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爱莲说》中考考点完全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莲说(八上)(宋)周敦颐

一、原文及重点词.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甚:非常。)蕃.(蕃:多)。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独:只。染:沾染、污秽),濯清涟

...而不妖.。(濯:洗涤。清涟:这里指清水。

妖:美丽而不端庄),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益:更,更加)清,亭亭

..净植.。(亭亭:耸立的样子。

植:立,树立。),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而:却。亵玩:玩弄。亵:亲近而不庄重。)焉。予谓菊,花之隐

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

..(君子:指品德高尚的人)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宜:应当。)乎众矣。

二、译文及重点句翻译:

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晋朝的陶渊明唯独喜欢菊花。自唐朝以来,世人很喜欢牡丹。我则惟独喜爱莲——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泥的沾染;它经过清水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内空外直,没有(缠绕的)蔓,(也)没有(旁逸的)枝;香气远播,更显得清芬;它笔直地洁净地立在水中,(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我认为,菊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是花中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谁呢?对于牡丹的爱,那当然是有很多的人了!

三、注音:颐(yí)蕃(fán)淤(yū)濯(zhuó)蔓(màn)亵(xiè)噫(yì)鲜(xiǎn)

四、积累

1、《爱莲说》作者周敦颐,北宋哲学家。说,是一种议论性的古代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

抒发作者的一种感想,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活泼,跟现代杂文颇为相似。

2、《爱莲说》中体现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咏莲名句是:出淤泥而不染。

3、描写莲高洁质朴(或生长环境)的句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而此句经常被后人引用表示

洁身自好。与之相反的常见的一句话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4、象征君子的特点正直,豁达大度(或描写莲的外在形象的)句子: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5、比喻君子美名远播(或描写莲的芬芳气味)的句子:香远益清。

6、描写莲的高洁风度的句子:亭亭净植。

7、文中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或本文的中心句)的句子是:莲,花之君子者也

五、词类活用:

1、不蔓不枝。蔓:长枝蔓。枝:生枝节(或长枝节)。

2、香远益清。远:远播,远远地传送出去。清:显得清幽。

六、一词多义:

陶后鲜有闻(少)中通外直(外面、外表)

鲜外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鲜艳)遂于外人间隔(桃花源以外)

远香远益清(远播)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距离长)

水陆草木之花(的)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表示舒缓语气,无实际意义)

之无丝竹之乱耳(表示舒缓语气,无实际意义)

孔子云:何陋之有(表示强烈反问,无实际意义)

渔人甚异之(它,代词,指桃花林的奇景)

七、内容分析:

1、《陋室铭》和《爱莲说》都运用了托物言志写作手法。

2、这篇文章表现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主旨)

3、《爱莲说》以莲为写作对象,写菊、牡丹的作用是衬托莲的高洁可爱的品质。

4、指出下面水陆草木之花所比拟的对象。

菊:隐士牡丹:富贵者莲:君子

5、作者认为"莲"象征君子,那么君子应具备哪些品质呢?

答:不追逐名利,不贪图富贵,不与浑浊的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

6、第一段中的两个"独"字既表现作者倚世独立的,决不随波逐流的态度,又表明自己不同于陶渊明的生活态度。

7、"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照应了上文的"世人甚爱牡丹"。结尾感叹表达作者对追求富贵,趋炎附势的世风的鄙弃。

8、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写法。作者对莲的描述和赞美寄寓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不慕名利,洁身自好,要在污浊的世间保持高洁的品格和坚贞的节操。(主旨)

9、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对偶)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反问)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排比)

10、学习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联系自己的志趣和追求,说说你最喜爱哪种花,并用一句话来概括原因。举例:我喜欢梅,因为它是花中志士,坚贞不屈。我喜欢,因为。

11、文章赞美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实则是作者思想感情的抒发,可现实生活中,有人却认为,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这两种观点。你是怎样看待的?请简述理由。

举例:这两种观点都有道理,因为在现实生活中这两种情况都存在。这说明环境对人的成长有一定的影响,但环境不起决定作用,关键还是看个人能否把握自己。(点拨:围绕"人与环境"的关系谈即可。)12、学习《爱莲说》一文有什么现实意义?

提示:学习君子之德,遵守公民道德规范,做合格公民等。(言之有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