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论文

合集下载

《浅谈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结合》

《浅谈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结合》

浅谈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结合毛泽东同志说:“学生学会了看书作文,那么他们出校后的发展就有了常常用得着的基础工具了。

”叶圣陶先生也说:“语言是工具,自然科学方面的文、史、哲、经、学习、表达和交流都要使用这个工具。

要做到个个学生善于使用这个工具,语言教学才算对提升整个中华民族科学文化水平尽了份内的责任,才算对实现四个现代化尽了责任。

”以上这些精辟的论述说明了一个极其浅显的道理,那就是:语文是工具,而且不是一般的工具,而是基础工具。

学好语文,为我们学好其它科提供了一个极为坚实的基础。

可见,学好语文科与学好其它学科的紧密联系,决定了语文教学工具性这个本质属性。

但语文科的教材选用的都是”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和今人佳作,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而且语文教学又不能是单纯的语言教学,语文科的教学目的是教会学生热爱和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思想素养,教会学生做人。

综上所述,人文性也是语文教学的本质属性。

所以,语文教学就要把语文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很好地结合起来。

而怎样在语文教育中把工具性和人文性结合起来,使两者相得益彰和相互作用呢?一、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结合。

语文基础知识是字、词、句、段、修辞手法等等,语文基础知识好比一座房子的地基,没有地基,就无法建起高楼大厦。

同样道理,不学好基础知识,就无法学好语文。

那么如何在基础知识教学中把工具性和人文性结合起来呢?首先要引发学生的兴趣。

其次,要在学习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因地制宜地实行思想情感的教育,比如教学生写字,老师先板出端正优美的字来,再告诉大家,汉字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方块字,美丽大方,我国的书法是世界上仅有的一块瑰宝,几千年来,深得世界人民的喜爱和赞美。

这样之后,写字就不再是简单枯燥的技能训练了,而是充满高尚思想的书法练笔了。

再次,要让学生学会使用。

基础知识的教学不能只停留在训练和掌握上,而应让学生学会使用,以挖掘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启迪学生的智慧。

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再论文

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再论文

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再思考摘要:本文分析了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概念和内涵,也即语文学科的两大属性,指出当前语文教育中存在着强调人文性,有意或者无意弱化工具性和强调工具性,回避人文性得两种误区,认为对待两大属性不能有所偏废,应该以工具性为主来实现两者的一种水乳交融般自然统一。

关键词:语文;工具性;人文性中图分类号:g423.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24-0178-02作为老生常谈的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笔者所以继续予以关注和思考,是因为它们被公认为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而属性又关乎分清此彼的问题,也即作为分辨语文为什么是语文,而不是政治、历史等等其他学科的标准,属性是如此的重要,以至于无法把它留给任何人,无法不对其做审慎的思考和度量。

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正是由于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属性,语文才成为语文,才姓“语”,我们语文人也才有一片属于自己的耕耘土壤。

一、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概念和内涵语文的工具性,指的是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工具学科,更多的体现为一种交际传播的形式和工具,这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去理解,第一,语文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表达思想、交流感情、传播文化价值规范不可或缺的手段和工具,因为语文天生与语言,与母语密切相关,是关于我们汉语母语的学科。

第二,语文是其它所有学科的基础性和工具性学科。

也即任何学科,或多或少的都会涉及语文学科的知识,假如没有语文的这种基础和工具作用,其自然要坍塌。

人文性这个词语,本质上与思想道德有关,也即真善美的问题,体现一种道德批判和人文关怀精神,其核心不在于文,而在于人,在于善待生命、尊重生灵,在于歌颂真善美,贬斥虚伪和罪恶。

语文人文性的内涵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第一,对真善美的追求。

这可以说是强调人文性最重要之所在。

离开真善美这个探照灯的指引,我们只会越来越堕落,再去谈语言、文字、审美等等将变得毫无意义。

第二,独立思考和质疑批判精神。

浅析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与工具性(推荐五篇)

浅析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与工具性(推荐五篇)

浅析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与工具性(推荐五篇)第一篇:浅析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与工具性浅析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人文性与工具性摘要: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有机统一在一起的。

工具性是基础,离开工具性来谈人文性,就如纸上谈兵。

缺乏人文性的语文课堂是生硬的、呆板的,学生对学习语文会逐渐减少兴趣,甚至失去兴趣。

就具体课文而言,有的课文以落实工具性目标为主,渗透人文性目标,有的以落实人文性目标为主,兼顾工具性目标。

为学生创造一个语言环境,能让学生拥有更好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语文教学、人文性、工具性对于语文课程的性质,那些年提出“工具性”无疑是有改革性的,在今天来看,还仍然有它的重要意义。

但是片面强调“工具性”,的确产生了相当程度的消极影响,于是语文教育界对此进行反思,提出了“人文性”。

放眼世界范围的教育领域,20世纪二十年代以来,人文主义和科学主义两大思潮的争论,始终没有停止过。

国外教育两大思潮之争和我国语文界的“人文性”与“工具性”之争,是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的必然产物。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真正落实“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目标,在实际教学中,绝不能只停留在单纯的语言文字的落实这一层面。

要把语言文字的掌握赋予教材文本的理解之中,要把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传授,学习过程和方法的指导,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三个方面互相渗透在语文教学整个过程之中、使其融为一体。

当然,在语文教学中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事。

但是,在实施新课改的今天,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在《语文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树立正确的观念,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为真正实现语文人文性与工具性的水乳交融而不懈努力。

一、正确解读人文性和工具性。

语文教学的这两重属性,就如一张纸的两面,它们本身就是一个不可分割体。

我们要有这样的认识:语文的工具性教育赋予人生存的基本能力,能教给学生知识、方法、技能等现实需要;语文的人文性教育又能对人的思维、思想、品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进行培养人,使其成为合格的人、更美好的人。

试论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

试论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

试论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在整理有关语文学科教学论相关资料的过程中,笔者注意了学科发展过程中一个极为明显的事实:中学语文学科的性质是建国以来语文学界深入涉及多次而又迟迟未能作出结论的重大论题,并由此而在语文学科教学的部颁标准中出现了左右摇移的多种表述;只是在一九九八年的部颁《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才真正作出了比较切合语文学科特点的表述,肯定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实际上,在语文学科教学时间不能算短、实践堪称深入丰富的背景下,人们对于语文学科的性质仍有诸多可能迥异的见解。

依笔者之见,之所以如此,恐怕缘自一个共识——一个中等教育在国民教育中所处地位的共识,即“中学是基础教育的重要阶段”,亦即中学教育是教育目的中“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的重要环节方面。

惟其如此,语文学界的专家学者以及教学实践者都不肯马虎,不肯与充分把握语文学科属性的机会失之交臂;而只是在九十年代以来语文学界的碰撞与交流频繁实现之后,人们的认识才趋近于真正的焦点——语文学科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下面,笔者愿从一些方面加以分析。

首先,我们不妨从语文本身的特点来把握,看其在成为学科的历史必然中,到底什么是其根本属性所在。

审视“语文”学科这一名词时,不能忽视的是:人们对于“语文”这一学科名词的内涵有多种理解。

或指语言和文字,或指语言和文章,或指语言和文学,或指语言和文化,甚或指口头语和书面语。

尽管分歧较大,但是这些认识的持有者在描述、界定语文学科时,都承认“语文”是一种社会内容转述,也即是说,他们都认可“语文”实际上充当着一种载体,并以其将各种社会事物联系起来。

我们可以从两个层面来剖析这个问题。

第一,在众多有关语文学科性质的意见中,都隐含认定语文中包含有社会内容,而不仅仅是语言或文字的空壳——文章、文学作品都是以文字作单位来组织的,即便是说话艺术也需以对社会事物作描述的基本语汇作基础,基于这两大基础而呈现的文化底蕴,自然亦是来源于社会。

关于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论文

关于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论文

关于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论文当学ü与j、q、x拼读须去两点时,教师问学生可以用什么好办法来记住?一个男孩响亮地回答:“j、q、x小淘气,见到ü眼就挖去。

”说完得意之情溢于言表。

“挖掉双眼”,是一件多么残忍的事!从孩子嘴中很随意说出尤其让人心颤。

于是,老师也说了几句顺口溜:“小ü有礼貌,见到j、q、x,摘掉小帽帽。

”让同学们自已评价。

一时间小手如雨后春笋高高举起。

“小鱼多可爱呀,挖掉双眼不就死了吗?”“我养了两条金鱼,我可爱它们了,”“是啊,是啊,我还给它们喂食呢!”孩子们七嘴八舌讨论起来,发言的孩子不好意思地低下头,说:“我听别人说的。

”老师笑着说:“相信每一个同学都非常喜爱小动物,都爱和它们交朋友的。

”同学们使劲点点头。

我们的老师都明白,语文学科的教学既要追求它的工具性,又要强调它的人文性,但在实践操作时,往往容易将两者互相割裂开来:在追求工具性时,更多地是有关语言文字的机械识记和技巧训练;在强调人文性时更多是只是一些课文内容为切点的情感熏陶,甚至是道德说教。

把灵动的课文往往被割裂成许多的知识点,知识好像脱离了学生的精神生活,脱离了他的智力兴趣。

语文学习不再是生趣的,而是枯燥乏味的,掌握知识对学生来说变成了一件讨厌的、令人苦恼的事,最好能够尽快地摆脱它。

这或许就是语文教学低效的原因所在吧?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王国维曾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任何语言都是用文字表达一定思想内容、观点或见解的,在进行语言的积累、语感的训练和听、说、读、写方面的实际运用能力培养的同时,我们应该有意识地,自觉地用一些真、善、美的东西(来自文本的,来自我们教师的,来自同伴互动的等语文资源)来净化学生的心灵,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灵,完善他们的人格;在语文学习中发现美,在生活中创造美,辨别真、善、美与假、恶、丑,激起对生活美的追求,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样一来,还何愁学生语文学不好呢?其实,在实践中达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着实不易,开口不离分析,动辄就是训练,自然难免抹杀语文教学的灵光,陷入繁琐主义的泥淖;过于偏向“人文性”,羞于谈知识,耻于言训练那肯定不是语文课。

浅析初中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浅析初中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浅析初中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在多样的课堂教学模式下,往往会出现偏离这一本位的现象。

本文论述了语文两大属性的有机统一,并结合教学实践论述了关于在教学中如何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认识与体会。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育;工具性;人文性一、语文阅读教学的新要求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不是使两者等同,也不是一方“吞并”或“同化”另一方,这种统一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工具性与人文性双方相互依赖,任何一方皆不可孤立存在和发展;二是两者之间相互贯通性,这又首先表现为两者的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

其次表现为相互转化的趋势,后者是对立双方内在统一性和辨证性的最深刻体现。

有人打了一个比喻,说这就像一张纸的两面:一面是工具性,另一面是人文性,任何一方面都不可能离开另一面而单独存在,它是一个统一的事物。

或者说,工具性与人文性是一张皮,不是两张皮。

阅读教学的过程是小学生思想、精神启蒙的过程,由于语言文学的特殊性,使得语文课程更亲缘于人的精神,情感、志趣、心向、态度、价值等人文特性,这意味着小学语文阅读全方位地影响小学生整体人格的提升,启迪他们的心灵情操,拓展他们的心智视野,使他们更多更好地受到一种人性的、人文的、人情的教化。

这样,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就不局限于单一的工具性,而提升为全面的人文性。

二、人文性及语文的工具性现在教育都提倡人文性教育,但是很多人不能理解人文教育的根本意义,其人文教育不是指不对学生进行规范化教学,而是在教学中更加重视对其进行思维、情操以及理想、个性等方面的引导,其主要是尊重学生本身的喜好、个性的发展,不在强迫其往社会所需要的方面发展。

还给学生自由的发展空间。

语文的工具性,是指语文是一门基础工具学科。

因为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是表达思想感情、交流思想感情、传递文化的工具。

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教会学生使用语言。

使学生学会理解和自我表达语言;学会用语言进行交际;学会积累语言。

小学语文论文:刍议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小学语文论文:刍议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把根留住----------刍议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语言的学习是语文教学的头等大事,是语文教学的根!离开了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语文教学也就彻底偏离了轨道。

因此,我们要紧紧凭借教材这个“例子”,为学生搭建语言实践的平台,引导他们在实践中内化语言,运用语言,从而升华他们的人文情怀。

如此,语文教学才是真正回归了本位。

语文,自1902年独立“门户”以来,似乎就没有过上几天安宁的日子:前天是“文”与“道”的“大打出手”,昨天是工具性、政治性、思想性的“分分合合”,今天是文学学派、语言学派的“水火不容”……“内忧”此消彼长,“外患”接踵而来。

1997年,社会各界口诛笔伐,一句“误尽苍生是语文”的责难把语文钉在了耻辱柱上。

痛定思痛。

2001年,百年来的语文“纷争”总算有了归属,新《语文课程标准》给了它全新的定位:语文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高度统一。

而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便是语言,这正体现了语言的性质。

语言和思维、语言和思想、语言和精神是统一的。

具体到语文教学中,就要使语文教学和人文精神的培养统一起来。

所以说,语言是工具的,也是人文的,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既然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于语言,语言便是语文的本位,便是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是一个抓手。

抓住了它,就抓住了“工具”和“人文”。

基于这样的认识,本位的语文教学应该是这样的:一、语言内容和语言形式并举语言内容和语言形式是语言的两个方面,内容是血肉,形式是骨架。

内容决定语言的形式,形式随着内容的变化而变化,有了内容才可能有与之相适应的形式。

没有内容,形式也就成了干瘪的空壳。

学生读书,首先感受的是文本语言,只有读懂了语言的意思,才会读透整篇文章的人文内涵。

但语文教学不仅有人文性的任务,还有工具性的任务。

理解了语言内容,还要从语言文字表达的角度,对文本做进一步的阅读,即了解作者是怎样选择材料、组织材料的,是怎样遣词造句,连句成段、布局谋篇的。

高中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融合论文

高中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融合论文

高中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融合论文摘要:语言是人类交际的主要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最基本的特点,但在实际的高中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对工具性和人文性存在不同程度的认识偏差,淡化工具性而过于强调人文性,这是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不合理方式。

在语文教学中,只有达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才能真正提高语文的教学水平。

本文主要分析了高中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内涵、意义,以及阐述了高中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融合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语文;工具性;人文性在语文学科中,工具性和人文性是相互融合、相互依存的。

人文性滋养着工具性,工具性是人文性的强化和承载,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效融合可以提高语文的教学水平。

因此,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采取积极的策略,实现二者的有机融合,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一、高中语文课堂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含义和关系(一)高中语文课堂中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含义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一种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重要的一部分,而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结合是语文的基本特点。

语文的工具性主要是指学生对文学的句式、词类等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语文的人文性是指文章的写作背景以及人文环境,主要是借助语文语言的学习和感悟,培养学生一定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操。

(二)高中语文课堂中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关系对于高中阶段学生的认知能力来说,他们的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在不断发展并逐步趋于完善。

因此,教师要注重工具性和人文性二者的关系。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将“知识”和“人文”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掌握语文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能提高对文学的鉴赏水平和审美情趣。

1.人文性滋养着工具性。

学生在掌握语文基础知识的时候是离不开人文性的,如在学习文言文的时候,很多词汇、句式与内容的理解都离不开文章的相关背景和相对应的人文环境。

所以文章的写作背景是学生进行学习的前提和基础,学生借助丰富的文章背景资料,能更加方便地了解文章的内容,再增强对文言文词汇和句子的理解,会大大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浅谈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浅谈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2013-01教研论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这就是说,语文具有工具性,其工具性是语文的“基础”;语文又具有人文性,其人文性又是语文的“核心”。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必须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二者有机统一、相辅相成,凸显这两方面的功能。

然而,现实的语文教学常常脱离了人文精神,只在语言形式上兜圈子,这样语言文字就会沦为简单的排列组合文字的游戏。

有的语文教学却没有语言文字的运用,即脱离教学内容和特定情境,孤立、机械生硬地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这种“贴标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只是“看上去很美”罢了。

那么,如何去做才能实现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呢?我认为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语文教学目标的转变让工具性与人文性这两方面的功能得以统一语文新课程要求的课堂教学十分注重追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有机整合,即真正贯彻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在知识教学的同时,关注过程、方法和情感体验。

这种对人情感和道德的普遍关注是传统的以知识为本位的课堂教学所难相媲美的。

用教师自己的话说:“现在的课堂不能只有知识的授受,还要关心学生是怎么学会的,他们学的过程有什么样的体验。

”它把以人为本、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思想落到实处,让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这两方面的功能凸显出来。

因此,作为一位语文教师,一定要把握并落实好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目标。

二、语文教学实践让工具性与人文性这两方面的功能统一起来1.立足工具、弘扬人文,实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所以语文教学应当凸显语文学科的个性,立足工具,弘扬人文。

我们的阅读教学就是要凭借文本的语言,着重培养学生感受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同时让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丰富精神世界,从而在学习语文的同时,学习做人。

浅谈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

浅谈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

浅谈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崭新理念,强调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联系及与其他课程的沟通,这是基于语文学科本身的综合性特点和人的发展的全面性和整体性而提出来的。

然而遗憾的是,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阐述非常模糊,在阐述原则性的问题时强调的是语文的人文性,阐述具体实施细则时强调的是语文的工具性。

所谓人文,广义的是指人类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与自然相对;狭义的人文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它与科技相对。

语文学科是因具有对学生进行思想情感及情操的熏陶感染这个特点而具有人文性的,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和其他课程的人文性在内涵上是有区别的。

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应该偏重于狭义的人文,并侧重指与社会意识形态相关的思想观念、道德情感、理性情操、价值态度等。

其实,从语文课程标准和语文教材中我们可以大体触摸到语文课程人文性的基本内容。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的设计上也根据三维目标来设计,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个维度就是专门针对人文性的。

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指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练地运用语言工具,并能顺利地参与交际活动。

工具性与人文性是相互关联、有机统一在一起的。

工具论者认为,工具性是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学生学习语文,就是通过学习祖国语言及其各种表现形式(口头语言、书面语言)达到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的目的,这也是语文学科的最根本目的。

语文的工具性是显而易见的,但如果语文教学仅着重于工具性的学习,势必使学生感到语文学习的枯燥性。

传统的语文教学便犯了这样的错误,加上应试教育的压力,许多教师片面强调语文教育的工具价值和功利性,将语文课上成纯粹的语文技能训练课或语文知识传授课。

课堂教学体现为:阅读课易将课文肢解,侧重字词句段的零碎分析,而忽视整体情感的传达和共鸣;侧重教师的分析讲解而忽视学生的个人感受,从而使众多学生厌学语文。

学生人文素质整体下滑,可以说,重工具而轻人文是造成这种局面的重要原因之一。

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论文

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论文

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论文语言文学艺术根植于国家、民族的文化土壤里,与本土文明的发展历程密不可分。

而汉语言文学,毋庸置疑是精妙、复杂而深刻的,伴随着东方古老深沉又独特的文明,接受着时光的雕刻。

从仓颉造字开始,就是形式与内涵上完美的统一。

小学语文教学里,如何让学生真正领会其中的精妙所在,实非易事。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应培养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为目标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这其中,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不可忽视。

要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可以从另一角度将其分为两个方面:情感与逻辑。

情感与逻辑的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逻辑的培养先来看逻辑,在大部分人的印象里,语文深刻的艺术感染力是情感的极致体现,而逻辑则是生硬的、冰冷的、苍白的,承载不了任何深刻的意义。

尤其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更应注重的是“人文性”,逻辑角度的深入探讨实现不了人文性,且难以让学生理解透彻,因而既没有价值又不可行。

那么,果真如此吗?不妨先从最简单的汉字来看吧。

小学语文教学的第一堂课就是认字。

汉字六书“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日月山川,简单的笔画却是从最初的摹形演变而来。

每一个汉字的结构,都有其笔画如此的必然性和因果关系。

还有词语,小学生经常会写一些错别字,可能理由不外乎马虎,但是其代表的却是对汉字和词语的难以正确理解和诠释。

比如“符合”一词,原本指两个半块的军符能够合在一起,因而“符”是军符的符,不是服装的服,“合”是合二为一的合,不是和平的和。

只有搞清楚内在逻辑关系,才不会写错字用错词。

再比如成语“扑朔迷离”,为什么这样说,是因为雌雄兔子的表现不一样,想要区分就只能看它是“脚扑朔”抑或“眼迷离”,这些都是有科学的道理的。

最重要的阅读理解与口语表达及写作。

浅议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浅议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浅议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摘要】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是指语文用于人际交流具有维持社会联系的实用功能和中介作用。

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是针对工具性而言的。

人文性是语文的鲜明特征。

新大纲明确规定“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人文教育是语文教学的应有之义,也是世界语言教学发展的共同趋势。

“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语文的两大属性。

语文教育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在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语文的工具性又要体现人文性,两者有机结合,相得益彰。

【关键词】语文教育;工具性;人文性;统一中图分类号:h319《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笔者作为一名工作在教育第一线的语文教师对此深有感触,下面就语文学科的课程性质谈谈我的理解。

一、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语文的“语”,就是指口头语,“文”就是指书面语。

人们的交际,一般是通过口头语和书面语进行的,因而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是指语文用于人际交流具有维持社会联系的实用功能和中介作用。

首先语文是思维的工具。

只有人们语言能力的增强,思维也才能变得清晰、严密、准确,因此,要有良好的思维能力,首先必须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其次语文是人类的交际的工具。

人与人之间要交流必须用到语言,语言能表情达意,是人类相互沟通的桥梁。

通过这样的交流,我们增加了知识,搜集了信息,丰富了生活,是语文使我们的语言变得丰富多彩的。

最后语文是学好其它学科的工具。

各门学科的知识内容要用语言文字表达,课堂上教师要用语言讲解,离开语言文字,一切学科都无从进行。

语文的工具性决定了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工具的能力,即读写听说的能力。

工具在于运用,能力重在训练。

语文教学中的训练无疑应以学生练习为主,也就是以学生的读写听说实践为主,而不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

这是语文教学活动的一条原则。

语文训练离不开必要的语文知识,包括字、词、段、语法、修辞、逻辑等。

浅论语文教育的工具性与人文性

浅论语文教育的工具性与人文性

浅论语文教育的工具性与人文性作者:陈琳来源:《青年文学家》2010年第13期摘要:语文作为学习中最基础的课程,也是所有专业的必修课之一。

语文的什么性质决定着它如此重要的地位?语文,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决定了它的重要性。

语文的工具性在日常生活中已体现,但其人文性却被严重忽略,本文就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教育功用作初步阐述。

关键词:语文教育工具性人文性一、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合二为一语文,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工具。

它既是语言文字规范的实用工具,又是文化艺术,同时也是用来积累和开拓精神财富的一门学问。

语文学科以它的工具性为我们记载了上下几千年的文化精髓,沟通古今,传承未来,让华夏儿女有机会在文化的怀抱中徜徉。

良好的语文素养对人的一生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语文应用能力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一种基本生存能力,社会中的交往、交流,都需要依靠语言去表达。

大家熟知的许多自然科学大师和著名政治家的语文素养都是极高的。

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不仅是一代政治领袖,也是一代优秀词人、诗人,他的《沁园春·雪》、《沁园春·长沙》都是我们课文中选取的千古名篇。

在我们语文教材中,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占了很大的比重,其中有许多是流传千古、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就是议论文、说明文中也有不少篇章写得形象生动,情趣盎然,具有浓厚的美学因素。

因而,语文教材本身就是“美”的仓库,是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结晶和集萃[1],浓缩了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语文教育应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既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又要注重其全面的语文能力的培养,还要关注他们的发展,注重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获得健康全面和谐的发展。

二、人文性——被忽略掉的功用但是,在现实情况下重理轻文,重专业轻基础的现象比比皆是。

更为重要的是随着社会各方面的不断发展,各种新信息的冲击迎面而来,对语文教育的冲击不可谓小,怎样在日新月异,不断变化、发展的外部环境中既保持语文人文教育的初衷又能跟随社会的变化与发展?这是每一位语文教师、语文工作者亟需完成的课题。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全文5篇)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全文5篇)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全文5篇)第一篇: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把握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因此教学时,只有将二者的教学合二为一,有机结合,才能有效地整合教育资源,体现教育与教学的双重作用。

但我们发现,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常常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割裂开来,不能有效地溶于教学的每个环节。

或过于突出基本功的训练,忽视人文性。

亦或过于突出人文性,出现“泛语文”的现象,从而使教学显得生硬和僵化,缺少语文课应有的光彩。

那么,究竟如何将二者做到有效的统一呢?通过自己的课堂教学实际和参加课堂教学活动所得,我有以下几方面粗浅的认识。

一、根据课文特点,把握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度”崔峦老师说:“语文课程贵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难也难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在回答凤凰语文网友提问时说到:“语文教学如何将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起来,这的确很难,关键是个度的问题,所以我强调的是平衡.人文性与工具性要合二为一,浑然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我对两位专家的话感触颇深,犹如茅塞顿开.这使我很自然地联想到,语文就像是一个富有生命力的人,人文性就是这个人的思想、情感、气质、品味、修养等精神层面的东西,工具性就是这个人的高矮、胖瘦、体质等具有生物性特性的身体,它们当然有机融合在一个生命体之中的。

如列夫.托尔斯泰的《穷人》这篇课文,老师就可以通过对课文中环境描写和桑娜心理描写的语言文字的理解,与文本进行深入对话,尽而感受到渔夫夫妇的善良,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完美结合,二、多层次的读与悟彼此促进当前,在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读书不充分的现象.学生读了书,但并没有时间将课文所表达的形象、意象、情境、意境在头脑里“活”起来,没有足够的时间“过电影”,更没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静下来涵泳品味,就匆匆让学生去谈感受.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首先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只有通过充分的读,学生才能与作者进行心与心的对话,从而理解文本内容,感悟文本思想,体会文本情感,认识文本所描述的事物和所阐述的道理.因为读是对文本情感体验和表达的最直接手段,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最形象最具活力的方法.有感情的朗读能最有效地促进理解,促进感悟,并反之以有感情的朗读这一形式把这种理解和感悟表达出来.例如我在教学《青山不老》一课时,我力求通过朗读训练的层次性来引导学生来体会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论文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

论文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

论文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问: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什么答:语文的工具性是基础,人文性是核心。

人文性是语文的鲜明特征。

新大纲明确规定“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因而人文教育是语文教学的应有之义。

不仅如此,人文教育也是世界语言教学发展的共同趋势。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中指出:“人既是发展的第一主角,又是发展的终极目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指出:“教育应服务于人生全程。

”所以,我们认为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育人,即教学生学会做人山亏,正确协调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使之共同和谐发展。

也就是说学生通盯唯烂过语文学习,吸纳语文所蕴涵的丰富的人文精神,滋润灵魂,陶冶情操,提升人生境界,形成健全人格。

学习语文的意义如下:在倡导素养教育、人的教育和终身教育的今天,学习语文是为了生活中经常要用文字与别人交流,为了学习、工作的需要,为了人的精神需要,为了人的发展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学习语文将满足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言语交际的需求。

学习语文有益人的身心健康,提高人的业余生活、精神生活的质量。

学习语文使人拥有一种提高学习效率的工具。

学习语文使人获得一种基本的工作能力。

文的重要性决不仅止于此。

事实上,语文从来都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通过语文,我们可以接受审美、伦理、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熏陶和教育,凯漏其潜移默化作用对于学术研究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不妨打这样一个比方:语文对于学术研究,就像赛跑对于整个体育运动一样。

问:语文教学如何正确理解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请举例说明。

答:这里的“工具”是一种比喻的说法,他具有“实用”“中介”的含义。

“工具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实用功能和课程的实践性特点,“人文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对于学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的特点。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应该争取实现的目标。

丁培忠先生曾这样讲过:“语文这种工具,不同于其他任何工具,它是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

浅论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浅论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浅论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2008-11-23 00:00:00浅论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摘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根本性质,是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观点。

在具体教学中落实二者的统一,是中国语文教育迈向成功的保障。

关键字:语文课程,工具性,人文性,统一自从语文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被确定以后,一个多世纪以来,人们对这门课程的理解始终存在不同的意见,主要有:语文即语言文字;语文即语言文章;语文即语言文学;语文即语言文化。

从人们对“语文”名称的不同见解看,说明人们对这门课程的认识在不断的加深,展现了人们对语文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在各种不同意见的争论过程中正在逐渐深入。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一、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1、语文课程的工具性语文是中小学的一门基础学科。

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包含两个层次的涵义。

(1)单就语文课程的本身考察,工具性是指语文本身是一种工具,表现在三方面。

第一,就个体而言,人们使用语言表达思想感情,进行思维活动。

以语言为工具的思维,是思维的最主要的形式和最基本的形态;同样,人的联想和想象也是通过语言作触媒才生发和展开的。

一个人的思维、想象能力与其语言驾驭能力总是成正比的。

第二,就人际而言,通过语言人们可以交流思想和情感。

语言不仅是人类表达思想的工具,也是吸收信息的工具。

人类凭借语言实现了交流、开阔了视野、拓展了生活空间,形成人与人之间的广泛联系。

第三,就人类总体而言,语言是文化得以积淀和传承的载体。

人类几千年来汇聚而成的文化,一般都是以语言的文字形式表现、记载和传承。

(2)就整个课程系统而言,语文课程的工具性还表现在,语文的学习还有助于其他学科的学习。

叶圣陶说“语文是工具。

自然科学方面的天文、地理、生物、数、理、化,社会科学方面的文、史、哲、经,学习、表达和交流都要使用这个工具。

试论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试论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试论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摘要:语文既是一种工具,也是一种人文。

本文将探讨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并阐述这种统一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语文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也是学生了解世界、表达自我、建立价值观的重要工具。

语文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两种属性,这两者相辅相成,构成语文教学的核心。

语文的工具性主要体现在其作为语言文字的载体,是学生进行思维、学习和表达的工具。

语文教学的基础是教授学生语言文字的读写能力,包括阅读理解、写作表达、口语交际等。

通过学习语文,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语言文字,从而获取知识,进行思想交流,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语文的人文性是指语文所蕴含的人文精神、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

语文不仅是语言文字的载体,更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学习语文,学生能够了解并体验人类的文化成果,包括历史、哲学、文学、艺术等。

同时,语文也承载着学生的情感、思想和价值观,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形成和人文素养的提升。

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

在语文教学中,应当注重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一方面,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写作表达和口语交际能力;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通过语文学习,了解并体验人类文化成果,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

只有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语文教学的目标。

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

在语文教学中,应当注重两者的统一。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语文教学的目标,培养出既具有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又具有人文素养的学生。

摘要:语文是人们交流思想感情的基础工具,同时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想感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语文课程具有双重性质,即工具性和人文性。

语文课程是人们学习、工作、生活中的基础工具,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再论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再论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再论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第一篇:再论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再论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内容摘要:语文是最重要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工具性源于语文的交际和实用功能,人文性是因为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在语文教学中得到完美的统一。

关键词:语文工具性人文性汉语是我们的母语,在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化后,汉语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而学习汉语主要是在语文课上。

那么什么是语文呢?叶圣陶先生曾做过说明:什么叫语文?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到纸面叫书面语言。

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

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

语文作为教育实施的一门重要的主学科,从幼儿教育到大学教育都由它的性质决定。

语文课程的性质是什么呢?笔者认为根据语文课程阶段目标的划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在不同的教学阶段的体现是不同的。

小学、初中、高中这是不同的阶段,但是每一个阶段都是分五部分的: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每一个阶段都体现了语文的性质,但是又都有自己的特色,这样既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的发展,又有利于教学。

吕叔湘说过:“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

”语感是比较抽象的,但是它就体现在一个人的听、说、读、写方面,所以培养学生的语感就必须从这四个方面入手。

根据我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大量的阅读是必不可少的,“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文心雕龙?知音》),要培养学生的语感,必须要让学生积累语言,实践语言。

幼儿教育阶段,主要是识字与写字,还有简单的阅读。

这和我国古代流传最著名的蒙学读物的教授是相通的。

当时的读物主要有《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和《千家诗》。

当然,我们在继承优秀的民族文化的同时也在不断的发展,现在的幼儿读物主要有《三字经》《新编三字经》《唐诗三百首》等,主要作用都是集中识字。

我们从读物的内容来看,《三字经》中有:“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堕;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

浅谈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

浅谈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

浅谈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浅谈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课程在小学阶段一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了语文学科的课程性质:“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笔者作为一名工作在教育第一线的语文教师对此深有感触,下面就语文学科的课程性质谈谈我的理解。

一、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说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是指语文用于人际交流具有维持社会联系的实用功能和中介作用。

语文是个人和社会都离不开的重要工具。

1、语文是思维的工具。

心理学把语言分为外部语言和内部语言,表达出来的话叫外部语言,在心里思考但没说出来的话叫内部语言。

人们常说的“打腹稿”就属于内部语言。

只有人们语言能力的增强,思维也才能变得清晰、严密、准确,因此,要有良好的思维能力,首先必须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2、语文是人类的交际的工具。

人与人之间要交流必须用到语言,语言能表情达意,是人类相互沟通的桥梁,相互联系的纽带,只要有社会生活就离不开语言的交流。

如老师上课对学生讲授,同事在工作中的讨论,朋友在生活中的闲谈。

这些都属于交流。

通过这样的交流,我们增加了知识,搜集了信息,丰富了生活,是语文使我们的语言变得丰富多彩的。

丰富的语言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语言较之于文字更具有直观性,更能够注入情感因素。

如果说“沟通从心开始”,那么语言就是我们沟通的最好方式。

3、语文是学好其它学科的工具。

各门学科的知识内容要用语言文字表达,课堂上教师要用语言讲解,离开语言文字,一切学科都无从进行。

苏步青说:“语文是学习的工具,是基础,就像盖楼房需要打基础一样。

”只有语文学习能力强了,才能提高思维和理解能力,才能学好其它学科。

离开语文学科的基础,其他各门学科文化知识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

二、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人文性”这个词在当今社会比较流行,环境讲求人文性,教育也讲求人文性,什么叫“人文性”呢?简单地说就是人与文化,它包含着情感、意志和思想观念的内容,它是不同于自然之物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论文浅谈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论文浅谈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论文篇1一、什么是语文教学中的工具性与人文性1.工具性学生学习语文就是通过学习祖国语言及各种表现形式(口头语言、书面语言)达到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的目的,这就是学习语文最根本的目的。

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语文是工具,自然科学方面的天文、地理、生物、数、理、化,社会科学方面的文、史、哲,学习、表达和交流都要使用这个工具。

”这说明了语文学科所独有的学习与工作的基础工具的特征,这就是语文教学中的工具性。

2.人文性人文性的基本内涵一般是指对人自身完善的关注与追求,包括人的尊严、价值、个性、理想、信息、品德、情操等方面。

具体到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我认为主要包括以下几层含义:一是指汉语汉字中所包含的民族的思想认识、历史文化和民族感情;二是引导学生开掘汉语汉字的人文价值,注重体验汉民族独特的语文感受,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三是指尊重和发展个性,培养健全的人格。

二、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辩证关系工具性与人文性既性质不同、相对独立,又相互融合、密不可分。

语文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就是寻求二者的有机结合,在教学实践中使工具性和人文性相互为用、相互促进,这是语文教学的独特个性。

三、语文教学中为什么要使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是统一的。

这是因为:1.语文学习过程的特殊性表明,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

语文学习的过程是学习者个体的言语行为过程,言语行为及其结果是个人的生命、意志的体现,是个人的愿望、要求、观念等。

即使仅仅是表述客观的事实、规律和真理,也无法避开表述者的认识和态度。

就整体而言,言语是人类文化、心理结构的外化,是人类的生命之声、心灵之声。

言语和语言同思维、认识不但不可分割,而且还决定了人的思维、情感、知觉意识和无意识的格局。

正如卡西尔所说:“在某种意义上,言语活动决定我们所有其他的活动。

我们的知觉、直观和概念是我们母语的词语和言语形式结合在一起的。

”就个体而论,一个人言语活动的过程就是他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精神活动,是他实现个人意志和生命价值的过程,体现出不同的个性色彩和人格力量。

言语活动在较高层次上集中体现着语文的人文价值,因此,人在学习、掌握和运用语文时,总是既掌握语文知识、训练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同时又受到了人为因素的充实和熏陶。

而人为因素在充实人的精神、陶冶人的灵性时,又潜在地提高了人的认识水平,转化为人的思维能力和言语能力。

2.从国家的培养目标看,也体现出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特征。

作为中小学重要的教学科目,语文教学从来都不只是简单的语言文字的用法或段落句读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内容问题、育人问题。

语文不是训诂之学,而是活的思想,是川流不息的生命。

学语文也不是只学雕虫小技,而是学语文、学做人。

语文教学就是教书育人,即在听说读书的训练中必须伴随着认知教育、情感教育和人格教育。

《教育法》也明确指出:“教育应当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

”由此,语文学科是担负传播、弘扬、发展祖国文化和民族精神任务最重要的学科之一。

四、怎样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要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既要体现在听说读写的各项活动中,更要落实在语文教育的整体过程中。

首先,教学设计应着眼于“文道统一”。

德育在语文训练中的落实并非是自发地、自然而然地完成的,而是在语文教师自觉的、有意识的行为活动,是教师在悉心备课、刻苦钻研、深刻理解基础上的精心安排。

语文教师应该在分析处理教材、设计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选用教学方法及安排教学步骤等各项教学准备工作中,处处力求体现“文”与“道”的统一。

其次,教学过程要注意营造益于德育的人文环境。

在语文训练过程中,实施德育、美育的人为因素不仅仅包括在听说读写的语言材料中,而且,语文教师的言谈举止和气质形象,语文课堂的气氛,语文教师的职业道德、情感表现、教学风格,都对学生的思维形式和人格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或示范作用。

现代教学论告诉我们,真正的教育在于人与人的心零距离最短的时刻,存在于无言的感动之中。

凡是缺乏爱的地方,无论人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

在语文教育中,如果教师能用心去营造一种充满真情与关爱的气氛,德育和美育就有了最切实的保障。

总之,以上是我对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一点认识。

只有在理论上认清了这些问题,才能在实际中有的放矢,更好地搞好语文教学。

浅谈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论文篇2摘要: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在语文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中,语文老师都在寻求一种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希望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与“高耗低效”说再见。

那么究竟怎样的语文课堂教学才具有真正意义上的价值?本文从语文教学中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意义及所存在的矛盾进行讨论,进而寻求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达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关键词:语文教学、人文性、工具性《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中,语文老师都在寻求一种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希望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与“高耗低效”说再见。

到底怎样的语文课堂教学才具有价值呢?教学中,既要将语文知识与能力这一显性目标内化为学生自身的需求,又要能将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隐性目标渗透在提高学习效率的实践活动中,成为学生自身的感悟,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融合于语文一体。

这样的语文课堂教学才具有真正意义上的价值。

一、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一)工具性“工具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实用功能和课程的实践性特点。

工具性作为语文的基本性质:首先,语文是思维的工具。

叶圣陶先生认为:“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

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

”语文课实际上就是通过言语来学习语言,也就是通过课文,一些具有汉语典范性的文作品来学习语言的,而不是孤立地去学字、词、句、章、等知识的。

语文老师指导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训练,就是指导学生把朦胧的思想变为清澈的思想,把不清不楚的语言变为有条有理的语言。

其次,语文是交际的工具。

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生活在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不可能独立存在。

语文是人与人交流和交际的必不可缺的工具。

现代信息技术的传播速度的提高和广度的扩大,是人们的交流更加方便和快捷,使语文的交际功能达到了新的高度。

语文学习的过程是人获得语言,规范语言的过程。

第三,对于其他学科来说,语文具有基础性及工具性。

在所有的学科中,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一个人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语文知识,有了一定的语言积累,掌握了必备的语法知识,才能有条件去学习其他学科。

因为所有学科的教材都离不开语言文字,要靠语言文字来传达和表达信息,建立和学生的联系,学生也只有在通过语文知识理解了教材内容后,才有可能将信息进行内化,借助语言在大脑中形成相关的知识体系。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语文既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更是学习其他学科必备的工具。

(二)人文性“人文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对于学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的特点。

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强调语文学习的过程,既要学生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也是激发学生创造力和生命力的过程。

于漪老师认为:人文精神的内涵应该包括知、情、意等方面,主要指人格、情感、意志、性格、心里品质等。

具体到语文课程方面,人文性就意味着:1.应该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作为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并以此来制定语文课程目标和选择整合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2.语文课程应凸显教师的人文关怀,使学生受到真善美的熏陶,自身的独特体验受到保护和尊重。

3.教师将在关注学生语文知识、能力发展的同时更加关心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注重人文关怀和语文教育的感染熏陶作用,实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指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练地运用语言工具,并能顺利地参与交际活动。

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主要体现在对学生的人格、个性、精神世界的关怀,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高尚的审美意识。

语文的工具性是人文性的基础,是人文性的载体;而人文性则是对工具性的升华,它使语文的工具性充满了活力和灵性。

工具性与人文性是相互联系、有机统一在一起的。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既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丰富学生的基础知识,还要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理解教材所包含的思想、情感等人文性的内涵。

二、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存在的矛盾现实教学中,常常存在二者偏废其一的现象。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目前存在着两种偏向:一是比较严重地存在着脱离语文而进入人文的现象。

随着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在以“教课文”为主导意念的语文教学中,似乎有越来越远离“文”的趋势,许多设计意图不明的课件,所渲染的往往是那“文”中所讲述的那“东西”,脱离语文而讲人文,与过去的脱离语文而讲“思想”,讲“政治”,其实是同一个路子。

人文性不是语文外加的`东西,它熔铸在目标中,体现在目标所蕴涵、指引的知识和技能里。

换句话说,“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知识本身所黏附的,“过程和方法”本来就与技能的学习相伴相随。

另一种偏向,是有的教师仍停留在单纯“工具”的认识上,对知识和技能缺乏人文意识和人文关怀。

我们应该认识到,作为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作为个人生命意识的具体表现,在听、说、读、写的活动和学习过程中,“工具”的使用同时也在形成着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语文学习的同时学生实际上也学习着对世界、对人生的认识。

还有的观点认为语文的工具性削弱了语文的人文性。

标准化的考试削弱了语文的工具性。

标准化考试以其强大的生命力证明了它可取先进的一面,但其显现的弊端也越来越多。

现在的语文教学,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死记硬背标准化答案和做大量无谓的练习上了,一些本来可以是发人深思、引人入胜的问题,却被冠以统一的、干巴巴的答案,在很大程度上,是标准化考试把语文教学引入了“死胡同”,各种各样的标准化考试,形式五花八门,恰恰掩盖了语文的本质。

语文标准化考试还使小学语文教学几乎成了编题与解题数学,亦是导致各种练习册、AB卷盛行,题海大战不断的原因,似乎也更加使人有理由认为是语文的工具性削弱了语文的人文性,其实,是过于强调考试的作用才忽视了语文的人文性,更可怕的是,在这个过程中,语文的工具性也受到了巨大的影响。

学生对语文工具的掌握远未到位。

母语的学习,不同于一般的语言学习,不是以知识的学习为主,而是以读书技能的练习和接受文化的熏陶为主,因此,课程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指出:“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学习的规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