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中考题汇编(2012-2013年)
七年级语文下册《爱莲说》中考复习题精选(附参考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爱莲说》中考复习题精选(附参考答案)题目分六部分:文学常识、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句子翻译、问题探究、阅读理解选择题一、文学常识《爱莲说》作者是,字茂叔,(朝代)哲学家,世称“濂溪先生”。
说,是古代一种性文体,大多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
二、文言实词1词类活用(1)名词作动词不蔓.不枝.蔓:枝:(2)形容词作动词香远.益清远:2其他重点实词(1)可爱者甚蕃蕃:(2)晋陶渊明独爱菊独:(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染:(4)濯清涟而不妖濯:涟:妖:(5)中通外直通:直:(6)香远益清益:(7)亭亭净植亭亭:植:(8)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亵:玩:(9)宜乎众矣宜:3.一词多义(1)清①濯清.涟而不妖②香远益清.③以其境过清.④回清.倒影(2)远①香远.益清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③亲贤臣,远.小人三、文言虚词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2.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3.同予者何.人4.之①水陆草木之.花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四、句子翻译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译文: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译文:3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译文:五、问题探究1.文中爱菊、爱莲、爱牡丹分别代表的人生态度是什么?2.举例分析衬托手法在《爱莲说》中的运用。
3.《陋室铭》和《爱莲说》两篇文章在语言风格上有什么不同。
4.《爱莲说》称莲为“花之君子”,根据课文内容,说说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具备哪些美好品质。
和同学讨论一下,如何理解“出淤泥而不染”的人生境界?六、阅读理解选择题爱莲说周敦颐①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②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下列各项句中加点词语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可爱者甚蕃.(蕃:多)不蔓.不枝(蔓:藤蔓)B晋陶渊明独.爱菊(独:唯独)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染:沾染)C濯清涟而不妖(濯:洗)亭亭净植.(植:竖立)D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谓:说)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宜:应当、应该)2下列各项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水陆草木之.花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B香远益.清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C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康肃笑而.遣之D自.李唐来屠自.后断其股3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B.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C.牡丹,花/之富贵/者也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4.对下列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一句是说爱莲的人特别多。
《爱莲说》历届中考默写试题汇编
整理编辑:谯城区十河中心中学刘兵舰一、课文默写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予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2)香远益清,亭亭净植,_________________。
(周敦颐《爱莲说》)(3)余谓菊,。
(周敦颐《爱莲说》)『参考答案』(1)濯清涟而不妖;(2)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3)花之隐逸者也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1)周敦颐在《爱莲说》中,以“,”两句写出了莲花不同流合污、洁身自好的精神品质。
(2)人们常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其实,近朱者未必就赤,近墨者未必就黑。
周敦颐《爱莲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
(3)《红楼梦》中有诗云: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渠沟。
这让我们联想到周敦颐《爱莲说》中与之意义相近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3)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二、理解性默写荟萃(1)当身处污浊的环境时,我们应当像周敦颐《爱莲说》中的莲那样“,“,始终保持自己高洁的品质,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2)周敦颐《爱莲说》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表意相反的语句: ,。
(3)《爱莲说》中称莲是“花之君子”,人们心目中的君子洁身自好,应当具有“,”的美好品质。
(4)周敦颐《爱莲说》中“,”是君子身处污浊环境,超然脱俗,保持高风亮节的真实写照。
(5)周敦颐在《爱莲说》中,用“予独爱莲之,”表达了作者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美好节操。
(6)《爱莲说》中从生长环境的角度赞美莲品质高洁的句子是,。
花,的高尚品格。
(8)中国人都喜欢用《爱莲说》中的“,”作为激励自己洁身自好的座右铭。
(9)避世往往是古代部分知识分子保持独立高洁人格的一种选择,但是也有不少人则选择了像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所写的那样“,”, 成为不随俗浮沉的君子。
中考文言文试题—《爱莲说》(6)
中考文言文试题—《爱莲说》(6)
[题目]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1~3题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__者也;牡丹,花之__者也;莲,花之____者也。
噫!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 在上文横线上填空。
2. 解释上文加“▲”字的意思。
① 蕃:______② 植:______③ 亵:______
3. 对上文句①和句②理解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 ① 感叹无人仰慕君子的德行
② 借此讽刺追名逐利的世态
B. ① 探究无人仰慕君子德行的原因
② 借此讽刺隐居避世的世态
C. ① 探究无人仰慕君子德行的原因
② 借此讽刺追名逐利的世态
D. ① 感叹无人仰慕君子的德行
② 借此讽刺隐居避世的世态
[题解]
第1题。
考查识记默写。
参考答案: 隐逸富贵君子
第2题。
考查词语解释。
参考答案: ① 蕃:多(或:众多) ② 植:树立(挺立) ③ 亵:亲近而态度不庄重第3题。
考查句子理解辨正。
参考答案:A。
《爱莲说》中考题集锦解析
《爱莲说》中考真题汇编(一)(2007百色市)1解释加点的词语。
(2分)①可爱者甚蕃()②不蔓不枝()2. 下列“之”字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2分)A. 水陆草木之花B. 花之隐逸者C.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D. 牡丹之爱3 .翻译下列句子。
(4分)①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②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4•本文主要写的是“莲之爱”,为什么还要写“菊之爱”、“牡丹之爱”呢?(2分)5•自古以来,花往往成为人们的精神象征,人们往往借花言志,国家或城市也将某种花定为国花或市花。
请你为百色市推荐一种市花,并说明理由。
(3分)(二)(2010年重庆1•解释加点的字。
(4分)(1 )可爱者甚蕃()(2)濯清涟而不妖()(3)不蔓不枝()(4)陶后鲜有闻()2.翻译句子。
(4分,每小题2分)(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2)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3•从作者对莲的赞美来看,“君子”应是怎样的人?(用自己的话回答)(3分)4•你喜欢什么花?请谈谈你喜欢这种花的原因或它寄托了你怎样的思想感情。
(可只谈原因或只谈思想感情)(4分)(三)(2010年湖南长沙)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可爱者甚蕃()⑵亭亭净植()⑶(3)出淤泥而不染()2. 翻译下面句子。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3•写陶渊明“独爱菊”和世人“甚爱牡丹”有什么作用?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人往往借助外物表达自己的理想情怀。
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韩愈在《马说》中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周教颐借“莲”表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中考文言文试题—《爱莲说》(3)
中考文言文试题—《爱莲说》(3)[题目]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做后边的题目①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②晋陶渊明独爱菊。
③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④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⑤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⑥噫!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⑦莲之爱,同予者何人?⑧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 文中加点的“蕃”“植”“鲜”“宜”的意思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茂盛树立新鲜适当B. 多树立少应当C. 多栽种新鲜适当D. 茂盛栽种少应当2. 下列各句中的“而”与“出淤泥而不染”中的“而”含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吾恂恂而起B. 执策而临之C. 学而不思则罔D. 余闻而愈悲3. 文中有一个句子具体写出莲的美丽外形和可贵品质,这个句子是 ( )A. 第④句B. 第⑤句C. 第⑦句D. 第⑧句4. 文章以莲花为歌颂对象,却几次提到菊花、牡丹,其用意是( )A. 菊花、牡丹、莲花,各有其不凡之处,均是作者大力赞颂的爱物。
B. “莲”虽美,可是菊花和牡丹更加雍容华贵。
C. 以菊的隐逸、牡丹的富贵来衬托莲花的种种美德。
D. 写牡丹来讥讽贪图荣华富贵追名逐利的世态,写菊花来表达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
5. 下列诗句中有咏莲的,也有咏菊的,其中咏莲的诗句是( )①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②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③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④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⑤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A. ①③⑤B. ②③④C. ③④⑤D. ①②④[题解]第1题。
考查加点词解释辨正。
答案:B第2题。
考查对“而”的含义用法的辨同。
答案:C第3题。
考查对句子表达作用的理解。
答案:A第4题。
考查对衬托写法的理解。
答案:C第5题。
考查对诗句的理解。
答案:D。
爱莲说典型中考试题及标准答案
《爱莲说》经典中考试题及标准答案一、填空题:把正确答案填在““上。
1、本文选自,作者周敦颐,字茂叔,世称“”,北宋朝哲学家、理学家。
谥号“”,有《太极图说》、《通书》、《周元公集》。
《爱莲说》是他的一篇名文。
他被公认为理学的重要创始人,他提出的“太极”和“无极”等哲学范畴和思想,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2、本文体裁是“说”,说,是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
3、骈句,相接的两句话,字数相同,意思相对,叫做骈句。
骈句和排比句以外,统称。
4、《爱莲说》的写作特点是:,立意高远,巧妙运用衬托和比喻,相间5、《爱莲说》的结构,我们可以概括为:一条线索,即以为线索;两个陪衬,即以为莲的总陪衬,以作为莲的旁衬和反衬;三种类型,即以写三种花来写三种人:、和。
6、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
作者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寓着他的品格和坚贞的。
7、本文巧用比喻,把比为“隐士”,把比作“富贵人”,把比喻成“君子”。
8、本文运用了衬托的写法突出主题。
全文三次用、衬托莲花。
第一次衬托表明自己的与众不同;第二次衬托表现莲花的高出百花;第三次衬托慨叹世上没有几个人和自己的相同。
9、下面的句子体现了“莲”的什么高尚品格?请填在句子后面的“”上。
(1)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2)“不蔓不枝”“香远益清”、(3)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10、作者开篇从、、等各方面,赋予莲花以美好的品格。
11、晋陶渊明独爱菊,结合所学,写出一句其描写菊花的诗句:。
我们曾学过《桃花源记》12、文中重在使用衬托的手法:众多可爱的花是一般衬托,菊和牡丹是重点衬托,是正衬,是反衬。
13、作者以自况,表现他、的生活态度,婉曲的批判了崇尚富贵、追名逐利的世风。
14、文章前后照应,“予独爱莲”和“莲之爱,同予者何人”一句照应,“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和“”一句照应,“宜乎众矣”的“众”和“”一词形成反照应。
15、在文中找出一句骈句:,。
16、本文的线索是以“”这一主观感情为线索。
《爱莲说》中考题含答案!绝对正确
2007年百色市(二)阅读周敦颐的《爱莲说》,回答9—13题。
(13分)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9.解释加点的词语。
(2分)①可爱者甚蕃蕃:②不蔓不枝蔓:10.下列“之”字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2分)A.水陆草木之花B.花之隐逸者C.莲之出淤泥而不染D.牡丹之爱11.翻译下列句子。
(4分)①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译文:②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译文:12.本文主要写的是“莲之爱”,为什么还要写“菊之爱”、“牡丹之爱”呢?(2分)答: 13.自古以来,花往往成为人们的精神象征,人们往往借花言志,国家或城市也将某种花定为国花或市花。
请你为百色市推荐一种市花,并说明理由。
(3分)答:二)9、①多②长枝蔓10、C 11、①(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②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12、以“菊之爱”、“牡丹之爱”衬托“莲之爱”,突出莲之高洁,赋予莲花美好的品质,同时表达作者洁身自好,不慕名利,正直伟岸的高尚情操。
13、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我推荐三角梅为百色市市花,因为三角梅生命力强,象征革命老区百色人民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革命精神。
花期长,花色艳丽,象征百色蓬勃向上,充满希望与活力。
(一)阅读下文,完成11-15题。
(l0分)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子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中考文言文试题—《爱莲说》(4)
中考文言文试题—《爱莲说》(4)
[题目]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益:__ (2)植:__ (3)鲜:__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一句。
答: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一句照应了上文的“_____”。
结尾这一句感叹表达了作者对____的世风的鄙弃。
4. 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
作者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寓着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
______
[题解]
第1题。
考查词语解释。
答案: (1)益:更,更加 (2)植:立,树立 (3)鲜:少
第2题。
考查句子翻译。
要特别注意,不要漏译或错译“予、独、出、染、濯、妖”。
答案: 我惟独喜爱莲花,(莲)从污泥里长出来,却不受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
第3题。
考查对文意照应的理解。
答案: 世人甚爱牡丹追求富贵(或:贪慕富贵追逐名利)、趋炎附势
第4题。
考查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
答案: 不慕名利,洁身自好,要在污浊的世间保持高洁的品格和坚贞的节操。
《爱莲说》2013中考题及答案
《爱莲说》练习题及答案1、《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颐,是北宋时著名的哲学家家.“元公”是他的谥号。
2、《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3、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4、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5、“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是: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6、文中最能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一句话是:莲,花之君子者也。
7、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答:作者用”菊”和”牡丹”来作正衬和反衬,表达自己洁身自好,不摹名利的生活态度,含蓄而突出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
8、本文赞扬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比喻君子不与恶浊世风同流合污,但并不孤高自许。
但在我们生活中常听到人们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是怎样看待这两种观点的呢?言之成理即可。
例如:同意第一种观点,只要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即使身处恶浊的环境也能独立不移9、《爱莲说》在写作方法上是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情感,我们称这种写法为:借物抒情(托物言志)。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线词的意思。
(2分)①可爱者甚蕃.多②亭亭净植..树立或立11.下列句中加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D)(2分)A.陶后鲜有闻芳草鲜美 B.香远益清清荣峻茂C.中通外直指通豫南D.陶后鲜有闻此人一为具言所闻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对于莲花的爱好(0.5分),像我这样的还有什么人呢(0.5分)对于牡丹的爱好(0.5分)人该是很多了。
13、《爱莲说》作者通过描写莲的形象,赋予莲以美好的品质,进而以花喻人,揭示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品质14、文中对莲花的描写有什么作用?答:通过描写莲的形象,赋予莲以美好的品质,进而以花喻人,揭示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品质。
爱莲说2010-2013年全国中考真题一网打尽
(二)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 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灌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 矣。 13.解释下面加点的词。(2分)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 ②陶后鲜有闻 ( ) 13.答案示例:①却 ②少 14.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焉。 .答案示例:(它的茎)内空外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香气远播, 更加清香,它笔直地洁净地立在水中,(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 能贴近去玩弄啊。 意思对即可,共3分。 15.文章题目为“爱莲说”,为何还写了“菊”和“牡丹”?(3分) 15.答案示例:运用衬托的写法,突出了莲的高尚情操。共3分。
(山东聊城)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10题。 (一)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 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 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 宜乎众矣。 5.解释下面加点的词。(2分) ①濯清涟而不妖 ②不蔓不枝 ①洗涤 ②生枝蔓 说明:本题2分 6.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6.对于莲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说明:本题2分。 7.文末为什么将前文“菊、牡丹、莲”的写作顺序改为“菊、莲、 牡丹”?(2分) 7.为了突出作者对当时追名逐利世风的讽刺与批判,深化文章的 主旨。说明:本题2分。
爱莲说中考题
①可爱者甚蕃( )②亭亭净植()
12.下列句中加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陶后鲜有闻芳草鲜美,落英缤纷B.香远益清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C.中通外直指通豫南D.陶后鲜有闻此人一为具言所闻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答:
泰州市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选段,完成13—16题。(11分)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节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芙蕖自荷钱①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摇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②矣。迨③至菡萏成花,娇姿欲滴;及花之既谢,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9.解释加点的词语。(2分)
①可爱者甚蕃蕃:②不蔓不枝蔓:
10.下列“之”字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2分)
A.水陆草木之花B.花之隐逸者C.莲之出淤泥而不染D.牡丹之爱
11.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译文:。
②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译文:。
12.本文主要写的是“莲之爱”,为什么还要写“菊之爱”、“牡丹之爱”呢?(2分)
[注释]①荷钱:指初生的小荷叶。②劲叶:指长大了的荷叶。③菡萏:未开的荷花。④异馥:异香。⑤芙渠:荷花。
20.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2分)
⑴不蔓不枝()⑵陶后鲜有闻()
⑶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⑷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21.下列句子中的文言虚词“而”的意义和用法与“摘而藏之”中“而”的意义和
《爱莲说》中考真题及答案汇编
一、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
李唐来,世人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
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
而不可来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
者也。
噫l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爱莲说》)
【乙】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
为分宁主簿。
有
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
惊曰:“老更不如也。
”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
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
深治之。
逵,酷悍吏也,众莫非争,敦颐独与之筏不听乃委
手版①归,将弃官去,日:“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
”逵悟,囚得免。
(节选自《宋史》) 【注】①手版古代君臣在朝廷上相见时手中所拿的狭长板
子。
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4分)
(1)亭亭净植. (2)宜.乎众矣
(3)有狱.久不决 (4)尚可仕.乎
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标两处。
(2分)
敦颐独与之辩不听乃委手版归
3.翻译下面句子(4分)。
《爱莲说》各地近年中考题
《爱莲说》各地近年中考题《爱莲说》各地近年中考题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一)阅读《爱莲说》,回答以下几道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4分)①可爱者甚蕃(多)②陶后鲜有闻(少)③亭亭净植(树立)④濯清涟而不妖(洗涤)2、翻译下列句子。
(4分)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我只爱莲花的从污泥里长出来却不被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并不显得妖媚。
)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可以在远处观赏,但不能贴近去玩弄。
)3、用原文的语句回答。
①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语句是□□□□□□。
(出淤泥而不染)②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
(香远益清)4、文中作者把“莲”比作君子,那么作者认为君子应该是怎样的人?[品德高尚的人(具体答出君子的品格也可)]5、文章三次用菊和牡丹衬托莲,各有什么作用?(第一次衬托,表现自己独爱莲花,与众不同;第二次衬托,显示莲花品格高出百花;第三次衬托,借以慨叹世上没有人像自己这样钟情于莲花的。
)(二)阅读《爱莲说》,回答以下问题: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3分)⑴甚蕃(多)⑵亵玩(亲近而不庄重)⑶宜乎众矣(应当)2.翻译下面文言句子。
(4分)(1)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喜爱菊花,陶渊明之后很少听说了。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我只爱莲花,(因为它)它从污泥里生出却不被沾染,在清水里洗过却不妖艳。
)3.陶渊明“独爱菊”,周敦颐“独爱莲”,表现了他们处世态度有何异同?(5分)相同:不同:示例:相同点:表现出他们不随波逐流的态度。
(1分)不同点:陶渊明面对污浊的环境,选择了归隐;(2分)周敦颐强调人格修养,尽管周边的环境很不好,但人格可以是很高尚的。
《爱莲说》中考题含答案!绝对正确
2007年百色市(二)阅读周敦颐的《爱莲说》,答复9—13题。
(13分)水陆草木之花,得意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行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9.说明加点的词语。
(2分)①得意者甚蕃蕃:②不蔓不枝蔓:10.下列“之”字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2分)A.水陆草木之花B.花之隐逸者C.莲之出淤泥而不染D.牡丹之爱11.翻译下列句子。
(4分)①可远观而不行亵玩焉。
译文:②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译文:12.本文主要写的是“莲之爱”,为什么还要写“菊之爱”、“牡丹之爱”呢?(2分)答: 13.自古以来,花往往成为人们的精神象征,人们往往借花言志,国家或城市也将某种花定为国花或市花。
请你为百色市举荐一种市花,并说明理由。
(3分)答:二)9、①多②长枝蔓10、C 11、①(只)可以从远处欣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②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12、以“菊之爱”、“牡丹之爱”衬托“莲之爱”,突出莲之高洁,给予莲花美妙的品质,同时表达作者明哲保身,不慕名利,正直伟岸的高尚情操。
13、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我举荐三角梅为百色市市花,因为三角梅生命力强,象征革命老区百色人民艰辛奋斗、坚韧拼搏的革命精神。
花期长,花色明丽,象征百色蓬勃向上,充溢盼望与活力。
(一)阅读下文,完成11-15题。
(l0分)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得意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子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行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聊城)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10题。
(一)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
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5.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2分)
①濯清涟而不妖②不蔓不枝
6.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7.文末为什么将前文“菊、牡丹、莲”的写作顺序改为“菊、莲、牡丹”?(2分)
5.①洗涤②生枝蔓说明:本题2分。
6.对于莲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说明:本题2分。
7.为了突出作者对当时追名逐利世风的讽刺与批判,深化文章的主旨。
说明:本题2分。
7.【2013年·重庆B卷】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一12题。
(15分)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
..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4分)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2)濯清涟而不妖.()
(3)香远益清,亭亭
..净植(4)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10.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4分)
(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1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12.《爱莲说》这篇散文,在做人方面给了我们哪些启示?(4分)
【答案】
(二)(15分)
9.(4分)(1)沾染(污秽)(2)美丽而不端庄(3)耸立的样子(“高高的样子”亦可)(4)认为(每小题1分)
10.(4分)(1)水中陆地上的草本木本的花,可爱的很多。
(2)(莲是茎)内空外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
(每小题2分)
11.(3分)示例:对世人缺少君子之德的遗憾(惋惜,慨叹),对世人追名逐利、趋炎
附势的鄙视(批判,嘲讽)。
(答对一点给2分,答对两点给3分)
12.(4分)无论环境怎样,都要保持高洁的品格(操守)(2分);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在精神上、人格上保持独立,不随波逐流。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