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第二节《活泼的黄绿色气体—氯气》教学设计方案
人教版氯-教案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第一课时)课程标准:了解氯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氯气与氢气的反应,氯气与水的反应省教学目标:了解Cl2的物理性质和用途掌握 Cl 2的氧化性掌握氯水的消毒和漂白原理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
2、初步掌握氯气的化学性质,并从氯的原子结构特点和氯气跟金属、非金属的反应,了解氯气是一种化学性质非常活泼的非金属。
3、提高观察能力、归纳思维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1、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演示、实验现象,培养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2、通过学习氯气的发现和确认的过程,认识化学实验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体会科学家对科学事业的推动作用。
教学重点:氯气与氢气的反应,氯气与水的反应教学难点: 1、氯气与水的反应。
2、如何有效地组织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达到师生、生生交流互动,创建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教学过程:Ⅰ、课前检测:(阅读P82页一二两段)1、以为主要成分的食盐是重要的调味剂,________是最重要的成盐元素,主要以形式存在于海水和陆地的盐矿中,海洋中含盐________,主要为,此外还有_______.等盐类2、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 ,很容易得到一个电子形成_______,表现为 ___________性,氯在自然界中以 ________态存在Ⅱ、课堂新授【新课导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次德军与英、法军战士在比利时的伊普尔对峙。
黎明时,英、法军前线战壕的士兵突然看到一股阴森森的黄绿色气体逐渐向前袭来,很快数百名英、法军战士窒息而死,数千名士兵双目失明。
这就是1915年4月22日发生的另人发指的事件。
这种阴森森的黄绿色气体就是氯气。
氯气为什么可以用作毒气?它具有怎样的性质和用途呢?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认识它。
高中化学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4.2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第1课时)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1

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本节分析本节是高中《化学1》必修第四章第二节内容,《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中的氯气是我们中学阶段第一次接触到,第四章教学内容包含知识点比较多:氯气的性质,燃烧的条件和本质,氯水的性质以及漂白原理,漂白液、漂白粉的制取,氯离子的检验以及卤素简介等。
氯气的氧化性以及Cl-的检验是两个重点内容,从氯气的氧化性来看,重点学习氢气等在氯气中的燃烧、氯气与水的反应(氯水的成分)。
针对以上内容,对教材进行以下处理:氯气的物理性质、氢气等在氯气中燃烧、Cl-的检验为第一课时(把此内容提前是出于Cl-的检验学生在初中已初步了解,第一章时已有所介绍,再者为第二课时氯水成分探究作基础准备);氯水的成分、性质、用途为第二课时。
这样处理可以突出重点,两个重点内容放在两个课时,氯水的成分探究单独为一课时也有利于突破难点。
第一课时的重点是氢气等在氯气中燃烧及燃烧的本质、Cl-的检验,设计通过大量的生活信息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情景氯气的发现以及其毒害的历史引入→了解氯气性质(出于防毒和给氯气忏悔的机会——造福人类),再介绍有关氯离子的检验,这些知识都为下一节课的教学提供了知识基础。
氯气与水、碱反应是《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一节中的重要内容,第二课时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体,以教师对主要知识点重点讲解为引导进行教学。
先以生活常识——自来水为什么不能用来养金鱼的探讨来引入(发现问题),在一种较为轻松的气氛中打开学生的思路。
学生在探讨的过程中提出某些猜想(例如:氯元素在自来水中可能存在Cl2、Cl-两种形式),并由学生亲自设计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想(例如:证明了氯水含有Cl2、Cl-、H+),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索的过程。
在探索实验的过程中又引发新的探索(例如蓝色石蕊试纸为什么会变白?为什么曝晒后的自来水可用来养金鱼?由此引入氯水的另一成分HClO及其性质),并让学生自主探究氯气的另一性质——与碱反应。
以设计实验方案的形式从理论上探究并由学生上台表达自己的设计理念,彼此互相交流,互相质疑。
活泼的黄绿色气体氯气说课稿

一、《活泼的黄绿色气体——氯气》说课稿知识无处不在,化学无处不在。
尊敬的各位评委你们好,下面由我为大家进行《活泼的黄绿色气体——氯气》的说课,首先为大家展示的是我的板书设计。
下面我将从教材所处的地位及作用、教学目标、本节课的关键及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及反思等几个部分对本节课进行说明。
《活泼的黄绿色气体——氯气》是高中化学新课程人教版必修1第四章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的内容,是继《金属及其化合物》之后向学生介绍的另一个重要知识点,学好这一课,不仅可以扩充学生已有的知识含量,也为后面必修2物质的结构、元素周期表、化学反应与能量等理论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节课不仅重视知识教育和思想教育,更重要的是它在组织材料上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素养。
接下来我们看教学目标。
本节课主要讲述了氯气的有关内容,因此,根据课改精神、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如下三维目标:在知识与技能方面,希望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了解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概念,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以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重点掌握氯气的化学性质。
在过程与方法上,让学生从观察实验现象入手,通过实验探究、小组讨论等方法,来分析产生现象的因果关系及本质联系,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的意识,也使学生认识到,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
最后,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体验探究的乐趣。
在学习本节课时应抓住氯气性质这一关键,重点掌握氯气的化学性质,并且使学生明确氯气与水的反应是本节课的难点。
使学生能够分清主次,抓住重点,明确难点,从而达到预定的教学效果。
教材明确后,接下来向大家介绍的是本节课的教法与学法。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就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旨在告诫教育工作者应实施有效的启发式教学。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也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
活泼的黄绿色气体―氯气说课稿.doc

【板书】:(2)与非金属反应
H2+Cl2 2HCl
理解
【提问】:前面我们知道氯气是有毒的,但是生活中氯气是可以用来消毒的,这是怎么回事呢?以氯气用于饮用水杀毒为例,大家思考一下,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是什么呢?
猜想
让学生在实验中验证自己的猜想,通过对比实验得出结论
【实验探究一】A.闻氯水的气味;B.滴加AgNO3溶液;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氯气以液态形式存在时可称作氯水或液氨
B.Cl2有毒,所以Cl-也有毒
C.Cl2和Cl-都是黄绿色
D.红热的铜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固体CuCl2
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燃烧一定伴有发光现象
B.燃烧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C.燃烧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D.燃烧一定会放出热量
独立完成练习
【过渡】:我们根据它的原子结构可以推断出氯气具有强氧化性,那么氯气能不能和金属发生反应呢?
思考,猜想,理解
培养学生“结构决定性质”的意识
【视频演示】:钠在氯气中燃烧
观察
以直观的方式展示化学反应,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让学生独立思考发散思维
【提问】:前面我们知道氯气具有强氧化性,那么,氯气和铁、铜反应,产物会有什么特点呢?
巩固教学效果,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课后作业】
1、课后阅读氯气的发现和确认历史,完成书本上的2道思考题。
2、搜集资料,谈谈生活、生产中氯气的应用。
完成作业
为下节课的教学做铺垫
六、教学反思
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学生的学是为了从“学会”到“会学”。本节课的教学安排,充分以学生为主体,满足高一学生探索和发现的心理需求,让学生通过自主的学习,很好的融入到课堂中来。同时充分利用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对实验现象的好奇心,以实验探究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对教学难点更是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在参与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整个过程中,老师起到引导的作用,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符合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学当中由于内容的紧凑性,所以应该注重把握时间,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氯气性质教学设计

氯气性质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思路
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通过观察和阅读史料认识氯气的物理性质、从物质分类和原子结构示意图切入预测氯气的化学性质、实验研究氯气的化学性质、交流分享整体认识氯气的化学性质。
二、教学设计
三、教学流程:
四、板书计划
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一、氯气——活泼的黄绿色气体
1.认识氯气的物理性质。
物理性质:黄绿色、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有毒,扇闻法,易液化,密度小于空气,溶解性约1:2
2.探究氯气的化学性质。
第二节 板书设计---氯气

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一、活泼的黄绿色气体——氯气(Cl2)
1、物理性质
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溶解性、易液化、有毒
【注】闻氯气气味的方法
2、化学性质(强氧化性
....)
(1)与金属反应
【结论】氯气在点燃或灼热的条件下,可以与大多数金属反应,多生成
高价金属氯化物
(2)与非金属反应
现象:色火焰,瓶口有
(3)与水反应
【讨论1】新制
..氯水成分
【讨论2】将以下物质分别加入到新制的氯水中,有何现象?是哪种成分表现出
的性质?
①碳酸钠固体
②硝酸银溶液
③紫色石蕊试液
④氯化亚铁溶液
(4)与碱反应
与NaOH反应(常用NaOH 吸收多余Cl2)
漂白粉的制法
【讨论】漂白原理
(5)与碱还原性化合物反应(表现氧化性)
氯化亚铁溶液
KI溶液
NaBr溶液
3、氯气的用途(教材P85)
【科学视野】成盐元素—卤素:F、Cl、Br、I
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F2 >Cl2 > Br2 > I 2
二、氯离子的检验
1、试剂:
2、操作、现象、结论:
三、氯气的制法
1、反应原理:
【讨论】
(1)反应条件、浓HCl的作用
(2) 氧化剂代替
MnO2
浓盐酸
2、实验装置。
氯气教案化学

活泼的黄绿色气体——氯气21、认识氯气的物理性质,培养学生自主阅读总结的能力。
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演示实验的现象,掌握氯气的化学性质和用途,3、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重点:氯气的化学性质难点:氯气与水,氯气与NaOH溶液的反应引导发现、实验探究、合作学习一、活泼的黄绿色气体——氯气1、氯气的物理性质。
(1)黄绿色气体(2)有刺激性气味(3)比空气密度大(4)在水中溶解度小(1:2)但易溶于有机溶剂(5)易液化,沸点高(6)有毒2、氯气的化学性质(1)与金属反应(点燃)2Na+Cl2=2NaCl2Fe+3Cl2=2FeCl3Cu+Cl2=CuCl2 (2)与非金属反应(点燃)H2+Cl2=2HCl(3)与水反应Cl2+H2O=HCl+HClO(4)与碱反应Cl2+2NaOH =NaCl+H2O+NaClOCl2+2Ca(OH)2=CaCl2+H2O+Ca(ClO)2练习本补充:1、写出氯气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并写出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第一课时(引入)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两个信息——氯气中毒,氯气杀菌消毒,那么氯气到底是怎样的一种气体呢?使得它具有这种对立的特性呢?它是有利还是有害呢?接下来我们就通过这种物质的性质来解决我们的疑问板书:一、活泼的黄绿色气体——氯气多媒体投影: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某一天,两军交战正酣,一方军队正在逆风向山上进攻,突然眼前呈现出黄绿色(1),随之而来的是士兵们闻到一股刺激性气味(2)并觉得胸闷恶心,指挥官被这种情况惊呆了,吩咐士兵各自躲避,一些士兵深呼吸想减缓胸闷,但再也没有站起来,有的士兵向低洼地带(3)躲避,晕倒后再也没有醒来,有的士兵喷水但也无济于事(4)指挥官看到这种情形想与其全军覆没不如和敌人拚了,于是,命令士兵逆风进攻,怪事出现了,当士兵们冲过敌人前沿阵地时,原来的症状缓解了,精神一振,扩大战果,攻下了这个山峰,打扫战场时发现敌人的阵地前摆放着许多装着黄绿色液体的钢瓶(5),正是从这会发出的气体夺取了战友的生命(6),并发现在橄榄油附近的士兵中毒症状轻一些,经研究此物质为氯气.归纳总结,板书:1、氯气的物理性质。
《活泼的黄绿色气体-氯气》说课教案

《活泼的黄绿色气体-氯气》说课教案一、说课内容新课程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单元第二节:活泼的黄绿色气体—氯气二、说课板块教材、学生、设计、教师三、说课辅助设备多媒体辅助设备四、说课思路重点分析学生和教学设计,简单陈述教材和教师。
因为教材和教师只能起到引导学生的作用,而学生本身特点和教学设计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才能真正体现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
五、说课流程(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新课程高中化学必须(一)第四单元第二节安排氯气,这是在继金属与非金属硅之后又一典型元素化合物的学习,为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学习起到了巩固和提高的作用。
2、教学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氯气的实验室制法;掌握氯气的结构和性质的关系(2)过程与方法:从课堂中学习到自主探究和自主学习元素与化合物的一般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实验带来的快乐;学会欣赏化学的奇妙变化的魅力;体会师生共同探究的和谐与快乐。
3、教学重难点: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及学习元素与及其化合物的一般方法。
(二)说学生1、学生的个性:高一的学生处于个性张扬,但缺少理性的时期,对于这个时期的学生要加强过程与方法的培养,使其养成良好的思维方法,并内化为自己终生受用的方法。
2、学法指导:课前:分发分层次的学案(学案:1、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低层面);2、了解氯气的实验室制法(中层面);3、自己总结学习元素与化合物的一般方法(高层面))课堂:采取自主探究、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并分层教学、建构学生自己的mind map 课后:指导学生采用不定时不定比的复习策略进行复习。
(三)说设计1、板书设计:清新俊朗、主次分明2、教学设计:重情境、重过程、重合作、重探究、重分层、重自主、重方法3、教学设计详细过程(整个课堂要在一种和谐、愉快的氛围中进行)整体设计思路:(四)说老师做为一名老师,要有丰富的知识,和蔼可亲和幽默的语言,得体的教态。
注重动态形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氯气》教学设计

《氯气》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分析1.教学内容与目标本教学设计涵盖了氯气的性质、制法和用途等方面的知识,旨在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氯气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掌握实验室制备氯气的实验技能,并熟悉氯气的应用。
通过学习,学生应能对氯气的性质和制法有深入的理解,并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2.学生情况分析考虑到学生的化学基础知识尚不够扎实,本教学设计将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和实验操作技能的训练。
同时,为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将结合生活实例和实验演示进行讲解。
二、教学设计思路1.教学方法与手段为提高教学效果,本教学设计将采用以下方法和手段:(1)通过实验演示和探究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氯气的性质和制法,加深理解。
(2)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氯气的各种用途和实验室制备氯气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通过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
2.教学流程设计(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氯气的发现史和生活中的氯气应用实例,引导学生进入氯气的学习。
(2)讲解氯气的性质:通过实验演示和多媒体展示,让学生了解氯气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3)实验室制备氯气:通过实验演示和讲解,让学生掌握实验室制备氯气的实验技能。
(4)氯气的用途:通过多媒体展示和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氯气的各种用途。
(5)总结与回顾: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回顾和总结,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6)布置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和思考题,巩固所学知识。
三、教学重难点及解决方法1.教学重点与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掌握实验室制备氯气的实验技能和理解氯气的性质和用途。
教学难点为理解氯气与水的反应以及次氯酸的漂白性。
2.解决方法为解决以上难点,本教学设计将采取以下措施:(1)通过实验演示和讲解,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氯气与水的反应以及次氯酸的漂白性。
(2)通过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
(3)布置相关练习题和思考题,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具准备与教学环境布置1.教具准备:实验演示装置、多媒体设备、教学PPT等。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4章第2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第1课时)教案

最新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4章第2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第1课时)教案整体设计从容说课氯及其化合物知识作为本章第二节教学内容,其设计意图是:1.氯是一种比较典型的、重要的非金属元素。
教科书选择氯气的性质、用途以及Cl-的检验等内容进行比较全面的学习和研究,不但可以让学生了解典型非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而且对学生全面认识化学元素,尤其是了解其他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形成正确的观点、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等具有重要的作用。
2.氯是富集在海水中的一种元素,资源丰富。
而且食盐、漂白粉等含氯的化合物大家都非常熟悉,与日常生活比较贴近,学习时,容易使学生产生一种亲近感,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容易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有效地降低了学习的难度,较好地体现了一种人文关怀。
3.通过本节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举一反三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
而自主学习的能力又是一切能力的基础,也是教学的最高境界——教是为了不教。
理论联系实际,突出知识的重要用途,是本节编排的一个特色。
重点知识判断的重要依据之一就是实用性。
氢气在氯气中的燃烧是工业上制盐酸的重要方法,氯气与水反应是氯气用于自来水消毒的原理所在,离子检验是化学实验的重要内容,也是一项重要的基本技能。
因此,这些重点知识的学习对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而氯气的实验室制法,与现实联系不多,实际用途不大,而且,尾气氯气的毒性比较大,容易对环境造成污染,容易使学生产生一种不正确的认识及一种恐惧感,不利于学生以后对实验的学习及掌握。
因此,在新教材中就删去了“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这样,就使学生的注意力顺着教材的顺序,自然而然地转移到用途上来,体现了编者的意图。
教材中把有关“氯气的实验室制法”放到“科学史话”中作了介绍,而且是以探究的形式让学生自己去写反应方程式,既化解了难点,又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真是一举两得。
另外,教材在内容上也体现了对立统一规律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氯气》教学设计

《氯气》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包括颜色、气味、状态、密度、溶解性等。
(2)掌握氯气的化学性质,如与金属、非金属、水、碱的反应。
(3)理解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和工业制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2)通过对氯气性质的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化学物质在生活和生产中的重要性和两面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感。
(2)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氯气的化学性质,特别是与水和碱的反应。
(2)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2、教学难点(1)氯气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理解和应用。
(2)氯水成分的探究和分析。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探究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关于氯气泄漏事故的新闻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然后提问:“氯气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为什么它会造成如此严重的危害?”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氯气。
2、讲解氯气的物理性质展示一瓶氯气,让学生观察氯气的颜色、状态,并闻其气味(提醒学生注意闻气体的方法)。
然后介绍氯气的密度、溶解性等物理性质。
3、探究氯气的化学性质(1)与金属的反应演示氯气与钠、铁、铜等金属的反应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写出化学方程式,并总结氯气与金属反应的规律。
(2)与非金属的反应演示氯气与氢气在光照条件下的反应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写出化学方程式,引导学生理解燃烧的广义概念。
(3)与水的反应提出问题:“氯气能溶于水,那么它与水是否会发生反应呢?”然后进行氯水的光照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分析氯水中可能存在的成分。
通过实验探究,得出氯气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介绍次氯酸的性质。
(4)与碱的反应演示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的反应实验,写出化学方程式,介绍氯气尾气处理的方法,以及漂白粉的制取和漂白原理。
《氯气》教学设计

-1、 +1、 -2。 [ 进行科学推测 ] :
联想思维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得到什么启示呢?
如果氯气和水反应, 氯元素的
常见化合价为 -1 价,可能有
HCl 生成。
[ 提出问题 ] :
[ 归纳并交流 ] :
学生体会:
如何验证你的推测呢?
氯 化 氢 在 水 溶 液 里 电 离 为 科学实验不 H +、Cl -,检验 H+、 Cl -是否存 是盲目进行
进行科学推测, 实验探究验证推测
归纳交流: 氯气与水反应生成 HCl 和 HClO
提出新问题: 向石蕊试液中加氯水的量 对观察到的现象有影响吗?
提出新问题: 氯水中什么物质具有漂白性?
提出新问题: 氯气为什么在碱液中的 溶解度大于在水中呢?
进行新科学推测, 实验探究验证推测
归纳交流: 氯水中含有有漂白性的物质
然后在周围 50 米处筑起了“水墙”以降 低空气中氯气的浓度。
归纳: 氯气能溶于水
并将液氯钢瓶扔进了投放了大量烧碱的 水坑内。
归纳: 氯气在碱液中的溶解度大于 在水中的溶解度
请同学们在导纲上将氯气的物理性质进 行归纳,并与大家交流
[ 归纳并交流 ] :
通过学生的
氯气是一种黄绿色、 有毒、 密 归纳与交流,
通过分析、 归 纳,加强逻辑
依据氯气和水反应的产物来 推测氯气和碱液反应的化学
思维的训练。
方程式并与大家交流。 (分析结果填写导学提纲)
[ 整理收获 ] , [板书 ] : 一.氯气的物理性质
将本节所学内容进行整理, 归 养成善于将 纳通过本节学习, 有哪些收获 所学知识进
二. 氯气与水反应
呢?(知识、 技能、思维方法、 行阶段性归
《氯气》教学设计

(人教版必修1)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第一课时氯气)课题: 4.2.1 氯气课时 1 授课班级教材分析本节课将氯气的发现史做为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以舍勒发现氯气展开,引发学生们思考怎样研究一种新的化学物质。
先通过简单的观察和实验得出氯气的物理性质。
再由贝托雷的历史引出氯气是否能与水的反应,并设计次氯酸的漂白性实验进行探究。
最后,用氧气的性质类比氯气和利用原子结构理论推断氯气的化学性质,再设计实验并验证。
本节分别从氯气的物理性质、氯气和水的反应、氯气的氧化性来学习。
通过实验探究归纳出氯气的性质,认识氯气的性质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阅读教材、思考讨论、科学探究,掌握Cl2与金属、非金属及水的反应,建立基于类别、氯元素价态认识物质性质的核心角度,形成认识路径。
2.通过新制氯水和久置氯水的对比实验探究,掌握氯水的主要成分及性质的多样性,能正确书写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现象,探究事物本质,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逐步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氯气的发现和确认的过程,认识化学实验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养成关注化学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的习惯,培养创新思维。
教学重点氯气与金属、非金属及水的反应教学难点氯水与不同物质反应原理探究教学过程教学步骤、内容教学方法【引入】世界上最宽广的是大海,比大海更大的是人的胸怀,浩瀚的大海,魅力无穷。
海水的成分非常复杂,全球海洋的含盐量就达5亿亿吨,还含有大量非常稀有的元素,如金达500万吨,铀达42亿吨。
所以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矿产资源库。
海洋资源的持续利用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前提,如果将海水中的盐类全部提取出来,铺在地球的陆地上,可以使陆地平均升高150m。
也就是说氯元素主要富集在海水中。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的内容。
高中化学必修一《活泼的黄绿色气体——氯气》【创新教案】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教学设计核心素养以氯气的发现、应用为主线,学习氯气的制备、性质和应用的同时,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认识化学对人类文明的伟大贡献。
教材分析“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位于人教版必修Ⅰ第四章第二节,这一节一般分为2个课时,内容包含氯元素的存在、氯气的实验室制法、氯气的物理化学性质、用途。
教材编制中已渗透“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应用”的化学学科思想。
本节是在“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和研究方法,为元素族概念的形成、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元素周期表的形成积累感性材料。
所学的离子反应、分类思想、原子结构及氧化还原理论对本节课的学习起着指导作用。
而此节学习之后,可以对学习其他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形成正确的观点、掌握学习的思路和方法起到引导作用。
同时通过学与问、思考与交流、科学史话、实验等可以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能力,包括理解能力、推理论证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学情分析从学生知识层面,学生在初中已学氯离子的检验,在上一章学习“铁的重要化合物”时已经知道了铁和氯气的反应;从学生能力层面,学生具备一定的操作能力、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有较好的思考与质疑、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从学生心理层面,处于高中的学生对化学实验兴趣浓厚,有较强的探索,崇尚真理的意识。
教学目标1.前置教学目标(1)认识元素周期表中氯元素的位置,用符合表征氯原子的结构,进一步确立内因是决定物质性质的根本原因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2)认识氯气是一种化学性质非常活泼的非金属单质,知道氯离子检验方法。
(3)知道氯气的用途,形成绿色应用的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2.课堂教学目标(1)通过仿真实验探究,掌握氯气的实验室制备方法。
(2)掌握氯气能与水、碱、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反应的化学性质。
(3)通过数字化实验,探究氯水成分及次氯酸见光分解产物,认知到实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教案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教案【教学课题】第一课时活泼的黄绿色气体——氯气【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氯元素的存在,氯气的物理性质;掌握氯气的化学性质,提高实验能力、归纳能力和分析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现象,探究事物本质,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逐步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究的优良品质,认识化学实验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氯气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氯气和水的反应【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教学用具】多媒体、集气瓶、紫色石蕊试液、红色纸条、碳酸钠粉末、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新制氯水。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活泼的黄绿色气体——氯气[引入](观看氯气泄漏事故图片)师:氯气为什么这么可怕?它具有怎样的性质和用途呢?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它。
[展示]海水晒盐图片。
[讲述]氯元素主要以氯化钠的形式存在,富集在海水中。
[板书] §4—2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师:下面请大家阅读教材第一、第二段,了解氯元素的存在,并完成[阅读思考1]。
生:学生阅读,完成讲义[阅读思考1]氯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氯原子很容易一个电子而形成,具有性。
在自然界中以态存在。
[引导]师:在自然界氯以化合态存在,那么,人们是怎样制得氯气的呢?它具有什么样的性质?这就是这节课所要学习的主要内容。
首先请大家阅读教材“科学史话”,了解氯气的发现过程。
生:阅读教材,完成讲义[阅读思考2] 氯气是于年,由瑞典化学家发现的,并在年,由确认。
舍勒制取氯气的化学方程式是;从氯气的发现和确认过程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提示:氯气由发现到确认所用时间、原因,戴维确认氯气的依据)[板书]一、活泼的黄绿色气体——氯气生:(在教师提示下得出启示)科学研究需要有正确的理论指导,错误的理论只能浪费时间和精力;科学研究需要以大量的实验事实为依据,只有大量的实验事实才能推翻错误的理论,建立正确的理论或推动科学理论的发展;科学研究需要有热爱科学和奉献科学的精神。
《化学必修1》第四章章第二节《氯气的性质》教学实录与反思.doc

《化学必修1》第四章章第二节《氯气的性质》教学实录与反思汕尾市城区新城中学陈锦燕【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和用途,初步掌握氯气的化学性质,并从氯的原子结构特点和氯气跟金属、非金属的反应,了解氯气是一种化学性质很活泼的非金属,探究氯水的组成和性质。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演示实验现象,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熟悉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的学习方法;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实验探究的过程和一般方法,形成化学操作的基本技能,认识化学实验是研究和认识化学物质的重要途径O情感目标:通过实验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方法,进一步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巩固热爱科学、尊重科学的思想以及严谨求实的优良品质;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态度;通过氯元素的结构与氯气化学性质的关系,进一步确立内因是决定物质性质的根本原因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教学重点】氯气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氯气与水反应【教学手段】由于实验室条件有限,所以采用部分学生实验和播放实验录像的方法、图片和实验探究、演示、投影等。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设置情景•引入新课]投影:“资料卡片”:1915年4月22日下午5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两军对峙的比利时伊珀尔战场,趁着顺风,德军一声令下开启了大约6000只预先埋伏点压缩氯气钢瓶。
霎时间,在长约60公里的故线上,黄绿色的云团飘向法军阵地。
亳无准备的英法士兵猝不及防,眼看着黄绿色的气体涌来,先是咳嗽继而喘息,有的拼命挣扎,有的曰吐黄液慢慢倒下。
这就是战争史上第一次化学故,从此化学故作为最邪恶的故争被写入人类故争的史册。
K学生活动』学生学习“资料卡片”并进行思考和交流,(学生惊叹,产生求知欲)。
K教师活动』[用问题组推进新课]展示一•瓶氯气。
问题1.氯气有毒,如何科学闻氯气的气味?问题2.氯气有哪些物理性质?由氯原子结构启发学生推导其可能有的化学性质:E:学生活动』学生思考、交流,并在老师的演示指导下演示闻氯气的方法。
4.2.1《活泼的黄绿色气体——氯气》参考教案

第二节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第一课时活泼的黄绿色气体——氯气【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氯元素的存在,初步掌握氯气的化学性质,并从氯原子构造特点和氯气跟金属、非金属的反响。
2、了解氯气是一种化学性质非常活泼的非金属3、了解氯气的主要物理性质,掌握氯气与水、碱反响及相关的生活生产应用。
4、认识燃烧现象的本质。
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推理能力、总结归纳能力及实验能力。
2、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态度和研究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运用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运用资料卡片------化学史“氯气在一战中的使用〞引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并且学会从史料中获取科学知识。
2、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并形成勇于创新的品质,培养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氯气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氯气的强氧化性。
【教学过程】〖图片导课〗投影海洋图片,阅读海洋中的化学资源:海水的成分非常复杂,全球海洋的含盐量就达5亿亿吨,还含有大量非常稀有的元素,如金达500万吨,铀达42亿吨,所以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矿产资源库。
海洋资源的持续利用是人类生存开展的重要前提,目前,全世界每年从海洋中提取淡水20多亿吨、食盐5000万吨、镁及氧化镁260多万吨、溴20万吨,总产值达6亿多美元。
〖板书〗 第二节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设问〗请画出17号氯元素的原子构造示意图,分析氯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
,在自然界以化合物形式存在〔NaCl 、MgCl 2 等,海水中,盐矿里〕。
从化合价的角度分析:Cl 2中显零价,还有-1,+1,+3,+5,+7等价。
Cl 2 处于中间价,既有氧化性,又有复原性,但以氧化性为主。
〖设问〗自然界中有没有游离态的氯?如果没有,人们是怎样制得氯气的呢?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P82上的科学史话〖讲解〗1774年舍勒 发现氯气,他将这种元素命名为Chlorine,这个名称来自希腊文,有“绿色〞的意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第二节《活泼的黄绿色气体—氯气》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教师对氯气的发现做讲解,总结氯气的物理性质;掌握氯气的化学性质及与水跟碱的反应;性质决定用途;比较新制氯水与旧制氯水的不同以及漂白剂的制法。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推理能力。
学会筛选信息进行交流;
(2)经历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以及次氯酸的漂白作用的探究,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演示实验的现象和实验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巩固热爱科学及尊重科学的思想以及严谨求实,努力探索的优良品质。
二、主要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探究法
三、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1)氯气与水的反应;
(2)氯气与碱的反应;
2、教学难点:新旧氯水的成份以及次氯酸性质的发现、分析和应用。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氯气在生活、工业中的应用讲解,课本实质性能容。
2、学生准备:预习,在大脑中形成疑问。
五、教学过程
2HCl
六、板书设计
3、氯气与水的反应:
↑;
2HClO2HCl O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