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国的四种生育政策
社会保障国际比较
社会保障国际比较第一章1.社会保障的概念2.各国社会保障概念的异同:相同点:(1)社会保障的责任主体是国家和政府(2)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形成社会保障基金(3)社会保障的对象是全体社会成员(4)目的是要使生存发生困难的社会成员通过保障能够生存下去3.社会保障的内涵:一社会保障是国家主导的、共担风险的社会制度。
社会保障的责任主体是国家和政府。
“大家保大家”的社会制度是一种共担风险的社会制度。
二社会保障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产物。
以19世纪80年代德国制定实施的有关社会保险法令为起始标志。
社会保障体系以1951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为法律基础。
三社会保障是市场经济的安全网。
四社会保障是菊有福利性的再分配机制社会保障基金来源于国民收入再分配,一般采用国家财政预算和社会统筹两种形式。
五社会保障是现代政府的重要职能六社会保障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七社会保障是关乎国运、惠及民生的伟大事业第二章社会保障起源比较1.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原因一产业革命是社会保障得以产生的前提条件二无产阶级的成长壮大和不懈斗争是催促社会保障诞生的动力三各种进步的社会学说是社会保障制度产生的理论先导2.国外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阶段(一)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时期这一时期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是与职业相关的单项社会保险项目的出台,这一时期的发端标志是的国的社会保险立法。
(二)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和繁荣时期1935年美国通过了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保障法》。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社会保障进入繁荣发展时期,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世界上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急剧增加。
二是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和受益范围进一步扩大。
三是社会保障项目构成趋于网络化。
四是社会保障水平提高,社会保障开支占国民产值的比重显著增长,福利国家纷纷出现。
所谓:“福利国家”使公民普遍的享受福利,使国家负担起保障公民福利的责任。
贝弗里奇报告是社会保障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贝弗里奇在报告中提出了三个原则,一是普遍性原则。
缅甸和中国的移民政策有哪些不同?
缅甸和中国的移民政策有哪些不同?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人口流动的增加,移民问题成为各国高度关注的话题。
缅甸和中国作为亚洲文明古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其移民政策有何不同呢?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
一、缅甸的移民政策1.缅甸的人口流动历史缅甸位于中南半岛,是东南亚重要的国家之一,其人口流动历史悠久,包括古代时期的印度、中国、泰国等国的移民和流散逃亡者,还有相对较近代的英国殖民时期的印度移民以及二战后的中国移民等。
2.缅甸的移民政策和制度缅甸的移民政策主要由《1982年缅甸国籍法》和《1983年移民法》等构成,其中规定了缅甸公民的定义、国籍的获取方式及要求、移民的准入和居留方式等等。
·缅甸公民的定义缅甸公民是指出生在缅甸的居民,或者是在缅甸父母的子女,或者是在缅甸长期居住并入籍的外籍人士。
·国籍的获取方式及要求缅甸国籍获取主要有四种:出生获得、正常入籍、拥有共同祖先、拥有子女身份等。
申请人需要满足一定的自然化要求和申请条件。
·移民的准入和居留方式缅甸实行外国人签证制度,在缅甸境内停留和居留需要办理相应的签证和居留证件,缅甸政府对移民进行严格的审查和管理,对非法入境者一旦查获就会被遣返或扣留。
二、中国的移民政策1.中国的人口流动历史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人口流动历史和分布格局非常复杂,在古代时期就有不少的少数民族相继迁入,形成了多民族共处的大家庭,同时还有外来的汉族移民,如南方的楚人、越人、侨人等等。
2.中国的移民政策和制度中国的移民政策主要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管理法》和《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永久居留管理条例》等法规构成,其中规定了中国居民和外国人入境和出境的管理制度、国籍的获取和取消、居留许可和工作许可等。
·入境和出境的管理制度中国实行签证制度,外国人需要在入境前向国家公安机关申请签证,获得签证的人员才能在规定期限内入境中国。
·国籍的获取和取消中国国籍的获取按照出生获得、归化入籍、复归中国籍等方式进行,同时对假冒国籍等行为坚决予以打击。
政策与政策系统
四
象 征 性 功 能
制定政策的目的在于改变社会的状况,产生实质
观念。制定者没有为此提供必要的资金、资源及其他
性的效果。但有一类政策它仅仅在于影响公众的看法、
条件,它的存在仅具有符号意义。
美国1968年民权法案中公民住房的规定未必实际可 行,然而此规定对各种族的人是一种保证,在租售房 时禁止种族歧视,乃是一项国家政策。 我国大力推广普通话,也是一种保证。
首先,政策制约性功能是针对敌对阶级的,严
格禁止被统治阶级的任何有损于统治阶级的政治、 经济利益的行为发生。如新中国成立之初,土地改 革政策、三反五反政策。 其次,政策制约性功能对统治阶级内部也是适
应的。“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就是明确了对
统治者内部成员思想、行为的制约,任何个人不得 超越于法律之外。 再次,从内容上讲,政策的制约性功能表现为 政治政策、经济政策、军事政策、文化政策等各项
五
公 共 政 策 的 地 位
公共政策的本质规定揭示了公共政策与政治系统
的关系,公共政策与政府的关系,公共政策与公众利 益的关系。这三方面的关系决定了公共政策的地位。 1、公共政策是国家公共权力运行的具体体现 政治涉及的是人们的权益关系。在现实社会中, 对人们的利益关系加以调整、平衡的手段,是以约 束人们行为的规范和准则的形式出现的各种政策。
二
政策与法律的关系
从起源看,政策和法律都是随着阶级和国家的 出现而产生的社会政治现象。广义的公共政策包括 法律,狭义的公共政策与法律相对。狭义政策与法 律的关系是: 1、 政策指导法律,法律体现政策 政策是制定与执行法律的基本依据,是法律的 灵魂。法律是政策的具体化、条文化。法律的稳定 性较大,制定与修改的程序比较复杂,不如政策那 样及时、灵活地反映客观形势的变化。因而在实施 具体法律时必须因地制宜地参照有关政策精神。
卫生事业管理试题与答案
卫生事业管理(名词解释)卫生事业管理(填空题)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公共政策进行分类,通常人们将公共政策分为:元政策、总政策、基本政策、具体政策。
公共政策的导向功能主要体现在:确立目标,规范方向,教育指导,统一观念公共政策的研究对象包括:公共政策主体、公共政策客体、公共政策资源、公共政策目标、公共政策形式。
结果评价包括:效果评价、效率评价、效益评价、影响评价。
评价按内容分可分为:恰当性评价、适宜度评价、进度评价、结果评价。
卫生人力业务能力考核应该包括认识能力(知识)、精神运动能力(技能)和情感能力(态度)。
通常把前者称为认知领域,后二者称为非认知领域卫生事业管理常用的研究方法有:实态性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分析研究、理论研究。
我国居民医疗保健费用负担方式主要有:公费医疗、劳保医疗、农村合作医疗、商业保险、自费我国卫生工作的战略重点是:农村卫生、预防保健、发展中医药。
新中国的卫生工作方针是: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
影响卫生事业发展的因素是:社会制度、经济基础、管理水平、文化背景、人口状况、科技发展和生态环境。
卫生事业管理(简答题卫生事业管理(论述题)卫生事业(选择题)“初级卫生保健”是在下列哪一个文件中提出的?B A.《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B.《阿拉木图宣言》C,《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D.《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01〜2010)》E.《关于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家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是哪一年写入宪法的? C A. 1950年B. 1978年C. 1982年D. 1990年E. 1996 年“拟定医务人员执业标准、服务规范”是卫生部那个司的职能?BA.人事司B.医政司C.规划财务司D 卫生法制与监督司 E.科技教育司“拟定医务人员执业标准、服务规范”是卫生部那个司的职能?B A.人事司B.医政司C.规划财务司D.卫生法制与监督司E.科技教育司《阿拉木图宣言》提出D是实人“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战略目标的基本途径和关键。
社会保障概论
一、单项选择题1分*251、1952年6月28日,国际劳工会议在日内瓦通过了102号文件,即《社会保障最低标准公约》P42、初值保障对受保人提供的保护方式方法:现金补助和提供服务。
P123、政府是农救会保障的责任主体。
P134、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对社会福利的理论和学说带来了极大的冲击。
P235、1942年11月,英国社会学家威廉·贝弗里奇在英国政府委托下提出《社会保险及相关服务》的著名报告。
P236、现代社会保障分为三个阶段:最低保障----社会救助、基本保障-----社会保险、最高保障---社会福利。
P367、社会保障制度的雏形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上半叶英国颁布实行的新《济贫法》(1834年)P378、工业化鼻祖---英国成了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开创国。
P379、德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实行社会保险制度的国家。
P3710、德国于1883年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疾病保险法》,1884年《工伤事故保险法》、1880年《老年、残废、死亡保险法》标志着世界上第一套完整的社会保险体系建立,社会保险制度由此诞生。
P3811、英国于1911年通过了《失业保险法》和《国民健康保险法》,前者是世界上第一个全国性的强制性的失业保险法。
P3812、1948年英国首先宣布建成公民“从摇篮到坟墓”均有保障的“福利国家”。
P3913、人时间顺序上看,现代社会保障建立的标志当数1935年美国颁布的《社会保障法》。
P4014、本世纪30年代,以美国为中心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及劳资矛盾的尖锐化极大好影响了社会安定。
P4015、新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始建于1951年2月政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简称《劳保条例》P4316、1986年发生的劳动合同制替代“铁饭碗”,养老金实行社会统筹事件,显示了中国社会保障制度自此进入了制度重构时期。
P4617、筹集社会保障基金的基本原则“收支平衡”P5518、社会保障基金支付的基本形式“现金补助”和“实物补助”。
孙光德《社会保障概论》(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1 章社会保障的定义、体系结构及其功能1.1 复习笔记一、社会保障的定义及其基本体系结构1.社会保障的定义社会保障是以政府为责任主体,依据法律规定,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对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以及由于各种原因而生活发生困难的国民给予物质帮助,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制度。
这一定义包含以下四个要点:(1)社会保障的责任主体是政府国家是对社会进行管理的最高权力机关,政府是具体执行国家权力的行政机构,唯有政府才能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对全社会实行生活保障。
社会稳定和经济增长是社会的基本目标,政府有运用社会保障寻求稳定和参与发展的内在动因。
(2)社会保障得以实施的依据和保证是相应的社会立法现代社会是法制社会,社会保障制度必须以健全、完备的法律体系为支撑,使社会保障制度的运作制度化、规范化。
(3)社会保障的资金来源是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形成的社会基金,用它来支付保障费用(4)社会保障的目标是满足公民的基本生活需要社会保障对那些由于各种原因处于生活困难或面临生存危机的社会成员给予生活保障,社会保障应能使社会的每个成员达到维持生存所需的生活标准。
2.社会保障体系基本结构(1)社会保障体系组成部分①基本组成部分(三种保障形式):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②三种保障混合的形式和补充保障形式:企业员工福利、慈善事业、互助保障等。
(2)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在我国,由于不同时期强调的重点不同,对社会保障体系的表述虽互有差别,但三个基本组成部分不变。
①党中央在《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建立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任务,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个人储蓄积累保障;②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到2020 年要基本建立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相衔接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③2011 年发布的“十二五”规划纲要再次明确,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加快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积极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
世界上共有四种主要的医疗保障模式
世界上共有四种主要的医疗保障模式:普遍医疗型、社会保险型、市场主导型和储蓄基金型。
分别以英国、德国、美国、新加坡为各模式的典型代表。
本文将对四种医疗保障模式作一比较分析。
二、国家与市场作用医疗服务和保险市场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市场。
由于医疗产品的异质性以及医患双方信息不对称,医疗消费的数量和质量不是供求双方竞争的结果,而是主要取决于供方。
按照福利经济学的观点,不可能达到需方边际效用和供方边际成本相等的交换均衡点,资源配置非最优。
同时,医疗保险投保人(被保险人)和保险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使得“道德风险”和“逆选择”频频出现。
由于医疗服务具有的“外部性”,上述情况将直接影响一国国民健康水平和国民素质状况。
鉴于此,各国政府均重视对医疗保障领域进行国家干预。
医疗保障领域国家干预的内容包括国家政策鼓励引导;国家法律强制实施、国家机构监督;国家直接提供医疗保障产品等,依次体现了国家干预力度的由弱到强。
考察医疗保障的上述四种模式可发现,英国与美国分别代表了国家干预力度最强与最弱的两极,而德国与新加坡则处于此坐标的中间。
英国政府在医疗保障方面承担了建立医疗制度、提供医疗费用、经办医疗机构、雇佣医务人员、提供医疗服务等一系列职能。
与此对应,医疗市场机制在英国仅发挥了微不足道的作用。
无论是民办医院还是商业医疗保险的市场份额都很小。
美国政府在医疗保障方面作用要小得多。
崇尚自由竞争的美国各级政府在医疗保障方面的主要职能是制订法律、法规,监督执行。
政府虽为部分人口建立了医疗保障制度,但制度的具体实施则委托私营保险机构进行。
因而,私营医疗保障机构占据了庞大的市场份额,在医疗保障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德国医疗保障坚持国家、雇主、个人三方负担原则,国家在医疗保障方面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建立医疗保险制度框架、实施医疗保障宏观调控及提供医疗保险资金等方面。
德国的私营医疗保险占有部分市场份额,对强制性医疗保险起着补充作用。
新加坡的医疗保障制度较多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政府的作用仅定位于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与不足。
社会保障学简答题
社会保障二、简答题1、简述社会保障制度的定义和内涵社会保障制度是指国家和社会依据法律规定,通过各种方式,在公民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由于遭遇各种风险生活发生困难时给予物质帮助,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制度。
各国以及国际组织对社会保障内涵的界定不同:德国:指对竞争中不幸失败的那些失去竞争能力的人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是维护社会公平和社会安全的保障制度。
英国:指国民在失业、疾病、伤害、老年以及家庭收入锐减、生活贫困时提供生活保障。
美国:指根据政府法规而建立的项目,为个人谋生能力中断或丧失时提供保障,还为结婚、生育或死亡而需要某些特殊开支时提供保障(包括为抚养子女而发给的家属津贴)。
日本:指对疾病、负伤、分娩、残疾、死亡、失业、多子女及其他原因造成的贫困,从保险方法和国家责任上,寻求经济保障途径。
国际劳工组织:指通过一定的组织对这个组织成员所面临的某种风险提供保障;为公民提供保险金来预防或治疗疾病;公民失业时资助并帮助其重新找到工作。
2、目前世界上基本形成了哪四种社会保障模式?⑴福利国家模式。
以英国为典型代表。
⑵“三方共负”型社会保障。
包括德国、美国等国都采用这种模式。
⑶强制储蓄型保障模式。
以新加坡的中央公积金制为代表,南美智利、阿根廷等国以及香港地区也实行了这种保障方式。
⑷“国家保险”型社会保障模式。
是社会主义国家普遍采取过的保障模式。
始于前苏联。
3、简述二次大战后西欧和美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变化趁势。
⑴社会保障从单项保障向总体保障转变,形成一套相互联系、共同保障的社会安全网。
先后建立了统一的国民保险制度。
⑵保障范围扩大。
保障向对全社会公民的保障过渡。
⑶由自愿保险向强制保险转变。
⑷保险水平提高。
西欧国家于战后60年代中期仿效瑞典,相继建立了国民年金按生活费用指数定期调整的措施,将保障津贴与工资水平挂钩的制度,使社会保障受益者在脱离就业后也能享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利益。
并在原有的统一标准津贴之外,建立了补充津贴的制度。
堕胎及其伦理问题浅谈
堕胎及其伦理问题浅谈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堕胎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一件看似简单的事情,可是我们是否想过其中的伦理道德问题?在堕胎的过程中什么做重要?如果我们一味地忽视,那么结果会怎样?科学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人类应该处于怎样的地位?是否可以抛弃伦理道德?本文着重探讨堕胎中的伦理道德问题。
关键词:伦理;道德;堕胎1、堕胎目的堕胎又可以称为中断怀孕或是人工流产,是指故意结束妊娠或是取出胚胎或者导致胎儿死亡的行为。
堕胎在西方是颇受争议的手术。
在历史上,无论是医学实践还是伦理学。
母亲总被认为比胎儿重要。
但是近年来,堕胎的现象越来越多,而年轻人居多。
看似简单的堕胎,不仅关系到妇女的自身情况,还包括于家庭、社会、乃至人类的繁衍。
在这不平衡的状态中,我们急需要一个平衡点,使得家庭、社会可以在稳定中发展。
2、堕胎的发展及堕胎可允许的条件堕胎的历史比较久远。
以近代的为例。
在美国,以前许多州将堕胎规定为制订法上的重罪。
但在1973年罗博韦德一案中。
最高法院根据第14条正当程序条款修正案,第一次认可妇女在怀孕起头3个月内有权选择终止妊娠。
但在1989年,美国的最高法院又通过了一项目的是限制妇女堕胎的决定[1、2]。
在英国,1967年以前堕胎是一种犯罪。
现在各国家也对流产有了新的法律要求。
例如我国对堕胎基本持放任态度,不对自愿堕胎进行干预。
我国法律没有对妇女是否享有堕胎权作明确规定(这里仅指大陆法律,港澳台法律除外)。
但这并不就是说我国的法律规范中就没有与堕胎有关的规定[2]。
只有少数的地方性的法律法规有相关规定。
其目的是为了避免性别歧视。
使得人口结构更加合理化。
例如哈尔滨市政府规定,怀孕14周以上做堕胎要经过行政审批等。
在台湾《优生保健法》中,有关于在堕胎与结扎手术的规定,并明确了堕胎的施行范围。
在香港的侵害人身罪中也规定说。
如若要替孕妇进行终止怀孕手术,则必须要获得两名医生同时的同意方可进行。
堕胎的原因可以概况为以下七种:(1)如果让胎儿继续发育并且分娩,母亲的生命会受到威胁时,可以进行堕胎。
当代世界各国社会保障制度及发展趋势
17
4、公积金模式
• 公积金制度亦称储蓄基金制或东南亚模式,或 “自动型模式”,其目标是以自助型为主,以促 进经济全面发展 。
• 特点:国家立法、强制实行,由雇主与雇员双方 按规定比例缴纳保险费,政府不提供任何资助; 基金存入雇员户下,当雇员达到退休年龄时,将 其全部储蓄的保险金连同利息一次性发给受保的 雇员。
21
法国大罢工
当地时间2010年10月12
.
日,法国再掀罢工潮,
330万人走上街头抗议
政府出台的退休制度改
革方案,而这一方案马
上将在议会中进行审议。
这是法国今年的第7次
大罢工;部分地区的示
威演变为暴力冲突。
22
希腊大罢工
2010年2月24日,希腊工 会举行了一天总罢工, 大约2百万示威者(其中 有超过50万的政府公务 员)走上街头,抗议政 府财政紧缩措施,学校、 法院、政府机关以及公 共交通、医院都受到影 响关停。
4.按需保障的原则,强调公民生活中一切必须方面的 需要不受时地和其他限制,都应给予救济或补助
5.实行政府统筹原则,即政府通过国家财政预算统一 规划和组织,以保证政策的贯彻落实
16
3、国家社会保障模式
• 国家社会保障也称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保障,其理 论基础是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理论。
• 特征:以国家为主体来制订社会保障事业,由国 家统一制定法律、统一领导、统一收支标准、统 一管理。社会保障费均由国家(通过对国营企业 职工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的扣除)负担,个人不 负担任何保险费。其提供了相对较高水平的社会 保障,如公费医疗、低房租、没有失业保险等。 这些都是造成工作动力不足的原因之一。
欧盟共同农业政策
干预加强的原因
• 对农业的认识加深:波动、个体生产者 • 农民组织的积极活动: • 人们以为干预是短暂的
二战后农业和农业政策
• • • • 从短缺到过剩 1945年西欧农业生产下降到战前2/3 1948年开始得到马歇尔计划支持 1949/1950农业年度,农业生产超过战前水 平 • 50年代末期,比战前增长50% • 农业在国民收入中份额减少,农民收入提 高速度缓慢
欧洲经济一体化过程
– 由于欧洲煤钢联营的成功实践,到50年代中期, 热衷联合的欧洲国家关于进一步扩大和发展经 济一体化的设想渐趋一致。 1955年6月,煤钢 共同体6国外长聚会意大利的摩西拿,讨论建 立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具体计划。 – 1957年3月25日六国在罗马签署成立欧洲经济 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统称《罗马 条约》。于1958年1月1日生效。
共同体优先
• 共同体优先,给予欧共体生产国农产品优 先权。由于欧共体农产品价格高于国际市 场相应产品价格,必须实行进口征税、出 口补贴的双重体制。当进口产品价格低于 共同体内部价格时,则实行进口征税;当 欧共体产品出口价格低于共同价格时,就 实行价格补贴,控制从共同体外部进口, 消除世界农产品市场波动对欧共体农产品 市场的影响
共同农业政策的价格机制
• 干预价格(Intervention Price),是生产者每年 出售农产品可以得到的最低价格。谷物干预价格 与欧共体最大的余粮区法国的奥尔姆市场条件相 联系,它一般比目标价格低10-15%。当某类农 产品供过于求,出现相对过剩,市场价格低于干 预价格时,生产者在市场上出售农产品后可以从 欧共体设在各成员国的干预中心领取市场价格与 干预价格之间的差价补贴,或者将农产品以干预 价格直接卖给干预中心。有了干预价格,就可保 证生产者收回生产成本并获得微利,可保护农民 的利益。干预价格也叫保证价格或保护价格。
四象限之间的游走 1978到2008年的美国政治
《国际政治研究》(季刊)2010年第1期四象限之间的游走①———1978—2008年的美国政治朱文莉内容提要 在过去的30年间,美国仍然坚守其建国时期形成的古典自由主义核心价值理念,保持基本政治经济制度的稳固。
在此前提下,围绕如何应对反文化运动和全球化进程的挑战,出现了政策手段的分歧和争议,即在经济领域,如何划分政府与市场力量的界限;在社会领域,如何划分政府与社团的权限。
由此产生了凯恩斯主义、里根革命、第三条道路、新保守主义四种主要的政策组合。
2008年出现的“奥巴马现象”背后有结构性变化的力量推动,但很难改变左右两翼的政治僵持局面。
奥巴马政府停止了布什的保守主义政策,但没有借机推出自由派纲领。
那些认为奥巴马重启凯恩斯主义路线的观点是言过其实。
关键词 世界政治 美国 里根革命 第三条道路 新保守主义一、稳固的核心价值及其普适认知在过去的30年里,美国先是作为西方阵营的领袖,后是作为国际舞台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决定性地影响着世界政治发展的方向。
在此期间,美国虽然在国内外遇到层出不穷的政治挑战,而且不止一次地陷入大大小小的政治危机,但美国主流3朱文莉: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
(邮编:100871)①“四象限”意指美国在30年的政治发展进程中,在经济和社会领域中的不同政策选择,产生了四种主要的政策组合,详见本文的第三部分。
群体对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念与基本宪政制度始终坚守不移。
如美国学者西摩・马丁・利普塞特所说:“就(美国)国家价值观体系的主要成分而言,连续性大于变化。
”①自由平等、人民主权、法治、个人主义、公共精神诸观念相互支撑,构成历代美国人的基本共识。
而为了实践这些政治原则,美国设立了分权制衡的政府体系、司法审查制度、联邦制,以及以私有财产、自由竞争为准则的市场体系。
这些基本政治经济制度也已经成为美国传统政治理念的一部分。
这些被长期信奉、不容挑战的核心价值构成了路易斯・哈茨所谓美国式的“教条化的自由主义”。
社会保障制度概论
第一章社会保障制度概论第一节社会保障制度简史一、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时期(1883-1934)特点:社会保障制度与职业相关的单项社会保险项目出台,社会保障的普遍性和全面性尚未实现。
标志·:德国卑斯麦政府颁布一系列的单项社会保险法。
如:1883年的《疾病社会保险法》、1884年的《工伤事故保险法》、1889年的《老年和残障社会保险法》二、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时期(1934-1947)特点:如果德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是一种政治工具,那么这一时期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则是作为反危机的工具来使用的。
德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以职业相关,而这一时期的社会保障制度则是全面化和统一管理为特点。
标志:1935年美国颁布了《社会保障法》(The Social Security Act),在世界上首先出现了“社会保障”一词。
美国《社会保障法》的出台是居于“罗斯福新政”三、社会保障制度的繁荣时期(1947-1979)特点:(1)世界上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急剧增加;(2)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和收益范围进一步扩大;(3)社会保障项目趋于网络化;(4)社会保障水平提高。
标志:以英国宣布第一建成“福利国家”为标志。
1942年英国的以《贝弗里奇报告》(基本内容为:(1)贫穷、疾病、愚昧无知、肮脏和懒惰是影响国民生活和阻碍社会发展的五大毒瘤;(2)提出了社会保障制度的统一性和普遍原则及范围;(3)提出了社会保障和福利是一项社会责任和公民的权利。
为基础先后颁布了:《国民保险法》、《国民卫生保健服务法》、《住房和房租管理制法》、《国民救济法》等一系列社会保障方面的法规。
二战后尤其是50年代世界经济的繁荣,许多国家宣布实施“普遍福利政策”,并成为“福利国家”,一些亚洲国家也实施了相应的建设,如日本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四、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时期(1979年以后)特点:由于“石油危机”引发了经济的停滞不前,社会保障支出成为“福利国家”沉重的财政负担,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开源节流。
日本的社会保障制度
论日本社会保障制度及其发展演变崔万有(辽宁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大连116029)摘要:日本的社会保障虽然在战前就已有所发展,但其真正的发展则是从战后才开始的。
1947年日本实施新宪法,开始构建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伴随着日本经济的起飞、高速增长、低速增长、停滞、长期低迷、复苏,社会保障制度也经历了建立、扩充、困境、改革等诸多波折。
经过60余载的建设和发展,日本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复杂和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
关键词:日本;社会保障;社会福利On the History and Development of Modern Japanese Social Security SystemCUI Wan-you(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Dalian 116029,China)Abstract:Though 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saw its development before World War II, the real development started well after the war. With the new constitution established in 1947, 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was started to come into being and under construction. As the economy experienced its takeoff, high gross, low gross, standstill, long term recession and recovery, 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saw its period of setup, expansion, difficulty, reformation and other problems. Over sixty years of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has grown into a complicated and complete system.Key words: Japan; social security;social welfare一、日本社会保障制度的界定由于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社会保障实践是千差万别的,关于社会保障制度的界定,世界各国的政策文献和有关论著中的具体定义不尽相同,各国都依据本国的特点和认识来描述社会保障制度的含义。
第八章养老保险06
8
(二)养老保险费由国家、单位和个人三
方共同负担。不是全由政府资助,并实现广 泛的社会互济。
(三)养老保险具有社会性,设置专门机
构,实行专业化、社会化的统一管理。
9
三、养老保险的重要意义
(一)养老保险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地位最 重要
(二)养老保险是每一个人都需要的制度 (三)养老保险是社会运行与发展的需要 1.老年人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 社会的运行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和作用
相联系。
34
二、享受养老社会保险的资格与条件 1.年龄与投保年限 2.年龄与工龄条件 3.年龄、工龄和投保年限 4.年龄和居住期限条件
35
三、养老保险的实施方式
(一)养老保险金的给付方式
养 老 金 的 给 付 方 式
绝对金额制
养老金的计算方法
薪资比例制
养老金的给付范围、项目及数额
36
27
五、国家统筹模式
国家统筹模式是一种单一的资金筹集方式。 主要代表国家是前苏联和计划经济时期的我国。 主要特点是工薪劳动者在年老丧失劳动能 力之后,都可享受国家法定的社会保险待遇, 国家不向劳动者本人征收任何老年保险费,老 年保险所需要的全部资金都来自于国家的财政 拨款。 这种统筹模式资金来源单一,只依靠国家 财政,基金的款项、运营和给付全部由国家承 担;养老保险事业由国家指定机构负责管理。
生活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5
社会保险所讲的“老年”是社会意义上 的老年,是从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承担义务 的能力的角度出发。
养老保险,属于国民收入再分配的范畴。
养老保险一般是通过建立离休、退休制 度来实现,并以国家立法加以保证。
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参考资料1
人口与人种第1课时备课资料一、什么是人口人口是在一定时间、一定地域、一定社会制度下,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有生命的个人的社会群体。
简单地说,人口就是“某一地区的全体居民”。
世界人口是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全体居民,中国人口就是中国的全体居民;某一地区的人口则是该地区的全体居民。
从古至今,人口是构成一个国家或社会的最基本要素,因此可以说,人口是任何一个国家或社会所有问题的起点。
二、二十一世纪世界人口增长趋势在1995年到2000年间,世界总人口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33%,比本世纪中叶(1965~1970年)时期几乎下降了一半(2.04%)。
同时年净增人口也从1985~1990年的8600万下降到7800万,预计这种下降趋势在21世纪仍将持续。
据联合国估计,全世界人口平均增长在2015~2020年间将逐渐下降到6400万,在2045~2050年则将迅速下降为3000万。
而世界总人口将于2013年达到70亿,15年之后(即2028年)达到80亿,此后,将经过26年,于2054年达到90亿。
在每年的净增人口中,97%出生在不发达国家。
其中,亚洲地区每年净增5000万;其次是非洲和拉丁美洲,分别为170万和800万。
非洲是所有地区中年增长率最高的地区,达到2.36%。
相反,欧洲的年增长率最低,仅为0.03%,其中中、东欧则为负值(-0.2%)。
到2045~2054年期间,包括整个欧洲、日本及中国在内的56个国家面临着人口负增长。
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将有可能在2020年达到最高点16.17亿,然后逐年下降。
在2050年有可能会低于目前的水平。
相反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则将增加64%,于2050年达到7.75亿。
其中非洲将是21世纪人口增长最快的地区,总人口在21世纪前半叶中翻一番。
在2045~2050年期间,非洲总人口将占世界总人口的55%。
2050年,亚洲人口将占世界人口的60%,非洲占20%,南美洲占9%,欧洲占7%,北美洲占4%。
济南职业学院工作人员招聘考试真题2022
济南职业学院工作人员招聘考试真题2022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1.2022年4月27日,《国家“十四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印发。
《规划》指出,坚持()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
A.中国共产党领导B.人民民主专政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指导【答案】:D2.2022年4月27日,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开幕,主题为()。
A.工匠筑梦,精彩人生B.刻苦专研,甘为人梯C.一技在手,振兴中华D.技能强国,创新有我【答案】:D3.下列关于“小康社会”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现代化建设所必需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B.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C.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小康社会”与儒家主张的“小康社会”有本质的不同D.这标志着我国彻底摆脱了贫穷落后面貌,跻身于世界经济大国【答案】:D4.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A.生产相对不足B.社会生产混乱C.生产的产品相对于资本增殖的需要的过剩D.生产绝对过剩【答案】:C1/145.下列作品、作家、时代(国别)及体裁对应都正确的一项是()。
A.《上尉的女儿》——普希金——俄国——小说B.《牡丹亭》——汤显祖——明代——小说C.《蜀道难》——杜甫——唐代——诗歌D.《堂吉诃德》——塞万提斯——葡萄牙——小说【答案】:A6.在重要会议和群众集会上进行演说的文稿,是一种议论性的,说理性的应用文体是指()。
A.闭幕词B.领导讲话稿C.开幕词D.讲演词【答案】:D7.下列名句与作者对应错误的是()A.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龚自珍B.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李白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D.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答案】:B8.“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撰写的24部史书的总称,在中华文明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主要记述的时代范围为()。
社会保障学(多选)
A1按照补偿方式划分,补充保障分为(1经济保障2服务保障3精神保障)。
2按照社会福利的作用方式来划分,可分为(1残补型2制度型)。
3按照社会福利资源的分配方式划分,可分为(1全民性福利2选择性福利)4按基金运营管理方式分类,可划分为(1财政拨款形成的社会保障基金2强制性征缴形成的社会保障基金3多元组合形成的社会保障基金)。
B1补充保障的社会功能包括(1为基本社会保障制度查缺补漏2增进特定人群的福利3作为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手段4促进社会融合)。
2补充保障中,政府的责任包括(1推动立法2实行监督3宏观调控4政策引导)C1常用测量贫困的方法有(1市场菜篮子法2恩格尔系数法3剥夺指标法4国际贫困标准法)2从层次上划分,社会保障可以划分为(1经济保障2服务保障3精神保障)3从目前实施状况来看YHB润滑齿轮泵,我国最低生活保障资金主要有以下来源(1各级地方财政按比例负担2各方出力、财政保底)。
4从目前实施状况来看,我国最低生活保障资金主要有以下来源(1各级地方财政按比例负担2各方出力、财政保底)。
5从层次上划分,则社会保障可以划分为如下三个层次(1经济保障2服务保障3精神保障)。
6慈善事业时代是(1宗教慈善事业2官办慈善事业3民间慈善事业)共生的时代。
7从20世纪70年代,在社会保障领域,美国的政策调整或改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指导思想的调整2目标的调整3内容的调整4重视私营机构的作)。
8从各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具体安排出发,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即(1福利国家模式2社会保险型模式3强制性储蓄型模式4国家保险型模式)。
9从世界各国的实践来看,养老保险的管理模式主要有(1直接由政府部门管理2由自治公共机构管理3由保险公司进行的私营管理4.由养老基金公司进行的私营管理)。
10从具体支付方式上划分,医疗保险费用的支付方式包括(1按服务项目支付2按人头支付3按平均费用支付4按病种分类11从各国工伤保险的实践来看,工伤保险费率有(1统一费率2差别费率3浮动费率)。
主要经济政策
主要经济政策政府经济政策的种类很多,其中对经济影响最大的主要有以下几种: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价格政策与外贸政策。
下面分别介绍这四种政策。
(1)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概括地说,它是政府财政行为的准则。
政府财政行为主要是指政府财政收支行为,因此,财政政策就是政府管理财政收支的准则。
作为政府管理经济的主要手段之一,财政政策在宏观经济管理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首先,财政政策体现了政府对国民经济财力的管理。
对宏观经济的管理从根本上说,无非是从宏观上对构成经济活动要素的资金、物资、劳动力等进行的管理,其中,对资金的管理就是对国民经济财力的管理,它在宏观经济管理中发挥主导作用,制约着对物资和劳动力的管理,而这一财力管理主要是由财政与信贷来实现的。
其次,财政政策体现了对国民经济的分配管理。
财政是国家从宏观上对一部分社会产品进行分配的最直接、最主要的手段。
一方面,通过对一定的生产条件或生产要素的分配,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形成合理的生产结构,使经济得以发展;另一方面,对一部分生产成果进行分配,实现生产与消费的协调发展,平衡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使经济得以稳定。
具体地说,财政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①财政政策目标。
财政政策目标一般指通过财政政策的运用与实施所要达到的目的,它是财政政策的核心内容。
本世纪40年代以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充分就业曾一直是许多国家的宏观经济目标,但是对这一目标的追求导致了后来的通货膨胀、经济波动等。
所以,现在大多数国家都实施多目标经济政策,一般包括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收入公平与资源优化配置等六大目标。
作为经济政策的主要组成部分,财政政策目标与经济政策目标应是一致的,那么这六大目标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财政政策目标的主要内容。
第一,充分就业。
所谓充分就业并不是指每个人都有工作,而是指每一个有工作能力并且愿意工作的劳动者都有工作。
从更广泛的范围讲,充分就业又指现实的、可供利用的各种资源都得到了充分利用,不存在闲置无用的资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各国的四种生育政策
1,鼓励多生:只奖励多生,但不处罚少生。
现在日本、韩国、俄罗斯、西欧国家都实行这种生育政策。
韩国从1962年开始推行柔性的计划生育,随着韩国在60年代至80年代的经济起飞,韩国的生育率迅速下降,到1990年,总和生育率降到1.59。
在1990年代中期,韩国政府放弃了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转而在1996年实行“新人口政策”。
尽管政策的导向改变了,但生育率却继续下降到2000年的1.47和2002年的1.17,低到了比已经出现人口负增长的日本还要低的水平。
从2004年开始,为提高生育率,韩国政府陆续出台政策鼓励生育,刺激人口增长。
然而,鼓励生育的政策并不能有效地提升生育率,2010年,韩国总和生育率只有1.22。
俄罗斯:俄罗斯(以及前苏联)长期鼓励多生,近年更是实施了一系列刺激生育的政策,其中有一个项目叫“母亲基金”,于2007年开始实施,生育第二个以及更多孩子的家庭就可以申请。
从2013年起,俄罗斯在人口出生率较低的66个联邦主体地区实施了新的补贴,即生育第三胎或更多子女的家庭,在新生儿满三周岁前,每月还可获得5000至11000卢布不等的补贴。
此外,为了让女性在生育后没有后顾之忧,2013年12月国家杜马三读通过法案,确保生育三个孩子的女性可以获得4年半的产假在家照顾子女,并且会获得一定的补
助。
产假时间算入工龄,女性可以随时要求返回工作岗位。
虽然近年来俄罗斯生育率有所上升,但仍远远低于世代更替水平。
2,强制多生:其特点是处罚少生,其代表国家是齐奥塞斯库时代的罗马尼亚。
英国历史学家雷根的《愚昧改变历史》一书讲到,罗马尼亚在齐奥塞斯库时代,曾采取强制多生的政策。
1966年,为了“提高人口数量”以“增强国力”,齐奥塞斯库实施了禁止堕胎乃至禁止节育的政策,宣称“不生育孩子的人就是背叛国家的人”,并规定禁止离婚,每对罗马尼亚夫妻至少要生四个孩子,不能受孕的女性要交纳税金,堕胎者将受到判刑囚禁的处罚,妇女月经期要受到严格的检查与盘问。
为保证“政策落实”,齐奥塞斯库命令执法者进驻机关、工厂、学校、农村等单位对妇女进行严格监控,督促她们每月必须做妇科检查以确保没有使用避孕工具,而对那些避孕的妇女和做堕胎手术的医生,一经查出就给以严厉打击,处罚监禁。
当时的罗马尼亚人私下把这些执法者称为“月经警察”。
世间有一些事本来是好事,但如果国家采取行政手段来强力推行,就变成坏事了。
例如,齐奥塞斯库希望提高罗马尼亚人口的生育率,这本来是一件好事,如果罗马尼亚政府采取经济手段而不是行政手段,对多生孩子的夫妇进行适当的经济奖励,但不惩罚少生孩子和不生孩子的夫妇,那么无疑会得到罗马尼亚人民的支持,效果也会好得多。
然而,齐奥塞斯库推行的强制多生政策,给罗马尼亚的妇女和婴儿带
来了巨大的灾难:许多妇女不愿成为生育机器,铤而走险偷越国境想到邻国寻求庇护,却往往被当作“叛国者”遭到边防军的射杀;罗马尼亚国内地下流产与堕胎服务应运而生,却因卫生条件和医疗技术的无法保证导致怀孕妇女死亡率不断上升;更严重的是,由于当时罗马尼亚国内妇产医院、妇产专家、产科医师、儿科医师以及妇幼保健工作者的数量远远无法应对大量出生的婴儿,致使许多新生婴儿因得不到及时护理而死亡......
3,鼓励少生:只奖励少生,但不处罚多生。
除了在1970年中叶短暂实行过强制少生政策以外,印度近几十年一直实行鼓励少生的政策。
据2007年8月8日新华网报道:多年来,印度政府一直挖空心思想要解决日益膨胀的人口问题。
近日,印度西部的一个地方政府就搞出了一个新的创意——用资助“二次蜜月旅行”的方式来控制人口出生率。
马哈拉施特拉邦萨塔拉地区政府推出的这项“二次蜜月大礼包”计划实际上是对推迟生育的奖励。
根据该项目,一对夫妇若是在结婚两年后才生第一胎就会得到价值5000卢比(约合61英镑)的大礼包,若是将第一胎的出生时间推迟至结婚三年后,奖励也会变得更加丰厚,他们将会获得价值7500卢比(约合91英镑)的大礼包。
至于该项目为何叫“二次蜜月大礼包”,当地卫生部门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些奖励金足够一对夫妻在结婚两三年后去一个向往的地方,度第二次蜜月。
印度鼓励少生的效果并不明显,生育率下降比较缓慢,1960年的总和生育率是6.57,1970年降到5.77,1980年降到4.95,1990年降到3.80,2000年降到3.06。
而且,印度生育率的下降,主要是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所导致的,并不是由于推行鼓励少生的结果。
在印度一些经济发展较快的邦,生育率则下降较快。
根据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在《以自由看待发展》一书中的数据,1979年,印度的克拉拉邦总和生育率是3.0,泰米尔纳德邦是3.5;到1991年,克拉拉邦的总和生育率降到1.8, 泰米尔纳德邦降到2.2。
4,强制少生:其特点是处罚多生,当今中国是世界上唯一实行强制少生的国家。
在中国,一对夫妇如果超生了,就要被征收巨额的“社会抚养费”,如果是国家公职人员,还可能被开除公职。
从1971年至1980年,中国实行较为柔和的计划生育政策,生育率从1970年的5.8迅速下降到1980年的2.24;但从1980年起全面推行严厉的“一胎化”政策,生育率不降反升,1990年中国生育率达到2.31。
自1991年以后,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生育率也不断下降。
从1991年至今,中国生育率一直低于更替水平。
从各国生育政策以及生育率变化过程可以看出,生育率主要不是由生育政策决定的,而主要是由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
比较印度和俄罗斯的生育率:印度从1950年代起一直实行鼓励少生的政策,俄罗
斯(以及前苏联)长期鼓励多生,但近几十年来印度生育率一直高于俄罗斯。
可见,社会经济的发展程度比生育政策对生育率的影响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