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现状分析及路径探讨———以河北省某应用型本科院校为例
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探究
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探究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求,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成为当前高等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构建一支“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成为了各大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当前教师队伍的现状出发,深入探讨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问题以及解决方案。
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是指教师既要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和学术能力,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和技能。
当前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
教师学术水平和实践能力不平衡。
部分教师在学术方面有较强的造诣,但缺乏实践经验;另一部分教师在实践能力方面较强,但学术水平相对较低。
这种不平衡现象导致了教师在教学、科研和实践方面的发展存在一定的障碍。
教师队伍的结构不合理。
大部分教师都是中青年教师,年龄层次不齐,导致经验丰富的高年级教师和年轻教师之间的交流合作不足。
教师队伍中缺乏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化素养的人才,限制了学校推进国际化办学的步伐。
教师队伍的培养机制不健全。
目前,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的培养主要侧重于学术水平的提高,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
缺乏针对性的培养方案和机制,也是导致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不够完善的一个原因。
学校缺乏对“双师双能型”教师的认可机制。
应用型本科高校对于“双师双能型”教师的评价机制相对模糊,导致了教师缺乏动力去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和技能水平。
学校应该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使得“双师双能型”教师能够得到应有的回报。
师资队伍的结构和能力不够适应实际需求。
当前的高校师资队伍结构及个人能力与实际需求不够契合,教师队伍的“双师双能型”建设存在严重的滞后性。
需要进一步完善师资队伍的结构和个人能力,以满足实际教学和实践需求。
针对以上问题,应用型本科高校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加强“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教师培训和培养。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教师专业技能培训、引进外部专家授课、建立实践基地等方式,提升教师的实践水平和专业技能。
河北省应用型本科试点院校专业课师资现状研究
河北省应用型本科试点院校专业课师资现状研究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改革,越来越多的应用型本科试点院校开始崛起。
这些院校通过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优秀毕业生。
然而,这些院校的师资力量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
一方面,应用型本科试点院校所需要的师资力量跟普通大学可能不太一样。
传统的大学注重对学科的研究和发展,而应用型本科试点院校注重的是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
因此,院校需要招聘具有丰富行业经验的教师,能够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这大大提高了招聘的难度,同时也增加了劳动力的成本。
另一方面,应用型本科试点院校的专业课程大多是一些新兴的、前沿的专业。
这些专业需要具有高度专业素养的教师来授课,而目前这样的师资力量还非常匮乏。
这也成为应用型本科试点院校发展中的瓶颈。
另外,应用型本科试点院校的师资力量普遍存在升学率高、人才流失等问题。
由于这些学校师生素质高、毕业后的就业前景好,许多学生都选择进入这些学校读书,因此这些学校的升学率普遍比较高。
而许多高水平的教师也会在这些学校培养完学生后选择到其他领域发展,这使得这些学校的人才流失问题日益严重。
面对上述问题,应用型本科试点院校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解决。
首先,学校需要加强对教师的招聘和培训,找到合适的人才,提高教育教学课程设置的实用性和前瞻性。
其次,学校需要建立有吸引力的激励机制,鼓励优秀的教师留任,减少人才流失。
同时,学校也可以通过加强师生互动,提高师生合作交流,积极吸引学生和教师参与科研等手段,来提高师资力量的整体水平。
总之,应用型本科试点院校需要拥有优秀的师资力量,才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培训。
如何在教师招聘、培训、激励等方面做到有针对性和有效性,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也是学校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河北省应用型本科试点院校专业课师资现状研究
河北省应用型本科试点院校专业课师资现状研究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发展,河北省应用型本科试点院校在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而专业课师资是确保教学质量、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文将分析河北省应用型本科试点院校专业课师资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现状分析1. 教师数量不足:由于河北省应用型本科试点院校相对较新,其发展时间较短,教师队伍相对薄弱。
尤其是一些新设立的专业,师资更为不足。
这导致了师资负担过大,影响了教学质量。
2. 教师结构不合理:河北省应用型本科试点院校专业课师资的结构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一些高水平的科研人员、实际工作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较少,无法为学生提供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内容和案例。
一些教师虽然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缺乏实践经验,无法向学生传授实际操作技能。
二、问题分析以上问题主要是由以下几个原因造成的:1. 人才培养不合理:河北省应用型本科试点院校一些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过于理论化,较少注重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的实践能力培养。
这导致了学生毕业后在工作中无法应对实际问题。
2. 资金投入不足:一些河北省应用型本科试点院校在教师的招聘和培养上投入不足,导致了教师队伍的质量不高。
3. 师资培养体系不健全:河北省应用型本科试点院校尚未建立完善的师资培养体系,导致教师培养的规范性和针对性不强。
三、改进措施为了改善河北省应用型本科试点院校专业课师资现状,应采取以下措施:1. 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增加对高水平科研人员、实际工作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的引进力度,积极引进具有行业背景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课教师。
2. 建立师资培训机制:建立健全河北省应用型本科试点院校专业课师资的培训机制,包括教学方法、教学资料的研究和开发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
3.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实际工作,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邀请行业领域专业人士参与教学,提供实际案例和经验分享。
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标准与路径研究(全文)
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标准与路径研究XX:1002-4107(20XX)12-0088-02一、“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意义(一)应用型本科的内涵应用型本科是相对一般本科而言的,是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和普及化转变、从学术型和研究型向应用型转变的结果。
应用型本科是本科教育的一种,是指以“应用”为导向,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和市场需求,面向生产、治理、建设一线,培养具有较强的理论应用能力、实践操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应用型本科人才。
(二)“双师型”教师的内涵“双师型”一词最早是由德国提出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演变而来的。
随后,美国职业教育运动提出“产学研”结合和“CBE”模式,英国提出“攻读交替”和“现代学徒制”模式,日本提出“产学合作”模式,澳大利亚提出“TFE”模式,等等。
从国内来看,王义澄(1990)在《ZG教育报》上的建设“双师型”专科教师队伍首先明确提出“双师型”教师的概念。
“双证书”论认为在具备教师资格证的基础上,同时具有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如“讲师”等)和职业资格证书(如“经济师”、“工程师”等)。
“双素养”论认为同时具备良好的个人身心素养和职业师德师风素养。
“双能力”论认为既具备深厚的理论教学能力,又具有扎实的实践指导能力。
结合应用型本科“应用性、实践性、操作性”的特点,我们认为“双师型”指同时具备“双证书”、“双素养”和“双能力”的教师,即通过长期的学习和工作积存了丰富的科学理论知识和企业工作经验,并能灵活地将这些知识和经验应用于理论教学和实践指导方面。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意义师资队伍建设是高等教育最基本的内涵建设。
首先,“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是实现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前提。
其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是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的基本途径。
再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有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生就业率。
就业率是体现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双师型”教师通过提高自身的实践指导能力,可以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实验、实习、实训工作,提高校企协同育人水平。
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而“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则成为了应用型本科院校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从“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的内涵、发展现状和建设路径等方面展开研究,以期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提供一些有效的参考。
一、“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的内涵“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是指既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专业型教师,又具备教学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的教育型教师。
他们既能够在专业领域深耕细作,又能够在教育教学方面有所建树,能够承担起对学生的专业教育和专业素养培养的双重任务。
在应用型本科院校,这样的师资队伍尤为重要,因为他们既能够教授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又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目前,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比如一些学校的教师大多数是来自于学校内部的,有的甚至没有实际的工作经验。
其次是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不足,对于新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缺乏应对能力。
最后是激励机制不完善,很多教师对于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不积极,缺乏进取心。
四、建议1. 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该注重引进有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为教师提供更多的专业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2. 强化教师的教育教学培训。
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该建立完善的教师培训机制,定期组织教师进行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
3. 健全激励机制。
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该建立完善的教师激励机制,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奖励和支持,鼓励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方面的创新和实践。
“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的关键环节,只有通过建设“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才能够更好地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希望我国的应用型本科院校能够在“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上下更多的功夫,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我国的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阵地,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提出了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理念,旨在培养具备理论基础和实际能力的教师,进一步提升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质量。
本文将从师资队伍的构建、培养和管理等方面展开研究,探讨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的路径和策略。
一、师资队伍的构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特点在于紧密联系产业与市场,培养应用型的人才。
师资队伍的构建需要从实际出发,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来制定。
具体来说,师资队伍需要包括优秀的理论型教师和实践型教师,他们能够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专业课程进行教学,同时能够参与产学研一体化的实践教学活动。
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还要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和能力。
在构建师资队伍的过程中,应用型本科院校可以采取多种途径,如引进高层次人才、进行教师团队建设和开展专业能力培训等。
通过引进高层次人才,可以向应用型本科院校引入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教师团队建设可以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学科群的合作机制,提升整个学科领域的教学水平。
专业能力培训可以根据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专业特色和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师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师资队伍的培养是构建“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的重要环节。
应用型本科院校师资队伍既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学术造诣,又要求教师具备实践能力和行业经验。
在师资队伍的培养过程中,需要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注重学科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
在理论方面,应用型本科院校可以通过组织教师参加学术会议、学术交流等方式,提升教师的学术水平。
可以开展学科教学研究和课程教学改革,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在实践方面,应用型本科院校可以通过校企合作、产学研一体化实践教学等方式,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和行业经验。
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1 拓宽教师引进渠道,实行专兼结合的聘任制度 应用型本科 高校在引 进教 师的政 策方 面应本 着 “ 不 拘一格 降 人 才 ”的标准。采取长期聘用与短期任职相结合 、专职和兼职相结合 的 多标准人才引进机制。一方面要加大引进富有实践经验 的高学历 、高 职称 的专业人才 ,另一方面可 以到相关企业或行业技术部 门聘请实 践 经验丰 富、技术操作能力强 的具有一定学历 的专业技术人 员作为兼职 教师,这些兼职教师给学校带来行业 的最新技术 ,拉近 了学校 与社会 的距离 ,将理论课程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起来 ,既强化 了学 生的理论 知识 ,又 增 加 了 学 生 的实 践 操 作 能 力 ,有 利 于 学 生 今 后 的就 业 。 2 .加大 现 有 教 师 的 培 训力 度 ,实 行 校 企 联合 的培 养 模 式 应 用 型 本 科 高 校应 积 极 完 善 教 师 培 训 制 度 ,建 立 短 期 培 训 与 长 期 培训相结合的教师培训机制 。短期培训是指 由学校指派或教 师 自行 申 请利用寒暑假 的时间 到相关企 事业单 位进行 专业 实践 ,通过 短期 培 训 ,教师及时了解所在专业的最新的现状和发 展趋势 ,同时针 对 自身 在教学过程 中发现的一些 问题 ,向经验丰 富的专业技 术人员请教 ,从 而提升 自己的 专业实践能力和技能水平 , 提高 “ 双师” 的素质。 长期 培训是指实行校企联合 的培养模式 ,学校有计划地派 出一 定的师资力 量到 事业单位挂职 ,参 与企事业单位 的技术改造 、技术革 新和技术 研发工作 ,在实际工 作 中提 升理论 水平 ,促进 教师 向 “ 双师 型” 发 展。另一方面 ,学校应抓住校企联合 的优势 ,扩大就业 岗位,为毕业 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 3 .完善教师职称评定制度 ,健全教师奖励机制 ,提高教师参与培 训 的积 极 性 应 用 型本 科 高 校 应 积极 探 讨 多 样 化 的职 称 评 定 体 系 ,改 变 现 有 的 以理论研究为主的职称评 定标准 ,将实践能力 的考核 纳入 教师职称评 定的体 系当中,在实际操作 中向 “ 双师型”教师倾 斜。健 全教师奖励 机制 ,在评优评奖 、经 费支持 等方面对 “ 双师 型” 教师 实行政 策倾 向 ,同 时设 立 特 殊 津贴 ,奖励 既 担 任 理 论 教 学 又 担 任 实践 教 学 工 作 的 教师,以期充分调动他们 的积极性 ,同时为其他教 师做出榜样 ,促使 更 多 的教 师 向 “ 双师 型 ” 方 向 发展 。 三 、结 束 语 “ 双师型”教师 队伍是培养 应用型专业人 才的需要 ,也是应 用型 本科高校发展 的需要。“ 双师型” 教师 队伍 的建设是一项 渐行渐进 的 系 统工 程 ,一 方 面 教 师 能 够认 识 到 “ 双 师 型 ” 是 教 师 发 展 的趋 势 ,并 有迫切愿望参加 “ 双师 型” 教师的各种培训 ;另一方面应用型本科高 校在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 时要正确引导教师积极参与 “ 双师型 ”教师 队伍 的建设 。只有教师和学校两方面共同努力 ,才能真正实现 “ 双师 型 ” 教 师 的培 养 计划 。
河北省应用型本科试点院校专业课师资现状研究
河北省应用型本科试点院校专业课师资现状研究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学被建设为应用型本科试点院校,这些学校的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人才,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培养。
在这些学校中,专业课师资的现状一直是一个关注的焦点。
目前,河北省应用型本科试点院校专业课师资的现状较为复杂。
师资队伍的数量较为紧缺。
由于这些学校的办学历史较短,教师队伍的建设还不够完善,很多学校存在着师资不足的问题,导致一些专业课程无法得到充分的教学保障。
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较低。
相比于一些传统的综合性大学,这些应用型本科试点院校的师资队伍普遍年轻化,教师的学历水平和教学经验相对较低,这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一些学校缺乏专兼职教师的合理配置,导致教学任务无法得到充分的分担。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善。
应该加大对师资队伍的培养力度。
学校可以通过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加强师资队伍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的提升,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
应该建立健全合理的激励机制,吸引更多的高水平教师加入到这些学校中。
通过提供良好的薪酬待遇和发展空间,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学校还可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引进一些行业内的专业人士作为兼职教师,提高师资队伍的实践经验和教学质量。
对于专业课师资的现状还需要进行定期的评估和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学校可以建立健全的评价体系,对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进行综合评估,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师资队伍的问题。
河北省应用型本科试点院校专业课师资的现状存在一些问题,但通过加大对师资队伍的培养力度、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和加强与企业的合作,这些问题是可以得到解决的。
希望河北省应用型本科试点院校能够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培养更多优秀的应用型人才。
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教育的改革,应用型本科院校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样的背景下,建设一支符合应用型本科院校特色的“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更好地探讨这一话题,本文将从“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的概念、建设目标及路径、存在问题及对策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
第一部分:概念解析“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是指既有理论水平高超的学术型教师,又具备一定实践经验和技能的专业型教师。
他们既能够扎实地掌握和传授学科理论知识,又能够将所学所教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为学生提供实践性强的教学环境。
这种师资队伍的建设,旨在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质量,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第二部分:建设目标及路径1. 建设目标“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的建设目标是培养既懂理论又懂实践的高素质教师,既能传授知识,又能促进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满足社会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2. 建设路径为了实现“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的建设目标,应用型本科院校可以从以下几个途径着手:(1)加强教师培训。
通过提供更多的专业知识培训和实践技能培养,使学术型教师能够具备实践能力,专业型教师能够提升学术水平。
(2)鼓励教师参与实践。
应用型本科院校可以以教师参与社会实践和产学研合作项目为契机,让教师深入实践,开阔视野,提高实践技能。
(3)重视教师的评价体系。
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师评价体系,综合考量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激励教师自我提升,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第三部分:存在问题及对策1. 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
学术型教师过多,专业型教师不足。
2. 学术型教师缺乏实践经验,专业型教师学历水平偏低。
3. 缺乏相关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导致教师对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视不够。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应用型本科院校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调整教师队伍结构。
适当增加专业型教师比例,提升教师整体实践能力。
(2)加强教师培训。
为教师提供更多与实践相关的培训机会,提高其实践能力。
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应用型本科院校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这类院校以培养应用技术型和实用型人才为目标,致力于将学生培养成为社会需要的专门人才,并且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而构建一支“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师资队伍建设的意义、现状及发展趋势、问题和对策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师资队伍建设的意义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对于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培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师资队伍的素质和数量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办学能力和办学水平,而且也是学校办学质量的保证。
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应用型本科院校改革发展的关键。
师资队伍的结构和素质的提高将有利于学校办学的有效实施和推进。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还涉及到人才培养、科研水平和社会服务等方面。
由此可见,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
二、现状及发展趋势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现状总体来说仍存在不少问题。
师资力量结构不合理。
一些院校中教职工素质偏低,相对而言教学科研能力不足,师资队伍整体水平较低。
教师专业能力短板现象突出。
部分教师专业知识更新慢,高新技术应用水平较低,无法适应现代化科技要求,为学生培养提供不足。
缺乏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带头人。
一些院校缺乏知名学者、专家领衔的师资队伍带头人,师资力量整体发展不协调。
师资队伍管理机制不完善。
一些院校在师资队伍管理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如聘任、激励、考核等方面的制度不完善,师资队伍的激励机制不够完善等。
未来,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将呈现出几个重要发展趋势。
师资队伍将呈现专业化和多样化的特点。
这是因为社会需求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师资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师资队伍将呈现结构合理和高水平的特点。
教师的素质将得到提高,师资队伍的结构将得到优化,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将得到明显提升。
师资队伍将呈现国际化和本土化相结合的特点。
应用型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应用型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应用型高校的教育理念也在不断地更新和改进。
应用型高校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强调教学和实践相结合,因此对教师队伍的建设有着更高的要求。
其中“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成为应用型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将探讨应用型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现状及发展方向。
一、“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双师型”教师队伍即一方面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学术研究能力,另一方面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职业技能。
这种教师队伍具备了传统高校教师的学术造诣,同时又具备了应用型高校教师的实践经验,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教育需求。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对于应用型高校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双师型”教师队伍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传统的高校教师重视学术研究和理论教学,但在应用型高校中,学生更加注重实际应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因此需要教师具备更多的实践经验和职业技能。
这样的“双师型”教师可以通过自身的实践经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和完善: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引进。
通过为教师提供丰富多样的培训机会和引进具有实践经验和职业技能的教师,可以更好地提升教师队伍的实际水平和能力。
改革教师激励机制。
应用型高校可以通过建立激励机制,激励教师参与实践活动和实践课程的开发,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评估和监督。
建立完善的教师绩效评估制度,加强对教师队伍的监督和管理,可以更好地提升教师队伍建设的质量和水平。
针对目前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有必要明确“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发展方向,以推动应用型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
应加强对教师的职业技能培养。
应用型高校可以通过建立更加完善的职业技能培养体系,培养更多具有实践经验和职业能力的教师,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应加强对教师的学术研究支持。
应用型大学“双师型”教师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应用型大学“双师型”教师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双师型”教师建设是提高应用型大学教育质量,形成应用型大学教育特色的关键,加强“双师型”教师建设对新的高等教育发展形势下,满足和适应当前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全面提高应用型大学教学水平,培养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这不仅是由应用型大学所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所决定的,也是应用型大学长远发展的需要,应用型大学“双师型”教师建设的研究,必须立足实际,重视实践,理论与专业实际相结合,教师不仅必须具备教师的基本能力和素质,还必须有丰富的现代新型知识和实践能力,既能讲课又能指导实训操作。
标签:应用型大学;“双师型”教师;校企合作;校本培训自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不断改革,普遍重视实践教学、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应用型大学应运而生。
应用型大学是指以应用型为办学定位,而不是以科研为办学定位的本科高等院校,重在“应用”二字,应用型大学“双师型”教师建设对新的高等教育发展形势下,满足和适应当前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全面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应用型大学培养目标的职业性和实践性特点,决定了应用型大学的教师不仅必须具备教师的基本能力和素质,还必须有丰富的现代新型知识和实践能力,既能讲课又能指导实训操作,所以“双师型”教师建设责任重大,意义深远。
2010年5月,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指出,要以“双师型”教师为重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但在目前我国应用型大学等为代表的高等教育中,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的传授、轻能力培养和知识的应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还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一是”双师型”教师培养的目标不够明确,认识不到位,对“双师型”教师素质良莠不齐,建设目标不明确且差距大。
二是管理不科学,缺乏有效机制,使得“双师型”教师专业能力亟待提高。
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探究
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探究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教育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
而“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则成为了应用型本科高校的重要工作之一。
本文将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究,分析“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并就如何建设“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进行深入的研究。
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特点决定了“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因此对教师的要求也就更高。
而“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正是符合应用型本科高校的需求的。
一方面,教师需要既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又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以便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教师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教学能力和教育理念,能够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在应用型本科高校中不仅是一项需要,更是一项必须。
那么,如何建设“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呢?应用型本科高校需要在招聘时慎重选择教师,优先考虑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或者是在企业中工作多年的专业人士。
这样的教师不仅能够提供学生所需的最新行业信息和最实用的技能,而且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应用型本科高校需要加强教师的培训,提升其教学能力和教育理念。
可以举办一些针对实践教学方法与技能的培训班,让教师们更好地了解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科研与创新等。
学校也可以邀请一些优秀的企业家或者行业专家来进行学术交流和实践分享。
这些都有助于激发教师的教育热情,提升他们的教学能力。
还可以鼓励教师参与校企合作项目,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与企业接触,了解最新的行业动态,将实践经验融入教学中。
除了学校的努力,教师个人也需要不断提升自己,成为“双师双能型”的教师。
教师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保持自己的学识不落后于时代发展。
教师还需要积极参与行业实践,了解最新的行业动态和技术发展,这样才能更好地将知识教给学生。
教师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现状及培养机制研究
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现状及培养机制研究摘要:本文介绍了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存在的问题,就目前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机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应用型院校“双师型”教师建设机制一、前言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大都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区域化转型和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型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
它所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赋予了其两大特征:地方性和应用型。
这类院校的前身很多是专科、高职院校,很多教师在从事教学实践研究与学科发展研究方面投入的精力较少,同时自身实践水平也不高,具有丰富教育经验与工程实践的教师更是凤毛麟角。
培养“双师型”教师,即具有较高理论教学水平和较强实践能力,同时又善于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创新性实验、研究性学习的教师,已经成为师资队伍建设工作中一项迫在眉睫的重要课题。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1.不重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目前,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评定教师职称主要是以学历、论文和课题为主。
高校中“崇尚学术、轻视技术”的倾向根深蒂固,“双师型”教师在评价机制上没有得到重视。
具备“双师素质”的教师既享受不到比普通教师更优厚的待遇,也看不出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导致普通教师缺乏向“双师型”教师发展的内在动力,同时不利于激发已有“双师型”教师的工作热情。
2.应用型本科院校很多教师缺乏一线工作经验“双师型”教师队伍构成较为单一,大多数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是由原来的专科院校或高职院校合并或升格而成的,专业教师无论在理论知识的掌握上还是在实践能力上,离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要求尚存在一定的距离。
大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双师型”教师只是考取了某一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并没有一线工作实践经验。
很多青年教师都是从学校毕业直接到学校任教。
专业教师队伍中具有行业背景或工程背景的教师在数量上明显不足,来自企业或行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所占比例极小,能承担实验、实训等实践课的教师严重缺乏。
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对高素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需求日益增加。
而师资队伍的建设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至关重要。
在当前教育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要实现“双师双能型”的师资队伍建设,需要面临更多的挑战和问题。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挑战和问题1. 专业知识技能不足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师资队伍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
目前一些教师在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方面存在短板,特别是对新兴产业和新技术的应用较为薄弱,这也导致学校无法满足社会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2. 教学方法落后部分教师仍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上,缺乏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他们的教学方式和手段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也无法适应现代教育的需求。
3. 缺乏实践经验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师资队伍需要有一定的行业实践经验,只有真正了解企业的需求和行业的发展趋势,才能更好地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学生。
4. 激励机制不完善目前一些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师激励机制不够完善,很难吸引和留住高水平的师资。
这也导致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的路径和对策1. 加大师资队伍建设的力度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该加大对师资队伍建设的力度,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职业发展。
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和交流活动,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教育改革和社会需求。
2. 优化激励机制加强对师资队伍的激励机制建设,设立各种奖励机制和晋升通道,激励教师积极投入教学和科研工作,帮助他们提高工作积极性和敬业精神。
3. 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通过与企业开展双向交流和合作,使教师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企业的需求和行业的发展动向,帮助他们更好地培养学生。
4. 推进教学方法改革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该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鼓励教师在教学中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和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
交流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丁 霞 郑州财经学院科研处摘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应用型本科教育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措施。
但是,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师资现状与社会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要求有不相适应的地方。
本文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两方面对师资建设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对策建设一支适应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以就业为导向、强化技能性和实践性教学要求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关键,也是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方向。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很大成效,但队伍缺乏、不够稳定、来源单一,知识老化等情况尚未从根本上改观,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已成为一项迫切的任务。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存在问题我国各省市普遍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的数量增加较快,水平不断提高,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发展对“双师型”教师的要求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认识误区一些人对“双师型”教师有一种误解,认为“双师”即“双证”,即教师只要具备教师资格,拥有教师资格证,同时又获得行业技术、技能等级证书或者专业技术资格证、专业职称,那么他就是“双师型”教师。
这虽从形式上强调了“双师型”教师要重实践的特点,但在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还不十分健全完善的今天,资格证书与实际能力的等值性值得怀疑。
“双师”即“双证”的观点是一种表面性的认识,它容易导致职教界一味追求证书、忽视证书所反映的能力与素质这一现象。
如果以此为依据来判断“双师型”教师,并不能真正建设起一支优质高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而只能造就一支“双证”大军。
(二)“双师型”教师队伍普遍缺乏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存在与发展是基于经济发展对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大量需求,但应用型本科院校具备高技术素质的“双师型”教师所占比重不足。
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探究
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探究【摘要】本文探讨了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路径。
从背景介绍和研究意义入手,阐述了“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的概念和意义。
分析了目前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队伍的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接着,探讨了建设“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的具体路径和策略,包括提升教师队伍素质的关键因素和有效实施的策略。
强调了“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对高校发展的重要性,并展望了未来发展方向。
本文旨在为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教师队伍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促进高校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概念解析、现状分析、路径探讨、素质提升、策略、关键因素、重要性、发展方向。
1. 引言1.1 背景介绍本文将探讨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相关问题。
背景介绍部分将围绕应用型本科高校教育的特点和现状展开讨论。
应用型本科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目标是培养具备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的专门人才。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这也对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中坚力量。
目前我国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队伍中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师素质不高、教学方法单一、实践能力不足等。
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强“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已成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必然选择。
本文将对“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的概念和重要性进行解析,并探讨建设该队伍的路径和策略,以期为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1.2 研究意义"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是应用型本科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是应用型本科高校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的重要举措。
专业应用型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
专业应用型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近年来,我国教育改革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而专业应用型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一直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双师型教师队伍由学科专家和行业专家组成,是专业应用型高校的重要特征之一,对于培养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进行研究,旨在推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一、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专业应用型高校发展的关键之一。
双师型教师队伍具有行业背景和实践经验,能够为学生提供与时俱进的专业知识和实用技能,使学生能够顺利地就业并胜任工作。
目前,我国的专业应用型高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一些学校引进了大量行业专家和企业技术人员,丰富了教师队伍的多样性,提高了教学质量。
但与此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些学校在引进行业专家的过程中存在着“引而不用”或者“引得不准”的情况,导致了教师队伍的结构不够合理,难以满足专业发展的需要。
在部分学校中,学科专家和行业专家之间存在着沟通不畅、合作不足的情况,导致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协同性不足,影响了教学效果。
一些学校在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激励机制方面还存在不足,无法吸引更多的优秀教师加入双师型队伍。
二、存在的问题分析上述问题的存在主要是由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体制机制不完善、政策扶持不够、评价体系不合理等原因导致的。
当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主要依靠学校自身的力量,政府对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支持力度不够,导致了一些学校在引进双师型教师的过程中面临一定的经济困难和政策压力。
当前的教师评价体系主要侧重于学术成果和科研水平,对于双师型教师的实践成果和职业发展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导致了双师型教师的积极性不足。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管理机制还不够完善,学科专家和行业专家之间的协同性不足,难以形成良好的教师团队。
三、对策建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推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完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体制机制。
应用型本科院校新时代“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新思考
科教论坛应用型本科院校新时代“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新思考刘 刚1,刘海英2,刘宏伟1(1.河北师范大学 商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24;2.河北师范大学附属民族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91)[摘要]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必须抓好新时代“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还存在较大的不足。
为此,要通过建立健全“双师型”教师培养规划和组织机构,重视对应用型创新人才引入,强化对引入高端人才的专业实践技能培养,建立健全“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激励机制、评价机制,教师专业实践技能强化等路径,来改进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状况。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目前国内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内涵还没有统一明确的涵义。
传统作法,往往对“双师型”教师进行简单化认证。
比如:“双证书”认定方式,即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以同时具备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证和某个行业资格证书作为认定标准;“双职称”认定方式,则是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以同时具备高等学校教师系列职称和经济、会计、统计、审计等专业人员职称为认定标准。
目前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认定存在简单化、片面化的现象。
未来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的认定,要以内涵建设为导向,以是否具有高水平专业知识素养和研究能力,且同时具有较高水平专业实践操作技能及专业实践经验,为认定核心标准。
1 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存在的 不足1.1 人才招聘考察存在不足应用型本科院校受制于现有高端人才培养模式的限制,在人才招聘上重学历、重科研成果,对实践能力的重视程度相对不够。
而我国以博士研究生培养为主体的高端人才,主要培养的就是学术研究型人才,这些人才在培养过程中主要开展的就是科学研究的训练。
近年来,应用型本科院校为了改善师资队伍的学历结构,更加强调对博士毕业为前提的高端人才引入,一定程度上挤占了对实践技能强、但学历往往是专业硕士的应用型人才引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
设现状分析及路径探讨———以河北省
某应用型本科院校为例
摘要:本文以河北省某应用型本科院校为研究目标,对该院校的“双师型”教师人数、“双师型”资格的认定条件以及认定流程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同时借鉴其它院校阐述了“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途径。
关键字:“双师型”、认定条件、认定流程、建设途径
应用型本科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育部公布2020年教育统计数据显示,全国现有普通本科高校1270所。
目前我国应用型本科大部分源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升本或转设的“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他们的主要任务是积极开展应用型教育,培养面向地方,服务基层的应用型本科人才。
为了契合该办学目标,师资队伍建设是必经之路,而“双师型”是该建设之路的方向。
本文以河北省廊坊市某高等本科学校为目标,分析当前该学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现状,同时对今后的建设方法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1“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现状分析
为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努力建设一支理论基础扎实、具有较强技术应用能力的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结合实际,该学校于2019年制定了《双师型教师认定管理办法》,具体如下:
(1)认定机构、条件及流程
为了保证认定过程及认定结果的合理、公正,学校成立了由分管人事工作的校领导为主任,人事处、教务处、科技处负责人以及二级教学单位专家为委员的双师型教师认定委员会,负责双师型教师认定的日常事务。
认定条件分为基本条件和附加条件。
其中基本条件要求认定申请者需具有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证,并能熟练主讲两门以上理论课程,附加条件要求申请者需具有相关的专业实践能力或者专业教学、科研能力。
认定流程包括申请者申请、初审、复审、终审及公示五个环节。
具体图1:
图1“双师型”资格认定流程
(2)“双师型”师资现状分析
从2020年至今,该学校已经组织过三次双师型资格认定,认定人数共计813人,其中2020年认定558人,2021年认定135人,2022年认定47人,目前该学校具有双师型资格的教师数量已经达到80%。
2“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面临的问题
虽然目前该院校“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建设基本完善,认定标准指标包括了专业实践经验要求、企业实践经历要求、科研成果要求及“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等方面”,而且在认定主体、认定对象已经认定流程上性对清晰,但是仍然存在一定问题。
2.1认定主体相对单一、缺乏“再认定”过程
目前该学校的认定主体由人事处、教务处及双创中心组成委员会进行认定工作,缺乏行业企业参与,而且各个部门之间分工及职责不够清晰,难以保证认定工作的高校实施。
“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的目的是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建设理论基础知识扎实,并且具有较强技术应用能力的师资队伍。
但目前“双师型”资格认定流程是一旦认定,终审有效,没有考核及再认定的过程,没有梯级晋升制度作为保障,
这样无法保证“双师型”教师在今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与学校办学定位的契合性,从教师本身来看也就失去了继续提高的动力。
2.2认定教师缺乏实践技能
目前认定的“双师型”教师属于学校自身培养,而绝大部分教师属于从学校
到学校,虽然满足资格认定中的某一项或者某几项要求且专业理论论知识过硬,
但是缺乏相应的实践能力,与行业要求及行业前沿技术还有一定差距。
2.3缺少激励制度
目前“双师型”资格认定流程比较完善,但预之配套的奖励政策及激励制度
相对欠缺。
“双师型”资格除了在职称评审过程中有少量的分数累计,在工资待遇、综合评定等方面与非“双师型”教师并无差距,这样就导致了未申报教师出
现“摆烂”状态,成为“双师型”师资队伍稳定的瓶颈。
3 培养模式的探索
3.1完善“双师型”资格认定机制
从认定流程上由申请-初审-复审-认定改为申请-初审-复审-认定-考核-再认定。
考核要求可以是认定之后完成的已被企业所用的研究成果、一定学时的实践
工作经历、技术改造及工程项目的获奖等,打破认定终审的现状,这样可从根本
上减少职业怠慢。
另外,在认定主体上引入行业企业,可以设置现场答辩环节,
并且行业企业代表具有一票否决制,这样可以保证认证工作的专业性以及认证结
果的公正性。
3.2健全“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
应加强校企合作力度,不能单单的将企业作为学校在校学生实习、实践的场所,更应该安排教师脱产或者周期性脱产到专业对口的企业中锻炼1-2年,鼓励
支持教师参与项目建设、产品研发及提供技术服务,这样才能切实提高教师的实
践能力。
3.3推进福利激励制度建设,为师资队伍稳定提供保障
建立长效机制,不断完善保障激励政策。
例如,对脱产到企业行业实践锻炼的教师给予生活补贴或者全年工作量的学时减免,这样可以让教师更能全身心的投入到企业活动中。
另外,对于获得“双师型”资格的教师在评优评先、职称评定方面优先考虑。
4 结语
总之,“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还任重道远,健全激励制度、建立建设机制,全面提升“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质量。
参考文献:
[1] 林建成,林娟娟.德国经验对地方本科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启示[J].大学教育,2021(1):9-12.
[2] 秦福利,罗秋兰.中职“双师型”教师资格认定的现状、挑战与出路[J].职业技术教育,2017(10):61-64.
[3] 徐正兴,江作军.应用型大学师资队伍建设的应然属性与实践理路[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2(2):117-121.
基金项目:河北省应用技术大学研究会项目(课题编号JY2022007、课题编号JY2022008)
作者简介:吴小芳(1986-)女,讲师,硕士,河北廊坊人,主要从事建筑能耗预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