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需求侧管理
我市电力需求侧管理的现状分析及建议
我市电力需求侧管理的现状分析及建议1. 引言1.1 我市电力需求侧管理的现状分析及建议我市电力需求侧管理是指通过提高电力利用效率、调整用电结构、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等手段,以减少电力需求和优化供需关系,达到节能减排和保障电力供应的目的。
当前我市电力需求侧管理存在着一些问题,如用电峰谷差距大、用电行为缺乏规范、用电设备老化等,亟需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首先,我市电力需求侧管理的现状分析表明,我市电力需求一直呈现增长态势,用电负荷逐年增加,但部分地区用电负荷过大,导致电网负荷过载,电力供应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同时,我市的用电行为存在着浪费严重、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势必影响电力资源的合理利用。
为了改善我市电力需求侧管理的状况,我们提出以下建议措施:一是加强用电行为管理,提高企业和居民的节能意识,推广节能电器设备;二是优化用电结构,鼓励发展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三是推动电力市场改革,建立健全市场机制,激励电力企业提高供电质量和效率。
通过以上建议措施的实施,相信我市电力需求侧管理将取得显著效果,为节能减排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奠定基础。
未来,我市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发展方向应注重技术创新和政策支持,促进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电力供应和需求的均衡。
2. 正文2.1 当前我市电力需求侧管理存在的问题1. 用户意识不强:许多居民和企业对节约用电并不重视,存在浪费现象严重的情况,导致电力资源利用效率低下。
2. 电力需求峰谷差距大:电力需求存在明显的峰谷差距,峰时用电量大幅增加,而谷时用电量却较少,造成电力供需不平衡。
3. 电力供应不稳定:受天气等因素的影响,电力供应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稳定性,部分地区甚至出现断电现象。
4. 电力需求管理手段不够多样化:目前我市电力需求管理手段相对单一,缺乏灵活性和针对性。
5. 监管不严格:对于电力需求侧管理的监管力度不够,存在监管漏洞和监管盲区,一些违规行为难以监控和惩罚。
电力需求侧管理
电力需求侧管理电力需求侧管理,是指针对电力系统需求侧的管理与优化。
在传统电力系统中,供需之间的平衡往往是由供给侧来调节的,但是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和变革,需求侧管理越来越受到关注。
电力需求侧管理的目的目前,我国的电力市场主要是由发电侧管理的,因此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出现和发展,与当前电力市场的改革和变革密切相关。
电力需求侧管理旨在利用各种手段和技术手段,通过推广和实施节能、增效、调峰等相应措施,从而实现平衡供求、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改善电力质量的目的。
电力需求侧管理的主要措施1. 节能技术措施节能技术是电力需求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主要是通过引进和推广各种节能技术,来降低电力的需求,遏制电力消耗的增长。
这包括:•提高电动机的能效,降低电机功率、电流、运行时间等,以达到节能的目的。
•安装更加节能和优质的照明系统,如LED照明等。
•推广先进的建筑技术和热工研究成果,减少建筑物的能耗。
•推广高效的电能管理系统,对传统的电气输配电系统进行优化和改造。
2. 增效措施增效措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提高电力生产效率,二是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效率的提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采用合理的并网方式,提高电力生产、输配电和用电效率。
•发展再生能源,如风能、太阳能、水能等。
•推广电缆输电技术、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等先进技术,提高输电效率。
•推广分布式能源系统,并进一步发展能量储春技术,更好地利用分布式能源。
3. 调峰措施调峰措施是指电网调节能力的提高和利用。
主要是通过分时电价、峰谷电价、储能技术等措施,调整用户用电量,实现更加合理的社会电能消费形态。
调峰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电力系统的负荷波动和峰值负荷,实现供需平衡。
电力需求侧管理的优势电力需求侧管理与传统的供需管理相比,具有以下优势:•降低系统的负荷峰值,减少系统的压降。
•提高系统的效率,优化能源结构。
•再生能源应用推动。
•减缓电力系统对新的电站和输电线路的需求,降低相关投资成本。
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全文)
Don't waste your life, where you will regret it.勤学乐施积极进取(页眉可删)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全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提高电能利用效率,促进电力资源优化配置,保障用电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电力需求侧管理是指为提高电力资源利用效率,改进用电方式,实现科学用电、节约用电、有序用电所开展的相关活动。
第四条满足电力需求应坚持节约与开发并举、节约优先的原则,在增加供应的同时,统筹考虑并优先采用需求侧管理措施。
第五条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全国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相关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电力运行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相关工作。
第六条电力需求侧管理是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一项重要措施,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都应积极推进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的开展。
第七条电网企业是电力需求侧管理的重要实施主体,应自行开展并引导用户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为其他各方开展相关工作提供便利条件。
第八条电力用户是电力需求侧管理的直接参与者,国家鼓励其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技术和措施。
第二章管理措施第九条各省级电力运行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组织制定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力需求侧管理规划、年度工作目标和实施方案,做好电力需求侧管理资源潜力调查、市场分析等工作。
第十条各地区有关部门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目标和电力供需特点,将通过需求侧管理节约的电力和电量,作为一种资源纳入电力工业发展规划、能源发展规划和地区经济发展规划。
第十一条各级价格主管部门推动并完善峰谷电价制度,鼓励低谷蓄能,在具备条件的地区实行季节电价、高可靠性电价、可中断负荷电价等电价制度,支持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
电力需求侧管理(DSM)
电力需求侧管理(DSM)什么是电力需求侧管理(DSM)电力需求侧管理(DSM)是指利用信息化技术和各种手段,通过对电力消费需求进行调整和优化,控制和调节电力消费峰谷差异,提高电力利用率和效率的过程。
也可以说DSM是一种系统性的、计划性的和渐进式的电力管理方法。
DSM的主要内容DSM主要涉及预测、计划和实施三个主要环节:预测:指利用信息化、统计分析等手段,对未来电力需求进行预测,评估当前电力需求状况。
计划:指在预测和评估的基础上,制定电力需求管理计划,包括合理安排电力负荷和管理电力需求曲线等。
实施:即执行各项管理措施,如调整电力价格、引导用户减少能耗、增加可再生能源使用等实际操作。
DSM优势DSM的优势主要有以下几点:降低电力高峰时段的负荷压力DSM可通过减少高峰电力负荷,缓解电力系统峰值需求时段负荷压力,进而提高供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提高电力系统效率DSM能够促进电力系统的能源效率,使得整个系统能源利用更为合理,从而优化系统性能。
改善能源结构DSM可通过引导用户使用可再生能源,促进新能源在整个电力供应链中的发展,使得能源结构更加合理优化。
降低用户电力成本DSM可通过合理的电力供应计划和价格调控,帮助用户降低电力消费成本和费用支出,提高用户的利润。
DSM的应用DSM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主要涉及工业和商业领域。
其中,DSM主要包括两种类型,即直接调节型和间接调节型。
直接调节型直接调节型DSM主要通过直接监控用户用电状态和调节用电负荷来实现。
如对某些电器进行限电、追踪用电行为,促进智能用电等方式进行管理。
间接调节型间接调节型DSM主要通过设定电力价格、电费优惠等措施来影响用户用电行为,降低峰值负荷压力。
如实施居民电价阶梯制等措施来激励用户节约用电,降低峰值负荷。
DSM的风险DSM的应用面广泛,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风险。
其中主要包括:供电不足风险DSM可能在一些情况下导致供电不足、电力系统负荷过重等问题。
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概念和基本措施概述
优化资源配置
电力需求侧管理通过引导用户错峰 用电、削峰填谷等方式,实现电力 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电力系统的 稳定性和可靠性。
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发展历程
国际发展
电力需求侧管理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最初是为了缓 解石油危机和降低能源消耗而采取的一种措施。随后,其他 国家如日本、欧洲等也开始推广电力需求侧管理,并逐渐形 成了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和技术手段。
CHAPTER 03
电力需求侧管理实施方案
制定实施计划
明确实施目标
制定电力需求侧管理实施计划时,应明确实施的目标和预期效果, 包括提高电力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电力消耗、减少环境污染等。
确定实施策略
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实施策略,包括负荷管理、 分布式能源、能效标准等。
制定实施方案
针对不同的实施策略,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包括技术选择、项目规 划和实施步骤等。
政策与市场机制完善
总结词
政策与市场机制的完善是电力需求侧管理发展的必要 条件,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的激励,促进电力需 求侧管理的推广和应用,实现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 高效利用。
详细描述
政策与市场机制的完善是电力需求侧管理发展的关键因 素。政府可以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的激励,促进电 力需求侧管理的推广和应用。例如,制定相关的政策和 法规,提供财政补贴或税收优惠等激励措施,以促进电 力需求侧管理的实施和应用。此外,市场机制的完善也 可以为电力需求侧管理提供有效的运作平台,通过市场 机制的激励作用,引导企业和用户积极参与电力需求侧 管理。
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概 念和基本措施概述
电力需求侧管理
电力需求侧管理DSM之概念简介电力需求侧管理(DSM,Demand Side Management),它是综合资源规划方法在电力资源规划上的运用。
即除电力供应方资源外,还把需求方提高用电效率减少的电量消耗和改变用电方式降低的电力需求视为一种资源同时参与电力规划。
电力需求侧管理是指对用电一方实施的管理。
这种管理是国家通过政策措施引导用户高峰时少用电,低谷时多用电,提高供电效率、优化用电方式的办法。
这样可以在完成同样用电功能的情况下减少电量消耗和电力需求,从而缓解缺电压力,降低供电成本和用电成本。
使供电和用电双方得到实惠。
达到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长远目的。
DSM含义在节能方面,现在国外较新的,也是较为有效的分析方法之一是需求方管理技术(Demand Side Management,简称)。
它的思想核心是,改变过去单纯以增加能源供给来满足日益增加的需求的做法,将提高需求方的能源利用率而节约的资源,统一作为一种替代资源。
其中一个重要思想就是主张将资金投入能耗终端的节能(需求端),其所产生的效益要远高于将资金投资在生产更多能源上的效益。
举例讲,由于蓄冷空调能够在用电低谷时将冷量蓄存下来,待到用电高峰时使用(即将用电高峰时的负荷移到了用电低谷),从而具有平衡负荷,优化用能结构的优点。
但从传统节能的观点上看,在制造单位冷量上,蓄冷空调的效率不会比普通空调的制冷效率高,反而对蓄冷空调通常采用的冷蓄冷系统而言,由于制冷循环的蒸发温度比普通空调所采用的蒸发温度低,其循环的效率因而较低,所以它也是一种“耗能”技术。
这却恰恰反映了DSM的思想:因为用蓄冷空调的办法将1kW的电高峰的电耗移到低谷去所需要的投资是1200元,而建一座30万kW的火力发电厂的投资平均为6670元/kW,并且,这种做法所带来的环保效益就更不用说了。
DSM之供需双方为便于规划和运营管理,必须划清双方的资源。
供需双方资源的界定和划分,是以用户计费电能表为界限。
电力需求侧管理策略
电力需求侧管理策略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核心目标是通过对电力用户需求的精准引导和调整,实现电力系统的优化运行,提升电力利用效率,降低成本,并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这一策略涉及需求预测、需求响应、能效提升、需求侧竞价和分布式能源接入等多个方面。
一、电力需求侧管理策略的内涵电力需求侧管理策略着重于通过技术、经济和管理手段,对电力用户的需求进行有效调整,以优化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
这不仅包括对电力需求进行准确的预测,还包括采取价格激励和政策引导等措施,以影响用户在高峰和低谷时段的用电行为。
推广高效电器和节能技术,提升电力用户的使用效率,以及鼓励分布式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也是该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电力需求侧管理策略的目标1. 提高电力利用效率,降低电力系统的运行成本。
2. 通过优化电力资源配置,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3. 增强电力系统的灵活性,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4. 引导电力用户进行合理用电,提升用电效率。
5. 降低电力需求峰值,缓解电力供需的矛盾。
三、电力需求侧管理策略的措施为了实现上述目标,电力需求侧管理采取了一系列具体措施:1. 需求预测:通过分析历史数据、政策导向和经济发展等因素,对电力需求进行准确的预测。
2. 需求响应:根据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和需求预测,通过价格激励和政策引导,调整用户的用电行为。
3. 能效提升:通过推广高效电器、节能技术和智能控制系统,提高用户的用电效率。
4. 需求侧竞价: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激发用户节能减排的积极性,提升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
5. 分布式能源接入:鼓励分布式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推动电力系统的多元化和绿色化。
四、我国电力需求侧管理的现状1. 政策支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电力需求侧管理提供了有力保障。
3. 市场机制:电力市场的逐步完善,电力需求侧管理市场机制的建立,用户的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
4. 节能成效:电力需求侧管理取得了显著的节能成效,对电力系统运行效率的提升和能源消耗的降低做出了积极贡献。
电力需求侧管理
电力需求侧管理(Demand Side Management,简称DSM)是指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引导电力用户优化用电方式,提高终端用电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改善和保护环境,实现最小成本电力服务所进行的用电管理活动。
能效管理(能效及能源效率)是通过计划、组织、激励和控制,采用各种先进技术、管理手段和高效设备提高终端效率,来降低单位产品能耗或单位产值能耗。
其目标是减少提供同等能源服务的能源投入。
能效电厂是指通过采用高效用电设备和产品、优化用电方式等途径,形成某个地区、行业或企业节电改造计划的一揽子行动方案,达到与新建电厂相同的目的,将减少的需求是同“虚拟电厂”提供的电力电量,实现能源节约和污染物减排。
负荷管理是指通过加强管理或采用蓄能技术改善用电方式,降低用电负荷,实现削峰、移峰、移峰填谷,减少或延缓对发供电资源的需求。
有序用电是指在电力供应紧张的情况下,采用行政、经济、技术等手段调节电力需求,通过有保有限的原则引导用户有效利用电能,确保电力供需平衡,保障社会秩序,最大程度降低缺电损失。
电力需求侧响应是指实施DSM措施之后,电力需求(包括负荷和能量)在各种因素影响之下发生的变化,也是指电力需求对DSM的回馈效应。
电价响应是指用户在不同的电价方式下对电力的需求行为选择。
DSM实施者通过对电价的各种要素和种类进行设计,从而唤起用户科学用电、合理用电、节约用电的积极性。
企业能源审计是企业能源核算系统、用能评价体系和用能状况审核机制的统称。
用户参与的状况、DSM方案的设计和节能效益的分项等,都要由能源审计的结果来确认,是一种重要的能效评审方法。
电力需求侧长效机制是通过有效的制度建设、机制建立等途径实现电力需求侧资源的合理配置,长期改变负荷特性,使节约用电成为全社会的普遍行为方式。
电力需求侧管理解读
电力需求侧管理解读
电力需求侧管理是指通过技术手段和市场机制,调整和管理电力用户的用电需求,以实现电力系统的平衡供需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目标。
它是在电力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提出的一种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
首先,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核心目标是提高电力系统的供需平衡。
传统的电力系
统以供应侧为主,即电力企业通过建设发电设备,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
而需求侧管理则强调调整用户的用电需求,使其更加灵活和根据实际需求变化有弹性,从而减少电力系统的峰谷差距,实现供需平衡。
这不仅能够提高电网的稳定性,减少电力故障和电力负荷过大带来的风险,还能够降低电力企业的投资成本和运营成本。
其次,电力需求侧管理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通过提供灵活的电价机制和激
励用户参与电力调度的市场机制,可以鼓励用户在电力需求较低的时段降低用电负荷,或者在电力需求高峰时段减少用电峰值。
这有助于提高电力系统的负荷率和发电效率,减少电网的传输损耗,降低能源消耗量,同时也能够减少环境污染和碳排放。
此外,电力需求侧管理还可以促进能源多样化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通过引入
分布式能源、储能系统和智能电网技术,可以更好地整合可再生能源和传统能源,提高能源的多样性和可持续性。
将用户参与电力管理和能源决策的过程中,可以增加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应用和普及。
总之,电力需求侧管理是电力系统改革的重要领域,它能够实现电力供需平衡、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
在企业和用户的共同努力下,通过引入先进的技术和市场机制,电力需求侧管理可以为电力市场的健康发展和可持续能源的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概念和基本措施概述
汇报人: 2024-01-09
目录
• 电力需求侧管理概念 • 电力需求侧管理基本措施 • 电力需求侧管理实施案例 • 电力需求侧管理未来发展展望
01
电力需求侧管理概念
定义与特点
定义
电力需求侧管理是指通过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和运作方式,引导电力用户优化 使用电力资源,提高电力资源利用效率和电力系统运行可靠性,同时降低能源 消耗和减少环境污染。
发展历程
电力需求侧管理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时期,最初是为了应对能源供应短缺而采取的节能措施。随着能 源结构和需求的不断变化,电力需求侧管理逐渐发展成为一项系统性的工程,涉及政策、技术、经济等多个方面 。
发展趋势
随着可再生能源、智能电网等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力需求侧管理将更加注重与可再生能源、智能电网的融合发展 ,实现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同时,随着能源互联网的兴起,电力需求侧管理将更加注重与能源互联 网的结合,推动能源系统的智能化和互联化发展。
02
电力需求侧管理基本措施
负荷管理
削峰填谷
通过调整用户的电力需求,使电力负荷曲线更加平稳 ,减少电力系统的峰值负荷。
需求响应
根据市场价格或激励措施,调整用户在高峰时段的电 力需求。
分时电价
根据电力供需情况,制定不同的时段电价,引导用户 在非高峰时段用电。
特点
以用户为中心,通过市场机制和政策手段相结合的方式,实现电力资源的优化 配置和高效利用。
目的与意义
目的
提高电力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 耗,减少环境污染,优化电力资源配 置,提高电力系统运行可靠性。
持续发展,提升国家能源安 全保障能力。
发展历程与趋势
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概念和基本措施
合的用户进行惩罚。
经济手段
01
实施电价阶梯制度
根据用户用电量不同,制定不同 的电价阶梯,鼓励用户减少用电 。
02
实施电力需求侧管 理补偿资金
通过政府补贴、电价附加等方式 筹集资金,用于对积极参与电力 需求侧管理的用户进行补偿。
03
推行绿色电力证书 交易
鼓励用户购买绿色电力证书,以 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概 念和基本措施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电力需求侧管理概述 • 电力需求侧管理的策略与措施 • 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实施方式 • 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效益与影响
目录
• 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挑战与发展方向 • 案例分析与实践经验分享
01 电力需求侧管理概述
定义与概念
电力需求侧管理是一种通过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引导电力用户优化用电方式,提高终端用电效率,实现电力资源优化配置 的管理模式。
提高技术水平
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推广先 进的电力需求侧管理技术和设备,提高电力供应 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强化政策引导
制定有利于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政策和法规,引导 企业和居民合理用电,实现电力供需平衡。
06 案例分析与实践经验分享
案例一:某市电力需求侧管理实践
背景介绍
某市面临着电力需求增长和能源资源紧张的 问题,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成为必要措施。
保障社会安全
电力需求侧管理可以优化电力供应 结构,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安 全性,从而保障社会的安全稳定。
环境效益
01
02
03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通过电力需求侧管理,可 以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从而减少温室气体的排 放。
降低噪音污染
电力系统中的电力需求侧管理
电力系统中的电力需求侧管理概述电力需求侧管理(Demand Side Management, DSM)是指通过对电力系统中的用户需求进行管理和调控,以达到提高能效、平衡供需、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等目标的一种方法。
在电力行业发展的过程中,从过去主要关注供给侧的建设,逐渐转向了对电力需求侧进行管理和优化。
本文将从电力需求管理的背景、目标和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电力需求管理的背景随着电力产业的迅速发展,电力需求不断增加,电网的压力也随之增大。
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传统的供应侧建设成本高昂,同时还面临着环境污染和能源浪费的问题。
因此,进行电力需求侧管理成为了改善电力系统的一个重要途径。
二、电力需求管理的目标电力需求管理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能效:通过优化电力需求,减少无效能耗,达到节能的目的。
比如,通过调整用户的用电时间,避免峰谷电价差异导致的能源浪费。
2. 平衡供需:通过灵活调整用户的用电需求,平衡电力系统的供需关系,避免电力不足或供电过剩的情况发生。
3. 降低能源消耗:通过电力需求的调控,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耗,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4. 减少环境污染:通过减少电力系统的运行负荷,减少排放的温室气体和污染物,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
三、电力需求管理的方法电力需求管理的方法多种多样,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方法。
1. 时间分时段电价时间分时段电价是指根据不同时间段电力供需情况不同,设定不同的电价。
通过制定较高的峰时电价和较低的谷时电价,可以引导用户在谷时段集中用电,减少峰时段的用电负荷,达到平衡供需的目的。
2. 负荷管理负荷管理是指根据电力系统的实际情况对用户的负荷进行管理和调控。
通过对负荷进行分级分类,设置合理的功率约束条件和用电限制,引导用户合理使用电力资源。
比如,对重要行业和设备进行优先保电,同时对非重要行业和设备进行负荷调整,避免系统过载。
3. 能源管理能源管理是指通过对能源的监控、计量和节约,实现对电力需求的管理。
电力需求侧管理 (2)
17
节能业务相关知识
技术
通用技术 专业技术
汽车、家电
通用技术【光伏】 注塑机:伺服、电热、干燥、水泵 吸塑机:节能加热瓦 挤出机:加热【加热圈是否有风扇】 涂装:常温、中温
18
节能业务相关知识
技术
通用技术 专业技术
商场、学校、医院、监狱 等大型公共建筑
通用技术:照明、空调 能效平台 保温材料 玻璃贴膜 锅炉 厨房
4
3、DSM的目标、对象
电力需求侧管理的目标: 合理用电、节约电力和电量。 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对象: 用电终端。
5
二、 DSM措施
以先进适用的技术设备为基础,以经济效 益为中心,以法制为保障,以政策为先导 ,采用市场经济运作方式 技术措施 经济措施 引导措施 行政措施
6
二、 DSM措施
20 40 40 60 40
100
35
电力需求侧管理
Power Demand Side Management
36
9
节能业务相关知识
技术
通用技术 专业技术
照明
中央空调 锅炉 空压机 风机水泵 10
节能业务相关知识
技术
通用技术 专业技术
照明
中央空调 锅炉 空压机 风机水泵
性能指标:照度、色温、光衰、眩光 用端管理 自动控制 光导技术 厂房透视窗 节能照明系统:控制器、光源、灯具的 设计及搭配 路灯:整流器、节能钠灯、自动控制、 风光互补led
33
四、DSM案例--节能改造
改造JS1512-8/570kW为 8/10级可调,在低速运 行时节能率48%;
34
四、DSM—新机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力需求侧管理DSM之概念简介电力需求侧管理(DSM, Demand Side Management),它是综合资源规划方法在电力资源规划上的运用。
即除电力供应方资源外,还把需求方提髙用电效率减少的电量消耗和改变用电方式降低的电力需求视为一种资源同时参与电力规划。
电力需求侧管理是指对用电一方实施的管理。
这种管理是国家通过政策措施引导用户髙讎时少用电,低谷时多用电,提髙供电效率、优化用电方式的办法。
这样可以在完成同样用电功能的情况下减少电量消耗和电力需求, 从而缓解缺电压力,降低供电成本和用电成本。
使供电和用电双方得到实惠。
达到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长远目的。
DSM含义在节能方面,现在国外较新的,也是较为有效的分析方法之一是需求方管理技术(Demand Side Management,简称)。
它的思想核心是,改变过去单纯以增加能源供给来满足日益增加的需求的做法,将提高需求方的能源利用率而节约的资源,统一作为一种替代资源。
其中一个重要思想就是主张将资金投入能耗终端的肖能(需求端),其所产生的效益要远高于将资金投资在生产更多能源上的效益。
举例讲,由于蓄冷空调能够在用电低谷时将冷量蓄存下来,待到用电髙U金时使用(即将用电髙瞩时的负荷移到了用电低谷),从而具有平衡负荷,优化用能结构的优点。
但从传统节能的观点上看,在制造单位冷疑上,蓄冷空调的效率不会比普通空调的制冷效率髙,反而对蓄冷空调通常采用的冷蓄冷系统而言,由于制冷循环的蒸发温度比普通空调所采用的蒸发温度低,英循环的效率因而较低,所以它也是一种“耗能”技术。
这却恰恰反映了DSM的思想:因为用蓄冷空调的办法将lkW的电髙11金的电耗移到低谷去所需要的投资是1200元,而建一座30万庙的火力发电厂的投资平均为6670元/ kW,并且,这种做法所带来的环保效益就更不用说了。
DSM之供需双方为便于规划和运营管理,必须划淸双方的资源。
供需双方资源的界泄和划分,是以用户计费电能表为界限。
计费电表以上为供应方,以下为需求方。
1、供应方的资源(1)各种类型的电厂;(2)外购电;(3)电力系统节省的电力和电量。
2、需求方资源需求方资源指的是用户潜在的节电资源,大体上包括:(1)提高照明、空调、电动机、电热、冷藏、电化学等设备用电效率所廿约的电力和电量;(2)蓄冷、蓄热、蓄电等改变用电方式所节约的电力:(3)能源替代、余能回收减少和节约的电力和电量;(4)合同约左可中断负荷所节约的电力和电量:(5)建筑物保温等完善用电环境条件所右约的电力和电量;(6)用户改变消费行为减少用电所节约的电力和电屋:(7)自备电厂参与调度后减供的电力和电量。
DSM之基本观点改变了传统的资源观念,把肖电作为资源与供电资源置于同等地位参与规划,目的是最经济、有效地利用电力资源。
改变了传统的规划模式,把综合经济效益置于突岀地位,以成本效益为准则,以社会效益为主要评价标准,注意协调供、需双方的贡献和利益,达到改善社会整体环境为目的。
把终端节电的实施作为一个重要的规划领域。
把肖电的落脚点放置在终端的具体用能技术设备上,关注的是实实在在的节能右电活动,防止以往规划与实施脱卩的倾向DSM之基本思路电力需求侧管理来自综合资源规划的基本思路,是电力资源规划的主要内容。
综合资源规划是将供应方和需求方各种形式的资源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的资源规划。
概括地说,它的基本思路是:除供应方资源外,还把需求方提髙资源使用效率减少消耗视为一种资源同时参加规划。
旨在通过需方管理更合理配置和有效地利用能源资源、控制环境质虽:,减少投资和成本,形成对社会和供、需各方都有利的情况。
所以综合资源管理建立了以提髙需求方终端利用效率所肖约的资源同样可以作为供应方最合适的替代资源这样一个新概念,对资源配置及管理产生了变革性的影响。
资源观点、效益观点、实施观点是综合资源规划的基本观点。
DSM之实施环境电力需求方管理的开展,必须发挥政府、电力公司、用户和中介服务部门各方的作用。
1.政府的作用开展电力需求方管理需要法制和政府的支撑,它是一个社会行为,只有在宏观调控指导下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基础作用,才能争得最佳经济效益。
这就需要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在法制和政府等方而采取强有力手段。
政府要将实施需求方管理纳入法制轨道并建立相应的体制保障。
在肖电领域实行以鼓励性为主的政策,任财政、货款、税收、价格等方而制泄鼓励性条款。
对各方在节电效益的分配上进行协调和在实施中进行监督指导。
2.电力公司的作用电力公司是电力需求方管理的主体,要与电源开发和供电一样把节电纳入日常运营活动。
(1)体制上要明确地把节电列入电力公司的职能范圉。
电力公司要突破只管建厂供电的传统职能领域,它一方而要实施电源开发规划,投资于开发销售电力:列一方而要实施需求方管理计划,投资于节电销售效率。
因为电力公司将从需求方管理中得到延缓投资和减少建设高成本电厂容量的得益。
(2)法制规左应鼓励电力公司主动承担实施需求方管理汁划。
凡是电力公司投资于终端节电,应与供电一样以同等利润计入电费。
作为对电力公司的鼓励措施,实施需求方管理的投资回报率应允许略高于投资电源开发的回报率。
这不会使电价提髙,因节电成本远低于新增供电成本。
(3)政策上要允许电力公司以财政激励手段推动需求方管理归划的实施。
财政激励是需求方管理对用户节电响应能力最主要的手段。
财政激励手段主要按制订:1)制订多种可供选择的电价。
如峰谷电价、容量电价、季节性电价、可中断负荷电价等等;2)采用节电技术设备的折让销售、节电设备的免费安装、右电设备租赁、廿电招标等: 3)提供低息无息节电贷款、节电效益还贷、节电特别奖励等手段。
这部分激励资金通过供电电价给予回收,实质上是以节电收益推动节电,可理解为电力公司用这笔激励资金在“负瓦”市场上向用户购电。
这笔花费只要低于新增电量成本即可获利。
4)在电源开发的审批制度中把需求方管理汁划纳入法定的审批程序。
把电源开发和电力节约视为一个整体纳入审批程序,把需方管理计划列入其中的审批内容并参加电力电虽平衡,使开发与节约紧密联系在一起,统一筹划,同步实施,把盯约落在实处。
3.能源服务公司类中介机构的作用能源服务公司一类的中介机构,可向用戸提供有关需求方管理内容的各种形式的中介服务,协助政府和配合电力公司实施需求方管理计划。
各种服务包括能源审计、宵能诊断、筹集节能投资、i'j能设计、安装和操作培训到获得节能节电收益的一条龙服务。
4.电力用户的作用用电是终端肖能节电的主体,只有用户的积极参与才能提髙终端用电效率节约能源,移峰填谷减少发电装机容量。
由此不但减少了包括发电和输配电在内的电力建设投资,降低了供电成本,而且还减少了与英相关的燃料开采、运输投资以及环保控制费用。
所以用户是节能节电整体增益的贡献者。
因此要根据政府的决策和电力公司的经营策略来调动用户肖电的积极性、主动性,使英也能从中得益。
DSM之效益评价由需求方管理采取的节电措施,只有在社会、电力公司、用户等各方收益大于成本时,才能被接受。
所以为获得最好的综合经济效益和群体效益,外方均会进行成本效益分析来评价。
对需求方管理效益的评价指标,根据国外的经验和我们的试点研究,主要有:(1)可避免电量。
指由于节电使电力系统避免的新增电量。
(2)可避免峰荷容量。
指由于节电使电力系统避免的新增装机容量。
(3)可避免电量成本。
指由于节电使电力系统避免的新增电量成本。
(4)可避免峰荷容虽成本。
指由于节电使电力系统避免的新增装机容量的成本。
(5)单位节电成本。
指节电项目在寿期内节约单位电量的支出费用。
(6)节电蜂荷容量成本。
指节电项目在电厂寿期内的支岀费用与可避免峰荷容量之比。
(7)年纯收益。
指实施节电项目的收益与成本之差,系肖电项目能否获利的指标。
(8)投资回收期。
是右电项目以各年获利偿还原始投资所需要的年数。
DSM之运营特点需求方管理与电力部门传统的用电管理相比本质上不是一码事,而是管理方式的一种演进和变革。
(1)需求侧管理非常强调在提髙用电效率的基础上取得直接的经济效益。
需求方管理是一种运营活动,它既求效率,更追求效益。
任何一项节电措施,都要给社会、电力公司和用户带来经济效益,使电力公司和用户都有利可图。
电力公司在运营过程中,在获得允许的右电收益前提下,要采取以鼓励为主的市场手段推动用户主动仔能肖电。
(2)需求侧管理也非常强调建立电力公司与用户之间的伙伴关系。
改变过去用电戸对电能使用无选择余地的求助地位。
电力公司要调动用户节电的主动性。
需求侧管理要求电力公司和用户间建立起融洽的合作感情,为供电和用电效益上共同承担风险,共同争得利益。
(3)需求侧管理还非常强调基于用户利益基础上的能源服务。
电力公司必须树立优质能源服务观点,摒弃不顾用户承受能力和经济利益强行限电等做法去减少用电需求。
更多的是鼓励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先进的技术手段,促使用户主动改变消费行为和用电方式,提高用电效率和减少电力需求,做到既提髙电网运行的经济性,又节省了用户的电费支出。
DSM (负荷管理)措施集萃1、行政措施(1)要做好日用电负荷、周用电负荷和月度、年度用电负荷调查、行业细化分析和科学预测,编制电力供需平衡方案和特发事件处治预案:(2)对用电客户推行轮流公休制度,合理平衡周用电负荷;(3)有计划的组织连续性生产的用电企业在用电髙峰期进行年度计划检修;(4)高耗能企业,要积极主动做好平衡用电工作,将非连续用电的大设备安排避峰用电:(5)单班制、两班制企业安排避开电网髙雌用电。
2、经济措施(1)实行邮谷分时销售电价、避峰电价和尖峰电价,激励用电客户自行调整用电方式, 避开电网高峰用电;(2)推行最大需量合同制管理。
按照用电客户的用电特性和电网平衡用电要求,核左用户高峰期最大需屋基数,按用电最大需量正负偏离,实行需疑电费奖罚,并相应签泄合同,严格执行:(3)实行避稣用电经济补赏办法。
对可中断供电、可避峰容虽:在lOOOOKw及以上的大用电企业和设备,有汁划的组织避邮,按照实际避蜂容量和时间给予适当的经济补赏;(4)对推广应用电力需求侧管理技术(重点是蓄能技术),可在低谷电价的基础上适当优惠。
3、技术措施(1)电力负荷管理系统。
要充分发挥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作用。
利用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及时采集用电信息,加强日用电负荷、周用电负荷的即时分析,根据实际用电情况,适时采取调整负荷的措施:利用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加强对用电负荷的监视和控制,在电网高唸期电力供需矛盾突出时,进行部分负荷控制,做到“控户不拉线”,稳定供用电秩序:(2)蓄能空调技术。
大力推广蓄能空调技术。
国内外实践经验证明,蓄冰制冷、蓄热电锅炉是从需求侧调整用电负荷的有效技术措施。
不仅能改善用电负荷曲线,而且可以提高电力在能源市场的消费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