《昆曲》一文中写到“昆曲跟平剧在本质上没有多大差别,然而后者比较适合于市民,而士大夫阶级已无法挽救他们的没落,昆曲恐将不免于淘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历史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思维导图 知识点 过关训练)(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历史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思维导图 知识点 过关训练)(含答案)

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思维导图知识要点一、《红楼梦》1.作者:________ ;初名:《石头记》。

2.成书时间:清代(乾隆晚期)。

3.内容:以贵族青年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故事为主线,通过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和尖锐矛盾,揭示了_______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

4.社会意义:歌颂了反抗封建礼教、追求______ 、敢于抗争的精神,批判了以________ 为代表的顽固势力,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5.艺术特色:_____ 严谨、层次清晰、_____ 精练而生动、故事的进展和______ 的形象栩栩如生。

6.地位:思想性强,艺术性高,被译成多种文字,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

二、昆曲与京剧艺术1.清代戏剧创作发展的特点:(1)戏剧创作紧密联系社会现实,反映人民的心声。

(2)_______不断增多,表演艺术推陈出新,________ 争奇斗艳。

2.昆曲:(1)兴起:原是流行于______ 昆山一带的昆山腔。

(2)发展:明朝时,经过改良,成为一个全国性的剧种,代表作有汤显祖创作的《》。

(3)顶峰:清朝前期昆曲艺术发展到顶峰,洪昇的《》、孔尚任的《》成为昆曲的传世之作。

(4)衰落:清朝中期以后,由于因循守旧及脱离广大民众和现实生活,成为统治阶级和社会上层的玩物。

3.京剧:(1)形成:徽调不断吸收昆曲、秦腔、京调、汉调等地方戏的优点,加以创造和改进,在__________ 年间逐渐形成一个新的剧种“____________ ”,后被称为“_______ ”或“________ ”。

(2)发展:在广大群众的喜爱和皇室的扶持下,经过表演艺术家的不断创新,日臻完善,成为_______ 的剧种,流传四方。

(3)地位:京剧是中国的“国粹”之一,被誉为“国剧”。

难点释疑1.明清小说兴盛的原因有哪些?由于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工商业市镇日益增多,市民阶层兴起并不断壮大,迎合广大市民价值诉求和欣赏趣味的小说也就流行开来。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同步测试包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同步测试包含答案

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1.(2019·湖北黄石中考)清朝有部小说,通过四大家族的兴衰变化,深刻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

有人曾评价:“不看这部书,就不了解中国的封建社会。

”这部小说可能是(D)A.《三国志通俗演义》B.《水浒传》C.《西游记》D.《红楼梦》2.(2019·广东潮州期末)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会上,一相声节目将我国古代文学名著《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红楼梦》《西游记》的内容都穿插其中。

上述古典文学名著成书于(D)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3.(2019·湖北监利期末)以历史的眼光审视,《红楼梦》之所以在中国古典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是因为它(D)A.描写了700多位形形色色的人物B.描绘了贵族府邸大观园内的世俗生活C.展现了贾宝玉和林黛玉可歌可泣的爱情悲剧D.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4.(2019·江西南昌期末)从唐、宋、元到明清,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分别由诗、词转变到曲再到小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由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小说。

这一变化过程适应了(D)A.统治阶级文化生活的需要B.儒家思想正统地位逐步提高的需要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需要D.商品经济发展后壮大的市民阶层文化生活的需要5.清代的戏剧创作,受到大众的喜爱,其原因是(B)A.迎合了社会上层的喜好B.紧密联系社会现实,反映人民的心声C.当时艺人社会地位高,引领了时代的潮流D.节目新颖,迎合了社会的低俗需求6.《红楼梦》第二十三回中提到“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

这里面说到了两部我国戏曲史上的杰作,其中第二部的作者是(D)A.关汉卿B.司马光C.曹雪芹D.汤显祖7.下列人物与作品搭配正确的是(C)A.汤显祖——《长生殿》B.洪昇——《水浒传》C.孔尚任——《桃花扇》D.关汉卿——《牡丹亭》8.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徽班进京对京剧的形成起了关键作用。

人教部编七下历史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同步练习题(有答案)

人教部编七下历史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同步练习题(有答案)

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1.从唐、宋、元到明清,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分别由诗、词转变到曲再到小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由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小说。

这一变化过程适应了(B )A.统治阶级文化生活的需要B.不断壮大的市民阶层文化生活需要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需要D.儒家思想正统地位逐步提高的需要2.下列作品中艺术成就最高的是(A )A.《红楼梦》B.《西厢记》C.《水浒传》D.《三侠五义》3.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到最高峰是在(D )A.西汉B.两宋C.唐朝D.明清4. 清朝文学成就最高的是(D )A.散文B.杂剧C.诗词D.小说5.戏剧在明清时期受到人民欢迎的主要原因是(B )A.生活条件好,经济发展B.联系社会现实,反映人们的心声C.雅俗共赏D.看戏的社会风气浓厚6.明清被誉为“四大名著”的小说中,属于清代的是(D )A.《三国演义》B.《水浒传》C.《西游记》D.《红楼梦》7.他是桐城派晚期主要代表人物并于1902年任京师大学堂总教习,他是(D )A.方苞B.吴汝纶 C.方以智 D.孙家鼐8. 清朝时期的戏剧剧种中,最有影响的是(A )A.昆曲和京剧B.昆曲和黄梅戏C.豫剧和汉剧D.汉剧和黄梅戏9.清朝前期昆曲《桃花扇》的作者是(A )A.孔尚任B. 关汉卿C.吴承恩D.郑燮10.京剧形成于下列那位皇帝时期?(C )A.顺治年间B.康熙年间C.乾隆年间D.道光年间11.清朝前期,昆曲艺术发展到顶峰。

成为昆曲传世之作的是(D )①汤显祖的《牡丹亭》②洪昇的《长生殿》③王实甫的《西厢记》④孔尚任的《桃花扇》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2.描写封建家族的衰亡和一对贵族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艺术地再现了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的情形,被誉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的著作是(C )A.《三国演义》B.《水浒传》C.《红楼梦》D.《西游记》13.《荷马史诗》《战争与和平》《红楼梦》这三部文学作品在史学上的共同价值是(C )A.反映了所在国一定时期的社会图景B.展现了所在国波澜壮阔的战争场景C.揭示了封建制即将没落的历史趋势D.再现了世界史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部编版(初一)七年级下册历史 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初一)七年级下册历史 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初一)七年级下册历史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练习题含答案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练习题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为了纪念曹雪芹诞辰300周年,我国发行了一套纪念邮票(如图).邮票中曹雪芹身边放置的书稿最有可能是()A.《西游记》 B.《聊斋志异》C.《红楼梦》 D.《三国演义》2.有人形象地描绘我国最优秀的古典小说中的人物林黛玉是一个“左手拿着一个药罐子,右手捏着一个醋坛子”的人,她的悲喜人生令人感叹。

你知道这本著作的作者是谁吗?()吴承恩 B. 施耐庵 C. 曹雪芹 D. 罗贯中3.在尚未普及电影和电视的20世纪七八十年代,拥有一本精美的连环画是很多孩子的梦想,很多人就是在童年时通过连环画来阅读名著的。

试试你的眼力,看看那一组搭配是错误的()A.大闹天宫——《西游记》 B.三顾茅庐——《三国演义》 C.黛玉葬花——《西厢记》 D.武松打虎——《水浒传》4.下面是我国古代一部古典文学名著的目录(节选),这部作品应是()A.《红楼梦》 B.《水浒传》 C.《西游记》 D.《三国演义》5.从唐、宋、元到明清,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分别由诗、词转变到曲再到小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由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小说。

这一变化过程适应了()A.统治阶级文化生活的需要 B.不断壮大的市民阶层文化生活需要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需要 D.儒家思想正统地位逐步提高的需要6. 下列作品,通过描写四大封建家族的衰亡和贵族靑年的爱情悲剧,从而深刻鞭挞封建时期制度和封建礼教罪恶的是()A.《秦中吟》 B.《红楼梦》 C.《牡丹亭》 D.《长恨歌》7.下面关于四大名著的描述,错误的是()《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这是一部长篇历史小说B. 《水浒传》,作者施耐庵,这是我国英雄传奇中最杰出的作品C. 《西游记》,作者吴承恩,该书代表了明清小说的最高成就D. 《红楼梦》,作者曹雪芹,作品展示了中国封建社会必然走向衰亡的命运8. 明清时期,观赏戏曲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被誉为“百戏之祖”的是()A.淮剧B.汉调C.越剧D.昆曲9. 在清代,成为城乡民众一种主要文化活动的是()A.戏剧表演B.武术表演C.诗歌朗诵D.小品表演10.清朝前期,昆曲艺术发展到顶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同步练习题(有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同步练习题(有答案)

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答案见后)一、选择题1. 描写封建家族的衰亡和一对贵族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艺术地再现了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的情形,被誉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的著作是()A.《三国演义》B.《水浒传》C.《红楼梦》D.《西游记》2. 曹雪芹在《红楼梦》开篇中写道:“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反映出()A.作品具有高度的思想和艺术价值B.作者对旧制度和传统礼教的批判C.作者对社会下层人民的深刻同情D.作品对人民的反抗精神予以肯定3. 文学艺术创作来源于社会生活,代表明清文化突出成就的文学艺术反映了鲜明的时代特征。

下列反映清代文学艺术成就和特点的是()A.《三国演义》和秦腔 B.《水浒传》和昆曲C.《红楼梦》和京剧D.《西游记》和汉调4. 明清时期,古典小说的创作者进入成熟阶段。

下列作品,通过描写四大封建家族的衰亡和贵族青年的爱情悲剧,从而深刻鞭挞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罪恶的是()A.《三国演义》B.《水浒传》C.《西游记》D.《红楼梦》5. 为了纪念曹雪芹诞辰300周年,我国发行了一套纪念邮票(如右图)。

邮票中曹雪芹身边放置的书稿最有可能是()A.《红楼梦》B.《水浒传》C.《三国演义》D.《西游记》6. 下列著作和作者搭配正确的一组是()①《农政全书》--徐光启②《天工开物》--宋应星③《三国演义》--罗贯中④《水浒传》--施耐庵⑤《红楼梦》--董其昌⑥《西游记》--吴承恩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⑥C.①②③④⑥ D.②③④⑤⑥7. 明清时期,成为广大城乡人民重要的文化活动的是()A.小说创作B.书法鉴赏C.戏剧表演D.名画收藏8. 右面是我国古代一部古典文学名著的目录(节选),这部作品应是() A.《红楼梦》B.《水浒传》C.《西游记》D.《三国演义》9. 19世纪初的流行语:“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

”这句话说明了()A.诗歌不再重要B.《红楼梦》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人们应该去读一读C.读《红楼梦》是很时尚D.中国所有的诗书都不如《红楼梦》好10. 清朝道光年间在中国形成了一个新的剧种--京剧,经过长期发展成为中国的国粹。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习题课件(19张)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习题课件(19张)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时期市民文化繁荣的根本原因。 答:商品经济的发展,市镇经济的繁荣。
答:《三国志通俗演义》。
大都具有反封建的思想内容
各具特色的文化艺术异彩缤纷
西汉时期
B.
感谢观看^_^
揭示了从皇帝到各级贪官污吏的丑恶嘴脸
(历史解释) 明朝中后期,以市井芸芸众生为主人公的世情小说勃兴。
二、综合题
10.明清时期,文学艺术创造取得了很大的成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清时期小说进入蓬勃发展的阶段,不仅数量繁多,体裁多样,表现手法 丰富,而且在反映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人物性格的塑造、细节的描绘、语言 的运用等各个方面,都大大超过了前代,这充分显示出它重大的社会作用和极高的 文学价值,无疑铸就了中国古典文学最后的辉煌。 材料二 所谓“八献”就是曹操献刀、孙策献玺、王允献貂蝉、黄盖献苦肉、阚 泽献降书、庞统献连环计、张松献地图、孔明献空城。 材料三 《红楼梦》起于梦,结于梦,表面写梦,实际并非写梦,这也正是《红楼梦》 的成功之处。
5.清朝前期,艺术发展到顶峰。成为昆曲传世之作的是
①汤显祖的《牡丹亭》
②洪昇的《长生殿》
③关汉卿的《窦娥冤》
④孔尚任的《桃花扇》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 D.②④
6.以下关于昆曲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起源于云南的昆明 C.代表作有汤显祖的《牡丹亭》
(A) B.糅合了南曲的特点和北曲的声腔 D.清朝中期以后,逐渐走向衰落
第21课 清朝前期的
文学艺术
部编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
教学目录
1.课堂基础训练 2.培优提高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 课堂基础训练 ◆
1.我国古代文化灿烂辉煌,各个时代都有独特的文学艺术成就。古典小说创作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同步练习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含答案和解析)一.选择题(共12小题)1.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是()A.《红楼梦》B.《西游记》C.《水浒传》D.《三国演义》2.揭示清朝封建制度走向衰落且达到我国古典小说高峰的作品是()A.《红楼梦》B.《西游记》C.《三国演义》D.《水浒传》3.明朝中后期,以市井芸芸众生为主人公的世情小说勃兴,这些作品,有的描绘小手工业者之间真诚互助的新型职业道德,有的宣扬蔑视金钱等级、贵在知心互重的婚恋观念,也有的歌颂商人追求金钱、海外冒险的理想.这段材料表明世情小说勃兴与下列哪一现象密切相关?()A.民族矛盾尖锐B.皇权高度膨胀C.工商业市镇繁荣 D.近代科学传入4.分类归纳能强化知识的理解记忆.下列对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知识的归纳,有误的是()A.东汉末年书法逐渐成为一种艺术B.王羲之的《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C.“宋四家”指宋代书法家颜真卿、黄庭坚、米芾、蔡襄D.明朝书法家董其昌的书法兼有“颜骨赵姿”之美5.四大名著是全人类共同的宝贵文化遗产,在整个华人世界中有着深远的影响。

下面根据民间故事创作,描写神魔虚幻世界的长篇小说的是()A.《水浒传》B.《三国演义》C.《西游记》D.《红楼梦》6.“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说法,是说在我国的古代每一个时期都在不同的文学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明清时期,我国古典小说的创作进入了成熟的阶段.你知道“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的故事出自下列哪一部名著吗?()A.《西游记》B.《三国演义》C.《水浒传》D.《红楼梦》7.他是桐城派晚期主要代表人物并于1902年任京师大学堂总教习。

他是()A.方苞B.吴汝纶C.方以智D.孙家鼐8.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徽班进京对京剧的形成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徽班进京的时间是()A.唐朝贞观年间B.明朝洪武年间C.清朝乾隆年间D.中华民国时期9.下图《同光十三绝》反映的是清代形成并走向成熟的一剧种.关于这一剧种的表述正确的是()①汤显祖是该剧种最著名的剧作家②该剧种诞生于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③它以徽剧、汉调为基础并融合其他剧种的曲调和表演方法④后来该剧种逐渐走向世界A.①②③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10.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的共同点是()A.都是神话小说B.都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腐朽没落C.都成书于元末明初D.都反映了明朝封建专制制度的残酷11.电视剧《西游记》中的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故事惊心动魄,出神人化。

其中,唐僧的原型是历史上的()A.鉴真B.郑和C.玄奘D.马可•波罗12.如图是小明同学暑假准备阅读的文学名著,你知道该著作取材于哪一史实吗()A.唐朝晚期的农民起义B.北宋晚期的农民起义C.南宋晚期的农民起义D.明朝末年的农民起义二.解答题(共4小题)13.继唐诗、宋词之后,明清小说蔚为文学大观。

(1)列举明清时期小说的四大名著(含小说名称、作者)。

(2)你最喜欢哪一部小说?谈谈理由。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二19世纪初年的流行语:“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

”(1)图一邮票反映的历史故事是三国时期的桃园三结义,这一故事情节出自哪一部文学名著?作者是谁?地位如何?(2)你知道图二反映的是什么经典故事吗?它出自哪一部作品?反映的是哪一时期的事情?(3)图三所描绘的是《西游记》中的一个人物,他是谁?作者塑造这一形象的目的是什么?《西游记》是以什么事件为原型创作的?(4)《红楼梦》揭示了怎样的历史趋势?为什么说“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15.作家莫言的获奖也让我们来关注历史上的文学家。

(1)《》是吴敬梓代表作,抨击了科举制度,是一部现实主义的古典文学名著。

(2)《》是中国古典小说的高峰,揭示了清王朝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

(3)19世纪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被称颂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

16.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享誉世界。

(1)凤阳花鼓戏曲调节奏鲜明,舞姿轻盈优美,被誉为。

(2)程长庚在从徽剧发展到京剧的过程中做出了突出贡献,被誉为。

(3)曹雪芹的,是我国古典小说创作的最高峰,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2小题)1.(2017•莒县模拟)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是()A.《红楼梦》B.《西游记》C.《水浒传》D.《三国演义》【分析】本题考查《三国演义》.【解答】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成书于元末明初,是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它展示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各统治集团的军事、政治、外交斗争的巨幅历史画卷,宣扬“拥刘反曹”的正统观念和忠义思想,反映了元末社会动荡中民众渴望统一的愿望.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三国演义》的作者、内容与地位.2.(2017•莒县模拟)揭示清朝封建制度走向衰落且达到我国古典小说高峰的作品是()A.《红楼梦》B.《西游记》C.《三国演义》D.《水浒传》【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红楼梦》.《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由此有“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的说法.【解答】朝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描写了贾、王、史、薛四大封建家庭衰亡和贵族青年贾宝玉与林黛玉爱情悲剧,深刻鞭挞了封建礼教和封建制度的罪恶,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明清时期的文学成就.3.(2016•聊城)明朝中后期,以市井芸芸众生为主人公的世情小说勃兴,这些作品,有的描绘小手工业者之间真诚互助的新型职业道德,有的宣扬蔑视金钱等级、贵在知心互重的婚恋观念,也有的歌颂商人追求金钱、海外冒险的理想.这段材料表明世情小说勃兴与下列哪一现象密切相关?()A.民族矛盾尖锐B.皇权高度膨胀C.工商业市镇繁荣 D.近代科学传入【分析】本题考查了明代工商业市镇繁荣.【解答】世情小说描绘小手工业者之间真诚互助的新型职业道德,宣扬蔑视金钱等级、贵在知心互重的婚恋观念,歌颂商人追求金钱、海外冒险的理想,从内容上看都反映了工商业市镇居民生活,这表明世情小说勃兴与当时工商业市镇繁荣密切相关.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材料型选择题,必须认真阅读材料,提炼材料观点.4.(2016•资阳)分类归纳能强化知识的理解记忆.下列对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知识的归纳,有误的是()A.东汉末年书法逐渐成为一种艺术B.王羲之的《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C.“宋四家”指宋代书法家颜真卿、黄庭坚、米芾、蔡襄D.明朝书法家董其昌的书法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知识.【解答】据所学知识可知,“宋四家”是指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所以C项不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掌握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相关知识.5.(2016•恩施州模拟)四大名著是全人类共同的宝贵文化遗产,在整个华人世界中有着深远的影响。

下面根据民间故事创作,描写神魔虚幻世界的长篇小说的是()A.《水浒传》B.《三国演义》C.《西游记》D.《红楼梦》【分析】本题考查《西游记》的相关知识.【解答】《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古典小说之一,是一部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神话小说,是神魔虚幻世界的长篇小说,是吴承恩根据民间流传的唐僧取经故事创作的,他通过塑造孙悟空这个形象,歌颂了人民蔑视封建统治、勇于反抗的精神.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注意掌握我国古代四大名著.6.(2016•龙江县二模)“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说法,是说在我国的古代每一个时期都在不同的文学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明清时期,我国古典小说的创作进入了成熟的阶段.你知道“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的故事出自下列哪一部名著吗?()A.《西游记》B.《三国演义》C.《水浒传》D.《红楼梦》【分析】本题考查明清时期的文学成就,应把握《三国演义》的相关知识.【解答】“桃园三结义”述说当年刘备、关羽和张飞三位仁人志士,为了共同干一番大事业,意气相投,言行相依,选在一个桃花盛开的季节、选在一个桃花绚烂的园林,举酒结义,是刘备、关羽、张飞结义,所以称“刘关张桃园三结义”.这符合《三国演义》的故事情节.故选B.【点评】解答此类问题,熟悉名著的中的重要人物,了解名著中的重点情节.7.(2016•芜湖校级三模)他是桐城派晚期主要代表人物并于1902年任京师大学堂总教习。

他是()A.方苞B.吴汝纶C.方以智D.孙家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吴汝纶.【解答】吴汝纶是晚清文学家、教育家,同治四年进士,授内阁中书.曾先后任曾国藩、李鸿章幕僚及深州、冀州知州,长期主讲莲池书院,并于1902年任京师大学堂总教习,并创办桐城学堂,与马其昶同为桐城派后期主要代表作家,是桐城派晚期主要代表人物.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注意掌握明清时期的名人.8.(2016•安庆模拟)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徽班进京对京剧的形成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徽班进京的时间是()A.唐朝贞观年间B.明朝洪武年间C.清朝乾隆年间D.中华民国时期【分析】本题考查了徽班进京的时间.【解答】19世纪中期,在北京以徽剧、汉调为基础,融合吸收了其他剧种的曲调和表演方法,初步形成了一个新的剧种﹣﹣京剧.清朝乾隆帝时徽班进京.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徽班进京的时间9.(2016•如皋市模拟)下图《同光十三绝》反映的是清代形成并走向成熟的一剧种.关于这一剧种的表述正确的是()①汤显祖是该剧种最著名的剧作家②该剧种诞生于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③它以徽剧、汉调为基础并融合其他剧种的曲调和表演方法④后来该剧种逐渐走向世界A.①②③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明清的艺术成就.【解答】明清时期,戏剧表演成为城乡人民重要的文化活动.北京是戏曲荟萃之地.在19世纪中期,以徽剧、汉调为基础,融合吸收其他剧种的曲调和表演方法,形成京剧.题目中《同光十三绝》反映的是清代形成并走向成熟的一剧种,后来该剧种逐渐走向世界.②③④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理解和把握京剧的形成与发展.10.(2016春•乌拉特前旗期末)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的共同点是()A.都是神话小说B.都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腐朽没落C.都成书于元末明初D.都反映了明朝封建专制制度的残酷【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解答】根据所学可知:题干中三部小说中只有《西游记》是神话小说,A错误;《西游记》作者吴承恩生活在明代的中后期,C错误;《三国演义》反映的是三国时期的历史,《水浒传》是一部以描写宋代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西游记》是一部神话小说,D错误.故选B.【点评】对我国古典名著的作者、内容、特点、成书时间等要准确掌握.11.(2016春•平罗县期中)电视剧《西游记》中的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故事惊心动魄,出神人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