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第二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心理发展的理论
第一节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理论
一、环境决定论的发展观
华生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

1913年,他发表的论文《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学》标志着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正式诞生。

他认为,除了极少数先天的简单反射外,一切复杂行为都取决于环境的影响,即环境决定论发展观。

1.否认遗传的作用
2.片面夸大环境和教育的作用
二、华生的儿童教育观(多选、简答)
1.教育标准要多样
在教育儿童时,方法应该多样,且要根据不同文化背景确定教育的方法。

2.不体罚儿童
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不应有“体罚”一词。

用体罚来教育儿童,做法不科学且会对儿童造成伤害。

3.培养儿童各种习惯
儿童的习惯有情绪习惯、发音习惯和身体动作习惯。

教育在培养儿童习惯时有重要作用,但需要注意儿童的年龄。

4.幼儿培养目标
幼儿的培养目标是:让他们成为快乐、自由、独立、有毅力、诚恳、有创造力、勇敢和自信的人。

5.科学的性教育
要根据儿童和青少年的身心成长特点对他们进行科学的性教育。

三、儿童情绪发展(单选)
华生认为,初生的婴儿有三种天生的情绪反应,即怕、怒和爱。

后来由于环境的作用,经过条件反射,促进怕、怒和爱的情绪不断发展。

(一)关于儿童的怕、怒和爱的研究
1.怕
初生婴儿就有惧怕的表现,如突然屏息、呼吸加快、闭眼、双手紧握或乱动、放声大哭等。

华生认为引起儿童天生惧怕的原因主要有,一是突然的噪声;二是失去支持。

其余的惧怕都是后天形成的。

2.怒
最初的愤怒是一种对自己身体运动受到限制的天生的反应。

例如,一个婴儿被束缚,他就会挣扎、动手动脚、哭喊尖叫、脸色变青等,这是愤怒的最初表现。

后来由于成人对孩子的限制,只要与儿童最初的身体受限制联系起来,儿童就会被诱发出各种愤怒的情绪。

3.爱
最初对儿童皮肤的抚摸、抓痒、轻拍,就会使儿童发出微笑,产生愉快的表情和行为。

这些就是天生的爱。

这种天生的爱的情绪与儿童所接触的人联系起来,就会激发儿童爱的情绪的发展。

(二)儿童情绪发展的实验
华生以阿尔伯特(年龄为7个月)为被试,通过条件反射法,研究其惧怕情绪的发展。

该实验被心理学界公认为儿童情绪发展的一个经典实验。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华生的实验研究很成功,但是实验是以成长中的儿童为被试,让其形成惧怕心理,这与伦理性原则相违背,应该受到批评。

四、人格发展
华生认为,人格是一个人的行为系统,即动作的总和。

它是后天形成的。

了解人格最可靠的方法是对其进行长期的系统观察。

华生还认为,人格是人的各种习惯系统的产物。

习惯的形成与个人所处的环境有很大关系。

环境可以影响和支配人的行为。

第二节精神分析学派的心理发展理论
一、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理论
(一)心理发展的动力(单选、多选、名词解释)
1900年,弗洛伊德出版了《梦的解析》,该书的出版标志着精神分析心理学的诞生。

弗洛伊德认为,个体心理的发展,特别是其人格的发展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相互斗争、相互协调的结果。

1.本我
类似于“无意识”的含义。

它是最原始而且在人格中最难接近的部分,同时是最强有力的部分。

它包括人类的性的内驱力和被压抑的习惯倾向。

本我受快乐原则支配,即寻求最大满足和最少痛苦。

本我的核心是本能。

本能很多,弗洛伊德主要研究了两种本能:一种是求生的本能,另一种是死亡本能
2.自我
自我是意识结构部分。

弗洛伊德认为,作为无意识结构部分的本我不能直接与现实世界接触。

为了促进个体和现实世界的交互作用,必须通过自我。

个体到儿童期,逐步学会了不能全凭冲动随心所欲。

他们逐渐考虑到行为的后果,考虑现实环境的制约,即自我。

它遵循现实原则,即社会现实可能允许的范围。

自我位于本我与超我之间。

3.超我
超我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良心,是超我中具有惩罚、消极和批判的部分,它要求个体不能违背良心。

第二部分是自我理想,由个体的理想所构成,是一个抽象的东西,希望个体为之而奋斗。

它遵循道德原则。

4.本我、自我和超我的相互关系
在人格发展过程中,超我和自我是人格的控制系统,但它们控制的程度不一样。

超我有是非标准,它不仅力图做到让有些本我延缓满足,而且也争取不让本我完全满足;自我则是控制本我的盲目冲动,以保护机体免受损伤。

在个体发展过程中,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均衡发展,即超我监控自己的行为,以适应社会的道德规范;自我一方面应处理好本我的本能要求,另一方面又应符合超我提出的规范要求,以期发挥自己的功能。

如果在个体发展过程中,本我或超我有一方占优势,支配另一方的发展,这时就会导致心理发展异常。

一旦三者的关系完全失调,就会导致严重的精神疾病。

(二)心理发展阶段论
1.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标准
弗洛伊德以“性”的发展作为划分的标准。

弗洛伊德所说的性,不仅指性爱的本能活动,也指各种情感(对自我的爱、对父母的爱、对子女的爱、对朋友的爱等等)
2.心理发展的阶段
第一阶段: 口唇期(0~1岁)。

口唇初期(0~8 个月)的性感区是嘴唇。

儿童的快感主要来自于嘴唇与舌头的吸吮和吞咽活动。

口唇晚期(8 个月~1岁)的性感区是牙齿、牙床和腭部。

快感主要来自那些如咬和吞嚼等活动。

第二阶段:肛门期(1~3 岁)。

这个时期的性感区集中在肛门周围。

肛门初期的快感主要来自粪便的排出。

肛门晚期的快感主要来自对粪便的克制。

第三阶段:前生殖器期(3~6 岁)。

这个时期的性感区集中在生殖器区。

这个阶段决定一个人未来对异性的顺应情况。

此阶段男孩子出现恋母情结,女孩子出现恋父情结。

第四阶段:潜伏期(6~ -11、12 岁)。

弗洛伊德认为,进人潜伏期,儿童的性的发展处于停滞阶段,也可以说是出现了倒退。

儿童把所有的精力都投人到学习中去。

第五阶段:生殖器期(11.12岁以后)。

这是发展的最后阶段,女孩在11岁左右进人青春期,男孩在13岁左右进人青春期。

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在上一个阶段沉寂了的性冲动又重新活跃起来。

防御性冲动的方法主要有二:一是采取禁欲的办法;二是采取理智化的解决办法.
(二)儿童焦虑情绪的发展
1.焦虑产生的原因及种类
弗洛伊德认为,焦虑是一种特殊的恐惧或忧虑。

婴儿一出生,与母体分离时体验到的就是人生最大的焦虑,这又被称为出生创伤。

由出生而产生的分离感是一切后来出现的焦虑的基础。

焦虑有三种:第一种是客观性焦虑,由环境中真实存在的、客观的危险来源产生的焦虑。

这是一种最容易降低的焦虑,只要采取必要的行为就能排除这种焦虑。

第二种是神经性焦虑,由担心本我的需要所产生的冲动可能战胜自我引起的焦虑。

第三种是道德上的焦虑,由担心违背超我而使本我的需要得到满足而产生的焦虑。

2.儿童焦虑的特点
(1)存在个体差异
(2)存在年龄差异
二、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性发展理论
(一)心理发展的动力
埃里克森是新精神分析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埃里克森认为,心理发展主要是个人与社会交互作用的结果。

(二)心理发展的阶段
埃里克森认为,人的发展是一个进化的过程。

心理社会性发展可以分为八个阶段。

阶段主要矛盾形成品质
阶段1: 0-1岁学习信任阶段信任对不信任希望
阶段2: 1-3岁自主与羞怯、怀疑阶段自主性对羞怯和怀疑自制
阶段3: 3-6岁主动与内疚阶段主动性对内疚感目的
阶段4: 6-12岁勤奋与自卑阶段勤奋感对自卑感能力
阶段5: 12-20岁同一性与角色混乱阶段同一性对角色混乱忠诚
阶段6: 20-40岁亲密与孤独阶段亲密感对孤独感爱情
阶段7: 40-60岁繁殖与停滞阶段繁殖感对停滞感关怀
阶段8: 60岁以后自我整合与绝望阶段自我整合感对绝望感智慧
第三节皮亚杰的心理发展理论
一、心理发展的动力(多选、名词解释)
皮亚杰是瑞士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发生认识论的创始人。

关于心理发展的动力,他属于既讲内外因相互作用又讲发展的观点。

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起源于主体的动作。

动作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适应,即心理发展的本质就是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

适应有同化、顺应和平衡三种方式。

同化是指把环境因素纳入有机体已有的图式或结构之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

图式是指动作的结构或组织。

同化是图式的量变
顺应是指内部图式改变,以适应环境现实。

顺应是图式的质变
平衡是指同化作用服从于客体的性质,是同化与顺应相互作用过程中的一种状态。

二、心理发展阶段的含义及其内容
1.心理发展阶段的含义
心理发展过程是一个内在结构连续的组织和再组织的过程,过程的进行时连续的,但也有明显的阶段性。

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相对稳定的心理结构,它决定着该阶段的主要心理特征。

各阶段的出现,从低到高有一定的次序,这个次序是不能变得,前一个阶段是后一个阶段的必要条件,后一个阶段是前一个阶段质的飞跃。

在心理的发展的过程中,两个阶段之间不能截然分开,而有一定的交叉。

2.心理发展的具体阶段(简答)
皮亚杰通过大量的研究,提出了儿童及青少年心理发展主要经过四个阶段:
阶段特征
第一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0-2岁)①从被动反应到积极而有意义的反应;②认为眼前消失了的物体仍可能存在;③通过操作物体来了解其属性;④从注意自己的身体到认识外部环境;⑤能发现到达目的的新手段;⑥缺乏用语言命名物体的能力
第二阶段:
前运算阶段(2-7岁)①自我中心主义;②直观形象思维;③思维不可逆;④知觉的集中性第三阶段:
具体运算阶段(7-12岁)①思维守恒性;②去自我中心主义;③进行群集运算;④具体逻辑推理
第四阶段:
形式运算阶段(12岁以后)①假设-演绎推理;②命题推理;③组合分析;
三、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多选、名词解释、简答)
皮亚杰认为,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四个:
1.成熟,指神经系统的成熟。

成熟在心理发展中的主要作用是揭示新的可能性,但成熟本身不是心理发展的充分条件。

机体的成熟是必要因素。

2.练习和习得经验。

该经验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物理经验;第二类是逻辑数理的经验,这是心理发展中的一个必要的因素。

3.社会经验。

包括社会生活、文化教育、语言等,这种因素指的是社会相互作用和社会传递过程,也是心理发展的必要因素。

4.平衡。

指不断成熟的内部组织和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是心理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四、心理结构的特性
皮亚杰提出,心理结构具有三个特性:
1.整体性
指心理结构中的各个成分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由一个内在规律所决定。

2.转换性
指心理结构并不是静止的,而是由一些内在的规律控制着结构的运动和发展。

3.自调性
指心理结构根据本身的规律进行自我调节,无需借助外在的因素。

五、心理发展的研究方法
皮亚杰研究人的心理发展的主要方法是临床法。

所谓临床法,就是设置一定的任务要求儿童完成,研究者边观察儿童的行为表现边与他们进行交谈的一种研究方法。

临床法具有以下特点:
(1)丰富多彩的小实验。

(2)灵活的谈话。

(3)自然性质的观察。

(4)借用数理逻辑来分析研究结果。

(5)在研究道德发展时,皮亚杰使用了对偶故事法。

第四节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理论
一、社会文化历史学说
维果茨基是苏联心理学家,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创始人之一。

维果茨基提出人的高级心理是随意的心理过程,并不是人自身所固有的,而是受人类文化历史所制约的。

为了解释人类的高级心理功能实现的具体机制,他提出工具论的理论。

维果茨基认为人有两种工具:一种是物质工具,人运用这种工具进行物质生产和劳动操作。

人由于使用了物质工具,才最后脱离动物世界。

另一种则是符号、语词的精神工具,人运用这种工具进行精神生产和心理操作。

有了精神工具,就导致人的心理发生质的变化,使人的心理上升到高级阶段。

精神工具像物工具一样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并受人类社会文化历史发展的影响。

二、心理发展的含义
维果茨基提出,心理发展是指一个人的心理(从出生到成年),在环境与教育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心理机能的转化过程。

个体心理机能由低级向高级发展有五点标志:
(1)随意机能,指心理活动是随意、主动的,是由主体按照预定目的而自觉引起的。

(2)抽象-概括机能,指心理活动的反映水平是概括的、抽象的,也就是各种功能由于思维的参与而高级化。

(3)各种心理机能之间的关系不断发生变化,并重新进行了整体性、转换性和自调性的组合,形成了高级的心理结构。

(4)社会文化历史制约性,指心理活动的起源是社会文化历史发展的产物,是受社会规律制约的。

(5)个性化,指个体意识的发展,主要是其个性的增长和发展,是整个意识的增长与发
展。

个性的形成是高级心理机能发展的重要标志,个性特点对个体机能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三、心理发展的原因
维果茨基提出个体心理机能从低级向高级发展,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1)个体心理机能是社会文化历史发展的产物,是受社会规律制约的。

(2)从个体发展来看,儿童在与成人交往的过程中,通过掌握高级心理机能的工具一语词、符号,使自身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形成了各种新的心理机能。

(3)个体心理机能是高级心理机能不断内化的结果。

四、教学与发展的关系
关于教育与发展的关系,维果茨基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其观点:
1.最近发展区(名词解释)
维果茨基认为,在进行教学时,必须注意到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

另一种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

维果茨基把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称为“最近发展区”。

它表现为“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凭借成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

维果茨基认为,重要的不是迄今为止已经完结了的发展过程,而是那些现在仍处于形成状态的、刚刚在发展的过程。

因此,弄清楚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将大大促进教学对发展的作用。

2.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
维果茨基认为,教学“可以定义为人为的发展”。

首先,教学主导着或决定着儿童智力的发展,这种决定作用既表现在智力发展的内容、水平和智力活动的特点上,也表现在智力发展的速度上;其次,教学“创造”着最近发展区。

儿童两种水平之间的动力状态是由教学决定的,教学可以引起与推动儿童一系列内部的发展过程,从而使儿童通过教学来掌握人类的历史经验并转化为儿童自身的内部财富。

3.学习的最佳期限
维果茨基认为,学习任何内容都有一个最佳年龄。

从发展的观点来看,不考虑学习的最佳年龄的做法是不利的,会造成儿童智力发展的障碍。

五、智力形成的内化学说
“内化”最初的含义是指社会意识向个体意识的转化。

维果茨基给“内化”这一概念赋予了新的含义,指外部的实际动作向内部的智力动作的转化。

维果茨基提出,一切高级的心理机能最初都是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以外部动作的形式表现出来的,然后经过多次重复、多次变化,才内化为内部的智力动作。

内化的过程不仅能够通过教学来实现,而且也能通过日常的生活、游戏、劳动来实现。

内化与外化是密切联系的,外化是内部智力动作向外部的实际动作的转化。

外化是个人所掌握的知识经验的客观化,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内化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东西。

第五节朱智贤的心理发展理论
一、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朱智贤依据唯物辩证法观点,论述了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1.先天与后天的关系。

朱智贤提出先天来自后天,后天决定先天的观点。

2.内因与外因的关系。

朱智贤认为,在儿童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社会和教育向儿童提出的要求,所引起的新的需要和其已有的心理水平之间的矛盾,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或内因,也就是心理发展的动力。

3.教育与发展的关系。

儿童心理发展主要是由适合于儿童心理内因的那些教育条件来决定。

4.年龄特征与个别特征的关系。

儿童及青少年心理发展质的变化就表现为年龄特征,具有稳定性也具有可变性。

在同一年龄阶段,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即为个别特征。

二、强调用系统的观点研究心理发展
朱智贤强调要从系统角度,开展儿童心理发展的研究。

具体为:
1.将心理看做一个开放的组织系统来进行研究。

人以及人的心理都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是在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下的自动控制系统。

为此,在研究心理发展时,研究心理与环境的关系;研究心理内在的结构,即各个子系统的特点;研究心理与行为的关系;研究心理活动的组织形式。

2.系统地分析各种心理发展的类型。

3.系统处理结构。

对心理发展的研究结果,既要进行定量分析,又要进行定性分析,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教育实践与中国化的发展心理学
中国的儿童、青少年及其在教育中的种种心理现象都有自己的特点,这些特点表现在教育实践中,需要我们深入研究下去,具体来说:
1.要坚持在实践中,特别是在教育实践中研究发展心理学,这是我国心理学前进道路上的主要方向。

2.反对脱离实际,为研究而研究的学术风气。

3.主张研究中国人从出生到成熟心理发展的特点及其规律。

4.在教育实践中研究发展心理学,同时培养儿童及青少年良好的智力与人格。

四、多学科结合研究心理问题
心理发展的问题非常复杂,如果要使发展心理学有所突破,有所前进,应该组织交叉学科人才来共同研究心理发展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