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第五版仪器分析-----红外.共48页文档

合集下载

武汉大学第五版仪器分析-----红外

武汉大学第五版仪器分析-----红外

差频峰:当吸收峰与发射峰相重叠时产生的峰 1-2。 泛频峰可以观察到,但很弱,可提供分子的“指纹”。
3. 谱带强度
分子对称度高,振动偶极矩小,产生的谱带就弱;反之则强。
如C=C, C-C因对称度高,其振动峰强度小;而C=X, C-X,因对 称性低,其振动峰强度就大。峰强度可用很强(vs)、强(s)、
C CH3
C CH 3 CH 3
O
C=O=1663cm-1
C=O=1686cm-1
空间效应的另一种情况是张力效应:四元环>五元环>六元 环。随环张力增加,红外峰向高波数移动。
6)物质状态及制样方法 通常,物质由固态向气态变化,其波数将增加。如丙酮在液 态时, C=O=1718cm-1; 气态时 C=O=1742cm-1 ,因此在查阅标准 红外图谱时,应注意试样状态和制样方法。
制作材料
工作温度
2. 吸收池 红外吸收池使用可透过红外的材料制成窗片;不同的样品状 态(固、液、气态)使用不同的样品池,固态样品可与晶体混 合压片制成。
材 料 NaCl KBr CaF2 CsBr TlBr + TlI
透光范围/m 0.2-25 0.25-40 0.13-12 0.2-55 0.55-40
光谱仪)(Fourier Transfer, FT)
一、色散型与双光束UV-Vis仪器类似,但部件材料和顺序不同。
红外光谱仪的测量光路
1. 光源 常用的红外光源有Nernst灯和硅碳棒。
类型 Nernst 灯
硅碳棒
特 点 高波数区(> 1000cm-1)有 Zr, Th, Y 1700oC 更强的发射;稳定性好; 氧化物 机械强度差; 但价格较高。 低波数区光强较大;波数 o 1200-1500 C 范围更广; SiC 坚固、发光面积大。

武汉大学第五版仪器分析仪器分析讲义

武汉大学第五版仪器分析仪器分析讲义

仪器分析讲义绪论(Introduction)仪器分析是化学类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之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把握经常使用仪器分析方式的原理和仪器的简单结构;要求学生初步具有依照分析的目的,结合学到的各类仪器分析方式的特点、应用范围,选择适宜的分析方式的能力。

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状态和结构的科学。

它包括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两大部份。

化学分析是指利用化学反映和它的计量关系来确信被测物质的组成和含量的一类分析方式。

测按时需利用化学试剂、天平和一些玻璃器皿。

它是分析化学的基础。

仪器分析是以物质的物理和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成立起来的一种分析方式,测按时,常常需要利用比较复杂的仪器。

它是分析化学的进展方向。

仪器分析与化学分析不同,具有如下特点:(1)灵敏度高,检出限量可降低。

如样品用量由化学分析的ml、mg级降低到仪器分析的µL、µg级,乃至更低。

它比较适用于微量、痕量和超痕量成份的测定。

(2)选择性好。

很多仪器分析方式能够通过选择或调整测定的条件,使共存的组分测按时,彼其间不产生干扰。

(3)操作简便、分析速度决,易于实现自动化。

(4)相对误差较大。

化学分析一样可用于常量和高含量成份的分析,准确度较高,误差小于千分之儿。

多数仪器分析相对误差较大,一样为5%,不适于常量和高含量成份的测定。

(5)需要价钱比较昂贵的专用仪器。

§1-1.仪器分析方式的内容和分类(Classification of Instrumental Analysis)分类:1.光学分析法以物质的光学性质为基础的分析方式(1) 分子光谱: 红外吸收可见和紫外分子荧光拉曼光谱(2) 原子光谱: 原子发射AES 原子吸收AAS 原子荧光AFS(3) X射线荧光: 发射吸收衍射荧光电子探针(4) 核磁共振顺磁共振2.电化学分析法溶液的电化学性质用于确信物质化学成份的方式(1)电导法:电导分析法电导确信物质的含量电导滴定法溶液的电导转变确信容量分析的滴定终点。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第五版下册-绪论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第五版下册-绪论

(3) 准确度 准确度常用相对误差度量.
Er
x

100%
式中:x为试样含量的测定值, µ为试样含量的真值或标准值.
(4) 灵敏度
单位浓度或单位质 量的变化引起响应信号值 变化的程度,称为方法的 灵敏度,用S表示。 S=dy/dc或dy/dm
0.5
A 0.45
0.4 0.35 0.3 0.25 0.2 0.15 0.1 0.05 0 0.1 0.3 0.5 0.7 C 0.9 1.1 1.3
约30万元 0.9万美元
瑞士布鲁克公司
220万元 170万元
WFX13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ICP-AES (Prodigy XP,Leeman公司)
ICP质谱仪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红外光谱仪
日立F-4500荧光分光光度计 (Fluorescence Spectrophotometry)
元素分析仪
药物:天然药物的有效成分与结构,构效关系研究;
外层空间探索:微型、高效、自动、智能化仪器研制。
现代分析科学发展前沿
中药复杂体系 大气海洋环境
医药食品安全保障
分析科学
生命过程研究
国家安全
基础理论研究
污染排放
装修污染--装修材料会缓慢释放出一些对人体有害的其他化学物 质。例如天然石料和陶瓷制品可析出氟化物、硫化物和铅、镍、 铬、钴等金属物质,这些析出物可以通过污染饮食、接触皮肤或 形成气溶胶而进入人体。常用的油漆、涂料、塑料等都含有铅。
(7) 分辨率
指仪器鉴别相近两组分产生信号的能力。各类型仪器
分辨率指标不同。
如:色谱指相邻两色谱峰的分离度;
光谱仪指将波长相近两谱线分开的能力。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第5版)(上册)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第5版)(上册)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第5版)(上册)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目录内容简介目录第1章概论1复习笔记2课后习题详解1.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2章分析试样的采集与制备1复习笔记2课后习题详解2.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3章分析化学中的误差与数据处理1复习笔记2课后习题详解3.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4章分析化学中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1复习笔记2课后习题详解4.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5章酸碱滴定法1复习笔记2课后习题详解5.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6章络合滴定法1复习笔记2课后习题详解6.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7章氧化复原滴定法1复习笔记2课后习题详解7.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8章沉淀滴定法和滴定分析小结1复习笔记2课后习题详解8.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9章重量分析法1复习笔记2课后习题详解9.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10章吸光光度法1复习笔记2课后习题详解10.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11章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别离和富集方法1复习笔记2课后习题详解11.3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第1章概论1.1复习笔记一、分析化学的定义分析化学是开展和应用各种理论、方法、仪器和策略以获取有关物质在相对时空内的组成和性质的信息的一门科学,又被称为分析科学。

二、分析方法的分类与选择1.分类〔1〕按分析要求定性鉴由哪些元素、原子团或化合物所组成。

定量测定中有关成分的含量。

结构分析:研究物质的分子结构、晶体结构或综合形态。

〔2〕按分析对象无机分析、有机分析。

〔3〕按测定原理化学分析:以物质的化学反响及其计量关系为根底,如重量分析法和滴定分析法等。

仪器分析:通过测量物质的物理或物理化学参数进行分析,如光谱分析、电化学分析等。

〔4〕按试样用量常量分析、半微量分析、微量分析、超微量分析。

〔5〕按工作性质例行分析、仲裁分析。

2.分析方法的选择对分析方法的选择通常应考虑以下几方面:〔1〕测定的具体要求,待测组分及其含量范围,欲测组分的性质;〔2〕获取共存组分的信息并考虑共存组分对测定的影响,拟定适宜的别离富集方法,以提高分析方法的选择性;〔3〕对测定准确度、灵敏度的要求与对策;〔4〕现有条件、测定本钱及完成测定的时间要求等。

仪器分析答案武汉大学

仪器分析答案武汉大学

仪器分析答案武汉大学【篇一:分析化学》下册武汉大学等编(第五版)作业参考答案】t>第2章光谱分析法导论2-1 光谱仪一般由几部分组成?它们的作用分别是什么?参考答案:(1)稳定的光源系统—提供足够的能量使试样蒸发、原子化、激发,产生光谱;(2)试样引入系统(3)波长选择系统(单色器、滤光片)—将复合光分解成单色光或有一定宽度的谱带;(4)检测系统—是将光辐射信号转换为可量化输出的信号;(5)信号处理或读出系统—在显示器上显示转化信号。

2-2 单色器由几部分组成,它们的作用分别是什么?参考答案:(1)入射狭缝—限制杂散光进入;(2)准直装置—使光束成平行光线传播,常采用透镜或反射镜;(3)色散装置—将复合光分解为单色光;(4)聚焦透镜或凹面反射镜—使单色光在单色器的出口曲面上成像;(5)出射狭缝—将额定波长范围的光射出单色器。

2-5 对下列单位进行换算:-(1)150pm z射线的波数(cm1)(2)li的670.7nm谱线的频率(hz)-(3)3300 cm1波数对应的波长(nm)(4)na的588.995nm谱线相应的能量(ev)参考答案:(1)??1?c?1?17?1cm?6.67?10cm ?10150?103.0?101014(hz)?4.47?10(hz) (2)????7?670.7?10(3)??1??1(cm)?3.03?10?4(cm)?3030(nm) 33006.625?10?34?3.0?108(ev)?2.1(ev) (4)e?h??9?19?588.995?10?1.602?10c2-6 下列种类型跃迁所涉及的能量(ev)范围各是多少?(1)原子内层电子跃迁;(4)分子振动能级跃迁;(2)原子外层电子跃迁;(5)分子转动能级跃迁;(3)分子的电子跃迁参考答案跃迁类型原子内层电子跃迁原子外层电子跃迁分子的电子跃迁分子振动能级跃迁分子转动能级跃迁-6~1.7 6~1.7 1.7~0.02 --第10章吸光光度法(上册)2、某试液用2cm吸收池测量时,t=60%。

仪器分析课后习题答案武大版

仪器分析课后习题答案武大版

仪器分析课后习题(参考)(部分)第一章绪论1、仪器分析有哪些分析方法?请加以简述。

答:a、光学分析法 b、电化学分析法 c、分离分析法 d、其它分析方法。

光学分析法:分为非光谱法与光谱法。

非光谱法就是不涉及物质内部能级跃迁,通过测量光与物质相互作用时其散射、折射等性质变化,从而建立起分析方法的一类光学测定法。

光谱法就是物质与光相互作用时,物质内部发生的量子化的能级间的跃迁,从而测定光谱的波长与强度而进行的分析方法。

电化学分析方法:利用待测组分的电化学性质进行测定的一类分析方法。

分离分析方法:利用样品中共存组分间溶解能力、亲与能力、吸附与解析能力、迁移速率等方面的差异,先分离,后按顺序进行测定的一类分析方法。

其它仪器分析方法与技术:利用生物学、动力学、热学、声学、力学等性质测定的一类分析方法。

3、仪器分析的联用技术有何显著优点?答:多种现代分析技术的联用,优化组合,使各自的优点得到发挥,缺点得到克服,尤其就是仪器与现代计算机技术智能融合,实现人机对话,不断开拓了一个又一个的研究领域。

第二章分子分析方法2、为什么分子光谱总就是带状光谱?答:因为当分子发生电子能级跃迁时,必须伴随着振动能级与转动能级的跃迁,而这些振动的能级与转动的能级跃迁时叠加在电子跃迁之上的,所以就是带状光谱。

4、有机化合物分子电子跃迁有哪几种类型?那些类型的跃迁可以在紫外可见光区吸收光谱中反映出来?答:б→б*、П→б*、n→б*、n→б*、n→П*、П→П*。

其中n→б*、n→П*、П→П*类型的跃迁可以在紫外可见光区吸收光谱中反映出。

5、何谓生色团、助色团、长移、短移、峰、吸收曲线、浓色效应,淡色效应、向红基团、向蓝基团?答:深色团:分子中能吸收特定波长的光的原子团或化学键。

助色团:与生色团与饱与烃相连且使吸收峰向长波方向移动,并使吸收强度增强的原子或原子团,如:-OH、-NH2。

长移:某些有机物因反应引入含有未珙县电子对的基团,使吸收峰向长波长的移动的现象。

仪器分析习题解答(武汉大学教材)

仪器分析习题解答(武汉大学教材)

仪器分析习题解答(武汉大学教材)1、解:以分析信号对质量浓度作图,可得校正曲线某的质量浓度ci/μg·mL-10.002.006.0010.0014.0018.00分析信号的平均值Si0.0310.1730.4220.7020.9561.248nS1.41.21.00.80.60.40.20.0-202468101214161820c(cmi1nic)(SiS)c)2由最小二乘法线性拟合公式:(ci1i–1将上面表格数据代入,可计算得到斜率m=0.0670mL·μg也可以由Origin作图软件作图,线性拟合,如上面右图所示,得线性方程为SmcSbl0.0670c0.030,线性相关系数R=0.99978。

(1)根据IUPAC的规定,灵敏度的定量定义是校正灵敏度,它是指在测定范围中校正曲线的斜率。

因此,校正灵敏度为0.0670mL·μg–1。

cm3blm,式(2)检出限是指能以适当的置信概率被检出的组分的最小量或最小浓度,公式中bl是在测定试样相同条件下对空白试样进行足够多次测定的标准偏差,m为直线斜率,将已知数据代入,可得检出限cm=3某0.0079/0.0670=0.35μg·mL-12、解:设Cu2浓度为+c某,则依题意信号正比于分析物的浓度,可得:STk(c某V某cVV某V)S某kc某(1)分析信号S3.264.806.418.029.56(2)标准苯巴比妥溶液体积V/mL0.0000.5001.001.502.0010987S65430.00.51.01.52.0V(1)、(2)式联立可得:c某S某cVST(V 某V)S某V某23.60.02870.50037.9(25.00.500)23.625.0419.0010molL 3、解:以分析信号S对体积V作图,得线性方程为S3.253.16V,由标准加入法计算公式可得未知物浓度c3.25/3.162.000/50.00100.410g/mL。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第5版)(下册)课后习题(红外吸收光谱法) 【圣才出品】

武汉大学《分析化学》(第5版)(下册)课后习题(红外吸收光谱法)  【圣才出品】

第10章 红外吸收光谱法10-1 试说明影响红外吸收峰强度的主要因素。

答:影响红外吸收峰强度的主要因素有两方面:振动能级跃迁几率及分子振动时偶极矩变化的大小。

(1)跃迁几率越大,吸收越强。

从基态向第一激发态跃迁,即从=0跃迁至υ=1,跃迁的几率大,因此,基频吸收带一般较强。

υ(2)振动时偶极矩变化越大,吸收越强。

偶极矩变化的大小与分子结构和对称性有关。

化学键两端所连接的原子电负性差别越大,分子的对称性越差,振动时偶极矩的变化就越大,吸收就越强。

一般说来,伸缩振动的吸收强于变形振动,非对称振动的吸收强于对称振动。

10-2 HF 中键的力常数约为9N/cm 。

(1)计算HF的振动吸收峰频率;(2)计算DF 的振动吸收峰频率。

解:根据胡克定律:,。

其中σ为波数(cm -1),c 为真空中光速(3×1010cm s -1),k为化学键力常数⋅(N cm -1),因此⋅(1)HF 的振动吸收峰频率为(2)DF的振动吸收峰频率为10-3 分别在950g/L乙醇和正己烷中测定2-戊酮的红外吸收光谱,试预计νC=O吸收带在哪一溶剂中出现的频率较高?为什么?υ答:(1)C=O吸收带在正己烷中出现的频率较高。

(2)因为吸收带出现的频率和溶剂与待测物的分子间的作用有关。

2-戊酮的最强吸υ收带是羰基的伸缩振动(C=O),在乙醇中,醇羟基可与C=O形成分子间氢键,使羰基的伸缩振动频率向低波数方向移动,而正己烷不能与戊酮形成分子间氢键,因此在此溶液中的频率较高。

10-4 分子在振动过程中,有偶极矩的改变才有红外吸收。

有红外吸收的称为红外活性;相反,称为非红外活件。

指出下列振动是否有红外活性。

答:乙烯的正常振动模式如下:由红外活性的定义可知,有偶极矩的改变才有红外吸收,因此有红外活性的为②③⑤。

10-5 CS2是线性分子,试画出它的基本振动类型,并指出哪些振动是红外活性的?答:对于CS2分子,3n-5=4,即有4种振动类型。

分析化学(武汉大学 第五版)

分析化学(武汉大学 第五版)

造成
例如:沉淀不完全、滴定反应中有干扰离子
减免方法:
对照试验-用同样方法对标样分析,然后将分析结果 与标准值对照,从差值判断方法误差大小
ICM MP China PM
Shanghai
University
② 仪器、试剂误差 -由仪器本身缺陷、试剂不纯、器皿的质量问 题而引起。 例如:蒸馏水不纯、容量瓶刻度不准 减免方法:
ICM MP China PM
二、重量分析
Shanghai
University
1.步骤:称试样w1→溶解→定量转化成难溶 化合物→过滤→洗涤→干燥→灼烧 →称重w2→根据w1、w2间接 计算试 样含量 例:测试样中Ba2+含量 2.特点:速度慢、操作复杂、设备简单 3.要求:分析精度在0.1~0.2%之间
ICM MP China PM
§1-2 分析化学中的误差
Shanghai
University
一、定量分析中的误差和表示法 ⑴ 准确度和误差 准确度—表示分析结果与真值之间的接近 程度。大小用误差E表示 准确度和误差关系: E小,表示测定结果真值接近,准确度高 E大,表示测定结果真值差距大,准确度低 说明:⑴误差有正负 ⑵误差有绝对、相对之分 相对误差能反映准确度的大小
Shanghai
University
◆重量百分数-被测组分在试样中所占白分 数(W/G×100%) ◆体积百分数-100mL溶液中所含被测组分 体积(V/V) ◆如被测组分含量很低,常用ppm、 ppb表 示 1 PPm等于106份试样中含1份被测组分。 1 PPb等于109份试样中含1份被测组分。
ICM MP China PM
⑵ 精密度和偏差
偏差di
Shanghai

武汉大学第五版 仪器分析 分子发光课件

武汉大学第五版 仪器分析 分子发光课件

激发
*, n *
发射
与 大100 ~ 1000倍,寿命较短,通过系间窜跃至三重态的速率也 较小,因此 * 跃迁的荧光效率较高。
2013-7-10
* , * n 跃迁相比, *跃迁的 n *
8.2.1.3 影响分子发光的环境因素
1.溶剂的影响
2013-7-10
电子激发态的多重度 M=2S+1 S为电子自旋量子数 的代数和(0或1)
平行自旋比成对自旋稳定(洪特规则),三重态能 级比相应单重态能级低; 大多数有机分子的基态处于单重态.
2013-7-10
在每个电子能级上,都存在振动、转动能级;
基态(S0)→激发态(S1、S2、激发态振动能级):吸收特定频率
能级交换。
通过内转换和振动弛豫,高激发单重态的电子
跃回第一激发单重态的最低振动能级。
2013-7-10
3. 外转换:激发分子与溶剂或其他分子之间产生相互 作用而转移能量的非辐射跃迁; 外转换使荧光或磷光减弱或“猝灭”。
4. 系间跨越:不同多重态,有重叠的转动能级间的非辐 射跃迁。
2013-7-10
1、光源:氙灯和 高压汞灯 2、单色器:选择 激发光波长的第一 单色器和选择发射 光(测量)波长的第 二单色器 3、样品池:石英 4、检测器:光电 倍增管
2013-7-10
光 源
第一 单色器 激 发 荧光
样品池
第二 单色器
检测系统
有两个单色器,光源与检测器呈90度角,以避开激 发光、杂散光的干扰,增加检测灵敏度。
S2
S1 能 量 吸 收 S0
2013-7-10
振动弛豫 内转换 系间跨越 T1 T2
发 射 荧 光

分析化学武汉大学第五版全

分析化学武汉大学第五版全
贮存于大容器(如贮气柜或槽)内的物料,因密 度不同可能影响其均匀性时,应在上、中、下 等不同处采取部分试样后混匀
编辑课件
采集气体物质装置 (a)小型气体吸收管;(b)小型冲击式集尘器
编辑课件
大气试样
静态气体试样 直接采样,用换气或减压的方法将气体试 样直接装入玻璃瓶或塑料瓶中或者直接与气体分析仪连接
2
其中: E m X
1 固体试样
试样多样化,不均匀试样应,选取不同部位进行 采样,以保证所采试样的代表性。
土壤样品: 采集深度0-15cm的表地为试样,按3点式(水田出口, 入口和中心点)或5点式(两条对角线交叉点和对角线 的其它4个等分点)取样。每点采1-2kg,经压碎、风 干、粉碎、过筛、缩分等步骤,取粒径小于0.5 mm 的样品作分析试样。
最小质量/Kg
0.2
0.3
0.5
9.03 13.55 22.6
2.26 3.39 5.65
0.80 1.20 2.00
0.14 0.21 0.35
0.035 0.053 0.088
0.013 0.019 0.031
0.006 0.009 0.016
1.0 45.2 11.3 4.00 0.69 0.176 0.063 0.031
食品试样
根据试样种类、分析项目和采用的分析方法制定试 样的处理步骤。 可用“随机取样”和“缩分”, 防止污染要求更严 预干燥:含水试样干燥至衡重,计算水分 脱脂 对含脂肪高的样品,置于乙醚(100g样品需 500ml乙醚)中,静止过夜,除去乙醚层,风干 研磨 成细而均匀的分析试样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4 基准物质和标准溶液
基准物质: 能用于直接配制和标定标准溶液的物质。 要求:试剂与化学组成一致;纯度高;稳定;摩尔 质量大;滴定反应时无副反应。

武汉大学第五版仪器分析原子吸收

武汉大学第五版仪器分析原子吸收

2 原子吸收光谱的产生
当有辐射通过自由原子蒸气,且入射辐射的频率 等于原子中的电子由基态跃迁到较高能态(一般情况 下都是第一激发态)所需要的能量频率时,原子就要 从辐射场中吸收能量,产生共振吸收,电子由基态跃 迁到激发态,同时伴随着原子吸收光谱的产生。
基态第一激发态,吸收一定频率的辐射能量。
1955年Walsh发表了论文“原子吸收光谱在化学分析中的应 用”( The application of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a to chemical analysis),解决了原子吸收光谱的光源问题,50年代末 PE 和 Varian公司推出了原子吸收商品仪器。Hilger, Varian Techtron 及Perkin-Elmer公司先后推出了原子吸收光谱商品仪器,发展 了瓦尔西的设计思想。到了60年代中期,原子收光谱开始进入 迅速发展的时期。
(3)压力变宽(碰撞变宽)ΔVC
(4) 场致变宽 外界电场、带电粒子、离子形成的电场及磁场 的作用使谱线变宽的现象;影响较小;
(5)自吸变宽 光源空心阴极灯发射的共振线被灯内同种基态原子 所吸收产生自吸现象。 灯电流越大,自吸现象越严重。
T [ D ( L R N ) ]
原子吸收现象的发现 在1802年,伍朗斯顿(W.H.Wollaston)在研究太 阳连续光谱时,就发现了太阳连续光谱中出现的暗线。
1817年,弗劳霍费(J.Fraunhofer)在研究太阳连 续光谱时,再次发现了这些暗线,由于当时尚不了解产 生这些暗线的原因,于是就将这些暗线称为弗劳霍费线。

0

为什么要采用锐线光源?

如果用连续光源,则吸收的光的强度只占入射 光强度的极小部分,使测定的灵敏度极差。

仪器分析答案武汉大学

仪器分析答案武汉大学

仪器分析答案武汉大学【篇一:分析化学》下册武汉大学等编(第五版)作业参考答案】t>第2章光谱分析法导论2-1 光谱仪一般由几部分组成?它们的作用分别是什么?参考答案:(1)稳定的光源系统—提供足够的能量使试样蒸发、原子化、激发,产生光谱;(2)试样引入系统(3)波长选择系统(单色器、滤光片)—将复合光分解成单色光或有一定宽度的谱带;(4)检测系统—是将光辐射信号转换为可量化输出的信号;(5)信号处理或读出系统—在显示器上显示转化信号。

2-2 单色器由几部分组成,它们的作用分别是什么?参考答案:(1)入射狭缝—限制杂散光进入;(2)准直装置—使光束成平行光线传播,常采用透镜或反射镜;(3)色散装置—将复合光分解为单色光;(4)聚焦透镜或凹面反射镜—使单色光在单色器的出口曲面上成像;(5)出射狭缝—将额定波长范围的光射出单色器。

2-5 对下列单位进行换算:-(1)150pm z射线的波数(cm1)(2)li的670.7nm谱线的频率(hz)-(3)3300 cm1波数对应的波长(nm)(4)na的588.995nm谱线相应的能量(ev)参考答案:(1)??1?c?1?17?1cm?6.67?10cm ?10150?103.0?101014(hz)?4.47?10(hz) (2)????7?670.7?10(3)??1??1(cm)?3.03?10?4(cm)?3030(nm) 33006.625?10?34?3.0?108(ev)?2.1(ev) (4)e?h??9?19?588.995?10?1.602?10c2-6 下列种类型跃迁所涉及的能量(ev)范围各是多少?(1)原子内层电子跃迁;(4)分子振动能级跃迁;(2)原子外层电子跃迁;(5)分子转动能级跃迁;(3)分子的电子跃迁参考答案跃迁类型原子内层电子跃迁原子外层电子跃迁分子的电子跃迁分子振动能级跃迁分子转动能级跃迁-6~1.7 6~1.7 1.7~0.02 --第10章吸光光度法(上册)2、某试液用2cm吸收池测量时,t=60%。

武汉大学第五版仪器分析.光谱法仪器与光学仪器课件

武汉大学第五版仪器分析.光谱法仪器与光学仪器课件
狭缝的功能:采光,即采集按照波长顺序排列的而
一定波段的光进入检测系统进行检测
狭缝的选择:
一般来说,狭缝越小,光谱的分辨率越高,越接近真 实光谱.但狭缝太小光信号太弱,检测器难以有效测到光信 号.
所以,如果需要得到高分辨率光谱,可以采用较小宽度 的狭缝.
如果进行定量测定,则适当采用较大宽度的狭缝.
优秀课件,精彩
现代分析仪器多配有计算机完成数据采集、信号处理、 数据分析、结果打印,工作站软件系统;
优秀课件,精彩
15:16:31
无限!
36
2
棱镜的顶角α 越大或折射率n越大,角色散率越大,分开
两条相邻谱线的能力越强,但顶角越大,反射损失也增大,
通常为60度角;
优秀课件,精彩
15:16:31
无限!
19
(2)分辨率
相邻两条靠得很近的谱线分开的能力:
R b dn d
;两条相邻谱线的平均波长;△λ:两条谱线的波长差;
特点:带宽较宽,透射效率低。用于较简单的定量测定, 便宜,较好的热稳定性。
2、干涉滤光片---由两层半透明银膜和银膜间的介电薄膜 (氟化钙或氟化镁)组成。 可获得较窄的辐射宽带。 波长选择性比吸收滤光片好。
优秀课件,精彩
15:16:31
无限!
17
(三)棱镜—根据光的折射现象进行分光
棱镜对不同波长的光具有不同的折射率,波长长的光, 折射率小;波长短的光,折射率大。
15:16:31
无限!
30
(4)光栅与棱镜的比较
作为色散元件,光栅比棱镜要好: 光栅的色散几乎与波长无关 在相同色散率时,光栅的尺寸要小 光栅对棱镜不适用的远紫外远红外区可以用 光栅的杂散辐射,高级光谱干扰等问题已经可以解决 比较高的光栅价格已经降下来

仪器分析课件 红外光谱 IR

仪器分析课件 红外光谱 IR

样品室
放置样品的位置,由透明材料制成,用于透射 法或反射法测量。
探测器
感受红外光谱的强度变化并转换成电信号输出, 常用的有热电偶和半导体探测器。
红外光谱的测量方法
红外光谱测量通常采用透射、反射、散射三种方法。
1
反射法
2
样品表面被红外光照射后,检测样品表
面的反射强度变化。
3
透射法
样品通过红外透明的窗口被照射,检测 透过样品的强度变化。
3
波长范围
红外光谱波段大约在780纳米到1毫米之 间,波长比可见光长,频率比可见光低。
无损检测
红外光谱可以对材料进行无损检测,有 利于表面的分析和检测。
红外光谱的应用领域
红外光谱在化学、医药、食品、环境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化学
红外光谱可以分析样品中的化合 物和官能团,定量测定和鉴定结 构。
医药
食品
红外光谱可以测定药品中的成分、 用于质量控制,同时可以鉴别非 法仿制药。
仪器分析课件 红外光谱 IR
本课程介绍红外光谱的基本概念、仪器构成、测量方法、数据处理、谱图解 析、实验操作和应用领域。欢迎学习!
红外辐射的特点
红外辐射是电磁波的一种,其特点是能够穿透许多物质,但被固体和液体吸收和散射。
1
分子谐振
2
红外光可以导致物质内部的化学键振动
和转动,不同化学键有不同的谐振频率。
3数据的处理和解析 Nhomakorabea对测得的数据进行谱图的处理和解析, 获得有用的定性定量信息。
红外光谱的应用领域举例
红外光谱在化学、医药、食品、环境等领域有广泛应用,以下是两例。
化学品的检测与分析
红外光谱可用于检测气体中的环境污染物、分析聚合物等有机物质的化学成分。

(完整word版)武汉大学版仪器分析知识点总结(适用考中科院的同学)

(完整word版)武汉大学版仪器分析知识点总结(适用考中科院的同学)
第一部分:AES,AAS,AFS
AES 原子发射光谱法是根据待测元素的激发态原子所辐射的特征谱线的波长和强度,对元素
进行定性和定量测定的分析方法。
特点:
1.灵敏度和准确度较高
2.选择性好,分析速度快
3.试样用量少,测定元素范围广
4.局限性
(1)样品的组成对分析结果的影响比较显著。因此,进行定量分析时,常常需要配制一套
例如砷、锑、铋、锗、锡、铅、硒和碲等元素。 固体试样
(1). 试样直接插入进样 (2). 电弧和火花熔融法 (3). 电热蒸发进样 (4). 激光熔融法 分光仪棱镜和光栅 检测器:目视法,摄谱法,光电法 干扰:
光谱干扰: 在发射光谱中最重要的光谱干扰是背景干扰。带状光谱、连续光谱以及光学系统的
杂散光等,都会造成光谱的背景。 非光谱干扰:
交流电弧 中
火花

4000~7000 较差 4000~7000 较好 瞬间 10000 好
定性分析,矿物、纯物质、 难挥发元素的定量分析
试样中低含量组分的定量分 析
金属与合金、难激发元素的 定量分析
ICP

很高
6000~8000 最好
溶液的定量分析
ICP 原理 当高频发生器接通电源后,高频电流 I 通过感应线圈产生交变磁场(绿色)。 开始时,管内为 Ar 气,不导电,需要用高压电火花触发,使气体电离后,在高频交
➢ 阶跃线荧光 ➢ 正常阶跃荧光为被光照激发的原子,以非辐射形式去激发返回到较低能级,再以辐
射形式返回基态而发射的荧光。 ➢ 很显然,荧光波长大于激发线波长。非辐射形式为在原子化器中原子与其他粒子碰
撞的去激发过程。 ➢ 热助阶跃线荧光为被光照激发的原子,跃迁至中间能级,又发生热激发至高能级,

武汉大学第五版仪器分析-----红外.48页PPT

武汉大学第五版仪器分析-----红外.48页PPT
60、人民的幸福是至高无个的法。— —西塞 罗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谢谢!
武汉大学第五版仪器分析-----红外.
56、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 ——西 塞罗 57、法律一旦成为人们的需要,人们 就不再 配享受 自由了 。—— 毕达哥 拉斯 58、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 利益, 而是为 了公共 的利益 ;一部 分靠有 害的强 制,一 部分靠 榜样的 效力。 ——格 老秀斯 59、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 ,那么 法律作 为一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