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中考真题及答案汇编
爱莲说对比阅读真题汇编【2023中考一轮复习】
《爱莲说》对比阅读真题汇编(一)(2021·广东龙华·二模)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周敦颐《爱莲说》)【乙】孔子曰:“夫玉者,君子比德焉。
温润而泽仁也栗而理①知也;坚刚而不屈,义也;廉而不刿②,行也;折而不挠,勇也;瑕适并见,情③也;扣之,其声清扬而远闻,其止辍然④,辞也。
诗曰:‘言念君子,温其如玉。
’此之谓也。
”注:①栗而理:坚实而有纹理。
①刿:割伤,刺伤;①真诚。
①辍然:突然停下来的样子。
(节选自《荀子·法行篇》,有删改)3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可爱者甚蕃.________________(2)廉.而不刿________________(3)瑕适并.见________________(4)言念.君子________________37.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2)扣之,其声清扬而远闻。
38.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文通过对“菊花”和“牡丹”的批判,突出“莲”的高洁品格。
B.乙文运用排比手法,从不同角度对“玉”的特点进行了深入分析。
C.甲乙两文托物言志,借“莲”和“玉”,表达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D.“温润而泽/仁也/栗而理/知也”这个句子的断句是正确的。
39.比较甲乙两文,周敦颐笔下的“君子”和孔子所说的“君子”有哪些相同点?结合相关语句加以叙述。
【答案】36.多有棱角(锋利)一起(同)考虑(想到)37.(1)(莲的柄)内部贯通,外部笔直。
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茎。
(2)敲击它,它的声音清越(或“清亮、清脆”)悠扬,远远就能听到。
《爱莲说》历届中考默写试题汇编
整理编辑:谯城区十河中心中学刘兵舰一、课文默写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予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2)香远益清,亭亭净植,_________________。
(周敦颐《爱莲说》)(3)余谓菊,。
(周敦颐《爱莲说》)『参考答案』(1)濯清涟而不妖;(2)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3)花之隐逸者也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1)周敦颐在《爱莲说》中,以“,”两句写出了莲花不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精神品质。
(2)人们常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其实,近朱者未必就赤,近墨者未必就黑。
周敦颐《爱莲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
(3)《红楼梦》中有诗云: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渠沟。
这让我们联想到周敦颐《爱莲说》中与之意义相近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3)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二、理解性默写荟萃(1)当身处污浊的环境时,我们应当像周敦颐《爱莲说》中的莲那样“,“,始终保持自己高洁的品质,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2)周敦颐《爱莲说》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表意相反的语句: ,。
(3)《爱莲说》中称莲是“花之君子”,人们心目中的君子洁身自好,应当具有“,”的美好品质。
(4)周敦颐《爱莲说》中“,”是君子身处污浊环境,超然脱俗,保持高风亮节的真实写照。
(5)周敦颐在《爱莲说》中,用“予独爱莲之,”表达了作者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美好节操。
(6)《爱莲说》中从生长环境的角度赞美莲品质高洁的句子是,。
花,的高尚品格。
(8)中国人都喜欢用《爱莲说》中的“,”作为激励自己洁身自好的座右铭。
(9)避世往往是古代部分知识分子保持独立高洁人格的一种选择,但是也有不少人则选择了像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所写的那样“,”, 成为不随俗浮沉的君子。
中考语文专题3爱莲说对比阅读(解析版)
爱莲说(一)(2022·四川广元·中考真题)文言文阅读,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①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②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选自周敦颐《爱莲说》)材料二:①群葩①当令时,只在花开之数日,前此后此皆属过而不问之秋.矣。
芙蕖②则不然。
自荷钱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
迨③至菡萏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自夏至秋此则在花为分内之事在人为应得之资者也。
及花之既谢.,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②可鼻,则有荷叶之清香,荷花之异馥;避暑而暑为之.退,纳凉而凉逐之生。
至其可人之口者,则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
只有霜中败叶,零落难堪,似成弃物矣,乃摘而.藏之,又备经年裹物之用。
予夏季倚此为命者,其可人也。
(选自李渔《闲情偶寄·芙蕖》,有删改)【注释】①葩:花。
②芙蕖(qú):即荷花,又称菡萏(hàn dàn)、芙蓉、莲花等。
③迨(dài):及,等到。
1.古代汉字意蕴丰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说文解字注》“盖大叶骇人,故谓之荷”与“自荷钱出水之日”中“荷”的意思相同。
B.《说文解字》“莲,芙蕖之实也”与“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中“莲”的所指相同。
C.《说文解字》“菡也,实为菡萏,未发为菡萏”与“迨至菡萏成花”中的“菡萏”意思相同。
D.《尔雅》:“芙蓉之含敷蒲也。
”李时珍也说芙蓉是“敷布容艳之意”,所以常用“出水芙蓉”来形容天然艳丽的年轻女子。
2.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水陆草木之.花避暑而暑为之.退B.出淤泥而.不染乃摘而.藏之C.长跪而谢.之及花之既谢.D.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皆属过而不问之秋.矣3.对材料二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自夏至秋/此则在花为分内之事在人为/应得之资者也B.自夏至秋此则/在花为分内之事/在人为应得之资者也C.自夏至秋/此则在花为分内之事在人为应得之资者也D.自夏至秋此则/在花为分内之事在人为/应得之资者也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七年级语文下册《爱莲说》中考复习题精选(附参考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爱莲说》中考复习题精选(附参考答案)题目分六部分:文学常识、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句子翻译、问题探究、阅读理解选择题一、文学常识《爱莲说》作者是,字茂叔,(朝代)哲学家,世称“濂溪先生”。
说,是古代一种性文体,大多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
二、文言实词1词类活用(1)名词作动词不蔓.不枝.蔓:枝:(2)形容词作动词香远.益清远:2其他重点实词(1)可爱者甚蕃蕃:(2)晋陶渊明独爱菊独:(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染:(4)濯清涟而不妖濯:涟:妖:(5)中通外直通:直:(6)香远益清益:(7)亭亭净植亭亭:植:(8)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亵:玩:(9)宜乎众矣宜:3.一词多义(1)清①濯清.涟而不妖②香远益清.③以其境过清.④回清.倒影(2)远①香远.益清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③亲贤臣,远.小人三、文言虚词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2.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3.同予者何.人4.之①水陆草木之.花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四、句子翻译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译文: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译文:3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译文:五、问题探究1.文中爱菊、爱莲、爱牡丹分别代表的人生态度是什么?2.举例分析衬托手法在《爱莲说》中的运用。
3.《陋室铭》和《爱莲说》两篇文章在语言风格上有什么不同。
4.《爱莲说》称莲为“花之君子”,根据课文内容,说说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具备哪些美好品质。
和同学讨论一下,如何理解“出淤泥而不染”的人生境界?六、阅读理解选择题爱莲说周敦颐①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②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下列各项句中加点词语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可爱者甚蕃.(蕃:多)不蔓.不枝(蔓:藤蔓)B晋陶渊明独.爱菊(独:唯独)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染:沾染)C濯清涟而不妖(濯:洗)亭亭净植.(植:竖立)D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谓:说)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宜:应当、应该)2下列各项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水陆草木之.花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B香远益.清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C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康肃笑而.遣之D自.李唐来屠自.后断其股3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B.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C.牡丹,花/之富贵/者也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4.对下列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一句是说爱莲的人特别多。
中考历年(2011-2021)语文卷文言文《爱莲说》比较阅读题及答案汇集练
中考历年(2011-2021)语文卷文言文《爱莲说》比较阅读题及答案汇集练1.文学常识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北宋哲学家,是学术界公认的理学派开山鼻祖。
他用故乡营道濂溪给自己的书堂命名为“濂溪书堂”,世称“濂溪7.句子翻译:先生”。
与李宽、韩愈、张栻、黄干、朱熹、李士真,并称为“石鼓七贤”。
著有《周元公集》《太极图说》《通书》等。
《爱莲说》选自《周敦颐集》。
2.文体知识“说”的文体特点。
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性文体。
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3.主体思想本文通过对莲可贵品格的赞美,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人生态度: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又不愿像世人那样追逐功名富贵,而是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清白。
4.重点音义甚蕃(fán)淤泥(yū)濯(zhuó)清涟(lián)蔓(màn)亵玩(màn)噫(yī)颐(yí)鲜有闻(xiǎn)隐逸(yì)5.重点问题(1)作者喜欢莲花的什么?(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答: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2)这几句话从哪几个方面说莲花的品格?答:生长环境、体态香气、风度气质。
(3)作者写这篇文章仅仅是为了写对莲花的喜爱吗?这是一种什么写法?答:作者写莲花是为了写人,用莲花的高洁品质来象征君子高尚的品质。
托物言志的写法。
(4)作者写莲花,可是文章开头并没有从莲花写起,在写莲花之前,作者写了什么?人们对这些花的态度,分别是怎样的?答: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菊(陶渊明独爱)、牡丹(世人甚爱)。
(5)“菊”和“牡丹”分别有什么特征?作者在这里为什么先写它们?答:菊:迎寒斗霜,清高避世,品格高洁,超凡脱俗;牡丹:花色艳丽,雍容华贵,贪慕富贵,追逐名利。
用牡丹反衬莲,以菊花正衬,突出莲的高贵品质。
(6)作者把“莲”比作君子,而将“菊”和“牡丹”分别比作什么人呢?作者对它们的感情态度又是怎样呢?答:菊——隐逸者——惜;牡丹——富贵者——厌。
《爱莲说》阅读答案(湖北省中考真题)
《爱莲说》阅读答案湖北省中考真题《爱莲说》阅读答案(湖北省中考真题)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我们都离不开阅读答案,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更好的领会题意和知识点,有助于个人提升。
什么类型的阅读答案才能有效帮助到我们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爱莲说》阅读答案(湖北省中考真题),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爱莲说》阅读答案(湖北省中考真题)1阅读文言文,回答下列各题。
(共11分)(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乙)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选自周敦颐《爱莲说》)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2分)(1)为:(2)宜:2、翻译下列语句。
(2分)(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译文:(2)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译文:3、指出(甲)(乙)两段在表达方式上的相同点,修辞方法上的不同点,并分析修辞方法的作用。
(3分)4、找出(甲)(乙)两段中体现文章主旨的句子,分别抄写下来。
(2分)5、两段文字中哪句话触动了你的心灵,说说你感悟。
(2分)答案解析1、此题考查的是文言实词的词义,平时应多积累、牢记,那么回答此题就很容易。
注意不要用现在的意思解释,解释时结合所在句子进行。
2、此题考查的是句子翻译,一般以直译为主,注意不要用现在的意思解释。
3、此题考查的是表达方式和修辞方法,修辞方法的作用要结合具体内容来答。
4、此题考查的是筛选信息的能力。
先理解文段内容,再根据要求筛选文中的句子即可。
5、此题属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
《爱莲说》阅读答案(湖北省中考真题)2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中考文言文阅读《爱莲说》专项训练(附答案)
中考文言文阅读《爱莲说》专项训练附答案(一)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2)濯清涟而不妖()(3)香远益清,亭亭净植()(4)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2.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4分)(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3.“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4.《爱莲说》这篇散文,在做人方面给了我们哪些启示?(二)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可爱者甚蕃(多)B.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应当)C不蔓不枝(长枝)D.亭亭净植(种植)2.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且焉置土石B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芳草鲜美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D.濯清涟而不妖水落而石出者3.对《爱莲说》肉容和写法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选文以爱莲之情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同时还表达了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
B.文章浓墨重彩描绘了莲的气度、莲的风节,描写了莲花的超凡脱俗,寄托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
C.文中以“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来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端正的高尚品质。
D.文章还运用了对比、反衬的手法,将牡丹的富贵和莲花的高洁相对比,表达了作者对雍容华贵的牡丹的赞美之情。
4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可远观而不可褻玩焉。
(2分)(2)莲之爱,同予者何人?(2分)(三)【乙】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
以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为分宁主簿。
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
邑人惊曰:“老吏不如也。
”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
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
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辨,不听,乃委手版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
”逵悟,囚得免。
(选自《宋史·周敦颐传》,有删改)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文言实词。
《爱莲说》中考试题汇编
《爱莲说》中考试题汇编1.文末为什么将前文“菊、牡丹、莲”的写作顺序改为“菊、莲、牡丹”?答:为了突出作者对当时追名逐利世风的讽刺与批判,深化文章的主旨。
2.《爱莲说》这篇散文,在做人方面给了我们哪些启示?(4分)答:无论环境怎样,都要保持高洁的品格(操守)(2分);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在精神上、人格上保持独立,不随波逐流。
(2分)3.“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答:(3分)示例:对世人缺少君子之德的遗憾(惋惜,慨叹),对世人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鄙视(批判,嘲讽)。
3.文章题目为“爱莲说”,为何还写了“菊”和“牡丹”?(3分)答:运用衬托的写法,突出了莲的高尚情操。
4.【甲】文从莲的、、、品性四个方面赞美莲的君子之风,答:.【甲】生长环境、外形、香气5.从表现手法和表达方式上看,【甲】文相同之处各是什么?答:托物言志(象征)议论6.【甲】文主要采用________、以花喻人的手法,赞扬了君子______________的高尚品质答:托物言志(咏物抒情、托物寓意)、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胸怀磊落,行为端正)7.对《爱莲说》内容和写法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A.选文以爱莲之情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同时还表达了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弃。
B.文章浓墨重彩描绘了莲的气度,莲的风节,描写了莲花的超凡脱俗,寄托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
C.文中以“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来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端正的高尚品质。
D.文章还运用了对比、反衬的手法,将牡丹的富贵和莲花的高洁相对比,表达了作者对雍容华贵的牡丹的赞美之情。
8.两则选文均用了对比的手法,试各举一例说明。
答:“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2分)9.“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答:(3分)示例:对世人缺少君子之德的遗憾(惋惜,慨叹),对世人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鄙视(批判,嘲讽)。
爱莲说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荷(hé)花B. 莲(lián)蓬C. 疵(cī)点D. 莲(liǎn)藕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B.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者,濯清涟而不妖也。
C.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D.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3. 下列对《爱莲说》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通过描绘莲花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高洁品质的追求。
B. 文章中“出淤泥而不染”体现了莲花的高洁品质,也暗示了作者对世俗污浊的厌恶。
C. 文章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莲花的高洁品质。
D. 文章中“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表达了作者对莲花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莲花的审美态度。
4. 下列关于《爱莲说》的作者和背景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爱莲说》是宋代文学家周敦颐创作的一篇散文。
B. 周敦颐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哲学家,被誉为“宋明理学”的奠基人之一。
C. 《爱莲说》创作于北宋仁宗年间,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于自然美的追求。
D. 《爱莲说》是周敦颐的代表作之一,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 下列关于《爱莲说》的翻译,最准确的一项是()A. I love the lotus because it grows out of the mud but is not stained, and it is washed clean in the clear water but does not become cunning.B. I love the lotus because it grows out of the mud but is not stained, and it is immersed in the clear water but does not become cunning.C. I love the lotus because it grows out of the mud but is not stained, and it is washed clean in the clear water but does not become cunning.D. I love the lotus because it grows out of the mud but is not stained, and it is immersed in the clear water but does not become cunning.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6. 简述《爱莲说》中作者对莲花的喜爱之情。
爱莲说阅读答案湖北省中考真题
爱莲说阅读答案湖北省中考真题爱莲说阅读答案湖北省中考真题第一篇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行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同予者何人?,宜乎众矣。
10.以下语句中加粗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可爱者甚蕃〔多〕B.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应当〕C.不蔓不枝〔长枝〕D.亭亭净植〔种植〕11.以下各组中加粗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可远观而不行亵玩焉且焉置土石B.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芳草鲜美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D.濯清涟而不妖水落而石出者12.对《爱莲说》内容和写法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选文以爱莲之情表达了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看法,同时还表达了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肮脏世风的鄙弃。
B.文章浓墨重彩描绘了莲的气度,莲的风节,描写了莲花的超凡脱俗,寄予了对理想人格的确定和追求。
C.文中以,不蔓不枝,香远益清,行为端正的高尚品质。
D.文章还运用了对比、反衬的手法,将牡丹的富贵和莲花的高洁相对比,表达了对雍容华贵的牡丹的赞美之情。
答案10D11C12D爱莲说阅读答案湖北省中考真题第二篇《爱莲说》,完成下面题目。
〔14分〕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行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小题1】解释以下划线的词〔4分〕⑴、陶后鲜有闻〔〕⑴、濯清涟而不妖〔〕⑴、可远观而不行亵玩焉〔〕⑴宜乎众矣〔〕【小题2】翻译以下句子〔4分〕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⑴、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小题3】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分〕【小题4】本文赞扬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比方君子不与肮脏世风同流合污,但并不孤高自许。
爱莲说中考题及答案
爱莲说中考题及答案【篇一:2004-2011年《陋室铭》《爱莲说》中考习题真题汇编】/p> 2004(河南非课改)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16—19题。
(共8分)(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二)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选自《论语》)注:1回:即颜回,孔子的弟子。
2不堪:无法忍受。
16.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
(2分)(1)有仙则名名:(2)惟吾德馨德馨:1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注意加点的词。
(2分)18.用《陋室铭》中的句子填空。
(1分)“空山无人,水流花开”二句,极琴心(寄托心意的琴声)之妙境;“胜固欣然,败亦可喜”二句,极手谈(下围棋)之妙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句,极交友之妙境。
19.刘禹锡和颜回一居“陋室”,一在“陋巷”,对此,他们的态度如何?体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品质?(3分)答案:16.(1)出名(或:著名)(1分)(2)品德高尚(1分)(共2分)17.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答出句子大意1分,两个加点词语解释正确1分。
共2分)18.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1分)19.刘禹锡:陋室不陋颜回:不改其乐(1分)安贫乐道(意思对即可。
2分)(共3分)2008重庆市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文后9—12题。
(15分)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别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9.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爱莲说》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题)
《爱莲说》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题)二、阅读(45分)(一)3.阅读下面的课内文盲文,完成问题。
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6.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濯清涟而不妖②不蔓不枝7.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性文体,写法不拘一格,行文自由活泼。
B.本文句式长短相间、错落有致,富于变化。
C.“爱莲”即爱君子之德--这是本文的主旨。
D.本文借事喻理,借爱莲之事,喻修身之理。
8.下面是文中画线句的另一种标点方式,请说明这种标点的合理性。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分析】参考译文:水上和陆地上草本木本的花中,值得喜爱的有很多。
晋代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
自从唐朝以来,世上的人们很喜爱牡丹。
我唯独喜欢莲花,它从淤泥中生长出来,却不受淤泥的沾染;它经过清水的洗涤后,却不显得妖媚。
它的茎中间是贯通的,外形是笔直的,不生枝蔓,不长枝节。
香气传播得越远越清幽,它笔直洁净地立在那里,(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它们,却不可靠近去玩弄它。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的花;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唉!(感叹词,在此作助词,以加重语气。
)对于菊花的喜爱,在陶渊明之后就很少听说了。
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对于牡丹的喜爱,人该是很多了。
【解答】(6)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含义的能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即可。
①句意为:它经过清水的洗涤后,却不显得妖媚。
濯:洗。
②句意为:不生枝蔓,不长枝节,枝:旁生枝茎。
(7)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文章主旨和写作手法的辨析能力。
《爱莲说》(含答案)
中考文言文:《爱莲说》一填空题1.《爱莲说》中的“说”是一种体裁,既可以,也可以都是为了.2.《爱莲说》作者,是道州人,字家,因世居道县濂溪,学者就称他为著有.《爱莲说》是他的名文.二解释下列字词1.讨厌者甚蕃() 2.世人盛爱牡丹()3.出淤泥而不染() 4.濯清涟而不妖()()()5.中通外直()6.不蔓不枝()()7.喷鼻远益清()8.亭亭净植()()9.可远不雅而不成亵玩焉()10.花之隐逸者也()11.花之正人者也( 12.陶后鲜有闻()13.同予者何人()14.宜乎众矣()三原文填空1.点明文章宗旨的句子是,.2.描述莲花既不合流合污又不自命不凡的名句,.3.作者感慨真正的山人异常少的语句是, .4.作者感慨真正的正人很少见的语句是5.讥讽当时追名逐利世风的语句是6.点明牡丹喻义的语句是7.凸起莲花朴素品德的语句是8.标明莲花稳重而文雅的语句是9.赞赏莲正派而通晓事理语句是10.同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微斯人,吾谁与归?”意境类似的语句是11.最能归纳综合莲花高洁品德的语句是12.分散表示莲高洁品德的语句是13.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语句是14.隐喻社会上趋炎附势之风风行的语句是15.写正人行动朴直,通晓事理,不攀援显贵的名句是16.比方正人志洁行廉,又有稳重的仪态,令人敬佩而不敢轻侮的语句是17.鲁迅青年时代在《莲蓬人》在写到“清除腻粉呈风骨,褪却红衣学淡妆”,他的立意和说话受益于《爱莲说》中的名句四问答题1.划分第一段的层次,并归纳综合层意.2.作者从哪几方面来描述莲的形象,付与莲的哪些美妙品德?表达作者如何的情操?3.文章写莲花,为什么还提到菊和牡丹?有什么用意?4.第二段应用了如何的表达方法?和上一段又如何的关系?5.第二段句式有哪些变更?如许写有什么利益?6.“莲之爱,同予者和人”与“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各表达出作者如何的思惟情绪?7.文章前后照顾,“予独爱莲”和句相照顾,“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与句相照顾.个中“众”和词形成倒映应.8.“晋陶渊明独爱菊”中的陶渊明就是时代有名表现他爱菊的诗句是,.我们学过他的文章是,学过他的诗是.9.作者以为,正人应具备如何的品德?10.“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说清楚明了什么?11.“陶渊明独爱菊”和“予独爱莲”中两个“独”的感化是什么?12.对爱菊.爱牡丹.爱莲的人,本文各是什么情绪和立场?13.请说出文中菊.牡丹.莲的象征意义14.文中对莲花的描述有什么感化?15.第二段中的“噫”有什么感化?可否删去?16.陶渊明以“逸”来保持本身的气节,本文作者不肯意隐逸,也不贪慕富贵,那他寻求什么?17.“孟母三迁”以求不受情况的影响.孟子也提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不雅点,都解释情况对人的影响.而周敦颐却倡导“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对此你有什么意见?18.请写出古诗词中描述莲花的随意率性持续的两句诗,并注明作者和出处19.你知道莲花还有哪些别号吗?20.古今中外,有很多能做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的人,你知道有谁吗?21.你以为要做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须要具备哪些前提?22.《爱莲说》是一篇到处颂扬的名篇,濡养了千切切万的文人,把莲花式的崇高品德作为为人处事之道,读完此文,请谈谈你的感触感染.23.作者在文中为表达本身的思惟情绪,托物言志,用“莲”来自比,又用“菊”和“牡丹”来衬托.接洽你本身的志趣和寻求,写出你爱好的一莳花,并用一句话来归纳综合爱好的原因爱好的花爱好的原因【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 《爱莲说》中的“说”是古代论说文的一种体裁,既可以记叙 ,也可以群情都是为了解释一个道理 .2 《爱莲说》作者周敦颐 ,是宋代道州人,字茂叔哲学家,因世居道县濂溪,学者就称他为濂溪师长教师著有《太极图说》 .《爱莲说》是他托物言志的名文.二解释下列字词1讨厌者甚蕃(多) 2世人盛爱牡丹(异常) 3出淤泥而不染(感染) 4濯清涟而不妖(洗涤)(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俏丽而不稳重)5中通外直(贯通,通晓)6不蔓不枝(牵连累连)(枝枝节节)7喷鼻远益清(加倍)8亭亭净植(矗立的样子)(立)9可远不雅而不成亵玩焉(玩弄. 亵,亲近而不稳重)10花之隐逸者也(指隐居的人)11花之正人者也(指品德崇高的人)12陶后鲜有闻(很少)13同予者何人(我)14宜乎众矣(应该)三原文填空1 点明文章宗旨的句子是莲花之正人者也 .2 描述莲花既不合流合污又不自命不凡的名句是出淤泥而不染 , 濯清涟而不妖 .3 作者感慨真正的山人异常少的语句是菊之爱 , 陶后鲜有闻.4 作者感慨真正的正人很少见的语句是莲之爱 , 同予者何人 .5 讥讽当时追名逐利世风的语句是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6 点明牡丹喻义的语句是牡丹, 花之富贵者也 .7 凸起莲花朴素品德的语句是濯清涟而不妖8 标明莲花稳重而文雅的语句是亭亭净植 , 可远不雅而不成亵玩焉 .9 赞赏莲正派而通晓事理语句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10 同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微斯人,吾谁与归?”意境类似的语句是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11 最能归纳综合莲花高洁品德的语句是莲花之正人者也.12 分散表示莲高洁品德的语句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3 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语句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4 隐喻社会上趋炎附势之风风行的语句是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5 写正人行动朴直,通晓事理,不攀援显贵的名句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16 比方正人志洁行廉,又有稳重的仪态,令人敬佩而不敢轻侮的语句是亭亭净植可远不雅而不成亵玩焉.17 鲁迅青年时代在《莲蓬人》在写到“清除腻粉呈风骨,褪却红衣学淡妆”,他的立意和说话受益于《爱莲说》中的名句亭亭净植可远不雅而不成亵玩焉 .四问答题1 划分第一段的层次,并归纳综合层意.一.世人爱花的不合和人的思惟情绪的不合. 二.描述莲的形象和品德,解释爱莲的启事.2 作者从哪几方面来描述莲的形象,付与莲的哪些美妙品德?表达作者如何的情操?作者从莲的发展情况.身形喷鼻气.高傲风姿来描述莲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布幕名利,洁身自好的情操.3 文章写莲花,为什么还提到菊和牡丹?有什么用意?作者用菊来正衬,用牡丹来反衬 ,以凸起莲的现象作者对于菊,确定其不合流合污,但否认其消极避世. 对于牡丹,批评其妄想富贵,追名逐利.赞赏了莲的不慕名利,洁身自好.4 第二段应用了如何的表达方法?和上一段又如何的关系?第二段应用了群情.抒情的表达方法是以上段记叙.描述为基本,是上段在思惟内容的深化.5 第二段句式有哪些变更?如许写有什么利益?一.三句式陈述句,二.五句式感慨句,四句是反问句活泼深入的表达作者庞杂的思惟情绪.6 “莲之爱,同予者和人”与“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各表达出作者如何的思惟情绪?表达了作者对知音甚少的无穷感慨,对趋炎附势.寻求富贵的俗气世风的鄙弃.7 文章前后照顾,“予独爱莲”和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句相照顾,“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与世人盛爱牡丹句相照顾.个中“众”和独词形成倒映应.8 “晋陶渊明独爱菊”中的陶渊明就是东晋时代有名诗人表现他爱菊的诗句是采菊东篱下 , 悠然见南山 .我们学过他的文章是《桃花源记》 ,学过他的诗是《归园田居》 .9 作者以为,正人应具备如何的品德?鄙弃妄想富贵,追名逐利的世风,洁身自好,保持坚毅气节和崇高品德.10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说清楚明了什么?唐人妄想富贵,趋炎附势之风风行.11 “陶渊明独爱菊”和“予独爱莲”中两个“独”的感化是什么?两个“独”字标明他们遗世自力,不与世俗与世浮沉,不与世浮沉的人生立场,同时也标明作者不合于陶渊明的生涯立场.12 对爱菊.爱牡丹.爱莲的人,本文各是什么情绪和立场?对“菊”确定并可惜.对“牡丹”讥讽对“莲”赞赏13 请说出文中菊.牡丹.莲的象征意义菊-----隐逸者牡丹------- 妄想富贵者莲---------正人14 文中对莲花的描述有什么感化?经由过程描述莲的形象,付与了莲以人的美妙品德,进而以花喻人揭示人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品德.15 第二段中的“噫”有什么感化?可否删去?不克不及.用叹词表达深邃深挚的感慨,一叹爱菊者“鲜”二叹爱莲者甚少,三叹爱牡丹者众.16 陶渊明以“逸”来保持本身的气节,本文作者不肯意隐逸,也不贪慕富贵,那他寻求什么?在浑浊的世间,志在坚毅不渝的保持本身正派的操守.17 “孟母三迁”以求不受情况的影响.孟子也提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不雅点,都解释情况对人的影响.而周敦颐却倡导“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对此你有什么意见?18 请写出古诗词中描述莲花的随意率性持续的两句诗,并注明作者和出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小池》杨万里19 你知道莲花还有哪些别号吗?莲花.芙蕖.水芝.水芙蓉.莲 ,荷花,芙蓉,菡萏20 古今中外,有很多能做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的人,你知道有谁吗?司马迁 . 因为他能做到行动朴直,据实写史.21 你以为要做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须要具备哪些前提?建立准确的人生目的,自力的意见,高洁的品德. 22《爱莲说》是一篇到处颂扬的名篇,濡养了千切切万的文人,把莲花式的崇高品德作为为人处事之道,读完此文,请谈谈你的感触感染.无论何时都应抵制不良情况对人的影响,要保持崇高的人格高洁的操守,不与世浮沉,不与世俗与世浮沉.23 作者在文中为表达本身的思惟情绪,托物言志,用“莲”来自比,又用“菊”和“牡丹”来衬托.接洽你本身的志趣和寻求,写出你爱好的一莳花,并用一句话来归纳综合爱好的原因爱好的花爱好的原因。
《爱莲说》中考题
《爱莲说》中考题集锦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8-22题。
(12分)[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选自周敦颐《周元公集》)[乙]自荷钱①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劲叶②既生,则又日高一日,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飖之态,无风呈袅娜之姿;迨至菡萏③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及花之既谢,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
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可鼻则有荷叶之清香,荷花之异馥④,避暑而暑为之退,纳凉而凉逐之生。
至其可人之口者,则莲实与藉,皆并列盘餐,而王芬齿颊者也。
只有霜中败叶,零落难堪,似成废物矣,乃简而藏之,又备经年裹物之用。
是芙蕖也者,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
(选自李渔《闲情偶寄•芙蕖》,有删节) 注:①荷钱:措初生的小荷叶. ②劲叶:指长大了的荷叶。
③菡萏(hàn dàn):未开的荷花。
④异馥(fù):异香。
18.将甲文中横线处空缺内容补充完整.(2分)予独爱莲之,。
19.下列句中加点的“而”与“摘而藏之”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面山而居B.后狼止而前狼又至C.乃记之而去D.溪深而鱼肥2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2分)(1)菊之爱,陶后鲜有闻.鲜:()(2)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已:()21.翻译下列句子。
(2分)(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译文:(2)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
译文:22.甲乙两个文段,都是写荷花,都表达了作者对荷花的赞美与喜爱之情,但赞美与喜爱的原因有所不同,请用简洁的语言分析.(4分)答:2005年福建省泉州市(非省级课改实验区)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题(一)阅读《爱莲说》,完成7—11题(16分)7.下列各组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2分)A.陶渊明独爱菊无独有偶B.香远益清精益求精C。
专题15 《爱莲说》三年中考真题+模拟题(含答案)
《爱莲说》三年中考真题+模拟题 (解析版)【2022·重庆·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下列各项对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蕃”,《说文解字》解释为:从帅番声,草茂也,引申为“众多”。
由此可知,“可爱者甚蕃”中“蕃”的意思为“多”。
B .“蔓”在“青树翠蔓”中是“藤蔓”的意思,互文印证,可知“不蔓不枝”中的“蔓”也是“藤蔓”的意思。
C .“精益求精”中的“益”是“更加”的意思,据此推断,“香远益清”中的“益”也是“更加”的意思。
D .查阅词典,“植”有以下义项:①栽种;②竖立;③生长。
结合语境,可知“亭亭净植”中的“植”是“竖立”的意思。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3.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第一段主要描写莲花,第二段对莲、菊和牡丹的不同品性进行比较和评论。
B .作者赋予了莲花丰富的象征意味,“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象征君子孤傲独立的品质。
C .“予独爱莲”一句,作者直抒胸臆,表明自己要像莲花一样洁身自好、坚强不屈。
D .作者以“牡丹之爱”反衬“莲之爱”,意在讽刺官场污浊、世人逃避现实的社会现象。
4.选文与下列链接材料对莲的描写和表达的情思有何不同?请比较分析。
【链接材料】曲池荷卢照邻①浮香②绕曲岸③,圆影④覆华池⑤。
常恐秋风早,飘零⑥君不知。
【注】①卢照邻,“初唐四杰”之一,才华出众,但命运多舛,长期饱受病痛折磨,英年早逝。
②浮香:荷花的香气。
《爱莲说》中考真题及答案汇编
一、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
李唐来,世人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
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
而不可来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
者也。
噫l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爱莲说》)
【乙】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
为分宁主簿。
有
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
惊曰:“老更不如也。
”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
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
深治之。
逵,酷悍吏也,众莫非争,敦颐独与之筏不听乃委
手版①归,将弃官去,日:“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
”逵悟,囚得免。
(节选自《宋史》) 【注】①手版古代君臣在朝廷上相见时手中所拿的狭长板
子。
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4分)
(1)亭亭净植. (2)宜.乎众矣
(3)有狱.久不决 (4)尚可仕.乎
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标两处。
(2分)
敦颐独与之辩不听乃委手版归
3.翻译下面句子(4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来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l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爱莲说》)【乙】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
为分宁主簿。
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
惊曰:“老更不如也。
”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
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
逵,酷悍吏也,众莫非争,敦颐独与之筏不听乃委手版①归,将弃官去,日:“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
”逵悟,囚得免。
(节选自《宋史》) 【注】①手版古代君臣在朝廷上相见时手中所拿的狭长板子。
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4分)(1)亭亭净植. (2)宜.乎众矣(3)有狱.久不决 (4)尚可仕.乎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标两处。
(2分)敦颐独与之辩不听乃委手版归3.翻译下面句子(4分)(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敦颐至,一讯立辨。
4.甲文主要写的是“莲”,为何还要写“菊”“牡丹”?(2分)5.根据两文内容,说说周敦颐是个什么样的人。
(不少于两点)(4分)1.(4分)(1)树立(2)当然(3)案件(4)做官2.(2分)敦颐独与之辩/不听/乃委手版归3.(4分)(1)从污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污泥的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不显得妖媚。
(2)周敦颐到任后,只审讯一次就立即弄清楚了。
4.(2分)以“菊”“牡丹”衬托“莲”,突出莲的高洁,表达作者洁身自好、不慕荣利的高尚情操。
5.(4分)从甲文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一句可以看出周敦颐洁身自好、不慕荣利;从乙文“敦颐至,一讯立辨”可以看出他是个有才能的人,处理案件,快速准确;从乙文“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可以看出他刚正不阿,敢于据理力争。
(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二、(2015?荷泽中考)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
爱莲说(宋)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习惯说(清)刘蓉蓉少时,读书养晦堂①之西偏一室。
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辄起绕室以旋。
室有洼,径尺,浸淫日广。
每履.之,足苦踬③焉。
既久而遂安之。
一日,先君子来室中坐,语.之,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命童子取土平之.。
后蓉复履其地,蹶然以.惊,如土忽隆起者;俯视,地坦然,则既平矣。
已而复然,又久而后安之。
噫!习之中人④甚矣哉!足之履平地,而不与洼适也;及其久,则洼者若平;至使久而即乎其故,则反窒焉而不宁。
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
【注】①养晦堂:刘蓉居室名。
②浸淫:渐渐扩展。
③踬:跌绊。
④习之中人:习惯在人身上一旦形成。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益:增加B.菊之爱,陶后鲜.有闻鲜:少C.每履.之,足苦踬焉履:踩D.先君子来室中坐,语.之语:告诉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A.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B.丹之爱,宜乎.众矣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C.命童子取土平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D.后蓉复履其地,蹶然以惊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8.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我唯独喜欢莲从淤泥中生长出来却不被沾染,在清水中清洗过却不显得妖媚。
②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父亲)看到屋里的坑洼笑着对我说:“你连一间屋子都不能治理,还能治理国家么?”9.用“/”给《习惯说》中画曲线的句子断句。
(限标两处,不含句末)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俯而读/仰而思/思而弗得10.《爱莲说》运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作者在文中表达的“志”是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习惯说》通过一件小事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这个道理是故君子之学,贵于慎始。
三、2017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题(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2-15题。
(12分)【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选自周敦颐《爱莲说》)【乙】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以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为分宁主簿。
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辩,邑人惊曰:“老吏不如也。
”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
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
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辩,不听,乃委手版?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③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
”逵悟,囚得免。
【注】①任:推荐。
②手版:笏板,是古时大臣上朝时手中所持的狭长板子,用以列出上奏的事项。
③仕:指做官。
12.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分)A.亭亭净植植:立B.有狱久不决狱:案件C.囚法不当死法:法律D.将弃官去去:离开1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敦颐独与之辩B.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人不知而不愠C.以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杀人以媚人D.乃委手版归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1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2)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
15.【甲】文,借莲表述自己的志向和情操;【乙】文叙事写人,通过“速决一狱”和两件事分别表现了周敦颐、的特点。
(4分)答案:(二)(12分)12. C 评分:共2分。
13. B 评分:共2分。
14.(1)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2)王逵是个残酷凶悍的官吏,大家没有人敢和他争。
评分:共4分,每句2分,意思对即可。
15.托物言志和王逵争辩富有才能为官正直评分:共4分,每空1分,后三空意思对即可。
四、(2016济南改编)阅读《爱莲说》,完成1~4 题。
(15分)《爱莲说》①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②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 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4分)(1)可爱者甚蕃.(繁多)(2)不蔓不枝.(长枝节)(3)亭亭净植.(RJ:立EJ:树立)(4)陶后鲜.有闻(少)2. 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4分)(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我则唯独喜爱莲——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泥的沾染。
(2)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3. 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 D)A.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交代了莲花的生存环境,写出了莲花洁身自好的品质。
B. 本文托物言志,文中称莲是“花之君子”,表达了作者对清白正直品性的坚守。
C. 文章以“菊之爱”“牡丹之爱”衬托“莲之爱”,层层深入,意蕴无穷。
D.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一句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世人喜爱牡丹的羡慕之情。
【解析】本文使用了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从而也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尚人格和洒脱的胸襟。
其中写“菊”“牡丹”是衬托手法,菊花和莲花虽然都不满现实,但前者采取逃避态度,后者则敢于面对现实,在污浊生活中保持它高尚的情操。
而牡丹的追慕者甚多,爱莲者甚少,则又在对比中显示出不良风尚之盛。
故选D项。
4. 文中作者对“菊花”与“牡丹”的态度是否相同?谈谈你的理解。
(4分)文中“菊”是正衬,尽管作者不愿意隐逸,但也不反对;“牡丹”则是反衬,因为它是追求名利,贪图富贵的象征,所以作者非常反对。
【解析】从文章末尾可看出作者对“菊”和“牡丹”态度不一样。
谈到“菊”的时候,作者用陶渊明举例,表明虽然自己不是最爱菊花,可是对于菊花那种淡然的品格还是持喜欢态度,而在写到“牡丹”时,感情色彩明显发生了变化,用“宜乎众矣”与“莲花”的独爱形成鲜明的对比,以此来表现自己不愿意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所以说作者对“牡丹”和“菊花”的感情是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