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大纲(每周6课时)
《公共关系》课程大纲
《公共关系》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公共关系(Public Relations) (资源编码:PR)二、内容简介:公共关系是市场营销专业核心课,是以公关工作流程为主线,重点介绍了以公共关系认知、内部关系的协调、外部关系的把握、危机公关管理、公关专题活动开展等基本知识,实现学生对公共关系的原理、实务与技巧的掌握与运用,并以职业资格标准《公关师》为参照,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遵循职场岗位的需要,通过整合进行理论知识的选取,并融合职业资格证书(营销员、公关员等)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三、课程性质:市场营销专业核心课。
四、建议课时:54课时五、前导课程:《市场营销》、《消费心理学》、、《市场调查与分析》等。
六、后续课程:无。
七、课程目标(岗位能力):1、知识目标(1)了解和理解公共关系的基本理念;(2)熟悉员工需求情况调查的方法;(3) 掌握外部关系处理的方式和方法;(4)熟悉危机公关处理的“三部曲”;(5)掌握公关专题活动开展的内容和技巧;2、能力目标(1)能利用公关理念,运用调查的方法,准确判断员工的物质与精神需求;(2)能熟练运用会议语言的方法,熟练运用开好企业会议的方法;(4)能知道建立企业与社区形成友好“睦邻”关系的方法;(5)能知道政府各职能部门运作的程序;(6)能分析公关危机,提出预警方案,提出合理的应对措施;(7)能准确运用记者招待会的程序、成功举办记者招待会;(8)能准确运用庆典活动程序,进行开(闭)幕典礼的策划;(9)能准确运用展览会的程序,进行展会的策划及运作;(10)能熟练运用赞助活动的程序,准确把握塑造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良好公众形象的方法;八、内容和要求九、课程考核: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态度与职业能力。
课程考核总成绩=职业态度20%+训练测评50%+公关实践30%,分别由学生、教师、企业多方共同参与,采取“三评联动”的方式进行考核评价,即分析采用量表测评、过程测评和业绩测评,每项成绩按百分制的方式进行计分,同时对考核不及格者,采取重修的方式取得本课程的学分,重修以卷面考试的形式取得本课程学分。
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大纲
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背景和目标公共关系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学科,涵盖了传播学、管理学、心理学等领域的知识。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公共关系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公共关系管理的核心原则,提高学生的沟通、协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成为优秀的公共关系专业人才,为企业、组织和社会提供专业化的公共关系服务。
二、教学内容和安排1. 公共关系学概述- 公共关系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公共关系学的研究对象和范畴- 公共关系学的相关理论2. 公共关系管理- 公共关系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公共关系管理的组织结构和职责分工- 公共关系管理的策略和方法3. 公共关系与传播- 公共关系与传播的关系和作用- 公共关系与传播的理论和模型- 公共关系与传播的实践案例分析4. 公共关系与社会责任- 公共关系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关系- 公共关系与环境保护、慈善事业等的关系 - 公共关系与社会公益活动的关系5. 公共关系与危机管理- 公共关系在危机管理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 公共关系危机管理的策略和技巧- 公共关系危机管理的案例分析6. 公共关系与政府关系- 公共关系与政府关系的概念和特点- 公共关系与政府关系的战略与实践- 公共关系与政府关系的案例分析三、教学方法和评估本课程将采用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确保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小组项目和期末考试等进行综合评估,以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能力。
四、参考教材1. 《公共关系学导论》 - 作者:约翰·登密尔2. 《公共关系管理:原理与实务》 - 作者:哈维·拉里萨斯3. 《公关学:原理与实践》 - 作者:理查德·贾马瑞诺五、教学团队本课程将由经验丰富、具有公共关系学研究背景的教师来负责教学,教师将根据学生的需要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确保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六、课程总结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公共关系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公共关系管理的核心原则,培养沟通、协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从事公共关系相关职业提供坚实的基础。
《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大纲
新媒体与自媒体 网络传播的挑战 3.问题与应用 比较大众传播和网络传播的不同并思考什么类型的产品适合网络传播。 (三)思考与实践 1. 怎样理解“公众”的概念和特征? 2. 如何识别、界定一个组织的基本公众,进行有效的分类并选择合适的交 流方式? 3. 按公众对组织或相关问题的重要性,分为首要公众、次要公众和边缘公 众,在公共关系工作中有什么实践意义? 4. 按公众的变化与动态,分为非公众、潜在公众、知晓公众和行动公众, 在公共关系工作中有什么实践意义? 5. 大众传播媒介、社会组织自控媒介和作为组织成员的人员媒介,在公共 关系工作中可以发挥什么作用? 6. 如何理解和应用格鲁尼格、亨特等人划分的新闻代理模式、公共信息模 式、双向不对称模式和双向对称模式等 4 大公共关系模式? 7. 公共关系传播方式与类型可以怎样分类,有什么意义? 8. 怎样理解在互联网时代,网络传播的影响与作用?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利用 PPT 课堂讲授为主,组织学生案例讨论如何在互联网时代,减少网络 传播对社会组织或者公众人物的负面影响。 第四章 公共关系调研与效果评估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公共关系调研及其过程、方法 2.了解公共关系分析与诊断 3.了解公共关系效果评估。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公共关系调研 1.主要内容 公共关系调研是公共关系的决策和一切行动的前提。调研范围一般包括内部 情况、外部环境、公共关系状态和组织形象,以及公众的一般信息。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公共关系调研的意义 公共关系调研的一般范围 公共关系调研的原则 3.问题与应用 公共关系调研与一般市场调研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第二节 调研过程与方法
“承担社会责任”? 6. 公共关系工作应当怎样“公开事实真相”? 7. 怎样明确组织内部公共关系机构的职责和一般任务? 8. 如何选择和聘请外部公共关系公司为组织服务?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主要通过 PPT 课件讲授和案例讨论社会组织是公关活动的主体,并对
公共关系学教学大纲
公共关系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公共关系是一门探讨组织与其公众之间关系的学科。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公共关系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实践技能,强化学生的沟通、协调、领导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认识公共关系对组织和社会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1.公共关系的概念、作用和特点。
2.公共关系的演变和发展趋势。
3.公共关系与组织战略的关系。
4.公共关系的管理原则和方法。
5.公共关系的实践技能:媒体关系、事件危机管理、社交媒体等。
6.公共关系的伦理、法律和社会责任。
三、教学方法1.理论讲授:通过讲解公共关系理论和实践经验,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公共关系的本质及其对社会和组织的影响。
2.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公共关系案例,让学生理解实践中公共关系的运作和管理。
3.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加强学生合作、沟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实践工作:开展公共关系实践工作,让学生通过实践提高技能和实战能力。
四、考核方式1.课堂成绩:包括平时表现、小组讨论和授课笔记等。
2.课程论文:要求学生就一项公共关系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提高学生的研究和写作能力。
3.综合考核:对学生整个学期的学习情况进行考核,包括期中期末综合考试和课程实践成果等。
五、教材及参考书目主教材:《公共关系学》(作者:霍华德·弗兰克)参考书目:《公共关系管理与实践》(编委会),《公共关系学原理与实践》(乔恩·怀特)六、教学效果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理解公共关系的概念、原理和实践技能,掌握公共关系的管理原则和方法,在实践中应对公共关系事件和危机,并能够在组织中发挥公共关系专业能力,以对组织和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大纲
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大纲(Public Relations)适用专业 总学时数 编制时刻 一、课程的地位、性质和任务 公共关系学是法学专业的选修课程,本课程要紧讲授公共 关系的差不多理论和实务。
公共关系的思想、原则、方法和技 巧,不仅适应于人们的生产经营治理活动中,而且还广泛应用 于人们的生活、交往等领域。
作为高等院校法学专业知识的学 生,也应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沟通。
只有如此,才能在学 习、工作过程中更大发挥自己的专业潜力, 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因此,认真学习公共关系学显得较为必要和迫切了。
二、本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的关系(本课程学习所必备的 知识) 学习《公共关系学》,要求有较好地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同时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社会学、逻辑学、市场学、经济学、 新闻传播学、 治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并有一定的理论思维能力。
三、教学内容、学时安排和差不多要求 公共关系概述( 2 学时)1、差不多要求(1)了解和把握公共关系的涵义、构成要素和特点 (2) 了解公共关系的功能课程编号070433法学(本科) 36学时 学分:2 分2004年 8月 23日2、重点、难点重点:公共关系的涵义、构成要素和特点难点:公共关系的涵义。
3、讲明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摸索题:(1)如何看待人们对公共关系涵义的争议?(2)什么缘故讲组织形象是公共关系理论的核心概念?(3)公共关系三大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是什么?(1)试分析目前社会上对公共关系的曲解,误解及其缘故。
公共关系的产生与进展( 4 学时)1、差不多要求(1)了解公共关系的起源和进展(2)了解和把握公共关系兴起和进展的一样社会历史条件(3)了解现代公共关系和当代公共关系2、重点、难点重点:公共关系兴起和进展的一样社会历史条件难点:现代公共关系和当代公共关系3、讲明:教学方法:讲授式教学摸索题:(1)“报刊宣传”与“揭丑运动”对现代公共关系的产生有什么意义?(2)现代公共关系的不同进展时期各有什么特点?(3)公共关系事业如何样迎接以后的挑战?公共关系的主体( 6学时)1、差不多要求(1)把握公共关系主体的界定、分类和特点(2)了解和把握公共关系主体的三种形式(3)了解和把握公共关系从业人员的素养、培养、考核和治理2、重点、难点重点:公共关系主体的界定、分类和特点以及公共关系主体的三种形式难点:公共关系主体的三种形式3、讲明:教学方法:讲授式、研讨式教学摸索题:(1)什么是公共关系主体?它有哪些特点?(2)比较公共关系部与公共关系公司各自的优势和不足。
《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大纲
《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大纲(Public Relations)适用专业:国际商务、国际经济与贸易“公共关系学”是研究社会组织如何树立良好形象,使用传播、沟通媒介和手段,与其公众结成的利益一致的社会关系的一门学科。
公共关系学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需要,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形成的一门新兴的应用性很强的学科,适用于个人及任何组织。
本课程开设的目的,就是通过系统的公共关系理论和实务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公共关系的基本原理和实务,扩大知识面,以适合当前改革开放的需要。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公共关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原则、基本方法。
2、学会利用公共关系学原理分析现实问题,提升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水平。
3、理解公共关系学历史发展、学科发展动向和前沿问题。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公共关系学的基本原理、基本原则与基本方法。
2、教学难点:公共关系学基本原理的理解、公共关系学的基本方法的掌握和使用、公共关系的工作程序、公共关系传播原则、公共关系活动模式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师在课堂上应对公共关系学的基本概念、规律、原理和方法实行必要的讲授,并详细讲授每章的重点、难点内容;讲授中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必要的案例展示、讨论,启迪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对相关概念、理论等内容的理解,并应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大课堂授课的知识含量。
案例讨论课的次数应很多5次,主要安排在、公共关系策划、CIS与名牌战略、企业文化和、公共关系传播等章实行;实行案例讨论之前,教师事先对案例讨论的具体过程实行充分的设计,考虑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并向学生下发相关案例;案例讨论中,教师应把握讨论的进度及方向,实行必要的提示,引导学生使用所学公共关系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案例讨论后,教师应即时实行总结。
四、教学内容与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课时分配(36学时)1.公共关系概述 31.1公共关系的含义理解 11.2公共关系的要素理解 11.3公共关系的基本功能理解0.51.4公共关系的工作程序理解0.52 .公共关系的产生与发展 22.1公共关系前史理解0.52.2现代公共关系的产生和发展理解 12.3当代公共关系概况理解0.53.公共关系人员及机构设置 33.1公共关系意识理解 13.2公共关系人员理解 13.3组织的公共关系工作机构理解 1 4.公共关系的信息管理 34.1公共关系与信息理解 14.2公共关系信息采集的内容、原则、渠道理解 14.3公共关系信息的管理理解 1 5.公共关系调研 45.1公共关系调研的含义了解0.55.2调研总体方案设计掌握 15.3公共关系调查方法掌握 15.4调研报告的撰写掌握 15.5公共关系评估掌握0.5 6.公共关系策划 46.1公共关系策划概述理解 16.2公共关系的目标理解0.56.3公共关系策划的内容与程序理解0.56.4公共关系策划的公式理解 16.5公共关系策划的原则与方法掌握 1 7.CIS与名牌战略 47.1名牌战略理解 17.2 CIS战略理解 17.3 CIS的构成要素理解 17.4 CIS战略与CS战略理解 1 8.企业文化 28.1企业文化的含义理解 18.2企业文化的建设掌握 1 9.公共关系传播 39.1传播要素及传播种类理解 19.2公共关系传播原则理解 19.3公共关系传播实施技巧理解 1 10.公共关系活动模式 210.1战略型公共关系活动模式了解0.510.2战术型公共关系活动模式了解0.510.3企划型公共关系活动模式了解0.510.4危机管理了解0.5 11.公共关系专题活动 2.511.1开业庆典理解0.511.2展销会理解0.511.3发布会理解0.511.4赞助理解0.511.5参观理解0.5 12.公共关系礼仪 3.512.1礼仪的含义了解0.512.2公共关系礼仪的基本原则了解0.512.3公共关系人员的个人礼仪了解0.512.4服饰礼仪了解0.512.5宴请了解0.512.6礼宾次序了解0.512.7国旗的悬挂了解0.5五、实践教学内容要求与说明本课程无实验课环节。
公共关系学教学大纲
《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课程编号:100055学时:48学分:2.5适用专业: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1、基本知识、理论学习公共关系学,要求学生了解公共关系的发展历史、活动性质、活动规律,理解公共关系的工作原则、工作方法,懂得公共关系的基本职能、基本过程,懂得新闻传播的性质、特点,掌握开展各类公共关系的目的、方法,熟练掌握口语传播、文字表达、实像传播的规律和技巧,熟练掌握各种公共关系礼仪、规范。
2、能力、技能培养通过公共关系学的教学,可使学生了解公共关系策划的过程、规律,初步掌握公共关系计划的制定技巧、各种公共关系调查的方法,掌握开展各种公共关系活动的方法、技巧,熟练掌握各种公共关系文书写作的技巧、公共关系交际的技巧,熟练掌握组织开业典礼、周年庆典、赞助等活动的技巧。
二、课程教学大纲说明1、开设本门课程的意义和教学指导思想;本门课程的研究对象、性质;本门课程的知识、技术在国内外的情况及发展前景。
意义:学习公共关系学是现代人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
现代社会是开放的社会,不论什么人、什么组织都不能孤立存在,都要与外界相互交流和合作,这就需要学习和掌握一定的公共关系理论和技能。
教学指导思想:通过公共关系学的教学,使学生得到多种技能的培养和训练,如公共关系活动策划能力、社会调查能力、交际能力、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等,掌握了这些能力会使毕业生更顺利地就业及适应未来的社会生活。
研究对象:研究社会组织开展公共关系活动的要素、职能、过程、方式方法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性。
性质:公共关系学是一门管理科学。
本门课程的知识、技术在国内外的情况及发展前景:作为公共关系学研究对象的公共关系活动最早产生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的美国,二十世纪后公共关系学理论诞生,从而使公共关系活动获得大发展,不仅经济组织开展公共关系活动,政治组织、文化组织等也都纷纷开展公共关系活动,公共关系成为社会组织的管理活动和个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从而也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个人的发展,因此,公共关系很快在西方国家普及开来。
《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大纲
《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适用专业:工商企业管理适用层次:高起专适用教育形式:网络教育/成人教育考核形式:考试所属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先修课程:无一、课程简介公共关系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适用于个人及任何组织。
公共关系学是研究社会组织如何运用多种传播手段,在公众中树立自身良好形象的一门学科。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从思想深处认识到良好形象对于组织发展的重要性,系统地掌握现代公关的基本理论、方法及技巧,并通过对实践中的案例进行剖析,为今后从事相关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学习目标1、了解公共关系的三大要素。
2、熟悉公关传播的基本方法。
3、掌握公关的基本技巧。
4、掌握公关的基本礼仪。
三、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先修课程:管理学原理。
四、课程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第一章公共关系与公共关系学『知识点』公共关系的含义、公共关系的构成要素、公共关系的基本特征、现代公共关系产生于美国的原因、公共关系的产生与发展、现代公共关系的特征、中国公共关系的发展、公关关系学。
『重点』公共关系的含义、公共关系的构成要素、公共关系的基本特征、现代公共关系产生于美国的原因、公共关系的产生与发展、现代公共关系的特征、中国公共关系的发展、公关关系学。
『难点』公共关系的含义、公共关系的构成要素、公共关系的基本特征、现代公共关系产生于美国的原因、公共关系的产生与发展、现代公共关系的特征、中国公共关系的发展、公关关系学。
『基本要求』1、识记:公共关系的含义、公共关系的构成要素、公共关系的基本特征、现代公共关系产生于美国的原因。
2、领会:公共关系的产生与发展、现代公共关系的特征、中国公共关系的发展、公关关系学。
3、简单应用:能举例说明形象的好坏对组织发展的重要作用。
4、综合应用:能分析为什么21世纪的中国越来越需要公共关系。
第二章公共关系的主体——社会组织『知识点』社会组织具备哪些要素、社会组织的环境包括哪些内容、社会组织的分类、社会组织公关工作的目标是怎样的、公关部的作用、公关部的机构设置、公关部的人员配置和预算、公共关系部开展活动的优缺点、公关公司的类型、公关公司的业务范围和工作程序、公关公司开展活动的优缺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市红春藤教育集团行政管理专业《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类型:专业课适用对象:行政管理总学时:108 授课期数:一学期第一部分一、课程性质及教学目的和要求《公共关系学》是一门综合性应用科学,学科以建立组织与公众之间良好的沟通关系,在社会上树立组织的良好形象为宗旨。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完善的今天,没有公关意识的企业不是一个好企业,不掌握一定公关知识和技巧的人不是一个好的企业经营者。
开设公共关系学的目的就是使学生掌握公共关系的基本理论,熟悉公共关系的主要技巧,成为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的综合性应用人才。
公共关系学是公共关系、工商管理、市场营销、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等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程,也是房地产经营管理、国际贸易、计算机应用、乡镇管理、教育管理、新闻传播、广告、秘书等专业的选修课程。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公共关系学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企业界的重视,没有公共关系能力的企业,不可能赢得社会公众的信赖而取得市场竞争的主动权。
同时,由于改革的全面深化,公共关系学在理论上的指导原则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社会组织所接纳。
在现代社会中,没有公共关系意识的机构、社团、事业单位不可能成为优秀的组织,政府也不能很好地完成为人民服务的职能。
公共关系学在现代社会发展中承担着推动社会进步,完善各类社会组织,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服务的历史重任。
1.通过公共关系学课程的学习,要求学员掌握以下内容:公共关系的基本内涵、定义、基本要素与研究范畴。
公共关系产生和发展的历史、社会条件和中国公关事业的历史机遇。
2.公共关系的角色、功能和原则。
公共关系组织机构的类型及其特征。
公共关系从业人员的类型及其工作范围,公共关系人员的培养和选拔。
公共关系工作开展的基本程序和“四步工作法”的实施。
不同类型公众的特点与分类公共关系工作。
不同类型公众的心理特点以及公关工作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各类大众传播媒介的特点、功能及选择的原则。
大众传播的写作技巧和发布技巧,新闻与公关广告。
人际传播的特点、线路及手段。
公关谈判、演讲、劝说、沟通的技巧。
赞助、庆典、开放组织、展览、危机公关、举办会议等公关专题活动的技巧。
公共关系与组织CI设计的关系及CI设计的主要步骤、方法。
公关礼仪的性质与公共关系的个人礼仪、组织活动礼仪。
企业公关中公共关系与整合营销、名牌战略、CS战略的关系。
政府公共关系的特点与主要工作。
团体、事业单位公共关系工作的目标与主要工作。
2.内容掌握层次,重点掌握(包括熟悉、知道、理解的部分)内容:要求学生深刻理解、熟练运用、全面准确表述。
一般掌握内容:要求学生正确理解、简明概述。
一般了解内容:要求学生知道、了解,以扩大知识面。
公共关系学这门课程的主要特点是:1.学科新、发展快。
公共关系学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80年代初才传入我国。
公共关系学的理论与实践,在世界各国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应该说这是一门比较新的学科,而且还处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
2.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公共关系学有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有自己现实的操作价值。
公共关系理论用于指导公共关系实践,并在实践中得到检验、丰富和发展;公共关系实践是在公共关系理论指导下开展的各项公共关系活动,体现了公共关系学的实用性和可操作。
3.综合性、多功能融为一体。
公共关系学是在众多相关学科的基础之上丰富、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
它的主要相关基础学科有:市场营销学、企业管理学、企业文化学、大众传播学、新闻学、广告学、消费心理学等等。
同时它所应用的操作方法也广泛而多样。
公共关系学作为综合性的应用科学,发挥着多种社会功能。
因此,研究公共关系学必须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正确认识公共关系学与市场经济的关系,与其它相关科学之间的关系,树立公共关系为市场经济服务、为社会发展服务的观念,以掌握通过公共关系为社会实践服务的本领。
二、课程的学时与学分本课程的课内学时数为108学时(无期末复习学时),共4学分,学习时间为一学期。
其中,理论教学时数74学时,实践教学时数34学时。
三、课程的多种媒体教材设计初步方案根据本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我们选择文字教材、录像教材和网络课程三种媒体。
文字教材作为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是进行教学的基础,具体说明各章的教学内容及要求,并列有各章的学习重点、难点、练习题、案例分析例示等。
录像教材与文字教材密切配合,将公共关系学的主要内容传授给学生,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1.文字教材(采用合一型、约45万字)包含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
按照本学科的体系编写,遵循“必需、够用、本科层次”的要求,较系统地阐明公共关系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巧。
2.录像教材录像教材(9节,每节40分钟),包括各章要求掌握的主要内容;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疑问的分析;阐明公共关系有关理论、基本方法及技巧,注重以案例教学;介绍理解各章内容的基本思路和方法;说明学科发展的状况及其方向。
3.网络课程该媒体系统辅导课程的教学内容,以课程教学大纲为指南,结合录像教材和文字教材的内容,通过讲解、讨论和答疑等方式授课,配备各章练习测试及参考答案,以满足学生自主性学习的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源,充分体现远程教育的开放性。
4.音像课:这是广播电视大学传授教学内容的主要媒体。
本课程采用的录像教学媒体,是以教学大纲为依据,以文字教材为基础,重点讲述各章的主要教学内容,以帮助学员理解和掌握本课程的重要内容。
5.面授辅导:这是广播电视大学学员接触教师、解决疑难问题的重要途径,是弥补广播电视大学教学缺少双向交流的有效环节。
面授辅导应以教学大纲为指南,要求辅导教师结合录像教材和文字教材,通过讲解、讨论和答疑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辅导教师要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熟练掌握本课程的基本理论及技巧,了解和熟悉远程教育规律,研究成人学生的心理特点,为学生提供优质服务。
6.自学:自学是以学生个别化学习为主的远程开放教育的显著特点,是学生系统掌握学科知识的重要方式,因此,各级电大应在各个教学环节中注意对学员自学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7.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各地电大要结合教学进度,依据教学内容安排、设计参观、社会调查、个案研究并进行交流,撰写调研报告。
8.考核:考核是检查教与学效果的重要方式,是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也是保证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手段,因此,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考核的目的是检查学员对课程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原理的掌握程度,检测学员运用所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课程考核安排课程考核是对学生学习行为、学习过程和学习成就的测量和评价。
《公共关系学》课程考核由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两部分组成。
(一)形成性考核。
形成性考核是对学生平时学习过程的检查,它涵盖了能力培养、思维培养和习惯养成等方面的考核,是科学测评学生学习效果,反馈学习信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重要途径。
本课程形成性考核由学习内容考核和学习方式考核两部分构成。
1、学习内容考核,主要看记分作业和课程实践,占75%。
其中,记分作业分为记分平时作业(3-5次)和专门设计的综合性作业(2-4次)两种。
课程实践通过观察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情况,以及运用知识的程度,动手的能力等进行成绩评定。
2、学习方式考核,主要看学生参加课堂讨论情况、小组学习情况、到课情况及学习笔记情况等,占25%。
本课程根据不同办学模块、不同专业的特点,选用两种以上形式进行考核,兼顾内容和方式。
形成性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30%。
(二)终结性考试。
终结性考试是课程学习结束时对学生进行的目标参照测评,旨在检查学生对《公共关系学》课程所涵盖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以及对教学目标规定的秘书实务技能的掌握程度。
本课程的终结性考试坚持依据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统一命题、统一考试时间、统一答案和评分标准。
终结性考试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70%。
五、课程课外实训安排《公共关系学》课程是一门实用性和实践性十分突出的技能型课程,为实现本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除了安排72课时的课堂实践外,还把学生的课外实训活动,看作是对学生进行秘书实务教学的重要环节。
根据我院不同办学模块的特点,以及不同专业对能力结构的要求,本课程利用院内外实训基地,分别安排一定量的课外实训活动。
中职学生的课外实训活动不得少于四次(12课时)。
详细安排见、课程形成性考核设计方案》。
第二部分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第一章ﻩ绪论本章主要介绍公共关系的定义、公共关系的含义和公共关系的特征;阐明构成公共关系的基本要素,包括社会组织的特点、分类、能力,公众的特点、分类,传播的要素、活动过程、作用等;了解公共关系与宣传、广告、市场营销、庸俗关系等相关实践活动的联系与区别。
帮助读者认识公共关系的基本概貌,以达到学习入门的目的。
一、教学内容(一)公共关系的基本概念1.公共关系的含义2.公共关系一词多义3.公共关系的特征(二)公共关系的基本要素1.公共关系主体——社会组织2.公共关系客体——公众3.公共关系中介——传播(三)公共关系的范畴界定1.公共关系与宣传2.公共关系与广告3.公共关系与市场营销4.公共关系与庸俗关系教学重点:公共关系的定义、特征及基本要素。
二、教学要求1.理解公共关系的含义。
2.掌握“公共关系”一词意义。
3.熟悉公共关系的特征。
4.掌握公共关系的构成要素、社会组织的特点与分类。
5.熟悉公众的特点与分类。
6.了解传播的要素与活动过程、公共关系与其他相关的实践活动的区别。
三、教学建议1.在教学过程中应运用一些具体事例,说明什么是公共关系及其现实意义。
2.重点讲解公共关系的构成要素,运用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弄清楚公众分类的目的是根据不同类型的公众制定不同的方针、政策和措施,以便取得良好的公共关系效果。
第二章公共关系的历史沿革本章主要介绍了公共关系在西方产生、发展的历史,将公共关系历史分成古代自发时期,近代萌芽时期,现代开端时期,现代成熟时期,当代普及发展时期。
介绍每个时期的典型事件、代表人物和公关观念,分析了公共关系产生、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具体包括经济的、政治的、理论的、传播的。
最后,介绍了中国公关事业的发展历程,分析了中国公关事业所面临的历史机遇,概述了当前中国公关事业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进一步发展中国公关事业的构想。
一、教学内容(一)公共关系的产生与发展1.古代自发的“公共关系”2.近代公共关系的萌芽3.现代公共关系的开端4.现代公共关系的成熟5.当代公共关系的普及(二)现代公共关系产生的社会条件1.商品经济的高度发达2.民主政治制度的出现3.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4.大众传播事业的发达(三)公共关系学的构成与特点1.公共关系学的学科特点2.公共关系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四)建设中国特色的公共关系体系1.中国公关事业的发展历程2.公共关系在我国发展的历史机遇3.中国公关事业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教学重点:公共关系的产生与发展、现代公共关系产生的社会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