骶骨肿瘤切除与骶骨重建患者围术期康复护理

骶骨肿瘤切除与骶骨重建患者围术期康复护理

骶骨肿瘤切除与骶骨重建患者围术期康复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骶骨肿瘤切除与骶骨重建围手术期康复护理的对策。方法:13 例骶骨肿瘤患者术前进行心理护理,括约肌功能训练指导等;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加强伤口及引流管的护理,观察脊髓神经功能,早期进行康复指导及功能锻炼。结果:13 例患者均安全渡过围手术期,未出现并发症。结论:正确的护理措施及康复护理方法,对确保手术成功及促进患者术后的康复极为重要。

【关键词】骶骨肿瘤切除;骶骨重建;围术期;康复护理

骶骨肿瘤手术切除治疗是有效方法[1 ] 。我科对13 例骶骨肿瘤患者手术前后增加系统的康复护理,结果无论从肿瘤学还是肢体关节功能学或并发症方面评价均成效显著。

1.资料与方法

1. 1一般资料

1995 年~ 2005 年在我科住院的骶骨肿瘤患者13 例,均经CT 或MRI 确诊,男8 例,女5例;年龄38~67 岁,平均49 岁;病程6 个月~2 年;肿瘤位于S3 以上1 例,S3 以下12 例;病理诊断为骨巨细胞瘤5 例,脊索瘤8 例。

1. 2方法

①手术:13 例患者均采用腹部+ 骶尾部联合入路,双髂内动脉结扎,部分骶骨切除或全骶骨切除治疗原发性骶骨肿瘤,骶骨切除后进行腰椎、骨盆内固定或加腓骨植骨固定重建术[2 ] 。

②康复护理:术前与患者多沟通、交流,取得其信任,通过成功病例的介绍、相关健康宣传资料的发放,提高患者的自信心和治疗依从性[3 ] ;对病情不知情的患者,根据需要配合家属保密,但仍对患者宣讲疾病的可能演变过程,使之承受能力逐渐增强;指导患者做肛门会阴括约肌收缩运动,每收缩1 次持续30 s ,放松5 s ,如此反复,以感觉到肛门收缩强劲有力为标准,并练习床上排便,术后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按常规护理,注意观察患者双下肢有无感觉运动障碍;术后

24 h 指导患者自主活动,踝关节跖屈背伸、股四头肌及臂肌收缩舒张;术后48 h膝、髋关节伸屈等运动,自上而下叩击下肢,让患者自述感觉强度及有无麻木或放射痛,并评估和记录;定时督促患者做括约肌功能训练,每日2 次,15 min ;4 h进行1 次膀胱夹闭训练[4 ] ;拆线后患者半卧位,腰背部及膝下垫软枕,足底顶沙袋,待适应后再取坐位,双脚踏地;术后1 个月腰围保护下床活动,行走时双手撑助行器,最长不超过50 m ;继续加强股四头肌静力收缩和髋、膝关节功能锻炼,20 min ,每日3 次。6 个月内上肢及腰部不负重;定期复查。

2.结果

术后13 例患者均无手术死亡,术中失血量为800~3000 ml ,平均900 ml ,均安全渡过围手术期,无并发症发生。术后近期疗效满意,腰骶椎疼痛及大便梗阻感消失,除1 例S3 以上患者卧床3 个月外,余均于术后1 个月后下床活动,由步行器辅助步行逐步过渡到步行;1 例术后出现大便失禁,通过提肛训练及神经营养疗法,2 周后排便正常;1 例术后出现排尿困难,术后4 个月基本恢复;1 例术后出现脑脊液漏,经抬高床尾及抗生素治疗2 周自行愈合;1 例术后切口感染,经抗感染及换药治疗,切口延期愈合;1 例术后出现性功能障碍,经心理治疗后好转。术后6 个月~10 年随访,肿瘤复发或转移死亡5 例。

3.讨论

骶骨不仅是骨盆环的重要构成部分,而且还有支撑腰椎的功能。因而骶骨的缺如将对骨盆和脊柱的稳定性造成影响。维持和重建良好的腰骶稳定性可明显缓解疼痛,预防病理性骨折或截瘫,使患者早期下床活动[1 ] 。本文对13 例患者术前后均制定周密的护理计划,通过术前心理护理、括约肌功能训练等,术后系统的康复护理和功能锻炼[5 ] ,均安全渡过围手术期,未发生护理并发症。提示正确的护理措施及术后早期配合康复训练,对确保手术成功及促进患者康复极为重要。

【参考文献】

[1]施邦昀.高位骶骨肿瘤切除及重建手术的护理配合[J] .广东医学杂志,2004 ,11 :1270-1270.

[2]丁万军,刘世清,熊文.骶骨肿瘤切除与骶骨重建方式探讨[J]. 临床外科杂志,2008,5 (16):339-340.

[3]高德华,朱建英,张婧然.骶骨肿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 (2):19-20.

[4]房晓军.骶骨恶性肿瘤前后联合入路病变切除术的护理[J]. 现代护理,2004 ,10 (2) :129-130.

[5]何伟. 髂内动脉栓塞后行骶骨肿瘤切除的围手术期护理27 例[J]. 实用护理杂志,2003,19 (7) :17-18.

围手术期护理要点

围手术期护理要点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术已成为常见的治疗方法。为了 确保手术的成功和患者的康复,围手术期护理尤为重要。本文将介 绍围手术期护理的要点,帮助患者和护理人员更好地应对手术过程 中的需求和挑战。 术前准备 术前准备是围手术期护理中关键的一部分。在手术当天,患者 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检查和准备,包括血液检测、饮食禁忌、清洁身 体等。这些准备措施可以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并减少手术风险。 麻醉与手术安全 麻醉和手术安全是围手术期护理的重要方面。护理人员需要与 麻醉师和外科医生密切合作,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安全。监测 患者的生命体征、维持麻醉效果、预防手术并发症等都是护理人员 在此阶段的责任。

术后护理 术后护理是围手术期护理的关键环节。在患者醒来后,护理人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这包括疼痛管理、伤口护理、卧床休息、饮食调理等。护理人员还需要向患者和家属提供术后护理指导,以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围手术期护理中,护理人员需要积极预防和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这可能涉及防止感染、预防血栓形成、维持患者的液体平衡等。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可以有效降低术后风险,促进患者的康复。 心理支持 围手术期护理不仅关注患者的身体健康,也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手术对患者而言是一次重要的生命体验,护理人员需要给予患者充分的关心和支持,并帮助他们应对手术过程中的焦虑和恐惧。

总结 围手术期护理是手术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对患者的康复起着重要作用。通过术前准备、麻醉与手术安全、术后护理、并发症预防与处理以及心理支持等方面的综合护理,可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并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骶骨肿瘤切除与骶骨重建患者围术期康复护理

骶骨肿瘤切除与骶骨重建患者围术期康复护理 骶骨肿瘤切除与骶骨重建患者围术期康复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骶骨肿瘤切除与骶骨重建围手术期康复护理的对策。方法:13 例骶骨肿瘤患者术前进行心理护理,括约肌功能训练指导等;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加强伤口及引流管的护理,观察脊髓神经功能,早期进行康复指导及功能锻炼。结果:13 例患者均安全渡过围手术期,未出现并发症。结论:正确的护理措施及康复护理方法,对确保手术成功及促进患者术后的康复极为重要。 【关键词】骶骨肿瘤切除;骶骨重建;围术期;康复护理 骶骨肿瘤手术切除治疗是有效方法[1 ] 。我科对13 例骶骨肿瘤患者手术前后增加系统的康复护理,结果无论从肿瘤学还是肢体关节功能学或并发症方面评价均成效显著。 1.资料与方法 1. 1一般资料 1995 年~ 2005 年在我科住院的骶骨肿瘤患者13 例,均经CT 或MRI 确诊,男8 例,女5例;年龄38~67 岁,平均49 岁;病程6 个月~2 年;肿瘤位于S3 以上1 例,S3 以下12 例;病理诊断为骨巨细胞瘤5 例,脊索瘤8 例。 1. 2方法 ①手术:13 例患者均采用腹部+ 骶尾部联合入路,双髂内动脉结扎,部分骶骨切除或全骶骨切除治疗原发性骶骨肿瘤,骶骨切除后进行腰椎、骨盆内固定或加腓骨植骨固定重建术[2 ] 。 ②康复护理:术前与患者多沟通、交流,取得其信任,通过成功病例的介绍、相关健康宣传资料的发放,提高患者的自信心和治疗依从性[3 ] ;对病情不知情的患者,根据需要配合家属保密,但仍对患者宣讲疾病的可能演变过程,使之承受能力逐渐增强;指导患者做肛门会阴括约肌收缩运动,每收缩1 次持续30 s ,放松5 s ,如此反复,以感觉到肛门收缩强劲有力为标准,并练习床上排便,术后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按常规护理,注意观察患者双下肢有无感觉运动障碍;术后

骨科围手术期病人的护理

骨科围手术期病人的护理 (一)定义 围手术期是指在确定手术治疗到出院的这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内,患者的身体和精神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医护工作者要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以保障手术的顺利进行及患者术后的康复。 (二)骨科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 骨科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分为术前、术后、术后恢复和出院期。术前主要包括术前护理、术前宣教、术前准备;术后包括术后监护、术后护理和术后宣教;在术后恢复阶段,包括功能锻炼、物理康复、饮食指导、预防并发症;病人出院要对病人进行出院流程、健康宣教、功能锻炼,不适时进行随诊。 1、术前护理 (1)术前宣教: ①术前宣教,要让病人了解手术方式和麻醉方法,了解手术的经过、了解手术对生活的影响,从而缓解患者和家属因手术所导致的不安和焦虑,使患者勇于面对手术,教会患者功能锻炼的方法,有利于术后的康复训练。手术后能够顺利的康复出院。 ②心理状况的评估。骨科疾病尤其是创伤,往往是突发事件,患者缺乏心理准备,而手术常伴有疼痛和其它严重不适或者功能障碍,所以患者的心理矛盾十分突出,除了脆弱、情绪波动、依赖性增强外,最为常见的就是担忧手术效果,怕被误诊或者误治,惧怕麻醉、疼痛、术后并发症等。这些心里反应会随着手术的临近而加重。所以手术前护士应全面的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正确

的引导并及时的纠正不良的心理反应,从而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2)术前准备: ①协助患者完善术前检查。术前检查应包括胸部X光片检查、心电图、血细胞分类计数、血生化及出凝血时间,尿常规、便常规,肝、肾功能检查。患者不是自体输血,要查人体免疫缺陷病毒滴度等。 ②大手术术前做好配血、皮试。 ③术前一天要监测生命体征,体温、脉搏、呼吸,每日3次。手术晨起还要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④胃肠道的准备:指导患者术前3日训练床上大便,以防术后不习惯卧床排便而致便秘;连续3日无大便者,需告诉医生,以便使用药物通便或灌肠;择期手术的患者术前一日晚用肥皂水或开塞露灌肠排除肠道淤积大便,以预防麻醉后因肛门括约肌松弛而在术中排便造成污染和术后大便淤积、腹胀。 ⑤排尿的练习:术后的患者可能会因麻醉、创伤后或不习惯在床上小便,易发生尿潴留,尤其是男性患者,术前护士应指导患者在床上进行大小便的训练,并告知患者术后有留置导尿管的可能性。 ⑥术前备皮:术前备皮的目的是在不损伤皮肤完整性的前提下减少皮肤细菌数量、降低手术后伤口的感染率。重点是清洁手术野皮肤和剔除毛发,骨科手术皮肤准备需要超出上下关节的范围,而且手术3天前应开始准备,这是因为其无菌要求比其他手术更严格。具体方法如下:手术前3日开始清洗切口局部及其周

骶骨肿瘤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骶骨肿瘤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骶骨肿瘤是指位于盆腔内外骶骨周围,各种原发或继发于骶骨或盆腔、软组织的一组肿瘤。 【护理常规】 1.术前 (1)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的思想顾虑,增强信心,主动配合手术及护理。 (2)加强营养,预防感冒。给予高蛋白质、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合理搭配,以增强机体抵抗力。 (3)肠道准备:患者术前3d进无渣流食;术前20:00及术晨分别给予清洁灌肠。 (4)术前练习:①训练床上使用便器排尿、排便,避免患者术后因姿势不适应而发生便秘、 尿潴留;②轴线翻身法,为术后配合翻身打下基础;③俯卧位训练,逐渐延长俯卧时间至3~4h,以适应手术体位需要。 (5)术前准备:①皮肤准备、备会阴,注意防止损伤皮肤;②根据医嘱做抗生素皮试、交叉配血;③术前禁饮、禁食,常规禁食10h,禁饮 4h;④必要时遵医嘱口服镇静药。 (6)手术日晨准备:测量生命体征,检查手术区皮肤准备情况,更换清洁病员服,取下活动性义齿、眼镜、首饰等附属物品,贵重物品交其家属保管,不化妆,去手术室前,嘱患者排空膀胱。按手术需

要将病历、术中用药、X线片等带人手术室,与手术室人员进行核对交接。 2.术后 (1)术后体位:返回病房后医护人员同时托起患者,平抬至床上。注意保持脊柱平直。 (2)病情观察: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患者术中失血较多,应观察患者意识及有无血容量不足表现,严密监测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每30分钟记录1次。 (3)伤口护理:观察切口处有无渗血渗液,及时更换敷料,保持切口周围清洁干燥。患者排尿、排便后应及时将局部清理干净,以防污染切口敷料,造成切口感染。 (4)引流管护理:置患者侧卧位,保持引流管通畅,妥善固定引流管,密切观察引流的颜色、性状、量,做好记录。 (5)皮肤护理:按时协助轴线翻身,防止压疮,做好皮肤护理。 (6)导尿管护理:观察尿量的变化,保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每日行会阴护理,按时更换尿袋,嘱患者多饮水,防止尿路感染。 (7)心理护理:安慰、鼓励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及术后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增强患者信心,积极配合治疗护理工作。 (8)术后功能锻炼:①术后12h患者完全清醒后,开始进行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锻炼,以后逐渐增加活动量及范围,以预防肌肉萎缩; ②术后3d指导患者进行直腿抬高锻炼,可避免神经根粘连。每天5~6次,每次3~5min;③术后10~14d伤口愈合好,局部疼痛减轻后,

围手术期护理流程

围手术期的护理流程 一、定义: 围手术期是指手术患者从人院,经过术前、术中和术后,直至基本康复出院的全过程,又称手术全期。 二、术前护理 1.做好术前护理评估,内容:生命体征;心理状态;营养状况;睡眠 情况;家庭支持;教育需求;治疗依从性等。 2.落实护理措施 2.1心理护理: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正确对待疾病。以达到患 者能认清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对手术要达到的目的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与意外事项,有一定的心理准备。 2.2呼吸道准备:指导病人进行深呼吸锻炼,吸烟者嘱其戒烟。术前 有肺部感染者遵医嘱应用抗生素。 2.3胃肠道准备:根据手术种类、方式、部位、范围,术前给予不同 的饮食和术前肠道准备。指导患者练习床上大小便。 2.4手术区皮肤准备:术前日洗头、剪指甲、更换清洁衣服,术日晨 充分清洁手术区域皮肤。 三、手术当日护理

1.取下义齿、手表、首饰等,将贵重物品交家属保管好。 2.排空小便,遵医嘱应用术前药物。 3.准备手术需要的病历、放射线片、CT片、MRI片及药品,与手术室人员共同核对,按手术交接单做好交接。 4.参加手术的护理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患者安全核查和消毒隔离制度,保障患者安全,严防差错事故。 四、术后护理 1.做好术后护理评估,内容:手术情况(手术方式、术中出血、输血、 麻醉等);神志、生命体征情况;疼痛及症状管理、切口引流情况; 自理能力和活动耐受力;营养状况;心理状态;用药情况,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安全管理。 2.护理措施 2.1向医师及麻醉师了解手术中病人的情况。 2.2术后病人的搬移:尽量平稳,减少振动,注意保护伤口、引流管、 输液管,防止滑脱或受污染。 2.3卧位:麻醉未清醒者应有专人守护,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腰 麻、硬膜外麻醉病人术后需平卧6小时,当病人麻醉恢复,血压平稳,腹部手术后一般可取半卧位,以减少腹壁张力,头颈部及胸部手术后取半卧位或坐位。

(完整版)围手术期护理评估方案和处理流程

(完整版)围手术期护理评估方案和处理流 程 1. 背景 围手术期护理是指术前、术中和术后对患者的全面护理工作,旨在减少手术风险,提高手术成功率,加速康复过程。为了确保围手术期护理的质量,评估方案和处理流程变得尤为重要。 2. 围手术期护理评估方案 2.1 术前评估 术前评估是通过收集患者的详细信息来确定其手术风险和特殊需求的过程。术前评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患者基本信息: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等。 - 病史:包括既往病史、家族病史、过敏史等。 - 全面体格检查:包括心肺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等方面的评估。

- 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等。 - 心理状态评估: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和心理需求。 2.2 术中评估 术中评估是在手术过程中对患者的生理状况和手术效果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的过程。术中评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生命体征监测:包括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等。 - 镇痛评估: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及时给予镇痛治疗。 - 输血评估:监测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必要时给予输血。 - 抗感染评估:监测患者的体温、白细胞计数等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感染。 2.3 术后评估 术后评估是手术结束后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确保其安全和舒适的过程。术后评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复苏评估:监测患者的呼吸、循环、神志等情况,确保患者迅速恢复。 - 疼痛评估: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及时给予镇痛治疗。 - 伤口护理评估:观察伤口是否有红肿、渗液等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 宣教评估:对患者进行术后宣教,解释注意事项、康复计划等。 3. 围手术期护理处理流程 3.1 术前准备 - 提前安排手术室和所需设备。 - 阅读患者的病历和相应的医嘱。 - 与患者和家属沟通,解答疑问并提供必要指导。 3.2 术中处理 - 配合手术人员完成准备工作,确保手术环境安全。 - 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调整手术条件。

骨科围手术期病人的护理

骨科围手术期病人的护理 骨科围手术期病人的护理是指在手术治疗到出院的这段时间内,医护工作者要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以保障手术的顺利进行及患者术后的康复。骨科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分为术前、术后、术后恢复和出院期。 术前护理包括术前宣教和术前准备。术前宣教要让病人了解手术方式和麻醉方法,了解手术的经过和对生活的影响。同时,要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引导并纠正不良的心理反应,使患者勇于面对手术。术前准备包括完善术前检查、配血、皮试、监测生命体征和胃肠道的准备等。 术后护理包括术后监护、术后护理和术后宣教。术后监护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术后情况,及时处理并发症。术后护理要注意伤口护理、疼痛管理、营养支持和预防并发症等。术后宣教要告知患者术后注意事项和功能锻炼的方法,有利于术后的康复训练。

在术后恢复阶段,要进行功能锻炼、物理康复、饮食指导和预防并发症等。同时,要对病人进行出院流程、健康宣教和功能锻炼,不适时进行随诊。 术前护理要协助患者完善术前检查,包括胸部X光片检查、心电图、血细胞分类计数、血生化及出凝血时间,尿常规、便常规,肝、肾功能检查等。同时,要指导患者训练床上大便和大小便的练,以预防术后便秘和尿潴留等并发症。 呼吸评估在手术后显得尤为重要。长时间麻醉和肺膨胀不全会导致胸廓形状改变,进而引起医源性血胸或气胸,从而损害肺功能。此外,术后肺栓塞也需要引起注意,如呼吸短促、胸痛、血红蛋白减少和体温升高等症状。应该在术后72小时 或更长时间内,每个值班班次都检查肺功能,以及时发现有关征象。 术后体位的指导也非常重要。全麻术后且尚未清醒的患者应该取平卧位6小时,头偏向一侧,以防止因呕吐而引起误吸进入气道。椎管内麻醉的患者应该平卧6~8小时,以防止因 脑脊液外渗而引起头痛。四肢手术后,应该用枕头、支架等抬高患肢,使其略高于心脏水平位,肢体远侧端高于近侧端,以

加速康复护理在骨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加速康复护理在骨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加速康复理念是近年来跨学科护理管理改革中新型的一种护理服务,其目的 是改善患者围手术期优化措施,减少术后并发症,加快术后康复的一种康复护理 手段。骨科患者在临床上常见,手术治疗是这类患者治疗的主要手段,但是术后 疼痛、感染、压力性损伤、肢体功能障碍、便秘等均是骨折患者术后发生的并发症,影响了患者预后。因此,给予骨科术后患者系统的围手术期管理,也是骨科 手术后减少并发症的重要保证。本文通过介绍当前骨科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护理的 护理措施,护理技巧等,促进护理工作的进一步发展,进行对骨科患者围手术期 相关护理的研究进行综述。 1.加速康复外科的概念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作为新型外科模式,是指为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减少并 发症、降低病死率在围手术期采取的一系列有循证医学证据支持的多学科综合优 化措施。其对传统的外科进行补充及完善,继微创外科后的一种新理念,由于其 内容涉及了多个领域,包括心理学,康复医学,外科学及护理学等多个学科,包 括了新型的麻醉方法,微创手术方式,较好的术后镇痛效果,早期的肠内营养及 术后早期的康复训练等,其理念可以运用到临床大部分领域中的围手术期护理中,研究认为,其与传统的护理理念相比,具有明显的先进性及优越性,注重患者的 心理状况,注重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就诊体验,其不常规行胃肠道 准备,无需严格禁食,避免过量补液,不常规放置各种管道,术后持续镇痛,提 倡早期下床活动,尽可能促进患者的康复。 2.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作用机理 目前比较前沿的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路径应用到护理的过程当中,取得 了较好的效果。首先制定完善的护理方案,系统且全面的执行护理措施。患者的 焦虑、疼痛、低温、安置各种导管都是创伤因素,通过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素促进 机体分泌儿茶酚胺,是患者产生心率增快,血压增高等应激反应,术后各种并发 症的发生都与患者的应激反应有关系,所以在围手术期准备的过程中要避免各种

骶骨肿瘤切除术

骶骨肿瘤切除术 一概述 骶骨肿瘤比较少见,包括原发性肿瘤和转移性肿瘤。原发肿瘤中以脊 索瘤最多见,其次为骨巨细胞瘤;继发肿瘤中以转移癌最多,其次为 多发性骨髓瘤。因骶骨原发或转移性肿瘤造成局部或骶神经功能障碍,将肿瘤部分切除。骶骨肿瘤因其发生部位特殊,位置较深,早期症状轻,诊断较为困难,导致确诊时肿块巨大。外加骶骨解剖部位复杂, 前方毗邻直肠、膀胱等器官,瘤体往往血供极为丰富,容易出现切除 中或切除后出血量巨大,造成各种并发症,所以手术比较困难。 二麻醉方式及术前准备 1.麻醉方式 全麻或连续硬膜外麻醉 2.术前准备 术前除拍摄普通X线片外,应做CT、MRI等项检查;行肠道清洗准备; 备血;术前24~48小时,应做选择性血管造影及栓塞。 三适应证 适用于原发于骶骨的骨肿瘤;周围组织肿瘤侵及或转移至骶骨者。 四禁忌证 瘤体过大;在骶骨侵及骶1平面,在骶骨前面肿瘤向盆腔内突出较大, 切除肿瘤及其边界不能达到广泛性切除者;肿瘤前方与盆腔脏器(如

直肠、血管)粘连较重者。盆腔内除有动、静脉外,还有异常丰富的静脉丛,围绕盆腔内壁、相互交通、术中易撕裂,且难以止血。 五手术步骤 ①在臀部骶、尾骨的中线做一纵行切口,切开皮肤后由中线向左右两侧游离皮瓣,将臀大肌纤维切开,向下方解剖显露肛尾韧带,将肛尾韧带横行切断后,用手指插入尾骨前间隙行钝性分离,使其与骶骨前直肠分开。②锐性切开附着在骶骨外侧缘的骶结节韧带与骶棘韧带。在骶骨后面解剖软组织,显露骶骨近端。③用椎板咬骨钳在肿瘤的上界上一个骶后孔切除骶骨的椎板和棘突,使椎管充分显露。采用咬骨钳切除骶椎。如果骶4和骶5神经包绕在肿瘤内,又不易剥离,则可和肿瘤一并切除。④经臀大肌纤维将负压吸引管放置在伤口内,分层间断缝合伤口。 六术后并发症 1.失血性休克 骶骨为中轴骨的尾端,血运非常丰富,且骶骨的前方为交织网状的骶前静脉丛,因此术中极易出血。 2.切口感染、不愈合 是常见的术后并发症。伤门并发症患者多数需要进一步手术引流、清创、二期闭合伤门。如出现皮肤缺损较大,须行局部皮瓣转移。 3.神经损伤 神经损伤也是常见的并发症,尤其是神经受肿瘤浸润或再次手术的患者。对肿瘤较大和软组织浸润较严重者,要仔细分离显露肿瘤,避免损伤坐骨神经。

围手术期护理

围手术期护理 围手术期是围绕手术的一个全过程,从决定接受手术治疗开始,直至基本康复,包括手术前、手术中及手术后的一段时间。手术能治疗疾病,但也可能导致并发症和后遗症。患者接受手术,要经历麻醉和手术创伤的刺激,机体处于应激状态。任何手术都会使患者产生心理和生理负担。因此,围手术期护理旨在为患者提供身心整体护理,增加患者的手术耐受性,使患者以最佳状态顺利度过围手术期,预防或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一、术前护理 (一)评估和观察要点。 1、评估患者的病情、配合情况、自理能力、心理状况。 2、评估患者生命体征、饮食、睡眠、排便、原发病治疗用药情况、既往病史等。 3、了解女性患者是否在月经期。 4、了解患者对疾病和手术的认知程度。 (二)操作要点。 1、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术前检查的目的及注意事项,协助完成各项辅助检查。 2、帮助患者了解手术、麻醉相关知识:可利用图片资料、宣传手册、录音、录像或小讲课等多种形式介绍有关知识,手术方式,麻醉方式等。 3、向患者说明手术的重要性,术前、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情况及配合方法。 4、做好术前常规准备,如个人卫生、手术区域的皮肤准备、呼吸道准备、胃肠道准备、体位训练等。

5、根据手术需要,配合医生对手术部位进行标记。 6、做好身份识别标志,以利于病房护士与手术室护士进行核对。 (三)指导要点。 1、呼吸功能训练:根据手术方式,指导患者进行呼吸训练,教会患者有效咳痰,告知患者戒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床上排泄:根据病情,指导患者练习在床上使用便器排便。 3、体位训练:教会患者自行调整卧位和床上翻身的方法,以适应术后体位的变化;根据手术要求训练患者特殊体位,以适应术中和术后特殊体位的要求。 4、饮食指导:根据患者病情,指导患者饮食。 5、肢体功能训练:针对手术部位和方式,指导患者进行功能训练。 (四)注意事项。 1、指导患者及家属阅读手术须知。 2、对教育效果需进行评价:患者能否正确复述术前准备相关配合要点,能否正确进行功能训练;护士应注意观察患者情绪变化,评估患者有无焦虑状态,焦虑是否减轻或消除。 二、术中护理 (一)评估和观察要点。 1、根据不同的手术需要,选择合适的手术间进行手术,并评估手术间环境和各种仪器设备的情况。 2、评估患者的病情、意识状态、自理能力、全身情况、配合程度、术前准备情况、物品带入情况等。 3、术中注意评估患者的体位摆放情况、皮肤受压情况。 4、评估手术需要的物品并将其合理放置。

围手术期的健康教育

围手术期的健康教育 在围手术期的健康教育中,我们需要关注以下重点内容: 1. 术前准备:在手术日期确定后,医生会提供详细的术前准备指导,包括停止食物和液体摄入的时间、洗澡和清洁注意事项等。术前准备的良好执行将有助于手术过程的顺利进行。 2. 营养饮食:术前和术后的合理饮食对手术的康复至关重要。建议在手术前几天开始摄入高蛋白食物,如鱼、肉、奶酪等,以帮助身体修复。手术后,要遵循医生的建议,逐渐增加饮食种类和量,以恢复身体功能。 3. 技巧性活动:根据手术类型和个人情况,医生会告诉患者在手术后可以进行哪些活动。术后适度的活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淤血和静脉血栓的发生。 4. 疼痛管理:手术后可能会有一定程度的疼痛,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开出相应的止痛药物。患者需要按时按量服用,并及时向医生反馈疼痛情况,以调整药物剂量。 5. 伤口护理:手术后的伤口护理非常重要。患者要保持伤口干燥、清洁,并按医生的指示更换敷料。如果出现红肿、渗液或感染迹象,应及时就医。 6. 心理护理:手术前后,患者可能会面临焦虑、恐惧和压力等情绪。家属和医生应给予患者积极的心理支持,帮助其调整情绪,缓解压力。

7. 康复指导:术后康复是手术过程的重要部分。医生会给予患者相关的康复指导,包括逐渐增加活动、恢复体力、避免剧烈运动等。患者要遵循医生的指导进行康复锻炼,以促进身体功能的恢复。 8. 注意事项:手术后,患者要遵循医生的嘱咐,避免过度用力、重物提拿、久坐等,以免引发并发症。同时,也要注意药物的使用和饮食的健康,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作息规律。 以上是在围手术期的健康教育中需要注意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围手术期护理总结汇报

围手术期护理总结汇报 围手术期护理总结汇报 摘要: 手术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医疗过程,合理的围手术期护理对于手术患者的康复和恢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次汇报将总结围手术期护理的目标、策略和实施过程,并强调团队协作和患者安全。 关键词:围手术期护理;目标;策略;实施;团队协作;患者安全 一、引言 围手术期护理是指从手术的准备、进行到术后恢复的一系列护理工作,旨在最大程度地保护患者的生命和健康,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术后康复。本次汇报将总结围手术期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实施过程。 二、目标 1. 保证患者的安全:手术过程中患者可能会面临许多潜在的风险和并发症,围手术期护理的首要目标就是保证患者的安全。这包括从手术准备开始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和筛查,减少手术相关的风险,如感染、出血等。 2. 减轻患者的疼痛和不适:手术后患者通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和不适,围手术期护理的目标是通过合理的疼痛管理和护理措施,减轻患者疼痛的程度,促进恢复。 3. 促进患者的康复:围手术期护理不仅仅是对手术过程的关注,

还包括术后的康复工作。通过适当的护理措施和康复训练,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三、策略 1. 精细化护理管理:通过完善的护理计划,开展个性化护理服务,满足患者的多样化需求,提高护理质量。包括有效的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提高手术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 2. 专业化护理团队:建立协作、互相信任和沟通畅通的护理团队,各专业护理人员之间相互配合,适时提供专业指导和培训。提高团队整体素质和工作效率,减少操作失误。 3. 规范化操作:手术是高风险的医疗行为,任何细微的操作失误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通过培训和严格遵守操作流程,确保护理人员的规范化操作,降低医疗事故的发生。 四、实施 1. 术前准备:充分了解患者的病史和手术情况,进行必要的检查和评估,包括心肺功能、血液指标、营养状况等。同时,给予信息沟通和心理护理,减轻患者的恐惧和焦虑。 2. 术中护理:与手术室人员密切合作,落实手术室的消毒和无菌操作,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配合医生进行手术操作,提供必要的器械和药物。 3. 术后护理: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包括意识状态、呼吸、循环等生命体征。给予适当的镇痛和抗感染治疗,加强患者的营养支持和康复训练,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五、团队协作 团队协作是围手术期护理工作的关键要素。通过建立密切合作、

65例脊柱恶性肿瘤的围术期护理

65例脊柱恶性肿瘤的围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脊柱肿瘤患者的围术期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以来我科手术治疗脊柱恶性肿瘤和并发截瘫患者共65例的护理措施。结果:所有患者均施行了不同的手术,无护理并发症发生,安全度过围术期,术后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结论:围术期护理在脊柱恶性肿瘤切除术后的恢复和功能重建中有重要作用,能有效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标签:脊柱;恶性肿瘤;围术期护理 脊柱恶性肿瘤对人体的危害极大,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我科2001年6月~2008年12月对65例脊柱恶性肿瘤患者施行手术切除肿瘤、PVP(经皮椎体成形术)、PKP(经皮后凸成形术),经有效的围术期护理,患者住院期间无一例出现并发症,恢复良好。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65例,男38例,女27例。年龄24~82岁,平均46.5岁。其中颈椎11例,胸椎25例,腰椎17例,骶椎12例;病程3~6个月;其中脊索瘤11例,多发性骨髓瘤2例,转移瘤52例。原发病灶位于肺癌17例,乳腺癌15例,前列腺癌3例,肝癌9例,肾癌4例,直肠癌4例,宫颈癌2例,卵巢癌1例,未发现原发灶10例。单一椎体转移47例,多椎体转移18例,其中合并附件转移14例。 1.2治疗方法 本组患者均施行手术治疗,手术适应证为严重疼痛、脊髓受压,预期生存期在半年以上。根据病情、肿瘤侵及范围和部位,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其中11例行PVP,PKP,近期效果理想。其余54例行脊柱恶性肿瘤手术切除术,术后根据不同肿瘤性质采取放疗、化疗的辅助治疗。 1.3围术期护理措施 1.3.1术前护理 1.3.1.1术前准备和耐受性评估①术前了解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及耐受手术程度。摄X线片和ECT、CT、MRI扫描,了解肿瘤受累范围、性质及转移情况[1]。根据以上评估作出适当大小和可以承受的手术。②病种不同需用血量不同,常规备血3 000 ml[2]。③术前进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食物,对消瘦、贫血者应适当输液、输血。④术前用抗生素预防感染。⑤如已发生截瘫,要了解截瘫平面和程度,以便与术后对照。要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压疮、泌尿系、

骨科围手术期快速康复护理

骨科围手术期快速康复护理 围手术期,即是在确定手术治疗开始直到手术治疗完全完成之后的一整个治 疗过程,其中包括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三个关键时期。外科手术治疗在骨科 的日常治疗中并不少见,临床上骨科的手术种类很多,包括骨创伤的重建、关节 手术、微显外科、骨肿瘤等多种手术种类。而根据骨科病症发生的轻重缓急,我 们又可以分为择期手术、限期手术以及急诊手术。我们所提到的骨科围手术期快 速康复护理则主要针对于择期手术和限期手术。 骨科手术的主刀医生、麻醉医生以及护理人员等多方的配合才能使得骨科手 术圆满完成。对于骨科手术的患者来说,不仅仅是主刀医生的技术水平和治疗功 底影响愈后及康复,优质的护理对于患者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骨科围手术期的 护理宗旨在于配合手术治疗,提高患者的治疗疗效,缩短治疗的周期,降低患者 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促进病人的康复。其骨科围手术期的快速康复护理涉及 术前、术中以及术后多个阶段,包括心理介入、患者教育、术后护理等多个方面。以下可作简单地介绍: 1落实充分告知,提前进行患者教育 对于骨科的护理人员来说,配合医生充分告知病人围术期内各阶段病人身体 可能出现的变化是临床护理工作的一部分,护理人员可在医生谈话后补充解释可 能采取的治疗方法、手术方案、护理方案等。针对不同患者的病变特点及治疗方案,护理人员可配合医生对患者进行术前教育,指导患者进行咳嗽咳痰、床上二 便等适应性锻炼。同时可配合家属教育,指导患者术前的准备工作,以及术后的 日常卫生、饮食调控、常规保健等多方面知识。 2心理介入,缓解患者不良心理情绪 骨科的治疗主要是针对骨关节及相关组织病变的一个功能性恢复,而骨及关 节等组织的正常功能在人日常基本生活中十分重要,其参与许多基础的生活活动。故而骨及关节组织损伤将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患者无法完成基础的自理活

围手术期病人护理常规

手术期病人护理常规 一、概述 围手术期是指患者从决定接受手术治疗开始直至基本康复的全过程,分为手术前、手术中及手术后3个阶段。围手术期护理在于强化术前至术后整个治疗期间患者的身心整体护理。通过全面评估、充分术前准备,采用有效措施,提升机体对手术的耐受性,术中严密配合,术后密切观察,解决相关护理问题,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使患者顺利康复。 二、护理常规 〔一〕术前护理 1.评估 〔1〕了解患者一般状况、既往史、过敏史、手术史,有无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疾病、传染病及血源传播性疾病等。 〔2〕了解有无服用影响手术的药物,如阿司匹林、华法林等抗凝药物及丹参类的活血药物。 〔3〕评估患者病情、心、理状态、配合程度、自理能力,协助完善血、尿、粪常规,血凝全套、血型及心、肺、肝、肾功能等检查。 2.术前准备 (1)改正贫血及营养不良,积极治疗原发病,强化对 心肺功能的监护。

(2)术前戒烟,指导患者掌握深呼吸运动、有效咳嗽和排痰 的方法。已有呼吸道感染患者,及时给予对症处理; 遵医嘱做好肠道准备。 (3)指导患者学习床上大小便,教会患者自行变幻卧位和床上翻身的方法;依据手术方式,进行相应的体位训练,以适应术中及术后体位的变化。 (4)依据病情及手术方式,指导合理饮食。 (5)针对手术部位和方式,告知患者术后拟进行功能锻炼的方法。 3.手术前1日的护理 (1)做好血型、交叉配血试验及抗生素药物过敏试验。 (2)做好手术区域的皮肤准备,沐浴、剪短指(趾) 甲,由医生对手术部位进行标记。 (3)遵医嘱服泻药或清洁灌肠,术前8小时禁食、6 小时禁水。 (4)坚持环境宁静,创造优良的睡眠环境,睡眠困难者遵医嘱给予冷静安眠类药物。 4.手术日晨的护理 (1)假设发现患者有不明原因的体温升高,或女性患者月经 来潮,及时报告医生,并做好护理记录。 (2)遵医嘱留置胃管、肌内注射术前用药。 (3)准备病历、影像资料、术中用药及物品,随患者同时带

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手术期的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手术期的护理 摘要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常见的脊柱疾病,手术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后,术后的护理十分重要,包括术后镇痛、预防术后并发症、促进病人的康复等方面。本文将详细介绍腰椎间盘 突出症围手术期的护理。 术后镇痛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术后疼痛,影响患者的恢复。因此,术后镇痛是围手术期护理的重要环节之一。 口服镇痛药 口服镇痛药是一种简单、安全、易用的镇痛方法。一般采用阿片类、非甾体消炎药等药物。但是患者应该注意,口服阿片类药物容易产生 依赖性和耐药性,并可能导致便秘等不适症状;非甾体消炎药可能导 致胃肠道反应等副作用。 静脉镇痛药 静脉镇痛药可以在术后迅速缓解疼痛,但需要注意药物剂量、静脉 输注速度等问题。常用的静脉镇痛药有吗啡、芬太尼、舒芬太尼等。

离子泵输注镇痛 离子泵输注镇痛是一种通过微型计算机控制镇痛剂在患者体内的输 注速度,实现精准镇痛的方法。具有剂量准确、无效果过度等优点。 术后并发症预防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后,患者需要注意预防术后并发症,包括感染、血栓、肺栓塞等。 感染预防 手术切口是感染的主要途径,要求加强术后切口护理、避免切口污染、及时更换包扎等。术后如发现皮肤红肿、发热等感染征象应及时 就医治疗。 血栓预防 手术创伤、长时间固定卧床容易导致血栓形成,患者应注意活动, 进行足背肌、小腿肌等肌肉锻炼,穿弹性袜帮助血液循环。 肺栓塞预防 手术后长期卧床容易导致血液淤积,进而产生肺栓塞,因此要求患 者适当活动,通过呼吸运动锻炼、早期行床边坐起、行走等活动预防 肺栓塞的发生。 促进康复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后,患者需要进行恢复锻炼。促进康复是术后 护理的重要环节。

围手术期管理制度

围手术期管理制度 手术是医疗领域中常见的治疗方法之一,然而手术前后的护理与管 理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为了确保手术的成功进行和患者的安全,医疗机构普遍采用围手术期管理制度。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详细介绍围 手术期管理制度的内容和重要性。 一、围手术期管理的概念 围手术期管理是指在患者进行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的全程护理 和管理。其目的是通过规范化的过程,确保患者从手术前的准备到手 术后的康复过程中得到全方位的关怀和照顾,同时减少潜在的手术风 险和并发症的发生。 二、围手术期管理的重要性 1. 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围手术期管理可以通过术前的体检和评估 来筛查患者是否适合手术,减少手术风险和手术的失败率。同时,对 患者进行术中监测和术后观察,及时发现和处理手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2. 预防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围手术期管理强调术前术后的消毒、 无菌操作和手术室环境的控制,有效降低手术中感染的风险。此外, 围手术期管理还包括对术后伤口的护理和教育,促进伤口早期愈合,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3. 心理支持和患者教育:围手术期管理注重患者的心理健康和情绪 管理,在手术前进行积极的沟通和交流,减轻患者的紧张和恐惧感。

术后,通过对患者的康复指导和健康教育,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手术相关知识,提高康复效果。 4. 优化医疗资源利用:围手术期管理可以合理规划手术流程和资源分配,减少手术时间和资源的浪费。通过统筹安排手术时间和手术室的利用率,提高医疗资源的使用效率,为更多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提供服务。 三、围手术期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 1. 术前准备:包括患者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器械设备的检查等。通过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确定手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为手术的顺利进行做好准备。 2. 术中管理:包括对患者的麻醉监测、手术过程监护和术中并发症的处理等。通过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手术进展情况,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和处理手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3. 术后评估与护理:包括对患者的术后观察和护理以及并发症的处理等。术后评估包括宏观评估和微观评估,通过对伤口的观察和并发症的筛查,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问题。护理重点包括疼痛管理、病情观察和康复指导等,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4. 团队协作与沟通:包括手术团队的协作和术前术后的交流。手术团队要形成合理的分工和密切的配合,确保手术过程的安全和质量。同时,手术团队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对患者的疑虑和需求进行及时解答和满足。

课题研究论文:快速康复理念在骨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运用

151075 临床医学论文 快速康复理念在骨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 运用 【摘要】目的:探析在骨科围手术期护理工作中快速康复理念所能发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本院20xx年2月至20xx年7月所接收的160例需要接受手术的骨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分组采用数字表分组法,将所选取的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即护理组、对照组,每组人数各8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护理组患者在快速康复理念的护理模式下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种不同护理模式在骨科围手术期护理工作当中的应用。结果:患者在接受护理后,在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来看,护理组与对照组的最终护理结果所存在的差异较为显著,即P<0.05。结论:根据上述研究内容可知,在骨科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中,快速康复理念的应用是具有一定临床价值的,可以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增加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of rapid rehabilitation concept

in the nursing work of orthopaedic perioperative period. Methods: our hospital in February 20xx年患者,这些护理问题在这部分患者的护理工作中要更为突出,不少患者因此对医院的护理工作产生极大不满,治疗依从性不高,严重影响了手?g的有效率。对此,本次研究对骨科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展开了相关研究,分析快速康复观念在骨科围手术期护理工作当中所能发挥的临床应用价值[1]。现研究内容如下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共160例研究对象,均为本院20xx年2月至20xx年7月所接收的需要接受手术的骨科患者,本次研究所选取的患者均未存在除骨科疾病外的其他疾病,且排除了患有严重精神疾病、意识不清的患者。分组采用数字表分组法,将所选取的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即护理组与对照组。 1.1.1 护理组人数共80例 其中男性患者共有38例,女性患者共有42例,年龄区间为65-96岁,平均年龄为(72.57±6.89)岁。其中接受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患者共有35例,接受四肢骨折切开

中国骨科手术加速康复切口管理指南

中国骨科手术加速康复切口管理指南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骨科手术在解决各类骨骼疾病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然而,手术后的康复周期往往较长,给患者带来诸多不便。为了加快患者康复,降低并发症风险,本文将为中国骨科手术患者提供一份加速康复切口管理指南。 骨科手术加速康复切口管理是指在骨科手术围手术期,通过采用一系列优化措施,减轻患者疼痛,促进伤口愈合,从而缩短康复周期的管理方法。根据手术部位和性质,骨科手术加速康复切口管理可分为关节置换、脊柱手术、骨折固定等不同类型。 优化手术技术:采用先进的手术设备和技巧,减小手术创伤,降低术后疼痛。 围手术期疼痛管理:根据患者情况,制定个体化疼痛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 术后康复计划:根据患者手术部位和康复状况,制定合适的术后康复训练计划。 营养支持:确保患者围手术期营养需求得到满足,以提高患者免疫力,促进伤口愈合。

心理干预: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减轻不良情绪,提高康复信心。 伤口清洁:保持手术切口周围皮肤清洁干燥,定期更换敷料,预防感染。 消毒措施:按照医生指示,正确使用消毒药物,确保手术切口无菌环境。 引流护理: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脱落弯曲,保持引流管通畅,观察引流液颜色和量,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疼痛护理:根据患者疼痛程度,采取相应措施减轻疼痛,如使用止痛药物、物理治疗等。 康复训练:根据患者康复进展,适时调整康复训练计划,包括被动和主动运动等。 术后感染预防: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定期检查手术切口愈合情况,发现感染迹象及时处理。 深静脉血栓预防:鼓励患者术后早期活动,定期进行下肢按摩,遵医嘱使用抗凝药物等。 肺部感染预防:鼓励患者术后多咳嗽、咳痰,定期翻身拍背,保持呼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