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加工工艺学习题

合集下载

石油化工工艺学

石油化工工艺学
12.乙烯环氧化制取环氧乙烷过程中,需要加入致稳气。致稳气的作用有二个,分别是:A、减小混合气的,增加体系安全性;b、有效地移出,增加体系稳定性。
13.烃类热裂解按照自由基反应机理进行,其反应历程分为、
、三个阶段。
14.乙烯直接氧化法生产环氧乙烷(EO)反应式为。
二、简答题
1.
2.写出清焦的化学反应式和控制指标?(4分)
3.书写由渣油制合成气化学反应方程式(4分)
4.合成氨与合成甲醇有8
2.画出以天然气为原料制合成气的工艺流程,流程中涉及哪些主要反应,并分析工艺参数对转化反应的影响(12分)
3
平衡氧氯化法框图
4.试画出轻烃裂解装置裂解气预分馏过程示意图,并分析整个流程(8分)
5
石油化工工艺学A(总4页)
2011∼2012学年第2学期石油化工工艺学科目考试试题A卷
使用班级(老师填写):化学工程与工艺09-1.2.3.4班(闭卷)
题号



总分
得分
阅卷人
一、填空题(
1.请翻译下列专业词汇
苯丙烯
二甲苯乙烯
2.茂石化工业区代表性企业有。(写3个)
3
4
5
6
7
8
9
1
11.裂解气的急冷(间接急冷)使用急冷锅炉有两个主要目的一是,二是。

石油加工工艺学 科目考试试题A卷

石油加工工艺学  科目考试试题A卷

学号:
命题: 陈兴来
1
14.再生器的取热方式有内外两种,内取热投资少操作简便,外取热具有 热量可调 、 操作灵活 、 维修方便 等特点。 15.加氢裂化过程中,加氢反应是 强放热 反应、裂解反应是 吸热 反应、总的结果 是 放热 反应,反应热多少与 原料性质 和反应温度等有关。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 3 分, 共 15 分) 1.催化裂化:催化裂化是在 0.1~0.3MPa、500℃左右的温度及催化剂作用下,重质原 料油发生以裂解为主的一系列化学反应,转化为气体、汽油、柴油、油浆及焦炭的工艺 过程。 2.催化剂活性:催化剂的活性就是能加快反应速度的性能。 3.二次燃烧: 由过剩 O2 含量太高, 再生器密相床烧焦产生的 CO 在稀相段或集气室燃烧, 放出大量热量而烧坏设备。 4.加氢裂化:加氢裂化是在一定氢压、较高温度和催化剂的作用下,重质油品发生以加 氢裂化为主的一系列化学反应,转化为优质轻质油品的加工工艺过程。 5. 氢转移反应:某烃分子上的氢脱下来立即加到另一烯烃分子上使之饱和的反应。 四. 简答题(每小题 4 分, 共 20 分) 1. 为什么说催化裂化在石油二次加工中占据着最重要的地位? 答: 催化裂化可将占原油 70%左右的重质油品转化为优质的液化气、 汽油和柴油, 产率可达 90%以以上。所产裂化气体含有大量稀烃,分离出来可作化工原料;催化汽 油占汽油总量的 80%左右;且质量好,辛烷值达 80 以上;柴油含有大量芳烃,分离出 来可作为化工原料。催化裂化设备较简单,产品收率高、质量好,生产成本较低;虽 然加氢裂化能生产质量更好、收率更高的汽油和柴油,但设备复杂、生产成本高。所 以催化裂化在石油二次加工中占据着最重要的地位。 2.简述流化床的形成和转化; 答:流化床形成和转化为三个阶段:当流体速度较低时为固定床阶段,此时床层压 力降与流速成正比;当流体速度大于某一数值(临界流化速度)而小于某一数值(带出 速度)时,固体微粒便流化起来,此为流化阶段,床层压力降与流体速度无关而基本保 持不变。当流体速度大于某一数值(带出速度)时,固体微粒便被流体带出床层,此为 带出阶段,床层压力降随流体速度增大而下降。 3.简述无定型硅铝催化剂和分子筛催化剂的活性来源. 答:无定型硅铝催化剂具有酸性,能给原料提供氢持子使之成为正碳离子。分子筛 催化剂的活性来源是:①多价阳离子对水分子的极化加强,提高了持子酸浓度;②多价 阳离子在分子筛晶格中不对称分布产生很强的静电场, 对被只附的烃分子起极化作用使 之进行正碳离子反应。 4.加氢裂化中循环氢的作用之一是保护催化剂, 试说明循环氢是如何保护催化剂的。 答:叠合和缩合反应生成焦炭吸附在催化剂上使催化剂失去活性。保护催化剂就是 抑制烃类的叠合和缩合反应。叠合和缩合反应的脱氢反应。加氢与脱氢是可逆反应,增 加氢气浓度可使反应向加氢方向进行,减少和抑制叠合和缩合反应。

石油炼制工艺学试题.

石油炼制工艺学试题.

石油炼制工艺学试题.一、填空题1、油品含烷烃越多,则其粘度(越小),特性因数(越大),折光率(越小),粘度指数(越大)。

2、催化裂化反应生成(气体)、(汽油)、(柴油)、(重质油)(焦炭)3、加氢精制的主要反应有(加氢脱硫)、(脱氮)、(脱氧)、(脱金属)4、原油蒸馏塔的分离(精确度)要求不太高, 相邻产品间允许有(重叠), 即较轻馏分的(终馏点)点可高于较重馏分的(初馏点)点。

5、石油产品主要有(燃料)、(润滑剂)、(石油沥青)、(石油蜡)、(石油焦)(溶剂与化工原料)。

6、考察重整催化剂综合性能主要是考察(反应性能)、(再生性能)和(其他物理性能)。

7、含硫化合物的主要危害有(设备腐蚀)、(催化剂中毒)、(影响石油产品质量)和(污染环境)。

8、重整催化剂的再生过程包括(烧焦)、(氯化更新)和(干燥)。

9、石蜡基原油特性因数(K>12.1 ),中间基原油特性因数(K =11.5-12.1 ),环烷基原油特性因数(K=10.5-11.5 )。

(填K值范围)10、目前,炼厂采用的加氢过程主要有两大类:(加氢精制)和(加氢裂化),此外还有用于某种生产目的的加氢过程,如(加氢处理)、(临氢降凝)、(加氢改质)、(润滑油加氢)等。

11、在催化裂化装置再生器中烧去的“焦炭”包括(催化炭)炭、(可汽提炭)炭、(附加炭)炭、(污染炭)炭。

12、催化重整工艺采用(多个)反应器,反应器入口温度(由低到高)排列,催化剂装入量最多的是(最后一个)反应器。

13、催化裂化催化剂失活原因主要有(水热失活)、(结焦失活)、(中毒失活)三个方面。

14、原油蒸馏塔回流有多种形式, 主要有: (冷回流)、(热回流)、(二级冷凝冷却)、(循环回流)。

15、石油中的非烃化合物包括(硫化物)、(氮化物)、(氧化物)和(胶质沥青质)。

16、催化裂化催化剂的使用性能指标(活性)、(选择性)、(稳定性)和(密度)、(筛分组成(或机械强度))。

石油加工生产技术试题与答案

石油加工生产技术试题与答案

石油加工生产技术试题一、填空题(30分)1.石油中的烃类主要是由-------、------------和-------这三种烃类构成。

2.在测定车用汽油的辛烷值时,人为选择了两种烃做标准物:一种是--------。

它的抗爆性好,规定其辛烷值为-------;另一种是--------,它的抗爆性差,规定其辛烷值为-----.3.原油蒸馏常用三种蒸馏曲线分别是---------------------,-------------------,---------------------------。

4.剂油比是指--------与--------------之比,剂油比增大,转化率-------,焦炭产率------。

5. 芳烃精馏的目的是将---------------分离成--------------。

6. 影响催化加氢过程的主要因素有-------,--------,-----------,----------------。

7. MTBE工业装置的三种类型是--------------、----------、-----------------。

8. 气体分流的目的是----------------------------------,---------------------------。

9.影响酸碱精制的主要因素有-------、------------------------、------------------、-----------------及反应时间。

10. 润滑油根据原料来源分为---------------、--------------------。

二、判断题(10分)1.汽油的诱导期越长,汽油的性质越稳定,生胶倾向越小,抗氧化安定性越好。

()2.催化裂化汽油,柴油的抗爆性均比相应的直馏分产品的抗爆性好。

()3.催化裂化的气体产品中,烷烃的含量比烯烃高。

()4.新鲜催化剂的活性高,平衡剂的活性就高。

石油化工产品加工工艺考核试卷

石油化工产品加工工艺考核试卷
五、主观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
1.请简述石油化工产品加工中蒸馏的基本原理,并说明其在炼油厂中的应用。
2.催化裂化在石油化工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请详细说明催化裂化的目的、过程以及其对汽油生产的重要性。
3.描述加氢处理在石油化工产品加工中的作用,并列举三种常用的加氢反应类型。
4.以乙烯为例,阐述其在石油化工中的重要性,并说明乙烯的两种主要生产方法及其特点。
A.加氢反应
B.氧化反应
C.烷基化反应
D.酯化反应
12.下列哪种化工产品主要用于生产聚乙烯?()
A.丙烯
B.丁二烯
C.苯
D.乙烯
13.在炼油厂中,下列哪种设备用于气体分离?()
A.塔器
B.反应釜
C.压缩机
D.冷却器
14.下列哪种方法可以降低石油化工产品的硫含量?()
A.加氢脱硫
B.焦化
C.酸性处理
D.蒸馏
C.丙烯
D.丁二烯
15.在炼油过程中,哪些方法可以用于提高柴油的质量?()
A.加氢精制
B.焦化
C.铂重整
D.蒸馏
16.下列哪些化工产品主要用于生产合成材料?()
A.乙烯
B.苯
C.丙烯
D.甲苯
17.在石油化工中,哪些设备可以用于提高产品的分离效率?()
A.塔器
B.挤压机
C.压缩机
D.冷却器
18.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石油化工产品的市场需求?()
C.使用绿色溶剂
D.增加反应压力
8.在石油化工中,下列哪种反应是氧化反应?()
A.烷基化反应
B.羟基化反应
C.裂化反应
D.催化加氢反应
9.下列哪种石油化工产品主要用于生产合成纤维?()

石油加工生产技术复习题与参考答案

石油加工生产技术复习题与参考答案

项目一石油及其产品的组成和性质一、填空题【学习资料,收藏必备】1.石油从外观来看通常呈___ 色、____ 色或浅黄色的流动或半流动的粘稠状液体。

答案:黑色、褐色2.石油的相对密度大约在____ _ 之间,一般都比水____ _ 。

答案:0.8~0.98 轻3.石油主要由____ 、___ _等元素所组成。

答案:C、H4.石油中的烃类包括_____ 、_____ 、_____ 。

答案:烷烃、环烷烃、芳香烃5.石油中的S、N、O大部分是以____ _的形式存在,极少以_____ 的形式存在,所以在是有种,非烃类物质所占的比例很高。

答案:化合物(化合态)、单质(游离态)6.C1~C4的气态烷烃主要存在于_____ 中。

答案:石油气体7.石油产品分为、、、、、六类。

答案:①、燃料(F);②、溶剂和化工原料(S);③、润滑剂(L);④、蜡(W);⑤、沥青(B);⑥、焦(C)8.汽油的抗暴性能用来评定,柴油的抗暴性能用用来评定。

答案:辛烷值;十六烷值9.国产柴油的低温性能主要用来评定,该参数值越低,说明柴油的低温性能越好。

答案:凝点10.汽油的标号是根据来分。

柴油的标号是根据来分。

答案:辛烷值、凝点11.安定性是汽油和柴油重要的使用指标,汽油和柴油的安定性用和,评定。

答案:诱导期、实际胶质二、判断题1.汽油的辛烷值愈高,抗爆性愈差。

(×)2.汽油的辛烷值为93,说明汽油含异辛烷93%,含正戊烷7%。

(×)3.柴油的十六烷值为75,说明该柴油的抗暴性能与75%体积的正十六烷和25%体积的α-甲基萘的混合燃料的抗爆性能相同。

(√)4.汽油的10%馏出温度越低,则表明汽油中所含低沸点组分越少、蒸发性越强、起动性越差。

(×)5.汽油中烷烃分子的碳链上分支越多,则抗爆性越好。

(√)6.诱导期越长,油品形成胶质的倾向越小,抗氧化安定性越好,油品越稳定。

(√)7.有机酸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小,它的腐蚀能力就越弱。

石油炼制工艺学复习资料课后习题答案

石油炼制工艺学复习资料课后习题答案

石油炼制工艺学复习资料课后习题答案石油炼制工艺学第二章1、石油的组成中最主要的元素是碳和氢,主要元素是碳、氢、硫、氮、氧2、常温常压下烷烃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状态,C1~C4的烷烃是气态C5~C15的烷烃是液态,C15以上的烷烃是固态。

3、C1~C4的烷烃主要存在于石油气中。

4、C5~C11的烷烃存在于汽油馏分中,C11~C20的烷烃存在于煤、柴油馏分中,C20~C36的烷烃存在于润滑油馏分中。

5、石油中的环烷烃主要是环戊烷和环己烷的同系物。

6、烃类结构族组成概念,就是把结构复杂的烃类,例如把化合物看做是烷基、环烷基和芳香烃基这三种结构单元所组成。

石油馏分也可以看做由这三种结构单元所组成,把整个馏分当做一个平均分子,结构族组成就是确定复杂分子混合物中这三种结构单元的含量,用石油馏分这个“平均分子”中的总环数(RT)、芳香烃环数(RA)、环烷环环数(RN)以及芳香烃环上的碳原子数占分子总碳原子的百分数(CA%)、环烷环上的碳原子占分子总碳原子的百分数(CN%)和烷基侧链上的碳原子占分子总碳原子数的百分数(CP%)来表示。

7、含硫化合物按性质分时,可分为酸性物寒流化合物、中性寒流化合物、和对热稳定性含硫化合物。

8、炼油厂采用碱精制、催化氧化、加氢精制等方法除去油品中硫化物。

9、石油中的氮化物可分为碱性含氮化合物和非碱性含氮化合物两大类。

碱性含氮化合物是指冰醋酸和苯的样品溶液中能够被高氯酸—冰醋酸滴定的含氮化合物,不能被高氯酸—冰醋酸滴定的含氮化合物是非碱性含氮化合物。

10、胶质具有很轻的着色能力的,油品的颜色主要由胶质的存在而造成的,只要在无色汽油中加入0.005%(质)的胶质,就可将汽油染成草黄色。

11、研究渣油的化学组成,长将渣油分离成饱和分、芳香分、胶质、沥青质的四组分分析法。

12、我国大多数原油的镍含量明显高于钒含量。

13、从初馏点到终馏点这一温度范围,叫做馏程。

而在某一温度范围内蒸馏的馏出物,称为馏分。

石油加工工艺学习题集

石油加工工艺学习题集

石油加工工艺学习题集化学工程与工艺教研室2002.03.28第一章 石油及其产品的组成和性质一. 请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 对的在括号里打√, 错的则打×。

1.石油是一种主要由碳氢化合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

( )2.石油主要由碳、氢、硫、氮、氧等元素组成。

( )3.石油主要由烷烃、环烷烃、芳香烃及含S, N, O 化合物组成。

( )4.石油是一种碳氢化合物。

( )5.天然石油中不含不饱和烃。

( )6.天然石油一般不含烯烃。

( )7.石油中的环烷烃基本上为环戊烷系和环己烷系。

( )8.一般说来,随着石油馏分的沸点升高,正构烷烃和异构烷烃的含量逐渐增加。

( )9.油品的颜色主要是由于胶质的存在而造成的。

( )10.恩氏蒸馏中所能达到的最高液相温度称为干点。

( )11.泡点状态的油品是液相。

( )12.露点状态的油品是汽相。

( )13.平均沸点状态的油品是汽相。

( )14.温度高于露点的油品是汽相。

( )15.纯化合物的蒸汽压只与温度有关, 与汽化率无关。

( )16.混合物的蒸汽压与组成、温度都有关。

( )17.油品在汽化过程中, 残液体的泡点蒸汽压越来越大。

( )18.在某温度下, 油品的汽化率越大, 蒸汽压也就越大。

( )19.混合物沸腾温度有一个温度范围。

( )20.纯化合物的泡点、露点、沸点是相等的。

( )21.汽油在常温下既不沸腾也不汽化。

( )22.油品越重沸点就越高。

( )23.油品相对密度(204d )是油品20℃时的密度与4℃水的密度之比。

( )24.油品相对密度表示方式有: 204d , 15.615.6d , oAPI, 它们都没有单位。

( ) 25.同碳数各种烃类的相对密度大小顺序为: 芳香烃>环烷烃>烷烃。

( )26.石油中的S 、N 、O 是以元素的形式存在的。

( )27.环烷酸是含氧化合物, 硫醇和噻吩是含硫化合物。

( )28.油品中含S 、N 、O 的化合物都会氧化生成胶质或促进胶质的生成。

石油加工工艺学 科目考查试题B卷

石油加工工艺学  科目考查试题B卷


2
页 (共
页)
-----------------------------------------------------------
五、标出下图的设备名称和各物流名称。 (10 分)
Ⅳ Ⅴ
Ⅵ 2 4 Ⅶ 6 Ⅷ
密 ---------------------------- 封 --------------------------- 线 ( 答 题 不 能 超 出 密 封 装 订 线 )

3
1
5
学号:
Ⅸ Ⅱ Ⅲ Ⅹ
第五题图 一段加氢裂化工艺流程示意图 1― 新氢压缩机;2―反应器;3―高压分离器;4―稳定塔;5―加热炉;6―分馏塔. I―新氢;II―原料油;III―软化水;IV―循环氢;V―液化气; VI―汽油;VII―煤油;VIII―柴油 ;IX―污水 ;X―尾油. 六. 计算题(20 分 ) 1、试计算某提升管反应器中油气的停留时间。 (10 分) 提升管尺寸: 上段直径(内径)1m, 长度 22m, 下段直径(内径)0.8m, 长度 10m; 3 3 上段入口处油气流率为 5.75m /s, 出口处油气流率为 8.12m /s。 下段入口处油气流率为 2.91m3/s, 出口处油气流率为 5.25m3/s。 解: 上段停留时间: V 平=(8.12-5.75)/Ln(8.12/5.75)= 6.867 m3/s=6.867/(12×0.785)=8.748m/s S=22/8.748=2.515 秒。 下段停留时间: V 平=(5.25-2.91)/Ln(5.25/2.91)= 3.966 m3/s=3.966/(0.82×0.785)=7.894m/s S=10/7.894=1.267 秒。 总停留时间=2.515+1.267=3.78 秒。 2、催化裂化装置的一个再生器。已知:稀相段顶部压力为 0.18MPa,稀相段高 10m, 直径 8.0m, 密度为 30kg/m3; 密相段高 6m,直径为 6.0m,密度为 300kg/m3; 求⑴密相 床底部压力为多少 MPa?; ⑵催化剂总藏量为多少吨? (10 分) 解:P 底=0.18 + 10×30×9.8×10-6 + 6×300×9.8×10-6 =0.18 + 0.00294 + 0.01764=0.2006 MPa 催化剂总藏量: W=82×0.785×10×30 + 62×0.785×6×300=65940kg=65.94 吨。

石油工艺学复习题及答案

石油工艺学复习题及答案

石油化工工艺学题型:(开)一填空题20~25分二判断题10~15分三简答题25~35分四分析讨论题25~35分五计算题10~15分1 化工生产过程一般可概括为哪几个步骤?化工生产过程一般可概括为:原料预处理;化学反应;产品分离与精制三个步骤。

2 化工过程的主要效率指标有?化工过程的主要效率指标有:生产能力和生产强度;化学反应的效率—合成效率;转化率、选择性和收率(产率);平衡转化率和平衡产率。

3 转化率、选择性、收率的基本溉念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转化率(X):指某一反应物参加反应而转化的数量占该反应物起始量的分率或百分率。

选择性(S):体系中转化成目的产物的某反应物量与参加所有反应而转化的该反应物总量之比。

(表达主、副反应进行程度的大小反映原料的利用是否合理)收率(Y):从产物角度来描述反应过程的效率。

关系:根据转化率、选择性和收率的定义可知,相对于同一反应物而言,三者有以下关系:Y=SX。

对于无副反应的体系,S=1,故收率在数值上等于转化率,转化率越高则收率越高;有副反应的体系,S<1,希望在选择性高的前提下转化率尽可能高。

但是,通常使转化率提高的反应条件往往会使选择性降低,所以不能单纯追求高转化率或高选择性,而要兼顾两者,使目的产物的收率最高。

4 重要的有机化工基础原料有?重要的有机化工基础原料有:乙烯、丙烯和丁二烯等低级烯烃分子中具有双键,化学性质活泼,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加成、共聚或自聚等反应,生成一系列重要的产物。

5 烃类热裂解其反应历程分为哪三个阶段?烃类热裂解其反应历程分为:链引发、链增长、链终止三个阶段。

6 烃类热裂解一次反应的现律性有哪些?烃类热裂解一次反应的现律性有:烷烃、烯烃、环烷烃、芳烃的反应规律。

7 烃类热裂解的二次反应都包含哪些反应类型?包含:烯烃的再裂解、聚合、环化、缩合、生炭、加氢和脱氢反应类型。

8 裂解原料性质的参数有哪四种?族组成---PONA值;氢含量;特性因数;芳烃指数四种。

石油加工工艺学习题解读

石油加工工艺学习题解读

第一章石油产品的组成和性质第一节石油及其产品的组成和性质一石油的一般性状1.石油主要是碳氢化合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2. 颜色多暗色也呈暗绿深褐(黑)色3.气味较浓烈(臭味的硫化合物)4.状态为流动或半流动的黏稠液体,相对密度一般小于1(0.8-0.98),特例有大于1的二石油的元素组成主要元素:碳\氢\氧\氮\硫;一般碳氢之和约占95-99%,碳为83-87% 氧\氮\硫含量总和不超过1-5%微量金属元素:钒\镍\铁\铜\铅三石油及石油馏分的烃组成1.石油的烃类组成(1)烷烃是基本组分之一,含量一般约为40-50% 有些高大50-70%也有10-15%的随温度升高,馏分变重烷烃含量减少C1-C4的气态烷烃存在石油气体中C5-C7的烷烃存在于汽油中C11-C20存在于煤和柴油的馏分中C20-C36存在于润滑油的馏分中.C16以上的的正构烷烃一般溶解在石油中当温度降低以固态结晶析出称为蜡.严重影响石油的低温输送.石蜡分布在柴油和轻质润滑油中分子量300-500 熔点30-70℃;地蜡分布在重质润滑油馏分及渣油中分子量500-700熔点60-90℃(2) 环烷烃第二类主要烃主要是环戊烷和环己烷的同系物以及五元环六元环的稠环烃类含量随馏分沸点的升高而增多在沸点较高的润滑油馏分中环烷烃逐渐减少馏分沸点越高稠合型环烷烃的环数越多(单环到六环不等)(3) 芳香烃较以上两种含量少含量越在10-20%的范围内变化随着馏分沸点的升高芳香烃含量\芳香环数\侧链数目及侧链长度均增加2.石油馏分烃类组成表示方法(1) 单体烃组成表示方法要求提供石油馏分中每一种烃的含量数据较复杂不常用只用于说明汽油馏分(2) 族组成表示方法是以石油馏分中各族烃相对含量的组成数据来表示族的分类不同: 汽油馏分分为烷烃环烷烃芳香烃三类(裂化汽油加一个不饱合烃)\煤油柴油以上的馏分,族组成以饱和烃轻芳烃(单环) \中芳烃(双环芳烃)\重芳烃(多环芳烃)来分族(3) 结构族组成表示法这种方法是把整个石油馏分看成是由某种平均分子所组成的.馏分结构族组成情况用平均分子上的环数(芳香环\环烷环)或碳原子在某一结构单元上的百分数表示.常用符号:R A ---分子中的芳香环数R N ---分子中的环烷环数R T ---分子中的总环数C A%---分子中的芳香环上碳原子数百分比C N%---分子中的环烷环上碳原子数百分比C R%---分子中的总环上碳原子数百分比C P%---分子中的烷基侧链上碳原子数百分比石油馏分的族组成与其某些物理常数有关,因此一般利用物理常数来测定石油馏分结构族组成方法,常用n-d-M法和n-d-v法只要知道n\d\M 其结构族组成查图即得.此法的使用范围:a M>200 不含不饱和烃; b R T≯4 R A≯2 或者C R≯75%; c C A/ C N≯75%; d 含S ≯2% 含N ≯0.5% 含O ≯0.5%3.汽油馏分烃类的组成(1) 单体烃组成表1-3见P9,由此表可见直馏汽油中含量最多的是C5-C10的正构烷烃,及分支较少的异构烷烃.(2)直馏汽油馏分的族组成表1-4见P10,由此表可见汽油馏分中烷烃和环烷烃占馏分的绝大多数,芳香烃含量一般不超过20%.随沸点升高,芳香烃含量逐渐增多.4.柴油\煤油馏分的烃类组成煤油的沸点为200-300 ℃,柴油的一般为200-350 ℃馏分.烃类分子量约为200-300左右.5.高沸点馏分油的烃类组成石油中的高沸点馏分沸点约350-500 ℃,平均分子量约300以上.在高沸点的馏分的各族烃中,经脱蜡处理后饱和烃含量仍很高,一般占脱蜡油馏分的一半以上.四石油中的非烃化合物包括:含硫\含氧\含氮化合物以及胶状沥青状物质1.含硫化合物70-90%的含硫化合物集中在蒸馏残液中.(1)硫醇(RSH)主要存在汽油中\含量不多\易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硫醚\烯烃\硫化氢\二氧化硫(2)硫醚(RSR)含量较多,随沸点升高而增加,大量集中在煤和柴油馏分中(3)二硫化物(RSSR)含量少\热稳定性差,可分解为硫醇\硫化氢\烃类(4)噻吩及其同系物存于石油中沸点和高沸点馏分中,化学性质稳定\可把噻吩溶解在浓硫酸中除去.(5)元素硫和硫化物一般为其他硫化合物的分解产物(6)硫化物给石油加工过程和石油产品质量带来的危害有:a 腐蚀设备b使催化剂中毒c影响产品质量d污染环境2.含氧化合物氧含量一般小于1%;80%左右存在于胶状沥青状物质中.含氧化合物大部分集中在高沸点馏分中, 主要包括:环烷酸\少量的酚\脂肪酸等.3.含氮化合物氮化合物含量一般随沸点的升高而增大,通常一半集中在胶状-沥青状组分中.包括碱性氮化物:喹啉\吡啶几其同系物;非碱性氮化物吲哚\吡咯.含氮化合物危害:使催化剂中毒\焦化汽油变色4.胶状-沥青状物质含量多时30-40%;少时5-10%.元素组成(略)结构组成:主要是稠环类结构,芳环\芳环-环烷烃\芳环-环烷烃-杂环结构.分类:油焦质\碳青质\沥青质\可溶质\可溶质包含油分和胶质(有很强的着色能力).胶质受热或氧化可变化为沥青质,为道路沥青的重要组分之一.沥青质:平均分子量2000-6000 \集中在渣油中\300度以上易分解为焦状物质和气态\液态物质胶状-沥青状物质存在的危害:易使灯心焦化\管路堵塞\机件磨损\裂化过程中生焦五渣油的组成1.渣油的族组成大于500 ℃渣油分为饱和分\芳香分\胶质\沥青质2.渣油的结构族组成大分子中环数较多而且杂原子含量较高, n-d-M法不适用于减压渣油组分一般借助近代仪器分析手段对渣油组分进行结构族组成分析.第二节石油及产品的物理性质一蒸气压蒸气饱和时所产生的压力液体温度越高,摩尔气化热越小,蒸气压越高蒸气压一般分两种情况:真实蒸气\雷德蒸气压二馏分组成和平均沸点1.沸程和馏分组成2.平均沸点体积\重量\实分子\立方\中平均沸点3.不同压力下的沸点换算减压与常压沸点换算已知常压沸点求蒸气压三密度和相对密度四特性因数K \T\d15.6/15.6五平均分子量六粘度和粘温性质粘度是评定油品流动性能的指标.粘度指数表示流体流动时,分子间摩擦产生阻力大小的标志.1.粘度的表示方法及换算A动力粘度两液层相距1cm,其面积各位1cm2,相对移动速度为1cm/s时所产生的阻力.B运动粘度动力粘度与同温同压下液体密度之比.C条件粘度恩氏\赛氏\雷氏粘度2.油品粘度与组成的关系及粘度测定A油品粘度与馏分组成和化学组成的关系油品烃类分子增大时,粘度上升;平均沸点相同,油品性质不同,粘度不同由P38-39图1-17\1-18知,只要知道油品的相对密度\平均沸点\特性因数中的任意两个即可求得粘度.B 油品常压粘度的求定3. 粘度与温度的关系粘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油品粘度随温度变化的性能称为粘温特性.油品粘温性质的表示方法:a 粘度比(50与100 ℃运动粘度之比),比值小,说明油品粘度随温度变化小,粘温性质性质好.只适用粘度相近的油品的粘温性质B 粘度指数 标准建立:把一种粘温性质较好的油切割成粘度不同的窄馏分,把这一种标准油称为H 组,粘度指数定为100;把另一种粘温性质较差的油切割成粘度不同的窄馏分,把这一种标准油称为L 组,粘度指数定为0,然后测定每一窄馏分在100 ℃及40 ℃的粘度,在两组中分别选出100 ℃粘度相同的两个窄馏分组成一对列成表格,根据该图表可以计算其他试油的粘度指数.4.油品的混合粘度混油粘度不具有加和性,可根据P48图1-25油品混合粘度图求得.七 临界性质\压缩因数和偏心因数1.临界性质A T C 临界温度:不论在什么压力下也不能将气体液化的最低温度.在临界温度时的压力称为临界压力(P C ).临界温度是纯物质或烃类能处于液体状态的最高温度.在临界点时,气液界面消失,气体和液体呈混浊状态.该点两相变化时,体积\热效应不变.B 油品越重,其临界温度越高而临界压力越低.2.压缩因数\偏心因数略八 热性质炼油工艺的设计计算需考虑油品的热性质,如比热\气化潜热\热焓等.1.比热 单位物质温度升高1℃所需要的热量.油品的比热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在极小的温度范围内可以油品在该温度下的真比热.液体油品的比热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受压力影响较小.烃类的比热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2.气化汽化潜热定义:单位物质在一定温度下有液态转化为气态所需要的热量.当温度和压力升高时,汽化潜热逐渐减小,到临界点为0.油品的蒸发潜热随分子量的增加而减小.芳香烃的蒸发潜热最大,环烷烃次之,烷烃最小.3.热焓使1kg 油品从某一基准温度加热到t ℃所需要吸收的热量.基准可以任意选定,油品的热焓基准为-17.8℃,其热焓与油品性质\温度及压力有关系.4.油气在绝热膨胀时的温度变化真实气体在绝热膨胀条件下由高压变为低压,体积膨胀又不做功时,通常成为节流膨胀,此过程压力降与温度变化间的关系,成为焦耳-汤姆逊系数.c 21Q 平=t -t C dt dQ 真=i T a P∆=∆24.2i P a MC =a (-b )11.21九其他物理性质1.低温流动性油品低温下失去流动性有两个原因:含蜡极少的油品。

石油化工工艺学(03级)A答案

石油化工工艺学(03级)A答案

.生填写): 姓名: 学号: 命题: 审题: 审批: ---------------------------------------------------- 密 --------------------------- 封 --------------------------- 线 ----------------------------------------------------------- (答题不能超出密封装订线)200 5 ~200 6 学年第 2 学期科目: 石油化工工艺学 考试 查 试题 A 卷 答案 命题教师: 黄克明 使用班级:化工03-1、2班 一 填空题 (每小题2分,20小题,共40分)1 化工生产过程一般可概括为 原料预处理、 化学反应、产品的分离与精制 三个步骤。

2 化工过程的主要效率指标有 生产能力、生产强度、转化率、选择性和收率(产率) 五个。

3 烃类热裂解按照自由基反应机理进行,其反应历程分为 链引发、链增长(或链传递)和链终止 三个阶段。

4 烯烃为烃类热裂解的产物,在热裂解条件下可以进一步反应,可能发生的反应有5种,即:. (1)断链反应;(2)脱氢反应;(3)歧化反应; (4)双烯合成反应;(5)芳构化反应 。

5 常用来评价烃类热裂解原料性质参数有以下几种,即 族组成(PONA ),氢含量H,碳氢比C/H ,特性因数(K )或相关指数(BMCI )。

6 裂解气分离前需要先经过净化脱除其中的气体杂质,裂解气中的气体杂质有硫化氢(H 2S )、二氧化碳(CO 2)、水(H 2O )、乙炔(C 2H 2)、一氧化碳(CO )五种。

7 裂解气的急冷(间接急冷)目的为 一是终止裂解反应; 二是回收废热 。

8 所谓C 1化学,指的是 凡含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如CH4、CO 、CO2、HCN 、CH3OH 等参与反应的化学,称为C1化学 。

9 合成气的主要成分为 CO 、H 2 ,生产合成气的原料主要有: 天然气、重油(渣油) 和 煤 三类。

(完整版)石油化工工艺学答案.docx

(完整版)石油化工工艺学答案.docx

第一章思考题答案1.按一般化工产品生产过程和作用划分,化工工艺流程可概括为哪几个过程?按一般化工产品生产过程的划分和它们在流程中所担负的作用可概括为以下几个过程:(1)生产准备过程——原料工序包括反应所需的主要原料、氧化剂、氮化剂、溶剂、水等各种辅助原料的贮存、净化、干燥以及配制等等。

为了使原料符合进行化学反应所要求的状态和规格,根据具体情况,不同的原料需要经过净化、提浓、混合、乳化或粉碎(对固体原料)等多种不同的预处理。

(2)催化剂准备过程——催化剂工序包括反应使用的催化剂和各种助剂的制备、溶解、贮存、配制等。

(3)反应过程——反应工序是化学反应进行的场所,全流程的核心。

经过预处理的原料,在一定的温度、压力等条件下进行反应,以达到所要求的反应转化率和收率。

反应类型是多样的,可以是氧化、还原、复分解、磺化、异构化、聚合、焙烧等。

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目的产物或其混合物。

以反应过程为主,还要附设必要的加热、冷却、反应产物输送以及反应控制等。

( 4)分离过程——分离工序将反应生成的产物从反应系统分离出来,进行精制、提纯、得到目的产品。

并将未反应的原料、溶剂以及随反应物带出的催化剂、副反应产物等分离出来,尽可能实现原料、溶剂等物料的循环使用。

分离精制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冷凝、吸收、吸附、冷冻、蒸馏、精馏、萃取、膜分离、结晶、过滤和干燥等,对于不同生产过程可以有针对性的采用相应的分离精制方法。

( 5)回收过程——回收工序对反应过程生成的一些副产物,或不循环的一些少量的未反应原料、溶剂,以及催化剂等物料均应有必要的精制处理以回收使用,因此要设置一系列分离、提纯操作,如精馏、吸收等。

( 6)后加工过程——后处理工序将分离过程获得的目的产物按成品质量要求的规格、形状进行必要的加工制作,以及贮存和包装出厂。

( 7)辅助过程除了上述六个主要生产过程外,在流程中还有为回收能量而设的过程(如废热利用),为稳定生产而设的过程(如缓冲、稳压、中间贮存),为治理三废而设的过程(如废气焚烧)以及产品贮运过程等。

石油加工工艺学习题

石油加工工艺学习题

石油加工工艺习题第一篇石油及其产品的性质第一章石油的一般性质和化学组成思考题:1. 什么叫石油?它的一般性质如何?2. 石油中的元素组成有哪些?它们在石油中的含量如何?3. 什么叫分馏、馏分?它们的区别是什么?4. 石油中有哪些烃类化合物?它们在石油中分布情况如何?5. 烷烃在石油中有几种形态?什么叫干气、湿气?6. 石油中所含的石蜡、地蜡有何区别?7. 石油中非烃化合物有哪些?分别叙述它们各自的分类、在石油馏分中分布情况以及对石油加工有何危害?8. 什么是胶质、沥青质?它们有什么不同?在石油加工及在产品中有何害处?9. 什么是硅胶胶质、硫酸胶质?10. 什么叫蒸汽压?纯物质及混合物的蒸汽压各与哪些因素有关?为什么?11. 蒸汽压的测定方法是什么?12. 什么叫馏程(沸程)、恩氏蒸馏的初馏点、终馏点?13. 为什么要引入平均沸点的概念?平均沸点有哪几种表示法?它们都怎样求?14. 什么叫密度、相对密度?它们之间有何区别及联系?15. 常用的相对密度表示方法有几种?它们之间如何换算?16. 影响液体相对密度的因素有哪些?如何进行计算?17. 如何计算混合油品的相对密度?它的依据是什么?有何实用意义?18. 什么是油品的特性因数?为什么特性因数的大小可以大致判断石油及其馏分的化学组成?19. 有二种油品的特性因数大小相同,且油品A的相对密度d420与油品B的相对密度d420也一样,试问这二种油品的蒸汽压一样吗?若不一样,哪一个油品的蒸汽压大?为什么?20. 有二种油品的馏程一样,但油品A的相对密度d420大于油品B的相对密度d420 ,这二种油品的特性因数哪一个大?为什么?21. 什么叫粘度?常用的粘度表示法有几种?如何进行换算?22. 影响粘度的因素有哪些?为什么说不标明温度的粘度就没有意义?23. 什么叫粘温性能?它有几种表示法?如何求法?粘温特性有何实用意义?24. 怎样求油品的混合粘度?它有何实用意义?25. 有A、B二种润滑油,它们的特性因数相同,且油品A的υ20与油品B的υ50相同,比较这二种油品的平均沸点、相对密度、平均分子量及蒸汽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油加工工艺习题第一篇石油及其产品的性质第一章石油的一般性质和化学组成思考题:1. 什么叫石油?它的一般性质如何?2. 石油中的元素组成有哪些?它们在石油中的含量如何?3. 什么叫分馏、馏分?它们的区别是什么?4. 石油中有哪些烃类化合物?它们在石油中分布情况如何?5. 烷烃在石油中有几种形态?什么叫干气、湿气?6. 石油中所含的石蜡、地蜡有何区别?7. 石油中非烃化合物有哪些?分别叙述它们各自的分类、在石油馏分中分布情况以及对石油加工有何危害?8. 什么是胶质、沥青质?它们有什么不同?在石油加工及在产品中有何害处?9. 什么是硅胶胶质、硫酸胶质?10. 什么叫蒸汽压?纯物质及混合物的蒸汽压各与哪些因素有关?为什么?11. 蒸汽压的测定方法是什么?12. 什么叫馏程(沸程)、恩氏蒸馏的初馏点、终馏点?13. 为什么要引入平均沸点的概念?平均沸点有哪几种表示法?它们都怎样求?14. 什么叫密度、相对密度?它们之间有何区别及联系?15. 常用的相对密度表示方法有几种?它们之间如何换算?16. 影响液体相对密度的因素有哪些?如何进行计算?17. 如何计算混合油品的相对密度?它的依据是什么?有何实用意义?18. 什么是油品的特性因数?为什么特性因数的大小可以大致判断石油及其馏分的化学组成?19. 有二种油品的特性因数大小相同,且油品A的相对密度d420与油品B的相对密度d420也一样,试问这二种油品的蒸汽压一样吗?若不一样,哪一个油品的蒸汽压大?为什么?20. 有二种油品的馏程一样,但油品A的相对密度d420大于油品B的相对密度d420 ,这二种油品的特性因数哪一个大?为什么?21. 什么叫粘度?常用的粘度表示法有几种?如何进行换算?22. 影响粘度的因素有哪些?为什么说不标明温度的粘度就没有意义?23. 什么叫粘温性能?它有几种表示法?如何求法?粘温特性有何实用意义?24. 怎样求油品的混合粘度?它有何实用意义?25. 有A、B二种润滑油,它们的特性因数相同,且油品A的υ20与油品B的υ50相同,比较这二种油品的平均沸点、相对密度、平均分子量及蒸汽压。

为什么?26. 什么叫比热、蒸发潜热、热焓?影响它们的因素有哪些?27. 什么叫爆炸极限?28. 什么叫闪点、燃点、自燃点?油品的组成与它们有什么关系?29. 在加工装置中,重油的管件、接头、法兰等处有泄漏时,为什么有着火的危险?30. 请总结归纳一下:(1)温度对蒸汽压、相对密度、粘度、比热、蒸发潜热、热焓有什么影响?(2)压力对沸点、相对密度、粘度、闪点、燃点、蒸发潜热、热焓有什么影响?(3)化学组成对相对密度、粘度、凝点、闪点、自燃点、比热、蒸发潜热、热焓有什么影响?(4)馏分组成对相对密度、粘度、凝点、闪点、自燃点、比热、蒸发潜热、热焓有什么影响?习题:1. 常压下的C30H62的沸点为460℃,求6.67Kpa(50mmHg)下的沸点?2. 在实验室进行重油减压蒸馏,在真空度98.66 Kpa(740mmHg)下要切取400~450℃的馏分,问减压操作时,温度应控制多少?3. 常压下沸点为250℃的油品,当真空度为97.33 Kpa(73mmHg)、93.33 Kpa(700mmHg)及压力为2.03 Kpa(2atm)(绝)时的沸点各为多少?由此可得出什么结论?4. 已知某油品的相对密度d15.615.6=0.7256,其恩氏蒸馏数据如下:馏出体积, % 初馏点 10 30 50 70 90 终馏点馏出温度℃ 45 70 95 105 145 185 200(1) 试画出该油品的恩氏蒸馏曲线,(2) 求出各平均沸点.5. 已知某油品d420=0.8315,求其d15。

615。

6、°API。

6. 已知某油品d15.615.6=0.8500,求其d420、°API。

7. 已知某油品°API=41.3,求其d4208. 求某油品d15.615.6=0.8705、K=10.8,在365℃、0.2 Mpa(20atm)下全部成为汽相时的热焓?在此温度下,当汽化率为30%时求其热焓?若将此油品从50℃加热到365℃,此时汽化率为30%,求加热100kg此油品所需热量。

9. 已知在混合油中,含机械油N15为20%、N32为50%、N46为30%,它们的相对密度(d420)分别为0.86、0.87、0.88,求其混合相对密度d420、d15.615.6、d425。

10. 已知d420 =0.8400的煤油测某一同体积的粘性油品的相对密度,测得混合相对密度为d420=0.8901,求粘性油品的d420。

11. 某柴油在25℃时,测得相对密度为0.8515,求d420和d425。

12. 求某一残油的相对密度,已知数据如下:油品名称原油轻柴油重柴油裂化原料残油% (体) 100 30 10 30 30d4200.905 0.84 0.89 0.92 ?13. 某汽油的恩氏蒸馏数据如下:d420=0.7210馏出体积, % 初馏点 10 30 50 70 90 终馏点馏出温度,℃ 59 88 98 105 111 120 130.5分别用公式及图表计算其特性因数K。

第二章石油产品分类和石油燃料的使用要求思考题:1. 石油产品可以分为哪几大类?2. 简述汽油机、柴油机的工作过程。

它们有什么本质的区别?3. 为什么汽油机的压缩比不能设计太高,而柴油机的压缩比可以设计很高?4. 汽油机、柴油机产生爆震的原因各是什么?5. 什么是辛烷值?其测定方法有几种?提高辛烷值的方法有哪些?6. 什么叫汽油的感铅性?7. 车用汽油的主要质量指标有哪些?它们的使用意义是什么?8. 反映航空汽油的抗爆性用什么指标表示?航空汽油的组成有哪些?9. 为什么航空汽油的干点、蒸汽压要比车用汽油低?10. 反映航空煤油燃烧性能优劣的二项质量指标是什么?各有何实用意义?11. 为什么对航煤要同时提出相对密度和发热值的要求?要作到大相对密度、高发热值是否有矛盾?为什么?12. 航空煤油的理想组分是什么?为什么?13. 为什么对航煤的芳烃含量要加以控制?14. 什么叫十六烷值?提高十六烷值的方法是什么?15. 为什么烷烃多的馏分是轻柴油的良好组分?但为什么在柴油中又要含有适量的芳烃?16. 轻柴油的十六烷值是否越高越好?为什么?17. 为什么对轻柴油的馏程要有一定的要求?18. 汽油、轻柴油、重质燃料油、石蜡、地蜡、沥青的商品牌号分别依据哪种质量指标来划分的?习题1. 现有蒸馏、热裂化、焦化混合汽油,其辛烷值为60,现用辛烷值为77的催化裂化汽油调和成70号汽油出厂,问调合比为多少?2. 某汽油恩氏蒸馏数据如下:馏出体积,% 初馏点10 30 50 70 90 终馏点馏出温度,℃50 85 113 135 155 175 195为使10%点温度≯79℃,须用下列轻汽油调和,其恩氏蒸馏数据如下:求调和比。

馏出体积,% 初馏点 10 30 50 70 90 终馏点馏出温度,℃ 40 68 89 116 140 172 204第二篇原油评价及原油蒸馏第三章原油分类与原油评价思考题:1. 原油分类的目的是什么?分类的方法有哪些?2. 原油评价的目的是什么?评价的类型有几种?3. 原油综合评价包括哪些内容?4. 什么叫实沸点蒸馏及平衡蒸发?5. 什么叫原油的性质曲线?它有什么特性?它是如何绘制的?有何用途?6. 简述目前炼厂对原油有几种加工方案?你厂是属于哪种类型的?了解你厂的加工流程。

7. 胜利原油轻柴油馏分的常压恩氏蒸馏数据如下:馏出体积,%初馏点 10 30 50 70 90 终馏点、馏出温度,℃239 261.8 271.5 279.2 289.1 303.9 314.3换算为平衡汽化数据。

第四章原油预处理和原油蒸馏思考题:1. 原油预处理的目的是什么?2. 原油中所含盐的种类、存在形式及含盐对原油炼制加工和产品质量带来的危害性?3. 原油中所含水的存在形式及对石油加工的危害性?4. 原油在脱盐之前为什么要先注水?脱后原油的含水、含盐指标应达到多少?5. 脱盐、脱水原理是什么?6. 举例说明精馏的实质?7. 精馏过程的条件是什么?8. 一个完整的精馏塔由几部分构成?各段操作的必要条件是什么?9. 在原油精馏中,为什么采用复合塔代替多塔系统?10. 原油常减压蒸馏的类型有哪几种?什么叫原油的汽化段数?增加汽化段数的优缺点是什么?11. 原油常减压蒸馏中采用初馏塔的原因是什么?设置初馏塔有什么优缺点?初馏塔是否都要开侧线?为什么?12. 回流的方式以什么区分?炼油厂常用的回流有几种?13. 回流的作用是什么?14. 在精馏塔精馏段中,为何越往塔顶内回流量及蒸汽量均越大?15. 在塔顶采用冷回流时,为什么在第一、第二层塔板间汽液相负荷达最大?16. 中段循环回流有何作用?为什么在油品分馏塔上经常采用,而一般化工厂精馏塔上并不使用?17. 原油精馏塔底为什么要吹入过热蒸汽?它有何作用及局限性?18. 原油入塔前为何一定要有一定的过汽化度?19. 何谓“过汽化度”?它有何作用?其数值范围为多少?为什么要尽量降低“过汽化度”?20. 减压塔的真空度是怎样产生的?21. 何谓“干式减压蒸馏”?此新工艺的特点何在?22. 蒸汽喷射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是什么?23. 油品分馏塔中相邻两馏分的分离精确度如何表示?24. 减压塔有何特点?25. 原油换热流程设计应遵循怎样的原则?换热流程优化的标志是什么?26. 常、减压系统的操作目的有何不同?它们各自的操作因素有哪些?27. 常减压蒸馏装置设备的腐蚀分几种?常用的防腐措施有哪些?它们的作用及注入部位如何?28. 当某侧线馏出油出现下列质量情况时,应作怎样的操作调节:①头轻(初馏点低或闪点低)②尾重(干点高、凝点高或残炭值高)③头轻尾重(馏程范围过宽)第三篇燃料的生产第五章热破坏加工思考题:1. 延迟焦化中的“延迟”体现在哪里?它有何优缺点?2. 延迟焦化的化学反应有哪些3. 延迟焦化的原料和产品有哪些?4. 画出延迟焦化的原则流程图。

5. 延迟焦化装置中有哪些特殊设备?第六章催化裂化思考题:1. 为什么催化裂化过程能居石油二次加工的首位,是目前我国炼厂中提高轻质油收率和汽油辛烷值的主要手段?2. 反应—再生两器布置的形式有几种?3. 什么叫固体流态化及流化床?什么叫临界流化速度及带出速度?4. 催化剂跑损的原因是什么?5. 简述密相输送原理?6. 何谓稀相输送?为维持提升管内良好流动状态,管内气速控制如何?7. 简述流化床层反应器和提升管反应器的优缺点?8. 什么叫催化剂的活性、选择性、稳定性、再生性?9. 什么叫催化剂中毒?引起催化剂中毒的重金属有哪几类?中毒后的催化剂在反应中有哪些现象?10. 结晶型分子筛催化剂与无定型硅酸铝催化剂相比有何优越性?为什么它必须与提升管裂化工艺相结合?11. 从烃族组成上看哪种类型的烃类是催化裂化的理想原料?为什么?12. 为什么说石油馏分的催化裂化反应是平行—顺序反应?13. 简述双动滑阀、旋风分离器、稳定塔的作用?14.催化裂化反应,再生系统中三大平衡是什么?它们各包括哪些部分?15.催化裂化反应,再生系统的影响因素有哪些?第七章加氢裂化1. 加氢裂化的优越性有哪些?2. 加氢裂化的化学反应有哪些?它决定产品有何特点?3. 加氢裂化的催化剂的组成及种类有哪些?我国的加氢裂化装置所用的催化剂有哪几种?4. 加氢裂化催化剂的使用性能有哪些?与催化裂化、催化重整的催化剂比较有哪些相同和不同处?5. 画出一段加氢裂化装置的原则流程图?6. 加氢裂化工艺流程有哪三种方法?我国多采用哪一种流程?7. 加氢裂化的主要操作条件有哪些?8. 加氢裂化的反应器种类、结构以及采用哪些防腐措施?第八章催化重整1. 什么叫催化重整?催化重整的目的是什么?2. 重整催化剂的类型、组成和功能是什么?3. 重整催化剂活性下降的原因是什么?4. 何谓水氯平衡?它对催化剂性能有何影响?5. 既然硫会使铂催化剂中毒,为什么还对新鲜催化剂进行硫化?6. 使铂中毒的毒物有哪些?它们的控制范围是多少?7. 运转催化剂的活性保护有哪些措施?8. 何谓“氯化更新”?它对催化剂的性能有何影响?9. 重整化学反应有几种类型?各种反应对生产芳烃和提高汽油辛烷值有何贡献?10. 对重整原料的选择有哪些要求?为什么含环烷烃多的原料是重整的良好原料?对几种杂质提出了限量要求?11. 重整原料预处理的目的是什么?它包括哪几部分?各部分的原理和流程如何?12. 重整反应器为什么要采用多个串联、中间加热的形式?13.“后加氢”、“循环氢”的作用各是什么?脱戊烷塔的作用是什么?14. 重整反应的主要操作参数有哪几项?它们间的关系如何?15. 重整催化剂再生的主要因素有哪些?16. 芳烃抽提的目的是什么?影响抽提过程的因素有哪些?17. 芳烃精馏的目的是什么?什么叫“灵敏塔板”?温差控制器的作用是什么?第九章高辛烷值汽油组分的生产1. 烷基化的化学反应有哪些?2. 烷基化装置的原料及产品是什么?3. 画出烷基化装置的原则流程图(氢氟酸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