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课——压强说课
初中物理《压强》说课课件
初中物理《压强》说课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第八章《压强》的第一节,详细内容包括压强的定义、计算公式、单位以及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
具体章节内容涉及压强的概念引入、压强的计算、压强的测量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压强实例。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压强的定义、计算公式和单位,了解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压强的定义、计算公式和单位,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
难点:压强公式的推导,以及如何运用压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压强计、压力计、细线、气球、针筒等。
2. 学具:直尺、圆规、三角板、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鞋子底部的花纹、针尖的锋利等,引导学生思考压强的概念。
2. 基本概念:讲解压强的定义,给出计算公式和单位。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列举生活中与压强相关的现象。
4. 例题讲解:讲解压强公式的推导和应用,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5. 随堂练习:设计有关压强的计算题和实验题,让学生当堂完成。
六、板书设计1. 压强的定义、计算公式和单位。
2. 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
3. 压强的计算步骤和实例。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计算下列物体的压强。
(1)质量为500g的物体,底面积为20cm²。
(2)一个中学生站立在水平地面上,每只鞋底面积为200cm²,体重为50kg。
答案:(1)压强=质量/底面积=500g/20cm²=25N/cm²;(2)压强=体重/底面积=50kg/200cm²=250N/cm²。
2. 课后思考:如何减小日常生活中不利的压强?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是否成功引导学生理解压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实验操作是否顺利。
《压强》说课稿
《压强》说课稿一、教材分析:(一)、教材地位及作用:压强是八年级物理第十四章第一节的内容,也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它既是已学过的质量、密度、重力等知识的综合应用,也是学好液体压强、大气压强的关键,还是今后学习《浮力》的基础,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流体压强下一节课学习。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①知道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②理解压强的概念,学会利用压强公式进行计算。
③知道压强的增大和减小的主要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①通过实验探,学习控制变量法,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等能力。
②通过对生活中压强现象的解释,培养知识应用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经历合作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压强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学会利用压强公式进行计算。
2、教学难点:通过概括实验结论、比较速度定义方法而引导出压强的概念为本课的难点。
通过学生合作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启发学生如何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呢?让学生回忆速度定义的方法,分析概括得出:取单位面积上所受压力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从而形成压强的概念。
通过自主学习例题,进行尝试练习,学会利用压强公式进行计算。
从而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二、学生分析:1、学生的认知基础:通过一个多学期的物理学习,学生已经历了探究实验的过程,对如何用控制变量法探究自然规律有了一定的认识。
初步具备了基本的观察、分析、归纳、总结等能力。
学生已学习了重力、弹力、摩擦力及力的平衡,有初步的受力分析能力。
2、学生的思维障碍:压强的概念学生首次接触,压力的作用效果虽然在生活中有很多感性认识,但认识可能是片面的。
因此教学中应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知识,通过实验、分析、归纳和推理等手段来获得新知识,培养实验探究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法、学法:1、教法:依据新课标以学生为主体提倡探究式学习的教育理念,结合本课特点,本课主要采用:①尝试教学法;②探究式教学法;③类比教学法。
《压强》说课稿5篇
《压强》说课稿5篇《压强》说课稿模板1我说课的课题是初中物理第十章压强和浮力第一节压强,本节内容根据教材要求是两课时,我说的是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节课主要有两大版块内容:压力.压强,压强的应用留到第二课时再讲.本节课我用动画和实验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通过实验及分析建立相关的物理概念,同时本课我还注重学法的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控制变量的思想.一. 说教材根据教学设计思路,我制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知道什么是压力,会画压力的示意图.②理解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③知道压强的概念,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2).过程与方法经历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探究活动,学习使用控制变量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及合作交流的意识.2.教学重难点:重点:压力和压强概念的建立.难点:压力与重力的区别.压强的概念及有关计算.3.教学资源:1.多媒体及课件.2.教师演示实验器材.3.学生分组实验器材.以上是我对教材的一些简单介绍二.说教法本节课主要采用提问法.引导法.实验法等教学方法.三.说学法讨论法.交流法.实验法等.下面我就详细阐述一下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四.说教学程序设计通过对教材很好的分析以及教法和学法的要求,为了更好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对本节课设计了以下的教学环节:1.创设情景,激趣引入对于新课的引入,我是从一段动画开始的:〝胸口碎大石〞,通过这段动画,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很快地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学生必然会想到钉子多少对这个现象的影响.然后我在这个地方不失时宜地跟上钉板的演示实验,一个钉板钉子数很多,一个很少,泡沫板放上去,为了使实验效果更加明显,在泡沫板上加上砝码按压,学生会观察到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引导学生思考原因的关键所在,在这里,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很容易得到每个钉子分摊力的大小不一样,钉子多的,每个钉子分摊的力就小,所以就不会有危险,进一步引导得出关键是和受力面积有关系,在这里顺势提出压力的效果还和压力的大小有关,这样的效果可以用压强来描述,从而引入到本节课的课题:压强.2.新课教学本节课的重点是压力和压强概念的建立,对于这两个重点概念我进行了以下的设计.压力的概念我是这样建立的,学生课前完成课本上的两幅图的作图,实物投影,学生纠错,总结出共同点,让学生充分感知压力指的是垂直作用在物体接触面上的力.对于压强概念的建立,我是这样设计的,在前面我们已经通过实验探究了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并且在描述关系的时候始终是控制某一个因素不变的,强化控制变量法的应用,但现在如果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都变化的话,我们又该如何来进行压力作用效果的比较呢?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用单位面积上的压力来进行比较,从而引出了压强的概念,类似于速度的定义的建立.本节课的难点之一是压力与重力的区别,这个难点我是这样化解的:用了一个演示实验,两个物体对齐分开放,上面搭上一块三合板,在三合板上加砝码,学生观察可以发现三合板发生了形变,教师紧接着提问,为什么会这样?引导学生关键是因为受到了压力的作用,教师继续提问,那压力是如何产生的呢?学生很容易想到是因为受到重力的作用,教师举例,比方说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重力.支持力,另外物体还会给水平面压力,根据二力平衡和相互作用力的知识,学生可以很快得到压力大小等于重力大小.教师在这个地方顺势提问:是不是压力都是由重力提供的呢?引导学生举出反例,比方说擦黑板,用手压着黑板擦,手给黑板擦一个压力,黑板擦要压黑板,这时候黑板擦对黑板的压力是由手提供的,手一松,板擦由于重力作用会掉下来,所以这个地方压力并不是由重力提供的.继续回到实验上面来,用手将三合板的一端缓缓抬起,观察三合板的形变程度,学生一眼看出形变变小了,引导学生得出此时压力的大小小于重力的大小,到此可以引导学生概括得到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提供的,压力大小并不都等于重力的大小.考虑完大小,还要再考虑一下压力和重力的作用点和方向,学生自己研究得出作用点肯定不同,方向一般不同.本课的难点之二压强概念里面的物理意义以及压强计算,在介绍完压强的公式以后,紧接着介绍压强的单位Pa,同时指出压强的单位是符合单位N/m2,这样在描述一张报纸平摊在桌面上对桌面压强为0.5Pa的物理意义就会得心应手.另外对计算一定要强化解题格式的规范.另外,本节课对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探究我是这样设计的,学生根据自己设计的需要,自己从老师所给的器材中挑选出自己所需要的器材,并相互交流实验方案,并上台边模拟边讲解实验思路,其他同学补充,然后一起总结得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并会准确运用控制变量法完整回答相关结论.到了这里这节课的内容就全部结束了,课堂反馈的题目里面我主要解决的是受力面的问题.最后,引导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学到的东西,对于课堂反馈的内容实物投影,学生自纠.五.说教学效果评估本节课教学容量大,但有些细节方面的处理不够到位,环节与环节过度不够自然,需要进行一些细化处理.六.说板书设计本节课的板书以内容式展现,一目了然.以上就是我对《压强》这一课时的一个简单的教学设计,由于经验有限,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望评委给予指导和帮助.谢谢!板书设计第九章压强第一节压强一.压力1.定义: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压力和重力是不同的两个力.2.作用效果大小的影响因素:①压力的大小②受力面积的大小二.压强1.物理意义: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2.定义: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压力大小叫压强.3. 计算公式:p=f/s 单位:帕斯卡简称帕符号是 pa 1pa=1n/㎡三.增大与减小压强的方法:f一定时,s增大,p减小;s减小,p增大s一定时,f增大,p增大;f减小,p减小《压强》说课稿模板2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压强是自然科学的重要概念,在科学技术和生产中都经常用到.这一节内容着重学习的是固体的压强.本节共有三个段标,分别是〝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什么叫压强〞〝怎样增大和减小压强〞.〝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作为一个较为完整的探究过程,让学生在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学习科学研究方法,获取相关的知识.在探究活动中允许学生另选器材,给学生的探究活动留有较大的空间,以期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探究能力的目的,同时为压强概念的形成做了很好的铺垫.〝什么叫压强〞是本节的主要知识点,教材根据九年级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计算能力,编写了应用压强的变形公式进行计算的例题,这样简化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怎样增大和减小压强〞则是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压强的概念,了解压强的应用,教材以〝活动〞的形式呈现,引导学生根据压强公式讨论实例.进行归纳,得出结论,知道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最后,用〝sts 栏目呈现《货车超载,国道不堪重负》一文和图片,旨在教育学生关注社会,同时让学生了解科学.技术.社会之间存在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这一节内容又是初中自然科学中有关力学知识的一次较大的综合,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和学习科学方法的重要环节.2.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教学内容本身特点,确立如下教学目标:⑴认知目标:理解压力的概念,了解静置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与物重的关系,掌握压强的概念,了解压强的单位.⑵技能目标: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⑶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于质疑的科学态度.3.教学的重点.难点重点:是固体压强概念的建立.应用压强公式或变形公式进行计算.难点:压力和重力的区别联系以及压强概念的形成.二.说教法与学法根据本节课教材特点以及初三学生年龄特点,采取启发式教学法.探究实验.问题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具体教学过程,学生不但要注重知识的获得,更要注重获得知识的过程.在教学中,应尽量让学生主动参与实验,参与讨论,充分强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在参与过程中自主学习,获得知识,并培养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三.学情分析: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力学的基础知识,并学习了两个重要的力,即重力和摩擦力,这些知识都是本节内容学习的认知基础.初中学生有一定的观察能力,也具备了较强的独立思维能力,但抽象思维能力尚未成熟.对于本节内容所学习的压力,已有了压力作用效果明显的思维定势,这也是本节课要解决的难点所在.四.说课堂教学设计㈠引入新课演示实验:将小钩码放在水平放置的橡皮膜上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凹凸情况,并思考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现象?从而引出本节课的课题(压力和压强)通过演示实验引入课题,形象直接,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能激发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㈡讲授新课1.通过以上的橡皮膜引出压力的概念.问题:(1)人站在地面上,地面上是否受到力的作用?大小如何?(2)压力是否一定由物体的重力产生?压力的方向是否与重力的方向一致呢?教师提供一枚图钉,请学生设计一个小实验解决以上第二个问题.学生操作后得出结论:压力不一定由重力产生,方向也不一定同重力方向相同,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举出其他例子.通过学生的举例,能大大地激发学生学习自然的兴趣.对压力和重力教师再从三要素进行比较分析,明确压力与重力是不同的两种力,并强调只有在水平面时,压力大小与重力相等.2.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a.提出问题: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b.提出假设:学生进行大胆猜测c.设计实验:教师根据教材图10-3提供的实验器材,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猜想自选器材,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该实验提供的仪器较多,因此设计实验方案比较复杂,设计方案时要围绕怎样改变压力.怎样改变受力面积.如何观察和比较压力作用的效果(形变)等来设计.d.验证假设: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并观察验证自己的猜想,学生在这个实验探究过程中,通过操作.设计,自觉主动地去挖掘知识,既培养了学生独立操作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在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环节中,要求学生在方框内写出实验操作步骤和观察到的现象等内容.例如:选用小方桌模型.细沙.砖块进行实验时,实验过程应写出如下内容:(a)将小方桌的正面朝上放在沙面上,观察桌脚陷人沙面的深度并测量;(b)仍使小方桌正面朝上放在沙面上,在桌面上放砖块,观察桌脚陷人沙面的深度并测量;(c)将小方桌反面朝上放在沙面上,观察桌脚陷人的深度并测量;(d)仍使小方桌反面朝上放在沙面上,在桌面上放与(b)中同样的砖块,观察沙面下陷的深度并测量.e.得出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相同受力面积下,压力越大效果越明显;相同压力下,受力面积越小,效果越明显)3.什么叫压强在以上结论基础上教师设疑:那么如何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呢?引导启发学生回忆密度.速度概念的学习方法,分析概括得出:取相同面积上所受压力来比较,一般是取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结论:物体在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通过层层深入地启发学生思维,使学生在分析.归纳中充分体现了主动性,从而更好地突破重难点.继续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推理方法得出压强的计算公式:压强=压力/受力面积然后组织学生讨论:根据计算公式可知决定压强大小的条件?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强越大.结合压强计算公式,仍采用数学推理,得出压强的单位:牛/米2(帕),且1帕=1牛/米2,并说明1牛/米2的意义.让学生讨论教材中的图10-4一些物体的压强,知道帕是一个很小的单位.4.怎样增大或减小压强这个活动安排在压强公式形成以后,先引导学生根据压强公式进行分析归纳.增大压强的方法有⑴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⑵当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⑶在增大压力的同时减小受力面积.减小压强的方法有⑴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⑵当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⑶在减小压力的同时增大受力面积.在上述基础上再组织学生讨论教材图10-5,明辨哪些属于增大压强,哪些属于减小压强,进而由学生举出增大或减小压强的其他事例.由于教材图10-6中的三幅图都是与受力面积有关的事例,如果先讨论这三幅图,容易使学生形成思维定势.会认为只有改变受力面积才能增大或减小压强.㈢小结:根据板书小结,并强调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探究实验应注重探究过程,而不能注重结果,并明确探究的五个步骤.同时对课堂中学生想法与实验设计加以肯定和表扬.㈣布置作业请学生回去设计与课本研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不同的方案,并与同学交流.这样的作业设计可让学生在课后能将所学知识加以消化,同时又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㈤板书设计本节板书我采用提纲挈领式的板书,板书简单明了,重点突出明确.五.压力和压强一.压力1.定义:垂直作用于物体表面上的力.2.方向:垂直于物体表面.3.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压力大小.受力面积的大小二.压强1.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2.计算公式:压强=压力/受力面积 (p=f/s)3.单位:牛/米(帕)1牛/米=1帕《压强》说课稿模板3这是在学习了固体压强.液体的压强之后,再学的气体压强.本堂课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1.大气压强的存在;2生活中的大气压强及应用;3.马德堡半球实验.朱老师能抓住本节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以生为本.以疑为线.以启发为主.以拓展为目标,通过开展学生自主实验和课堂设疑,还有学生的分组讨论,使本节课的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教学目标方面的评价朱老师在本课教学中重点突出,目标明确,能抓住大气压的存在实例和通过大气压知识应用实例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激发学生学习情趣这一主线开展课堂教学.让每个学生参与活动.探究知识.并能掌握一些利用大气压的重要应用.二.教学设计的评价教学设计理念依据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科学课程标准》中:面向全体学生,立足学生发展,突出科学探究等基本理念.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探究状态下学习〞贯穿整个课堂教学.整个课堂设计完整.结构紧凑.逻辑严密.前后呼应.整个过程设计较为合理.三.教学过程的评价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朱老师用课本中的覆杯实验引入,大胆地把课本中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分组实验,体现了科学探究的实质,也就是在实验中有成功也有失败.让学生自己分析成功和失败的关键,从而引出了大气压的概念.这样的改变让学生从单纯的观察到自己亲自动手,参与度更广,学生的专注程度大大提高.2.注重探究,教学方法多样本节课在教学设计和实际授课中营造了浓厚的探究氛围,让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思考和探究活动中.有学生的独立思考,如:〝为什么纸没有掉下来?〞〝是不是因为水吸引了纸片,所以没有掉下来?〞有分组活动交流合作学习,互相补充.如:〝大家用桌上的仪器,设计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小实验,并用大气压知识来解释.〞通过不断的探究,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动手实践.将学生活动不断推向新的高潮,让所有的学生都明白了〝探究的过程〞和〝探究的方法〞,不仅教给了学生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了学生科学探究的方法,这是这堂课学生最大的收获.3.学以致用,教学举例贴近生活比如说,朱老师用〝魔术〞:将矿泉水的空瓶加了热水,再倒掉后盖紧瓶塞,使瓶子变形;还有用嘴吸纸杯,吸管喝饮料等.让学生觉得熟悉.亲切,然后通过所学知识来解释,让学生初步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使学生了解大气压的实用性.4.注重情感目标的培养教学中,通过教师有序的导.学生积极的参与.体验.合作.讨论与交流,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有机的结合.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兴趣和科学的学习态度,树立将科学转化为技术服务于人类的意识.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始终面对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收获,都得到成功的体验,充分体现了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新课标精神.四.意见和建议1.在学生实验中,可否用透明的塑料杯代替纸杯,可以使学生看清杯中是否还有空气.2.教师在讲解时,没有将〝大气压〞讲解清楚,〝大气压〞到底是〝大气压强〞还是〝大气压力〞这个基本概念.3.马德堡半球实验演示时,如果先让一位女同学来拉,再让班里力气大的2个男同学来拉,可能反差的效果会更明显.4.教师在课堂中,教师在时间分配上欠合理.教师要加强学生活动的指导,控制好活动时间.教师的语速过快,学生自主思考和讨论的时间不足.《压强》说课稿模板4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压力的基本知识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建立压强的公式,能用压强共识进行定量计算.知道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并能对具体问题作出具体分析.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了解控制变量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经历观察.实验及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通过探究性学习,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二.新课引入滑雪时,我们要穿上宽大的滑雪板,不穿滑雪板,我们不可能在雪地上飞驰.这是为什么呢?三.新课教学1.压力基础知识滑雪板对雪有力的作用,图钉对墙面有力的作用,滑梯上的小孩对滑梯有力的作用. 问:从力的作用效果考虑,这些力有什么共同点. (都对接触面有挤压的效果)我们把这种力称作压力.压力是重力吗?(不是,压力的作用方向是垂直于接触面,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 压力:我们把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力叫做压力.2.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①压力作用在物体表面时,会产生一定的作用效果.例如:书上的两幅图.蝉的口器穿破树皮,骆驼在沙漠上留下脚印,都是压力作用的效果. ②实验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两分钟时间阅读实验部分,之后回答黑板上的问题.甲图和乙图对比,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哪一个压力作用效果更明显? (受力面积相同,压力不同,乙图压力作用效果明显.)丙图和乙图对比,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哪一个压力作用效果更明显? (压力相同,受力面积不同,乙图压力作用效果明显.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有关?(与压力大小.压力的作用面积有关.在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在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3.压强在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在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芭蕾舞演员与大象谁对地面的压力的作用效果更明显呢?这时压力大小不同,作用面积也不同,如何比较压力作用效果? 压强概念:单位面积上物体受到的压力. 压强定义式:P?FS 压强的单位:帕斯卡 Pa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面积的单位是〝米〞,压强的单位是〝牛/米〞,它有一个专门名称叫做帕斯卡,简称帕.单位物理意义:1帕=1牛/米2,表示〝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 1牛顿〞.4.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增大压强:①在压力相同情况下,减小受力面积②在受力面积相同的情况下,增大压力③减小受力面积的同时增大压力例如:钉子要尖锐,斧头要锋利,啄木鸟的嘴很尖,小孩没能把图钉压入墙里面大人能压进去. 减小压强①在压力相同情况下,增大受力面积②在受力面积相同的情况下,减小压力③增大受力面积的同时减小压力例如:大型拖拉机用履带代替轮胎,在很薄的冰面上走时要把多余东西扔掉.《压强》说课稿模板5一.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的前提条,在正式内容开始之前,先谈一谈我对教材的理解《压强》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物理八年级第九章第一节的内容,压强的概念既是本节的教学重点,也是本章内容的主线,是对前面学习力的作用效果的延续,又为后面学习液体压强奠定基础知识.三.学情分析教师不仅要对教材进行分析,还要对学生的情况有清晰明了的掌握,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接下来我将对学情进行分析.初中生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同时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但抽象思维能力尚未成熟.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学习了力学的基础知识,为本节的学习内容奠定一些认知基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会组织一定的探究实验来锻。
《压强》说课 课件
实验器材: 实验器材:
人教版九年级第十四章第1 人教版九年级第十四章第1节
五、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 引入新课。 1.、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创设情景 创设情景, 1 创设情景, 引入新课。
(1)演示压力实验展示压力作用效果 图片。 图片。 (2)书压鸡蛋+教师引导。 书压鸡蛋+教师引导。
人教版九年级第十四章第1 人教版九年级第十四章第1节
2.讲授新课, 2.讲授新课,探究新知 讲授新课
引导学生 进行猜想
图片展示、 图片展示、气球实验 纸面钉凳实验 海绵实验 学生按图钉体验
探究实验 验证猜想
巩固应用
展示压强应用的图片
人教版九年级第十四章第1 人教版九年级第十四章第1节
3.归纳小结, 3.归纳小结,强化知识 归纳小结
1
结合板书与学生一起对本节所 学的内容进行及时的知识巩固。 学的内容进行及时的知识巩固。 师生分享教学成果和心得。 师生分享教学成果和心得。 布置课外作业。 布置课外作业。
难点:压强概念的建立。 难点:压强概念的建立。
人教版九年级第十四章第1 人教版九年级第十四章第1节
四、教学方法
发现法、实验探究法、讲授法、多媒体课 发现法、实验探究法、讲授法、 件辅助法、合作与交流等方式交互使用。 件辅助法、合作与交流等方式交互使用。
人教版九年级第十四章第1 人教版九年级第十四章第1节
选自人教版九年级第十四章第1 选自人教版九年级第十四章第1节
人教版九年级第十四章第1 节 人教版九年级第十四章第1节 人教版九年级第十四章第1 人教版九年级第十四章第1
说 课 内 容
一、教材分析 二、学情分析 三、教学目标 四、教学方法 五、教学过程 六、板书设计
压力与压强复习课说课稿
压力与压强复习课说课稿
九年级物理压力与压强说课稿复习课
本说课所选择的是九年级物理新教材第六单元“压力与压强”复习课的内容,主要包括:压力、压强尤其是固体压强的复习。
第一部分说教材
1.教材分析
1.1 初中物理力学是经典力学的基础,也是整个物理学的基础之基础,是研究物质机械运动规律和以牛顿三大定律为核心(初中主要涉及牛顿第一、第三定律)而展开的的一门科学。
力学作为物理基础课之一,其结构和内容是由基本概念和规律组成的,在整个中学物理教材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1.2“压力和压强”单元作为初三力学的开篇章节,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压力、压强,液体内部压强(帕斯卡定律、液压传动),大气压强和阿基米德原理,其中,理解压力的含义,掌握压强的概念,理解液体内部压强,理解阿基米德原理为重点。
历年来,中考力学的考核重点集中体现在这几大方面。
1.3 二期课改新教材初中物理学业考核中,力学也作为整个初中物理学业考试的重点,调整后的分值和比例处。
《压强》说课稿
7.1《压强》说课稿一、课题:7.1 压强二、导语:我说课的课题是九年义务教育华东版初中物理教材第一册第十章的第一节“压强”。
三、说教学内容本节内容首先从生活现象分析中引出压力的概念,接着通过实验直观的说明了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两个因素,从而自然地引出压强的概念、公式和单位,最后介绍了压强知识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教材内容循序渐进,逐步上台阶。
从实践出发,上升到理论,再回到实践中应用,从而实现了认识上的飞跃,这是我们在教学中必须贯彻的辨证唯物主义方法。
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学过了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以及两种常见的力——摩擦力和重力,也学过速度的概念及公式,这些都是学习本节知识的基础;在这节课之后,将要学习的液体压强、大气压强、浮力知识中都要用到本节的知识,因而本节内容不仅是本章的重点,也是整个初中力学知识的重点,其中压力和压强的概念更是本节的重点。
由于受生活中先期表象经验以及前面已学习过的重力知识对本节内容产生的负面影响,学生常常习惯把压力同重力弄混淆,因而压力与重力的区别是本节的一个难点,另外,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往往会弄错受力面积,因而受力面积的判断是本节的又一次难点。
四、说教学目标依据教学大纲中的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教材内容,教材特点以及学生实际等因素,从认知、能力、情感三个方面进行目标设计。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认知目标:知道压力的概念,理解压强的概念。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对学生进行热爱科学,学习掌握科学及科学方法,树立为科学而献身的教育。
五、说教学方法考虑到初中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发展特点,即一方面生理上处于人生发展的第二个高峰期(第一个高峰期在一岁前后),另一方面心理发展还不成熟,自我控制能力较弱,易受感染,易激动,有热情,但注意力不容易长时间集中,兴趣也极易转移,思维结构的特征表现为具体形象思维任在发展,任起重要作用,同时又处于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思维为主过渡的阶段,因而本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以直观方法为主的综合启发式。
八年级物理《压强》说课稿(通用10篇)
八年级物理《压强》说课稿八年级物理《压强》说课稿(通用10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说课稿准备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我们应该怎么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物理《压强》说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八年级物理《压强》说课稿篇1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压强》,根据新课标理念,我将以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么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过渡句)首先,我谈谈对教材的理解:一、说教材《压强》是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一节的内容,压强的概念既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也是本章内容的主线,压力和压强的知识是对前面学力作用效果的延续,又为后面学习液体压强做基础,因此学好本节课内容对全章有重要意义。
(过渡句)一堂成功的课不仅要熟悉教材,还需要我们充分的了解学生的特点:二、说学情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力学的基础知识,并学习了两个重要的力,即重力和摩擦力,这些知识都是本节内容学习的认知基础。
初中学生有一定的观察能力,也具备了较强的独立思维能力,但抽象思维能力尚未成熟。
对于本节内容学生之前已有了压力作用效果明显的思维定势,这也是本节课要解决的难点所在。
(过渡句)通过比较知识点间的联系,以利于后续的应用。
因此将教学目标确定为: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初步认识压强以及运用公式进行计算,了解如何增大或减小压强。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哪些因素有关,学习控制变量法,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得以提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以及提高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现象的能力。
(过渡句)本着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四、教学重、难点【重点】压强的概念、公式以及如何增大或减小压强【难点】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五、教学方法(过渡句)德国大教育家第斯多惠说:“科学知识是不应该传授给学生的,而应该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独立地掌握它们。
压强说课稿范文
压强说课稿范文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压强》。
一、说教材1、《压强》是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的内容。
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力和面积的相关概念和知识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高中物理领域中的重要知识点,而且压强在日常生活和工程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我制定了以下三点教学目标:①认知目标:理解压强的概念与计算方法,掌握相关公式的使用;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与压强有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③情感目标:让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他们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3、教学重难点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压强的概念,掌握压强的计算方法。
难点是:应用压强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二、说教法学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动性,这节课我采用的教法是引导探究法和问题解决法。
学法是自主学习法和合作学习法。
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说教学准备在教学过程中,我准备了实验器材和教具,如扁平的小塑料薄片、天平、书籍、木块等。
通过实验和教具的使用,让学生更直观地体验和理解压强的概念。
同时,我还准备了多媒体课件,以图文并茂地呈现教材内容,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力。
四、说教学过程新课标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本着这个教学理念,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
环节一、引入新知课堂开始前,我将给学生一个场景——一个人躺在针尖上。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让他们认识到体积对承受力的影响。
然后,我将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针尖能承受人体重。
在学生的猜测和探究中,我引出了压强的概念,并对压强的计算方法进行简单介绍。
环节二、实验探究为了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压强,我设计了一个简单的实验。
通过在不同面积上放置相同质量的书籍和木块,让学生比较两者的压强,并引导学生发现面积对压力分布的影响。
压强说课稿
《压强》的说课稿一说教材1 教材分析本章知识是以前力学知识的延伸扩展,是初中力学部分的一个重点。
主要讲述压强的概念,压强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及增大和减小压强的主要方法,是以后学习液体压强和气体压强的基础,而且在生产和生活实际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教材力求通过对现象的分析,培养学生密切联系实际,运用科学知识来解释一些现象的习惯和能力,更重要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科学素质。
教材体现出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
2教学目标: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届教材的内容,参考学生已有学习物理的基础,我制定本节的教学目标如下:▲知识与技能:理解压强的概念理解压强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过程与方法:通过生活中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各种与压强有关的现象知道对比这种方法在物理学习中的应用。
经历探究的主要环节,通过探究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得到对压强概念的深入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观察、实验及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通过亲身的体验和感悟,使学生获得对知识的感性认识,为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打下基础.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对物理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3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理解压强的概念,知道压力的作用效果和的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难点:区分压力和重力的区别,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主要方法。
二说教法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要使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注意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依据这节课的内容特点,通过设置情景,结合当今学生的认知特点,紧密的联系生活,对身边的物理现象和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
教师把本节课涉及的知识点内容和问题展示给学生,以学生讨论、分析解决问题为主,教师引导为辅,设置一些实验让学生观察、讨论并且总结和发现规律,同时也应该注意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影响:要给学生自信心、毅力、兴趣动机等培养,通过手势、眼神、表情等形体语言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本章复习课说课稿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策略
我将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包括实验探究法、问题驱动的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和情境教学法。选择这些方法的理论依据如下:
1.实验探究法:物理学科的特点是实验性强,通过实验可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和理解压强的概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究精神。
2.压强的计算:给出压强的计算公式,结合实际例题,引导学生学会如何计算压强。
3.压强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通过实验和数据分析,让学生理解压强与压力、受力面积之间的相互关系。
4.减小和增大压强的方法:列举生活中的实例,讲解如何减小和增大压强,引导学生将知识应用于实际。
(三)巩固练习
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升应用能力,我计划设计以下巩固练习或实践活动:
本节课面向的是八年级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的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喜欢探索和发现。在认知水平上,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理解抽象的概念和进行简单的推理。在学习兴趣方面,学生对物理现象和实验有着天然的好奇心,喜欢通过动手操作来学习新知识。在学习习惯上,学生已经养成了合作学习和主动探究的习惯,但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依赖心理,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这些媒体资源在教学中的作用是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同时有助于突破教学难点,提高教学效率。
(三)互动方式
我计划通过以下方式设计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环节:
1.师生互动:在课堂提问环节,我将设计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及时给予反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2.生生互动: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部分享观点,共同解决问题。同时,设计小组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压强说课稿(通用5篇)
压强说课稿(通用5篇)压强说课稿(通用5篇)压强说课稿1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压强是生活和生产中应用广泛的一个概念,但学生比较陌生。
本节教材主要建立在前面刚学习过的力的初步知识的基础上,是学习了重力、摩擦力后对另一类力的学习迁移,是学习了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和力的关系后对力的另一类作用效果的具体分析。
这一课着重学习的压强是整个单元的基础,也是学好液体压强、大气压强和浮力的重要保证。
2、教材结构分析教材从展示自然界有关压强的现象开始,通过观察现象,提出问题,激发了学生对压强知识的求知欲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兴趣,通过学生的探究活动,比较了解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对压强形成概念。
在理解压强概念的基础上,通过了解生活实例,归纳出改变压强的方法。
3、教学目标a、知识与技能目标①了解压强的概念,理解什么是压力,什么是物体的受力面积,理解压强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②了解压强公式中各个物理量的名称、单位及符合,知道压强单位和由来。
③了解压强的增大和减小的主要方法。
b、过程与方法目标①观察生活中各种跟压强有关的现象,了解对比是提高物理思维的基本方法。
②通过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经历探究的主要环节,通过探究实验、观察实验现象,采集实验数据,获得对压强比较深入的了解,初步学习使用控制变量法,有一定的实验能力。
③了解改变压强的实际意义和基本方法,具有运用知识解释简单现象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经历观察、实验及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②通过亲身的体验和感悟,使学生获得对压强基本知识理解的感性认识,为深入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打基础。
③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培养学生对参与物理学习活动的兴趣,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⑤在观察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4、教学的重、难点:教学重点:压强的概念贯穿全章,起统领全章的作用。
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压强概念的理解,而且培养了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物理压强公开课说课稿
压强说课稿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内容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八章第一节内容《压强》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压强》是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八章第一节内容。
这节课中“压力”和“压强”是两个重要的概念,是在学习力的概念、力与运动规律及质量和密度的概念的基础上进行的,而且也为学习液体内部的压强、大气的压强作必要的准备。
所以本节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理解压强和压力的概念。
理解压强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作图分析,对比研究问题,提高学生的归纳分析能力。
◆经历探究的主要环节,通过探究实验,观察实验现象,获得对压强较深入的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亲身的体验和感悟,使学生获得对知识的感性认识,为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打下基础。
3、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压强的概念贯穿全章,起统领全章的作用。
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压强概念的理解,而且培养了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所以探究压力作用效果影响因素的实验以及压强的概念和公式为本课的重点。
教学难点:由于前置知识的干扰,加之初中学生的抽象思维不够,因此,如何区别压力与重力、如何通过概括实验结论而引导出压强的概念为本课的难点二、说学情:学生已经掌握了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并且学习了重力、弹力、摩擦力等知识,具有探究物理知识的兴趣和愿望。
但他们的思维还是以形象思维为基本思维方式,喜欢动手动脑,对直观内容比较感兴趣。
欠缺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及理性化的思维过程。
因此本节课主要是从现象入手,得出比较简单的结论。
学生通过认真的学习是能够完成任务的。
三、说教法: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调动更有利于对知识的接受和掌握。
因此我采用了学案导学、小组合作学习、实验探究的教学方法。
设计思路立足在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新课程理念上四、说学法:根据以上教法及学生实际,本节采用探究,观察,对比,分析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获取知识,总结归纳出有关知识。
物理说课稿《压强》
《认识压强》说课稿一、说教材教材分析:压强是自然科学的重要概念,在科学技术和生产中都经常用到。
这一节内容着重学习的是固体的压强。
本节共有三个段标,分别是“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什么叫压强”“怎样增大和减小压强”。
“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作为一个较为完整的探究过程,让学生在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学习科学研究方法,获取相关的知识。
在探究活动中允许学生另选器材,给学生的探究活动留有较大的空间,以期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探究能力的目的,同时为压强概念的形成做了很好的铺垫。
“什么叫压强”是本节的主要知识点,教材根据九年级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计算能力,编写了应用压强的变形公式进行计算的例题,这样简化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怎样增大和减小压强”则是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压强的概念,了解压强的应用,教材以“活动”的形式呈现,引导学生根据压强公式讨论实例、进行归纳,得出结论,知道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最后,用“STS"栏目呈现《货车超载,国道不堪重负》一文和图片,旨在教育学生关注社会,同时让学生了解科学、技术、社会之间存在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
这一节内容又是初中自然科学中有关力学知识的一次较大的综合,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和学习科学方法的重要环节。
二、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教学内容本身特点,确立如下教学目标:⑴认知目标:理解压力的概念,了解静置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与物重的关系,掌握压强的概念,了解压强的单位。
⑵技能目标: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
⑶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的重点、难点重点:是固体压强概念的建立、应用压强公式或变形公式进行计算。
难点:压力和重力的区别联系以及压强概念的形成。
四、说教法与学法根据本节课教材特点以及初三学生年龄特点,采取启发式教学法、探究实验、问题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在具体教学过程,学生不但要注重知识的获得,更要注重获得知识的过程。
《压强》说课稿
《压强》说课稿《压强》是初中物理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本文将结合教材原文,对《压强》这一内容进行深入的解析和探讨。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能够:1.理解压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掌握计算压强时的单位;3.通过实例、实验等方法了解压强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难点1.压强的概念及计算方法;2.计算压强时的单位。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通过展示一个被压扁的铁皮圆筒引入压强的概念;2.提问学生:如果用手单手敲击圆筒,圆筒变形的情况是怎样的?同学们能否解释这种现象?引导学生自己理解出“力作用在物体上的区域”称为压强,解释铁皮圆筒圆形变形的因素。
(二)概念讲解1.利用板块P2,引入压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反复呈现压强的公式,让学生明确公式中各个量的含义和计算方法。
(三)计算方法的讲解1.通过板块P3,展示在同样的物体表面上作用相同的力和面积不同时,压强会不同的情况;2.引导学生按照公式进行计算,让学生自己掌握计算压强时的方法。
(四)单位的讲解1.通过板块P4,介绍国际单位制中常用的压强单位帕斯卡;2.通过与学生进行微观世界中物体分子活动的讲解,讲解帕斯卡与物理学中“牛顿”等单位的关联。
(五)实际应用的讲解1.通过板块P5,简单介绍压力传感器、医用血压计等实际应用中的压强概念和计算;2.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实例等方法了解压强的应用及现代技术中的应用。
(六)小结1.以板块P6作为小结,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简单总结;2.通过提问巩固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的了解和掌握程度。
四、教学方法1.板块式课件的呈现。
2.实验、实例等多种教学方法的组合应用。
3.教师引导式的讲解和学生探究式的学习相结合,让学生在探究知识中得到理解和掌握。
五、教学评价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理解情况,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差别化的讲解和教学。
同时,配合板块式课件,让学生通过直观的图像理解压强的概念和计算,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此外,通过实验、实例等教学方法的应用,让学生亲身体验压强的应用,让学生的学习更加生动、有趣。
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九章《压强》复习课(第一课时说课稿)
第九章《压强》复习课杭信一中何逸冬(第一课时说课稿)一、教材分析:压强不仅是中考《力学》中的一个重要考点,而且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压强的应用也比较广泛。
这部分知识在解释一些自然现象时也经常用到,同时又是后面学习液体压强、大气压强、升力等知识的基础。
压强的概念是贯穿本章的核心概念,压强概念的建立,为以后压强知识的学习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因此本节复习第一课时的内容可分为“压力和压强概念的建立、液体压强、情景再现重点实验探究”等模块。
二、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比以前有所提高。
但是还存在一些知识的缺陷和漏洞,因此中考对该单元复习是比较重要的。
复习中学生往往都是被动的学习与接受;缺乏必要的动手动脑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因此学生的学习成绩也参差不齐,复习难度较大。
三、复习目标:1、压力和压强概念的建立;2、液体压强的特点及结合图例分析;3、弄清学生经常出错的基本计算P=F/S和P=ρgh。
四、复习重难点:1、重点:帮助学生建立压力和压强的概念。
2、难点:应用压强知识说明生活实例五、教法与学法:采用多媒体课件演示,通过复习使学生提出问题,在讨论、总结、归纳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和规律。
六、教学过程设计:考点一、压力的概念1、比较图9—1中的(a)、(b)、(c)三幅图得出压力的概念:垂直作用于物体表面的力叫做压力。
2、再现“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⑴如图乙、丙说明: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2)如图甲、乙说明: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3) 概括这两次实验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
(4)本实验研究问题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和对比法例1、如图所示,把小桌面和砝码以不同形式放在海绵上,分析与压力作用效果有关的因素.比较图___和图___,可以说明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压面积有关.比较图___和图___,可以说明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有关.考点二、压强(P):用来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物理意义)1、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人教版初二物理下册压强复习课说课稿
人教版初二物理下册压强复习课说课稿一、说课本本节涉及课本中“压力”“压强”“液体压强”“气体压强”四个知识点,压强、液体的压强因为概念较为抽象,敷衍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
同时,压强、液体压强的谋略又要涉及到学习过的力、压力、重力、合力、质量、密度、体积、面积等,这部分知识还与后面的大气压、浮力等有密切的关联。
简略知识点掌握不牢,多个知识点之间又相互干扰,造成大部分学生在学习压强、液体的压强知识时会感到困难。
然而,这部分知识却是中考“餐桌”上必备的“硬骨头”,由不得你不啃。
怎么啃?八个字──抓住症结,各个击破。
二、说目标1、传授目标新课程夸大知识与技术、历程与要领、情绪态度与代价观三个角度的有机连合。
根据课标和中考说明对本节的具体要求,同时针对我校八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连合课本,本着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全面主动成长的原则,确定本节课的传授目标如下:(1)理解压力的概念;(2)掌握压强的概念、单位和公式,能应用压强知识办理一些实际标题;(3)知道液体压强与那些因素有关(4)办理液体内部压强和固体压强类型题的思路和要领;(5)理解大气压的存在,知道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记着一个标准大气压的数值,知道大气压在生活中的一些应用;2、重点与难点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公式的灵敏运用三、说备考指南压强、液体压强的谋略,主要是运用两个公式及其变形办理有关标题。
题型常见的有填空、选择、谋略及探究题。
两个公式一个是压强的定义式p=F/S,另一个是液体压强公式P=ρgh。
阅历表明,不少学生在学习了这一部分内容后,一般会记着公式,但理解往往是单方的,有时甚至是错误的。
因此,学习中要注意对压强公式的理解,除明确各物理量间的数学干系(学生往往重视这一点),明确各量的单位,最重要的是要明确公式所表达的物理意义(学生往往忽略这一点)。
举行谋略时,要能正确地确定压力、确定受力面积、确定深度。
除此以外还要明确,由于固体不具有流动性,而液体具有流动性,造成了谋略固体对水平支持面的压力压强的要领,与谋略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压强的要领一般不同四、中考命题纪律:本讲内容主要是压强的基础知识,从近几年中考试题的命题趋向来看,考查重点主要集结在如下几方面:1、增大减小压强的要领2、影响液体压强巨细的因素3、压强的相关谋略从考试形式上看,有在填空、选择题中单独考的,也有与其他知识连合在一起综合考的五、说教法启发式传授要领、练习法、讲堂讨论法(每道题解完后都引导学生总结解题要领,自己总结不出来的就小组讨论总结)六、传授程序设计传授历程循序渐进,先回顾已学的知识,梳理知识点在学生头脑中使这些知识有机整合形成知识网络图。
《压强》复习课说课稿
压强复习说课稿一、说教材固体压强一节教材重点内容是围绕压强概念的建构过程和压强公式的灵活运用所展开的一系列的复习教学活动,以及联系生活实际启发学生思考如何多角度来改变压强的大小。
本章知识比较抽象,而且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要求较高;因此在复习过程中要注意使学生获得较多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注意教给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
《液体的压强》是学生学习了《压强》后对压强知识的延伸。
学习本课既能巩固前面所学知识;也能让学生懂得不但固体产生压强,液体也会产生压强。
而且了解液体压强的特点也为今后学习浮力做好知识铺垫。
所以本节是联系前后知识的桥梁,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过再现压强概念的建立过程,巩固认识控制变量的科学研究方法;知道液体压强的特点和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2)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抽象思维能力以及应用压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大胆猜想小心求证,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感悟研究物理的过程和方法,享受学习的愉悦。
三、重难点:重点: 压强的概念。
知道液体压强的特点.难点:探究液体压强大小四、说教法与学法根据物理这门课本身的特点及九年级学生的兴趣,通过设计具体形象的情景,以旧带新,不断滚动知识点,以此来分散教学难点,让学生直观地感知和理解。
这节课可综合应用目标导学习、讲授和讨论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最终优化复习教学效果。
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创设物理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思考、参与实验、参与分析总结得出结论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五、说教学程序教学中要以了解、学习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为基础,掌握知识为中心,培养能力为方向,紧抓重点,突破难点,具体设计如下:1、小实验引入,激发认知冲突给学生展示一只铅笔,用两只手的食指顶住并保持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习课:《压强》说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你们下午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中考第一轮复习课:第八章压强和浮力的第一课时《压强》。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设计、板书设计五个方面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压强和浮力是中学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概念,都属于物质间的相互作用,他们间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且具有较强的规律性,与生活、生产有密切关系。
教材注重让学生经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认识过程,内容上循序渐进,逐步上台阶,从而实现认识上的飞跃,同时教材也体现了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渗透科技意识等课标中的新理念。
其主要内容包括:固体压强、液体压强、大气压强、浮力以及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本节复习课要完成前三个内容的复习,即:固体压强、液体压强和大气压强。
(二)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中师生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
它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对教学活动起导向作用,并为教学评价提供依据。
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教材特点以及学生实际等因素,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进行目标设计。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知识与技能:①会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压强的概念;②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③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④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
⑤训练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师生共同理顺知识结构,使学生对压强知识的理解系统化、条理化。
②通过课堂训练,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师生共同理顺知识结构,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
②通过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会物理就在身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的确立1、压强是本单元的学习重点。
原因是:压强较抽象,学生感性经验较少,并且学习本单元知识需要综合运用力的概念、密度、二力平衡等知识;解释现象、解答问题需要一定的分析表达能力。
2、液体压强是教学难点。
其原因是:由于固体、液体、气体性质不同,因而对压强的量度和测量方法各不相同。
二、学情分析我所任课的班级多数学生上进心强,学习态度端正,对学习物理的基本方法已有一些认识,但探究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压强是学生在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也是他们容易发生兴趣的。
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充分发挥竞赛的作用,迎合他们好动、好强的心理特点,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十四、五岁的初中生,思维方式逐步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
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通过理论分析和推理判断来获得新知识,发展抽象思维能力。
当然在此过程仍需以一些感性认识作为依托,可以借助实验加强直观性和形象性,以便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教学方法整个教学过程要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贯穿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问题为线索的原则,坚持启发式。
在教学各个环节不断地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设置悬念,适时点拨诱导。
学生以回答问题、抢答问题、合作探究问题的方式,积极思维、培养能力,自主学习。
本节课我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的整合作用。
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使教学内容具有形象性、生动性、直观性,有效的节省教师讲解、板书、板画时间加大了课堂容量,提高了课堂效果。
达到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开发智力的目的。
四、教学设计(一)设计理念:纵观近几年中考命题,不难发现,物理试题普遍注重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反映了物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影响,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理念。
“以问题为载体,为学生搭建动口、动脑平台。
体验物理思维过程,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是本节课的设计意图。
根据新课标、考纲进行知识的系统复习、通过精选习题进行课堂训练,并对要点、重点进行总结,使学生对压强知识得到深刻认识。
(二)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教师拿出一些器材(海绵、压力小桌、重物),提出问题:“这些器材我们可以完成什么实验?”引导学生思考、回答,从而引出我们今天这节课所复习的内容:压强。
2、知识回顾、抓基础。
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和内化的过程,学习中必须通过主观努力不断涉猎新内容,建构或完善新的认知结构。
要做到融汇贯通,首先要让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网络化。
教师设疑:“你对压强知多少?”学生一一说明,教师板书。
并利用投影打出知识结构(如附图)。
并聚焦考点:利用投影展示中考考试要点以及出现的题型。
使学生了解这部分知识在中考中会怎样出现、会考那些知识点。
然后,对于各个知识点,采取边复习边练习各个击破。
①关于“压力”先让学生解答问题1“作出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示意图”,并设置疑问:“压力与重力一样吗?能画出物体所受重力的示意图,说出他们的不同吗?他们有联系吗?”一连串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回答。
搞清楚容易混淆的概念间的区别和联系后作出归纳总结。
②在复习固体压强时,学生说出概念、公式P=F/s、单位后教师设疑:“如何增大和减小压强?”学生回答。
在加深对公式的理解后出示投影,由学生来解答问题2、3。
③关于液体压强,先通过4、5两道题加以强化,并通过播放flash课件㈠,学生观看熟悉连通器的特点及应用,再解答问题6。
多媒体课件的展示直观、明了,学生印象深刻。
④关于大气压强,学生通过解答问题7—10来加深理解。
3、课堂训练、强化知识巩固提高。
以竞赛方式及小组讨论完成课堂训练,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教师导演,对于问题11—15学生抢答。
问题16—18,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回答。
关于问题18,若学生无法解答,教师播放flash课件②加以提示;若能解答,则通过学生观看flash课件㈡加深印象。
4、课堂小结、归纳重点、强调解题注意事项,使学生应对中考能有的放矢。
教师设疑:“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在处理有关压强问题时需要注意什么?”学生通过回想本节课的知识复习与课堂练习来找出需要注意的问题,提高学习能力,通过投影展示,加深印象。
5、布置作业:问题19、20。
使学生的学习由课上延伸到课后,得到进一步的巩固与提高。
五、板书设计板书是将教学内容系统化、条理化。
为了使学生易于掌握知识的重点、分散教学难点,加深对基本概念和规律的认识,方便学生复习,以便在学生大脑中留结束语以上是我对“压强”这节教材的认识和对这堂复习课的整体设计,在实际执行教学结构中的各个程序时,可能存在某些意外因素的干扰,这就要求教师沉着冷静,随机应变,排除干扰,适时适度地调整原定的课堂教学设计方案,我相信通过师生共同努力,会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的。
附录:(习题)1、作出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示意图2、一块砖分别平放、侧放、竖放在地面上,对地面压强最小的放置方法是[ ]A.平放 B.侧放 C.竖放 D.无法判断3、下列事例中,属于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的是[ ]A.铁路的钢轨不直接铺在路基上,而铺在枕木上B.书包带宽的比窄的背在身上舒服C.把菜刀口磨得很薄,刀就容易切进菜里去D.在泥地上垫上一块大木板,便于人行走4、如右图所示.a图底部的橡皮膜向外凸起,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b图侧壁的橡皮膜向外凸起,说明的物理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5、如图所示,可以说明的物理问题是(1)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6、下列设备不属于连通器的是:( )A.船闸B.锅炉水位计C.水塔的供水系统D.自来水笔7、如图所示,将一试管中装满水,再将—支较细的试管插入并倒置,使试管口朝下,空试管不向下掉,反而上升,这是__ __把小试管推上去的。
8、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做托里拆利实验时,当玻璃管中的水银柱稳定后,在管顶穿一小孔,那么管内的水银将 [ ]A、往上喷出B、稍微降下一些C、降低到和管外水银面相平D、保持原来的高度不变9、做托里拆利实验时,下面哪种情况对管内水银柱的竖直高度有影响 [ ]A、玻璃管的粗细B、玻璃管倾斜C、玻璃管插入水银槽的深度D、外界大气压变化10、如图所示,在托里拆利实验中玻璃管倾斜放置,则当时大气压为____厘米水银柱。
11、如图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若将它沿虚线截去一半,则将发生的变化是[ ]A.压力变小,压强不变; B.压力变小,压强变小;C.压力变小,压强增大; D.压力不变,压强不变。
12、如图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若将它沿虚线截去一半,则将发生的变化是[ ]A.压力变小,压强不变; B.压力变小,压强变小;C.压力变小,压强增大; D.压力不变,压强不变。
13、一只底面积为S的箱子,当放在面积为2S的水平桌面中央时,箱子对桌面的压强为P;当放在面积为S/2的水平凳面上时(凳面被箱子全部盖住) ,箱子对凳面的压强是P′,则P′与P的关系为( )A. P′=4PB. P′=2PC. P′=PD. P′=P/214、如图1所示:A、B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内装同种液体a、b,且液面等高,则试管底部所受压强Pa______Pb。
(填“>”、“<”或“=”)15、如图1所示:A、B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内装等质量的不同液体a、b,且液面等高,则试管底部所受压强Pa______Pb。
图1(填“>”、“<”或“=”)16、高速公路上严禁汽车超载,请用你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为什么要限制汽车的超载?17、一本初中物理书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如何测定它对桌面的压强?请写出你所选择的器材、实验步骤及压强的表达式•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式: _____________.18、如何测量你双脚站立在地面上时对地的压强?19、小明同学的质量为50kg,他站在水平地面上时双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400cm2。
请你算出:(1)小明同学站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力;(2)若小明同学背着重为50N的书包行走,他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g取10N/kg)20、医生测量某人的血压,测得高压为200毫米水银柱,低压为140毫米水银柱,结果他被诊为是高血压,请你帮他算一下,他的高压是___________Pa(ρ水银=13.6×103 kg/m3,g=10 N/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