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叉病变definition标准

合集下载

《分叉病变病例》课件

《分叉病变病例》课件

病例一:轻度分叉病变的治疗
总结词
药物治疗、生活方式的改变、控制危险因素
详细描述
轻度分叉病变的治疗通常以药物治疗为主,包括抗血小板药物、降脂药物等,以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 险。同时,患者需要积极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合理饮食、规律运动等。此外,控制 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因素也是治疗的重要环节。
其他症状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发热、乏力 、体重减轻等全身症状,以及
病变区域淋巴结肿大。
诊断方法
体格检查
医生通过观察病变部位、质地、颜色 、温度等指标,初步判断分叉病变的 性质。
影像学检查
借助X线、CT、MRI等影像学检查手 段,了解病变范围、骨质破坏程度及 与周围组织的毗邻关系。
病理学检查
通过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确 定病变性质,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ERA
分叉病变的定义
分叉病变是指冠状动脉主要分支 血管的起始部或分叉部位出现狭 窄或阻塞的病变,是冠心病的一
种特殊类型。
分叉病变通常发生在冠状动脉主 支与分支交汇处,如左主干与前 降支、左主干与回旋支等部位。
分叉病变在冠状动脉造影中检出 率较高,是冠心病介入治疗的重
要领域之一。
分叉病变的分类
根据形态学特征,分 叉病变可分为Y型、T 型和不规则型。
病理学检查结果是确诊分叉病变的金标准 ,通过病理组织学检查,明确病变性质。
03
分叉病变的治疗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分叉病变的早期治疗方法 ,主要用于缓解症状和延缓病情进展 。
药物治疗需要长期坚持,并定期进行 复查,根据病情调整药物剂量和种类 。

分叉病变1

分叉病变1
主要依据个人经验,不一而论,原则上应选择可 控性好、操作性能良好的导引导丝,可选择 BMW、ATW等导丝 对迂曲、钙化或进入边支困难时,可选用有亲 水涂层的导丝,如PT Graphix 、Wisper, 但对于主支放置支架,边支保护导丝不宜使用 带超滑涂层的导丝,如PT等列禁用
分叉病变PCI的基本技术
决定: 1) 斑块移位 2) 进入分支的难易 3) 治疗策略
分类
I) 分支成角
Y型病变: 当分支和主支之间的成角 <70° (进入分支容易,斑块移位更为显著) T型病变:当分支和主支之间的成角 >70° (进入分支较为困难,斑块移位不甚显著)
雪撬效应(snow plough effect)
分类
以降低手术费用
分支病变的血管成型术: 对吻球囊技术
优点 缺点
最大程度减少“铲雪”和斑块移 操作较复杂

能在大口径近端血管中进行
导丝纠缠的可能性增加 可能过度扩张分叉近端的主
PTCA而不会过度扩张分叉远端的 小血管
支血管
分叉病变: 分支闭塞 (SBO)的危险性
解剖 分支正常,由靶病变附近发出 分支闭塞 (%) < 1 分支保护 不需要
主支支架+球囊扩张
是处理分叉病变最简单、应用最多 的方法,其费用较低、再狭窄率也比双支 架低.
主支和边支全部支架(Culotte)
两支架近端重叠,又称为裤裙法。
主支置入支架、边支球囊扩张后有夹层、 闭塞危险者采用该方法. 操作有一定难度,即刻效果好,中期随诊 效果差
“Culotte”或“Trousers”技术
标准的Crushing: 7F, 两个支架同时定位,首先打开分支支架 ,主支支架挤压分支支架
反Crushing: 当酌情需要在分支内放置支架时使用; 6F, 首先放置主支支架, 使用球囊将分支 支架挤压主支支架

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定义、分型、评估方法和治疗策略

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定义、分型、评估方法和治疗策略

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定义、分型、评估方法和治疗策略牛雪凝;李广平【摘要】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难题之一,虽然药物支架的出现降低了术后再狭窄率,但是在进行介入治疗之前对于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分型及分支血管受累情况进行预判仍极为重要,但目前尚未对其治疗策略达成共识。

为了能更好地评估分叉病变的严重程度、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法,需要对冠状动脉分叉病变形成原因及其定义、病理生理学意义有充分的认识。

【期刊名称】《临床荟萃》【年(卷),期】2014(000)007【总页数】4页(P826-829)【关键词】冠状动脉狭窄;危险性评估;放射学;介入性【作者】牛雪凝;李广平【作者单位】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脏科,天津心脏病学研究所,天津300211;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脏科,天津心脏病学研究所,天津 3002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3.5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领域中,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是目前具有挑战性的病变类型之一。

与简单冠状动脉病变的PCI治疗相比,分叉病变介入治疗手术远期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术后再狭窄率及手术费用较高,而临床预后较差、手术成功率较低[1]。

目前关于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分型、评估方法和治疗策略仍有不同意见。

我们在回顾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定义、分型及定量测量的基础上,对其治疗的新观点综述如下。

冠状动脉分叉处容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内皮功能紊乱、血液涡流形成及血管壁受到剪切力增加是其形成的重要原因[2]。

欧洲分叉病变俱乐部将分叉病变定义为:病变邻近或累及较大分支口部,该分支血管对于患者有明显功能价值(与症状有关、存在大量存活心肌、提供侧支循环以及对左心功能意义重大等),在介入治疗过程中不可丢失[3]。

治疗分叉病变最具有挑战性的是,在处理主支血管病变时,由于“铲雪”效应引起斑块移行、支架嵴移位等原因易导致邻近分支血管受累。

分叉病变Provisional术式介绍及支架选择

分叉病变Provisional术式介绍及支架选择

分叉病变Provisional术式介绍及支架选择分叉病变(bifurcation lesion)是冠状动脉疾病中常见的一种类型,其中冠状动脉血管分叉处存在狭窄或闭塞。

治疗分叉病变的主要方法之一是经皮冠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利用支架植入来扩张狭窄的血管。

分叉病变的治疗较为复杂,所以对术式选择和支架选择有一定的要求。

在处理分叉病变时,有几种不同的PCI术式可供选择,包括Provisional术式、2叶术式和Provisional 分屈支架术式等。

其中Provisional术式是最常用的一种。

Provisional术式的操作步骤如下:1. 首先,导丝(guide wire)通过冠状动脉分叉处的狭窄或闭塞段,进入较大的主动脉血管。

2. 随后,一根扩张球囊导管(balloon catheter)通过导丝进入分叉处的狭窄或闭塞段,将球囊扩张,扩张血管。

3.接下来,扩张球囊导管被撤回,测量它的直径,以便选择合适尺寸的支架。

4. 此时,选择一根合适尺寸的支架导管(stent catheter)放置在主动脉血管的主干或较大分支内。

然后,支架释放,使之植入狭窄或闭塞的血管分支。

5.最后,撤回支架导管,完成手术。

在选择支架时应当根据冠状动脉解剖结构、病变类型以及患者特点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目前,常见的支架类型有药物洗脱支架和自膨胀支架。

药物洗脱支架(drug-eluting stent,DES)是一种涂有药物的金属支架,通过药物释放来抑制新生血管内膜增生,减少再狭窄几率。

DES通常是首选的支架类型,因为它能够减少后续再狭窄可能性,有较好的长期效果。

自膨胀支架(self-expanding stent)是一种金属支架,采用形状记忆合金材料,可自行膨胀支撑起血管,不需要球囊扩张。

自膨胀支架适用于分叉病变中较小的支架通道,因为它可以更好地顺应分叉处的形状。

冠脉分叉病变越复杂 PCI患者预后越差

冠脉分叉病变越复杂 PCI患者预后越差

一、研究简介该试验名为DEFINITION((Definitions and impact of complExbiFurcation lesIons on clinical outcomes after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using drug-eluting steNts)。

试验选取1500名患者中的3660处分叉病变,病变处均通过PCI置入药物涂层支架(DES)。

主要终点事件为12个月随访期间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次要终点为支架内血栓(ST)发生率。

结果显示:(1)复杂分叉病变一年内心血管主要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6.8%,简单分叉病变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8.9%。

(2)双支架技术治疗复杂分叉病变后,住院期间支架内血栓发生率为1%,一年内的血运重建率为5.6%;临时支架的二者发生率分别为0.2%和3.2%;不同支架治疗后的一年内的心脏主要不良事件发生率没有显著差别(分别为5%和5.3%)。

见下图。

二、分叉病变简介冠脉分叉病变是指冠脉主支、分支部位分别或同时存在的严重狭窄的病变,约占所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16%,术后分支再狭窄率较高,因而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和靶病变血运重建(TLR)率也高。

冠状动脉病变邻近或累及较大分支口部,分支血管对于该患者有明显功能价值(与症状有关、存在大量存活心肌、提供侧支循环以及对左心功能意义重大等),在介入治疗过程中不可以丢失。

强调了分支的重要性和不可丢失性。

由于血液涡流及血管壁受到的剪切力增加,冠状动脉的分叉处容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

具体有以下几类,见下图。

三、双支架技术简介一句话来说就是主支与分支支架同时到位。

可以有效的保证分支和主支的通畅。

具体见图。

分叉病变与DK

分叉病变与DK

分叉病变与DK-Crush技术分叉病变一、定义与分型冠状动脉分叉病变(bifurcation lesion)是指主干血管与分支血管开口存在大于50%的狭窄。

血管分叉处由于血流涡流及切变力的增加容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

分叉病变约占所有介入治疗的8%~20%。

分叉病变大部分位于前降支和对角支分叉,其次是回旋支与钝缘支分叉和右冠状动脉远段分叉。

分叉病变的介入治疗,要考虑考虑分支与主支血管的角度、病变的位置、病变的程度以及分支血管的直径及供血范围等。

1. 根据主支血管与分支血管的角度分为T型分叉病变和Y型分叉病变。

Y型:指分支与主支血管的角度<70度,导丝进入分支较容易,但斑块的移位也较明显。

T型:指分支与主支血管的角度>70度,导丝进入分支较困难,斑块移位不明显。

2. 根据病变与分叉的位置降分叉病变分为四种类型(图1)。

图1 分叉病变分型I型:真正的分叉病变,分叉前后的主支血管均有病变,并且分支血管的开口也有病变。

II型:分叉前后的主支血管均有病变,但分支血管的开口无病变。

III型:分叉前的主支血管有病变,但分支血管的开口无病变。

IV型:分叉后的血管开口存在病变,但分叉前的血管正常。

其中有分为两个亚型:IVa型-病变在主支血管的开口;IVb型-病变在分支血管的开口。

介入治疗后分支血管闭塞的危险主要考虑以下几种情况:1. 分支血管没有受到主支血管病变的影响,介入治疗后发生分支血管闭塞的危险性小。

2. 分支血管从主支血管病变处发出,并且:①分支血管开口狭窄<50%,则介入治疗后发生分支血管闭塞的可能性小。

②分支血管开口狭窄>50%,介入治疗后发生分支血管闭塞的危险性高。

3. 如果分支血管从主支血管病变处发出,且直径>2.0mm,在介入治疗时需要考虑分支血管的保护,如果分支血管正常且不是从主支血管病变处发出或者直径<1.5mm,供应的心肌面积很小,通常不需要保护分支血管。

二、支架植入技术(1)主支支架+分支扩张:是普通支架时代处理分叉病变最简单、应用最多的方法,而且费用低、再狭窄率比双支架低。

左主干分叉病变的介入治疗策略(全文)

左主干分叉病变的介入治疗策略(全文)

左主干分叉病变的介入治疗策略(全文)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通过造影的检出率为5%-7%,一旦左主干出现狭窄或者闭塞,将会引起大面积心肌缺血,乃至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以及猝死等致命并发症。

因此,冠状动脉搭桥手术(CABG)一直是治疗左主干病变的金标准。

随着EXCEL和NOBEL临床研究数据的公布,证明对选择性无保护左主干病变行PCI治疗是安全和有效的。

由于超过80%的左主干病变会累及到左主干末端分叉,目前对于左主干末端分叉病变的最佳介入治疗策略还没有定论,而且左主干分叉病变的PCI治疗一直是临床的难点,所以本文将近年来左主干分叉病变的介入治疗策略做一综述。

一、左主干分病变病例的选择左主干病变治疗方法要依据目前的指南推荐。

目前欧洲的心肌血运重建指南已将SYNTAX评分<22分的左主干病变作为Ⅰb类推荐,将SYNTAX评分为23~32分者作为Ⅱa类推荐,将SYNTAX评分>32分,推荐进行冠脉搭桥手术。

美国的心肌血运重建指南,将SYNTAX评分<22分的左主干病变作为Ⅱa类推荐,将SYNTAX评分为23~32分者作为Ⅱb类推荐。

对左主干病变进行介入治疗时,应当由心脏团队进行决策,由经验丰富的术者完成。

可以通过使用SYNTAX、SYNTAXⅡ、NERS和EuroSCorE评分系统评估患者病变和临床的复杂性。

DEFINITION研究所提出的标准适用于左主干末端分叉病变。

二、术前左主干病变的影像学和功能学评估当左主干合并弥漫病变时,由于缺乏正常的参考血管段,单纯的根据冠脉造影检查评估左主干病变,容易造成误判。

与冠脉造影相比,IVUS 和OCT具有极高的分辨率,能够精确的评估左主干的病变、指导支架的置入以及术后的优化,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

IVUS和OCT检查可以明确左主干斑块分布、组织特性、钙化弧度和狭窄的严重性。

FFR是评估左主干狭窄病变和相应分支病变血流动力学意义的重要诊断工具。

目前左主干介入干预的标准是:(1)造影显示左主干直径狭窄≥70%;(2)通过IVUS 或者OCT检查测得最小管腔面积(MLA)≤6.0mm2;(3)FFR≤0.80。

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术式演变与进展(全文)

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术式演变与进展(全文)

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术式演变与进展(全文)冠状动脉叉病变(简称叉病变)约占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所有病变的15%~20%。

分叉病变的介入治疗手术成功率低、存在远期心血管事件、靶病变再血管化、再狭窄以及支架内血栓形成等。

在分叉病变术式改良的过程中,出现了T支架系列术式、CRUSH系列术式、Culotte 系列术式等等,本文就分叉病变术式的演变及进展做一阐述。

1.分叉病变的定义与分型欧洲分叉病变俱乐部(EBC)对分叉病变的定义:冠状动脉病变邻近或累及较大分支开口处,该分支血管对于患者有明显的功能价值。

分支血管与缺血部位相关。

其支配大量存活心肌,提供侧支循环等,在PCI治疗过程中不可以丢失。

根据冠状动脉造影中,斑块的具体解剖位置及延续范围,目前对于冠状动脉分叉病变,已有多种不同的分型,如Duke分型、Lefevre 分型、Safian分型、Medina分型、Movahe分型、陈氏分型等从临床角度看分叉病变应分为两类:即病变累及分支开口部的真分叉病变和病变不累及分叉开口部的非真分叉病变,前者在主支支架后分支急性闭塞风险大,故适宜双支架策略和技术,后者则分支急性闭塞风险小,PCI宜采用单支架策略。

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再狭窄率仍较高。

主要原因有:(1)支架在分叉病变血管开口处贴壁不良,未能完全覆盖开口。

(2)侧支血管的斑块“铲雪效应”或嵴移位导致其闭塞或明显狭窄。

(3)分叉部位的金属重叠,内皮覆盖缓慢,易出现晚期血栓事件。

NORDIC等临床研究的结果表明:相对于复杂的介入治疗策略,采用必要时支架置入术处理冠脉分叉病变具有操作简单、术后效果好的特点,因此对于边支开口部受累较轻或边支直径较小的分叉病变,目前主张首选必要时支架置入术治疗,但是对于主支和分支血管直径均≥2.5mm的真性分叉病变或预计主支置入支架后分支发生闭塞或严重狭窄者,应选择复杂治疗策略。

2.单支架技术单支架技术操作简单、对于适合的病变,近、远期疗效不劣于甚至优于双支架技术。

glickman根分叉病变分类

glickman根分叉病变分类

glickman根分叉病变分类Glickman根分叉病变分类是一种用于描述根分叉病变的分类系统。

根分叉病变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通常发生在牙齿根部的分叉区域。

这种病变可能导致牙齿的疼痛、感染和牙周炎等问题,因此对于牙医来说,了解和分类根分叉病变是非常重要的。

Glickman根分叉病变分类系统是由美国牙医Glickman于1958年提出的。

该分类系统主要根据根分叉病变的形态特征和临床表现进行分类,共分为四类。

第一类根分叉病变是指根分叉区域的骨质增生。

这种病变通常是由于长期的牙周炎引起的,牙齿周围的骨质会出现增生和硬化。

这种病变一般不会引起明显的症状,但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牙齿松动和脱落。

第二类根分叉病变是指根分叉区域的囊肿。

囊肿是一种液体或半固体的包块,通常由于牙齿根部的感染或损伤引起。

这种病变可能会导致牙齿的疼痛、肿胀和感染。

治疗方法通常是通过手术将囊肿切除,并进行适当的根管治疗。

第三类根分叉病变是指根分叉区域的骨质破坏。

这种病变通常是由于牙齿根部的感染或牙周炎引起的。

骨质破坏可能会导致牙齿的松动和脱落,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影响到邻近的牙齿和颌骨。

治疗方法通常是通过手术清除感染并进行适当的修复。

第四类根分叉病变是指根分叉区域的肿瘤。

这种病变通常是由于牙齿根部的肿瘤或肿瘤样病变引起的。

肿瘤可能是良性的,也可能是恶性的。

治疗方法通常是通过手术将肿瘤切除,并进行适当的放疗或化疗。

总的来说,Glickman根分叉病变分类系统为牙医提供了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分类方法,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治疗根分叉病变。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该分类系统只是一种参考,具体的治疗方法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因此,在诊断和治疗根分叉病变时,牙医应该综合考虑患者的症状、影像学检查结果和临床表现,制定出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分叉病变的分型和术式选择

分叉病变的分型和术式选择

Outer wall
Inner wall
Case 2: classical crush
Pre-
Post-
8-m F/U
Thanks for your attention!
三、计算血管直径
m
d1
d3 d2
Dmother3
=
Ddaughter
3 1
+
Ddaughter
3 2
+

Murray's law
Dmother = 0.67* (Ddaughter 1+ Ddaughter 2+ … )
G. Finet
Finet et al. Eurointervention 2023; 490-8
4、是否需要对吻扩张
(1)NORDIC-III:单支架术--不对吻更加好 (2)对吻旳问题:
分支没有支架时,分支球囊小、压力低 (3)对吻旳质量:没有定义
KUS 分支球囊旳选择
KUS: 20% residual stenosis and /or the presence of wrist during FKBI
先交替膨胀,最终高压对吻
SKS 支架术
技术要点:突入主干长度3-5mm 先交替后对吻
改良旳SKS技术
八、Culotte 技术
适于:分叉角度<70 两侧直径差<0.8mm
S1:先交替扩张两侧血管
S2:先释放分支(难度大旳一侧),第三根导丝穿支架进入分 支,交替和第一次对吻扩张
S3:释放分支支架后,最终对吻 改良旳裙裤支架术式
Different types of distal LM Stenosis

分叉病变的分支的保护策略教学课件

分叉病变的分支的保护策略教学课件

02
分叉病变的分支保护策略
血管内超声的应用
血管内超声(IVUS)在分叉病变介入 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它可以提供详细 的血管结构和病变特征信息,有助于精 确评估病变程度和制定合适的介入治疗
方案入分
支血管或穿出血管壁。
IVUS还可以用于评估支架植入后的效 果,观察支架贴壁情况、有无夹层、血 栓形成等情况,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医生与患者互动讨论环节
医生介绍
介绍参与讨论的医生背景、专业 特长及在分叉病变领域的学术成
果。
患者分享
邀请已接受治疗的分叉病变患者 分享治疗过程及术后恢复经验。
互动问答
预留时间供现场观众提问,医生 进行解答,促进医患之间的交流
与沟通。
THANKS
感谢观看
药物涂层球囊的合理使用
药物涂层球囊(DCB)在分叉病变介入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它可以有效抑制血 管内斑块的生长和预防再狭窄的发生。
在使用DCB时,需要根据病变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药物涂层球囊,并严格按照操作规 范进行使用。
DCB的使用需要在有经验的医师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有效。
分支保护装置的选择与使用
05
分叉病变病例分享与讨论
典型病例介绍与分析
病例一
患者张某,男性,52岁,因胸闷、胸痛入院检查,诊断为冠状动脉分叉病变。冠状动脉 造影显示左冠状动脉主干分叉处狭窄程度超过70%,需进行介入治疗。
病例二
患者李某,女性,65岁,因心绞痛反复发作入院治疗。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右冠状动脉分 叉处存在严重狭窄,需进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分叉病变的分支的保护策略教学课 件
目录
• 分叉病变的介绍 • 分叉病变的分支保护策略 • 分叉病变治疗的现状与挑战 • 分叉病变的预防与日常管理 • 分叉病变病例分享与讨论

《分叉病变处理》课件

《分叉病变处理》课件
的分叉病变处理方法略有不同。
根据严重程度分类
分叉病变可以根据严重程度分为轻 度、中度和重度等类型,不同严重 程度的分叉病变处理方法也不同。
根据斑块性质分类
分叉病变可以根据斑块的性质分为 软斑块、硬斑块和混合斑块等类型 ,不同类型的斑块处理方法也有所 不同。
分叉病变的成因
血脂异常
血脂异常是分叉病变的主要成 因之一,其中低密度脂蛋白胆
药物治疗通常作为早期分叉病变的首选治疗方法,通过口服或局部应用药物来控制炎症和疼痛。根据病变的类型 和严重程度,医生会选择适合的药物和剂量,并定期评估治疗效果。药物治疗通常比较安全,但也可能存在一定 的副作用。
案例二:物理治疗案例
总结词
物理治疗是一种非药物治疗方法,通过物理因子刺激和调节身体功能,促进病变 的康复。
斑块。
02
分叉病变处理技术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概述
药物治疗是分叉病变处理中的基础手 段,主要通过药物控制炎症、缓解疼 痛等症状。
常用药物
包括非甾体消炎药、糖皮质激素、抗 生素等,针对不同病因和症状选择合 适的药物。
药物治疗的注意事项
需严格遵医嘱用药,注意药物副作用 和相互作用,定期复查调整治疗方案 。
药物治疗联合其他疗法
未来药物治疗可能会与其他疗法(如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结合 使用,形成综合治疗方案,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物理治疗未来展望
01
非侵入性物理疗法
随着科技的发展,非侵入性的物理疗法(如光疗、电疗等)在治疗分叉
病变方面将取得突破性进展,为患者提供更舒适的治疗方式。
02
物理疗法与药物治疗结合
总结词:保持耐心
详细描述:物理治疗需要一定的时间 和耐心,患者应积极配合治疗,不要 轻易放弃。

牙周病学:根分叉病变

牙周病学:根分叉病变
• [2] Mengel R,Candir M,Shiratori K,et al.Digital volume tomo-graphy in the diagnosis of periodontal defects:anin vitrostudy onnative pig and human mandibles. Journal of Periodontology . 2005
X线片看不见骨质吸收
根分叉病变分度:
II度: 探针可部分水平探入,但未与对侧贯通 X 线片显示有牙周膜增宽或骨质密度降低
III度:根分叉区牙槽骨全部吸收,形成贯通性病 损 X线片可见完全的透射区,但有时影像重叠不 明显
根分叉病变分度:
IV度:病变波及全部根分叉区,根间牙槽骨全部吸收,牙 龈退缩而使分叉区完全开放,而能直视 X线片见该区骨质消失呈透射区
II度病变:骨破坏、龈退缩、牙周条件
• 牙龈能充分覆盖根分叉:GTR
欧阳翔英等的引导性组织再生 术治疗Ⅱ度根分叉病变中:使 用不全胶原膜对 17例患者的 2 6处Ⅱ度根分叉病变行GTR。结 论:GTR治疗Ⅱ度根分叉病变可 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6]欧阳翔英,张刚,耿素芳,张万林,曹采方. 引导性组织再生术治疗Ⅱ度根分叉病变[J]. 中华口腔医杂
• 诊断和治疗困难 • 预后也较单根牙差
1. 根分叉病变的初期,牙槽骨的丧失有时 很难通过临床探诊准确检查出来
2. 根分叉病变一旦确诊后,针对病变牙的 治疗方法较多
根分叉病变分度的意义?
治疗方法:
• 牙周非手术治疗 OHI、SRP
• 牙周常规手术治疗 翻瓣清创术、牙半切、截根术、分根术
• 再生性手术 GTR、GBR
根尖片:重叠,比实际轻 CBCT:误差小,质量好

分叉病变

分叉病变

第一部分: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介入治疗临床现状据ARTS、SYNTAX等研究统计,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约占介入治疗的冠脉病变15%~20%。

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介入治疗策略是每个术者首要面临的问题。

每一个分叉病变都有其独特的分叉角度、血管尺径、斑块分布等特征,因此“没有两个分叉病变是完全一样的”。

冠状动脉分叉病变需要个体化介入处理,表现在治疗策略上就是必要性支架术或双支架术的选择。

一、冠状动脉分叉病变——双支架术式进入药物洗脱支架时代后,既往的一些术式有些被淘汰,有些又焕发新生,同时也涌现一些针对药物洗脱支架的新术式。

T支架术是一项较为“古老”的术式,由于该术式存在边支开口覆盖不完全的缺点,因此只能应用在一些分叉角度较大的病变中。

Culotte术式很好弥补了T技术的缺陷,边支开口覆盖完全,适用范围广泛。

但此术式血管内支架金属负荷较重,且操作较为繁琐,在金属裸支架时代其6个月TLR事件发生率可高达24%,因此此术式应用较少。

应用药物洗脱支架后,Culotte术式其结果产生极大改善,Hoye等研究显示MACE 事件5.3%、TLR15.4%。

不仅如此,Culotte术式在和T支架术、Crush技术比较时也毫不逊色。

Nordic bifurcation Ⅱ研究评价了药物支架时代Culotte技术处理冠脉分叉病变方面的临床效果。

与Crush技术作对比,研究显示术后8月造影显示节段内狭窄方面Culotte技术占优,支架再狭窄方面此优势仍然存在,且有统计学意义。

造影显示Crush技术边支开口再狭窄率高于Culotte技术(9.8%vs. 3.8%,P=0.04)。

SKS双支架术式目前也得到广泛应用,其操作简便,手术成功率高,疗效可靠。

但此术式在主支内两支架对吻处所形成的金属嵴是一个支架血栓形成的隐患,对此还需要进一步长期的研究。

Crush技术是为药物洗脱支架处理分叉病变所发明,该术式通过边支支架突入主支内3~5 mm以达到充分覆盖边支开口目的。

《分叉病变小议》

《分叉病变小议》

▪ Medina分型:

由三个数字组成:主支近段、主支远段及分支开口。
每一部分若有病变累及记为1,无病变累及记为0。
编辑ppt
陈氏分型
常见分型
Medina分型
编辑ppt
策略
▪ 单支架
分支细小、分支开口病变轻、局限,主 支成角大—主支支架,分支依情况行PTCA
▪ 双支架
分支>2.5mm,功能意义大、分支口部 病变重、易闭塞
编辑ppt
分叉病变最佳路径图
编辑ppt
双支架流程图

编辑ppt
双支架术式
▪ T型支架及改良T ▪ 改良Y支架(TAP) ▪ Crush(标准Crush、provisional Crush、
inverse Crush、step Crush)
▪ 对吻支架(Kissing stent) ▪ 裤裙式(Culotte)
编辑ppt
1、T型
编辑ppt
2、改良Y(TAP)
编辑ppt


Crush
Crush
编辑ppt
各种情况下的Crush
1.Reverse Crush(Provisional Crush)
先放置主支DES,于球囊扩张分支开口后再置入分支 DES,最终行Kissing
2.Inverse Crush
分支血管口径大于主支血管口径时所行的Crush
编辑ppt
例2
编辑ppt
编辑ppt
编辑ppt
编辑ppt
编辑ppt
编辑ppt
编辑ppt
编辑ppt
编辑ppt
例3
编辑ppt
编辑ppt
编辑ppt
编辑ppt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叉病变definition标准
分叉病变的定义标准通常指的是在冠状动脉造影(CAG)或冠状动脉血管内超声(IVUS)等影像学检查中,发现冠状动脉主干或其分支存在狭窄或阻塞的病变,且该病变呈现出分叉或多支病变的特点。

分叉病变通常是指冠状动脉主支和分支之间存在狭窄或阻塞的病变,这种病变会导致血流不畅,影响心肌的供血和供氧,进而可能引发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疾病。

在分叉病变的诊断和治疗中,医生通常会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结果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等因素进行综合判断。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等,具体治疗方法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来确定。

需要注意的是,分叉病变是一种较为复杂的病变类型,其治疗难度相对较大,因此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